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用例确认表

测试用例确认表

测试用例确认表

制表单位:XX有限公司

移动APP测试方法

超赞!移动APP测试实用指南 译者注:本文从测试人员的角度出发,提出了100多个在测试移动App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不管你是测试人员、开发、产品经理或是交互设计师,在进行移动App开发时,这些问题都很有参考价值。我和Queen合力译出此文,分享给大家,希望有所帮助和启发。 测试人员常被看作Bug寻找者,但你曾想过他们实际是如何开展测试的吗?你是否好奇他们究竟都做些什么,以及他们如何在一个典型的技术项目中体现价值? 作者将带你经历测试人员的思维过程,探讨他们测试移动App时的各种考虑。本文的目的在于揭示测试人员的这一思维过程,并展示他们通常所考虑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1.测试人员需要询问问题 测试人员的核心能力在于提出有挑战性的相关问题。如果你能将调查、询问技巧和技术、产品的知识结合起来,渐渐地,你也会成为一个好的测试人员。 比如,测试人员可能会问: o这个App应该在什么平台上使用? o这个App到底是干什么的? o如果我这样做,会发生什么情况? 诸如此类。 测试人员能从各种场景中发现问题,它们可能来自对话、设计、文档、用户反馈或者是产品本身。这些可能性太多了……因此,让我们一探究竟吧! 2.从哪里开始测试

理想情况下,测试人员应该掌握所测产品的所有最新细节资料。但事实上这很少见,因此,像其他人一样,测试人员只能将就使用手上有限的资料。但这不是不能测试的借口!测试人员其实是可以从内部和外部多种不同的来源处收集信息的。 这个阶段,测试人员可以问这些问题: o有哪些信息:规格?项目会议?用户文档?知识渊博的团队成员?有支持论坛或者是公司在线论坛提供帮助?有现存Bug的记录吗? o该应用是在什么系统、平台和设备上进行运作和测试? o该应用是处理什么类型的数据(比如个人信息、信用卡等等)? o该应用有整合外部应用(比如API和数据来源)吗? o该应用需要用到特定的移动端网页吗? o现有消费者如何评价这个产品? o有多少时间可用于测试? o测试的优先级和风险是什么? o哪些用户使用起来不愉快,为什么? o如何发布和更新? o基于以上收集的信息,测试人员可以制定测试计划了。通常预算决定测试方法,一天测完,一个星期或一个月测完 的方法肯定不同。当你逐渐熟悉团队、工作流程以及这类 问题的解决方式时,你就更容易预测结果了。 o案例:FacebookApp的社会评论 o当作为一名测试人员收集信息时,我喜欢选用 FacebookApp作为案例,因为用户的抱怨到处都是。以下 仅仅展示了部分遇到难题的用户在iTunesAppStore中发表的评论,网络上还有很多。

最新移动APP测试大全资料

移动APP 笔记 Genymotion: 安卓的虚拟环境 1、adb 命令 1、安卓调试桥( android debug bridge ) adb 命令设置一下环境变量C:\Program Files\Genymobile\Genymotion\tools 1、查看链接设备 adb devices 查看链接设备:会显示IP 地址和端口号 2、安装: adb install 安装apk 文件 adb install + 包所在的路径多台设备:adb -s IP 地址:端口号install 所在路径 adb -s 172.31.129.22 :5555 install D:\ecmobile3.2.apk 3、卸载 adb unin stall +包名卸载如果有多个设备用-s IP地址:端口号 adb -s IP 地址:端口号uninstall 包名 4、查看包名 aapt d badging apk 所在路径| find “package” 用find 过滤一下在windows 中过滤使用find 并且后面名字加双引号 5、进入安卓系统 adb shell 进入之后类似于linux 系统,命令是通用的。进入系统常见的目录 1、/data/app: 里面都是上传的apk 文件,其实都是压缩包 2、/data/dalvik-cache :里面是app 中可执行文件.dex 3、/data/data/ 包名:、 1、d atabases:前端用户数据 里面有两个文件:ecmobile.db :数据库文件ecmobile.db-journal: 日志文件,回滚用 2、shared_prefs :用户设置,只有进入系统之后才有生产这个文件不进入没有这个文件 里面都是一些用户信息.xml 文件 6、从安卓系统中拉取文件 adb pull 安卓系统中所载位置导出到的位置 7、将文件从外界环境导入安卓系统中 adb push 外界路径安卓系统的位置注意:linux 系统中斜杠/ windows 系统中反斜杠\ 8、模拟真机 1、进到/etc/hosts 修改IP和域名 2、挂载-》修改文件的权限chmod 777 /system 3、

移动端测试点

移动互联网App测试点包括: 1.安全测试 1)软件权限 -扣费风险:包括发送短信、拨打电话、连接网络等 -隐私泄露风险:包括访问手机信息、访问联系人信息等 -新增风险项 2)开发者官方权限列表信息比对分析 2.安装、运行、卸载测试 验证App是否能正确安装、运行、卸载,以及操作过程和操作前后对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主要包括: 1)检测软件是否能正确安装、运行、卸载; 2)安装、卸载、更新错误报告; 3)其他辅助信息: -位置和文件夹是否合理; -组件是否正确注册或删除; -评估操作前后,CPU、Memory(内存占用)、Storage(磁盘占用)等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3.UI测试 测试用户界面(如菜单、对话框、窗口和其它可视控件)布局、风格是否满足客户要求,文字是否正确,页面是否美观,文字,图片组合是否完美,操作是否友好等。 UI测试的目标是确保用户界面会通过测试对象的功能来为用户提供相应的访问或浏览功能。确保用户界面符合公司或行业的标准。包括用户友好性、人性化、易操作性测试。 4.功能测试 根据软件说明或用户需求验证App的各个功能实现,采用如下方法实现并评估功能测试过程: 1)采用时间、地点、对象、行为和背景五元素或业务分析等方法分析、提炼App的用户使用场景,对比说明或需求,整理出内在、外在及非功能直接相关的需求,构建测试点,并明确测试标准(若用户需求中无明确标准遵循,则需要参考行业或相关国际标准或规则)。 2)根据被测功能点的特性列举出相应类型的测试用例对其进行覆盖,如:涉及输入的地方需要考虑等价、边界、负面、异常或非法、场景回滚、关联测试等测试类型对其进行覆盖。 3)在测试实现的各个阶段跟踪测试实现与需求输入的覆盖情况,及时修正业务或需求理解错误。 5.性能测试 评估App的时间和空间特性 1)极限测试:在各种边界压力情况下(如电池、存储、网速等),验证App是否能正确响应。 2)响应能力测试:测试App中的各类操作是否满足用户响应时间要求 3)压力测试:反复/长期操作下,系统资源是否占用异常; 4)性能评估:评估典型用户应用场景下,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 5)Benchmark测试(基线测试):与竞争产品的Benchmarking, 产品演变对比测试等。 6.中断测试 针对智能终端应用的服务等级划分方式及实时特性所提出的测试方法,如:App在前/后台运行状态时与来电、文件下载、音乐收听等关键运用的交互情况测试等。 7.兼容测试 主要测试内部和外部兼容性,包括:与本地及主流App是否兼容; 检验在各种网络连接下(WiFi、GSM、GPRS、EDGE、WCDMA、CDMA1x、CDMA2000、HSPDA等),App的数据和运用是否正确;

试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校准证书和测试报告确认表(公司范本)资料

编号:GXLQZX 设备名称液压万能试验机设备编号GL02040001(GF1)01/II-3 设备用途钢筋力学性能试验保管部门 检定/校准单位桂林市计量测试研究所检定/校准周期(年)1 证书/报告性质□√检定证书□校准证书□测试报告证书/报告编号力值字第1305010269号 证书报告确认内容1、有授权文件的标识□√是□否 2、校准/检定证书(测试报告)在校准实验室认可/实验室的授权范围内□√是□否 3、证书/报告具有量值溯源信息(如:上一级标准器的标识和检定或校 准证书号) □√是□否 4、有检定/校准、测试的技术依据(代号:JJG139-1999 )□√是□否 5、提供了具体的校准数据□√是□否 6、提供了测量不确定度的数据□是□√否 数据确认 检测项目测试结果 标准、规范、规 程要求 是否满足要求 试验力示值相对误差示值重复性示值允许误差± 1.0% 30 100 200 +0.7 +0.5 +0.4 0.0 0.2 0.2 □√是□否50 200 400 +0.6 +0.4 +0.6 0.2 0.1 0.1 示值重复性允许 误差1.0% □√是□否100 300 600 +0.4 +0.4 +0.7 0.1 0.1 0.1 □√是□否150 400 800 +0.5 +0.4 +0.6 0.1 0.1 0.1 □√是□否200 500 1000 +0.6 +0.4 +0.6 0.1 0.1 0.1 □√是□否 根据证书、报告内容可确定: □√证书、报告满足要求 □√根据证书、报告数据、判定该设备能使用 □根据证书、报告数据、判定该设备需降级使用 □根据检测/校准、测试产生的修正因子要对设备进行修正,修正情况: 设备管理员:罗玉刚日期:2013 年8 月10 日负责人意见:该设备检定结果满足要求。 签名:日期:年月日 技术负责人意见:该设备检定结果满足要求。 签名:日期:年月日 备注:

移动应用的一般测试流程和需要注意的测试项

移动应用的一般测试流程和需要注意的测试项 App测试的时候,建议让开发打好包APK和IPA安装包,测试人员自己安装应用,进行测试。在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测试点如下: 1.安装和卸载 应用是否可以在IOS不同系统版本或android不同系统版本上安装 安装过程中是否可以取消 安装空间不足时是否有相应提示 是否可以删除应用 测试卸载后文件是否全部删除所有的安装文件夹 卸载过程中出现死机,断电,重启情况,待环境恢复后是否可以正确卸载 卸载是否支持取消功能,单击取消后软件卸载情况是否正常 2.运行 App安装完成后,是否可以正常打开软件 App运行时,是否有加载图示 App的速度是可以让人接受,切换是否流畅 3.登录 登录用户名和密码错误时,界面有提示信息 用户主动退出登录后,下次启动App时,应该进入登录界面 对于支持自动登录的App,是否能自动登录成功且数据库操作无误 密码更改后,登录时是否做到了有效数据的校验 对于未登录时一些页面的操作,是否做了控制 切换账号登录,检验登录的信息是否做到及时更新 App切换到后台时,再次切换到前台的测试,如登录时,有电话打进来 对于IOS与android不同设备登录同一个账号时,对个人信息等数据进行操作后,确保数据数库操作无误,且IOS与android设备看到的数据都是最新的。 4.离线 离线是应用程序在本地的客户端会缓存一部分数据以功程序下次调用 对于一些程序,需要在登录进来后,这时没有网络的情况下可以浏览本地数据对于无网络时,刷新获取新数据时,不能获取数据且能给出友好提示 切换到后台,再次切换到前台时,可以正常查看 对界面的数据不提供离线查看,需要给出相应提示且界面更新后无任何数据 确认在无网情况下可以浏览本地数据 确认退出App再开启App时能正常浏览 确认切换到后台再切回App应用时可以正常浏览

CSD_移动端APP应用测试类型划分

中央登记库 移动端APP应用测试类型划分 2016年1月 修订记录

目录 1. 项目背景 (1) 2. 测试策略 (1) 2.1 安全测试 (1) 2.1.1 软件权限 (1) 2.1.2 安装与卸载安全性 (1) 2.1.3 数据安全性 (2) 2.1.4 通讯安全性 (3) 2.1.5 人机接口安全性 (3) 2.2 安装、卸载测试 (3) 2.2.1 安装 (3) 2.2.2 卸载 (4) 2.2.3 UI测试 (4) 2.2.4 导航测试 (4) 2.2.5 图形测试 (5) 2.2.6 内容测试 (5) 2.3 功能测试 (5) 2.3.1 运行 (6) 2.3.2 应用的前后台切换 (7) 2.3.3 免登录 (7) 2.3.4 数据更新 (8) 2.3.5 离线浏览 (8) 2.3.6 App更新 (8) 2.3.7 定位、照相机服务 (9) 2.3.8 时间测试 (9) 2.3.9 PUSH测试 (9) 2.4 性能测试 (9) 2.5 交叉事件测试 (10) 2.6 兼容测试 (10) 2.7 回归测试 (11) 2.8 升级、更新测试 (11)

2.9 用户体验测试 (11) 2.10 硬件环境测试 (12) 2.11 手势操作测试 (12) 2.12 网络环境 (12) 2.13 服务器宕机或出现404、502等情况下的测试 (13) 2.14 接口测试 (13) 2.15 客户端数据库测试 (13)

1.项目背景 2.测试策略 2.1安全测试 2.1.1软件权限 1)扣费风险:包括发送短信、拨打电话、连接网络等 2)隐私泄露风险:包括访问手机信息、访问联系人信息等 3)对App的输入有效性校验、认证、授权、敏感数据存储、数据加密等方面进行检测4)限制/允许使用手机功能接入互联网 5)限制/允许使用手机发送接受信息功能 6)限制/允许应用程序来注册自动启动应用程序 7)限制或使用本地连接 8)限制/允许使用手机拍照或录音 9)限制/允许使用手机读取用户数据 10) 限制/允许使用手机写入用户数据 11) 检测App的用户授权级别、数据泄漏、非法授权访问等 2.1.2安装与卸载安全性 1)应用程序应能正确安装到设备驱动程序上 2)能够在安装设备驱动程序上找到应用程序的相应图标 3)是否包含数字签名信息 4)JAD文件和JAR包中包含的所有托管属性及其值必需是正确的 5)JAD文件显示的资料内容与应用程序显示的资料内容应一致 6)安装路径应能指定 7)没有用户的允许, 应用程序不能预先设定自动启动 8)卸载是否安全, 其安装进去的文件是否全部卸载

手机APP产品测试用例实例与模版

中国电信XXX项目 功能测试用例 撰稿人:XX XXX信息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2013年X月XX日

目录 1.概述----------------------------------------------------------------------------------------------------------------- 3 1.1编写目的---------------------------------------------------------------------------------------------------------- 3 1.2读者对象---------------------------------------------------------------------------------------------------------- 3 1.3参考资料---------------------------------------------------------------------------------------------------------- 3 2.ANDROID测试用例-------------------------------------------------------------------------------------------- 4 2.1登陆/注册--------------------------------------------------------------------------------------------------------- 4 2.2文件上传---------------------------------------------------------------------------------------------------------- 4 2.3文件收藏---------------------------------------------------------------------------------------------------------- 5 2.4文件删除/还原 -------------------------------------------------------------------------------------------------- 5 2.5文件重命名 ------------------------------------------------------------------------------------------------------ 6 2.6文件移动---------------------------------------------------------------------------------------------------------- 6 2.7文件分享---------------------------------------------------------------------------------------------------------- 7 2.8图片浏览---------------------------------------------------------------------------------------------------------- 8 2.9相册备份---------------------------------------------------------------------------------------------------------- 8 2.10私密空间 -------------------------------------------------------------------------------------------------------- 9 2.11设置 -------------------------------------------------------------------------------------------------------------- 9 2.12客户端安装/升级-------------------------------------------------------------------------------------------- 10

2019年工作总结范文--移动端测试方法总结

2019年工作总结范文--移动端测试方法总 结 兼容性测试 针对App通常会考虑这些方面: 1、操作系统版本 包括Andoird版本,iOS版本 2、屏幕分辨率 android800*480,960*640,1280*720(720p),1920*1080(1080p),256 0*1440(2k). 对于iOS,考虑最近几代机型对应的分辨率即可. 3、不同厂家的ROM 不同厂家的ROM,大多厂家都对android系统进行了定制、实际中会

遇到例如调用相机和底层服务出现的不兼容问题以及摇一摇遇到的不同手机对于方向和重力传感器灵敏度设置不同的问题. 4、网络类型 网络类型通常考虑wifi,2g,3g4g下的功能情况。另外针对m版网站考虑不同浏览器类型和屏幕分辨率. 流量测试 在移动产品的测试中,很有必要对App使用的流量进行度量,大致来说,流量可以从用户使用的的相关性角度分为:一类是用户的操作直接导致的流量消耗;另一类是后台,即在用户没有直接使用情况下的流量消耗。 流量的测试方法: 1、基于系统自带功能. egandroidproc/uid_stat/{uid}/tcp_send androidproc/uid_stat/{uid}/tcp_rcv 2、通过API或者系统埋点来获取数据。

3、通用的流量测试方法:手机抓包,或者wifi代理(Fiddler,Charles)。 常见的流量节省方法: 1、数据压缩。 2、压缩包含接口文本数据的压缩,js文件的压缩及图片的压缩。 3、不同数据格式的采用 例如采用JSON格式作为接口数据返回格式通常比XML格式要小。 4、控制访问的频次 这个主要针对后台数据上报,PUSH消息检查等定时机制的。 5、只获取必要的数据 有时候APP一页的内容非常多,而用户可能只会看一部分,过多的从后台拉去数据就是浪费,所以可以采用分屏加载或者懒加载的方式来减少流量消耗。 6、缓存 可将图片,js等数据暂存起来,但由于手机存储空间有限,也需要

移动 App 应用测试方法与思路

移动App 应用测试方法与思路 分析三种主流的移动App 类型,并给出和普通web测试不同的地 方,给出测试的思路,并给出部分场景组合。附:安卓App 测试 常用adb命令和money 命令 移动端测试还是PC 端测试,业务测试其实都属于GUI 测试的范畴,所以基本的测试思路,比如基于页面对象封装和基于业务流程封装的思想是相通的。 三种移动端产品类型介绍 移动端应用的测试其自身特点,和其他传统测试又有一些独特的测试方法与思路。移动端应用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三大类: ? Web App指的是移动端的Web 浏览器,其实和PC 端的Web 浏览器没有任何区别,只不过Web 浏览器所依附的操作系统不再是Windows 和Linux 了,而是iOS 和Android 了。Web App 采用的技术主要是,传统的HTML、JavaScript、CSS等Web技术栈,当然现在HTML5 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另外,WebApp所访问的页面内容都是放在服务器端的,本质上就是Web 网页,所以天生就是跨平台的。? ? Native App指的是移动端的原生应用,对于Android 是apk,对于iOS 就是ipa。NativeApp 是一种基于手机操作系统(iOS 和Android),并使用原生程序编写运行的第三方应用程序。Native App

的开发,Android 使用的语言通常是Java,iOS 使用的语言是Objective-C。通常来说,Native App 可以提供比较好的用户体验以及性能,而且可以方便地操作手机本地资源。 ? ? Hybrid App,是介于Web App 和Native App 两者之间的一种App 形式。Hybrid App 利用了Web App 和Native App 的优点,通过一个原生实现的NativeContainer 展示HTML5的页面。更通俗的讲法可以归结为,在原生移动应用中嵌入了Webview,然后通过该Webview 来访问网页。Hybrid App 具有维护更新简单,用户体验优异以及较好的跨平台特性,是目前主流的移动应用开发模式。 ? 三类不同移动应用的测试方法 根据它们的特性来总结出它们的测试方法。 ? Web App,显然其本质就是Web浏览器的测试,所有GUI自动化测试的方法和技术,比如数据驱动、页面对象模型、业务流程封装等,都适用于Web App的测试。如果Web 页面是基于自适应网页设计(即符合ResponsiveWeb设计的规范),而且测试框架如果支持Responsive Page,那么原则上之前开发的运行在PC Web 端的GUI自动化测试用例,不做任何修改就可以直接在移动端的浏览器上直接执行,当然运行的前提是你的移动端浏览器必须支持WebDriver。其中,自适应网页

移动端测试方向

有很多方面需要考虑到,我列几点有明显特征的(我这里特指跟网络有交互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不是那种单机版的应用): ?功能测试:手机软件的基本功能。倒不一定完全由测试人员来完全执行,但却是所有测试中最重要的,需要测试人员做很好的测试策略和职责划分。 ?稳定性测试:大多数手机应用是需要保证能够稳定运行一定时间的(尤其是对于一些记事类应用),而且在应用的运行状态发生切换后需要继续保持当前的状态,不出现闪退。 ?性能测试:这部分分为两个方面,一部分是后台服务的性能测试(API的响应时间和响应报文大小),一部分是应用自身的性能情况(占用CPU、内存、I/O、电量情况,以及页面到页面之间的切换速度,如果是游戏或动画,还要保证能够在一定的帧率以上)。 ?安全测试:关键的机密数据连接有没有走加密连接;本地数据库有没有做加密处理,是否会被其他恶意应用读取;后台服务的接口是否安全,会不会受SQL注入的影响;应用有没有做混淆,会不会被逆向以及会不会在渠道方被修改重新签名挂马;敏感数据是否存在了SD Card上等等。 ?地理位置定位测试:大多数业务软件(电商类)都支持获取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方便做一些本地业务的定制(尤其是对于O2O行业),至少需要考虑到三方面: 1. 城市是否能准确定位; 2. 定位位置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3. 地理位置名称解 析过程无误。 ?应用升级兼容性测试:需要保证应用能够在升级或跨版本升级后一些关键数据得以保留,而不必用户重新设置,诸如用户账户认证信息、亮度设置、用于标示设备的UUID和一些关键的应用功能开关设置等等。 ?设备兼容性测试:随着Android设备的快速分化以及iOS设备的缓慢分化,应用需要适配在不同配置的硬件平台上(不同的CPU体系结构、不同的RAM配置、不同的Flash存储、不同的传感器配置、不同的网络模式等等),同时还要兼顾不同的OS版本,所以需要很大的精力放在系统兼容性和设备兼容性测试上。 ?耦合应用测试:对于今天的移动应用,“孤岛”模式的应用已经不复存在。大多数应用需要跟其他应用进行交互,从而达到“社交化”或“分享”以及“支付” 的功能,这样,它在运行时跟其他软件的交互就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这时如果

移动客户端测试总结

LOFTER现在提供iOS、AOS等多个平台的移动客户端服务,这两个端也已经相继开发了几个版本,最近开发的2.0版本即将上线,测试了这么久也该总结一下了。 现在我们测试时,开发会先在本地机上打好包,然后我们在开发提供的网址上下载这个包就可以了,这样在真机上直接测试可以更直观的发现bug。以下是功能测试时需要注意的点: 1.登录 ?登录用户名和密码错误时,界面有提示信息 ?用户主动退出登录后,下次启动APP时,应该进入登录界面 ?对于支持自动登录的APP,数据交换时,是否能自动登录成功且数据库操作无误 ?密码更改后,登录时是否做到了有效数据的校验 ?对于未登录时一些页面的操作,是否做了控制 ?切换账号登录,检验登录的信息是否做到及时更新 ?对于多个端都进行操作时,确保数据库操作无误,且每个端可以及时看到数据的更新 ?对于一些软件,支持一个账号只允许登录一台机器,这时,需要检查账号登录多个手机时,是否将原用户剔除,且能够给出提示信息 ?APP切换到后台时,再次切换到前台的测试,如登录时,有电话打进来 2.离线 离线是应用程序在本地的客户端会缓存一部分数据以功程序下次调用 ?对于一些程序,需要在登录进来后,这时没有网络的情况下可以浏览本地数据 ?对于无网络时,刷新获取新数据时,不能获取数据且能给出友好提示 ?切换到后台,再次切换到前台时,可以正常查看 ?离线后又连上网,这时对数据有更新时,需要从服务器端获取新数据来更新客户端数据,且要更新本地缓存信息 ?对于一些界面的数据不提供离线查看,需要给出相应提示且界面更新后无任何数据 3.Sqlite数据库 AOS和IOS客户端都采用了sqlite数据库,当APP需要在客户端保存数据时,它们会创建相应的数据库表,最常见的就是对账号的保存,这时的测试点主要有: ?跟一般数据库一样,需要见擦数据的增,删,改,查

最常见的移动App Bug及崩溃的测试用例设计

最常见的移动App Bug及崩溃的测试用例设计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对移动设备越来越多的使用意味着移动App测试这个主题已 成为需要考虑的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根据最近的调查研究,用户难以容忍有bug的移动App。 移动App Bug的影响是用户体验差、App的商店评级下降、用户换用竞争对手的App,声誉和信誉损失、最后销售量减少,如果它是一个付费App的话。 移动App测试与传统台式机测试相比有一定的复杂性。这些复杂性可以被分类为:环境(大量的设备,各种移动OSs,适应频繁OSs变化)。 设备(触摸式和非触摸式设备,有限的内存容量,电池耗电量)。 网络(不同的网络和运营商,在不好或无网络的情况下的App行为,离线支持)。可用性(方向,触摸,多触摸,缩放,分页和导航的局限性,各种干扰,如来电,来电短信,闹钟,和低电量警报)。 所有这些手机专有的复杂性需要新的针对移动App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案。 最常见的移动App Bug 为了确定最常见的移动App Bug,进行了一次研究,其结果发表在国际测试会议上。 为了这个目的,准备了一次在线调查思考参与者的移动测试经验并发表在移动App开发和测试相关的专业社会团体内。 有针对性的参加本次调查的主要有移动App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结合几个结果,最常见的移动App Bug在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后确定。 根据调查的结果,移动App崩溃是最常见的移动App Bug ,这是预料中的结果,因为很容易发现一个移动App崩溃。Android OS上一个写着“强制关闭错误” 的弹出窗口跳上屏幕;当发生崩溃时,iOS中App屏幕突然消失消失。最坏的情况下,App崩溃可能会导致系统故障,操作系统崩溃。 移动App崩溃原因 为什么移动App经常崩溃?App崩溃有几个原因:从平台或环境到开发问题。 一些崩溃原因(排名不分先后): 设备碎片化:由于设备极具多样性,App在不同的设备上可能有表现不同。

移动终端app测试点总结

以下所有测试最后必须在真机上完整的执行 1、安装、卸载测试 ?在真机上的以及通过91等第三方的安装与卸载 ?安装在手机上还是sd卡上 2、启动app测试 3、升级测试 数字签名、升级覆盖安装、下载后手动覆盖安装、跨版本升级、升级后可以正常使用。 覆盖安装要确保数据库有字段更新的话,能正常更新,否则就容易导致app 异常。 4、功能测试 包括功能点、业务逻辑、关联性(主要测试客户端与PC端的交互,客户端处理完后,PC端与客户端数据一致)、 服务端接口测试(主要通过访问服务端接口来验证服务端业务逻辑功能点是否正确) 5、数据对比测试 可在模拟器或真机上进行,同时与数据库中实际的插入记录做对比。还要对比主站的相同流程 6、性能 7、安全 8、android特性测试(横竖屏,home键,音量键,power键等) 9、各种网络状态下进行的测试(包括飞行模式) 3G上网:td-cdma、cdma2000、wcdma能否正常使用。 edge、gprs能否正常使用(主要测试是否支持net接入点和wap接入点)10、中断性测试 ?如突然来电 ?短信弹出 ?低电量等时app能否正常使用 11、app切换测试(最小化、多个app切换) 12、关机、待机后app能否正常使用 13、兼容性测试 ?android各种版本 ?各种分辨率QVGA、WVGA、HWVGA等 ?与其他第三方app的兼容 14、app在清空数据或强制退出后还能正常运行否 15、api,包括在app内跳转到另一个界面,在返回来,以及跳转到系统api 16、app对资源的占用(cpu、内存、耗电、流量等) 17、app本身涉及的权限

移动客户端测试基础知识

移动终端软件测试基础知识 目录 移动终端软件测试基础知识 (1) 1、定制终端评测趋势 (1) 2、三大智能终端平台差异 (1) 4、测试 (3) 1、定制终端评测趋势 ● 定制终端评测 → 硬件:射频一致性、协议一致性、无线资源管理、硬件元器件、WLAN是当前硬件测试主要内容 → 软件:操作系统测试、浏览器测试、移动应用测试、Widget测试当软件测试重点,内容逐渐由功能向非功能演进 ● 预装在定制终端的移动应用评测 → 功能、性能、稳定性、兼容性 → 用户体验、隐私安全 ● 终端和移动应用评测自动化工具越来越成熟 ● 终端及其应用的性能、稳定性评测将成为入库重要依据 ● 用户体验评测将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三大智能终端平台差异

以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为基础,结合多种基础中间件、业务中间件、通信中间件来实现对应用的支撑。其中应用又可分为本地应用和Web应用两类。本地应用体系以iOS+App Store+NativeApp为代表,Web应用以HTML5/Widget+Web Store+Web App为代表 以iOS/WP7为代表的系统闭源/封闭文件管理系统/接口开放模式 以oPhone OS/WM为代表,系统闭源/开放文件管理系统和接口模式 以Android/Meego/WebOS/WinCE为代表系统开源/开放文件管理系统和接口模式 3)互联网应用测试的复杂因素 传统的测试方法是暴力的、疯狂的、相当麻烦的。 ● 全球多达十亿两千万mobile web用户 ● 74%的人将无法容忍超过5s的页面加载时间 ● Gartner预测,至2014年超过90%企业级应用将支持智能终端版本 ● 据统计,智能机上移动应用软件所引发的无线流量是非智能机10倍以上,美、英、德、日运营商都曾出现信令风暴导致的通信网瘫痪 ● 截至2011年Q3的统计,Android操作系统出现7个版本,覆盖130个机型,每个机型超过2家硬件参考设计。光从终端适配角度看,若实现完整的测试覆盖,需完成1820次回归测试。倘若无法借鉴自动化测试工具,几乎是无法完成的任务 终端 ● 操作系统平台、机型、屏幕分辨率、驱动差异等 网络 ● 地域、制式、通信业务、网络优化程度、漫游等差别 自动化测试脚本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实施细则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实施细则(暂行) 第一条终端测试申请 (一)原则上要求送测终端应完成国家强制入网检测,通过后提出测试申请。 (二)终端厂商登录中国电信终端测评管理系统,填写测试申请表(附件一),提交测试申请材料。申请材料包括: 1.终端技术参数说明表(附件二) 2.终端自测报告(附件三) 3.XX公司XX终端UI方案确认模板(附件七) 4.电子版压缩包:驱动、配套软件、UAProfile文件、用户使用手册 5.国家强制入网测试报告(终端厂商必须在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编制测试报告前提交) 6.双待机测试报告(仅针对双待机,终端厂商必须在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编制测试报告前提交) (三)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下文简称广州院)为每个厂商分配一个终端测评管理系统登录帐号。 (四)终端测试申请通过审批后,纳入广州研究院的终端测试待测队列等候测试。 (五)此次提交的测试申请的各厂商终端型号列表参见附录一。厂商应打印测试申请资料,由测试人员带到广州提交。需要打印的测试申请资料包括:

1.测试申请表(加盖公章) 2.终端技术参数说明表(加盖公章) 3.终端自测报告(加盖公章) 第二条测试内容和实施方式: (一)终端测试由广州院负责组织和实施,分为三部分:实验室测试、现网测试、委托第三方测试。 (二)实验室测试在广州院终端测试实验室实施,测试内容主要包括:功耗、机卡兼容性、UI、基本业务基本能力、互通和并发、数据卡等。(UI测试,如果无法提供样机的,以测试申请中的《》作为测试依据) (三)终端现网测试在天津、广州、哈尔滨、海口、、北京等5个城市实施,测试主要内容包括系统捕获、切换测试、开关机注册、业务重定向、鉴权、紧急呼叫、GPS定位、基本业务(语音电话、SMS、WAP、等)、MEID(pESN方式)等。 (四)委托第三方测试的内容: 1.BREW RR认证测试(高通公司):2008年9月1日开 始接受送测,送测地址、联系方式等参见附件六送测 终端要求 2.gpsOne测试(高通公司):待定 3.双待机测试(泰尔实验室):2008年9月1日开始 接受送测,送测地址、联系方式等参见附件六送测终 端要求

移动端与WEB端测试区别和总结

WEB端与移动端测试区别和总结 WEB端与移动端测试区别总结如下: 1、系统架构 WEB端 B/S结构,WEB端的前端一般不做端的区分 WEB端的上线不管是预发布还是N环上线,server上线后,前端同步更新,一般是不存在多个版本的问题; 移动端 C/S结构,移动端的前端分为安卓端&iOS端 移动端的server上线后,客户端还是存在多个版本,需要考虑旧版本兼容&回测问题2、抓包工具 WEB端 WEB端有个比较方便的方法可以查看前端请求的接口:Chrome浏览器里打开检查,可以从network里直接查看前端请求的接口 当然也可使用抓包工具抓取请求 移动端 移动端常用的的抓包工具有Charles、fiddler等,可以通过连接代理等方式抓取请求 3、UI自动化 WEB端 WEB端常见的就是unnitest + selenium 了,需要安装所需要浏览器的driver 移动端

移动端常见appium,是在selenium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当然还有一些封装的很不错的工具,例如网易出品的基于图像识别和poco 控件识别的Airtest 4、接口自动化 WEB端 WEB端的接口相对简单 移动端 需要带上version/productid等参数信息,因为可能会有新旧版本兼容等问题,不同版本可能会出现返回不一样的情况 需要有client 信息,Android/iPhone/iPad,一般可以提取成环境变量单独存放 5、性能 WEB端 WEB端的性能更注重页面响应速度,一般会用JMeter 移动端 更注重并发、qps、耗电量等指标,同样也会用JMeter,另外也有集成好的PerfDog 等工具可应用 6、兼容 WEB端 更侧重于电脑系统、浏览器类别/版本的兼容 移动端 更侧重手机系统版本、品牌、屏幕尺寸、分辨率等的兼容 7、安全 WEB端

移动互联网App测试流程及测试点(个人整理版)

1 APP测试基本流程 1.1流程图 仍然为测试环境

1.2测试周期 测试周期可按项目的开发周期来确定测试时间,一般测试时间为两三周(即15个工作日),根据项目情况以及版本质量可适当缩短或延长测试时间。正式测试前先向主管确认项目排期。 1.3测试资源 测试任务开始前,检查各项测试资源。 --产品功能需求文档; --产品原型图; --产品效果图; --行为统计分析定义文档; --测试设备(ios3.1.3-ios5.0.1;Android1.6-Android4.0;Winphone7.1及以上;Symbian v3/v5/Nokia Belle等); --其他。 1.4日报及产品上线报告 1)测试人员每天需对所测项目发送测试日报。 2)测试日报所包含的内容为: --对当前测试版本质量进行分级; --对较严重的问题进行例举,提示开发人员优先修改; --对版本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估。 3)产品上线前,测试人员发送产品上线报告。 4)上线报告所包含的内容为: ---对当前版本质量进行分级; ---附上测试报告(功能测试报告、兼容性测试报告、性能测试报告以及app可用性能标准结果); --总结上线版本的基本情况。若有遗留问题必须列出并记录解决方案。

2 App测试点 2.1安全测试 2.1.1软件权限 1)扣费风险:包括发送短信、拨打电话、连接网络等 2)隐私泄露风险:包括访问手机信息、访问联系人信息等 3)对App的输入有效性校验、认证、授权、敏感数据存储、数据加密等方面进行检测 4)限制/允许使用手机功能接人互联网 5)限制/允许使用手机发送接受信息功能 6)限制/允许应用程序来注册自动启动应用程序 7)限制或使用本地连接 8)限制/允许使用手机拍照或录音 9)限制/允许使用手机读取用户数据 10) 限制/允许使用手机写人用户数据 11) 检测App的用户授权级别、数据泄漏、非法授权访问等 2.1.2安装与卸载安全性 1)应用程序应能正确安装到设备驱动程序上 2)能够在安装设备驱动程序上找到应用程序的相应图标 3)是否包含数字签名信息 4)JAD文件和JAR包中包含的所有托管属性及其值必需是正确的 5)JAD文件显示的资料内容与应用程序显示的资料内容应一致 6)安装路径应能指定 7)没有用户的允许, 应用程序不能预先设定自动启动 8)卸载是否安全, 其安装进去的文件是否全部卸载 9)卸载用户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文件是否有提示 10)其修改的配置信息是否复原 11)卸载是否影响其他软件的功能 12)卸载应该移除所有的文件 2.1.3数据安全性 1)当将密码或其他的敏感数据输人到应用程序时, 其不会被储存在设备中, 同时密码也不会被解码

移动APP测试大全

移动APP笔记 Genymotion:安卓的虚拟环境 1、adb命令 1、安卓调试桥(android debug bridge) adb 命令设置一下环境变量C:\Program Files\Genymobile\Genymotion\tools 1、查看链接设备 adb devices 查看链接设备:会显示IP地址和端口号 2、安装: adb install 安装apk文件 adb install +包所在的路径 多台设备:adb -s IP地址:端口号install 所在路径 adb -s 172.31.129.22:5555 install D:\ecmobile3.2.apk 3、卸载 adb uninstall + 包名卸载如果有多个设备用–s IP地址:端口号 adb -s IP地址:端口号uninstall 包名 4、查看包名 aapt d badging apk所在路径| find “package” 用find 过滤一下在windows中过滤使用find 并且后面名字加双引号 5、进入安卓系统 adb shell 进入之后类似于linux 系统,命令是通用的。进入系统常见的目录 1、/data/app:里面都是上传的apk文件,其实都是压缩包 2、/data/dalvik-cache:里面是app中可执行文件.dex 3、/data/data/包名:、 1、databases:前端用户数据 里面有两个文件:ecmobile.db:数据库文件 ecmobile.db-journal:日志文件,回滚用 2、shared_prefs:用户设置,只有进入系统之后才有生产这个文件不进入没有这个 文件里面都是一些用户信息.xml文件 6、从安卓系统中拉取文件 adb pull 安卓系统中所载位置导出到的位置 7、将文件从外界环境导入安卓系统中 adb push 外界路径安卓系统的位置 注意:linux系统中斜杠/ windows 系统中反斜杠\ 8、模拟真机 1、进到/etc/hosts 修改IP和域名 2、挂载-》修改文件的权限chmod 777 /system

移动端测试方法总结

移动端测试方法总结 兼容性测试 针对App通常会考虑这些方面: 1、操作系统版ulator Mac下的Network Link Conditioner 稳定性测试 在保证基本功能正确基础之上,App的稳定性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一个App经常出现闪退或者卡死,那么用户体验就会受到很大伤害,在有其他竞争产品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用户的流失。 安全测试 1、包括安装包的安全测试(能否反编译代码、安装包是否签名,完整性校验,权限设置检查等)。 2、敏感信息测试(数据库,日志,配置文件)。 3、软键盘劫持(金融类APP登录页面的用户名密码输入框)、账户安全(密码是否明文,密码传输是否加密,账户输入错误次数过多锁定,同时会话提醒,注销机制) 数据通信安全(关键数据是否散列或加密,关键连接是否使用安全通信,是否对数字证书合法性进行验证,是否校验数据合法性。 4、组件安全测试。 5、服务器端接口测试(SQL注入测试、XSS跨站脚本攻击,

CSRF跨站请求伪造,越权访问等)。 环境相关的测试 在实际项目中,有一些缺陷我发现是和App所处的运行环境相关的,所以设计测试的时候,要多考虑这些场景,比如:1、干扰测试 收到电话、收到短信、收到通知栏消息、无电提示框弹出、第三方安全软件告警弹出。 2、权限测试 一些用户在实际使用App的时候回有意识阻止某些功能。例如有的用户感觉让某个App访问电话本或者相册可能泄漏隐私,就在手机中设置了禁止了该App访问相册的权限。 3、边界测试 手机环境本身也有其边界情况需要在测试中覆盖。常见的场景有: 可用存储空间过少、没有SD卡/双SD卡、飞行模式、系统时间有误(晚于和早于标准时间)、第三方依赖(比如我们的App依赖第三方App,但是现在第三方App没有安装或者版本过低的测试情况)。 4、Android定位测试 用白盒方式模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