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产业链市场投资分析报告

中国光伏产业链市场投资分析报告
中国光伏产业链市场投资分析报告

中国光伏产业链市场投资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节光伏产业链概述 (6)

第二节上游篇:太阳能电池 (9)

一、晶体硅太阳能电池 (10)

二、薄膜太阳能电池 (23)

三、第三代太阳能电池 (33)

第三节中游篇:双玻组件及逆变器 (36)

一、双玻光伏组件 (36)

二、光伏逆变器 (43)

第四节下游篇:光伏电站 (50)

一、目前市场竞争情况 (51)

二、国内光伏电站EPC/BT模式与运营模式对比 (53)

图表目录

图表1:2016年-2019年IHS全球装机容量预测(GW) (6)

图表2:2012-2015年我国光伏电站并网容量变动. (7)

图表3:2012-2015年我国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容量变动 (7)

图表4:光伏产业链 (8)

图表5:太阳能电池分类 (9)

图表6: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结构 (10)

图表7:单晶硅片与多晶硅片 (12)

图表8:2006-2015年全球单晶、多晶、薄膜太阳能电池市场份额变化 (12)

图表9:2010-2015年我国多晶硅产量及同比增速 (13)

图表10:单晶与多晶转换效率对比 (14)

图表11:多晶、单晶硅片现货价格对比(美元/片) (16)

图表12:直拉法硅单晶的拉制 (17)

图表13:区熔法硅单晶的拉制 (17)

图表14:晶盛机电主要单晶硅生长炉设备 (18)

图表15:砂浆线切割工艺(左)与金刚线切割工艺对比(右) (19)

图表16:薄膜太阳能电池应用十分广泛 (24)

图表17:典型的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结构 (25)

图表18:典型的CIGS太阳能电池结构. (26)

图表19:典型的碲化镉(CdTe)太阳能电池结构 (30)

图表20:GaAs薄膜太阳能电池在宇宙空间(左)及地面(右)的应用. (31)

图表21:有机类太阳能电池常见几种结构 (32)

图表22:目前太阳能发电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33)

图表23:典型的叠层太阳能电池结构 (34)

图表24:杂质中间带太阳能电池能带图(左)和等效电路图(右) (35)

图表25:热载流子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 (36)

图表26:一般光伏组件与双玻光伏组件结构对比 (36)

图表27:传统背板组件与双玻组件抗PID影响比较. (38)

图表28:双玻光伏组件与农光、渔光互补等项目可有效配合 (40)

图表29:双玻光伏组件在光伏建筑一体化中的应用 (40)

图表30:2010-2015年我国光伏组件产量及同比增速 (41)

图表31:光伏逆变器简单工作原理 (43)

图表32:光伏逆变器主要特点 (43)

图表33:独立光伏系统逆变器与并网光伏系统逆变器对比 (44)

图表34:2011-2015年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量及同比增速 (45)

图表35:SMA产品的主要优势和劣势 (49)

图表36:光伏电站一般分类 (50)

图表37:离网光伏系统逆变器与并网光伏系统逆变器对比 (51)

图表38:国内光伏电站主要盈利模式 (53)

图表39:光伏电站EPC/BT模式与运营模式优缺点对比 (53)

图表40:国内投资光伏电站主要融资渠道 (54)

图表41:光伏电站资产证券化结构图 (55)

表格目录

表格1:P型与N型硅电池性能对比 (11)

表格2:主要多晶硅厂商产能及产量情况 (14)

表格3:单晶、多晶光伏电站投资回收期测算 (15)

表格4:砂浆线切割工艺与金刚线切割技术指标对比 (20)

表格5:单晶与多晶各环节成本对比 (20)

表格6:领跑者计划制定的产品规格规范 (21)

表格7:近几年来国内外光伏上游龙头厂商纷纷加码单晶市场 (22)

表格8:单晶硅与多晶硅电池转换效率对比 (23)

表格9:几种主要薄膜太阳能电池与晶硅太阳能电池对比 (23)

表格10:晶体硅与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综合比较 (25)

表格11:铜铟镓硒(CIGS)薄膜电池具备的优势 (27)

表格12: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主要生产企业 (29)

表格13:砷化镓(GaA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优缺点 (31)

表格14:双玻组件和传统背板组件可靠性对比 (38)

表格15:双玻组件和传统背板组件耐候性对比 (39)

表格16:2016年中国光伏组建企业20强 (42)

表格17:国际光伏逆变器巨头 (46)

表格18:2015年全球十大光伏逆变器厂商出货量排名 (47)

表格19:2016年中国光伏逆变器企业20强(根据2015年出货量排名) (48)

表格20:SMA此次在中国市场推出的新产品 (49)

表格21:2016年中国光伏电站投资企业20强(根据2015年并网装机容量排名) (52)

表格22:A股已披露2015年年度报告公司中涉及光伏电站业务统计 (52)

表格23:2015年中国光伏品牌排名 (54)

表格24:各种融资方式优缺点对比 (55)

第一节光伏产业链概述

光伏产业自2012年以来持续回暖,目前已进入蓬勃发展阶段,特别是在中国光伏市场迅猛增长的推动下,光伏企业产能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产业规模稳步增长,并

且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从全球的发展情况来看,根据IHS的数据预测,未来三年内全球将建造约272GW

光伏电站,我们据此可以计算出2016年-2019年全球累计装机容量的CAGR约为19.60%。如果我们把预测期限拉长,该市场仍然具备充足的发展潜力。IEA在其发布的能源展望中指出,2050年,全球光伏累计装机量有望达到4600GW,光伏发电量将占全球总发

电量的16%,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力源。

图表1:2016年-2019年IHS全球装机容量预测(GW)

资料来源:IHS,北京欧立信调研中心

从我国的发展情况来看,2015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约15GW,同比大幅增长41%,连续三年全球第一,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占比84%,分布式电站占比16%。尽管经历

过630抢装潮之后,以政府的目标装机容量来看,为了实现下半年的平衡,业内预计

第三季度的光伏装机量将下跌80%,但我们认为短期的调整不足以影响光伏产业长期

的良好发展势头。根据国家能源局2015年12月下发的《太阳能利用十三五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指出,“十三五”太阳能光伏装机目标为150GW,其中包含70GW的分布

大数据IT产业链和生态环境调研报告

大数据IT产业链和生态环境 调研报告

1目录 1 概述 (1) 2国内外大数据产业链现状 (1) 2.1 大数据产业链全景图 (1) 2.2 产业链上中下游 (3) 2.3 大数据产业链发展趋势 (4) 3产业链和生态环境的瓶颈和建议 (10) 3.1 大数据发展产业链和生态环境的瓶颈 (10) 3.2 大数据产业链和生态环境发展建议 (13) 4大数据人才与教育 (15) 4.1 教育与科研机构 (15) 4.2 课程体系 (21) 5国内外大数据政策与法规 (22) 5.1 国内外数据共享的政策与法规 (22) 5.2 国内外数据跨境的政策与法规 (27) 5.3 国内外隐私保护的政策与法规 (30)

2概述 马云曾经说过“人类正从IT时代走向DT时代。”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从信息社会已经进入了大数据(Big Data)时代。 大数据是继互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之后的又一个新热点,是新一代通信技术的代表。大数据在推动技术创新、改善公共服务等方面有着重大前景,各国政府纷纷布局大数据战略,推动大数据产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信息产业宏观环境的不断改善,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大数据发展计划,各高校和科研组织开始培养专业的大数据人才,而以BAT为代表的科技企业也开始涉足大数据产业。通过各方努力,目前我国已具备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态度,大数据产业链正在加速形成。 然而,我国的大数据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大数据产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大数据相关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对于信息安全保护还需提高重视等。因此,我国大数据产业还需要在国家宏观指导下进一步发展。 3国内外大数据产业链现状 3.1大数据产业链全景图 大数据产业包括一切与大数据的产生与集聚、组织与管理、分析与发现、应用与服务相关的所有活动。数据产业链按照数据价值实现流程,包括生产与集聚层、组织与管理层、分析与发现层、数据应用与服务层四大层级,每一层都包含相应的IT技术设施、软件与信息服务。 全球互联网公司纷纷进入大数据产业,希望瓜分这一市场。据电信与媒体市场调研公司Informa Telecoms & Media在2013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全球120家运营商中约有48%的运营商正在实施大数据业务。该调研公司表示,大数据业务成本平均占到运营商总IT预算的10%,并且在未来五年内将升至23%左右。可见大数据巨大的产业价值已经逐渐被企业重视。

【完整版】2020-2025年中国物联网模组行业新市场开拓策略研究报告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2020-2025年中国物联网模组行业新市场开拓策略研究报告 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 战略专家 管理专家 行业专家 ……

报告目录 第一章企业新市场开拓策略概述 (6) 第一节研究报告简介 (6) 第二节研究原则与方法 (7) 一、研究原则 (7) 二、研究方法 (7) 第三节研究企业新市场开拓策略的重要性及意义 (9) 一、重要性 (9) 二、研究意义 (9)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8-2019年中国物联网模组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11) 第一节物联网模组概述 (11) 一、无线模组的定义 (11) 二、无线模组的分类 (12) 三、模组是上游芯片和下游终端的关键结合点 (13) 第二节我国物联网模组行业监管体制与发展特征 (15) 一、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15) 二、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17) 三、部分物联网应用领域的行业政策 (19) 四、相关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22) 第三节物联网发展初期,产业链上游模组率先受益 (22) 一、万物互联时代开启投资新风口 (22) 二、物联网模组作为物联网产业链上游率先受益 (23) 第四节技术带动模组发展,4G和NB-IOT成为主流 (25) 一、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场景和特点 (25) 二、技术演进带动模组发展 (26) (一)模组演变过程:技术迭代推动模组逐级过渡替代 (27) (二)4G/5G模组长期共存是模组破局关键 (28) (三)蜂窝模组:4G模组及NB-IOT模组将成为主流 (28) 三、LPWAN (29) (一)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30) (二)LPWAN:应用场景 (31) (三)LPWAN模组:NB-IOT商用化,模组厂商产品升级 (33) 第五节深耕细分行业需求,模组厂商模式需升级 (34) 一、模组的产业链 (35) 二、上游标准化芯片 (35) (一)海外寡头垄断集中度高 (35) (二)上游标准化芯片:主流厂商均已具备量产能力 (36) (三)上游标准化芯片:价格趋低利好模组厂商 (37) 三、下游多样化终端 (38) (一)分散化需求,模组厂商定制差异化产品 (39) (二)下游多样化终端:需求巨大,推动模组规模级别放量 (40) (三)下游多样化终端:需求巨大,推动模组规模级别放量 (41)

原材料价格和中国零部件情况分析-市场研究报告解读

原材料價格和中國零部件情況分析 ?關鍵詞︰原材料價格中國零部件情況分析 ?信息整理︰慧典市場研究報告網https://www.360docs.net/doc/1317343330.html,/ ?信息來源︰慧典市場研究報告網整理 ?發表時間︰2010年04月29日 慧典市場研究報告網訊日前,據媒體報道稱,在原材料上漲的背景下,中國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受的沖擊更大。由于他們都是二、三級的供應商,不是一級制造商,這就決定了他們的定價力量有限。更嚴峻的是,如果2010年中國汽車市場增長放緩,中國零部件制造商的利潤率就會下降,而他們轉嫁風險的能力都比較弱。

從2009年至今,中國汽車零部件制造商一直享用著豐厚的高利潤率;然而,即便 2010年車市的增長仍在維持,但零部件制造商們卻不得不面對更多變數和更大挑戰。 2010年4月14日,全球咨詢公司 AlixPartners發布最新研究報告稱,2009年,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的利潤率幾近翻番,在全球同行業公司中盈利最多。 此份報告是在2010年第一季度對國內50家主要零部件企業的調查基礎上完成。雖然2009年全球汽車市場在萎縮,不過中國市場的強勁增長,使得汽車零部件企業的產品始終處于供不應求的局面。盡管鋼材、銅、橡膠等產品的價格均處在歷史高點,但與中國低廉的人力資源價格剛好抵消,使得零部件企業的利潤率普遍保持在8%—10%以上,這一水平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倍。 2009年,中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利潤率明顯高于當時總體還是虧損的全球同行。 AlixPartners上海副總裁李麗華認為,雖然沒有跟上國內汽車銷量46%的同比增幅,但2009年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收入達到1.14萬億元,較之2008年上漲23%。不過,2009年零部件的出口情況“受傷”較重。中國零部件企業2009年出口則下降了7%,總額為1972億元。 事實上,進入2010年以來,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引發了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的憂慮。“鋼鐵長協價已經變成了季度價,鐵礦石的價格至今已經增長了80%!”AlixPartners中國區董事總經理羅曼指出。“大宗原材料的價格都在攀升,銅價已經漲到8000美元 /噸的歷史高位,塑料的價格也在持續上升。” 更嚴峻的是,如果2010年中國汽車市場增長放緩,中國零部件制造商的利潤率就會下降,他們轉嫁風險的能力較弱。不過,中國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已經意識到問題所在,他們用調整結構、轉變增長模式的辦法來應對將面臨的逆境。 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魯冠球表示,萬向已經制定了發展新能源的戰略。通過十年的耐心堅守和有效積累,萬向新能源布局了兩條產業鏈︰一條是1999年起步的電動汽車產業鏈,另一條是2000年起步的清潔高效能源太陽能產業鏈條。同時,萬向正在積極籌建大型電池儲能項目,平衡峰谷電差,實現循環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出口,另外一種“走出去”的戰略——並購整合也將在今明兩年越來越常見。 事實上,2009年已經出現了國內零部件企業的並購整合浪潮。在AlixPartners公司的調查中,有40%的零部件公司表示,他們正在積極準備將來的收購兼並交易。

【完整版】2020-2025年中国IT运维管理行业新产品进入市场策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2020-2025年中国IT运维管理行业 新产品进入市场策略 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 战略专家 管理专家 行业专家 ……

报告目录 第一章企业新产品进入市场策略概述 (8) 第一节研究报告简介 (8) 第二节研究原则与方法 (9) 一、研究原则 (9) 二、研究方法 (10) 第三节研究企业新产品进入市场策略的意义 (11)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9-2020年中国IT运维管理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12) 第一节IT运维管理概述 (12) 一、IT运维管理行业概况 (12) 二、应用性能管理行业概况 (12) (1)APM的定义 (13) (2)APM产品与传统ITOM产品的差异 (13) 第二节我国IT运维管理行业监管体制与发展特征 (14) 一、IT运维管理所处行业分类及依据 (14) 二、行业主管部门和现行管理体制 (15) 三、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5) (1)相关监管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15) (2)行业的相关政策 (16) 四、行业主要法律法规政策及对行业经营发展的影响 (17) 第三节2019-2020年中国IT运维管理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17) 一、行业发展历程 (18) (1)全球APM行业的发展历程 (18) (2)我国APM行业的发展历程 (22) 二、全球市场规模概况 (25) 二、中国市场规模概况 (27) (1)数字产业化稳中有进 (29) (2)产业数字化深入推进 (30) 第四节2019-2020年我国IT运维管理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30) 一、海外市场情况 (30) 二、国内市场情况 (31) 三、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 (32) 第五节企业案例分析:博睿数据 (39) 一、博睿数据行业地位 (39) 二、博睿数据的技术水平及特点 (42) 三、公司的竞争优势 (52) 四、公司的竞争劣势 (53) 五、博睿数据取得的科技成果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具体情况 (54) 第六节2020-2025年我国IT运维管理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54) 一、面临的机遇 (54) (1)全国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加速 (54) (2)传统运维将被智能运维大规模替代 (55)

关于国内物联网应用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国内物联网应用现状调查报告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业内企业的不断努力下,中国物联网产业持续良好发展势头。技术研发取得重大进展,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市场化应用稳步推进。与此同时,物联网产业在产业升级、节能减排、拉动就业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十二五”期间,中央政府仍将继续支持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壮大,在项目审批、财政补贴、招商引资等方面予以扶持。 物联网产业在产业升级、节能减排、拉动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物联网已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产业和应用基础,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力成本快速上升的当前,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解决人力成本、提升运营效率的有效方式。2012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3650亿元,较上年增长了38.9%。根据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预测,到2015年,我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30%,市场前景巨大。 一、全球物联网产业发展状况 1、发达国家把握物联网发展契机,积极进行产业战略布局 继美国政府提出制造业复兴战略以来,美国逐步将物联网的发展和重塑美国制造优势计划结合起来以期重新占领制造业制高点。德国联邦政府在《高技术战略2020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了工业4.0理念。韩国政府则预见到以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广阔前景,持续推动融合创新。

2、物联网应用稳步发展,市场化机制正逐步形成 受各国战略引领和市场推动,全球物联网应用呈现加速发展态势,物联网所带动的新型信息化与传统领域走向深度融合,物联网对行业和市场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已经广受关注。总体来看,全球物联网应用仍处于发展初期,物联网在行业领域的应用逐步广泛深入,在公共市场的应用开始显现,M2M(机器与机器通信)、车联网、智能电网是近两年全球发展较快的重点应用领域。 M2M(MachinetoMachine)是率先形成完整产业链和内在驱动力的应用。M2M市场非常活跃,发展非常迅猛。到2013年底,全球M2M连接数达到1.95亿,年复合增长率为38%。目前,全球已有428家移动运营商提供M2M服务,在安防、汽车、工业检测、自动化、医疗和智慧能源管理等领域增长非常快。 车联网是市场化潜力最大的应用领域之一。车联网可以实现智能交通管理、智能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智能化控制的一体化服务,正在成为汽车工业信息化提速的突破口。。全球车载信息服务市场非常活跃,成规模的厂商多达数百家,最具代表性的全球化车载信息服务平台如通用的安吉星(OnStar)、丰田的 G-book。截至2013年年底,安吉星已经在全球拥有超过660万的用户。2014年1月份,雪佛兰、AT&T和OnStar宣布密切合作,通过AT&T的4GLTE网络,由OnStar为雪佛兰汽车提供基于HTML5的应用程序商店服务,包括音乐、天气、新闻、汽车健康检测等多项内容。 全球智能电网应用进入发展高峰期。2013年与智能电网配套使用的智能电表安装数量已超过7.6亿只,到2020年智能电网预计将覆盖全世界80%的人口。

运维服务总结报告

XXXX公司 2015年度运维服务总结报告

修订记录

目录 1 概述.................................................................................................................................. 错误!未指定书签。 2 运维服务经营指标完成情况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 运维服务质量完成情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4 人员能力建设................................................................................................................... 错误!未指定书签。 5 资源能力建设................................................................................................................... 错误!未指定书签。 6 技术能力建设................................................................................................................... 错误!未指定书签。 7 过程能力建设................................................................................................................... 错误!未指定书签。 8 存在的问题分析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 概述 2015年在运维服务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下,基本完成了2015年度运维服务工作计划的目标,整体运维业务收入1200万,在整个运维工作过程中,按照运维业务年度规划的要求,从人员、服务、工具、流程四方面进行了运维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初步形成了以运维服务部为中心的运维服务管理体系。2015年运维服务工作虽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发现了很多不足,如知识库管理和备品备件管理不完善,运维服务管理整体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等问题。 2 运维服务经营指标完成情况 在运维服务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下,2015年计划公司的运维业务收入为1200万。 3 运维服务质量完成情况 1、客户满意度: 2015年度对重点客户单位进行了整体满意度分析,本年度调查对象为49家用户,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47份,调查率为95.9%;收回44份,问卷回收率为

物联网产业链分析

物联网产业链图谱 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而言之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Kevin Ashton 教授提出,即“万物皆可通过网络互联”。2005 年11 月17 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TU 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对物联网做了如下定义:通过二维码识读设备、射频识别(RFID)装臵、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的架构 物联网架构一般可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码标签、RFID 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红外线、GPS 等感知终端。感知层是物联网识别物体、采集信息的来源,关键在于具备更精确、全面的感知能力和实现低功耗、小型化。主要技术有二维码、RFID、GPS/ 北斗导航等。 网络层由各种网络,包括互联网、广电网、有线和无线通信网络、网络管理系统和云计算平台等组成,是整个物联网的中枢,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数据和信息。网络层的关键在于高效、可靠的信息传输和处理,主要技术有Wifi、蓝牙、ZigBee、2G/3G/4G、LPWAN、LTE-M及大数据和云计算等。 应用层是物联网和用户(人、组织或其他系统)的接口,是物联网的智能应用。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它把物联网与具体行业需求相结合,提供物联网智能化应用的解决方案集。应用层的关键在于行业需求融合、智能化的解决方案、有效的商业模式等。主要技术有大数据、云计算、各行业应用技术等。 三层架构的比较 架构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

国内外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全面综述 2

国内外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趋势 关键词: 物联网RFID 【提要】2009年8月和12月,温家宝总理分别在无锡和北京发表重要讲话,重点强调要大力发展传感网技术,努力突破物联网核心技术,建立“感知中国”中心。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再次指出:将“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明确纳入重点产业振兴计划。这代表着中国传感网、物联网的“感知中国”已成为国家的信息产业发展战略。 2009年8月和12月,温家宝总理分别在无锡和北京发表重要讲话,重点强调要大力发展传感网技术,努力突破物联网核心技术,建立"感知中国"中心。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再次指出:将"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明确纳入重点产业振兴计划。这代表着中国传感网、物联网的“感知中国”已成为国家的信息产业发展战略。 物联网概述 1.物联网的定义与概念提出 所谓"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通俗地解释,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物联网的概念是美国Auto-ID实验室在1999年首次提出的,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在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物联网概念",激情豪迈地指出"物联网时代即将到来"。 2.物联网的本质和关键技术 物联网的本质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互联网特征,即对需要联网的物一定要能够实现互联互通的互联网络;二是识别与通信特征,即纳入物联网的"物"一定要具备自动识别与物物通信(MachinetoMachine,M2M)的功能;三是智能化特征,即网络系统应具有自动化、自我反馈与智能控制的特点。 物联网产业链可以细分为感知、处理和信息传送三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分别为传感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传感技术通过多种传感器、RFID、二维码、GPS定位、地理信息识别系统和多媒体信息等多媒体采集技术,实现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

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2018年尔雅答案完整版

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现象 1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影响人们快乐与否的因素?(A) A、供给的多少 B、价格变动指数 C、待遇的增减 D、时间问题 2 下面哪一项是关于经济学的错误解释?(C) A、可以作为一种知识体系 B、可以作为一种话语体系 C、可以作为一种哲学体系 D、可以作为一种方法论 3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A、中国的改革前后,人们对财富的理解是不同的。 B、传统机制下价格的提高会增加供给 C、经济学是没办法解释一个人的快乐与否 D、70年代中国省里的粮票可视为全国通用型粮票 4 不同群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同一事情不会有完全不同的理解。

(×). 5 人们对自己的福利待遇具有允许其上下波动的心理预期叫做“福利刚性”。(×) 经济学——经世致用之学 1 下面不属于中国历史上的移民方式的是(B)。 A、行政性移民 B、军事移民 C、灾害移民 D、商业移民 2 谁提出了“权然后知轻重,学然后知不足”?(A) A、马寅初 B、李家驹 C、屠良章 D、蔡元培 3 导致社会矛盾加剧的(A)之一是经济增长的预期水平与实际水平之间的差距。

、自然基础A. B、社会基础 C、客观基础 D、主观基础 4 经济学可以在同一模型中同时讨论效率与公平的问题。(×)5 优良的商业环境有利于吸引劳动力。(√) 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学逻辑 1 下面哪一项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多的移民方式?(A) A、灾害移民 B、商业移民 C、行政性移民 D、战争移民 2 基本公共品不包括(D)。 A、基本医疗 B、公共卫生

、基本社会保险C. D、大学生就业 3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劳动力和人的再生产?(A) A、智力再生产 B、脑力再生产 C、体力再生产 D、心力再生产 4 可以通过定价机制的办法来解决公共品的配置。(×)5 基本公共品不可以按照市场规则来配置。(√) 经济学解读中国的四个维度 1 下面哪一项是关于宏观经济学的错误认识?(A) A、国家没有宏观调控 B、假定利率是可以调整的 C、假定汇率是可以变动的 D、假定税率是可以调整的 2

01运维需求分析报告

XX公司XX系统运维服务需求

目录 第 1 章总则 (1) 1.1 工作范围 (1) 1.2 规范和标准 (1) 第 2 章运维服务需求 (1) 2.1 服务软件范围需求 (1) 2.2 服务内容需求 (1) 2.3 检修运维服务需求 (2) 2.4 XX 管控系统及相关XX 软件运维需求 (2) 2.5 系统检修的需求 (3) 2.6 业务应用分析要求 (3) 第 3 章进度需求 (4) 3.1 服务期限 (4) 3.2 计划时间安排 (4) 第 4 章服务质量要求 (4) 第 5 章人员要求 (4)

第1章总则 1.1工作范围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运维体系规范要求,XX公司对XX管控及相关XX软件运行维护保障服务提出以下需求: 1)业务应用:XX及相关软件的巡检、监控、系统调优、故障处理、技术支持、现场支持等工作。 2)业务应用分析:包含对XX管控及相关XX软件的应用效果分析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定期编写应用分析月报等。 1.2规范和标准 在提供XX管控及相关XX软件运维服务时,必须严格执行国家、XX行业及XX公司制定的有关规范和标准。 第2章运维服务需求 2.1服务软件范围需求 2.2服务内容需求

要求参与XX公司XX管控及相关XX软件检修工作,协助XX公司完成检修工作的收集统计、整理上报、汇总通知、跟踪监督、发现问题上报、检修完成确认、归档整理、形成总结报告。 2.4 XX管控系统及相关XX软件运维需求 1)巡检:检查系统是否正常、检查系统接口运行情况。清理维护过程中及系统自身产生的垃圾数据。每天系统至少巡检1次。 2)系统调优:软件升级、更新;升级后组织业务部门进行测试。 3)故障处理:系统发生故障后,由运行维护部门牵头组织故障调查,出具调查报告。 4)技术支持:对客服不能解答的有关业务系统使用热线电话提供支持。 5)现场支持:如果业务部门要求,提供相关现场支持人员,原则上现场支持人员不修改程序,仅解决问题,若有新需求或Bug记录下来。 7)运维分析:分析系统运行使用及系统环境情况,分析系统存在问题,提供问题解决方案,排除系统隐患。 8)—单两票录入:运维组日常运维中,记录用户提出的服务请求、系统巡检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运维人员在日常维护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录入一单两票,方便定期对系统做升级和改进。

光伏运维市场分析报告

光伏运维市场分析报告 市场前景 作为能源互联网的业务模式之一,背靠″互联网+″这股东风光伏电站的智能化运维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有业内人士认为智能化运维也即通过将大数据处理以及云计算,远程技术,物联网技术等与能源领域的结合,一方面可以实现发电端的智能化运营维护,降低维护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对处于运行状态的设备进行预防报警,增加电站运行的产出效率,可谓概契合了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兼具了″工业4.0″的发展理念,未来前景毋庸置疑。 市场现状 1,具了解目前包括风电,光伏电站等业主对业务的接受程度已经大大提升,而在当前保增长的大背景下,智能化运维市场不断壮大,对开发光伏电站的金融交易属性,资产认证化以及塑造新的产业链都有极大的意义。″大数据″这几年确实比较热,其实大数据除了会提供新的商业模式有利于创造业的升级转型外,另外的一个作用是对IT 产业的拉动,包括数据中心,服务器的需求,光伏电站的运维也不例外,及涉及到传感器等设备也涉及到数据数据上传,存储,处理等环节。以位于哈密的一个50MW光伏电站为例,其智能集控系统每天产生的数据量在8 GW 左右,以此推算全国光伏电站装机总量在43GW,将是庞大的数字,产业链趋向成熟。

2,根据我查阅国家能源局网站上的数据显示,我国是世界光伏电站装机总量应用的第一大国,去年是德国,未来三年会持续增长,根据远景能源分析最近这三年会保持7GW的增长或者更多,国家发改委已经出台相关政策,比如中广核每年投资多少装机容量核电站就必须投资核电装机容量成比例的光伏电站。中电投,华能,国能等投资公司一样是投资多少火力发电站就要投资一定比例的光伏电站,或者风电站。在未来面对如此庞大的装机规模,如何通过维护运营来提高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减低运维成本以及如何确保光伏电站的收益最大化,则成为电站业主和投资者们最关心的问题,就目前的光伏电站运维管理来看,主要存在着电站管理不规范或维护管理水平跟不上,导致固定资产流失,从而影响电站的使用寿命,从具体来看,由于大型地面电站通常地处偏远地区,处于″无人值守″的状态,因此容易造成不良情况发生后无法及时的处理,光伏电站组件表面污垢较多,故障处理不合理导致停机过多,产能不均,缺乏安全保护措施与应急预案,安全问题无法及时得到处理,电站数据分析不到位,无法判断出电站的安全隐患等等,正是基于种种问题的存在,智能化运维得以应用而生,简单来说可以实现四大作用,包括对电站的远程监测和控制,远程智能化运维管理,发电效率分析与优化服务,电站资产的评估。这就造就了向世景能源,国能日新,远景能源,华为等纵多公司开发

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与产业链分析

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与产业链分析 摘要 如今,物联网的发展作为一个信息产业的新的发展高度。我国物联网还处在初始阶段,互联网产业发展存在许多困难。我国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摆脱对外国技术的依赖。我国政府有必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来支持我国物联网技术的探索,掌握在工业化过程中的主动性。通过对我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产业链相关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关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物联网,政策,产业链 Abstract At present,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s a highly developed information industry. But because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n China is still in initial stage,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has a lot of difficulties China. In order to avoid things pure speculation,China has become the developed country technology marketplace,is necessary for our government to make feasible policy,break the bottleneck industry at present,grasp the initiative in the later stages of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industrial chain of issues related to the Chinese Internet industry development analysis,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Internet policy and the future,and provides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Keywords: network,policy,industry chain

(整理)《中国产业链大数据白皮书》全文.

《中国产业链大数据白皮书》 2014年

一、引言 (3) 二、迎接金融大数据时代到来 (5) 1、大数据起源 (5) 2、产业链大数据由来 (7) 三、产业链大数据的外部环境 (8) 1、产业链大数据的产业环境 (8) 2、产业链大数据的政策环境 (9) 3、产业链大数据的生态圈 (10) 四、产业链大数据的应用 (10) 1、大数据对能源产业链的变革 (10) 2、大数据对汽车、配件及后市场产业链的变革 (12) 3、大数据对食品饮料产业链的变革 (15) 4、大数据对物流供应链服务的变革 (16) 5、大数据对大健康产业链的变革 (17) 6、大数据对大文化领域的变革 (19) 7、大数据对纺织服装产业链的变革 (20) 8、大数据对家电及配套产业链的变革 (22) 9、大数据加快智能交通的推广 (22) 10、大数据对连锁经营贸易服务的变革 (24) 五、产业链大数据的未来及方向 (25) 1、产业链大数据的未来价值分析 (25) 2、产业链大数据的发展方向 (27) 六、结束语 (28)

一、引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在中国大陆上各行各业的领袖们都在谋划新的业务增长点来提升自身实力,在新的经济浪潮中占领先机。 在新经济时代,互联网经济、大数据经济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大数据时代》作者英国牛津大学维克托教授提醒,“未来数据将会像土地、石油和资本一样,成为经济运行中的根本性资源。”因此如何在大数据时代抢占资源赢得先机是企业家、股东们争相寻找的。 大数据在新经济时代可以将产业链上的供求信息、风险信息、企业数据信息有效传统,这样产业链变得更加紧密,使产业链的各环节数据的互通,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产业链效率。此外,大数据使得产业链的结构变得更加稳固,有助于将原有的一些产业链过度环节省去,重新打造更高效的产业链结构。 九次方大数据: 企业大数据+金融互联网+企业征信+智慧城市+产业链社交 创建于2010年的九次方大数据(JUSFOUN BIGDATA)是中国目前唯一的企业大数据服务平台,九次方大数据平台汇集分析了40多个产业链、8000多个行业、40000多个细分市场、500多个城市的750万家企业。每家企业设定了200多项指标,可以进行交叉分析。 基于企业大数据平台,九次方开发出来了八类大数据服务平台,服务覆盖了25个客户群,比如商业银行、P2P公司、省市区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释义价格总水平调控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释义- 价格总水平调控 第二十六条稳定市场价格总水平是国家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社会承受能力,确定市场价格总水平调控目标,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综合运用货币、财政、投资、进出口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予以实现。 【释义】本条是对国家的市场价格总水平政策目标和调控手段的规定。 一、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市场价格总水平。市场价格总水平也叫一般价格水平。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时期内,在全社会范围内各种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动的平均或综合。它是一个总括的概念,不具体指某一种或某几种商品服务价格的变动水平;它是一个大范围的地域的概念,不具体指某一集市或某一摊位商品服务价格水平,而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范围内价格的变动状态;它是一个时间段的价格变动状态,而不是一个静止的某一时某一分的价格,它是一个比较的概念,指出此时与彼时价格变动的情况。价格总水平是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域范围内商品服务价格水平进行观测、计算和比较的结果,体现其宏观经济发展基本状态的一个侧面。价格总水平的变动有三种方式:波动不大、上升和下降。通常,价格总水平上升就是指单位货币购买力下降,也就是通货膨胀。价格总水平的下降,就是通货紧缩。稳定市场价格总水平也就是使市场价格总水平波动不大。 二、我们要弄清楚稳定市场价格总水平在我国现阶段的重要意义。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中提出:“要努力做到物价上涨率低于经济增长率”,党中央和国务院确定九五期间经济增长率为8%,所以这期间市场价格总水平的上升幅度不能超过8%。这就是我国现阶段稳定市场价格总水平的政策目标。过分高于这个目标或低于这个目标,国家就根据需要进行宏观调控。所谓价格总水平的稳定,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价格总水平不是绝对值不变,而是指变动不大,变动的幅度是各方面能够承受,对居民和社会生活影响不大,另外一个方面是,并不排除某个商品或某几类商品有较大幅度的变动,只是这种变动仍然符合价值规律,并没有推动价格总水平的剧烈波动。价格总水平的稳定,有如下重要意义:1.商品价格上涨,说明人民手中的钱数量虽然相同,但换取商品的数量减少,品质下降。商品价格下降,意味着同样数量的货币能换取更多更好的商品和服务,因此,稳定价格总水平,意义重大;2.稳定价格总水平能促进生产服务的发展,扩大商品和服务的流通。企业是需要有一个稳定的价格环境的;3.没有稳定的市场价格总水平,国家进行宏观管理和调控的难度加大;4,国家为稳定财政金融,维护国家对外信誉,也需要市场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我国确定市场价格总水平稳定的政策目标,第一是为安定人民生活;第二是为了促进生产发展;第三是为了稳定国民经济;第四是为了改善价格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结构调整。需要指出的是,市场价格总水平调控目标是一个综合的、宏观的、全局的和全面的指标。 三、有了市场价格总水平调控目标,就要有必要的政策措施保证执行。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的报告中指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国家为了实现稳定市场价格总水平的政策目标,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来加以实现。涉及国家宏观经济的方方面面的,诸如财政、货币、投资、进出口等政策和措施都与市场价格总水平的波动有密切关系,下面逐一简单介绍。 1.货币政策与价格总水平调控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浅析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浅析 物联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发展物联网产业不仅是提高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成为各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未来中国物联网产业将迎来加速发展和优化布局的重要机遇。 在市场应用方面,2011年从整体来看,占据中国物联网市场主要份额的应用领域为智能工 产业分布上,国内物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其中,长三角地区产业规模位列四大区域的首位。 环渤海地区是国内物联网产业重要的研发、设计、设备制造及系统集成基地。该地区关键支撑技术研发实力强劲,感知节点产业化应用与普及程度较高,网络传输方式多样化,综合化平台建设迅速,物联网应用广泛,并已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发展体系架构。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物联网技术和应用的起源地,在发展物联网产业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先发优势。凭借该地区在电子信息产业深厚的产业基础,长三角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主要定位于产业链高端环节,从物联网软硬件核心产品和技术两个核心环节入手,实施标准与专利战略,形成全国物联网产业核心与龙头企业的集聚。 珠三角地区是国内电子整机的重要生产基地。在物联网产业发展上,珠三角地区围绕物联网设备制造、软件及系统集成、网络运营服务以及应用示范领域,重点进行核心关键技术突破与创新能力建设,着眼于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以及农村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 中西部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迅速,各重点省市纷纷结合自身优势,布局物联网产业,抢占市场先机。湖北、四川、陕西、重庆、云南等中西部重点省市依托其在科研教育和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以及RFID、芯片设计、传感传动、自动控制、网络通信与处理、软件及信息服务等领域较好的产业基础,构建物联网完整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重点培育物联网龙头企业,大力推广物联网应 近来,中国物联网产业空间出现新的演变趋势: 一是产业发展“强者愈强”,资源要素将继续向优势地区汇聚集中。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等地区作为目前国内物联网产业的聚集地,企业分布密集,研发机构众多,产业氛围良好。同时,这些地区依托发达的经济环境与雄厚的地方财力,建设了一大批物联网示范项目。这为物联网的应用提供了成功案例和发展方向,并带动了相关技术和产品的大范围社会应用。得益于产业与应用相互促进形成的良性循环,未来优势地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提速,国内物联网领域的资源要素也将进一步向这些地区汇聚集中。优势地区在未来国内物联网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高。 二是产业分布“多点开花”,热点地区将不断蓬勃涌现。物联网产业广泛的内涵以及与应用紧密结合的特点,使得其能够在具备先发优势的地区之外,得到更加广泛的发展。除前文所述的重点省市之外,包括天津、昆明、宁波在内的众多国内城市也将物联网产业作为本地区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此外,四川双流县、河北固安县、山东微山县等众多县级城市,也纷纷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大力培育发展物联网产业。 三是产业演变“合纵连横”,区域分工将进一步明晰显现。虽然目前国内物联网产业整体尚处于起步阶段,但RFID与传感器、物联网设备、相关软件,以及系统集成与应用等几大产品领域的产业分布已经呈现相对集中的态势,国内各重点产业集聚区之间的产业分工格局也已初步显现。随着未来国内物联网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以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产业链之间的分工与整合也将随之进行,区域之间的分工协作格局也将进一步显现。总体来看,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将分别在支撑层、感知层、传输层和平台层等几个层面确定各自的优

中国物联网行业概况研究-行业发展环境及产业链

中国物联网行业概况研究-行业发展环境及产业链 (二)行业发展环境 1、有利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行业发展空间巨大 无线通信技术保证了物联网的网络层能够可靠传递数据。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向各行业全面融合渗透,构建万物互联、融合创新、智能协同、安全可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被列入《“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7年1 月,工信部发布的《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物联网分册(2016-2020 年)》提出到2020 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包含感知制造、网络传输、智能信息服务在内的总体产业规模突破1.5 万亿元,智能信息服务的比重大幅提升。 推进物联网感知设施规划布局,公众网络M2M 连接数突破17 亿个。无线通信产业作为国家信息化的战略性产业,发展得到产业政策的持续扶持,上述政策支持为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无线通信技术不断进步,持续创造新的产品需求 随着物联网的迅猛发展,物联网无线通信模块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关注。目前无线通信模块所使用的远程通信技术依赖电信运营商网络,近程通信技术依赖蓝

牙、WiFi、红外数据传输、ZigBee、NFC 等。上述无线通信技术仍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以满足物联网应用服务多元化的数据传输需求,如4G 通信技术拥有比2G、3G 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宽的覆盖领域,4G 通信模块的市场占有率正在快速提升,使得更加丰富的物联网应用场景成为可能,行业应用更加成熟;同时,原先已经使用2G 及3G 技术进行无线通信的终端也有产品更新迭代使用 4G 的新需求。 (3)物联网应用涉及广泛,市场潜力巨大 根据麦肯锡咨询的预测,到2025 年最主要的9 个物联网应用领域为智能工厂、智慧城市、消费支付、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能穿戴、智慧办公、智能物流、资源环境,9 大领域合计市场规模将达到3.9-11.1 万亿美元。无线通信模块作为物联网层级架构中的重要一环,在下游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将进入爆发期。

中国物联网产业链分析

物联网产业链分析 物联网是信息化应用的新模式,通过射频识别、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传感设备,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 图表 1:2010年全球产业链各环节主要参与者产业定位和规模从物联网的产业来讲,物联网是一个超大规模的产业。“从现在起到2020年的10年里,中国物联网产业将经历应用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三个关键的发展阶段,成长为一个超过5万亿规模的巨大产业。”(摘自《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2010)》) ITU的物联网产业白皮书给出一个物联网总体的三层架构图,即物联网可以分成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从具体产业链的角度,物联网以传感感知、传输通信、运算处理为基础,形成若干个面向最终用户的应用解决方案。

图表 2:国际物联网应用主要领域 序号应用领域应用场景 1 公共安全监测环境的不稳定性,根据情况及时发出预警, 2 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部位的视频监测监控及预警, 3 加强对危险物品监控、垃圾监控、可燃物排放、有毒气体 排放、医疗废物、疾病预防控制等的全流程过程监测和控 制 4 对建筑工地、矿山开采、水灾火警等现场的信息采集、分 析和处理 5 监察执法管理的现场信息监测 6 智能司法管理 7 城市运行管 城市网格、部件监控管理,如井盖等 理 8 城市水、电、燃气、热力等重点设施和地下管线实施监控

26 医疗电子档案管理 27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管理 28 文化智能文化创意园 29 文化监管 30 文物、古树、文化古迹保护 图表 3:物联网应用场景举例 目前国内产业链各环节合作模式主要集中于产业联盟,各环节除运营商外,厂商整体综合实力均较弱。目前产业联盟是产业链主要的合作形式,运营商是产业链的主导,扮演集成商和服务商角色,通过产品和服务购买的形式向产业链下游渗透。 图表 4:产业链合作形式 国内终端传感器及芯片厂商起步阶段,定位比较专,盈利能力尚不稳定,技术水平低,多为代工,国内M2M终端传感器及芯片厂商规模相对较小,针对于M2M领域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盈利能力尚不稳定,更多是在专注领域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