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的佛学解释——太虚大师谈“梦”

梦的佛学解释——太虚大师谈“梦”
梦的佛学解释——太虚大师谈“梦”

https://www.360docs.net/doc/1315703332.html,/

梦的佛学解释——太虚大师谈“梦”

本文整理自太虚法师于2011年厦门大学心理学会讲座。

一、“梦”的事实存在

现在讲到“梦”,以梦为我们研究对象,所以首先要问:梦这个事实是不是存在的?梦是大家都经验到的,我们在睡眠中大概都做过梦的。中国古书上虽说“至人无梦,愚人无梦”,其实愚人并不是无梦,不过做了梦不记忆罢了;至于至人,也不过是做梦来得少些,或来得清明些,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梦的,可知道梦的事实的确是存在的。中国人有梦,外国人也有梦,古人有梦,今人也有梦,空间无论是中外,时间无论是古今,都有梦的事实。所以梦并不是现在才讲到的,试把古今中外的解释引来说一下。

二、中国古书的梦说

中国古书周礼六官中春官所属的太卜,所司有三种卜梦法:一曰、致梦,二曰、觭梦,三曰、咸涉。这种是沿袭、夏、商、周三代将梦的现象予以解释的;如近今流行之玉匣记等,即为此类占梦的书。在列子周穆王篇里说:梦有六种:一曰、正梦、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二曰、噩梦,惊奇异状的梦;三曰、思梦,对于某种事特别思想的梦;四曰、寤梦,清明的梦;五曰、喜梦,非常欢喜的梦;六曰’惧梦,非常惧怕的梦。又云:『故阴气壮、则梦涉大水而恐惧,阳气壮、则梦涉大火而燔炳,阴阳俱壮则梦生杀之事』等。

中国古医书灵枢经说:『厥气客于心,则梦丘山烟火;客于肺,则梦飞扬,见金钱之奇物』等。中国素来重「气」,就是梦也喜欢用气来解释,以为气凝聚在什么地方,即梦到什么。梦的构成原因与状况也就不同。此外还有比较有学理根据的,是汉朝王符潜夫论里所讲:凡梦有直,有象,有精,有想,有人,有感,有时,有反,有病,有性十种。王符所讲梦在将来能发生什么影响,都是心理或生理的原因所构成。

三、现代科学的梦说

甲、梦的特征

普通生活现象,在醒觉时因为神经系统组织互相联络,所以能照个人的意思去进行;到了疲痨的程度,神经失去了统治的能力,入于睡眠,即常常有梦的事实发生。这种梦,在睡眠的时候,每以为是真的,简直分不出那一件是梦的境界,那一件是醒的境界,这种梦的身心器界与醒的身心器界究竟有什么不同?梦有甚么特征?现在将多数科学者研究的结果,分五种说明如下:

第一、是化自他身:

梦中所梦到的,当然化生有自身及对象存在,但有时不但是有所梦到的自身及对象,并且还化生许多人共同活动。如梦演讲时,不但是有自己演讲,同时亦有许多听讲的人来共同活动。在所化出的天地万物里,谈笑歌哭,与醒时一样。这种现象,称做化自他身,是梦中最平常的事情。

https://www.360docs.net/doc/1315703332.html,/

第二、是不觉自身:

醒时的活动是和自他相一致的,梦时把自己的身体完全忘掉,梦中所现出来的东西,虽然有种种的不向,可是自身实际上仍睡在床上丝毫没有动作。

第三、是不合事实:

人当醒时,一切活动都能与事实相符,譬如鸟因有翼所以能飞,人类没有翼当然是不能飞了;可是在梦的时候,也许可以梦到自身从地下飞上天,这种与平常经验事实不相符合的,是在醒时所不能有的。

第四、是空时约束:

醒时要走到多少路,须费若干的时间,时时觉时空的限制;可是在梦时就不然,夜睡之梦不用说,即午后少睡数十分钟,也或梦做许多事,经过许多地方。岑参诗云:『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这时醒时是不能够有的。

第五、物体移换:梦自己为羊、为牛、为蝴蝶,自己即为牛、为羊、为蝴蝶;梦从山走到海,海也可走上山,万物乃至自身都可移换。梦中的现象,因有许多特征为醒觉世界所不能有的,所以、每有以为很神奇奥秘的。

乙、梦的构成

梦的构成,有生理的,心理的,弗洛德Freud 约三种说。

一、生理的有三种:

一、细胞惰性说:人身细胞活动有惰性,醒时的生理状态,五官百体各尽其职,并且发生强有力的联络,受脑中枢所统率,但在睡眠时陷于惰性,缺少中枢的统一,所以有梦的事实发生,这是文德Wundt 细胞惰性说的说明。

二、脑神经及反应说:吾人感官受刺激,由传达神经传达到脑神经,是时脑神经必起一种相应的反应;但在梦的时候就不然,刺激与反应的程度相差甚远,脑神经的反应不能和感官上所受的刺激相当,往往就发生奇怪百出的梦象出来。

三、潜病预现说:有人在没有病的时候,就梦自己得到了甚么病,这种梦象从生理上观察起来,以谓此人的身体虽尚康健,但是他的内部组织已经有了某种病的倾向,所以在睡眠的脑神经统治力消失时,常常梦到潜伏中病的状态,而后来所得的病亦完全与所梦的一样。这种裴奈楷Beueke 的潜病预现说,和中国灵枢经所说的也差不多。

二、心理的有二种:

一、观念复起说Copernicus:一切观念都存在人的脑中,复起与否,看它原有势力之强弱为断;假使势力强大,虽醒意识亦不能支配,何况在梦中的意识,已经非常薄弱,祇好任观念势力自己起伏,形成种种的梦了。

二、想象说:醒时由意识结合旧观念,可以成为想象。梦中的意识,虽无支配能力,但有时也忽明忽闇,以半意识的想象操纵其间。翻希奈尔Fecinel 所谓记忆复象,就是想象说的一个代表。

三、弗洛特-加龙省Freud 是近代一个特殊的心理学家,他对梦中说明最多,所以讲到梦特别要提到他。弗氏以为精神作用有三部份:

1、现意识之下,还有潜意识,潜意识都是从许多被压迫的欲望所构成;现意识彷佛是统一的政府,潜意识如有许多被压服的叛民。但是这被压迫的潜意识欲望,虽为现意识所压迫,但是还有机会,还是勃勃欲试。在睡眠中现意识一经松懈,隐意识乘隙表现出来,就成各种

https://www.360docs.net/doc/1315703332.html,/

的梦。这是弗氏梦为隐意识表现的说明。

2、是欲望的满足:弗氏分两重的我,一种社会我,一种自我。人类因为社会、风俗、法律等关系,各种欲望不能随各人而得满足,这是无可如何的,因此就有许多欲望压伏;可是这些欲望的潜势完全没有失掉,遇有机会还要出来活动,所以在睡眠中各种的梦,就为给被压伏的各种欲望得到满足。

3、是检察与遏抑:弗氏既发见梦就是表现一种不曾满足的自我中心的欲望,这些欲望因为被压伏在潜意识之中,所以在梦中表演出来。可是现意识遇见潜意识这样的表现,是一定要加以检察与遏抑的。在梦中现意识虽比较来得忽略,可是潜意识还不敢公然大胆的呈现出来,有许多和现代风俗习惯相合的,虽不妨表现出来,但有许多违背伦俗的便不敢公然现出来。于是就利用化装的方式现出来:在化装的分析中,就有隐义(LatentCoutent)和显义(Manifest Content)。

显义乃梦的化装,隐义乃梦的真意,所以要研究梦的真意,非探索其隐义不行。但这派有多种的基本欲望说:弗洛特-加龙省主性欲说:弗氏说梦乃潜意识所含欲望的求得满足,但是这些欲望最基本的是属于那一种呢?在弗氏则以为都是属于性欲的。以性欲是人类最基本的欲望,一切道德文化他都用性欲来说明,所以他用象征符号来解释一切梦,亦不外就是以象征化的性欲来解释。此外、还有德勤尔,以为人类基本欲并不是性欲,而是权力欲,因为人类有好高威权的本能;这种欲望不能满足,就化生种种的梦。又永格的学说:谓性欲、权力欲,还不是基本欲,基本的欲在求生存。各个人求生存的欲望甚高,而平日的生活则甚庸碌,乃祇好到梦中去求满足了。

四、佛学的梦说

甲、梦的意义

佛学上说「梦」是什么东西?佛学谓一切众生有八种识: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梦既不是前五识,也不是末那及阿赖耶两识,乃是第六意识在睡眠时的心心所相应活动,这种活动就是梦。所以梦是睡眠相应的第六意识心心所,而与他识无关。在第六意识有有漏无漏之分,在诸佛圣人的意识是无漏的,在平常人类的意识是有漏的。有漏之意识,又有五俱及独行之分;五俱意识是眼识乃至身识之五官感觉之一,与第六意识同起的作用,此在醒时才有,如见色、闻声等。独行意识乃离开眼、耳、鼻、舌、身五官感觉之后,单独构成的。但独行意识的范围亦甚宽大,又分三位:

一、清醒的时候,心力分散而非集中统一的为散位独行意识;二、经过修定工夫而增加许多超越的力量,为定位独行意识;三、梦时前五识不起现行,唯是第六意识之分别现忆,为梦位独行意识。而不称为睡眠意识者,因平常所谓睡眠,只是指血液的休息状态,而梦是睡眠时的意识现起活动,此可知梦是第六意识在睡眠中现出来的。有了梦位意识的见分相分同时现起,就是有梦了。

乙、睡眠心所

梦是在睡眠中演成的。要知道梦是什么,兼要知道睡眠。通常所谓睡眠,但是生理的;而佛典所谓睡眠心所,则是心理的。成唯识论云:『眠谓睡眠,令身不自在昧略为性,障观为业』。『谓睡眠位身不自在,心极闇劣,一门转故。昧简在定,略别寤时,令显睡眠非无体用,有

https://www.360docs.net/doc/1315703332.html,/

无心位假立此名。如余盖缠心相应故』。睡眠心所,乃第六意识作用之一,谓意识心理作用与定心所合作,则成定位意识;与睡眠心所共起活动,就成为梦。

丙、梦的来源

睡眠不定就成为梦。佛典善见律说梦的来源有四种,大智度论、毗婆娑论说有五种,内容所讲大同小异。今用毗婆娑论的五种:

第一种、是由「诸病」:即身体上四大不调发生出来的病态,如身体在冷则梦水,身体感暖则梦火,即由生理关系而生梦。

第二种、是由「思惟」:即心理有所希求,因感情和思想的不安宁就生梦,略同前心理说中的观念复起及想象二说。

第三种、是由「曾更」:即前所经过留下来的习气,在梦中重演出来;凡人生的经验,都谓之曾更。

第四种、是由「当有」;这种、在现代科学没有讲到,所谓当有,就是将来要实现的事情,先在睡眠的梦中发现出来。到了某时某月某日所发现的事情,果如睡眠的梦中所梦见的。余从前在湖北听一个人说,他在武汉起义前,有一晚上梦见许多人没有辫子,过了几天果然革命军政府成立,大家都剪了辫子,这是由当有的梦底一个例证。这种梦的性质,虽然有时发现,不过不是常有的。

第五种、是由「他引」:由人心力底关系,所引生的梦,简名之曰「他引」。他字所包括的很广,凡他心等关系皆属之。譬如母亲爱子的关系,心理上有种像磁石相引的力一样,子女远别,常常梦见母亲的现状。从前伍廷芳说:可由梦中和朋友通信会晤,亦是「他引」的功用吧!

丁、梦位意识与其他七识及五根关系

做梦的本身固然是第六意识睡眠相应心心所的活动,但是第六意识与眼识,乃至末那、阿赖耶识及五根亦有间接底关系。第七识与第八识是永不相离的,平常经验的印象,普通心理学以为是藏在脑府,在佛典则谓藏在第八识里;可知「曾更」及「思惟」的梦,都是与七识或八识所受熏的习气有关系。至于与前五识所依的五根底关系,不过没有十分显明,譬如以磨墨的声音影响到梦舂米,尤其是与身根的关系更切。由此可知梦位意识与七八二识一定有关系,与前五根识亦有相当的间接关系。

戊、梦的空有及俱非

在佛典或说梦是空无的:如一般的经论多用梦来讲空,如人生如梦等说。或说是实有的:一切有部以为除自我是空,其余一切法都是有的;如现代新实在论所说,不惟具体的事物是有,即概念也是有的。这一切有部以为梦的事物虽有时不合事实,其实梦的构成是实在的;如梦有角之马,乃从角与马相加而成。或说非有非无的,如二十唯识的即空即有说:以梦喻天地人物都是唯识所现,如梦位意识所现的宇宙万有一样。

然实际上,南普陀有一定的处所,开花有一定的时节,如何是唯识?故二十唯识以梦的功用来显唯识,以平常根身、器界都是共不共业所感所变的,都是如幻如化没有实体的,故二十唯识以梦位意识所现,既不是实有,亦不是全空,构成即空即有、非有非空的如幻有说。但照二十唯识论所说,则醒时的世界与梦时的世界殆无分别。然则前所言梦的几种特征,不几可以推翻吗?以醒与梦既无分别,自无特征可言了。故应进一步更讨论到梦与醒觉!

https://www.360docs.net/doc/1315703332.html,/

己、梦与醒觉

梦位的意识比较醒觉时与五根身同时现起来的五俱意识薄弱。复次、醒觉的根身、器界乃是第八识共同变现,梦时祇第六意识睡眠相应心心所活动而有。更简单的说:醒觉位乃八个识所现,梦位但意识所现,范围之大小自不全同。在佛典上以醒觉时人生为「业识所现的梦」,经相当的训练修证,也有再醒的希望,所谓大梦然后大觉。乃指无明业力空掉了,成为大觉而言,犹之睡眠亦可醒觉一样。无如睡眠、业识所现如梦中境象;不过吾人破无明的盲动,完成大觉,与睡眠后的醒觉是不一样的。佛学的目的,端在求破无明后的大觉。

五、综合的批评

依中国、西洋、佛学的梦说看来;中国古书许多的梦说,缺少科学的根据,没有系统的组织,固然比不上西洋;但是西洋的梦说,在每小部份或有明确的研究,但是还没有说到「当有」、「他引」的梦;从佛学上梦的构成五因来看,前三种与中西洋略同,后二种中国略有说及,而佛学有独到之处。所以佛学对梦的研究,比较来的完密!

宗教学名词解释

道教:道教是中国人为回应来自印度的佛教的挑战,借助东汉末年的特殊社会时代机缘而建立的本土宗教。道教尊奉老子为教主,吸收儒家纲常名教和佛教轮回转世而创立新教,中心思想是幻想长生不死,羽化登仙,追求躯体的不朽。道教以道名教,其教义以道为核心,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派生,社会和人生都应法道而行,以道为行为法则,最后回归自然。格义:用中国典籍中相关概念来阐释佛典事数,就是把佛教经典中的名相,与中国经籍内的概念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把相关类似的部分保留下来,作为常人理解佛典事数的途径与帮助。 六家七宗:首玄学影响,佛教僧众借用玄学观念去诠释《般若经》,对般若空的观念理解不同而产生歧义,于是形成所谓的六家七宗。不真空论:僧肇认为,宇宙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是无自性的虚妄假相,故不真,也即是空,即非真生,就非实有。万法都已呈现,各具不同形状,亦不能谓之无。执着于有,或执着与无,都是“边见”,万法非有非无,不真不空。 物不迁论:从即动即静来论证体用如一的道理。 一阐提皆得成佛:竺道生认为经意未尽,随倡一阐提皆得成佛,在建康宣扬“涅槃学”。 顿悟:第一顿悟指人之思维的突变或飞跃,“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一刹那间妄念俱灭”。 第二“顿见真如本性”、“顿悟菩提”,可见顿悟是悟自己的佛性,由于人皆有佛性,所以顿悟功能人皆有之。第三顿悟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可见顿悟结果不 染着一般的概念或一般的 烦恼之法。 形神问题: 优势:1佛教对现实苦难和 人生困厄有极为深刻的关 照和反思,提供了一种博大 精深的人生哲学。2儒道都 把关注点放在现实世界,拒 绝讨论来世问题,佛教对边 的向往,对来世的不朽追求 可以弥补儒道的相对不足。 3佛教深邃的理论和形而上 的洞见,就在于吧人与生俱 来的基本邪恶作为谈论问 题,展开思维的起点。 本无论:1“本无“含义: 无在万化之前,空为众形之 始。2宗旨:一切诸法,本 性空寂。3无万物的生存根 据,但不是由无产生万有。 4一旦放弃对未有的执着, 归心本无,就可断除烦恼, 解脱成佛。本无宗强调诸法 性空,万物本无。否定现实 世界,肯定彼岸世界,即否 定现象肯定本性的真实性。 其特点是空现象而不空本 体,空世间而不空出世间。 这同印度大乘空宗既空世 间诸法有空出世间诸法的 思想是有距离的,因为被后 来的般若学者批评为好无 稽之谈。 灭神论:1形神相即,不得 相异。形指形体,神指精神, 即为接近,异为分离。2形 存神存,形谢神谢。3形刃 神利,形质神用。 禅宗:禅师一种大智慧,是 主体对社会人生终极意义 的领受和感悟,是主体克服 自身的有限性而对自由、无 限和永恒的精神超越和追 求。 四法界:1事法界:差别之 事相2理法界:真如理体, 诸法平等。3理事无碍法界: 真理与各种事相之间交互 融通,不相妨碍的关系。4 事事无碍法界:千差万别的 具体事相之间,圆融一致, 互无妨碍的关系。 南能北秀:五祖弘忍在湖北 黄梅双峰山传法,后学说分 布各地,形成以慧能和神秀 为代表的南北两宗禅法体 系。性具说:(本具、理具、 体具)性指法性、真如、佛 性。具是具足,具备。具可 与孟子“万物皆备于我”之 备相训。天台宗认为,一切 诸法都为真如、法性所本 有,即一切众生皆有真如、 佛性,众生本性即具一切善 法和恶法,佛与众生没有根 本差别。 韩愈道统论:1道统的儒学 资源—孔子曰‘攻乎异端, 斯害也已’,如儒家的道统 意识为韩愈提供了思想灵 感,禅宗的法统谱系则为他 提供了现实的借鉴。2韩愈 的到统一不仅是一种精神 谱系,他包含着一整套的原 则和制度。3汉韩愈的道统, 意在维护儒家的正统和正 宗性。具有非常明显的明显 性。不但佛道作为异端遭到 排斥,即是是儒家的人如荀 子、董仲舒也作为非正宗遭 到清洗,着隐含着韩愈以儒 家掌门人自居,要清理门 户。4纵向看,这个谱系是 断裂的,儒家近1123年没 有掌门人,这个断档期赋予 了韩愈排佛护儒以足够的 正当性。于是韩愈接续儒家 道统的自任,名诏排道反佛 的旗帜。 般若学重点在阐明佛教的 本体论,论证现实世界的虚 幻性和不真实性,彼岸世界 的真实和完满性。与此相关 联的是,何人能进入彼岸, 以何途径能进入彼岸,这是 涅槃学重点解决的问题。 仁:是指礼敬祖先、爱护众 庶、忠于君主等品质,孔子 那里仁涉及一种伦理关系 和人际关系,核心是“仁者 爱人”。爱人的起点是爱,

迷事迷理——佛教名词解释

迷事迷理——佛教名词解释 迷事/迷理——佛教名词解释? 一、迷事 1、“迷事”简释 【迷事】:佛教术语。“迷理”之对称,指修惑,又称迷事惑。无明分为“迷事”与“迷理”两种,“迷事”指不能通达缘起诸法,不明白诸法都是缘起的,从而迷于色、声、香、味、触“五尘”等事相之烦恼。不清楚法性之真理,叫做“迷理”。《行事钞》一上曰:“迷事者障俗谛故,迷理者障真谛故 2、“迷事”佛学辞典解释?? FROM:《佛学大词典》 【迷事】:“迷理”之对称。又称迷事惑。指修惑。即迷于五尘等事相之烦恼。[参阅:《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一上](参考:“见惑”2997、“修惑”4047) FROM:《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迷事】:(术语)无明有迷事与迷理之二,不达缘起之诸法,云迷事。《行事钞一上曰:“迷事者障俗谛故,迷理者障真谛故。” FROM:《佛学常见辞汇》 【迷事】:无明有迷事和迷理的两种,不明白诸法都是缘起的,叫做“迷事”;不清楚法性之真理,叫做“迷理”。

行事钞说:“迷事者障俗谛故;迷理者障真谛故。” 二、迷理 1、“迷理”简释 【迷理】:佛教术语。“迷事”之对称,指见惑,又称迷理惑。无明分为“迷事”与“迷理”两种,“迷理”即不明法性之真理,迷于“四圣谛”等真理所产生的烦恼? 2、“迷理”佛学辞典解释 FROM:《佛学大词典》 【迷理】:“迷事”之对称。又称迷理惑。指见惑。即迷于四谛等真理之烦恼。(参考“见惑”2997、“修惑”4047)FROM:《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迷理】:(术语)无明有迷事迷理二。闇于法性之真理云迷理。见迷事条。 FROM:《佛学常见辞汇》 【迷理】:(参见:迷事)

中国哲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白虎通义》: 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4卷。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 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 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 了仁政的学说。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汉以后,仁成为五 德(仁、义、礼、智、信)之首。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近 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 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5、【白马非马】中国先秦名家公孙龙的命题。它是揭示个别与一般辩证关系的命题,触及到了概念的同一性自身包含着差异性的思想。另外,这一命题也触及到了概念的内涵与外 延的关系问题,强调了概念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立性。 6、【太极】太即大,极指极至。语出《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本原,由太极产生阴阳,由阴阳生出四象,由四象生出八卦。近代孙中山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用太极翻译西文“以太”,仍视为宇宙的 本原:“元始之时,太极(此用以译西名以太也)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 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此世界进化之第一时期也。”表达了物质进化论观点。 7、【天人感应】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学说。认为天和人相类相通,天具有意志,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战国时学阴阳家者有持此说。西汉董仲舒加以

200个中医名词解释大全

中医名词解释大全 1、五心烦热:指两手两足心发热,并自觉心胸烦热。 2、流注:是毒邪流走不定,注无定处而发生于较深部组织的一类化脓性病症。多发于肌肉深处,结成或漫肿,单发或多发,日久成脓。多患于气血虚弱者。 3.肺金:传统中医学中的五行学说,用五行的属性分别脏腑器官的特性,称肺属金。4.中风:指脑血管意外等疾患。病可因阴精亏损,或暴怒伤肝,使肝阳偏亢,肝风内动;“类中风”是指类似于中风的症状。 5.痰火:指无形之火与有形之痰煎熬胶结贮积于肺的病症。 6.君主之官:君主,指心在脏腑中居首要地位的意思。 7.虚喘:是肺肾之虚,尤以肾不纳气为主。 8.厥:即厥症。泛指突然晕倒。 9.荣、已:营气、卫气。 10.肝痿:又称筋痿。 11.气逆:指气上逆而不顺。 12.三焦:分上焦,中焦和下焦。上焦一般指胸膈以上部位,包括心,肺在内,中焦指膈下,脐部的上部位,包括脾,胃等脏腑;下焦指脐以下的部位,包括肾膀胱,小肠,大肠,从生理角度上讲,还包括肝,故下焦往往肝肾并提。 13.真火:指肾阳。 14.血为营,气为已:营指营气,是血中之气,卫指卫气,起卫外作用,固表作用。15.龙雷之火:指肾火,肝火。心肾之火。龙火,指肾火;雷火,指心火。 16.相火:和“君火”(心火)相对而言,一般指肝肾的相火。 17.神:神气,传统中医有心藏神的说法。 18.肝气:指肝脏的精气。 19.肝血:指肝脏所藏的血。肝血与肝阴不能截然分开。 20.肾火:肾是阴脏,内藏水火(即真阴,真阳),水火必须保持相对平衡。 21.心火:广义泛指心的功能活动,狭义指心脏推动血液循环的功能。 22.肾气:肾精化生之气,指肾脏的功能活动,如生长,发育及性机能的活动。 23.肾水:指肾脏的阴液也称肾阴。 24.先天:人身生命,发育生殖的本源,与后天相对而言。 25.后天;指脾胃。人体的出生后的生长,发育,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要靠脾胃之气吸收水谷精微以滋养供给。 26.肝为肾之子:按五行学说,肝属木,肾属水,水生木,所以肝为肾之子,而肾为肝之母。 27.骨蒸:“骨”表示深层的意思,“蒸”是熏蒸的意思,形容阴虚潮热的热气自里透发而出,故称为骨蒸。 28. 心肾不交:心在上焦,属火;肾在下焦,属水。心中之阳下降至肾,能温养肾阳;肾中之阴上升至心,则能涵养心阴。在正常情况下,心火和肾水就是互相升降,协调,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肾不交是指心阳与肾阴的生理关系失常的病态。心居上焦,肾居下焦。正常情况下,心与肾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如肾阴不足或心火扰动,两者失去协调关系,称为心肾不交。主要症状:心烦,失眠,多梦,怔忡,心悸,遗精等。多见于神经官能症及慢性虚弱病人。 29.任脉:起于小腹内(胞中)沿着脊椎骨内部上行。同时又出于会阴部,上至前阴,沿着腹部正中线,通地脐部,上至胸部,颈部,是阴部经脉的总纲。

名词解释

1、骨笛:1986年~1987年在河南舞阳贾湖出土的骨笛,有八孔、七孔、六孔、五孔笛,其中七孔笛居多,共18支。其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支七孔笛用简单的指法便可吹奏像河北民歌《小白菜》这样的曲调,距今有9000年的历史。 2、六代乐舞:六代乐舞又叫"六乐”或“六舞”,从黄帝时期开始六个朝代的带有史诗性的乐舞,是歌颂帝王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被后世儒家奉为雅乐的最高典范。包括:⑴黄帝时期的《云门大卷》⑵唐尧时期的《大咸》⑶虞舜时期的《韶》⑷夏禹时期的《大夏》⑸商汤时期的《大濩》⑹周武王时期的《大武》。 3、八音分类法:是我国周代按照制作材料的不同进行乐器分类的方法,是我国最早的乐器分类法,是按发音体物质的不同而分成八类。分别是:金(钟、铙)、石(磬、鸣球)、土(埙、缶)、革(鼓)、丝(瑟、琴)、木(柷、敔)、匏(笙、竽)、竹(箫、篪)。 4、三分损益律:西周礼乐在实践中用数理方法总结归纳出“三分损益率”是一种生律的方法,是春秋时期出现的以弦长为基础计算乐律的理论,是最早的乐律计算方法,最早记载于《管子?地员》篇。 5、相和歌:相和歌是汉代北方各地流行的各种民间歌曲的通称。它在发展过程中有几种形式:徒歌、但歌、相和歌;原是汉代北方民间歌曲的总称。既有原始的民间歌曲,又有在民歌基础上加工改编的艺术歌曲。成熟的相和歌有三种调式为平调、清调、瑟调 6、相和大曲:由于乐人的参与,使得相和歌获得高度发展,形成了“相和大曲”,分为:艳;曲;趋和乱;相和歌常用的调式有三种:平调、清调、瑟调。 7、五旦七调:古龟兹乐的一种宫调体系,由音乐家苏祗婆提出。在五个不同调高(旦)上,各按七声音阶构成七声调式,可得三十五种调式。这就是苏祗婆琵琶音乐的三十五调式理论。 8、《碣石调.幽兰》:著名古琴曲,串子南朝梁代的丘明,现存的谱是唐人的手抄本,是我国目前见到的最古老的文字谱,词曲抒发了作者生不 逢时,怀才不遇的幽愤心情.由于古琴独奏艺术的发展,因此曲采用了纯律定弦法,以“证调”定弦,全曲共分四段,节奏变化较多,十三泛音都已用到,《碣石调,幽兰》中古琴不仅已具备了七弦十三徽的形制,且记谱法也已是相当精细,这说明我国古琴艺术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且是目前仅见以文字记谱的琴曲。 9、《梅花三弄》:是东晋时期桓伊演奏过的一首笛曲,因同样的曲调重复了三次,故称作:“三弄”唐朝时琴家颜师古将其改成琴曲. 10、参军戏:是中国古代戏曲的一种形式,由伏伶演变而成,隋唐时盛行。 11、变文:是唐代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变文”是唐代佛教寺院用于宗教宣传的一种说唱形式,其名称来源于佛教语汇。变文是一种散文和韵文更替出现的表演方式,表演者先用散文来叙述一遍故事内容,之后用韵文的形式演唱一遍。内容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讲述佛经故事,是佛教通俗化的结果,还有一类是讲述历史传说或民间故事。 12、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世称姜白石,江西鄱阳人,南宋诗词名家与音乐家。是被后人誉为南宋“婉约派”的第一个人物。著作有《白石道人歌曲》,琴歌《古怨》一首,《越九歌》十首,《溪梅令》《扬州慢》等。其中最著名的是创作了十七首自度曲。 13、鼓子词:宋代的一种说唱艺术,因歌唱时主要用鼓击节而得名。其结构特点是一个节目只能用一个曲牌反复演唱。 14、宋杂剧:宋代各种歌舞、杂戏的统称。也是中国戏曲的最早形式。金元时称为院本。演出时先演一节由五个脚色出场的小歌舞,称为“艳段”;再演“正杂剧”,内容或是一段滑稽戏,或是以大曲曲调演唱故事。 15、浙派琴乐:是自南宋起以浙人郭沔为师承渊源的琴乐流传派别,在当时诸琴派中最负盛名。 16、《乐书》:世称《陈旸乐书》,由北宋陈旸完成。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规模较大的音乐百科全书。由于该书保存了极为丰富的音乐史料,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17、《唱论》:是一部论述宋元戏曲歌唱的方法,歌唱格调,节奏,宫调声情等内容的著作,由元代的燕南芝庵撰写,是我国古代关于歌唱艺术的一部较为全面的理论著作。 18、弦索备考:又称《弦索十三套》是由蒙古文人荣斋于清嘉庆年间手抄的器乐合奏,共十三首乐曲。 19、四大声腔:弋阳腔,昆山腔,梆子腔,皮黄腔。 20、新法密率:是明代律学家历学家朱载堉提出,即运用数学中的方法算出了十二平均律,比欧洲提出十二平均律的时间要早100年。

名词解释

旧石器时代定义:人类以石器为主要劳动工具的早期泛称旧石器时代。从距今260万年延续到1万多年以前,相当于地质年代的整个更新世。其时期划分一般采用三分法,即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期和晚期,大体上分别相当于人类体质进化的能人和直立人阶段、早期智人阶段、晚期智人阶段.旧石器时代的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经济活动,主要是采集与狩猎。 新石器时代定义:始于距今8 000年前的人类原始(母系)氏族的繁荣时期。以磨制的石斧、石锛、石凿和石铲,琢制的磨盘和打制的石锤、石片、石器为主要工具。新石器时代(Neolithic Period),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这一名称是英国考古学家卢伯克于1865年首先提出的。这个时代在地质年代上已进入全新世。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丝绸之路一词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1877年出版的《中国》 宋词:宋词是宋代最有特色的文学样式上词,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叫做“词牌”,依调填词叫“依声”。词别名“长短句”。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还有一种为花间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秦观、晏殊、晏几道、周邦彦、姜夔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苏轼、岳飞、陈亮、陆游、欧阳修等。 花间派的代表人物:温庭筠等。 紫禁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当今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和古建筑群。其中太和殿最为高大、辉煌,皇帝登基、大婚、册封、命将、出征等都在此举行盛大仪式。内廷中最著名的是养心殿。明朝所建紫禁城有两座,一在北京,一在南京。 玉琮:古代礼制-中国古代有玉璧祭天,玉琮祭地的礼制。 瓷器是一种由瓷石、高岭土等组成,外表施有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1280℃-1400℃)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制瓷原料必须是富含石英和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二是烧成温度须在1200℃以上;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 原始瓷器从陶器发展而来,起源于3000多年前。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 原始瓷从商代出现后,经过西周、春秋战国到东汉,历经了1600-1700年间的变化发展,由不成熟逐步 到成熟。 彩瓷一般分为釉下彩和釉上彩两大类,在胎坯上先画好图案,上釉后入窑烧炼的彩瓷叫釉下彩;上釉后入窑烧成的瓷器再彩绘,又经炉火烘烧而成的彩瓷,叫釉上彩。明代著名的青花瓷器就是釉下彩的一种。 用黏土烧制的器皿。质地比瓷器粗糙,通常呈黄褐色。也有涂上别的颜色或彩色花纹的。新石器时代开始大量出现。现代用的陶器大多涂上粗釉 陶器是指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800—1000℃高温下焙烧而成的物品,坯体不透明,有微孔,具有吸水性,叩之声音不清。品种有灰陶、红陶、白陶、彩陶和黑陶等。具有浓厚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与简答

免费的文档,希望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1、广义文化: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2、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3、文化产品:分广义的文化产品和狭义的文化产品。广义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不称为文化产品。 4、文化内涵:它是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凸现出来,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我们平时说的“筷子文化”、“扇子文化”就是针对所指事物的文化内涵而言的。 5、文化现象:指的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6、文化事象: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反复出现时,这种含规律性的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7、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8、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民族政策、文艺政策、宗教政策等均属于此。 9、民族文化: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每个独特的民族文化,均处于平等地位。 10、国别文化:它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就是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 11、上层文化:指宫廷与上层文入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12、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13、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14、新石器时代:大约始于距今1万年左右,结束于距今4000年左右。最重要的特征是原始农业出现、陶器制造、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以及村

宗教名词解释

种姓制度:印度把所有的人分为四个阶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我国将其译为种姓制度。 藏传佛教:印度的密宗佛教与西藏的原始宗 教融合。 三武一宗: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灭佛。 西行求法:从中国本土出发。向西前往西域各国,直至印度,求取佛教真经—梵文的经书。 禅宗:以直下顿体佛陀所证清净心,“明心见性”为宗旨的佛教分支。 四圣谛:苦、集、灭、道。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盂兰盆节:是佛教超度祖先的一种形式。在中国、日本等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举行,届时要向僧众敬斋戒饭,寺院还要举办水陆法会等活动。 南传佛教(小乘):向南传向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及中国云南傣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佛教。 《阿含经》:载有大乘的名目,佛说他的弟子有发大乘心者,大乘所修的六度四摄等内容,也见于原始宗教制度。 四众弟子:出家男女二众子比丘,比丘尼和在家男女二众优婆赛、优婆夷。 原始佛教:历史学家将释迦牟尼在世至灭度后的一百年间的佛教称为原始佛教。 三教合流:中国历史上佛、儒、道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过程。 初转法轮:佛教把佛陀的第一次说法叫做初转法轮。 八分舍利:将涅槃后的释迦牟尼的如来舍利分为八分。 打七:又称修七,佛教修行以七天为期限。会昌发难:寺院经济的膨胀,激化了佛教与统治者的矛盾,酿成了唐武宗会昌毁佛事件,使佛教元气大伤,典籍多有散失,一些宗派灭亡。 法阿育王富加尔战争:阿拉伯境内,在禁月(1、7、11、12)内发动战争。 代表团三年:631年阿拉伯半岛的贝部因部落,纷纷派遣代表团到麦地那觐见穆罕默德,宣布皈依伊斯兰教。 乌玛公社:穆罕默德在麦地那着手进行宗教社会改革,与各个氏族集团订立一系列协议,制定各部落共同遵守的《麦地那宪章》,创建乌玛公社。 侯达比亚协议:为占领麦加,628年穆罕默德率领1400人以朝觐麦加为名向麦加试探性进军,在距离麦加9英里的侯达比亚村时,遭麦加人武装阻拦,数日谈判,签订侯达比亚协定。 辞别朝觐:632年3月,穆罕默德率10万穆斯林赴麦加朝觐,这是他最后一次朝觐活动。 《古兰经》:是阿拉伯文记载的宗教经典,是穆罕默德在22年传教活动中,根据临时事件和宗教活动需要以安拉之名陆续编写的,是穆罕默德陆续宣布的安拉启示的汇集。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

1.广义文化: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2.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它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属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3.文化产品:它分广义的文化产品和狭义的文化产品两种。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L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 4.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4.文化内涵:它是把一些不屑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凸现出来,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如筷子属于生活用品,只有实用功能。但它有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民族饮食特点的适应性(也就是其样式的民族化),各时代对其美化的方式,有关它的传说故事以及命名的由来等等,这些都属于它的人文精神属性的表现,所以,就是它的文化内涵。我们平时说的“筷子文化”,就是针对所指事物的文化内涵而言的。 5.文化现象:指的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6.文化事象: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反复出现时,这种含规律性的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7.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8.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9.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10,民族文化;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而民族又是文化划分的依据。但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正因为每个民族文化都是独特的,所以作为一种价值而言,它们均处于平等的地位。 11.国别文化:它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就是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 12,上层文化:指宫廷与上层文入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13.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14,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15.文化传统: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即文化传统。 1.新石器时代: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大约始于距今1万年左右,大约结束于距今4000年左右,延续时间长达五六千年之久。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特征是原始农业的出现,陶器的制造,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以及村落出现,氏族制度的形成等。新石器文化遍布中国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和东南,西南及华

名词解释 中国文化概论

名词解释 绪论 1.广义文化: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2.文化现象:指的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3.文化事象: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反复出现时,这种含规律性的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4.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5.国别文化:它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就是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 6.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7.文化传统:每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8.通漕四渠:指的是以宋都汴京为中心开凿的四条用于漕运的人工运河,即汴河(或称通济渠)、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

第二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 9.敬授民时:在上古时期,人们是按着时节的序列敬奉上天的。日月星辰运行中任何反常现象,都会引起他们的恐慌。然而正是在对“天序”的尊奉、恭敬之中,却有着古代天文学科学实践活动。在虔诚的宗教心态下,包含的则是把握农时的努力。这就是“敬授民时”的本质。 10.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横贯欧亚大陆的东西方交通要道。从西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到东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汉朝共用200余年的时间,打通了通往西域各国的“丝绸之路”。这条“丝绸之路”不仅交流着物质,也沟通着中外的文化。中国文化经西域传到中亚乃至欧洲,异域文化如音乐、舞蹈等大量传来,特别是佛教的东传,更是打通西域最明显的结果之一。 11.察举制:察举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官员人才的制度。它有许多科目,其中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三科最显著。孝廉重德行,茂才重才能,贤良方正则重学问。其他科目还有明经、明法、尤、治剧等。 12.独尊儒术:在西汉前期,封建统治者多信奉黄老之学,要求统治者实行“我无为而民化”的治民之策,这样的政治理念特别适宜汉初社会经济恢复时期的现实。但当西汉国力强盛,“清心寡欲”的无为思想就不适宜了。好大喜功的汉武帝要“兴太平”,就要制礼作乐,要“改正朔,易服色”,要举行封禅大典,大兴繁文缛节的建置,而儒学最能符合这种要求。所以,在公元134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

文化传统: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 广义文化: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它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属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科举制: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分制科和常科租庸调制:唐前期赋役制度的田租、力庸和户调的简称。政府将无主荒地按规定分配给成年男女;受田农民按一定比例向政府交纳租税及乡土所产的绢、帛,并无偿地为政府服役若干时日,不服役则折交相当的绢布(庸),这就叫秘庸调制。方志时期:明清两代我国多数地方都有了方志,对区域性气候做了更详细的记录,对认识各种异常气候很有帮助。所以,竺可帧把从公元1400到1900年的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称为“方志时期”。方志时期又称为寒冷时期。 宗法制:是中国古代维护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到周代渐趋完备。宗法制在春秋时期瓦解之后,其影响长期存留在中国传统社会之中。血亲五服制:血亲五服制是以本人为基准,向上推四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五服以内是近亲,五服以外是同宗。 察举制:察举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官员人才的制度。它有许多科目,其中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三科最显著。孝廉重德行,茂才重才能,贤良方正则重学问。像汉代的晁错、董仲舒、公孙弘等都出于此。其他科目科学家有明经、明法、尤异、治剧等。 玄学:玄学是魏晋时期用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的一种新的哲学思潮。 清谈:魏晋玄学之风的重要现象,清谈是士流交际中的风雅。清谈时谈士手持廛尾,一主一客,主者称述自己的意见为“通”,客方起而论难为“难”。 《四时纂要》:唐末或五代初期韩鄂撰。逐月列举应做农事及其具体措施,近于农家历的性质。《四时纂要》是唐代一个重要的农业文献,它对农业的岁时变化、占验国运人事的观念做了总结。 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指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其形,不能在口中宜呼其音。避讳之风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直到民国以前才被废除,前后长达两千年。 中庸:意为“中是可以长久行用的典法”。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是由孔子提出来的。“中庸之道”又可称为“中和之道”,它要求人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过激,要求其适中,“无偏无颇”。 三纲五常:由西汉董仲舒提出来的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表现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尊卑和隶属关系。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规范。 “五服”:周代的古礼,按传统丧葬礼俗,亲属要依与死者关系的远近亲疏,穿戴不同的丧服“守制”,传统的孝服分为五等,俗称“五服”。 两税法:中唐时期制定的赋役制度。核心内容是以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和田亩数量为依据征收赋税,对茶、酒、盐等商品交易征税,还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税利分割关系。 分封制: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史称封建;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就叫分封制。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横贯欧亚大陆的东西方交通要道。交流物质和中外文化。

佛教中部分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简解: 三苦:苦苦、坏苦、行苦。 三途:火途、刀途、血途。 四谛:苦、集、灭、道。 四大洲:东胜身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 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四正勤:已生恶令断、未生恶勿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 五根:信根、进根、定根、念根、慧根。 五力:信力、进力、定力、念力、慧力。 五蕴:色、受、想、行、识。 五戒:杀、盗、淫、妄、酒。 五利使:见惑的五大类,即身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 五顿使:思惑的五大类,即贪、嗔、痴、慢、疑。 五邪命:五种比丘营不如法事而为生活,谓之邪命。有:一、诈现异相,于世俗之人诈现奇特之相,以求利养者。二、自说功能,说自己功德,以求利养者。三、占相吉凶,学占卜而说人之吉凶以求利养者。四、高声现威,大言庄语而现威势,以求利养者。五、说所得利以动人心,于彼得利,则于此称说之,于此得利,则于彼称说之,以求利养者 六道:天、修罗、人、畜生、鬼、地狱。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七菩提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除觉分、舍觉分、定觉分、念觉分。八圣道分: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识盛。

八难:地狱难、饿鬼难、畜生难、无想天难、北俱芦洲难、盲聋喑哑难、世智辩聪难、生在佛前佛后难。 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 三十七助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 十二因缘法: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 三转四谛十二行法轮:每一谛有示相、劝修、作证三转,共十二行法轮。 示相转: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劝修转:此是苦、你当离。此是集,你当断。此是灭,你当证。此是道,你当修。作证转:此是苦,我已离。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 烦恼: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 见思烦恼:即执着,共八十八使见惑,八十一品思惑。断见惑超三恶道、断思惑超六道。 尘沙烦恼:即分别, 无明烦恼:即妄想, 佛教的名称: 佛:觉悟的人,即快乐无忧名为佛。 菩提萨埵: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青绿山水 :以青绿勾填法描写山川、人物,尚无皴法,树木直接用粉点染,体现出朴拙而真切地描绘自然景色的能力,展示出山水画已由六朝一来的萌芽窗台而趋向于成熟。 白描 : 唐三彩 莫高窟 本生故事 :本生和因缘故事。南北朝时期,中原混乱,民众生活于苦难之中,而佛教宣言苦海轮回,当世忍辱,求得累世成佛的思想为民众所接受,因此壁画中盛行本生、本缘故事画。本生是巴利文的意译,表现释迦所述前世姻缘故事,常以前生为国王、王子、婆罗门、商人以及弱小动物的遭遇为比喻,突出施舍、仁义等思想,宣扬忍辱牺牲、舍己为人的苦行。 隶书 :是汉代最有代表性的书体。西汉石刻除了篆书意外,主要是古隶,承秦代余绪而有发展。两汉之际是隶书成熟时期形体由长方趋向宽扁,由纵势转向横势,笔画已趋工整,波挑明显,讲究点画抚养呼应,结体用笔都走向成熟。东汉隶书用笔技巧更为丰富,在波挑中充分发挥笔豪的变化,提案顿挫,起笔止笔,波势明显,结构上疏密多变,呼应变化,达到;既规整有自由灵动的境界。 甲骨文 :最早的通用文字。是商王室利用龟甲兽骨进行占卜时刻写的“卜辞”,大部分是尖利的工具在甲骨和兽骨上刻出来的,笔画以直线形居多,往往十分纤细,但殷商后期的笔画渐显丰腴,还出现弧形线条,可能是为了忠实的表现毛笔的笔意,也可能是受金文的影响。无论笔画粗细,都显得遒劲而富有立体感,轻重疾徐变化细腻有运刀如笔之感。晚商时期达到了顶峰,是书法艺术形成的重要前提。明式家具 :继承宋代传统,并形成独特的格式。多取材于海外进口或南方出产的优质木材。明式家具的样式丰富多彩,在布置方法上,又强调根据房间空间面积和使用功能而采取均衡布列、灵活陈置的手法,达到与环境和谐一致的要求。 明式家具的制作工艺精细合理,全部以精密巧妙的榫结合部件,大平板侧以攒边方法嵌入边框槽内,坚实牢固,能适应冷热干湿变化。高低宽窄的比例,或以适用美观为出发点,成有助于纠正不合礼仪的坐姿坐态。 《兰亭序》 :王羲之行草书《兰亭序》作于东晋永和九年,序中所记是他与志同友好、萧散名贤41人宴集会嵇山阴兰亭修契,“挥毫制序,兴乐而书”,字间毫无隔碍,文思和书法皆为一时之妙,通篇气势完足,神情骨秀,似有神助,为历代书精品。入唐以后,尤其受到唐太宗李世明的爱重,令欧、诸葛拓,宋集《淳化阁贴》双勾上石,现以神龙本最佳。 《平复帖》 :由陆机所作,介于章草与今草之间。《平复帖》是书札,力求简便,虽尚有隶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唐代 1、初唐四杰:指初唐诗坛上的四位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他们名高而位卑,官小才大,心中充满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郁积着甘居人下的雄杰之气。在诗歌创作上有着共同的追求: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诗中始见壮大的气势,具有一种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扩大了诗歌的题材,推动了律诗的发展。 2、上官体:指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旧唐书》本传:“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 3、沈宋体:初唐诗人沈佺期、宋之问在永明体的基础上,完成了“回忌声病,约句准篇”的工作,为律诗在平仄粘对、句数用韵方面的定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完成了律诗的定型,在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于是后人称律诗为“沈宋体”。 4、盛唐气象:是后人对盛唐诗歌时代特征的一种概括,盛唐诗歌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形式完美,技巧精纯,风格明朗,诗歌洋溢着昂扬进取、积极振奋的时代气息,回荡着热烈奔放、乐观浪漫的青春旋律。 5、新乐府运动:唐代贞元,元和年间,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李绅等一批诗人,继承了杜甫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重通俗,尚写实”,本着“文章合为文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原则,敢于面对生活,自觉地把生活源泉中觅取诗材,写下大量赋咏新题材,运用新语言,标以新诗题的乐府诗,这就是新乐府运动。 6、韩孟诗派:中唐贞元、元和时期,以韩愈、孟郊为核心的一群诗人,在理论上提出“不平则鸣”之说,强调内心不平情感的抒发,特重诗歌的抒情功能;"笔补造化",既要有创造性的诗思,又要对物象进行主观裁夺。在诗歌创作中积极创新,追求雄奇怪异之美,后人称之为韩孟诗派。 7、元白诗派:中唐时期,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诗人在诗歌创作中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诗歌的讽谕作用,后人称之为元白诗派。 8、花间词派:晚唐五代词坛上的一个流派,其名源于后蜀赵崇祚所编词集《花间集》,此派在创作上主要描写女性的姿色和生活情状,表现男女之情,在艺术上文采繁华,轻柔艳丽。代表作家有温庭筠、皇甫松、韦庄等。 9、花间集:后蜀赵崇祚编成《花间集》十卷,选录18位“诗客曲子词”共500首。代表作者有温庭筠、韦庄。内容主要写男女情爱,文采繁华,轻柔艳丽。《花间集》是最早的文人词总集。它集中代表了词在格律方面的规范化,奠定了以后词体发展的基础。 10、大历诗风:指中唐大历至贞元年间诗歌创作风貌,以韦应物、刘长卿及大历十才子等诗人,在诗歌创作中追求清雅高逸的情调,表现出一种孤独寂寞的冷落心境。

名词解释

禅让制,是指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中国统治者更迭的一种方式,指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形式上,禅让是在位君主自愿进行的,是为了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通常,禅让是将权力让给异姓,这会导致朝代更替,称为“外禅”;而让给自己的同姓血亲,则被称为“内禅”,让位者通常称“太上皇”,不导致朝代更替。尧对舜经过长期考察后,就把联盟的首领位置让给舜。后来舜老了,也以“禅让”的方式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让给了禹。 中国的青铜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始于公元前21世纪,止于公元前5世纪,大体上相当于文献记载的夏、商、西周至春秋时期,约经历了1500多年的历史。/中国的青铜时代为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时代。夏,青铜刚出现。商代到西周前期,中国青铜时代达于鼎盛,也是奴隶制发展的典型时期。青铜铸造工艺相当成熟,出土大量的精美青铜礼器、武器与工具。这时的青铜文化以安阳殷墟为代表。现存至今的司母戊大方鼎是世界上罕见的大型青铜器。从西周后期至春秋时期。青铜铸造工艺取得突出发展,出现了分铸法、失蜡法等先进工艺技术。到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的推广,青铜制造业才逐渐衰落。/中国是世界上铁器和青铜器发明最早的地区之一。中国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的青铜艺术品,显示了绵延一千五百多年中国青铜器的萌生、发展和变化的历史。 殷墟是中国商代后期都城遗址,是中国历史上被证实的第一个都城。\位于中国河南安阳市殷都区小屯村周围,横跨洹河两岸,殷墟王陵遗址与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洹北商城遗址等共同组成了规模宏大、气势恢宏的殷墟遗址。商代从盘庚到帝辛(纣),在此建都。\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殷墟的发现和发掘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2006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殷墟发掘,确证了中国商王朝的存在,重新构建了中国古代早期历史的框架,使传统文献记载的商代历史成为信史。 周公:周朝爵位,得爵者辅佐周王治理天下。/历史上的第一位周公名叫姬旦(大约生活于公元前1100年),也称叔旦,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弟,华夏族。因封地在周,故称周公或周公旦。为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教育家,还是诗人,学者,被尊为儒学奠基人“元圣”,是孔子最崇敬的古圣之一。“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 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分封的对象和做法是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异姓功臣贵族、同姓王室贵族、先代帝王后代和远氏族部落首领)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封诸侯的义务是:要服从国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贡献财物,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周王先后分封的重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卫、宋、晋等;分封的作用是:巩固了西周的统治,拓展了疆域。春秋时期,分封制崩溃。崩溃的原因是周王室日益衰微,大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形成了诸侯争霸的局面。葵丘会盟,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得到正式承认,标志着分封制崩溃。秦朝统一后,建立郡县制,分封制结束。 汉高祖刘邦,沛县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和强大有突出贡献。1.历任沛县泗水亭长、沛公、汉王。陈胜起事后不久,集合县中约3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2.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军进驻霸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3.楚汉战争击败西楚霸王项羽后,统一天下,建立汉朝。/公元前202年2月28,刘邦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1.登基后一面消灭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诸侯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