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输电线路和电缆输电线路对辐射环境影响论文

架空输电线路和电缆输电线路对辐射环境影响论文
架空输电线路和电缆输电线路对辐射环境影响论文

架空输电线路和电缆输电线路对辐射环境的影响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建成运行的典型110kv架空输电线路和110kv电缆输电线路的实测,对比分析两种不同输电方式下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相应的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输电线路;电磁辐射;环境影响

0.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城市用电量的增多,高压输变电设施开始引入城区并不断的增多。由于对相关知识的缺乏,使得生活在高压输变电设施附近的人们对其产生的电磁辐射产生一定的恐惧性,高压输电线路所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结合江苏某输电线路工程实例,测量及分析了110kv架空输电线路和110kv电缆输电线路运行中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相应的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措施与建议,为同类电磁项目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减少人们对高压线下生活的恐惧心理。

1.输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相关标准

参照《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标准执行:①居民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为4kv/m;

②公众全天辐射的工频限值为80a/m(0.1mt) ( 国际辐射保护协会对公众全天辐射时的工频限值)。

2.110kv架空输电线路和110kv电缆输电线路实测结果

220kV输电线路工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220kV 双分裂双回路输电线路设计 学 生:阳文闯 指导教师:孟遂民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摘要:本设计讲述了某平丘区段架空输电线路设计的全部内容,主要设计步骤是按《架空输电线路设计》书中的设计步骤,和现实中的设计步骤是不一样的。本设计包括导线、地线的比载计算、临界档距、最大弧垂的判断,力学特性的计算,金具的选取,定位排杆,代表档距的计算,各种校验,杆塔荷载的计算,接地装置的设计以及基础设计等。在本次设计中,重点是线路设计,杆塔定位和基础设计。 关键词: 导线 避雷线 比载 应力 弧垂 杆塔定位 Abstract :In this text, it includes all the steps in of overhead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design, which is Accordance with 《the design of overhead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 but it is not the same with the reality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conductor and the ground wire's coMParing load critical span .the maximum arc-perpendiculer judgement .mechanics property's fixed position of shaft-tower. various checking .representative span's calculating. load ppplied on iron tower calculating. equipment used in the ground connection design. metal appliance choose .In this paper, it is the focal point of line design. iron tower design and fundament design ,at last ,it is simply introduced the iron tower erecting's design and fundament design followed with fundament construction. Key words :conductor overhead ground wire coMParing load stress arc-perpendiculer fixed position of shaft-tower (此文档为word 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优秀论文 审核通过 未经允许 切勿外传

环境影响评价论文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工程 环境问题一直是困扰着国际社会的全球性问题之一。 环境问题普遍出现是由于人类过于片面的追求经济发展,从而导致资源枯竭、污染加剧带来的恶果。人类谋求发展必然带来自然资源的消耗,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对环境产生破坏。自20世纪中叶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人类改造自然的行为遍布全球,人类活动逐渐成为地球不能承受之重,环境问题也逐渐从地区性问题发展成为波及世界各国的全球性灾难,出现了一系列引起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环境问题制约了人类的发展,开始逐渐受到重视。人类对于环境问题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一开始人们觉得环境问题的出现是由于科技的不发达造成的,寄希望于科技进步来消灭环境问题。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老的问题解决的同时新的环境问题又摆在了人们面前,并且更复杂和棘手。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问题不仅是一个科技的问题,也是围绕着政治、经济、哲学等多方面的综合体。基于这种观念,国际社会在经济、政治、科技、贸易等方面形成了广泛的合作关系,期以通过多种手段和渠道来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环境影响评价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 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简称EIA)也称环境预断评价或环境未来评价,是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之一,是指在从事建设项目或国家制定规划、政策和法律时,应当在计划阶段或正式实施前,就其对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事前加以调查、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相应的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意见和对策,并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是环境保护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 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实现环境管理模式由末端控制到全程控制的转变。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首先在于它的预测性,它强调在做出有关经济开发活动,如有关的规划、计划、政策或拟建项目之前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是一种预

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的运行维护(新版)

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的运行维 护(新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920

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的运行维护(新版) 一、架空线路的运行维护 巡视检查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线路设备的运行情况和周围的环境情况,及时发现线路故障,消除故障,保证安全运行。 线路运行巡视种类如下: (1)定期巡视。市区一般一月一次,郊区及农村至少一季一次,认真查看线路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沿线路环境变化情况。 (2)特殊巡视。在气候异常变化时或某些特殊情况下,应对线路的全线或某些地段或某些保护装置进行巡视。 (3)夜间巡视。检查线路接点有无发热打火,绝缘子是否放电等现象。一般每年至少一次,选择无月光时进行。 (4)故障巡视。线路发生故障,应立即查明发生故障的地点原因,消除故障,尽快恢复供电。

巡视的内容一般有: (1)杆塔基础有无下沉和倾斜,混凝土杆有无裂纹、疏松、断裂;防护设施是否有损坏,坍塌;有无树枝或蔓藤等植物危害线路安全。 (2)横担及金具有无锈蚀、歪斜、变形,螺栓是否紧固,螺母、开口销有无脱落。 (3)绝缘子有无闪络痕迹或损坏。 (4)导线有无断股;有无过紧过松,三相弛度是否平衡;导线上有无杂物,导线接头有无烧损现象;导线与绝缘子的绑线是否松开、脱落。 (5)拉线是否松弛、断股、锈蚀。 (6)接地线是否脱落或过热烧伤;接地体有无外露、严重腐蚀等。 (7)避雷器固定是否牢固,表面是否污秽;表面有无裂纹、损伤、闪络痕迹;保护间隙有无锈蚀,被其他物短接,间隙的距离是否满足要求。

输电线路安全(三)示范文本

文件编号:RHD-QB-K2126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输电线路安全(三)示 范文本

输电线路安全(三)示范文本 操作指导:该安全管理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三十七、电缆的铅包皮与钢甲必须用软铜线焊接后才能接地 电缆的铅包皮与钢甲之间有一薄层黄麻,用以保护铅包皮不受化学腐蚀。但当电缆有大故障电流流过铅包皮、钢甲而入地时,二者之间将产生电位差,将黄麻层最薄弱处击穿,并在该处产生电弧,将铅包皮烧溶成洞孔,从而破坏电缆的密封性。为了防止出现这种现象,通常使用不小于10毫米<sup>2< /sup>的多股铜线把铅包皮与钢甲焊接成等电位体后再接地。另一个作用是:雷击时埋入地下的钢甲可分流一部分电流,降低一部分接地电阻,为电缆后面

的设备的防雷提供有利条件。 三十八、为什么电力电缆经常在秋天的晚上被击穿 通常,粘性浸渍绝缘电力电缆的保护层、导电芯线、绝缘纸、绝缘油以及护套等的热膨胀系数均各不相同。当负荷增大或气候变热而使电缆温度升高时,由于电缆油的膨胀系数比其他材料大10倍左右,因此电缆的铅护套除自身膨胀外,还有受电缆油膨胀影响到附加膨胀量。而当负荷减小或气候变冷使电缆温度降低时,铅层不能恢复到原始状态。因此,电缆铅层与电缆油之间就会出现空气隙,电缆绝缘往往被击穿。秋天晚上,气温较低,电缆冷缩使夏天形成的气隙变大,从而出现电力电缆被击穿的现象。 三十九、高压电缆线路停电后可否立即进行检修工作

110kv双侧电源环网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设计毕业设计荐

内蒙古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论文) 110kv双侧电源环网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设计 内蒙古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 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内蒙古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作者签名:日期: 内蒙古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目录 引言.............................................................. 1 第一章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简介 (2) 1.1 继电保护的作用 (2) 1.2 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 (2) 1.3 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2) 1.4继电保护的设计原则 (3) 1.5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 (4)

第二章电力网的初步确定 (5) 2.1 系统中各元件的参数计算 (5) 2.1.1 发电机参数计算 (5) 2.1.2 变压器参数计算 (6) 2.1.3 线路参数计算 (6) 2.2 线路 TA、TV变比的选择 (7) 2.3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确定 (7) 2.3.1 中性点接地的要求 (7) 2.3.2 中性点接地的原则 (7) 2.3.3中性点接地的确定 (8) 2.4 系统运行方式确定原则 (9) 第三章电力网短路计算 (10) 3.1 电力系统中发生短路的后果 (10) 3.2 短路计算的目的 (10) 3.3 短路计算步骤 (11) 3.4 电力网短路点计算 (11) 第四章电网相间保护配置及整定计算.................................. 38 4.1 相间距离保护简介 (38) 4.1.1 距离保护原理 (38) 4.1.2 距离保护的特点 (38) 4.1.3 助增系数的计算原则 (39) 4.2 距离保护整定计算 (39) 内蒙古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4.2.1 线路AB的整定计算 (39) 4.2.2 线路BC的整定计算 (43) 4.3 距离保护的评价 (46) 第五章电网零序保护配置及整定计算.................................. 48 5.1 零序保护简介 (48) 5.1.1 零序电流保护的原理 (48) 5.1.2 零序电流保护的特点 (48) 5.2 零序短路电流计算的运行方式分析 (48) 5.2.1 流过保护最大零序电流的运行方式选择 (48) 5.2.2 最大分支系数的运行方式和短路点位置的选择 (49) 5.3 零序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 (49) 5.3.1 线路AB的整定计算 (49) 5.3.2 线路BC的整定计算 (53) 5.4 零序电流保护的评价 (57) 第六章输电线路的自动重合闸....................................... 59 6.1 自动重合闸的基本概念 (59)

环境影响评价论文、湿地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以三垟湿地为例 姓名 指导老师:宋国利 (生环学院,11环本,学号11112103110) 摘要本文主要探索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框架,指出由于湿地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应将非污染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放到重要位置。应重视工程项目对湿地水文条件、植物区系、动物种群改变以及移民和诱导开发的影响分析。从湿地分类开始提出用于保护湿地的措施与方法。以此来推广到维持现存的生态过程和自然系统,保护湿地的生态效益和功能,对湿地保护以及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有参考应用价值。 关键词湿地,三垟湿地,生态环境,环境影响评价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湿地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和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环境功能是极重要的物种基因库,也是人类最重要最适宜的生存环境之一。[1]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发展,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的污染破坏。三垟湿地地处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三垟街道,东邻温州开发区、龙湾区,南连茶山街道、南白象街道,西北连接梧田街道和城市中心区,规划总面积13平方公里。湿地内河流纵横交织,密如蛛网,形成了160余个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小岛屿”,水域面积和陆地比例达1.1:1。目前,三垟湿地正面临着工业污染的威胁,昔日清澈见底的河水出现大面积污染,已局部变红、变黑、变臭。尽管三垟街道去年投入2000万元疏浚治污、但现在三垟水质均在Ⅲ级以下。三垟街道的五金电镀、无纺布工业和生活污水都在侵蚀着原本清纯透明的三垟水体。更为可怕的威胁,是用地和水体存在着被大量蚕食的危险。许多人对三垟湿地虎视眈眈,一些部门已提出征用要求,三垟湿地存在被大量蚕食的威胁。三垟湿地距新的城市中心区仅2公里,已成为城市快速增长的前沿地带。三垟湿地作为“城市之肾”亟待保护。加强湿地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发挥湿地的生态效应,使三垟湿地成为观光旅游的胜地。[2] 1.2 湿地应遵循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我国政府于1992年7月31日正式加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并将我国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列入《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2000年制定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成为我国实施湿地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的行动指南。并且根据2005年2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布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认为保护湿地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所以,加强湿地科学研究,是认识了解湿地,促进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的发展保护湿地应时刻遵循可持续发展。 1.3 湿地面临的环境问题[3] 目前,污染日益严重,作为很容易受污染影响的湿地也难免会满目疮痍。主要表现在以

kV架空配电线路基本组成及杆上设备详解

1. 何为配电线路 输送电能的线路一般称为电力线路,其中由发电厂向电力负荷中心输送电能的线路以及电力系统之间的联络线路为输电线路,架设于变电(开关站)与变电站之间;由电力负荷中心向各个电力用户分配电能的线路为配电线路。故输电或者配电线路不能按电压等级来区分,只有看其功能作用,在一些地区110kV线路是分配给用户的配电线路,但在一些农村地区35kV也属于变电站与变电站之间的联络线路的输电线路。电力线路又分架空电力线路与电缆电缆线路,故配电线路又分架空配电线路及电缆配电线路。架空配电线路又分高压架空配电线路(35kV、110kV)、中压架空配电线路(20kV、10kV、6kV、3kV)、低压架空配电线路(220V、380V),本次小编介绍的主要是中压架空线路,部分涉及低压架空线路,下列阐述的架空配电线路主要指中压架空配电线路,小编不再重复说明。 ▲电网示意图 架空配电线路是采用电杆将导线悬空架设,直接向用户供电的配电线路。架空配电线路每条线路的分段点设置单台开关(多为柱上)。为了有效的利用架空走廊,在城市市区主要采用同杆并架方式。有双回、四回同杆并架;也有10kV、380V上下排同杆并架。架空线路按在网络的位置分主干线路和分支线路,在主干线路中间可以直接“T”接成分支线路(大分支线路),在分支线路中间可以直接“T”接又形成分支线路(小分支线路)。主干线和较大的分支线应装设分段开关。主干线路的导线截面一般为120-240mm2,分支线截面一般不少于70mm2。

架空线路具有架设简单;造价低;材料供应充足;分支、维修方便;便于发现和排除故障等优点,缺点是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供电可靠性较差;影响环境的整洁美观等。架空配电线路主要由电杆、横担、导线、拉线、绝缘子、金具及杆上设备等组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架空配电线路基本结构 架空线路最常见的有放射式和环网式两类。农村、山区中架空线路由于负荷密度较少、分散,供电线路长,导线截面积较少,大多部具备与其它电源联络的条件,一般采用树枝状放射式供电。低压架空线路也采用树枝状放射式供电。 城市及近郊区中压配电线路一般采用放射性环网架设,多将线路分成三段左右,每段与其它变电站线路或与本变电站其它电源线路供电,提高供电可靠性及运行灵活性。 架空配电线路的构成元件主要有导线、绝缘子、杆塔、拉线、基础、横担金具等,还包括在架空配电线路上安装的附属电气设备,如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跌落式熔断器等。 与电缆线路相比,架空线路的优点是成本低、投资少、施工周期少、施工周期短、易维护与检修、容易查找故障。缺点是占用空中走廊、影响城市美观、容易受自然灾害(风、雨、雪、盐、树、鸟)和人为因数(外力撞杆、风筝、

【】毕业设计(220kv输电线路工程设计)

220kV双分裂双回路输电线路设计 学生:阳文闯 指导教师:孟遂民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摘要:本设计讲述了某平丘区段架空输电线路设计的全部内容,主要设计步骤是按《架空输电线路设计》书中的设计步骤,和现实中的设计步骤是不一样的。本设计包括导线、地线的比载计算、临界档距、最大弧垂的判断,力学特性的计算,金具的选取,定位排杆,代表档距的计算,各种校验,杆塔荷载的计算,接地装置的设计以及基础设计等。在本次设计中,重点是线路设计,杆塔定位和基础设计。 关键词:导线避雷线比载应力弧垂杆塔定位 Abstract:In this text, it includes all the steps in of overhead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design, which is Accordance with《the design of overhead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 but it is not the same with the reality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conductor and the ground wire's coMParing load critical span .the maximum arc-perpendiculer judgement .mechanics property's fixed position of shaft-tower. various checking .representative span's calculating. load ppplied on iron tower calculating. equipment used in the ground connection design. metal appliance choose .In this paper, it is the focal point of line design. iron tower design and fundament design ,at last ,it is simply introduced the iron tower erecting's design and fundament design followed with fundament construction. Key words:conductor overhead ground wire coMParing load stress arc-perpendiculer fixed position of shaft-tower

环境影响评价论文正稿

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阐述了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指出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我国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手段和措施,对我国经济建设起了一定程度的保障作用。从法律法规、替代方案、公众参与等方面探讨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问题;对策 1、前言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世界各国的主要目标,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关键就是要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规划。要使制定的每一项战略和规划都能体现可持续性,这就要求在战略规划过程中对战略选择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容就是要分析各种战略选择的环境影响,从而使环境问题在政策、计划、规划和项目的各个决策层次上都得到充分的考虑。因此,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战略环境评价的采用提出了直接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 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这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在于从源头上对污染源进行控制,通过科学的环境规划、环境治理措施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减轻企业投产后的污染治理负担,从而避免“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化与法制化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重要法律保障,对于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

境造成不良影响具有重大意义。 2 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 我国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纳入法律,在国际环境保护立法中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是走在前面的。新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对各种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容、程序及相应的法律责任做了明确规定,从大围的发展规划到具体项目的建设,都必须执行“先评价,后建设”的规定,从而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发展契机。同时,各级环境管理部门积极参与各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参与政府的综合决策,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国自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来,制定了许多具体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法律法规和措施,建立了许多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机构,召开了一系列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会议,开展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学术研究和交流,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和方法,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技术。 3 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规定了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并明确了应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各类规划围,但我国对规定应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各类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却缺乏法律 约束。目前,除《中华人民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以及建设部2005 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外,还没有其他的法规依据。2005年,国务

高压架空电缆对地安全距离

高压架空线路对地距离要求

我国输电线路和居民房屋距离的规定 为确保输变电设施安全运行同时考虑公众的利益,电力部门在输电线路设计时,严格执行国家经贸委发布的《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确保输电线路跨越或邻近民房时,导线与建筑物的距离既符合安全要求,又满足环保有关标准。 输电线路跨越或邻近民房时,导线与建筑物距离的有关规定大致如下: 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 电压等级 距离 m 110kV 220kV 330kV 500kV 居民区 14 非居民区 11 交通困难地区 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距离 电压等级 110kV 220kV 330kV 500kV 距离 m 高压线路对建筑物安全距离 电气设备分为高压和低压两种 高压电气设备:对地电压在10KV,35KV,110KV,220KV及以上者; 低压电气设备:对地电压单相为220KV,三相为380KV (1)高压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 10KV最小垂直距离米 35KV最小垂直距离米 66KV—110KV最小垂直距离米 154KV—220KV最小垂直距离米 330KV最小垂直距离米

500KV最小垂直距离米 800KV最小垂直距离15米 (2)导线与建筑物之间最小的水平距离 10KV最小水平距离米 35KV最小水平距离米 66KV—110KV最小水平距离米 154KV—220KV最小水平距离米 330KV最小水平距离米 500KV最小水平距离米 800KV最小水平距离12米 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与地面之间最小垂直距离 小于1KV 居民区6米非居民区5米 1~10KV 居民区米非居民区5米 35~110KV 居民区米非居民区6米 220 KV 居民区米非居民区米 330 KV 居民区米非居民区米 10KV电力线路对地安全距离 10KV电力线路与居民区及工矿企业地区的安全距离为米; 非居民区,但是有行人和车辆通过的安全距离为米; 交通困难地区的安全距离为; 公路路面的安全距离7米; 铁道轨顶的安全距离为米; 通航河道最高水面的安全距离为6米; 不通航的河流、湖泊(冬季水面)的安全距离5米。

输电线路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本毕业设计以设计任务书为依据,以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技术规定准绳,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保证供电可靠,调度灵活,满足各项技术要求。 本次设计线路为220kV输电线路,其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供电的可靠性。本次输电线路设计的主要内容在对应于一定的导线截面、地形条件、和气象条件的组合,计算各气象条件和档距下导地线的应力及弧垂;根据计算结果绘制应力弧垂曲线及安装曲线指导工程施工;制作弧垂曲线模板,用弧垂曲线模板在平断面图上排定杆塔位置;对线路的使用条件全面检查和校验,保证各使用条件在规定的允许范围内;根据所处地区的土壤电阻率,合理铺设杆塔接地体,计算出线路耐雷水平及雷击跳闸率。 本文主要根据现的技术规程及资料对架空线路的防雷、金具及杆塔的原理、技术方面进行论述,其主要内容为导线地线设计、金具设计、杆塔设计、基础设计、防雷设计、编制铁塔施工技术手册。 关键词:220kV;线路设计;杆塔;接地

220kV(双回路)输电线路六号线工程设计 目录 摘要.............................................................. I 目录.......................................................... II 第一章导地线设计............................................ - 1 - 1.1导线的设计.................................................. - 1 - 1.2 导线选择.................................................... - 1 - 1.3 导线的比载.................................................. - 2 - 1.4 计算临界档距、判断控制气象.................................. - 4 - 1.5 地线选择.................................................... - 9 - 1.6 地线的比载.................................................. - 9 - 1.7 计算临界档距、判断控制气象................................. - 11 - 第二章金具设计.............................................. - 13 - 2.1 绝缘子的种类及选择......................................... - 13 - 2.2 悬式绝缘子片数确定......................................... - 14 - 2.3 按内过电压的要求进行校验................................... - 14 - 2.4 悬垂串的串的设计........................................... - 15 - 2.5 防振锤的设计............................................... - 17 - 2.6 间隔棒的选择............................................... - 20 - 第三章杆塔结构设计.......................................... - 21 - 3.1 杆塔定位................................................... - 22 - 3.2 杆塔定位后的校验........................................... - 23 - 3.3 导地线参数,及线路技术数据:............................... - 27 - 3.4 各种荷载组合气象条件....................................... - 27 - 3.5 杆塔荷载标准值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基础设计.............................................. - 37 - 4.1 基本要求................................................... - 37 - 4.2 自力式铁塔基础上拔校验:................................... - 37 - 4.3 地基压力计算............................................... - 40 - 第五章防雷设计.............................................. - 43 - 5.1 工频接地电阻............................................... - 43 - 5.2 耐雷水平................................................... - 44 - 5.3 雷击跳闸率................................................. - 46 - 第六章编制铁塔施工技术手册.................................. - 49 - 6.1 说明铁塔施工技术手册....................................... - 49 - 结论......................................................... - 54 - 致谢......................................................... - 55 - 参考文献..................................................... - 56 - 附录......................................................... - 57 - 附录A1.1 导线机械特性曲线图................................... - 57 - 附录A1.2 导线安装曲线图....................................... - 57 - 附录A1.3 悬垂绝缘子串双联组装图............................... - 57 -

架空线路架设及电缆埋地敷设方法

架空线路架设及电缆埋地敷设方案 架空线路必须架设在专用电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木上或脚手架上等不稳固的地方。 1、架空线路最少截面:为满足机械强度要求,铝线≥16mm2,铜线≥10mm2,跨越 公路电力线路档距内的绝缘铝线不少于35 mm2,铜线不少于16 mm2。 2、电缆接头:在一个档距内,每层架空线接头不得超过该层导线50%,且一根导 线只允许一个接头,跨越道路等档距内不得有接头。 3、电杆档距:最大不超过35米,线间距不得少于0.3米,上下横担间高压与低 压1.2米,低压与低压0.6米。 4、电杆及埋设:电杆应选用钢筋砼杆或木杆,其稍径不得小于0.13米,埋设深 度为杆长的十分之一加0.6米。 5、拉线:拉线宜用截面不小于Φ4*3的镀锌铁丝、拉线与电杆的夹角应在30~45 度之间,埋地深度不少于1米,钢筋砼杆上的拉线应高于地面2.5米处装设拉紧绝缘子。 6、室内配线:进户线过墙应穿管保护,距地面不得少于2.5米,并采取防雨措施, 室外应采用绝缘子固定。 (1)电缆干线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 (2)电缆穿越建筑物、构造物、道路、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及引出地面。从2米高度至地下0.2米处,必须架设防护套管。 (3)橡皮电缆架空敷设时,应沿墙壁或电杆设置,并用绝缘子固定,严禁使用金属裸线作绑线。橡皮电缆的最大弧垂距地面不得小于2.5米。

(4)在高层建筑的临时电缆配电必须采用电缆埋地引入。电缆垂直敷设的位置充分利用在建筑工程的竖井、电梯孔等,并应靠近电负荷中心,固定点每层楼不得小于一处。电缆水平敷设宜沿墙或门口固定,最大弧垂距地不小于1.8米。

输电线路安全三

输电线路安全(三)三十七、电缆的铅包皮与钢甲必须用软铜线焊接后才能接地 电缆的铅包皮与钢甲之间有一薄层黄麻,用以保护铅包皮不受化学 腐蚀。但当电缆有大故障电流流过铅包皮、钢甲而入地时,二者之 间将产生电位差,将黄麻层最薄弱处击穿,并在该处产生电弧,将 铅包皮烧溶成洞孔,从而破坏电缆的密封性。为了防止出现这种现象,通常使用不小于10毫米<sup>2</sup>的多股铜线把铅包皮 与钢甲焊接成等电位体后再接地。另一个作用是:雷击时埋入地下 的钢甲可分流一部分电流,降低一部分接地电阻,为电缆后面的设 备的防雷提供有利条件。 三十八、为什么电力电缆经常在秋天的晚上被击穿 通常,粘性浸渍绝缘电力电缆的保护层、导电芯线、绝缘纸、绝缘 油以及护套等的热膨胀系数均各不相同。当负荷增大或气候变热而 使电缆温度升高时,由于电缆油的膨胀系数比其他材料大10倍左右,因此电缆的铅护套除自身膨胀外,还有受电缆油膨胀影响到附加膨 胀量。而当负荷减小或气候变冷使电缆温度降低时,铅层不能恢复 到原始状态。因此,电缆铅层与电缆油之间就会出现空气隙,电缆 绝缘往往被击穿。秋天晚上,气温较低,电缆冷缩使夏天形成的气 隙变大,从而出现电力电缆被击穿的现象。 三十九、高压电缆线路停电后可否立即进行检修工作

不可以。因为高压电缆线路的电容一般都很大,储存有大量电荷,并有相当高的电压,如果停电后不放电就进行检修作业,接触电缆就有触电危险。所以,高压电缆线路停电后,必须先充分放电,然后才可进行检修工作。 四十、电力电缆的正常巡视检查项目对电力电缆进行正常巡视检查时应检查以下各项:(1)查看地下敷设有电缆线路的路面是否正常,有无挖掘痕迹和线路标桩是否完整。(2)在电缆线路附近的扩建和新建施工期间,电缆线路上不得堆置瓦石、矿渣、建筑材料、笨重物件、酸碱性排泄物或砌石灰坑等。 (3)进入房屋的电缆沟出口不得有渗水现象;电缆隧道和电缆沟内不应积水或堆积杂物和易燃物;不许向隧道或沟内排水。 (4)电缆隧道和电缆沟内的支架必须牢固,无松动或锈蚀现象,接地应良好。 (5)电缆终端头就无漏油、溢胶、放电、发热等现象。 (6)电缆终端瓷瓶应完整、清洁;引出线的连接线夹应紧固,无发热现象。 (7)电缆终端头接地必须良好,无松动、断股和锈蚀现象。 (8)对于电缆头,每1~3年应停电打开填注孔塞头或顶盖,检查盒内绝缘胶有无水分、空隙和裂缝等。

输电线路设计-毕业设计

摘要 本设计说明书中的主要内容包括有:首先,通过输送容量及功率因数利用经济电流密度来进行到县级避雷线型号的选择;在选出导线以后,利用已知的气象条件,计算出导线在各种气象条件时的应力及弧垂,进而绘制导线安装曲线图;利用最大弧垂计算出呼称高,选出合适的杆塔及对应的基础形式;最后进行绝缘子的选型以及防雷防振和保护和接地装置。 Abstract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instruction of this design includes:First, carries on the wire through the transportstion capacity and the power factor use economical current density and the line model choice; In selects after the wire, use the known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 calculates the wire hangs in each kind of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 time stress and the arc, tenth plan wire installs the diagram of curves; Using most hangs calculates shouts calls high, selects the appropriate pole tower and the corresponding foundation form; Finally is carries on the insulator the shanping as well as anti-radar quakeproof and the protetive earthling installment.

我国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和要求

我国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和要求 发布时间:2012-9-25 1:43:16 作者:中国电力技术专业网我国采用的电压等级有380/220V、6、10、35、66、110、154、220、330、500kV,其中154 kV为非标准电压等级,66 kV和330 kV为限制发展电压等级。 我国采用的电压等级有380/220V、6、10、35、66、110、154、220、330、500kV,其中154 kV为非标准电压等级,66 kV和330 kV为限制发展电压等级。 目前通常把10 kV及以下电力线路称为配电线路,其中把1 kV以下的线路称为低压配电线路,1~10 kV线路称为高压配电线路;35 kV及以上的电力线路称为送电线路,其中35 kV~220 kV线路称为高压送电线路,330~500 kV线路称为超高压送电线路。 根据电力事业的发展需要,将来可能发展750~1000 kV或更高的电压等级。之所以采用高电压来输送电能,是因为采用高电压输送电能有以下优点: 1、减少线路损耗; 2、提高送电功率; 3、输送距离远; 4、相对提高了线路安全性。 所以,电力系统大部分都采用高压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网内长距离、大功率的主要联络干线。 输电线路按其结构形式有架空电力线路和电缆电力线路。因架空线路与电缆线路比,具有建设速度快、检修维护方便、输送容量大、综合造价低等优点,我国电力线路主要采用架空电力线路形式。架空电力线路一般使用在城市外的长距离的旷野或高山上,而城市中为城市美观现多采用电缆下地。 架空电力线路的组成元件主要有导线、避雷线和接地体、绝缘子、金具、杆塔、拉线和基础。 对电力线路的基本要求是: 1、保证线路架设质量,加强运行维护,提高对用户供电的可靠性。 2、要求电力线路的供电电压在允许的波动范围内,以便向用户提供质量合格的电能。 3、在送电过程中,要减少线路损耗,提供送电效率,降低送电成本。 4、架空线路由于长期置于露天运行,线路的各元件除受正常的电气负荷和机械荷载作用外,还受到风、雨、冰、雪、大气污染、雷电等自然和人为条件的作用,要求线路各元件应有足够的机械和电气强度。 “经济电流密度”常作为新建线路选择导线截面的依据,也可作为运行线路经济与否的判断标准。所谓“经济电流密度”,就是当输电线路单位导线截面上通过这

开题论文之房地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房地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系别: 专业名称: 姓名: 指导教师: 2010年 03月 16日 1 文献综述

1.1房产环评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建设如火如荼,但房地产项目在施工期和运营期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及固废对城市及周围的环境存在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抓好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1.2我国房地产类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从1973年第1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后,开始引入中国。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一些专家、学者,在报刊和学术会议上宣传和倡导环境影响评价,并首先在环境质量评价方面开展了工作。1979年11月,中国环境学会环境质量评价委员会编写了“环境质量评价参考提纲”,为各地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研究提供了方法。197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规定:“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选址、设计、建设和生产,都必须注意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中,必须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设计”。至此,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正式建立起来[1]。 从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可以看出,我国将建设项目纳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管理主要是从工业建设项目(污染类)开始的,然后逐步扩大到生态方面的建设项目,而对房地产类建设项目一直没有统一的环境管理模式。直至1998年《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颁布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才在1999年制订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试行)》中,明确将房地产开发项目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并根据房地产类建设项目的占地面积或建设面积对其实行分类管理。2001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针对全国对“试行名录”的执行情况和有关部门的反馈意见,重新修订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第1批)。目前,我国对房地产类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均是按照“第1名录”的规定进行分类管理的,即建筑面积5万平米(含)以上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建筑面积5000(含)~50000平米的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建筑面积5000平米以下的编制环境影响登记表[2]。 1.3房产环境评价的方法 评价的方法有技术方法和一般方法。评价的技术方法:自1979年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我国确立以来,我国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方面做了很多的研究,1993年原国家环境保护局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发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大气环境、地面水环境),该导则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