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活动《元宵节》中班

民间艺术活动《元宵节》中班
民间艺术活动《元宵节》中班

民间艺术活动《元宵节》中班主题:《元宵节》

——以民族节日为主题的网络整合式中班教育活动

目录

一、主题的来源

二、主题教育目标的预设

三、主题思考网络的预设

四、主题活动网络的预设

五、主题探究计划的预设

六、可利用的教育资源

七、主题探究活动展开与生成

八、主题预设网与生成网

九、主题探究活动评价与反思

十、主题探究活动资料超市

研究方向:民族文化艺术教育研究

主题:民族节日《元宵节》

--以民族节日为主题的网络整合式中班教育活动

一、主题的来源

元宵节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民俗节日,每逢元宵节,全国各地的人们会以不同的方式来欢庆这一共同的节日,从而体现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本主题设计旨在以横向、纵向;多学科多种形式,多种内容。通过唱歌、舞蹈、儿歌、灯谜、传说故事、折纸、绘画、体育游戏等一系列的民间艺术教育活动,让幼儿加深对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的认识,感知元宵节的欢乐、喜庆、祥和的气氛,了解元宵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培养幼儿愉快的情趣,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从而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几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二、主题教育目标的预设

1、情感目标: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幼儿体验元宵节的快乐,感受集体活动的快乐。

2、态度目标: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培养为集体做好事,关心集体的品质。

3、能力目标:通过折叠“移动的花灯”、学习花灯儿歌、组织观灯猜谜等活动,使幼儿丰富知识经验,体验民间习俗和节日欢乐,感知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4、知识目标:知道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元宵节,以及这个传统节日的来历、有关的趣事。

5、技能目标:幼儿在学、说、跳、唱中充分感受到过年的喜悦心情,使幼儿萌发科技发展意识,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和传统艺术的情感,进一步促进幼儿对各种事物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三、主题思考网络的预设

吃面叶

踩高跷

四、主题活动网络的预设

五、主题探究计划的预设

1、整体计划:主题探究进程的预设

谈话活动:元宵节的来历

收集有关元宵节的的资料。

参观灯展

2、周计划预设

第一周教育活动计划

本周要点以元宵节为主题组织活动,使幼儿使幼儿丰富知识经验,体验民间习俗和节日欢乐,感知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家长工作请家长带孩子逛逛灯具店;领孩子参观元宵灯会,并给予指导。

生活活动

察观个别幼儿的情绪。引导每个幼儿积极投入活动。1、指导幼儿观察幼儿园和家中的各种各样的灯具。2、教育幼儿注意午休。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

晨间活动跑步自选活动跳绳欣赏故事欣赏音乐

学习活动儿歌

闹元宵语言活动

儿歌:

元宵节认知活动:

观灯会

民俗文化——赏花灯、猜灯谜数学区:

有趣的图形

学习活动语言:

元宵节的故事

民间音乐

卖汤圆谈话:

元宵节趣事

体育

活动

传花灯

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语言区:猜谜建构区:玩积木美工区: 添画:花灯

益智区:玩橡皮泥做元宵

美工区:折纸移动的花灯

学习活动音乐活动

挂红灯

民间食品制做——元宵数学区:

复习7的守恒

区域活动谈话

元宵节趣事

户外活动玩大

型玩具

跳绳

扔沙包

玩沙玩大

型玩具

学习活动

自选区域音乐活动

律动

敲敲打打

智力游戏

赏灯猜谜健康活动:

长长和圆圆

自选区域

离园活动形体训练,收拾衣物离园。

本周要点以元宵节为主题组织活动,使幼儿使幼儿丰富知识经验,体验民间习俗和节日欢乐,感知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家长工作请家长给孩子讲讲有关元宵节的故事,带孩子逛逛灯具店;领孩子参观元宵灯会,并给予指导。

生活活动

1、察观个别幼儿的情绪。引导每个幼儿积极投入活动。

2、指导幼儿观察幼儿园和家中的各种各样的灯具。

3、教育幼儿注意午休。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

晨间活动跑步区域活动跳绳欣赏故事欣赏音乐

学习活动民间儿歌卖汤圆数学区:

有趣的图形比较7、8两数的关系民俗活动——舞龙语言:观灯会

学习活动

自选区域学习8的形成与数数

区域活动认知

香椿与垂柳

自选区域

区域活动益智区:赏灯猜谜

美工区: 添画:花灯

益智区:玩橡皮泥做元宵

美工区:折纸灯笼

学习活动儿歌

元宵节数花灯民间文学——儿歌《闹元宵》民间美术折纸《灯笼》

区域活动

故事

狼和小羊

户外活动玩大

型玩具

跳绳

扔沙包

玩沙玩大

型玩具

学习活动欣赏民歌:

正月十五那一天

区域活动民间歌曲:

闹元宵

区域活动绘画

灯笼

离园活动形体训练,收拾衣物离园。

第二周教育

活动计划

六、可利用的教育资源

1、环境创设

室内:主墙——为了给幼儿营造一个身临其境的活动氛围,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我们为幼儿选取了各式灯笼、烟花、鞭炮等道具。活动区——语言区:收集有关元宵节的照片、画报、简报、谜语等。表演区:投放一些鼓、锣、灯笼等供幼儿表演。美工区:投放一些橡皮泥供幼儿操作。共4页,当前第2页1234

2、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参加这一活动中来,向老师、幼儿介绍元宵节的不同风俗习惯。

3、社区与社区资源的利用——组织幼儿到铁山公园参观元宵节灯展。

七、主题探究活动展开与生成

活动一:民间文学——儿歌《闹元宵》活动形式:集体

活动二:认知活动观灯会活动形式:小组

活动三:民间故事——《十五闹正月元宵》活动形式:集体

活动四:民间故事——《灯谜的故事》活动形式:集体

活动五:民间文学——儿歌《元宵数花灯》活动形式:集体

活动六:民间歌曲《闹元宵》活动形式:集体

活动七:民间歌曲《卖元宵》活动形式:集体

活动八:民间美术折纸《灯笼》活动形式:小组

活动九:民间美术《移动的花灯》活动形式:小组

活动十:民间食品制做——元宵活动形式:小组

活动十一:民俗活动——舞龙活动形式:小组

活动十二:民俗文化——赏花灯、猜灯谜活动形式:集体

活动一

民间文学——儿歌《闹元宵》

活动形式:小组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元宵节吃元宵、观花灯、猜灯谜、踩高跷等民间风俗习惯。

2、学习儿歌《闹元宵》,了解其内容。

3、丰富词汇:元宵、花灯、高跷。

二、活动准备:

录象片:元宵节的热闹情景。

三、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看录象片,。

2、教师示范朗。

3、领幼儿朗诵。

让幼儿你一句我一句的连接背诵。

活动二:

观灯会

活动形式:集体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我国元宵节的意义及民俗习惯。

2、引导幼儿成分体验传统节日的欢乐气氛。

3、培养幼儿尊老爱幼的社会性品质。

二、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家长带幼儿看灯会,给幼儿讲灯,丰富他们对花灯的认识;请家长为幼儿准备一盏花灯,带到幼儿园在教室或室外一角布置灯会。

2、请五六位幼儿分别化装成老人和孩子。

3、元宵、花灯挂图各一幅。

三、活动过程

1、忆元宵

出示元宵和花灯的图片,引起幼儿对元宵节的回忆和谈元宵节的兴趣。共4页,当前第3页1234

(1)看了这幅图想起什么事情。

(2)元宵是用什么做的?吃起来什么味?

(3)元宵表示什么意思?

2、观灯会

(1)教师向幼儿提出观灯要求:要仔细观看灯的颜色、形状几特点。(2)幼儿自由结伴观花灯,可与同伴相互介绍自己的花灯特点,然后请同伴到灯会中找出它。

(3)插入情景:“老人”带“孩子”观灯,其中一个孩子吵着看不到,老人无奈。观察幼儿怎样处理,必要时给予指导,是幼儿懂得相互关心和照顾。

3、总结性谈话。

活动三:

民间故事——《十五闹正月元宵》

活动形式:集体

活动目标

通过故事学习,让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及有关风俗,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挂图、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边看挂图边听故事。

3、教师讲解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4、分组游戏。

活动延伸

请家长带领幼儿参观十五灯展。

活动四:

民间故事——《灯谜的故事》

活动形式:集体

活动目标

通过看图讲述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感受民间文学作品,了解猜谜的来历。

活动准备

挂图、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边看挂图边听故事。

3、教师讲解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4、分组游戏。

活动五:

民间文学——儿歌《元宵数花灯》

活动形式:集体

活动目标

1、知道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元宵节吃元宵、观花灯、猜灯谜、踩高跷等民间风俗习惯。

2、学习儿歌《元宵数花灯》,了解其内容。

3、丰富词汇:元宵、花灯、高跷。

活动准备

1、事先让幼儿观看灯展,了解一些灯的知识。

2、各种花灯及图片。

活动过程

4、引导幼儿观看花灯。

5、教师示范朗诵。

6、领幼儿朗诵。

7、让幼儿你一句我一句的连接背诵。

活动六:

民间歌曲《闹元宵》

活动形式:集体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正月十五闹花灯,舞狮子、扭秧歌等民间习俗。

2、注意唱准附点音符,学会听前奏、间奏。培养幼儿的乐感和节奏感。

活动准备

歌曲录音带,欢庆元宵节的录象片,进行相应的环境布置,各式红灯笼、绸子锣鼓等。

活动过程

1、带幼儿观察环境,了解正月十五闹花灯,家家户户挂红灯的民间习俗。

2、教师让幼儿观察欢庆元宵节的录象片,引出学习内容。

3、范唱全曲。

4、分句教唱,

(精品)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案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中一课。本课通过讨论、分享、展示的方法,了解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和魅力,感悟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喜爱和认同,探索民间艺术背后的价值和意义,为继承和发扬民间艺术作出自己的贡献。 本课所体现的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引导和帮助学生“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的要点。 二、学情分析: 全班学生46人,男生25人,女生21人,其中三分之二为城市学生,农村学生占三分之一。他们对民间艺术的印象大多停留在书本以及影视作品上,同时,他们乐学、好学。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看,孩子们的注意力和兴趣往往会更多地放在民间艺术的外在形式上,且往往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而民间艺术和家乡气候、地形、历史文化间的密切联系则是孩子们很难考虑到的。 课前指导时,教师可尽量引导学生使用简便、可行的方法收集材料,比如实地观察、查阅报刊和书籍。而材料的对象和内容尽量以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为主,课前准备的时间尽可能充分。课堂上,教师也要给学生们足够的交流时间与空间。对于难理解、难展现的地方,教师可先做示范,也可利用多媒体和课间对学生进行直观引导,使学生交流在范例引导下有目标、有侧重、有特色、有实效。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著名的民间艺术; 2、知道这些民间艺术的来源; 3、了解我国民间艺术的现状。 四、教训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和魅力,了解民间艺术的现状。

2、教学难点:探索民间艺术背后的价值和意义,树立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的意识。 第一课时了解和感受中国民间艺术的魅力和多样性 教学活动 活动一:创设情境,走进民间艺术 1、出示图片(北京京剧、辽宁秧歌、广东舞龙舞狮、四川绵竹年画、江西景德镇瓷器、陕西皮影……),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图片上展示的是什么? 这就是我们中国的民间艺术。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差别很大,因此就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多彩的民间艺术。(板书课题) 2、观看视频《多彩的民间艺术》,直观感受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问:同学们除了视频中看到的民间艺术,你还知道哪些民间艺术呢?这么多的艺术形式,我们能够给这些民间艺术分分类吗? 3、小组活动——我给民间艺术分分类:准备几张圆形卡片(大),小组合作探讨一种分类方式,并将相应的艺术形式填入其中。 比如按种类分: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手工艺、民间建筑等 …… 活动二、小组汇报,感受民间艺术魅力 1、通过我们小组的合作,我们为收集了解的民间艺术分了类,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的种类多样,下面,我们一起来走进这些民间艺术,感受其博大精深的魅力。 2、小组发布:各小组合作探究,在(图片、表演、故事、音乐、舞蹈、实物展示)中任选两种形式,如“图片+故事”,“音乐+舞蹈”等,向全班同学发布你的民间艺术调查。

民间艺术调查报告

河南淮阳庙会文化活动考察调研报告 专业名称装潢艺术设计 班级 10级本科装潢2班 学生姓名王康璐 课题名称中国民间美术概论完成日期 2012年3月3日 老师苏娟娟 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美术学院 二零一二年三月

目录 一、课题基本情况介绍 二、调研情况介绍 调研的内容和步骤 考察时间规划 三、设计定位:中国民间美术概论 四、以淮阳旅行记为例里面内容的基本介绍: 五、课题考察归纳总结 1.课题存在的突出问题 2.课题设计上应注意的问题 六、主题思想定位 七、参考文献 导言 对于南方的同学来说,河南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它的旅游城市比较广泛,而陌生则是因为我们不太了解北方各城市的民间艺术是怎么样存在的。现在我们就走进河南淮阳,去看看它的城市特色和它串流至今的民间艺术,让我们去感受淮阳的热情招待吧。

一、课题基本介绍 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国亿万劳动人民创造的民间文化艺术,是群体文化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母体。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民群众创作的,用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和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及流行的美术”。它的产生和发展,贯穿于人们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它的内容与形式直接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显示出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才能。 二、调研情况介绍 1、淮阳的庙会文化 2、象征着平安吉祥的布老虎 3、被誉为“远古时代的真图腾”、“活化石”、“现代的古文物”—泥泥狗 考察时间规划: 2012年3月1日 考察地点: 河南淮阳 三、设计定位:中国民间美术概论 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多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广博而统一的中华文化体系。广大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对美的理想追求,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辽阔的土地、多姿的地貌、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长期处于自然经济为主体的农业社会与部分原始经济社会的现实,使得中国民间美术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貌。任何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自身的特点。 四、以淮阳旅行记为例里面内容的基本介绍 庙会·印象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是指在寺庙附近聚会,进行祭神、娱乐和购物等活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美丽的大蜗牛 1.通过观察,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能用螺旋线画出贝壳,并大胆用线条、图案装饰。 2.尝试用两种颜色交替使用涂色和用深浅两种颜色叠加过渡涂色,丰富画面色彩。 3.学习把主要物体画在中心位置,画得最突出的构图方法。 4.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添画简单的背景。 活动准备 1.课件 2.画纸、蜡笔人手一份 3.黑板,已画好的蜗牛轮廓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主题。 教师:小朋友,今天有一只可爱的小动物来到了我们课室里,它"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这是什么小动物呢?你们猜一猜是谁?(蜗牛) 二、利用课件,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 1.教师:小朋友,蜗牛的样子是怎样的?(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

和经验进行讲述,如贝壳--圆圆的,有美丽的花纹;身体--长长的,软软的等;) 2.教师:蜗牛身上有什么?什么形状的?壳上还有什么?(一圈一圈的螺旋线,还有许多小花纹,非常美丽!) 教师:贝壳的颜色怎样?(有棕色的、黄色的、红色的……) 教师:蜗牛的身体又怎样呢?(长长的、厚厚的)头上有什么?(一对触角、一双眼睛、还有一个小嘴巴) 三、教师讲解示范。 1、蜗牛长得这么可爱,我们一起把它们画下来吧。你们想怎样画呢?(鼓励幼儿大胆把想法说出来) 2、示范蜗牛的画法: 教师:那我们今天就画一只美丽的大蜗牛吧。 先在画纸的正中间,用螺旋线画出蜗牛的壳,再画上身体、触角、眼睛、嘴巴。

教师:蜗牛小时候很小的,后来它慢慢地长大,背上的壳也一圈一圈地跟着长大,终于长成了一个大大的壳。(提示幼儿:不要绕得太多,老师觉得绕4圈就最合适,线与线之间不要太密)再引导幼儿观察蜗牛壳在画纸上占的位置。引导幼儿把一只蜗牛画在纸的中心位置,画得大大的,让人一眼就能发现画纸上有一只大蜗牛。 教师:接着,画蜗牛长长的、厚厚的身体,还有一对触角、眼睛、小嘴巴。 (2) 用线条、图案装饰蜗牛的壳 教师:蜗牛喜欢美丽的壳,我们用线条和图案给它装饰一下。可以先用线条把贝壳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可以选用直线、斜线、波纹线等线条。 教师:除了线条,我们还可以画上美丽的图案,如圆形、心形、云朵形等。 学习两种颜色交替使用涂色 教师:接着,我们给蜗牛穿一件美丽的衣服。用两种鲜艳的颜色

民间艺术 大班主题

一、主题活动名称:我喜欢的民间艺术(大班) 二、主题活动设计思路: 春节过后,孩子们将家中的中国结、泥娃娃、泥老虎等工艺品带到了幼儿园,孩子们对这些民间工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老师这是我的泥娃娃”,“小凡,看我姐姐编的如意结”,“我奶奶剪的窗花多漂亮”,孩子们交流时那种欣喜的表情挂在脸上。接下来几天,越来越多的孩子将家中悬挂、张贴的工艺品带来,而且还饶有兴趣的交流着。 从孩子们的言行中,我们发现民间工艺品已经对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有许多他们未知的有探索价值的问题值得去探究。而且该主题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旨在弘扬民族艺术,培养幼儿对民间文化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地域特点,结合家庭及社区资源,有针对性的帮助幼儿搜集、整理资料,体验和感受民间艺术的丰富多彩和独特魅力。 三、主题活动目标: 健康领域 1.在高跷上进行各种活动,能保持平衡,提高平衡能力及动作的协调性,培养幼儿对民间体育游戏的兴趣。 2.利用纸棒进行活动,学习跳竹竿游戏,发展弹跳能力。愿意积极想办法解决体育活动遇到的困难。 语言领域 1.在说说、看看的活动中,了解民间艺术的种类。 2.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收集的民间艺术品,并能大胆向同伴介绍。3.通过活动让幼儿介绍自己的名字,鼓励幼儿能大胆的在陌生人面前进行表述,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4.通过民间传说了解风筝的起源,激发幼儿对民间文学的兴趣. 5.引导幼儿感受民间故事中人物不畏强暴、智斗坏人的勇敢精神。 社会领域 1.通过了解民间艺术文化,弘扬民族文化,引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2.萌发幼儿对京剧艺术的兴趣,激发幼儿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好情感。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说课稿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说课稿《逛动物园》 中四班李紫霞 一、说教材。 (一)说设计意图: 撕纸活动对于孩子们来说,在动手能力方面是一种兴趣比较浓厚的活动,虽然撕纸这过程在我们成人看来并不是有很大的作用,但对于孩子们来说却能够吸引着他们的眼球和动手操作的兴趣,并且撕纸这过程,还可以锻炼幼儿手指动作的灵活性,曾经在小班的时候,我已观察到孩子们在撕纸过程中的一举一动,看到孩子们积极的兴趣。于是,我通过《逛动物园》这个题材,设计了一节比较生动有趣的美术撕纸活动,而且幼儿对于各种动物也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然后通过动物的导出,更加增强了幼儿自主参与动手操作的兴趣,所以这一活动既符合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又符合了幼儿的现实需要。 (二)说本班幼儿情况:本班幼儿在动手操作能力方面已有了一定的操作基础,平时在活动中经常有培养幼儿撕纸的活动。 (三)说活动目标: 根据幼儿已有的前提基础撕、贴,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再进一步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我给幼儿创设一个能使他们能够自己大胆去动手操作的平台,让幼儿能积极有兴趣地参与,引导幼儿发挥想象,通过活动的开展来锻炼幼儿的手指动作灵活性。 (四)说活动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教学重点是让幼儿有目的地撕纸,并通过活动的开展来锻炼幼儿的手指动作灵活性。教学难点是让幼儿能大胆想象来通过撕与添加的方式表现不同的动物,并感受撕纸活动带来的创意快乐。 二、说活动准备: 为了能使本次活动能够有目的实施开展,我做了如下的准备: 1、幼儿已有认识各种各样的动物和有逛动物园的经验。 2、幼儿人手两张纸,教师用的示范大纸张两张,颜色纸若干张,颜色鲜

艳的广告纸。 环境准备:1、布置成动物园的场景:树、草坪、池塘、动物等景象,自选柔和的音乐。2、动物课件,投影仪、电脑。 三、说教法: 我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和前提基础,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了教学直观法、提问法、亲身体验等教学方法。 为什么我要采用以上的这些方法呢? 采用直观法是因为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处于幼儿时期的思维性质,他们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特点思维,所以我用看课件的形式直接来刺激幼儿的视觉器官,让幼儿近距离体会动物的生动形象,并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 采用提问法是因为提问能让幼儿有目的地仔细观察和启发幼儿灵活的思维,并且也能让幼儿更深入地理解活动的重点内容。 采用亲身体验法是因为可以让幼儿亲自地参与到活动的环境中,活动的操作中,可以让幼儿有了真正实践的感受,并且孩子通过参与,有了这次活动的经验。 四、说学法。 幼儿在这撕贴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观察、参与情景游戏的氛围,来激发积极地参与态度,从而直接地看到了各种不同的动物,并且亲身实践到操作过程中,是幼儿更深入地认识动物,然后在活动中把自己喜欢的动物表现出来。 五、说活动过程。 我结合了本活动的目标和幼儿已有前提基础,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1、我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活动,看课件播放的动物,激发幼儿讲述的兴趣。 2、通过逛动物园,导出幼儿学习操作撕与添加的方式来表现不同的动物。 3、引导幼儿自己操作,撕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给添加上动物的眼睛、尾巴等。 4、评价小结。 一、教师以游戏“逛动物园”导入,看课件播放的动物,激发幼儿讲述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课题:《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教材名称:人美版十四册第七课 教学年级:七年级 课时:一课时 教具准备:民间工艺品、多媒体课件等 学具准备:水彩笔、油画棒等涂色工具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学习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创作。了解民间艺术常运用丰富的寓意、夸张的手法来抒发人们心中美好的祝愿。 2、能力目标:学会初步欣赏民间艺术的能力。通过对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增强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是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十四册中的第七课。民间艺术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来源于劳动人民之手,以其视觉上的优势,运用最自发、最乡俗的艺术语言,完美地体现了民间意识形态中最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和审美心理的积淀。 本章节的内容,内涵较深,相对于当代学生来说,距离较远,学生往往觉得民间美术土、粗、俗,要使学生对其认可并喜欢,必须先使学生对其深度有一定了解,所以,教师绝不能照本宣科,只就色彩谈色彩,应从民间美术的内涵入手,加深对民间美术的了解,增强兴趣,进而感受民间美术的形式美感,探讨民间色彩搭配的规律。是否能把学生从肤浅的认识带入到对民间美术理解的氛围中,是本课成功与否的关键。 教学重点:明确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民间美术作品是怎样运用色彩的强烈对比手法的,分析不同的色彩搭配体现的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常规:目光巡视学具准备,稳定学生学习兴趣。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好。很高兴认识大家,希望我们共处的这一节课愉快而又难忘。

民间艺术活动《元宵节》中班

民间艺术活动《元宵节》中班主题:《元宵节》 ——以民族节日为主题的网络整合式中班教育活动 目录 一、主题的来源 二、主题教育目标的预设 三、主题思考网络的预设 四、主题活动网络的预设 五、主题探究计划的预设 六、可利用的教育资源 七、主题探究活动展开与生成 八、主题预设网与生成网 九、主题探究活动评价与反思 十、主题探究活动资料超市 研究方向:民族文化艺术教育研究 主题:民族节日《元宵节》 --以民族节日为主题的网络整合式中班教育活动

一、主题的来源 元宵节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民俗节日,每逢元宵节,全国各地的人们会以不同的方式来欢庆这一共同的节日,从而体现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本主题设计旨在以横向、纵向;多学科多种形式,多种内容。通过唱歌、舞蹈、儿歌、灯谜、传说故事、折纸、绘画、体育游戏等一系列的民间艺术教育活动,让幼儿加深对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的认识,感知元宵节的欢乐、喜庆、祥和的气氛,了解元宵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培养幼儿愉快的情趣,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从而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几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二、主题教育目标的预设 1、情感目标: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幼儿体验元宵节的快乐,感受集体活动的快乐。 2、态度目标: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培养为集体做好事,关心集体的品质。 3、能力目标:通过折叠“移动的花灯”、学习花灯儿歌、组织观灯猜谜等活动,使幼儿丰富知识经验,体验民间习俗和节日欢乐,感知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4、知识目标:知道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元宵节,以及这个传统节日的来历、有关的趣事。 5、技能目标:幼儿在学、说、跳、唱中充分感受到过年的喜悦心情,使幼儿萌发科技发展意识,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和传统艺术的情感,进一步促进幼儿对各种事物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三、主题思考网络的预设 吃面叶 踩高跷 四、主题活动网络的预设 五、主题探究计划的预设 1、整体计划:主题探究进程的预设 谈话活动:元宵节的来历 收集有关元宵节的的资料。 参观灯展 2、周计划预设 第一周教育活动计划 本周要点以元宵节为主题组织活动,使幼儿使幼儿丰富知识经验,体验民间习俗和节日欢乐,感知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蝴蝶》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蝴蝶》 中班美术教案《蝴蝶》适用于中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对对称画感兴趣,且能保持画面和自己服装的干净,学会用鲜艳的色彩进行对蝴蝶不规则地涂色,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对蝴蝶进行装饰,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美术《蝴蝶》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学会用鲜艳的色彩进行对蝴蝶不规则地涂色。 2、对对称画感兴趣,且能保持画面和自己服装的干净。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对蝴蝶进行装饰。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活动准备: 油画棒,画纸,蝴蝶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以故事导入,引出主题 2、说说自己对蝴蝶的认识 师: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可是突然来了一场大雨,一阵大风把蝴蝶翅膀折断了,没有了翅膀该怎么办? 师:你看到过什么样的蝴蝶? 二、出示图片,进一步巩固对称的特点与方法。 1、观察蝴蝶翅膀的特点 师:请你仔细看,蝴蝶的翅膀有什么特点? 2、教师总结:注意蝴蝶翅膀的对称性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幼儿自由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作品,选出最喜欢的蝴蝶。 1.幼儿观看做品,说说谁制作的蝴蝶最好看?你最喜欢哪只蝴蝶?为什么? 2.幼儿互相欣赏作品。 3.教师总评。 五、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1、请幼儿讲画好的蝴蝶剪下来贴到花园,在添画触角,注意贴出不同的角度。 2、引导幼儿欣赏花园里的蝴蝶,引导幼儿从花纹\色彩和整体感受方面进行谈话。 3、引导幼儿在蝴蝶找花的音乐中模仿飞的动作。 活动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作画方法(转印),那我们还可以用这种方法来画什么呢?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首先创设了情境进行引导,激发了幼儿活动的热情。之后通过让幼儿观察蝴蝶图片,让幼儿发现蝴蝶对称的特征,在幼儿对蝴蝶的对称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教师进行了示范画,示范操作的时候,我教育幼儿绘画时注意左右对称,并提醒幼儿选择不同的颜色,在个别幼儿示范画时,幼儿感知了对称画的特点,大部分幼儿对于对称的理解都比较好,刚开始时幼儿不会用言语表达,只能说出两边的一样的,通过引导后,幼儿知道了对称这一概念。从幼儿的绘画作品看,幼儿对对称掌握的还是比较好的,目标达成率也很高,但少数幼儿还需要重新认识。

民 间 艺 术 论 文

民间艺术论文 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是艺术领域中的一项分类,依照字面上来看就是“某某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冠上“民间”字样,显然是要与所谓的“宫廷艺术”与“贵族艺术”等有所区隔。不过姑且不论“民间艺术”的领域有多广,其基本架构“某某艺术”的重点在于“艺术”,因此我们有必要先了解有关于艺术的含意。《辞海》(台湾中华书局)中有如下的定义:“艺术”(Art)一、广义:凡含技巧与思虑之活动及其制作,如机械、工匠、建筑、房屋之类,皆称艺术;义与技术相当。二、狭义:指含美的价值之活动,或其活动之产物;意义与美术(fine art)同。可见艺术是指学问与技术而言,也可谓是“巧艺”或“工艺”。这可从周朝的六种技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以及《周礼》郑氏注国学基本丛书中有关“百工”的记事,得知艺术本来的意义就是指“工艺”,而我们从古书中可以归纳出以下之定义: 1. 工艺是指生活所必备的知识。 2. 工艺是指人类制作生活用具之事。 3. 工艺是指考虑材料与加工技术以人工的方式制作器物之事。 4. 工艺是指熟练精巧的技术。 由以上所列对于艺术的定义,再冠上「民间」而成「民间艺术」,就不难理解「民间艺术」其实就是「民间工艺」,而有别于「贵族工艺」、「机械工艺」、「产业工艺」、「美术工艺」、「现代工艺」等艺术领域。举凡在民间形成、发展并广为流传的各种通俗的传统艺术以及具有民间色彩的技术与艺能,例如传统工艺、戏曲、舞蹈、音乐、雕塑、编织、中国结、剪刻、木偶、魔术、杂技、原住民文化……等等,都属于民间艺术。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 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 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千百年耒,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所以流传甚广。不仅如此,皮影戏还对国内外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有不少新的地方戏曲剧种,就是从各路皮影戏唱腔中派生出来的。中国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皮影戏的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都起过先导作用。西方世界从十八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文化名人,对中国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过高度的评价。建国后,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也曾多次以皮影戏来招待国内外宾客。然而,皮影戏艺术在遭遇“文革”劫难之后,濒危的处境至今未能扭转。 至于皮影戏中人物、景物的造型与制作,却又是属于我国的民间美术范畴。。它为了适应皮影戏的幕影表现形式,采取了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对人物及场面景物进行了大胆的平面化、艺术化、卡通化、戏曲化的综合处理。其脸谱与服饰造型生动而形象,夸张而幽默。或纯朴而粗犷,或细腻而浪漫。再加上雕功之流畅,着色之艳丽,通体透剔和四肢灵活的工艺制作效果,着实能使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皮影人制品(简称影人)不只是用于皮影戏的演出,而且每个人都可以用双手耍玩娱乐,还可以置于窗前或白墙之上,作为室内艺术装饰。由于皮影造型古朴典雅,民族气味浓厚,既具有艺术欣赏性又有收藏价值,所以国内外很多博物馆、收藏家、艺术工作者和皮影爱好者都藏有中国皮影。在国际交往中,也常有国人以中国皮影为上等礼品赠与国际友人。

幼儿园中班美术优质课教案:星空

幼儿园中班美术优质课教案:星空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谈话欣赏活动使幼儿自由想像、大胆绘画.培养幼儿初步的创新意识; 2.引导幼儿选择适当的方法、颜色表现星空。 3.培养幼儿审美情趣,激发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如何激发幼儿自由想像,大胆表现多彩的星空,培养幼儿表现想像中的星空及组织画面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视频仪。梵高的作品《星空》绘画工具、材料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对话交流 师:你见过美丽的夜空吧?夜空中有什么?师;你见过、你知道的星星是什么样的?幼儿小组交流教师提出的问题。幼儿:有熊星、望远镜、飞机星、机器星…… 2.欣赏教师与名家的作品 ①首先欣赏梵高的《星空》。请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欣赏画面中的形象,笔触及色彩。 ②欣赏教师的作品:教师眼中的星空是五彩缤纷的,有菊花星、仙女星。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教师是如何表现星空的?教师如何把想像的星空用画笔描绘出来。 3.创作与交流 ①师引导幼儿相互交流想像中的星空分别是什么样的? ②幼儿动手绘画,师有重点观察,辅导幼儿绘画。 4.作品评议

面对幼儿的作品,师生共同欣赏评价。 活动结束。 活动评析 此活动评析从内容选择、活动设计、教学过程,教师的教法与表现.教学效果五个方面进行。 首先,教师在选择内容方面能考虑幼儿年龄特点。兴趣、经验和接受能力。“星空”主题具有广泛性,挑战性,和前瞻性,内容能激发幼儿的内心感受.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和创新精神。 第二,在活动设计方面教师考虑到了幼儿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准备,教具、学具的准备.同时还有教师自身的准备(如略案,详案的准备),具体思路是观念树立一一信息收集一一资料准备一一教案设计。 第三,教学过程分为四个层次:感觉一一智慧(领悟,发现,想像)一一表现一一创作。教师通过谈话导入星空的话题,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的问题是递进的:你见过美丽的夜空吗?夜空中都有什么?你见过.知道的星星是什么样的呢,没见过的星星又是什么样的,幼儿回答的过程也是思维逐渐深入扩展的过程。幼儿讨论星空中有星星,月亮、勺子星、房子星、大熊星、飞机星、桃子星等。过程的第二块内容是欣赏教师与名家的作品,并讨论交流,孩子们的积极性高,表现好,幼儿为教师的作品鼓掌,为大师的作品惊奇,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大师的作品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教师眼中的星空,是想像转化为具体表现方法。大师的作品引导幼儿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及简单的表现技法,线条,色彩的运用,提醒幼儿用喜欢的材料,合适的方法表现星空。有许多幼儿直接用小手,触摸喜欢的颜色,大胆绘画,自由表现。小手自由了,心灵自由了,伴着兴奋的情绪体验,潜在的艺术本能被调动,创作热情充分展示。作品评议是活动必要和重要的一部分,是另一个欣赏活动。评议以师幼儿自评、互评为主,幼儿互为学习,互相提高。 第四,教师的教法与表现。教师创设条件丰富幼儿的生活,知识经验;注重幼儿审美情感的体验,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自由感受美,表现美;提供多种材料,实践操作中发展幼儿手眼协调和动手能力,教师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较广泛的艺术知识和技能,并且有创新精神。 第五,教学效果。幼儿的作品可以是创新的、多种多样的,每位幼儿的星空各具特色。如会炸的星,治病的星,机器人星,开满鲜花的星空,灯笼星空,蛇星,表现手法也多种多

多彩的民间美术教案

1.多彩的民间美术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于民间的美术作品接触较少,甚至未曾接触。通过本课可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丰富多彩,高手民间劳动人民的生活的愿望和情趣。 二、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的课程,能容比较多,中国民间美术内容种类繁多、寓意深邃、文化内涵深厚,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美术种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本课包涵了民间的剪纸,年画,面具,铜雕,油画,玩具,泥塑,皮影,服饰,木雕等作品欣赏。种类繁多但却有共同点,可抓住民间美术的共同点给学生进行欣赏。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其造型特点。掌握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初步的欣赏能力。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四、教学重点: (1)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作品类型,民间美术造型方面的特征以及审美特征。 (2)进行继承民间艺术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引导,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五、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喜爱民间美术的关键是要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民间美术在造型方面的特征以及审美特征。 六、教学课时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走进民间(激趣导入) 1.播放视频,走进民间观察他们在干什么?你在生活中见过这些东西吗? 2.为什么各地人民都喜欢这些民间美术作品? 二、认识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库淑兰 1.拜访民间达人库淑兰——了解库淑兰的简介 2.欣赏剪纸作品 (1)在构图上你发现这作品有什么特点吗? (2)这些作品在色彩上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3)作品中都有哪些图案呢? 3.剪纸作品小结 三、认识年画 1.年画简介 2.欣赏作品

民间艺术课程教案

民间艺术了不起 主题网络图

★主题目标分析: 了解丰富多彩的崇明民间艺术中的民间音乐、民间手工艺术、民间传说童谣、民俗节日等内容,尝试对崇明民间艺术的认识、探索和表达、表演,感受崇明民间艺术的美,尝试用多种方式进行认识、探索、表达和表现。 *优美的民间音乐 1、了解崇明民间歌舞的名称、特点。 2、喜爱崇明民间歌舞,愿意尝试表演。 *丰富的手工艺术 3、了解崇明民间手工艺品的名称、种类。 2、有制作民间手工艺品的兴趣。 *有趣的童谣传说 1、了解崇明的民间童谣和传说,对民间文学感兴趣。 2、愿意说说唱唱民间童谣。 *欢乐的民俗节日 1、了解崇明丰富多彩的民间节日活动的来历以及习俗。 2、感受传统民俗节日的快乐。 ★幼儿经验与主题价值分析 崇明的民间艺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但对于幼儿来说,还缺少具体的感知,离现有的生活经验比较远。但是,孩子生在崇明、长在崇明,有必要进行了解和传承,况且,崇明的一些民间艺术文化在岛上还有所展现,幼儿或多或少有所感知。例如:农村中有的孩子的奶奶还用自己刺绣的鞋垫、窗衣、帐沿、枕套;有的奶奶还仍在家中自己动手纺纱、织布;农村家庭中每家还有灶头,孩子看得见生活中的灶花;元宵节爷爷、爸爸和孩子一起扎灯笼、甩火球等等,因此,孩子们具有零星的、简单的经验。为了帮助幼儿进一步积累经验、激发情感,老师、家长就有必要进行挖掘、整理,拓展学习资源,引导孩子进一步观察了解。 “欣赏和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性,有初步的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了解一些接触到的多元文化”是《指南》对学前期幼儿所要求获得的基本经验。该主题就是让幼儿接触、了解、感受崇明本岛的民间艺术、民间文化。 ★主题实施的建议 1、教师应把握本班幼儿的兴趣,选择适合班级孩子的兴趣、年龄能接受的民间艺术内容,找准切入点。如:元宵节幼儿对各种灯笼感兴趣时,教师及时引导开展亲子自制灯笼、火球,

山西十大特色民间艺术形式

十大特色民间艺术形式 1.花腔鼓 2.定襄蒋村 3.晋中妈祖信仰 4.临猗地台戏 5.“四句”秧歌剧 6.翅果油熬制技艺 7.汾灯秧歌 8.灵丘制针 9.中和节10.迎喜神NO.1花腔鼓 花腔鼓是襄汾县雄村一带流行围很窄但又影响广泛的民间傩舞。 花庆鼓”是一种流行围很窄但又影响广泛的民间鼓乐,据查证相关资料和走访当地艺人,其仅为襄汾县康镇雄村独有。 它以扁鼓、梆子、小锣、夹板四种乐器为一组,依人数多少分成若干组进行表演。

在表演中,所有参与者都各自佩戴不同形象的鬼卒面具,其均无下颌,并依所戴面具形象,配挂红、黑、长各不同的三绺或满把须。在过去除五鬼光头外,判官和其他鬼卒顶两侧均插有形似摺扇的纸花两朵,以示阴间鬼魁,但现在已没了这样的区别,而全部则以方巾裹头。在表演中,判官和各类鬼卒,形象凶恶狰狞,或立眉瞪眼,满脸横肉;或凶恶阴险,用蓝、绿色涂抹,更渲染得阴森恐怖,令人生畏,故民间“阴鼓”之称,是一种典型而又少见、具有独特表演风格的民间鼓乐,曾先后参加了电影《炮打双灯》和中央电视台七套“乡村大舞台”等电影、电视节目的拍摄,在多项民间广场文化表演中获奖,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 说起花庆鼓要追溯到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世民阳寿已尽,阴府判官因感于太宗为国为民之情,不忍世因主而乱,所以私自改了生死簿,为其增加了寿数而触犯天条,依律当诛,但玉皇感其为民之初衷,从轻发落,给予游乡示众。有一名叫花庆的鼓师,为判官之举所动,回家后苦思冥想,七米未进,到第七日子时幡然醒悟,于是操鼓而击,为后人留下这铿锵激昂、节奏明快、独树一帜的精美鼓乐,后世为纪念他起名"花庆鼓"也称“花腔鼓”。 花庆鼓为民间打击乐,表演者使用扁鼓、梆子、小锣、夹板四种乐器,无锣和铙,这是与其他鼓乐队所不同的,另外在表演中还有判

民间艺术赏析

民间艺术赏析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中国民间艺术赏析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五千多年的文明中,民间工艺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民间工艺有着自己强大的生命力和鲜明的特色。我国的民间工艺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我国原始的一种延续,民间工艺中有很多原始艺术的影子。它同样继承了实用与审美统一的特点,大部分都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带有乐观向上、淳厚、真实的感情色彩,是人类劳动生活中最质朴的艺术思想和艺术的体现,在世界艺术宝库中也光彩夺目。 一、民间工艺的分类 1.美化日常生活用品的民间工艺 为了美化日常生活,勤劳的民族围绕着直接的衣食住行制作了很多必需品,如各地区和各民族的服饰鞋帽、房间装饰品、器皿家具、雨伞、扇子、帐子、帘子等。这些民间工艺有很多都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浓厚的地方色彩。一般都是采用天然的材料和手工制作而成,简练质朴,明快大方。“在汉族地区的印蓝花布和花格土布,少数民族的蜡染和织锦,都是富有特色的染织品。贵州的蜡染,湘西的蓝印画布,云南和湘西的扎染,都是民间印染中几个极具特色的品种。” 2.装饰与美化的民间工艺 装饰美化环境的民间工艺有木版年画、剪纸、帐沿、挂饰等。民间木版年画分布于全国各地,是用于春节期间张贴而常年欣赏的,色彩艳丽富

有装饰性。剪纸的种类很多,有窗花、墙花、顶棚花、烟格子等。帐沿有画的、绣的和彩印的数种。挂饰如陕西省的泥塑虎头挂片、山东省的刺绣门帘挂饰等。这些民间工艺形式多样,生活气息和乡土气息很浓。“像民间剪纸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山东黄岛剪纸粗犷豪放;山西浮山剪纸有鲜明的地方特点,内容十分丰富,有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江苏扬州剪纸是民间专门用做鞋花的艺术品,其特点是秀丽洒脱,光洁干净,构思新颖,布局完美。” 3.体现节令风俗的民间工艺 在中国传统节气中,从正月初一到腊月三十,一年里有许多的节令,并有相应的民间工艺产生。如春节的年画、门神、春联等,元宵节的灯彩,清明节的风筝,五月端午节的划龙船、扎彩粽、绣香包等,七月七日乞巧、刻花瓜、剪牛郎织女,八月十五中秋节吃月饼、做瑞饼花馍,九月重阳登高、做重阳糕、插重阳旗,等等。这些带有民俗特点的艺术年复一年地出现,其形式既有明显的传承性,又不断地翻新,在民间的文化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我国传统年画色彩鲜艳,画法工整,构图集中,人物突出,形象优美。它多以写实与装饰、写人与写景相结合的简明、夸张手法,表现欢乐、幸福、祥和、劳动和勇敢等题材,是绘画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此外,在民间工艺中有些是用来表达情谊和用作纪念的,如荷包、鞋垫、织的手帕、缝的绣球、花包等。有的是用于儿童玩耍的,有的是结合一些礼仪使用的,还有的是用来丰富文体活动的,诸如:皮影戏、木偶、

中国民间艺术教案

中国民间艺术——剪纸 教学目的: 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 使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 教学难点:是创作和正确把握纹样好连接与完整性。 教具准备:多媒体、示范作品、彩色纸、剪刀、刻刀,订书钉。 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片段引出课题 观看中央美院最近原创剪纸动画《大红公鸡毛腿腿》选段,这是哪种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剪纸。引出今天的课题。 民间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深受国内外人士所喜爱。 二、讲授新课 (一)剪纸的种类: 剪纸按纹样大致可以分为: 人物、鸟兽、文字、器用、鳞介、花木、果菜、昆虫、山水等。 还有人提出加上世界珍奇现代器物两类,共计11类。 (二)剪纸的运用 花瓶、餐具、水杯,服装,屏风、建筑等。 (三)剪纸的表现手法 1.剪影法 剪影是剪纸艺术中的一种古老形式,它是通过外轮廓的形状表现人物和物象的形状,所以它最注重外轮廓的美和造型。剪影一般以表现人物、动物、景物等物体的侧面为好。

2.阴剪 一般指镌刻,就是刻去表示物象结构的线,用在黑色块面中展现线条的方法,来保留大的体面,这种效果厚实、结实、稚拙感很强,有一种强烈的黑白对比感。北方剪纸多用此法。 阴刻剪纸——线线相断 3.阳剪 一般指镂剪,就是剪去空白的面,留下线条或稀疏块面的方法,以保留各种变化的线条。这种方法流畅、清雅、玲珑剔透。南方剪纸多用此法。 阳刻剪纸——线线相连 4.阴阳剪 此法是在同一幅作品中,出现了阴阳两种剪法,使构图变化多样,画面黑白灰对比鲜明,是一种表现力很强的方法。现代内容的剪纸多用此法。 (四)和剪纸的符号 1.小圆孔 2.月牙形 3.柳叶形 4.锯齿形 (五)剪纸步骤

介绍剪纸这项民间艺术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因窗花的购买者多为农民,窗花有相当的内容表现农民生活,如耕种、纺织、打鱼、牧羊、喂猪、养鸡等。除此,窗花还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题材。另外,花鸟虫鱼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见。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窗花的张贴,一般在扫尘之后进行。 窗花,是有各种颜色、各种图案的民间剪纸艺术品。这种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间风俗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山西民间的剪纸,尤其是窗花剪纸,充满山西民间的乡土气息,浓郁的乡土风味。什么“喜鹊登梅”、“二龙戏珠”、“孔雀开屏”、“天女散花”以及各种花、卉、虫、鱼、鸟的图案,表示了农民对未来生活寄托的美好希望。

剪纸,与立春这个节令有着密切关系,唐代诗人李商隐曾在诗中写道:“镂金作胜传荆俗,剪绿为人起晋风”。诗中的“荆俗”、“晋风”就点明了这种风气。而且明确言明了晋人的风俗。宋、元以后,剪贴窗花迎春的时间便由立春改为春节,人们用剪纸表达自己庆贺春来人间的欢乐心情。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 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窗花的剪刻形式一是单色剪刻,多用于大红纸剪纸,应用地区较广。二是套色剪纸,一股用于宫廷、商铺子的大窗或厅堂和门面的窗户。三是浮雕剪纸,流行于甘肃、青海一带,它将剪刻与纸叠工艺融为一体,风格别具。四是彩色窗花,又有染色和衬色之分。染色窗花以河北丰宁、蔚县所出最为出名。先刻后染,色泽明艳,光影效果极佳。衬色窗花以广东佛山所产最为著名,用金箔纸和锡箔纸剪刻出主体纹样,背衬各色彩纸,金碧辉煌、富丽典雅。这种做法叫做“铜衬料”。山东的窗花多直条,适合该地直棂窗; 西北的窗花用“十”字将完整的剪纸分成四大块。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共30篇)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甜蜜的祝福(插花) 【活动目标】: 1、了解插花的几种方式,根据不同的容器学习插花组合。巩固用绕卷的方式制作糖果花。 2、学说祝福的话语,会用祝福表达对自己身边人的关心。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学过绕卷制作花朵的方法,实地观看过插花表演,并制作插花课件。 2、糖果花范例,插花图例,彩色棉纱纸剪成方块状、长条状、花瓣状若干,彩色包装纸,吸管,花泥,透明胶、双面胶、剪刀等工具。 3、事先请家长配合收集插花容器、糖果,并约定时间观看网上现场实录。 【活动过程】: 1、欣赏范例,了解糖果花的意义。 (1)出示“心愿”的糖果花。师:“老师收到一样别致的礼物,带来和小朋友分享。” (2)观察糖果花,比较它和其他插花的不同之处。师:“这盆花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插花一样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介绍“心愿”糖果花的意义,了解甜蜜的祝福这种形式。师:“张老师的网名就叫‘心愿’,我很喜欢紫色,所以我的朋友就送给我这样一份甜蜜的祝福,祝我心里的每一个愿望都能实现。”“你们喜欢这样甜蜜的祝福吗?” 2、欣赏糖果花课件,了解糖果花的一些名称。 (1)师:“我对糖果花很感兴趣,所以上网找了一些关于糖果花的资料,和小朋友一起来欣赏。”边看糖果花插图,边简单介绍糖果花的名称和含义。 (2)师:“看了这些美丽的糖果花,我忍不住也做了一盆糖果花。”出示“满面挑花”的糖果花。 3、结合课件和图例,介绍插花的几种方式。

(1)师:“老师在做糖果花的时候,发现插花也是一门学问。你们还记得上次花店里的阿姨怎样插花的吗?”观看课件(花店插花演示)。 (2)师:“阿姨给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插花的方法呢?”在黑板上出示图例,课件演示和插花图例相关的几组糖果花作品。(S形插花、倒T形插花、三角形插花、直立形插花、弯月形插花) 4、介绍材料和制作要求。 (1)先把糖果连接在吸管上,再自选材料制作花朵,制作花朵的纸张材料分3种难度:方快形——花瓣形——长条形;选择包装纸对花朵进一步美观加工;选择容器,将包装纸包裹花泥放进容器中;根据容器的外形设计插花造型,合理布局。 (2)如果制作遇到困难,可以来观察循环播放的糖果花课件,或请老师和小朋友帮忙。 (3)材料和工具用完及时放回原处,垃圾入筒。 5、幼儿制作糖果花,学习插花布局。 (1)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尝试自己剪出不同的花瓣形状,制作糖果花;插花时提醒幼儿观察布局,插完后注意在花朵间隙和容器上作进一步的美观加工。 (2)遇到困难,鼓励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或者与同伴合作解决。 6、欣赏作品,送上甜蜜的祝福。 (1)师:“小朋友做的糖果花把我们的活动室变得五彩缤纷了,在这个花的海洋里,我闻到了甜甜的味道,你们闻到了吗?” (2)视频连接总园中(3)班,师:“我想把我做的糖果花送给总园中(3)班的小朋友们,我很想念他们,祝他们永远开心快乐。” (3)师:“你们想把糖果花送给谁呢?你会怎么对他们说什么呢?”展示自己的作品,说出一句祝福的话语。(视频连接家长代表对话) (4)师:“小朋友都想把甜蜜的祝福送给我们身边最亲的人,相信收到祝福的人都会非常幸福的。除了这种的方式,我们还愿意做更多事来关心我们身边的人,对吗?”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2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2 发布者:陈明发布时间: 2012-5-4 13:58:59 民间美术是民间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以其视觉上的优势是最自发的、最乡俗的艺术语言。本课的文字部分阐述了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方式、方法、审美特征、文化内涵等等方面。而大量的图片是对以上内容的直观展现,因此,应结合图片和教材文字内容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一些手法有个认知上的了解,并且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文化内涵有个认知上的基础。 教学目标分析: 1、通过挂饰、玩具、风筝、剪纸、面具、刺绣、织锦等具有典型意义的民间美术作品的实物、图片展示和文字分析,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多用纯度较高的原色进行强烈对比的手法,从而形成了民间美术特有的装饰风格。 2、对一些民间美术作品的色彩搭配的分析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的规律即色彩多用纯度较高的原色进行了强烈的对比手法,从而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包含在民间美术中的浓浓情感。 3、通过营造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应用知识的同时,体会审美创造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明确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 2、教学难点:具体了解并运用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规律进行创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出示课题: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二)授课: (5)做个小游戏:“买东西”。(对本课的主题: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有一个更进一步的理解,通过主动的参与学习改变偏见,并将偏见变为积极的认识)(运用对比自然真实的物品与装饰风格的作品的不同色彩体现,加强学生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手法的理解) 教师准备好许多不同款式的鞋垫,让部分学生上扮演“顾客”,为自己的“店铺”提“意见”。 学生小声议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为什么没有色彩的鞋垫没有人买,而色彩鲜艳的鞋垫买的人却多呢? 给我们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教师及时分析运用文字说明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明确民间生活的环境、状态以及老百姓的追求与信仰是形成民间美术色彩搭配不拘泥于自然色彩现象、大胆提炼归纳的装饰风格,从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 5、课件展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