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语言

模糊语言
模糊语言

目录

1.引言 (1)

2.模糊语言的定义和特点 (1)

3.翻译的模糊性 (3)

4.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 (4)

4.1 以精确译精确 (4)

4.2 以精确译模糊 (5)

4.3 以模糊译精确 (5)

4.4 以模糊译模糊 (6)

5.结语 (6)

参考文献 (7)

浅析模糊语言及其翻译策略

摘要:精确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但在实际语用中,模糊语言却是广泛存在的。语言的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自然界本身模糊不清、人的认知能力有限、交际双方的行为及目的,以及语言自身的局限性都会导致模糊语言的产生。英汉互译中,译者常常会遇到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模糊语义。模糊语言的翻译要根据英汉语民族的不同文化及思维模式做出不同的处理,并充分发挥译者的再创作能力。本文通过分析语言的模糊性本质及探讨模糊语言的翻译方法,得出在英汉互译过程中,处理模糊语言可以采用“以精确译精确”、“以精确译模糊”、“以模糊译精确”和“以模糊译模糊”这四种翻译方法。

关键词:模糊语言翻译对策模糊精确

1.引言

在语言学中,语言的模糊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已被认为是人类自然语言的一种基本属性。模糊语言学是模糊集合论与现代语言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它运用模糊集合论和现代语言学的方法来分析语言的模糊性,在中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模糊语言学最早出现在西方国家,早在1965年,美国自动控制专家扎德发表了《模糊集合》(Fuzzy Sets)一文,提出了模糊理论①。从此诞生了一系列的新学科:模糊数学、模糊逻辑学、模糊语言学、模糊心理学等。模糊语言学的问世为语言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

语言的模糊性决定人类认知思维的模糊性和翻译的模糊性。英汉翻译的实质是两种文字符号之间的转换,它把一种语言已经表达出来的东西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在此过程中,必然要处理英汉两种语言存在的模糊现象。由于两个民族在语言系统、文化内涵和倾向、语用特征以及事物称谓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在许多情况下英汉两种语言缺乏内涵和外延的等值关系,造成字面和功能上内容和形式的语际转换困难。为解决困难,因此人们使用一些语义模糊的词语来进行语际转换,以适应不同的交际需要。

本文所研究的模糊语言及其翻译策略,我国学者在这方面也有过不少研究。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本文将从译语的角度出发,着重探讨如何积极运用译语中的模糊语言尽可能地涵盖原文的丰富内涵,跨越英汉语言文化差异,实现翻译的功能对等。

2.模糊语言的定义和特点

①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模糊语言,作为一种弹性语言,是指外延不确定、内涵无定指的特性语言。与精确语言相比,模糊语言具有更大的概括性和灵活性。而这种概括性与灵活性则集中反映在语言外延上。

模糊语言主要包含两类:(1)词语的模糊,它指一个词本身所表达的概念外延不明确,即没有准确的范围和界限。常见的这类词有“现在”与“过去”、“大”与“小”、“深”与“浅”、“宽”与“窄”、“快”与“慢”,这些词看似明确,实际上它们之间没有一个明确的区别标准,并且完全可以因人因时因地不同得出不同结论,它们所表现出的相对性十分明显,因而它们的外延都是模糊的。美国数学家耶格尔给模糊性下了一个非常直观的定义,他说:“模糊性就是一个命题与其否定命题之间缺乏明确的区别。具体地说,一个概念离它的否定面越远,它就越不模糊;相反,如果离否定面越近,这个概念就越模糊。”①(2)语义的模糊。有些句子从每个词看,意义是明确的,但从整个句子的意义上看却是模糊的。这种语义模糊,在整个句子中通常有副词“大约、也许、恐怕、未必、不见得”或动词“再说、研究研究、考虑考虑”等。比如在汉语中经常听到“这件事容我再考虑考虑”,“你之前提出的建议等我研究之后再说吧”。在英语中如“I’m afraid you are a little late.”,“It is a little stuffy here,isn’t it?”

模糊语言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1)模糊语言的含蓄性。人类在长期的思维实践中,具有了一定的模糊性思维能力。语言的模糊性必然引起英汉语言翻译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在英汉语言翻译实践中俯拾皆是。比如Husband: The telephone is ringing.Wife: I’m in the bathroom now!在这段对话中妻子运用的就是模糊语。我们可以把她的话理解为她不方便接电话或者提醒丈夫去接电话,也可以理解为是抱怨丈夫不接电话。再比如汉语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某些人总是喜欢迟到”,这句话中的“某些人”是一个模糊的委婉语,它没有明确指定对象,这是由于在很多情况下,讲话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愿意将话说明,只好采用一些模糊性的语言。(2)模糊语言的准确性。人们往往觉得语言的模糊性与准确性是相互矛盾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语言的模糊性与准确性是相辅相成的,它们是可以共存的。例如表示性质、程度的词语包括: 深、浅、高、低、快、慢、好、坏等等。当人们不能够说出事物的程度时,只能借助这些词来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比如:沟和深沟。虽然没有说清楚这个沟到底有多深,但是很明显后者更准确地描述了沟的性质。(3)模糊语言的朦胧美。在文学作品中,说得清楚明白远远不如似是而非更加具有美感,更让人有美的享受。例如某

Yager, R: On the Measures of Fuzziness and Negation. [ J ] .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1980 ( 8) .

文学作品在形容山上的寺庙时,描写道: “沿清拢川于红叶的朱红与金黄的光耀之中,攀登着长长的石阶到神护寺去。这座寺院位于高山之上,它是一曲朱红与金黄的交响乐。”①虽然文章中没有说明“朱红”和“金黄”到底具体红或黄到怎样的程度,也没有指出红与黄分别指什么,读者不知道它指的是屋顶是黄色还是廊柱是黄色,墙壁是红色,还是红色的窗户配上金色的门窗。但是这样的描写却会让读者感受到朦胧中一片灿烂的颜色。(4)模糊语言的概括性。在交流中当遇到说不清道不明的事物时人们往往会使用模糊语言,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是利用了模糊语言的概括性。比如当人们形容一个广场人多的时候他们往往会用“成千上万”,这里的“成千上万”不是指具体人数有几千几万,而是指人多。这个广场有可能是在小城镇,因此几百人就算人很多了,也有可能是在大城市,因此人数会有上万人。

3.翻译的模糊性

“语言是一种极其复杂、高度抽象和具有无限构词能力的音义结合的系统,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一种客观属性和本质属性。”②模糊性作为语言的一个本质属性,决定了以语言转换为手段的翻译也具有模糊的特性。语言的模糊性必然会给翻译带来许多困难,引起语际间转换的模糊性,所以精确的翻译只是相对而言的。翻译的模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翻译过程的模糊性。翻译是一种以语言符号的转换为手段,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中的思想内容、风格手法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翻译的过程常被简练地概括为理解和表达。理解是指对原文进行认真的分析, 弄懂原文的意思。对原文进行分析、理解是需要发挥译者主观能动性的思维活动。由于个体对现实生活中的事物的感知不同,反映到思维上就形成了思维差异。在翻译过程中,不同的译者会因为这种思维差异而对原文有不同的理解。加上思维本身带有模糊性,因此翻译的模糊性在理解的过程中产生了。表达则是指在译语中把原文的意思以恰当的方式尽可能完整地表达出来。由于原语与目的语之间往往会存在一些异同,因此译者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忠实地传递原文的信息。而译者不同的语言能力和对原文的不同理解,采用的翻译技巧和翻译表达方式也会不同,因此翻译的模糊性在翻译表达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

(2)翻译标准的模糊性。关于翻译的标准,我国不同的翻译家有不同的见解和论述。1896年,中国近代伟大的翻译家严复在翻译《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 )的序言中提出了“信、达、雅”三条标准,即:译文

①张戈. 浅析模糊语言的特性及翻译策略[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5):115-116.

②曾宇钧. 翻译的模糊性及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8,(12):65-67.

准确、顺畅、优美。这三字标准至今一直被人们当做翻译的标准。其他翻译家也提出过翻译的标准,如林语堂提出“忠、顺、美”,梁实秋、赵景琛的“宁错勿顺”,鲁迅的“宁信不顺”,傅雷的“形似神似”,钱钟书的“化境”等。这些标准在某种程度上都带有一定的模糊性,比如“信、达、雅”中的“信”, 指的是忠实于原文,可是翻译的绝对忠实是不可能的。不管是“信”、“达”还是“雅”都只是相对模糊的概念。再看钱钟书先生提出的“化境”标准,它指的是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为语言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称得上“化境”。至于什么是“生硬牵强”,“完全保存原有风味”又是什么,不同的译者有不同的看法和尺度。国外翻译家关于翻译标准的论述也有很多。在这些国外译者中,对中国译者影响最大的是奈达。他提出了功能对等说,主张把翻译的重点放在译文读者的反应上, 即把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和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作一比较。奈达认为,译者在翻译时应当寻求“对等语”,而不是“同一语”。“对等语”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的外延和内涵都属于一个模糊的范畴,范畴本身是具有模糊性的。

最后可以得出不管是国内译者提出的“信、达、雅”还是国外译者提出的“对等”标准,都无一例外地体现了语言的模糊性这一本质特性。

4.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

由于中英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因此中国人和西方人在语言风格、思维方式上存在差异。中国人注重直觉思维,强调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从想象中获得意境,因而容易带有模糊性;西方人则注重探索自然,重求知,重理性,因而带有强烈的客体对象性。这种思维方式上的差异造成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同。汉语的语言单位极具弹性,句子组织呈现流块结构,语义信息主要通过语言环境和语言内在相互关系来表现,带有很大的模糊性。而英语句界分明,全句以动词为核心控制各种语法关系组成空间搭架,语言内涵的各种逻辑关系外显,句式结构层次平整,语言表述精确。总而言之,汉语在模糊中传递语义,朦胧中孕育意境;而英语则反其道而行之,逻辑与分析携手,语义清晰,表述精确。①因此在英汉互译中译者通常会采用一些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主要的翻译策略主要由以下四种。

(1)以精确译精确,它指的是用译入语精确地传达原作内容与原作形式。以精确译精确这种策略主要体现在数词的翻译中,例如:A drop in the ocean 沧海一粟; Within a stone's throw 一箭之遥; Ki11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杨娇霞. 从美学角度看模糊语言的翻译[J].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9):59-63.

一箭双雕; A fall into the pit, a gain in your wit 吃一堑,长一智。在这些翻译中,译者直接把英语中的具体数字对应地翻译成汉语数字而没有做任何的改变。再例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的英文翻译:“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Leaving at dawn the White Emperor crowned with cloud, I have sailed a thousand li through Canyons a day. With the monkeys’ adieus the riverbank are loud, My skiff has left ten thousand mountains far away.”译者把“千里”,“一日”和“万重山”分别精确地译为“a thousand li”,“a day”和“ten thousand mountains”。精确译精确不仅体现在数字的翻译中,而且体现在语义的翻译上。语义上的精确对等主要表现为一个词语在译文中有着与它对等的另一个词语,从而无须改译或增减词语。

(2)以精确译模糊。众所周知,中国人重含蓄,偏爱朦胧美,而西方人重逻辑分析,偏爱直接明了,所以如果要将汉语译成英语,译者要以逻辑驱走模糊,以分析排斥朦胧,即以精确译模糊。以精确对模糊的译法主要是将那些隐含在话语中的模糊蕴含清楚地用译入语表达出来。“交际中,人们往往会使用大量的模糊语言,以表达精确语言难以表达的信息和所达不到的效果。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语境将所缺信息填补上去。”①比如李清照的词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典型的模糊语言,它表达了女词人凄婉悲凉的情感或氛围。把它翻译成英文就是:I look for what I miss,I know not what it is. I feel so sad,so drear, so lonely, without cheer.(许渊冲)这首李清照的词很简短精辟而且没有主语,这体现了汉语典型的以神驭形的特点。当翻译成英语时我们就要把省略了的信息补全出来。许教授用简单、直白、精确的语言代替了原文的模糊语言,把词人那种失去亲人的悲痛欲绝、孤独寂寥、手足无措的心境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了。再看一个例子“很明显,她今晚完成不了这项工作。”把它翻译成英语就是:“It’s two and two makes four that she won’t finish the work tonight.”汉语中“很明显”是个模糊的感念,它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明显才叫很明显呢?这只是取决于不同的个体,因此这是模糊的一种表达方式。而翻译成英语“two and two makes four”,表面意思是二乘以二等于四,其实它是一种精确的表达。

(3)以模糊译精确。以模糊对精确的译法主要是针对那些不太符合译入语习惯的原语中的精确表达。莎士比亚名剧《亨利四世》(Henry IV)中王子有一句台词“That’s to make him eat twenty of his words.”这里的“twenty”是虚指,表示“少”,而不是表示“二十”。朱生豪翻译这句话为: “他是食言而肥

①徐敏慧. 模糊语言的构成特点及其语用翻译[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2)pp:69- 71.

的好手,吃几个字儿是算不了什么的”。朱生豪化精确数字为模糊表达,大胆处理,结果译文不但传达出原语的本意,还符合读者的习惯,易于被读者理解接受。同为虚指模糊用法,但在对“He had warned me against the pickpockets twenty times”中“twenty”的处理又有不同,这里的“twenty”是夸张的模糊用法,虚指次数之“多”,因此翻译时因体现“多”意,也可采用精确词语模糊化的手法,译为“他多次提醒提防扒手”。①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在翻译的时候译者要考虑原语和目的语的历史文化背景,了解语言出现的上下文,只有这样译者才能把一国的文字用另一国的文字完整而贴切地表达出来。

(4)以模糊译模糊。模糊对模糊就是积极运用译语当中的模糊语言来翻译原语当中的模糊语言以及蕴含丰富的文学语言。它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涵盖原语的丰富内涵,传递精确语言所无法充分表达的思想和内容。英语中的模糊表达与汉语中的模糊概念不一致,因此在翻译时译者应该用译入语的模糊表达来传译原语的模糊表达,如可以将“She had a good cry”中的模糊概念“good”化为汉语的模糊词语“大”,译为“她大哭了一场”。再比如“This time of the year is usually a slow season”可译为“每年的这个时候通常都是淡季”。在这里“slow”译为“淡”。“East or west, home is the best.”翻译成中文就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East”“west”和“home”对应成中文就是“金窝”“银窝”和“草窝”,它们都是模糊概念,是模糊译模糊的表现。

5.结语

本文通过对英汉翻译过程中的模糊语言以及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进行探讨,得出虽然精确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但是模糊也是任何一种自然语言具有的特性。模糊语言在不同语言中的表现方面和程度各不相同。因此,在进行两种语言的翻译时,译者应充分考虑原语和译入语的模糊语言的表达特点、要求和翻译目的,在保证基本语义信息完整传输的前提下,采用一些适当的变通补偿手段,如以模糊译精确或以精确译模糊等手段,来灵活处理语言表达的模糊性。

值得注意的是,模糊表达必须建立在准确把握原文的基础之上。只有准确把握原文,精通译语,才能把原文的思想、风格特点完整地表达出来,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提高译者的翻译水平、鉴赏水平和译文的质量,从而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①滕梅.英汉数词的翻译方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 26( 2) pp:96- 99.

参考文献

[1] Yager, R: On the Measures of Fuzziness and Negation. [ J ].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1980 ( 8).

[2] 段新苗.英汉互译中的模糊性语言及其翻译策略[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 4).

[3] 滕梅.英汉数词的翻译方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26( 2) pp:96- 99.

[4] 田耀.英汉翻译中的模糊处理[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10).

[5] 王卫新.英汉翻译的模糊表达[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0).

[6] 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7] 徐敏慧.模糊语言的构成特点及其语用翻译[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2)pp:69- 71.

[8] 杨娇霞.从美学角度看模糊语言的翻译[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9):59-63.

[9] 余富斌.模糊语言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10).

[10] 余丽,曾小珊.试析模糊语言及其翻译[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7,(4).

[11] 曾宇钧.翻译的模糊性及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8,(12):65-67..

[12] 张戈.浅析模糊语言的特性及翻译策略[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5):115-116.

Abstract: Accuracy is the basic requirement in language expression. However,fuzzy language is often used in many actual situations. The fuzziness of language is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human language. The fuzziness of nature, the limited cognitive abilities of human beings, the purpose of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mitations of language itself all lead to the emergence of fuzzy language.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translators often encounter semantic fuzziness caused by cultural differences. The translation of fuzzy language depends on the different culture between these two countries and requires the creation of translator. Through analyzing the nature of fuzzy language and probing into the translation methods,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translator can take four methods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Key words: fuzzy language; translation methods; fuzziness; accuracy

英语语言模糊性及翻译

2010年第4期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No 4,2010 (总第122期) JOU RN A L OF M U D AN JIA N G CO LL EG E OF EDU CA T IO N Serial N o 122[收稿日期]2010 03 04 [作者简介]陈振臣(1952-),男,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外语教研室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英语语言模糊性及翻译 陈 振 臣 (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摘 要]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基本特性之一。模糊语言对反映客观世界,表达人类思想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给翻译造成障碍,并引起了越来越多翻译者的关注。本文主要讨论了模糊语言在语音、词义、语法和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和翻译策略。 [关键词] 模糊语言;功能对等;变异法[中图分类号]H 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2323(2010)04 0052 02 一、引言 语言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人类对自己语言的认识也同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人们对语言的研究历来偏重于求 精确 ,认为越精确越好,讲究言简意赅,言必有中。但是语言现实错综复杂,往往不如人意,即语言是很难求得绝对精确的。人们在日常交际中,传递信息一方往往会出现语焉不详、言不达意或言不尽意的现象,接受信息的一方又常会产生误解,甚至同样一件事物又会言人人殊,这就是语言的模糊性。自从美国自动控制专家扎德(L.A.zadeh)于1965年在!信息与控制?杂志上发表论文!模糊集合论?(Fuzzy set s)以来,涌现了许多涉及模糊性的学科,如数学、逻辑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其中,模糊语言学的研究热潮正从另一个角度对传统语言学作出有益的补充。在语言交际中,模糊语言不仅不可避免,而且往往是必需的。在许多情况下,它可使语言表达更为自然得体,更能表情达意,从而取得更好的交际效果。以下将探讨模糊性语言的普遍性和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 二、翻译中的模糊现象 客观世界的事物是千变万化的,对人类而言并不是清晰的,而是模糊的。大至人性,小至日常生活,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这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令 模糊表达 应运而生。 1.语音模糊 语音模糊主要是利用谐音或听力错觉获得模糊效果,一般出现在双关语中,以收到诙谐幽默的效果。如: A cannonball to ok o ff his leg s,so he laid dow n his arms. (炮弹打断了他的腿,所以他放下了武器。)这里, arms 一词兼有 手臂 和 武器 两种意思。 2.词义的模糊性 语言的模糊性是人文系统的固有特征之一,精确方法的应用往往得出一些完美但不合实际的结论。正如康德所说: 模糊概念要比明晰概念更富有表现力。 词义的模糊性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指称模糊(refer ential vag ueness)。词本身意义清楚,但是难以确定这个能否用于某些客体。如英语中的wo ods 和for est ,hill 和mountain,y oung 和teenag e,这类词的界限不是十分明显。二是词义缺乏确指(lack o f specificat ion)。词本身意义清楚,但属于泛指。如relativ e(亲戚)一词,它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就没有交代,因此可以指代不同的人。另有co lleag ue,f riend 等。三是词义多项化(indeterminacy of meaning)。同样的语料的组合得出不同的结果和含义的理解,词义本身并非一成不变。如:John is like a fish,在游泳时意为 约翰游得很棒 ;在聚会时意为 约翰很能喝酒 ;在面对别的困难时意为 约翰冷酷无情 。四是析取模糊。确指意义的析取(disjunction)也容易导致语义模糊的出现,如虚词词组either #or 的界限模糊性。如: T he candidat es fo r the position hav e either sale ex per ience or a bachelor ?s deg ree r elated to M ar ket ing. 这个句子中either #o r 连接的两部分总有一个是真实的,候选人要么有销售经验,要么就是有相关学士学位,但此句子还可有另一层意思,即候选人既有相关的学士学位又有销售经验。 3.语法模糊性 任何一种语言的语法都是灵活多变的,英语和汉语也不例外,词语的搭配多种多样。如果脱离了语言环境和上下文的引导,就会造成语义模糊的现象。这里仅指对同一短语或句子由于在语法结构层面上存在多种解释的可能性而引起的理解的不确定性。如:her small child ?s cat 这个词组可理解为(a)the cat of her small child ,(b)her small % 52%

语言的模糊性

“模糊”是从哲学和数学引进语言学的术语。最早对它作出科学解释的要追溯到1908年的德国学者安东·马尔蒂,其后1923年经过著名哲学家罗素,1937—1949年美国哲学教授布莱克等人相继都研究过模糊语义问题。 “模糊”有它专门的术语义,不能按照日常用语来理解。汉语里“模糊”的意义是不清楚,不明确,但作为术语,不能这样理解。 有的学者把笼统看成模糊,这是不对的。笼统就是概括性。它是语义的普遍特征。如汉语里的“岳父”是对妻子的父亲的概括,“岳母”是对妻子的母亲的概括。而英语里的father-in-law则是对配偶的父亲的概括,包括汉语里的岳父和公公,mother-in-law则是对配偶的母亲的概括,包括汉语的岳母和婆婆。相比较来说,英语的father-in-law比汉语的“岳父”,英语里的mother-in-law比汉语的“岳母”,概括程度要高,即更加笼统。但无论是汉语的“岳父”“岳母”,还是英语里的father-in-law,mother-in-law,所指称的对象范围都是确定的,都不模糊。 具有笼统特性的语义,有的模糊,有的不模糊,可见混淆笼统与模糊是不妥当的。也要看到,如果没有笼统也就不会有模糊,正是因为语义是笼统的,词语一般都标示一类一类的事物,而类与类之间的界限可能并不好划,这就给语义的模糊性提供了可能,但这两者的关系仅此而已。 我们所说的模糊性,就是指某些名称的应用范围不是严格的划出的这种现象。而一个词语的模糊性,就表现在它有一个应用的有限区域,但这个区域的界限是不明确的。模糊语义的特点在于词语所标示的对象的边界不明。有的是两头边界不明,有的是一头边界不明。比如说:老年——中年——青年——少年。中年一头与老年一头与青年边界不明,青年一头与中年一头与少年边界不明,而老年仅仅与中年这一头边界不明,只要有一头边界不明,就是模糊的。 有模糊语义的词在作为构词成分与其他语素组成新词时与作为短语成分组成段与事,结果有所不同。前者可能丧失模糊性,后者则保留模糊性。比如说“大”“小”这两个字,在构词以后,成为“大米——小米”、“大白菜——小白菜”、“大脑——小脑”、“大腿——小退”等,都有精确语义或相当精确的语义。也有相反的倾向,即以有精确语义的词为成分组合成词后语义模糊。如“口”、“舌”、“心”、“肠”都是人的生理器官,都是精确的,但是组合成词,“口舌”、“心肠”却都是模糊的。 没有语义的概括性就没有语义的模糊性,语义的概括性是产生语义模糊性的必要条件。然而语义的概括性并不必然导致语义的模糊性。语义模糊性的产生另有原因。一方面在于语言符号的离散性与客观事情的连续性的矛盾。以离散的语言符号去标志连续的事物,就可能边界不明,产生模糊性。如,人从出生到长大,到衰老,这一过程是连续不断的,语言中却硬要以“婴儿”“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等符号,分别标志不同的年龄段,自然不能绝对地分清楚。另一方面在于人类思维和交际的需要。离散的语言符号既可以模糊地标志客观事物,也可以精确地标志客观事物。例如,既可以说某人是“青年”,也可以说他“26”岁了,更精确些,可以说他“在世26年10个月6天8个小时”,但是在通常情况下,人们不这样思考,也不这样表达,说他是“青年”也就可以了。

国内模糊语言研究综述

国内模糊语言研究综述 国内模糊语言的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试图从理论建设、模糊语言语用交际功能研究、模糊语言修辞功能研究、中外模糊语言比较研究、模糊语言性别差异研究等方面对国内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介绍、分析,并讨论该领域今后的发展趋势。 标签:模糊语言;成果;新动向 引言 模糊是客观世界中事物类别之间的一种客观性。美国科学家L. A.Zadeh于1965年首次提出“模糊集合”的概念,他指出:“在现实物质世界中遇到的客体经常没有精确规定的界限。”客观世界如此,反映客观事物的语言也必然会带有一些模糊性,可以说模糊性是语言的基本特性之一。由此,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纷纷展开了对模糊学的研究,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方法对模糊语言及其使用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模糊语言研究的专著和学术期刊相关论文的总结分析,试图对国内模糊语言研究进行一个多角度的描述,并讨论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一、国内模糊语言研究的内容和成果 国内很多学者对模糊语言投以热切的关注,发表数以百计的论文。就内容而言,国内研究可大致分为六个方面:模糊语言学理论介绍和研究、模糊语言语用修辞功能研究、中外模糊语言比较研究、模糊语言性别差异研究等。 1.模糊语言学理论介绍和研究 国内在模糊语言学研究领域的主要著作包括伍铁平教授的《模糊语言学》,张乔博士的《模糊语义学》。“模糊语言学”是一门主要运用模糊集理论与现代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语言各要素的模糊性为对象的具有交叉性和综合性的边缘科学。人类语言中许多词语所表达的概念都是没有精确边缘,即都是所谓的“模糊概念”(伍铁平,1999:47-48)。多长算是长,多短算是短?很难说清楚。这里的高和矮是相对而言的,即使这样,模糊语言并不影响我们传递思想的准确性和理解的明白性。究竟什么是模糊语?国内外学者们做出了十几种不同的解释。模糊语言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模糊语言”是指那些表达了事物类属边界或性质状态方面的亦此亦彼性、非此非彼性,即中介过渡性的词语。“广义的模糊语言”不仅指模糊语义,还包括具有亦此亦彼性、非此非彼性,即中介过渡性的语音方面和语法方面的现象,即模糊语音和模糊语法。 2.模糊语言语用修辞功能研究 模糊语具有较大的弹性,它可以增强语言在交际中的适应性、灵活性和生动

浅谈文学语言的模糊性

浅谈文学语言的模糊性 摘要: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中国文学作品中存在大量的模糊语言现象, 其原因很复杂, 其中最主要的是原因和写作的主体客体及读者对原文的理解有关。从语言层面来看, 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可以分为语义模糊和语用模糊两种, 且其具有相对可译性。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模糊语言; 审美功能 模糊与精确同为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所谓模糊语言, 指的是在意义上不明确, 在表述形态上不清晰,内涵伸缩性大, 解释或理解可变性大的语言。模糊语言在任何语言中都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汉语囊括了汉民族文明发展的历程, 积淀了儒家的“中庸”和道家“无为”的思想精华, 形成了委婉、含蓄、藏而不露的民族性格, 致使汉语的模糊性特征更为明显。 语言尤其是文学语言之美在于“情在词外”、“意在言外”。妙笔全在无字处方为佳作,此处无声胜有声乃为妙曲,不在有形处、全在无形中才算名画。这正是模糊话语在文学作品中所起的作用,也是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中所指出的“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的艺术效果。 汉语讲究“语贵含蓄”, 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篇》中称含蓄为“隐”, 说: “隐也者, 文外之重旨也”, “隐之为体, 义生文外, 秘响旁通, 优采潜发”“深文隐郁, 余味曲包”。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论含蓄为: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宋朝姜夔认为: “句中有余味, 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清朝陈廷焯亦提倡: “神余言外终不许一语道破。”由此看来, 运用含蓄的手法, 让读者通过自身的想象和联想, 体察作品深隐的寓意和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是中国文学名家常用的创作策略, 而其中含蓄所达之韵味, 很大程度上可归功于模糊语言的使用。 一、中国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现象存在的原因 法国著名诗人马拉美说过: “过分精确的意义会使模糊的文学变得面目全非。”模糊语言的运用, 在文学创作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与多种效应。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现象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写作的主体、客体以及写作的过程都具有模糊性 任何一部作品都是写作主体( 即作者) 反映客观事物和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评价, 其中必然蕴含了作者的情感因素, 而情感是人类思维中的最不确定, 最难以捉摸的, 也是最模糊的部分, 这种思维的模糊性就必然会反映在作品的语言中, 使文学作品的语言也具有模糊性。“见花好颜色, 争笑东风, 双脸上, 晚妆同”是花间派词人欧阳炯用以描写女子貌美的诗句。这是作者当时所见所想, 具有极强的主观性及时间性; 客体( 诗中女子)是谁? 她究竟生得是哪般摸样? 作者的写作过程又是怎样的? 我们不是作者, 也不在现场, 一切都是模糊不清的, 然而这种含蓄而且模糊的表达, 读来却有精准语言难以比及的效果。 (二)读者对文本的理解也具有模糊性 文本与读者之间存在着双向的互动关系, 文本的价值是作者创作意识与读者接

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及其美学功能_杨宝盈

第24卷第2期VOL.24 NO.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2013年3月Mar. 2013 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及其美学功能 杨宝盈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广州?511450) 内容提要: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是一种“艺术性的语言”。语言的局限性、文学语言的基本特征及读者理解的差异性是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产生的主要原因。“接受美学”和“格式塔心理学”从文艺美学和心理学的角度为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生成机制提供了美学依据。模糊语言在文学作品中有各种表现形式,包括语音模糊、语义模糊和语用模糊,借助这些模糊手段能创造“艺术空白”和产生“完形压强”,留给读者审美再创作的广阔空间,并产生模糊艺术中意象美、意境美、含蓄美、朦胧美及修辞美等独特的美学效应。 关键词:文学语言;模糊语言;模糊性;模糊美;美学功能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962(2013)02-0067-05 收稿日期:2013-01-24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语言 的模糊性与得体性”(项目号:11B6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杨宝盈(1981-),女,广东广州人,硕士,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 应用语言学、语用学和外语教学。 一、引言: 对模糊语言的专门研究可以追溯到美国学者Charles S. Peirce,他是第一位把注意力集中到模糊问题上的哲学家。196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控制论专家查德(L.A. Zedeh)在《信息与控制》杂志上发表论文《模糊集》(Fuzzy Sets)中,提出了著名的模糊理论,把模糊语言研究推向高潮并标志着科学思想方法的划时代变革。从此,诞生了许多新兴学科:模糊数学、模糊逻辑学、模糊心理学等。 模糊理论在语言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产生了模糊语言学、模糊修辞学、模糊语义学等。最早把模糊理论引入我国并进行深入研究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伍铁平教授。1979年,他在《外国语》发表的论文《模糊语言初探》标志着模糊语言学在中国的诞生。其后发表的一系列相关论文和著作,引起国内广大学者的浓厚兴趣和越来越多语言学家的关注与探讨。模糊语言学研究在我国方兴未艾。国内徐章宏(2012)、何自然(1985,1997)、冉永平(1995,1996)等学者分别从语用和功能角度对模糊语言学作了积极的论述。然而,国内目前还鲜有学者从美学功能的角度研究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及其产生的美学效应。本文以文学语言为研究对象,探寻文学作品模糊语言产生的原因及美学依据,分析模糊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形式,探讨模糊语言在文学作品中产生的美学效应及文体功能。 二、文学语言的模糊根源及其美学依据 在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现象具有特殊的意义与多种功能,这使作品本身也具有了模糊性。文学作品模糊性产生的原因有多种,首先语言的局限性使文学语言具有模糊性。概念属于思维的范围;语义属于语言的范围。人的思维能力很发达,而表示概念的语言却相对有限,语言必须用最少的语言单位表达最大限度的信息量。因此,语言的某些词汇、符号和语法成分所表示的语义不可避免地具有模糊性。此外,文学的语言特征决定模糊语言使用的必要性。文学语言以美学特征和美学效果为主要表现形式,即它可以给读者带来美学欣赏和美感体验。其中,情感、风格、意象、意境等代表文学作品的气质,都具有不可定量、难以捉摸的模糊性。另外,读者理解的差异性是造成文学语言模糊的另一原因。读者与文本之间存在着双向的互动关系,读者接受意识与作者创作意识共同创造了文本的价值。由于读者历时性、社会认知和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其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具有不确定性、差异性及模糊性。 “接受美学”和“格式塔心理学”从文艺美学和心理学的角度为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生成机制提供了美学依据。“接受美学”(Aesthetics of Reception)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的一种新兴的文学研究方法论(毛荣贵,2006)。它认为文学语言是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表现性语言,包含了很

模糊语言

“挡驾”是秘书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日常工作,所谓“挡驾”,是指秘书人员为保证领导集中精力想大事、抓大事,对领导日常工作中无关紧要或关系不大的人和事进行鉴别和剔除的一种把关性措施。秘书平时说话都力求把意思表达明白、清楚,这是工作的需要、交际的需要,但在挡驾工作的某些特殊语境下,恰恰需要不直接、不明白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以便让人自己去体会、去捉摸,从而收到巧妙的表达效果,这样模糊语言便在挡驾工作中找到了巨大的运用潜力。模糊语言是外延不确定、内涵不定指的弹性语言。为了适应挡驾的需要,有时秘书会有意把话说得模糊一些,使语言表示的大小、范围、程度、态度等留有余地,界限不那么分明,像常常用到的“大约、基本、左右、大概是”这些词语,它们所表示的意义都带有一定的模糊性。 一、模糊语言的类型 模糊语言主要包括以下两类: (一)词语的模糊。指一个词本身所表达的概念外延不明确,即没有准确的范围和界限。 在挡驾工作中常见的有“现在”与“过去”、“大”与“小”、“深”与“浅”、“快”与“慢”,这些词看似明确,实际它们之间没有一个明确的区别标准,因而它们的外延都是模糊的。请看下面的例子: 1.一退休老干部,就其儿女安排工作的事,来找领导,秘书挡驾:“这个事,的确有点难,必须上报批准才行。”“难”是个模糊词语,意义范围界限不明确,怎样才算难,难到什么程度都很模糊。 2.一员工关于转正的事,想走捷径,要见经理,秘书挡驾:“领导不在办公室,找人去了。”找什么人?是张三还是李四?可见,抽象的“人”离开了年龄、性别、国籍、职业等特征,只剩下了与动物相区别的特征,它的外延就很模糊,例子中的“人”包括了一切活着的人。(二)语义的模糊 即有些句子从每个词看,意义是明确的,但从整个句子的意义看却是模糊的。这种语义模糊,在整个句子中通常有副词“大约、也许、恐怕、未必、不见得”或动词“再说、研究研究、考虑考虑”等。例如: 3.一工人想见厂长弄清楚岗位工资近期是不是要进行大的调整,秘书说:“这事,领导还要 研究一下。”秘书虽然明确说“领导要研究一下”,实际这个回答既没有肯定说会调整,也没有否定说不会调整,其语义是模糊的。 二、模糊语言在挡驾工作中的作用 康德曾经说过:“人类生活中不能没有模糊语言,不可能处处用精确语言代替模糊语言。”模糊语言在挡驾工作中不仅使用频繁,而且还起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一)能表达含蓄的感情、丰富的内涵。如: 4.有一员工找领导闹事,严重影响了单位办公,秘书:“你还敢来找领导闹事,你那个事,领导都已经既往不咎了。”“那个事”,秘书没有点破,故意使用这种模糊语言,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和原则,既有坚定的原则性又有策略上的灵活性,充分体现了秘书的交际能力。(二)可加大语言的伸缩性,巧妙打破僵局。在挡驾过程中,来访人员总是想得到清楚、准确、具体的回答,但秘书出于某种需要,往往不便按照来访人的意图来回答,这时,巧妙地运用模糊语言,往往能打破僵局,避免出现难堪的局面。如: 5.年底本部门的职员都纷纷来问经理年度评优评先的结果,秘书挡驾:“大家别心急,结果总会公布的,请等着看下一期的厂报好了。”评选还在进行中,结果未定,秘书当然不能泄露任何情况,如果不回答,谈话也就陷人了僵局,怕员工有情绪,秘书用“等着看下期的厂报”一句模糊语,既不泄露单位的秘密,又巧妙地回复了下级员工。 (三)符合人们交际中的礼貌原则,便于人们更好地沟通。模糊语言在挡驾工作中被当作一种礼貌语言策略来使用,它常会起到一种意想不到的积极作用。太过精确的语言有时会使表

语言的模糊性

语言的模糊性 Phybi Linguistic group Humanity group Carridon University 众所周知,自然语言是模糊的——不管是词义,还是句意,以及任何形式的文本.语言的模糊性,即使在追求严格准确的自然科学领域,也不能幸免.至于人文学科,比如哲学,社会学等,更是语言模糊的重灾区——尽管这些学科,特别是哲学声称自己追求严格性,然而反而成为重灾区之重,因为其研究对象就是极度模糊的(比如其概念,思想,阴阳,道德这些词),而且其概念来自自然语言,甚至其意义紧密关联于自然语言.抽象思维,借助的是来自自然语言的概念,是在这些自然语义的引导下(通常不被思考者察觉)进行的.各人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思想. 其次,哲学概念的内容太大太泛,这样的概念作为哲学的基础,是不可能产生较强的严格性的——然而哲学有时候确实有效,其原因很简单,它就是来自自然语言和自然经验,反哺于自然和生活,自然是有效的.而数学语言,基本上不是自然语言,而是人工语言,大部分都是well-defined的关联着的符号,所以数学语言在任何语言中,严格性都是最强的.显然,物理基于哲学和数学之间,所以

也有很大模糊性——而这也是其有趣的原因以及发展的动力. 本文中,我们认为语言的模糊性有两种,一种是表观的(epistemic),一种是本体的(ontic),之后我们讨论了模糊语言的理解以及中国古汉语的模糊性. 1.Epistemic fuzzines of language 语言表达思想,思想反映认识,认识通常不充分.表达这种不充分,就是语言epistemic的模糊性.准确地表达这种不充分,就是准确地表达思想,而语言的重要使命,就是准确表达我们的思想.这种表观上的模糊即精确,此处的精确,不是认识的精确,而是表达的精确.这就是为什么论文总是句子很长,有修养的人说话总是显得谨慎,很少下断言的缘故.因为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认识的局限性,自己观点不完备性,一方面对自己观点的适用范围加以限制,一方面多用概率性的,试探性的词汇.比如“很大概率上”,“几乎为”,“通常,一般意义上”等.那些喜欢下断言的人,一般是在思考和认识上都肤浅无知的人,而那些绝对的断言,几乎毫无例外都是片面的,甚至是错的. 然而什么事情都有个度.说话写作,如果过度强调完备,就会显得迂腐而浪费纸.我们需要在简洁和完备中找到平衡.事实上,学者的谨慎,就是俗话说的“话不能说太满”,这种作风不是做出来的,而是长期学习和思考自发产生的——他们知道没有绝对的事情,只能一般地.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生活的拓展,不管那些新造的词汇和新的语法,现有的那些词义和语法,其意义都会扩容和演化.这就涉及模糊语言的理解问题了.这个问题很简单,一个词“语境”.人们的语言能力,不仅是逻辑的,更是很好的结合语境的理解能力.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我们逐渐获得了这种能力,甚至成为一种语言本能.如果没有这种能力,我们很难说我们学会了一门语言.这种语言能力的发展,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情商”之一,我们称之为“语言情商”.这种能力特别在中国,不管是在社交中还是阅读中文文学作品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

浅论英语文学翻译忠实的模糊性

浅论英语文学翻译忠实的模糊性 翻译,用通俗易懂的话说,就是两种不同语言的装换。翻译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创造性工作,其中涉及翻译者这一主体的全部人格、情感、知识修养和才智的协同与配合,是译者全部身心的一种投入。翻译活动的主体性实际上就是人格在翻译活动中的表现。 标签:英语;翻译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每一种语言在长期的发展和使用过程中无不深深地打上了人类文明和民族文化的烙印。翻译,不仅仅是不同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更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翻译担负着传播思想,交流文化的任务。各民族由于各自的生活实践、历史背景、风土人情的差异,形成了具有很强民族特色的文化环境。文化差异表现在语言上便是不同语言的设喻方式,贬扬对象不同。有时在语言转换时会出现表达缺省,表达模糊等现象。有的事物在一种语言中能引起掀然大波,而在另一種语言中却毫无反应。一种表达在一种语言中接受性很好,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却受到强烈的排斥。这都与民族文化、社会背景密切相关。本文将着重探讨在文学翻译中忠实的模糊性,并探求在翻译中如何解决与文化向关的问题,以提高翻译质量。 在文学翻译中,精确与模糊相结合是翻译学中应遵循的思维模式。所谓精确思维是指消除一切模糊性,实现对象描述的精确化为目标而运作的思维方式;与之相反,所谓模糊思维是在保留反映对象本质特征模糊性的前提下运作的思维方式。这两种思维方式在研究问题时是相辅相成的,尤其是在文艺创作,文学翻译和艺术欣赏活动中模糊思维是得到普遍应用的。然而,过于笼统、过于抽象、过于模糊都会让人感到抓不到头绪,不知所云。因此,用它们去评价译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文学翻译时,经常使用模糊思维,因为它充分体现中国人一贯重意会,重整体的文化特点。 “忠实”的译文在文学翻译中是不存在的,但这并不是说文学翻译不可能。与之相反,正是译者对原文的不同理解和阐述,译者与作者通过文本的中介进行对话,交流,从而产生新的意义,超越原文作者的意图,而且不同译者对原文文本的不同视角的阐述会丰富原文文本,这正是文学活动生命力的表现,以及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不朽的原因。 从历史的观点看,英语的形态已日趋脱落和简化,但英语仍然有形态,因而保持了形态语言的基本特征,与其他语言相比,英语词类的语法功能有很大差异。英语的名词可以当动词用,为什么呢?因为它有形态,每当变化的时候,它就按动词的规则变化。一则小故事说,一个孩子老缠着父亲,嘴里不停地“爸爸,爸爸”地叫,叫得父亲心烦,于是父亲说:“Dontpapamealldaylong!”这些说法英语可以吗?“别爸爸我”这成什么话?但是汉语的动词、形容词可以很方便地放在主语或者宾语的位置上,可以当成名词来用,例如我们既可以说“学习语文”也可以说“语文学习”两个“学习”有什么不同?英语却不行。因为英语的名词、动词、形

法律语言的模糊性

论法律语言的模糊性 一、语言的模糊性和法的模糊性的概念 1.语言模糊性的历史发展 “模糊”是从哲学和数学引进的语言学术语。最早对它做出科学解释的要追溯到1908年德国学者安东·马尔蒂(Anton Marty),其后1923年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Bertrand Russell),1937—1949年美国哲学教授布莱克(Max Black)等人都相继研究过模糊语言问题。1965年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电机工程系教授查德(L. A. Zadeh)发表论文《模糊集》,使模糊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形式化、数学化,适应了现代科学的要求。查德认为“模糊理论的重要性基于这一事实——几乎人类所有的思维,尤其是日常思维,从本质上来说都是模糊的。”1 语言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曾提出“模糊是自然语言的一个构成要素”2,日本模糊工程学学者寺野寿郎宣称:“语言在本质上是模糊的”,“模糊性的典型是语言”3。自柏拉图以来,斯宾洛莎、霍布斯、黑格尔、尼采等人论及语言问题,但大多是以否定的态度把模糊性视为语言语语的缺陷,没有认识到模糊性是日常语言思维本身的一种内在属性。罗素在其《论模糊性》的演讲中曾提出关于模糊性问题的论述,他认为“模糊性根源于主体对客体的认知过程中,系概念、判断和思想的模糊性,而与客体本身的状况无关,……它取决于由同一表现手段所表现的不同系统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别的程度。准确性则相反,是一种理想的极限。”4 一般认为,模糊性概念源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Zadeh教授提出的模糊集合论。对于此前关于“客观存在的事物是有明确界限的”论述(如“快”和“慢”之间即不存在鲜明的界限),Zadeh教授指出此类不能精确划定范围的类别,在人的思维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模式识别、信息传递和抽象中。自查德教授之后,模糊数学得到了飞速发展,在语言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中得到了推广和应用。Zadeh在叙述他所创立模糊集合论的思想过程时说:“模糊集合论这个分支的起源是从语言学方法的引入开始的,它转而又推动了模糊逻辑的发展”。 2.法的模糊性 1Zadeh, L.A. Quantitative fuzzy Semantics[J]. in Information Sciences, 1971, (3). 2伍铁平:《模糊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97页. 3寺野寿郎:《模糊工程学——新世纪思维方法》,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6页. 4何建南:《现代西方哲学家论模糊性的本质》,五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5期.

模糊语言

目录 1.引言 (1) 2.模糊语言的定义和特点 (1) 3.翻译的模糊性 (3) 4.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 (4) 4.1 以精确译精确 (4) 4.2 以精确译模糊 (5) 4.3 以模糊译精确 (5) 4.4 以模糊译模糊 (6) 5.结语 (6) 参考文献 (7)

浅析模糊语言及其翻译策略 摘要:精确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但在实际语用中,模糊语言却是广泛存在的。语言的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自然界本身模糊不清、人的认知能力有限、交际双方的行为及目的,以及语言自身的局限性都会导致模糊语言的产生。英汉互译中,译者常常会遇到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模糊语义。模糊语言的翻译要根据英汉语民族的不同文化及思维模式做出不同的处理,并充分发挥译者的再创作能力。本文通过分析语言的模糊性本质及探讨模糊语言的翻译方法,得出在英汉互译过程中,处理模糊语言可以采用“以精确译精确”、“以精确译模糊”、“以模糊译精确”和“以模糊译模糊”这四种翻译方法。 关键词:模糊语言翻译对策模糊精确 1.引言 在语言学中,语言的模糊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已被认为是人类自然语言的一种基本属性。模糊语言学是模糊集合论与现代语言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它运用模糊集合论和现代语言学的方法来分析语言的模糊性,在中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模糊语言学最早出现在西方国家,早在1965年,美国自动控制专家扎德发表了《模糊集合》(Fuzzy Sets)一文,提出了模糊理论①。从此诞生了一系列的新学科:模糊数学、模糊逻辑学、模糊语言学、模糊心理学等。模糊语言学的问世为语言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 语言的模糊性决定人类认知思维的模糊性和翻译的模糊性。英汉翻译的实质是两种文字符号之间的转换,它把一种语言已经表达出来的东西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在此过程中,必然要处理英汉两种语言存在的模糊现象。由于两个民族在语言系统、文化内涵和倾向、语用特征以及事物称谓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在许多情况下英汉两种语言缺乏内涵和外延的等值关系,造成字面和功能上内容和形式的语际转换困难。为解决困难,因此人们使用一些语义模糊的词语来进行语际转换,以适应不同的交际需要。 本文所研究的模糊语言及其翻译策略,我国学者在这方面也有过不少研究。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本文将从译语的角度出发,着重探讨如何积极运用译语中的模糊语言尽可能地涵盖原文的丰富内涵,跨越英汉语言文化差异,实现翻译的功能对等。 2.模糊语言的定义和特点 ①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性语言翻译

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性语言翻译 摘要:模糊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能够将作者的内心世界表达的更清楚,更加生动和形象,引导读者对事物有更加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正是由于模糊语言的存在使得一些文学作品长期以来都具有非常大的语言魅力一直在吸引着广大的读者。在对英美文学的翻译当中一定要找到其模糊语言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采取合理正确的技巧去翻译,只有这样翻译出来的文学作品才是真正的作者思想传达,才能够保证文学作品不失真。 关键词:模糊语言英美文学作品特色翻译 一、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 大家都知道文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语言就是真个文学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学作品的灵魂。有学者认为文学与科学的最大区别在于,科学是通过各种数字以及一些抽象的概念表达出来的,而要想将文学表达清楚则需要有很高的语言艺术,通过这种语言上的艺术将作家头脑中的思维形象化具体化甚至是在脑海中形成图画,产生思维的共鸣。艺术的表达正是通过模糊的语言形象,将生活中的场景形象化和动感化。在文学作品作家根据自己的感情需要经常加入一些模糊语言,来达到一种意境高远的朦胧美使得整个语境向外延伸。 在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应用方式多以模糊词语、模糊句子段落以及各种模糊的修辞手法呈现出来。通过这种模糊的表达给读者制造出一种模糊的意境,留出一定的思考空间,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在作家行为过程中已经在模糊段落中做好的这个准备一旦读者计入这个段落的阅读,就会自然而然的激发起读者对上下文思考在脑海里形成各种联想。这种模糊的修辞方法能够唤起读者的内心的想象使得整个作品更加具有表现力,使得文字表达更加生动、具体,同时也使得寓意更加的深刻和丰富。 二、英美文学中的模糊性特点 1、意象的模糊性 在英美文学作品中,除了语义的模糊之外,还存在着意向模糊性的特点。一篇文章想要将感情表达的到位,除了精美的文字描述外,还需要融人一些有助于感情表达的意象,这样才能使感情的表达更加的生动具体。在将感情转化的过程中,意象的模糊性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读者在阅读作品时,模糊的意象有助于其品味作者的真情实感。

最新关+于语言的模糊性与模糊化认知

关+于语言的模糊性与模糊化认知

关于语言的模糊性与模糊化认知(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论文关键词模糊语言;范畴化;认知;动态 论文摘要语言的模糊性是一个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语言现象。本文从逻辑分析入手,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并运用认知范畴理论就人对客观世界的模糊化认知以及模糊语言产生的根源作了进一步的阐释,进而提出模糊语言之所以“不模糊”在于以理解为特征的动态范畴化认知。 一、引言 日常生活中模糊语言的大量出现人们早已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不仅诸如“大、小”,“美、丑”以及英语中的“girl,woman”,“hill,mountain”等相互间界限不清的词语(概念)是模糊的,即使一些看起来十分清晰的概念,其意义也有相当的模糊性。以“床”为例,如果说木床、吊床是床,那么花床、温床是不是“床”呢?再如一提到“车”,我们马上会想到轿车、货车,如果还会想到洒水车、救护车是“车”,那么工程装载机、拖拉机等是否也叫“车”呢?供儿童坐骑游戏的玩具车该算做“车”呢,还是

“玩具”?如此等等,不胜枚举。模糊语言尽管“模糊”,却丝毫不影响人们的交际,有时还非它莫属。这是因为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在主观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同样需要语言来表达。这时,模糊语言就派上了用场,如:我们常把良驹称作“千里马”,但再好的“马”人们也不会天真的认为“马”真的能日行千里。“千里马”究竟能日行多远,其实谁也说不准。“千里”作为数字是精确的,表示的距离却是模糊的,但它传递的信息却是清晰而又十分丰富的。仅此区区二字,就将一匹体格硕壮、驰骋如飞的良驹宝马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可谓不是“千里”,胜似“千里”。 模糊语言的重要性和独到的表现力由此可见一斑。本文拟从认知的角度和逻辑分析出发,运用认知范畴理论就语言的模糊性和模糊化认知以及动态范畴化活动的语用认知功能作一探讨。 二、关于语言模糊性的认识 根据传统的二值逻辑理论,人们对事物的识别和定义是依据事物的本质来进行的,事物的本质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属性”。事物的属性不同,类属也不同,相互间有明确的界线,即任何事物要么是某物或不是某物,它要么具有或不具有某一属性特征(排中律);任何一个事物不可能既是某物又不是某物,不可能既具有某种属性特征又不具有某种属性特征(矛盾律)。简言而之,任

语言学概念中与模糊性相关的几个概念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316306393.html, 语言学概念中与模糊性相关的几个概念 作者:徐珊珊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32期 摘要:随着模糊语义学研究的日益发展壮大,区分词义的模糊、概括、歧义和含混概念 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尤为重要。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学者对于这四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都做出过一些研究,但是由于学者们对语义模糊性的理解不同,对于这四个概念的区分还是存在一些差异的。所以对于这四个概念的区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俄语;模糊性;概念 作者简介:徐珊珊,女(1988-),汉族,黑龙江尚志人,硕士研究生,哈尔滨师范大学斯拉夫语学院,俄语语言文学,研究方向:语义学。 [中图分类号]: H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23--01 一、模糊性与概括性 所谓词义的概括性是指对客观事物进行分类,把具有共同特点的事物归纳在一起,给它一个名称,使它与其他事物区分开来。[1]从语义学的角度来分析,词义的概括性属于语义场理 论中的属概念,而在属概念之下的种概念是与之相对应的内涵概念。也就是说,词义的概括性是对词义内涵的概括。 例如:在俄语человек(人)这一概念,它概括了一类事物,包括части тела человека (人体的组成部分)、возраст человека (人的年龄)、характер человека (人的性格)等。其中人的年龄这一属概念,概括了молодой человек (青年)、юний человек(少年)、 малолетний человек(幼年)、старый человек(老年)等。这些词语在外部表现上虽然是不同的,但是在内涵上这些词语是统一的、固定的。 词义的模糊性在本质上是指表达词义概念的外延边界的不确定性。比如上例中молодой человек (青年)这个词语中的молодой(年轻的、青年的),指的是:人十五六岁到三十岁左右的阶段;малолетний человек(幼年)这个词语的中的малолетний(儿童的、年幼的),指的是:人三岁左右到十岁左右的时期。юний человек(少年)这个词语中юний(年少的、少年的)的释义为人十岁左右到十五六岁的阶段。 从молодой、малолетний、юний这三个形容词中不难看出,年龄是一个连续的系统,只是这个连续的系统是人为地界定的。也就是说这个年龄的外延的界限是不确定的,是模糊的。

浅析文学形象的模糊性

文学概论期末论文浅析文学形象的模糊性

浅析文学形象的模糊性 一、文学形象与文学形象的模糊性 “形象”一词古而有之,开始时仅指人的面貌形状,后来“象”“形”“形象”(又作“形相”“形像”)具有了文学、绘画上的含义,如陆机《文赋》所说的“期穷形而尽相”,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所说的“神用象通”等,开始接近了现代的广义文学形象的概念。形象在文学理论中指语言形象,即以语言为手段而形成的艺术形象,亦称文学形象。广义的文学形象泛指文学作品中整个的形象性表现、形象体系及生活图景,按此标准,场面、情节等也属于文学形象;狭义的文学形象是指人物形象,与人物、主人公等含义相近。从接受者角度看,文学形象是读者在阅读文学语言系统过程中,经过想象和联想而在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动人的生活图景。① 模糊概念是相对于精确概念而言的。从哲学上讲,模糊性是事物的亦此亦彼性,包括事物类属的不清晰性与事物性态的不确定性。严格说来,一切事物都具有模糊性,只是表现形式和程度不同而已。文学无法像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那样对自然、社会现象做出精确的解释和概念式的描摹,文学是用一种模糊式的思维进行艺术创作,这些文学作品、文学形象的模糊性给观赏者提供了感受、认识的多义性和灵活性。文学形象的模糊性包括形象画面的模糊性与形象画面内涵的模糊性。文学形象的模糊性,与文学形象的间接性、文学语言、文学表现手法等多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导致文学形象模糊性的原因 1.文学形象的间接性 文学形象是由抽象的语言符号建构而成的,是以语言为媒介的间接形象,不是直接可见、可闻、可触的,而是通过语言作为中介表现出来的。这种形象的间接性是语言艺术最显著的特点,是它和其他艺术形式的最大的不同。画家、雕塑家、影视创作者运用的是具体可感的感性材料,由这些感性材料所塑造的艺术形象能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形象运用的则是观念性的媒介材料——语言符号,这就决定了文学形象不能由人的感官直接接受,读者只能在理解这些语言符号的基础上,掌握了它们的意义,借助联想和 ①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03页

对法律语言的模糊性分析

对法律语言的模糊性分析 摘要:1965年扎德教授发表“模糊集”一文后,模糊性研究开始出现在包括语言学在内的各个学科中。模糊性成为法律语言学的一个热点研究对象。本文通过对我国和西方的法律条文的观察和比较,并综合参考前人的研究,从法律意义上、语言学意义上归纳了法律语言模糊性在的主要成因。同时通过一些案例观察了语言模糊性对法律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辩证分析后本人得出如下结论:法律语言的模糊性的存在是各国法律中的普遍现象,是由语言本身性质和法律上的需要导致的必然结果。尽管这样的模糊性会对法律的执行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我们无法,也不应该对其进行彻底消除。应该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削弱其产生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法律语言学模糊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 一、法律语言模糊性的成因分析 (一)语言学角度的成因分析 从语言学角度看,法律语言之所以具有模糊性主要是由语言的离散性和语用模糊导致的。由于现实世界的无限性和人类认知的有限性导致了我们的语词和世界的联系很难一一对应:离散的、有限的自然语言不能划分和表达连续的、无限的现实世界,这就是自然语言模糊性的来源。而当我们

把自然语言变为法律语言时,就将这样的模糊性带入了法律语言。

而语用模糊也是立法语言的模糊性主要成因之一。因为同一个词语或是句子根据使用者和使用语境的不同会产生 不同的意思。美国学者布莱恩?比克斯在《法律、语言与法律的确定性》中认为“言外之意”,即语句的用意,是对法律进行解释的立法目的。例如,英王爱德华三世为解决劳动力不足而制定了“禁止给‘身强力壮’的乞丐施舍”的法律,但是倘若这个乞丐由于没有衣物快要冻死了,是否应该施舍呢?该法律的用意,也就是“言外之意”显然是希望帮助国家获得更多劳动力。如果不去救援就会使得乞丐死亡而失去一个劳动力,但是救援又违背了条文的字面意义。这就是因为在这个语境中,语用意义和字面意义产生了偏差。与之相同的还有我国对“见义勇为”的法律定义。虽然“见义勇为”成为了社会提倡、政府呼吁的行为,但是我国宪法和刑法中并未作出明确规定。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地方性法规《浙江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条例》中的规定“见义勇为是指公民在法定职责之外,为保护国家、集体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不顾个人安危,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或者抢险救灾的行为”,显然其用意是提倡和表扬公民暂时放弃个人利益为了保护更多人或是更大的利益的无私行为。但是当亲友的生命受到威胁时挺身而出到底应当被界定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