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护理_质量检查反馈情况

医院护理_质量检查反馈情况
医院护理_质量检查反馈情况

医院护理质量检查反馈情况

2016.4护理部检查反馈

一、存在问题:

1、个别护士对职责背诵不流利。

2、个别护士不了解病人的诊断,治疗情况。

3、操作输液消毒不规,戴无菌手套离治疗桌近。

4、使用过的输液器,输液瓶存放在治疗室。

5、办公室办公桌乱。

6、卫生间卫生差。

7、床单位不清洁,有污迹。

8、个别病人无床头卡。

9、治疗室注射器使用后无及时处理。

二、整改措施:

1、针对以上存在问题,要求责任人及时整改。

2、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科室定期组织低年资护士学习岗位职责、核心制度。要求护士应全面掌握,调动护士的学习气氛,护士长、护理部不定时下科室抽考,不断巩固,加深记忆。

2、科室组织操作技术的训练,不断抽考,增强护士的心理素质。使护士熟练掌握技术操作规程。

3、护士长加强监督和指导卫生员搞好本科室的环境卫生工作,要求工友见脏就擦拭。

4、加强护士的责任心,认真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病人的床单位整齐,清洁,发现污迹应及时更换。

5、使用过的一次性输液器,输液瓶应存放在处置室,不能再回流到治疗室。使用过的注射器应及时处理。

6、加强护士的责任心,保持科室的整齐,清洁,执行医嘱护士应对新

入院病人及时办理护理一览表和床头卡,出院时应及时收回床头卡。

2016、4特一级护理、病房管理检查反馈

一、存在问题:

1、床单脏无及时更换。

2、被套口,枕套口无背门。

3、床头柜,床头物品多,乱,无及时清洁。

4、床头卡无及时挂上或填项目不够完整。

5、出院未及时收回床头卡。

二、整改措施:

1、把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各科护士长及责任护士,要求其马上整改。

2、各班次各司其责,认真把工作做好,如医嘱班应及时把床头卡项目填写完整后及时挂上,出院时收回床头卡。

3、加强病房管理,强调晨晚间护理,护士应与病人或家属沟通,讲解保持病室整洁和病区安静的重要性,让病人家属自觉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并加强基础护理。

4、保持各病区,清洁,卫生,舒适。

2016、4二、三级护理检查反馈

一、存在问题:

1、床旁桌有灰尘。

2、棉被口朝门。

3、床头柜,床单位,物品多、乱。

二、整改措施:

1、把存在问题及时反馈责任人和责任科室护士长,要求立即整改。

2、加强工友的工作责任心,调动其积极性,把病区的卫生搞好。

3、加强护士做好晨晚间的护理,保持床单位,整齐,清洁,棉被口,枕套口应背口。

4、护士应与病人和家属沟通,向病人和家属讲解保持病室整齐,清洁的重要性,使病人和家属自觉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自学把物品整理整齐,保持病房的美观。

2016、4医院感染护理管理检查反馈

一、存在问题:

1、个别科室偶有输液器使用后钢针头无分开放置利器盒。

2、个别科室砂轮浸泡液量不够。

3、个别科室电动吸引器使用后无及时终未处理。

4、个别科室环境卫生不够整洁。

5、个别科室污物桶盖无保持密闭。

6、个别科室个别无菌包品使用一层包布,无菌包无放置无菌柜。

7、吸痰器连接头无保护。

8、无菌柜柜门打开后无随手关闭,镊子罐打开后无随手关闭。

9、1ml针筒的针头未使用,但无套保护帽,裸露在台面上。

二、整改措施:

对于所存在的问题,已及时反馈予相关科室护士长及责任护士,并提出整改措施如下:

1、严格遵守医疗废物分类标准,损伤性废物的利器应放置在利器盒,即保护医疗废物收集人员,又保护医护人员。

2、督促工友认真完成病区环境卫生,各科护士长要经常督促工友加强责任心教育。

3、各科护士长要经常利用晨会组织全科医务人员学习院感受相关知识,提高院感意识,保证各项消毒隔离制度及措施落实到位。

4、各科室应加强无菌技术操作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无菌包应按规要求使用两层包布,无菌后的无菌物品应放置无菌柜,不得与非无菌物品混放,防止受污染不能安全使用于临床。

2016、4护理文书检查反馈

一、存在问题:

1、体温单上存在的问题:绘制不整洁,入院时间没有写“分钟”。2、护理记录单存在:记录不全,不规及漏签名。

3、其它方面存在:有的告知单上责任护士无签名。

二、整改措施:

1、把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各科护士长。

2、督促护士长加强把关,认真学习《省病历书写规》中护理相关部分容,严格规护理文书书写。

3、强调科室质控小组成员要严格督查,发现问题及时补充或重抄,

确保护理文书质量符合要求。

2016、4抢救物品检查反馈

一、存在问题:

1、抢救车无三腔气囊管,安尔碘。

2、个别科室急救仪器没有使用说明书。

3、病房的备用吸引器,氧气筒无罩。

4、部分科室开口器包扎旧,过期。

5、部分科室湿化瓶无干燥保存,氧气流量表没装。

6、部分抢救车碘酒,酒精瓶无3M胶带。

7、氧气筒流量表保护头烂旧。

8、氧气袋不够清洁。

二、整改措施:

1、请设备科应把急救仪器使用流程打印过胶,分发于科室。

2、三腔气囊管应与设备科采购联系,购置以备急用。

3、与总务科联系做新的罩子,吸引器氧气筒罩。

4、各个科室护士要加强抢救车的管理,做到定人负责,定期检查,

并记录。

5、加强基本操作训练,规执行,氧气湿化瓶除急救备用之外应干燥保存。

6、各科护士要加强抢救药品知识的学习。

7、建议我院的急救车管理也采用封条式的,科学管理。

2016、4健康教育、三基操作组检查反馈

一、存在问题:

1、个别病人对饮食了解不全面,给氧注意事项部分不了解,孕妇不了解食堂的地点。

2、护士对心肺复操作不熟练,输液时调节滴数和整理床铺相反,个别护士对职责掌握不全面,护士戴无菌手套时离治疗桌近。

二、整改措施:

1、把存在问题及时反馈给护士长和责任人,要求及时整改。

2、护士对新入院的病人应及时介绍医院环境、规章制度,要求在24小时完成。

3、新入院病人在3天护士要做好疾病相关知识的告知,健康教育要反复宣教,多次强化,使病人及家属懂的疾病的相关知识。

4、陪伴人更换时,宣教应从头做起。

护理部

二0一六年四月三十日

护理质量检查情况总结

精心整理 2017年护理质量检查情况总结分析 2017年医院继续施行院科两级护理质控体系,采用质控小组定期抽查以及护理部不定期巡查的方式对各护理单元护理质量进行检查,促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一、质控方法 二、1. 2. (一)患者身份识别 检查患者身份识别制度落实情况时,质控组除了查看现场操作情 况,还增加了对患者的访谈。上半年患者身份识别管理中,主要存在未核对患者腕带及未双向核对患者信息的情况,护理部及科室加强管理,下半年检查中各科室均能严格执行身份识别管理制度。 (二)安全用药管理

各护理单元能认真落实药品管理制度,特别是高危药品及易混淆药品的管理均落实较好。上半年存在护理人员给药时未严格执行无菌技术的情况,经护理部及科室督查,已改进。 (三)分级护理 分级护理管理中仍存在少数患者及家属不了解健康宣教内容的情况,要求护士为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时,充分考虑患者及家属接受能力, 护理部进行了一次护理文件书写的培训和考核,要求护士认真落实《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进一步提升书写质量。医院也将尽量改进电子病历系统,争取满足护士工作站的要求。 (六)抢救车管理 上半年护理部对全院抢救车药品标签进行了更换,更正了部分药品标签的别名为通用名,或将常用别名附后。根据药剂科要求统一规范张

贴了高危药品及易混淆药品标识。抢救车管理中存在问题主要是抽考个别低层级或新入职护士对抢救药品相关知识掌握不熟悉,要求加强培训,通过自学、晨间提问等方式提升对抢救药品的掌握。 (七)特殊护理单元管理 存在主要问题有手术室个别工作人员着手术衣出入不同区域、护士长对新入职保洁人员工作流程跟进不到位、消毒供应中心少数包布不符 生。 量。 2.护士长行政管理中主要存在护士长未按要求及时完成护理管理资料、未按要求完整填写《护士长手册》,以及未及时整理归档管理资料的情况。护理部已统一书写要求,并指导协助护士长整理、归档管理资料,协助科室完成了资料盒的梳理和标签的制作。 3.质控检查及护理部日常巡查中均存在个别科室护士在岗玩手机的现象,科室已按照绩效考核标准,对违反规定的护士给予一定处罚,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护士是白衣天使,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十分重要,因此要重视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工作总结,要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今天给大家为您整理了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总结范文篇一 护理部在医院党政领导班子的领导和关心下,围绕“中医医院管理年考核评价”为工作目标,不断完善护理绩效考核细则,积极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 1、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管理组织,实行院、科二级质控,各质控组织定期活动,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2、加强制度管理,进一步完善护理工作制度、护理人员职责、护理质量标准等,并组织实施,重点抓好落实工作。 3、制订护理质量管理方案和护理质控计划,并组织实施。 4、制订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并组织实施。 5、各级护理管理人员及各级质控组织认真履行职责,抓好管辖部门护理质控工作。 6、院、科二级质控组织定期开展活动,护理部组织院质控小组每月进行全院护理质量检查一次,平时随机抽查,并把质控情况进行反馈,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复查整改效果,每月做好质控小结,加强环节质量管理。 7、科室质控组织每半月进行一次自查自评,护士长平时随机抽查,

每月进行一次质控小结,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复查整改效果,达到质量管理成效。 8、加强全院护理质量监控工作,院质控组织每季召开质控专题会议,进行护理质量评价、分析,总结、交流经验,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9、加强薄弱环节、危重病人管理,坚持护士长夜查房制度,检查、指导、协助夜班护士工作,检查督促危重病人护理措施的落实。 10、强化护理人员质量意识,提高护理人员自我质量控制的自觉性,严格执行护理工作规章制度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从思想上重视医疗护理安全,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重大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11、建立护理人员考核评价机制,各科室护士长每月对本科室护理人员考核评价一次,护理部每月对护士长考核评价一次。 12、加强护理信息管理。各科室认真做好各种数据的统计、上报工作,掌握全院护理动态,注重信息的收集、分析、研究、总结,注重质量内涵建设,达到质量管理成效。 13、护理质量控制指标达标情况: (1)基础护理合格率100%; (2)特、一级护理合格率100%; (3)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100% (4)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5)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6)病区管理工作质量合格率100%;

医院护理质量检查反馈情况

医院护理质量检查反馈情况 2016.4护理部检查反馈 一、存在问题: 1、个别护士对职责背诵不流利。 2、个别护士不了解病人的诊断,治疗情况。 3、操作输液消毒不规范,戴无菌手套离治疗桌近。 4、使用过的输液器,输液瓶存放在治疗室。 5、办公室办公桌乱。 6、卫生间卫生差。 7、床单位不清洁,有污迹。 8、个别病人无床头卡。 9、治疗室注射器使用后无及时处理。 二、整改措施: 1、针对以上存在问题,要求责任人及时整改。 2、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科室定期组织低年资护士学习岗位职责、核心制度。要求护士应全面掌握,调动护士的学习气氛,护士长、护理部不定时下科室抽考,不断巩固,加深记忆。 2、科室组织操作技术的训练,不断抽考,增强护士的心理素质。使护士熟练掌握技术操作规程。 3、护士长加强监督和指导卫生员搞好本科室的环境卫生工作,要求工友见脏就擦拭。 4、加强护士的责任心,认真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病人的床单位整齐,清洁,发现污迹应及时更换。 5、使用过的一次性输液器,输液瓶应存放在处置室,不能再回流到治疗室。使用过的注射器应及时处理。 6、加强护士的责任心,保持科室的整齐,清洁,执行医嘱护士应对新

入院病人及时办理护理一览表和床头卡,出院时应及时收回床头卡。 2016、4特一级护理、病房管理检查反馈 一、存在问题: 1、床单脏无及时更换。 2、被套口,枕套口无背门。 3、床头柜,床头物品多,乱,无及时清洁。 4、床头卡无及时挂上或填项目不够完整。 5、出院未及时收回床头卡。 二、整改措施: 1、把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各科护士长及责任护士,要求其马上整改。 2、各班次各司其责,认真把工作做好,如医嘱班应及时把床头卡项目填写完整后及时挂上,出院时收回床头卡。 3、加强病房管理,强调晨晚间护理,护士应与病人或家属沟通,讲解保持病室整洁和病区安静的重要性,让病人家属自觉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并加强基础护理。 4、保持各病区,清洁,卫生,舒适。 2016、4二、三级护理检查反馈 一、存在问题: 1、床旁桌有灰尘。 2、棉被口朝门。 3、床头柜,床单位,物品多、乱。 二、整改措施: 1、把存在问题及时反馈责任人和责任科室护士长,要求立即整改。 2、加强工友的工作责任心,调动其积极性,把病区的卫生搞好。 3、加强护士做好晨晚间的护理,保持床单位,整齐,清洁,棉被口,枕套口应背口。

护 理 质 量 检 查 小 结

科室:医院部分临床科室时间: 2013年10月 31日 检查人员:刘蜀滇胡洁滨董琼鹤周晓芳 检查内容:分级护理质量检查 检查结果: 一、存在问题: 1、护士八知道掌握不全面。(胃肠外科、中医康复科、感染疾病科、神经外科、消化内科、普儿一科) 2、护士不知道挂防跌倒标示的目的。(干部病房) 3、无巡视卡。(产科、耳鼻喉科、创伤科、消化内科) 4、巡视卡填写不完整,无滴速。(胃肠外科、神经外科) 5、床尾卡护理级别书写错误(一级)。(普儿一科、神经一科、泌尿外科) 6、床尾卡与一览卡护理级别与实际不符。(耳鼻喉科、微创外科、创伤科) 7、床尾卡未悬挂安全标识。(普儿一科) 8、点滴是白蛋白,冲管用的盐水未封口挂在病房。(消化内科) 9、吸氧卡流量与实际不符。(中医康复科、CCU、神经一科) 10、输液卡填写滴数与实际不符。(妇二科) 11、输液巡视卡用过未及时收回。(神经一科) 12、雾化吸入时湿化瓶内加蒸馏水。(神经三科) 13、微量泵未标示药物名称。(儿科ICU)

科室:医院部分临床科室时间: 2013年10月 31日 检查人员:刘蜀滇胡洁滨董琼鹤周晓芳 检查内容:分级护理质量检查 检查结果: 14、抢救氧气装置不全。(神经一科) 15、引流袋无时间标识。(胃肠外科、神经外科) 16、无配药人、时间。(产科、胃肠外科、神经外科) 17、床单位不整洁。(普儿三科、CCU) 18、无压疮标识。(微创外科) 19、吸氧管脱落。(儿科ICU) 20、未建翻身卡。(神经一科) 21、留置针未注明穿刺时间。(神经外科) 22、病人未穿病号服。(神经一科) 23、无责任护士。(产科) 调查重点:护士八知道内容调查20个科室,抽查40名责任护士,其中回答较全面的24个,合格率60%。 二、原因分析: 1、人力资源不足,责任护士分管患者超过8个。 2、工作量过大,整体护理未落实到细微之处。 3、专科培训内容不全面,本专业知识面窄。

半年护理质量检查总结

半年护理质量检查总结 为加强对全院护理质量的监控,根据护理质量管理要求,护理部于6月20日至6月21日,分别检查了27个护理单元的病区管理质量,病人护理质量,无菌物品灭菌质量、消毒隔离管理质量、护理技术考核及护理服务质量,检查结果如下: 一、病区管理:各科室环境能做到整齐,清洁、安静、物品放置有序,对药物的管理能落实检查制度,无出现过期、变质药物,检查27个科室,达标科室26个,达标率为99.7%。主要存在问题个别科室急救物品管理末处于备用状态,仍有病床单位杂物多的现象存在。 二、病人护理质量:共抽查了一级护理病人33 人,基本上能按护理级别实施护理,在随机抽查的病人中,大部份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达到六干净、(口腔、会阴、头发、皮肤、肛门、指甲)住院病人能按要求穿着病人衣服,由于各科重视基础护理工作,上半年,无发生因护理不当导致的褥疮或烫伤之类的护理差错,被检查科室一级护理病人护理质量100%达标。主要存在问题。仍有个别科室出现病人衣服、床单有污迹未能及时给予更换的现象或新入院病人未按要求协助搞好个人卫生;在落实等级护理方面,有极个别科室未按分级护理要求巡视输液情况。 三、消毒隔离管理质量:在抽查全院灭菌物品质量和消毒隔离管理质量方面,末出现不达标情况,各科室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坚持每日检查各种消毒灭菌包一次的制度,每日/每周对各类消毒液进行监测制度,并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消毒制度。灭菌物品供应中心为减少物品被污染的机会改良了原有的物品的包装方法,将各类的消毒包尽可能地做到一人一包,既方便了医生操作,又减少被污染的机会;对一次性的物品,做到不合质量要求不外发,有效地保障了物品供应的质量。 主要存在问题:个别病区对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未落实,分支机构出现消毒物品无标签、无物品名称,班马测试纸过期的现象。 四、基础技能技术考核各科室抽考1人,共抽考27人,其中3人不达标,达标率为89%。 五、采用结合实际的方法,努力提高整体护理工作效果。我院开展整体护理工作已有4年多,整体护理模式是对病人实行全方位的护理,使护士不仅是一个护理者,还是病人的支持者,教育者。把时间还给病人,是医院的服务宗旨,根据这一宗旨,上半年对护理工作进行了必要的改革。 1、结合我院实际,对临床护士各班工作时间类别占用时间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占用时间的顺序结果:电脑文书——>治疗——>基础护理——>内务整理——>接听电话,解答咨询——>交接班——>实习培训。依据广东省病历护理记录原则要求,对护理文书记录进行重点改革:(1)临床护记以PIO思路进行焦点式记录。(2)记录内容以新入院、出院病人当班必须记录一次,手术前、手术后、接受特殊治疗、特殊检查有记录,病情危重、病情变化随时记录。(3)设计巡视记

护理质控工作总结

2016年,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在医院领导、护理部、科主任的支持和配合、以及全体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各项护理工作达到了卫生部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的要求及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的要求,各项护理工作质量控制目标均达标。较好的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满意”的服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6年各项护理工作质量指标完成情况 (一)一级质控 1.分级护理平均分98.1分,合格率100% 2.基础护理平均分38.7分,合格率100%。 3.病区管理平均分99.1分。 4.消毒隔离平均分98.4分,合格率100%;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灭菌执行率 100% 5.急救物品平均分99.8分,合格率100%;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6.护理文书平均分98.3分,合格率100% 7.危重患者护理平均分97.4分,合格率100%。 8.护理安全管理平均分97.6分。合格率100%。 9. 输血管理平均分99.1分,合格率100%。 10.防跌倒坠床质量平均分99.4分,合格率100%。 11.压疮护理质量管理平均分99.8分,合格率100%。 12.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平均分98.5分,合格率100% 13. 护理工作制度落实质量平均分98.4分,合格率100%。 14.服务流程质量平均分99.5分,合格率100%。 15.围手术期护理质量平均分97.7分,合格率100%。 16.健康教育质量99分,合格率100%。 17.仪器设备检查质量平均分99.3分,合格率100%。

18.节假日检查质量平均分99分,合格率100%。 19.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9.6%。 20.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9.3分,合格率100%。 (二)二级质控 1.分级护理平均分99分,合格率100%。 2.基础护理平均分39.7分,合格率100%。 3.护理文书平均分99.4分,合格率100%。 4.病区管理平均分99.3分,合格率100%。 5.消毒隔离平均分98.8分,合格率100%;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灭菌执行率 100%。 6.急救物品平均分99.5分,合格率100%;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7.危重患者护理平均分99.1分,合格率100%。 8.护理安全管理平均分99分。合格率100%。 9.输血管理平均分99.3分,合格率100%。 10.防跌倒坠床质量平均分99.9分,合格率100%。 11.压疮护理质量管理平均分99.7分,合格率100%。 12.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平均分96分,合格率100% 13.护理工作制度落实质量平均分99.8分,合格率100%。 14.服务流程质量平均分99分,合格率100%。 15.围手术期护理质量平均分99.1分,合格率100%。 16.健康教育质量99.2分,合格率100%。 17.仪器设备检查质量平均分99.5分,合格率100%。

2020年医院护理质量检查反馈情况

作者:空青山 作品编号:89964445889663Gd53022257782215002 时间:2020.12.13 医院护理质量检查反馈情况 2016.4护理部检查反馈 一、存在问题: 1、个别护士对职责背诵不流利。 2、个别护士不了解病人的诊断,治疗情况。 3、操作输液消毒不规范,戴无菌手套离治疗桌近。 4、使用过的输液器,输液瓶存放在治疗室。 5、办公室办公桌乱。 6、卫生间卫生差。 7、床单位不清洁,有污迹。 8、个别病人无床头卡。 9、治疗室注射器使用后无及时处理。 二、整改措施: 1、针对以上存在问题,要求责任人及时整改。 2、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科室定期组织低年资护士学习岗位职责、核心制度。要求护士应全面掌握,调动护士的学习气氛,护士长、护理部不定时下科室抽考,不断巩固,加深记忆。 2、科室组织操作技术的训练,不断抽考,增强护士的心理素质。使护士熟练掌握技术操作规程。 3、护士长加强监督和指导卫生员搞好本科室的环境卫生工作,要求工友见脏就擦拭。

4、加强护士的责任心,认真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病人的床单位整齐,清洁,发现污迹应及时更换。 5、使用过的一次性输液器,输液瓶应存放在处置室,不能再回流到治疗室。使用过的注射器应及时处理。 6、加强护士的责任心,保持科室的整齐,清洁,执行医嘱护士应对新入院病人及时办理护理一览表和床头卡,出院时应及时收回床头卡。 2016、4特一级护理、病房管理检查反馈 一、存在问题: 1、床单脏无及时更换。 2、被套口,枕套口无背门。 3、床头柜,床头物品多,乱,无及时清洁。 4、床头卡无及时挂上或填项目不够完整。 5、出院未及时收回床头卡。 二、整改措施: 1、把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各科护士长及责任护士,要求其马上整改。 2、各班次各司其责,认真把工作做好,如医嘱班应及时把床头卡项目填写完整后及时挂上,出院时收回床头卡。 3、加强病房管理,强调晨晚间护理,护士应与病人或家属沟通,讲解保持病室整洁和病区安静的重要性,让病人家属自觉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并加强基础护理。 4、保持各病区,清洁,卫生,舒适。 2016、4二、三级护理检查反馈 一、存在问题: 1、床旁桌有灰尘。

护理部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分析及持续改进措施落实

护理部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落实 2012 年1 月27 日会议内容1 月份日常检查及月指控联查总结参加人员 全体护士长 主要存在问题: 1、护理文件书写:体温单、医嘱单、一般护理记录单眉栏页码不全,有漏项;护理记录单病情有变花时记录不及时,对患者实施康复和健康指导记录不全;甲种体温单绘制不规范。 2、急诊室质量:个别护士急救技术相关知识掌握不全。 3、危重病人护理:病室有异味;病人头发不整洁;留置管道标识欠规范。 4、消毒隔离质量:消毒记录本签字不规范(紫外线的消毒和擦拭),盛放体温 计的方盘过期。 5、供应室质量:各种登记记录不全。 6 分级护理质量:责任护士汇报病例不全面,健康宣教不到位;病房内杂物多, 陪探视人员多;护士未根据护理级别观察病情。 7、中医特色护理质量:个别科室制定中医药知识培训计划不完善,个别护士中医护理常规掌握不全面,中医技能操作不熟练,中医操作技能欠规范,个别患

者中医药康复与健康指导不到位。护士学习笔记记录不全。 8、手术室质量:消毒液更换不及时,物品摆放不整齐。 原因分析: 1、护士长管理不到位,检查、监督,指导缺乏方式方法,不能有效调动护士

的积极性,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2、护士长加大管理力度,加强护士责任心,使工作规范化。 3、护士长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将检查结果传达并落实到位,责任落实到人。 4、护理部不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护理工作质量存在的问题,对经常发现问题的病区和人员给予警告、处罚。 检查反馈及效果评价:质控检查结果已反馈相关科室,限期整改,通过护士长汇报及下科室检查,科室改进措施落实良好。 护理部王云婷

季度护理质量检查分析评价整改

2008年第一季度护理质量检查分析 3月4日至26日,院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对全院5个护理单元的工作从16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检查,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20份,平均满意度87.13%,发放患者满意护士调查表20份,评出2名患者最满意的护士。基础护理合格率95%,急救物品完好率100%,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3%,常用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三基理论考核合格率96.3%,患者最满意的护士:杨欣、杨萍萍 好的方面:1、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2个科室为98%。2、基础护理质量明显提高。3、消毒隔离、抢救室工作质量维持在较高水平。4、整体环境比以前有改善。 存在问题:1、新招聘护士对护理工作核心制度、整体护理及急救知识掌握不全。2、护理标识(床头卡、健康教育处方)不全。3、重点护理工作流程落实不到位。4、护理文件书写的及时性未做到。5、实习护生劳动纪律较差。4、病区管理工作有待加强。 整改措施:1、在护士长例会上详细反馈此次检查结果,明确存在问题,提出整改要求。2、制定下发《2007年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内容》,重点落实护理工作流程,护士长带头模范执行,加强监督检查考核。3、组织专场安全教育讲课,明确护理标识的重要性,要求各科护理标识统一、齐全。4、对护理文件书写的限时性给予明确要求:当班完成,特殊情况完成时间不超过24小时。5、召开新来院护士专题会议,总结前期工作,指出存在问题,对以后工作提出要求,对本次“三基”考核不及格护士进行补考。6、对满意度高的护士提出表扬,对有明显缺陷的科室找护士长谈话。 护理部 2008年3月29日

2008年第二季度护理质量检查分析 6月17日至25日,院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对全院5个护理单元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好的方面:1、病人普遍反应用水难的问题得以解决。2、基础护理质量明显提高。3、消毒隔离、抢救室工作质量维持在较高水平。4、整体环境比以前有改善。4、新上岗护理人员病人满意度较高。 二、存在问题:1、各科输液卡落实不到位。2、配药室存在无关人员进出现象。3、重点护理工作流程落实不到位。4、护理文件书写的及时性未做到。5、实习护生劳动纪律较差。4、病区管理工作有待加强。 三、整改措施:1、在护士长例会上详细反馈此次检查结果,明确存在问题,提出整改要求。2、妇产科带头落实输液卡的问题,重点落实护理工作流程,护士长带头模范执行,加强监督检查考核。3、重点区域限制人员进出。4、对护理文件书写的限时性给予明确要求:当班完成,特殊情况完成时间不超过24小时。5、召开实习生专题会议,总结前期工作,指出存在问题,对以后工作提出要求。6、对满意度高的护士提出表扬,对有明显缺陷的科室找护士长谈话。 护理部 二00八年六月三十日

护理工作质量检查情况反馈 护理质量检查反馈表

护理工作质量检查情况反馈护理质量检查反馈表 护理工作质量检查情况反馈 1月30日护理部对我院临床科室进行了临床护理工作情况检查,在检查中发现以下问题:妇产科:皮肤消毒液瓶盖不盖好,棉签无开启标识,医疗废物混放。体温单楣栏漏住院号、体重、身高、大小便,血压、呼吸,体温连线不整齐,漏写或错写手术及分娩日期。医嘱漏签执行时间、执行人,医嘱药物试验结果漏记录;护理记录不能反映病人病情变化,有涂改现象和签名字迹撩草。健康宣教不到位,巡视病人少. 儿科:皮肤消毒液过期,医疗废物混放。体温单漏住院号、体重、身高、大小便,体温连线不整齐、漏连线。医嘱漏签执行时间、执行人,医嘱药物试验结果漏记录。护理记录单不能反映病人病情变化,有涂改现象和签名字迹撩草。健康宣教不到位,巡视病人少。 注射室:皮肤消毒液瓶盖不盖好,巡视病人少。 供应室:室内物品欠整齐。 整改措施: 1.各科室针对反馈问题及时整改。 2.护士长加强科室管理,认真做好一级质控,充分发挥一级质控小组的作用。

3.按“创优”工作方案实施各项工作,以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4.加强工作责任心,加强对科室人员相关职责制度的学习。 5.按《规范》要求,完成护理记录书写。 护理部 xx年1月31日 xx年1月护理工作质量检查情况反馈项目项目科室病房管理得分分级护理得分基础护理得分护理文件得分急救物品得分消毒隔离得分满意度专科检查得分妇产科 96 96 96 97 100 97 86% 产房 100 98 手术室 100 98 儿科 96 96 96 97 100 98 90% NICU 100 98 注射室 90% 97 供应室 91% 98 基隆门诊 91% 1月30日护理部对我院临床科室进行了临床护理工作情况检查,在检查中发现以下问题:妇产科:皮肤消毒液瓶盖不盖好,棉签无开启标识,医疗废物混放。体温单楣栏漏住院号、体重、身高、大小便,血压、呼吸,体温连线不整齐,漏写或错写手术及分娩日期。医嘱漏签执行时间、执行人,医嘱药物试验结果漏记录;护理记录不能反映病人病情变化,有涂改现象和签名字迹撩草。健康宣教不到位,巡视病人少. 儿科:皮肤消毒液过期,医疗废物混放。体温单漏住院号、体重、身高、大小便,体温连线不整齐、漏连线。医嘱漏签执行时间、执行人,医嘱药物试

护理质量检查情况反馈

年月护理质量检查情况反馈

————————————————————————————————作者:————————————————————————————————日期:

2015年1月护理质量检查情况反馈 护理安全管理 一、存在在问题: 1、个别护士进行危重病人交接班时,回答不完善。 2、查纸质病历里医嘱核对签名出现字迹潦草。 3、病房里发现家属私带生活电器。 二、原因分析: 1、护士未重视临床交接班。 2、个别护士责任心不强。 3、医院配套设施不够给患者带来不便。 三、整改措施: 1、给予批评教育,强调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意识到交接班的重要性。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护理缺陷的发生。加强各级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教育,对于护理书写护士字迹必须清晰、端正。 3、耐心告知病人及家属该行为会带来安全隐患,争取家属的配合。 四、效果评价: 1、个人表示接受批评,今后将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2、近段时间无再出现类似现象。 3、家属表示理解,并配合病区的管理工作。 急救护理管理 一、存在问题: 1、仪器表面不清洁。 2、使用后仪器未及时归位 3、使用后用物无及时整理,未清洁消毒。 4、仪器导线乱未整理。

5、抢救物品使用不熟悉。 6、不熟悉抢救流程 7、停电时抢救物品(仪器)使用应急预案回答不完整。 二、原因分析: 1、仪器表面无清洁。 2、使用后仪器未及时整理归位 3、使用后用物无及时整理处置。 4、抢救结束后仪器无及时整理。 5、护士对业务不够熟练。 三、整改措施: 将上述问题反馈给予各科护士长及各责任护士,马上给予整改 1、仪器表面保持清洁。 2、使用后仪器及时归位 3、使用后用物及时整理,清洁消毒。 4、仪器导线乱整理整齐。 5、熟悉掌握抢救物品使用。 6、熟悉掌握抢救流程 7、熟悉掌握停电时抢救物品(仪器)使用应急预案 四、效果评价: 1、仪器表面清洁。 2、使用后仪器及时归位 3、使用后用物及时整理,清洁消毒。 4、仪器导线及时整理整齐。 5、护士能熟悉抢救物品使用。 6、护士熟悉掌握抢救流程 7、护士熟悉掌握停电时抢救物品(仪器)使用应急预案。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总结

2014年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总结及持续改进计划 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与安全,关系到医院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加强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使患者满意是护理管理的中心任务,为适应护理工作发展的需要,今年成立了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对护理质量进行督查管理,使护理质量在科学管理体制上有了明显提高。现总结如下: 一、开展的工作 1.完善了质量控制体系。制定护理管理网络,建立护理部、科护士长及科室护理质控小组护理管理组织网络,修订并完善各种质控工作职责,从而最大限度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保证了护理质量。 2.增强质量控制意识。护士长作为医院护理系统中最基层的管理者,其质量控制意识、领导艺术、管理能力及水平等直接影响质量控制环节。通过派一些护理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同时增派护理管理者及骨干参加院外组织的护理管理培训班,以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护士长充分发挥了以人为木的管理职能,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地依照标准和制度,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和控制,实现了全员参与护理质量控制,增强了质量控制意识。 3.改进和完善了护理质量质量控制评价标准

为使优质护理更深入人心、落实到位,进一步提高我院护理质 量,通过结合质控中存在的问题,对护理质控标准进行进一步修改,特别是将护理质量控制与护理绩效考核充分挂钩,强调绩效考核的落实,以充分调动全院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及工作积极性,细化了质控标准,及时发现一些潜在危险,减少安全隐患。 4.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强化法制意识 严格按照卫生厅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要求,制定了医院不同病区护理文件书写规范及标准,采取统一全员培训,使护理人员更加明确护理文件书写的意义,规范了护士的行为,保障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完整、客观、规范的护理记录,为举证提供了法律依据,保护了护患的合法权益。各级护理人员也明确了如何才能书写好护理文件,以达标准要求。 5.开展“优质护理”和“三好一满意”,提高护理满意度 随着社会的进步,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要求的进一步提高,以及“优质护理服务"在全院的全面铺开,“三好一满意”的深入开展,做好患者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健康宣教,提供优质的服务显得极为重要,护理部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了总动员,说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和群众满意为准则,严格要求自己,鼓励护士长经常督促护理人员深入病房为患者服务,注重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质控科也进行相应质量督促及检查,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2016年11月份护理高质量检查结果反馈

2016年11月份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反馈(一)护理文件组 1、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单 活动日期:2016.11.11 检查人员:王利茹、王雪 检查内容10月检查中存在的重点问题: 1、体温单皮试未登记(5个科室) 2、交接班报告护士长未及时批阅、签字(4个科室) 3、自理能力评估单数值评分处画“√”,未评分(3个科室) 4、医嘱单皮试结果未登记(2个科室) 5、护理评估单、记录单内容不全(3个科室) 6、无自理能力评估表(2个科室) 本月检查重点: 1、体温单:重点查录入是否及时,与病情是否相符,皮试有无登记 2、医嘱单:皮试是否双签字,是否按要求进行查对,皮试结果登记是否及时 3、护理记录单:记录是否及时,完整 4、护理评估单:评估项目是否齐全,是否建立连续评估记录 5、交接班报告:入院患者是否有入科方式,护士长是否及时批阅、签字 6、危重护理记录单:记录是否规范 存在问题体温单: 1、体温单数值与三册单不符(内分泌二) 2、体温单皮试未记录(呼吸肾内科、妇二科、妇一科、普外科) 3、皮试名称记录不全(神外) 医嘱单: 1、皮试结果未注明(呼吸肾内科) 交接班报告: 1、交接班报告有涂改(内分泌一)

2、交接班报告护士长未及时批阅签字(心内科、普外科) 护理评估单 1、护理评估单评估不全(综合病房、消化科、呼吸肾内科、感染科、精神科、妇一科、心胸外科、肿瘤外科、骨二科、骨一科、普外科) 2、护理评估单有涂改(高干病房) 护理记录单: 1、护理记录单记录不全(妇二科) 其他: 1、“危重患者病情变化评估”未评估(神经外科、泌尿外科) 与上 月存在问题比 11月份与10月份存在问题比 2 4 6 8 10 12 14 11月份 10月份 检查时间 科室数 护理评估单评估不全、记录不全体温单皮试未记录 交接班报告护士长未及时批阅签字自理能力评估单未评分医嘱单皮试结果未登记无自理能力评估表 体温单数值与三册单不符 “危重患者病情变化评估”未评估皮试名称记录不全皮试结果未注明交接班报告有涂改护理评估单有涂改 原因 分析 1、护理人员依从性差,部分问题反复出现 2、科内检查督导不到位 3、针对院内或科内存在问题,科室未组织进行整改 4、护理人员对护理文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5、护理人员对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要求掌握不全 6、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差 改进 意见 1、护士长定期组织人员对科内护理文件书写进行检查,将发现的问题组织科内人员进行学习,整改

护理质量检查反馈

2010年11月份手术单元护理质量检查反馈

11月份非手术科室护理质量检查反馈汇总 存在问题: 1、很多护理单元护士长和护士能够掌握岗位责任制、岗位职责,但无相关的工作标准。 2、很多护理单元护士对医院护士在职培训具体实施的内容不了解。部分单元培训计划不完善。 3、护理不良事件与隐患报告制度不够完善,各护理单元没有对护理不良事件组织进行分析、评价与采取措施等相关记录。 4、很多责任护士对所负责患者的病情掌握不全,观察尿量不到位,中午值班护士对病人信息掌握不清楚。 5、各护理单元的绩效考核制度和有关激励措施不够完善。 6、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对心电监护报警界限不熟悉,心电监护仪报警处于关闭状态。 7、病房管理不到位,特别是打地铺陪护家属较多。 8、感染管理不到位,部分单元处置室器械有生锈、无菌镊子与缸的要求不符、灭菌胶带和填写内容不符要求、医用垃圾回收记录不全。 整改措施: 1、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护理部采取整改措施,层层落实,责任到人。至于检查中未发现的问题,各护理单元进一步加强和落实。 2、各护理单元认真查找存在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认真落实。 3、进一步落实分级护理制度,护士长组织学习,强化护士要明确分级护理内容,做好病人的观察,并做好基础护理工作。 4、认真做好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对常用技术的培训,能够熟练掌握危重症的护理和监护技术。

5、加强护理安全质量管理,落实护理核心制度,建立有效的护理不良事件监督机制,减少不安全因素和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 6、进一步落实感染管理制度,护士长加强监督检查力度,认真履行职责和护理行为。 2010年11月29日

护理质量工作总结

护理质量工作总结 篇一:护理质控工作总结 二○一三年护理质量管理半年总结 我院为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保障医疗护理安全,提高社会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于XX年成立护理质量控制委员会, 对全院各科室护理质量进行统一标准、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督导,解决护理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现将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1、健全护理质量管理组织,实行院、科二级质控,各质控组织定期活动,每月组织一次质控分析、总结会议,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2、制度管理,进一步完善护理工作制度、护理人员职责、护理质量标准等,并组织实施,重点抓好落实工作。 3、护理管理人员及各级质控组织认真履行职责,抓好管辖部门护理质控工作。 4、科二级质控组织定期开展活动,护理部组织院质控小组每月进行全院护理质量检查一次,并把质控情况进行反馈,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复查整改效果, 5、质控组织每月进行一次自查自评,护士长平时随机抽查,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复查整改效果,达到质量管理成效。

6、薄弱环节、危重病人管理,坚持护士长夜查房制度,检查、指导、协助夜班护士工作,检查督促危重病人护理措施的落实。 7、强化护理人员质量意识,提高护理人员自我质量控制的自觉性,严格执行护理工作规章制度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从思想上重视医疗护理安全,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要求科室积极上报,每月科室 组织召开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会;查找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提出整改措施,消除安全隐患,上半年来无重大护理安 8、规范病区管理,对临床科室病区随时进行检查,发现脏乱差现象立即要求整改,并进一步规范。 9、护理文书书写,力求做到准确、客观及连续。护理文书即法律文书,是总协定医疗纠纷的客观依据,书写过程中要认真斟酌,能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反映病人病情变化,不断强化护理文书规范书写的重要意义,使每个护士能端正书写态度,同时加强监督检查力度,要求科内护士长、质控人员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护理部每月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继续监控。 10、院感方面,按医院感染管理标准,质控人员兼职监

10日护理质量检查情况反馈

2015年11月10日护理质量检查情况反馈 护理安全管理 一、存在在问题: 1、棉签及部分消毒液未注明开启时间。 2、医疗垃圾桶过满。 3、病区无防火、禁烟标识。 4、提问护士输血流程、标准预防概念回答不完整。 5、病历签名过于潦草。 6、抢救车物品放置不规范。 二、原因分析: 1、部分护士未养成打开及时签名的习惯。 2、工友没有及时收拾。 3、总务科未配备。 4、个别护士责任心不够。 5、抢救车物品放置正在规范中。 三、整改措施: 1、个人原因应该针对各个护士分别提出批评教育。 2、督促教育工友。 3、反馈总务科,及时购买有关物品。 4、各科护士长与护理部统一协商抢救等物品放置。 四、效果评价: 1、有关现象长期效果有待下次检查方能评价。 急救护理管理 一、存在问题: 1、急救药品及物品日查没签名,止血带无清洁包装。 2、无专人负责管理。 3、仪器表面不清洁。 二、原因分析: 1、急救物品及药品管理不够规范。

2、急救物品及药品管理不够认真、细致。 三、整改措施: 1、加强管理,引起重视,注重细节。 2、要求专人管理。 四、效果评价: 1、急救药品及物品的日查有签名。 2、各科各 3、务种物品保持清洁、消毒。 健康教育 一、存在问题: 1、病人离院。 2、病人不清楚疾病名称、病因。 3、病人不知道主管医生、护士姓名。 4、病人对术后休息事项不清楚。 二、原因分析: 1、责任护士对健康教育不够重视产。 2、定都不及时。 3、健康教育工作不认真细致、不周到。 三、整改措施: 1、加强健康教育宣传。 2、要求责任护士及时健康教育宣教,工作认真负责。 四、效果评价 1、病人能知道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姓名。 2、病人知道住院期间不能离院。 3、病人能了解疾病名称、病因。 4、病人了解术后注意事项。 分级护理 一、存在问题: 1对危重病人的病情了解不够清楚。

护理年终工作总结

护理年终工作总结 推荐护理年终工作总结3篇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有寻找学习和工作中的规律,因此我们需要回头归纳,写一份总结了。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护理年终工作总结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护理年终工作总结篇1 20xx年即将过去,又是一年在我们忙碌的身后悄然溜走,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院相关科室同仁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科护士的共同努力、同结协作,较好的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护理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三基”培训考核,提高了护理人员素质。 根据护理部下发的各级护理人员培训考核要求,认真地进行每月一次的科内业务学习及护理查房,每月组织理论考试和技术操作考核,注重专科理论及操作知识的学习,护理人员的专科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专科理论知识的提高,也促进了整体护理方面的提高,护理人员能更好地了解病情,进行健康教育及护理。利用科晨会提问医院护理核心制度,使每个护士都能熟练掌握并认真落实。响应医院“内涵提升年的号召”,科室积极参报

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在全科护士的共同努力下。此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二、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稳步提高护理质量。 根据护理质量管理标准的要求,成立护理质控小组,充分发挥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的作用,每周进行质量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每月对质控检查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查找原因,制度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检查整改落实情况。从而使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分级护理等方面有了明显的进补,护理文书质量有了提高。科室全年无严重差错事故发生。 三、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 做好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端正护理人员的工作和服务态度,增强护理人员工作的信心与自豪感,发挥护理骨干的作用,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认真地完成了上传下达的各种任务,积极参与到创建“医院内涵提升年”活动中来。 四、做好护理教学及科研工作,不断完善带教制度。 紧抓在职护士的专科护理学习,巩固科内常见病、疑难病的临床知识,加强晨会提问,随机提问,提高护士业务水平。每月组织科内护理查房及业务学习,学习护理新知识、了解护理新动态。根据本病区的工作特性,制定了新入科护士三个月的培训计

护理质量检查情况反馈

2015年12月8日护理质量检查情况反馈 护理安全管理 一、存在在问题: 1、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装、垃圾过满。 2、锐器盒无标识。 3、急救车检查记录中月核查无体现。 4、病区无防火、禁烟之类安全标识。 二、原因分析: 1、工友责任心不强,没有及时更换。 2、标识脱落,无及时补上。 3、核查表为新启用,尚未规范。 4、总务科配备不到位。 三、整改措施: 1、对工友进行批评教育,责其立即整改。 2、尽快补贴锐器盒标识。 3、讨论如何规范填写月核查表。 4、请总务科及时购买。 四、效果评价: 1、工友表示接受批评,今后会注意及时处理垃圾,远期效果尚待观察。 2、已补贴标识。 3、有待讨论。 4、购买中。 急救护理管理 一、存在问题: 1、高危药品没有贴标识。 二、原因分析: 1、电脑打印技术不会,没及时贴上标识。 三、整改措施: 1、马上要求电脑配合,打印标识、贴上。 四、效果评价: 1、各科均已贴上高危药品标识。 健康教育 一、存在问题:

1、健康教育材料未上墙。 2、饮食知识了解不全面,治疗用药作用不明白。 3、卧位与病情不符。 二、原因分析: 1、因各科装修完毕无及时上墙健康教育材料。 2、责任护士不认真及时对病人宣教,饮食及介绍治疗用药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3、责任不及时指导卧位与病情的重要性。 三、整改措施: 将上述问题及时反馈各科护士长及责任护士,要求马上整改。 1、各科将宣教的健康教育材料及时上报院部统一订做。 2、要求责任护士及时、耐心细致地介绍饮食、用药、卧位等各方面内容及注意事项。 四、效果评价 1、开水间规划设置中。 2、健康教育材料正在制作中。 3、病人已了解饮食知识,主要用药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4、病情与卧位相符。 分级护理 一、存在问题: 1、24床病人停用氧气,但氧气管放置不规范。 2、11床病人的面部不清洁,有污迹、油渍。 3、6床床头卡的责任护士及主管医生未签名。 二、原因分析: 1、个别护士责任心不强。 2、晨晚间护理不到位。 3、护理文书书写的知识不扎实。 三、整改措施: 1、加强基础护理学习,提高护士的工作责任心。 2、加强做好晨晚间护理。 3、加强护理安全知识的学习。 2、加强护理文书书写的规范学习。。 二、效果评价 1、无再存在氧气管乱放现象。 2、床头卡已填写完整。 3、病人面部清洁、无油渍。

职能部门医疗质量与安全检查反馈及整改措施

职能部门医疗质量与安全检查反馈及整改措施 根据盐都区卫生局关于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整顿活动的要求的要求,我院对重点科室、重点部门进行了全面的检查。现就自查结果及整改意见、措施和具体整改责任落实汇报如下: 一、我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基本情况回顾: (一)我院有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职责明确,责任到人。我们制定了医疗质量及安全管理方案与考核标准,健全完善了各项医疗管理制度职责。医疗质量管理按照管理方案和考核标准的要求,定期深入科室进行监督检查,督促核心制度的落实,检查结果以质量分的形式与医院绩效考核方案挂钩,有效地促进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 (二)加强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教育,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我们通过安全大会的形式,对全员进行质量安全教育,并与各科室有关人员签定安全责任书。加强了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培训和考核。举办了“医疗质量安全”等培训。安全检查检查结束后,院质量控制科召开会议,认真研究分析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纠纷隐患,找出核心问题和整改措施,然后召开科长、护士长、业务骨干会议进行质量讲评,有效促进了医疗质量的提高。 加强三基、三严的培训与考核,按照年初三基培训考核计划,各科室每季度必须考核一次,医务科、护理部每半年必须举办一次全院性的三基考核,参考率、合格率务必达95%以上。 (三)健全了防范医疗事故纠纷、防范非医疗因素引起的意外伤害事件的预案,建立了医疗纠纷防范和处理机制。 (四)护理管理方面 (1)护理管理组织能够严格按照《护士条例》规定实施护理管理工作,组织护士长及护理人员认真学习了《护士条例》,确保做到知法、守法、依法执业。 (2)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每年制定护士在职培训计划,包括三基学习、业务讲座、护理查房等。按计划认真执行完成。 (3)临床护理管理树立人性化服务理念,确保将患者知情同意落到实处。对围手术期患者实施术前访视和术后回访,设计了规范的计划。各科室高度重视健康教育工作,制定了健康教育内容。 (五)、医院感染管理 (1)建立健全了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根据国家《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我院建立和完善了医院感染控制小组。业务院长担任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主任,(2)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组织的工作职责得到了落实我院根据实际情况和任务要求,每年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做到组织落实、责任到人。每年召开医院感染管理会议,总结近期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情况,解决日常工作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布置下一时期的工作重点。 (3)加强了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控制和消毒隔离意识 (4)认真开展了医院感染控制与消毒隔离监测工作,降低了医院感染率,从未发生医院感染爆发流行现象。加强了一次性使用用品的管理。各科室严格执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办法”,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由设备科统一购进、储存和发放,“三证”齐全。各科室按需领取,做到先领先用,有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