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管理)什么是企业价值最大化

(价值管理)什么是企业价值最大化
(价值管理)什么是企业价值最大化

什么是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取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利用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保证将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摆在首位,强调在企业价值增长中应满足各方利益关系,不断增加企业财富,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化。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财务管理目标应与企业多个利益集团有关,可以说,财务管理目标是这些利益集团共同作用和相互妥协的结果。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环境下,某一利益集团可能会起主导作用。但从长期发展来看,不能只强调某一集团的利益,而置其他集团的利益于不顾,不能将财务管理的目标集中于某一集团的利益。从这一意义上讲,股东财富最大化不是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

企业价值最大化具有深刻的内涵,其宗旨是把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放在首位,着重强调必须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兼顾企业各利益主体的利益。企业价值,在于它能带给所有者未来报酬,包括获得股利和出售股权换取现金。

相比股东财富最大化而言,企业价值最大化最主要的是把企业相关者利益主体进行糅合形成企业这个唯一的主体,在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前提下,也必能增加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投资价值。但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对企业价值的评估上,由于评估的标准和方式都存在较大的主观性,股价能否做到客观和准确,直接影响到企业价值的确定。

价值管理的产生及其概念

在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继亚当·斯密和萨伊之后,企业管理在实践的推动下,历经了三次飞跃而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以科学管理和有效组织管理职能划分为中心内容的效能主义(古典管理)阶段。

第二阶段是20 世纪20年代开始,着重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科学阶段。

第三阶段是在古典学派和行为科学学派的融合与启发之下,出现了运用社会系统理论、系统工程、管理科学、检验理论、决策理论的思想和方法,重点设计企业内部与环境之间关系的适应性阶段。

近年来,随着有效市场理论、资本定价理论、资产组合理论、期权定价理论的日臻完善,以及企业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中战略理论和财务理论的相互融合,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对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依赖深重的现实,迫使管理正在发生一场革命,紧紧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为股东创造更多的财富,从而使企业管理进入到以价值为基础,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价值管理(value based management,vbm)阶段。

所谓价值管理是指企业紧紧围绕价值最大化目标,适时地根据环境变化,通过对投资机会的把握,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其中包括战略性投资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采取兼并收购、资本重组

等超常方式,提高组织的灵活性和环境的适应性,以增加社会和民众对企业的收益和增长的预期,最终为投资者创造更多财富的各种方法的汇总。因而很明显:价值管理的目标——价值最大化。

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

价值管理时代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

对于财务管理目标,历来有众多的争议,其基本思想是将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摆在首位、强调在企业价值增长中满足各方利益关系。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股东、债权人、经理阶层、一般员工等缺一不可。各方都有各自的利益,共同参与构成企业的利益制衡机制。企业财务目标应与企业多个利益集团有关,是这些利益集团相互作用、相互妥协的结果,但在一定时期一定环境下.某一集团利益可能会占主导作用,但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不能只强调某一集团的利益,而置其他集团利益于不顾。然而,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具有与相关利益者利益相一致,保证企业战略发展的长期性、考虑风险及货币时间价值的风险性和时间性等特征。因此,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的理财目标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它是企业财务目标的最优选择。同时,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的理想目标,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健康地发展,它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它也体现了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要求企业产权实现明晰化,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股东对经营者及债权人对企业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建立产权的归属主体并由此而带来的收益的享有权与承担风险和责任对称性,要求企业的各个利益主体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会使企业形成一个相互制衡的机制,在企业价值最大化时,达到各自利益的均衡。另外,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一个动态的指标,它促使企业在生命周期内追求价值的持续增长,具有长期性、可持续发展性。

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缺陷

企业理财目标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演变,到现在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逐渐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理财目标,比其他一些理财目标,如“利润最大化”要好,但它仍有如下重大缺陷:

①未突出强调所有者的利益。现代企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所有者往往不能直接参与企业经营活动,理财大权实际上控制在管理者手中。企业是所有者的企业,所有者承担着最大的风险,因此理财目标必须特别注重保护所有者利益。企业价值对应于特定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这两部分的价值之和。企业价值最大化未考虑债权人与所有者所承担的风险、拥有权利的不同,将债权人利益与所有者利益、负债价值与所有者权益价值混为一谈,这就极易引起不良后果,导致所有者利益受到损害。例如,在此理财目标下,管理者会更加片面地青睐资金成本较低的负债融资方式,而非权益筹资方式(至少在资金成本相同时,管理者认为两种方式无差别),这样企业价值上升,但企业创造的一部分财富却流向债权人而非所有者,而由增加负债所增加的财务风险却要由所有者来承担,这可能有失公平,也有损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②不能处理好积累与分配的关系。强调企业价值最大化,就会片面强调积累,忽视分配。企业管理者往往能影响甚至控制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若将企业价值定义为包括一定数量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企业整体在某一时间的公平出售价值,那么对于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来说,不分利润显然比分配利润要好。若将企业价值定义为企业各期能创造的财富(利润)的现值之和,那么同样地不分利润更有利于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是因为不分利润可增加企业积累,降低风险,增加收入(至少可得到利息收入)。

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如果所有企业都不分配利润,则生产也就失去了意义,同时生产也会因缺乏动力而陷入停顿。故不分配利润既背离了所有者利益,也不符合社会利益。

由此可见,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理财目标,会鼓励不正当行为,尤其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更是有害,因为其管理者会以此为借口,更不愿向国家分配利润。

③对象不当。从根本上说,人类一切活动是否恰当,应以是否符合人类自身利益为准绳。因此理财目标应为具体的人服务,且最好指明它的服务对象。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强调管理者对企业负责,而企业只是人化的、法律意义上的实体,并非真正的人。

④(可能导致短期行为。)??企业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价值也应当遵循马克思的商品价值理论,即取决于企业所凝结的人类社会一般劳动时间。有人认为企业价值是企业所创造的各期利润的现值之和,这实际上是用商品的使用价值,而非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确定商品价值,违背了马克思商品价值理论,故有欠妥当。企业的实际交易价格将围绕企业价值波动,因此应该说,“企业价值”这一概念指的是一种时点数,而不是时期数(至少其字面意思如此)。这样,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就难以正确指导、评价企业的理财活动,可能导致短期行为,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例如,管理者可通过转让专利技术的使用权而增加某一时间的企业价值(价格),但这种行为却可能不利于企业的未来发展。

理财目标的量化数值必须是时点数与时期数的结合,这样才能较好地避免管理者的短期行为,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不能做到这一点。即使对它附加一些限制性阐述,也不能弥补这一缺陷,至少它在概念上是不严密的。

企业价值最大化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区别

有些人将企业价值最大化等同于股东财富最大化,实际上这两种理财目标是不同的,主要表现在:

①对象不同。在企业价值最大化下,管理者的服务、负责对象是人化的“企业”,而在股东财富最大化下,管理者的服务、负责对象是股东;

②内容不同。企业价值包括股东权益和负债两个部分的价值,而股东财富只包括股东权益这部分的价值加上分配的股利。虽然负债对股东财富有影响,但它不属于股东财富的内容。

利润最大化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比较分析

在经济学里,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几乎是众所公认的。但在财务管理中,财务管理目标则存在多种多样的观点,包括利润最大、资产利润率最大化、每股盈余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等。且其中绝大多数都认为“利润最大化”目标存在不足,并且认为应将“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一、主流观点:利润最大化的不足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优点

(一)利润最大化的不足

利润最大化是古典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经济学家通常都是以利润最大化这一概念来分析和评价企业行为和业绩的。经济学中所讲的利润,指的是企业总收益减去总成本,但成本包括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因此对应着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总收益减去会计成本即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实际支出,后者是总收益减去会计成本再减去机会成本。经济学中所讲的利润最大化,一般指的是经济利润最大化。在会计学中,由于成本被严格定义为成本和费用,所以利润指的是收入减去成本和费用后的余额。在财务管理中,利润最大化就是“假定在企业的投资预期收益确定的情况下,财务管理行为将朝着有利于企业利润最大的方向发展。”

综合起来看,认为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利润最大化是一个绝对指标,没有考虑企业的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例如,同样获得100万元的利润,一个企业投入资本500万元,另一个企业投入700万元,若不考虑投入的资本额,单从利润的绝对数额来看,很难作出正确的判断与比较。

第二,利润最大化没有考虑利润发生的时间,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例如,今年获利100万元和明年获利100万元,若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也很难准确地判断哪一个更符合企业的目标。

第三,利润最大化没能有效考虑风险问题,这可能使财务人员不顾风险的大小去追求最大利润。例如,同样投入100万元,本年获利都是10万元,但其中一个企业获利已全部转化为现金,另一个企业则全部表现为应收账款,若不考虑风险大小,同样不能准确地判断哪一个更符合企业目标。

第四,利润最大化往往会使企业财务决策行为具有短期行为的倾向,只顾片面追求利润的增加,而不考虑企业长远的发展。

(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优点

企业价值通俗地讲就是“企业本身值多少钱”。企业价值通常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表现出来:一种途径是用买卖的方式,通过市场评价来确定企业的市场价值;二是通过其未来预期实现的现金流量的现在价值来表达。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一个抽象的目标,在资本市场有效性的假定下,它可以表达为股票价格最大化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

一般认为,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有如下优点:

首先,价值最大化目标考虑了取得现金性收益的时间因素,并用货币时间价值的原理进行科学的计量,反映了企业潜在或预期的获利能力,从而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问题,有利于统筹安排长短规划、合理选择投资方案、有效筹措资金、合理制订股利政策等等。

其次,价值最大化目标能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因为不仅过去和目前的利润会影响企业的价值,而且预期未来现金性利润的多少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更大。

再次,价值最大化目标科学地考虑了风险与报酬之间的联系,能有效地克服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不顾风险的大小,只片面追求利润的错误倾向。

二、利润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比较分析

(一)利润最大化的前述不足不存在难以克服的弊端

经济学认为,一个完整的理论应包括定义、假设、假说和预测几个部分,其中假设指的是“某一理论所适用的条件”。并且认为,“任何理论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所以在理论的形成中假设非常重要……离开了一定的假设条件,分析与结论都是毫无意义的。”[2]P18同样,如果考虑到利润最大化的假设条件,那么利润最大化的前述不足并不是不可克服的,相反完全可以由此发出,作出正确的比较和判断。

第一,关于“绝对指标”。的确,利润最大化是一个绝对指标,但这也仅仅就某一单个的企业而言的,通常假设“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从而投入的资金额也相等的情况下进行的。如果要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作出比较,那么放宽假设条件,哪怕利润和投入都不相同,也完全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这就是通过其变形指标利润率如总资产利润率或自有资金利润率等来进行。

第二,关于“利润发生的时间”。通常来说,利润最大化中的利润,指的是当期利润。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除了利润的差别以外,包括利润产生的时间等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倘若利润产生的时间不同,那么相应地,只要对不同时期的利润进行折现再作出比较,那么也完全不会影响作出正确的决策。

第三,关于“利润的风险”。如果利润相同,但获得利润的风险不同,由于违背了“其他条件都相同”这一假设前提,那么根据风险系数把利润换算成同一风险系数条件下的数值再进行比较,也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四,关于“行为的短期化”。尽管利润最大化是当期指标,从长期来看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短期决策未必是最佳决策,但短期和长期的约束条件不同,不能将约束条件不同的选择进行优劣比较。就如同尽管短期最低平均成本高于长期平均最低成本,因而短期利润最大化的决策在长

期来看,远不是最佳决策,但在短期约束条件下,却仍然是最优决策是一样的道理。而且无论作出何种决策,固然要考虑到长期的因素,但由于信息不对称,越是短期,约束条件越明确具体,从而决策的后果越可以准确地预期。

(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不足和缺陷

尽管在由于企业价值这一指标考虑到了取得现金性收益的时间、风险,从而当时间和风险不同时,能够直接作出判断,但这一指标也存在着以下的不足、甚至可以说是比利润最大化的不足更难以克服的缺陷:

首先,同样是一绝对指标,没有考虑企业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比如同样是在一年前,甲乙两家企业分别投入100万元和500万元,现在甲企业的价值是180 万元,乙企业的价值是600万元,如果是投资者,应该选择哪家企业?当然,这也可以如利润一样,通过对其变形来进行比较,但这足以说明在这一方面,企业价值最大化并不比利润最大化指标更好。

其次,这一数值难以具体地估量,可操作性不强。利润的计算简单明了,可操作性强,如邯钢的“倒逼成本法”,便是先确定企业的收入和目标利润,再倒推出目标成本并以此作为考核和控制的依据。相比之下,企业价值不但难以具体地估量,而且可操作性不强。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企业价值直接表现为流通市值,这当然直观具体。但在我国,即使是上市公司,也有不流通的国有股和法人股,那么这一部分股票的价值又如何衡量?倘若不能直接衡量,那么又如何估计企业的价值进而根据它作出财务决策?倘若单指流通市值,那么企业的股票价格从而企业的价值每天都在变动着,企业的财务人员作出决策时,又如何根据时刻变动着的企业价值作出财务决策?企业价值时刻变动着,财务决策是否也应该时刻变动?——这当然不可能,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价值又如何指导企业的财务决策?

再次,企业价值这一指标适用范围有限。无论对于何种类型的企业,利润都可直观地用“收入-成本费用”计算出来,作为企业的经营成果,直接体现在损益表中。相比之下,企业价值的估量却要复杂得多。前面已经提及,倘若资本市场是有效的,则可以通过股票价格来对企业市值进行衡量。但由于我国国情的限制,这一方法受到很大的制约,特别是对于单人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和非上市公司企业来说,更是行不通。对于这三类企业,企业价值的估量,还有两种办法,一是以买卖的形式通过市场评价来确定,二是通过其未来预期实现的现金流量的现在价值来估计。前一种需要进行资产评估或公开拍卖,不可能连续不断地进行,而且在评估企业资产时,由于受评估标准和评估方式的影响,这种估价也很难做到客观和准确,导致企业价值难以衡量;后一种需要能准确估计未来预期的现金流量,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实际上也是不可能的事。因此,以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如果说对于全流通的上市公司来说还有一定的合理性的话,那么对单人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和非上市公司而言,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应用。

最后,企业价值受到多种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以其为目标极易误导企业财务决策。尽管上市公司的企业价值,可通过股票价格的变动来揭示企业的价值,但是股价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而这些因素很多是企业本身不可控制的,如宏观经济波动所带来的系统风险,投资者的非理性预期等。因此,倘若以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一方面可能使企业只看重股价而偏离实业本身,误导企业财务决策,另一方面还会诱使企业发布有利于股价上升的虚假信息。

三、利润和企业价值等财务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利润和资产利润率、每股利润、每股盈余的关系

在财务会计里面,利润、资产利润率和每股利润的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1.利润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净利润(税后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式中: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2.资产利润率

净资产利润率=税后利润/所有者权益×100%

总资产利润率=税后利润/资产总额×100%

3.每股利润和每股盈余

每股利润=税后利润/总股本数

每股盈余和每股利润是一致的,指的是一家公司某一段时间的获利(可分为税前、税后)除以总股本数,一般常用的是每股税后盈余,计算公式是:每股盈余=税后利润/总股本数

由上面公式可见,资产利润率、每股利润和每股盈余,在所有者权益、资产总额和总股本数等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条件下,直接取决于税后利润的多少。因而,就某单个企业而言,倘若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得以实现,只要其他条件都不变,那么其他目标自然而然地也就实现了。反之,如果利润没有最大化,上述其他几个指标也不可能最大化。所以利润最大化是资产利润率最大化、每股利润最大化或每股盈余最大化的充分必要条件。

(二)利润和股东财富、企业价值的关系

1.股东财富和企业价值

由于股东是针对公司而言的,那么股东财富就是股东所拥有的公司份额的市场价值。它可以由股东拥有的股票数量、每股股利和股票市场价格三方面来决定。在股票数量不变的情况下,股东财富主要取决于支付给股东的股利和股价的高低。在任一时点上,股东的财富可计算如下:

(1)将当期每股股利乘以持有的股份数;

(2)将当时股票价格乘以持有的股份数;

(3)就上面计算的股利额与股票市场价值加总即可得股东财富的价值。而企业价值在于它能给投资者带来未来报酬。同样在任意一点上,企业价值等于公司可分配的股利总额加上股票的总市值。

如果是股份公司,那么这二者是一致的。只不过股东财富更多的是着眼于单个股东,而企业价值的着眼点主要是整个企业。但如果将全体股东的财富相加,那么和企业价值是一致的。

[编辑]

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及其实现途径

价值管理是指企业紧紧围绕价值最大化目标,适时地根据环境变化,通过对投资机会的把握,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其中包括战略性投资和结构性的战略性调整,采取兼并收购、资本重组等超常方式,提高组织的灵活性和环境的适应性,以增加社会和民众对企业的收益和增长的预期,最终为投资者创造更多财富的各种方法的总和。因而很明显:企业价值管理的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

一. 价值管理时代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

对于财务管理目标,历来有众多的争议,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所谓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其基本思想是将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摆在首位、强调在企业价值增长中满足各方利益关系。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股东、债权人、经理阶层、一般员工等缺一不可。各方都有各自的利益,共同参与构成企业的利益制衡机制。企业财务目标应与企业多个利益集团有关,是这些利益集团相互作用、相互妥协的结果,但在一定时期一定环境下.某一集团利益可能会占主导作用,但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不能只强调某一集团的利益,而置其他集团利益于不顾。而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具有与相关利益者利益相一致,保证企业战略发展的长期性、考虑风险及货币时间价值的风险性和时间性等特征。因此,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的理财目标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它是企业财务目标的最优选择。同时,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的理想目标,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健康地发展,它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它也体现了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要求企业产权明晰化,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股东对经营者及债权人对企业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建立产权的归属主体并由此而带来的收益的享有权与承担风险和责任对称性,要求企业的各个利益主体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使企业形成一个相互制衡的机制,在企业价值最大化时,达到各自利益的均衡。另外,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一个动态的指标,它促使企业在生命周期内追求价值的持续增长,具有长期性、可持续发展性。

二.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常规途径

在分析企业价值的实现途径前,有必要简要阐述企业价值的计量。关于企业价值的计量模式目前有多种方法,其中股票市价法和贴现现金流量法最为流行。前者是以发达成熟的证券市场为前提的,对于我国目前还很不规范成熟的证券市场来说,其应用还相当困难。至于贴现现金流量法计量模式,随着我国现金流量表正式进入财务报表体系,现金流量概念逐步为人们所熟悉,使人们对该模式有了较深刻的理解。依据资产内在价值的计算原理,任何资产内在价值等于预期未

来现金流量以适当的贴现率折现的价值。因此,确定企业价值的贴现现金流量法计算的基本模式应为:

(1)

其中:V

o——企业价值,它可以是总价值也可以是某一时期的价值; CF t——企业第t年获得的现金流量; k——每年所获现金流量进行贴现时所用的贴现率; t——企业取得现金流量的具体

时间; n——企业取得现金流量的持续时间,当计算企业总价值时n取∞(假设企业持续经营)

由上述公式可以知道,企业价值(V

o)与企业预期收益(CF t)成正比,而与企业所承担的风险(k)

大小成反比,并且企业价值(V

o)随着企业持续经营时间(n)的增大而增大。该模式既考虑了风险(k)

与收益(CF

t)均衡问题,又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n)问题,因此,该模式更符合“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理财目标的计算要求。

从以上企业价值的贴现现金流量法计量模式中,企业价值是由企业第t年获得的现金流量(CF t),每年所获现金流量进行贴现时所用的贴现率(k),企业取得现金流量的持续时间(n)三个因子决定的。相应地,可得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三大常规途径,即资金成本最小化、现金流量最大化、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

1.资金成本最小化

因为企业价值(V

o)与每年所获现金流量进行贴现时所用的贴现率(k)成反比,降低贴现率(k)

能增加企业价值(V

o),所以资金成本最小化将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贴现率(k)通常用加权平均资

金成本(K

w)来表示,而企业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2)

由公式(2)可知,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是由股权成本(K

s)、负债成本(K b)、资本结构三个因素决定的,因此,要实现资金成本最小化,关键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

(1).优化资本结构:优化资本结构的实质就是寻求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最低。企业可通过确定现有资本结构条件下的资金成本,再计算预资本结构变化范围的资金成本变化情况,实现以资金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来选择适宜的资本结构。通过公式(2)的计算来比较现有资本结构和预计可选方案情形下资金成本的变化情况,进行资本结构的优化,进而实现资金成本的最小化,最终达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2).降低负债成本和股权成本:由公式(2)可知,K

s和K b的减小会直接引起K w的减小。因此,努力降低负债成本和股权成本,对实现资金成本最小化和最终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

2.现金流量最大化

从上述企业价值的计量方法可以看出,现金流量特别是现金净流量对企业价值有重要影响,即现金净流量数额越大,企业价值越大。为了提高公式中的CF

t因子来达到增加企业价值V o的目的,可以通过提高企业收益水平、合理投资、利润分配政策最优化来实现。

(1).提高收益水平:增加企业收入。增加企业生产经营性收入的主要途径是扩大销售量,增加营业利润率。这也是企业的基本职能。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企业销售的商品增加,就可以增加销售收入,提高企业收益水平。因此,企业要想获得更多的收益,就必须千方百计地扩大商品、产品销售,增加主营业务利润。降低企业成本费用。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成本控制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主要针对生产领域的成本控制,而应从战略的、多视角、多方位来寻求拓展降低成本费用的途径和方法。努力进行成本费用的挖潜工作,这是因为成本费用的降低会从另一方向上提高企业的收益水平。

(2).合理投资:投资活动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企业对投资方案的评价和分析,其依据主要是投资的现金流量。由于现金流量的计算避免了一些人为因素的干扰,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而且体现投资资金投入和回收的时间性;并能全面体现投资的经济效率。对于企业投资来说,无论是企业一般项目投资,还是证券投资;无论是营运资金投资,还是固定资产投资;现金流量都是投资决策的重要指标,也是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但同时,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选择最优的投资方案,它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增大现金流量,使企业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减少企业发生偿债危机或支付困难所产生的风险,从而使企业资金能高效地运转,产生最大效益,进而实现企业价值的增长。

(3).利润分配政策最优化:由股利政策理论可知,在完全有效资本市场中,股利政策不会影响公司价值。然而,在不完全的资本市场中,股利政策直接影响公司价值,而且股利政策成为公司财务经理人员面临的一个重要财务政策,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育不成熟、不完全的资本市场环境,公司股利分配政策与公司价值高度相关。因而要设计最优股利分配政策,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3.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

由公式(1)可知,随着企业存续期n的增大,企业价值V

o也增大。因此,努力实现企业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也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从企业财务管理角度出发,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竞争能力:一般认为企业的营业额、市场占有率、技术水平和客户需求的实现程度等因素所形成的综合竞争能力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而在这三者中,市场占有率是市场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因而也是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的首要内容。

(2).抵御风险能力:风险总是贯穿于财务活动的全过程。不同的筹资、投资和分配活动的风险是不相同的,相应取得的收益或遭受的损失也是不同的。一般而言,企业要追求盈利能力的提高,就必须承担风险。如果不肯承担风险,企业将失去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基本条件。企业理财的艺术就在于使风险性、盈利性这二者得到最佳统一,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即在承担既定风险的条件下,争取收益最大化;或在收益一定的情况下,实现风险最小化。可见,只有达到这两种状态,企业价值才可能最大。

(3).偿债能力:偿债能力与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密切相关,凡偿债能力强的企业一般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如果企业不能积极主动地把偿债能力转化为行为,及时足额地偿还债务,就会失去债权人的支持和配合,这也会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有不利的影响。同时,当把偿债能力作为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的支持因素时,还必须注重与此相关的企业信用水平及财务形象的有机结合,才能促使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达到最大化。

(4).获利增值能力:获利增值能力是衡量和评判企业持续发展能力大小的又一重要因素。这是因为盈利是市场经济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目的。

(5).资产管理能力:资产管理能力是用来衡量企业资源使用效率的。一般情况下,资产管理能力越强,表明企业的经营状况良好,并处于正常的发展状态。反之,企业很难做到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三.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超常规途径

1.并购

企业之间的兼并收购(简称并购,M&A)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企业价值快速增长的主要方式,其主要体现在:一是使企业现有资产规模在很短的时间里迅速增加,缩短了企业资产建设、扩建和改造的周期;二是在很短的时间里迅速改善企业的灵活性和环境适应性,企业能在很短的时间里突破自有资产和技能专用性的束缚,迅速掌握缺乏的核心技能和专有知识。并购在企业价值增长中的作用无可替代,它是企业在短时间内突破资产约束极限,扩大经营范围、调整核心业务、实现超迅速增长的捷径。一方面,在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过程中,最优规模、产品和生产流程的组合、专业化的协同作用、增加垄断势力、获得“皇冠上的珍珠”,以及市场进入等因素往往促进了企业并购的发生,另一方面,并购是企业达到上述目的的主要手段,因而也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超常规战略之一。

2.设计有效的企业治理机制

企业治理机制是研究企业制度安排的问题;狭义地讲,企业治理机制是对企业经营和绩效进行监督与控制的一套制度安排,它是为了解决公司中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而设计的;广义地讲,它还应当包括企业的组织方式、控制机制、财务机制、法律制度、企业文化等,不仅讨论企业与所有者之间的关系,而且讨论企业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通常,认为企业的治理机制是否完善,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1)经理选聘机制与上岗竞争激励;

(2)收益分配激励制度;

(3)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

(4)企业是否透明廉诚,资金供给是否充分;

(5)企业是否是一个完善的市场主体;

(6)财务机制是否完善。

企业价值评估--以腾讯公司为例

企业价值评估案例分析 —以腾讯公司为例 学生姓名: 学号: 系 部: 专 业: 指导教师: 二零一五年 十二 月 经济与管理系 财务管理 康翻莲

摘要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高速纵深发展,企业的商业模式、盈利模式和价值评估问题,再度成为各界人士关注的集中点。本文就从企业价值评估的角度出发,对腾讯公司进行了企业价值评估。 在理论上,企业资产评估有很多种方法,譬如收益法、成本法、市场法、期权定价法,本文都有做简单介绍。结合腾讯公司近8年的财务数据,对该企业进行了财务分析。接着,利用收益法中的现金流量法和期权定价法分别对企业进行了价值评估。 关键词:企业价值评估、评估方法、收益法

目录 摘要 (1) 1 理论综述 (3) 1.1企业价值理论概述 (3) 1.2企业价值评估的理论和方法 (3) 1.2.1企业价值评估的含义 (3) 1.2.2企业价值评估的必要性与意义 (3) 2 企业价值评估的一般方法 (4) 2.1收益法 (4) 2.2成本法 (4) 2.3市场法 (4) 2.4期权定价法 (4) 3 腾讯公司企业概况 (5) 3.1腾讯公司简介 (5) 3.2企业财务状况 (5) 3.2.1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6) 3.2.2营运能力分析 (7) 4 企业价值评估 (8) 4.1收益法 (8) 4.2期权定价法 (11) 4.2.1参数估计 (11) 4.2.2计算过程 (11) 5 结论及不足 (12) 参考文献 (12)

1.理论综述 1.1 企业价值理论概述 效率是企业价值的最好评判指标,企业财产的最佳的表现形式是企业价值,企业价值可以看成是一种效用,这种效用满足了主体的需要。企业价值的观点可以分别从劳动价值和效用价值理论分别看待。从劳动价值的观点看,价值等于凝结在生产中的必要劳动时间的总和。按照经济学的理论,效用决定价值,那么企业的价值就应当等于企业能够给投资者带来的最大效用。资本收益的多少,资本结构的变化,资本成本的多少增减,以及政府税收政策的改变,都对企业价值的增长有着很大的影响。 1.2 企业价值评估的理论与方法 1.2.1 企业价值评估的含义 企业资产价值评估是一种行为,同样也是一种过程。这种行为包括对企业整体价值、股东权益价值等的分析估算以及最终结论的撰写与显现,所谓过程就是说,企业进行资产价值评估具有一定的流程,企业要想得到准确的评估结果,就必须经历科学的具体的操作流程【1】。企业是一个有机的动态的整体系统,企业的本质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在利润的引诱下,企业必须从自身资产情况以及整体的获利能力出发,去追求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从全方位多层次的角度测算企业资产价值评估。 1.2.2企业价值评估的必要性与意义 (1)为企业产权转让及兼并收购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在企业产权转让及收购的活动中,企业的购买方需要估计目标企业的公平价值,企业的转让方或被兼并企业也需要确定自身的合理价值,双方在各自对同一目标企业价值的不同估计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协商谈判达成最终产权转让或兼并收购要约。 (2)在企业财务管理中,为衡量经营者绩效作参考 企业价值是企业在市场中交易的定价基础,投资者根据他们对企业价值做出的估计进行投资决策;而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企业价值是企业管理和决策中最重要的驱动目标,也即价值目标管理的核心。目前企业价值最大化已取代了企业利润最大化、股东价值最大化而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新的更合理的目标。如何提高企业价值,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成为企业管理当局业务活动的中心内

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公司的目标有哪些优点

1.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公司的目标有哪些优点?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因素有哪 些? 企业价值最大化与其他目标相比,其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公司制企业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具体独立的法人人格。企业价值最大化充分尊重了公司制企业的独立法人人格。 (2)在承认公司制独立法人人格的基础上,企业价值最大化只涉及公司这一惟一的决策对象,避免了决策对象多样化导致的决策目标分散化和模糊化。 (3)企业价值最大化根据求同存异的原则,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致性提炼出来,具有内在统一性,从而保证了目标的可实现性和可操作性。 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因素: 一、企业内部环境:(1)企业类型及其组织形式 (2)企业的理财能力 (3)企业文化 二、企业外部环境:(1)经济环境——A、经济周期 B、经济发展水平 C、经济政策 D、竞争 (2)法律环境——A、企业组织法律规范 B、税收法律规范 C、财务法律规范 (3)金融环境 2、金融市场利率的构成要素包括哪些? 利率=纯粹利率+通货膨胀补偿率+风险报酬率 纯粹利率也称实际利率。纯粹利率是指五通货膨胀、无风险情况下得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通货膨胀补偿率也称通货膨胀溢酬,是指为弥补因通货膨胀造成货币贬值而要求的报酬率。风险报酬率是投资者要求的除纯粹利率和通货膨胀之外的风险补偿。风险报酬率又包括违约风险报酬率、流动性风险报酬率和期限性风险报酬率。 3、什么是年金?年金可分成哪几种? 年金是在一定时期内等额、定期的系列收支。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金额相等;二是时间间隔相等。后付年金(普通年金) 年金按其收付发生的时点不同预付年金(即付年金) 递延年金 永续年金 4企业的风险有哪些? 系统风险经营风险 按风险产生的根源分从企业本身的角度按风险的性质分 非系统风险财务风险5、企业从不同筹资渠道可以获取哪些方式的筹资? 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长期借款、发行债券、融资租赁和商业信用等。 6、投资决策中现金流量包括哪些内容?在进行项目投资决策时为什么更重视现金流量而不是会计利润?(P136) 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是指一个投资项目引起的现金支出和现金收入的数量。这时的“现金”是广义的现金各种货币资金 非货币资源的变现价值(如厂房、设备、材料等)

论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价值最大化

论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价值最大化 摘要:本论文从现实经济状况、衡量标准、企业治理结构等角度阐述了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根本对立点,从而明确指出财务管理目标向企业价值最大化演进是必然趋势。 关键词:财务管理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相关者利益 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资金运动全过程进行决策、计划和控制的管理活动,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其目标必须与企业的目标相一致。近年来,关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说法没有统一,因此有必要结合我国国情对其现实目标的选择加以分析。现就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来谈谈看法。 一、具有代表性的几个财务管理目标观点 1、利润最大化目标 利润最大化目标是指通过对企业财务活动的管理,不断增加企业利润,使利润达到尽可能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企业有了自主权,有了自己的经济利润,人们逐渐认识到产值最大化目标模式弊端太多。于是企业的理财目标就自然转向了利润最大化。但是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缺陷如:利润是一个绝对数,未考虑同投入资本的关系,不能科学地说明企业经营效益的高低,不便于企业的比较。 2、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 所谓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产出和投入的比例关系。即以一定的资

源消耗获取最大量的收益,它是一个比利润更广义的概念.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经济指标才能表现出来。另外,对它也难以控制.难以分解落实责任 3、企业经济增加值率最大化 企业经济增加值最大化目标模式是指企业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取最优化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及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追求一定时间内所创造的经济增加值与投入资本之比的最大化。它在实践中便于操作,但是采用单纯的数量指标.不能体现财务管理目标的统一性和综合性,企业相关利益人的利益很难体现出来。 4、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 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带来尽可能多的财富。市场化较早的国家一般都采用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理财目标。但是该目标存在重大缺陷:(1)使用范围很窄,非公司制、股份制企业不能使用。(2)它很难使企业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很难激发企业广大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取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货币的价值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优点在于它考虑了取得报酬的时间和风险,克服了追求利润的短期行为。 二、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我国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如何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如何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2008-12-11 16:18:15 作者:李日升来源:价值中国[字体:大中小] 关键字:企业价值 企业发展从"以利润为中心"到"追求价值最大化",是一个质的飞跃,它标志着企业在更高层次上的一种新的价值取向."追求价值最大化",看重的不仅仅是实现利润,更看重的是实现利润的能力;看重的不仅仅是有形资产,更看重的企业品牌效应;看重的不仅仅是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它的社会价值;看重的不仅仅是企业自身价值,更看重的是与企业生息相关的员工价值.只有企业的价值与社会结合在一起,与员工结合在一起,它才能超越自我,长盛不衰,基业长青. 一、实现价值最大化,必须加强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是企业生存的基础,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更是企业取得价值最大化的根本途径.企业管理水平决定着企业的运行效率.如果没有规范的、扎实的、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企业已经取得的技术优势、规模优势和品牌优势等既不可能充分发挥效能,又容易丧失殆尽.因此,加强企业管理工作,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一个永恒的常话常新、与时俱进的课题.因此,企业必须把抓好企业管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在扎实做好规范管理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把企业管理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实现价值最大化,必须注重管理实效 企业把制度化、流程化和数字化作为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手段,是实施现代管理的重要步骤和方法.但"三化"管理如果不能扎实开展,很容易把制度管理变成"档案管理",把流程管理变成"过场管理",把数字管理变成"数字游戏".企业应把"三化"工作重点放在认真落实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上,通过落实规章制度,使企业管理走向规范化.应把"三化"工作重点放在认真贯彻已经确定的工作流程上,通过贯彻工作流程,使企业管理提高效率.应把"三化"工作重点放在使用数字进行分析,写出具有操作意义的实施意见上来,不能仅仅局限于做一个表格,列一组数字和设计一个PPT.要通过数字,分析原因,分析过程,预测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意见和建议,指导决策和生产经营. 三、实现价值最大化,必须夯实基础管理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企业在经济效益好、产品利润率高的时候,往往忙于扩大规模,忽视基础管理.现在再好的产品,随着技术进步,"跟风发展"和需求变化,也会很快摊薄利润.事实上,过去那种令人神往的"暴利时代"已经结束了.因此,企业必须扎实做好基础管理,从严抓细管上求出路,要效益.要重点抓好基础工作规范和基本工作制度的建设,积极采用国际先进标准,严格实行各个层级、各个环节的岗位目标责任制.要学习国内外先进企业的做法,把复杂的工作流程用简单的语言表述,让相关的人员一目了然,便于掌握.要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工作,在注重品牌培育和质量体系建设的同时,有条件的企业要积极尝试6西格玛管理.要进一步搞好定置管理、小改小革和节能降耗工作,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分钱,努力降低生产成本.要实施对标管理,瞄准一流企业,选定3家以上行业先进企业作为学习标杆,对照劳动生产率、人均利润率和单位能耗等指标,明确自己的赶超方向.要加强劳动纪律,通过严格的考核和兑现奖罚,建立一支纪律严明、执行力强、勤奋工作、

如何提高企业价值-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如何提高企业价值,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一、什么是企业价值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价值就是指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这表明,企业生存价值最大化是一个具有前瞻性、复合性和实在性的企业目标函数。所谓前瞻性,是指企业生存价值及其最大化是着眼于未来时期的财富生成与分配的一个概念,与此相对,利润及其最大化却是一个典型的历史概念。所谓复(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合性,是指企业生存价值概念涵盖了一些极其重要的概念,比如现金流量、风险、可持续发展等等。追求企业生存价值最大化,必须科学地协调与权衡这些因素。所谓实在性,是指企业生存价值对于企业的各类投资者而言,是实实在在的现金流量,而现金流量的变化代表着实际的、可控制财富的变化。 企业价值通俗地说就是指企业值多少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与其它一般商品一样也可以被买卖。要对企业进行买卖就必须对企业进行评价,以确定企业的市场价值或企业价值。在对企业评价时,看重的不是企业已经获得的利润水平,而是企业潜在的获利能力。因此,企业价值并不是账面资产的总价值,而是指能反映企业潜在或预期获利能力的企业全部资产的市场价值。 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内容 所谓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 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的财务目标具有以下优点: 1、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充分考虑了时间价值因素。

2、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科学地考虑了风险与报酬的联系,强调了风险与报酬的均衡。 3、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强调注重在企业发展中考虑各方的利益关系。 4、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能够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目标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1、对于股票上市企业,虽然可以通过股票价格的变动反映企业价值,但是股票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特别在即期市场上的股票价格不一定能够直接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只有长期趋势才能做到。 2、现在企业为了控股或稳定购销关系,往往采用环形持股的方式,相互持股,因此,法人股东对股票市价的敏感程度远不及个人股东,他们对股票价格最大化目标没有足够的兴趣。 3、对于非股票上市企业,只有对企业进行专门的评估才能真正确定其价值,而在评估企业资产时,由于受评估标准的评估方式的影响,这种评估不易做到客观、准确,这也导致了企业价值确定的困难。 尽管如此,基于企业价值最大化最能体现企业管理的目标,更能揭示市场认可的企业价值,并且它也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所以,通常被认为是一个较为合理的财务目标。 三、提高企业价值的途径

企业价值管理论文.docx

一、基于价值的企业管理的引入意义1、企业价值管理对于企业管理决策质量的提高。 企业传统的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管理,是将企业的关注点集中于经济效益上。 而企业价值管理相较于传统的企业管理手段,其是将企业关注点放在企业发展的战略上,从而增强企业价值创造的理念以及管理决策的质量。 同时,其还能引导企业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而其最终目的是不变的,仍旧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基于价值的企业管理使得企业对最优的资本结构追求,从而降低了企业的资本成本率,并以最低的资本成本为企业发展筹集所需要的资金;同时,其还能提高企业的投资决策质量与效率,保证企业运营业务结构的优化,从而使得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强的业务能够得到有效地扩展。 2、企业价值管理对财务目标的转变。 利润第一是现今许多企业的财务目标,而在现今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其已经无法维持企业长期稳定的有效经营与发展。 而企业价值管理的引入,使得企业能够认识到当前的市场环境变化,从而将利润第一的财务目标转变为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财务管理。 同时,其还能使得企业管理中财务资本、人力资源等各种经济资源进行合理地配置,从而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用,以保证企业股东与

经营者利润的协调一致性,从而提升现代企业的财务战略质量,使其适应于当前市场环境的变化,以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取。 二、基于价值的企业管理评估的驱动因素分析企业价值管理驱动因素的分析、确定是企业价值管理发挥自身有效性,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其对于企业的生产效率、客户满意程度等都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而对于基于价值的企业管理驱动因素的确定,我们要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考量与分析。 1、销售利润率的提高。 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其最基本的是企业经营净利润的提升。 而企业价值管理使得企业在增加经营收入的同时,保证对成本费用的控制,从而让企业以最低的成本实现利润的优化。 另一方面,企业价值管理使得企业更加注重市场需求的重要性,即客户满意度。 客户的满意程度是企业能否实现长期持续有效经营与发展的关键。 企业价值管理要求企业要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进行准确的市场战略定位,从而利用差异化定价策略,提升客户的满意程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销售利润率。 2、资本结构的优化。 现代企业的资本结构是企业采用不同筹资方式筹集资金而形成

利润最大化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比较分析

利润最大化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比较分析 摘要:财务管理学则认为利润最大化存在诸多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替代目标,其中又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主。但实际上,利润最大化不但不存在不可克服的缺陷,而且是一个统帅性和决定性目标,是其他财务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相反,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缺陷更不可克服。因此,财务管理也应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在经济学里,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几乎是众所公认的。但在财务管理中,财务管理目标则存在多种多样的观点,包括利润最大、资产利润率最大化、每股盈余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等。且其中绝大多数都认为“利润最大化”目标存在不足,并且认为应将“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利润最大化的不足 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利润最大化是一个绝对指标,没有考虑企业的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例如,同样获得100万元的利润,一个企业投入资本500万元,另一个企业投入700万元,若不考虑投入的资本额,单从利润的绝对数额来看,很难作出正确的判断与比较。 第二,利润最大化没有考虑利润发生的时间,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例如,今年获利100万元和明年获利100万元,若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也很难准确地判断哪一个更符合企业的目标。 第三,利润最大化没能有效考虑风险问题,这可能使财务人员不顾风险的大小去追求最大利润。例如,同样投入100万元,本年获利都是10万元,但其中一个企业获利已全部转化为现金,另一个企业则全部表现为应收账款,若不考虑风险大小,同样不能准确地判断哪一个更符合企业目标。 第四,利润最大化往往会使企业财务决策行为具有短期行为的倾向,只顾片面追求利润的增加,而不考虑企业长远的发展。 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优点 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有如下优点: 首先,价值最大化目标考虑了取得现金性收益的时间因素,并用货币时间价值的原理进行科学的计量,反映了企业潜在或预期的获利能力,从而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问题,有利于统筹安排长短规划、合理选择投资方案、有效筹措资金、合理制订股利政策等等。其次,价值最大化目标能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因为不仅过去和目前的利润会影响企业的价值,而且预期未来现金性利润的多少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更大。 再次,价值最大化目标科学地考虑了风险与报酬之间的联系,能有效地克服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不顾风险的大小,只片面追求利润的错误倾向。 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不足和缺陷 尽管在由于企业价值这一指标考虑到了取得现金性收益的时间、风险,从而当时间和风险不同时,能够直接作出判断,但这一指标也存在着以下的不足、甚至可以说是比利润最大化的不足更难以克服的缺陷:首先,同样是一绝对指标,没有考虑企业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其次,这一数值难以具体地估量,可操作性不强。利润的计算简单明了,可操作性强,相比之下,企业价值不但难以具体地估量,而且可操作性不强。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企业价值直接表现为流通市值,这当然直观具体。再次,企业价值这一指标适用范围有限。无论对于何种类型的企业,利润都可直观地用“收入-成本费用”计算出来,作为企业的经营成果,直接体现在损益表中。相比之下,企业价值的估量却要复杂得多。前面已经提及,倘若资本市场

《浅谈经济管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浅谈经济管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摘要。企业想要不断健康发展进步就要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完善自身经济管理体系。不过当前很多企业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导致难以充分体现企业的价值。基于此,对企业经济管理做出了阐述,分析了企业经济管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企业管理理念;完善企业管理制度;落实经济管理监督;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调整和创新组织机构;注重应用网络技术等应对措施,以此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关键词:经济管理;企业;价值最大化 一、简述 (一)企业经济管理的内涵。企业开展经济管理,主要是经济管理者管理企业的经济活动。企业在科学的经济管理的辅助下能够科学合理地制定发展决策,可以明显降低项目管理失误造成的经济损失,有助于企业未来健康地发展。企业开展经济管理活动最终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水平提升的目的,从而更好地支持企业经济发展。在开展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首先需要对企业的具体生产情况、企业特点、发展现状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在开展经济管理活动时能够合理分配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人员岗位和薪酬,提高成本管理效果,优化企业运营活动,从而将企业价值发挥到最大。 (二)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特征。其一,综合性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为了充分利用企业资源,需要在对企业资产损益性关注的同时综合考量未来资源收益、研发成本等问题,提高管理综合性,将

管理覆盖范围扩大。其二,灵活性。根据动态化变化的市场经济环境来合理调整市场经济结构。企业想要持续发展就要保证自身管理能够顺应市场发展规律,通过将自身管理与市场发展充分结合使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大大提升,可以根据市场变化灵活地调整自身整体结构,进而实现企业管理效率的优化。其三,规划性。企业在开展经济管理工作时不但要重视企业当前阶段的发展情况,更要以发展的眼光制定企业管理计划,通过将企业经济指标合理整合进而来实现科学化管理,提高经济管理效果。 (三)经济管理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1.经济管理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快、准、稳是企业发展的三字箴言,脱离其中任何一个字,都会严重影响企业发展的质量。在快的方面,企业必然要抓住时机抢占市场。通过掌握生产与消费的内涵,逐步成为技术领域的领头人。在准的方面,企业需要摆脱传统发展观念的束缚,谋求更多的经济利益。通过协同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工作,逐步提升发展效率,从而使内部工作变得更加透明化、效率化,进而逐步提升企业发展动能。在稳的方面,企业在把握市场先机后,需要利用自身的竞争力、发展力,逐步稳定市场,从而在平衡市场生态的同时,保证企业可以长期稳定地获取效益,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由此可以看出,经济管理展示出了规范企业发展,以及指导企业内部平衡的作用。脱离经济管理,失去发展效用,企业会成为没有灵魂的躯壳,企业发展也将会变得越来越闭塞和滞缓,最终使企业走向消亡。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1.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其价值是() A.账面价值 B.公允价值 C.重置价值 D.市场价值 正确答案:D 2.所有者通常同时采取()两种办法来协调自己与经营者的利益。 A.解聘和接收 B.解聘和激励 C.激励和接收 D.监督和激励 正确答案:D 3.在市场有效条件下,能够直接反映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程度的指标是()。 A.净资产收益 B.每股收益 C.股票的市场价格 D.产品市场占有率 正确答案:C 4.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与股东财顾最大化目标相比较最大的优点是()。 A.考虑了风险因素 B.更客观反映了股东利益 C.兼顾了相关利益主体间的不同利益 D.更容易计量 正确答案:C 二、多选题 (共33.00分) 1.从狭义的角度看,企业财务活动的内容包括() A.资本筹集 B.资本运用 C.资本耗费 D.资本收益分配 满分:11.00 分 D.正确答案:A B D 2.关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下列说法中的()是正确的。 A.企业价值与预期报酬成正比,与预期风险成反比 B.预期报酬越高,企业风险就可能越大,企业价值也越大 C.企业风险越大,预期报酬就可能越高,企业价值就越大 D.企业价值只有在风险和报酬达到比较好的均衡时才能达到最大 正确答案:A D 3.防止经营者背离股东目标的方法主要有()。 A.股东获取更多的信息,对经营者进行监督 B.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激发其工作热情 C.实施股权激励计划,鼓励其采取符合企业最大利益的行动 D.法律约束,通过立法规范其行为

正确答案:A C 三、判断题 (共27.00分) 1.利润最大化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最有目标。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2.通过监督和激励可以使股东和经营者的利益目标完全一致。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涉及投资决策、筹资决策和收益分配决策三项,不涉及其他方面的问题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一、单选题 (共40.00分) 1.必须对企业经营理财的各个方面,包括运营能力、偿债能力、获利能力及发展能力的全部能力的全部信息予以详 尽地了解和掌握的是()。 A.企业所有者 B.企业经营决策者 C.企业债权人 D.政府 正确答案:B 2.下列各种财务分析的常用方法中,最基本的是()。 A.比率分析法 B.比较分析法 C.因素分析法 D.趋势分析法 满分:4.00 分 D.正确答案:B 3.通过计算某项财务指标占总体的百分比分()。 A.绝对数分析 B.相对数分析 C.结构比率分析 D.相关比率分析 正确答案:C 4.通过相关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以确定指标之间差异或指标发展趋势的方法是()。 A.比率分析法 B.比较分析法 C.因素分析法 D.因素分析法 正确答案:B 5.在总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中,分母是()。

如何进行价值管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如何进行价值管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是什么因素影响公司的市场价值?投资者看重的到底是什么?是收益,股利,增长,回报,还是现金流?高级管理人员如何能够保证他们的目标设定,资源分配,绩效评估可以给公司,给公司的客户,公司的股东带来最好的结果?多年来,我们一直在不断地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现在,我们幸运地找到了,那就是建立基于价值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对企业来说,它要面对不同的利益所得者,如顾客、员工、管理人本身、供应商、政府及社群、股东等。这些不同的利益团体,关注的有所不同,有时是互相矛盾的。管理人在经营公司为股东创造价值的同时,也为其他类别的利益所得者带来利益,便是价值管理的目标所在。投资者当然不希望公司只赚回成本,而要创造更多的价值。若公司不能为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投资者便会卖掉股票,将资金转到其他更赚钱的企业。管理人因此要给股东显示公司不断改善的业绩表现。但困难却是如何才可以做到这样。对大企业来说,困难就更大。现实的情况是,管理人许多时候会破坏其他利益所得者的利益,以满足股东的短期利益。这种情况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价值最大化是企业目标 企业运营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股东投资价值最大化,这就要求衡量公司业绩的指标应该能够准确反映公司为股东创造的价值。在财务管理上,公司每年为股东创造的价值等于收入减去全部成本和费用后的剩余,即:价值=收入-(成本+费用)。但是,企业中长期沿用的传统业绩衡量指标,例如税后净利润、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等等,均无法准确反映公司为股东创造的价值。这主要是因为传统的业绩衡量指标忽视了公司股本资本的成本,也就是说,成本中并不包括股东投入的股本资本的成本。 从整体上看,公司运作所需要的资本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债务资本和股本资本,两者的使用都不是免费的。债务资本的所有者即债权人要求公司定期支付利息,这是一种显性的资本成本;股本资本的所有者即股东则要求公司提供一定的资本回报,这是隐性的资本成本,但却是客观存在的。因为投入公司的股本资本也可以投向其他盈利项目,其他项目所带来的收益就是股东资本的机会成本,股东要求公司给他们的资本回报必须大于或等于其机会成本,否则就会将资本投向其他项目。由此可见,股本资本的成本就是投资在风险程度相近的其他项目所能获得的收益。因此在考虑股本资本成本的情况下,公司每年为股东创造的价值等于收入减去传统意义上的成本,股本资本成本和费用,即价值=收入-(成本+费用+股本资本成本),比较上述两个价值的表达式,我们就可以看出差别主要在于是否考虑股本资本的机会成本。只有考虑了股本资本的机会成本,才能真正反映出是否为股东创造了价值。例如某公司今年收入为1000万,股本资本为5000万,成本和费用为850万。同期市场上的资本成本为10%,按传统的计算方法计算所得的价值为:1000-850=150,而考虑股本资本的成本,则计算的价值为1000-850-5000*10%=-3503.由此可见在传统方法下为股东创造的价值在新的方法下就可能是在破坏股东的价值。 价值管理实现最大化战略 价值管理(Value Manegement)是美国学者肯。布兰查(Ken Blanchard)在《价值管理》一书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依据组织的远景,公司设定符合远景与企业文化的若干价值信念,并具体落实到员工的日常工作上。惟有公司的大多数股东、员工和消费者都能成功,公司才有成功的前提。为达到此“共好”的组织目标,必须逐步建立起为成员广泛接受的“核心信念”,并且在内部工作与外部服务上付诸实施,使其成为组织

财务管理目标案例-雷曼兄弟

补充案例: 雷曼兄弟破产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选择的启示 2008年9月15日,拥有158年悠久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公司正式申请依据以重建为前提的美国联邦破产法第11章所规定的程序破产,即所谓破产保护。雷曼兄弟公司,作为曾经在美国金融界中叱咤风云的巨人,在此次爆发的金融危机中也无奈破产,这不仅与过度的金融创新和乏力的金融监管等外部环境有关,也与雷曼公司本身的财务管理目标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以下从公司内部财务的角度深入剖析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的原因。 一、股东财富最大化:雷曼兄弟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雷曼兄弟公司正式成立于1850年,在成立初期,公司主要从事利润比较丰厚的棉花等商品的贸易,公司性质为家族企业,且规模相对较小,其财务管理目标自然是利润最大化。在雷曼兄弟公司从经营干洗、兼营小件寄存的小店逐渐转型为金融投资公司的同时,公司的性质也从一个地道的家族企业逐渐成长为在美国乃至世界都名声显赫的上市公司。由于公司性质的变化,其财务管理目标也随之由利润最大化转变为股东财富最大化。其原因至少有:(1)美国是一个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国家,建立了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和资本市场体系,因此,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能够获得更好的企业外部环境支持;(2)与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相比,股东财富最大化考虑了不确定性、时间价值和股东资金的成本,无疑更为科学和合理;(3)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相比,股东财富最大化可以直接通过资本市场股价来确定,比较容易量化,操作上显得更为便捷。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股东财富最大化是雷曼兄弟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二、雷曼兄弟破产的内在原因:股东财富最大化 股东财富最大化是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带来最多的财富。当雷曼兄弟公司选择股东财富最大化为其财务管理目标之后,公司迅速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店发展成闻名于世界的华尔街金融巨头,但同时,由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利益主体单一(仅强调了股东的利益)、适用范围狭窄(仅适用于上市公司)、目标导向错位(仅关注现实的股价)等原因,雷曼兄弟最终也无法

企业估值的常用方法

精心整理 关于企业估值的常用方法 估值方法 一、企业的商业模式决定了估值模式 1.重资产型企业(如传统制造业),以净资产估值方式为主,盈利估值方式为辅。 2.轻资产型企业(如服务业),以盈利估值方式为主,净资产估值方式为辅。 3.互联网企业,以用户数、点击数和市场份额为远景考量,以市销率为主。 4. 1. 2. 以100 3. A. (DWA 2.13 B. a. b. c. 较。 4.企业价值(EV,EnterpriseValue) 企业价值=市值+净负债 EV的绝对值参考意义不大,它通常与盈利指标组合,用来反映企业盈利、净负债与市值之间的关系。如:EBITDA/EV指标用来比较相近企业价值的企业的获利能力。金融圈的干货文章、模块知识、实务课程助您成为金融界的实力派!欢迎关注金融干货! 三、估值方法

1.市值/净资产(P/B),市净率 A.考察净资产必须明确有无重大进出报表的项目。 B.净资产要做剔除处理,以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性资产结构。市净率要在比较中才有意义,绝对值无意义。 C.找出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段内的历史最低、最高和平均三档市净率区间。考察周期至少5年或一个完整经济周期。若是新上市企业,必须有至少3年的交易历史。 D.找出同行业具有较长交易历史的企业做对比,明确三档市净率区间 2.市值/净利润(P/E),市盈率 A.考察净利润必须明确有无重大进出报表的项目。 B. C. D. 3. A. B. C. 5. 来38.5+15*2)=11.55 6. 7.以上方式均不可单独使用,至少应配合两种联合研判,其绝对值亦没有实战意义。估值的重点是比较,尤其是相似企业的比较,跨行业亦没有意义。 安全边际 一、市场利率 1.利率水平体现了市场融资成本,也是衡量市场资金面的有效指标。 2.利率双轨制。由于制度原因,我国的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因此存在官方利率和民间利率的并行存在的状况。官方利率(银行利率)并不能完全反应市场的真实融资成本和资金供需关系。

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论文 完整版

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定义及内容 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它通过对资金运动和价值形态的管理,像血液一样渗透贯通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等一切管理领域。 财务管理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1)筹资管理 (2)投资管理 (3)营运资金管理 (4)利润分配管理 一浅析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摘要在当今经济时代,企业管理基本以财务管理为重要核心,这已成为企业家和经济界人士的共识。本文明确提出了企业管理中财

务管理的重要性。指出财务管理的各项价值指标参数是企业经营决策中的重要参考依据。做好财务管理对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财务管理资金管理目标 建立现代企业管制度,实现企业可持续地发展,保障企业价值最大化,离不开现代的财务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必须认清财务管理的地位,明确财务管理的目标,理清财务管理的关系,加强财务管理,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因此,财务管理不仅是企业管理中相对独立的方面,而且也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规模不断的扩大,国家将企业推向市场,企业财务管理在经济活动时的财务风险和复杂性也迫切要求企业加强财务管理。所以,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一切活动的基础,也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财务管理在整个企业组织机构中属于最高层次,是企业的生存的

价值管理让企业价值最大化

价值管理让企业价值最大化 是什么因素影响公司的市场价值?投资者看重的到底是什么?是收益,股利,增长,回报,还是现金流?高级管理人员如何能够保证他们的目标设定,资源分配,绩效评估可以给公司,给公司的客户,公司的股东带来最好的结果?多年来,我们一直在不断地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现在,我们幸运地找到了,那就是建立基于价值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对企业来说,它要面对不同的利益所得者,如顾客、员工、管理人本身、供应商、政府及社群、股东等。这些不同的利益团体,关注的有所不同,有时是互相矛盾的。管理人在经营公司为股东创造价值的同时,也为其他类别的利益所得者带来利益,便是价值管理的目标所在。投资者当然不希望公司只赚回成本,而要创造更多的价值。若公司不能为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投资者便会卖掉股票,将资金转到其他更赚钱的企业。管理人因此要给股东显示公司不断改善的业绩表现。但困难却是如何才可以做到这样。对大企业来说,困难就更大。现实的情况是,管理人许多时候会破坏其他利益所得者的利益,以满足股东的短期利益。这种情况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价值最大化是企业目标 企业运营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股东投资价值最大化,这就要求衡量公司业绩的指标应该能够准确反映公司为股东创造的价值。在财务管理上,公司每年为股东创造的价值等于收入减去全部成本和费用后的剩余,即:价值=收入-(成本+费用)。但是,企业中长期沿用的传统业绩衡量指标,例如税后净利润、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等等,均无法准确反映公司为股东创造的价值。这主要是因为传统的业绩衡量指标忽视了公司股本资本的成本,也就是说,成本中并不包括股东投入的股本资本的成本。 从整体上看,公司运作所需要的资本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债务资本和股本资本,两者的使用都不是免费的。债务资本的所有者即债权人要求公司定期支付利息,这是一种显性的资本成本;股本资本的所有者即股东则要求公司提供一定的资本回报,这是隐性的资本成本,但却是客观存在的。因为投入公司的股本资本也可以投向其他盈利项目,其他项目所带来的收益就是股东资本的机会成本,股东要求公司给他们的资本回报必须大于或等于其机会成本,否则就会将资本投向其他项目。由此可见,股本资本的成本就是投资在风险程度相近的其他项目所能获得的收益。因此在考虑股本资本成本的情况下,公司每年为股东创造的价值等于收入减去传统意义上的成本,股本资本成本和费用,即价值=收入-(成本+费用+股本资本成本),比较上述两个价值的表达式,我们就可以看出差别主要在于是否考虑股本资本的机会成本。只有考虑了股本资本的机会成本,才能真正反映出是否为股东创造了价值。例如某公司今年收入为1000万,股本资本为5000万,成本和费用为850万。同期市场上的资本成本为10%,按传统的计算方法计算所得的价值为:1000-850=150,而考虑股本资本的成本,则计算的价值为1000-850-5000*10%=-3503.由此可见在传统方法下为股东创造的价值在新的方法下就可能是在破坏股东的价值。 价值管理实现最大化战略 价值管理(Value Manegement)是美国学者肯。布兰查(Ken Blanchard)在《价值管理》一书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依据组织的远景,公司设定符合远景与企业文化的若干价值信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及其选择

\摘要《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于2005年4月起实施,打破了价值评估中单一使用成本法的局面,使得收益法、市场法的应用有了政策上的依据,对三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如何正确、合理的选择三种方法应用于评估实践这一问题。关键词企业价值资产评估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1 引言2004年12月30日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发布了《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书(试行)》(简称“意见书”),从基本要求、评估要求、评估方法和评估披露等方面对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企业价值评估业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于2005年4月1日起开始实施。意见书明确提出收益法、市场法、成本法是企业价值评估的三种基本方法,这一规定打破了长期以来我国企业价值评估实践中单一使用成本法的局面,拟促成三足鼎立的评估方法格局。基于此,在具体的价值评估实践中方法的选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进行深入的讨论具有现实意义。2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应用现状企业价值评估实践中,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评估方法有收益法、市场法、成本法,期权法较少采用。而在我国的价值评估实践中,成本法是企业价值评估的首选和主要使用的方法,收益法、市场法很少采用,期权法几乎不用。赵邦宏博士对我国2003年企业价值评估使用方法做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价值评估业务中所占的比例达95%左右,而收益法一般作为成本法的验证方法,不单独使用,市场法很少使用,期权法一般无人采用,而且在2004年12月30日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发布的《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书(试行)》中也未涉及到期权法,基于此,本文中对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及选择研究中不考虑期权法,仅以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三种方法为研究对象。3 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比较分析要选择适合于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首先应从不同的角度对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以明确各种方法之间的差异性,以下从方法原理、方法的前提条件、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对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进行比较分析。3.1 各方法的原理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是重建或重置评估对象,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任何一个精明的潜在投资者,在购置一项资产时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不会超过建造一项与所购资产具有相同用途的替代品所需要的成本。收益法的基础是经济学中的预期效用理论,一项资产的价值是利用它所能获取的未来收益的现值,其折现率反映了投资该项资产并获得收益的风险的回报率,即对于投资者来讲,企业的价值在于预期企业未来所能够产生的收益。这一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艾尔文·费雪,费雪认为,资本带来一系列的未来收入,因而资本的价值实质上是对未来收入的折现值,即未来收入的资本化。企业价值评估市场法是基于一个经济理论和常识都认同的原则,类似的资产应该有类似的交易价格。该原则的一个假设条件为,如果类似的资产在交易价格上存在较大差异,则在市场上就可能产生套利交易的情况,市场法就是基于该理论而得到应用的。在对企业价值的评估中,市场法充分利用市场及市场中参考企业的成交价格信息,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和判断被评估对象的价值。[!--empirenews.page--]3.2 各方法的前提条件运用成本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应具备的前提条件有三个:一是进行价值评估时目标企业的表外项目价值,如管理效率、自创商誉、销售网络等,对企业整体价值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二是资产负债表中单项资产的市场价值能够公允客观反映所评估资产的价值;三是投资者购置一项资产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不会超过具有相同用途所需的替代品所需的成本。若选择收益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应具备以下三个前提条件:一是投资主体愿意支付的价格不应超过目标企业按未来预期收益折算所得的现值;二是目标企业的未来收益能够合理的预测,企业未来收益的风险可以客观的进行估算,也就是说目标企业的未来收益和风险能合理的予以量化;三是被评估企业应具持续的盈利能力。采用市场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需要满足三个基本的前提条件:一是要有一个活跃的公开市场,公开市场指的是有多个交易主体自愿参与且他们之间进行平等交易的市场,这个市场上的交易价格代表了交易资产的行情,即可认为是市场的公允价格;二是在这个市场上要有与评估对象相同或者相似的参考企业或者交易案例;三是能够收集到与评估相关的信息资料,同时这些信息资料应具有代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3.3 各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

什么是企业价值最大化

什么是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取最优的,充分利用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保证将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摆在首位,强调在增长中应满足各方利益关系,不断增加企业财富,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化。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财务管理目标应与企业多个利益集团有关,可以说,财务管理目标是这些利益集团共同作用和相互妥协的结果。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环境下,某一利益集团可能会起主导作用。但从长期发展来看,不能只强调某一集团的利益,而置其他集团的利益于不顾,不能将财务管理的目标集中于某一集团的利益。从这一意义上讲,不是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 企业价值最大化具有深刻的内涵,其宗旨是把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放在首位,着重强调必须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兼顾企业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在于它能带给所有者未来报酬,包括获得和出售换取现金。 相比股东财富最大化而言,企业价值最大化最主要的是把企业相关者利益主体进行糅合形成企业这个唯一的主体,在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前提下,也必能增加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但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对企业价值的评估上,由于评估的标准和方式都存在较大的主观性,股价能否做到客观和准确,直接影响到企业价值的确定。 价值管理的产生及其概念 在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继和之后,在实践的推动下,历经了三次飞跃而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以科学管理和有效组织管理职能划分为中心内容的效能主义(古典管理)阶段。 第二阶段是20 世纪20年代开始,着重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阶段。 第三阶段是在和的融合与启发之下,出现了运用、、、、的思想和方法,重点设计企业内部与环境之间关系的适应性阶段。 近年来,随着、、、的日臻完善,以及研究和实践中和财务理论的相互融合,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对和依赖深重的现实,迫使管理正在发生一场革命,紧紧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为股东创造更多的财富,从而使企业管理进入到以价值为基础,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value based management,)阶段。 所谓价值管理是指企业紧紧围绕价值最大化目标,适时地根据环境变化,通过对投资机会的把握,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其中包括战略性投资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采取、资本重组等超常方式,提高组织的灵活性和环境的适应性,以增加社会和民众对企业的收益和增长的预期,最终为投资者创造更多财富的各种方法的汇总。因而很明显:价值管理的目标——价值最大化。 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 价值管理时代的最优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 对于财务管理目标,历来有众多的争议,其基本思想是将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摆在首位、强调在企业价值增长中满足各方利益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