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结构计算

电缆结构计算
电缆结构计算

电缆结构设计与物料用量计算

电缆结构设计是把线材各组成部分参数书面化.在设计过程中,主要是根据线材的有关标准,结合本厂的生产能力,尽量满足客户要求.并把结果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为生产提供依据. 物料用量计算是根据设计线材时选用的材料及结构参数,计算出各种材料的用量,为会计部计算成本及仓储发料提供依据.

导体部分有关设计与计算:

导体在结构上有实心及绞线两种,而其成份方面有纯金属.合金.镀层及漆包线等.在设计过程中,对于不同的线材选用这些导体材料时,基于下面几个方面:

1.线材的使用场所及后序加工方式.

2.导体材料的性能:导电率,耐热性.抗张强度.加工性.弹性系数等.

1.导体绞合节距设计:

绞线中绞合节距大小一般根据绞合导体线规选取(主要针对UL电子线系列, 电源线,UL444系列,CSA TR-4系列对导体的节距有要求,需根据标准设计),有时为了改善某种性能可选其它的节距.如通信线材为了降衰减选用小节距,为了提供好的弯曲性能选用较小的节距.下面的节距表选择表是针对UL电子线.

美制线规对应截面积及绞线节距

2.多根绞合导体绞合外径计算:

导体绞合采用束绞方式进行,绞合外径采用下面两种方法计算:

方法1:

方法2:

d----单根导体的直径

D---绞合后绞合导体外径

N---导体根数

上述两种方法中,方法2比较适合束绞方式导体绞合外径计算:

3.导体用量计算:

1.单根导体

2.绞合导体

d----单根导体直径

ρ—导体密度

N---导体绞合根数

λ---导体绞入系数

注:用量计算为单芯时导体用量,当多芯时须考虑芯线绞合时的绞入系数.

4.导体防氧化.

为防止导体氧化, 可在导体绞合时, 加BAT或DOP油(如电源线,透明线)。

押出部分有关的设计与计算:

押出部分包括绝缘押出.内被押出及外被押出,在押出过程中,因对线材要求不同采用押出方式不同.一般情况下,绝缘押出采用挤压式,内护层与外护层采用半挤管式.有时为了满足性能要求采用挤管式.其具体选择方法,参照押出技术.

1.押出料的选择:

设计过程中押出料的选择主要根据胶料的用途、耐温等级、光泽性、软硬度、可塑剂耐迁移性、无毒性能等来选择. 2.押出外径:

D2=D+2*T

D------押出前外径

D2----押出后外径

T------押出厚度

押出厚度(T)主要根据线材有关标准,结合厂内设备生产能力尽量满足客户要求.

3.胶料用量:

采用不同的押出方式,押出胶料用量计算公式也有不同.

挤管式

挤压式

W=(S成品截面-S缆芯内容物)*ρ

ρ-----胶料密度.

考虑到线材的公差, 现期线缆企业一般采用下面计算方法.

W=3,14159*1.05*T*(2*D+T)* ρ

芯线绞合有关设计与计算:

芯线绞合国内称为成缆,是大多数多芯电缆生产的重要工序之一。由若干绝缘线芯或单元组绞合成缆芯的过程称芯线绞合。其原理类似如导体绞合,芯线绞合的一般工艺参数计算及线芯在绞合过程中的变形与绞线相似。芯线绞合根据绞合绝缘线芯直径是否相同分为对称绞合和不对称绞合。因为芯线在绞合过程中有弯曲变形,有些较粗绝缘芯线在绞合过程采用退扭。如UL2919、CAT.5、IEEE1394、DVI芯线及其它高发泡绝缘芯线。以下分几个方面叙述芯线绞合的工艺参数计算: 1.对绞:

对绞线的等效外径:

D=1.65d或1.71d

(软质用1.65d,硬质用1.71d),sometimes D=1.86d

复对绞线等效外径﹕

D=2.6d

多对数绞线等效外径﹕

对绞节距.

根据对绞组对数,芯线外径选取.

2. 多芯绞合:

绞合外径当芯线根数不多时,按正规绞合计算.见下表.

芯线排列方式及芯线绞合外径计算可根据下表:

当芯线根数较多并线径较小的情况下,可按束绞近似计算(导体绞合外径计算公式)

绞合节距

一般绞合节距取绞合外径的15~20倍.有时为了改善线材性能,可选择合适的节距.如为了改善线材的弯曲性能降低绞合节距.USB电缆为了减小芯线变形,采用大节距.

3. 有关绞合中的基圆直径.节圆直径.绞合外径

基圆直径:对于某一绞线层,绞线前芯线直径称基圆直径.

节圆直径:单线绞合在直径为D0的圆柱体上,以单线轴线至绞线轴线的距离为半径的圆为节圆,其直径为节圆直径.

绞合外径:该层绞线的外接圆直径为绞线外径.

图中对于第三层绞合: 基圆直径为D0(即第二层(1+6)绞合的绞合外径)

节圆直径为D’ D’=D0+d

绞合外径为D D=D’+d

4.绞入系数:

芯线绞合的绞入系数为1+(圆周率X绞合外径/绞合节距)的二次方.

D----绞合外径.

H----绞合节距.

在绞线过程中,对于多芯并芯线分层的情况,虽然为束绞,各层芯线绞入系数并不相同.为了保守起见,增大安全系

数,并且减化计算,所以在上述绞入系数的计算中D采用芯线绞合的绞合外径(理论上,各层的绞合系数应为

节圆直径代入上式计算).

斜包有关的设计与计算

斜包在线材中主要起屏蔽作用,有时作为同轴电缆的外导体。

屏蔽目的是将外界干挠消除,对于同轴电缆,由于有屏蔽层而使阻抗得以匹配,降低信号或传输能量之损失。

从屏蔽效果来讲,斜包不如编织,其屏蔽效果具有方向性,弯曲时屏蔽特性发生变化但其具有完成外径小、线材柔软、价格也比较低特点。适用于低频屏蔽。以下从几个方面叙述斜包结构设计:

1.斜包的铜线根数近似计算:

整数部分

D-----斜包前外径.

d------斜包铜线的直径.

如果是二、三芯绞合,绞合后不圆整,D(斜包前)外径为等效外径。

此设计中的D斜包前外径,相当绞线中基圆直径。从理论计算上讲,要达到100%斜包D应采用节圆直径,但为了防止有时因节距选取较少及其它因素而产生过满(容易起股)。所以D采用斜包前外径(基圆直径)。在实际生产中,因斜包铜丝一般为0.10mm、0.12mm的细线,其值在上述计算中忽略影响不大。采用上面公式计算,其斜包满度可达90%以上,对线材的性能影响很少。

2.斜包节距的选择:

斜包节距根据斜包前外径大小选择,一般按下面优化节距选取(此优化节距考虑到成本、附着力、外观等方面,并通过长时间生产验证)。

成品外径斜包节距

3.绞入系数:

斜包的绞入系数为1+(圆周率X斜包后外径/斜包节距)的二次方.

D----斜包后外径.

H----斜包节距.

4.斜包铜线的用量:

d----斜包导体直径

ρ—斜包导体密度

N----斜包导体根数

λ---斜包导体绞入系数

5.斜包方向选择.

斜包一般采用与成缆的反方向:斜包线材生产过程中,斜包铜丝与斜包前线材转动方向相反,如果斜包方向与成缆方向相同时,斜包过程中会先把成缆线材先反扭,使线材松散,以致斜包易出现不良。不过采用反方向斜包线材相对较硬,弯曲性能差。对于那些成缆芯线少,芯线线径较大,没有隔离层的线材只能采用与成缆反方向。

6.斜包线材外被押出:

斜包线材在外被押出前需通过倒轴,防止断丝在过押出眼模时引起断线

编织有关的设计与计算

编织与斜包相似,在线材中主要起屏蔽作用,防止外界电场与磁埸的影响,提高线材的干挠防卫度,与斜包、铝箔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屏蔽无方向性.

2.高频屏蔽特性良好,适用于高频屏蔽.

3.通过多层屏蔽,屏蔽效果可达100%.

4.弯曲时屏蔽特性无变化.

1.编织有关的计算公式:

编织角正切:

编织系数:

编织密度:

编织用量:

h-----编织节距.

d-----编织单线直径.

a-----编织半绽子数.

n----编织并线根数.

α—编织角

2.编织各参数的确定:

1.根据缆芯外径大小,及编织密度大小选定编织机类型(16锭或24锭高低速编织机)

2.选定适应编织机的编织单根铜线(镀锡或裸铜线Φ0.08mm,Φ0.10mm, Φ.12mm)。

3.密度M.编织角度α.节距H的确定.

注:每锭中的根数应在3-9根的范围内,因为根数少编织易断线,而根数太多使得编织层同层内的铜线重叠,编织角度通常在50-70的范围内,为提高生产效率则编织角度去接近70的值,由上述公式预算各参数,采用凑算法确定的适当的编织根数、编织角度、编织节距、编织密度。计算部分中的编织计算便是采用上述公式,采用枚举法计算得出

其它结构设计与计算:

在线缆设计中,有时为了改善线材质量需加入其它的材料。为了使线材圆整,在芯线绞合时加入填充物;为了防止导体氧化在导体绞合时表面涂B.T.A为了改善线材附着力绝缘押出时在导体表面涂DOP或硅油,外被押出时在芯线表面拖滑石粉或云母粉。下面根据其作用不同分类叙述:

1.填充物设计与计算:

填充物主要有棉纱线和PP绳,设计时主要根据填充空隙大小、线材性能要求及材使用场所,选择填充棉纱、PP绳或其它。填充物根数计算

N=(S空隙/S单根填物)整数部分

填充物用量

W=单根重量*N*λ

λ-----为芯线绞合的绞入系数.

2.隔离层的设计与计算:

隔离材料的选择:纸带在线材中只起分隔作用;铝箔在线材中有分隔作用与屏蔽作用。当线材只需分隔开时,选用纸带;否则选用铝箔。有时在一些高性能的通信线中隔离层采用无纺布或发泡PP带(如SISC)

工艺方式

在分隔层的制造过程中,为了节约工时,可根据情况采用绕包.拖包.纵包三种不同方式.(注绕包.拖包时角度α=40-60;纵包时角度α=90).

物料用量

n-----为隔离层数.

t-----为隔离带厚度.

ρ---为隔离材料密度.

k-----为隔离带重叠率.

3.有关的绞入率计算:

m-----为节径比.

h------为节距.

d------线材的绞合外径.

说明1:上面的绞入系数计算都为一个工序的计算,在实际计算物量时,应考虑整个个生产过程,所以总的绞入系数可能为

多个工序的绞入系数的乘积.

说明2: 设计计算时应取节距范围的下限值,以在定额中争取最大之绞入系数(而生产中采用接近最大之节距值,则既利于提高效率,又可减低正常生产中的材料消耗).

电气性能计算部分

随当代电气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传输信号用的电线电缆电气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在通信线材结构设计时,线材的电气性能应为重点考虑对象,下面部分主要介绍常用的通信线材基本的电气性能理论计算方法:

发泡绝缘的等效介电常数的计算公式:

发泡绝缘是一种组合绝缘,主要是为了降低绝缘介质的等效介电常数,提高线材的电气性能。发泡绝缘介质的等效介电常数介于空气绝缘与塑料绝缘的介电常数之间,在设计的过程中可采用下面两种方法对发泡绝缘介质的等效介电常数进行计算。

方法(1):

ε-介质的材料的等效介电常数

P-发泡度%,它表示泡沫介质内,所有小气泡的体积与绝缘总体积之比.

方法(2):

D泡沫-----泡沫介质的比重

D材料-----介质材料本身的比重

εe----- 实心绝缘的介电常数

ε------ 发泡绝缘的介电常数

对称电缆的结构计算:

对称通信电缆是由许多绝缘线芯,经绞合成电缆芯后再包以护层所组成,电缆一对或多对具有相同外径及相同结构的两根绝缘线芯对地对称的排列,因此称为对称电缆。对称电缆的导电线芯是用来引导电磁波传输方向的,因此首先要求导电性能好,要有良好的柔软性和足够的机械强度,同时也应考虑其加工,敷设及使用上的方便。下面分一次传输参数与二次传输参数来叙述对称电缆的主要电气性能:

1.一次传输参数

R.L.C.G称为电缆线路的一次传输参数:这些参数与传输电磁波的电压和电流的大小无关,而与电缆的材料结构及电流的频率有关:

1.1有效电阻.

有效电阻就是当交流流过对称回路时的电阻,包括直流电阻和由通过交流而引起的附加电阻.

R有=R直+R交

R交=R邻+R集+R金

λ----总的绞入系数

ρ----导电线芯的电阻率欧姆*平方毫米/米

l------电缆长度米

s------导电线芯的截面积平方毫米

d-----导电线芯的直径毫米

a-----回路两导体中心间距离毫米

K------为涡流系数

u------为磁导率

ζ----为电导率

有关H(X) F(X) G(X) K的计算详见通信电缆50页

1.2对称电缆的电感

,在导电线芯内的称为内磁通,在

当回路通以交流电后,则在回路的导电线芯中和回路周围产生磁通

导电线芯外的称为外磁通.而电感为磁通

1.2.1.无屏蔽:

(H/Km)

λ----总的绞入系数

d-----导电线芯的直径毫米

a-----回路两导体中心间距离毫米

K------为涡流系数

u------为磁导率

ζ----为电导率

有关Q(X)的计算详见通信电缆54页

1.2.2.有屏蔽:

(H/Km)

λ----总的绞入系数

d-----导电线芯的直径毫米

a-----回路两导体中心间距离毫米

K------为涡流系数

u------为磁导率

ζ----为电导率

有关Q(X)的计算详见通信电缆54页.

1.3对称电缆的电容

电缆回的电容与一般电容器的电容相似.两根导电线芯相当于两个电极,导电线

芯间的绝缘相当于电容器极板间的介质.

当回路两导电线芯带有等量异性电荷时,此电荷的电量Q与两导电线芯间的电位差U之比,为该回路的电容,即C=U/Q.

对称电缆回路的电容是比较复杂的,因为电缆中往往包括很多线对,而且外面又有屏蔽层或金属套,所有任何相邻的线芯间或线芯与屏蔽层.金属套都会有电容的存在.回路间的电容指各部分之和.

对称电缆回路的电容有两种: 工作电容和部分电容.一次传输参数中的电容指工作电容(工作电容为部分电容所组成).

无屏蔽对称电缆(UTP)的电容可按下式计算﹕

F/m

适用于两导体相互平行,并且周围无其它线对的理想情况.

a-两导体的中心距(mm)

d-中心导体的直径(mm)

εe-绝缘材料的等效介电常数

对于多对结构的对称电缆,应考虑线对绞合的影响以及邻近线对等因素, 其电容

计算公式为﹕

F/m

λ----绞合系数

φ----校正系数,考虑邻近线对或线对屏蔽层对于电容的影响.

校正系数φ与各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

屏蔽对绞组

无屏蔽对绞组

a-------对称电缆导体的中心距

D S----屏蔽层内径(mm)

d2-----对绞后的外径(mm)

d1-----绝缘芯线的外径(mm)

1.4.对称电缆的绝缘电导.

绝缘电导G这个参数说明电缆线芯绝缘层的质量和电磁能在线芯绝缘中的损耗情况.绝缘电导是由绝缘介质的特性决定的,也就是由绝缘介质的体积绝缘电阻系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来决定的.绝缘电导G是由直流绝缘电导G0和交流电导G~组合的.计算公式如下:

G=G0+G~

G~=ω*Ctg(δ)

G0------直流损耗

G~------交流损耗

ω------电流频率

C-------工作电容

tg(δ)---介质损耗角正切

2.二次传输参数

二次传输参数是用以表征传输线的特性的参数,它包括特性阻抗ZC,衰减常数α,及相移常数.

2.1特性阻抗

特性阻抗是电磁波沿均匀电缆线路传播而没有反射时所遇到的阻抗,其值仅与线路的一次传输参数和电流的频率有关,而与线路的长度无关,也与传输电压及电流的大小及负栽阻抗无关:

无屏蔽对称电缆(UTP)﹕

屏蔽对称电缆(STP)﹕

当对称电缆的中心导体是绞线结构,屏蔽为编织时,公式为﹕

K3为编织影响的经验修正系数,取值为0.98~0.99

K1为导体修正系数,导体结构修正系数K!与导体根数之间的关系:

2.2衰减:

衰减是射频电缆的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它反映了电磁能量沿电缆传输时损耗的大小.电缆的衰减表示电缆在行波状态下工作时传输功率或电压的损耗程度.

对称电缆在射频下的衰减可按高频简化公式如下计算:

2.2.1.无屏蔽对称电缆:

2.2.2.有屏蔽对称电缆:

f-----频率

de---绞合导体的电气等效直径

d----绞合导体外径

Ds--屏蔽内径

a-----对称电缆导体的中心距

εe--绝缘的等效介电常数

tg(δ)---绝缘的等效介质损耗角正切

Kp1-----导体的射频电阻系数见射频电缆结构设计中表4.5

Kp2-----屏蔽的射频电阻系数见射频电缆结构设计中表4.5

Ks-------绞线导体的电阻系数 1.25

KB------编织屏蔽的电阻系数 2.0

K3------编织对阻抗影响的系数0.98~0.99

同轴电缆的电气参数计算:

同轴电缆的一个回路是同轴对,它是对地不对称的.在金属圆管(称为外导体)内配置另一圆形导体(称为内导体),用绝缘介质使两者相互绝缘并保持轴心重合,这样所构成的线对称同轴对。同轴电缆可用于开通多路栽波通信或传输电视节目,也可用同轴电缆传输高数码的数据信息(如UL2919屏幕线)

1.一次传输参数:

同轴电缆的一次传输参数主要随电流的频率及电缆结构尺寸D/d变化而变化.

(1).有效电阻,随频率的增大而增大.而与内外导体直径比没直接的关系.

(2).电感随频率的增大而减小,随内外导体直径比增大而增大.

(3).电容与频率无关,随直径比的增大而减小.

(4).电导与频率基本上成正比,随直径的增大而减小.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1.有效电阻:

同轴电缆的有效电阻包括内导体的有效电阻及外导体的有效电阻,当内外导体都是铜导体时,总的有效电阻为:

(欧姆/公里)

1.2有效电感:

同轴回路的电感由内.外导体的内电感和内外导体之间的外电感组成,当内外导体都是铜时,回路的电感为:

(亨/公里)

1.3同轴电缆电容﹕

同于同轴电缆无外部电场,所以同轴对的工作电容就等于同轴对内外导体间的部分电容,电容计算可按圆柱形电容器的电容公式来计算:

Dw-外导体结构的修正系数(理想外导体Dw=0,非理想外导体Dw=编织外导体中的单线直径)

K1-内导体结构的修正系数,

D1-同轴线外导体内径(mm)

1.4绝缘电导:

同轴对的绝缘导体G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由绝缘介质极化作用引起的交流电导G~,另一个部分是由于绝缘不完善而引起的直流电导G0:

G=G0+G~

G~=ωCtg(δ)

G0------直流损耗

G~------交流损耗

ω------电流频率

C-------工作电容

tg(δ)---介质损耗角正切

2.二次传输参数:

二次传输参数是用以表征传输线的特性参数,它包括特性阻抗ZC,衰减常数α,及相移常数.

2.1.同轴电缆特性阻抗﹕

2.1.1.对于斜包,铝箔纵包可近似看作是理想外导体,计算如下:

2.1.2.编织外导体,绞线内导体计算如下:

D---外导体外径

d----内导体外径

Dw---编织导体直径

K1----导体结构修正系数

2.2同轴电缆衰减的计算公式:

αR-导体电阻损耗引起的衰减分量,导体衰减(电阻衰减)

当内外导体都为圆柱形导体时:

db/km

当内导体是绞线,外导体是编织时:

db/km

D.d----外导体内径.内导体外径

K1-----导体结构修正系数

ε-----绝缘介电常数

K S-----绞线引起射苹电缆电阻增大的系数,K S=1.25

K B-----编织引起射苹电缆电阻增大的系数

Dw----编织外导体中的单线直径

K P1,K P2-分别表示内,外导体与标准软铜不同时引起射频电阻增大或减小的系数.

编织系数KB还可用如下计算方法求出:

m----为编织的锭数

n-----为每锭编织线中的导线根数

β-----为编织角(编织导线的方向与电缆轴线方向之间的夹角)

αG----介质损耗而引起的衰减分量,称为介质衰减(电导衰减)

tgζe----等效介质损耗角正切

εe-------等效介电常数

2.3延时﹕

延时是指信号沿电缆传输时,其单位长度上的延迟时间.

同轴电缆的延时与电缆尺寸无关,仅仅取决于介质的介电常数.

秒/米

V-----信号在电缆中的传播速度

εe----等效介电常数.

电线电缆截面积怎样计算

1、常用的电线、电缆按用途分有哪些种类? 答:按用途可分为裸导线、绝缘电线、耐热电线、屏蔽电线、电力电缆、控制电缆、通信电 缆、射频电缆等。 2、绝缘电线有哪几种? 答:常有的绝缘电线有以下几种:聚氯乙烯绝缘电线、聚氯乙烯绝缘软线、 丁腈聚氯乙烯混 合物绝缘软线、橡皮绝缘电线、农用地下直埋铝芯塑料绝缘电线、橡皮绝缘棉纱纺织软线、 聚氯乙烯绝缘尼龙护套电线、电力和照明用聚氯乙烯绝缘软线等。 3、电缆桥架适合于何种场合? 答:电缆桥架适用于一般工矿企业室内外架空敷设电力电缆、 播电视等部门在室内外架设。 4、电缆附件有哪些? 答:常用的电附件有电缆终端接线盒、电缆中间接线盒、连接管及接线端子、钢板接线槽、 电缆桥架等。 5、什么叫电缆中间接头? 答:连接电缆与电缆的导体、绝缘屏蔽层和保护层,以使电缆线路连接的装置,称为电缆中 间接头。 6、什么叫电气主接线? 答: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 变电所中主要电气设备和母线的连接方式, 系统按一 定的功能要求的连接方式。 7、在选择电力电缆的截面时,应遵照哪些规定? 答:电 力电缆 的选择 应遵照 以下原 则: (1) (2) (3) (4) (5) 8、交联聚乙烯电缆和油纸电缆比较有哪些优点? (1)易安装,因为它允许最小弯曲半径小、且重量答: 轻; (2) (3) (4) (5) (6) (7) (8) 9、固定交流单芯电缆的夹具有什么要求?为什么? 控制电缆,亦可用于电信、广 包括主母线和厂用电 电缆的额定电压要大于或等于安装点供电系统的额定电压; 电缆持续容许电流应等于或大于供电负载的最大持续电流; 线芯截面要满足供电系统短路时的稳定性的要求; 根据电缆长度验算电压降是否符合要求; 线路末端的最小短路电流应能使保护 装置可靠的动作。 不受线路落差限制; 热性能好,允许工作温度 高、传输容量大; 电缆附件简单,均为干式结 构; 运行维护简单,无漏油问题; 价格较 低; 可靠性高、故障率低; 制造工序少、工艺简 单,经济效益显著。

高压电缆截面选择计算书

技术资料 电缆截面选择计算 计算:黄永青 2005年7月28日 1.计算条件 A.环境温度:40℃。 B.敷设方式: ●穿金属管敷设; ●金属桥架敷设; ●地沟敷设; ●穿塑料管敷设。 C.使用导线:铜导体电力电缆 ●6~10kV高压:XLPE(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380V低压:PVC(聚氯乙烯绝缘)或XLPE电力电缆。 2.导线截面选择原则 2.1导线的载流量 1)载流量的校正 A.温度校正

K1=√(θn-θa)/(θn-θc) 式中:θn:导线线芯允许最高工作温度,℃; XLPE绝缘电缆为90℃,PVC绝缘电缆为70℃。 θa:敷设处的环境温度,℃; θc:已知载流量数据的对应温度,℃。 2)敷设方式的校正 国标《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中给出了不同敷设方式的校正系数。综合常用的几种敷设方式的校正系数,并考虑到以往工程的经验及经济性,取敷设方式校正系数K2=0.7 3)载流量的校正系数 K=K1×K2 2.2电力电缆载流量表 表1 6~10kV XLPE绝缘铜芯电力电缆载流量表

表2 0.6/1kV PVC绝缘电力电缆载流量表 表3 0.6/1kV XLPE绝缘电力电缆载流量表

2.3短路保护协调 1)6~10kV回路电力电缆短路保护协调 S≥I×√t×102/C 式中:S:电缆截面,mm2; I: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A; t:短路切除时间,秒。 C:电动机馈线C=15320;其他馈线C=13666 2)380V低压回路电力电缆短路保护协调 ●配电线路的短路保护协调 S≥I×√t/K 式中:S:电缆截面,mm2; I:短路电流有效值(均方根值),A; t:短路电流持续作用时间,秒。 K:PVC绝缘电缆K=115;XLPE绝缘电缆K=143 ●380V电动机回路短路保护协调 电缆的允许电流大于线路短路保护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的40%。

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1、导体的重量二截面积*导体比重(铜是 8.89,铝是2.7 ) 如铜电线120平方毫米计算:120*8.89=1066.8kg/km 2、导体用量(Kg/Km): =d A2*0.785 * G * N * K1 * K2 * C 符号【A】表示:除号 “ d “表示:导体线径 “&表示:导体比重 “ N”表示:条数 “ K1”表示:导体绞入率 “ K2 “表示:芯线绞入率 “ C ”表示:绝缘芯线根数 3、绝缘用量(Kg/Km): =( D"2 - d"2)* 0.7854 * G * C * K2 “ D”表示:绝缘外径 “ d”表示:导体外径 “G”表示:绝缘比重 “ K2”表示:芯线绞入率 “ C”表示:绝缘芯线根数 4、外被用量:(Kg/Km) = ( D1A2 - D A2 ) * 0.7854 * G

“ D1”表示:完成外径 “ D”表示:上过程外径 “&表示:绝缘比重 5、包带用量:(Kg/Km) = D"2 * 0.7854 * t * G * Z “ D”表示:上过程外径 “ t ”表示:包带厚度 “G”表示:包带比重 “ Z” 表示:重叠率(1/4Lap = 1.25) 6、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 “ d”表示:导体线径 “ N”表示:条数 “G”表示:比重 “ Z”表示:绞入率 7、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 0 = ata 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 25.4 / T “ d”表示:编织铜线径

电缆沟计算

1、本章的电缆敷设定额适用于10千伏以下的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敷设。定额系按平原地区和厂内电缆工程的施工条件编制的,未考虑在积水区、水底、井下等特殊条件下的电缆敷设,厂外电缆敷设工程按本册第十章有关定额另计工地运输。 2、电缆在一般山地、丘陵地区敷设时,其定额人工乘以系数1.3。该地段所需的施工材料如固定桩、夹具等按实另计。 3、电缆敷设定额未考虑因波形敷设增加长度、弛度增加长度、电缆绕梁(柱)增加长度以及电缆与设备连接、电缆接头等必要的预留长度,该增加长度应计入工程量之内。 4、本章的电力电缆头定额均按铝芯电缆考虑的,铜芯电力电缆头按同截面电缆头定额乘以系数 1.2,双屏蔽电缆头制作安装人工乘以系数1.05。 5、电力电缆敷设定额均按三芯(包括三芯连地)考虑的,5芯电力电缆敷设定额乘以系数1.3;6芯电力电缆乘以系数1.6,每增加一芯定额增加30%,以此类推。单芯电力电缆敷设按同截面电缆定额乘以 0.67。截面400mm2以上至800mm2的单芯电力电缆敷设按400mm2电力电缆定额执行。240mm2以上的电缆头的接线端子为异型端子,需要单独加工,应按实际加工价计算(或调整定额价格)。 6、电缆沟挖填方定额亦适用于电气管道沟等的挖填方工作。 7、桥架安装:

(1)桥架安装包括运输、组合、螺栓或焊接固定,弯头制作,附件安装,切割口防腐,桥式或托板式开孔,上管件隔板安装,盖板及钢制梯式桥架盖板安装。 (2)桥架支撑架定额适用于立柱、托臂及其他各种支撑架的安装。本定额已综合考虑了采用螺栓、焊接和膨胀螺栓三种固定方式,实际施工中,不论采用何种固定方式,定额均不作调整。 (3)玻璃钢梯式桥架和铝合金梯式桥架定额均按不带盖考虑,如这两种桥架带盖,则分别执行玻璃钢槽式桥架定额和铝合金槽式桥架定额。(4)钢制桥架主结构设计厚度大于3mm时,定额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2。 (5)不锈钢桥架按本章钢制桥架定额乘以系数1.1执行。 8、本章电缆敷设系综合定额,已将裸包电缆、铠装电缆、屏蔽电缆等因素考虑在内,因此凡10KV以下的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均不分结构形式和型号,一律按相应的电缆截面和芯数执行定额。 9、电缆敷设定额及其相配套的定额中均未包括主材(又称装置性材料),另按设计和工程量计算规则加上定额规定的损耗率计算主材费用。 10、直径Φ100以下的电缆保护管敷设执行本册配管配线章有关定定额。 11、本章定额未包括下列工作内容:

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1。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G=铜比重N=条数K1=铜线绞入率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 2。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 D=绝缘外径d=导体外径G=绝缘比重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 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 D1=完成外径D=上过程外径G=绝缘比重 4。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 D=上过程外径t=包带厚度G=包带比重Z=重叠率(1/4Lap = 1.25) 5。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 d=铜线径N=条数G=比重Z=绞入率 6。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 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25.4 / T d=编织铜线径T=锭数N=每锭条数G=铜比重

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 PVC-1.45;LDPE-0.92;HDPE-0.96;PEF(发泡)-0.65;FRPE-1.7;Teflon(FEP)2.2;Nylon-0.97;PP-0.97;PU-1.21 棉布带-0.55;PP绳-0.55;棉纱线-0.48 (均为假比重) 有关电缆线径、截面积、重量估算公式 一、估算铜、铁、铝线的重量(kg/km) 重量=截面积×比重S=截面积(mm2) 1. 铜线W=9S W=重量(kg) 2. 铝线W=3S d=线径(mm) 3. 铁丝W=8S 实际铜的比重8.9g/cm3、铝的比重2.7g/cm3、铁的比重7.8g/cm3 二、按线径估算重量(kg/km) 1. 铜线W=6.98d2≈7d2 2. 铝线W=2.12d2≈2d2 3. 铁丝W=6.12d2≈6d2 三、估算线径和截面积 S=0.785d2

电缆沟工程量计算

电缆沟工程量计算 1、本章的电缆敷设定额适用于10千伏以下的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敷设。定额系按平原地区和厂内电缆工程的施工条件编制的,未考虑在积水区、水底、井下等特殊条件下的电缆敷设,厂外电缆敷设工程按本册第十章有关定额另计工地运输。 2、电缆在一般山地、丘陵地区敷设时,其定额人工乘以系数1.3。该地段所需的施工材料如固定桩、夹具等按实另计。 3、电缆敷设定额未考虑因波形敷设增加长度、弛度增加长度、电缆绕梁(柱)增加长度以及电缆与设备连接、电缆接头等必要的预留长度,该增加长度应计入工程量之内。 4、本章的电力电缆头定额均按铝芯电缆考虑的,铜芯电力电缆头按同截面电缆头定额乘以系数 1.2,双屏蔽电缆头制作安装人工乘以系数1.05。 5、电力电缆敷设定额均按三芯(包括三芯连地)考虑的,5芯电力电缆敷设定额乘以系数1.3;6芯电力电缆乘以系数1.6,每增加一芯定额增加30%,以此类推。单芯电力电缆敷设按同截面电缆定额乘以0.67。截面400mm2以上至800mm2的单芯电力电缆敷设按400mm2电力电缆定额执行。240mm2以上的电缆头的接线端子为异型端子,需要单独加工,应按实际加工价计算(或调整定额价格)。 6、电缆沟挖填方定额亦适用于电气管道沟等的挖填方工作。 7、桥架安装:

(1)桥架安装包括运输、组合、螺栓或焊接固定,弯头制作,附件安装,切割口防腐,桥式或托板式开孔,上管件隔板安装,盖板及钢制梯式桥架盖板安装。 (2)桥架支撑架定额适用于立柱、托臂及其他各种支撑架的安装。本定额已综合考虑了采用螺栓、焊接和膨胀螺栓三种固定方式,实际施工中,不论采用何种固定方式,定额均不作调整。 (3)玻璃钢梯式桥架和铝合金梯式桥架定额均按不带盖考虑,如这两种桥架带盖,则分别执行玻璃钢槽式桥架定额和铝合金槽式桥架定额。(4)钢制桥架主结构设计厚度大于3mm时,定额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2。 (5)不锈钢桥架按本章钢制桥架定额乘以系数1.1执行。 8、本章电缆敷设系综合定额,已将裸包电缆、铠装电缆、屏蔽电缆等因素考虑在内,因此凡10KV以下的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均不分结构形式和型号,一律按相应的电缆截面和芯数执行定额。 9、电缆敷设定额及其相配套的定额中均未包括主材(又称装置性材料),另按设计和工程量计算规则加上定额规定的损耗率计算主材费用。 10、直径Φ100以下的电缆保护管敷设执行本册配管配线章有关定定额。 11、本章定额未包括下列工作内容:

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1.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 G=铜比重 N=条数 K1=铜线绞入率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 2.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 D=绝缘外径 d=导体外径 G=绝缘比重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 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 D1=完成外径 D=上过程外径 G=绝缘比重 4。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 D=上过程外径 t=包带厚度 G=包带比重 Z=重叠率(1/4Lap = 1.25) 5。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 d=铜线径 N=条数 G=比重 Z=绞入率 6。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 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 25.4 / T d=编织铜线径 T=锭数 N=每锭条数 G=铜比重 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 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 PVC-1.45;LDPE-0.92;HDPE-0.96;PEF(发泡)-0.65;FRPE-1.7; Teflon(FEP)2.2;Nylon-0.97;PP-0.97;PU-1.21

工程量计算规则解释电气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量计算 (1)工程数量的计算 工程数量的计算应按规范中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进行。 工程量计算规则是指对清单项目工程量的计算规定。除另有说明外,所有清单项目的工程量应以实体工程量为准,并以完成后的净值计算;投标人投标报价时,应在单价中考虑施工中的各种损耗和需要增加的工程量。 电力电缆: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长度计算(含预留长度及附加长度); 桥架: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长度计算; 配线: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长度以单线长度计算(含预留长度); 配管: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长度计算; 定额工程量计算 电气配管工程量计算 定额说明: 1、各种配管应区别不同敷设方式、敷设位置、管材材质、规格,以“延长米”为计量单位,不扣除管路中间的接线箱(盒)、灯头盒、开关盒所占长度。 2、配管工程中未包括钢索架设及拉紧装置、接线箱、盒、支架的制作安装,其工程量应另行计算。 一、配管工程量计算 配管工程以所配管的材质、敷设方式以及按管的规格划分定额子目。 (一)计算规则及其要领:

1、计算规则:各种配管工程量以管材质、规格和敷设方式不同,按“延长米”计量,不扣除接线盒(箱)、灯头盒、开关盒所占长度。 2、计算要领:从配电箱起按各个回路进行计算,或按建筑物自然层划分计算,或按建筑平面形状特点及系统图的组成特点分片划块计算,然后汇总。千万不要“跳算”,防止混乱,影响工程量计算的正确性。 (二)计算方法:计算配管的工程量,分两步走,先算水平配管,再算垂直配管。 1、水平方向敷设的管,以施工平面布置图的管线走向和敷设部位为依据,并借用建筑物平面图所标墙、柱轴线尺寸进行线管长度的计算, 2、垂直方向敷设的管(沿墙、柱引上或引下),其工程量计算与楼层高度及与箱、柜、盘、板、开关等设备安装高度有关。 3、当埋地配管时(FC),水平方向的配管按墙、柱轴线尺寸及设备定位尺寸进行计算。穿出地面向设备或向墙上电气开关配管时,按埋的深度和引向墙、柱的高度进行计算 (三)配管工程量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1.不论明配还是暗配管,其工程量均以管子轴线为理论长度计算。水平管长度可按平面图所示标注尺寸或用比例尺量取,垂直管长度可根据层高和安装高度计算。 2.在计算配管工程量时要重点考虑管路两端、中间的连接件: ①两端应该预留的要计入工程量(如进、出户管端); ②中间应该扣除的必须扣除(如配电箱等所占长度)。 3.明配管工程量计算时,要考虑管轴线距墙的距离,如在设计无要求时,一般可以墙皮作为量取计算的基准;设备、用电器具作为管路的连接终端时,可依其中心作为量取计算的基准。

电线电缆重量计算

电线电缆重量计算:(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铜的重量习惯的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8.89=kg/km 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8.89=1066.8kg/km 1。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 d=铜线径 G=铜比重 N=条数 K1=铜线绞入率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 2。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 D=绝缘外径 d=导体外径 G=绝缘比重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 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 D1=完成外径 D=上过程外径 G=绝缘比重 4。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 D=上过程外径 t=包带厚度 G=包带比重 Z=重叠率(1/4Lap = 1.25) 5。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 d=铜线径 N=条数 G=比重 Z=绞入率 6。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 25.4 / T d=编织铜线径 T=锭数 N=每锭条数 G=铜比重 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 PVC-1.45;LDPE-0.92;HDPE-0.96;PEF(发泡)-0.65;FRPE-1.7;Teflon(FEP)2.2;Nylon-0.97;PP-0.97;PU-1.21 棉布带-0.55;PP绳-0.55;棉纱线-0.48

电缆沟工程计算式

1、圆100mmRC管单价40元/米,每延米过道电缆沟用钢管3米。 2、C15商砼单价580元/方,每延米过道电缆沟用C15商砼0.046 方。 3、C30商砼单价600元/方,每延米过道电缆沟用C30商砼0.132方。 4、回填砂单价140 /方,每延米过道电缆沟用回填砂0.112 方。 5、红砖盖单价1元/块,每延米过道电缆沟用红砖16块。 6、破除路面80元/平米,每延米过道电缆沟破除路面0.66平米。 7、土方挖换填单价40元/方,每延米过道电缆沟开挖土方0.482方。每延米过道电缆沟单价=圆100mmRC管+C15商砼+C30商砼+砂+红砖+破除路面+土方挖填 =40*3+580*0.046+600*0.132+140*0.112+1*16+80*0.66+40*0.482 =120+26.68+79.2+15.68+16+52.8+19.28 =323.64元/延米

1、圆110mmPVC管单价30元/米,每延米绿化带电缆沟用钢管3米。 2、C15商砼单价580元/方,每延米绿化带电缆沟用C15商砼0.046 方。 3、回填砂单价140 /方,每延米绿化带电缆沟用回填砂0.112 方。 4、红砖盖单价1元/块,每延米绿化带电缆沟用红砖16块。 5、土方挖换填单价40元/方,每延米绿化带电缆沟开挖土方0.482方。 每延米绿化带电缆沟单价=圆110mmPVC管+C15商砼+砂+红砖+土方换挖填 =30*3+580*0.046+140*0.112+1*16+40*0.482 =90+26.68++15.68+16+19.28 =167.64元/延米

电线电缆材料定额计算-公式与示例

电线电缆材料定额计算——公式与示例 电线电缆是料重工轻的产品,其材料用量对成本有很大影响。依据电线电缆结构进行材料定额(净重)计算,是工艺控制和成本控制的要求,也是电线电缆报价的基础。 电线电缆的定额计算,在王春江编著的《电线电缆手册(第1册)》中的“电线电缆的结构计算”一章中已作了阐述,由于缺乏相关参数和推导,很多读者在理解和应用中感到困难。本文试图对电线电缆定额计算进行归纳整理、举例说明和详细阐述,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本篇先整理出材料定额计算的常用公式并举例计算,后面各篇再针对其中问题逐一剖析。 1 电线电缆材料定额计算常用公式 1.1 圆形导体单位长度重量 24 n m W d n K N K πρη=******* ① 式中: W ——导体单位长度重量,kg/km ; d ——单线直径,mm ; n ——单线根数; ρ——导体密度,g/cm 3 ; n K ——导体单线平均绞入系数; N ——绝缘线芯根数; m K ——绝缘线芯绞入系数; η——紧压系数。 1.2 圆形护层(包括绝缘、护套、屏蔽层等)单位长度重量 1. 2.1 实体护层 0*()****m W D t t N K πρ=+ ② 1.2.2 绕包护层

0)** 1*(nt nt k W D ρ π+±= ③ 1.2.3 编织护层 2 0**(2)***2 W d D d p πλρ= + ④ ②~④式中:W ——护层单位长度重量,kg/km ; 0D ——护层前外径,mm ; t ——护层厚度,mm ; ρ——护层密度,g/cm 3 ; N ——护层线芯根数; m K ——护层线芯绞入系数; n ——绕包层数; k ——重叠率或间隙率; d ——编织丝直径,mm ; p ——编织层单向覆盖率; λ——编织交叉系数。 1.3 圆形成缆填充料单位长度重量 22 ***)***44 (f c m D N D K W ππ ρτ-= ⑤ 式中: W ——填充料单位长度重量,kg/km ; f D ——成缆外径,mm ; c D ——绝缘线芯外径,mm ; N ——绝缘线芯根数; ρ——填充料密度,g/cm 3 ;

电缆截面选择的注意事项(改).

关于电缆截面选择的注意事项 摘要:本文结合建筑电气设计的实践经验,详细探讨配电设计中对于低压电缆截面选择遇见的设计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以供类似工程的电气设计参考。 前言:据《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第3.2.2条规定,选择导体截面,应符合1 按敷设方式及环境条件确定的导体载流量,不应小于计算电流; 2 导体应满足线路保护的要求;笔者根据自已多年工作实践中遇到的几个容易忽视的问题,谈谈以下自已的看法并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 1、不同工作温度的电缆,电线共用电缆槽盒内敷设时导体截流量的降低系数的适用问题 实际工程中我们经常利用金属线槽作为电缆,电线的主要敷设方式,有的设计人员把低压电力电缆,电线共用金属线槽多回路成束敷设,然后把电缆、电线沿线槽敷设时初始载流量允许值乘以《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表7.4.4-1 多回路或多根多芯电缆成束敷设的校正系数,作为各回路的电缆,电线设计载流量。笔者认为这种载流量计算方法并不能符合《布线系统载流量》GB/T 16895.15-2002第523.4条“电缆束的降低系数适用于具有相同最高运行温度的绝缘导体或电缆束,含有不同允许最高运行温度的绝缘导体或电缆束,束中所有绝缘导体或电缆的载流量应根据其中允许最高运行温度最低的那根电缆的温度来选择,并用适当的电缆束降低系数来校正”这一规定。

例如BV导线或VV电缆与YJV电缆共用线槽敷设时,BV导线或VV电缆的最高运行温度为70度,而YJV电缆的最高运行温度为90度,那么YJV电缆的初始载流量应按最高运行温度70度时的载流量选取,然后再乘以“多回路或多根多芯电缆成束敷设的校正系数”。比如《建筑电气常用数据》04DX101-1图集6-6页查得YJV-4*35+1*16电缆单回路敷设在线槽内,环境温度35度时的载流量为122A,由于YJV电缆与BV或VV电缆共用线槽成电缆束敷设,所以YJV-4*35+1*16电缆载流量由04DX101-1图集6-9页查得仅为93A,即工作温度70时YJV电缆载流量仅为90度工作温度时的载流量的75%,导致了未能充分利用YJV电缆截面。 《布线系统载流量》GB/T 16895.15-2002表52-B2注释1)“表52-C1至52-C4的敷设方法B1和B2给出的载流量值仅指单回路而言,当在电缆槽盒内敷设多回路时,不论槽盒内有无隔板,表52-E1中的电缆束降低系数都是适用的”。由此条文可以得知,当YJV电缆与BV电线、VV电缆共用线槽敷设时,不论线槽内有无隔板分隔电缆与电线回路,YJV电缆应按允许最高运行温度70度时的载流量来选择,并用适当的电缆束降低系数来校正载流量。 2、沿电缆槽盒内敷设的电缆束含有不同导体截面的绝缘导体或 电缆时,应沿不同金属线槽敷设,以免小截面电缆过负荷 大多设计人员习惯将同一路径不同大小截面的电缆共用金属线槽成束敷设,并以电缆的初始载流量乘以“多回路或多根多芯电缆成束敷设的校正系数”,这种计算方式同样不符合《布线系

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1 。导体用量:(Kg/Km)=d A 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G=铜比重N二条数K1 =铜线绞入率K2=芯线绞入率C= 绝缘芯线根数 2。绝缘用量:(Kg/Km )=(DA2 - dA2 )* 0.7854 * G * C * K2 D=绝缘外径d=导体外径G=绝缘比重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 3。外被用 量:(Kg/Km )= ( D1A2 - DA2 ) * 0.7854 * G D1=完成外径D=上过程外径G=绝缘比重 4。包带用 量:(Kg/Km )= DA2 * 0.7854 * t * G * Z D=上过程外径t=包带厚度G=包带比重Z=重叠率(1/4Lap = 1.25) 5。缠绕用(Kg/Km )= dA2 * 0.7854 * G * N * Z d=铜线径N=条数G=比重Z=绞入率 6。编织用(Kg/Km )= dA2 * 0.7854 * T * N * G / cos 0 0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25.4 / T d=编织铜线径T=锭数N=每锭条数G=铜比重 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 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

PVC-1.45; LDPE-0.92 ; HDPE-0.96 ; PEF (发泡)-0.65; FRPE-1.7 ; Teflon (FEP)2.2;Nylon-0.97;PP-0.97;PU-1.21 棉布带-0.55; PP绳-0.55;棉纱线-0.48 (均为假比重) 有关电缆线径、截面积、重量估算公式 一、估算铜、铁、铝线的重量(kg/km ) 重量二截面积址比重S我面积(mm2) 1. 铜线W=9S W= 重量(kg) 2. 铝线W=3S d=线径(mm) 3. 铁丝W=8S 实际铜的比重8.9g/cm3、铝的比重2.7g/cm3、铁的比重7.8g/cm3 二、按线径估算重量(kg/km ) 1. 铜线W=6.98d2?7d2 2. 铝线W=2.12d2?2d2 3. 铁丝W=6.12d2?6d2 三、估算线径和截面积 S=0.785d2 怎样选取导体截面首先计算负荷距(架空线) 负荷距二功率X长度

最新12×15m电缆沟结构计算

12×15m电缆沟结构 计算

电缆沟计算书 设计条件: 1、沟宽B=1.2m 2、沟高H=1.5m 3、顶板搁置长度0.25m 4、覆土厚度=1m 5、沟墙厚度=0.63m 6、顶板厚度=0.2m 7、底板厚度=0.2m 材料参数:砖采用粉煤灰蒸压砖,砂浆等级M10,对应抗弯拉强度f tm=0.12Mpa 覆土重度按18KN/m3内摩擦角30度 车辆荷载:城-A 荷载: 顶板土重=18*1.2*1.27=27.43KN/m2 顶板重=25*0.2*1.2=6KN/m2 墙体重=19*0.63*2*1.2=28.73KN/m 堆积荷载=10*1.4=14KN/m2 土侧压力及堆积荷载侧压力: 上端=(18*1.2*1.27)/3=9.15KN/m 下端=(18*2.7*1.27)/3=20.57KN/m 车辆荷载:

按照城-A标准,车辆传递到盖板顶的竖向压力=35.13KN/m2,分布面积为1.65×6.9m2 根据JTG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车辆荷载换算土层厚度=20/18=1.11m。沟墙计算工况:考虑土侧压力、车辆荷载、盖板对沟墙的有力作用 土压力及等代车辆荷载作用:上端q1=18*(1+0.2+1.11)*1.27/3=17.60KN/m 下端 q2=18*(1+0.2+1.11+1.5)*1.27/3=29.03KN/m 底端弯矩M1=17.60*1.5^2/8=4.95 KN×m M2=(29.03-17.60)*1.5^2/15=1.72 KN×m M=M1+M2=6.67KN×m 盖板对沟墙的有利弯矩 M0=0.25*(18*1.2+25*0.2)*1.2*(0.63-0.25)=3.03KN×m 弯矩校验: M合=6.67-3.03/2=5.16KN×m 砌体W=1*0.63^2/6=0.06615 F tm W=120*0.06615=7.94KN*m 弯矩满足要求 底端水平力R A=5* q1*H/8+2*(q2-q1)*H=5*17.60*1.5/8+2*(29.03- 17.60)*1.5/5=23.36KN 顶端水平力R B=3*q1*H/8+1*(q2-q1)*h/10=3*17.60*1.5/8+1*(29.03- 17.60)*1.5/10=11.61KN 剪力校验: f v bz=120*1*0.63*2/3=50.4KN R A、R B均满足要求。 盖板: 盖板较小不超过车辆荷载传递范围

110kV电缆选型及截面选择

1.电缆选型 绝缘材料 考虑电缆线路安全以及施工管理方便,并考虑以往的运行维护经验、电缆选用交联聚乙烯电缆。 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具有较好的电性能和物理性能,耐热性能好、软化点高、热变形小,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老化稳定性;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完善,如采用聚乙烯高纯净化、导体屏蔽、绝缘层、绝缘屏蔽三层同时共挤、干式硬化法,加上防水的纵向防水层,护套选用了具有防水性能良好的聚乙烯护套,表面有导电石墨涂层等措施对于防止早期的电缆由于绝缘气隙、杂质、水分等产生的水树生长起了良好的作用。同时XLPE电缆可耐小半径弯曲,重量轻、安装简便、安全可靠、与充油电缆相比,其接续与终端处理也比较容易。因此安装费用也较低廉,从安全及环境保护来看,交联聚乙烯绝缘没有油料渗漏,以及防暴性能较好的优点。 因此考虑到电缆线路的安全及施工,运行维护方便,并结合以往电缆线路的运行经验,本工程电缆选用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绝缘标称厚度16.5mm。 金属护套 电缆的防水构造以铅包或皱纹铝包效果最好,铅套电缆的优点是柔软,弯曲性能、密封性和耐腐蚀性好,便于敷设,也便于电缆附件的安装,适用于防水、防潮以及防腐蚀性要求较高的场合。皱纹铝包的优点是机械强度高。铝包与皱纹铝包相比较,相同截面情况下铅套的电缆外经小,耐腐蚀性好,同时铅套对施工有利,缺点是电缆单位自重较重。根据福州局已有电缆工程运行情况及本工程的特点,推存采用化学稳定性好的铅包电缆。 外护套 规程规定在潮湿、含化学腐蚀环境或易受谁浸泡的电缆,金属护套上尚应有挤塑外套,以保护金属护套免受腐蚀。目前常用的电缆挤塑外护套材料有聚乙烯(PE)或聚氯乙烯(PVC)。 聚氯乙烯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比聚乙烯好,且在燃烧时分解的氯气有助于阻燃,故一般多采用聚氯乙烯,但聚氯乙烯对化学腐蚀的耐受性能不及聚乙烯,

电线电缆常用的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常用的计算公式 2010年11月29日08:37 生意社 生意社11月29日讯 1、导体的截面 1)单根导体 S = πd2/4 (mm2) 2)正规绞合导体 S = (πd2/4)* n * k1 其中d——导体外径(mm) n——绞线根数 k1——绞入系数 π——圆周率, 2、导体的重量 W = S * ρ* L 其中W——导体重量(kg) ρ——材料密度,铜,铝 L——导体的长度(km) 3、绝缘外径 D = d + 2*t (mm) 其中D——绝缘外径 (mm) d——导体外径 (mm) t——绝缘厚度 (mm) 4、绝缘层截面积 S1 = (D2–d2)*π/4

或S1= π*(d+t)* t 5、绝缘层的重量 W1 = S1* ρ* L 其中W1——重量(kg) ρ——材料密度,PVC为~,XLPE为 L——线芯的长度(km) 护套的外径、截面积、重量与绝缘层计算方法相同。截~ = (D2 -D2k1—— 6、绞合外径 以下介绍的是正规绞合结构的绞合外径计算方法: 正规绞合一般外层的根数比内层多6根。 1+6的结构:D0 = 3 * d 2+8的结构:D0 = 4 * d 3+9的结构:D0 = * d 4+10的结构:D0 = * d 5+11的结构:D0 = * d

如果外面还有一层或多层,则 D = D0 + 2 * n * d 其中n——绞合层数 一、电线电缆材料用量 铜的重量习惯的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kg/km 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km 1、导体用量:(Kg/Km)=d^2 * * G * N * K1 * K2 * C / d=铜线径G=铜比重N=条数K1=铜线绞入率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2、绝缘用量:(Kg/Km)=(D^2 - d^2)* * G * C * K2 D=绝缘外径d=导体外径G=绝缘比重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 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 G D1=完成外径D=上过程外径G=绝缘比重 4、包带用量:(Kg/Km)= D^2 * * t * G * Z D=上过程外径t=包带厚度G=包带比重Z=重叠率(1/4Lap = 5、缠绕用量:(Kg/Km)= d^2 * * G * N * Z d=铜线径N=条数G=比重Z=绞入率 6、编织用量:(Kg/Km)= d^2 * * T * N * G / cosθ θ = atan( 2 * * ( D + d * 2 )) * 目数/ / T

高压电缆截面选择计算书

电缆截面选择计算 1.计算条件 A.环境温度:40℃。 B.敷设方式: 穿金属管敷设; 金属桥架敷设; 地沟敷设; 穿塑料管敷设。 C.使用导线:铜导体电力电缆 6~10kV高压:XLPE(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380V低压:PVC(聚氯乙烯绝缘)或XLPE电力电缆。 2.导线截面选择原则 导线的载流量 1)载流量的校正 A.温度校正 K1=√(θn-θa)/(θn-θc)式中:θn:导线线芯允许最高工作温度,℃; XLPE绝缘电缆为90℃,PVC绝缘电缆为70℃。 θa:敷设处的环境温度,℃; θc:已知载流量数据的对应温度,℃。 2)敷设方式的校正

国标《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中给出了不同敷设方式的校正系数。综合常用的几种敷设方式的校正系数,并考虑到以往工程的经验及经济性,取敷设方式校正系数K2= 3)载流量的校正系数 K=K1×K2 电力电缆载流量表 表1 6~10kV XLPE绝缘铜芯电力电缆载流量表 表2 1kV PVC绝缘电力电缆载流量表

3×50mm2115813×300mm2375263表3 1kV XLPE绝缘电力电缆载流量表 电缆规格 空气中 40℃(A)电缆桥架中 40℃(A) 电缆规格 空气中 40℃(A 电缆桥架 中40℃(A) 3×4mm233233×70mm2176123 3×6mm241293×95mm2213149 3×10mm257403×120mm2246172 3×16mm276533×150mm2279195 3×25mm298683×185mm2319223 3×35mm2119833×240mm2374262 3×50mm21431003×300mm2426298 短路保护协调 1)6~10kV回路电力电缆短路保护协调 S≥I×√t×102/C 式中:S:电缆截面,mm2; I: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A; t:短路切除时间,秒。 C:电动机馈线C=15320;其他馈线C=13666 2)380V低压回路电力电缆短路保护协调 配电线路的短路保护协调 S≥I×√t/K

电线电缆的计算公式、平方、重量

铜的重量习惯上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8.89=kg/km 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8.89=1066.8kg/km 1 、导体用量:(Kg/Km)=d^ 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 d=铜线径G=铜比重N=条数K1=铜线绞入率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 2、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 D=绝缘外径d=导体外径G=绝缘比重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 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 D1=完成外径D=上过程外径G=绝缘比重 4、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 D=上过程外径t=包带厚度G=包带比重Z=重叠率(1/4Lap = 1.25) 5、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 d=铜线径N=条数G=比重Z=绞入率 6、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 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25.4 / T d=编织铜线径T=锭数N=每锭条数G=铜比重 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 -1.35;麦拉-1.37 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0.035+1(符合电力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4mm,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8mm) 2.在线测量护套厚度: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π 或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0.1592 3.绝缘厚度最薄点:标称值×90%-0.1 4.单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5%-0.1 5.多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0%-0.2 6.钢丝铠装:根数= {π×(内护套外径+钢丝直径)}÷(钢丝直径×λ) 重量=π×钢丝直径2×ρ×L×根数×λ 7.绝缘及护套的重量=π×(挤前外径+厚度)×厚度×L×ρ 8.钢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2×厚度-1) ×2×厚度×ρ×L}/(1+K) 9.包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层数×厚度)×层数×厚度×ρ×L}/(1±K) 其中:K为重叠率或间隙率,如为重叠,则是1-K;如为间隙,则是1+K ρ为材料比重;L为电缆长度;λ绞入系数。 导线截面积与载流量的计算 一、一般铜导线载流量导线的安全载流量是根据所允许的线芯最高温度、冷却条件、敷设条件来确定的。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2。<关键点> 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2。如:2.5 mm2 BVV铜电线电缆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2.5×8A/mm2=20A 4 mm2 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4×8A/mm2=32A 二、计算铜导线截面积利用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5~8A/mm2,计算出所选取铜导线截面积S的上下范围:S=< I /(5~8)>=0.125 I ~0.2 I(mm2)S-----铜导线截面积(mm2)I-----负载电流(A) 三、功率计算一般负载(也可以成为用电器,如点灯、冰箱等等)分为两种,一种式电阻性负载,一种是电感性负载。对于电阻性负载的计算公式:P=UI 对于日光灯负载的计算公式:P=UIcosф,其中日光灯负载的功率因数cosф=0.5。不同电感性负载功率因数不同,统一计算家庭用电器时可以将功率因数cosф取0.8。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家庭所有用电器加上总功率

电线及电缆截面的选择及计算要点

低压导线截面的选择,有关的文件只规定了最小截面,有的以变压器容量为依据,有的选择几种导线列表说明,在供电半径上则规定不超过0.5km。本文介绍一种简单公式作为导线选择和供电半径确定的依据,供电参考。 1低压导线截面的选择 1.1选择低压导线可用下式简单计算: S=PL/CΔU%(1) 式中P——有功功率,kW; L——输送距离,m; C——电压损失系数。 系数C可选择:三相四线制供电且各相负荷均匀时,铜导线为85,铝导线为50;单相220V供电时,铜导线为14,铝导线为8.3。 (1)确定ΔU%的建议。根据《供电营业规则》(以下简称《规则》)中关于电压质量标准的要求来求取。即:10kV及以下三相供电的用户受电端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对于380V则为407~354V;220V单相供电,为额定电压的+5%,-10%,即231~198V。就是说只要末端电压不低于354V和198V就符合《规则》要求,而有的介绍ΔU%采用7%,笔者建议应予以纠正。 因此,在计算导线截面时,不应采用7%的电压损失系数,而应通过计算保证电压偏差不低于-7%(380V线路)和-10%(220V线路),从而就可满足用户要求。 (2)确定ΔU%的计算公式。根据电压偏差计算公式,Δδ%=(U2

-U n)/U n×100,可改写为:Δδ=(U1-ΔU-U n)/U n,整理后得: ΔU=U1-U n-Δδ.U n (2) 对于三相四线制用(2)式:ΔU=400-380-(-0.07×380)=46.6V,所以ΔU%=ΔU/U1×100=46.6/400×100=11.65;对于单相220V,ΔU=230-220-(-0.1×220)=32V,所以ΔU% =ΔU/U1×100=32/230×100=13.91。 1.2低压导线截面计算公式 1.2.1三相四线制:导线为铜线时, S st=PL/85×11.65=1.01PL×10-3mm2(3) 导线为铝线时, S sl=PL/50×11.65=1.72PL×10-3mm2(4) 1.2.2对于单相220V:导线为铜线时, S dt=PL/14×13.91=5.14PL×10-3mm2(5) 导线为铝线时, S dl=PL/8.3×13.91=8.66PL×10-3mm2(6) 式中下角标s、d、t、l分别表示三相、单相、铜、铝。所以只要知道了用电负荷kW和供电距离m,就可以方便地运用(3)~(6)式求出导线截面了。如果L用km,则去掉10-3。 1.5需说明的几点 1.5.1用公式计算出的截面是保证电压偏差要求的最小截面,实际选用一般是就近偏大一级。再者负荷是按集中考虑的,如果负荷分散,所求截面就留有了一定裕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