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马铃薯将被加工成馒头或成第四主粮

农业部:马铃薯将被加工成馒头或成第四主粮
农业部:马铃薯将被加工成馒头或成第四主粮

农业部:马铃薯将被加工成馒头或成第四主粮简讯:中国目前的三大主粮是水稻、小麦、玉米,而农业部表示,未来马铃薯将被加工成馒头或成第四主粮,下面是新闻的详细内容。

据农业部消息,我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马铃薯将成稻米、小麦、玉米外又一主粮。预计2020年50%以上的马铃薯将作为主粮消费。

与小麦、玉米、水稻相比,马铃薯全粉储藏时间更长,在常温下可贮存15年以上,一些国家把马铃薯全粉列为战略储备粮。许多专家认为,随着全球人口的快速增加,在未来世界出现粮食危机时,只有马铃薯可以拯救人类。

另据农业部网站报道:1月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中国种子协会在京举办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以马铃薯主粮化与国家粮食安全为主题,深入研讨马铃薯主粮化的战略意义、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推进途径。

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研讨会上指出,马铃薯主粮化开发,是深入贯彻中央关于促进农业调结构、转方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是新形势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积极探索。要牢固树立营养指导消费、消费引导生产的理念,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多措并举,努力推动形成马铃薯与谷物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以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对主粮消费营养健康的新要求。

会议认为,马铃薯主粮化成为必然的选择。因势而谋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利于改善膳食结构,满足人民增强体质健康的愿望。应势而动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利于挖掘生产潜力,开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新途径。顺势而为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利于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会议提出,马铃薯主粮化的内涵,就是用马铃薯加工成适合中国人消费习惯的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实现目前马铃薯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由原料产品向产业化系列制成品转变、由温饱消费向营养健康消费转变,作为我国三大主粮的补充,逐渐成为第四大主粮作物。

在发展目标上,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使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单产水平、总产量和主粮化产品在马铃薯总消费量中的比重均有显著进步,逐步实现马铃薯生产品种专用化、种植区域化、生产机械化、经营产业化、产品主食化,形成马铃薯与谷物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在推进原则上,要做到一不三坚持。一不就是不与小麦、水稻、玉米三大

主粮抢水争地。三坚持就是坚持主食化与综合利用相兼顾,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决定相结合,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

专家建议,马铃薯主粮化涉及科研、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多环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加大扶持力度,集中力量攻关,尽快研发生产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主粮化产品,丰富居民的餐桌、保障人民健康。下一步要制定发展规划,开展主粮化技术模式攻关,改进和完善主粮化加工工艺,搞好主粮化消费宣传引导,真正让马铃薯成为百姓餐桌上的主食。

研讨会由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陈萌山和农业部总经济师毕美家主持,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王国强、浙江省政府副省长黄旭明、宁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屈冬玉、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万宝瑞,以及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农业部、国家食药总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部分省(区)农业部门负责同志,马铃薯种薯、加工、生产、食品等方面的专家参加了会议。

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马铃薯在我国已经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我国继小麦、水稻和玉米之后的第四大栽培作物。由于马铃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巨大的增产潜力和广阔的产业发展前景,近年来,我国马铃薯产业迅猛发展,正在从数量扩张阶段转向稳定规模、提升质量、持续创新的繁荣发展阶段。政策和科技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力发动机,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也得益于政策支持和科技支撑。一方面,从国家到地方,我国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农业部2006年出台了《农业部关于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意见》,2008年又进一步把马铃薯纳人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各地政府纷纷采取措施,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另一方面,马铃薯脱毒技术的推广应用、专用品种的开发、马铃薯加工技术的创新和推广,从科技层面有效支撑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1马铃薯面积和产量实现双增长 近年来,由于受到马铃薯食用消费需求和工业加工需求强劲增长势头的激励,以及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我国马铃薯生产形势喜人,面积和产量增长迅速(图1略)。1990-2006年,我国马铃薯总产量从3455万t增长到7435.50万t,增加了一倍;播种面积从286万hm2扩大到443万hm2,增加了54%。 2007年,我国马铃薯总产量8000多万吨,种植面积超过566.67万hm2,产量和面积均占到世界的22%,我国成为世界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根据目前各地马铃薯收获情况看,2008年我国马铃薯产量较2007年增产已成定局,2008年9月农业部全国秋冬种视频会议公布,2008年南方冬种马铃薯比2007年扩大20万hm2。 我国马铃薯生产得到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措施是政府积极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发展规划,马铃薯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马铃薯作为重要的旱作农作物,生产主要集中于具有生产优势的西部地区,马铃薯产量和种植面积最大的十个省份中,九个均为西部省份。其中,甘肃、内蒙古、贵州三省(区)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高居三甲。马铃薯产量和面积最大的十个省份,其马铃薯总产量占全国的82%,种植面积占全国的85%。 2马铃薯加工业发展成效显著 自2001年温家宝总理对马铃薯产业批示以来,我国马铃薯加工产业发展迅速。一方面,我国膳食结构变化以及快餐业的迅猛发展对马铃薯加工业提出了发展要求;另一方面,马铃薯加工技术的创新与传播对加工业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目前,我国马铃薯加工业正处于迅速开拓和提升的时期,小土豆正在成长为大产业。 第一,适用于加工的马铃薯专用品种得到了开发和推广。目前,我国已培育、引种和选育出具有较大市场前景的四大系列约20余个专用品种,主要包括高产型、早熟型、油炸型和高淀粉型品种。一批适合淀粉、全粉、油炸食品加工需要的新品种正在按专用化要求批量生产和供应市场。 第二,生产加工逐步向规模化发展。我国的马铃薯薯条加工企业从无到有,现已发展到数十家,企业生产规模由过去的百吨级发展为现在的万吨级。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马铃薯淀粉厂由过去的几家发展至30多家,企业生产规模由过去的千吨级发展为现在的万吨级。全国马铃薯加工企业总数已经达到4500多家,其中规模化企业已经达到100多家冈。 第三,产业化模式取得进展。具备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项目带动优势的马铃薯产区,马铃薯加工业均不同程度地按“龙头企业+基地十农户”等产业化模式发展,在甘肃、内蒙古、宁夏及云南等马铃薯产区基本建立了具有一定特色的产业化体系,大多以龙头企业带动,采用集生产、加工及销售于一体的系统化运作和管理。目前,全国具有产业化特色的马铃薯加工企业已有一百家以上。其中,内蒙古华欧、云南润凯、宁夏北方及四川光友等一批大型马铃薯加工企业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性的马铃薯加工骨干企业。

马铃薯深加工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

马铃薯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总论 1.1项目概述 本项目属农副产品深加工领域。主要生产销售以马铃薯为原料的油炸薯片(条)。立足××地区马铃薯产量大,质量好的优势,开发马铃薯深加工产业,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并可为财政开辟新的税源,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本项目总投资2100万元,建成投产后,年可转化9000吨马铃薯,年产2000吨炸薯片,可实现年销售收入6090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950万元,企业所得税410万元,年利润可达710万元。 该项目市场广阔,技术依托可靠,原料充足,效益看好,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项目实施的意义及必要性 1.2.1项目的社会经济意义 我国马铃薯的种植始于明朝万历年间 (1573-1620 年 ), 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现今种植主要分布在 , , , , , , , , , , 等广大中西部地区。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 467 万公顷,年产量约 6000 万吨,两者均居世界第一。与 50 年代相比 , 种植面积增加了 8 倍 , 总产量增加了 26-28 倍。 我国虽然是马铃薯生产的大国,但不是加工的强国。马铃薯的经济价值在我国远远没有体现出来,马铃薯市场开发潜力巨大。我国当前马铃薯深加工开发利用率极低,年产量的78%用以鲜食,用于精深加工的仅有10%,由此可见我国的马铃薯深加工产品市场空间之大。

马铃薯可以加工成薯片、薯条、马铃薯脯、粉丝、食醋、蛋白肠、果蔬豆皮等高附加值的产品。以1公斤马铃薯为例,加工成薯条可增值15倍,转化成环糊精则可增值19倍。在西方发达国家,70%~80%的马铃薯是靠精深加工实现增值的。所以马铃薯在我国还是具有亟待开发、前景非常广阔的产业。 马铃薯在中国的主要产区都集中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开发中西部地区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自然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马铃薯作为一个可以开发利用的重要资源,已经被中西部地区的领导和企业家所重视。马铃薯的深加工已经被列入重要的开发项目之一。 1.2.2××市的马铃薯生产和加工利用现状 ××市是中国马铃薯三大主产区之一,享有中国马铃薯之乡之称。这一地区因具有独特的日照充足、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风速大传毒介体少的自然优势,种薯质量享誉全国,是我国重要的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生产的马铃薯具有块大、整齐、干物质含量高、品质好、无污染、病烂薯少等特点,深受国外消费市场的欢迎,每年大量调运到全国各地。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顺应天时、顺应市场,积极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逐步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科研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马铃薯生产、加工、销售基地。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350万亩,总产量达500多万吨,并形成了新大坪系列、渭薯系列、陇薯系列、专用薯系列等30多个品种和精淀粉、粉皮、薯格、薯丸、薯条、薯泥等十多种产品,产品远销华北、华中、华东、华南等国市场及新加坡、日本、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目前,××市正努力发展马铃薯加工产业,变从前加工粉皮、粉条为加工淀粉、薯条、薯片。 1.2.3××地区发展马铃薯片的建设条件与优势

马铃薯的加工技术

1、马铃薯香脆片 (1)、原料处理:选大小均匀、无病虫害的薯块,用清水洗净,沥干后,去掉表皮,将薯块切成1-2毫米厚的薄片,再投入清水中浸泡,以洗去薯片表面的淀粉,避免变质发霉。 (2)、水烫:在沸水中将薯片烫至半透明状、熟而不软时,捞出放入凉水中冷却,沥干表面水分后备用。 (3)、渍制:将八角、花椒、桂皮、小茴香等调料放入布包中水煮30-40分钟,待置凉后加适量的食糖、食盐,把薯片投入其中浸泡2小时左右,捞出后晒干。 (4)、油炸:先将食用植物油入锅煮沸,再放入干薯片,边炸边翻动,当炸至薯片膨胀且色呈微黄时即可出锅,冷却后包装。 2、马铃薯淀粉废液增值加工工艺 马铃薯生产淀粉的废液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弃之可惜且污染环境。人们试图对马铃薯淀粉废液进行加工处理,将其用于食品工业,但因处理过的淀粉汁液具有马铃薯所特有的一种异味而裹足不前。为有效利用马铃薯的汁液,近年一种使用葡萄糖转化酶处理的新工艺面世,不仅有效去除了汁液中的不愉快口味,而且所得产品富含糖、氨基酸、有机酸与矿物质等营养成份,可作为食品添加剂广泛用于饼干、糕点、饮料、西式点心中,完全符合食品卫生要求。 (1)、工艺流程马铃薯淀粉废液、加热浓缩,离子变换树脂处理→活性炭处理→葡萄搪转化酶处理→干燥→白色粉末或颗粒成品 (2)、操作步骤 1.加热浓缩将马铃薯淀粉生产线收集到的废液进行加热浓缩,过滤回收其中被凝固出的蛋白质,分离得到脱蛋白液送下道工序。 2.离子交换树脂处理方法有间歇法或塔式转换法两种,树脂以选用苯乙烯系阴离于交换树脂为佳。间歇法是让活化的离子交换树脂与脱蛋白液混合,树脂用量一般为l 升待处理液配人50克,混合时间一般须维持1-1.5小时。通过振荡和搅拌,使两者充分相互接触,脱蛋白液中的臭味和有色物质附着于离子交换树脂上,并随树脂的定时定换一起被除去;塔式转换法是将活化的离子交换树脂充填到塔内。脱蛋白液自塔上部流入,经树脂充分吸附臭味和有色物质后,从塔下部流出。 3.活性炭处理方法同前。 4.葡萄糖转化酶处理将上述已脱蛋白、脱臭、脱色的汁液送人发酵罐内,葡萄糖转化酶的添加量一般为汁液重量的0.2%左右,处理液酸度一般控制在PH值5.0-5.5。为有效稳定酶化过程的弱酸性环境,可添加适量的葡萄糖等作缓冲剂。酶化温度以

马铃薯淀粉的生产

黎平县敖市镇药材蔬菜种植服务部 马铃薯淀粉加工的生产 马铃薯是我国制造淀粉的主要原料之一,特别是东北和华北地区主要以马铃薯为原料生产淀粉。欧洲也出产大量的马铃薯淀粉,美洲也有生产,但数量不多。 一、马铃薯淀粉加工工艺过程 薯块→洗涤→破碎→筛理→淀粉乳→淀粉粕→淀沉→浆水→洗涤→漂白→脱水→湿淀粉→干燥→粉碎→筛理→包装→成品供生产马铃薯淀粉之原料,应选择单位产量高、抗病性强、薯大、淀粉含量高、淀粉粒大小均匀、可溶性蛋白质少、皮薄、凹凸少、纤维含量低、新鲜未发芽的马铃薯的粉用种。 洗涤用水无特殊要求,但自破碎操作起,一切加工用水都应为。 薯块的粒悬浮于薄壁细胞的细胞汁中,所以分离较谷物淀粉容易,破碎程度越大则出粉率越高,一般要求破碎度在90%以上,为彻底破坏细胞组织,一般需磨制2-3次,每磨一次用筛子筛理一次,以除去磨碎物中的纤维,未磨碎的组织和杂质。筛下物即为粉乳,筛上物入下一道磨子。破碎和筛理时皆需喷水以利磨碎和洗出淀粉粒,有利于物料的管道输送。破碎时的用水量约为原料重的2倍,用于筛理的水约为原料重的4倍,最后所得稀淀粉乳的浓度约为4-7波美

度。 4、淀粉粒的沉淀 由筛理所得的淀粉乳是含有淀粉粒、粗纤维、蛋白质的乳状胶溶液,并含有多种可溶性的糖类、有机酸等物质,还有微生物和酶。影响薯类淀粉沉淀的因子有淀粉乳的浓度、淀粉粒大小和比重及pH值。在淀粉粒较大、比重较大、淀粉粒浓度较小和适宜的pH值下,淀粉粒沉淀较快。沉淀时间要求在8小时内完成,否则会引起微生物的繁殖而影响淀粉的质量和产量,马铃薯淀粉粒较大,在淀粉乳较稀薄时用斜槽即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但在原料品质较差时,如薯块生长不充实,部分腐烂,经长期贮藏,加工季节气温过高而引起发酵时,则沉淀缓慢,致使淀粉产量和品质下降,为加速沉淀须调节淀粉乳的pH 值,马铃薯汁液的pH约在4.2-4.4左右,马铃薯蛋白质的等电点约在pH5.4左右,若淀粉乳pH低于5.4时,可略加碱液调整,使蛋白质微粒尽快脱水凝固,破坏蛋白质胶溶液而使淀粉粒沉淀。 将从斜槽的沉淀槽中取得的淀粉加工稀释到18度波美,用泵输送到洗涤槽,用水洗洗涤2-3次,排去废液,复加水稀释到18度波美,送经胶水工段。对于原料差,粉色较暗的淀粉,则在最后一道洗涤后进行脱色漂白。漂白剂用漂白粉或SO。用漂白粉漂白漂白粉的用量依淀粉乳的浓度而异,一般100升18度波美淀粉乳约需漂白粉40-50g。漂白前先配成漂白粉溶液,使用前,在30℃左右的

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国内外)

国内外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一、国内外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马铃薯是继玉米、水稻、小麦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马铃薯适应性强、栽培模式多、经济效益好,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被广泛种植,是世界上最大的非谷物类食品。马铃薯产业发展对于保障食物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区域经济等意义重大。 1.1国外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马铃薯品质的好坏和产量高低关键在种 薯。因此,马铃薯种薯产业在马铃薯产业链中占有重要地位。 1.1.1国外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现状中国、印度、俄罗斯、乌克兰、美国、德国、孟加拉国、波兰、法国和白俄罗斯是世界上十大马铃薯生产国。其中,荷兰是全球第 一马铃薯种薯出口大国,出口量超过了其他国家出口量的总和,种薯出口到60多个国家,其种薯生 产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21%,种薯单产达到30?35t/hm2,所种植种薯的75%用于出口,是农作物中产量、种植面积及经济效益最大的一种作物。 1 、马铃薯种薯生产体系 英国、荷兰主要以田间无性系筛选的方法获得脱毒快繁的基础材料和扩繁生产 种薯,而法国、德国、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种薯生产国家都采用茎尖脱毒、分生 组织培养的方法来获得脱毒快繁的基础材料和扩繁生产种薯。 2、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 成熟和先进的种薯生产技术为生产优质、高产的种薯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有效的质量保证。在荷兰,利用无性系选择、无性系快速繁殖、种薯催芽播种、种薯生产合理密植、测土精准施肥、GPS精细播种、GPS引导机械中耕 和除草、全自动灌溉系统及卫星图像分析应用、晚疫病防治专家预警系统、适时灭 秧等多种生产技术提高了马铃薯种薯的产量及品质,使其成为全球第一马铃薯种薯 出口大国。美国的爱达荷州被誉为“马铃薯之州”,驰名世界,该州马铃薯年种 植面积约15万hm2,平均产量达30t/hm2以上,面积和产量都占全美国的四分之一左右。爱达荷州马铃薯普遍丰产的原因也与其成熟、先进的生产技术密不可分。 3、马铃薯种薯检测和检验监督制度 完善的种薯检测和检验监督制度为种薯生产和质量定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机制。 荷兰发达的种薯产业与其健全的马铃薯种薯检测、认证体系关系密切。在荷兰,承担种薯检测和认证工作的是荷兰农业种子和马铃薯种薯服务公司(NAK )。该组织是荷兰农业部指定的荷兰农业种子和马铃薯种薯检测及定级的唯一权威组织。任何在荷兰生产经营马铃薯种薯和申请种薯合格证的个人和组织,必须得到NAK的批准。生产者和经销商必须服从NAK委员会为其制定的检测标准和规则,该检测标准应能符合任何国家的最严格的质量要求。在荷兰,每批出售的种薯的所有相关信息均被列在

世界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基本特点

世界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基本特点世界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基本特点;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一、世界马铃薯的面积分布;世界马铃薯面积分布的最大特点是以欧、亚两洲种植为;近几十年来,世界马铃薯的面积一直保持在2000万;近年世界马铃薯的总面积波动不大,但各大洲种植面积;从国家看,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中国,2003;二、世界马铃薯产量与单产水平;在总产上,欧、亚两洲 世界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基本特点 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原产于南美的安第斯山脉,目前已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统计,2003年全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为1890万公顷(约2.8亿亩),总产为3.1亿吨,种植马铃薯的国家和地区有150个。 一、世界马铃薯的面积分布 世界马铃薯面积分布的最大特点是以欧、亚两洲种植为主,中国、俄罗斯、乌克兰、印度四大生产国占世界种植面积的一半。 近几十年来,世界马铃薯的面积一直保持在2000万公顷(3亿亩)上下,在近年略有下降。面积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其中,欧洲2003年马铃薯面积为820万公顷(1.23亿亩),占40%;亚洲为780万公顷(1.17亿亩),占38%;两者合计占世界马铃薯面积的78%,而马铃薯的发祥地南美洲种植面积仅94万公顷(约1400万亩),只占世界马铃薯面积的5%。 近年世界马铃薯的总面积波动不大,但各大洲种植面积却有较大变化,除整个美洲大陆保持相对稳定外,欧洲的种植面积在持续减少,而亚洲、非洲的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欧洲马铃薯种植面积由1042万公顷(1.56亿亩,1992年数字),下降到了目前的820万公顷(1.23亿亩),下降了21%。其中,主要种植国俄罗斯、波兰、白俄罗斯、德国均有下降,面积分别减少20万、104万、50万和23万公顷,减幅分别为6%、58%、49%和45%。亚洲种植面积由上世纪90年代初的417万公顷(6255万亩)增加到780万公

马铃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马铃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马铃薯是乌兰察布市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种植历史悠久,其生长发育规律与当地的自然气候特点相吻合,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 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近几年,乌兰察布市市委、政府顺应自然和经济规律,发挥地区比较优势,把马铃薯作为全市农村牧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来培育,使我市马铃薯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全市马铃薯播种面积由1995年150万亩增加到目前的400万亩,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比重由1995年的10%提高到目前的50%左右。总产量40多亿公斤,占全市粮食总产的60%左右。马铃薯生产年可实现总产值20多亿元,折合增加值达到12亿元,占种植业总收入的52.8%,已成为乌兰察布市的一项主导产业,是我市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之一。 一、马铃薯产业化发展情况 1、马铃薯生产稳步发展,已经形成规模化、集约化格局 在“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增加效益”原则指导下,我市马铃薯产业稳步发展,全市马铃薯播种面积目前稳定在400万亩。我市马铃薯主栽品种目前主要有紫花白、克新一号、大西洋、夏波蒂、费乌瑞它、底西芮等优良品种,马铃薯良种普及率显著提高。从区域布局上看,马铃薯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后山的四子王旗、察右中旗、察右后旗、商都县、化德县,这五个旗县约占全市马铃薯总播种面积的60%。马铃薯种植已经形成规模化、集约化格局,如四子王旗乌兰花、东八号、大黑河,察右中旗铁沙盖、义发泉、土城子,察右后旗红格尔图、乌兰哈达、白音察干,商都县西井子、大拉子等马铃薯产业带和产业区。 2、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进一步完善,种薯生产水平逐步提高 全市现有马铃薯脱毒组培室5处(市种子公司、市农科所、福瑞特薯业公司、察右后旗种子公司、兴和县扶贫办),面积1800平方米,标准化温室22亩,网室1250亩,原种田1.5万亩,具备了年生产脱毒瓶苗1000多万株,扦插苗1000多万株,脱毒小薯1500多万粒,原原种189万公斤,原种2250万公斤的生产能力,同时建设一级种薯田15万亩,二级种薯田60万亩。马铃薯良种繁育已形成从组培快繁、温室扦插、网室栽培、原种繁育到一、二级种薯生产的完整体系,达到马铃薯田每四年更换一次良种。 3、马铃薯加工业蓬勃发展,进一步伸延了产业链条 为了进一步伸延马铃薯产业链条,提升加工转化能力,全市各地通过各种形式兴建马铃薯加工企业,近几年全市先后引进建设了察右前旗富广、集宁奈伦、兴和飞马、卓资龙的、商都旭美等大中型马铃薯加工企业十多家,其中富广公司是亚洲最大的全粉生产企业,奈伦是国内最大的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再加上遍布全市城乡的粉皮、粉条、粗淀粉加工点1.2万多个,全市年加工转化鲜薯可达10亿公斤。生产的马铃薯全粉、膨化食品、薯条、精淀粉、变性淀粉、脱水性膳食纤维等加工产品市场十分看好。 加工企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我市马铃薯的加工转化能力,为促进马铃薯的

世界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

世界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 ·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原产于南美的安第斯山脉,目前已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统计,2003年全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为1890万hm2,总产为3.1亿t,种植马铃薯的国家和地区有150个。 一、世界马铃薯的面积分布 世界马铃薯面积分布的最大特点是以欧、亚两洲种植为主,中国、俄罗斯、乌克兰、印度四大生产国占世界种植面积的一半。 近几十年来,世界马铃薯的面积一直保持在2000万hm2上下,在近年略有下降。面积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其中,欧洲2003年马铃薯面积为820万hm2,占40%;亚洲为780万lam2,占38%;两者合计占世界马铃薯面积的78%,而马铃薯的发祥地南美洲种植面积仅94万hm2,只占世界马铃薯面积的5%。 近年世界马铃薯的总面积波动不大,但各大洲种植面积却有较大变化,除整个美洲大陆保持相对稳定外,欧洲的种植面积在持续减少,而亚洲、非洲的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欧洲马铃薯种植面积由1042万hm2下降到了目前的820万hm2,下降了21%。其中,主要种植国俄罗斯、波兰、白俄罗斯、德国均有下降,面积分别减少20万、104万、50万和23万hm2,减幅分别为6%、58%、49%和45%。亚洲种植面积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417万hm2增加到780万hm2,增加了87%。其中,中国的种植面积由285万hm2增加到450万hm2,增加60%:印度、孟加拉国的种植面积分别增加了40万和13万hm2,增幅达到43%和52%;朝鲜的面积则由6.1万hm2猛增到18.8万hm2,增加了两倍。非洲的面积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72.2万hm2增加到目前的112.2万hm2,增加了55%。其中,尼日利亚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仅仅0.8万hm2增加到目前的17.5万hm2,10多年间面积增加了21倍,一跃成为非洲第一大马铃薯种植国;卢旺达、肯尼亚、马拉维的面积增长幅度也分别达到190%、140%和80%。 从国家看,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中国,2003年种植面积达到450万hm2,占世界马铃薯面积的22%,亚洲的58%。苏联解体前曾是世界上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常年面积在600万hm2以上,产量在7000万t左右。苏联解体后,中国即成为世界第一大马铃薯种植国。 排在世界第二位的是俄罗斯,2003年种植面积为317万hm2,占世界的15%;再次是乌克兰和印度,面积分别为160万hm2和134万hm2,占世界的8%和6%;四大生产国占世界马铃薯总面积的50%。马铃薯种植面积超过50万hm2的国家还有波兰(77万hm2)、白俄罗斯(52万hm2)和美国(51万hm2)。 二、世界马铃薯产量与单产水平 在总产上,欧、亚两洲占世界总产的80%,主要生产国地位突出。在单产上世界平均单产水平不高,不同区域单产水平差异极大。

马铃薯加工产业的发展形势和和发展方向

马铃薯加工产业的发展形势和发展方向 中国淀粉工业协会副会长、马铃薯淀粉协会会长——周庆锋 一、马铃薯加工产业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行业概况: 中国是世界马铃薯生产大国,根据农业部统计,2009年全国种植面积在7621万亩,总产量在7323万吨,占世界总量的25%。居领先地位。 马铃薯耐干旱、耐脊薄、抗灾力强、稳产高产,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因而也是我国三北、西南等老、少、边、穷地区的主栽农作物。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马铃薯加工产业,不仅为各工业领域生产优质原料,而且也是这些贫困、欠发达地区的支柱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扩大农村和城镇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每家企业均可带动5—10万户农民靠产业致富。所带动的三农产业、加工业、交通运输业、养殖业、服务业等社会综合效益近亿元。 因此,马铃薯种植和加工产业,成为内蒙古、山西、河北、宁夏、甘肃、青海、新疆、陕西、吉林、黑龙江、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十多个主产省区的主要三农产业,覆盖和受益六千多万农民。

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在07年9月全国马铃薯发展会议上特别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马铃薯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举措。二是促进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三是满足市场消费的现实选择。”温家宝总理早在2001年就对《小土豆办成大产业》的报告作出批示:“我国土豆种植面积占世界的四分之一,产量占世界的五分之一。加快引进和培育优良品种,努力提高土豆的加工转化程度,不断开拓土豆消费市场,我们完全应该而且能够把土豆办成大产业”。在2008年全国人大会议中,温总理更明确指出“小土豆、大产业、管大用。” 面对加入WTO的客观现实,我国农业和农民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需求、新的选择、新的挑战。国际化和市场化的双重作用,使得我国传统农业产业结构,必须进行战略性调整。而马铃薯由于其地域性、鲜活性等条件制约,在亚太地区尚无对手能与我国竞争。亚、太地区各国,因气候、气象条件制约,马铃薯种植量小,不成规模,没有工业加工基础。其应用全靠从中国、欧洲进口。欧洲诸国一是资源有限,环境保护,生产配额逐年减少,不会再有大的发展:二是世贸组织“乌拉圭回合”协议、“多哈回合”协议及“香港回合”协议关于“削减农产品贸易补贴”原则逐步实施后(2016年前降至合理水平),其出口利润大幅降低,向亚太地区的出口量将逐年减少,竞争力不会加强。因而将使马铃薯产业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产业。

马铃薯产业发展专项政策实施细则

马铃薯产业发展专项政策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快马铃薯产业推进步伐,有效配置资源,增强产业活力,激发经营主体发展动力,根据《马铃薯产业发展专项政策》,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章分则 第二条对于种薯联盟马铃薯种薯新品种开发的政策扶持。 政策原文:以黑龙江省农科院克山分院为技术支撑,组织哈克仁发种业公司等企业成立种薯联盟,联盟每选育一项符合市场需求并经国家审定的新品种,由同级政府奖励50万元。 报批流程:由种薯联盟向所在县(市)、区马铃薯产业主办部门递交申报材料,经所在县(市)、区马铃薯产业主办部门审核通过后,由所在县(市)、区财政部门进行资金划拨,并将申报材料报市马铃薯产业主办部门备案,种薯联盟每选育一项符合市场需求并经国家审定的新品种,由所在县(市)、区财政拨款,奖励50万元。

申报材料(复印件需盖有申报主体公章): (1)马铃薯新品种简介; (2)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颁发的马铃薯种薯新品种审定证书复印件; (3)品种前景分析材料。 第三条对于种薯联盟经营主体外销马铃薯种薯量达到规定数量的政策扶持。 政策原文:加入种薯联盟的经营主体统一种植品种和销售,对销往省外种薯量达到2000吨以上(含2000吨)的经营主体,由同级政府每吨补贴50元。 报批流程:由加入种薯联盟的经营主体向所在县(市)、区马铃薯产业主办部门递交申报材料,经所在县(市)、区马铃薯产业主办部门审核通过后,由所在县(市)、区财政部门进行资金划拨,并将申报材料报市马铃薯产业主办部门备案,种薯联盟经营主体销往省外种薯量达到2000吨以上(含2000吨)的经营主体,由所在县(市)、区财政拨款,每吨补贴50元。 申报材料(复印件需盖有申报主体公章): (1)申报主体简介; (2)由种薯联盟出具的入盟证明;

县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

县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 一、2018年情况 1、面积及分布:2018年全县种植马铃薯约7万亩,其中集中连片面积约5万亩,主要集中在x两个镇,其次是x 等地。零星种植约2万亩,全县各家各户均有。 2、种植品种:以克新1号(紫花白)为主,示范种植荷兰15、夏坡蒂、早大白,以荷兰15商品性好,综合效益高。 3、产量及产值:全县行套田马铃薯平均亩量1200公斤,产值1440元,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多点测产验收1500公斤,产值1800元,百亩攻关田2000公斤,产值2400元,亩投入生产资料约500元,亩效益900-1900元之间。(马铃薯1.2元/公斤)。 4、补贴情况:示范点每亩补贴232.5元,其中种薯212.5元/亩(250斤/亩×0.85元/斤),地膜20元/亩。全县共补贴约140万元,其中一级种薯600吨,地膜23吨,原原种15万粒。 5、种薯繁育:2018年由商洛x公司和x马铃薯合作社建立原原种繁育田30亩(由商洛市农科所提供原原种15万粒),原种田210亩,经测产原原种生产马铃薯约15.8吨,原种生产马铃薯约140吨,均感染晚疫病。

二、马铃薯产业存在问题 我县处于马铃薯南、北产区中间地带,成熟期刚好处于南北接茬期,加之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且与玉米间套对玉米产量影响小,单位面积生产效益较好。但存在的问题也较多。 1、产品缺乏品牌效应,销售不畅。目前种植的紫花白品种产量高,适合菜用,但薯形不佳,品质不优,在外观上不能吸人眼球,在销售的过程中,缺乏企业带动,产品不做任何分级、包装,商品性不好。 2、生产条件差,集约化程度低,效益不高。一是马铃薯种植区集中在浅山区和中高山区,土地大多是中低产田,产量低而不稳;二是单家独户的“绺绺田”,不利于大型机械的耕作,不能有效利用国家和省上的农机补贴,机耕、机播、机收等生产技术推广基本处于空白,大面积生产以密集型劳力为主,在增加了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增加了收购成本,致使基地建设滞后,集约化、标准化生产水平低。缺乏大场大户带动,发展后颈不足,整体效益不高。 3、优良薯种种源不足,无法满足群众生产需要。过去群众种植马铃薯种子基本以自留为主,由于种性逐年退化而导致产量低,发病率高。本地洛源镇2家繁育企业资金短缺、设备简陋,缺乏相关的技术人才,繁育的薯种质量难以保障,群众不愿意接受。外调种薯需要庞大的财力,在运输、配送、

马铃薯产业发展研究

马铃薯产业发展研究 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能有效的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发展本地马铃薯加工业,可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种植一季马铃薯,亩收入可增加300元以上,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可以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 一、大姚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大姚马铃薯种植产业,一是种植规模不大,产业小、弱、散。全县12个乡镇现有种植面积仅两万亩,主要以一家一户零星种植为主;二是种植水平低,管理粗放。大姚马铃薯的主产区集中在山区和半山区乡镇,交通不便,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加之多年来马铃薯生产技术推广投入经费较少,所以出现品种老化、种植粗放、密度偏低和病虫害防治不力等不良现象;三是产业发展能力弱,产业链不长。目前大姚县还没有一户马铃薯加工企业,多数马铃薯运往外县销售、加工,导致产业化程度较低。 尽管如此,大姚马铃薯产业发展还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增收潜力。一是市场前景广阔。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粮菜兼用食品,也是食品工业的原料,市场需求量大,产业前景普遍看好;二是适宜种植范围广,增产潜力高。马铃薯具有耐旱、耐寒、耐瘠薄、适应性广等特点,全县大部分地区土壤及气候条件都可满足其生产条件;同时,增产潜力也高。2006年,县农业局在石羊镇清河试种冬早马铃薯,亩产高达2 700公斤。三是推进速度快,促农增收效果明显。从

喜德县和冕宁县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来看,用二至三年的时间,其可快速发展为促农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制约大姚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总体种植规模偏小且种植分散,不利于形成马铃薯产业的规模化经营 一方面,由于这些年来投入减少,其他相关农业产业发展占用了有限的耕地、资金等资源,所以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受到影响。另一方面,许多耕地未被开发利用。整个大姚县2009年底耕地总资源45.5万亩,而常用耕地面积为31.5万亩,尚有14万亩耕地未被开发利用,致使总体规模偏小。另外,由于大姚地处山区,大部分马铃薯种植在山坡上,造成种植空间上的分散;同时中国一家一户的种植方式造成种植在家庭上的分散。 (二)缺少种薯的繁育体系 大姚县对脱毒种薯的引进和推广投入力度不足,多年没有引进良种,农民使用良种困难。现在大姚县的马铃薯主要以合作88为主,占马铃薯生产面积的90%。由于品种单一,多代种植,现在种质严重退化,病虫害严重,单产逐年下降,引入优良种薯势在必行。但从外部购买优质种薯,成本高昂,每亩预计投入要达375元,农民难以接受,所以若要做大做强大姚县马铃薯产业,种薯繁育体系必须健全。 (三)脱毒种薯的标准体系不健全

马铃薯加工项目可研报告

马铃薯全粉加工项目可研报告 项目年份:2010-8 | 专业:轻工 | 成果大小:未知 | 下载咨友币:20 | 下载权限:会员身份 一、项目背景 项目提出的背景 2.1.1马铃薯及马铃薯全粉概述 马铃薯是世界四大粮食作物之一,由于其富含淀粉、维生素、蛋白质、无机盐、纤维素等营养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由于马铃薯制作食品方便,口感较好,价格低廉,因而深受人们喜爱。在国外有“地下苹果”之美称。 马铃薯为低热量、高蛋白、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品。因此,国内外营养学家誉之为“十全十美的食物”,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几乎都具备了。美国农业研究机构的试验证明:每餐只吃全脂牛奶和马铃薯,就可以得到人体所需要的一切食物元素。早期的航海家们,常用马铃薯来预防坏血病。马铃薯全粉对于推进全营养膳食,改善我国人民的饮食结构,提高营养与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马铃薯全粉是一种低脂肪、低糖分,能最大程度的保持马铃薯中原有的高含量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和矿物质钙、钾、铁等营养成分的马铃薯制品,主要用于两方面:一方面可作为添加剂使用;另一方面马铃薯全粉可用作冲调马铃薯泥、马铃薯脆片等各种风味和膨化食品的原料,广泛应用于制作复合薯片、坯料、薯泥、糕点、膨化食品、蛋黄浆、面包、汉堡、冷冻食品、渔饵、焙烤食品、冰淇淋及中老年营养粉等食品。 马铃薯全粉具有以下特点: 1、营养全面 马铃薯全粉除含有与谷物粉相同水准的营养外,还富含维生素C及大量的钾。由于马铃薯全粉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且脂肪含量极低,不含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食用方便,易于消化吸收,所以特别适宜老人和儿童食用。经营养强化后的复配马铃薯全粉更是全球公认的全价营养食品。 2、风味好

马铃薯产业发展趋势及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312530749.html, 马铃薯产业发展趋势及建议 作者:刘小艳 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8年第05期 摘要:马铃薯是平凉市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栽培历史悠久。是当地农业经济中发挥着重 要的作用。本文以甘肃平凉马铃薯的种植为研究对象,对其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描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主张。 关键词:马铃薯产业;发展趋势;建议探讨 在人们日益提倡环保无公害的今天,更加注重生活品质的提高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很多农产品农药残留过重,影响了人的健康和安全。因此寻找更为安全的产品,成为人类健康的头等大事。马铃薯生长在地下,由于其叶片和根茎有一种特殊的味道,因此其虫害较少。只要对其病害进行控制,就能对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保持在一定的水平。 2015年农业部将马铃薯确定为第四大粮食作物,并大力推进主粮化战略,是满足人民群 众对营养需求的多样化、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农业循环可持续发展、开辟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新途径的战略性决策。 甘肃省是我国马铃薯重要的商品薯与理想的种薯生产区,通过近20年的大力发展,已形成了特色鲜明、区域布局明确的优势产区及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生产基地。 甘肃是我国北方地区著名的农业大省,其马铃薯由于适应当地的环境,具有地方风味。在全国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本文以甘肃平凉地域的马铃薯产业化为发展锲机,对于马铃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演叙,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一、平凉市马铃薯种植概况 甘肃平凉市马铃薯播种面积约 3.8万hm2 ,仅次于小麦、玉米而居第3位,在农业生产 和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已初步形成了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开发雏形。其一种植规 模扩大。通过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和市场的带动,2003年全市马铃薯总播种面积 3.745万 hm2 ,平均鲜薯单产达12525 kg/hm2 ,总产鲜薯 47.76万t,总产值 20538.46万元,占粮食作物总产值的27.3% ,占农业总产值的 9.5 %。其二科技含量相应提高。平凉市先后育成和引进推广了马铃薯良种庄薯2号、庄薯 3号、青薯 168、陇薯 3号、大西洋、大白花,基本形成了早熟型、高淀粉型、油炸加工型、兼用型品种。其三搭配种植脱毒品种布局。建立健全了庄浪县优质种薯脱毒快繁体系,年生产脱毒原种50万粒,全市脱毒马铃薯种植面积 1.350万 hm2 ,占马铃薯播种面积的 36% ;推广了马铃薯坑种等系列综合配套增产技术,全市坑种面积达到3.300万hm2 ,占马铃薯播种面积的 87%。 二、平凉市马铃薯产业发展趋势

马铃薯淀粉生产加工工艺分析

马铃薯淀粉生产加工工艺分析 1、概论 中国淀粉工业的现代化进程始于80年代初。大工业化的集成工艺和设备,逐渐取代了传统做坊式的生产。单产日加工能力从70年代末的十几吨,发展到目前的几千吨。中国马铃薯淀粉工业的现代化进程起步较晚,直至90年代中期,才开始全面引进、使用、吸收,仿制具有先进代表性的西欧现代化马铃薯淀粉加工工艺和设备。目前,由于各设备制造商根据其本身的条件及中国市场特点,在中国市场推行几种不同设置的工艺,使中国马铃薯淀粉工业界对马铃薯淀粉加工工艺的先进性、合理性和完整性缺乏统一认识。 工艺的合理性和完整性是投资项目成功的关键,而工艺的先进性则决定产品质量的持续稳定。下面我们要探讨的,开封四达设备公司最新研发的新型机械化马铃薯淀粉加工工艺。 2 、原料和产品 马铃薯原料对产品质量、收率和设备和使用寿命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所讨论的工艺数据以下列原料为依据:原料为适于生产食品级淀粉的马铃薯(按中国国标GB 8884—88),其成分如下:干物质占总重量的比例最小应为22.5%;淀粉含量占总重量的比例最小16%;蛋白含量占总重量的比例最大应为2.7%;粗纤维占总重量的比例最大应为1.9%;灰分占总重量的比例最大应为1.2%。除此之外,马铃薯还需符合以下条件:①马铃薯

应在收获后一个月内加工;②马铃薯不可受冻;③马铃薯无发芽; ④l kg马铃薯的个数最多15个;⑤1kg马铃薯的坏损量不超过4%;⑧进入工厂的未净化的马铃薯不能含有超过5%泥沙和其它杂质。 淀粉质量如下: 水分最大18%,灰分最大0.25%;蛋白质最大01.%;斑点每cm2不超过3个;白度(按照DIN6174)不低于90%。干燥后的淀粉必须经过筛分,细度为150微米筛,通过率为99.6%。蛋白原料为马铃薯淀粉车间的未被稀释的细胞液,成分如下: 从马铃薯得到的细胞液含有1.4%~1.54%的可凝结蛋白,总蛋白含量大约2.8%。马铃薯蛋白产品质量:水分8%一12%;蛋白含量大于80%干基。 3、加工工艺 3.1 淀粉生产车间 3.1.1 净化和清洗系统 马铃薯进入储库之前须通过除沙螺旋净化器尽可能地除去杂质。欧洲的马铃薯淀粉加工厂一般只自储3~7d的马铃薯原料。马铃薯由储库用水经流槽输送至第一级除石器,以除去石块及其他重杂质。并近一步用水输送至提升传送带送人洗涤鼓。低液位转鼓洗涤器对马铃薯进行彻底清洗,根据土壤特性可选择两级鼠笼洗薯机或一级鼠笼洗薯机和一级板式洗薯机,然后由提升器送人挫磨前料斗。洗水的工作方式为逆流洗涤。粗大杂质如叶,

全国马铃薯主食加工产业“十大领军企业” - 中国农业科学院

十大领军企业(按照省市排序): 1.艺薯家(北京)餐饮投资有限公司 2.北京市海乐达食品有限公司 3.山西哈啦哒食品有限公司 4.山西薯宴食品有限公司 5.永济市国强食品有限公司 6.秦皇岛原滋味食品有限公司 7.内蒙古娃姐食品有限公司 8.内蒙古凌志马铃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上海清美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10.上海中饮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11.恩施州亚麦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12.湖北金银丰食品有限公司 13.四川光友薯业有限公司 14.金中昌信(辽宁绿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15.民乐县丰源薯业有限责任公司 16.甘肃天润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17.甘肃田地白家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18.甘肃巨鹏清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19.甘肃庄浪县宏达淀粉加工有限公司 20.西吉县勇兴三粉加工有限公司 21.银川麦清香食品有限公司

22.辛普劳(中国)食品有限公司

十大品牌(按照省市排序): 1.薯乐康(北京薯乐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2.艺薯家(艺薯家(北京)餐饮投资有限公司) 3.哈啦哒(山西哈啦哒食品有限公司) 4.薯你恶(山西老岳家食品有限公司) 5.薯宴(山西薯宴食品有限公司) 6.精德粉丝(大同市新荣区华进薯业有限责任公司) 7.精德方便粉丝(大同市新荣区华进薯业有限责任公司) 8.古陵山(晋城市古陵山食品有限公司) 9.六泉坊(晋城市古陵山食品有限公司) 10.岚县马铃薯(岚县农业委员会) 11.纯粹(秦皇岛原滋味食品有限公司) 12.娃姐(内蒙古娃姐食品有限公司) 13.LINKAGE(内蒙古凌志马铃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4.清美(上海清美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15.巴比馒头(上海中饮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16.鲜马铃薯煎饼(滕州鲁班寨食品生产有限公司) 17.大汉口(武汉大汉口食品有限公司) 18.香思里(湖北金银丰食品有限公司) 19.湖北三杰(湖北三杰) 20.薯哈哈(四川紫金都市农业有限公司) 21.光友粉丝(四川光友薯业有限公司)

马铃薯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 可行性研究任务的来源 受XX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对其“一期年处理4万吨马铃薯深加工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 批复的主要内容: 1.同意该项目立项,并转入可行性研究阶段。 2.技改扩建规模和内容初步确定为年处理鲜马铃薯 4.04万吨,扩 建: (1)年产1400吨油炸马铃薯鲜薯片、马铃薯膨脂食品生产车间1座; (2)年产1000吨马铃薯复合薯片生产车间1座; (3)年产1000吨速冻命令薯条生产车间1座; (4)年产5000吨马铃薯颗粒全粉生产车间1座 3.项目总投资估算1.97亿元人民币。 1.2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1. XX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期年处理4万吨马铃薯深加工 项目》; 2. 国家经贸委,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供应下达2002年国家重点技 术改造项目计划(第八批国债专项资金项目)的通知”; 3. 原中国轻工部(轻工总会)颁发的《轻工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报告编制内容深度规定》(QBJS 5-92); 4. 国家计划委员会、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第二版); 5. 加工原料及厂址所在地水电、燃料、人力资源价格、产品市场及 销售价格等基础资料; 6. 关于设备及厂址所在地土建价的现行价格。 1.3 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范围 根据项目设置、资金筹措、原材料供应及其它相关条件,对项目的扩建规模、产品方案、市场现状及前景、工艺技术、建厂条件和厂址、主要设备选型配套、厂区规划、水电供应、职业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节约能源、企业组织和定员、建设进度等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对项目进行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和财务评价,做出研究结论。 1.4 推荐方案与研究结论 1.4.1 市场需求分析 我国马铃薯做出来居世界第一位,但薯类加工业技术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差距甚远。本项目将利用目前国内外有关马铃薯加工的成熟技术、高新技术,开发生产高品质马铃薯产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为提高我国的马铃薯加工业技术水平做出贡献。本项目产品为马铃薯油炸鲜薯片、膨化食品、复合薯片、速冻薯条及马铃薯颗粒全粉。 马铃薯油炸鲜薯片、膨化食品、复合薯片是近年来倍受欢迎的全球性方便休闲食品。油炸马铃薯鲜薯片问世几百年来,其生产量与消费量与日俱增,速度惊人,消费范围早已遍及亚洲、欧洲、美洲、

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报告

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报告 一、我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特色 马铃薯作为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在甘肃省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甘肃省定西市从1996年提出实施"洋芋工程"迄今,马铃薯产业发展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自给自足阶段到产业培育、快速发展,进而步入目前的马铃薯产业全面提升四个阶段。到2008年实现了由"马铃薯之乡"向"中国薯都"的跨越 多年以来,定西市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形成了北部干旱区、南部高寒阴湿区、中部河谷川区三个区域化特色生产基地。从之前的小面积种植家家户户只够吃解决温饱到现在的大面积种植来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已经发生了天翻天覆地变化。“十二五”以来,安定区马铃薯产业紧紧围绕打造“中国薯都”核心区和全国马铃薯贸工农一体化示范区的目标定位,坚持“抓两头(种薯扩繁、精深加工)、带中间(品牌营销)、促提升”的发展思路,以提升种薯繁育水平为核心,以精深加工和品牌营销为保障,全力抓好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贮藏设施建设,不断推动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实现了马铃薯种植由商品薯生产向良种扩繁转变,加工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及休闲食品加工转变,营销由传统经营向品牌营销转变。产业体系趋于完善,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安定区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全国马铃薯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定西马铃薯”被命名为“中国驰名

商标”,成为安定享誉全国的一张重要名片,马铃薯产业已经成为安定人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富民产业。 (一)种植规模趋于稳定,产业效益持续增加。 “十二五”以来,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持续保持在100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130万吨以上,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得可支配收入1500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2015年种植面积100.02万亩,因受伏旱和早霜冻影响,总产量达到108.8万吨,马铃薯产业总产值24.6亿元,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得可支配收入1428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3.6%。(二)繁育体系不断完善,良种推广步伐加快 每年筹措资金1000万元以上,积极扶持制种企业发展。全区已建成规模化种薯企业17家,微型薯生产能力达4.5亿粒。同时,依托国家马铃薯产业体系、甘肃农业大学、甘肃农科院等科研单位,逐步建立了“服务全区、面向全国”的优质脱毒种薯生产供应体系和“政府主导、主体参与、大户引领、多元发展”的良种扩繁工作机制。2015年引进试验新品种43个,建立原种基地2万亩、一级种基地15万亩,全区脱毒种薯覆盖率达到了100%。 (三)龙头企业日益壮大,产业链条有效延伸 按照立足农业办工业,依托资源上项目的思路,进一步加快了马铃薯精深加工业的发展步伐。全区共建成马铃薯加工龙头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