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实验案例实验十

经济学实验案例实验十
经济学实验案例实验十

案例实验十:供给需求模型实验

最经典的例子是供给需求模型实验。该实验源远流长,可以一直追溯到在20世纪40年代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张伯伦在课堂上开始的市场实验,当时他的实验目的是想证明完全竞争模型的失败。上课时我们采用的课堂实验版本是1997年Charles Holt教授在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上的版本,下面的实验步骤和材料主要来自于该文。

实验开始前,我们准备好实验说明和道具,选择 18位同学,分成买卖双方,各9人,分别坐在课室前面。另外选出3位同学担任市场工作人员,在实验中核对和登记交易的进行。每位同学都会得到实验说明,告知实验的规则和他们在实验中的角色。每位同学都将获得一张扑克牌,上面的数字代表买卖双方的底价,当然上面的数值不能告诉他人。每位同学将在课堂上自由讨价还价达成交易,使他们的利润最大化(买方利润=价值 - 价格;卖方利润=价格-成本)。为了调动积极性,我们告知同学实验结束后会随机选出一位同学支付其所得收益的50%。

当宣布实验开始之后,买卖双方进入黑板前的空地进行自由交易,买卖双方会大声喊出自己的价格,然后自由商谈,一旦在某一价格上达成交易,两人将一起到讲台前的工作人员处登记。假如买方的价值低于卖方的成本,交易将被认为是非法的,两人将回去重新交易;假如交易合法,工作人员将登记好相关的底价和价格,然后把成交价格写在黑板上,并大声宣读出来。一轮交易持续5分钟,共持续6-8轮。每轮交易结束后,无论成交与否,买卖双方都要上交各自的扑克牌,在下一轮这些牌将打乱,重新发到买方和卖方手中(当然,买方的底牌只在买方内部重新随机分配)。交易双方回到各自的座位上计算各自的利润和交易情况,记录在收益记录表上。我们一共进行了6轮交易,其中前四轮正常交易,从第五轮开始对卖方开始征2元钱税。

发给买方的底牌分别是10,10,9,8,7,7,5,5,4;发给卖方的底牌分别是2,2,3,4,5,5,7,7,8;根据这一信息,我们在事前就可以构造出该市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如下图左侧所示。由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我们知道市场的均衡价格是5-7元,均衡数量是6。假如对卖方征2元钱税收,供给曲线向左上方平移,新的市场均衡价格是7元,均衡数量是4-6。

我们在课堂实验上(汕头大学商学院2003年春季经济学原理)产生的数据如图右侧所示。我们发现,前四期的价格的确很快就向6元这一均衡价格收敛,交易数量也收敛在6

笔,和供给需求模型的预测值吻合得很好,这时候即使教师都会感到相当的惊讶!从第六期开始我们对卖方征2元钱税(即要求卖方的底价加上2元),第一期的数据有点异常,但在第二期开始价格就收敛到7元,交易数量是6,都和模型的结果是一致的。由于时间限制,我们这时终止实验,开始向同学讲解结果。

首先,我们把相关的数据打在黑板上,就像下图右侧所示,同时会公布买卖双方的底价。然后问同学里面有什么规律吗?同学们一般会指出价格的运动趋势。然后我们询问有没有什么理论可以解释这些规律。同学们一个常见的直观解释是,成交价格是买卖双方底价的中间值。我们则指出这一假说没有办法解释成交数量上的规律性,事实上假如总是由较高底价的买卖双方交易的话,所有的买卖双方都能成交。这时我们在黑板上构造出阶梯形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说明数据和模型的预测是一致的,并指出此时买卖双方的总收益是最大的(即局部均衡条件下的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最后我们宣布买卖双方的利润,并随机抽出两位同学向其支付所获利润的50%。,同学们整个讨论时的气氛是比较热烈的,特别是那些参加过实验的同学。

管理经济学案例分析

案例一:食用油价格波动 一、影响食用油价格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一)食用油的供应情况 1.食用油加工原料(如大豆、花生、玉米、菜籽等)供应量 食用油作为油作粮食加工的下游产品,其供应量的多寡直接决定着食用油的供应量,正常情况下,油作粮食供应量的增加必然导致食用油供应量的增加。这些油作粮食的来源主要分为国产和进口两种,两类的供应量都影响食用油的供应。 2.食用油产量 食用油当期产量是一个变量,它受制于油作粮食供应量、压榨收益、生产成本等因素。一般来讲,产量与价格之间存在明显的反向关系,产量增加价格相对较低,产量减少价格相对较高。 3.食用油进出口量 食用油进口量的变化对国内食用油价格的影响力在不断增强。 4.食用油库存 食用油库存是构成供应量的重要部分,库存量的多少体现着供应量的紧张程度。在多数情况下,库存短缺则价格上涨,库存充裕则价格下降。但由于食用油具有不易长期保存的特点,一旦库存增加,价格往往会走低。 (二)食用油的消费情况 1.国内需求情况 2.餐饮行业景气状况 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外就餐的人数不断增加,餐饮行业的景气状况对食用油需求明显非常明显。 (三)相关商品、替代商品的价格 1.油作粮食的价格

用于榨油粮食的价格高低直接影响食用油的生产成本。如现在的豆油,许多大型压榨企业选择进口大豆作为加工原料,使得进口大豆的压榨数量远远超过国产大豆的压榨数量。从而使豆油价格原来越多地收到进口大豆价格的影响。 2.替代品的价格 食用油种类繁多,豆油、菜籽油、棕榈油、花生油等等,相互之间价格都存在一定的互相影响。 (四)农业、贸易和食品政策的影响 1.农业政策 国家的农业政策往往会影响农民对种植品种的选择。 2.进出口贸易政策 如关税的征收等。 3.食品政策 如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健康影响等。 二、政府出台限价令的原因是为了稳定食用油的价格。但是实施之后的没有达到良好的效果,所以限价令在市场经济下,并不是稳定物价的良方。 三、博弈关系: 在上游产品普遍上涨的情况下,食用油的单方面现价,已经构成对市场公平的妨碍。现在,一些油企的利润已经出现严重的倒挂,一些无法享受补贴的企业和一些小型企业已经处于濒临倒闭的状态。如果这时还义无反顾地将限价令进行到底,那么食用油市场一定会萎缩。食用油市场是充分竞争的市场,只要没有串通涨价,没有操作市场的行为,政府就应该尊重市场规律,不做过多的参与。因为不理智的管制,只会越管越乱,越管越槽。从以往的经验看,任何的占时限价,都只不过是推迟涨价时间的行为。

旅游经济学

旅游经济学 网络核心课程形成性考核 学校名称: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班级: 国家开放大学编制

使用说明 《旅游经济学》是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专科旅游、酒店管理等专业的基础理论课,课内54学时,3学分,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考核分为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课程考核总成绩为100分,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各占总成绩的50%。考核后课程总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者可获得该课程规定的3学分,否则不能获得该课程学分。 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都是按百分制计。 形成性考核包括五次形考任务,满分100分,每次形考任务占形成性考核的20分,形考任务1、2为案例分析题,形考任务3、4为客观题。 终结性考试有两种手段:纸质考试和网络考试,考试时间都为90分钟。 形成性考核分数统计表

“旅游经济学”任务1 (学习完第2章后请完成本次任务,要求第2-3周内完成。本次任务题型是案例分析题,满分是20分。) 【案例描述】 近年来,丽江的旅游业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在国内外产生着日益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尤其是2006年,大型实景演出《印象·丽江》的公演,让丽江为广大人们所知晓,并引领了一场印象风潮。丽江已经从“被遗忘的角落”变成了具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双重身份的旅游热点城市,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丽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珍爱。 丽江旅游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从起步进而快速腾飞。丽江也因其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而成为最有吸引力的旅游接待地。可以说传统文化在丽江旅游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旅游业的兴旺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复兴,另一方面也给传统文化的保护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分析问题】阅读上述材料,根据所学课本知识,谈谈旅游业快速发展对丽江传统文化产生的影响。 解题思路: 1. 旅游业对传统文化的正面影响:你可以从,旅游业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复兴,旅游业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增强了人们保护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等方面进行回答。 2. 旅游业对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你可以从,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弱化以至同化,传统文化舞台化、商品化,生活环境及方式的改变,传统文化价值观的退化甚至遗失等方面进行分析。

留心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现象

留心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现象 =“news_bd”> 经常看到在中国许多家星巴克的门口常常排着特别长的队伍,报纸也就这个事件做过报道,是不是星巴克的咖啡真的那么好喝呢? 我们考虑一下这个例子,你路过一家餐馆,看到有两个人在那里排队等候。这家餐馆一定不错,你想,人们在排队呢。于是你也在后面排上了。又过来一个人,他看到三个人在排队就想,这家餐馆一定很棒。于是也加入到队列中。又来了一些人,他们也是如此。我们把这种行为叫做羊群效应。基于其他人的行为来推断某事物的好坏,以决定我们是否仿效,这就是羊群效应。而星巴克的成功是来自有一部分是来自于羊群效应。 羊群行为是行为金融学领域中比较典型的一种现象,主流金融理论无法对之进行解释。经济学里经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自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因此,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自从,而自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羊群行为是一种人们去做别人正在做的事的行为,即使他们自己的私有信息表明不应该采取该行为,即个体不顾私有信息,采取与别人相同的行动,同时它也是一种社会群体中相互作用的人们趋向于相似的思考和行为方式。比如在一个群体决策中,多数人意见相似时,个体趋向于支持该决策(即使该决策是不正确的),而忽视反对者的意见。 金融市场中的羊群行为是一种特殊的非理性行为,它是指投资者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或过度依赖于舆论,

而不考虑自己的信息的行为。由于羊群行为是涉及多个投资主体的相关性行为,对于市场的稳定性效率有很大的影响,也和金融危机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羊群行为引起了学术界、投资界和金融监管部门的广泛关注。 我国的股票市场个体投资者呈现出非常显著的羊群行为,并且卖方羊群行为强于买方羊群行为,时间因素对投资者羊群行为没有显著影响,投资者的羊群行为源于其内在的心理因素。 不同市场态势下,投资者都表现出显著的羊群效应,也就是无论投资者是风险偏好还是风险险恶,都表现出显著的羊群效应。 股票收益率是影响投资者羊群行为的重要因素。交易当天股票上涨时,投资者都表 现出更强的羊群行为。投资者买方羊群行为在交易当天股票下跌时大于上涨时,而卖方羊群行为则相反。总体上卖方羊群行为大于买方羊群行为。 股票规模是影响投资者羊群行为的另一重要因素。随着股票流通股本规模的减小,投资者的羊群行为逐步增强,这与国外学者的研究具有相同的结论。 为什么会有羊群行为的形成呢?哲学家们认为是人类理性的有限性,心理学家认为是人们的从众心理,社会学家人玩是人类的集体无意识,而经济学家则从信息不完全、委托代理等角度来解释。不论是哪一种说法,我们对于投资理财问题最好是做到理性投资、理性消费。 广告是到处都可见的,电视上、电影里、墙面上、甚至于厕所里,只要是人可以到达的地方,就处处可以看见广告。而明星代言更是广告的重中之重,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明星在广告中说着那个广告朗朗上口的广告词,比如自然堂,你本来就很美、怕上火喝王老吉等。 许多的广告中,往往只有影视明星搔首弄姿地表演显示一下商标外,完全没有对产品性能的说明。

管理经济学需求弹性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报告 一、案例介绍: 某房地产公司要制定一个住房的长远规划,根据研究资料,租房 的需求收入弹性是之间,买房的需求收入弹性在之间,估计今后10 年内每人每年平均可增加收入2%-3%需要掌握的是10年后居民住 房需求(租房、买房)的增长数量。 二、案例分析目标: 由于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城镇住房的生产与消费快速步入“市 场导向”时代,作为房地产企业只有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政策不断变化的大环境下,积极把握民众的住房需求变化,才能制定出相应的短、中、长期规划,应对市场竞争,保证可持续性发展。 此次案例分析,我组主要是根据“住房需求的收入弹性是住房 消费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居民住房(购房和租房)需求对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这一关键因素,通过对济南市(假定城市)住房需求情况、租房需求收入弹性、买房需求收入弹性、收入增加比例等因素的分析,为某房地产公司制定一个住房的长远规划。 三、案例分析:

(一)= 也就是说10年后居民收入增加了%% (二)根据£ =( △ Q/Q)/( △ 1/1), 故△ Q/C=£ ( △ 1/1) (1)租房 *%=% *%=% (2)买房 *%=% *%=% (三)假设案例时间为2011年,同时10年内其它因素影响不大: (1)租房 △ Q 1=520*%=万平方米 △ Q 2=520*%=万平方米 即△租房的区间为(,) (2)买房 △ Q 1=780*%=万平方米

△ Q 2=780*%=万平方米 即△Q买房的区间为(,) 住房需求的收入弹性曲线 1 202*

根据“需求的收入弹性小于1 时,缺乏弹性,是生活必需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大于1 时,具有弹性,是高档品、奢侈品”这一规律, 我们结合上述图表进行分析,获得: 对租房为主要需求的民众来说,需求弹性在之间,缺乏弹性,属 于对生活必须品的需求。 对买房为主要需求的民众来说,需求弹性在之间,既存在缺乏弹 性的一面,又存在具有弹性的一面,我们认为对于买房者来说,首先 基于生存、生活必要的需求,其次是在满足生存和收入不断增大的基础之上会产生一种追求品质生活的需求,进而导致需求弹性突破1 的位点,对住房条件(面积、质量、环境、物业服务)有更高的期望。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于住房(不论租房还是买房)的需求,已经开始由遮风避雨和休息的需要,逐步转移到舒适生活、显示地位、投资收益等更多方面,这就使收入弹性大于1 得以实现。 四、案例结论: 根据案例数据结合管理经济学相关理论,从济南市现有住房需求量(面积)和租房需求量(面积)出发,我们可以发现济南市的房地 产消费市场,存在这样的需求趋势或规律。 从租房消费者的角度来看,需求收入弹性小于1,实属生活必须 品,主要是针对外来务工或者收入较少的消费群体。根据这部分消费群体收入少、对环境、质量要求低的特点,我组认为:以结构较为单 一的公寓、中小户型或廉租房为主要业态进行投资建设,是主要的战

4第四节 对期望效用理论的批判

第四讲第四节对期望效用理论的批判 经济学,尤其是作基础理论的微观经济学,按马歇尔的定义,应该解释人们的经济行为。但在经典的理论中,却无法说明下列现象:为什么人们会不辞辛苦,跑到一家僻远的小杂铺店里,在一件价码很小的货物上为省几块钱而锱铢必争,但对距离同样远的一家超市提供的金额相同的几元钱的打折却无动于衷?为什么人们在买保险时,会买价格较贵的小额保险,而不太愿买价格较便宜的大额保单呢?为什么在股市上,投资者会对短线的利好消息反应过度,从而导致股价的过度敏感呢?…… 这一系列现象都涉及人们的基本行为,尤其是面临风险时人们决策的基本行为。传统的经济学基于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1944年的理论,认为人们在面临风险时是追求期望效用极大化的。这常被用来解释人们在股市上对不同股票或不同投资机会的选择。 但早在50年代,法国经济学家阿莱斯(M.Allais)就通过一系列可控实验,提出了著名的“阿莱斯悖论”,对期望效用理论构成了挑战。举例说来,若有两个投资机会A与B:A会稳赢3000元;机会B会以80%概率获4000元,20%概率得零。大多数人会选A。但再考虑投资机会C与D,C会以20%的概率获4000元,80%的概率得零,而D会以25%的概率得3000元,75%的概率得零,这时,上述在A与B中偏好A的大多数人又会选C。但是,其实,机会D只是0.25×A,而机会C也只是0.25×B,显然,人们在A、B之间的选择与在C、D之间的选择了发生了不一致。这就叫阿莱斯悖论。 阿莱斯由于提出这一悖论以及与该悖论相关的对人类选择行为的一系列研究,而获得了198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然而,经济学家们,包括阿莱斯本人,并没有对这个悖论给出合理的令人信服的解释。 直到1979年,卡门与特维茨基在顶级经济学刊物《Econometrica》发表论文才对此作出了崭新的解释。他俩的解释是基于一个革命性的行为理论——期盼理论(prospecttheory),尽管在中文里,期盼理论与传统的期望(expected)理论只差一个字,但含义却大相径庭:第一,传统的期望效用理论认为,人们对含不确定性的经济事件的效用评估是根据该事件给自己带来的财富绝对水平作出的,而卡门与特维斯基这两位心理学家,从大量的认识心理实验的结果中发现,人们效用评价是基于一个参照点W0的,是按未来事件带来的结果W与参照点W0的偏离幅度与方向来评估的。即按ΔW=(W-W0)来评估的。参照点W0可以是当事人当前的财富水平,也可以是决策人期盼的财富水平,超过W0,就是好的,低于W0,则是负面的。比如,预先定下中国乒乓球队在釜山亚运会上金牌指标为“保四争五”,这“保四争五”就是W0。最后只获三金,尽管三金本身数量并不少,但国人仍有意见,因它低于“参照点”,低于我们当前根据实力应达到的期盼水平。按(W-W0)来评估,这就形成了卡门与特维斯基的“价值函数”。 第二,与传统的期望效用理论假定效用函数在整个定义域内都为凹不同,卡门与特维茨基从心理实验中发现,人们在“参照点”左右,价值评判的行为是不一致的。若结果W大于W0,则效用函数曲线为凹;若结果W小于W0,则效应函数曲线为凸。这说明,对于大于参照点的“赢项”,人们认为其边际效用递减;而对小于参照点的“输项”,则认为其边际负效用加速。中国射击队在此届亚运会金牌得数大大超标,媒体与国人对其赞扬程度远不如国人对乒乓球队丢一两块金牌的批评程度,可见对“赢”与“输”评价程度并不对称。这种不对称意味着,人们的决策是遵从“损失规避”准则,而不是“风险规避”准则。而且,人们对于“赢”显示的是“风险规避”态度,而对于“输”,显示的则是“风险喜欢”态度。因此,在“参照点”上,效用函数有“拐点”或“折点”。

旅游经济学教学案例集(第二辑)

旅游经济学教学案例集(第二辑) 一、欧洲旅游——到巴黎去做乞丐 目前,欧洲旅游的新时尚就象我们当年吃忆苦饭——体验社会,以往欧美旅行社的主打招牌“阳光沙滩、异国风情”已被各种形式的社会旅游所替代。体验乞丐生活,到贫困地区走一走,成了欧美旅客最时髦的事情。 1、追随流浪汉的生活 荷兰卡姆斯特拉旅行社推出了“巴黎流浪4日游”,全程花费459欧元。这类旅游一般都是在每年的4月~9月组团,因为那时的气候比较好。这类旅游的顾客群是些又好奇又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这种旅行团一般10人起组团,参加旅行团的成员不得随身携带现金、信用卡和手机,他们在行程中要学会像流浪汉一样靠在街上捡一些有用的东西或者靠卖艺来维持生活。旅行社会向他们提供乐器、画笔等,并监督他们确实一切都按照要求做。到了晚上,旅行社会发给他们硬纸板和报纸供他们御寒。不过,行程的最后一晚旅行社会让他们住进高级酒店,同时提供给他们一份丰盛的晚餐,让他们感受到鲜明的对比。 这项旅行的策划人冈森斯说,有过这样一次经历之后,旅游者会对流落街头的人的生活有更深的体会,也许他们以后会帮助乞丐们改变生活状况。不过伦敦客提出特殊要求,旅行社还可以组织他们去布拉格或者其他城市。不过伦敦市政府不同意这家旅行社在伦敦组织这样的旅游,市政府表示不能保证游客的安全。 2、没有土地的农民们 去遥远的巴西看看那里的农民是怎样生活的,也是社会旅游的一个新趋向。 现在欧洲旅行社共有6条访问巴西庄园的旅游线路,“无土地农民运动”是其中一条。旅行社保证来这里的旅客都能吃到完全生态的食品,他们还可以亲自参加收割活动,学习种植和饲养技能,或者亲手制作一些手工艺品。这条线路的价格也太贵,除去往返的机票线,每天只需要1 958欧元(编者注:数目可能有出入)——其中包括他们住店和从饭店到庄园的路费。当地农民对来访者非常欢迎,免费为他们提供参观和参与的机会,希望他们能够了解自己的生活。 巴西的旅行社还委托德国的一家旅行社专门组织欧洲旅客来这里参观,这里的旅游资源还在开发中,里约热内卢市政府已经同意开放南美最大的贫民窟罗新哈,让更多的外国游客了解这里。 资料来源:邱逊:《欧洲旅游——到巴黎去做乞丐》,载和讯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318735338.html,,2005-01-05. 二、我国黄金周发展概况 国家旅游局发布的统计显示,自1999年“十一”黄金周至2005年春节黄金周,11个黄金周国内累计出游人数达6.1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 572.8亿元。 1999年“十一”第一个黄金周,全国出游人数7天内达到2800万人次,旅游收入实现141

原创PPT-生活中的经济学(讲稿)

生活中的经济学 经济学是一门引人入胜的学问。它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我们周围的事务,看透它的变化,进而引出对自己作调整的要求。反过来我们生活在市场经济的环境当中,经济也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身边的事件或行为模式中的有趣问题,然后尝试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他们。 (一)机会成本 首先,有谁知道机会成本是什么? 从事一项活动的机会成本,是指你为了从事这件事而放弃的其他事情的价值。 案例一:演唱会---机会成本 那么问题来了:假设你赢得了一张刘德华今晚演唱会的免费门票。注意,不能转售。但是陈奕迅今晚也开演唱会,你也很想去。陈奕迅演唱会的票价为400元,当然,你别的时候去看他的演出也行,但你的心理承受价格是500元,换言之,要是陈奕迅的票价高于500元,你就不愿意看了,哪怕你没有别的事要做。除此之外,看两人的演出并无其他成本。请问你去看刘德华演唱会的机会成本是多少? A.0元; B.100元; C.400元; D.500元。 答案:去看刘德华的演唱会,唯一必须牺牲的事情是去看陈奕迅的演出会。不去看陈奕迅的演唱会,你会错失对你来说价值500元的表演,但同时,你也省下了买陈奕迅演唱会票所需支付的400元。所以不看陈奕迅演唱会,你放弃的价值是500元-400元=100元。所以,在选择时,如果你觉得刘德华的演唱会至少值100元,那么你就应该去看,要不然就去看陈奕迅的演唱会。 (二)成本效益原则 什么是成本效益原则?谁可以解释一下? 成本效益原则,是所有经济学概念的源头。它提出,唯有当行动所带来的额外效益大于额外成本时,你才应该这么做。 案例二:闹钟与电脑 我们面临以下两个选择: 你想在京东买一个闹钟,价值20元。有个朋友告诉你,同样的闹钟附近商

管理经济学案例分析报告

管理经济学案例分析报告--中国当前汽车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我国现有汽车厂商之间的竞争 我国汽车产业现有厂商之间的竞争是5种竞争力量中表现最直接和最强大的。 (1)行业内现有厂商的数量和规模 我国汽车按照用途可以划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大类。而我国汽车生产商众多,有的汽车生产商只专注于某一细分市场,有的却涵盖多个细分市场。各生产商之间在价格、新技术、营销策略、品牌效应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同时,我国汽车生产商大致可以划分为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和进口品牌三大类。由于进口品牌大多专注高端市场,合资车企大多为传统大型国企,虽然底子厚,但很多国有企业的通病都或多或少的影响着企业的发展,而自主车企大多为民营企业,较为灵活,因而行业内的竞争成了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之间的竞争。 (2)市场需求增长速度 过去十几年,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汽车市场需求增长较快,现有厂商均有扩张发展的机会,各厂商不得不

动用所有的财务资源和竞争资源去扩张自己的产能,因而很少会去攻击对手。 但最近几年,我国汽车市场需求有所回落。2011年11月,我国汽车产销环比增长、同比下降。1月至11月,汽车产销增速与前10月相比继续趋缓。面对这种局面,继续扩张的企业或生产能力过剩的企业会降低价格或采用其他提高销售的策略,从而引发对市场份额的争夺,加剧市场竞争。 (3)固定成本或库存成本 部分合资车企采用诸如准时制等先进的生产方式以及品牌效应所带来的良好的销售业绩大大降低了其库存成本,有效分摊了其固定成本。而自主车企诸如奇瑞汽车、比亚迪汽车由于盲目扩张产能而在当前市场需求有所回落的局势下,不得不面对生产能力利用率低、库存成本攀升等竞争压力。 (4)品牌忠诚度及顾客转换成本 我国汽车购买者对进口品牌和合资品牌具有较高的品牌忠诚度,且其与自主品牌相比,具有更高的保值率。因而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在进口品牌与合资品牌方面的顾客转换成本仍然较高。然而,在自主品牌方面,由于顾客转换成本较低,所以自主品牌厂商之间往往发起价格攻势以缓解竞争压力。 (5)行业内厂商对其现有市场地位的满意度

行为经济学实验报告1

实验报告 ——行为经济学

一、独裁者博弈(Dictator Game) 这是一个两人博弈,其中一人为决策提出者(Proposer),另一人为 决策响应者(Responder)。Proposer 决定如何在两个人之间分$100,即决定“Amount for You”及“Amount for Other”。决策制定后,Responder 被告知该决策。

实验结果分析: 1、根据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理性人假设”,在独裁者博弈中,决 策者的理性决策应为: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即将所有的钱都据为己有,而给决策响应者分的数额为0 。 2、根据实验数据不难发现,各决策者都或多或少会偏离传统经济 学中的理性决策,只有极少数的决策者做到了是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即将$100全部留给自己;大部分决策者都给决策响应者分了一少部分的钱。这说明人的行为是极其复杂的,不是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传统经济学理性人,影响他们决策的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 二、最后通牒博弈(Ultimatum Game) 最后通牒博弈类似于独裁者博弈,其中一人为决策提出(Proposer),另一人为决策响应者(Responder)。Proposer 决定如何在两个人之 间分$100,即决定“Amount for You”及“Amount for Other”。 决策制定后,Responder 可以接受该决策(A ccept),或者拒绝 (R eject)。如果Reject,则双方的收益都为0。 实验数据统计图如下所示:

实验结果分析: 1、根据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理性人假设”,在最后通牒博弈中,决 策者的理性决策应为: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在最后通牒博弈中,由于决策响应者有权对决策拒绝,如果决策者将所有的钱都据为己有,决策者所能得到的收益将为0,所以决策者必须将利益分给决策 响应者一部分;同时为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决策者又必须给决策 响应者尽可能少分。因此,决策者此时的最优决策应为:给决策响 应者分一单位的钱,其余的都留给自己。在此实验中应为给自己留$99,给决策响应者分$1,从而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决策响应者 作为一个理性人,如果决策者没有给他分钱,他的最优决策就是拒 绝决策者的决策,从而使双方得益均为0,在自己没有得益的时候, 使决策者的得益也为0 ,从而对决策者进行惩罚。而如果决策者分 给了自己一部分利益,不管多少,都应该接受。因为作为理性人, 如果在有得益的时候拒绝决策者的决策时,自己的得益将变为0,这 在惩罚决策者的决策的同时也使自己的得益减少了,故不可取。在 此实验中即,如果决策者分给决策响应者的钱数不少于$1时,决策 响应者都应该接受决策。 2、根据实验数据不难发现,各决策者都或多或少会偏离传统经济学 中的理性决策。在本实验中,在图“接受的收益比较”中,当收益 在$30左右时,大部分决策响应者就会接受决策者的决策,但各决策 响应者的可接受收益却不尽相同。在图“拒绝的收益比较”中,当 收益大于$35时,决策响应者都接受了决策,即他们认为这样的决策 是比较公平的,是可接受的,也是合理的;而在收益小于$35时,各 决策响应者的反应则是不尽相同的,大多数响应者在被分给$19.5 (均值)左右时会拒绝决策者的决策,而部分响应者则在大于5时就

旅游经济学案例分析2

案例:环球航空公司的价格歧视 环球航空公司在一条外国航线上有垄断。起初,环球航空公司是单一价格垄断者,而且通过一年运送8000次旅客(MR等于MC时的数量)使利润最大化。价格为每次1200美元。一位旅客的平均总成本是600美元,经济利润是600美元。在售出8000张机票时,环球公司的利润是一年480万美元。环球公司认识到它的顾客中有商务旅行者和度假旅游者,它猜测不同乘客的支付意愿不同,商务旅行者的支付意愿可能高于1200美元。因此,环球公司进行了一些市场研究,结果表明:一些商务旅客愿意支付每次旅行1800美元。此外,这些顾客几乎总在最后时刻改变自己的旅行计划。另一个商务旅客集团愿意支付1600美元。这些客户在一周前就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旅行。还有一个旅客集团愿意支付1400美元。这些客户两周前就知道他们是么时候旅行。而且他们不想受到周末登机的限制。这样,环球公司宣布了新的价格表:1800美元,无限制;1600美元,提7天购票,不能取消;1400美元,提14天购票,不能取消;1200美元,提14天购票,但必须留下过周末。 分析题: 一. 环球航空公司实行价格歧视的条件? 实行价格歧视是对同种产品按照消费者需求强度和时间、地点上的不同分别制定不同的价格。 环球航空公司在对目标市场上消费者的旅游动机、心理和偏好等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后进行市场细分,实行价格歧视的条件是机票需求的多样性和消费者偏好程度上的差异性。 1、消费者:环球航空公司把目标市场消费人群进行细分,分为商务旅客和一般的度假旅客 等四个级别。 2、支付意愿:不同的旅客愿意支付和所能承受的的票价不同 3、需求时间:不同的旅客对于提前几天订票的需求是不同的。 4、服务:不同的旅客对于自己所需的服务水平的要求是不同的。 二.环球航空公司如何通过价格歧视增加利润? 环球航空公司通过对消费市场进行细分,划分为四个不同的消费群体,对这四个消费群体提供不同的服务与票价。 通过以下两张图形前后对比,可以发现对于四个不同的消费人群所增加的经济利润是不同的。但都是通过占据消费者剩余来增加利润的。愿意支付1800的消费群体可增加利润6 00,愿意支付1600的消费群体可增加利润400,愿意支付1400的消费群体可增加利润200,从而一共可增加利润1200。 这样,环球航空公司最大限度地剥夺了消费者剩余,把这一部分的消费者剩余归入利润,实现了利润的最大化。

管理经济学-需求弹性-案例分析教学文案

案例分析报告 一、案例介绍: 某房地产公司要制定一个住房的长远规划,根据研究资料,租房的需求收入弹性是0.8-1.0之间,买房的需求收入弹性在0.7-1.5之间,估计今后10年内每人每年平均可增加收入2%-3%,需要掌握的是10年后居民住房需求(租房、买房)的增长数量。 二、案例分析目标: 由于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城镇住房的生产与消费快速步入“市场导向”时代,作为房地产企业只有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政策不断变化的大环境下,积极把握民众的住房需求变化,才能制定出相应的短、中、长期规划,应对市场竞争,保证可持续性发展。 此次案例分析,我组主要是根据“住房需求的收入弹性是住房消费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居民住房(购房和租房)需求对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这一关键因素,通过对济南市(假定城市)住房需求情况、租房需求收入弹性、买房需求收入弹性、收入增加比例等因素的分析,为某房地产公司制定一个住房的长远规划。 三、案例分析:

(一) 1.0210=121.8 1.0310=134.3 也就是说10年后居民收入增加了21.8%-34.3%。 (二) 根据£=(ΔQ/Q)/(ΔI/I),故ΔQ/Q=£(ΔI/I) (1)租房 0.8*21.8%=17.44% 1.0*34.3%=34.3% (2)买房 0.7*21.8%=15.26% 1.5*34.3%=51.45% (三) 假设案例时间为2011年,同时10年内其它因素影响不大:(1)租房 ΔQ1=520*17.44%=90.688万平方米 ΔQ2=520*34.3%=178.36万平方米 即ΔQ租房的区间为(90.688,178.36) (2)买房 ΔQ1=780*17.44%=136.032万平方米

中级旅游经济-案例分析题_2

中级旅游经济-案例分析题 1、某饭店中餐厅经过十余年的经营,于2005年初开始全面更新改造,目前此项工程正在进行中。同时,餐厅管理者想通过此次餐厅改造对先前的经营管理加以调整,其中包括菜单设计、厨房生产控制、营业时间决策、服务方式和服务现场控制等方面。为了加强厨房生产控制的力度,餐厅管理者可考虑采用()控制法。 A.程序 B.责任 C.重点 D.效果 E.对比 2、某饭店中餐厅经过十余年的经营,于2005年初开始全面更新改造,目前此项工程正在进行中。同时,餐厅管理者想通过此次餐厅改造对先前的经营管理加以调整,其中包括菜单设计、厨房生产控制、营业时间决策、服务方式和服务现场控制等方面。为了能够迎合不同层次宾客的要坟,餐厅管理者应考虑选择()菜单。 A.宴会 B.零点 C.套菜 D.混合式

3、某饭店中餐厅经过十余年的经营,于2005年初开始全面更新改造,目前此项工程正在进行中。同时,餐厅管理者想通过此次餐厅改造对先前的经营管理加以调整,其中包括菜单设计、厨房生产控制、营业时间决策、服务方式和服务现场控制等方面。在确定餐厅最佳营业时间的决策上,应考虑餐厅()经营数据情况。 A.各时段销售额 B.食品饮料成本率和营业税率 C.开业需增加的固定开支 D.库存周转率 E.其他变动费用率 4、某饭店中餐厅经过十余年的经营,于2005年初开始全面更新改造,目前此项工程正在进行中。同时,餐厅管理者想通过此次餐厅改造对先前的经营管理加以调整,其中包括菜单设计、厨房生产控制、营业时间决策、服务方式和服务现场控制等方面。餐厅在服务方式上拟借鉴西餐服务方式的优点,并与中餐服务相结合,用于较正式的高档宴会中,这种服务方式可采用()服务。 A.共餐式 B.转盘式 C.分餐式

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

通过营销看行为经济学 【摘要】作为一个理智的现代消费者,不应该为商品表面的家乡所迷惑,人的感觉有时候非常不可靠的。人们在做出决策时,很多时候,不是计算一个物品的真正价值。而是用比较容易评价的线索来判断。这与组织行为学中选取解决方法的原理类似,人们往往不是要找到一个最好的解决方式,而是在所知到的方式中,选取比较好的方式,这是不理性的行为。不要请一位广告的鼓动而改变决策。广告总是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改变着你的参照系。厂商与消费者,永远是市场里博弈的对手。尽管买家会自律的自我约束,但是商家有办法给买者一些理由去违法自律规则,让你不自觉的很情愿的“上钩”。 【关键字】行为经济学营销方式参照依赖心理账户 每个人每天都在面临选择和决策,但这些选择并非全都是“理性”的,恰恰相反,人们过去的经验、满足的假想、不精确的参照系等因素的影响,时常会做出具有巨大损失的“非理性”选择。例如,生活中的营销。生活中,每个人都会被商家形形色色的营销手段所影响,各类广告、促销无孔不入地植入了我们的生活。可能你会说,我拒绝任何夸张的推销,也不会去上商家的钩。事实上,经受了某种适当的推销手段之后,消费者的选择框架可能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而消费者自己很难察觉。通过营销,企业发现、创造和交付价值以满足一定目标市场的需求,从而获取利润。可以说,营销是一门研究消费者,研究人的学问,它与行为经济学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行为经济学也不是像传统经济学中总说那样,死板与应试。行为经济学更深地洞悉了人们思维深处的奥秘,指出生活中“荒唐”决策的本质,探究非理性行为的规律。比起亚当·斯密那只著名的“看不见的手”,这只手更加敏感、细腻、带着浓浓的人情味。 在营销中,有着比较,正因为有着比较才能决定,我们是不是要为了我们觉得好的东西付更多的钱。而我们的参考系是不是也是正确的呢,或者这也是商家向我们营销的一种手段。例如:有俩杯哈根达斯冰淇淋。A杯里有冰淇淋7盎司,装在5盎司的杯子里面,看上去快要溢出来了;B杯里的冰淇淋是8盎司,但装载了10盎司的杯子里,看上去还没有装满。

行为经济学实验报告3

实验报告 ——行为经济学一、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悖论是一个非零和游戏,它反映了看起来很合理的个人行 为和合作所得的利益间的矛盾,在一个短期看起来有利的策略却可 能带来长期的错误的情况。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在一个不知道其他的 参赛者期望他们做什麽的情况下,每一个个体参赛者都会期望获取 最大的利益而不考虑别人的利益——亦即是说,参赛者是一个“利己 主义者”。这个悖论揭示了这样一个矛盾: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他 们会冒著的倒闭和他人合作而得到的比他们期望得到的要少的利益。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对於一个囚徒来说,合作在利己主义者之间是 否可以形成:也就是,一个只对自己利益感兴趣的人,在经过一段 时间的学习后可否意识到他们的利益通过合作可以得到更多。 角色:行博弈人(Row Player)、列博弈人(Column Player) 决策:行博弈人选择上(Top)、下(Bottom) 列博弈人选择左(Left)、右(Right) 收益:角色所对应的颜色显示(行博弈人为蓝色,列博弈人为红色) 实验数据统计图如下所示:(1=top/left ; 2=bottom/right)

1、根据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理性人假设”,,决策者均为理性人, 17% 83% 选择1、2的比例比较(图一) 12 12345671 2 3 4 5 每轮1出现的个数(图二) 每轮1出现的个数 0.511.522.5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每个用户选择相信对方的次数(图三) 1出现的次数

他们总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囚徒困境中,他们若是选择信任对方博弈人,跟对方博弈人合作,以使双方收益最优,则对方博弈人可能会选择不合作,这样才能是他自身利益最大化;若是对方博弈人选择合作,则自己的最优选择也应是选择不合作。因此,通过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可以推知,各博弈方的理性选择均是选择不信任对方博弈人,即选择不合作。这样形成纳什均衡。 2、根据实验统计数据不难看出,在本“囚徒困境”的博弈中,各博弈方并不都是完全的理性人。从图一可以看出,虽然绝大多数的博弈中各博弈方都能做出理性的决策,但仍有17%的博弈中,有博弈方选择了和对方合作;从实验二中可以看出,在每轮博弈中选择信任对方博弈人的人越来越少,但却始终有人选择相信对方博弈人,即选择合作;从图三可以看出,对于同样的决策问题,各博弈人所做的决策却不尽相同,各博弈者选择相信对方博弈人的次数不全一致。综上所述,在“囚徒困境”博弈中,各博弈人的决策虽然跟理性人的决策很相似,但又不尽相同。经济学上的理性人完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现实中的社会人的行为却还会收到很多其他的各类因素的影响。这说明,经济学上的理性人假设虽然在很多时候可以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方便进行研究;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将人理想化了,从而使得研究的结果和现实中的人的行为不完全一致;这也再次证明了人是复杂人,其行为受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 二、双向拍卖: 所有参和实验的人构成一个市场,市场上有卖家(Seller)和买家(Buyer)。买家提出出价(Bid Price)购买某商品,卖家提出要价(Ask Price)出售商品。每个卖家有3 个商品出售,每个买家可购买3 个商品。当买家接受某个卖家的要价,或者当卖家接受某个买家的出价,这是可以完成商品的交易。实验程序可以显示当前的最高出价和最 低要价(Bid‐Ask Spread)。卖家的要价,不应低于当前最高的出价; 买家的出价,不应高于当前最低的要价。对于卖家,每件商品有不 同的成本(Cost);对于买家,每件商品有不同的价值(Value) 对实验数据进行着整理,得到如下数据:

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

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通过营销看行为经济学 【摘要】作为一个理智的现代消费者,不应该为商品表面的家乡所迷惑,人的感觉有时候非常不可靠的。人们在做出决策时,很多时候,不是计算一个物品的真正价值。而是用比较容易评价的线索来判断。这与组织行为学中选取解决方法的原理类似,人们往往不是要找到一个最好的解决方式,而是在所知到的方式中,选取比较好的方式,这是不理性的行为。不要请一位广告的鼓动而改变决策。广告总是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改变着你的参照系。厂商与消费者,永远是市场里博弈的对手。尽管买家会自律的自我约束,但是商家有办法给买者一些理由去违法自律规则,让你不自觉的很情愿的“上钩”。 【关键字】行为经济学营销方式参照依赖心理账户 每个人每天都在面临选择和决策,但这些选择并非全都是“理性”的,恰恰相反,人们过去的经验、满足的假想、不精确的参照系等因素的影响,时常会做出具有巨大损失的“非理性”选择。例如,生活中的营销。生活中,每个人都会被商家形形色色的营销手段所影响,各类广告、促销无孔不入地植入了我们的生活。可能你会说,我拒绝任何夸张的推销,也不会去上商家的钩。事实上,经受了某种适当的推销手段之后,消费者的选择框架可能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而消费者自己很难察觉。通过营销,企业发现、创造和交付价值以满足一定目标市场的需求,从而获取利润。可以说,营销是一门研究消费者,研究人的学问,它与行为经济学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行为经济学也不是像传统经济学中总说那样,死板与应试。行为经济学更深地洞悉了人们思维深处的奥秘,指出生活中“荒唐”决策的本质,探究非理性行为的规律。比起亚当·斯密那只着名的“看不见的手”,这只手更加敏感、细腻、带着浓浓的人情味。

管理经济学案例分析一

案例分析一:毒品一直是近些年来,政府、社会头疼的重大问题。对于如何杜绝毒品对社会的危害,政府部门一直不浅余力地在打击,然而此问题总是无法从根本上杜绝。对此,有经济学家提出,对毒品交易征收重税,希冀以市场的力量来控制它。谈谈你对该问题看法。 提及毒品,一般然都“谈毒色变”,毒品作为数恶之源,引发了一些列社会、经济问题。为此,各国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予以打击。毋庸置疑,政府对毒品采取的行动自然比毒品放任自流的交易对公众更有益处。但是,采取何种方式确实令人争论不休的问题。目前,大体上各国采用立法明令禁止毒品交易,通过暴力手段强制实施也是取得一定效果。是否存在一个更理想的方式最大限度地阻止此类交易的发生了?征收高额税是一个很好的设想。 首先,毒品作为一种商品具备商品的共性。即在其自身价值基础上由供求关系决定,同时它还有自身特殊性,它的消费者消费后及易上瘾,这造成毒品需求接近无弹性。在单纯的管制措施中,对毒贩、毒品的交易打击,实际上是限制商品的供给,迫使毒品的供给量向零无限贴近。从而达到毒品的社会交易量下降最终降低毒品的危害。与此同时,毒品的供应商将政府对其打击造成的损失算入了商品的成本,相应地大大提高了毒品的售价,以确保在无管制状态下同样更高的利润率。作为毒品需求方吸毒者,由于需求接近无弹性,使得供方成本转嫁基本能完全实现。于是,我们遗憾地看到毒品受害者成为管制带来高价的实际承担者。 P Q D S ” S

通过经济学供求原理我们可知:政府打击限制供应属于非价格因素,减少供应(S),需求曲线向外移动至(S”);而需求不变(D),均衡价格上涨。 著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为代表的学者们提出了使毒品合法化解决之道,从理性选择的角度出发,利用供求关系分析需求以及价格影响。亿万富豪索罗斯就是贝克尔教授死心塌地的支持者。他们的依据是:由于瘾君子们的毒瘾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很小;毒品的需求曲线是缺乏弹性的,因而政府的禁毒措施加大了贩毒的成本,而贩毒者则会将成本转嫁到购买者身上。其结果是,吸毒者为毒品支出的总货币量提高了,于是,那些以非法途径获取钱财购买毒品的吸毒者就会变本加厉地犯罪。所以该观点认为,毒品的合法化可以使毒品降价,减少贩毒成本,而吸毒者的财务负担也会明显减轻,他们就不用为了买毒品而沦为妓女或掠夺他人财物、盗用公款了。 另外,毒品合法化以后,由于吸毒而助长的艾滋病传播问题也就会消失,人们不用再偷偷摸摸地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了;发给缉毒人员的工资也可以投入到帮助戒毒上;对毒品交易课重税,所得收入还有助于解决各级政府的预算问题;政府可以将精力集中在严惩卖毒品给青少年的案件上。 根据贝克尔教授的分析,似乎毒品合法化的确是在可行的解决方案中最好的一个。但实际上在他的观点里,他一直未提到过人们的道德防线问题。对于以贝克尔教授为首的毒品合法化支持者考虑了吸毒人的利害关系,但是毒品合法化后所影响的不仅仅是瘾君子,还有广大社会群众。不能简单地认为毒品合法化能解决当下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因为它还会产生其他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 ———毒品合法化以后,不仅毒品的价格大大降低,而且原本限制人们不敢跨越雷区的道德防线也随之消失,那么普通人购买和使用毒品的可能性将大幅

行为经济学实验报告4

行为经济学实验报告4 一、一价拍卖(First Price Auction) 参与实验的所有人构成一个拍卖市场,拍卖物的价值(Prize Value) 对每个人不同,是随机分配的,平均分布于[$0, $10]。每一个人都可以出价竞标(Bid),竞标价格不得超过$20。出价最高的人获得拍卖物,其收益为拍卖物的价值减去其竞标出价。 实验数据统计图如下所示:

实验结果分析: 1、根据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理性人假设”,决策者都是理性人,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在一价拍卖博弈中,由于所有的博弈人都在竞拍同一个拍卖物,但拍卖物对每个人来说其价值不尽相同。而只要博弈人的出价不高于该拍卖物对博弈人而言的价值,他竞拍到该拍卖物后就是有收益的;而为了在与其他的博弈方的博弈中能拍到该拍卖物,理性的博弈人则会给出自己所能接受的最高出价,以便能拍到该拍卖物,从而获取收益。因此,作为理性的博弈人,各博弈方均会以该拍卖物对自己的价值作为竞拍叫价,最终的结果则应是拍卖物对其价值最高的竞拍者最终拍到拍卖物。

2、根据实验数据不难发现,大部分决策者和响应者的决策都偏离 传统经济学中的理性决策。在本实验中,六轮实验中只有一轮实验 拍卖物对最终拍到的拍卖者的价值是最高的,这只占实验总轮数的17% ,这个结果与传统经济学的分析结果完全不一致。但从竞拍者 的预期收益图不难看出,总体的趋势是竞拍者越来越理性了,他们 的预期收益越老越少了。而从最终拍到拍卖物的竞拍者的收益来看,也基本符合这个趋势。因此,从“一价拍卖”博弈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现实中的博弈者并不像传统经济学假设中的理性人那样完全的 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但他们的行为也在变得越来越理性了。 二、二价拍卖(Second Price Auction) 与一价拍卖基本相同,只是这时出价最高的人只需支付第2 高的价格,即获胜人的收益为拍卖物的价值减去第2 高出价。 实验数据统计图如下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