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体外碎石治疗及护理

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体外碎石治疗及护理
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体外碎石治疗及护理

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体外碎石治疗及护理

目的:总结输尿管中下段结石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的经验及护理体会。方法:对患者进行碎石前、中、后护理,应用电磁冲击波碎石,B超定位,全程观察。结果:226例结石大小为5mm~15mm的患者,20天内排净率为84.5%(191/226),未发现重感染及护理宣教不满意者。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结合碎石前、中、后护理效果良好。

标签:输尿管中下段结石;ESWL;B超定位;治疗前中后护理

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伴肾绞痛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急症,ESWL是该疾病的首选治疗手段。加强体外碎石术前、中、后的护理,会有效促进医患沟通,去除患者心理负担,促进患者康复[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来源于我院2009年12月1日至2012年7月31日门诊部及住院部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男162例,女64例,平均年龄51.78±9.48,结石长径5cm~15cm,平均8.52±2.46[2]。

1.2 方法

入选条件为年龄为16~70岁,结石引起肾绞痛第一次发作不超过4周,无出血凝血障碍性疾病,自愿接受ESWL术治疗者,愿意碎石后10至20天到我院复查者。结石排净以B超诊断或DR腹平片诊断为准。所有患者术前均签署碎石同意书,均做B超检查,确定在B超扫描下能找到结石才上机碎石治疗。肾绞痛型患者不需打止痛针,服止痛药,碎石后不打阿托品类药物,以免影响输尿管蠕动而降低排石效果,只用坦索罗辛、双氢克尿塞、结石通片,连服7天。采用国产NE-V及ZH-VD机,B超定位,全程动态观察,电压13~18kv,每位患者冲击500~2500炮,当B超见结石全部射向膀胱或明显延长松散震动时,说明结石已被击碎,停止碎石;中段输尿管结石以髂总动脉及髂内、外动脉为标志,输尿管行走于内上方,沿扩张的输尿管找到结石,下段输尿管即是膀胱壁的移行段,在膀胱适量充盈下,中下段结石均能找到。

2 结果

在本组病例中20天内排净率为84.2%(191∕226),肾绞痛复发率为43%(19.3%),效果良好[2],如20天仍未排净,而结石又>6mm者,需复碎治疗,<6mm者继续给一周药物治疗后再复查。其中肾绞痛型患者112例,经ESWL 后疼痛均明显缓解或消失。

泌尿外科指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体外沖击波碎石术 【适应证】 1.肾结石 (1)单个结石≤2cm。 (2)结石2?3cm,碎石前可留置双J管。 (3)铸型或多发结石,综合治疗,即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URS)。 (4)肾下盏结石≤1cm。 (5)难碎结石(磷酸钙、胱氨酸、一水草酸钙结石)<1.5cm。 (6)孤立肾结石>1.5cm,术前放置双J管。 2.输尿管结石<1cm。 3.膀胱结石,病情不允许手术或患者拒绝手术治疗。 4.尿道结石不能推入膀胱或缺腔内碎石设备以及患者拒绝手术治疗。 【禁忌证】 1.结石远端尿路梗阻。 2.基质结石。 3.肾盏憩室结石。 【相对禁忌证】 1.肾下盏结石>2cm。 2.肥胖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1倍以上)。 3.患者伴有脊椎畸形或肢体挛缩不能按要求摆体位。, 4.患者结石嵌顿。 5.伴有不能治愈的出血性疾病。 6.心、肝功能严重不全。 7.血肌酐≥265μmol/L。 8.传染性疾病活动期。 9.糖尿病未控制。 10.妊娠期。 11.未育女性输尿管下段结石,避免损伤卵巢;未育男性尿道结石,注意保护睾丸。 【操作方法及程序】 1.体位。

(1)肾及近段输尿管结石取仰卧位。 (2)远端输尿管结石取俯卧位。 (3)膀胱结石取俯卧位或半坐位。 (4)尿道结石取半坐位。 (5)儿童患者,麻醉后妥善固定,尽量采用B超定位。 2.定位。阳性结石采用X线或B超定位,阴结石采用B超定位。 3.工作电位及轰击次数。根据机器的波源、型号和结石的部位、大小、数目、成分等情况综合决定。一般电压8?14kV,轰击次数<3 000次。 4.实施时间断采用X线或B超显示器观察碎石情况。术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反应,并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 【注意事项】 1.术前做血、尿常规检查,做肝、肾功能检查,做心电图,查出、凝血时间,做静脉尿路造影(IVU)及B超检査,术前1d服缓泻药,当日禁早餐。 2.患有感染性结石或合并尿路感染时,应先控制感染,再碎石。 3.双侧上尿路结石,分期、分侧行ESWL。 4.复碎石时间>1周,ESWL治疗≤3次。 5.术后一般处理,应用抗生素、解痉药,多饮水,口服预防结石复发的药物。 6.结石分析,制定预防复发的方案。 7.定期复查,直至结石排空。 8.并发症及其处理。 (1)血尿:通常无须处理。 (2)绞痛:解痉,应用止痛药。 (3)发热:静脉使用抗生素,注意尿路梗阻,应积极处理。 (4)石街形成:要积极处理,包括行石街的ESWL、URS、经皮肾穿刺造口术(PCN)等,解除梗阻,保护肾功能。 (5)急性肾损伤:包括严重血尿、肾包膜下血肿、肾周血肿、肾挫裂伤等,须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详细检查及积极处理。 (6)消化道出血、穿孔及咯血、腹主动脉瘤破裂:少见。 (7)其他:皮肤瘀斑、尿潴留等,无须特殊处理或做对症处理。

体外冲击波碎石日间手术临床路径

体外冲击波碎石日间手术临床路径 (2016 年版) 一、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输尿管结石(ICD-10 : N20.100 )或肾结石(ICD-10:N20.000) 行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术(ICD-10: 98.51 )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 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年) 1. 病史及体格检查。 2. KUB,泌尿系B超、腹部CT检查。 (三)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N20.100 输尿管结石或肾结石(ICD10:N20.000)疾病编码。 2. 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或已在门诊完成各项术前检查,无手术禁忌,经手术医生评估适合经行且经患者同意的病例,可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 < 2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 必需的检查项目 1.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 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 3. 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 胸片、心电图。 5. KUB,腹部B超或腹部CT平扫 2. 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心脏超声、肺功能等。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年) 1. 适合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患者。 2. 能够耐受手术。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 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 为入院第1 天。 1. 麻醉方式:无 2. 手术方式: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肾结石疗效分析

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肾结石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6-05-24T16:09:55.600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2期作者:付艳平 [导读] 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研究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入院诊治的120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 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102208 【摘要】目的:研究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入院诊治的120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应用解痉、镇痛、抗感染、补液、利尿等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则在其基础上应用体外震波碎石术。观察比较两组排石情况。结果:治疗组痊愈47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痊愈25例,好转21例,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肾结石的疗效较之常规西药更为优秀。 【关键词】体外震波碎石术;肾结石;排石汤;疗效 肾结石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且该病复发率较高。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疾病进展,可出现为脓尿、反复血尿、肾绞痛,且多并发感染、泌尿系梗阻,严重者导致肾功能衰竭[1]。肾结石具有疼痛剧烈、易反复、发病急等特点,由于结石的部位不同,症状轻重不一,临床表现多样。目前肾结石的主要治疗方法则是应用体外震波碎石术、抗炎、止痛等常规西药治疗方法。现本文就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入院诊治的120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腹疼痛或肾绞痛、排尿不畅与血尿,经B超及肾盂造影确诊为肾结石。将患者根据随机数表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治疗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21-49岁,平均年龄36.4±5.7岁;病程19d-3年,平均病程5.8±2.4月;结石直径为0.8-2.1cm,平均为1.3±0.1cm。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20-49岁,平均年龄37.1±5.9岁;病程24d-3年,平均病程6.1±2.2月;结石直径为0.8-2.2cm,平均为 1.3±0.2cm。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结石大小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解痉、镇痛、抗感染、补液、利尿等常规西药治疗。大量饮水排出较小结石,M型胆碱受体阻断剂缓解痉挛,钙离子阻滞剂与α受体阻滞剂缓解肾绞痛,并应用抗生素预防或控制尿路感染。 治疗组则在其基础上应用体外震波碎石术:术前对患者血压、心率常规测定,适当与患者交流缓解其进展情绪。患者取仰卧位,B超定位,碎石机应用威达WD-ESWL91 B超定位水囊型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电压设置110-130V,根据患者的胖瘦程度、结石大小等对震波的次数加以设置,对解释粉碎的具体情况与位置仔细观察,全程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排石情况,排石情况疗效判定:痊愈:患者症状与体征全部消失,镜下血尿消失,结石排出并收集到结石标本,经B超或X线腹平片复查证实结石全部排出,尿常规正常;好转:患者症状体征与镜下血尿显著改善,经B超或X线腹平片复查证实肾结石通过第一狭窄,或多发结石部分排除,体积缩小,结石数量减少;无效:上述指标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痊愈+好转。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痊愈47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痊愈25例,好转21例,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肾结石是由于尿液中的难溶物质因多种原因沉淀、潴留于肾脏,持续增长为形成结石,其主要形成原因为饮食。肾结石的治疗首选是对症治疗,如肾绞痛发作应用止痛药物,合并感染或梗阻则先行感染控制,同时积极寻找肾结石病因,从根本上治疗肾结石。但在临床实践中,肾绞痛不能被药物缓解或结石直径较大的情况下,药物治疗的效果有限。故在本次研究中,常规西药治疗的总有效率仅为76.67%。体外震波碎石术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高新技术,采用X线与B超的双定位系统[2],将肾结石击碎后排出体外,减轻了患者排石的痛苦,极大的提高了治疗的临床效果。并且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B超、CT与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等技术的普及,对肾结石患者泌尿系统结石的部位、大小均可辨认清楚,有利于帮助体外震波碎石术更好的排石。且临床投入使用的碎石机日益增多,本次研究应用电磁式操作简单,极大方便了临床医生。 体外震波碎石术成功的关键在于B超的准确定位,特点是输尿管中段结石或体型肥胖者由于肠道气体干扰定位不易,可先大致定位后应用低电压冲击300次左右减轻肠道气体干扰后再准确定位。而巨大结石患者,碎石2d内需卧床休息,使碎石随尿液排出体外,以免碎石涌入输尿管引起“石街”梗阻尿道[3]。 肾结石移至输尿管或输尿管结石位置下移引起剧烈肾绞痛,碎石后应加强抗炎、抗感染治疗,消除局部组织水肿,利于结石排出。因

肾结石软镜术后护理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后护理 罗 颖 绥阳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主持人:杨婷婷 责任护士:罗颖 查房内容: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护理

临床表现 输尿管结石大多来自肾脏,常停留在输尿管的三个狭窄(一个在肾盂与输尿管移行处即输尿管起始处;一个在越过小骨盆入口处;最后一个在进入膀胱壁的内部)处,常见临床表现为:与活动有关的血尿、疼痛。 疼痛性质可为钝痛、放射痛、绞痛。当合并感染时可出现脓尿;输尿管末端结石还可引起尿频、尿急、尿痛;双侧结石梗阻时,可导致无尿、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 血尿是肾、输尿管结石另一主要症状,疼痛时,往往伴发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以后者居多。大量肉眼血尿并不多见。体力劳动后血尿可加重.

辅助检查 1)B型超声检查经济方便,对人体无损害,可用作筛选方法。此检查还可提供肾、输尿管积水的情况及肾皮质厚度等。对阴性结石的诊断很有帮助。但结石太小时不能查知。 2)泌尿系X线平片(KUB)必须包括全泌尿系统。95%肾结石均能在X线平片上显示。各种结石在X线平片上也各有其特点。 3)静脉尿路造影检查是肾、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重要步骤,可以了解肾的外形,结石的大小、形态、数目、部位,肾盂形态,肾脏功能以及骨骼改变,特别是肾脏和输尿管在解剖上的异常。 4)CT检查可显示X线阴性结石(尿酸石)

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适用于结石直径< 6mm,结石位置有向下移动倾向、肾功能无明显影响、无尿路感染的患者。可大量饮水,服用中药,应用解痉剂、跳跃活动等。 2、输尿管镜下取石或碎石(URL):直径≦1.5cm的输尿管上、中、下段结石均可选用。输尿管扩张后放人输尿管镜,见到结石使用气压弹道、激光或超声等手段将结石击碎后待自行排出体外;较小的结石也可直接用取石钳取出。

体外冲击波碎石操作规范

体外冲击波碎石操作规范 [适应证] ⒈前提:⑴正常肾功能⑵结石下方无梗阻 ⒉肾盂肾盏结石<3cm者,首选ESWL治疗。 ⒊肾盂肾盏结石>3cm者,首选经皮肾镜碎石术或切开取石术,但对于手术困难或失败者也可采取ESWL。 ⒋输尿管上段和下段结石首选ESWL治疗,但对结石较大,肾积水严重或有息肉包绕者应采用开放手术或腔内手术治疗。 ⒌膀胱及尿道结石有时亦可ESWL治疗 [禁忌证] ⒈未经治疗的出血性疾病 ⒉由于肾实质疾患致肾功能不全者 ⒊有严重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不齐者 ⒋妊娠或月经期妇女 ⒌结石难以定位 ⒍特别肥胖患者和身高1.2m以下的患儿,由于结石到体表的距离太大或太小,超出水囊表面到焦点的可调节范围。 [治疗前准备] ⒈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血沉、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 ⒉尿路造影以了解有无尿路梗阻; ⒊对尿检白细胞多,结石较大、感染性结石、或有明显尿路感染史者,应行尿细菌培养检查,并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方法步骤] ⒈麻醉:一般不用麻醉,必要时可在术前半小时肌注强痛定100mg或度冷丁50mg。 ⒉体位及定位:对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采用仰卧位向患侧倾斜,输尿管下段及膀胱结石采用俯卧位治疗。固定好病人后在x线透视下定位。治疗过程中经常观察碎石情况及位置变动,及时调整。 ⒊工作电压及冲击次数:工作电压为8—14kv,每次治疗冲击次数不宜超过2500次。碎石治疗后一周内复查x线片,有必要者需重复治疗,两次治疗间隔输尿管结石不应小于7天,肾结石必须二周以上。 ⒋辅助治疗:结石过小或阴性结石x线显示因难者,可经膀胱镜逆行输尿管插管,注入造影剂定位。碎石后形成石街者可配合输尿管镜操作,扩张结石下方管腔、碎石治疗。特别大的肾结石,最好配合经皮肾镜治疗,将肾盂内的结石尽量击碎取出,再行ESWL。易并发输尿管“石街”者,可治疗前预置双“J”管。 [治疗后处理] ⒈多饮水、适当输液,使用利尿剂以增加尿量.促进碎石排出。 ⒉使用解痉药物,放松输尿管平滑肌。 ⒊适当使用抗生素。 ⒋注意多活动及体位排石。 ⒌最主的是定期复查,监测碎石排出情况。 [并发症的处理] ⒈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绞痛、发热和血尿,一般给予止痛剂,抗生素、解痉及止血药物均可控制。

输尿管结石病人的护理查房

普外科2015年7月护理查房 时间:7月25号 地点:医生办公室 主持人:黄和蓉 主查人:李健平 主要内容:输尿管结石 病史汇报: 一般资料:患者陈英,24床,女,53岁,已婚。 主诉:右侧腰疼痛2+天 入院体格检查:T 36℃,P 80次/分,R 20次/分,BP 134/78mmHg.右侧输尿管循行处压痛,右肾区叩痛。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实验室检查:彩超示:右肾积水,右侧输尿管中段结石。 现病史:患者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腰部疼痛,呈阵发性绞痛,门诊行B超检查提示右侧输尿管中段结石,门诊以“尿路结石”于2015年6月29日收入院。于当日行体外冲击波碎石,碎石后腰痛明显,伴肉眼血尿。 入院诊断:右侧输尿管结石伴右肾积水 中医诊断:石淋 (下焦湿热证) 护理诊断: 1.疼痛:与疾病本身有关。 2.出血:与排石过程损伤泌尿系粘膜 有关。

3.焦虑: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4.知识缺乏:与不了解疾病有关。 5.潜在并发症:尿潴留,感染,结石 复发 护理措施: 1.疼痛 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与体位的关系。2)告知患者碎石后仍可能出现疼痛。 3)指导患者分散注意力,以减轻疼痛。 4)遵医嘱应用止痛药物。 2.出血 1)观察尿的颜色及量。 2)遵医嘱应用止血药物。 3.焦虑 1)向患者解释治疗疾病的过程。 2)介绍成功案例,增加治疗疾病的信心。 4.知识缺乏 1)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 2)讲解各项检查、治疗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5.潜在并发症:尿潴留,感染,结石复发 1)指导患者多饮水、勤排尿,放松心情。 2)遵医嘱必要时应用抗生素。

钬激光碎石与常用的体外冲击波碎石

钬激光碎石与常用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气压弹道碎石比,具有很强的安全性以及广泛的适用性。体外冲击波碎石是利用液电或电磁冲击波发生器发射高能量的冲击波,穿透人体,聚焦在体内尿路结石上,释放能量将结石击碎,结石碎片自然排出。该机器需X线或B超的准确定位,非直视下碎石,因此不一定能一次完全粉碎,效率较低。冲击波在穿透机体时也会造成组织损伤,如肾小球、肾小管的破坏,输尿管狭窄。反复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会导致肾功能下降,甚至肾脏萎缩。气压弹道碎石治疗中、下段输尿管结石时,容易使结石回冲至上段输尿管或肾内,使手术失去目标,且其仅能在硬性输尿管镜下进行,所以对上段输尿管结石及肾结石几乎无能为力。而钬激光则不然,碎石过程中结石很少跑动,回冲率非常低,因而效率大为提高。它可以通过膀胱镜、输尿管镜及经皮肾镜直接碎石,不会造成组织损伤。而且钬激光光纤是可弯曲的,不仅可以通过硬性输尿管镜导入,还可以通过软性输尿管镜导入进行碎石。所以它对任何部位的输尿管结石、肾结石均可进行有效治疗。采用钬激光治疗膀胱结石更是易如反掌,只需通过膀胱镜的工作通道将钬激光光纤引入,然后发射激光,数秒钟后结石就被击碎并通过尿道排出,既安全又省时。 腔内镜下钬激光碎石单次成功率在95%以上,治疗膀胱结石可达100%。这种手术既没有穿孔、出血的危险,还可同时治疗合并的尿路肿瘤、输尿管息肉、狭窄等。平均手术时间25分钟,住院时间不到3天,治疗膀胱结石在门诊即可进行。由于钬激光碎石的颗粒更细,为粉末状,因此碎石后排石时间显著缩短。 钬激光对任何部位、任何成分的尿路结石,都能以其特有的高效碎石方式使之碎成粉末,是治疗尿路结石高效、安全、低耗、省时且副作用极低的“新式武器”。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肾结石200例临床观察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肾结石200例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6-06-07T16:13:57.93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2月第3期作者:侯晓峰李宝骥赵晓虹[导读] 随访1-4个月,复查无残余结石,本人认为德国多尼尔Compact Delta II的低能量高频率冲击波碎石治疗肾结石,既能提高治疗效果,又减轻了对组织的损害,是值得推广的治疗肾结石有效方法。 侯晓峰李宝骥赵晓虹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体外冲击波综合治疗室 150000 【摘要】本文分析总结我科采用德国多尼尔Compact Delta II体外冲击波综合治疗机碎石治疗效果,以提高对肾结石定位准确率,达到最佳碎石效果。本组200例均选取阳性结石,并与该机配置X线定位,使碎石有效率达99%,一次碎石成功率达87. 12%,随访1-4个月,复查无残余结石,本人认为德国多尼尔Compact Delta II的低能量高频率冲击波碎石治疗肾结石,既能提高治疗效果,又减轻了对组织的损害,是值得推广的治疗肾结石有效方法。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肾结石 泌尿系结石病是泌尿外科常见病多发病,肾结石在尿路结石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发病有增加的趋势。泌尿系任何部位的结石都可以始发于肾脏,而肾结石又直接危害于肾脏。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已成为治疗尿路结石症安全、有效和无创伤的理想方法。我科从2013年12月-2016年1月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方法治疗肾结石200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200例肾结石患者中,男性115例,女性85例。年龄17岁-69岁。左侧结石92例,右侧结石79例,双侧结石29例。结石直径均在 0.4-2.0之间,其中<1.0cm为109例,1.0-1.5cm为85例,1.6-2.0cm为6例。 1.2治疗方法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体外冲击波综合治疗室已治疗上千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临床证明效果好,粉碎率高,无一列出现严重并发症。本组患者采用德国多尼尔Compact Delta II体外冲击波综合治疗机,采用X线定位碎石。患者取仰卧位,身体与水囊接触部位涂抹均匀耦合剂,冲击能量2-3级,每次工作总能量25.5-50mJ,每次冲击波冲击次数为500-1500次。2治疗效果 87.12%病例病例1次治愈,12.05%需2次冲击波治疗,个别经3-5次才获得治愈。,冲击波碎石后1天-6个月全部排清,平均排清32天。90.02%效果满意。亦有极个别的结石多次冲击波不碎。ESWL术后1-3天摄X线腹部平片复查,对>0.4cm残余结石再次行ESWL术,并在最后一次ESWL术后1个月及每6-12个月进行X线腹部平片或肾脏B超复查。根据ESWL术后1个月X线复查或肾脏B超检查结果,分为无结石和有残余结石两类,对后者在进行长期随访,并将结果分为残石消失、残石减少、残石不变及残石增加4种。并发症不多且轻微。 3.讨论 实践证明采用低能量、增加每次冲击次数,尽量使碎石颗粒<0.2cm,有利于盏内碎石顺利排出。本组肾下盏结石排净率为78.7%,较之报道的结石排净率略高。 本组病患一次性碎石成功率为87.12%,12.05%需2次冲击波碎石,在临床随访结果方面,本组有52例EXWL术后1-6个月内出现肾绞痛、发热,其中31例仅用双氯芬酸钠栓止痛及抗感染治疗即能缓解。24例重复ESWL术治疗者分别在首次治疗后1个月内(13)例及以后(11例)进行随访,1例无效者改为手术治疗。说明肾上盏、肾中盏、肾下盏结石行ESWL术术后并发症少,需要外科处理的可能性很小,只要及时随访和复查,单一ESWL治疗既能取得较好效果,并可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是应用高新技术设备在人体外产生强大冲击波能量聚焦于体内结石部位冲击碎石,通过尿路随尿液排出体外的过程,是目前治疗泌尿系结石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在临床上得到广泛使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因其非侵入性和安全、高效的特点,现已成为尿路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1】。 随着腔内泌尿外科操作技术的成熟及高效腔内碎石器的运用,并取得良好效果。但在国内其费用明显高于ESWL术。且创伤相对较大,对于部分肾内结石继续手术碎石效果欠佳,且疼痛缓解率和结石3个月排净率基本相当。因此我们认为ESWL术仍是首选治疗。 参考文献: 【1】Elashry OM,DiMeglio R B,Naksda S Y,et al.lntracorporeal electrohydraulic lithotripsy of ureteral and renal calculi using small caliber(1.9F)electrohydraulic lithotripsy probes[J].J Urol,1996.156:1581-1515.

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禁忌症:1、凝血功能异常,或者全身性出血性疾病。 2、新发脑血管疾病、心律不齐、心衰。 3、妊娠状态。 4、合并尿路感染者,应先控制尿路感染,急性期未控制感染或慢性期未抗生素应 用后不应行ESWL术。 5、结石所在部位以下尿路梗阻或狭窄。 6、非结石梗阻所致的肾功能不全 ESWL治疗:1、结石>2cm不易一次性击碎,并且容易形成石阶不易排出。 2、肾盂结石击碎后容易散开,输尿管结石常由于输尿管紧密包绕结石而不容 易击碎,或者击碎后难以迅速散开,影响结石排出。故输尿管结石宜加大 冲击波能量以提高疗效。 3、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由于骶髂骨相重,仰卧位有骨骼阻挡,改为俯卧位冲击 波由腹部进入人体可以很好解决能量抵消问题,提高疗效。膀胱结石亦以 俯卧位治疗为佳。 4、肾盏结石虽容易击碎,但如存在颈部狭窄则不易排出,合并肾盏憩室更是 如此,故无症状肾结石可不行ESWL术治疗。 5、易击碎的结石是感染结石(磷酸镁铵结石)和尿酸;最不容易击碎的结石 是胱氨酸结石;草酸钙和尿酸结石位于二者之间,属于易碎结石。 6、粒晶状结构容易击碎,鲕状结构较难以粉碎。 7、结石停留输尿管局部时间过长(一般指2-3月以上),刺激局部输尿管壁炎 症、增生,形成炎性肉芽肿,甚至纤维包绕,则结石很难击碎,或者虽能 将结石击碎,但由于纤维组织或肉芽组织包绕而结石难以排出,影响治疗 效果。 8、过长时间停留在肾盂或膀胱内的结石可诱发鳞状上皮细胞癌。 9、两次ESWL术间隔要超过1周以上。 10、ESWL术中应监测血压、心律、脉搏,如病人有不适应先暂停ESWL术。ESWL治疗前准备: 1、术前排尿及排便,术前禁食。 2、测定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常规、心电图、泌尿系影像检查。 3、如尿液中存在感染或者炎症,术前1-2天应予以抗生素应用至基本正常。 4、治疗前及治疗当日最好都复查影像学检查,以确定结石是否移位。ESWL术治疗顺序: 1、多发结石先治疗影响尿路引流部位如输尿管、肾盂输尿管连接埠的结石。 2、双侧上尿路结石应治疗功能好侧的结石。 3、无积水的鹿角状结石应先击碎肾盂出口处结石 4、有积水的鹿角状结石应从积水部位的结石开始粉碎。 ESWL术后处理: 1、观察尿液情况,如尿色、是否有结石渣排出。一般前1-2次尿液为血色, 后逐渐消失。 2、多饮水及服用排石药物有助于碎石排出。 3、抗生素:治疗前尿中有白细胞及因结石过大治疗后可能造成尿路梗阻者均 应予以抗生素。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sun)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体外冲击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 ESWL)是利用体外产生的冲击波聚焦于体内的结石使之粉碎,继而将其排出体外达到治疗目的治疗方法。由于ESWL属多尼尔公司的专有用词,目前国际上已通用Shockwave Lithotripsy (SWL)。 一、冲击波碎石设备与原理 (一)冲击波碎石机设备的主要部件:冲击波碎石机的核心部件是冲击波源和定位系统。 1.冲击波源:冲击波波源产生聚焦冲击波。商品化冲击波源共有三种:液电式、电磁式和压电式。 液电式波源是利用水中放电原理产生冲击波,由电能直接转变成机械能;液电式冲击波源原理简单,实现容易,爆发力强,冲击波形成充分,较易导致结石的破碎。缺点是:①焦点易发生漂移;②冲击波的各波之间的均一性差;③在SWL过程中,随着电极间隙逐渐扩大,明显影响焦区的几何形状。 电磁式波源是电能先转变成磁能,再从磁能转化成冲击波;其优点是①冲击波的焦点不会发生漂移,对器官和组织损伤较轻;②冲击波源的工作寿命大为提高,无更换电极之烦。电磁式冲击波的能量介于液电式和压电式之间。该波源的损耗成本相对降低,操作及维护更为方便。 压电式波源是将压电元件置于一特定曲面,聚焦冲击波,达到碎石的目的。此波源能量及焦点控制是最为理想的、具有较高的安全系

数。皮肤入射点的能量密度极低,很少引起痛感或不适。缺点是能量较低,因而碎石效率较低,临床复震率较高。 2.定位系统:通过影像技术将结石定位于冲击波的焦区。定位系统包括X光定位、B超定位和X光/B超双定位。 X光定位系统的最大优点是能够透视整个泌尿系统的含钙结石,其定位和跟踪方法易于掌握。缺点是潜在的X光辐射性损伤,不能定位X 光透光性结石。 B超定位的最大优点是可检测出“阴性”尿结石,可以全程实时监控,而且无X光辐射性损伤。但由于超声诊断技术较难掌握,泌尿外科医师熟悉和掌握B超二维图像的切割方法通常需要一个过程。同时B超定位也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①输尿管结石的定位较为困难;②肥胖患者超声波衰减较大,结石影像可能不够清晰,有碍判断。 X光/B超双定位是一台碎石机同时拥有两套定位系统,两者可取长补短,但其往往是在X光定位系统的基础上增加B超定位系统,故B超定位的灵活性不如单一B超定位的碎石机。 (二)冲击波碎石的作用机制 冲击波主要通过应力效应和空化效应粉碎结石。①应力效应:当冲击波在结石中传播时,结石随着波动而被压缩和拉伸,当结石分子所受到的压缩力和拉伸力超过自身应力的极限时,结石就会受到破坏。应力效应碎石特点是可将结石整体粉碎成较大碎块。②空化效应:冲击波在水中传导时会产生大量的空化气泡。这种空化气泡破裂导致的“微喷射”反复捶击结石,可使结石表面发生剥蚀。空化效应的碎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考试题

1.肾结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主要禁忌是()A.高血压 2.B.糖尿病 3.C.前列腺增生 4.D.结石急性发作 5.E.输尿管狭窄 6.肾结石二次体外冲击碎石的时间间隔最少是几天()A.1 7.B.9 C.3 8.D.7 9.E.5 3.患者,青年男性,KUB示双侧肾盂各有一枚直径1.5cm大小阴影,排泄性尿路造影示双肾中度积水,双侧输尿管通畅,一次体外碎石将双侧结石粉碎,术后当天出现血尿及碎石排出,第二天出现双肾绞痛、发热、无尿,考虑治疗上应选择() A.术前未抗感染治疗 B.术前未能先行解决双肾积水 C.术前未作定位X线 D.双侧一次性碎石治疗 E.错误的选择了ESWL

4.关于上尿路结石的治疗哪项是不确切的() A.结石引起肾病前时应手术 B.双侧肾结石应先手术简单安全一侧 C.双侧输尿管结石,先取梗阻重一侧 D.一侧肾结石一侧输尿管结石,先取输尿管结石E.结石引起梗阻,肾功能严重受损应手术 5.对侧肾功能良好的肾结石患者,下列哪种情况可作患侧肾切除() A.肾盂结石功能尚好 B.肾盏结石 C.肾下极多发结石 D.鹿角形结石合并肾积水 E.肾多发结石合并积水,肾功能丧失 6.关于泌尿系结石对泌尿系的损害,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直接损害 B.泌尿系梗阻 C.泌尿系感染 D.恶性病变 E.诱发憩室 7.有关上尿路结石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结石可引起钝痛或酸痛 B.结石越大,越易引起疼痛

C.可引起肉眼和镜下血尿 D.伴感染时可有尿频,尿痛等症状 E.双侧或孤立肾上尿路结石完全梗阻可无尿8.上尿路结石典型的症状是() A.血尿+尿痛 B.腰痛+血尿 C.腰痛+脓尿 D.尿频+血尿 E.腰痛+尿痛 9.膀胱结石最佳确诊方法是() A.依据典型症状尿流中断 B.双合诊检查 C.金属尿道探子检查 D.腹部平片检查 E.膀胱镜检查 10.双肾积水最常见的原因为() A.双输尿管狭窄 B.输尿管结石 C.下尿路梗阻 D.膀胱肿瘤 E.输尿管畸形 11肾结石治疗原则

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120例-2019年文档

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120 例 泌尿系结石重要分为膀胱结石、输尿管结石、肾结石以及尿道结石,其中发病率较高的为输尿管及肾结石。其根本的发病原因为膀胱功能失常,肾气较虚,湿热蕴结下焦,气血瘀滞,尿中杂志沉淀凝聚成为沙石,导致尿道堵塞,疼痛。严重时导致输尿管堵塞,肾中积水,长此以往,对患者肾功能伤害极大,所以,排石成为临床医学中十分重要的问题。 1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120例中,男79例,女41例;年龄9?70岁, 平均38.5岁。病程1天?21个月,平均4.3个月。其中肾结石 27 例, 输尿管上段结石30 例, 输尿管中段结石16例, 输尿管下段结石42 例, 膀胱结石5 例。因肾绞痛行急诊碎石63 例。碎石前行腹部平片(KUB)及尿路造影(IVU)检查,以了解结石大小、数目、部位, 肾积水及是否有尿路畸形等情况, 并检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等。 1.2治疗方法采用B型超声进行定位,输尿管中、下段结石 采取俯卧位, 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采取侧卧位或仰卧位。治疗电压4?12 kV, 冲击次数1800?3000 次, 平均2500 次。治疗过程中均未使用镇静或镇痛药。治疗后1 周复查, 必要时重复治疗。 2疗效标准

2.1治愈:结石排出,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复查B超、 X线片未见结石影象。好转:症状改善,X线片或B超复查结石 缩小或部分下移。无效:临床症状无减轻,复查B超或X线检查 结石无明显变化。 2.2结果120例均随访3?12个月,平均5.3个月。治疗1 次者结石排净86 例(71.7%),2 次者排净31 例(25.8%), 经3 次治疗仍有残余结石2例。总成功率98.3%。肾绞痛57例经急诊ESWL, 术后肾绞痛消失。治疗过程中并发肉眼血尿107 例(89. 2%), 肾绞痛14 例(11.7%) 。均无发热、感染等并发症。 3讨论 泌尿系统结石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多发病、常见病。以往 常规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通常情况针对 直径小于15mm勺结石患者,药物治疗可以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 但对于直径较大的结石来说,药物治疗已不能取得明显效果,手术治疗。其弊端是复发率高,对患者造成较大伤害。目前,体外震波碎石的治疗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成为了治疗泌尿系统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患者减轻了痛苦,其疗效被广大医患人员所接受。 3.1影响排石的主要因素 根据人体生理结构看,正常输尿管存在三处狭窄区域,被粉碎的碎石片通常在经过狭窄区域时引起堵塞,特别是在最后一个狭窄区域时更加容易堵塞;另外,对于较大结石患者临床治疗时 一次性彻底粉碎难以实现,需要医生进行多次治疗。最后,患者 勺日常饮食活动都对自身勺治疗起到影响,饮水勺多少,尿量勺次数都能够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 3.2 排石疗法选择体外震波碎石治疗针对直径小于15mm进行治疗, 临床证明

肾、输尿管结石手术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肾、输尿管结石手术病人标准护理计划佚名 肾和输尿管结石是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肾结石位于肾盏或肾盂中;输尿管结石大多 来自肾脏,常停留在输尿管的三个狭窄处。常见临床表现为:与活动有关的血尿、疼痛。疼痛性质可为钝痛、放射痛、绞痛。当合并感染时可出现脓尿;输尿管末端结石 还可引起尿频、尿急、尿痛;双侧结石梗阻时,可导致无尿、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治疗方法可采取药物排石和手术。当非手术治疗无效,病人有频繁绞痛、血尿或引起 梗阻性积水、感染等并发症时,应考虑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法有肾盂或肾窦内肾 盂切开取石术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肾部分切除术和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此类手术后 的护理要点是:观察术后出血情况,预防大出血;保持各种引流管通畅及观察引流液 的颜色及量,预防感染。常见护理问题包括:①疼痛;②有手术切口、尿路感染的可能;③有肾后性肾功能受损的危险;④潜在并发症--术后大出血;⑤潜在并发症--漏尿; ⑥知识缺乏:术前准备重点及术后护理要点知识。 疼痛 [相关因素] 结石引起梗阻。 肾积水。 较小结石在尿路内移动和刺激,致平滑肌痉挛。 结石活动和摩擦,损伤粘膜。 合并感染。 [主要表现] 病人主诉有腰部钝痛或绞痛。典型绞痛常突然发生,如刀割样,沿输尿管向下腹部、 外阴部和大腿内侧放射。 肾区叩击痛。 有时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快而弱,血压下降,甚至发生疼痛性休克。 [护理目标]病人主诉疼痛减轻或消失,自觉舒适。 [护理措施] 认真倾听病人主诉,观察疼痛性质、部位、持续时间,有何特征和伴随症状。

绞痛发作时遵医嘱给予解痉镇痛药,如阿托品、心痛定、黄体酮、度冷丁等,随时观察止痛效果。 绞痛持续时间长时,遵医嘱静脉补液,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疼痛缓解时,嘱病人多饮水(每天不少于2500mL),以利血尿排出和预防感染。 嘱病人适当休息,避免大幅度运动。 [重点评价] 疼痛是否减轻。 使用解痉镇痛药物是否有效。 有手术切口、尿路感染的可能 [相关因素] 结石梗阻。 引流管引流效能降低。 留置导尿管导致逆行性感染。 漏尿。 [主要表现] 病人主诉尿频、尿急、尿痛。 可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肉眼脓尿或尿液检查有脓细胞或尿液细菌培养阳性。 切口有红、肿、热、痛及分泌物。 [护理目标] 引流通畅,无尿路感染。 病人发生手术切口或尿路感染、能被及时发现和控制,预防发生术后继发性出血。 手术切口按期愈合。 [护理措施]

体外碎石术前及术后护理

体外碎石术前及术后护理 发表时间:2013-04-28T14:54:45.68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5期供稿作者:梁春华吴岩[导读] 目的探讨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护理方法。 梁春华吴岩(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医院碎石科 024200)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5-0306-02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科自2011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结石病人5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体外碎石术行术前病情、心理、体位及术中、术后护理。结论体外碎石术具有安全、有效、痛苦小、恢复快、治疗费用低等特点,效果满意,其手术前后的护理,为治疗泌尿系结石提供安全、有效的保障 【关键词】体外碎石术前术后护理 泌尿系结石的形成,轻则出现血尿、绞痛;重则肾盂积水,丧失肾功能,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由于结石病治愈后复发率非常高,开放手术的次数受到限制,目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因其适应的范围广泛已成为泌尿系结石的主要非手术治疗手段,为结石患者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无痛、安全和有效的治疗结石的方法,而体外冲击波碎石的术前及术后护理,又是安全、有效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保障。 资料与方法 我科自2011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结石病人536例,其中男性377例;女性159例,年龄20-60岁;肾结石182例,输尿管结石354例。 1.术前护理 1.1详细了解病情:对未治疗的有出血性疾病、失代偿的心血管疾病、不能控制的尿路感染、妊娠、极度肥胖者,上尿路有解剖形态、功能异常、影响碎石排出者,如肾与尿管交界处狭窄性疾病,禁用体外冲击波碎石。 1.2定位前病人的准备:术前完善相关检查,如B超、X线、血尿常规检查,肾结石病人不需准备,如尿管上段、末端及膀胱结石,应多饮水或口服利尿剂,使膀胱适度充盈即可,如尿管中下段结石必须空腹,而且膀胱适度充盈,因中段结石受结肠内容物和气体的干扰可给予缓泻剂,如仍有气体干扰,术前一天应禁食高脂肪类、奶类、豆类、糖类等易产气的食物,也可手术前晚及早口服蓖蔴油10ml。 1.3做好心理护理:患者初次接受体外冲击波治疗时,由于对其缺乏了解,往往表现出怀疑,产生紧张情绪,有些患者甚至有恐惧心理,害怕机器对人体内器官造成损伤,护理人员应耐心对病人解释碎石原理,说明体外碎石对人体伤害不大,相对手术取石来说危险性较小,要让其了解整个碎石过程,宣传其优点,讲解一些成功病例或参观操作现场,树立患者信心,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争取病人主动配合。 2.术中护理 体外冲击波碎石时,患者一定要全身放松,尤以腰部肌肉放松,碎石后要指导病人做体位引流排石,肾结石后一般向健侧卧位,以利结石排出,如结石较大,一次性粉碎较多者,应采用逆行引流体位,教患者向患侧卧位,其目的使碎石颗粒缓慢排出,防止阻塞输尿管,膀胱结石男性患者碎石后不要立即站立排尿,碎石后第一、二次排尿以侧卧位为好,可防止结石阻塞尿道,肾下极结石,则需利用倒立位,每日4-5次,每次坚持10-20分钟,也可采用连续变换体位排石法:倒立位→健侧卧位→俯卧位→直立位,并跳跃震动,各种体位分别保持10-20分钟,同时在每种体位时,由他人协助拍击震动患肾区,每日3-5次,效果更佳。 3.术后护理 3.1利尿:利尿是体外碎石术后排石的重要措施,大量尿液能冲洗尿路,有利于碎石颗粒排出体外,利尿方法有饮水利尿和药物利尿两种,其中以大量饮水最为方便,每日2000-2500ml,常用利尿药有口服双克或静注速尿。 3.2解痉:解除输尿管平滑肌痉挛,使其处于松弛扩张状态,有利于结石排出,常用药有654-2 10mg,阿托品0.5mg,肌肉注射。 3.3运动:此为碎石一个重要措施,指导病人跳跃,或从高处(如台阶)往下跳,也可以跳绳,落地时尽量先以足跟着地,效时更佳,每一次跳10-20分钟左右,每日最少5-6次,肾下极结石除外。 4.对症护理 4.1血尿:体外冲出波碎石后几乎所有的病人均会出现镜下或肉眼血尿,如为肉眼血尿一般血尿较轻,色淡红,一般排尿3-5次尿色转清,较少数病例持续数日,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告诫病人多饮水,血尿大多在1-2日内自行消失,如出血量大,持续数日可在医生指导下给予止血药,抗感染,输血等处理[2]。 4.2肾绞痛:肾绞痛是体外冲击波碎石较常见的并发症[1],尤其是肾结石病人极易出现,轻者指导其口服消炎痛25mg或普鲁本辛15mg,每日三次,或肌注黄体酮20mg,每日2次,以解除平滑肌痉挛,疼痛较重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肌注阿托品0.5mg或杜冷丁50mg,以便解除疼痛,同时补液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预防感染。 5 出院指导 注意调节饮食结构,避免大量饮用咖啡、浓茶,少食动物蛋白,多饮水,每日不少于2 L。定期复查结论 体外冲击波碎石安全可靠,避免外科手术的痛苦,并发症少,. 为泌尿系结石的治疗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围术期护理是保证该技术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焦银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尿路结石598例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 齐鲁护理杂志,2011年17卷第32期. [2]郭彦菊.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护理干预效果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年05卷第20期.

体外冲击波碎石的适应症禁忌症术后并发症

体外冲击波碎石的适应症、禁忌症、术后并发症 体外冲击波碎石的适应症: 90%以上的泌尿系统结石可以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进行治疗: 1、肾结石: 直径小于或等于2厘米的肾盂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为最佳选择。2-3厘米的结石一般仍为首选,但往往需要多次碎石。对于难治的直径大于4公分以上铸状或者鹿角状结石,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首选经皮肾脏穿刺碎石术(mPNNL),如果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应先安置双J形输尿管导管,避免碎石术后结石碎屑形成“石街”堵塞输尿管。 2、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各段结石均可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进行治疗。但那些在输尿管内停留时间较长或结构致密及边缘毛刺的结石治疗效果较差。体积较大如直经2厘米以上或经多次碎石治疗后效果不理想的结石,可改用输尿管镜碎石方法治疗。 3、膀胱结石: 一般可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对较大膀胱结石可采取腔镜钬激光碎石。 4、尿道结石: 尿道结石不适宜直接体外冲击波碎石。具体情况区别处理。 5、后尿道结石:经尿道黏膜麻醉润滑剂麻醉后,采用前端钝圆的尿道探子将结石推入膀胱,然后按膀胱结石进行处理。碎石前应留置导尿管。 体外冲击波碎石禁忌症: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禁忌症主要包括:严重心血管疾患、肾功能不全、妊娠期、凝血机制异常、戴有心脏起博器、结石远端尿路器质性梗阻、尿路感染活动期、巨大复杂结石、严重肾积水肾脏皮质萎缩。 一、绝对禁忌症: 1、戴有心脏起博器的患者、 2 妊娠期、3结石远端尿路器质性梗阻,主要原因有:先天畸形、手术后尿狭窄、息肉、肿瘤等。有梗阻存结石破碎后也不易排出,而且碎石颗粒会加重梗阻,因此这类病人不宜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必须首先解决梗阻后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 二、相对禁忌症: 1、凝血机制异常,凝血机制异常因可能发生大出血或出血不止不适宜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 2、严重心血管疾患:冲击波有加重病情的危险,暂不宜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待病情缓解后再治疗结石。 3、肾功能不全:应根据病因决定治疗方案。原则上尽量保护肾脏,促使肾脏功能恢复。如果功能不全就是由于结石梗阻导致的,应积极解除梗阻、可碎石或采用其她治疗方式。如为非梗阻性功能不全,则应在纠正肾功能后再行碎石治疗。 4、尿路感染:急性尿路感染时禁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碎石可使炎症扩散而导致尿源性败血症,必须待控制感染后再行碎石治疗。但就是对于感染石,应积极体外碎石治疗,碎石后应用抗菌素预防感染。遇感染石经碎石后梗阻输尿

体外冲击波碎石考试题

1.肾结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主要禁忌是() A.高血压 B.糖尿病 C.前列腺增生 D.结石急性发作 E.输尿管狭窄 2.肾结石二次体外冲击碎石的时间间隔最少是几天() A.1 B.9 C.3 D.7 E.5 3.患者,青年男性,KUB示双侧肾盂各有一枚直径1.5cm大小阴影,排泄性尿路造影示双肾中度积水,双侧输尿管通畅,一次体外碎石将双侧结石粉碎,术后当天出现血尿及碎石排出,第二天出现双肾绞痛、发热、无尿,考虑治疗上应选择() A.术前未抗感染治疗 B.术前未能先行解决双肾积水 C.术前未作定位X线 D.双侧一次性碎石治疗 E.错误的选择了ESWL 4. 关于上尿路结石的治疗哪项是不确切的() A.结石引起肾病前时应手术 B.双侧肾结石应先手术简单安全一侧 C.双侧输尿管结石,先取梗阻重一侧 D.一侧肾结石一侧输尿管结石,先取输尿管结石 E.结石引起梗阻,肾功能严重受损应手术 5.对侧肾功能良好的肾结石患者,下列哪种情况可作患侧肾切除() A.肾盂结石功能尚好 B.肾盏结石 C.肾下极多发结石 D.鹿角形结石合并肾积水 E.肾多发结石合并积水,肾功能丧失 6.关于泌尿系结石对泌尿系的损害,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直接损害 B.泌尿系梗阻 C.泌尿系感染 D.恶性病变 E.诱发憩室 7.有关上尿路结石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结石可引起钝痛或酸痛 B.结石越大,越易引起疼痛 C.可引起肉眼和镜下血尿 D.伴感染时可有尿频,尿痛等症状 E.双侧或孤立肾上尿路结石完全梗阻可无尿

8.上尿路结石典型的症状是() A.血尿+尿痛 B.腰痛+血尿 C.腰痛+脓尿 D.尿频+血尿 E.腰痛+尿痛 9.膀胱结石最佳确诊方法是() A.依据典型症状尿流中断 B.双合诊检查 C.金属尿道探子检查 D.腹部平片检查 E.膀胱镜检查 10.双肾积水最常见的原因为() A.双输尿管狭窄 B.输尿管结石 C.下尿路梗阻 D.膀胱肿瘤 E.输尿管畸形 11肾结石治疗原则 12. 体外冲击波碎石适应证、禁忌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