幅度调制解调案例

幅度调制解调案例
幅度调制解调案例

幅度调制解调器案例

1. 理论公式解析

1.1 振幅调制信号分析

设载波电压为

()cos cos 2c cm c cm c

u t U t U ft ωπ== 设调制电压为

()cos cos 2m m u t U t U Ft πΩΩΩ=Ω=

根据幅度调制信号的定义,已调信号的幅度随调制信号()u t Ω线性变化,那么普通AM 波的振幅()m U t 表达式

()()t m U t U U k U t U u k U t U a cm cm m

a cm m a cm m Ω+=???

? ??Ω+=Ω=+=ΩΩΩcos 1cos 1cos a

k 是叫做灵敏度的参数,a m 一般叫做调幅系数,也可以叫做调幅度或者调制度,

cm

m a a U U

k m Ω=?=

c c U U 是载波幅度根据调制信号变化程度。这给出了单频调制的调幅信号表达式

()()()()()()cos =cos cos =1cos cos cos cos cos 11

cos cos cos 22

AM m c cm a m c cm a c cm c cm a c cm c a cm c a cm c u t U t t

U k u t t U m t t U t U m t t U t m U t m U t ωωωωωωωωΩ=+Ω+Ω=+Ω=+

+Ω+-Ω

可以看出,三个高频分量组成了单频信号调制的已调波,分别是角频率为c ω的载波,

()c ω+Ω和()c ω-Ω两个新产生的角频率分量。其中上边频分量比c ω高,下边频分量比c

ω低。频率分量为c ω的载波振幅还是为cm U ,两个边频分量的振幅都是1

2

a cm m U 。由于a m 不

可以超过1,所以边频振幅不大于1

2cm U ,把三个频率分量画成图,便能够得到图1所示的

频谱图。图1中,用每一条线段表示幅度调制波的一个正弦分量,幅度用线段的长度来表

示,频率由在横轴上的位置表示。通过以上的分析,振幅调制就是把低频调制信号的频谱搬移到高频载波分量的两侧。由此可见,在振幅调制波中,载波没有一点有用的信息,有用的消息只包含在边频分量。

图1 普通调幅波的频谱图

从图1中可以看出,调幅波在单频调制的时候,2B F =。调制信号的频率并不单一,它有很多的频率分量(比如有线电话的电信号),例如含有不同频率12,,,……ΩΩΩk 的信号被调制,它的调幅波表达式为

1122()(1cos cos )cos …ω=+Ω+Ω+AM cm a a c u t U m t m t t

将上式相乘后展开,得到如下结果

11

112222()cos cos()cos()22

cos()cos()22cos()cos()22a a AM cm c cm c cm c a a cm c cm c ak ak cm c k cm c k m m u t U t U t U t m m U t U t m m U t U t ωωωωωωω=+

+Ω+-Ω++Ω+-Ω+++Ω+-Ω…

同样地,它的AM 波包含载波频率分量和一系列高、低频率分量1()ω±Ωc ,2()ω±Ωc ,

()…ω±Ωc k 。AM 波实际上占据了一定的频率范围,即所谓的频带。总频率带宽是最大调

制频率的两倍(max 2=B F ),这一结论非常重要。假如频率选择网络的频带不够宽,会引起调幅波失真的问题。基带信号的频率谱,线性移位到载波频率的两侧,成为上边带和下边带。因此,幅度调制本质上其实是频谱搬移的过程。

因为载波不携带信息,所以为了减少传输功率,在不发送载波的情况下,只发送包含信息的上、下两个边带。这叫做抑制载波的双边带振幅调制,表示为DSB 。DSB 信号可以写为

[]()cos cos 1

cos()cos()2

DSB c m cm c m cm c c u t Au u AU tU t

AU U t t ωωωΩΩΩ==Ω=

+Ω+-Ω

上式中,A 由调幅电路决定,cos ΩΩm cm AU U t 是双边带高频信号的幅度,与基带信号的幅度成正比。高频信号的幅度,不是基于cm U ,而是基于零值,其可以是正的或负的。所以当调制信号从正半周期(即幅度调制包络的过零点)进入负半周的时候,相应的高频振荡的相位发生180度突变。

DSB 输出的都是有用的信号,因为它抑制载波。DSB 比普通调幅实惠,但是它利用频带的效率几乎没有显著提高。为了进一步减少传输功率、降低频率带宽和提高频带利用率,下面介绍单边带传输方式。

对DSB 调幅波的频谱结构的进一步观察,我们发现,调制信号的频谱结构都能够通过上、下边带来反映。在传输信号的方面,可以进一步抑制一个边带,仅留下一个边带。因此,调制信号的所有信息都在双边带中。毫无疑问,这进一步降低了发射的功率,还降低一半的频宽,这对信道非常拥挤的通信有好处。SSB 单边带幅度调制,不仅抑制载波,而且仅传输一个边带。

通常有两种方法可以得到单边带信号,分别是移相法与滤波法。接下来介绍一下采用滤波法得到SSB 信号的方法。

载波信号c u 与调制信号Ωu 输入到乘法器(或者平衡调幅器)中,得到DSB 信号。SSB 信号是利用得到的DSB 信号通过带通滤波器来滤除双边带调制信号中的一个边带。提取上边带时,边带滤波器的通带高于载波频率,当提取下边带的时候,边带滤波器的通带低于载波频率。

因此,带通滤波是滤波法的核心。高频带通滤波必须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必须无失真地让要保留的边带信号通过,其次要能够抑制需要滤除的边带信号。这要求滤波器在载波频率的地方具有很好的滤波特性。

通过边带滤波器后,就可得到上边带或下边带: 下边带信号:

1

()c o s ()2

ωΩ=

-ΩS S B L m

c m c u t A U U t

上边带信号:

1

()cos()2ωΩ=

+ΩSSBH m cm c u t AU U t

从上面可以看出,调制信号的Ωm U 与SSB 信号的幅度成正比。它的频率根据调制信号的频率而变化。

1.2 振幅解调信号分析

调制的逆过程是解调,就是在调制波中恢复原始基带信号的过程。检波电路可以使输入调幅信号的边频分量失真而不失真到原始位置,并且是线性频谱移位电路。检波的方法有两种,同步检波和包络检波。调幅信号频移的过程与调幅相反,因此检测和调幅也可以通过由非线性器件组成的乘法器来实现。

包络检波是指输出电压和已调信号的包络成比例的检波方式。AM 信号的包络和调制信号是线性的关系,因此,包络检波只能应用于调幅波。但是SSB 信号和DSB 信号与AM 波不同,它们的包络不同于调制信号的包络,不能够使用包络检波,只能使用同步检波的方法。

检波输出会产生三种失真:第一种失真是滤波电容缓慢放电引起的。第二种对角线失真是由检波二极管伏安特性的弯曲引起的。第三种底部切割失真由输出耦合电容器上充电的直流电压引起的。在这几种情况中,大信号检波器受对角线失真的影响很小,主要受第一种和第三种失真的影响。但是,小信号检波器无法避免由检波二极管伏安特性的弯曲引起的第二种失真。

2 数值仿真

2.1 基于Matlab 的数值仿真

假设有一载波信号的表达式为()111

u U c o s t

ω

=,它的调制信号的表达式()222

u U c o s t

ω

=,则根据振幅调制的理论公式,可以得到AM 已调信号的表达式

()()()31211u U mcos t cos t ωω=+。假设载波信号角频率w 1=6000πrad/s ,调制信号角频率

w 2=10πrad/s 。由此可以通过Matlab 画出载波,基带和已调信号的波形图和频谱。

载波信号波形以及载波信号波形的频谱如图2所示。

图2载波波形及其频谱

调制信号波形以及调制信号波形的频谱如图3所示。

图3基带波形及其频谱

当调制度m=0.5时,已调信号波形以及已调信号波形的频谱如图4所示。

图4 已调波形及其频谱(m=0.5)

当调制度m=1时,已调信号波形以及已调信号波形的频谱如图5所示。

图5已调波形及其频谱(m=1)

当调制度m=1.5时,称为过调制,此时产生严重失真。已调信号波形以及已调信号波形的频谱如图6所示。

图6 过调制波形及其频谱m=1.5

包络检波是指输出电压和已调信号的包络成比例的检波方式。DSB信号和SSB信号的包络与调制信号没有线性关系,只有AM调制信号的包络与调制信号是线性的关系。所以包络检波不能适用于DSB信号和SSB信号,但AM波可以。在利用包络检波解调时,直接使用了hilbert()函数,所以没有产生失真。

对m=0.5的已调信号采用包络检波,其波形和频谱如图7所示。

图7 包络检波波形及其频谱

同步检波,也叫做相干解调,能够适合所有的线性幅度调制。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信号DSB或者是单边带调幅信号SSB只可以通过“同步检波”来解调。同步检波是通过将与载波相同的频率和相同相位的本地振荡器信号与调制信号相乘来执行信号解调的过程。在利用乘积型同步检波解调时,与本地恢复波相乘之后,通过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也没有产生失真的情况。

对已调信号采用同步检波,其波形和频谱如图8所示。

图8 同步检波波形及其频谱

在实际信号传输过程中,通信系统无法避免地遇到各种噪声。在现代通信系统中,我们经常碰到的白噪声就是典型噪声之一。我们所说的白噪声是指它的功率谱密度函数在整个频域内是恒定的,就是服从均匀分布。它被称为“白”噪声,是由于它与光学中含有所有可见光频率的白光相类似。事实上,完美的白噪音并不存在。我们一般认为白噪声是噪声功率谱密度函数均匀分布并且频率范围远远超过了一般通信系统的频率范围。在实际信道中,高斯噪声是另一种常见的噪声。高斯噪声是指概率密度函数服从正态分布的噪声。在本次仿真实验中使用的是加性高斯白噪声。加性噪声顾名思义就是叠加在信号上的一种噪声,而且无论信号是否存在,噪声永远存在,因此通常把它叫做加性干扰或者是加性噪声。在现代通信系统中,最基本的噪声和干扰模型是加性高斯白噪声。白噪声的噪声功率谱密度在所有的频率都是恒定的。如果白噪声取值服从高斯分布,那这种噪声就叫做高斯噪声。通过在信道中叠加噪声,并绘制出相应的波形与频谱,并与原始的信号进行比较,以此来分析噪声对信号有何影响。下图显示了添加噪声后的情况。图9是小信噪比的情况,噪声幅度远远大于有效信号的幅度叫做小信噪。此时,包络检波器将有用信号干扰成噪声。此外,门限效应是当包络检波器的输入信噪比降低到特定值时,检波器输出信噪比急剧恶化的现象。图10是大信噪比的情况,输入信号幅度远远大于噪声幅度就是大信噪比。大信

噪比的AM信号包络检波器的性能几乎与相干解调性能相同。

图9 信噪比为5dB

图10 信噪比为20dB

2.2 基于AWR的软件仿真

首先在AWR软件中选取所需要的电路模块,然后用它们来构造振幅调制解调电路,如下图11所示。然后把基带信号和载波信号直接输入到调制电路,即可以得到已调信号。图11的中模块A3是正弦波信号源,用来产生频率为0.01GHz的基带信号,模块A2也是正弦波信号源,用来产生频率为0.3GHz的载波信号,载波信号和基带信号通过A1振幅调制器得到已调信号,其中振幅调制器的调幅度为0.5。下图12为A3正弦波信号源产生的调制信号波形,下图13为A1振幅调制器的输出信号波形和输出波形的包络,下图14为A6振幅解调器输出的检波信号波形。在图13中我们可以看到,调制后的信号包络和图9中的基带信号保持一致,最后经过A6振幅解调器输出的信号与原来低频调制信号保持一致,如下图14所示。

图11 AM调制解调器

图12 调制信号波形图13 已调信号波形

图14 解调信号波形

调幅度m是调幅信号的一个很重要的参数,调幅信号的调幅度一般小于或等于1,上图13的调幅度m=0.5,当m=1时是满幅度调制,如下图15。但当m>1时,如下图16中m=1.5,会产生失真。

图15 满调制波形

图16 过调制波形

在图11中,A5是白噪声源,将白噪声叠加到基带信号上,然后进行振幅调制与解调,下面图17和图18就是软件仿真结果。

图17 叠加噪声后的调制波形图18 叠加噪声后的解调波形

2.3 基于Multisim 的仿真

本次研究采用模拟乘法器仿真AM调制的过程,调制与解调的电路分别设计。在调制

电路中使用了两个交流源串联一个直流源作为模拟乘法器的输入,实现AM调制,其中交流源。

幅度调制仿真电路如图19所示。

图19 模拟乘法器调制AM电路

幅度调制的仿真结果见图20-22所示。

图20 AM调制结果

图21 AM调制结果

图22 AM调制结果

m为:

通过示波器观察电路波形,能计算出电路的调幅系数

a

m=(Vmax-Vmin)/(Vmax+Vmin)=(1.735-0.472)/(1.735+0.472)=0.706

a

在该调制电路当中,乘法器按其定义只能实现DSB调制,但本次研究实现了AM调制,是由于这个电路将直流源与交流源串联之后,再和另一个交流源并联,这样便可以完成AM调制,成功仿真出结果。

由于AM调制时使用了乘法器电路,所以解调仿真时采用不同方法,使用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电路进行仿真,解调电路如图23所示。

图23 二极管包络检波电路电路输入、输出分别如图24-25所示。

图24 输入波形

图25 输出波形

图26所示为输入输出在同一窗口显示。

图26 输入(红)输出(蓝)同窗显示

若是令检波电路中的C1值为0.5μF,R1值为500KΩ,然后观测输入和输出波形,便能发现发生了惰性失真,分别如图27-29所示。

图27 失真输入波形

图28 失真输出波形

图29 失真输入(红)输出(蓝)同窗显示

可以看出检波时发生了惰性失真。由于C R L =放τ的值变得很大,即时间常数过大,那么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的输入信号电压式中低于电容C 上的电压,二极管一直处于截止的形态,而输出电压便开始不取决于输入信号控制,而受放电控制,从而发生了惰性失真的现象。

3 硬件实现

3.1振幅调制实验

近年来,集成模拟乘法器随着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得到了很广的应用。我们可以使用四象限模拟乘法器芯片,比如MC1496来进行振幅调制实验。我校通信电子线路实验箱的振幅调制实验电路使用MC1496集成模拟相乘器来进行幅度调制。当用作幅度调制器时,其内部电路和外部连接如图30所示。

图30 MC1496模拟相乘器

用MC1496构成的调幅器实验电路如图31所示。在图中,与图30的对应关系是:8R08与Rt 相对应,8R03与R C1相对应、8R10与R C2相对应。除此以外,可以通过8W01来使○1、○4端达到平衡,可以通过8W02使○8、○10端达到平衡。当8K01置为“on”的时候,MC1496的○1端

连直流电压源,输出正常的AM信号。要想改变调幅波的调制度m a,可以调整旋转电位器8W03。8K01置为“off”的时候,输出的是平衡调幅波。晶体管8Q01是改善调制器负载能力的跟随器。

OUT

图31 调幅器实验电路

振幅调制实验内容:

(1)正常调幅波的波形观测

首先,把8K01置为“on”,此时,电路变为正常调幅的状态。这时,设置载波的幅度为300mv,频率为3MHZ。调制信号的幅度为300mv,频率为2KHZ。8TP02连示波器的接口1,8TP03连示波器的接口2,就能看到正常的调幅波形。

要想改变AM波的调制度m a,可以调节8W03。基带信号的幅度和频率发生变化后,输出的波形也发生了变化。图32是正常调幅波的波形。

图32 正常调幅波波形

(2)非对称调幅波的波形观测

在振幅调制的正常波形的基础上,要想得到调制度不对称的波形,可以调节8W02。图33是不对称调幅波的波形。

图33 不对称调幅波波形

(3)过调制时的调幅波波形观测

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之上,调整8W03让调幅波的调制度变成100%,然后再继续增大调制信号的幅度,这时候我们可以观察到过调制时的波形,并且和调制信号的波形作比较。下图34是调制度100%,下图35是过调制的AM波形图。

图34 调制度为100%的AM波形图35 过调制AM波形(4)三角波作为基带信号时的AM波观测

将三角波作为基带信号源,改变频率,并且载波的幅度和频率保持不变,观察已调波发生的变化,之后调节电位器8W03,然后,观察已调波调制度m a的变化。下图36是三角波作为基带信号的调幅波形。

图36 调制信号为三角波

由实验结果发现,通信电子线路实验箱的振幅调制实验的波形结果,基本上符合预期的效果,与软件仿真结果相同。

3.2振幅解调实验

二极管包络检波器是最简单常用的一种包络检波器。它适用于解调具有大信号电平的AM波(通常叫做大信号,一般需要1.5V或者是更加高的峰-峰值)。它电路简单稳定,线性度好,易于实现。二极管包络检波电路由RC低通滤波器,二极管和低频放大部分组成,如图37所示。

图37 包络检波电路

同步检波也叫做相干检波。它把一个与载波同频且同相的恢复载波与AM波相乘,然后再用低通滤波器来滤除它的高频分量,从而解调得到了与调制信号一样的波形。同步检波器采用模拟乘法器来组成幅度解调器,如图38所示。

图38 相干检波电路

振幅解调实验内容:

(1)%

=

m的调幅波解调

30

a

首先,包络检波器的输入端连接已调波,也就是说,包络检波器的输出信号可以在示波器连接10TP02端后观察到。为了更好地观察到包络检波器的解调性能,我们将示波器CH1连包络检波器的输入,示波器CH2连包络检波器的输出,得到无失真的解调波,如下图39。通过调8W3,让

m=100%,观察此时检波器的输出波形,如下图40。增加已调

a

波的幅度,让

m>100%,观察此时检波器的输出波形,如下图41。

a

(2)对角切割失真的观测

慢慢调节直流负载,让输出产生对角失真,假如失真不够明显的话,可以加大调幅度,得到其波形,如下图42。

(3)底部切割失真的观测

在交流负载连入前,首先,先得到不失真的解调信号。然后再连入交流负载。调整交流负载大小,出现底部切割失真,如下图43。假如失真不够明显,那就继续加大调幅度。当开始出现底部切割失真之后,就减小调幅度,让失真消失。将10K02拨到右边前,保证解调信号不失真,10TP04连接示波器的CH2,观察到放大后的已调信号,调整10W03的话,调幅度会产生改变。

(4)三角波作为基带信号的解调

在以上的前提下,恢复%

m,让解调的输出波形不失真。然后把低频信号源的调

30

>

a

制信号变成三角波,就能发现和调制信号相对应的检波器输出端的波形,如下图44。

图39 m=30%的AM波的解调图40 m=100%的AM波的解调

图41 m>100%的AM波的解调图42 对角切割失真波形

图43 底部切割失真波形图44 调制信号为三角波的解调波形由实验结果发现,通信电子线路实验箱的振幅解调实验的波形结果,基本上符合预期的效果,与软件仿真结果相同。

BPSK调制及解调实验报告

实验五BPSK调制及解调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BPSK调制和解调的基本原理; 2、掌握BPSK数据传输过程,熟悉典型电路; 3、了解数字基带波形时域形成的原理和方法,掌握滚降系数的概念; 4、熟悉BPSK调制载波包络的变化; 5、掌握BPSK载波恢复特点与位定时恢复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器材 1、主控&信号源、9号、13号模块各一块 2、双踪示波器一台 3、连接线若干 三、实验原理 1、BPSK调制解调(9号模块)实验原理框 PSK调制及解调实验原理框图 2、BPSK调制解调(9号模块)实验框图说明 基带信号的1电平和0电平信号分别与256KHz载波及256KHz反相载波相乘,叠加后得到BPSK调制输出;已调信号送入到13模块载波提取单元得到同步载波;已调信号与相干载波相乘后,经过低通滤波和门限判决后,解调输出原始基带信号。 四、实验步骤 实验项目一 BPSK调制信号观测(9号模块) 概述:BPSK调制实验中,信号是用相位相差180°的载波变换来表征被传递的信息。本项目通过对比观测基带信号波形与调制输出波形来验证BPSK调制原理。 1、关电,按表格所示进行连线。

2、开电,设置主控菜单,选择【主菜单】→【通信原理】→【BPSK/DBPSK数字调制解调】。将9号模块的S1拨为0000,调节信号源模块W3使256 KHz载波信号峰峰值为3V。 3、此时系统初始状态为:PN序列输出频率32KHz。 4、实验操作及波形观测。 (1)以9号模块“NRZ-I”为触发,观测“I”; (2)以9号模块“NRZ-Q”为触发,观测“Q”。 (3)以9号模块“基带信号”为触发,观测“调制输出”。 思考:分析以上观测的波形,分析与ASK有何关系? 实验项目二 BPSK解调观测(9号模块) 概述:本项目通过对比观测基带信号波形与解调输出波形,观察是否有延时现象,并且验证BPSK解调原理。观测解调中间观测点TP8,深入理解BPSK解调原理。 1、保持实验项目一中的连线。将9号模块的S1拨为“0000”。 2、以9号模块测13号模块的“SIN”,调节13号模块的W1使“SIN”的波形稳定,即恢复出载波。 3、以9号模块的“基带信号”为触发观测“BPSK解调输出”,多次单击13号模块的“复位”按键。观测“BPSK解调输出”的变化。 4、以信号源的CLK为触发,测9号模块LPF-BPSK,观测眼图。 思考:“BPSK解调输出”是否存在相位模糊的情况?为什么会有相位模糊的情况? 五、实验报告 1、分析实验电路的工作原理,简述其工作过程; 输入的基带信号由转换开关转接后分成两路,一路经过差分编码控制256KHz的载频,另一路经倒相去控制256KHz的载频。???解调采用锁相解调,只要在设计锁相环时,使它锁定在FSK的一个载频上此时对应的环路滤波器输出电压为零,而对另一载频失锁,则对应的环路滤波器输出电压不为零,那末在锁相环路滤波器输出端就可以获得原基带信号的信息。? 2、分析BPSK调制解调原理。 调制原理是:基带信号先经过差分编码得到相对码,再根据相对码进行绝对调相, 即将相对码的1电平和0电平信号分别与256K载波及256K反相载波相乘,叠加后得到DBPSK 调制输出。?

项目范围管理案例最新版本

项目范围管理 一、项目范围说明书 该项目具体分为5个小部分:1、歌唱校园比赛2、校庆游园活动3、校园一角图片书法展4、校庆拔河比赛5、校庆文艺晚会。宣传活动将会统一进行。总成本要控制在75000元内。虽然校园一角图片书法展是首先开始展览,但是以歌唱校园的决赛为一系列校庆活动的开幕式,以校庆文艺晚会为圆满结束。各小项目必须严格按照项目计划进行,在一个月内顺利完成。目标全校师生参与,在校师生提供交流平台和展示自己能力和魅力的机会和舞台,此外要引起社会关注,产生对学校未来发展、就业、招生等工作提供积极影响。 校园一角项目要求筛选足够质量和数量的作品。场地布置以简洁明快为主,将作品突出化,艺术化。也需要足够人手负责安全,投票工作。以作品200以上,成本1500以下为标准。 歌唱校园歌唱比赛要求邀请校外人员作灯光音响等场地布置工作,需要作品最好为原创,以健康向上积极为主要歌曲内容。预选全程监督,严格筛选,正赛邀请校领导及有关老师参加观看。邀请全校各院学生会主席观看。总成本25000左右为标准。 游园活动要求专门布置适宜场地,邀请一定表演团体,提供饮用水、小吃、等,游戏环节以安全健康为标准。总成本不超过4000元为宜。

拔河活动要求各院积极参与,并邀请老师代表队进行友谊赛。做好医疗后勤保障工作。总成本控制在2000元左右。 校庆晚会作为核心项目要求各人员负责各自工作,节目招聘以原为单位,取最好节目作为筛选名单,邀请校外表演团体,明星等为校庆晚会添彩。节目彩排要求保密,安全。场地布置华丽精彩突出喜庆气氛。总成本要求视情况而定。总最好不超过42000元。 二、项目范围管理计划 具体管理安排 1、将游园活动,拔河比赛作为一组管理,最为室外项目,可以考虑天气问题提前或者延后举行,原则上不占用晚会和歌唱比赛时间。 2、将校园一角单独一组管理,作为弹性最大的活动,其管理相对轻松,范围宽松,可视其他项目成本多寡,时间松紧作为调整项目缓冲。 3、将歌唱比赛作为一组,可视作品多寡取消或添加预选赛时间和次数,可以直接为晚会作为筛选。 4、将校庆晚会作为一组,作为核心内容,校庆晚会要做到高质量节目,高精度管理。一切其他项目为校庆晚会服务和提供帮助。 三、项目范围定义 根据各小项目的具体内容和计划,编制下面的各个项目的具体工作分解图

案例分析:(定义+举例)制定项目范围管理

项目的范围管理 作为一个合格的项目经理,切记要准确控制好项目范围。孙子兵法中提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一个项目中我们应该知道对方需要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这是项目成功的基础所在。做过项目的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经历:一个项目做了很久,感觉总是做不完,就像一个“无底洞”。用户总是有新的需求要项目开发方来做,就像用户在“漫天要价”,而开发方在“就地还钱”。 实际上,这里涉及到一个“范围管理”的概念。项目中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做到什么程度,都是由“范围管理”来决定的。那么,到底什么是“范围管理”,请跟我们一块来揭开谜底。 几年前,我和一位同事在外地共同参与一个软件项目的开发。项目本身并不算很大,开始的需求调研进行了很长时间,期间不但几乎拜访了所有部门,还与用户反复讨论,征求意见,需求文档几易其稿。即便这样仍然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搞得人心烦意乱。当时我牢骚很多,总觉得又花时间似乎还没真正做事。 我的同事经验比较丰富,他给我说了一个他自己的亲身经历。那时候他在深圳参与一个证券项目,当时软件开发管理非常不规范,基本上是了解需求后就编程序,根本没有太多的交流,需求文档就更没有了。系统开发出以后,用户不断提出新需求。每天追着开发人员解决问题,项目实际是一个无底洞,没完没了地往下做,按他的说法是项目成员“肥的拖瘦,瘦的拖死”,实在做不下去只能跑了。 这个故事刚听起来感觉非常可笑,当我自己真正做项目负责人时才体会到这其实是一个项目范围管理的问题。上面提到我所参与的项目中花费大量时间用于需求调研也是为了确定项目范围。那么,首先要明确的是项目范围管理中的范围是如何定义的?

1、什么是范围? 我们知道项目是为完成产品或服务所做的一次性努力。因此在这里,范围的概念包含两方面,一个是产品范围,即产品或服务所包含的特征或功能,另一个是项目范围,即为交付具有规定特征和功能的产品或服务所必须完成的工作。在确定范围时首先要确定最终产生的是什么,它具有哪些可清晰界定的特性。要注意的是特性必须要清晰,以认可的形式表达出来,比如文字、图表或某种标准,能被项目参与人理解,绝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在此基础之上才能进一步明确需要做什么工作才能产生所需要的产品。也就是说产品范围决定项目范围。 举例说明可能会更好理解一些。假设你在一家培训公司做培训专员,负责组织一次PMP(美国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认证)考前培训。那么我们完全可以把这项工作当成一个项目来管理,如何确定产品范围和项目范围呢?培训产生的不是有形的产品,而是无形的服务。组织PMP考前培训的目的是讲授项目管理体系基础知识,提高学员的项目管理理论水平,为参加PMP考试做准备,这就是产品范围。如果学员突然提出想获得如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很明显此内容不在本项目的产品范围之内。有了明确的产品范围,接下来就可以确定为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做哪些工作,即项目范围。首先要聘请知名的项目管理权威专家,拟订授课内容,根据授课内容准备学员教材,联络舒适的培训地点,安排好学员食宿。开始培训也并非万事大吉,每天都要与学员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并反馈给老师,甚至学员的日常起居都要过问。由于PMP考试是英文试题,而模拟习题都是中文,假设某些学员希望讲解一些英文题以避免翻译带来的理解偏差,这时老师就要多讲一些内容,产品范围有所扩大,但从总的培训目标看是合理的。

GFSK的调制解调原理

G F S K的调制和解调原理 高斯频移键控GFSK(GaussfrequencyShiftKeying),是在调制之前通过一个高斯低通滤波器来限制信号的频谱宽度,以减小两个不同频率的载波切换时的跳变能量,使得在相同的数据传输速率时频道间距可以变得更紧密。它是一种连续相位频移键控调制技术,起源于FSK(Frequency-shiftkeying)。但FSK带宽要求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随着调制符号数的增加而增加。而在工业,科学和医用433MHz频段的带宽较窄,因此在低数据速率应用中,GFSK调制采用高斯函数作为脉冲整形滤波器可以减少传输带宽。由于数字信号在调制前进行了Gauss 预调制滤波,因此GFSK调制的信号频谱紧凑、误码特性好,在数字移动通信中得到了广泛使用(高斯预调制滤波器能进一步减小调制频谱,它可以降低频率转换速度,否则快速的频率转换将导致向相邻信道辐射能量)。 GFSK调制 1、直接调制:将数字信号经过高斯低通滤波后,直接对射频载波进行模拟调频。由于通常调制信号都是加在PLL频率合成器的VCO上(图一),其固有的环路高通特性将导致调制信号的低频分量受到损失,调制频偏(或相偏)较小。因此,为了保证调制器具有优良的低频调制特性,得到较为理想的GFSK调制特 另一部分则加在PLL的主分频器一端(基于PLL技术的频率合成器将增加两个分频器:一个用于降低基准频率,另一个则用于对VCO进行分频)。由于主分频器不在控制反馈环内,它能够被信号的低频分量所调制。这样,所产生的复合GFSK信号具有可以扩展到直流的频谱特性,且调制灵敏度基本上为一常量,不受环路带宽的影响。但是,两点调制增加了GFSK调制指数控制的难度。

抽样定理和PCM调制解调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抽样定理和PAM调制解调实验 系别: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通信工程1003班 学生姓名:陈威 同组学生:杨鑫 成绩: 指导教师:惠龙飞 (实验时间:2012 年 12 月 7 日——2012 年 12 月28日)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1、实验目的 1对电路的组成、波形和所测数据的分析,加深理解这种调制方法的优缺点。 2.通过脉冲幅度调制实验,使学生能加深理解脉冲幅度调制的原理。 2、实验器材 1、信号源模块 一块 2、①号模块 一块 3、60M 双踪示波器 一台 4、连接线 若干 3、实验原理 3.1基本原理 1、抽样定理 图3-1 抽样与恢复 2、脉冲振幅调制(PAM ) 所谓脉冲振幅调制,即是脉冲载波的幅度随输入信号变化的一种调制方式。如果脉冲载波是由冲激脉冲组成的,则前面所说的抽样定理,就是脉冲增幅调制的原理。 自然抽样 平顶抽样 ) (t m ) (t T

图3-3 自然抽样及平顶抽样波形 PAM方式有两种:自然抽样和平顶抽样。自然抽样又称为“曲顶”抽样,(t)的脉冲“顶部”是随m(t)变化的,即在顶部保持了m(t)变已抽样信号m s 化的规律(如图3-3所示)。平顶抽样所得的已抽样信号如图3-3所示,这里每一抽样脉冲的幅度正比于瞬时抽样值,但其形状都相同。在实际中,平顶抽样的PAM信号常常采用保持电路来实现,得到的脉冲为矩形脉冲。 四、实验步骤 1、将信号源模块、模块一固定到主机箱上面。双踪示波器,设置CH1通道为同步源。 2、观测PAM自然抽样波形。 (1)将信号源上S4设为“1010”,使“CLK1”输出32K时钟。 (2)将模块一上K1选到“自然”。 (3)关闭电源,连接 表3-1 抽样实验接线表 (5)用示波器观测信号源“2K同步正弦波”输出,调节W1改变输出信号幅度,使输出信号峰-峰值在1V左右。在PAMCLK处观察被抽样信号。CH1接PAMCLK(同步源),CH2接“自然抽样输出”(自然抽样PAM信号)。

范围管理案例分析修订版

范围管理案例分析修订 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范围定义 案例场景 希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SAI原本是一家专注于企业信息化的公司,在电子政务如火如茶的时候,开始进军电子政务行业。在电子政务的市场中,接到的第一个项目是开发一套工商审批系统。由于电子政务保密要求,该系统涉及到两个互不联通的子网: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政务内网中储存着全部信息,其中包括部分机密信息;政务外网可以对公众开放,开放的信息必须得到授权。系统要求在这两个子网中的合法用户都可以访问到被授权的信息,访问的信息必须是一致可靠,政务内网的信息可以发布到政务外网,政务外网的信息在经过审批后可以进入政务内网系统。 张工是该项目的项目经理,在捕获到这个需求后认为电子政务建设与企业信息化有很大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若照搬企业信息化原有的经验和方案必定会遭到惨败。因此采用了严格瀑布模型,并专门招聘了熟悉网络互通互联的技术人员设计了解决方案,在经过严格评审后实施。在项目交付时,虽然系统完全满足了保密性的要求,但用户对系统用户界面提出了较大的异议,认为不符合政务信息系统的风格,操作也不够便捷,要求彻底更换。由于最初设计的缺陷,系统表现层和逻辑层紧密耦合,导致70%的代码重写,而第二版的用户界面仍不能满足最终用户的要求,最终又重写的部分代码才通过验收。由于系统的反复变更,项目组成员产生了强烈的挫折感,士气低落,项目工期也超出原计划的100%。 问题 问题1:请大家对张工的行为进行点评。

问题2:从项目范围管理的角度找出该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主要管理问题。 问题3:如何避免类似的问题 参考答案 【问题1】 (1)张工注意到了系统运行环境的特殊性,在良好设计和实现的情况下满足了用户的要求。 (2)张工忽略了系统用户的潜在要求,在用户界面和操作的风格上范围定义不清晰,造成系统交付时的重大变更。 (3)张工在第一次问题发生后仍没有对范围进行有效的管理,造成了系统第二次的变更。 (4)张工没有对用户界面是否能够满足要求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而是采用了对风险适应性较差的瀑布模型组织开发。 (5)张工没有对设计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造成表现层中耦合了业务逻辑,增加了修改的代价。 【问题2】 (1)张工没有挖掘到系统的全部隐性需求,缺乏精确的范围定义。 (2)在发生第一次变更时,张工仍没有有效的范围管理,从而造成系统的二次变更。 (3)重复的系统变更说明张工对系统范围控制不足,导致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复。

通信原理2DPSK调制与解调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一. 2DPSK基本原理 1.2DPSK信号原理 2DPSK方式即是利用前后相邻码元的相对相位值去表示数字信息的一种方式。现假设用Φ表示本码元初相与前一码元初相之差,并规定:Φ=0表示0码,Φ=π表示1码。则数字信息序列与2DPSK信号的码元相位关系可举例表示如2PSK信号是用载波的不同相位直接去表示相应的数字信号而得出的,在接收端只能采用相干解调,它的时域波形图如图2.1所示。 图1.1 2DPSK信号 在这种绝对移相方式中,发送端是采用某一个相位作为基准,所以在系统接收端也必须采用相同的基准相位。如果基准相位发生变化,则在接收端回复的信号将与发送的数字信息完全相反。所以在实际过程中一般不采用绝对移相方式,而采用相对移相方式。 定义?Φ为本码元初相与前一码元初相之差,假设: ?Φ=0→数字信息“0”; ?Φ=π→数字信息“1”。 则数字信息序列与2DPSK信号的码元相位关系可举例表示如下: 数字信息: 1 0 1 1 0 1 1 1 0 1

DPSK信号相位:0 π π 0 π π 0 π 0 0 π 或:π 0 0 π 0 0 π 0 π π 0 2. 2DPSK信号的调制原理 一般来说,2DPSK信号有两种调试方法,即模拟调制法和键控法。2DPSK 信号的的模拟调制法框图如图1.2.1所示,其中码变换的过程为将输入的单极性不归零码转换为双极性不归零码。 图1.2.1 模拟调制法 2DPSK信号的的键控调制法框图如图1.2.2所示,其中码变换的过程为将输入的基带信号差分,即变为它的相对码。选相开关作用为当输入为数字信息“0”时接相位0,当输入数字信息为“1”时接pi。 图1.2.2 键控法调制原理图 码变换相乘 载波 s(t)e o(t)

项目范围管理案例

项目围管理 一、项目围说明书 该项目具体分为5个小部分:1、歌唱校园比赛2、校庆游园活动3、校园一角图片书法展4、校庆拔河比赛5、校庆文艺晚会。宣传活动将会统一进行。总成本要控制在75000元。虽然校园一角图片书法展是首先开始展览,但是以歌唱校园的决赛为一系列校庆活动的开幕式,以校庆文艺晚会为圆满结束。各小项目必须格按照项目计划进行,在一个月顺利完成。目标全校师生参与,在校师生提供交流平台和展示自己能力和魅力的机会和舞台,此外要引起社会关注,产生对学校未来发展、就业、招生等工作提供积极影响。 校园一角项目要求筛选足够质量和数量的作品。场地布置以简洁明快为主,将作品突出化,艺术化。也需要足够人手负责安全,投票工作。以作品200以上,成本1500以下为标准。 歌唱校园歌唱比赛要求邀请校外人员作灯光音响等场地布置工作,需要作品最好为原创,以健康向上积极为主要歌曲容。预选全程监督,格筛选,正赛邀请校领导及有关老师参加观看。邀请全校各院学生会主席观看。总成本25000左右为标准。 游园活动要求专门布置适宜场地,邀请一定表演团体,提供饮用水、小吃、等,游戏环节以安全健康为标准。总成本不超过4000元为宜。

拔河活动要求各院积极参与,并邀请老师代表队进行友谊赛。做好医疗后勤保障工作。总成本控制在2000元左右。 校庆晚会作为核心项目要求各人员负责各自工作,节目招聘以原为单位,取最好节目作为筛选,邀请校外表演团体,明星等为校庆晚会添彩。节目彩排要求保密,安全。场地布置华丽精彩突出喜庆气氛。总成本要求视情况而定。总最好不超过42000元。 二、项目围管理计划 具体管理安排 1、将游园活动,拔河比赛作为一组管理,最为室外项目,可以考虑天气问题提前或者延后举行,原则上不占用晚会和歌唱比赛时间。 2、将校园一角单独一组管理,作为弹性最大的活动,其管理相对轻松,围宽松,可视其他项目成本多寡,时间松紧作为调整项目缓冲。 3、将歌唱比赛作为一组,可视作品多寡取消或添加预选赛时间和次数,可以直接为晚会作为筛选。 4、将校庆晚会作为一组,作为核心容,校庆晚会要做到高质量节目,高精度管理。一切其他项目为校庆晚会服务和提供帮助。 三、项目围定义 根据各小项目的具体容和计划,编制下面的各个项目的具体工作分解图

项目范围管理案例25268

第2章项目范围管理案例 项目的范围管理影响到信息系统项目的成功。在实践中,需求蔓延”是信息系统失败最常见的 原因之一,信息系统项目往往在项目启动、计划、执行、甚至收尾时不断加入新功能,无论是客户 的要求还是项目实现人员对新技术的试验,都可能导致信息系统项目范围的失控,从而使得信息系 统项目无论在时间、资源和质量上都受到严重影响。 2.1 案例一:范围定义 阅读以下关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过程中范围管理方面问题的叙述,回答问题1至问题3。案例场景 希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SAI 原本是一家专注于企业信息化的公司,在电子政务如火如荼的时候,开始进军电子政务行业。在电子政务的市场中,接到的第一个项目是开发一套工商审批系统。由于电子政务保密要求,该系统涉及到两个互不联通的子网: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政务内网中储存着全部信息,其中包括部分机密信息;政务外网可以对公众开放,开放的信息必须得到授权。系统要求在这两个子网中的合法用户都可以访问到被授权的信息,访问的信息必须是一致可靠,政务内网的信息可以发布到政务外网,政务外网的信息在经过审批后可以进入政务内网系统。 张工是该项目的项目经理,在捕获到这个需求后认为电子政务建设与企业信息化有很大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若照搬企业信息化原有的经验和方案必定会遭到惨败。因此采用了严格瀑布模型,并专门招聘了熟悉网络互通互联的技术人员设计了解决方案,在经过严格评审后实施。在项目交付时,虽然系统完全满足了保密性的要求,但用户对系统用户界面提出了较大的异议,认为不符合政务信息系统的风格,操作也不够便捷,要求彻底更换。由于最初设计的缺陷,系统表现层和逻辑层紧密耦合,导致70%的代码重写,而第二版的用户界面仍不能满足最终用户的要求,最终又重写的部分代码才通过验收。由于系统的反复变更,项目组成员产生了强烈的挫折感,士气低落,项目工期也超出原计划的100%。 【问题1】请不超过300 字,对张工的行为进行点评 【问题2】请从项目范围管理的角度找出该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主要管理问题不超过200字回答。 【问题3】请结合你本人实际项目经验,指出应如何避免类似问题不超过200字回答。案例分析 这是一个失败的项目,张工在项目管理中既有闪光点,也有失败的地方。但项目管理中的任何差错都会影响项目的结果,而范围管理的失误对项目的影响更为明显。模糊的项目范围定义、错误的工作分解、缺失的范围确认和无力的范围控制都将严重影响项目的结果。 张工对项目范围有一定的把握。在范围定义中,张工发现了不同行业间具有不同的特点,电子政务行业对系统运行环境有着特殊的要求。根据国家对电子政务的要求,政务内网与政务外网是该行业一致的标准,这与企业信息化是完全不同的。张工捕获到该需求,并对这个

第六章(一)范围管理案例分析

1范围定义 1.1 案例场景 希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SAI原本是一家专注于企业信息化的公司,在电子政务如火如茶的时候,开始进军电子政务行业。在电子政务的市场中,接到的第一个项目是开发一套工商审批系统。由于电子政务保密要求,该系统涉及到两个互不联通的子网: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政务内网中储存着全部信息,其中包括部分机密信息;政务外网可以对公众开放,开放的信息必须得到授权。系统要求在这两个子网中的合法用户都可以访问到被授权的信息,访问的信息必须是一致可靠,政务内网的信息可以发布到政务外网,政务外网的信息在经过审批后可以进入政务内网系统。 张工是该项目的项目经理,在捕获到这个需求后认为电子政务建设与企业信息化有很大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若照搬企业信息化原有的经验和方案必定会遭到惨败。因此采用了严格瀑布模型,并专门招聘了熟悉网络互通互联的技术人员设计了解决方案,在经过严格评审后实施。在项目交付时,虽然系统完全满足了保密性的要求,但用户对系统用户界面提出了较大的异议,认为不符合政务信息系统的风格,操作也不够便捷,要求彻底更换。由于最初设计的缺陷,系统表现层和逻辑层紧密耦合,导致70%的代码重写,而第二版的用户界面仍不能满足最终用户的要求,最终又重写的部分代码才通过验

收。由于系统的反复变更,项目组成员产生了强烈的挫折感,士气低落,项目工期也超出原计划的100%。 1.2 问题 问题1:请大家对张工的行为进行点评。 问题2:从项目范围管理的角度找出该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主要管理问题。 问题3:如何避免类似的问题 1.3 参考答案 【问题1】 (1)张工注意到了系统运行环境的特殊性,在良好设计和实现的情况下满足了用户的要求。 (2)张工忽略了系统用户的潜在要求,在用户界面和操作的风格上范围定义不清晰,造成系统交付时的重大变更。 (3)张工在第一次问题发生后仍没有对范围进行有效的管理,造成了系统第二次的变更。 (4)张工没有对用户界面是否能够满足要求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而是采用了对风险适应性较差的瀑布模型组织开发。

GFSK的调制解调原理

GFSK 的调制和解调原理 高斯频移键控GFSK (Gauss frequency Shift Keying),是在调制之前通过一个高斯低通滤波器来限制信号的频谱宽度,以减小两个不同频率的载波切换时的跳变能量,使得在相同的数据传输速率时频道间距可以变得更紧密。它是一种连续相位频移键控调制技术,起源于FSK(Frequency- shift keying)。但FSK 带宽要求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随着调制符号数的增加而增加。而在工业,科学和医用433MHz 频段的带宽较窄,因此在低数据速率应用中,GFSK 调制采用高斯函数作为脉冲整形滤波器可以减少传输带宽。由于数字信号在调制前进行了Gauss 预调制滤波,因此GFSK 调制的信号频谱紧凑、误码特性好,在数字移动通信中得到了广泛使用(高斯预调制滤波器能进一步减小调制频谱,它可以降低频率转换速度,否则快速的频率转换将导致向相邻信道辐射能量)。 GFSK 调制 1、直接调制:将数字信号经过高斯低通滤波后,直接对射频载波进行模拟调 频。由于通常调制信号都是加在PLL 频率合成器的VCO 上(图一),其固有的环路高通特性将导致调制信号的低频分量受到损失,调制频偏(或相偏)较小。因此,为了保证调制器具有优良的低频调制特性,得到较为理想的GFSK 调制特性,提出了一种称为两点调制的直接调频技术。 uc 图一 两点调制:调制信号被分成2部分,一部分按常规的调频法加在PLL 的VCO 端,另一部分则加在PLL 的主分频器一端(基于PLL 技术的频率合成器将增加两个分频器:一个用于降低基准频率,另一个则用于对VCO 进行分频 )。由于主分频器不在控制反馈环内,它能够被信号的低频分量所调制。这样,所产生的复合GFSK 信号具有可以扩展到直流的频谱特性,且调制灵敏度基本上为一常量, 鉴频器 PD 环路低通滤波器LF 压控振荡器VCO 载波信号 调制信号ui 调频信号uo 主分频器

FM调制解调原理

频率调制信号的表示式为:()cos[()]t m c S t A t kfm d ωττ-∞ =+ ? 其中,kf 为 调频灵敏度,m(t)为调制信号。从公式出发即可完成频率调制的程序。 调频信号的解调方法通常是采用鉴频法。方框图如图所示 其中鉴频器包括微分电路和包络检波。 在模拟信号的调频程序中,先对输入参量的个数做出判断,少于则运行默认的。然后对信号进行调制,这里采样的调制信号是最简单的正弦信号,当然也可以为其他信号。调制过程中,积分是根据积分的定义编写的一段程序。在对已调信号进行解调前加入了噪声。解调过程中的微分同样的根据定义编写的,当然也可以采用MATLAB 里自带的函数diff 。在经过包络检波后对幅值做出了一定的修正。 下图是调频信号的时域频域波形。经过调频之后的信号频谱不仅发生了频谱搬移还增加了频率分量。

下图绿色的是小信噪比条件下的解调波形,可以发现信噪比对解调的影响。 而在语音信号的调频中,积分采用cumsum来完成,微分采用diff。因为经过调试发现,采用根据定义编写的程序由于循环运行需

要很多时间。另外,在经过微分器后,包络检波和低通这段和幅度调制的非相干解调一样,所以也可以在经过微分后调用AM包络检波的程序。对于调频信号来说,都会存在门限效应,使之在小信噪比情况下无法恢复出原来的调制信号。所以语音信号的调制解调是在很大信噪比情况下。

下面是语音信号调制解调的时域频域图。观看频谱可以看到调制信号的频谱相对于输入信号,发生了频谱搬移,还有在fc处多了一个冲激。 另外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读入语音信号时所输入的路径必须和存放语音信号的路径相同。否则无法打开。 参考文献: [1]樊昌信,曹丽娜。通信原理。国防工业出版社。 [2] Santosh, the LNM IIT Jaipur (India).陈丽丹。FM调制解调系统设计与仿真

通信原理2DPSK调制与解调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一. 2DPSK基本原理 1.2DPSK信号原理 2DPSK方式即是利用前后相邻码元的相对相位值去表示数字信息的一种方式。现假设用Φ表示本码元初相与前一码元初相之差,并规定:Φ=0表示0码,

Φ=π表示1码。则数字信息序列与2DPSK信号的码元相位关系可举例表示如2PSK信号是用载波的不同相位直接去表示相应的数字信号而得出的,在接收端只能采用相干解调,它的时域波形图如图2.1所示。 图1.1 2DPSK信号 在这种绝对移相方式中,发送端是采用某一个相位作为基准,所以在系统接收端也必须采用相同的基准相位。如果基准相位发生变化,则在接收端回复的信号将与发送的数字信息完全相反。所以在实际过程中一般不采用绝对移相方式,而采用相对移相方式。 定义?Φ为本码元初相与前一码元初相之差,假设: ?Φ=0→数字信息“0”; ?Φ=π→数字信息“1”。 则数字信息序列与2DPSK信号的码元相位关系可举例表示如下: 数字信息: 1 0 1 1 0 1 1 1 0 1 DPSK信号相位:0 π π 0 π π 0 π 0 0 π 或:π 0 0 π 0 0 π 0 π π 0 2. 2DPSK信号的调制原理 一般来说,2DPSK信号有两种调试方法,即模拟调制法和键控法。2DPSK 信号的的模拟调制法框图如图1.2.1所示,其中码变换的过程为将输入的单极性不归零码转换为双极性不归零码。

图1.2.1 模拟调制法 2DPSK信号的的键控调制法框图如图1.2.2所示,其中码变换的过程为将输入的基带信号差分,即变为它的相对码。选相开关作用为当输入为数字信息“0”时接相位0,当输入数字信息为“1”时接pi。 图1.2.2 键控法调制原理图 3. 2DPSK信号的解调原理 2DPSK信号最常用的解调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极性比较和码变换法,另一种是差分相干解调法。 (1) 2DPSK信号解调的极性比较法 它的原理是2DPSK信号先经过带通滤波器,去除调制信号频带以外的在信道中混入的噪声,再与本地载波相乘,去掉调制信号中的载波成分,再经过低通滤波器去除高频成分,得到包含基带信号的低频信号,将其送入抽样判决器中进行抽样判决的到基带信号的差分码,再经过逆差分器,就得到了基带信号。它的原理框图如图1.3.1所示。 码变换相乘 载波 s(t)e o(t) 相乘器低通滤波器抽样判决器2DPSK 带通滤波器 延迟T

项目范围管理案例

关键路径 案例分析 【问题1】 活动排序通常采用的工具为网络图,包括前导图法和箭线图法2种。 1.前导图法 前导图法,也称单代号网络图法,是一种利用方框代表活动,并利用表示依赖关系的箭线将节点联系起来的网络图的方法。每个节点活动会有如下几个时间点:最早开始时间(ES),最迟开始时间(LS),最早结束时间(EF),最迟结束时间(LF)。这几个时间点通常作为每个节点的组成部分。 2.箭线图法 箭线图法是一种利用箭线代表活动,而在节点处将活动连接起来表示依赖关系的编制项目网络图的方法。这种方法也叫做双代号网络法。 在箭线图表示法中,给每个事件指定一个惟一的号码。活动的开始事件叫做该活动的紧前事件,活动的结束事件叫做活动的紧随事件。 箭线图法和前导图法存在以下的区别: (1)双代号网络图中的每一项工作都由两个对应的代号来表示;而单代号网络图中的每一项工作则由一个独立的代号来表示,每一个节点都表示一项工作。 (2)在双代号网络图中,工作间的逻辑关系可借助于虚工作(虚箭号)来表示,而在单代号网络图中,工作间的逻辑关系则用箭号来表示,因此单代号网络图中不会出现虚箭号。在一幅单代号网络图中,只会出现两个虚设的工作节点,那就是表示计划开始的虚工作节点和表示计划结束的虚工作节点。 【问题2】 问题2是时间管理的计算试题,考察应试人员对 关键线路的掌握程度。为每个最小任务单位计算工期, 定义最早开始和结束日期、最迟开始和结束日期,按 照活动的关系形成顺序的网络逻辑图,找出必需的最 长的路径,即为关键路径。 在项目管理中,关键路径是指网络终端元素的元 素序列,该序列具有最长的总工期并决定了整个项目 的最短完成时间。绘制其项目网络图如图3-2所示。 一个项目可以有多个并行的关键路径。另一个总工期比关键路径的总工期略少的一条并行路径被称为次关键路径。 关键路径的工期决定了整个项目的工期。任何关键路径上的终端元素的延迟将直接影响项目的预期完成时间本题解题方法有多种,如转换成单代号网络进行计算。在每个任务上标 识出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 整个项目工期为18,根据图3-2可以判断出, 工作的关键点为C、E、I、J。 关键路径为①总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称为关 键线路;②总时差最小的工作组成的线路为关键 线路。由此判断,关键路径为:ACFIL、ACFJL、 ACEGIL、ACEGJL。 【问题3】 对于问题3,由于B上推后了10天,导致关 键路径发生改变,其单代号网络图变换如图3-3所示。

PSK调制解调实验报告范文

PSK调制解调实验报告范文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二相绝对码与相对码的码变换方法; 2. 掌握二相相位键控调制解调的工作原理及性能测试; 3. 学习二相相位调制、解调硬件实现,掌握电路调整测试方法。 二、实验仪器 1.时钟与基带数据发生模块,位号:G 2.PSK 调制模块,位号A 3.PSK 解调模块,位号C 4.噪声模块,位号B 5.复接/解复接、同步技术模块,位号I 6.20M 双踪示波器1 台 7.小平口螺丝刀1 只 8.频率计1 台(选用) 9.信号连接线4 根 三、实验原理 相位键控调制在数字通信系统中是一种极重要的调制方式,它具有优良的抗干扰噪声性能及较高的频带利用率。在相同的信噪比条件下,可获得比其他调制方式(例如:ASK、FSK)更低的误码率,因而广泛应用在实际通信系统中。本实验箱采用相位选择法实现相位调制(二进制),绝对移相键控(PSK 或CPSK)是用输入的基带信号(绝对码)选择开关通断控制载波相位的变化来实现。相对移相键控

(DPSK)采用绝对码与相对码变换后,用相对码控制选择开关通断来实现。 (一)PSK 调制电路工作原理 二相相位键控的载波为1.024MHz,数字基带信号有32Kb/s 伪随机码、及其相对码、32KHz 方波、外加数字信号等。相位键控调制解调电原理框图,如图6-1 所示。 1.载波倒相器 模拟信号的倒相通常采用运放来实现。来自1.024MHz 载波信号输入到运放的反相输入端,在输出端即可得到一个反相的载波信号,即π相载波信号。为了使0 相载波与π相载波的幅度相等,在电路中加了电位器37W01 和37W02 调节。 2.模拟开关相乘器 对载波的相移键控是用模拟开关电路实现的。0 相载波与π相载波分别加到模拟开关A:CD4066 的输入端(1 脚)、模拟开关B:CD4066 的输入端(11 脚),在数字基带信号的信码中,它的正极性加到模拟开关A 的输入控制端(13 脚),它反极性加到模拟开关B 的输入控制端(12 脚)。用来控制两个同频反相载波的通断。当信码为“1”码时,模拟开关 A 的输入控制端为高电平,模拟开关A 导通,输出0 相载波,而模拟开关 B 的输入控制端为低电平,模拟开关B 截止。反之,当信码为“0”码时,模拟开关A 的输入控制端为低电平,模拟开关A 截止。而模拟开关B 的输入控制端却为高电平,模拟开关B 导通。输

实验九 QPSK调制与解调实验报告

实验九QPSK/OQPSK 调制与解调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用CPLD 进行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 2、掌握QPSK 调制与解调的原理。 3、通过本实验掌握星座图的概念、星座图的产生原理及方法,了解星座图的作用及工程上的作用。 二、实验内容 1、观察QPSK 调制的各种波形。 2、观察QPSK 解调的各种波形。 三、实验器材 1、信号源模块 一块 2、⑤号模块 一块 3、20M 双踪示波器 一台 4、 连接线 若干 四、实验原理 (一)QPSK 调制解调原理 1、QPSK 调制 QPSK 信号的产生方法可分为调相法和相位选择法。 用调相法产生QPSK 信号的组成方框图如图12-1(a )所示。图中,串/并变换器将输入的二进制序列依次分为两个并行的双极性序列。设两个序列中的二进制数字分别为a 和b ,每一对ab 称为一个双比特码元。双极性的a 和b 脉冲通过两个平衡调制器分别对同相载波及正交载波进行二相调制,得到图12-1(b )中虚线矢量。将两路输出叠加,即得如图12-1(b )中实线所示的四相移相信号,其相位编码逻辑关系如表12-1所示。 (a ) a(0)b(0) b(1) a(1) (b ) 图12-1 QPSK 调制 /并变换。串/并变换器将输入的二进制序列分为两个并行的双极性序列110010*********和

111101*********。双极性的a 和b 脉冲通过两个平衡调制器分别对同相载波及正交载波进行二相调制,然后将两路输出叠加,即得到QPSK 调制信号。 2、QPSK 解调 图12-2 QPSK 相干解调器 由于四相绝对移相信号可以看作是两个正交2PSK 信号的合成,故它可以采用与2PSK 信号类似的解调方法进行解调,即由两个2PSK 信号相干解调器构成,其组成方框图如图12-2所示。图中的并/串变换器的作用与调制器中的串/并变换器相反,它是用来将上、下支路所得到的并行数据恢复成串行数据的。 (二)OQPSK 调制解调原理 OQPSK 又叫偏移四相相移键控,它是基于QPSK 的改进型,为了克服QPSK 中过零点的相位跃变特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幅度起伏不恒定和频带的展宽(通过带限系统后)等一系列问题。若将QPSK 中并行的I ,Q 两路码元错开时间(如半个码元),称这类QPSK 为偏移QPSK 或OQPSK 。通过I ,Q 路码元错开半个码元调制之后的波形,其载波相位跃变由180°降至90°,避免了过零点,从而大大降低了峰平比和频带的展宽。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某个带宽波形序列的I 路,Q 路波形,以及经载波调制以后相位变化情况。 若给定基带信号序列为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对应的QPSK 与OQPSK 发送波形如图12-3所示。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基基基基I 基基Q P S K ,O Q P S K Q 基基 Q P S K Q 基基O Q P S K -1 图12-3 QPSK,OQPSK 发送信号波形 图12-3中,I 信道为U (t )的奇数数据单元,Q 信道为U (t )的偶数数据单元,而OQPSK 的Q 信道与其I 信道错开(延时)半个码元。 QPSK ,OQPSK 载波相位变化公式为 {}()33arctan ,,,()44 44j i j i Q t I t ππ?ππ? ????? =--???? ?????? ?@ QPSK 数据码元对应的相位变化如图12-4所示,OQPSK 数据码元对应相位变化如图 12-5所示

FSK调制解调原理及设计

一.2FSK 调制原理: 1、2FSK 信号的产生: 2FSK 是利用数字基带信号控制在波的频率来传送信息。例如,1码用频率f1来传输,0码用频率f2来传输,而其振幅和初始相位不变。故其表示式为 式中,假设码元的初始相位分别为1θ和2θ;112 f π=ω和222f π=ω为两个不同的码元的角频率;幅度为A 为一常数,表示码元的包络为矩形脉冲。 2FSK 信号的产生方法有两种: (1)模拟法,即用数字基带信号作为调制信号进行调频。如图1-1(a )所示。 (2)键控法,用数字基带信号)(t g 及其反)(t g 相分别控制两个开关门电路,以此对两个载波发生器进行选通。如图1-1(b )所示。 这两种方法产生的2FSK 信号的波形基本相同,只有一点差异,即由调频器产生的2FSK 信号在相邻码元之间的相位是连续的,而键控法产生的2FSK 信号,则分别有两个独立的频率源产生两个不同频率的信号,故相邻码元的相位不一定是连续的。 (a) (b) 2FSK 信号产生原理图 由键控法产生原理可知,一位相位离散的2FSK 信号可看成不同频率交替发送的两个2ASK 信号之和,即 其中)(t g 是脉宽为s T 的矩形脉冲表示的NRZ 数字基带信号。 其中,n a 为n a 的反码,即若1=n a ,则0=n a ;若0=n a ,则1=n a 。 2、2FSK 信号的频谱特性: 由于相位离散的2FSK 信号可看成是两个2ASK 信号之和,所以,这里可以直接应用2ASK 信号的频谱分析结果,比较方便,即 2FSK 信号带宽为 s s F S K R f f f f f B 2||2||21212+-=+-≈ 式中,s s f R =是基带信号的带宽。 二.2FSK 解调原理: 仿真是基于非相干解调进行的,即不要求载波相位知识的解调和检测方法。 其非相干检测解调框图如下 M 信号非相干检测解调框图 当k=m 时检测器采样值为: 当k ≠m 时在样本和中的信号分量将是0,只要相继频率之间的频率间隔是,就与相移值无关了,于是其余相关器的输出仅有噪声组成。 其中噪声样本{}和{}都是零均值,具有相等的方差 对于平方律检测器而言,即先计算平方包络

项目范围管理案例

第 2 章 项目范围管理案例 项目的范围管理影响到信息系统项目的成功。在实践中, 最常见的 原因之一,信息系统项目往往在项目启动、计划、执行、甚至收 尾时不断加入新功能,无论 是客户 的要求还是项目实现人员对新技术的试验, 都可能导致信息系统项目范围的失控, 从而使得 信息系 统项目无论在时间、资源和质量上都受到严重影响。 2. 1 案例一:范围定义 阅读以下关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过程中范围管理方面问题的叙述, 案例场景 案例分析 这是一个失败的项目,张工在项目管理中既有闪光点,也有失败的地方。但项目管理中 的任何差错都会 影响项目的结果, 而范围管理的失误对项目的影响更为明显。 模糊的项目范 围定义、错误的工作分解、缺失的范围确认和无力的范围控制都将严重影响项目的结果。 张工对项目范围有一定的把握。 在范围定义中, 张工发现了不同行业间具有不同的特点, 电子政务行 业对系统运行环境有着特殊的要求。 根据国家对电子政务的要求, 政务内网与政 务外网是该行业一致的标准, 这与企业信息化是完全不同的。 张工捕获到该需求, 并对这个 需求蔓延”是信息系统失败 回答问题 1 至问题 3。 希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CSAI 原本是一家专注于企业信息化的公司,在电子政务如火如 荼的时候, 开始进军电子政务行业。 在电子政务的市场中, 接到的第一个项目是开发一套工 商审批系统。 由于电子政务保密要求, 该系统涉及到两个互不联通的子网: 政务内网和政务 外网。 政务内网中储存着全部信息, 其中包括部分机密信息; 政务外网可以对公众开放,开 放的信息必须得到授权。系统要求在这两个子网中的合法用户都可以访问到被授权的信息, 访问的信息必须是一致可靠, 审批后可以进入政务内网系统。 张工是该项目的项目经理, 的不同, 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用了严格瀑布模型, 政务内网的信息可以发布到政务外网, 政务外网的信息在经过 在捕获到这个需求后认为电子政务建设与企业信息化有很大 若照搬企业信息化原有 的经验和方案必定会遭到惨败。 因此采 并专门招聘了熟悉网络互通互联的技术人员 设计了解决方案, 在经过严 但用户对系统用户界面 格评审后实施。 在项目交付时, 虽然系统完全满足了保密性的要求, 提 出了较大的异议, 于最初设计的缺陷,系统表现层和逻辑层紧密耦合,导 致 户界面仍不能满足最终用户的要求, 认为不符合政务信息系统的风格,操作也不够便捷,要求彻底更换。由 70%的代码重写,而第二版的用 最终又重写的部分代码才通过验收。 由于系统的反复变 100%。 更,项目组成员产生了强烈的挫折感,士气低落,项目工期也超出原计划的 【问题 【问题 字回答。 【问题 1】 2】 3】 请不超过 300 字,对张工的行为进行点评 请从项目范围管理的角度找出该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主要管理问题不超过 请结合你本人实际项目经验,指出应如何避免类似问题不超过 200 200 字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