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至必修四选择题必背知识总结

人教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至必修四选择题必背知识总结
人教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至必修四选择题必背知识总结

人教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至必修四选择题必背知识总结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基本属性:使用价值(物的有用性)和价值(人类劳动)。

2.有使用价值的并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3.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

4.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额,决定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但无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5.货币供应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

6.通货膨胀:如果货币的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就会导致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7.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8.信用卡:能减少现金的使用(但不能减少货币的流通),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并非十分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9.汇率的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本币升值,有利于进口,有利于对外投资,有利于出国旅游和消费,不利于出口和吸引外资。

10.美联储加息,对于国际资本来说,会流向收益高的地方,进而导致其他国家资本外流。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一般说来,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4.一般来说,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5.价格的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小(需求弹性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大(需求弹性大)。

6.市场决定价格与价值决定价格是一致的。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经济发展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是根本性的、基础性的。

2.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3.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不含投资)的比例。

4.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消费。

5.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3.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5.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6.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

7.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8.社会再生产的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9.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10.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11.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

12.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

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13.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他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14.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15.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控制力上。

16.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7.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18.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地位不平等)。

19.集体经济包括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

20.农村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承包权和经营权归农民所有。

第五课企业和劳动者

1.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2.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5.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各项权利,这些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实现平等就业、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保证。

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

1.我国的储蓄机构主要是各商业银行,此外还有信用合作社等。

2.存款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注意时间的统一)。

3.商业银行是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3.股票的收益主要来自于股息或红利收入、收入来源于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

4.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高风险高收益)

5.债券主要分为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

6.股票所反映的是所有权关系,债券反映的是债权债务关系。

7.社会保险保障基本生活,商业保险风险损失。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3.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4.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5.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6.生产决定分配,要实现分配公平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社会财富,为实现分配公平奠定物质基础。

7.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8.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人,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9.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10.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个人所得税和财政支出)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1.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2.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4.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财政政策)。

5.影响财政收入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根本)和分配政策。

6.财政收入构成: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其中税收收入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最重要的来源。

7.财政支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8.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平衡、盈余(收入大于支出)、赤字(收入小于支出)。

9.税收的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10.增值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也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

11.财政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有关政策,如调节税收、经济建设支出、国债规模。

12.货币政策:主要包括与银行相关的一系列政策,如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信贷量等。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市场调节的基本手段:计划(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得手)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2.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

3.市场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

4.市场调节局限性:自发性(损人利己)、盲目性(一哄而上、一哄而下)、滞后性(事后调节)。

5.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来维护。

6.市场规则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规定哪些企业、商品可以进入市场)、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

7.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这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8.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9.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10.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11.宏观调控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12.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收入分配政策、产业政策)、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1.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

3.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4.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5.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6.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7.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不断迈进。

8.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9.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

10.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等美好生活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1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12.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13.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1.比较优势理论:若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另一国均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在两种产品生产上劣势的程度不同,处于优势的国家在两种产品生产上优势的程度不同,则处于劣势的国家在劣势较轻的产品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处于优势的国家则在优势较大的产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2.经济全球化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同时也存在着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公平赤字等问题。这些是前进中的问题,需要正视并设法解决。

3.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决策,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020年高考《政治生活》选择题必背88条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其他一切制度和政策归根结底都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决定的。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4.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

5.人民民主的特点:人民民主具有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特点。

6.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国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7.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8.我国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9.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10.公民的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

工作人员的权利。

11.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12.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13.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14.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享有的民主,而不是全民享有的民主。

15.公民的民主权利不能随意扩大和缩小。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1.在我国,公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自下而上参与)、专家咨询制度(自上而下:座谈会)、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自上而下:征求意见)以及社会听证制度(自上而下:听证会)等方式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2.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3.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助于决策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4.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5.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 第一单元神奇的货币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 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本质:一般等价物(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3、货币的职能 (1)基本职能:①价值尺度②流通手段 (2)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地租、利息、税款、工资)、世界货币 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 ①容: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 ②其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量x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5、纸币 ①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 ②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 ③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此时国家要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 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的现象。 实质: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此时国家要采取扩性财政政策、扩性货币政策) 6、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电子货币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1、结算方式 现金结算: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转账结算: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2、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 ①信用卡(含义: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优点:功能多、方便、节省、安全等) ②支票(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种类: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3、外汇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4、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外币贬值) *汇率波动的影响 ①外汇汇率上涨:外币升值,本币(人民币)贬值,出口扩大和进口减小,国物价上涨,国就业增加和国民收入增长,国际外汇储备增加,资金外逃。 ②外汇汇率下跌,外币贬值,本币(人民币)升值,出口下降和进口增加,国物价稳定、国就业下降和国民收入下降,国际外汇储备减少,吸收外资流入。 5.人民币升值影响:(进出口;投资;消费(留学、旅游);偿还外债等) A、利:

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单元综合检测(一) 生活与消费 一、选择题 1.目前,“绿色、健康、环保”已成为人们消费时关注的焦点,比如在服装市场,面料健康环保、生产过程无污染,产品废弃以后能够回收利用的绿色服装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热销的商品。绿色商品之所以热销,是因为其( ) A.凝结了较多的体力和脑力劳动 B.是人类劳动的产物 C.使用价值能够适应消费者的需求 D.能给人以精神享受 2.2014年5月23日,1美元兑人民币6.168 1元;10月23日,1美元兑人民币6.119 3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这一变化对我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①出国留学费用会增加②出口企业竞争力下降③进口外国产品增多④抑制我国的对外投资 A.①②B.②③ C.③④ D. ①④ 3.2014年7月巴西世界杯足球决赛在德国与阿根廷之间进行,门票高达1.6万美元一张,小王花1.6万美元买了一张。这里分别体现的货币职能有( ) ①价值尺度②流通手段③支付手段④世界货币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4.在2014年5月24日落幕的第八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上,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有机蔬菜占据了展厅的重要位置。但是记者在超市调查发现,面对光鲜亮丽的有机蔬菜市民充满了矛盾之情,没有任何污染的蔬菜,谁都想购买,然而由于其价格较高,不少市民望而却步。以下对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有机蔬菜“没有任何污染”的高品质决定了“其价格较高” ②“市民充满矛盾之情”体现了商品两个基本属性之间对立的一面③“不少市民望而却步”说明家庭收入水平是消费水平的直接决定因素④“有机蔬菜占据了展厅的重要位置”说明人们的消费理念在悄然变化 A.②③B.②④ C.①④D.③④ 5.下面的函数图像描述的是某商品在2014年下半年内的价格走势。下列对该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该商品很可能供不应求②该商品的互补商品的需求量会有所增加③该商品的替代商品的需求量会有所增加④生产者可能会减少该商品的产量 A.③④B.②③ C.①③D.②④ 6.国家发改委2014年加大了对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着力落实降低蔬菜流通成本的有关措施,完善冬春蔬菜储备等调控手段,加强市场监测和信息引导。发改委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依据是( ) A.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 B.形成买方市场可以抑制农产品价格 C.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农产品供给量 D.国家宏观调控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7.2014年中秋节期间,当高价传统月饼集体遭遇“滑铁卢”之后,瞄准个性消费市场且物美价廉的各类“萌月饼”却获得大批年轻消费者的青睐。材料主要说明( ) ①价格影响商品的需求量②企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③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④人们的消费行为受从众心理的影响 A.①④B.②③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要点归纳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要点归纳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要点归纳 一、唯物论部分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原理内容】辨证唯物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表现: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也是客观的),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1)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 (2)还要求人们在实践中必须要首先承自然界的客观性,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2、意识的反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物质和意识辨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我们要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反对割裂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4、规律客观性的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抗拒的。 【方法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主观主义。 5、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1)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2)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3)必须把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人们办事情的过程,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而要把事情办好,就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 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联系的观点 1、普遍联系原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 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当中,事物的联系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客观的,整个世界就是普遍联系 的统一整体。(联系是具有客观性、普遍性、条件性、多样性、系统性)。 【方法论】我们必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地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的看问题。 2、原因和结果相互关系原理: 【方法论】要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这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才能提高 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或者说要求人们自觉提高实践活动的预 见性)。 3、整体和部分关系的原理:

高中化学必修四知识点整理及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四知识点整理及归纳 【一】化学必修四焓变反应热知识点整理 1.反应热(Q):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符号:△H (2).单位:kJ/mol(3)△H=H(生成物)-H(反应物) 3.微观角度解释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H为“-”或△H<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为“+”或△H>0 注:(高中阶段Q与△H二者通用) 4.影响晗变的主要因素:①发生变化的物质的物质的量,在其他条件一定时与变化物质的物质的量程正比。②物质的温度和压强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二】高中化学必修四知识点归纳(1)金属腐蚀 金属表面与周围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或因电化学作用而遭到破坏的过程称为金属腐蚀。 (2)金属腐蚀电化学原理

生铁中含有碳,遇有雨水可形成原电池,铁为负极,电极反应为:Fe→Fe2++2e-。水膜中溶解的氧气被还原,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该腐蚀为“吸氧腐蚀”,总反应为:2Fe+O2+2H2O=2Fe(OH)2,Fe(OH)2又立即被氧化:4Fe(OH)2+2H2O+O2=4Fe(OH)3,Fe(OH)3分解转化为铁锈。若水膜在酸度较高的环境下,正极反应为:2H++2e-→H2↑,该腐蚀称为“析氢腐蚀”。 (3)金属的防护 金属处于干燥的环境下,或在金属表面刷油漆、陶瓷、沥青、塑料及电镀一层耐腐蚀性强的金属防护层,破坏原电池形成的条件。从而达到对金属的防护;也可以利用原电池原理,采用牺牲阳极保护法。也可以利用电解原理,采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 必修四知识点:化学反应的方向 1、反应焓变与反应方向 放热反应多数能自发进行,即ΔH<0的反应大多能自发进行。有些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如NH4HCO3与CH3COOH的反应。有些吸热反应室温下不能进行,但在较高温度下能自发进行,如CaCO3高温下分解生成CaO、CO2。 2、反应熵变与反应方向 熵是描述体系混乱度的概念,熵值越大,体系混乱度越大。反应的熵变ΔS为反应产物总熵与反应物总熵之差。产生气体的反应为熵增加反应,熵增加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介绍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二)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实行按劳分配的作用: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实行按劳分配,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在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 按生产要素分配。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作用: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4、效率和公平的辩证关系是什么?怎样实现二者的统一(如何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效率和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第一,两者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第二,两者又是一对矛盾。提高效率必然牺牲一些公平或保证公平必须放弃一些效率。 如何:①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高中政治必修1试题

必修一经济生活阶段测验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题,合计72分) 1.在中国建设银行成立60周年之际,经人民银行同意,建行发行《中国建设银 行成立60周年纪念》熊猫加字金银纪念币。该纪念币全套3枚,其中金币2枚和银币1枚,背面图案为熊猫嬉戏图,以及“中国建设银行成立60周年纪念”英文字样和面额。此套金银纪念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该纪念币本质上是() A.商品 B.一般等价物 C.价值符号 D.收藏品2.2017年国庆节期间,大学生小杨花3000元购买了一台标价为3788元的华为手机,采取分期付款方式,首付1200元,剩余钱款分12个月付清,每月付150元。材料中的“3000元”“3788元”“1200元”“150元”体现的货币职能分别是() A. 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B.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C. 流通手段、价值尺度、价值尺度、支付手段 D. 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3.2017年2月6日,媒体报道:用户今后可在3万英尺的高空中刷支付宝消费,网友调侃“支付宝要上天”。支付宝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完成快速的支付流程,与 传统的线下支付相比,通过支付宝支付() A.改变货币本质,实现真接交换 B.减少现金使用,防止通货膨胀 C.保证账户安全,提高运营效率 D.创新服务模式,方便购物消费 4.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7年4月19日1美元兑换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 6.8664元,2017年9月19日1美元兑换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6.5724元。对材料中“美元兑换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变化”认识正确的是( ) A. 我国企业减少对美投资B.我国企业增加对美商品出口C. 我国居民赴美旅游增加D.我国居民降低对美国商品的需求 5.由于天气等原因,我国多处地方新鲜蔬菜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购买者争相 购买。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新鲜蔬菜价格可能会下降②新鲜蔬菜价格可能会提高 ③会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④此时会形成买方市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6.截至2017年7月底,我国原材料的价格己经连续保持了3个月的上涨趋势。业内人士认为,今年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背景下的环保限产及去产能政策,助推了原材料价格上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图示(S为供给曲线,D 为需求曲线)最能反映上述市场供求变化的是( )

精选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解: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局限性——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着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理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局限性: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威信注意等局限性。

高中化学选修四知识点汇总

高中化学选修四知识点汇总 【一】化学反应的焓变1、(1)反应焓变 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是物质固有的性质,可以用称为“焓”的物理量来描述,符号为H,单位为kJ·mol。 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称为反应焓变,用ΔH表示。 (2)反应焓变ΔH与反应热Q的关系。 对于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若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焓变,其数学表达式为:Qp=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 (3)反应焓变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ΔH>0,反应吸收能量,为吸热反应。 ΔH<0,反应释放能量,为放热反应。 (4)反应焓变与热化学方程式: 把一个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焓变同时表示出来的化学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程式,如:H2(g)+O2(g)=H2O(l);ΔH(298K)=-285.8kJ·mol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化学式后面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固态(s)、液态(l)、气态 (g)、溶液(aq)。 ②化学方程式后面写上反应焓变ΔH,ΔH的单位是J·mol或kJ·mol,且ΔH后注明反应温度。

③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加倍,ΔH的数值也相应加倍。 反应焓变的计算 (1)盖斯定律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一样,这一规律称为盖斯定律。 (2)利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焓变的计算。常见题型是给出几个热化学方程式,合并出题目所求的热化学方程式,根据盖斯定律可知,该方程式的ΔH为上述各热化学方程式的ΔH的代数和。 (3)根据标准摩尔生成焓,ΔfHm计算反应焓变ΔH。对任意反应:aA+bB=cC+dD θθθθΔH=[cΔfHm(C)+dΔfHm(D)]-[aΔfHm(A)+bΔfHm(B)] 2、化学电源 (1)锌锰干电池 负极反应:Zn→Zn2++2e-; 正极反应:2NH4++2e-→2NH3+H2; (2)铅蓄电池 负极反应:Pb+SO42-PbSO4+2e- 正极反应:PbO2+4H++SO42-+2e-PbSO4+2H2O 放电时总反应:Pb+PbO2+2H2SO4=2PbSO4+2H2O. 充电时总反应:2PbSO4+2H2O=Pb+PbO2+2H2SO4. (3)氢氧燃料电池 负极反应:2H2+4OH-→4H2O+4e- 正极反应:O2+2H2O+4e-→4OH-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重要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重要知识点 【一】 1、影响价格的因素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能对价格产生影响,但这些因素对价格的影响都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 当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购买者争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这就是卖方市场。 当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销售者竞相出售,购买者持币待购,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于是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这说是买方市场。 供求影响价格 (1)供不应求——抢购——价格上涨——形成卖方市场(卖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2)供过于求——滞销——价格下跌——形成买方市场(买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3、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4、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不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 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水准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时间。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每个商品生产者来说,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社会 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所以,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的,处于有利的地位;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则处于不利 的地位。 赚钱: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赔钱: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 【二】 1、企业的含义: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 济的细胞。它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 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在我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并存,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其中,国有企业在我国 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2、企业组织形式: (1)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2)公司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管理结构等 优点。 (3)在我国,除公司外,还存有大量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3、(1)公司,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股份 形式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股东不得少于两人) (2)两种法定公司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高中政治高一必修一第一单元政治练习题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下列属于商品的是( ) ①市场上待售的各种食品②自然界中的空气 ③居民家中使用的自来水④赠送同学的礼物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2.2017年2月24日,《2017胡润百富榜》在北京发布,刚刚在美国上市的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及家族以1 500亿元人民币资产成为中国大陆新首富。万达王健林以1 450亿财富退居第二。人们习惯用货币来衡量一个人拥有财富的多少,货币成为财富的象征,这是因为( ) A.货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B.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C.货币体积小、价值大、便于保存 D.货币的价值能通过其他商品体现出来 3.2017年元宵节当天,一消费者在一志愿者义卖活动现场用20元购买到两袋标价为6元的汤圆。在这里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 A.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 C.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D.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 4.2016年1月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油价指导信息,结合泉州市实际情况,泉州90号汽油售价为每升5.31元,93号汽油售价为每升5.70元,泉州97号汽油售价为每升6.09元,0号柴油售价为每升5.3元。下列选项与材料中货币执行的职能相一致的是( ) A.付购房定金5 000元B.迈腾汽车售价22.8万 C.预交房租1 500元D.用400元购买一双皮鞋

5.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纸币的发行数量由国家随意决定 ②纸币的面值由国家决定 ③每种面值的纸币各发行多少由国家决定 ④每种面值的纸币具有多大购买力由国家决定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②③ 6.(2016·高考北京卷)2016年中国在部分地区试点“一元券硬币化工程”,用一元硬币替代一元纸币;2015年丹麦公布了关于“无现金社会”的议案,计划用电子货币代替纸币;长期的恶性通货膨胀导致委内瑞拉货币面值极高,2008年该国政府发行新的货币,新币与旧币的兑换比例是1∶1000。上述三个国家的方案和措施都( ) ①体现了国家拥有发行货币的权力②改变了用货币衡量的商品价格③可以稳定物价,控制通货膨胀④能方便交易行为,降低货币使用成本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7.金银条块、金属铸币、纸币、电子货币的出现各有其历史作用。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①纸币——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②金属铸币——促进商品流通③金银条块——物物交换得以成功的前提④电子货币——减少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8.2017年春节期间,济南市各家电大卖场通过降价、送赠品、送优质服务等形式开展了激烈的竞争,广大消费者也从中得到了实惠。小王在商家促销期间,花了4999元人民币买到了标价为6399元的55英寸安卓4.0系统的智能电视,商家还赠送了一口电压力锅。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中小王购买的智能电视和获得的赠品是不是商品?为什么? (2)材料中货币执行了哪些职能?

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

政治必修四复习提纲 湛江师范学院思政张森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解: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局限性——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着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与原理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符号:△H(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H为“-”或△H<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为“+”或△H>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

1.概念: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kPa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mol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四、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l)ΔH=-57.3kJ/mol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五、盖斯定律 1.内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v) ⑴定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⑵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⑶计算公式:v=Δc/Δt(υ:平均速率,Δc:浓度变化,Δt:时间)单位:mol/(L·s)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高一政治需要背诵的知识点有很多,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对于大家进行高一政治必修一的学习非常有帮助。 ?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一、货币 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概念: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注意: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是商品,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2)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注意: 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交换,是因为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没有价值的东西也不是商品。任何人不能同时兼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销售者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二)货币的本质。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货币的含义和本质:(1)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的商品。(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了解3、货币的职能(1)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A、价值尺度职能(1)含义: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职能。(原因: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所谓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比。(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货币。B、流通手段:(1)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

(完整版)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面漫画的寓意是() ①要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②市场交易必须坚持公平、诚实守信原则 ③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④要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从漫画可以看出,商家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不利于市场经济秩序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坚持公平、诚实守信原则,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①②③正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故④错误。 答案:A 2.随着网络深入人们的生活,传统的购物方式也悄悄发生变化,网上购物逐渐成为一些时尚年轻人的消费习惯。网上购物方便快捷,但也存在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要妥善解决当前网购中存在的这一问题,需要() ①国家严格规范网上交易秩序 ②厂家生产价廉物美的商品 ③商家遵守诚实守信的交易原则 ④消费者提高依法维权的意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网上购物存在的问题是发生在流通领域中,②与题意不符。 答案:C 3.2009年8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国务院采取措施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依据是() ①我国政府具有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 ②以市场调节为基础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市场机制要与国家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④加强直接干预是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 A.①③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 解析: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②不正确。政府对产业结构调整应是加强调控,不是直接干预,排除④。 答案:A 4.2010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政府若要刺激经济增长,可采取的财政政策有() ①加大政府的社会保障支出②减少税收 ③扩大国债发行规模④降低银行利率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④属于货币政策,应排除。 答案:C 5.为了鼓励居民和单位采用节能灯,国家财政对居民购买节能灯补助50%,对单位大宗采购节能灯补助30%,这是国家运用调节经济,这种手段之所以能发挥作用是因为它。() A.经济手段直接关系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 B.市场手段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C.行政手段以政府的强制力为坚实后盾 D.财政手段能够弥补市场调节的盲目性 解析:补贴属于经济手段,买节能灯享受补助涉及到消费者的经济利益。 答案:A 6.2009年我国实施农村新型社会保险制度试点,到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覆盖。这说明()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四单元知识点-教学文档

2019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四单元知识点 2019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四单元知识点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1.什么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 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⑵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是什么? 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与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⑵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社会发展规律的发现,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①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②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基本矛盾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⑴原理: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 化学守恒 守恒是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在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会存在多种守恒关系,如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等。 1.电荷守恒关系: 电荷守恒是指电解质溶液中,无论存在多少种离子,电解质溶液必须保持电中性,即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用离子浓度代替电荷浓度可列等式。常用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或计算某离子的浓度等,例如: ①在NaHCO3溶液中:c(Na+)+c(H+)=c(OH-)+2c(CO32-)+c(HCO3-); ②在(NH4)2SO4溶液中:c(NH4+)+c(H+)=c(OH-)+c(SO42—)。 2.物料守恒关系: 物料守恒也就是元素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离或水解因素,离子会发生变化变成其它离子或分子等,但离子或分子中某种特定元素的原子的总数是不会改变的'。 可从加入电解质的化学式角度分析,各元素的原子存在守恒关系,要同时考虑盐本身的电离、盐的水解及离子配比关系。例如: ①在NaHCO3溶液中:c(Na+)=c(CO32-)+c(HCO3-)+c(H2CO3);

②在NH4Cl溶液中:c(Cl-)=c(NH4+)+c(NH3·H2O)。 3.质子守恒关系: 酸碱反应达到平衡时,酸(含广义酸)失去质子(H+)的总数等于碱(或广义碱)得到的质子(H+)总数,这种得失质子(H+)数相等的关系就称为质子守恒。 在盐溶液中,溶剂水也发生电离:H2OH++OH-,从水分子角度分析:H2O电离出来的H+总数与H2O电离出来的OH—总数相等(这里包括已被其它离子结合的部分),可由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推导,例如: ①在NaHCO3溶液中:c(OH-)=c(H+)+c(CO32-)+c(H2CO3); ②在NH4Cl溶液中:c(H+)=c(OH-)+c(NH3·H2O)。 综上所述,化学守恒的观念是分析溶液中存在的微粒关系的重要观念,也是解决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问题的重要依据。 高中化学选修4必背知识 电解的原理 (1)电解的概念: 在直流电作用下,电解质在两上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 (2)电极反应:以电解熔融的NaCl为例: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阳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2Cl-→Cl2↑+2e-.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阴极,阴极发生还原反应:Na++e-→Na.

高中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汇总

高中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汇总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 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本质:一般等价物 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3、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①含义: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价格: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决 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 ③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 ①含义: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W-G-W

③需要现实中的货币。 (3)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 ①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 ②公式: 5、纸币 ②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 ③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 7、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电子货币 1、结算方式 现金结算: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转账结算: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2、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 ①信用卡(含义: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优点:功能多、方便、节省、安全等) ②支票(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种类: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课测试题

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课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是商品的有: ①阳光、空气②开发前的矿泉水③开发后的矿泉水④送给别人的礼物⑤自家菜地的蔬菜,供自己吃⑥捐往灾区的药品、帐篷⑦医院里供病人使用的氧气 A①③B②⑤C④⑥D③⑦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B商品和货币是一对孪生兄弟 C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D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晚得多 3.人们经常说“物美价廉”,其中“物美”是指商品的() A价值B交换价值C使用价值D价格 4.公司发给小王1万元工资,他用了3000元从网上购买了一台电脑,请问,该过程体现了货币的什么职能: A世界货币、价值尺度 B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C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D贮藏手段、支付手段 5.关于纸币发行说法正确的是: A国家可以任意规定纸币的发行量

B纸币发行越多越好 C纸币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D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6.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有利于: ①人民生活安定②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③世界金融稳定④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主导作用 A②③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7.20XX年1月4日,100美元兑人民币628.97元,20XX年12月11日100美元兑人民币617.28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一变化表明: A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 B我国居民出国旅游留学人数可能会增加 C直接导致物价全面上涨 D美国企业对我国国内市场的投资会增加 8.当通货膨胀的压力严重影响到经济的健康发展时,国家应如何应对: A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B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积极的货币政策 C控制纸币的发行量,尽量少发行纸币,越少越好 D增加财政支出,加大投资力度 9.小张一家打算去海南旅游,较理想的选择是随身携带: A信用卡B大量现金C支票D汇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