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易损件管理规定

模具易损件管理规定
模具易损件管理规定

工程部模具库易损件管理规定

1.目的:

便于现场修模人员及时更换模具零部件,提高机台稼动率;

使备件的发包、入库、领用保管和报废工作标准化,达到降低成本。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在于本公司工程制造技术部门。

3.定义:备件是指为了预防模具零件损坏,特给易损零件制作多余的数量。

4.职责:

工程制造技术部主管:熟悉本制造部的周产能、月产能状况,控制备件安全库存量. 库房管理人员:完善备件的补充数量;

对备品资金占用及备品安全库存提出建议。

5.程序:

库房管理人员需购充裕的零件柜(各柜配50个抽屉的数量),每个零件柜面积可为400MM*200MM,内分左右两排,中间用当板隔开,左放凸模;右放凹模;

在零件柜抽屉拉板面上贴上专用标签(防水、防油)写上各模具模号;

根据各模具产能情况,以配备适当数量的备件量(以下为参考)

房管理人员从供运商那里收到备件,检查之后,装在密封塑料袋里,喷上防锈油,以及时写上模号、单号、数量,入帐,并用EXCEL存档,便于以后查询;

对于常用备件,一定要在EXCEL档上注上最低库存量,对于低于最低库存量的备件,库房管理人员要及时提出申请,提报部门主管发包外加工;

对于备件的领用要有明确的规定,闲人不得进出库房,要经过现场修模负责人或相关主管核准之后方可到库房领用,之后库房管理人员到电脑上要进行重新刷新、存档并保存;

库房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备件的清理、整顿,以防备件放在一起撞伤、生锈,以及摆放的前后顺序;

对于常用备件和非常用备件可分为A区和B区,A区放常用模号备件;B区放非常用模号备件;

对于一年以上没有定单的模具,由库房管理人员汇报部门主管,对备件采取相应的对策,并移出B区,以便腾出空间给新备件所用;

在发包清单时,注明是备件时,也要适当控制交期,以使所需备件要及时入库。

6.备件管制流程:(略)

7.备件入库:

备品管理员应根据发包清单的底联仔细核对工件数量、规格;(一定要是模具事业部品管检的工件,并附有品质检验报告)。

备品管理员经确认无误后,方可按模号、图号、数量放在贴有标签的柜子里,并要一定的防护措施;

定期检查备件,一旦发现备件有异常,应立即汇报上级主管。

8.备件的报废:

经确认不能使用的备件,要先分析原因,并写出分析报告后填写报废申请单,经技术总监签字后,方可报废。

备品管理人员应汇总单月报废的备件,进行汇总分析,分清那些是正常报废,那些是非正常报废,以便于成本统计。

9.附录:

《模具备品备件领用清单》??????????

《模具备品备件报废申请清单》

《模具易损件计划需求表》

设备和模具管理规定课件

设备和模具管理规定课件 作者:XXX 日期:2020年6 月6日 此文档格式为 word,下载后可 编辑修改。 福建鑫晶精密刚玉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设备管理条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设备的管理条例。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设备管理的全过程。 2.管理条例 一、设备管理网络 1.设备管理网络的组成 1. 1为加强设备管理,公司决定成立多元化设备管理网络。 1.2设备管理网络由分管副总经理、厂务设备部经理、设备课主管、各车间助理及维修工组成。 2.设备管理网络图 分管副总经

厂务设备部经理 设备主管 车车车 间间间车管管管间理理理管员员员理 员3.设备网络管理员名单 组长: 设备主管 副组长: 组员: 各车间助理及维工 4.设备网络管理员职责 4.1组长 4.1.1全面负责本公司的设备管理。 4.1.2负责定期召开设备网络管理员成员会议。 4.1.3负责本公司设备保养考核。

4.1.5对全公司的安全文明生产负责。

副组长 4.2.1督促设备主管及各成员对设备进行管理。 4.2.2对各部门设备维护保养进行抽查。 组员 4.3.1负责本部门的设备管理 4.3.2及时处理设备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3.3负责本部门的安全文明生产 4.4.4负责责任范围内的公用设备管理 4.4.5周末及节假日,在组长的组织下,对全公司设备进行检查 5.设备主管的岗位职责 5.1设备主管在厂部分管副总经理、厂务设部经理领导下,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全厂的设备管理工作。 5.2制订、贯彻和执行有关设备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5.3建立设备的台帐、卡片、档案,统管全厂的设备技术资料。 5.4负责设备的验收、移交、转移、封存启用、调拨、报废等工作. 5.5负责设备事故的处理及对设备保养的奖惩工作。 5.6编制设备的检修,一、二级保养计划和备品配件管理,并负责做好以上各项工作的实施和验收、考评工作。 5.7采取勤巡检、勤考核等有效措施,提高全厂设备的完好率,巡检工作,每周不得少于三次,每次检查不得少于25台。 5.8监督生产设备的使用情况,每月召开一次设备管理网络会议,通报设备管理状况. 5.9安排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工作,及时解决车间及其他部门提出的设备管理上的问题。5.10利用每天晨会,安排设备管理及维修保养工作事宜。 5.11对设备科人员进行绩效考核。

模具管理办法范本

模具管理办法

模具管理办法 1目的 为了保证模具制造、验收、使用、修改、报废过程受控,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本公司出资制造和客户制造在我司使用的注塑模管理。 3管理职责 3.1技术部负责新开发产品的模具申请、报价及确认工作,模具委托加工合 同的签订。 3.2技术部负责新模具的制作进度跟进,试模产品的确认及新模具验收工 作。 3.3技术部负责在使用模具改模方案确认,改模过程跟进及改模后试模件的 确认工作。 3.4注塑车间负责跟踪模具使用状况,模具台帐管理工作。 3.5注塑车间根据整机生产的工艺性提出模具修改意见、负责模具的保管, 参与验收工作。 3.6注塑车间根据生产能力平衡性负责对模具调动、委外加工等工作。 3.7品质部负责产品检验,出具检验报告,参与模具验收工作。 3.8财务部负责模具委托加工合同审查和保存工作。 4工作程序 4.1模具委托加工 4.1.1新产品模具制造由技术部根据实际需要提出开模申请,报公司总经理 审批;

经理审批; 4.1.3老产品、通用零件的模具,根据模具使用状况、生产需要,由生产部 提出复制模具申请,报公司总经理审批; 4.1.4模具制造过程中的技术跟进(包括试模、改模)由申请开模部门负 责,试模后样件由申请单位负责送品质部检测,检测结果出来后由技术部负责最终样件确认。 4.2 模具验收 4.2.1 模具在制造过程的试模工作由申请开模部门负责跟进并负责试模件的确 认。 4.2.1.1试模件由技术部工程师进行确认。确认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试模 件与图纸的符合性、工艺性、产品设计功能、结构缺陷和制件颜色 等。需改模的由技术部提出要求由模具制造厂完成,如需修模的由模 具使用单位提出由模具制造厂完成; 4.2.1.2模具制作完成后由模具制造厂自行安排试模,并将试模件送我司技术 部工程师确认,试模件确认合格后模具制造厂方可将模具调到我司注 塑车间。 4.2.1.3模具到我司注塑车间第一次试模,由技术部工程师全程跟进并对试模 件进行确认; 4.2.1.4 试模件确认合格后,模具已基本到达设计要求,试模件满足使用要求时,由生产部安排新产品配合整机总装计划进行小批量试产。 4.2.2模具验收由技术部组织,验收合格可投入批量生产。 4.2.2.1 模具验收由技术部组织验收,参加验收的单位:品质部、技术部、模

模具易损件管理规定

工程部模具库易损件管理规定 1.目的: 便于现场修模人员及时更换模具零部件,提高机台稼动率; 使备件的发包、入库、领用保管和报废工作标准化,达到降低成本。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在于本公司工程制造技术部门。 3.定义:备件是指为了预防模具零件损坏,特给易损零件制作多余的数量。 4.职责: 工程制造技术部主管:熟悉本制造部的周产能、月产能状况,控制备件安全库存量. 库房管理人员:完善备件的补充数量; 对备品资金占用及备品安全库存提出建议。 5.程序: 库房管理人员需购充裕的零件柜(各柜配50个抽屉的数量),每个零件柜面积可为400MM*200MM,内分左右两排,中间用当板隔开,左放凸模;右放凹模; 在零件柜抽屉拉板面上贴上专用标签(防水、防油)写上各模具模号; 根据各模具产能情况,以配备适当数量的备件量(以下为参考) 房管理人员从供运商那里收到备件,检查之后,装在密封塑料袋里,喷上防锈油,以及时写上模号、单号、数量,入帐,并用EXCEL存档,便于以后查询; 对于常用备件,一定要在EXCEL档上注上最低库存量,对于低于最低库存量的备件,库房管理人员要及时提出申请,提报部门主管发包外加工; 对于备件的领用要有明确的规定,闲人不得进出库房,要经过现场修模负责人或相关主管核准之后方可到库房领用,之后库房管理人员到电脑上要进行重新刷新、存档并保存; 库房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备件的清理、整顿,以防备件放在一起撞伤、生锈,以及摆放的前后顺序; 对于常用备件和非常用备件可分为A区和B区,A区放常用模号备件;B区放非常用模号备件; 对于一年以上没有定单的模具,由库房管理人员汇报部门主管,对备件采取相应的对策,并移出B区,以便腾出空间给新备件所用; 在发包清单时,注明是备件时,也要适当控制交期,以使所需备件要及时入库。 6.备件管制流程:(略)

模具维护保养管理规定

XXXXXXXX公司企业标准 Q/xxx-2014 模具维护保养管理规定 共2页第1页1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的模具管理。 2目的 使模具能保持最佳的性能状态和延长使用寿命,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 3职责 班长负责实施和检查并做好记录,设备主管每月定期检查。 4模具保养内容 4.1 生产前模具的保养 4.1.1 对模具的表面的油污清理干净;检查注模油路,吹模水路是否有异物,是否堵塞不通。 4.1.2 检查模具热流道的配合,是否有残留的异物。 4.1.3检查并紧固所有螺栓和螺母。 4.1.4 模具装上注吹机后,要先进行空模运转30分钟,观察其各部位运行动作是否灵活,是否有不正常现象。活动部位如导柱、滑块是否磨损,润滑是否良好,开启行程是否到位,合模时分型面是否吻合严密等。 4.1.5 生产前用浓度为75%的酒精对芯棒进行擦拭消毒。 4.2 生产中模具的保养 4.2.1 模具使用时,室温要保持正常温度,不可忽冷忽热。在正常温度下工作,可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4.2.2每天目测检查模具的所有导向的导柱、导套、滑块等是否损伤, 要随时观察,定时检查,适时擦洗,并每周定期对其加油保养,以保证这些滑动件运动灵活,防止紧涩咬死。目测检查芯棒是否有损伤,如有,应立即停机更换芯棒。 4.2.3每次合模前,均应注意,型腔内是否清理干净,绝对不准留有残余制品,或其它任何xxxxxxxxx公司20xx发布 20xx实施

Q/xxx-2014 共2页第2页 异物,清理时严禁使用坚硬工具,应使用压缩空气吹。 4.2.4 检查模具分型面有无胶丝、胶片、异物,并检查注模油路与吹模水路,是否有漏油漏水现象。 4.3 停机后模具的保养 4.3.1完成生产订单需停机时,应把模具闭合上,不让型腔暴露在外,以防意外损伤,停机时间预计超过24小时,要在型腔表面喷上食品级润滑油。模具再次使用时,应将模具上的油去除,擦干净后才可使用。 4.3.2 为延长冷却水道的使用寿命,在模具停用时,应立即用压缩空气将冷却水道内的水清除,用少量食品级润滑油放入吹模水道口,再用压缩空气吹,使所有冷却水道有一层保护油层。 4.3.3停机后须检查模具的表面是否有残留的胶丝,异物等将其清理干净,并检查模面、镶块是否漏水。 4.4 闲置模具每季度的例行检查 主要是对放置两个月以上没有使用的模具进行清理维护。 4.4.1打开模具,检查内部防锈效果,有异常情况,须重新进行防锈处理,长期不使用的模具须涂抹黄油。 4.4.2保养后放回原位。 4.5 模具的存放 设专人管理,并建立模具档案。存放模具应选择干燥、通风的地方,同时应注意防腐蚀,防尘等。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注塑模具管理规定

注塑模具管理规定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JXYM - SC - 03 - 2016 受控状态:发放号:版本号/修改次:2016/0 注塑模具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规范注塑模具的管理,落实模具管理具体职责,确保模具处于完好正常状态,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职责 1、注塑车间技术主管(车间主任兼,下同)负责制定新模具制作规范,并向模具厂家进行技术交底、图纸的确认; 2、注塑车间技术主管负责新模具验收及试模; 3、车间主任负责建立并记录模具台帐及模具维护保养记录; 4、设备主机负责上下模具的安装调校; 5、车间主任负责检查、指导上下模具安装安全;检查模具、热流道、冷却系统接线正确性确认。 三、管理内容 1、模具的制作、验收、试模 1.1根据市场或客户订单需要,需制作新模具时,由注塑车间技术主管负责以书面形式向模具厂家告知模具制作技术规范,并确认图纸和最后技术交底工作; 1.2模具制作完成,接到厂家验模、试模通知后,由注塑车间技术主管到模具厂家验收、试模,根据验模实际状况,安排二次或三次验模,直至模具合格,验模过程须填写《模具验收记录》,试模过程需有模具厂家人员的签字确认。 2、模具登记、存放保管 2.1新模具到厂后,由车间主任负责对外观完好性进行验收,并安排吊模,存放到模具存放区,做好标识卡。模具及其配件分类摆放整齐有序,标识醒目清楚。模具外观如在运输过程中磕碰出现瑕疵或损坏,应及时联系模具厂家人员到厂确认。 2.2由车间主任负责建立《模具台帐》、《模具档案》,新模具到厂后,对模具的规格、型号、生产厂家等在《模具台帐》中进行登记。将

模具车间管理制度

冲压车间现场管理制度 目的:规员工在车间的行为,提升生产管理水平,实现文明生产、安全生产,提高操作技能和工作效率,达到安全、文明、优质、高效、低耗的目的。 围:适用于冲压车间 管理容: 一、人员管理 1. 进入生产区域需按规定穿戴好工作服、帽,女员工需将头发完全遮盖在工作帽,男 员工后脑勺和耳边最多不超过2cm 头发露在外面。 2. 进出车间需随手关门,不同环境区域人员着装应按要求更换。 3. 对新员工和工种变动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经试用合格或有师傅指导方可上岗操 作。 二、工艺管理 1. 严格贯彻执行《冲压工序操作规程》。 2. 生产部不定期检查工艺纪律执行情况,现场主管、质管员随时监督工艺纪律的执行 情况。 3. 严格贯彻执行按标准、按工艺、按图纸生产,对图纸和工艺文件规定的工艺参数、 技术要求应严格遵守、认真执行,按规定进行检查,做好记录。 4. 对原材料、零配件进入车间后要进行自检,符合标准或有让步接收手续方可投产, 否则不得投入生产。 5. 合理化建议、技术改进、新材料应用必须进行试验、鉴定、审批后纳入有关技术、 工艺文件方可用于生产。 6. 新制作的工装应进行检查和试验,判定无异常且首件产品合格方可投入生

7. 在用工装应保持完好 8. 车间应建立工装台帐,按规定办理领出、维修、报废手续,做好各项记录。 9. 合理使用设备、量具、工位器具,保持精度和良好的技术状态。 三、定置管理 1. 各机台区域物品按示意图定置摆放、工件按区域分类放置。 2. 及时运转、勤检查、勤转序、勤清理、不拖不积,稳拿轻放,保证产品、工件、容 器等完好,合理使用工位器具。 3. 做到单物相符,流转卡、传递记录与工件数量相符,手续齐全。 4. 加强不合格品管理,有记录、标识明显、处理及时。 5. 公共通道不得摆放任何物品,不得阻碍通道的畅通。 6. 消防器材定置摆放,不得随意挪作他用,保持清洁卫生,周围不得有障碍物。 四、设备管理 1. 车间设备指定责任人管理。 2. 认真执行设备保养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 做到设备管理“三步法” ,坚持日维护、周清洁、月保养,每天上班后检查设备 的紧固装置、润滑油路畅通并按润滑要求注油,待检查无问题方可正式工作。每周清洁大扫除对设备进行全面清洁,保证设备的本色。每月按照设备保养要求对设备进行必要的保养。 4. 设备台帐卡片、运转记录齐全、完整、帐卡相符、填写及时、准确、整洁。 5. 严格设备事故报告制度,一般事故1 天,重大事故1小时报设备科或主管领导。 6. 坚持八字要求,即:整齐、清洁、安全、润滑,做到“三好” “四会”“五项纪 律”。 三好即:管好、用好、保养好。 四会即: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一般故障。

冲压模具使用养护与管理规定

冲压模具使用养护与管理规定(拟稿) 冲压模具是汽车车身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特殊工装,模具的合理使用、维护、保养与管理对延长模具使用寿命、降低冲压件成本、提高制件质量、改善模具的技术状态至关重要,是保证冲压正常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 1、模具的使用见《冲压工艺操作规程》。 2、模具的使用、维护、保养管理: 模具的使用、维护、保养管理内容包括: ⑴模具技术状态定期鉴定。 ⑵模具修理。 ⑶模具的保养。 ⑷模具技术文件管理。 ⑸模具的入库与发放。 ⑹模具的保管。 ⑺模具的报废处理。 ⑻模具易损件的制备与管理。 2.1、模具技术状态鉴定 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模具零件的自然磨损,模具制造工艺不合理,模具在机床上安装或使用不当以及设备发生故障等原因,都会使模具的主要零部件失去原有的使用性能和精度。致使模具技术状态日趋恶化,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和效率以及制品的质量。所以,在模具管理上,必须要主动地掌握模具的这些技术状态变化,并认真地予以处理,使模具能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工作。 通过模具技术状态鉴定结果,连同制品的生产数量、质量的缺陷内容,模具的磨损程度、模具损坏的原因等可制定出模具修理方案及维护方法,这对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提高模具质量及技术制造水平都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状态鉴定包括模具的工作性能检查、制件质量的检查;要求每冲压一批次,检查一次,状态鉴定由模具维修人员实施,模管员负责确认。鉴定后模管员填写《模具日常检查、保养记录卡》。并负责将存在问题项及时反馈给保全课。

2.1.1模具的工作性能检查 在模具使用前、过程中和在使用后,要对模具的性能及工作状态,进行详细的检查,检查内容及检查方法如下: ⑴模具工作成形零件的检查 在模具工作前、工作中和工作后,结合制件的质量情况,对其凸、凹模进行检查,即凸、凹模是否有裂纹、损坏及严重磨损,凸凹模间隙是否均匀及其大小是否合适,刃口是否锋利(冲裁模)等。 ⑵导向装置的检查 检查导向装置的导柱、导套、导板是否有严重磨损、其配合间隙是否过大,安装在模板上是否松动。 ⑶卸料装置的检查 检查模具的推件及卸料装置动作是否灵敏可靠,顶件杆有没有弯曲、折断,卸料用的橡胶及弹簧弹力大小,工作起来是否平稳,有无严重磨损及变形。 ⑷定位装置的检查 检查定位装置是否可靠,定位销及定位板有无松动情况及严重磨损。 ⑸安全防护装置的检查 检查安全防护装置使用的可靠性,是否动作灵敏、安全。 ⑹检查气动元件状态的工作状态 ⑺模具表面清洁、材料残渣的检查 2.1.2制件质量的检查 ⑴制件质量检查的内容:制件形状及表面质量有无明显缺陷和不足;制件各部位精度和样件相比有无明显降低,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具体检查项目见《设备作业指导书》。 ⑵鉴定方法: A、首件检查。制件的首件检查应在模具完成安装在压力机上及调整后试冲时进行。即将首次冲压出的几个制件,进行详细检查,检查其形状、尺寸精度,并与前一次末件和样件作比较,以确定模具的安装及使用是否正确。由品管部主导进行。 B、使用中的检查。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应随时对制件进行质量检查(具体检查频次见《设备作业指导书》),及时掌握了解模具在使用中的工作状态。其主要检查方法是:测量尺寸、孔位、形状精度;观察毛刺状况。通过检查,随时掌握模具的磨损和使用性能状况。

模具管理制度

模具管理制度 (注塑模具的日常保养和管理) 1.目的 对机械制造的模具制造、更改、验收、使用、调拨、维修、报废等全过程进行规管理,确保模具满足生产及质量保证的需要,确保生产、销售管理的有效性。 2.适用围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权属于、不属于或部分属于公司的所有模具,包括自制模具、所有权归属客户的模具及供应商制作由本公司摊销的模具等。 3.流程要求 3.1责任分工 技术部门负责制定公司模具相关技术管理类规(对于所属权不属于本公司或者模具权部分属于本公司的模具,技术部门应当积极配合销售部门做好与客户的沟通),以及公司所有模具的归口管理。车间主管指定专人负责车间模具的日常管理,做好《模具台账》的记录,并与技术部门做好模具的衔接工作。3.2模具供应商管理 3.2.1技术部负责更新和维护模具的《合格供应商目录》,并做好合格供应商的供应记录。 模具加工单位的选择应考评其加工能力(满足质量与交付期限)、加工价格

等的性价比,择优合作,为公司加工模具的合作方至少有三家,且经公司技术部有关人员考察同意备案,以供公司选择和考核,选择的加工单位必须是备案的合作方。 3.2.2技术部出示《模具管理制度》,模具管理部门需严格执行,并定期参照规的形成模具管理记录。 3.2.3技术部门做好《合格供应商评价》记录,并对不合格的供应商及时反映给总经理,决定是否取消该供应商。 3.3模具制作流程图 跟 进 3.3.1模具加工申请 3.3.1.1模具加工申请依据经批准的产品开发计划,模具外发加工相关责任人必须填写模具加工申请单,加工单由产品设计人填写,明确产品名称(或代号)、加工数量、加工价格、模具技术或工艺要求等容,经技术部主管对工艺技术符

模具维修保养管理制度

冲压模具使用维护与管理规程 第一册 填表说明:1、此表作为各种文件的更改附页使用;

2、根据使用需要空栏行数自由选择。 冲压模具使用维护与管理规程YT/YH 3023-2013 版号:A/0 冲压模具是汽车车身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特殊工装,模具的合理使用、维护、保养与管理对延长模具使用寿命、降低冲压件成本、提高制件质量、改善模具的技术状态至关重要,是保证冲压正常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 1、模具的使用见《冲压工艺操作规程》。 2、模具的使用、维护、保养管理: 模具的使用、维护、保养管理内容包括:⑴模具技术状态定期鉴定。 ⑵模具修理。 ⑶模具的保养。 ⑷模具技术文件管理。 ⑸模具的入库与发放。 ⑹模具的保管。 ⑺模具的报废处理。 ⑻模具易损件的制备与管理。 2.1 、模具技术状态鉴定 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模具零件的自然磨损,模具制造工艺不合理,模具在机床上安装或使用不当以及设备发生故障等原因,都会使模具的主要零部件失去原有的使用性能和精度。致使模具技术状态日趋恶化,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和效率以及制品的质量。所以,在模具管理上,必须要主动地掌握模具的这些技术状态变化,并认真地予以处理,使模具能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工作。 通过模具技术状态鉴定结果,连同制品的生产数量、质量的缺陷内容,模具的磨损程度、模具损坏的原因等可制定出模具修理方案及维护方法,这对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提高模具质量及技术制造水平都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状态鉴定包括模具的工作性能检查、制件质量的检查;要求每冲压一次,检查一次,状态鉴定由模具维修人员实施,检验员和工艺员(包括车间工艺员)负责确认。鉴定后填写《模具日常检查、保养记录卡》。并负责将存在问题项及时反馈给工艺科。

模具易损件管理规定审批稿

模具易损件管理规定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工程部模具库易损件管理规定 1.目的: 便于现场修模人员及时更换模具零部件,提高机台稼动率; 使备件的发包、入库、领用保管和报废工作标准化,达到降低成本。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在于本公司工程制造技术部门。 3.定义:备件是指为了预防模具零件损坏,特给易损零件制作多余的数量。 4.职责: 工程制造技术部主管:熟悉本制造部的周产能、月产能状况,控制备件安全库存量. 库房管理人员:完善备件的补充数量; 负责确保备品安全库存数量,对库存备品的检查、核对、编号、登记、入库、保管。 备品的定期盘点, 保证进出有帐, 不得丢失或被盗. 呆滞品定期提报,库龄分析。 每月备品费用的结报及费用走势分析。 新建备品及非安全库存设定之备品的请购。 配合备品管理人员进货和验收备品。 及时向部\课主管反馈备品使用状况。 对备品资金占用及备品安全库存提出建议。 5.程序: 库房管理人员需购充裕的零件柜(各柜配50个抽屉的数量),每个零件柜面积可为400MM*200MM,内分左右两排,中间用当板隔开,左放凸模;右放凹模; 在零件柜抽屉拉板面上贴上专用标签(防水、防油)写上各模具模号; 根据各模具产能情况,以配备适当数量的备件量(以下为参考) 库房管理人员可征询现场修模人员,了解那些镶块和冲头易损坏,以备急需; 根据所冲原材料板的厚度、所冲次数制作备件量,单个型号备件数量库存量不应多于5件; 房管理人员从供运商那里收到备件,检查之后,装在密封塑料袋里,喷上防锈油,以及时写上模号、单号、数量,入帐,并用EXCEL存档,便于以后查询; 对于常用备件,一定要在EXCEL档上注上最低库存量,对于低于最低库存量的备件,库房管理人员要及时提出申请,提报部门主管发包外加工;

模具保养管理规定

注塑模具保养管理规定 一、目的:使设备能保持最佳的性能状态和延长使用寿命,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 二、职责: 2.1本标准必须经由培训合格之注塑技术人员和模具管理人员施行。 2.2注塑领班负责实施和检查督导,主管定期督导。 三、注塑模具的保养内容分为: 3.1生产前模具的保养: 3.1.1须对模具的表面的油污,铁锈清理干净,检查模具的冷却水孔是否有异物,是否有水路不通; 3.1.2须检查模具胶口套中的圆弧是否损伤,是否有残留的异物;3.1.3模具的固定模板的螺丝和锁模夹是否拧紧等; 3.1.4模具装上注射机后,要先进行空模运转。观察其各部位运行动作是否灵活,是否有不正常现象,活动部位如导柱、顶杆、行位是否磨损,润滑是否良好,顶出行程,开启行程是否到位,合模时分型面是否吻合严密等。 3.2生产中模具的保养 3.2.1模具使用时,要保持正常温度,不可忽冷忽热。在正常温下工作,可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3.2.2每天检查模具的所有导向的导柱、导套、回针、推杆、滑块、型芯等是否损伤,要随时观察,定时检查,适时擦洗,并要定期对其

加油保养,每天上下班保养两次,以保证这些滑动件运动灵活,防止紧涩咬死。 3.2.3每次锁模前,均应注意,型腔内是否清理干净,绝对不准留有残余制品,或其它任何异物,清理时严禁使用坚硬工具,以防碰伤型腔表面。 3.2.4型腔表面有特殊要求的模具,表面粗糙度Ra小于或等于0.2cm,绝对不能用手抹或棉丝擦,应用压缩空气吹,或用高级餐巾纸和高级脱脂棉商上酒精轻轻地擦抹。 3.2.5定期清洁模具分型面和排气槽的异物胶丝,异物,油物等,分模面、流道面清扫每日两次注射模具在成型过程中往往会分解出低分子化合物腐蚀模具型腔,使得光亮的型腔表面逐渐变得暗淡无光而降低制品质量,因此需要定期擦洗,擦洗可以使用醇类或酮类制剂,擦洗后要及时吹干。 3.2.6定期检查模具的水路是否畅通,并对所有的紧固螺丝进行紧固。 3.2.7检查模具的限位开关是否异常,斜销.斜顶是否异常。 3.3停机模具的保养 3.3.1操作离开需临时停机时,应把模具闭合上,不让型腔和型芯暴露在外,以防意外损伤,停机时间预计超过24小时,要在型腔、型芯表面喷上防锈油或脱模剂,尤其在潮湿地区和雨季,时间再短也要做防锈处理。空气中的水汽会使模腔表面质量降低,制品表面质量下降。模具再次使用时,应将模具上的油去除,擦干净后才可使用,有镜面要求的清洗压缩空气吹干后再用热风吹干,否则会在成型时渗出

模具维修保养管理制度

冲压模具使用维护与管理规程

冲压模具是汽车车身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特殊工装,模具的合理使用、维护、保养与管理对延长模具使用寿命、降低冲压件成本、提高制件质量、改善模具的技术状态至关重要,是保证冲压正常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 1、模具的使用见《冲压工艺操作规程》。 2、模具的使用、维护、保养管理: 模具的使用、维护、保养管理内容包括: ⑴模具技术状态定期鉴定。 ⑵模具修理。 ⑶模具的保养。 ⑷模具技术文件管理。 ⑸模具的入库与发放。 ⑹模具的保管。 ⑺模具的报废处理。 ⑻模具易损件的制备与管理。 2.1、模具技术状态鉴定 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模具零件的自然磨损,模具制造工艺不合理,模具在机床上安装或使用不当以及设备发生故障等原因,都会使模具的主要零部件失去原有的使用性能和精度。致使模具技术状态日趋恶化,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和效率以及制品的质量。所以,在模具管理上,必须要主动地掌握模具的这些技术状态变化,并认真地予以处理,使模具能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工作。 通过模具技术状态鉴定结果,连同制品的生产数量、质量的缺陷内容,模具的磨损程度、模具损坏的原因等可制定出模具修理方案及维护方法,这对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提高模具质量及技术制造水平都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状态鉴定包括模具的工作性能检查、制件质量的检查;要求每冲压一次,检查一次,状态鉴定由模具维修人员实施,检验员和工艺员(包括车间工艺员)负责确认。鉴定后填写《模具日常检查、保养记录卡》。并负责将存在问题项及时反馈给工艺科。

2.1.1模具的工作性能检查 在模具使用前、过程中和在使用后,要对模具的性能及工作状态,进行详细的检查,检查内容及检查方法如下: ⑴模具工作成形零件的检查 在模具工作前、工作中和工作后,结合制件的质量情况,对其凸、凹模进行检查,即凸、凹模是否有裂纹、损坏及严重磨损,凸凹模间隙是否均匀及其大小是否合适,刃口是否锋利(冲裁模)等。 ⑵导向装置的检查 检查导向装置的导柱、导套、导板是否有严重磨损、其配合间隙是否过大,安装在模板上是否松动。 ⑶卸料装置的检查 检查模具的推件及卸料装置动作是否灵敏可靠,顶件杆有没有弯曲、折断,卸料用的橡胶及弹簧弹力大小,工作起来是否平稳,有无严重磨损及变形。 ⑷定位装置的检查 检查定位装置是否可靠,定位销及定位板有无松动情况及严重磨损。 ⑸安全防护装置的检查 检查安全防护装置使用的可靠性,是否动作灵敏、安全。 ⑹检查气动元件状态的工作状态 2.1.2制件质量的检查 ⑴制件质量检查的内容:制件形状及表面质量有无明显缺陷和不足;制件各部位精度和样件相比有无明显降低,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具体检查项目见《作业指导书》。 ⑵鉴定方法: A、制件的首件检查。制件的首件检查应在模具完成安装在压力机上及调整后试冲时进行。即将首次冲压出的几个制件,进行详细检查,检查其形状、尺寸精度,并与前一次末件和样件作比较,以确定模具的安装及使用是否正确。 B、模具使用中的检查。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应随时对制件进行质量检查(具体检查频次见《作业指导书》),及时掌握了解模具在使用中的工作状态。其主要检查方法是:测量尺寸、孔位、形状精度;观察毛刺状况。通过检查,随时掌握模具的磨损和使用性能状况。

模具管理规定

模具管理规定 1.0目的 为了使模具纳入正常管理,延长模具使用寿命,并对模具做到预防性和预知性维护,以提高模具的使用效率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 2.0适用范围 正常生产中所有模具的控制与管理。 3.0职责 3.1经营企划部部负责模具采购。 3.2管理部负责模具相关备件的采购。 3.3生产技术部负责模具的验收和在库管理。 3.4生产制造部负责模具的使用及现场管理。 3.4资材部负责模具相关备件的在库管理。 4.0具体规定 4.1模具验收 4.1.1模具进厂后,由经营管理业务负责人以通知单形式及时通知生产制造部、生产技术部、品质部和资材部共同对模具进行验收。 确认内容如下: 1)模具外观有无名牌标识,是否存在破损部位; 2)模具是否附带附属装置; 3)模具成型部位状态是否良好,有无锈痕; 4)模具顶出孔和定位环是否良好,有无锈痕; 5)模具有无吊装环,吊装孔是否合理; 6)模具冷却水有无水路图,模具上是否有标识; 7)模具有无履历或现况文件、整体组装图和部位图; 8)模具备件规格数量是否和记载一致; 9)是否有模具注塑条件表、样品及其它资料; 10)其它破损的部位也应记录。 4.1.2验收结束后如无问题,经营企划部将模具转交给生产技术造部,并做好移交记录。

4.1.3生产技术部负责填写《模具验收记录》。 4.1.4经营企划部相关人员会同模具管理人员和备件管理人员现场确认备件的状态和数量,模具备件当天入模具备件库,备件管理人员填写《模具备件清单》。 4.1.5模具相关的图纸和技术资料由生产技术部负责管理。 4.1.6交接完毕后,生产技术部由模具管理人员将模具存放在指定模具存放区内并进行统一管理。 4.1.7由模具管理人员负责对模具编号,登记在模具台帐中,并建立模具履历。如顾客提供模具采用顾客原模具编号。 4.2模具在库 4.2.1模具管理人员负责规定:“模具存放区”和“模具修理区”,模具维护人员在所有在库模具下方放置木垫,保证模具平衡。 4.2.2模具管理人员制作“模具动态现况板”确保模具具有状态标识,模具管理人员随时变更模具动态现况板,确保与现实保持一致。 4.2.3模具维护人员每日对模具区环境和模具状态进行点检,并填写《模具日点检表》,模具管理人员每日对检查结果进行确认。 4.2.4生产制造部根据经营企划部要求,安排试模时间,并向相关部门发放《试模通知单》,明确试模要求、做好准备工作。生产制造部、生产技术部、品质部和经营企划部共同进行试模确认,生产技术部填写《试模记录》,相关部门会签。 4.3模具维护管理 4.3.1模具管理人员在每年年初制定《模具年度维护保养计划》。模具维护人员根据计划,定期对模具进行保养维护并填写《模具维护保养记录》。 4.3.2定期维护保养时间规定 4.3.2.1区分: 1400T以上注塑机使用的模具每生产2万模保养一次;1400T以下注塑机使用的模具每生产1万模保养一次。 4.3.2.2每3个月对模具进行保养一次。保养项目、内容如下: 1)前、后模分型面残留树脂和油垢等赃物清理、擦拭干净。 2)检查弹簧、顶针和滑块等部位有无拉伤、卡死和断裂现象。 3)检查水路是否堵塞,并对其进行清理维护。

模具寿命管理规定

模具寿命管理规定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1. 为了确保模具的使用处于受控状态,防止已报废模具被使用,并根据模具寿命申请备用模具,使公司对模具的使用寿命进行有效的管理。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压铸模具。 3.职责 压铸模具工负责对压铸模具寿命的评估申请; 开发负责对压铸模具寿命的评估及判定; 压铸模具由开发工程师及项目工程师进行评估申请及判定。 4.内容: 压铸模具 4.1.1在新模试产合格后移交至压铸车间时,模具工根据《模具库管理办法》建立模具履历等相关资料。在生产现场每一次归还模具时,模具工在模具履历上填写使用的相关模数,并根据《压铸模具保养规程》进行保养。当模具生产使用到寿命时,及时提交<模具寿命评估表>。压铸模具使用寿命判定如下: (1)当压铸模的总寿命达到表1的额定使用寿命规定后,若模具已严重磨损无法使用,则需要提交《模具报废申请表》进行审批; (2) 提交《模具寿命评估报告》进行评估后若仍可继续使用,使用的模具则每生产满5000模次后,需进行一次二级保养。 表1 压铸模的额定使用寿命(万次)

4.2.1开发在模具移交至生产的时候,工程师或项目工程师负责提供模具履历档 案信息和易损件,包括模具设计寿命、镶针设计图面、模具水路图等资料。 4.2.2外协单位每次借用/归还模具时需采购按流程填写《固定资产调拨单》,在 压铸车间《模具进出登记表》登记,每次借出模具的生产数量、日期以及维修事项记录于模具履历表内。 4.2.3模具工对每次模具生产完毕后将生产数量记录到模具履历表中,模具生产 数量已达到设计寿命的50%以上的模具由模具工统计出来将统计结果反馈到开发和销售部门,提出计划开备用模具的申请。 4.2.4模具使用部门可以根据模具寿命统计表进行模具寿命评估申请(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a.当模具的使用寿命达到模具设计寿命的50%以上,使用部门可以提出申请对模 具的状况进行评估,并依据模具寿命标准将评估内容填入《模具寿命评估表》中.。 b.对于模具生产状况发生巨大变化时(如模具大面积龟裂或影响到质量要 求),材质及氮化不良寿命不易控制时,模具使用单位可以提前向开发部门提出申请对模具的状况进行评估,并依据模具寿命标准将评估内容填入《模具寿命评估表》中,并由开发部门组织对提前报废的模具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制定备模改善措施。 c. 模具生产数量已超过规定的寿命时,使用部门可以提出申请对模具进行评估, 并填写《模具寿命评估表》。 4.2.5评估小组由开发部门、模具使用部门、品质部门相关责任人组成,并由生产

注塑模具维护保养规程与管理规定

注塑模具维护保养规程与管理规定 一、目的:使设备能保持最佳的性能状态和延长使用寿命,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 二、职责: 2.1本标准必须经由培训合格之注塑技术人员和模具管理人员施行。 2.2注塑领班负责实施和检查督导,主管定期督导。 三、注塑模具的保养内容分为: 3.1生产前模具的保养 3.1.1须对模具的表面的油污,铁锈清理干净,检查模具的冷却水孔是否有异物,是否有水路不通 3.1.2须检查模具胶口套中的圆弧是否损伤,是否有残留的异物; 3.1.3 模具的固定模板的螺丝和锁模夹是否拧紧等; 3.1.4模具装上注射机后,要先进行空模运转。观察其各部位运行动作是否灵活,是否有不正常现象,活动部位如导柱、顶杆、行位是否磨损,润滑是否良好,顶出行程,开启行程是否到位,合模时分型面是否吻合严密等。 3.2生产中模具的保养 3.2.1模具使用时,要保持正常温度,不可忽冷忽热。在正常温下工作,可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3.2.2 每天检查模具的所有导向的导柱、导套、回针、推杆、滑块、型芯等是否损伤, 要随时观察,定时检查,适时擦洗,并要定期对其加油保养,每天上下班保养两次,以保证这些滑动件运动灵活,防止紧涩咬死。 3.2.3每次锁模前,均应注意,型腔内是否清理干净,绝对不准留有残余制品,或其它任何异物,清理时严禁使用坚硬工具,以防碰伤型腔表面。 3.2.4 型腔表面有特殊要求的模具,表面粗糙度Ra小于或等于0.2cm,绝对不能用手抹或棉丝擦,应用压缩空气吹,或用高级餐巾纸和高级脱脂棉蘸上酒精轻轻地擦抹。 3.2.5 定期清洁模具分型面和排气槽的异物胶丝,异物,油物等,分模面、流道面清扫每日两次。注射模具在成型过程中往往会分解出低分子化合物腐蚀模具型腔,使得光亮的型腔表面逐渐变得暗淡无光而降低制品质量,因此需要定期擦洗,擦洗可以使用醇类或酮类制剂,擦洗后要及时吹干。 3.2.6 定期检查模具的水路是否畅通,并对所有的紧固螺丝进行紧固。 3.2.7 检查模具的限位开关是否异常,斜销.斜顶是否异常。 3.3停机模具的保养 3.3.1 操作离开需临时停机时,应把模具闭合上,不让型腔和型芯暴露在外,以防意外损伤,停机时间预计超过24小时,要在型腔、型芯表面喷上防锈油或脱模剂,尤其在潮湿地区和雨季,时间再短也要做防锈处理。空气中的水汽会使模腔表面质量降低,制品表面质量下降。模具再次使用时,应将模具上的油去除,擦干净后才可使用,有镜面要求的清洗压缩空气吹干后再用热风吹干,否则会在成型时渗出而使制品出现缺陷。 3.3.2临时停机后开机,打开模具后应检查滑块限位是否移动,未发现异常才能合模。总之,开机前一定要小心谨慎,不可粗心大意。 3.3.3为延长冷却水道的使用寿命,在模具停用时,应立即用压缩空气将冷却水道内的水清除,用少量机油放入咀口部,再用压缩空气吹,使所有冷却管道有一层防锈油层。 3.3.4工作中认真检查各控制部件的工作状态,严防辅助系统发生异常,加热,控制系统的保养对热流道模具尤为重要。在每一个生产周期结束后,都应对棒式加热器,带式加热器,热电偶学用欧母进行测量,并与模具的技术说明资料相比较,以保证其功能的完好。与此同时,控制回路可能通过安装在回路内的电流表测试。抽芯用的液压缸中的油尽可能排空,油

模具维修保养管理制度

模具维修保养管理制度

————————————————————————————————作者:————————————————————————————————日期: 1

Qs/ZX 3023-2004 版号:A 冲压模具使用维护与管理规程

文件更改页 更改标记更改处数更改通知单号更改人签字更改日期 填表说明:1、此表作为各种文件的更改附页使用; 2、根据使用需要空栏行数自由选择。

冲压模具使用维护与管理规程Qs/ZX 3023-2004 版号:A/0 冲压模具是汽车车身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特殊工装,模具的合理使用、维护、保养与管理对延长模具使用寿命、降低冲压件成本、提高制件质量、改善模具的技术状态至关重要,是保证冲压正常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 1、模具的使用见《冲压工艺操作规程》。 2、模具的使用、维护、保养管理: 模具的使用、维护、保养管理内容包括: ⑴模具技术状态定期鉴定。 ⑵模具修理。 ⑶模具的保养。 ⑷模具技术文件管理。 ⑸模具的入库与发放。 ⑹模具的保管。 ⑺模具的报废处理。 ⑻模具易损件的制备与管理。 2.1、模具技术状态鉴定 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模具零件的自然磨损,模具制造工艺不合理,模具在机床上安装或使用不当以及设备发生故障等原因,都会使模具的主要零部件失去原有的使用性能和精度。致使模具技术状态日趋恶化,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和效率以及制品的质量。所以,在模具管理上,必须要主动地掌握模具的这些技术状态变化,并认真地予以处理,使模具能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工作。 通过模具技术状态鉴定结果,连同制品的生产数量、质量的缺陷内容,模具的磨损程度、模具损坏的原因等可制定出模具修理方案及维护方法,这对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提高模具质量及技术制造水平都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状态鉴定包括模具的工作性能检查、制件质量的检查;要求每冲压一次,检查一次,状态鉴定由模具维修人员实施,检验员和工艺员(包括车间工艺员)负责确认。鉴定后填写《模具日常检查、保养记录卡》。并负责将存在问题项及时反馈

模具维护保养管理规定

一、目的: 使模具能保持最佳的性能状态和延长使用寿命,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二、适应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模具的维护和保养的管理。. 三、职责: 定时检查、维护:需由模具维修、操作人员进行保养和检查。 四、程序 (一)模具使用前检查及保养: 1.检查模具的浇注系统是否齐全, 2模具上的零件标示是否齐全, 3.模具的升降机构升降是否灵活,定位销(孔)及顶杆是否变形、磨损 4.对于芯盒模具在安装前要对模具的表面进行清洁,防止模具安装面和射芯机 的工作台面压伤,保证模具在生产中上下安装面的平行度. 5. 芯盒模具安装好后将模具打开,将模具各部分清檫干净,以保证砂芯的质量. (二)、生产中的保养: 1. 模具使用时,导柱和导套要定时加润滑油. 2. 在生产中定期对模具的相应部位和刃口上应多次加润滑油或冲压油 3. 严禁双料冲剪,除冲压材料、润滑油外其它物品应远离作业区域。 4. 刃口型腔内铁粉状物不能滞溜太多,应及时处理滞留物和定期清理废料,生 产结束后要对模具进行全面检查、全面的清檫,保证模具的清洁度。 5. 制造过程中,当所生产的产品不符合图纸和《生产作业指导书》要求或有其 它因模具异常时要及时修理。

(三)、使用后模具保养: 1.模具接近、达到模具设定冲裁次数时,由保养人员,班长检查末次产品尺寸 是否稳定,毛边是否正常,以便决定模具是否延续生产或保养维修或报废。 2. 模具长时间使用后必须磨刃口,研磨后刃口面必须进行退磁,不能带有磁性, 否则易发生堵料、带料。 3. 弹簧等弹性零件在使用过程中最易损坏,通常出现断裂和变形现象。采取的 办法就是更换,在更换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弹性零件的规格和型号,使其与更换前相同。 4. 模具使用过程中冲头易出现断裂、弯曲和啃坏的现象。冲头和冲套的损坏一 般都用相同规格的零件进行更换。冲头的参数主要有工作部分尺寸、安装部分尺寸、长度尺寸等。 5. 紧固零件,检查紧固零件是否有松动、损坏现象,采取的办法是找相同规格 的零件进行更换。 6. 卸料零件如压料板、脱料板、顶料装置等。保养时检查各部位的配件关系及 有无损坏,对损坏的部分进行修复,并对具体的情况采取措施。 7.检查保养完成后,模具上油防锈处理,按规定办理入库,由模具库统一管理。 (四)定期维护保养 1.由模具管理员年初制定本年度的模具维护保养计划,由部门负责人评审签发。 2.定期针对仓库内的所有模具按照年度计划实施保养,包括除尘,上油及维修等. 3.模具管理员根据<模具台帐>实施模具的统一管理,如发现模具已接近使用寿命期的,应及时提出,经技术、品质、生产等相关评审,实施报废或重新开模.

冲压模具使用养护与管理规定

冲压模具使用养护与管理规定(拟稿)冲压模具就是汽车车身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特殊工装,模具的合理使用、维护、保养与管理对延长模具使用寿命、降低冲压件成本、提高制件质量、改善模具的技术状态至关重要,就是保证冲压正常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 1、模具的使用见《冲压工艺操作规程》。 2、模具的使用、维护、保养管理: 模具的使用、维护、保养管理内容包括: ⑴模具技术状态定期鉴定。 ⑵模具修理。 ⑶模具的保养。 ⑷模具技术文件管理。 ⑸模具的入库与发放。 ⑹模具的保管。 ⑺模具的报废处理。 ⑻模具易损件的制备与管理。 2、1、模具技术状态鉴定 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模具零件的自然磨损,模具制造工艺不合理,模具在机床上安装或使用不当以及设备发生故障等原因,都会使模具的主要零部件失去原有的使用性能与精度。致使模具技术状态日趋恶化,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与效率以及制品的质量。所以,在模具管理上,必须要主动地掌握模具的这些技术状态变化,并认真地予以处理,使模具能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工作。 通过模具技术状态鉴定结果,连同制品的生产数量、质量的缺陷内容,模具的磨损程度、模具损坏的原因等可制定出模具修理方案及维护方法,这对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提高模具质量及技术制造水平都就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状态鉴定包括模具的工作性能检查、制件质量的检查;要求每冲压一批次,检查一次,状态鉴定由模具维修人员实施,模管员负责确认。鉴定后模管员填写《模具日常检查、保养记录卡》。并负责将存在问题项及时反馈给保全课。 2、1、1模具的工作性能检查 在模具使用前、过程中与在使用后,要对模具的性能及工作状态,进行详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