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活动设计对数函数及其性质(1)

教学活动设计对数函数及其性质(1)
教学活动设计对数函数及其性质(1)

教学设计------对数函数及其性质(1)

石家庄二中王大芬

一、教材分析

本节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对数函数是继指数函数之后的又一个重要初等函数,无论从知识或思想方法的角度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都有许多类似之处。因此可采用类比的方法教学。但是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相比所涉及的知识更丰富、方法更灵活,能力要求也更高。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刚从初中升入高一的学生,仍保留着初中生许多学习特点,能力发展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折阶段,但更注重形象思维。由于函数概念十分抽象,又以对数运算为基础,同时,初中函数教学要求降低,初中生运算能力有所下降,这双重问题增加了对数函数教学的难度。教师必须认识到这一点,教学中要控制要求的拔高,关注学习过程。

三、设计理念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数函数的教学首先要挖掘其知识背景贴近学生实际,其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他们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确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实例,直观了解对数函数模型所刻画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2.通过图像掌握对数函数的性质,并能运用它解决简单问题;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难点是底数对对数函数值变化的影响.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背景材料→ 引出课题 → 函数图象→ 函数性质 →问题解决→归纳小结

(一)熟悉背景、引入课题

如图1材料2(幻灯):某种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

个 ……,

(1)分裂次数n 与细胞个数y 的函数关系是:

(2),如果大约可以得到细胞1万个,10万个 ……,试问这种细胞经过多少次分裂?分裂次数y 就是要得到的细胞个数x 的函数,即x y 2log =;

图 1

1.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函数的特征:含有对数符号,底数是常数,真数是变量,从而得出对数函数的定义:形如函数0(log >=a x y a ,且)1≠a 叫做对数函数,

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0,+∞).

注意:○1 对数函数的定义与指数函数类似,都是形式定义,注意辨别.如:

x y 2log 2=,5

log 5

x

y = 都不是对数函数. ○

2 对数函数对底数的限制:0(>a ,且)1≠a . 2.根据对数函数定义填空;

例1 (1)函数)2(log +=x y a 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 (其中1,0≠>a a )

(2) 函数2log x y a = 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 (其中1,0≠>a a ) (二)尝试画图、形成感知 1.确定探究问题

教师:当我们知道对数函数的定义之后,紧接着需要探讨什么问题? 学生1: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教师:你能类比前面研究指数函数的思路,提出研究对数函数图象和性质的方

法吗?

学生2:先画图象,再根据图象得出性质

教师:画对数函数的图象是否象指数函数那样也需要分类? 学生3:按1>a 和10<

教师:分两个小组分别作出图像(描点法),然后观察图象主要看哪几个特征? 步骤一:(1)用描点法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对数函数的图象

x y 2log = x y 2

1log =

(2)用描点法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对数函数的图象 x y 3log = x y 3

1log =

步骤二:观察对数函数x y 2log =、x y 3log =与x y 2

1log =、x y 3

1log =的图象特

征 ,看看它们有那些异同点。

学生4:从图象的形状、位置、升降、定点等角度去识图

有了这种画图感知的过程以及学习指数函数的经验,学生很明确

)1(log >=a x y a 、)10(log <<=a x y a 的图象代表对数函数的两种情形。(图2)

学生5:自主发现了图象的下列特征:

①图象都在y轴右侧,向y轴正负方向无限延伸;

②都过(1、0)点;

③当1>

a时,图象沿x轴正向逐步上升,当x趋近0时,图像向下与y轴不相交;当1

0<

④不具有奇偶性

2.学生继续探究:

让对数函数的底变化图形又会怎样?

(1)如图3、4较为熟练地用描点法画出下列对数函数

x

y

2

log

=、x

y

2

1

log

=、x

y

3

log

=、x

y

3

1

log

=的图象

图2

(2)如图5学生选取底数a=1/4、1/5、1/6、1/10、4、5、6、10,并推荐几位代表上台演示‘几何画板’,得到相应对数函数的图象。由于学生自己动手,加上‘几何画板’的强大作图功能,学生非常清楚地看到了底数a是如何影响函数0

(

log>

=a

x

y

a

,且)1≠a图象的变化。

3.拓展探究:(1)对数函数x

y

2

log

=与x

y

2

1

log

=、x

y

3

log

=与

x

y

3

1

log

=的图象有怎样的对称关系?

(2)对数函数)1

(

log>

=a

x

y

a

,当a值增大,图象的上升“程度”

怎样?)1

0(

log<

<

=a

x

y

a

当a值增大,图象的上升“程度”怎样?

(3)“同正一负”

(4)当1>x时,底越大函数值越小;

图3

图4

图5

当1

0<

说明:这是学生探究中容易忽略的地方,通过补充学生对对数函数图象感性认识就比较全面。

(三)理性认识、发现性质归纳

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的基础上填写如下表格:

函数

)1

(

log>

=a

x

y

a

)1

0(

log<

<

=a

x

y

a

图像

定义域R+R+

R R

单调性在(0,+ )上是增函数在(0,+ )上是减函数过定点(1,0)(1,0)

取值范围

1

0<

<

y

1>x时,0>y

1

0<

<

y

1>x时,0>y

∝∝

(四)探究问题、变式训练

问题一:比较下列各组数中两个值的大小:

(1) 4.3log 2 ,4.8log 2 (2)2.1log 2.0, 3.2log 2.0

变式训练:1. 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值的大小:

⑴ 2log 3

5log 2 ⑵ 3log 3.0 7log 2

⑶ 2.0log 3.0 2.0log 5.0 ⑷ 3log 2 3log 5.2 2.已知下列不等式,比较正数n m , 的大小:

(1)m n 22log log < (2) m n 2.02.0log log < (3) m n a a log log < 1.议一议:(1)怎样的函数称为对数函数?

(2)对数函数的图象形状与底数有什么样的关系? (3)对数函数的性质与底数有什么样的关系?

2.看一看:对数函数的图象特征和相关性质

对数函数的图象特征及性质

1>a

10<

函数的定义域为(0,+∞) 函数的定义域为(0,+∞)

非奇非偶函数

非奇非偶函数

3.布置作业:

公开课教案《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尤溪五中 开课班级:高一(3)开课时间:2019.10.24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基本初等函数是函数的核心内容,而对数函数又是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之一。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指数函数及对数运算,为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同时对数函数作为常用数学模型是解决有关自然科学领域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本节课的学习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参加生产和实际生活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因此本节课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 (2)掌握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并在探索过程中学会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研究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对数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学习从具体实例中提炼数学概念的方法,由形象到抽象,由具体到一般,提高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2)学生通过自己动手作图,分组讨论对数函数的性质,提高动手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类比指数函数性质研究对数函数,培养学生运用类比的思想研究数学问题的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乐趣,感受数学图形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爱国主义热情,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本节课是新授课,,因此我把本节课重点定为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难点:学生在探究对数函数性质时可能会遇到障碍,因此我把探究对数函数性质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四、教学过程:

然后由学生讨论完成下表:(空白表,由学生填) 函数 log a y x = 的图象 特征函数 log a y x = 的性质 图象都位于y轴的右方

对数函数 优秀教案

《对数函数》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小节选自《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数学(基础模块上册)》第四章,主要内容是学习对数函数的定义、图象、性质及初步应用。对数函数是继指数函数之后的又一个重要初等函数,无论从知识或思想方法的角度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都有许多类似之处。与指数函数相比,对数函数所涉及的知识更丰富、方法更灵活,能力要求也更高。学习对数函数是对指数函数知识和方法的巩固、深化和提高,也为解决函数综合问题及其在实际上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刚从初中升入高一的学生,仍保留着初中生许多学习特点,能力发展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折阶段,但更注重形象思维。由于函数概念十分抽象,又以对数运算为基础,同时,初中函数教学要求降低,初中生运算能力有所下降,这双重问题增加了对数函数教学的难度。教师必须认识到这一点,教学中要控制要求的拔高,关注学习过程。 三、设计理念 本节课以建构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以新课标基本理念为依据进行设计的,针对学生的学习背景,对数函数的教学首先要挖掘其知识背景贴近学生实际,其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他们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确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实例,直观了解对数函数模型所刻画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2.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3.通过比较、对照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图象类比指数函数,探索研究对数函数的性质,培养学生运用函数的观点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难点是底数对对数函数值变化的影响.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背景材料→引出课题→函数图象→函数性质→问题解决→归纳小结 (一)熟悉背景、引入课题 1.让学生看材料: 如图1材料(多媒体):某种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

高中数学对数函数教案

高中数学对数函数教案 数学对数函数教案【教学目标】 1.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且在掌握性质的基础上能进行初步的应用. (1)能在指数函数及反函数的概念的基础上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了解对底数的要求,及对定义域的要求,能利用互为反函数的两个 函数图象间的关系正确描绘对数函数的图象. (2)能把握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实质去研究认识对数函数的性质,初步学会用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2.通过对数函数概念的学习,树立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观点,通过对数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学习,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思想,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在图象与性质上的对比,对学生进行对称美,简洁美等审美教育,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数学对数函数教案【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对数函数又是函数中一类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它是在学生 已经学过对数与常用对数,反函数以及指数函数的基础上引入的.故 是对上述知识的应用,也是对函数这一重要数学思想的进一步认识 与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与性质的学习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 完整,系统,同时又是对数和函数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它是解决有关 自然科学领域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是学生今后学习对数方程, 对数不等式的基础. (2)本节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掌握对数函数的图 象性质.难点是利用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得到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由于对数函数的概念是一个抽象的形式,学生不易理解,而且又

是建立在指数与对数关系和反函数概念的基础上,故应成为教学的 重点. (3)本节课的主线是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所有的问题 都应围绕着这条主线展开.而通过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关系由已 知函数研究未知函数的性质,这种方法是第一次使用,学生不适应,把握不住关键,所以应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法建议 (1)对数函数在引入时,就应从学生熟悉的指数问题出发,通过 对指数函数的认识逐步转化为对对数函数的认识,而且画对数函数 图象时,既要考虑到对底数的分类讨论而且对每一类问题也可以多 选几个不同的底,画在同一个坐标系内,便于观察图象的特征,找 出共性,归纳性质. (2)在本节课中结合对数函数教学的特点,一定要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大胆猜,要以学生的研究为主,教师只是不断地反函数这 条主线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教给他 们思考问题的方法,获取知识的途径,使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得,练有所获,,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数学对数函数教案【教学设计示例】 一.引入新课 一.对数函数的概念 1.定义:函数的反函数叫做对数函数. 由于定义就是从反函数角度给出的,所以下面我们的研究就从这个角度出发.如从定义中你能了解对数函数的什么性质吗?最初步的 认识是什么? 教师可提示学生从反函数的三定与三反去认识,从而找出对数函数的定义域为,对数函数的值域为,且底数就是指数函数中的,故 有着相同的限制条件.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一起来研究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教案完整版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教案完整版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一、教材分析 《对数函数》出现在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第二课时。对数函数是高中数学在指数函数之后的重要初等函数之一,无论从知识角度还是思想方法的角度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都有类似之处。与指数函数相比,对数函数所涉及的知识更丰富、方法更灵活、能力要求也更高。而且学习对数函数是对指数函数知识和方法的巩固、深化和提高,指出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反映了两个变量的相互关系,蕴含了函数与方程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是以后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也为解决函数总和问题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而对数函数是高中阶段所要研究的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之一.学生在高中有一定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已经学习了三种基本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已经具有一定的函数基础知识,并且

在对数函数之前学习了指数函数,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具备通过类比指数函数学习来认识对数函数的性质。因此本节对数函数既是对以前函数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对函数这一重要数学思想的进一步认识与理解.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系统,为学生今后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 三、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依据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遵循《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本节的教学要求,将对数函数及其性质此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设置为: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掌 握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初步利用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来解决简单问题(会求对数函数的定义域;会用对数函数的定义比较两个对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过探究对数函数的图像 和性质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

对数函数教学设计

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一、教学内容分析: 1、对数是学生在高一刚刚接触到的新概念,不易理解,计算的形式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2、以对数作为基础的对数函数是高中函数学生最不易掌握的函数类型。 3、函数是高中十分重要的概念. 其中关于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对称性等函数的性质应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这在学习、解决函数问题的过程中显得十分重要,应在适当的时机对学生这种函数的整体观念加以培养,这节课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可以把握的机会。 二、学生分析: 1、学生从初中到高一年级接触到了一些函数和研究函数的一些方法。 2、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有一定的熟练程度(主要指作函数图象)。 3、学生在学习了反函数之后,有了研究新函数的一种新方法,因此,选择这节课让学生自主研究对数函数的性质。 学生可以选择描点作图的方法来研究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也可以选择使用教学软件来研究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还可以通过研究指数函数反函数的方法来研究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等。 三、教学目标: 1、会画对数函数的图像,理解对数函数的性质。 2、对于函数的性质与函数图像的形态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初步的整体的理解,体会研究函数性质的过程中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在研究问题过程中的体现。 3、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质疑的意识,培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交流的习惯。 四、教学重点: 1、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 2、理解研究函数图像和性质的方法; 3、能准确画对数函数的图像,理解对数函数的性质。 4、利用对数函数的性质初步解决一些有关求函数定义域、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等。 五、教学难点: 1、对数函数图像的准确作图; 2、准确得到对数函数的性质,并利用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六、教学活动:

对数函数优秀教案

《对数函数》优秀教案 一、教材分析 对数函数是在学习指数函数、对数的基础上引入的,由此我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通过指数与对数的联系,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并能简单应用。 2、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信息检查和整合能力。 教学重点: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教学难点:由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的关系,利用指数函数图像和性质得到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二、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讨论启发学生归纳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及性质,同时在教学中渗透“类比联想”、“数形结合”及“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教学过程 1、提出问题 我们来看下上节课的2.1.2的例8:截止到1999年底,我国人口约13亿,如果今后能将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控制在1%,那么经过20年后,我国人口数最多为多少? 1999年底,我国人口约13亿; 经过1年(即2000年),人口数为13+13*1%=13*(1+1%)(亿) 经过2年(即2001年),人口数为13*(1+1%)+13*(1+1%)*1%=13*(1+1%)2(亿) 经过3年(即2002年),人口数为13*(1+1%)2+13*(1+1%)2*1%=13*(1+1%)3(亿) 。。。。。。。。。。。。。。。。。。。 所以经过x 年,人口数为y=x %)11(*13+=x 01.1*13(亿) 当x=20时,1601.1*1320≈=y (亿) 所以经过20年后我国人口数最多为16亿。 咱们上节课的例题,我们能从关系式x y 01.1*13=中,算出任意一个年头x 的人口总数,那反之,如果问,哪一年的人口数可达到18亿,20亿,30亿,该如何解决? 上述问题实际上就是从x x x 01.113 30,01.11320,01.11318===,...中分别求出x ,即已知底数和幂的值,求指数这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对数函数问题, 通过我们学习的对数表示方法,咱们可以把上面的式子表示成:x y =01.1log ,其中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教案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一) 隆湖中学教师 李江华 教学目标 (一) 教学知识点 1. 对数函数的概念; 2. 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二) 能力训练要求 1. 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 2. 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性质; 3. 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 (三)德育渗透目标 1.认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转化; 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了解对数函数在生产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教学重点 对数函数的图象、性质. 教学难点 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指对数互化关系: b N N a a b =?=log 2、 )10(≠>=a a a y x 且的图象和性质. 3、 我们研究指数函数时,曾经讨论过细胞分裂问题,某种细胞分裂时,得到的细胞的个 数y 是分裂次数x 的函数,这个函数可以用指数函数y =x 2表示.

现在,我们来研究相反的问题,如果要求这种细胞经过多少次分裂,大约可以得到1万个,10万个……细胞,那么,分裂次数x 就是要得到的细胞个数y 的函数.根据对数的定义,这个函数可以写成对数的形式就是y x 2log =. 如果用x 表示自变量,y 表示函数,这个函数就是x y 2log =. 引出新课--对数函数. 二、新授内容: 1.对数函数的定义: 函数x y a log =)10(≠>a a 且叫做对数函数,定义域为),0(+∞. 学生思考问题:为什么对数函数概念中规定?1,0≠>a a 例1.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2log x y a =; (2))4(log x y a -=; 分析:此题主要利用对数函数x y a log =的定义域(0,+∞)求解. 解:(1)由2 x >0得0≠x ,∴函数2log x y a =的定义域是{}0|≠x x ; (2)由04>-x 得40得x>1, ∴函数 的定义域是()+∞,1. 2.对数函数的图象: 通过列表、描点、连线作x y 2log =与x y 2 1log =的图象: 思考:x y 2log =与x y 2 1log =的图象有什么关系? 3,(1)根据对称性(关于x 轴对称)已知y =3log x 的图像,你能画出y =x 3 1log 的图像吗? 1 1log )3(7 -=x y 11 log 7-=x y

对数函数图象的与性质教学设计

课题: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第一课时) 一、教材内容解析 1、“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北师大版)第三章“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一章中的重点内容。此前,学生已对函数、定义域、值域等相关概念及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对称性等函数性质有了很深刻的了解和掌握。同时本节课又是在刚刚学习了对数函数的概念和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的关系后,对对数函数的进一步深入学习。也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研究函数的方法,即“概念---图像---性质--应用”的过程。同时,为后面函数的学习做好铺垫。 2、“对数函数”是基本初等函数之一,对数函数的知识在其他章节和其他学科中有着广泛应用。同时,对数函数作为常用的数学模型在解决社会生活问题(统计、规划)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课的学习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参加生产和实际生活提供了必要的数学基本技能。同时,本节课对对数函数的性质研究不仅反映出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关系,同时也蕴含了函数、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也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学生学情分析 1、心理生理上:高一年级的学生已入校两个月,现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所以在学习情绪和学习态度上也相对稳定。加之,新入高一不久,学生渴望知识和学习的情绪也都空前高涨,主动积极,不畏艰难。 2、知识上:从初中到现在学生已学习了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等初等函数,已对函数的相关概念、研究函数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加之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关系学生已明白,可以通过类比的方法研究学习。 三、教学目标设置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并且在掌握性质的基础上能进行必要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及观察、分析、归纳的思维过程。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对数函数及其性质》教案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并了解其图象的特点.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数学问题的素养.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以及优化他们的个性品质.二、教学重点、难点与关键 重点: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及其图象,使学生能初步自觉地、有意识地利用图象 研究对数函数的性质.难点:理解和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特征,区分01a <<和1a >不同条件下的性质. 关键:认识底数a 与对数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2.2.1的例题6(即考古学家是如何估算出土文物或古遗址的年代)引入,让学生利用计算器计算并填写下表. 学生填写完毕后,引导他们观察上表,让他们体会“对每一个碳14的含量P 的取值,通过对应关系,生物死亡年数t 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并且对不同的P 值,也都有不同的t 值与它对应,从而t 是P 的函数”. (二)对数函数的概念 1、对数函数的定义函数x log y a =(0>a 且1≠a )称为对数函数.定义域:),0(+∞.2.例题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2x log y a = (2)()x log y a -=4 (三)分组讨论,得出对数函数图象及其性质 1、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分发第一张表格(印有直角坐标系);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常规方法(即列表、描点、连线成图)画出四个具体的对数函数x log y 2=、x y 21log =、x y 3log =以及 x y 3 1log =的图象. 生物的死亡年数t 0.001 0.01 0.1 0.3 0.5 碳14的含量P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教案及设计说明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教学设计 三亚市第四中学邓影 课题: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使用教材: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 第二章第2.2.2节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基本初等函数是函数的核心内容,而对数函数又是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之一。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指数函数及对数运算,为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同时对数函数作为常用数学模型是解决有关自然科学领域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本节课的学习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参加生产和实际生活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因此本节课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重难点 重点:本节课是新授课,,因此我把本节课重点定为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难点:学生在探究对数函数性质时可能会遇到障碍,因此我把探究对数函数性质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实际情况及其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 (2)掌握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并在探索过程中学会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研究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对数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学习从具体实例中提炼数学概念的方法,由形象到抽象,由具体到一般,提高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2)学生通过自己动手作图,分组讨论对数函数的性质,提高动手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类比指数函数性质研究对数函数,培养学生运用类比的思想研究数学问题的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乐趣,感受数学图形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爱国主义热情,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三、教法学法 1.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它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正值身心发展的过渡时期,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喜欢新鲜事物,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过思维还不是很成熟. 在目标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建构主义学习观,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拟采用“探究式 ...”教学方法。将一节课的核心内容通过四个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其理论依据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很好地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问题为主线,思维为主攻”的“四为主”的教学思想。 2. 学法指导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因此本节课学生将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对教师提供的素材经历创设情境→获得新知→作图察质→问题探究→归纳性质→学以致用→趁热打铁→画龙点睛→自我提升的过程,这一过程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3. 教学手段 本节课我选择计算机辅助教学。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示运动变化过程,使信息技术真正为教学服务. 4.教学流程

对数函数教学设计

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一、教学内容分析: 1、对数就是学生在高一刚刚接触到的新概念,不易理解,计算的形式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2、以对数作为基础的对数函数就是高中函数学生最不易掌握的函数类型。 3、函数就是高中十分重要的概念、其中关于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对称性等函数的性质应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这在学习、解决函数问题的过程中显得十分重要,应在适当的时机对学生这种函数的整体观念加以培养,这节课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可以把握的机会。 二、学生分析: 1、学生从初中到高一年级接触到了一些函数与研究函数的一些方法。 2、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有一定的熟练程度(主要指作函数图象)。 3、学生在学习了反函数之后,有了研究新函数的一种新方法,因此,选择这节课让学生自主研究对数函数的性质。 学生可以选择描点作图的方法来研究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也可以选择使用教学软件来研究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还可以通过研究指数函数反函数的方法来研究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等。 三、教学目标: 1、会画对数函数的图像,理解对数函数的性质。 2、对于函数的性质与函数图像的形态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初步的整体的理解,体会研究函数性质的过程中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在研究问题过程中的体现。 3、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质疑的意识,培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交流的习惯。 四、教学重点: 1、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 2、理解研究函数图像与性质的方法; 3、能准确画对数函数的图像,理解对数函数的性质。 4、利用对数函数的性质初步解决一些有关求函数定义域、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等。 五、教学难点: 1、对数函数图像的准确作图; 2、准确得到对数函数的性质,并利用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六、教学活动:

人教A版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教案

2021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对数函数及其性质教案 教学目标设置 课标要求: 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能用描点法或借助计算工具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教学目标: 1.通过问题情境,抽象出对数函数的概念,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 2.类比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研究方法,分组做出图象,归纳出对数函数的性质,渗透数形结合、从特殊到一般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3.会求和对数函数有关的函数的定义域,会利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大小. 一、学生学情分析 1.刚升入高中的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指数函数”以及“对数的概念与运算性质”,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对如何研究一个具体函数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授课学生属于本校第二层次的班级,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具备一定的类比能力. 2.虽然有“指数函数”的学习作为参照,但是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分析问题的能力仍然不足,如何从对数函数的图象归纳出对数函数的性质对学生来说仍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底数a对函数值变化的影响,教学时,教师要适当引导. 二、教学策略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以问题引导全程,启发学生反复思考,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此过程中学生不断将知识、方法内化成为自己的认知结构.这样做可使学生经历新概念产生的过程,认识新旧知识的联系,在过程中感受学习新概念、研究新函数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难点:引导学生采用数形结合地方法从具体到一般地探索、概括对数函数的性质. 四、教学基本流程 五、教学情境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问题1:你知道考古学家是如何推测出土文物或古遗址年代的吗?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体会变量P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 生:利用科学计算器完成表格. 师:从函数的观点引导学生认识P t 2 1 5730 log =(将该函数板书于副板,为提 炼对数函数模型做准备). (二)探索新知 1.对数函数的定义 ※问题2:观察上述函数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提炼对数函数模型)10(log ≠>=a a x y a 且. 师:引导学生观察函数的特征:含有对数符号,底数是常数,真数是变量(用 x 表示函数的自变量,用y 表示函数值,并将底数抽象为字母a ,将解析式概括 为x y a log =的形式). ※问题3:根据前面对对数的学习,你认为a 的取值范围是什么?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呢?

对数函数公开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 【课题】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班级】13级学前7班 【时间】2014年4月23日【任课教师】康小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 (2)掌握对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能画出对数函数的简图,会判断对数函数的单调性; (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2)培养学生尝试、探索、合作及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探究对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难点:对数函数性质的获得. 关键:对数函数的性质主要是类比指数函数的研究方法,借助数学软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突破难点.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总结归纳、讲练结合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兴趣导入 1.提出问题 某种物质的细胞分裂,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则1个这样的细胞分裂y次后得到细胞个数x为? y2?x 1 反过来,分裂多少次可以得到1万个细胞,10万个??即知道分裂得到的细胞个数如何求得分裂次数呢? 2.解决问题 yxxy y,的函数关系是1个细胞经过与次分裂后得到写成对个细胞,则设2x?x位于真数位置.,此时自变量数式为x?logy2*教学意图:导入实例易于学生想象,领会函数意义 二、动脑思考探索新知

概念:一般地,形如的函数叫以为底的对数函数,其中a>0且a≠1.对数axlogy?a 函数的定义域为。)(0,??例如、、都是对数函数.x?logyx?lgyx?logy132想一想:对数函数解析式有哪些结构特征? 概念辨析:下列函数哪些是对数函数? (4)y?logx;2;logx(1)y?5a(5)y?loga(x?0,且x?1)(2)y?logx?1;x2(3)y?2logx;8*教学意图:指导体会对数函数的特点。 三、对数函数性质的初步探究 类比研究指数函数的方法,借助对数函数的图像研究其性质. (一)利用“描点法”作函数和的图像.x?logyx?logy122函数的定义域为,取x 的一些值,列表如下:)??(0, 11 4 x1 2 ??24xy?log-1 0 -2 1 2 ??2x?logy-1 2 0 -2 1 ??12 2 观察函数图像发现: 1.函数和的图像都在y轴的右边;xy?logxlogy?212??;2.图像都经过点1,03.函数的图像自左至右呈上升趋势;函数的图像自左至右呈下xlogy?x?logy21 2降趋势.

对数函数教案

高一数学《对数函数》学案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2. 过程与方法:能借助教学工具画出具体对数函数图像,探索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知识重点:对数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知识难点:对数函数的性质及简单应用 预习学案 1. 对数函数的定义 函数 叫做对数函数. 2. 思考: ① 底数对函数值有什么影响? ② 对数函数x y x y 2log 2==与有何关系? ③ 如何应用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比较两对数值的大小? ④ 若[][])(log )(log x g x f a a =,则 ; 若[][])(log )(log x g x f a a ≥,则 . 预习检测 1.下列函数是对数函数的有 ( ) ⑴x y 3log 2=;⑵x y 3log 1+=;⑶x y πlog =;⑷23)(log x y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已知10<<<xy a 3.函数)23lg(2+-=x x y 的定义域为F ,)2lg()1lg(-+-=x x y 的定义域为G ,那么 ( ) A.Φ=?G F B.G F = C.G F ? D.F G ?

高一数学《对数函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 并通过对数函数的图象分析得出函数性质,会求解对数函数定义域及比较对数值大小。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对数函数内容的学习, 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数函数有关性质的研究,培养观察、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以及数学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数函数的定义、图象和性质。 难点:底数a 大小对对数函数图象与性质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一)知识方法准备 1.学习指数函数时,对其性质研究了哪些内容,采取怎样的方法? 2.对数的定义及其对底数的限制. (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情景: 回忆学习指数函数时用的实例。某种细胞分裂时,一个分裂成为原来的两个.细胞的个数y 是分裂次数x 的函数:y=x 2。如果要求这种细胞经过多少次分裂,大约可以得到1万个,10万个……细胞,根据下表: 对于每一个细胞个数y ,通过对应关系y x 2log ,都有唯一确定的分裂次数x 与它对应,所以分裂次数x 就是分裂后要得到的细胞个数y 的函数。

对数函数教学设计

对数函数教学设计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一、教学内容分析: 1、对数是学生在高一刚刚接触到的新概念,不易理解,计算的形式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2、以对数作为基础的对数函数是高中函数学生最不易掌握的函数类型。 3、函数是高中十分重要的概念.其中关于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对称性等函数的性质应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这在学习、解决函数问题的过程中显得十分重要,应在适当的时机对学生这种函数的整体观念加以培养,这节课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可以把握的机会。 二、学生分析: 1、学生从初中到高一年级接触到了一些函数和研究函数的一些方法。 2、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有一定的熟练程度(主要指作函数图象)。 3、学生在学习了反函数之后,有了研究新函数的一种新方法,因此,选择这节课让学生自主研究对数函数的性质。 学生可以选择描点作图的方法来研究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也可以选择使用教学软件来研究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还可以通过研究指数函数反函数的方法来研究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等。 三、教学目标:

1、会画对数函数的图像,理解对数函数的性质。 2、对于函数的性质与函数图像的形态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初步的整体的理解,体会研究函数性质的过程中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在研究问题过程中的体现。 3、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质疑的意识,培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交流的习惯。 四、教学重点: 1、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 2、理解研究函数图像和性质的方法; 3、能准确画对数函数的图像,理解对数函数的性质。 4、利用对数函数的性质初步解决一些有关求函数定义域、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等。 五、教学难点: 1、对数函数图像的准确作图; 2、准确得到对数函数的性质,并利用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六、教学活动:

《对数函数》教学设计

课题:§2.2.2对数函数(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实例,直观了解对数函数模型所刻画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2)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3)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会简单运用图象性质解决问题。 (4)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学会研究函数性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对数函数的定义,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教学难点:由具体的对数函数图象归纳一般的图象,性质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知识方法准备) ○ 1 学习指数函数时,对其性质研究了哪些内容,采取怎样的方法? 设计意图:结合指数函数,让学生熟知对于函数性质的研究内容,熟练研究函数性质的方法——借助图象研究性质. ○ 2 对数的定义及其对底数的限制. 设计意图:为讲解对数函数时对底数的限制做准备. 2.(引例) 教材2.2.1例6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上表,体会“对每一个碳14的含量P 的取值,通过对应关 系P t 2 15730 log =, 生物死亡年数t 都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从而t 是P 的函数” .(进而引入对数函数的概念) 二、新课教学 (一)对数函数的概念 1.定义:函数0(log >=a x y a ,且)1≠a 叫做对数函数(logarithmic function ) 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0,+∞). 注意:○1 对数函数的定义与指数函数类似,都是形式定义,注意辨别.如:x y 2log 2=, 5 log 5 x y = 都不是对数函数,而只能称其为对数型函数. ○ 2 对数函数对底数的限制:0(>a ,且)1≠a . 巩固练习:(教材P 71例7) (二)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问题:你能类比前面讨论指数函数性质的思路,提出研究对数函数性质的内容和方法吗? 研究方法:画出函数的图象,结合图象研究函数的性质.

对数函数教学设计

对数函数教学设计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一、教学内容分析: 1、对数是学生在高一刚刚接触到的新概念,不易理解,计算的形式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2、以对数作为基础的对数函数是高中函数学生最不易掌握的函数类型。 3、函数是高中十分重要的概念. 其中关于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对称性等函数的性质应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这在学习、解决函数问题的过程中显得十分重要,应在适当的时机对学生这种函数的整体观念加以培养,这节课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可以把握的机会。 二、学生分析: 1、学生从初中到高一年级接触到了一些函数和研究函数的一些方法。 2、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有一定的熟练程度(主要指作函数图象)。 3、学生在学习了反函数之后,有了研究新函数的一种新方法,因此,选择这节课让学生自主研究对数函数的性质。

学生可以选择描点作图的方法来研究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也可以选择使用教学软件来研究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还可以通过研究指数函数反函数的方法来研究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等。 三、教学目标: 1、会画对数函数的图像,理解对数函数的性质。 2、对于函数的性质与函数图像的形态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初步的整体的理解,体会研究函数性质的过程中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在研究问题过程中的体现。 3、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质疑的意识,培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交流的习惯。 四、教学重点: 1、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 2、理解研究函数图像和性质的方法; 3、能准确画对数函数的图像,理解对数函数的性质。 4、利用对数函数的性质初步解决一些有关求函数定义域、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等。 五、教学难点: 1、对数函数图像的准确作图;

3.2.2对数函数教案

3.2.2对数函数 【学习要求】 1.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 2.掌握对数函数的性质; 3.了解对数函数在生产实际中的简单应用. 【学法指导】 通过画函数y=log2x和y=log x的图象,观察其图象特征及由图象归纳函数的性质,进一步培养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法,以及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养成善于观察、归纳的学习习惯. 填一填:知识要点、记下疑难点 1.对数函数的概念: 函数y=log a x (a>0,a≠1,x>0) 叫做对数函数. 2.a: (1)对数函数的定义域是正实数集,即(0,+∞) ,值域是实数集R; (2)在定义域内,当a>1 时是增函数, 当00,a≠1)叫做对数函数,但习惯上自变量用x表示,所以这个函数就写成y=log a x.这样一来,你能给对数函数下一个定义吗? 答:函数y=log a x(a>0,a≠1,x>0)叫做对数函数,它的定义域为(0,+∞),值域是实数集R. 问题4你能说出在指数函数y=2x和对数函数x=log2y中,x,y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同点及不同点吗? 答:在指数函数y=2x和对数函数x=log2y中,x,y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一样的.所不同的只是在指数函数y=2x里,x 当作自变量,y当作因变量,而在对数函数x=log2y中,y当作自变量,x是因变量. 问题5函数y=log a x与函数y=a x(a>0,a≠1)的定义域、值域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对数函数的定义域是指数函数的值域,对数函数的值域是指数函数的定义域. 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a>0,a≠1): (1)y=log a x2; (2)y=log a(4-x). 解:(1)由x2>0,得x≠0,∴函数y=log a x2的定义域是{x|x≠0}; (2)由4-x>0,得x<4, ∴函数y=log a(4-x)的定义域是{x|x<4}. 小结:此题主要利用对数函数y=log a x的定义域(0,+∞)求解. 跟踪训练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a>0,a≠1): (1)y=log a(9-x2); (2)y=log2(16-4x). 解:(1)由9-x2>0,得-30,得4x<16=42,由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得x<2, ∴函数y=log2(16-4x)的定义域为{x|x<2}. 探究点二对数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问题1如何作出函数y=log2x及y=log x的图象? 答:作图步骤: 列表描点连线: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教案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教案 霍邱县周集中学张拯 2006年10月 教学目标: 1、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 2、根据函数图象探索并理解对数函数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对数函数的学习,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2、能够用类比的观点看问题,体会知识间的有机联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对数函数的定义、图象和性质 教学难点:用数形结合的办法探索并归纳对数函数的性质。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适时引入新课 (教师提出问题)①本章开头2.1问题1中,在2001-2020年,各年的GDP均为00年的倍数,倍数m与时间n 的关系式为m=1.073n;②某种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个数a 与分裂次数b的关系式为为a=2b。

师:上述关系式都是什么类型的式子? 生:都是指数式。 师:你能把它改写成对数式吗? 生:可以改写成:n=log1.073m a=log2b 师:请大家观察这两个式子有何共同特征? (生合作交流,共同探究,师参与交流探究过程) 生甲:n是m的函数,a是b的函数。 生乙:这是对数式,m与b都是真数,它们应为正数。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这里任意给定一个m,有唯一的n与它对应,任意给定一个b,有唯一的a与它 对应,所以n是m的函数,a是b的函数。 师:通常表达一个函数,x表示自变量,y表示自变量,你能用含有x、y的解析式表示它们吗? 生:y=log1.073x,y=log2x 师:能用一个共同的解析式表达吗? 部分生(齐答):y=log a x 部分生(抢答):底数a>0且a≠1 师:非常好,这是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研究的对数函数。(引入新课,师板书课题:对数函数) 二、新课讲授

对数函数图像和性质教案

5.3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规律. ②掌握对数函数的性质,能初步运用性质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发现函数图像性质;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数函数的图象,归纳出对数函数的性质,利用对数函数的性质初步解决一些有关求函数定义域、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题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分析推理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质疑的意识,培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交流的习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对数函数图像性质的应用. 【教学难点】 底数a对图象的影响及对数函数性质的应用.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课时】 1课时 【教学用具】三角板,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 对数函数概念; 2. y=log2x以及y=log0.5x函数图像及其性质。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是否已作出两组对数函数的图像。 2.观察对数函数y=log2x,y=log3x,y=log5x图像有什么异同, 类比归纳底数a﹥1时对数函数图像形状及性质;

3.观察y=log 0.2x ,y=log 0.3x ,y=log 0.5x 图像有什么异同,类比归纳底数0﹤a ﹤1时对数函数图像及性质。 4.学生合作交流,探究归纳出对数函数图像及性质: 师给予强调补充和评价。 三、 例题讲解,及时训练。 1.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y=log a x 2 (2) y=log a (4-x) (师规范格式讲一题,另一学生板演,学生纠错) 基础训练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y=log 5 (2)y=log 5(1-x) (学生板演,学生评价) 2.例2 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数的大小: ⑴ log 2 3.4 , log 28.5 ⑵ log 0.31.8 , log 0.32.7 (师讲解一题,学生思考另一题,板演) 探讨:如何比较log a 3.1 与 log a 5.9 的大小( 其中a >0 , a ≠1 )? 基础训练2: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数的大小: ⑴ lg6 lg8 ⑵ log 0.56 log 0.54 1 21 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