第一章-国际贸易导论

第一章-国际贸易导论
第一章-国际贸易导论

第一章导论

1.1.1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 1.1.1.1 对外贸易、国际贸易与世界贸易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之间的

商品交换活动,

又称国外贸易(External Trade)、

进出口贸易(Import and Export Trade)

输出入贸易。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活动,也是各国(或地区)经济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趋势。

?世界贸易(World Trade)泛指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活动。

应用案例1-1 明确标准,正确判断贸易的“国际性”

【案情简介】

德国A公司在中国北京设立了一个分公司B,在香港设立了一个分公司C。中国D公司与A公司签订了一份加工合同,合同规定:D从A购买机器设备,从C购买原材料并加工为成品,由B负责将D加工后的成品回购,再转卖给A,最后由A公司在国际市场上销售。

特别提示:判断“国际性”的标准包括营业地标准、国籍标准等。其中,常用的是营业地

标准。中国也采用营业地标准。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的视角和范围不同,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对外贸易=出口贸易+进口贸易

?国际贸易=∑各国(地区) 的出口贸易或进口贸易

商品包括有形的货物和无形的服务和技术,所以国际贸易/对外贸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国际贸易/对外贸易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狭义国际贸易/对外贸易仅指货物贸易。

1.1.1.2 对外贸易额与国际贸易额

对外贸易额(Value of Foreign Trade),又称对外贸易值、进出口贸易总额,是以金额表示的一国对外贸易总量。

国际贸易额(Value of International Trade),又称国际贸易值,是以金额表示的国际贸易总量。特别提示:1.国际进口贸易总额不等于国际出口贸易总额

国际进口贸易总额=∑各国(地区) 的进口总额(通常以CIF计价)。

国际出口贸易总额=∑各国(地区) 的出口总额(通常以FOB计价)。

2.与对外贸易额不同,如果把国际进口贸易总额与国际出口贸易总额相加作为国际贸易额,不仅会出现重复计算,而且没有任何独立的经济意义。

1.1.1.3 对外贸易量与国际贸易量

?对外贸易量(Quantum of Foreign Trade)是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对外贸易额。

?国际贸易量(Quantum of International Trade)是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际贸易额

特别提示:由于国际市场上的物价经常变动,各国货币的币值也经常波动,对外贸易额或国际贸易额并不能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的实际规模。

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要用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价格指数除当时的贸易额的方法,得到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贸易额,这样消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单纯反映的是量的变化,

所以称为贸易

1.1.1.4 净出口、净进口、贸易差额

?净出口

?净进口

贸易差额

特别提示:

?当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时,称为贸易顺差、贸易盈余、出超或贸易黑字

?当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时,称为贸易逆差、入超或贸易赤字

?当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相等时,则称为贸易平衡

?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出现2004年以来首次贸易逆差

1.1.1.5 贸易条件

净贸易条件,简称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所以,贸易条件又被称为“进出口交换比价”或简称“交换比价”。由于一个国家的进出口商品种类繁多,难以直接用进出口商品的价格进行比较,因此,人们通常用在一定时期(如1年)内的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同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对比进行计算。其公式为N=(P X /P M)·100

式中:N——净贸易条件;P X——出口价格指数;P M——进口价格指数。

收入贸易条件

?收入贸易条件是在净贸易条件的基础上,把贸易量加进来。其公式为

I=(P X /P M)·Q X

式中:I——收入贸易条件;P X——出口价格指数;

P M——进口价格指数;Q X——出口数量指数

单项因素贸易条件

单项因素贸易条件是在净贸易条件基础上,考虑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后贸易条件的变化。其公式为

S=(PX/PM)·ZX

式中:S——单项因素贸易条件;P X——出口价格指数;

P M——进口价格指数;Z X——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

双项因素贸易条件

?双项因素贸易条件是在净贸易条件基础上,不仅考虑到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且考虑到进口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其公式为

D=(P X /P M)·(Z X/Z M)·100

式中:D——双项因素贸易条件;P X——出口价格指数;P M——进口价格指数;

Z X——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Z M——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

应用案例1-2:贸易条件的启示

?A国以1980年为基期,得出2000年的出口价格指数下降5%,进口价格上升10%,出口数量上升20%,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上升30%,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上升5%。

?那么:

N=(95/110)×100=86.36;I=(95/110)×120=103.63;

S=(95/110)×130=112.27;D=(95/110)×(130/105)=106.92。

应用案例1-2:贸易条件的启示

?结论

A国净贸易条件恶化13.64%,收入贸易条件改善3.63%,单因素贸易条件改善12.27%,双因素贸易条件改善6.92%。

?启示

改善一国贸易条件的思路包括提高出口商品相对价格、增加出口量、提高出口商品相对劳动生产率。

特别提示:如果贸易条件指数大于100,表明贸易条件改善,表示该国在贸易中获益增多;如果贸易条件指数小于100,则视为贸易条件恶化,表示该国在贸易中获益减少;

如果贸易条件指数等于100,则表明贸易条件没有变化。

1.1.1.6 对外贸易依存度

对外贸易依存度(Degree of Dependence on Foreign Trade),简称外贸依存度,又称外贸系数。它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对外贸易额在其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1990年以后多用GDP)中所占的比重。

对外贸易依存度=(X + M) /GDP ·100%

出口贸易依存度=X /GDP ·100%

进口贸易依存度= M /GDP ·100%

应用案例1-2: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启示

?1997年的贸易依存度:美国25%,德国47%,荷兰101%,新加坡358%,中国36.2%;

2000年的贸易依存度:美国26.2%,德国68.7%,法国54.26%,英国56.4%,中国

43.9%,日本20.26%。

?世界各国以GDP规模划分,可粗略分成大国经济和小国经济两个层次。一般来说,小国经济的人口、疆域、资源等较少,通常采取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因此受外部市场和外部资金的影响,其外贸依存度很高,最为典型的是新加坡,1980年外贸依存度是439%,此后虽有所下降,但2001年仍为324%。而大国的经济也因其人口资源拥有的多寡而异,如英国、德国、法国等经济规模较大但国内资源有限的发达国家,其外贸依存度也较高,一般为60%左右。而美国这样的大国,拥有比较广阔的国内市场,内需较大,其贸易依存度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提高而有所上升,但程度相对较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贸依存度是不断提高的

?1978年9.8%,1989年24.9%,1997年36.2%,1999年36.4%,2000年43.9%,2002年50.1%,2003年60%,2004年70%。

?同时,我国服务贸易依存度与货物贸易依存度之间的差距在日益缩小。

?考虑到我国加工贸易比重大、GDP结构差异、汇率和通货膨胀率等因素,我国的实际外贸依存度并不高。

?启示:外贸依存度受一国经济规模、地理位置、自然禀赋、技术发展水平以及所采取的对外经济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高低不能一概而论。

1.1.1.7 对外贸易结构与国际贸易结构

?对外贸易结构(Composition of Foreign Trade)/国际贸易结构(Composi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各类商品贸易在一国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该指标可反映出一国或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产业发展水平等。

狭义的对外贸易结构又称为对外贸易货物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各类货物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货物的进出口贸易额与该国的对外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1.1.1.8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Direction of Foreign Trade)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构成,表示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出口商品流向和进口商品来源,并反映该国同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该指标通常受经济互补性、国际分工形式和贸易政策的影响。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Direc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又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International Trade by Region),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各国、各个国家集团、世界各洲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即世界贸易的国别分布和洲别分布状况。

1.1.2 国际贸易的分类

? 商品形态:

货物贸易:有形贸易

服务贸易:无形贸易 表1-2 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比较 ? 按商品流向:

出口贸易、 进口贸易 过境贸易 1.1.2 国际贸易的分类 ? 直接贸易: 间接贸易 转口贸易

? 按贸易国家记录和 总贸易:是指以国境作 为划分和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专门贸易:是指以关境作为划分和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 按清偿工具:自由结汇贸易 易货贸易

按经济发展水平:水平贸易 垂直贸易

按交易手段:单证贸易 无纸贸易

1.1.3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 1.1.3.1 国际贸易的产生

?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分工的扩大

? 产生:原始社会末期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即手工业与商业的分离,出现了不从事生产而专门从事商品交易的商人阶层,这促进了商业的发展,交易活动开始超越国家和地域的界限

1.1.3.2 前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贸易

1.奴隶社会

商品生产在整个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微不足道,进入流通的商品很少,贸易的商品主要是奴隶主阶级需要的奢侈消费品。

2.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

贸易比较盛行,贸易中心逐渐由地中海扩散到整个欧洲,贸易产品主要是封建主的奢侈品。

? 到公元100年前后,古典时代进入鼎盛时期,地中海的罗马帝国、中东的帕提亚

帝国、印度的贵霜帝国以及中国的汉王朝分别发展成为各地区强大的政治经济实体。最初的“国际贸易”,更确切地说是“地区间贸易”也在此时产生。

?交换物品:有罗马的亚麻布、金银铜锡、玻璃,印度的香料宝石和中国的丝绸等。

主要是丝绸。

主要通道:欧亚大陆之间的“丝绸之

?中世纪后期西欧的势力扩张是对国际贸易的第一次大推动

从公元11世纪到13世纪,十字军通过多次东征夺得了地中海,从而使地中海像古代一样再一次成为欧亚大陆贸易的海上通道。十字军东征对国际贸易的推动不仅仅在于打通了地中海的通道,更重要的是将西欧融入了世界。

此时,西欧人的扩张除了是为上帝服务征服异教徒之外,寻找黄金和获取资源也成为非常强烈的动机。由于地理和资源的限制,西欧人做不到自给自足,他们急迫地需要寻找新的资源和产品,从而大大推动了欧洲以及欧亚大陆的贸易发展。

前资本主义时期国际贸易的特点

在15世纪前,整个国际贸易是建立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按自愿交换的原则进行的。贸易在自然经济中的地位并不重要,只是人们经济生活中的一个补充。

贸易主要局限于各洲之内和欧亚大陆之间。各国之间、各洲之间的贸易还处于不连续不稳定的状态。

1.1.3.3 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贸易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的国际贸易(16世纪至18世纪中叶):地理大发现

2.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国际贸易(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产业革命3.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贸易(19世纪70年代至第2次世界大战期间)

(1) 国际贸易仍在增长,但增长速度下降,贸易格局和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随

(2) 国际贸易使经济落后的国家纷纷卷进国际分工体系,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3) 垄断势力加剧竞争,国际贸易受到冲击。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的重要事件:地理大发现

15世纪之前,欧洲城市的兴起和农业手工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生产分工,也进一步促进了商品市场的发展。然而,由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和其对小亚细亚、巴尔干半岛及埃及的占领,从欧洲通往波斯、印度和中国的商路几乎中断。面对这一局面,欧洲国家不得不努力寻找新的贸易通道。

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欧洲的技术也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在造船及其他航海设备方面。

传播上帝福音的宗教动力、通过贸易牟利的强烈欲望、开辟新通道的迫切需要,加上新的航海设备与技术,使得欧洲人在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也就成为自然的结果。

地理大发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

使欧洲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商业革命(表现为商业性质、经商技术以及商业组织方面的巨大变化)

贸易的扩大促进了专为而进行的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各国不同的产品价格所造成的巨大利润进一步推动了为牟利而进行的国际贸易。为了适应新的大规模的贸易,欧洲建立起专门在全世界从事贸易活动的新型合股公司。

引发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殖民扩张和殖民贸易,推动了洲与洲之间的贸易

地理大发现以及由此带来的西欧殖民扩张,在客观上极大地推动了洲与洲之间的贸易,从而初步形成了一个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当时的基本贸易流向是:(1)欧洲向美洲出口制造品(2)从非洲输往美洲的主要是奴隶(3)从美洲流向欧洲的商品主要是在殖民地开采的黄金和白银,生产的烟草、棉花、粮食、海洋产品和糖等。(4)欧洲从亚洲及东方各国进口的主要产品仍然是香料、丝织品、茶、咖啡等。

地理大发现后国际贸易的特点

尽管地理大发现以后,国际贸易已从单纯的互通有无变成了以牟利为主的商业行为,但决定贸易流向的仍然是各国的自然资源和各自固有的生产技能的差异。各国主要出口本国特有的产品,进口本国不生产的东西。这段时期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是暴力控制下的殖民贸易。

产业革命

?第一阶段:大约从1770年开始到1870年,主要发生于英国。纺织机、蒸汽机和冶金新技术则代表这一时期在工具、动力和材料上的技术革命。

?第二阶段:约从1870年到20世纪初,主要发生在德国和美国,也包括其他欧洲国家。主要特点:一是科学指导下的技术革命在工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大批量生产的技术得到了改善和运用。

产业革命对国际贸易的主要影响

产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促进了生产。

◆产业革命大大促进了交通的发展,铁路、轮船、汽车以及电报电话的应用将整个世

界连接成一体,国际贸易变得更加迅速方便。

◆产业革命使世界从单一的农业社会转向以工业生产为主的现代经济。

产业革命后国际贸易的特点

经过产业革命,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经济整体,并形成了一个由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并进口欧美制成品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国际贸易的基础已不仅仅是各国的天然资源。各国生产技术不同而产生的成本差异成为决定贸易模式的重要因素。

1.1.3.4 当代的国际贸易

?(1) 国际贸易规模空前扩大,增长速度也超过了世界生产的增长速度。

?(2) 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3) 国际贸易地理分布和贸易地位发生了变化。

?(4) 国际服务贸易得到迅速发展。

?(5) 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

?(6) 区域集团化贸易日益活跃。

?(7) 关贸总协定(GATT)的缔结和WTO的建立,对战后国际贸易政策和体制的调整,对贸易自由化的推动和多边贸易体制的确立,均起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8) 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发展

1.1.4.1 国际贸易的特点

(1) 国际贸易是一项涉外经济活动,属跨国(跨地区)交易,情况错综复杂。

?(2) 国际贸易的不稳定性更加明显。

国际贸易受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和各国政策以及其他客观条件变化的影响。

?(3) 国际贸易风险大。

?(4) 国际贸易线长面广,中间环节多

特别提示: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区别

?两者的基础不同

?两者所面临的环境不同

货币/经济政策/法律/文化背景

?国际贸易比国内贸易复杂

信用风险/商业风险/汇率风险

1.1.4.2 国际贸易适用的法律与惯例

?1.国际条约

?2

?3.国内法

特别提示:

国际条约、国际贸易惯例和国内立法的关系

国际条约和国内立法的关系,不同法律制度有不同的规定。国际条约从普遍意义上对国际贸易规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般来说,在许多国家,国际条约有自动生效和非自动生效之分。自动生效的国际条约,一经该国批准,自动产生效力,当事人可直接援引。

对于非自动生效的国际条约,即使该国批准,也不对其居民产生直接约束力,只有经该国立法机关制定了有关实施该条约的法律后,才对其居民具有约束力。

国际贸易惯例具有民间性质,多与当事人约定有关,不与国内法或国际条约相关,不需要国家立法机关的批准,而是遵循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对国际贸易起着一定的指导和制约作用。

国际贸易概论期末考 -(1)

国际贸易概论期末考 ● 单选 1.5分*30题=45分 ● 判断 1分*10题=10分 ● 简答题(5选4)5分*4题=20分 ● 计算题5分*2题=10分 ● 案例分析5分*3题15分 第一章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及历史发展 国际贸易量:国际贸易量是以一定时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计算的国际贸易额。是为了剔除了价格变动影响,能准确反映国际贸易的实际数量,而确立的一个指标。在计算时,一般要选择某一固定年份为基期,以基期计算的报告期出口或进口价格指数去除报告期的出口额或进口额,则得到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这种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际贸易额已经排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反映了国际贸易的实际规模,故称为国际贸易量。 贸易依存度(计算题):贸易依存度又称外贸依存度或对外贸易系数,即一国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是指一国货物与服务进口额在该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被称为净贸易条件。 ◆ 贸易条件:贸易条件又称交换比价、贸易比价,即一国(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 如果贸易条件大于100,说明贸易条件改善了,反之,则贸易条件恶化了;如果贸易条件等于100,说明贸易条件不变。影响一国贸易条件的因素包括出口数量、进出口商品的劳动生产率、财政政策、伙伴政策、对外贸易政策以及世界经济的周期波动。 %100)本国的(出口额出口依存度=?GNPorGDP %100)(?GNPorGDP 本国的进口额进口依存度=依存度+出口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口%100该国国民生产总值 总额一国货物与服务进口额对外贸易依存度=?%100) 进口价格指数()出口价格指数(=)(贸易条件?m x P P N

第一章-国际贸易导论

第一章导论 1.1.1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 1.1.1.1 对外贸易、国际贸易与世界贸易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之间的 商品交换活动, 又称国外贸易(External Trade)、 进出口贸易(Import and Export Trade) 输出入贸易。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活动,也是各国(或地区)经济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趋势。 ?世界贸易(World Trade)泛指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活动。 应用案例1-1 明确标准,正确判断贸易的“国际性” 【案情简介】 德国A公司在中国北京设立了一个分公司B,在香港设立了一个分公司C。中国D公司与A公司签订了一份加工合同,合同规定:D从A购买机器设备,从C购买原材料并加工为成品,由B负责将D加工后的成品回购,再转卖给A,最后由A公司在国际市场上销售。 特别提示:判断“国际性”的标准包括营业地标准、国籍标准等。其中,常用的是营业地 标准。中国也采用营业地标准。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的视角和范围不同,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对外贸易=出口贸易+进口贸易 ?国际贸易=∑各国(地区) 的出口贸易或进口贸易 商品包括有形的货物和无形的服务和技术,所以国际贸易/对外贸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国际贸易/对外贸易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狭义国际贸易/对外贸易仅指货物贸易。 1.1.1.2 对外贸易额与国际贸易额 对外贸易额(Value of Foreign Trade),又称对外贸易值、进出口贸易总额,是以金额表示的一国对外贸易总量。 国际贸易额(Value of International Trade),又称国际贸易值,是以金额表示的国际贸易总量。特别提示:1.国际进口贸易总额不等于国际出口贸易总额 国际进口贸易总额=∑各国(地区) 的进口总额(通常以CIF计价)。 国际出口贸易总额=∑各国(地区) 的出口总额(通常以FOB计价)。 2.与对外贸易额不同,如果把国际进口贸易总额与国际出口贸易总额相加作为国际贸易额,不仅会出现重复计算,而且没有任何独立的经济意义。 1.1.1.3 对外贸易量与国际贸易量 ?对外贸易量(Quantum of Foreign Trade)是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对外贸易额。 ?国际贸易量(Quantum of International Trade)是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际贸易额 特别提示:由于国际市场上的物价经常变动,各国货币的币值也经常波动,对外贸易额或国际贸易额并不能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的实际规模。 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要用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价格指数除当时的贸易额的方法,得到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贸易额,这样消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单纯反映的是量的变化,

《国际贸易概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国际贸易概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l、普惠制的主要原则是() A、非普遍的、非歧视的和互惠的 B、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 C、非普遍的、非歧视的和互惠的 D、普遍的、歧视的和非互惠的 2. 买方信贷是指() A. 出口方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提供的贷款 B. 出口方银行向外国进口商提供的贷款 C. 进口方银行向外国出口商提供的贷款 D. 进口方银行向本国进口商提供的贷款 3. 与从价税相比,从量税() A. 在商品价格上涨时保护作用更强 B. 在商品价格下降时保护作用更强 C. 能够体现公平税负原则 D. 目前被大多数国家采用 4、中国生产手表需8个工作日,生产自行车需9个工作日,印度生产手表和自行车分别需门和10个工作日、根据比较成本说() A、中国宜生产和出口手表 B、中国宜生产和出口自行车 C、印度立生产和出口手表 D、印度不宜参加国际分工 5、A国规定07年从B国进口打火机数量不得超过100万只,这种贸易限制措施属于( ) A.“自动”出口配额 B.关税配额 C.国别配额 D.全球配额 6.下列本国可对外国进行外汇倾销的情况是()。 A.本国货币贬值10%,国内物价上涨12% B.本国货币贬值10%,外国货币贬值15% C.本国货币贬值10%,国内物价上涨8% D.本国货币贬值10%,外国货币贬值10% 7. 出口补贴作为一种鼓励出口的措施就是在出口某种商品时给予出口厂商( )优惠待 遇。 A.在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 B.仅在现金补贴上的 C.仅在财政上 D.仅在退还进口税上的 8. 共同市场与完全经济一体化相比,前者未实现()。 A. 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的自由流动 B. 统一的对外关税政策 C. 货物在成员国之间的自由流动 D. 统一的对外经济社会政策 9.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成熟期应选择()。 A. 海外直接投资战略 B. 商品出口战略 C. 技术转让战略 D. 海外间接投资战略 10.发达国家间的国际分工属于( ) A垂直型分工B互补型分工C水平型分工D混合型分工

国际贸易概论A卷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浏阳校区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国际贸易概论 考试试卷 试卷类型: A 考试时量: 90 分钟 拟题人梁青海 审题人 葛花 适用班级: 大专47、54、56班 注意: 1、本试卷仅为试题本。 2、题目应在相应的答题纸上作答,在试题本上作答无效。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5分,共20题,1.5×20=30分) 1、一国在同类产品上如出口量大于进口量,称为( )。 A 、贸易顺差 B 、净出口 C 、贸易逆差 D 、净进口 2、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是指( ) A 、要素禀赋理论 B 、相互需求理论 C 、贸易差额理论 D 、中心-外围论 3、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 )。 A 、自然条件 B 、上层建筑 C 、生产力发展水平 D 、资本移动 4、证券投资和借贷资本输出属于( )。 A 、 直接投资 B 、 间接投资 C 、长期投资 D 、短期投资 5、关税的主体是( )。 A 、本国的进出口商人 B 、进出口货物 C 、外国的进出口商人 D 、消费者 6、与从价税相比,从量税( )。 A.在商品价格上涨时保护作用更强 B.在商品价格下降时保护作用更强 C.能够体现公平税负原则 D.目前被大多数国家采用 7、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数额,达到这个数额后,就不能进口,它是( ) A 、关税配额 B 、自主配额 C 、国别配额 D 、绝对配额 8、进口押金制是通过( )的方式来达到限制进口目的的。 A 、限制进口数量 B 、加大进口商资金负担 C 、加大出口商资金负担 D 、提高进口关税率 9、通过出口国实施的限制进口的非关税壁垒是( )。 A 、进口配额制 B 、“自动”出口配额制 C 、进口许可证 D 、出口配额 10、在下列四种情况下,本国可对外国进行外汇倾销的是 ( ) A 、本国货币贬值10%,国内物价上涨12% ¦ ¦ ¦ ¦ ¦ 专¦ 业¦ :¦ ¦ ¦ ¦ ¦ ¦ 年¦ 级¦ 及¦ 班¦ 级¦ :¦ ¦ ¦ ¦ ¦ ¦ 学¦ 号¦ :¦ ¦ ¦ ¦ ¦ 姓¦ 名¦ :¦ ¦ ¦ ¦ ¦ ¦ ¦ ¦

国际贸易概论教学指导大纲

国际贸易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国际贸易课程编码:见附件三 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trade 学时:18学分:2 适用专业: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通实课先修课程: 教材:国际贸易(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宋体4号字加粗) 国际贸易学是我国高等院校涉外经济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已经加入WTO以后将进一步扩大开放,国际贸易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具备涉外经济理论知识及其运用能力,对于各个专业的学生都很重要。根据我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安排,国际贸易概论课程面向全校各个专业学生,课程类别为通实课。 1.学习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的基础知识,掌握分析国际贸易和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 2.在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国际经济中的现实问题的基础上,能提出相应的 见解。 3.跟踪当前国际经济特别是国际贸易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变化趋势,进一步拓展学 生所学的知识和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力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系统,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应用能力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具体表现在: 1.在教材选用上,采用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的教材,包括一般性的知识与理论,同时,其教材编排体系和内容上,有助于教师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 2.在教学方式上,改变以往教师课堂上“从头到尾,面面俱到”的传统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甚至争议的互动关系将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3.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强调概念及其应用,而不是理论上的形式主义。一方面,向学生传授国际贸易这一动态领域中令人振奋的理论进展和有趣的热点事件;另一方面,引导学生逐步感受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 4.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相结合。以往教学中忽略课后练习或作业这一环节。实践证明,每一章节内容的练习和作业有助于督促学生重视学习或巩固所学的知识。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宋体4号字加粗): 第一章导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一些基本概念,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条件,地理大发现和工业革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和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原因及其发展变化。了解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熟悉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框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一、国际贸易(*) 二、国际货物贸易 三、国际服务贸易 四、对外贸易额和对外贸易量与国际贸易额和国际贸易量(#) 五、对外贸易地理分布与国际贸易地理分布(#) 六、对外贸易货物结构与国际贸易货物结构(#) 七、贸易顺差与贸易逆差 八、对外贸易依存度 第二节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 二、奴隶社会的国际贸易 三、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概论》期末A卷

《国际贸易概论》A卷开卷考试 一、填空题(20分) 1、跨国公司理论主要有、、和。 2、跨国公司是以为基地,通过形式,在国家建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从事生产或经营的企业。 3、国际贸易政策是世界范围内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是世界经济活动中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的体现。 4、贸易自由化是指各国通过多边或双边的贸易条约和协定,,减少或撤销 ,使世界贸易较地进行,促使世界货物和服务的交换与生产。 5、关税是由国家行政机关征收的税,具备税收的三个基本属性,即、、 。 6、普惠制的主要原则是、、。 7、在国际贸易条约和协定中,通常适用的主要法律待遇条款是和 。 8、世贸组织的只要特点表现为其协定的、机构的、管辖内容的、权利与义务的、与有关国际经济组织决策的。 9、国际服务贸易主要是、、和这四种形式提供服务。 10、国际技术贸易是和相分离的贸易。 二、判断改错题(20分) ()1、内部化理论属于早期跨国公司理论。 改正: ()2、目前跨国公司侧重于用价格手段争夺市场。 改正: ()3、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在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改正: ()4、新贸易保护主义是相对历史上的自由主义和贸易保护化而言的。 改正: ()5、各国对外贸易政策主要是通过海关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管理。 改正: ()6、关税也是一种税收,具备税收的基本属性,因此,与其他税一样,关税也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 改正: ()7、制定和实施非关税措施限制进口比关税的制定更迅速、更简单。 改正: ()8、歧视性政府采购是一种直接限制进口商品数量的非关税措施。 改正: ()9、关税减让原则是关贸总协定最为重要的原则。 改正: ()10、关贸总协定的历次谈判不仅降低了关税,也约束了非关税壁垒。 改正: 三、选择题(10分) ()1、在结合以往跨国公司理论基础上提出的理论是。 A、垄断优势理论 B、内部化理论 C、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D、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下列不属于跨国公司经营特点的是。 A、实行全球化经营战略 B、外部贸易发展迅速 C、推行综合型多样化经营 D、拥有全面的技术优势 ()3、早期重商主义被称为。 A、重金主义 B、重银主义 C、重铜主义 D、金银主义 ()4、以下哪种税不属于进口附加税? A、反补贴税 B、反倾销税 C、差价税 D、特惠税 ()5、优惠关税的类型不包括。 A、特惠税 B、普遍优惠关税 C、最惠国关税 D、差价税 ()6、下列哪一项措施不是限制数量的非关税措施? A、进口配额制 B、直接限制进口 C、进口许可证制 D、国内税 ()7、关贸总协定生效于。 A、1946年2月 B、1947年4月 C、1947年10月 D、1948年1月 ()8、关贸总协定规定,缔约国原则上应取消。 A、关税手段 B、数量限制 C、单边的 D、双边的 ()9、第一次将非关税壁垒列入关贸总协定谈判的是。 A、日内瓦回合 B、狄龙回合 C、肯尼迪回合 D、乌拉圭回合 1

国际贸易概论复习题

2014年《国际贸易概论》复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 1.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中大市场理论的提出者是(A)。 A.德纽和西陶斯基 B.范纳 C.李普西 D.巴拉萨 2、因为销售旺季已过,某公司将在国内市场不能售出的“剩余货物”在国外市场上以较低的价格抛售,这属于(A )。 A、偶然性倾销 B、掠夺性倾销 C、持续性倾销 D 间歇性倾销 3、一国对进出口商品计征关税的规章和对进出口的应税与免税商品加以系统分类的一览表是( C )。A、海关统计 B、海关编码 C、海关税则 D、海关年鉴 4.按照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实行协议分工的国家必须在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C)。A.具有互补性 B.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C.大致相等 D.无要求 5、在净贸易条件的基础上,将贸易量指数加进来,得到的是(D )。 A、双项因素贸易条件指数 B、单项因素贸易条件指数 C、弹性贸易条件指数 D、收入贸易条件指数 6、某国对纺织品进口实施配额,全年进口额控制在400万美元以内,具体规定:从印度进口不超过160万美元,从南非进口不超过120万美元,从美国进口不超过120万美元。这种配额被称为( C)。

A、自动配额 B全球配额 C国别配额 D 关税配额 7、关税的税收主体是(C )。 A、海关 B 进口货物 C进出口商人 D 出口货物 8、专门贸易体系的统计界限是( C )。 A、一国的国境 B、一国的边境 C、一国的关境 D、一国的沿海 9、目前电子商务应用的主要形式是( B ). A、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电子商务 B、企业与企业之间电子商务 C、企业与政府机构之间电子商务 D、企业与个人之间电子商务 10、某国对进口摄像机按照货物的价值征收7%的关税,同时另加每台16美元,从征税方法来看,这种税是( D )。 A、从量税 B、从价税 C、滑准关税 D、复合税 11、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第143个成员国的时间是( A )。 A 、2001年12月 B、2011年12月 C、2010年11月 D、2010年12月 12、最早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国家是( C )。 A、法国 B、德国 C、英国 D、美国 13、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现象作出阐释的较有影响的理论是( B )。

第一章 国际贸易理论导论

第一章导论 案例引入: 我们都在生活,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国贸; 我们学习金融,正广泛运用于国贸; 我们是中国人,中国经济腾飞始于外贸; ----浙江人,浙江经济发展离不开外贸; 我们处于这个世界,世界各国需要国贸。 ?包括国际互联网 Internet(美) ?同学们正在使用的诺基亚(芬兰)、摩托罗拉(美)、三星(韩)手机 ?男生兴趣爱好的魔兽世界(美)、传奇(韩)游戏 ?收集资料必须用到的Google(美)、Yahoo(美)等引擎 ?拍摄冲洗会用到的索尼(日)佳能(日)相机、柯达(美)胶卷 ?宝宝出生必用的强生(美)婴儿产品、妈妈炒菜首选的金龙鱼食用油(新)?奔驰(德)、宝马(德)、奥迪(德)轿车 思考题: ?为什么在我们能够在中国享受到国外公司的产品? ?为什么这些公司会向我国出口这些产品?或在我国生产这些产品? ?为什么这些产品在中国的售价高于在该产品在本国的售价? ?这些公司是如何向我国出口产品的?这个过程是怎么实现的?

第一节国际贸易的研究对象 一、国际贸易的含义与特点 (一)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亦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 几个相关的概念:对外贸易;海外贸易;世界贸易;进出口贸易 几点说明: (1)国际贸易是从整个世界的角度来考察各国或地区之间的贸易活动,而对外贸易是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出发去考察它与别国或地区之间的贸易活动。 (2)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均包括货物和服务贸易。 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前,甚至目前仍有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对外贸易统计不含服务贸易,但仍称为对外贸易。(无形贸易通常不显示在海关的贸易统计表上,但它是国际收支的构成部分。) 货物贸易(Goods Trade)---即SITC中的十大类商品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 联合国秘书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将商品分为10大类、63章、233组、78个分组和1924个项目。

《国际贸易概论》练习题及完整答案

《国际贸易概论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政府采购协议》,政府应遵守非歧视国民待遇原则采购()。 A、武器 B、军用物资 C、办公设备 D 国家安全所需物资 2、首次确立有关服务贸易规则和原则的多边框架,以便在透明和渐进自由化的条件下扩展国际服务贸易的协定是()。 A、服务贸易多边框架协议草案 B、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C、关贸总协定 D、服务贸易总协定 3、一国对进出口商品计征关税的规章和对进出口的应税与免税商品加以系统分类的一览表是()。 A、海关税则 B、海关编码 C、海关统计 D、海关年鉴 4、按照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实行协议分工的国家必须在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 A、具有互补性 B、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C、大致相等 D 无要求 5、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新议题是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和() A、热带产品 B、服务贸易 C、农产品 D、补贴和反补贴措施 25、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新议题包括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服务贸易和_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___。 6、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订与修改是由()进行的。 A、国家行政机构 B、海关 C、国家执法机构 D、国家立法机构 7、1993年11月1日获得所有成员国批准生效并标志欧洲联盟正式成立的条约是()。 A、《罗马条约》 B、《布鲁塞尔条约》 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D、《欧洲单一文件》 8、1979年以来我国先后在深圳、珠海、汕头等地设立的经济特区属于() A、综合型经济特区 B、自由边境区 C、过境区 D、科学工业园区 9、阐述协议国际分工理论的著作是() A、《国富沦》 B、《对外贸易论》 C、《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D、《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24、日本教授小岛清在其著作__《对外贸易论》__中提出了协议国际分工理论。 10、歧视性政府采购一般是指政府优先购买()。 A、外国产品 B、合资产品 C、名牌产品 D、本国产品 11、《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的时间是()。 A、1992年8月12日 B、1989年1月1日 C、1994年1月1日 D、1996年11月18日 12、承租人选定机器设备,由出租人购置后出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按期支付租金。这种租赁方式是()

国际贸易概论期末复习

国际贸易概论期末复习

期末复习 一、填空 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国与国之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2、把以国际货币表示的世界所有国家进口货物额或出口货物额相加,即得世界货物贸易额。 3、贸易量是用价格指数调整后的贸易额。 4、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进出口总额与其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之比,又叫对外贸易系数。 5、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 二、选择 1、在国际服务贸易构成中,运输和旅游等传统服务贸易所占比重相对下降。 2、就一国而言,国际贸易地理结构是一国对外贸易总值、出口、进口的国别地区分布情况。 3、国际贸易产生的条件是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国家的产生。 4、出口贸易是将本国生产或加工的商品因外销而运出国境的行为。 5、进口的外国商品未经加工又输出到国外时,称为复出口 三、名词解释 1、过境贸易:从商品生产国购货之后,需要通过第三国的国境才能进入本国市场,对于第三国来说,这就是过境贸易。对第三国来说,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此项交易,但商品要进出该国的国境或关境,并要经过海关统计,从而构成了该国进出口贸易的一部分。 2、货物贸易:是指物质商品(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进出口。又称有形贸易。比如:汽车、家电产品、服装的进出口。 服务贸易:指劳务或其他非实物商品的进出口而发生的收入与支出。又称无形贸易。比如:广告服务、咨询与调查、教育服务等。 3、服务贸易的跨境交付与境外消费 跨境交付(cross-borger supply):从一国境内向另一国境内提供服务。不构成人员、物资或资金的流动,而是通过电信、邮政或计算机网络实现服务,如国际长途电话服务、金融和信息服务等 境外消费(consumption abroad):在一国境内向来自其他国家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4、专门贸易,是指以关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只有从外国进入关境的商品以及从保税仓库提出进入关境的商品才列为专门进口。当外国商品进入国境后,暂时存放在保税仓库,未进入关境,不列为专门进口。从国内运出关境的本国产品以及进口后经加工又运出关境的商口,则列为专门出口。专门进口额加专门出口额称为专门贸易额。德国、意大利等国采用这种划分标准。 四、简答 1、服务贸易有四个基本特征:(1)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服务是一种具有双向的活动。服务的形成必须包括两个主体:服务的消费着和服务的劳动者。服务的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决定了离开服务提供者,服务的消费就无法进行。同时服务

会展概论期末考试题目

一、理论分析题 1、会展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展览、会展的形成的基础,更是会展组织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的展览业脱离不了中世纪后的迈现代会展发展从中可见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那么,通过解析你如何以理论来分析会展的内容,形式,功能以及办展方式等各个方面 答:会展的内容:管理经济学、企业管理学、国际贸易概论、市场营销学、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市场调查和预测、展览实务、会议组织和管理、展示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场景制作、会展设备管理、会展礼仪、广告学、公共关系学、商务谈判、会展经济与实务、会展概述、会展文案、会展运营与管理、会展营销等。 功能: 会展的形式:1、实地展览会(传统会展)传统会展最简单,也最易被人所接受。具体包括开幕式、现场展览、闭幕式三部分组成。2、网络展览会。将传统的展览放置于网上,最大限度地实现展览行业的资源共享和利用。3、展览会论坛。常见的有:产业高峰论坛、专业研讨会、技术交流会、合作洽谈会。4、奖励旅游。借助举办国际会议、研讨会、论坛等会务活动以及各种展览会而开展的旅游形式。 功能:会展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包括联系和交易功能、整合营销功能、调节供需功能、技术扩散功能、产业联动功能、促进经济一体化等。 办展方式: 2、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认识是人的思想,心理和组织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协调等,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人能尽其才,事能尽其人,人事相宜才可以实现会展组织的目标,那么如何能充分发挥人在会展中的作用,请你通过解析运用理论分析会展人力资源管理在各个阶段中来实现完成的会展组织目标 答: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应用科学的方法,协调人下事的关系,处理人与人的矛盾,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使人尽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进程,包括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员工培训、绩效考核、工资福利政策等方面的管理。人力:是指人的劳动力。资源:是指能带来收益的资本(投入少,产出多)。组织—分工、劳动分工,工作分工。组织人力—会展人力—策划:脑力劳动、心力(心理压力大)、体力劳动。 3、对于大部分展品,并不要求一定要运回来源地,而且有些展品,如食品等由于受保质期以及温度等条件的限制,运回无疑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因此,展品最佳的处理方法应该是就地出售,那么如何能经济合理的组织这些展品的流通同时也要按照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应该有几种情况并说明理由 答:以最小的费用,按用户的要求,将物质资料从供给地向需要地转移的过程。其中物质资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商品等,而其主要过程包括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活动。参展商所在地与会展活动所在地之间,对会展材料设备与会展物品的高效率、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而进行的一整套规划、实施和控制的管理过程。(最少的成本、最便捷的方式)参展商自行负责展品运输,参展商自选会展物流服务商,使用展馆方或会展举办方指定物流服务商,邮寄或快递。在运输过程中必须考虑一些重要因素:运费、运输时间、展品的安全性、到展的绝对及时性、信息反馈、运输手段的选择等。会展运输手段: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集装箱运输、国际联合运输。 4、对会展主体来说,为什么要在我国会展业迅猛发展过程中,不断引入客户关系管理的理念,同时认识到只有从众多的客户群中去确定有价值的目标客户,才能带动其他有关会展组织工作展开,具体而言,客户在会展活动中能体现怎样的地位和作用,在哪几个方面会给人启发

最新《国际贸易概论》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导论答案 【思考与练习】 1.1单选题 1)货物贸易又称为(B)。 A.服务贸易 B.有形贸易 C.无形贸易 D.过境贸易 2)服务贸易一般又称为(C)。 A.货物贸易 B.有形贸易 C.无形贸易 D.过境贸易 3)《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将国际货物分为(D)大类。 A.五 B.六 C.八 D.十 4)在国际贸易统计中把0到4类商品称为(A)。 A.初级产品 B.制成品 C.高科技产品 D.无形产品 5)在国际贸易统计中把5到8类商品称为(B)。 A.初级产品 B.制成品 C.高科技产品 D.无形产品 6)当出口总额超过进口总额时,称为(A)。 A.贸易顺差 B.贸易逆差 C.贸易平衡 D.贸易差额 7)当进口总额超过出口总额时,称为(B)。 A.贸易顺差 B.贸易逆差 C.贸易平衡 D.贸易差额 1.2多选题 1)对外贸易按商品形式与内容的不同,分为(AC)。 A.货物贸易 B.过境贸易 C.服务贸易 D.国际贸易 2)初级产品是指没有经过加工或加工很少的(ABCD)和矿产品。 A.农产品 B. 林产品 C.牧产品 D. 渔产品 3)国境与关境的关系为(ABC)。 A.国境等于关境 B. 国境大于关境 C.国境小于关境 D. 国境与关境无关 4)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AB)。 A.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剩余产品的出现 B.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国家的产生 C.科技的进步 D.工业革命 5)服务贸易分为(BCD)。 A.货物贸易 B.通讯服务 C.建筑服务 D.教育服务

6)广义的国际贸易包括(AB)。 A.货物贸易 B.服务贸易 C.海外贸易 D.过境贸易 7)国际贸易按货物移动的方向可分为(BCD)。 A.服务贸易 B.进口贸易 C.出口贸易 D.过境贸易 1.3简答题(答案略) 1)何谓国际贸易、对外贸易和海外贸易? 2)试述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异同。 3)国际贸易的分类有哪些? 4)你怎样认识国际贸易的地位和作用? 1.4分析题 贸易的好处—加纳和韩国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国际贸易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分析提示: 结合案例资料,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分析:1)调节各国市场的供求关系; 2)促进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3)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生产效率各国参与国际贸易的重要基础是比较利益和比较优势;4)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优化国内产业结构;5)增加财政收入,提高国民福利水平国际贸易的发展,可为一国政府开辟财政收入的来源;6)加强各国经济联系,促进经济发展 第二章国际分工与国际市场价格 【思考与练习】 2.1单选题 1)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 C )。 A.技术分工B.服务分工 C.劳动分工D.生产分工 2) ( A )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A.国际分工B.社会分工 C.劳动分工D.生产分工 3) ( D )是世界各地或地区进行商品、服务、科技交易的场所。 A.国内市场B.国外市场 C.海外市场D.世界市场 4) 国际价值是商品( B )的决定因素。 A.国内价格B.国际价格 C.成交价格D.自由市场价格 5) ( C )是指国际垄断组织利用某种经济力量和市场控制力量决定的价格。 A.调拨价格B.协定价格

《国际贸易概论》课后习题与答案

《国际贸易概论》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导论 一、填空题 1.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具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的出现、国家的产生是国 际贸易得以产生的两个基本前提。。海外贸易2.一些海岛国家,如英国、日本的对外贸易常被称为两个组成部分。出口和进口3.一国或地区的对外贸易可以分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其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的差额就是,也可称为贸易余额。4. 价格计算,进5.大多数国家(地区)在统计有形商品时,出口额以FOB价格 价格计算。价格口额以CIF。6.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计算出来的对外贸易额称为对外贸易量产总值额7.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的进出口总占该国国内生所占的 比重。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8.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一定时期内在国际贸易中的构成。 二、单项选择题国际贸易额指用货币表示的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的()的总和。1.A对外贸易额.商品贸易额B..C进口贸易额 D.出口贸易额 2.我国商品进出口总额是指实际进出 我国()的商品总金额。A.关境 B.保税区 C.自由贸易区国境D.)。3.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交易,对第三国来说这属于( 三边贸易A.B.转口贸易易货贸易C.D.直接贸易。)贸易逆差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4. 本年度进口额高于上年度进口额.AB.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 进口总额小于出口总额C.D.本年度出口额高于上年度出口额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反映 (5. )。 A各国或各地区的出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B各国或各地区的进口贸易额占世界 进口总额的比重.C一国各类出口商品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一国的出口商品去向和进口商品来源D. 6.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 A.各种商品在一国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B.各国或各地区的出口贸易额或进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的比重 C.各类商品在世界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D.一国的出口商品去向和进口商品来源 7.对外贸易依存度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的比重。 A.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 B.出口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 C.对外贸易总额占国际贸易额 D.外商投资总额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 8.对外贸易量是以()来表示的。 A.不变价格计算的对外贸易额 B.对外贸易额的增长比例

国际贸易概论试题及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篇自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一国拥有充裕的资本要素,所以它应该专门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进行对外交换,这种说法来自()。 A: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 B:俄林的生产要素理论 C: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 D:林德的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2.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必须经部长会议()表决通过。 A:2/3以上多数 B:一致同意 C:3/4以上多数 D:1/2以上多数 3.对外贸易政策的主体是()。 A、各国政府 B、企业 C、机构 D、个人 4.甲乙两国同时生产汽车和机床,甲国比乙国生产汽车成本低1/3,生产机床成本低2/5,按照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在其它条件一样时,()。 A.甲国机床汽车都生产 B.甲国生产机床,乙国生产汽车 C.不会发生国际贸易 D.乙国处于劣势,退出这两个行业,转而生产别的物品 5.只考虑进出口价格的变化对一国进口能力影响的是()。 A、净贸易条件 B、收入贸易条件 C、单因素贸易条件 D、双因素贸易条件 6. 介于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之间,属于有组织的自由贸易的是()。 A、新贸易保护主义 B、贸易自由化 C、管理贸易 D、保护幼稚工业论 7. 反倾销税的税额征收标准是()。 A、倾销价格 B、倾销差价 C、国际市场价格 D、国内售价 8. 下列一体化形式中带有超国家性质的是()。 A、优惠贸易安排 B、自由贸易区 C、关税同盟 D、部门一体化 9. 下列理论不是用来解释“里昂惕夫之谜”的是()。 A、劳动熟练说 B、人力资本说 C、要素禀赋论 D、技术差距论 10. 国际分工形成于() A:16——18世纪中叶B: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 C:19世纪中叶到二次大战 D:二次大战以后 11.一个国家对进口商品,除了征收正常进口关税外,还往往根据目的加征额外关税,叫做进口附加税,其中包括() A:差价税 B:特惠税 C:反倾销税 D:普惠税 12.设在关境之外,对进出口商品全部或大部分免征关税,并且准 许在区内开展商品自由加工制造等业务活动,目的是为了便于本地区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和外汇收入,这种经济特区是指() A:出口加工区 B:保税区 C:自由边境区 D:自由贸易区 13. 国际商品协定的主要对象是() A: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 B:发展中国家的制成品 C:发达国家的初级产品 D:发达国家的制成品 14.世界贸易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和决策机构是() A:总理事会B:部长会议C:分理事会D:临时性机构 15.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阶段,西方国家 的限制进口措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重点在于() A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措施都日益加强 B从关税壁垒转向非关税壁垒 C关税壁垒措施加强,而非关税壁垒措施削弱 D进一步提高关税 16.进口关税的税收主体是( )

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论

第一章导论 【目的与要求】通过对国际货物买卖相关问题的学习,使学生能从总体上把握国际贸易实务的要素、内容及框架,搞清全书的体系结构及内容线索;掌握国际货物买卖、买卖合同和进出口业务的基本概念、特点、要素及程序,为以下各章内容奠定基础;在国际贸易实务总体内容基础上确定从业人员的素质结构,从而明确学生知识、能力的努力目标。 【重点难点】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及其相关问题的概念、法律适用;进出口贸易的基本 程序。 【步骤与内容】 一、基本概念 (一)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所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 从不同角度定义的国际贸易 1、对外贸易 从某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来看该国或该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商品与服务的交换活动,被称为对外贸易。 2、海外贸易 有些海岛国家或地区的对外贸易常常会被称为海外贸易。 3、世界贸易 从全球范围的角度来看,人们往往把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称为世界贸易。 从交换的对象和内容角度理解的国际贸易 1、狭义的国际贸易 指各种商品的进出口,即一切有形商品的交换。 2、广义的国际贸易 指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对外经济活动,包括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 (二)总贸易与专门贸易 1、总贸易 是以国境为标准统计的进出口贸易 2、专门贸易 是以关境为标准统计的进出口贸易 (三)国际贸易值和国际贸易量 1、国际贸易值 国际贸易值又称国际贸易额,是以货币金额表示贸易规模的指标,它由出口值和进口值两部分组成。 2、国际贸易量 是以商品计量单位表示贸易规模的指标。 (四)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1、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含义 是指贸易商品类别构成状况,一般用各类商品的贸易额在贸易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

第一章 国际贸易导论练习题

第一章国际贸易导论练习题 1、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易活动。 2、出口(Export) 出口是指将本国生产或加工的商品(包括劳务和技术)运往国外市场进行销售。当外国商品进口以后没有消费也未经加工制造又出口,称为复出口(Reexport)。 3、进口(Import) 进口就是将外国商品(包括劳务和技术)购买后输入到本国市场进行销售。本国商品出口后,在国外没有消费也未经加工又重新输入本国国内,称为复进口(Reimport)。 4、贸易额(Value of Foreign Trade) 贸易额又称为贸易值,是用货币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是衡量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根据统计口径的不同,贸易额分为对外贸易额和国际贸易额。对外贸易额是某国(地区)一定时期出口额与进口额之和。国际贸易额是各个国家(地区)出口额的总和。 5、贸易量(Quantum of Foreign Trade) 贸易量是以商品计量单位(如数量、重量等)表示贸易规模的指标。 6、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 贸易差额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如1年)内,出口额与进出额之间的相差数,即贸易差额=出口额-进口额。贸易差额是衡量一国(地区)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贸易差额有三种情况:贸易顺差、贸易逆差和贸易平衡。 7、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简称TOT) 贸易条件是指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的交换比率。又称为“进出口交换比价”或简称“交换比价”。它用贸易条件指数反应。当贸易条件指数>100时称贸易条件改善;当贸易条件指数<100时称贸易条件恶化;当贸易条件指数=100时称贸易条件不变。 8、国际贸易商品结构(Composition of Foreign Trade)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比例,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之比,通常以其在世界出口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来表示。它可以反映有关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科技发展水平等。 9、国际贸易地理方向(International Trade by Regions)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是指各个国家或各类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即世界贸易额的国分布或洲别分布情况,它反映了各国或各洲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10、对外贸易依存度(Ratio of Dependence on Foreign Trade) 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指一国(地区)对外贸易额在该国(地区)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 11、出口贸易(Export Trade) 出口贸易是指一国把生产或加工的商品(包括本国拥有的劳务)输往国外市场销售的对外贸易活动。 12、进口贸易(Import Trade) 进口贸易是指一国从国外市场购进外国所生产或加工的商品(包括外国拥有的劳务)的贸易活动。

国际贸易概论案例分析

国际贸易概论案例分析 姓名:蔡继明 学号: 学院:管理学院

一、案例介绍 星巴克(Starbucks)是美国一家连锁咖啡公司的名称,1971年成立,为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星巴克旗下零售产品包括30多款全球顶级的咖啡豆、手工制作的浓缩咖啡和多款咖啡冷热饮料、新鲜美味的各式糕点食品以及丰富多样的咖啡机、咖啡杯等商品。 1987年,现任董事长霍华德·舒尔茨先生收购星巴克,从此带领公司跨越了数座里程碑。1992年6月,星巴克作为第一家专业咖啡公司成功上市,迅速推动了公司业务增长和品牌发展。星巴克扩张迅速,在1996年在海外开设第一家店开始,如今已经在全世界30个国家开了6000个店铺。而在2007年星巴克遭遇了亏损,股票价格也从34美元跌到18美元,经过前CEO舒尔茨复出对公司进行调整后,星巴克从新焕发生机。在2010年,星巴克计划在云南投资其全球首个咖啡种植基地,以及咖啡研究与发展中心、咖啡种植支持中心和咖啡初加工工厂。 二、知识点 (1)跨国公司部分,国际直接投资动因中的市场导向型和成本导向型 (2)跨国企业的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形式:国际合资企业国际合作企业国际独资企业 (3)偏好相似理论 (4)国际贸易保护和关税 三、案例分析:

(一)、星巴克的国际投资之路。 1996年,星巴克与日本本土企业Sazaby League合资运营的公司——星巴克日本公司开张。并在2005年,星巴克在日本已开店550家。进入中国台湾,开出第一家店。 进入华东,在上海淮海路力保大楼开出第一家店。 2001年星巴克咖啡的脚步首度跨进欧洲大陆,选择瑞士作为作为在欧洲的第一个登陆点。之后向西班牙等国家扩张。 (1)、星巴克为什么要选择日本作为迈入亚洲的第一步 有偏好相似理论可知,发达国家工业制成品双向贸易的增加,主要是由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决定的,而人均收入与贸易收入的趋同性、需求结构的相似性,增大了双方贸易的数量和机会。 当时,日本经济在亚洲属于发达国家,所以人均收入也比较高,更适合咖啡店的发展,这使星巴克更好得开拓市场。同时,日本普遍具有饮茶的习惯,说明日本消费需求偏好适合咖啡店的生存。 而在选瑞士作为欧洲第一站,是因为欧洲具有浓厚的咖啡文化;欧洲咖啡客的悠闲使那里的经营者很少考虑变革和发展现代经营理念,这给星巴克提供了进入市场的机会。且瑞士作为国际中立国家,以旅游为支柱产业,排外思想并不严重。因此,瑞士对星巴克欧洲市场举足轻重。如果星巴克不能再瑞士立足,那么政府其他市场就很难了。(2)、星巴克的直接投资形式 星巴克在日本与日本本土企业Sazaby League合资运营的公司——星巴克日本公司,采用了国际合资企业的方式进入日本,使星巴克在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