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技术总结

虚拟现实技术总结
虚拟现实技术总结

虚拟现实技术总结

第一章

1.虚拟现实概念、内涵及理解

概念:虚拟现实是人工构造的,由计算机生成的,存在于计算机内部的环境,用户可以通过自然的方式进入此环境,并与环境进行交互,从而产生置身于相应真实环境的虚幻感、身临其境的感觉。

2.虚拟现实三特征:沉浸感、交互式、构想性

3.为何使用VR技术,有何优势,举例说明其应用

1)立体成像显示器增强视觉立体感

2)沉浸式体验减少外界干扰而增强代入感

3)头部追踪技术让使用者有更强的参与感

4)更丰富的体感操作将增强代入感

5)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让内容从体验上突破矩形屏幕的边界限制

4.VR技术目前存在问题

1)3D眩晕、近视、视觉疲劳等操作不适感较重

2)2不良内容对使用者的伤害被放大

3)沉浸式体验放大“网络游戏成瘾”等问题

4)全封闭式体验难以实现用户间现实的交流分享体验。

第二章

1.用户界面设计准则

1)性能(Performance):效率,准确性和生产力

2)易用性(Usability):易于使用和学习

3)有效性(Usefulness):专注于任务

2.用户界面核心功能

1)导航(Navigation):旅行,寻路...

2)选择(Selection):选择一个或多个对象

3)操控(Manipulation):改变系统状态

3.多点触控技术

1)定义:把任务分解为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同时采集多点信号,二是对每路信号的意义进行手势识别,实现

屏幕识别人的手指同时做的点击、拖拉等触控动作。

2)多点触控实现技术?

a)LLP技术(Laser Light Plane):主要运用红外激光设备把红外线投影到屏幕上。当屏幕被阻挡时,红

外线便会反射,而屏幕下的摄影机则会捕捉反射去向。再经系统分析,便可作出反应。

b)FTIR技术:在屏幕的夹层中加入LED光线,当用户按下屏幕时,便会使夹层的光线造成不同的反射效

果,感应器接收光线变化而捕捉用户的施力点,从而作出反应。

c)ToughtLight技术:运用投影的方法,把红外线投影到屏幕上。当屏幕被阻挡时,红外线便会反射,

而屏幕下的摄影机则会捕捉反射去向。再经系统分析,便可作出反应。

d)Optical Touch技术:在屏幕顶部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镜头,来接收用户的手势改变和触点的位置。

经计算后转为座标,再作出反应。

4.实现多点触控的主要技术

-LLP (Laser Light Plane)

-FTIR (Frustrated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ToughtLight技术

-Optical Touch技术

三维模型获取与处理

1.主动式“三角化”感知场景深度原理

2.基于视觉测距的三维扫描重建基本流程

第三章(1)感官、视觉系统、建模

1.人类主要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平衡

2.视觉感知

-成像系统:角膜、瞳孔、晶状体;视杆/视锥细胞;暗/亮适应

-颜色感知:加色(RGB)、减色(C:Cyan、M:Magenta、Y:Yellow)

-运动感知(视觉暂留):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入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感光细胞感光),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这一现象被称为“视觉暂留”。视神经的反应速度是二十四分之一秒。动画、电影等视觉媒体形成和传播的根据。

-深度感知:双眼视差

3.OpenGL库函数,复杂场景绘制(矩阵堆栈)

第三章(2)光照

1.光与物质的交互:

吸收:强度下降/颜色变化,方向不变

散射:光线方向变化,强度不变

发射:创建新光源; 不会经常出现在阴影中

2.OpenGL光照模型

-漫反射

-环境光

-镜面高光

-发射光(光源)

3.网格表面绘制及顶点法线计算

4.OpenGL中光源位置及属性设置

第三章(3)纹理映射

1.什么是纹理映射、作用

定义:将n维图像粘贴到几何对象上。

目的:更改对象模型的表面属性,例如颜色、漫反射和像素法向量等。

作用:首先,增强了场景的细节等级和真实度。其次,基于透视变换提供了较好的三维空间线索。最后,纹理的使用极大地减少了场景中多边形的数量,可以提高帧刷新率。(用更便宜的方式更现实主义。)

2.纹理图像的放大与缩小

3.最近邻法

4.双线性插值法

5.Mipmaps(Image pyramid)(贴图(图像金字塔))

6.OpenGL中实现纹理映射基本过程

(1)指定纹理

?读取或生成图像

?分配到纹理

?启用纹理和绑定

(2)指定纹理参数

?包装,过滤

(3)将纹理坐标分配给顶点

7.Bump mapping(凹凸贴图)原理与特点

让纹理修改每个像素处的法线,然后使用此法线计算光照

第四章阴影与光线追踪

1.阴影形成过程,及硬阴影与软阴影区别

四过程:

(1)仅使用环境照明渲染场景

(2)渲染前面临阴影卷多边形到模板缓冲区,递增计数。

(3)将阴影体多边形渲染为模板,递减。

(4)在模板缓冲区为0时渲染漫反射和镜面反射。

区别:硬阴影破坏了场景的真实性,因此,我们必须仿造软阴影来提升场景的可视效果

2.平面阴影投射矩阵计算

3 光线追踪:通过追踪图像平面中像素的光线路径来生成图像,并模拟与虚拟物体相遇的效果。

第六章听觉与立体声

1.人耳的解剖结构及功能

-外耳:它是可见的并且由皮肤和软骨的褶皱构成。收集声波,沿着耳道传播并振动耳膜。

-中耳:包含耳膜。放大声音

-内耳:分析声波并且包含维持身体平衡的装置。16000个毛细胞感应运动;31000听觉神经元产生电脉冲;

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方式感应各种频率;连接到听觉神经

2.描述声音的三个技术指标

?音高/频率:人类听力范围从20到20,000赫兹

其中T是张力,μ是线密度,L是弦的振动部分的长度。

?响度:与声音幅度成正比的属性。声音的功率,以分贝(+10 dB = 10倍声功率)

L是分贝数值;

I为量度的“密度”,I0为“特定参考密度”;

P为量度的压力,P0为“特定参考压力”。

?音色:音符或声音或音调的质量,区分不同类型的声音制作,如声音和乐器

3.HRTF如何产生立体音效?

HRTF利用IID(Inter Aural Intensity Difference)两耳音量大小差和ITD(Inter Aural Time Delay)两耳时间延迟量差等技术产生立体音效,使声音传递至人耳内时,聆听者会有环绕音效之感觉,通过DSP,可实时处理虚拟世界音源。

第七章计算机动画与电影

1.动画与电影实现的视觉基础

2.定义:

通过在屏幕上显示或者在记录设备上记录动态场景的一系列单独状态来创建运动错觉的技术。

3.计算机动画技术

-运动捕获:描述记录运动并将运动转换为数字模型的过程。

-夸张:艺术家的技巧、挤压和伸展、运动模糊

-基于物理的动画

第八章增强现实

1.AR概念、特征及与VR的区别

概念:一种动态融合虚拟场景和真实场景的技术。虚拟景物对真实场景起增强作用。属于虚拟现实条件弱化类,允许用户在看到虚拟环境的同时还能感知所在的真实世界。实时人机交互。

与虚拟现实的区别:

?虚拟现实要求在与人所处环境完全隔离的场景中体现沉浸感。

?增强现实的目标是使用户处于一种融合的环境中,无法区分真实与虚拟。

2.不同类型的AR系统

-基于光学的透视HMD系统:利用光学镜片的部分透光性和反光性

-基于视频的透视式HMD系统:

-基于监视器立体眼镜系统

比较

(1)基于光学的AR系统能较好地保持真实场景图像,失真小;

(2)基于光学的AR系统安全性较好;

(3)基于视频的AR系统融合灵活,亮度匹配容易。

3.AR系统实现基本步骤

1)获取真实场景信息;

2)对真实场景和相机位置信息进行分析;

3)生成虚拟景物;

4)合并视频并显示。

4.AR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1)聚焦与对比度(Focus and contrast)

由计算机生成的虚拟对象恒聚焦,而摄像机摄取的真实世界由于景深及焦距的原因将造成部分聚焦,部分散焦。人眼能够检测高对比度的物体,而摄像机和显示器能响应的动态对比度很有限。

2)融合精度与实时性问题(Registration)

增强现实系统对融合精度要求很高,随用户视点变化应在几十毫秒内融合完,技术上实现起来非常困难。

若整合精度较低或显示发生滞后,将有可能造成环境中的人出现“平衡不适应感”或“位置不适应感”,这会导致所谓的“运动病”。

3)系统可移动性(Portability)

增强现实需要用户在较大范围内移动,甚至要求用户位于任务现场。因此增强现实强调系统的移动性,特别要求能远离系统控制环境,在室外或野外自由活动。

4)传感系统(Sensing)

构建有效的增强现实系统的最大障碍是缺乏能有效检测用户及其周围对象位置的精确的远程传感器和跟踪器,这种追踪误差对于虚拟现实系统也同样存在。

第九章触觉、味觉、嗅觉与VR

1.触觉器官:

-皮肤(热感受器/疼痛感受器/机械性感受器)

基于视觉的触觉反馈原理

基于视觉判断是否接触,普遍采用。通过碰撞检测计算,在虚拟境界中显示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情景。

充气式触觉反馈原理

传感手套中有一些微小气泡,每一气泡都有两条进气和出气管,所有气泡的进/出气管汇总在一起,与控制器中的微型压缩泵相连,使气泡可以按要求充气和排气。充气时气泡膨胀而压迫皮肤,排气时气泡收缩而释放压迫,达到触觉反馈的目的。

振动式触觉反馈原理

?将音圈缠绕在指尖,通过音圈产生的振动刺激皮肤以获得触觉;

?用轻型的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Metal)作为传感装置,当记忆合金丝通电加热时,将产生收缩,从而拉动触头,接触手指皮肤而产生触觉感知。

压电刺激式触觉反馈原理

通过压力生成电脉冲信号刺激皮肤,以达到触觉反馈的目的,压电晶体受到适当的电激励时将发生颤动,从而产生触觉感知。

神经肌肉刺激式触觉反馈原理

通过生成相应刺激信号去刺激用户感觉器官的外壁,产生相应的触觉反馈。

压电刺激式和神经肌肉刺激式都用物理刺激信号,具有一定的操作危险性。

2.触觉系统

-视觉式、充气式、振动式、压电刺激式、神经肌肉刺激式

3.味觉器官:

-舌头(甜/酸/咸/苦)

4.嗅觉器官:

-鼻子(挥发性物质)

-嗅觉感知/味道展示(气味“投影机”)

期末考试:填空题:15*2 = 30 选择题:5*2 = 10 简答题:5*5 = 25

计算题:1*10 = 10 程序设计:(1/2)*5 + (1/2)*5 = 10 论述题:1*15 = 15

虚拟现实技术简介

虚拟现实简介及行业发展前景 一、虚拟现实简介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又译作灵境、幻真)是近年来出现的高新技术,也称灵境技术或人工环境。虚拟现实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历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 百科内容: VR是一项综合集成技术,涉及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技术、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它用计算机生成逼真的三维视、听、嗅觉等感觉,使人作为参与者通过适当装置,自然地对虚拟世界进行体验和交互作用。使用者进行位置移动时,电脑可以立即进行复杂的运算,将精确的3D世界影像传回产生临场感。该技术集成了计算机图形(CG)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人工智能、传感技术、显示技术、网络并行处理等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是一种由计算机技术辅助生成的高技术

模拟系统。 概括地说,虚拟现实是人们通过计算机对复杂数据进行可视化操作与交互的一种全新方式,与传统的人机界面以及流行的视窗操作相比,虚拟现实在技术思想上有了质的飞跃。 虚拟现实中的“现实”是泛指在物理意义上或功能意义上存在于世界上的任何事物或环境,它可以是实际上可实现的,也可以是实际上难以实现的或根本无法实现的。而“虚拟”是指用计算机生成的意思。因此,虚拟现实是指用计算机生成的一种特殊环境,人可以通过使用各种特殊装置将自己“投射”到这个环境中,并操作、控制环境,实现特殊的目的,即人是这种环境的主宰。 二、虚拟现实分类 行业概况: 北京傲唯刃道科技有限公司甘健先生认为:供求关系是一个行业能否快速发展的前提。目前来看,市场需求是很大的,而供应方面却略显不足,尤其是拥有核心知识产权,专利产品及服务质量过硬的企业并不多,行业整体缺乏品牌效应。在需求旺盛的阶段,行业需求巨大,

VR行业分析

第一部分 vr行业分析 一、什么是vr行业 VR—Virtual Reality,即虚拟现实,通用的定义是指利用计算机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身临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的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并与之交互。 虚拟现实技术是虚拟场景系统、知觉管理系统和用户之间的多重信号传导,使用户融入虚拟场景。计算机完成虚拟场景的设计、制作,VR设备实现用户的知觉反馈,这是虚拟现实的内容输入;用户接收知觉信号并通过捕捉设备将用户知觉输入计算机,完成场景响应,这是用户的信号输出;知觉管理系统将信号在虚拟场景系统和用户之间不断传导,形成完整的信号闭环。 VR技术基本原理 资料来源:华泰证券研究所 现今VR设备的光学原理,与1960年Morton Heilig提出的并无二致,即利用人体左右眼视觉差,通过光学镜片的光路设计,让左右分屏格式的内容在人眼视网膜处形成图像叠加,形成立体体验。分屏格式的全景图像,需要专门的拍摄设备和拼接算法。 VR产品可以细分为手机端VR、PC/游戏端VR、一体机。暂且将搭配手机使用的V称为VR眼镜,搭配其它主机(PC、游戏机)使用的VR称为VR头盔,不需要搭配主机就可以独立使用的称为VR一体机。目前大部分的产品属于手机端VR,2016年仍将以手机端VR为主,同时PC/游戏端VR有望成为企业级市场主流,一体机是未来的主流。 VR设备类型 资料来源:互联网,华泰证券研究所 二、vr现状与未来发展 虚拟现实的发展:供给端,产品呈现依赖于技术的成熟,目前初显雏形;需求端,等待杀手级应用激活,大概率出现在游戏领域;未来更大市场规模的爆发,依赖于技术瓶颈的突破,取决于晕眩的解决、行业标准的建立,困于多产业、多场景的复杂融合,VR 将成持久战。 此后,进入“VR+行业”阶段,相对成熟的VR技术,与电商、旅游、体育、社交结合,形成全新的消费场景和商业形态,接近Facebook CEO扎克伯格(Mark Elliot Zuckerberg)所说的“下一个计算平台”;更进一步,VR可以创造出逼真的“虚拟世界”,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最终,无数个虚拟世界相互打通,最大程度实现生活的虚拟化。随着AI (人工智能)技术进步,“VR+AI”将创造出科幻级的虚拟世界,给予消费者想要的一切。 VR未来发展路径图

虚拟现实系统简介

《虚拟现实》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虚拟现实的概念; 2、了解虚拟现实的组成及国内 和同外虚拟现实研究的现状。 教学重点: 1、虚拟现实定义; 2、虚拟现实的组成; 3、虚拟现实的应用研究现状; 4、虚拟现实的应用前景。 1.前言 人类有许多梦想,一些梦想已经变为现实,而有一些梦想也许永远都 不可能实现。然而,有一种技术却能使一切梦想全部在感知中实现,这就 是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 虚拟现实是在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仿真技术、人机接口技术、多媒 体技术以及传感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由于它生成的视觉环 境是立体的、音效是立体的,人机交互是和谐友好的,因此虚拟现实技术 将一改人与计算机之间枯燥、生硬和被动的现状,即计算机创造的环境将 人们陶醉在流连忘返的工作环境之中。 虚拟现实(VR)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种新型信息技术, 它集多媒体、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为一体, 是当今前景最好的计算机技术之一。 虚拟现实 虚拟环境 虚拟房间 虚拟汽车 虚拟人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 1965年,Sutherland在篇名为《终极的显示》(The Ultimate Display)的 论文中首次提出了包括具有交互图形显示、力反馈设备以及声音提示的虚拟 现实系统的基本思想,从此,人们正式开始了对虚拟现 实系统的研究探索历程。 1970年,出现了第一个功能较齐全的HMD系统。基于从60年代以来所 取得的一系列成就,美国的Jaron Lanier 在80年代初正式提出了“Virtual Reality”一词。 80年代,美国宇航局(NASA)及美国国防部组织了一系列有关虚拟现实 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从而引起了人们对虚拟现实技 术的广泛关注。1984年,NASA Ames研究中心虚拟行星探测实验室组织开 发了用于火星探测的虚拟环境视觉显示器,将火星探测器发回的数据输入计 算机,为地面研究人员构造了火星表面的三维虚拟环境。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 90年代,迅速发展的计算机硬件技术与不断改进的计算机 软件系统相匹配,使得基于大型数据集合的声音和图象的实时 动画制作成为可能;人机交互系统的设计不断创新,新颖、实 用的输入输出设备不断地进入市场。而这些都为虚拟现实系统 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例如1993年的11月,宇航员利用虚拟现实系统成功地完成 了从航天飞机的运输舱内取出新的望远镜面板的工作,而用虚 拟现实技术设计波音777获得成功,是近年来引起科技界瞩目 的又一件工作。

虚拟现实技术-综述

浅谈虚拟现实技术在规划领域中的应用 作者:Why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来,而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首要驱动力的“虚拟现实”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规划领域中来。本文着重论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范围、应用的意义及其为我们带来的便利。 关键词:虚拟现实、范围、发展、迫切性、城市规划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又称灵境技术,是90年代为科学界和工程界所关注的技术。它的兴起,为人机交互界面的发展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为智能工程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界面工具;为各类工程的大规模的数据可视化提供了新的描述方法。它是一种基于可计算信息的沉浸式交互环境,具体的说,就是采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高科技生成逼真的视、听、触觉一体化的特定范围的虚拟环境,用户借助必要的设备以自然的方式与虚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交互使用、相互影响,从而产正亲临其境的真实环境的感受和体验。这种技术的应用,改进了人们利用计算机进行多工程数据处理的方式,尤其在需要对大量抽象数据进行处理时;同时,它在许多不同领域的应用,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1、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概述 1965年,Sutherland在篇名为《终极的显示》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包括具有交互图形显示、力反馈设备以及声音提示的虚拟现实系统的基本思想,从此,人们正式开始了对虚拟现实系统的研究探索历程。 随后的1966年,美国MIT的林肯实验室正式开始了头盔式显示器的研制工作。在这第一个HMD的样机完成不久,研制者又把能模拟力量和触觉的力反馈装置加入到这个系统中。1970年,出现了第一个功能较齐全的HMD系统。基于从60年代以来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美国的JaronLanier在80年代初正式提出了“VirtualReality”一词。 80年代,美国宇航局(NASA)及美国国防部组织了一系列有关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从而引起了人们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广泛关注。1984年,NASAAmes研究中心虚拟行星探测实验室的M.McGreevy和J.Humphries博士组织开发了用于火星探测的虚拟环境视觉显示器,将火星探测器发回的数据输入计算机,为地面研究人员构造了火星表面的三维虚拟环境。在随后的虚拟交互环境工作站(VIEW)项目中,他们又开发了通用多传感个人仿真器和遥现设备。 进入90年代,迅速发展的计算机硬件技术与不断改进的计算机软件系统相匹配,使得基于大型数据集合的声音和图象的实时动画制作成为可能;人机交互系统的设计不断创新,新颖、实用的输入输出设备不断地进入市常而这些都为虚拟现实系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矗例如1993年的11月,宇航员利用虚拟现实系统成功地完成了从航天飞机的运输舱内取出新的望远镜面板的工作,而用虚拟现实技术设计波音777获得成功,是近年来引起科技界瞩目的又一件工作。可以看出,正是因为虚拟现实系统极其广泛的应用领域,如娱乐、军事、航天、设计、生产制造、信息管理、商贸、建筑、医疗保险、危险及恶劣环境下的遥操作、教育与培训、信息可视化以及远程通讯等,人们对迅速发展中的虚拟现实系统的广阔应用前景充满了憧憬与兴趣。 2、虚拟现实在规划领域的应用范围 虚拟现实在规划信息存储和查询系统中的应用 例如土质数据库系统,地域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城市政策信息系统等。这一类系

【完整版】2020-2025年中国虚拟现实VR行业市场细分策略研究报告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2020-2025年中国虚拟现实VR行业市场细分策略研究报告 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 战略专家 管理专家 行业专家 ……

报告目录 第一章企业市场细分策略概述 (5) 第一节研究报告简介 (5) 第二节研究原则与方法 (6) 一、研究原则 (6) 二、研究方法 (6) 第三节研究企业市场细分策略的重要性及意义 (8) 一、重要性 (8) (一)市场细分有利于发现市场机会 (8) (二)市场细分有利于掌握目标市场的特点 (8) (三)市场细分有利于制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9) (四)市场细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9) (五)有利于充分利用自身有限的资源 (9) 二、研究意义 (10)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8-2019年中国虚拟现实VR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11) 第一节虚拟现实VR概述 (11) 第二节VR概念及主要特点 (12) 一、VR概念界定 (12) 二、VR主要发展阶段 (14) 第三节VR市场发展状况及产业链解析 (16) 一、VR市场发展状况 (16) 二、VR产业链分析 (19) (一)上游 (19) (二)中游 (21) (三)下游:多样化的应用场景 (23) 四、VR产业相关政策支持 (24) 第四节2019年5G商用正式开启,VR迎来行业拐点的重要时刻 (26) 一、5G商用正式开启,VR迎来行业拐点的重要时刻 (26) 二、视频和游戏,5G VR消费级市场的两大支柱 (28) 三、工业、培训和医疗,5G VR企业级应用多点开花 (34) 第五节2019年中国VR设备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35) 一、目前VR设备渗透率仍较低,消费者需求痛点清晰 (35) 二、VR一体机爆发式增长,正迅速改变市场格局 (37) (一)VR一体机解决消费者痛点,出货量逆势快速增长 (37) (二)我国大陆VR终端厂商引领VR一体机发展,推进产品不断升级 (39) 第六节2018-2019年我国虚拟现实VR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45) 一、产业链参与者众多,核心元器件龙头效应显著 (45) 二、传感器:进口依赖度大,国内厂商有布局 (46) 三、AMOLED显示屏:三星稳居龙头,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47) 四、CPU芯片:高通稳坐头把交椅,国产替代未来可期 (49) 第七节企业案例分析:华为发布VR Glass (50) 一、智慧互联,VR行业格局或将重写 (51)

《2016年中国虚拟现实(VR)行业研究报告》完整版

2016VR行业发展优劣势及未来发展趋势: ?VR产品发布潮资本推动概念,2015年起,VR概念蔓延全球,谷歌、索尼、Facebook 等科技巨头纷纷加入阵列推动市场。在产品的竞争中各家产品为了能够脱颖而出也是不断提出新的概念加入新的技术以满足用户需求。正是在这样一种良性的竞争之中VR产品质量与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整个行业的影响力开始升温。 ?全景概念刷新技术认知,VR本身的“全景观看”概念可以算是吸引大批用户关注的主要原因。从书籍到广播再到电视电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人类对具有更强表达力与沉浸性的画面展现形式一直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诉求。因次,VR技术所带来具有极强沉浸体验的“虚拟世界”概念在短时间内就成功得在全球范围迅速蔓延开来。 ?深入连接生活,大幅缩小人与人间沟通距离,未来的VR应用极有可能涉足社交领域,虚拟现实视频连线、虚拟现实约会或者虚拟现实教学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发展方向。 VR应用在未来同样能给工作带来很多便利。VR视频会议可以让天南海北的合作伙伴在虚拟世界面对面开会,省去了日复一日的旅途奔。 艾瑞《2016年中国虚拟现实(VR)行业研究报告》目录 1 VR行业定义及历史 1.1 VR定义概述 1.2 VR/AR原理比较 1.3 VR技术核心价值 1.4 VR主要设备构成 1.5 VR行业发展历程 2 VR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1 市场环境分析 2.1.1国内VR行业市场热度分析 2.1.2国内VR行业未来市场规模 2.1.3国内VR行业融资情况简介 2.1.4国内VR硬件出货量、用户量预计 2.1.5国内VR线下体验馆市场统计 2.1.6国内VR平台内容生产情况 2.1.7国内外VR行业发展现状对比 2.2 产业链分析 2.2.1国内VR行业产业链图谱 2.2.2 国内VR行业硬件公司案例 2.2.3 国内VR行业主要产品对比 2.2.4国内VR行业应用/内容公司案例 2.2.5 VR行业解决方案/平台公司案例 2.2.6 VR行业盈利模式归纳 3 VR产品运用内容与场景分析 3.1 VR游戏娱乐场景分类介绍 3.2 VR生活服务场景分类介绍

虚拟现实文献综述

《VRML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校园系统中应用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教育部在一系列相关的文件中,多次涉及到了数字校园,阐明了数字校园的地位和作用。虚拟数字校园模拟真实世界,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校园空间。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数字校园系统的开发,有助于大学自身的宣传和信息的高度集中、配置和互动。它在数字校园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校园展示效果,也能够体现校园个性方面的优势,对校园今后的推广及展示带来非常大的帮助 关键词:虚拟现实;数字校园;基本概况 前言 教育部在一系列相关的文件中,多次涉及到了虚拟校园,阐明了虚拟校园的地位和作用。建设虚拟三维数字校园可以比较直观的了解校园的各个区域,在这个三维的校园里,空间次序的视觉理解和感知变得非常容易,使浏览者对校园环境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1],其中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宿舍楼、食堂、道路及绿化地带和种植的植物,都栩栩如生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三维虚拟校园模拟真实世界,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校园空间。三维虚拟校园可直接嵌入到大学的网站,直接通过网络浏览器察看,其丰富的、人性化的信息查询等功能,有效提高大学的美誉度,有助于大学自身的宣传和信息的高度集中、配置和互动。三维虚拟校园的直观特性,可以优化领导管理,对于校园信息管理、校园规划、建设等能够全局掌控。 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状况的研究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初崛起的一种实用技术,它由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各种传感器构成三维信息的虚拟环境,可以真实地模拟现实中能实现的物理上的、功能上的事物和环境[2]。在虚拟现实环境中可以直接与虚拟现实场景中的事物交互,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使人在虚拟空间中得到与自然世界同样的感受。该技术的兴起,为科学及工程领域大规模的数据及信息提供了新的描述方法。虚拟现实技术大量应用于建筑设计及其相关领域,该技术提供了“虚拟建筑”这种新型的设计、研究及交流的工具手段[3]。 在虚拟现实的发展过程中总结出虚拟现实系统应具有以下四个特征:(1)多感知性。指除一般计算机所具有的视觉感知外,还有听觉感知、触觉感知、运动感知、甚至还包括味觉、嗅觉、感知等。理想的虚拟现实应该具有一切人所具有的感知功能。(2)存在感。指用户感动作为主角存在于模拟环境中的真实程度。理想的模拟环境应该达到使用户难辨真假的程度。(3)交互性。指用户对模拟环境内物体的可操作程度和从环境得到反馈的自然程度。(4)自主性。指虚拟环境中物体依据现实世界物理运动定律动作的程度[4]。 虚拟现实技术自诞生以来,其应用一直受到科学界、工程界的重视,并不断取得进展,虚拟现实蕴藏的技术内涵与艺术魅力不断地激发着人们丰富的想象思维和创造的热情。从本质上讲,虚拟现实技术就是一种先进的人机交互技术[5],其追求的技术目标就是尽量使用户与电脑虚拟环境进行自然式的交互。因此,虚拟现实技术为我们架起了一座人与数字世界沟通的桥梁。 二、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校园系统的应用解析 目前,数字校园存在有2个定义,并分别带来不同的研究与实践。一种定义是从信息、网络和媒体技术发展角度,数字校园被理解为一个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平台的、远程教学为主的信息主体;另一个事从因特网、虚拟现实技术、网络虚

虚拟现实概述

虚拟现实概述. 一、虚拟现实技术概述 自从计算机发明以来,计算机一直是传统信息

处理环境的主体,它只具有在数字化的单维信息空间中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事实上,人类是依靠自己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全方位的获取知识,是在多维化的信息空间中认识问题。这样就产生了人类认识问题的认识空间与计算机处理问题的信息空间不一致的矛盾,人类被排斥在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处理环境之外,而且较难以直接理解信息处理工具的处理结果,更难以把人类的感知能力和认知经验与计算机信息处理环境直接联系

起来。因此,人们迫切需要突破现有的数字计算机只能处理单纯数字信息的限制,建立一个能包容图像、声音、化学气味等多种信息源的信息空间,人们不但可以从外部观察信息处理的结果,而且能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口令、手势等多种形式参与到信息处理环境中去,这种信息处理环境被称为虚拟环境。虚拟环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通过视、听、触觉等作用于用户,使之产生身临其境感觉的交互式视景仿真。 虚拟现实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 计算机系统(其中虚拟世界是全体虚拟环境的总称)。通过虚拟现实系统所建立的信息空间,已不再是单纯的数字信息空间,而是一个包容多种

信息的多维化的信息空间(Cyberspace),人类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能力都能在这个多维化的信息空间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要创建一个能让参与者具有身临其境感,具有完善地交互作用能力的虚拟现实系统,在硬件方面,需要高性能的计算机软硬件和各类先进的传感器;软件方面,主要是需要提供一个能产生虚拟环境的工具集。

国内外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状况二、国外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2.1 、美国的研究状况1()研究范围和水美国是从事虚拟现实研究最早、. 平最高、相关研究对国家发展贡献最大的国家,从事虚拟现实的大学包括MIT、Stanford 大学、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ofIllinoisatChicago、

虚拟现实技术简介

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简称VR),又称灵境技术,是以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为基本特征的计算机高级人机界面。他综合利用了计算机图形学、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并行处理技术和多传感器技术,模拟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器官功能,使人能够沉浸在计算机生成的虚拟境界中,并能够通过语言、手势等自然的方式与之进行实时交互,创建了一种适人化的多维信息空间。使用者不仅能够通过虚拟现实系统感受到在客观物理世界中所经历的“身临其境”的逼真性,而且能够突破空间、时间以及其他客观限制,感受到真实世界中无法亲身经历的体验。 VR技术具有超越现实的虚拟性。虚拟现实系统的核心设备仍然是计算机。它的一个主要功能是生成虚拟境界的图形,故此又称为图形工作站。目前在此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是SGI、SUN等生产厂商生产的专用工作站,但近来基于Intel 奔腾Ⅲ(Ⅳ代)代芯片的和图形加速卡的微机图形工作站性能价格比优异,有可能异军突起。图像显示设备是用于产生立体视觉效果的关键外设,目前常见的产品包括光阀眼镜、三维投影仪和头盔显示器等。其中高档的头盔显示器在屏蔽现实世界的同时,提供高分辨率、大视场角的虚拟场景,并带有立体声耳机,可以使人产生强烈的浸没感。其他外设主要用于实现与虚拟现实的交互功能,包括数据手套、三维鼠标、运动跟踪器、力反馈装置、语音识别与合成系统等等。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它始于军事和航空航天领域的需求,但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已大步走进工业、建筑设计、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等方面。它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虚拟与现实两词具有相互矛盾的含义,把这两个词放在一起,似乎没有意义,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却赋予了它新的含义。虚拟现实的明确定义不太好说,按最早提出虚拟现实概念的学者https://www.360docs.net/doc/1313181194.html,niar的说法,虚拟现实,又称假想现实,意味着“用电子计算机合成的人工世界”。从此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领域与计算机有着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信息科学是合成虚拟现实的基本前提。生成虚拟现实需要解决以下三个主要问题:

虚拟现实简介

虚拟现实技术简介 虚拟现实(VR-Virtual Reality),也称虚拟实境或灵境,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系统,它利用计算机技术生成一个逼真的、具有视、听、触等多种感知的虚拟环境,用户即可以简单的通过网页浏览、应用程序查看时键盘和鼠标的操作甚至通过使用各种交互设备,同虚拟环境中的实体相互作用,使之产生身临其境感觉的交互式视景仿真和信息交流,是一种先进的数字化人机接口技术。 与传统的模拟技术相比,虚拟现实技术的主要特征是:操作者能够看到三维实体、逼近真实的场景,结合环幕等硬件设备可以使操作者真正进入一个由计算机生成的交互式三维虚拟现实环境中,与之产生互动,进行交流。通过参与者与虚拟仿真环境中对象的相互作用,并借助人本身对所接触事物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帮助启发参与者的思维,以全方位地获取虚拟环境所蕴涵的各种空间信息和逻辑信息。这是符合人类认知过程一种计算机技术。 沉浸/临场感和实时交互性是虚拟现实的实质性特征,对时空环境的现实构想(即启发思维,获取信息的过程)是虚拟现实的最终目的。虚拟现实技术的先进特性使得该项技术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模拟仿真研究中,并切实有效地指导了生产实践。自从虚拟现实技术诞生以来,它已经在军事模拟、先进制造、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医学生物等领域中发挥了巨大的经济、军事和社会效益。预言家们预言虚拟现实技术在不远的将来虚拟现实技术就会象当年地计算机一样应用于社会生产实践的各个领域,它与网络、多媒体将并称为21世纪最具应用前景的三大技术。 目前已经众多国内外的公司退出了自己的虚拟现实技术解决方案,包括软件的解决方案和硬件的解决方案,更多的是软硬件结合的解决方案。好的软件也需要好的硬件来配合实现身临其境的效果,因此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技术门槛不高,但实际应用难度大。

虚拟现实技术介绍

虚拟现实技术介绍 虚拟现实(VR-----Virtual Reality),也称灵境,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技术,它汇集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人机接口技术、传感器技术、高度并行的实时计算技术和人的行为学研究等多项关键技术。它利用计算机技术生成一个逼真的、具有视、听、触等多种感知的虚拟环境,用户通过使用各种交互设备,同虚拟环境中的实体相互作用,使之产生身临其境感觉的交互式视景仿真和信息交流。 虚拟现实的主要特征是:多感知性(Multi-Sensory)、浸没感(Immersion)、交互性(Interactivity)、构想性(Imagination)。虚拟现实系统具有融合海量信息、逼真再现实景、表现形式新颖直观、传播范围遍及全球、异地浏览方便快捷、内容更新快速简单、互动参与趣味多多等独特优势和特征。 本公司采用空间信息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开发的系统具有如下功能特点: (1)、支持虚拟漫游,临场体验 实现场景虚拟漫游,用户可以自由的漫步其间,可以快速到达想去的地方,这一切都由用户亲手控制。本系统可以通过键盘、鼠标或操纵杆实现前、后、左、右、上、下方向的位移,同时可以实现左转、右转、仰视、俯视等功能。用户观看不受限制时间、空间的限制,能根据他们的意志探索整个环境,选择他们自己想体验的东西。

(2)、支持建筑或设备的信息查询及定位功能 我们将在系统中建立建筑或设备的信息数据库,通过输入建筑或设备名称,可快速定位到相应的区域或者对象上,同时可以迅速获得相关的数据信息,包括文字介绍、图像、视频、动画、背景音乐以及配音解说等等。 (3)、支持多媒体资源超链接 可以将与该建筑或设备相关的视频、音频、实景图片、动画、电子文档等多媒体资源整合在该系统中,采用超链接形式,只需用鼠标轻轻一点,即可调出所需资料。 (4)、支持导航地图 可建立一个平面导航地图,使用户清楚了解自身所处地理位置,并可以利用该地图迅速到达指定地点,该地图可以缩小、放大或隐藏。 (5)、支持自动漫游和自主漫游的切换 可以在没有任何人工操作的时候,进入自动漫游模式,画面将沿着实现录制好的路径进行自动漫游,同时音乐会随着到达不同的地点而切换,在自动漫游的时候,用户也可随时控制停止,进入自主漫游。 (6)、支持多方案替换对比 在系统中实现不同设计的方案切换,为设计方案的选择提供一个方便直观的讨论环境,可以对比不同的设计所反映的效果,如方案对比、建筑高度调整、光影分析等。 (7)、支持分区规划 这个功能在数字城市中用途非常广泛。可以将整个城市分成几个

虚拟现实技术的英文文献综述

Virtual Reality and its prospect No matter you are a video game player, a movie lover or an industrial designer, you must have learned a lot about the VR (virtual reality). Many media reports 2016 as the first year of VR. At present, the Steam VR platform has been able to experience the virtual reality game through Vive HTC. Google has invested $0.54 billion in the virtual reality company Magic Leap. It is said that Apple and Facebook also formed a large team composed of virtual reality and augmented reality experts to compete with the other companies in this new, high tech field[2]. Even famous director Spielberg declared that he would produce a film about family cooperating with VRC company. VR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can be widely used in urban planning, interior design, industrial simulation, monuments restoration, road and bridge design, real estate sales, tourism, education, water conservancy and electric power, geological disasters,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nd many other fields, to provide feasible solutions[2]. And the video game is the most eagerly awaited application now. Not long ago, a video game company, Valve, released a promotional video of its VR: Steam VR. In this footage, players are invited to wear VR equipment and experience all kinds of games, and other people can see their experience in "another world" in a variety of events on the screen. Everyone no matter player or viewer say it’s really awesome. So what is VR? How does it work? Virtual reality, multi-media and network technology are known as the three computer technology with best major prospects. This technology is the use of computer simulation to generate a three-dimensional virtual world, to provide users with visual, auditory, tactile and other simulation, so that users can be in an immersive unlimited observation of things within three dimensional space[3]. When the user moves the position, the computer carries on the complex computation, maintaining the spot feeling. In a word, VR technology can bring the user's perception into the virtual world it creates, and let users believe that it is true. In general, a normal VR equipment consists of one helmet which have a micro processer and a special optic system to produce parallax and make the stereoscopic there dimensional pictures, two handles for operating and getting sensation like touching and two speakers to produce the three dimensional sounds. And it also needs to connect to a computer which deals with the information, runs program and help the CPU and special optic system produce scene. It’s really obvious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for VR equipment is to make the virtuality like reality. The following are several key technologies to achieve that[4].

虚拟现实概述

一、虚拟现实技术概述 自从计算机发明以来,计算机一直是传统信息处理环境的主体,它只具有在数字化的单维信息空间中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事实上,人类是依靠自己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全方位的获取知识,是在多维化的信息空间中认识问题。这样就产生了人类认识问题的认识空间与计算机处理问题的信息空间不一致的矛盾,人类被排斥在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处理环境之外,而且较难以直接理解信息处理工具的处理结果,更难以把人类的感知能力和认知经验与计算机信息处理环境直接联系起来。因此,人们迫切需要突破现有的数字计算机只能处理单纯数字信息的限制,建立一个能包容图像、声音、化学气味等多种信息源的信息空间,人们不但可以从外部观察信息处理的结果,而且能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口令、手势等多种形式参与到信息处理环境中去,这种信息处理环境被称为虚拟环境。虚拟环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通过视、听、触觉等作用于用户,使之产生身临其境感觉的交互式视景仿真。 虚拟现实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系统(其中虚拟世界是全体虚拟环境的总称)。通过虚拟现实系统所建立的信息空间,已不再是单纯的数字信息空间,而是一个包容多种信息的多维化的信息空间(Cyberspace),人类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能力都能在这个多维化的信息空间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要创建一个能让参与者具有身临其境感,具有完善地交互作用能力的虚拟现实系统,在硬件方面,需要高性能的计算机软硬件和各类先进的传感器;软件方面,主要是需要提供一个能产生虚拟环境的工具集。 二、国内外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状况 2.1 国外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 (1)、美国的研究状况 美国是从事虚拟现实研究最早、研究范围和水平最高、相关研究对国家发展贡献最大的国家,从事虚拟现实的大学包括MIT、Stanford大学、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ofIllinoisatChicago、CMU等几乎所有著名的大学,其研究内容侧重新概念发展(如虚拟现实的概念模型)、单项关键技术(如触觉反馈)和系统实现,并参加了许多有关虚拟现实的国家项目。美国VR研究技术的水平基本上就代表国际VR发展的水平。目前美国在该领域的基础研究主要集中在感知、

虚拟现实技术简介

三、空间信息可视化的形式 地图是空间信息可视化的最主要的形式,也是最古老的形式。在计算机上,将空间信息用图形和文本表示,是在计算机图形学出现的同时也就出现了。这是空间信息可视化的较为简单而常用的形式,可以说是一维形式,多媒体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使空间信息可视化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可视化的形式也五彩缤纷,呈现多维化的局面,并正在发展,现把空间信息可视化主要形式介绍于下: 1、地图:它有两种形式:纸质或其它介质地图及屏幕上的电子地图。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这两种形式仅是计算机上数字地图的硬、软拷贝的差别。硬拷贝的是纸质地图,软拷贝--屏幕上的电子地图比前者具有更多的优点:其制作灵活,形式极其多样,修改制作方便,周期短,色彩丰富,动态性强,查询方便、快捷。从而使人们能从不同的高度、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详细程度来观察空间客体信息; 2、多媒体地学信息:综合、形象地表现空间信息的使用文本、表格、声音、图像、图形、动画、音频、视频各种形式逻辑地联接并集成为一个整体概念,是空间信息可视化的重要形式。各种多媒体形式能够形象、真实地表示空间信息某些特定方面,作为全面地表示空间信息的不可缺少的手段。 3、三维仿真地图三维仿真地图是基于三维仿真和计算机三维真实图形技术而产生的三维地图,经具有仿真的形状、光照、纹理……,也可以进行各种三维的量测和分析。

4、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是空间信息可视化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的新 方式。它是由计算机和其它设备如头盔、数据手套等组成的高级人--机交互系统,以视觉为主,也结合听、触、嗅甚至味觉来感知的环境,使人们有如进入真实的地理空间环境之中并与之交互作用。 四、地学可视化的类型 GIS的多维可视化是指采用2.5维、3维和4维等地图表现形式反映地理实体的多维特征。包括: 地图可视化 GIS可视化 专业应用领域可视化 1、地图可视化类型 (1)虚拟地图,在计算机屏幕上产生的地图。 (2)动态地图,由于地学数据存储于计算机内存,可以动态显示地学数据的不同角度的观察,不同方法的表示结果,或者随时间的变化结果。 (3)交互交融地图,是指人可与地图进行相互作用和信息交流。交互即相互改变显示行为,交融即投入感和沉浸感。 (4)超地图,多媒体地图。是与超文本概念对应的。 地理可视化的范围大于地图可视化。

虚拟现实调查报告

虚拟现实应用开发调查报告1概述 1.1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是仿真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仿真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的集合,是一门富有挑战性的交叉技术前沿学科和研究领域。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Reality,简称VR)主要包括模拟环境、感知、自然技能和传感设备等方面。 ·模拟环境:是由计算机生成实时动态的三维立体逼真图像。 ·感知:是指理想的VR应该具有一切人所具有的感知。除计算机 图形技术所生成的视觉感知外,还有听觉、触觉、力觉、运动等感知,甚至还包括嗅觉和味觉等,也称为多感知。 ·自然技能:是指人的头部转动,眼睛、手势、或其他人体行为动作,由计算机来处理与参与者的动作相适应的数据,并对用户的输入作出实时响应,并分别反馈到用户的五官。 ·传感设备:是指人机三维交互设备。 1.2平台开发 现在虚拟现实的设备(产品)基本上都是头戴式的头盔,这个头盔基本上都是两块屏在眼睛附近,剥夺掉眼睛对于现实的感知,营造一个虚拟的视觉空间。其实耳机就像是一个声学界的虚拟现实,因为耳机对原来现实中的声音进行屏蔽,耳朵只会听到从耳机设备中传出来的声音。

近几年VR相关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重磅产品面市在即,并且千元左右的价格处于大众可以接受的区间: 1.3应用市场 图1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市场 *开发难度由上至下依次递增 2行业分析 2.1发展轨迹 按照全球非常着名的IT咨询机构Gartner发布的技术成熟度曲线(如下图),VR技术已进入稳步爬升的光明期,即将进入产业化、商业化时代。 图2虚拟现实技术成熟度曲线 2.2元件指标日益成熟 表2关键指标

2020年【虚拟现实】行业调研分析报告

2020年【虚拟现实】行业调研分析报告 2020年2月

目录 1. 虚拟现实行业概况及市场分析 (6) 1.1 虚拟现实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6) 1.2 虚拟现实行业结构分析 (6) 1.3 虚拟现实行业PEST分析 (7) 1.4 虚拟现实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9) 1.5 虚拟现实行业市场运行状况分析 (10) 1.6 虚拟现实行业特征分析 (11) 2. 虚拟现实行业驱动政策环境 (12) 2.1 市场驱动分析 (12) 2.2 政策将会持续利好行业发展 (14) 2.3 行业政策体系趋于完善 (14) 2.4 一级市场火热,国内专利不断攀升 (15) 2.5 宏观环境下虚拟现实行业的定位 (15) 2.6 “十三五”期间虚拟现实建设取得显著业绩 (16) 3. 虚拟现实产业发展前景 (17) 3.1 中国虚拟现实行业市场规模前景预测 (17) 3.2 虚拟现实进入大面积推广应用阶段 (18) 3.3 中国虚拟现实行业市场增长点 (19) 3.4 细分化产品将会最具优势 (19) 3.5 虚拟现实产业与互联网等产业融合发展机遇 (20) 3.6 虚拟现实人才培养市场大、国际合作前景广阔 (21)

3.7 巨头合纵连横,行业集中趋势将更加显著 (22) 3.8 建设上升空间较大,需不断注入活力 (22) 3.9 行业发展需突破创新瓶颈 (23) 4. 虚拟现实行业竞争分析 (24) 4.1 虚拟现实行业国内外对比分析 (24) 4.2 中国虚拟现实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26) 4.3 中国虚拟现实行业竞争强度分析 (26) 4.4 初创公司大独角兽领衔 (27) 4.5 上市公司双雄深耕多年 (28) 4.6 互联网巨头综合优势明显 (29) 5. 虚拟现实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30) 5.1 政策体系不健全 (30) 5.2 基础工作薄弱 (30) 5.3 地方认识不足,激励作用有限 (30) 5.4 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30) 5.5 技术相对落后 (31) 5.6 隐私安全问题 (31) 5.7 与用户的互动需不断增强 (32) 5.8 管理效率低 (33) 5.9 盈利点单一 (33) 5.10 过于依赖政府,缺乏主观能动性 (34) 5.11 法律风险 (34)

vr虚拟现实技术的原理介绍

vr虚拟现实技术的原理介绍 VR虚拟现实经过几年的预热,已经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你知道vr虚拟现实技术的一些原理吗?下面是为你精心推荐的vr虚拟现实技术原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显示原理: 人看周围的世界时,由于两只眼睛的位置不同,得到的图像略有不同,这些图像在脑子里融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关于周围世界的整体景象,这个景象中包括了距离远近的信息。当然,距离信息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获得,例如眼睛焦距的远近、物体大小的比较等。 在VR系统中,双目立体视觉起了很大作用。用户的两只眼睛看到的不同图像是分别产生的,显示在不同的显示器上。有的系统采用单个显示器,但用户带上特殊的眼镜后,一只眼睛只能看到奇数帧图像,另一只眼睛只能看到偶数帧图像,奇、偶帧之间的不同也就是视差就产生了立体感。 用户(头、眼)的跟踪:在人造环境中,每个物体相对于系统的坐标系都有一个位置与姿态,而用户也是如此。用户看到的景象是由用户的位置和头(眼)的方向来确定的。 跟踪头部运动的虚拟现实头套:在传统的计算机图形技术中,视场的改变是通过鼠标或键盘来实现的,用户的视觉系统和运动感知系统是分离的,而利用头部跟踪来改变图像的视角,用户的视觉系统和运动感知系统之间就可以联系起来,感觉更逼真。另一个优点是,

用户不仅可以通过双目立体视觉去认识环境,而且可以通过头部的运动去观察环境。 声音: 人能够很好地判定声源的方向。在水平方向上,我们靠声音的相位差及强度的差别来确定声音的方向,因为声音到达两只耳朵的时间或距离有所不同。常见的立体声效果就是靠左右耳听到在不同位置录制的不同声音来实现的,所以会有一种方向感。现实生活里,当头部转动时,听到的声音的方向就会改变。但目前在VR系统中,声音的方向与用户头部的运动无关。 感觉反馈: 在一个VR系统中,用户可以看到一个虚拟的杯子。你可以设法去抓住它,但是你的手没有真正接触杯子的感觉,并有可能穿过虚拟杯子的“表面”,而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常用装置是在手套内层安装一些可以振动的触点来模拟触觉。 语音: 在VR系统中,语音的输入输出也很重要。这就要求虚拟环境能听懂人的语言,并能与人实时交互。而让计算机识别人的语音是相当困难的,因为语音信号和自然语言信号有其“多边性”和复杂性。 使用人的自然语言作为计算机输入目前有两个问题,首先是效率问题,为便于计算机理解,输入的语音可能会相当啰嗦。其次是正确性问题,计算机理解语音的方法是对比匹配,而没有人的智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