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业生产统计指示计算方法-6第四章

化学工业生产统计指示计算方法-6第四章
化学工业生产统计指示计算方法-6第四章

第四章技术经济指标

技术经济指标是反映工业部门、各行业和各企业对原材料、劳动力、设备等资源的利用状况及其结果的指标。一般可分为工业主要产品质量指标,单位产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工业实物劳动生产率指标,设备利用情况指标,以及其他技术经济指标等五类。技术经济指标与生产技术密切相关,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技术进步发展的水平,和工业各部门的技术经济发展状况。因此,统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是工业统计一项重要任务。

一、产品质量指标

产品质量是指产品的好坏程度。产品质量的高低是衡量工业经济状况和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产品质量的提高,不仅给生产企业增加效益,同时也可以更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要,增加社会效益。产品质量统计的任务就是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业产品质量的状况,反映产品质量的实际水平和变化趋势。

(一)工业产品质量的标准和划分

工业产品质量的高低往往由若干个质量参数控制,对这些质量参数作的统一规定就是质量技术标准。工业产品质量的技术标准,是衡量产品质量水平高低的基本依据。

国家重要产品的质量标准,是由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称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有些产品,没有国家和行业标准的,由企业自行制定标准经主管部门批准后使用,称为企业标准。还有一些规格特殊的产品是根据订货合同规定的技术条件作为质量标准。

国际标准是指某些国际组织规定的质量标准,或某些有较大影响的公司规定的并且被国际组织所承认的标准。这些标准一般也由国家统一规定。统计工作中有时要统计按国际标准生产的产品产量,指的就是上述标准。对于某种进口产品,经检验后取得的质量参数,只能用于分析研究产品质量时参考,不能作为国际标准。

每一种产品都要执行质量标准,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都必须按标准检验,不得随意修改,更不得擅自降低标准。

把工业产品实际达到的质量水平,与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凡是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的产品,称为合格品,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的产品称为不合格品。

(二)工业产品质量的常用统计指标

反映工业产品质量的基本统计指标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反映产品本身内在质量的统计指标,如工业产品平均技术性能、工业产品质量分等;另一类是反映工业生产过程中工作质量的统计指标,如质量损失率、废品率、成品返修率等。产品本身内在质量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工作质量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产品本身内在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受工业生产过程工作质量的影响;工业生产过程的工作质量,往往又是提高工业产品本身内在质量的前提。

反映工业产品质量的常用指标主要有:

1、产品产量合格率

产品产量合格率是指合格产品数量占合格产品与废、次品总量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为:

合格产品数量

产品产量合格率(%)=×100%

合格产品数量+废、次品量

其中:①子、母项均按实物量计算。

②次品应包括清理设备时清出的清塔料、清釜料等和清扫场地收集的扫地料、清沟料等。

③次品和废品还应包括不需检验即可判定的次品和废品。

2、产品平均有效成份含量(或平均纯度)

产品平均有效成份含量是指通过计算某种产品主要质量特性的平均值来反映其质量水平的指标。如硫、磷矿石平均品位、尿素平均含氮量、电石平均发气量、冰醋酸平均纯度等。该项指标一般是根据抽查的产品实际化验结果的平均值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方法求得。

计算公式为:

产品平均有效成分含量或平均纯度(%)

各批〔产品实物量×有效成分含量或纯度(%)〕之和

=×100% 各批产品实物量之和

其中:①子项的有效成分含量若为干基分析数据,则应从实物量中先扣去水分重量,再乘有效成分含量%。公式子项即改为:

各批〔产品实物量(1-水分%)×干基有效成分含量或纯度%〕之和。

②子、母项产品实物量均包括不合格品。

3、正品率

某些高分子聚合物的质量标准,是按用途不同分型号制定的。生产每种型号的产品,其工艺条件和配方均不相同。按一定型号的工艺条件和配方生产出该型号的产品,叫正品。否则,用这一型号的工艺条件和配方生产出其他型号的产品,叫转型品。因此,正品率是反映工艺操作质量的重要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

正品率(%)=各型正品产量/合格品产量×100%

注:合格品产量包括正品产量和转型品(符合质量标准规定的转型品)产量。

在上述产品计算质量指标时,其产品只限于正式投产的产品。试制阶段的新产品、科研产品,以及正式投产以前试验生产的产品,不论其质量是否合格,一律不计算产品质量指标。

4、产品废(次)品率

产品废(次)品率是指废次品数量占全部合格品和废、次品量之和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为:

废(次)品量

废(次)品率(%)=×100%

合格产品总量+废次品量

5、质量损失率

质量损失率是指产品质量成本的内部损失成本与外部损失成本之和(现行价,下同)与工业总产值之比。质量损失率是全国工业产品质量指标体系中的主导指标之一,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通过质量损失率的统计、核算、分析,实施质量成本管理,引导企业加强生产过程控制,降低内部质量损失和外部质量损失,减少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消耗,降低产品总成本;促进企业改进产品结构,寻求经济合理、用户满的产品质量水平,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内部损失成本(G i),是指产品交货前未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要求所损失的费用。包括报废损失、返修费、降低损失费、停工及产品质量事故处理费等。

(2)外部损失成本(C e),是指产品交货后因未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而导致索赔、修理、

更换等损失的费用。包括索赔费、退货损失费、折价损失费及为用户提供修理服务所支付的费用(包括保修人员的工资及福利基金)等。

(3)质量损失率计算公式:

(内部损失成本(G i)+外部损失成本(C e))万元

质量损失率F(%)=×100%

工业总产值(现价)(万元)

内部质量损失率( F i)=内部损失成本G i /工业总产值P×100%

外部成本损失率(F e)=外部损失成本C e /工业总产值P×100%

(4)费用的收集渠道

①从现有的各种会计原始凭证和会计XX中直接获得;②从现有的各种会计原始

凭证和会计XX中分析获得;③从统计原始资料中分析获得;④从各种质量原始资料中分析获得。

(三)工业产品质量统计的X围

(1)计算质量指标的产品,只限于正式投产的产品,试制阶段的新产品、科研产品和正式投产以前试验生产的产品,不论其质量是否合格,一律不计算产品质量指标。

因此计算质量指标的合格产品产量与计算产量指标的合格产品产量,允许有些出入。

(2)工业产品质量分等统计的对象是“产品”,而不是仅限于商品,故企业的自用产品如属于分等产品也要统计。

(3)在进行质量分等统计核算时,外商来料代加工产品产值的计算,不同于工业总产值的处理方法,其价格要按全价计算,分等产品总产值可以大于工业总产值。

(三)关于返修品和产品退货处理的规定

1、未出厂前的返修品是在制品,返修后经检验,如果是合格品,应计入合格品内,否则应计入废次品内。

2、出厂后不合格退货的产品,应按以下两种情况处理:凡经整修后可以成为合格品的,可不必调整过去已经上报的产品质量指标的数字,整修为合格品也不用重复统计质量指标。凡属无法整修的废品,不论是报告期生产的或报告期以前生产的,均需于发现月中按废品统计,并在累计中扣除合格品产量。

二、单位产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

单位产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统计,是为了检查消耗定额执行情况,促使企业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操作技术,采用新技术,经济合理地利用原材料、燃料、动力,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节约消耗提供必要的依据。

(一)单位产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量的计算

单位产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量,简称“单耗”,是指生产每单位产品平均实际消耗的原材料、燃料、动力数量。

计算单位产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量的基本公式为:

产品单耗=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总量/某种合格产品产量

(二)计算产品“单耗”的一些具体规定

1、计算单耗的母项数据为合格产品产量,并经检验合格办理入库手续的产量,不包括废

次品的数量。按规定需要折算标准量的产品,其折算办法与产量相同,计算产品单耗的产品,只限于正式投产的产品。试制阶段的新产品、科研产品以及正式投产以前试验生产的产品,不计算单耗指标。

2、原材料、燃料、动力总消耗量(以下简称总消耗量),是指生产该产品自投料开始至制成成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某种原材料(燃料、动力)的全部数量。

在总消耗量中必须包括:

(1)生产合格品、废次品的全部消耗;(2)原材料被加工后发生的边角余料等;(3)在生产过程中物料、半成品、在制品的储存和运送所发生的损耗;(4)由于设备检修、开工、停工引起的物料消耗;(5)返修改制不合格品的消耗;(6)安全、环保设施所消耗的物料。

在总消耗量中不应包括:

(1)原材料进厂以前运输过程中在途损耗;(2)进入生产过程以前在工厂料场仓库中的储运与事故损耗;(3)已完成但未检验的产品所消耗的原材料以及半成品、在制品所消耗的原材料;(4)科学试验、技术革新、非标准设备制造、劳动保护等消耗的原材料。

3、使用同一原材料或燃料、动力,同时生产多种产品,在计算某一产品所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时,可通过测定,按一定的比例分摊计算。

4、循环使用的物料以第一次投入量计算消耗,回收物料不重复计算。即回收物料不用于生产原产品时,不从原产品的投料中扣除,返回生产原产品时,不重新计入消耗。

循环水是经再加工后(冷却、输送)重新使用,与一次水的作用相同,应视同一次水如实计算消耗。

二次使用的蒸汽(如蒸汽透平压缩机使用蒸汽的动能后,又利用其热能)要分次计算其消耗。

5、总消耗量的计算按“先进先出”原则处理。具体计算办法是:上期结转到本期的物料加本期投料减去本期结转到下期的物料。连续生产的化工产品,每个报告期都有上期结转的物料,也有本期结转到下期去的物料;即使未检验的产品、半成品和在制品的结存量不变,而其“单耗”也往往是不同的。为了尽可能准确反映本期单耗的实际情况,所以计算总消耗时必须执行“先进先出”的原则。

6、产品单耗按实物量计算。为便于各企业之间对比,有些原材料、燃料应按规定折合标准量计算,如硫酸、烧碱要折成100%;原料煤及焦炭要折成固定炭84%;燃料煤要折成7000千卡/千克;电石要折成300升/千克等。

作为被消耗的原材料、燃料在折合标准量时均按实际有效成分含量折算,折算方法有两种:

(1)有效成分含量为干基时,其公式如下:

实物量(1-水分含量%)×干基分析有效成分含量(%)

标准量=

标准含量(%)

(2)有效成分含量为湿基时,其公式如下:

实物量×湿基分析有效成分含量(%)

标准量=

标准含量(%)

折标准量举例:

折100%烧碱(硫酸)=烧碱(硫酸)消耗量×该烧碱(硫酸)实际含量(%)

按发热量折标准煤(吨)=某种燃料耗用量×实际低位发热量(千卡)÷7000

按固定炭84%折标准煤(吨)=(某种原料煤耗用量(1-水分%)×干基含炭%)/0.84

(三)化工产品“单耗”指标计算方法

化工产品在计算单耗时,对原材料、燃料、动力总消耗量的计算应按“先进先出”的原则处理。根据产品生产过程长短,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平衡法

即以投料量和期初期末结存的在制品、半成品和未入库成品的折料量来推算报告期入库成品的原材料消耗量的方法。这种方法适合于产品生产周期较长,期末期初在制品、半成品结存较多的产品。

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成品的原材料总消耗量=报告期投料量+期初在制品、半成品、未入库成品折料量-期末在制品、半成品、未入库成品折料量

用平衡法计算原材料总消耗量的关键是要在期末对各道工序上的在制品、半成品和未入库成品数量进行及时的盘点和准确的计量,并且要把盘存的数量折成相应的原材料消耗量。折算公式为:

期末在制品、半成品未入库成品折料量=各工序在制品、半成品未入库成品的盘存量×原材料消耗折算系数。

原材料消耗折算系数的确定,一是产品生产用原料有固定配方且无重大变化的企业,用测定定额作为折算系数。二是产品所需原材料消耗的多少受各种生产技术条件的影响,有时变化较大,这就需用报告期产品的实际产量去除投料量,求得原材料消耗的折算系数。

用平衡法计算报告期产品单耗的步骤:

第一步:计算本期产品折料系数

本期产品折料系数=本期投料量/本期生产量(公式1)

第二步:计算期末在制品折料量

期末在制品折料量=公式1×期末在制品数量(公式2)

第三步:计算期初在制品折料量:

期初在制品折料量=上期产品折料系数×期初在制品数量(公式3)

第四步:计算报告期原料消耗量

报告期原料消耗量=本期投料量+公式3-公式2 (公式4)

第五步:计算报告期产品单耗

报告期产品单耗=公式4/产品产量

当一种产品需要经过几个车间连续加工时,还要按工序(或车间)分段计算在制品的折料量,然后相加,求得在制品、半成品和未入库成品折料的总量。

计算公式为:

在制品、半成品未入库成品折料量=∑〔某工序(车间)在制品结存量×某工序(车间)止原材料累计消耗系数〕

公式中某工序(车间)止原材料累计消耗系数是指从第一道工序起至该工序消耗系数的连乘积。各工序消耗系数就是各该工序用上道工序半成品数量与本工序半成品产量的比例。

2、投料法

生产过程比较简单,投料后迅速形成产品,期末期初的在制品,半成品结存很少,或差额几乎相等,可不计算在制品、半成品期初期末的耗料量。这时,投料量就可作为成品的原材料总消耗量。这种方法就是投料法。

投料量的计算公式为:

本期投料量=本期领料量+期初领而未投的存料量-期末领而未投的存料量

用投料法计算报告期产品单耗的公式为:

报告期产品单耗=投料量/产品产量

三、劳动生产率指标

劳动生产率指标是工业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提供的生产成果,是劳动消耗与劳动成果之间对比关系的经济指标,是反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劳动生产率指标依据不同的生产量指标(产品实物量、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可以计算实物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劳动生产率;依据不同的人员X围(全部职工、工业生产人员、生产工人)可以计算全员劳动生产率、生产人员劳动生产率和工人劳动生产率;依据不同的时间单位(年、季、月、日)可以计算年、季、月、日劳动生产率。

(一)实物劳动生产率

实物劳动生产率是根据某种产品的实物产量或标准实物量计算的劳动生产率指标。它表明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实物劳动生产率具有鲜明、具体的特点,而且受劳动效率以外的因素(如转移价值、价格、生产起点等的变化)影响较小,使其在同种产品X围内无论是企业间、地区间都可以直接对比,是评价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生产效率水平可比性较强的劳动生产率指标。

(1)实物劳动生产率的计算公式:

全员实物劳动生产率=报告期产品产量/报告期全部在岗职工平均人数

生产人员生产率=报告期产品产量/报告期工业生产人员平均人数

工人实物劳动生产率=报告期产品产量/报告期工人平均人数

(2)计算实物劳动生产率关于产品产量的规定

①产品产量计算见第三章具体解释;

②某些产品由于生产品种较多,为便于比较,计算实物劳动生产率时,可采用折合标准产品计算。折算公式为:

某产品折合标准产品的折算系数=某产品的现行价格/标准产品的现行价格

(二)价值量劳动生产率

用价值量表示的劳动生产率是以产品的价值量作为产品生产量指标计算的劳动生产率指标。产品的价值量指标可以综合多种不同使用价值的实物产量,因而用价值量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可以作为劳动生产率的综合指标。

(1)价值量劳动生产率的计算公式:

全员劳动生产率=报告期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报告期全部在岗职工平均人数工业生产人员生产率=报告期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报告期生产人员平均人数工人劳动生产率=报告期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报告期工人平均人数

(2)计算价值量劳动生产率的规定

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由于按现行价格计算,在与同期对比时应调整为同一口径,即扣除价格变动因素,扣除方法参见第三章“(六)工业发展速度问题”中的有关解释。

(三)全部在岗职工、工业生产人员和工人的X围

(1)全部在岗职工是指在工业企业工作并由工业企业支付工资的各类人员。包括长期职工、临时职工。不论由企业哪个部门领导,不论其工资由企业哪个部门开支和由哪项费用(工资科目、材料费、搬运费等)开支的人员,也不论编制定员内外和出勤与否均应包括在内。但不包括由基建费开支的基建部门的职工和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以及从单位领取原材料在家中进行生产的家庭工。

(2)工业生产人员是工业企业全部再岗职工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工业企业中直接从事工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不论是长期职工和临时职工均应包括在内。但不包括后勤、保安等服务人员及从事与企业生产无关的其他人员。

(3)工人是工业生产人员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企业生产某种工业产品所占用的工人,

生产统计指标计算

生产统计指标计算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煤炭生产统计有关指标计算办法摘编 现将《煤炭工业计划统计常用指标计算办法》(1989年版)有关生产统计指标的相关规定和计算办法摘编,供生产统计人员学习参考。内容重点是原煤产量、掘进进尺、回采工作面利用、掘进工作面利用、采掘机械化程度、回采率等指标。 一、原煤产量 原煤指毛煤经过简单加工,拣除大块矸(大于50毫米)之后的煤炭。一切统计指标,都以原煤为对象。选前煤炭一般称毛煤。 原煤产量必须加工拣选,实行选后计量,即拣出50毫米以上的矸石后,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计算原煤产量。 (一)原煤产量的计量 1、原煤计量形式 原煤产量必须由矿井验收计量,不得按选后产品的数量倒算原煤产量。原煤计量方法由于提升运输方式不同而有不同手段。 (1)矿井采用矿车运煤、提煤时,矿车计量以实际装载量计算。计算时扣除车底积煤; (2)箕斗和罐提煤的,以容积计算,定期(季)测定罐率和容积比重。全水分超过规定在容积比重中予以扣除 (3)皮带提升的矿井安装电子(核子)称计量,定期测定比重和含矸率。 (4)回采和掘进工作面煤炭计量采用盘方计量,即按照体积和原煤容重计算。 回采产量=工作面采长×推进度×采高×原煤容重×工作面采出率

掘进产量=煤巷(半煤岩)掘进毛断面×进尺×容重×掘进出煤系数 原煤容重是本煤层实际测定的原煤比重(毛煤扣除含矸率后),与计算储量用的纯煤比重(视密度)不同。 2、月末核定产量的方法 由于煤炭生产具有生产数量大且是连续性生产的特点,目前原煤计量手段都不同程度存在计算误差,必须在月末进行产量核定工作,保证原煤产量的准确性。一般采用“选前验收计量,月末核定产量”的方法。 核定的方法:月末对原煤的实际库存量进行一次盘点,与通过本月逐日累计产销平衡关系结出原煤的账面库存进行对比。如实际库存量大于账面库存说明实际产量比逐日验收的产量大,叫“盘盈”(或称涨吨),反之叫“盘亏”(或称亏吨)。 本月核定产量=本月(逐日累计)原煤产量+(-)涨(亏)吨数量 2、涨亏吨煤的处理 (1)本月发生涨(亏)吨数量,应当在当月实际产量内进行调整,不得随意瞒报或虚报产量。如果涨亏数量不大,一般只调整原煤总产量和矿井其它产量;如果数量较大,也应适当调整采掘产量。 (2)因存放日久或保管不善等原因导致自燃、风化以及自然灾害等造成的亏吨,不得从产量中扣除,应报上级主管部门,按批准数量注销账面库存量(国有煤矿)。 (二)原煤产量构成 原煤产量按构成(开采方式)分为矿井(露天)产量和其它产量。矿井产量又可分为回采、掘进和矿井其它产量。

生产统计指标计算

煤炭生产统计有关指标计算办法摘编 现将《煤炭工业计划统计常用指标计算办法》(1989年版)有关生产统计指标的相关规定和计算办法摘编,供生产统计人员学习参考。内容重点是原煤产量、掘进进尺、回采工作面利用、掘进工作面利用、采掘机械化程度、回采率等指标。 一、原煤产量 原煤指毛煤经过简单加工,拣除大块矸(大于50毫米)之后的煤炭。一切统计指标,都以原煤为对象。选前煤炭一般称毛煤。 原煤产量必须加工拣选,实行选后计量,即拣出50毫米以上的矸石后,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计算原煤产量。 (一)原煤产量的计量 1、原煤计量形式 原煤产量必须由矿井验收计量,不得按选后产品的数量倒算原煤产量。原煤计量方法由于提升运输方式不同而有不同手段。 (1)矿井采用矿车运煤、提煤时,矿车计量以实际装载量计算。计算时扣除车底积煤; (2)箕斗和罐提煤的,以容积计算,定期(季)测定罐率和容积比重。全水分超过规定在容积比重中予以扣除 (3)皮带提升的矿井安装电子(核子)称计量,定期测定比重和含矸率。 (4)回采和掘进工作面煤炭计量采用盘方计量,即按照体积和原煤容重计算。 回采产量=工作面采长×推进度×采高×原煤容重×工作面采出率 掘进产量=煤巷(半煤岩)掘进毛断面×进尺×容重×掘进出煤系数 原煤容重是本煤层实际测定的原煤比重(毛煤扣除含矸率后),与计算储量用的纯煤比重(视密度)不同。 2、月末核定产量的方法 由于煤炭生产具有生产数量大且是连续性生产的特点,目前原煤计量手段都不同程度存在计算误差,必须在月末进行产量核定工作,保证原煤产量的准确性。一般采用“选前验收计量,月末核定产量”的方法。 核定的方法:月末对原煤的实际库存量进行一次盘点,与通过本月逐日累计

工业企业主要统计报表指标解释

一、工业总产值的定义 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指工业企业在本年内生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1.工业总产值计算应遵循的原则 (1)工业生产的原则。即凡是企业在本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均应包括在内。其中的最终产品,不管是否在本年内销售,只要是本年内生产的,就应包括在内。凡不是工业生产的产品,均不得计入工业总产值。 (2)最终产品的原则。即企业生产的成品价值必须是本企业生产的,经检验合格不需再进行任何加工的最终产品。企业对外销售的半成品也应视为最终产品计入工业总产值。而在本企业内各车间转移的半成品和在制品只能计算其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3)“工厂法”原则。即以法人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计算工业总产值,是其本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总价值量。 (二)、工业总产值的内容 包括三部分: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1)成品价值:指企业在本年内生产,并在本年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合格、包装入库的已经销售和准备销售的全部工业成品(包括半成品)价值合计。成品价值中包括企业生产的自制设备及提供给本企业在建工程、其他非工业部门和生活福利部门等单位使用的成品价值,但不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半成品)价值。 工业总产值是按现行价格计算的。成品价值按成品实物量乘以本年不含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计算。会计核算中按成本价格转帐的自制设备和自产自用的成品,按成本价格计算生产成品价值。 (2)对外加工费收入: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完成的对外承做的工业品加工(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生产)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外工业品修理作业所收取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内非工业部门 提供的加工修理、设备安装等收入。对外加工费收入按不含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价格计算。 对于以对外加工生产为主,对外加工费收入所占比重较大的企业,如果对外加工费收入出现跨年度支付的情况,为保证总产值生产口径计算的准确性,则应将对外加工费收入按实际情况调整,记录本年应实际收取的对外加工费收入。 (3)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为了使工业总产值与工业中间投入中的物耗价值一致,以便同口径地计算工业增加值,规定本指标的计算原则是:凡是企业会计产品成本核算中计算半成品、在制品成本,则工业总产值中必须包括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反之则不包括。

化工工艺模拟与计算..

《化工工艺模拟与计算》气体分馏装置工艺模拟与优化研究 化工1271班第1组 指导老师:钟立梅 完成日期2015. 7 . 1

目录 第一章崔涛 1201710124对先脱乙烷流程工艺的研究 (4)

摘要 通过计算和Aspen模拟,对气体分馏装置工艺进行模拟和优化。通过简捷计算、严格计算等方法确定回流比、塔板数等,通过分馏序列调整进行流程比较,确定最优操作条件,完成热力学和水力学分析以及设备选型等问题的研究,以最终获得达到分离要求的工艺流程。 ABSTRACT Through the calculation and Aspen simulation,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gas fractionation unit process. By simple calculation, such as strict calculation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reflux ratio, plate number, etc., through the adjustment of fractional distillation sequence process, determine the opti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thermodynamics and hydraulics analysis and study the problems of the equipment type selection, to ultimately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eparation process.

火力发电厂生产统计指标管理

火力发电厂生产统计指标管理 二〇〇六年七月

火力发电厂生产统计指标管理 本次讲课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火力发电厂生产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主要围绕“火力发电厂生产指标完成情况”月报中涉及的主要指标内容,进行分类后,逐一讲解,其目的是统一认识、统一口径,达到报表准确。 第二部分是火力发电厂生产指标统计分析。主要针对影响火力发电厂产量、能耗指标进行因素分析,给出分析提纲及相关分析数据。 第一部分火力发电厂主要生产统计指标 “火力发电厂生产指标完成情况”月报中的主要指标分为四大类: 1、产品产量统计指标 2、能源消耗统计指标 3、发电设备生产能力统计指标 4、发电负荷统计指标 第一章产品产量指标统计 1、发电量:电厂在报告期内生产的电能量。发电量是根据发电机端的电能表计量的,在统计过程中要注意电度表

的精度等级。 计算发电量时注意以下几点: ①包括供应本厂厂用电发电机组的发电量,但不包括励磁机的发电量. ②新装发电机组或改进、大修后,试运转期间所发电量,凡已被本厂或用户利用的,均应计入该厂发电量中. ③发电机组临时作调相时,发电机组电量. 2、上网电量:电厂在报告期内生产和购入的电能产品中,用于输送给电网的电量。即厂、网协议确定的电厂并网点各计量关口表抄见电量,电厂关口表一般在主变高压侧,也有在电厂配出线上装表的。现在是按照产权分界处计量上网电量。 电厂电气一次系统示意图

发电厂电力平衡: ∑发电机端输出电量=上网电量+发电厂用电量+供热厂用电量+电厂主变损耗及其它耗用电量+供厂区用户电量(自办企业、非生产)-电厂外购电量 3、供热量:电厂在发电的同时,对外出售蒸汽或热水的总热量。 ①供热方式 a、生蒸汽经减温减压器供热 b、抽汽供热 (8—13公斤/厘米2、1.2—2.5公斤/厘 米2) c、抽汽加热循环水供热 d、低真空循环水供热 供热方式示意图

工业统计

工业统计 一、工业的定义和工业生产活动包括的内容: 1、工业是采取自然物质资源,制造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或对农产品、半成品等进行加工的生产事业。也就是从事物质产品生产活动的部门。 2、工业生产活动包括的内容 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如采矿、森林采伐、晒盐等。 对农副产品的加工再加工 对采掘品的加工、再加工。 对工业品的修理翻新。 二、工业统计的定义: 工业统计就是对工业行业的有关数据进行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 三、工业统计范围 现行工业统计范围为年销售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 四、工业统计中的标识性指标及标准 1、工业行业小类: 是国民经济行业的细分类。 归类依据:由本企业所生产的主产品来确定。 小类码为4位。第一位是0的不能略去。

2、国有控股情况: 国有经济控股企业是指在企业的全部资本中,国家资本股本占较高比例,并且由国家实际控制的企业。包括绝对控股企业和相对控股企业。 A、国有绝对控股企业:是指国家资本所占比例大于50%(含50%)的企业,包括纯国有企业。 B、国有相对控股企业:是指国家资本比例不足50%,但相对大于企业中的其他经济成份所占比例的企业(相对控股);或者虽不大于其他经济成份,但根据协议规定由国家拥有实际控股权的企业(协议控股)。相对控股和协议控股都归入国有相对控股。 3、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 根据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结合统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本标准是以法人企业或单位作为对企业规模的划分对象,以从业人员数、销售额和资产总额三项指标为划分依据。 指标名称计算单位大型中型小型 从业人员数人2000及以上300-2000以下 300以下销售额万元 30000及以上3000-30000以下3000以下资产总额万元 40000及以上4000-40000以下4000以下 五、工业生产方面内容 1、工业总产值 2、工业销售产值

化工原理化工计算所有公式总结

化工原理化工计算所有 公式总结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化工原理化工计算所有公式总结 第一章 流体流动与输送机械 1.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gh p p ρ+=02 2. 双液位U 型压差计的指示: )21(21ρρ-=-Rg p p ) 3. 伯努力方程:ρ ρ2 22212112121p u g z p u g z ++=++ 4. 实际流体机械能衡算方程:f W p u g z p u g z ∑+++=++ρ ρ2 22 212112121+ 5. 雷诺数:μ ρ du = Re 6. 范宁公式:ρρμλf p d lu u d l Wf ?= =??=22322 7. 哈根-泊谡叶方程:2 32d lu p f μ= ? 8. 局部阻力计算:流道突然扩大:2 211??? ? ? -=A A ξ流产突然缩小:??? ??- =2115.0A A ξ 第二章 非均相物系分离 1. 恒压过滤方程:t KA V V V e 222=+ 令A V q /=,A Ve q e /=则此方程为:kt q q q e =+22 第三章 传热 1. 傅立叶定律:n t dA dQ ??λ-=,dx dt A Q λ-= 2. 热导率与温度的线性关系:)1(0t αλλ+=

3. 单层壁的定态热导率:b t t A Q 21-=λ,或m A b t Q λ?= 4. 单层圆筒壁的定态热传导方程: )ln 1(21 2 21r r t t l Q λπ-= 或m A b t t Q λ21-= 5. 单层圆筒壁内的温度分布方程:C r l Q t +-=ln 2λ π(由公式4推导) 6. 三层圆筒壁定态热传导方程:3 4 12321214 1ln 1ln 1ln 1(2r r r r r r t t l Q λλλπ++-= 7. 牛顿冷却定律:)(t t A Q w -=α,)(T T A Q w -=α 8. 努塞尔数λαl Nu =普朗克数λμ Cp =Pr 格拉晓夫数223μρβtl g Gr ?= 9. 流体在圆形管内做强制对流: 10000Re >,1600Pr 6.0<<,50/>d l k Nu Pr Re 023.08.0=,或k Cp du d ??? ?????? ??=λμμρλα8 .0023.0,其中当加热时,k=,冷却时k= 10. 热平衡方程:)()]([1222211t t c q T T c r q Q p m s p m -=-+= 无相变时:)()(12222111t t c q T T c q Q p m p m -=-=,若为饱和蒸气冷凝: )(12221t t c q r q Q p m m -== 11. 总传热系数: 2 1 211111d d d d b K m ?+?+=αλα 12. 考虑热阻的总传热系数方程:2 12121 211111d d R R d d d d b K s s m ?++?+?+=αλα 13. 总传热速率方程:t KA Q ?= 14. 两流体在换热器中逆流不发生相变的计算方程:??? ? ??-=--22111112211ln p m p m p m c q c q c q KA t T t T

化工工艺设计基础-个人总结

化工工艺设计基础-个人总结.txt丶︶ ̄喜欢的歌,静静的听,喜欢的人,远远的看我笑了当初你不挺傲的吗现在您这是又玩哪出呢?本文由scutbiao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化工工艺设计》讲座化工工艺设计》 1. 概述要建设一个化工厂,必须具有一批化工工艺专业技术人员, 1.1 要建设一个化工厂,必须具有一批化工工艺专业技术人员,这批化工工艺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业技术人员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掌握化工基本理论如化工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传质,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工程) . 如化工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传质,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工程) 掌握化工工艺设计方法和技能熟悉环保,安全,消防等方面的法规熟悉环保,安全,消防等方面的法规环保一定的工作经验 1.2 化工建设项目阶段 1. 2.1 建设项目阶段的划分以工程公司为主体,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建设项目阶段的划分以工程公司为主体, 项目前期工程设计按国内审批要求分为按国内审批要求分为: 批准后建设单位即可开工. 初步设计→批准后建设单位即可开工. 施工图设计按国际常规做法分为: 按国际常规做法分为: 工艺设计基础设计详细设计施工,安装,试车,性能考核及国家验收(验收后工厂投入正常运行) 施工,安装,试车,性能考核及国家验收(验收后工厂投入正常运行) 建设项目阶段的划分以建设单位为主体, 1.2.2 建设项目阶段的划分以建设单位为主体,通常分为四个阶段项目前期工程设计工程建设工厂投入生产 2. 工艺设计的内容和深度工艺设计的文件包括三大内容文件包括三大内容: 2.1 工艺设计的文件包括三大内容: 文字说明(工艺说明) 文字说明(工艺说明) 图纸表格文字说明(工艺说明) 2.1.1 文字说明(工艺说明) 工艺设计的范围. 工艺设计的范围. 设计基础: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原料,催化剂,化学品,公用工程燃料规格, 设计基础: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原料,催化剂,化学品,公用工程燃料规格, 产品及副产品规格. 产品及副产品规格. 副产品规格工艺流程说明:生产方法,化学原理,工艺流程叙述. 工艺流程说明:生产方法,化学原理,工艺流程叙述. 原料,催化剂,化学品及燃料消耗定额及消耗量. 原料,催化剂,化学品及燃料消耗定额及消耗量. 公用工程(包括水, 公用工程(包括水,电,汽,脱盐水,冷冻,工艺空气,仪表空气,氮气)消耗脱盐水,冷冻,工艺空气,仪表空气,氮气) 定额及消耗量. 定额及消耗量. 三废排放:包括排放点,排放量, 三废排放:包括排放点,排放量,排放组成及建议处理方法装置定员安全备忘录(另行成册) 安全备忘录(另行成册) 技术风险备忘录(通常为对内使用,另行成册) 技术风险备忘录(通常为对内使用,另行成册) 操作指南(通常为对内使用,另行成册.供工艺系统,配管等专业使用) 操作指南(通常为对内使用,另行成册.供工艺系统,配管等专业使用) 2.1.2 图纸 PFD: 的设计依据,供基础设计使用(通常分版次逐版深化) PFD:是 PID 的设计依据,供基础设计使用(通常分版次逐版深化) . 包括全部工艺设备,主要物料管道(表示出流向,物料号) 主要控制回路, ,主要控制回路包括全部工艺设备,主要物料管道(表示出流向,物料号) 主要控制回路,联锁 , 方案,加热和冷却介质以及工艺空气进出位置. 方案,加热和冷却介质以及工艺空气进出位置. 建议设备布置图:是总图布置,装置布置的依据,供基础设计使用( 建议设备布置图:是总图布置,装置布置的依据,供基础设计使用(通常为平面布置图) 根据工艺流程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布置. .根据工艺流程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布置布置图) 根据工艺流程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布置. . PCD:通常是设计院内部设计过程文件, PCD:通常是设计院内部设计过程文件,最终体现在终版 PFD 中(通常由自控专业完成) . 完成) 2.1.3 表格物料平衡表工艺设备数据表工艺设备表取样点汇总表装置界区条件表工艺设计方法(化工基本理论的应用) 3. 工艺设计方法(化工基本理论的应用) 3.1 工艺路线的选择 原料来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产成本)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产成本) 环境保护其它,如操作条件, 其它,如操作条件,安全,消防,投资,工艺先进性,可行性,合理性. 消防,

中国钢铁工业生产统计指标

中 国 钢 铁 工 业 指生 标产 解统 释计 指 标 体 系冶金工业出版社

目录 第二节粗钢的分类 (3) 一粗钢按化学成分分类 (3) 二粗钢按冶炼方法分类 (8) 三粗钢按脱氧程度分类 (8) 四粗钢按产品状态分类 (8) 第三节粗钢产量统计指标解释 (9) 第四节炼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解释 (9) 一炼钢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9) 二转炉炼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0) 三电炉炼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5) 七重熔钢生产技术指标 (17) 八连铸技术指标 (17) 第二节钢加工产品分类 (19) 一轧制、锻造钢坯 (19) 二钢材 (20) 第三节钢加工产品产量统计指标解释 (26) 一钢坯产量 (26) 二钢材产量 (27) 第四节钢加工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解释 (29) 一质量类指标 (30) 二主要原料消耗指标 (31) 三主要物料消耗 (34) 四钢加工工序单位耗能........................................................................|(34)五钢加工产品主要能源实物消耗 (34) 六钢加工从业人员实物劳动生产率 (35) 七钢加工设备效用指标 (35) 八钢加工其他技术经济指标 (35)

桶内的钢水,通过中间包连续地注入结晶器中,钢液的热量被流经结晶器器壁的冷却介质迅速带走,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坯壳,接着通过拉坯机拉出结晶器,进入二次冷却区直接喷水快速冷却使坯壳内的钢液全部凝固而成钢坯,经矫直后由切割机切成一定的长度,最后由输送辊道输送到下道工序或铸坯场地。这种工艺方法有成材率和机器化程度高、铸坯质量好、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生产力高等优点。同模铸相比,连铸镇静钢的钢材综合成材率提高10个百分点。近几年我国把大力发展连铸作为优化钢铁工业结构的主要手段,使连铸得到很快发展,连铸比已从1976年的4%提高到2002年的91.15%。 连铸机机型,主要有立式、立弯式、弧形、直弧形、超低头弧形(椭圆形)和水平式等。弧形连铸机具有弧形结晶器和弧形二冷段,它具有高度低、拉速快的优点,这种机型在目前发展很并保持了领先的地位。从铸坯形状分,有板坯连铸机、薄板坯连铸机、方坯一板坯连铸机、大方坯连铸机、小方坯连铸机、圆坯连铸机和异形坯连铸机等。 近年来,以模板坯连铸为代表的近终形连铸发展很快.最典型的是德国施罗曼.西马克公司的CSP工艺和曼斯曼.德马克公司的ISP工艺,世界上已有多条生产线投入工业生产。它同电炉或转炉冶炼工艺相结合,使小钢厂得以进入钢铁联合企业的传统领域——扁平材市场,给世界钢铁工业带来深刻变化。我国邯钢、包钢和广州珠江钢厂也引进了CPS生产线,目前以建成投产。 断面厚度1~5mm的带钢连铸,各国也在极积开发之中。它能直接为冷轧机供料,可省去热轧机,大大节省投资和提高生产效率。目前不带钢的薄带连铸已处于工业化生产的前沿,如日本新日铁已在建设用于工业生产的机型,而碳钢的薄带连铸尚待进一步开发。 第二节粗钢的分类 粗钢的种类较多,常用的分类方法如下(参见图5—2—1) 一、粗钢按化学成分分类 1991年国家技术监督局正式批准发布了新的中国《钢分类》国家标准GB/T13304—41,已于1992年10月1日实施。该标准是参照国际标准ISO4948/1和ISO4948/2,并结合国内情况编制的。参照该标准并结合钢铁统计和钢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以及与海关进出口统计接轨、与国际钢铁接轨的需要,本(体系)对粗钢根据其化学成分不同,分为非合金钢、合金钢、低合金钢、不锈钢四类,具体成分规定范围见表5-2-1。不锈钢就其合金元素含量而言属于合金钢范畴,在钢分类标准(GB/T13304—91)中没有作为单独的一类。但是因为不锈钢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中国海关进出口统计和国际钢铁统计都将不锈钢作为一类特殊品种进行统计。因此本(体系)将其从合金钢中分离出来单独作为一类产品进行统计,即本(体系)的合金钢中不包括不锈钢。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计算方法

常见化学计算方法 主要有:差量法、十字交叉法、平均法、守恒法、极值法、关系式法、方程式叠加法、等量代换法、摩尔电子质量法、讨论法、图象法(略)、对称法(略)。 一、差量法 在一定量溶剂的饱和溶液中,由于温度改变(升高或降低),使溶质的溶解度发生变化,从而造成溶质(或饱和溶液)质量的差量;每个物质均有固定的化学组成,任意两个物质的物理量之间均存在差量;同样,在一个封闭体系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尽管反应前后质量守恒,但物质的量、固液气各态物质质量、气体体积等会发生变化,形成差量。差量法就是根据这些差量值,列出比例式来求解的一种化学计算方法。该方法运用的数学知识为等比定律及其衍生式: a b c d a c b d == --或c a d b --。差量法是简化化学计算的一种主要手段,在中学阶段运用相当普遍。常见的类型有:溶解度差、组成差、质量差、体积差、物质的量差等。在运用时要注意物质的状态相相同,差量物质的物 理量单位要一致。 1.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21.0g ,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得固体质量为1 2.5g 。求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实验室用冷却结晶法提纯KNO 3,先在100℃时将KNO 3配成饱和溶液,再冷却到30℃,析出KNO 3。现欲制备500g 较纯的KNO 3,问在100℃时应将多少克KNO 3溶解于多少克水中。(KNO 3的溶解度100℃时为246g ,30℃时为46g ) 3.某金属元素R 的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m ,相同价态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 ,则金属元素R 的化合价为多少? 4.将镁、铝、铁分别投入质量相等、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结束后所得各溶液的质量相等,则投入的镁、铝、铁三种金属的质量大小关系为( ) (A )Al >Mg >Fe (B )Fe >Mg >Al (C )Mg >Al >Fe (D )Mg=Fe=Al 5.取Na 2CO 3和NaHCO 3混和物9.5g ,先加水配成稀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加9.6g 碱石灰(成分是CaO 和NaOH ),充分反应后,使Ca 2+、HCO 3-、CO 32-都转化为CaCO 3沉淀。再将反应容器内水分蒸干,可得20g 白色固体。试求: (1)原混和物中Na 2CO 3和NaHCO 3的质量; (2)碱石灰中CaO 和NaOH 的质量。 6.将12.8g 由CuSO 4和Fe 组成的固体,加入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滤出不溶物,干燥后称量得5.2g 。试求原混和物中CuSO 4和Fe 的质量。 二、十字交叉法 凡能列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来求解的命题,即二组分的平均值,均可用十字交叉法,此法把乘除运算转化为加减运算,给计算带来很大的方便。 十字交叉法的表达式推导如下:设A 、B 表示十字交叉的两个分量,AB —— 表示两个分量合成的平均量,x A 、x B 分别表示A 和B 占平均量的百分数,且x A +x B =1,则有:

化工工艺设计与化工过程开发

化工工艺设计与化工过程开发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化工工艺设计与化工过程开发课程代 码:0713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化工工艺设计与化工过程开发》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化学工程与化工工艺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之一,它是一门与实际工作联系紧密,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是学生毕业后从事管理工程技术、项目研究开发与项目设计等工作必须掌握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学生经过对本课程的学习,系统了解化工工程设计的全过程中各个环节,能结合所学的其它课程知识,掌握工程管理、化工工程设计及项目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课程基本要求: 1、掌握化工设计的工作程序; 2、掌握化工厂整套设计所包含的内容; 3、掌握化工工艺设计各个阶段的工作原则及方法; 4、了解化工工艺人员与其它非工艺专业协同合作的内容,并配合完成非工艺设计任务。 三、与本专业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在学习了“化工原理”、“物理化学”、“反应工程学”、“化工工艺学”及“计算机应用”等课程基础上设置的。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可加深学生对上述课程的深入理解及综合利

用的能力。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一章化工设计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经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化工设计程序、设计方法步骤及化工厂总平面和整套设计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化工设计的工作程序(一般) 理解: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 (二)化工厂整套设计包含的内容(次重点) 理解:化工厂整套设计包含的内容。 (三)化工工艺设计(重点) 理解:化工工艺设计人员在各个设计阶段需要做的工作。(四)整套设计中的全局问题(一般) 识记:除工艺设计内容外,并与其它非专业人员协同合作,全面考虑和解决非工艺工程设计。 第二章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掌握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性及可行性研究内容方法。重点理解产品需求预测和拟建项目应考虑的因素。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市场调查(一般) 识记:进行市场调查的必要性;市场调查的内容。

EXCEL在化工计算中的应用

EXCEL在化工计算中的应用 泡点温度的计算 某厂氯化合成甘油车间,氯丙烯精镏二塔的釜液组成为:3-氯丙烯0.0145,1.2-二氯丙烷0.309,1.3-二氯丙烯0.6765(摩尔分率),塔釜压力为常压,试示塔釜温度。各组分的饱和蒸汽压数据为(压力:MPa:温度:℃):3--氯丙烯log P1s=6.05543-1.115.5/(t+231),1,2--二氯丙烷:log P2s=6.09036一1296.4/(t+221),1,3--二氯丙烯:log P3s=6.9853一1879.8/(t+273.2)。釜液中三个组分结构相近,可以看成理想溶液,系统压力为常压.可将汽相看成是理想气体,因此k i=P i s/P 设域釜温度为T,先对塔釜温度T进行定义.由于EXCEL对初值默认为零,对温度T 赋初值,设为T=70℃.首先定义X1,X2,X3,在定义单元格中输入已知数值分别为0.0145,0.3090,0.6765,然后定义P1s,P2s,P3s,,依次输入公式“=10^(6.05543一1115.5/(T十231))”; “=10^ (6.09036-1296.4/(T+221)和“=10^(6.9853一1879.8/(T十231))”输入完毕点击“确定”,得出P1s,P2s,P3s,的结果。再定义K1,K2,K3,并由k i=P i s/101.3得出各自的数值.运用单变量求解,由k i x i=1,单击“工具”,“单变量求解”,出现“单变量求解对话框”,“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k1/x1+k2?x2+k3?x3”所在单元格位置,目标值为1,立即得到计算结果T=99.8℃. 闪蒸计算 进料流率为1000kmolh/的轻烃混合物,其组成为:丙烷(1)30%,正丁烷(2)10%,正戊烷(3)15%,正己烷(4)45%(摩尔).求在50℃和200KPa条件下闪蒸的汽液相组成. 该物系为轻烃混合物,可按理想溶液处理.由t=50℃,P=200KPa,,从p-t-k列线图中可

国家统计局最权威统计指标解释

国家统计局最权威的统计指标解释 农业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以货币表现的农、林、牧、渔业全部产品的总量,它反映一定时期内农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成果。农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通常是按农林牧渔业产品及其副产品的产量分别乘以各自单位产品价格求得;少数生产周期较长,当年没有产品或产品产量不易统计的,则采用间接方法匡算其产值;然后将四业产品产值相加即为农业总产值。1957年以前的农业总产值中包括了厩肥和农民自给性手工业(如农民自制衣服、鞋、袜,自己从事粮食初步加工等)。1958年及以后的农业总产值,林业中增加了村及村以下竹木采伐产值;牧业中取消了厩肥产值;副业中取消了农民自给性手工业产值,增加了村及村以下办的工业产值;渔业中增加了海洋捕捞水产品产值。1980年及以后的农业总产值,在副业中增加了农民家庭兼营工业商品部分的产值。从1984年起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划归工业。从1993年起取消副业,将野生动物的捕猎划入牧业、野生植物采集和农民家庭兼营商品性工业划归农业。 粮食产量指全社会的产量。包括国有经济经营的、集体统一经营的和农民家庭经营的粮食产量,还包括工矿企业办的农场和其他生产单位的产量。粮食除包括稻谷、小麦、玉米、高粱、谷子及其他杂粮外,还包括薯类和豆类。其产量计算方法,豆类按去豆荚后的干豆计算;薯类(包括甘薯和马铃薯,不包括芋头和木薯)1963年以前按每4公斤鲜薯折1公斤粮食计算,从1964年开始改为按5公斤鲜薯折1公斤粮食计算。城市郊区作为蔬菜的薯类(如马铃薯等)按鲜品计算,并且不作粮食统计。其他粮食一律按脱粒后的原粮计算。 油料产量指全部油料作物的生产量。包括花生、油菜籽、芝麻、向日葵籽、胡麻籽(亚麻籽)和其他油料。不包括大豆、木本油料和野生油料。花生以带壳干花生计算。 水产品产量指人工养殖的水产品和天然生长的水产品的捕捞量。包括海水的鱼类、虾蟹类、贝类和藻类以及内陆水域的鱼类、虾蟹类和贝类,不包括淡水生植物。 猪、牛、羊肉产量指当年出栏并已屠宰、除去头蹄下水后带骨肉(即胴体重)的重量。 期初(末)畜禽存栏头(只)数指报告期初(末)农村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和国营农场、农民个人、机关、团体、学校、工矿企业、部队等单位以及城镇居民饲养的大牲畜、猪、羊、家禽等畜禽的存栏数。 耕地面积指可以用来种植农作物、经常进行耕锄的田地,包括熟地、当年新开荒地、连续撂荒未满三年的耕地和当年的休闲地(轮歇地),还包括以种植农作物为主并附带种植桑树、茶树、果树和其他林木的土地,以及沿海、沿湖地区已围垦利用的“海涂”、“湖田”等面积。不包括属于专业性的桑园、茶园、果园、果木苗圃、林地、芦苇地、天然或人工草地面积。 农作物播种面积指实际播种或移植有农作物的面积。凡是实际种植有农作物的面积,不论种植在耕地上还是种植在非耕地上,均包括在农作物播种面积中。在播种季节基本结束后,因遭灾而重新改种和补种的农作物面积,也包括在内。 有效灌溉面积指具有一定的水源,地块比较平整,灌溉工程或设备已经配套,在一般年景下当年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耕地面积。 农用化肥施用量指本年内实际用于农业生产的化肥数量,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化肥施用量要

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

1. 有关物质的量(mol )的计算公式 (1)物质的量(mol 即n= M m ;M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 (2)物质的量(mol )= )(个微粒数(个)mol /1002.623 ? 即n=A N N N A 为常数6.02×1023,应谨记 (3)气体物质的量(mol 即n= m g V V 标, V m 为常数22.4L ·mol -1,应谨记 (4)溶质的物质的量(mol )=物质的量浓度(mol/L )×溶液体积(L )即n B =C B V aq (5)物质的量(mol )=)反应热的绝对值()量(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mol KJ KJ / 即n=H Q ? 2. 有关溶液的计算公式 (1)基本公式 ①溶液密度(g/mL 即ρ = aq V m 液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g g ?+溶剂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 ) g g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100% 即w= 100%?液质m m =剂质质m m m +×100% ③物质的量浓度(mol/L 即C B=aq B V n (2)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密度之间的关系: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100%(g/mL) 1000(mL)(g/mol) 1(L)(mol/L)????= 溶液密度溶质的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 即C B = B M ρω 1000 ρ单位:g/ml (3)溶液的稀释与浓缩(各种物理量的单位必须一致): 原则:稀释或浓缩前后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不变! ①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即浓m 稀稀浓ωωm =

化学工业生产统计指示计算方法-6第四章

第四章技术经济指标 技术经济指标是反映工业部门、各行业和各企业对原材料、劳动力、设备等资源的利用状况及其结果的指标。一般可分为工业主要产品质量指标,单位产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工业实物劳动生产率指标,设备利用情况指标,以及其他技术经济指标等五类。技术经济指标与生产技术密切相关,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技术进步发展的水平,和工业各部门的技术经济发展状况。因此,统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是工业统计一项重要任务。 一、产品质量指标 产品质量是指产品的好坏程度。产品质量的高低是衡量工业经济状况和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产品质量的提高,不仅给生产企业增加效益,同时也可以更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要,增加社会效益。产品质量统计的任务就是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业产品质量的状况,反映产品质量的实际水平和变化趋势。 (一)工业产品质量的标准和划分 工业产品质量的高低往往由若干个质量参数控制,对这些质量参数作的统一规定就是质量技术标准。工业产品质量的技术标准,是衡量产品质量水平高低的基本依据。 国家重要产品的质量标准,是由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称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有些产品,没有国家和行业标准的,由企业自行制定标准经主管部门批准后使用,称为企业标准。还有一些规格特殊的产品是根据订货合同规定的技术条件作为质量标准。 国际标准是指某些国际组织规定的质量标准,或某些有较大影响的公司规定的并且被国际组织所承认的标准。这些标准一般也由国家统一规定。统计工作中有时要统计按国际标准生产的产品产量,指的就是上述标准。对于某种进口产品,经检验后取得的质量参数,只能用于分析研究产品质量时参考,不能作为国际标准。 每一种产品都要执行质量标准,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都必须按标准检验,不得随意修改,更不得擅自降低标准。 把工业产品实际达到的质量水平,与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凡是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的产品,称为合格品,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的产品称为不合格品。 (二)工业产品质量的常用统计指标 反映工业产品质量的基本统计指标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反映产品本身内在质量的统计指标,如工业产品平均技术性能、工业产品质量分等;另一类是反映工业生产过程中工作质量的统计指标,如质量损失率、废品率、成品返修率等。产品本身内在质量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工作质量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产品本身内在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受工业生产过程工作质量的影响;工业生产过程的工作质量,往往又是提高工业产品本身内在质量的前提。 反映工业产品质量的常用指标主要有: 1、产品产量合格率 产品产量合格率是指合格产品数量占合格产品与废、次品总量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为: 合格产品数量 产品产量合格率(%)=×100% 合格产品数量+废、次品量 其中:①子、母项均按实物量计算。 ②次品应包括清理设备时清出的清塔料、清釜料等和清扫场地收集的扫地料、清沟料等。

化工工艺设计基本要素

化工工艺设计基本要素(适合初学者) 1. 概述 1.1 要建设一个化工厂,必须具有一批化工工艺专业技术人员,这批化工工艺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①掌握化工基本理论:如化工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传质、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工程)。 ②掌握化工工艺设计方法和技能 工艺设计的任务、设计围、工艺设计人员职责。 化工基本理论的应用(化工设计方法)。 工艺设计基本程序(工艺设计技能)。 工艺设计的成品文件(容及深度)。 工艺设计的质量保证程序。 ③熟悉环保、安全、消防等方面的法规,如: HG20667-1986 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SH3024-95 石油化工企业环境保护设计规 HG20571-95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 SH3047-93 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 GBJ16-87(2001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 GB50160-92(1999版)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 GB50058-92 爆炸和危险性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 ④一定的工作经验 1.2 化工建设项目阶段 1.2.1 建设项目阶段的划分以工程公司为主体,通常分为三个阶段 项目前期:项目建议书→批准后即为立项 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即可展开工程设计 工程设计:按国审批要求分为:初步设计→批准后建设单位即可开工。 施工图设计 按国际常规做法分为:基础设计、详细设计 施工、安装、试车、性能考核及国家验收(验收后工厂投入正常运行) 1.2.2 建设项目阶段的划分以建设单位为主体,通常分为四个阶段 项目前期、工程设计、工程建设、工厂投入生产 2. 工艺设计的容和深度 2.1 工艺设计的文件包括三大容: 文字说明(工艺说明)、图纸、表格 2.1.1 文字说明(工艺说明) 1)工艺设计的围。 设计基础: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原料,催化剂,化学品,公用工程燃料规格、产品及 副产品规格。 2)工艺流程说明:生产方法、化学原理、工艺流程叙述。原料、催化剂、化学品及燃料消耗定额及消耗量。 3)公用工程(包括水、电、汽、脱盐水、冷冻、工艺空气、仪表空气、氮气)消耗定额及消耗量。 4)三废排放:包括排放点、排放量、排放组成及建议处理方法 5)装置定员

统计指标体系举例

统计指标体系举例 例1 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 目前我国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设计。宏观层面主要是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循环发展的综合评价。微观则是侧重对企业循环生产经营状况的描述。(一)宏观层面的设计要从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入手 一级指标:具体指标名称 经济发展:经济净福利指标,社会生产物耗率 社会人口发展: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非农业劳动力 比重、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城镇化率、失业率、居住质量指数、养老保 险覆盖率、贫困人口比重、人均耕地面积、 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等指标构成。 资源环境情况:环境投资占GDP的比重、环境治理指数、空 气质量指数、城市大气污染物浓度、臭氧层 耗竭物质消费量、温室气体排放量、木材采 伐量、森林覆盖率、耕地面积、受荒漠化影 响的土地面积、原料使用密度、年人均能源 消耗量、能源使用强度、农药使用量、化肥

使用量、能源使用密度、工业固体废弃物排 放、有害废弃物排放、放射性废物排放、废 物循环和再利用、废水处理率、广播电视覆 盖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资金利润率、 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等指标 1.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应设置以经济净福利指标为中心指标,以反映优质生产、提高效益、节约能源、防止污染等内容的资源指标共同组成的指标体系。经济净福利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中加上环境改变人们所获得的福利,减去因环境污染而造成的损失,减去自然资源超过正常耗减而造成的损失,再加上自我服务的价值。这个指标能综合反映经济发展与资源,自然环境及生活环境间的协调关系。另外,社会生产的物耗率应该是该体系的重点指标。因为这一指标是指国内生产总值中物质消耗所占的比重。社会生产物耗率和净产值率是互相消长的,社会生产物耗率下降,净产值比重上升,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社会生产物耗率上升,则净产值比重下降,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因此,节约物质消耗,降低社会生产物耗率,可以增加更多的国内生产总值。这从另一个角度能反映循环经济的内在本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