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光与色觉

第一章 光与色觉
第一章 光与色觉

教案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印刷色彩学

授课班级印刷0801

主讲教师********

教研室(实验室) 印刷包装教研室

学院(系、部) 材料与化学工程系

使用教材刘浩学《印刷色彩学》

课程性质:

《印刷色彩学》是印刷技术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其任务是阐述光源的特性、色觉的形成、物体的光谱特性、CIE的颜色空间系统及均匀颜色空间、颜色的表达以及网点对彩色复制的影响等。

上课地点:

星期四(5,6)教实615

星期五(1,2)教实518。

教材:

刘浩学《印刷色彩学》

教学参考书:

杜功顺.《印刷色彩学》印刷工业出版社,1995.8

色彩编写组.《色彩学》科学出版社,2001.9

课程内容:

共68时(01~06,10~20)

第一章光与色觉(6学时)

第二章颜色视觉(14学时)

第三章CLE色度体系(16学时)

第四章光源的色度学6学时)

第五章色序系统(10学时)

第六章颜色测量(4学时)

第七章彩色印刷(8学时)

复习考试(4学时)

第一章光与色觉

授课学时:6学时

授课目的:

要求掌握颜色感觉形成的三大要素;可见光的定义及波长范围;及一些基本的概念;光源的光谱特性;物体的光谱特性。

熟悉视觉的感光系统;明视觉;暗视觉。

了解眼睛的生理基础;视角、视力与视场;照明条件与视觉功能的关系。

授课重点:

颜色感觉形成的三大要素;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光源的光谱特性;物体的光谱特性;

授课难点:

光源的光谱特性;物体的光谱特性。

授课内容:

第一节光与色觉

第二节物体的光谱特性

第三节视觉的生理基础

第一节光与色觉

一、可见光

1、定义

物理学角度:

光是一种电磁波,以波的形式在空气和其他物质中传播,具有波粒二象性。

光学角度:

光是指能引起人眼视觉明亮感觉的电磁辐射。

2、可见光的范围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大约在380~780 nm(400-700)(1 nm=10-6 mm=10-9 m)在整个电磁波谱中,可见光辐射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3、可见光的划分(单色光的连续变化)

380~500nm为蓝光区

500~600nm为绿光区

600~780nm为红光区

4、单色光与复色光

不同的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颜色,且具有不同的折射系数和衍射系数。

色散:将白光分解为不同颜色排列而成的光谱,这种现象叫色散。

可见光谱:白光色散后按波长顺序排列而成的彩色光带。

光谱色:组成各种光谱单色光的颜色。

单色光:只含有一种波长而不能再分解的光。

实际上真正的单色光并不存在,由于人眼的辩别能力,平时所谓的单色光是指波长λ一定范围内的光。其范围的大小决定了色光纯性。

可见光谱内,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引起人眼的颜色感觉。

红色770-650nm 橙色650-600nm

黄色600-550nm 黄绿色550-5 30nm

绿色530-500nm 青色500-460nm

蓝色460-420nm 紫色420-380nm

复色光:由多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做复色光。复色光包含多种波长。

复色光与颜色:

一定成分的复色光总有一种特定的颜色与之对应;但反之,一种颜色感觉并不只对应一种光谱组合,即使两种成分完全不同的复色光也有可能引起的颜色感觉完全一样,这称作光的同色异谱现象。

课堂判断:

(1)白光是复色光。

(2)白光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

(3)颜色相同,其光谱组成一定相同。

(4)光谱组成相同,其颜色一定相同。

二、光源的光谱分布

1、定义

不同波长的单色光混合形成复色光,因各单色光的能量比例不一样,即复色光的辐射能量是随波长变化的。

光谱功率分布:辐射能量随波长变化的关系。

相对光谱功率分布:光源的颜色取决于光谱分布中各单色光的相对比例,所以规定光谱分布函数中的最大值为“1”,将其归化,归化后的光谱功率分布。记S(λ)

光谱分布的特性:

在实际应用中,使用更多的是光谱分布的相对值,最大值为“1”。

(1)用光谱分布既可以表示光源的发光,也可以表示物体对光的作用。

(2)光谱分布是波长λ的函数,如S(λ)。(3)物体产生的颜色取决于光谱分布中的主要波长。

常见光谱的光谱分布:

线状光谱、带状光谱、连续光谱、混合光谱。

线光谱:单色光谱。

带状光谱:只在某几个波长处发出狭窄的光谱。

连续光谱:在整个光谱范围内发出强度不等的连续光谱。混合光谱:连续光谱、线光谱及带光谱的组成。

判断:

1、光谱分布决定光源的颜色特性。

2、光源的光谱决定物体的颜色。

3、相同颜色的光具有相同的物体色。

思考问题

光源光谱分布曲线下包围的面积有何物理意义?

第二节 物体的光谱特性

1、物体的三种形式

自发光物体:可发出不同颜色光的发光物体。

反射物体:不透明物体,能够反射照射在上面的光。

透射物体:透明的物体,可以透过照射在上面的光。

2、物体的光谱特性

物体的光谱特性是指物体对落在其表面的光谱成分有选择性透射、吸收和反射的特性。

特点:

(1)物体的光谱特性是物体自身性质决定的,相对固定。

(2)物体本身的光谱特性是产生不同颜色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 透明物体

1、光透射率

2、光波透射率

3、光谱密度

影响光谱密度的因素:

(1)透明物质的吸收系数,吸收系数是该物质的固有特性。

(2)透射物体的厚度。

4、透明物体的呈色的原理

透明物体的选择性吸收和透过特性是它产生颜色的物理特性。

问题:

请推导两个或以上透射物体的总光谱透射率τ (λ)和总密度D 总的表达式,并给予解释。

二、反射物体

1、光反射率

2、光谱反射率 2

1212121022121011)11lg(1lg D A 1(1)()((1)()((1)()(1D D A I I A I I A I I +=?==?=?======τττλλττλλτλλλτλλλτ)()))

3、物体的非选择性吸收

物体表面对白光中光谱各波段的辐射能做等比吸收,则反射(或透射)光各波长的能量均做等量减少,而光谱组成比例不会改变,这种现象就称为非选择性吸收。

(1)保持照明光原来的颜色,仅改变对照明光的反射强度。

(2)当反射率从0到1变化,物体表面就呈现出黑、灰色(由深入浅)、白色。

4、反射物体的光谱特性

反射物体对光谱成分选择性吸收和反射是它产生不同颜色的主要原因。

总结:

(1)光是色的源泉,色是光的表现,无光则无色。

(2)物体的光谱反射率(光谱透射率)是由物体自身材料所决的。

(3)同一物体光源不同,所再现的颜色也不相同。

课堂练习:

一、判断说明原因

1、物体的光谱特性决定其颜色。()

2、物体本身没有颜色。()

3、墨层厚度越厚颜色越深。()

4、密度越大,颜色越淡。()

5 、物体的颜色随光源的改变而改变。()

二、夏于戴哪种眼镜比较好()

1、蓝色

2、红色

3、黄色

4、白色

第三节视觉的生理基础

一、眼睛的生理结构

(1)人眼担负着成像和感觉两大作用,是颜色视觉产生的第三大要素。

(2)从视觉功能的角度看,整个眼球主要可分为屈光、成像控制和感光系统三个部分。

1、屈光系统

屈光系统的作用是将物体清晰地成像在视网膜上。它包括角膜、瞳孔、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1)角膜

光的折射率为1.336,外界光线首先经角膜屈光后进入眼球内成像。

(2)瞳孔

在角膜的后面呈环形的虹膜,虹膜中央有一圆孔为瞳孔,光线从瞳孔进入眼睛,虹膜的的肌肉能控制孔的大小。

(3)房水

充满在角膜与虹膜之间及虹膜与晶状体之间的透明液体,由睫状体产生,房水的折光率为1.336,可起屈光的作用。

(4)晶状体

(5)玻璃体

是胶状的透明体,折射率为1.336。

2、控制系统

(1)瞳孔如同照相机的光圈,可以随光线明暗自动在2-8 mm之间调节大小(2)曲率半径由睫状肌调节从而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屈光度,使远近不同的物体都能在视网膜上得到清晰的成像。作用相当于照相机的变焦镜头。

3、感光系统

感光系统由视网膜组成,其作用是接受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相当于数字

相机的接受器。

视网膜厚度约为0.1-0.5 mm,主要由视细胞层、双极细胞层和神经节细胞层三层细胞构成。

视网膜的结构

4、感光细胞的分布

两种视细胞在视网膜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视网膜的中央部分有一特别密集的锥体细胞分布区域,其颜色为黄色,称为黄斑。黄斑的中心有一小凹窝,叫中央凹。是视觉最敏锐的地方,也是锥体细胞密度最大的地方。

盲点:视伸经及视网膜中央的动、静脉都过的地方。

二、明视觉和暗视觉

1、定义

人眼有两种视细胞: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对应着两种不同的视觉功能。

明视觉(锥体细胞视觉):在光亮条件下,由锥体细胞起作用分辨物体的颜色与细节。

暗视觉(杆体细胞视觉):在暗条件下,杆体细胞起作用只能分辨物体的明暗而不能分辩其颜色和细节。

中间视觉:在明视觉和暗视觉之间的亮度水平条件下,由两种细胞同时起作用。

2、视觉函数

光谱光视效率函数(或称视觉函数):眼睛的灵敏度与波长的依赖关系。

CIE根据不同科学家的实验结果规定了明视觉光谱光视效率V(λ)和暗视觉光谱光视效率Vˊ(λ)。

3、辐射通量与光通量

辐射通量:光源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面积发射、传输或接收的辐射能量。

光通量:辐射能量中能引起人眼视觉的辐射通量所引起的总明度感觉。

计算举例:

已知560 nm光的能量为50单位,700nm光的能量为180单位,求混合光的亮度。

三、视角、视力与视场

1、视角

物体的大小对眼睛所形成的张角。

2、视力(视觉敏锐度)

表示视觉辨认物体细节的能力。也称视锐度。具有正常视力的人,能够分辨物体空间两点间所形成的最小视角为α=1′(角度)。

视力(视锐度)V:

是以视觉所能分辨的以角度分为单位的视角的倒数,即

3、视场

视角α所对应的圆面积,称为视场。

4、对比辩认

对比度:视场中物体亮度与背景亮度差与背景亮度之比。

物体与背景亮度的差别越大,对比度就越大,而对比度越大,眼睛对物体的分辩能力越强。

5、照明条件与视力的关系

6、视觉功能曲线

视力、照明条件和物体对比度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判断:

1、视场越大,分变物体颜色细节能力越强。

2、中央凹是锥体细胞分布密度最大的地方。

3、明视觉对黄绿光敏感。

思考:

我们在观察印刷品为什么看起来是连续的,而不是点状的。

复习思考题:

1.颜色视觉产生的过程如何?形成色觉的四要素是什么?

2.什么是可见光?可见光是如何产生的?波长、频率、能量和光速之间有什么关系?

3.简述下列概念:色散、光谱、单色光、复光。

4.什么叫光谱分布?根据相对光谱功率分布线可以将光源分为哪几类?

5.光源光谱分布曲线下包围的面积有何物理意义?

6.物体呈现不同颜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7.何为密度?它为何能反映印刷品的颜色?

8.分述眼睛屈光系统和感光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9.明视觉与暗视觉的特点与区别。

10.什么是光谱光视效率?有何重要意义?

11.试从形状、数量、分布状况及功能四方面比较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的不同。

后记

色弱和色盲

色弱和色盲 色弱和色盲的事情,很多院校对这有要求: 1.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不能录取的专业:以颜色波长作为严格技术标准的化学类、化工与制药类、药学类、生物科学类、公安技术类、地质学类各专业,医学类各专业;生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动物医学、动物科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生态学、侦察学、特种能源工程与烟火技术、考古学、海洋科学、海洋技术、轮机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化工程、林产化工、农学、园艺、植物保护、茶学、林学、园林、蚕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材料化学、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体育教育、运动训练、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各专业。 2.色觉异常II度(俗称色盲)不能录取的专业,除同轻度色觉异常外,还包括美术学、绘画、艺术设计、摄影、动画、博物馆学、应用物理学、天文学、地理科学、应用气象学、材料物理、矿物加工工程、资源勘探工程、冶金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交通运输、油气储运工程等专业。专科专业与以上专业相同或相近专业。 3.不能准确识别红、黄、绿、兰、紫各种颜色中任何一种颜色的导线、按键、信号灯、几何图形者不能录取的专业:除同轻度色觉异常、色觉异常II度两类列出专业外,还包括经济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类、图书档案学类各专业。不能准确在显示器上识别红、黄、绿、兰、紫各颜色中任何一种颜色的数码、字母者不能录取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 色盲患者不能分辩自然光谱中的各种颜色或某种颜色。而对颜色的辨别能力差的则称色弱,它与色盲的界限一般不易严格区分,只不过轻重程度不同罢了。色盲又分为全色盲和部分色盲(红色盲、绿色盲、蓝色盲等),中医学称色盲为“视赤如白”症,认为系先天不足,肝肾两亏而致,或为脾胃虚弱,水谷精微之气化生不足,玄府之精气不充而致。 对于高考志愿如何填报,我们除了要学习国家的政策,学习江苏志愿填报的游戏规则,在这基础上,我们要有自己的想法。每个角色对高考志愿的填报都有自己的态度。官方只发布政策,招生肯定是完成的,叫你填满,服从。大学。巴不得每个学生都报自己学校,所以劝你冲,冲进去,大多后悔不已,以至于录取了北大也有退学复读的,高中老师。数学老师想你报数学专业,生物老师想你报生物专业,考上了老师所教的专业,老师脸上有光,而对工科、财经等没有老师叫你读,因为中学都没基础学科。高中学校。能上一本不会叫你上二本,所以叫你冲,至于什么专业不用管,反正到时班级成绩也罢,学校成绩也罢,衡量的标准都是考了了多少多少本科,多少多少一本。家长与亲属。真心想为孩子好,但有些政策没有搞清楚,比如有“专业级差”,以至于本来能录取个比较满意的专业,忽视或是没真正搞懂,最后录取了个服从专业。到校后改专业谈何容易,到校以后才知:“谁都想改,学校其不乱也”。

解密色觉检查图让世界不再有色弱

解密色觉检查图,让世界不再有色弱 本文旨在减轻能看清红绿灯但看不出较复杂的色觉检查图案的人士之痛苦;也能让正常人读特别复杂的色觉检查图变得轻松。本文不是让你去背图,而是教你在10秒内分析出正确的图案,这样即使以后出现百十本新的色觉检查图你也不必焦虑了。 笔者曾受困于色觉检查图,看较复杂的色觉检查图案是花花绿绿一片,头都蒙了;后经笔者潜心研究,各种复杂的色觉检查图案在我眼前都能原形毕现,我不再需要做“看鹿读马”的事情了。 研究素材如下: 1.《新编色觉检查图》李春慧编,第二版,简称李版; 2.《色盲检查图》俞自萍编,第五版,简称俞版; 3.《色觉检查图》王克长编,第二版,简称王版; 4.《色盲检查图》汪芳润编,第三版,简称汪版; 5.《实用色觉检查图》贾永源编,简称贾版。 经仔细查核以上各版本,深入到图上每一个色块,对比中间的蛛丝马迹,笔者解锁了它们的密码,发现了以下两个基本规律: 1.色觉检查图仅由背景块与图形块组成,仅需读图形块拼成的图案。 解读细则:图上除了背景块就是图形块,除此外没有任何多余的色块。 图例说明:俞版3图628中的绿点稀稀拉拉点在图中间,不要认为它们是与图案无关的杂点。 解读细则:只能读图形块拼成的图案,不能读图形块与背景块组合拼成的图案,更不能 读单独由背景块拼成的图案。 图例说明1:李版8图6475中的5字不能读9字,因为组成9字右上侧的色块是背景块。

图例说明2:汪版31图有一个非常连贯明显的十字,但不能读,因为它全由背景块拼成。 解读细则:视图的复杂程度,背景块有1到4种颜色不等,图形块也有1到4种颜色不等. 图例说明:李版10图890中有4种背景块与4种图形块,属于复杂的图。

色盲、色弱测试图大全

色盲、色弱测试图大全 红绿色盲者中的红色盲者只能找到紫色的线,而绿色盲者只能找到红色的线,但红绿色弱者、正常者则两线都找得到。 红绿色盲者中的红色盲者能读出6,而绿色盲者能读出2,但红绿色弱者及正常者则两个字都能读出来。

正常看应是一幅“牛”的图案,如看到的是一头“鹿”,就有可能是色盲或色弱。 正常者能读出6,红绿色盲者及红绿色弱者读成5,而全色弱者则全然读不出上述的两个字。 红绿色盲者及红绿色弱者大多能读成5,但全色弱者及正常者则大多都读不出来。 红绿色盲者及红绿色弱者容易找到,但正常者及全色弱者大多却找不到。 下列还有一些图片是测试是否是色盲人群:

色觉检查图组合一 1-11-2 1-31-4 1-51-6 色觉检查图组合二 2-12-2 2-32-4

2-52-6 色弱矫正 图象一图象二 色盲是指缺乏或完全没有辨别色彩的能力。通常说的色盲多是指红绿色盲。面对五色缤纷的世界,人们到底是如何感知它的呢?原来在人的视网膜上有一种感光细胞——锥细胞,它有红、绿、蓝3种感光色素。每一种感光色素主要对一种原色光产生兴奋,而对其余两种原色光产生程度不等的反应。如果某一种色素缺乏,则会产生对此种颜色的感觉障碍,表现为色盲或色弱(辨色力弱)。色盲又分许多不同类型,仅对一种原色缺乏辨别力者,称为单色盲,如红色盲,又称第一色盲,比较多见;绿色盲,称为第二色盲,比第一色盲少些;蓝色盲,即第三色盲,比较少见。如果对两种颜色缺乏辨别力者,称为全色盲,较为罕见。色盲多为先天性遗传所致,少数为视路传导系统障碍所致。一般是女性传递,男性表现。

理论上全色盲的人的眼里应该只有黑白的,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有趣的是红色盲的人照样能分辨出红色信号灯,同样绿色盲的人也能分辨出绿信号灯,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单色盲的人对于三原色是能分辨的,但对于如橙色,淡黄等复合色就分不清了。 先天性色觉障碍通常称为色盲,它不能分辩自然光谱中的各种颜色或某种颜色。而对颜色的辨别能力差的则称色弱,它与色盲的界限一般不易严格区分,只不过轻重程度不同罢了。色盲又分为全色盲和部分色盲(红色盲、绿色盲、蓝黄色盲等)。色弱包括全色弱和部分色弱(红色弱、绿色弱、蓝黄色弱等)。 1.全色盲 属于完全性视锥细胞功能障碍,与夜盲(视杆细胞功能障碍)恰好相反,患者尤喜暗、畏光,表现为昼盲。七彩世界在其眼中是一片灰暗,如同观黑白电视一般,仅有明暗之分,而无颜色差别。而且所见红色发暗、蓝色光亮、此外还有视力差、弱视、中心性暗点、摆动性眼球震颤等症状。它是色觉障碍中最严重的一种,患者较少见。 2.红色盲 又称第一色盲。患者主要是不能分辨红色,对红色与深绿色、蓝色与紫红色以及紫色不能分辨。常把绿色视为黄色,紫色看成蓝色,将绿色和蓝色相混为白色。曾有一老成持重的中年男子买了件灰色羊毛衫,穿上后招来嘲笑,原来他是位红色盲患者,误红色为灰色。早年还有过报道,一红色盲患者当了火车司机,因看错了信号而造成火车相撞。 3.绿色盲 又称第二色盲,患者不能分辨淡绿色与深红色、紫色与青蓝色、紫红色与灰色,把绿色视为灰色或暗黑色。一美术训练班上有位画画得很好的小朋友,总是把太阳绘成绿色,树冠、草地绘成棕色,原来他是绿色盲患者。临床上把红色盲与绿色盲统称为红绿色盲,患者较常见。我们平常说的色盲一般就是指红绿色盲。 4.蓝黄色盲 又称第三色盲。患者蓝黄色混淆不清,对红、绿色可辨,较少见。 5.全色弱 又称红绿蓝黄色弱。其色觉障碍比全色盲程度要低,视力无任何异常,也无全色盲的其它并发症。在物体颜色深且鲜明时,则能够分辨;若颜色浅而不饱和时,则分辨困难。患者也少见。 6.部分色弱 有红色弱(第一色弱)、绿色弱(第二色弱)和蓝黄色弱(第三色弱)等,其中红绿色弱较多见,患者对红、绿色感受力差,照明不良时,其辨色能力近于红绿色盲;但物质色深、鲜明且照明度佳时,其辨色能力接近正常。 ①

解密色觉检查图-让世界不再有色弱

解密色觉检查图-让世界不再有色弱

解密色觉检查图,让世界不再有色弱 本文旨在减轻能看清红绿灯但看不出较复杂的色觉检查图案的人士之痛苦;也能让正常人读特别复杂的色觉检查图变得轻松。本文不是让你去背图,而是教你在10秒内分析出正确的图案,这样即使以后出现百十本新的色觉检查图你也不必焦虑了。 笔者曾受困于色觉检查图,看较复杂的色觉检查图案是花花绿绿一片,头都蒙了;后经笔者潜心研究,各种复杂的色觉检查图案在我眼前都能原形毕现,我不再需要做“看鹿读马”的事情了。 研究素材如下: 1.《新编色觉检查图》李春慧编,第二版,简称 李版; 2.《色盲检查图》俞自萍编,第五版,简称俞版; 3.《色觉检查图》王克长编,第二版,简称王版; 4.《色盲检查图》汪芳润编,第三版,简称汪版; 5.《实用色觉检查图》贾永源编,简称贾版。 经仔细查核以上各版本,深入到图上每一个色块,对比中间的蛛丝马迹,笔者解锁了它们的密码,发现了以下两个基本规律: 1.色觉检查图仅由背景块与图形块组成,仅需读图形块拼成的图案。 解读细则:1.1 图上除了背景块就是图形块,

十字,但不能读,因为它全由背景块拼成。 解读细则:1.3 视图的复杂程度,背景块有1到4种颜色不等,图形块也有1到4种颜色不等. 图例说明:李版10图890中有4种背景块与4种图形块,属于复杂的图。 2.图形块不会出现在最外圈。

解读细则:2.1 只能从最外圈找出背景块,这样避免把图形块误算到背景块中。 图例说明:俞版4图88 最外圈有3种背景块。 解读细则:2.2最外圈没有出现过的色块都是图形块,读图时必须全部包含进去。 图例说明:俞版4图88 读成99就漏掉了明显的图形块,故不能读99。

盘点常见的色觉障碍

盘点常见的色觉障碍 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1317950955.html,/jibing/yanke/150707/57fb1.html 色觉是视网膜锥体细胞的一种功能,可识别自然光谱中的各种颜色。如果患者丧失辨色力,则为色盲;如果患者对颜色的辨别能力降低,则为色弱;如果患者将不应有色泽的物体看成各种颜色,则为色视症。下面我们就具体了解一下这些色觉障碍。 1.先天性色觉障碍常与遗传有关,红绿色盲(弱)属性连锁隐性遗传。 (1)全色盲:极为少见。属完全性锥体细胞功能障碍。患者全无色感,只感知明、暗和黑、白。常伴有畏光、眼球震颤和弱视。 (2)红色盲:又称第一型色盲,对红色及其补色(青绿色)都不能分辨。看光谱时感到红色端显著缩小,而呈灰色。对绿色感觉也不正常。光谱中最明亮处为黄绿色段。 (3)绿色盲:又称第二型色盲,对绿色及其补色(红紫色)都不能分辨。看光谱时不能分辨红、绿色,但红色段并不缩短。光谱中最明亮处为橙色段,而将绿色段看成一中性带,无颜色感觉。由于绿色盲与红色盲性质接近,因此常合称为红绿色盲。

(4)黄蓝色盲:又称第三型色盲,较少见。看光谱时不能看出黄和蓝紫一段,而且该色段缩短,把光谱中黄色及蓝色紫色段均看作中性无色带,光谱中最明亮处仍为黄色段。 (5)全色弱:视力无任何异常,可以分辨深而鲜明的颜色,但颜色浅而不饱和时则分辨困难,特别对于蓝黄色分辨不清。 (6)色弱:有红色弱(第一型色弱)、绿色弱(第二型色弱)、蓝黄色弱(第三型色弱)和红绿色弱等,以红绿色弱为多见。红绿色弱对红绿色的感受力差,照明不良时其辨色力接近于红绿色盲;如果物体颜色深而鲜明以及照明度好时,其辨色力接近正常。 (7)色觉疲劳:检测色觉时,患者开始时能迅速辨别颜色,但如果辨色时间较久或颜色复杂、对比强烈、耀眼炫目时,就不能辨认或否定开始时辨认的结果。休息片刻后又能辨认。 (8)隐色盲:患者面对一系列色觉检查,特别是对颜色差别较小的试标,反应不够敏捷可靠,识别颜色的过程由犹豫不决而逐渐正确,经过反复考虑才能决定。这可能是由于视网膜感光化学物质产生不足所致。 2.后天性色觉障碍见于视神经病变,如烟酒中毒性弱视、球后视神经炎、Leber病、铊中毒等,常为红绿色觉障碍。也可见于视网膜和脉络膜病变,常为黄蓝色觉异常。

人工晶状体眼晶状体后囊膜混浊对视功能的影响

人工晶状体眼晶状体后囊膜混浊对 视功能的影响 【摘要】探讨人工晶状体眼晶状体后 囊膜混浊对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对比敏感度、立体视觉及色觉等诸项视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0例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 体植入术后,发生后囊膜混浊的患眼及对侧眼进行最佳矫正视力、对比敏感度、立体视觉及色觉等项检查。对患眼施行Nd:YAG激 光晶状体后囊膜切开术。术后1wk重复上述视功能检查,将术前术后检查结果进行配对比较分析,单眼患者与对侧眼进行比较。结果:Nd:YAG激光晶状体后囊膜切开术前患眼的LogMAR视力平均,术后LogMAR视力平均,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差异有极显着性。患眼各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较术前均有明显 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极显着性;而对侧眼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各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与术后复查结果比较差异无显着性。采用颜少明《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测显示,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前立体视觉阳性13例,其中2例

具有中心立体视,无立体视者17例;Titmus 立体视觉检查卡检查显示22例患者立体视阳性,其中4例有中心立体视,无立体视功能者8例。术后颜氏《立体视觉检查图》和Titmus立体视觉检查卡检测的立体视阳性分别为24例和28例,其中分别有11例和15例达到中心立体视,术后的立体视觉较术前改善差异有显着性。术前全部患眼存在色觉异常,主要表现在蓝紫色及绿色辨别能力下降,术后色觉障碍有一定程度提高,但蓝紫色觉改善不明显。结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后囊膜混浊不仅影响患眼视力的康复,还对对比敏感度、立体视锐度、色觉等多种视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Nd:YAG激光晶状体后囊膜切开术是治疗PCO,提高视力和改善视功能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0引言 人工晶状体眼晶状体后囊膜混浊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术后视力降低的主要原因[1-5]。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

用色盲色弱测试图分析色盲色弱的几种类型

用色盲色弱测试图分析色盲色弱的几种类型 *导读:今天我们要为大家讲述的内容主要包括什么是色盲色弱和如何用色盲色弱测试图分析色盲色弱的几种类型的问题!首先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什么是色盲色弱这个问题吧。…… 今天我们要为大家讲述的内容主要包括什么是色盲色弱和 如何用色盲色弱测试图分析色盲色弱的几种类型的问题!首先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什么是色盲色弱这个问题吧。 医学研究表明,色盲是指人们缺乏或完全没有辨别色彩的能力。通常我们所说的色盲多是指红绿色盲。面对五色缤纷的世界,人们到底是如何感知它的呢?原来在人的视网膜上有一种感光 细胞——锥细胞,它有红、绿、蓝3种感光色素。每一种感光色素主要对一种原色光产生兴奋,而对其余两种原色光产生程度不等的反应。如果我们某一种色素缺乏,则会产生对此种颜色的感觉障碍,表现为色盲或色弱,色弱不完全是色盲,只是辨色能力比正常人会弱很多。 其中,色盲又分许多不同类型,仅对一种原色缺乏辨别力者,称为单色盲,如红色盲,又称第一色盲,比较多见;绿色盲,称为第二色盲,比第一色盲少些;蓝色盲,即第三色盲,比较少见。如果对两种颜色缺乏辨别力者,称为全色盲,较为罕见。色盲多为先天性遗传所致,少数为视路传导系统障碍所致。一般是女性传递,男性表现。

理论上来说在全色盲的人的眼里应该只有黑白的,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有趣的是红色盲的人照样能分辨出红色信号灯,同样绿色盲的人也能分辨出绿信号灯,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单色盲的人对于三原色是能分辨的,但对于如橙色,淡黄等复合色就分不清了。先天性色觉障碍通常称为色盲,它不能分辩自然光谱中的各种颜色或某种颜色。而对颜色的辨别能力差的则称色弱,它与色盲的界限一般不易严格区分,只不过轻重程度不同罢了。色盲又分为全色盲和部分色盲(红色盲、绿色盲、蓝黄色盲等)。而色弱包括全色弱和部分色弱(红色弱、绿色弱、蓝黄色弱等)。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谈谈色盲色弱的几种不同的类型分类。

色盲、色弱测试图大全

色盲、色弱测试图大全 红绿色盲者中得红色盲者只能找到紫色得线,而绿色盲者只能找到红色得线,但红绿色弱者、正常者则两线都找得到。 红绿色盲者中得红色盲者能读出6,而绿色盲者能读出2,但红绿色弱者及正常者则两个字都能读出来。 正常瞧应就是一幅“牛”得图案,如瞧到得就是一头“鹿”,就有可能就是色盲或色弱。

正常者能读出6,红绿色盲者及红绿色弱者读成5,而全色弱者则全然读不出上述得两个字。 红绿色盲者及红绿色弱者大多能读成5,但全色弱者及正常者则大多都读不出来。 红绿色盲者及红绿色弱者容易找到,但正常者及全色弱者大多却找不到。 下列还有一些图片就是测试就是否就是色盲人群: 色觉检查图组合一

1-11-2 1-31-4 1-51-6 色觉检查图组合二 2-12-2 2-32-4

2-52-6 色弱矫正 图象一图象二 色盲就是指缺乏或完全没有辨别色彩得能力。通常说得色盲多就是指红绿色盲。面对五色缤纷得世界,人们到底就是如何感知它得呢?原来在人得视网膜上有一种感光细胞——锥细胞,它有红、绿、蓝3种感光色素。每一种感光色素主要对一种原色光产生兴奋,而对其余两种原色光产生程度不等得反应。如果某一种色素缺乏,则会产生对此种颜色得感觉障碍,表现为色盲或色弱(辨色力弱)。色盲又分许多不同类型,仅对一种原色缺乏辨别力者,称为单色盲,如红色盲,又称第一色盲,比较多见;绿色盲,称为第二色盲,比第一色盲少些;蓝色盲,即第三色盲,比较少见。如果对两种颜色缺乏辨别力者,称为全色盲,较为罕见。色盲多为先天性遗传所致,少数为视路传导系统障碍所致。一般就是女性传递,男性表现。

分析色觉检查图,让色弱色盲不再痛苦

分析色觉检查图,让色弱色盲不再痛苦 本文在减轻能看清红绿灯但看不出较复杂的色觉检查图案的人士之痛苦;也能让正常人读特别复杂的色觉检查图变得轻松。本文不是让你去背图,而是教你在10秒内分析出正确的图案,这样即使以后出现百十本新的色觉检查图你也不必焦虑了。 笔者曾受困于色觉检查图,看较复杂的色觉检查图案是花花绿绿一片,头都蒙了;后经笔者潜心研究,各种复杂的色觉检查图案在我眼前都能原形毕现,我不再需要做“看鹿读马”的事情了。 研究素材如下: 1.《新编色觉检查图》李春慧编,第二版,简称李版; 2.《色盲检查图》俞自萍编,第五版,简称俞版; 3.《色觉检查图》王克长编,第二版,简称王版; 4.《色盲检查图》汪芳润编,第三版,简称汪版; 5.《实用色觉检查图》贾永源编,简称贾版。 经仔细查核以上各版本,深入到图上每一个色块,对比中间的蛛丝马迹,笔者解锁了它们的密码,发现了以下两个基本规律: 1.色觉检查图仅由背景块与图形块组成,仅需读图形块拼成的图案。 解读细则:1.1 图上除了背景块就是图形块,除此外没有任何多余的色块。 图例说明:俞版3图628中的绿点稀稀拉拉点在图中间,不要认为它们是与图案无关的杂点。 解读细则:1.2 只能读图形块拼成的图案,不能读图形块与背景块组合拼成的图案,更不能读单独由背景块拼成的图案。 图例说明1:李版8图6475中的5字不能读9字,因为组成9字右上侧的色块是背景块。

图例说明2:汪版31图有一个非常连贯明显的十字,但不能读,因为它全由背景块拼成。 解读细则:1.3 视图的复杂程度,背景块有1到4种颜色不等,图形块也有1到4种颜色不等. 图例说明:李版10图890中有4种背景块与4种图形块,属于复杂的图。

色盲证明书.doc

健康检查证明书 年月日查体目的 姓名性别年龄籍贯 说明:(1)在“过去及现在患何病”两栏内填写多发、常见影响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 (2)在“眼”一栏内对学生查视力、砂眼,对有关职业(如司机)等工人查视力。符合: 正常(○)未查(—)★特殊需要时检查篇二:1010色盲和色弱的检查及矫正 色盲和色弱的检查及矫正 拥有一双正常的眼睛,拥有健全的光觉和视觉,便能对大自然艳丽的色彩以尽情的感受 和反应。但是,有些孩子外貌虽然正常,却存在色觉障碍。色党障碍的临床分型主要包括两 类,一类是对颜色辨认能力低,医学上称为色弱;另一类是对颜色完全不能辨认,医学上称 为色盲。 色盲与色弱 根据三原色学说,任何颜色都可由红、绿、蓝三色组成。一个孩子能够辨认三原色的, 称为“三色视”,辨色力完全正常,为正常人。辨认任何一种颜色能力降低者,称为色弱。色 韵患者主要有红色弱与绿色弱两种。如有一种原色不能辨认的,在医学上称为“二色视”,也 就是人们所说的色盲,临床上主要是红色盲与绿色盲。如三种原色均不能辨别的,称为全色 盲。色盲者,看世界总是蒙一层灰色面纱,不但享受不到五彩世界带来的喜悦与快乐,而且 在征兵、升学、就业以及生活上,还会受到极大影响。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色觉障碍的呢? 一是先天性。多为隐性遗传,如父亲有色盲可通过女儿传给外孙。病因主要是由于视网 膜上视锥细胞缺少三种感觉色泽的物质而造成的。如缺少红色的感色物质时,就产生红色盲; 缺少绿色的感色物质,则形成绿色盲。 二是后天性。眼的各种病变,如屈光间质、视网膜细胞、视神经、视中枢患有疾病,都 会引起色盲、色弱,其中以色弱为多。要治好后天性的色觉障碍,前提是要先治好眼病。 随着研究的发展,有日本学者发现,印花布工人的色觉辨别力比正常人高200倍,于是 认为色弱还与后天各种色泽刺激缺乏有关。国外一学者曾做过动物实验:将一组动物放在黑 暗环境里喂养,另一组放在明亮并有各种色光刺激的环境里喂养,待动物长大后测定视力色 觉时发现,在黑暗中长大的一组比在明亮环境中长大的相比,视觉和色觉敏感性明显减弱! 所以现在国内外学者认为,过去统计的先天性色盲患病率5.87%是不确切的,真正的先 天色盲只有万分之三,其余的大部分都是色弱。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这种色觉功能性疾病 多可以治疗,并且能够治好的! 色盲和色弱的检查 色盲和色弱的检查大多采用主觉检查,一般在较明亮的自然光线下进行,常用检查方法 如下。 假同色图:通常称为色盲本,它是利用色调深浅程度相同而颜色不同的点组成数字或图 形,在自然光线下距离0.5m处识读。检查时色盲本应放正,每一图不得超过5秒。色觉障碍 者辨认困难,读错或不能读出,可按照色盲表规定确认属于何种色觉异常。 色线束试验:是把颜色不同,深浅不同的毛线束混在一起,令被检者挑出与标准线束相 同颜色的线束。此法颇费时间,且仅能大概定性不能定量,不适合于大面积的筛选检查。 颜色混合测定器:是nagel根据红+绿=黄的原理,设计出的一种光谱仪器,它可以定量 地记录红绿光匹配所需的量,以判定红绿色觉异常,此法既能定性又能定量。 诊断与治疗 红色盲看不见红色,绿色盲看不见绿色,但是两种色盲者都能看见黄色和蓝色,并且还 感觉到黄蓝色特别亮。根据这个特点,特地制成的色盲色弱检查图表册,通过看图,能够在 十几秒内有效地诊断出色盲或色弱。

谈人的色觉与色盲

胰蛋白酶的作用机理韩巧芳(甘肃省庆阳第一中学745000) 胰蛋白酶是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的,在小肠里对蛋白质消化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在动物细胞培养中可用于分散组织中的细胞以及使贴壁生长的细胞脱落。但在学习过程中,许多人会担心胰蛋白酶是否会对细胞蛋白质造成破坏?是否会分解小肠里其他的消化酶?下面来看看这些担心的情况会不会发生。 成人每日分泌约1~2L胰液。胰液中主要有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原和糜蛋白酶原。当胰液进入十二指肠后,胰蛋白酶原被胆汁和肠液中的肠致活酶激活成为具有活性的胰蛋白酶。酸和胰蛋白酶也能使胰蛋白酶原活化。糜蛋白酶原则由胰蛋白酶激活为糜蛋白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都能分解蛋白质,两者共同作用时,可使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的多肽和氨基酸。胰蛋白酶能选择性地水解蛋白质中赖氨酸或精氨酸的羧基端肽键,能消化溶解变性蛋白质,对未变性的蛋白质无作用,因此,对活细胞的蛋白质以及有活性的消化酶不起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胰腺细胞内的胰蛋白酶原无活性,但在病变的情况下胰腺组织受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胰腺炎时,因某些因素会激活胰蛋白酶,后者又激活了其他酶反应,对胰腺发生自身消化作用,促进了其坏死溶解。如,在胰腺腺泡的酶原颗粒中含有高浓度的弹性硬蛋白酶,在胰腺分泌液中含有无活性的该酶前体,后者可被胰蛋白酶激活而能溶解弹性组织,从而破坏血管壁及胰腺导管。 豆浆和鸡蛋都是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豆浆每100g含蛋白质1.8g,鸡蛋每100g含蛋白质12.8g,因而消化它们都离不开胰蛋白酶。这些蛋白质进入小肠,经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分解为氨基酸,而后由小肠吸收。其中胰蛋白酶作用明显,但豆浆中含有一种胰蛋白酶抑制物质,能破坏胰蛋白酶的活性,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鸡蛋中含有一种粘液性蛋白,能与胰蛋白酶结合,使胰蛋白酶失去作用,从而阻碍蛋白质的分解。因此,豆浆和鸡蛋要煮熟食用,而且鸡蛋与豆浆尽量不要同时食用,应隔一段时间食用。当然这不是胰蛋白酶的错,是抑制胰蛋白酶物质作用的结果。? 谈人的色觉与色盲党凤良(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050051) 色盲是一种典型的遗传性疾病,在中学生物学教科书中常常将其作为伴性遗传的典型实例。同时,色盲患者不仅会在就业、升学等方面遇到种种限制,也会影响他们正确感受五彩缤纷的现实世界,阻塞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因而对色盲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1色觉原理及色盲的成因 虽然对于色觉形成的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但普遍认为视网膜上的锥细胞是观察颜色的重要结构。色觉正常的人具有三种不同的锥细胞,分别接收长波长(600~780nm)光(红色)、中波长(500~530nm)光(绿色)和短波长(400~450nm)光(蓝色),分别被称作L-锥细胞、M-锥细胞和S-锥细胞。不同颜色的光线刺激视网膜,会引起三种锥细胞不同程度的兴奋,通过确定来自不同类型的锥细胞的信号的比率,大脑就能确定我们所看到的物体是什么颜色,如果三种锥细胞兴奋程度相同,就会产生白色的感觉。因此,人的色觉是三种锥细胞各自不同程度兴奋在大脑中的综合效应。大部分色盲患者的锥细胞组成与正常人不同,要么是缺少一种锥细胞,要么是锥细胞的吸收峰值不正常。 先天性色觉缺陷基本上都是L-锥细胞或M-锥细胞的缺失或有缺陷造成的。全色盲和蓝光感觉缺失是相当罕见的。L-锥细胞和M-锥细胞缺失即我们所熟知的红绿色盲,因为他们区分这两种颜色的能力减退。而蓝色盲则是由于更加罕见的S-锥细胞缺失造成的。 色盲主要是一种先天性缺陷。然而也有色盲是后天的,如疾病或意外伤害就有可能导致色盲。这种情况下,色觉缺陷往往是由于眼睛和大脑的视觉中枢间的神经通路受伤造成的,而不是眼睛锥细胞功能丧失的缘故。例如,丧失全部色觉的全色盲就可能是后天的脑外伤造成的结果;帕金森氏病常常会引发类似蓝色盲的症状。 2色盲的类型 根据锥细胞发生的变化程度和缺失状况,研究人员一般将色盲分成三色觉异常、二色性色盲和全色盲

色盲色弱测试图大全精编版

色盲、色弱测试图大全 先天性色觉障碍通常称为色盲,它不能分辩自然光谱中的各种颜色或某种颜色。而对颜色的辨别能力差的则称色弱,它与色盲的界限一般不易严格区分,只不过轻重程度不同罢了。色盲又分为全色盲和部分色盲(红色盲、绿色盲、蓝黄色盲等)。色弱包括全色弱和部分色弱(红色弱、绿色弱、蓝黄色弱等)。 1.全色盲 属于完全性视锥细胞功能障碍,与夜盲(视杆细胞功能障碍)恰好相反,患者尤喜暗、畏光,表现为昼盲。七彩世界在其眼中是一片灰暗,如同观黑白电视一般,仅有明暗之分,而无颜色差别。而且所见红色发暗、蓝色光亮、此外还有视力差、弱视、中心性暗点、摆动性眼球震颤等症状。它是色觉障碍中最严重的一种,患者较少见。 2.红色盲 又称第一色盲。患者主要是不能分辨红色,对红色与深绿色、蓝色与紫红色以及紫色不能分辨。常把红色视为灰色,绿色视为黄色,紫色看成蓝色,将绿色和蓝色相混为白色。曾有一老成持重的中年男子买了件灰色羊毛衫,穿上后招来嘲笑,原来他是位红色盲患者,误红色为灰色。早年还有过报道,一红色盲患者当了火车司机,因看错了信号而造成火车相撞。 3.绿色盲 又称第二色盲,患者不能分辨淡绿色与深红色、紫色与青蓝色、紫红色与灰色,把绿色视为灰色或暗黑色。临床上把红色盲与绿色盲统称为红绿色盲,患者较常见。我们平常说的色盲一般就是指红绿色盲。 4.蓝黄色盲 又称第三色盲。患者蓝黄色混淆不清,对红、绿色可辨,较少见。 5.全色弱 又称红绿蓝黄色弱。其色觉障碍比全色盲程度要低,视力无任何异常,也无全色盲的其它并发症。在物体颜色深且鲜明时,则能够分辨;若颜色浅而不饱和时,则分辨困难。患者也少见。

红绿色盲者中的红色盲者只能找到紫色的线,而绿色盲者只能找到红色的线,但红绿色弱者、正常者则两线都找得到。 红绿色盲者中的红色盲者能读出6,而绿色盲者能读出2,但红绿色弱者及正常者则两个字都能读出来。 正常看应是一幅“牛”的图案,如看到的是一头“鹿”,就有可能是色盲或色弱。

2020年色盲、色弱测试图大全

作者:败转头 作品编号44122544:GL568877444633106633215458 时间:2020.12.13 色盲、色弱测试图大全 红绿色盲者中的红色盲者只能找到紫色的线,而绿色盲者只能找到红色的线,但红绿色弱者、正常者则两线都找得到。 红绿色盲者中的红色盲者能读出6,而绿色盲者能读出2,但红绿色弱者及正常者则两个字都能读出来。

正常看应是一幅“牛”的图案,如看到的是一头“鹿”,就有可能是色盲或色弱。 正常者能读出6,红绿色盲者及红绿色弱者读成5,而全色弱者则全然读不出上述的两个字。 红绿色盲者及红绿色弱者大多能读成5,但全色弱者及正常者则大多都读不出来。

红绿色盲者及红绿色弱者容易找到,但正常者及全色弱者大多却找不到。 下列还有一些图片是测试是否是色盲人群: 色觉检查图组合一 1-11-2 1-31-4 1-51-6 色觉检查图组合二

2-12-2 2-32-4 2-52-6 色弱矫正 图象一图象二

色盲是指缺乏或完全没有辨别色彩的能力。通常说的色盲多是指红绿色盲。面对五色缤纷的世界,人们到底是如何感知它的呢?原来在人的视网膜上有一种感光细胞——锥细胞,它有红、绿、蓝3种感光色素。每一种感光色素主要对一种原色光产生兴奋,而对其余两种原色光产生程度不等的反应。如果某一种色素缺乏,则会产生对此种颜色的感觉障碍,表现为色盲或色弱(辨色力弱)。色盲又分许多不同类型,仅对一种原色缺乏辨别力者,称为单色盲,如红色盲,又称第一色盲,比较多见;绿色盲,称为第二色盲,比第一色盲少些;蓝色盲,即第三色盲,比较少见。如果对两种颜色缺乏辨别力者,称为全色盲,较为罕见。色盲多为先天性遗传所致,少数为视路传导系统障碍所致。一般是女性传递,男性表现。 理论上全色盲的人的眼里应该只有黑白的,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有趣的是红色盲的人照样能分辨出红色信号灯,同样绿色盲的人也能分辨出绿信号灯,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单色盲的人对于三原色是能分辨的,但对于如橙色,淡黄等复合色就分不清了。 先天性色觉障碍通常称为色盲,它不能分辩自然光谱中的各种颜色或某种颜色。而对颜色的辨别能力差的则称色弱,它与色盲的界限一般不易严格区分,只不过轻重程度不同罢了。色盲又分为全色盲和部分色盲(红色盲、绿色盲、蓝黄色盲等)。色弱包括全色弱和部分色弱(红色弱、绿色弱、蓝黄色弱等)。 1.全色盲 属于完全性视锥细胞功能障碍,与夜盲(视杆细胞功能障碍)恰好相反,患者尤喜暗、畏光,表现为昼盲。七彩世界在其眼中是一片灰暗,如同观黑白电视一般,仅有明暗之分,而无颜色差别。而且所见红色发暗、蓝色光亮、此外还有视力差、弱视、中心性暗点、摆动性眼球震颤等症状。它是色觉障碍中最严重的一种,患者较少见。 2.红色盲 又称第一色盲。患者主要是不能分辨红色,对红色与深绿色、蓝色与紫红色以及紫色不能分辨。常把绿色视为黄色,紫色看成蓝色,将绿色和蓝色相混为白色。曾有一老成持重的中年男子买了件灰色羊毛衫,穿上后招来嘲笑,原来

色盲和色弱的区别

色盲和色弱的区别 色觉是我们对颜色的知觉,是不同波长的光线作用于眼球视网膜而在人脑引起的感觉。“三原色”学说认为,在视网膜上存在着分别对红、绿和蓝三种光线的波长特别敏感的三种视锥细胞(含相应的感光色素),当不同波长的光线入眼时,可引起敏感波长与之相符或相近的视锥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兴奋,于是在大脑产生相应的色觉;三种视锥细胞如果受到同等刺激,则产生白色视觉。 当缺乏色觉或色觉不正常时,就称为色盲或色弱。从发病原因来分,有先天性和后天性。绝大多数先天性色觉障碍(包括色盲和色弱)为性连锁隐性遗传(即伴性遗传)。色盲是由于缺乏某种视锥细胞而出现的色觉紊乱,如红敏色素缺损者为红色盲、绿敏色素缺损者为绿色盲、蓝敏色素缺损者为蓝色盲。单色觉又称全色盲,全色盲极少见,患者不能辨别颜色,视物只有明暗之别,犹如观黑白电影一样,同时有视力下降、眼球震颤等,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这几种类型中,以红色盲和绿色盲较为多见,习惯上统称红绿色盲。如果三种视锥细胞并不缺乏,但对某种颜色的分辨力较弱(光敏色素以异常的数量比配),即称色弱,也是以红绿色弱较为常见。男性红绿色弱、色盲的患病率约5%,女性约0.5%。后天性的色觉异常相对较少见,一般主要因为眼的各种病变所致,如屈光间质、视网膜细胞、视神经、视中枢患有疾病,都会引起色盲、色弱,其中以色弱为多。 色弱者有三种视锥细胞,但是感知的光谱的普通人不一样。普通人能看出来的色弱者比较吃力,色弱者能看出来的普通人比较吃力。

既然是不一样,那为什么色弱会带有一个“弱”字呢?这个得从脊椎动物的进化说起。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通常是四色视觉,能感知到的颜色是人类的百倍。哺乳动物的祖先生活在恐龙时代,是夜行性动物,不需要感知太多的颜色,丢失了两种视锥细胞。旧世界猴生长在树冠,喜欢吃红色的果实和嫩芽,因此进化出了能区分红绿色的不同的视锥细胞,有了三色视觉。但是分辨红绿色的基因不那么稳定,有时候会出现变异。最常见的是分辨红色的视锥改为分辨橙色,分辨绿色的视锥改为分辨黄色。 对于红色弱者来说,分辨不同的红有困难,但是可以更好分辨不同的橙。对于绿色弱者来说,分辨不同的绿有困哪,但是可以更好的分辨不同的黄。如果你可以自己设计自己的三原色,在蓝绿红、蓝黄红、蓝绿橙三种组合中,你愿意选哪种?

色觉的解释及造句

色觉的解释及造句 本文是关于色觉的解释及造句,感谢您的阅读! 色觉拼音 【注音】:sejue 色觉解释 【意思】:各种有色光反映到视网膜上所产生的感觉。 色觉造句: 1、我们也继承了色觉,这一能力在动物中非常罕见。 2、不过,至今科学家们还不知道蜜蜂的色觉速度是否跟得上它们的飞行速度。 3、她推测,作为一个医生,超色觉可能可以使她仅仅通过观察普通医生看不到肤色细微变化而判断别人是否生病。 4、问题是,色觉障碍的程度为产品的可用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5、答案就在人体的色觉是如何工作的。 6、这些动物早已拥有四色觉,但关键的区别是,他们的第四种颜色位于高频的紫外线区域,在人类可视范围之外。 7、不要忘记,红色与蓝色对红-绿色觉障碍者可不是很友好(详见前文“色觉障碍”)。 8、从表1可以看出,色觉障碍患者中最典型的一类人是无法接收红、绿两色的男性。 9、他撰写有关热、数学、色觉和物理学的教科书。 10、我们的实验证明,鸟类的色觉使用了所有四种锥细胞。

11、因为L-和M-cone的弧度非常接近(见图1),所以由L-和M-cone引起的色觉障碍症状非常相似。 12、由S-cone引起的色觉误差会导致颜色的接收都是基于红、绿色调,而深受赞誉的蓝、黄配色则无法感知。 13、在哺乳动物中,只有灵长类动物曾被发现具有如此精密的色觉,因此小鼠的大脑不需进化就可以辨别这些色觉了。 14、通过测试结果分析,证明了这种织物不仅能提高夜间自身能见度,而且可以为色觉异常者分辨。 15、同时也提出了关于对各种异常色觉现象的正确鉴别和分类还有待于做深入、系统的研究。 16、色觉进化是近三十多年来广泛研究的课题。 17、必须有好的视力和正常的色觉; 18、想了解这些发现,我们最好先对生物的色觉有些基本认识。 19、可用以辨别不同锥细胞的视蛋白,让我们找到了研究色觉演化的方法。 20、目的研究黄色人工晶状体(IOL)植入眼内主观感觉、对比敏感度和色觉的变化。 21、本研究介绍了一种基于颜色视觉诱发电位(VEP)的色觉缺陷检测系统。 22、色盲在猴群中上升是因为全色觉需要两种不同的视蛋白基因,它们存在于X染色体上。 23、色觉研究是一个迅速发展的多学科交互渗透的前沿研究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