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综合练习题

政治学原理综合练习题
政治学原理综合练习题

政治学原理综合练习题

绪论

一、填空题

1.政治学是研究有阶级社会以来,以____为中心的各种______ 和______ 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西方政治学创始于古代________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是_______ 及其《国家篇》、________ 及其《政治学》。

3.文艺复兴时期,以“人的眼光”、人性认识世界的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________ 其《》和法国的______ 。

4.《政府论》的作者是______ ,《论法的精神》的作者是________ ,《社会契约论》的作者是______ 。

5.西方现代政治学发展的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_____ 到______ ;第二时期是________ ;第三时期是________ 到目前。

6.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第一个纲要是《》。

7.《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作者是______ ;《国家与革命》的作者是______ ;《论人民民主专政》的作者是________ 。

二、判断题

1.“政治”一词最早出现于古罗马思想家们的著述中。()

2.15世纪法国思想家马基雅维里在《君主论》中认为政治就是以力制人。()3.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说过:“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

4.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5.政治的核心,政治的根本特点是同国家政权的不可分离性。()

6.政治学成为独立的专门学科,是19世纪末、20世纪的事情。()

7.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被公认为政治学科真正意义上的创始人。()

8.英国思想家洛克是欧洲历史上系统论述国家主权学说的第一人。()9.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代表著作有《论法的精神》、《社会契约论》。()10.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第一个纲要是《共产党宣言》。()

三、名词解释

政治政治现象亚里斯多德马基雅维里孟德斯鸠卢梭《共产党宣言》

四、问答题

1.什么是政治?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怎样认识“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3.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是通过政权解决全局性问题?

4.现代西方政治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5.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形成是政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

6.学习政治学原理对学习其他分支学科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章国家与阶级

一、填空题

1.1.实行____是氏族制产生的前提;氏族是具有_____亲属关系,____禁止结婚的人们的集团。

2.2._____部落和____部落生产的专门化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____和____分离是第二次社会大分工;____成为独立部门是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3.3.国家在氏族制度废墟上产生的三种主要形式:____国家的产生形式;____国家产生的形式;____国家产生的形式。4.4.国家消亡的规律是:一是____;二是____。

二、判断题

1.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

2.军事民主制存在于各个民族的早期历史中,是氏族管理机关向国家管理机关转变的过渡形式。()

3.国家的作用是缓和冲突,是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之内。()

4.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认为国家是由领土、人口、主权这三个要素组成的。()5.5.政治权力亦称国家权力、公共权力,是统治阶级强迫被统治阶级服从其意志的能力。()

6.6.剥削者国家也要执行一定的社会管理职能,即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

7.7.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社会主义国家的镇压的职能将逐渐弱化。()8.8.国家将随着阶级的阶级斗争的彻底消灭而消灭。()

三、名词解释

氏族国家国家职能政治权力(国家权力)国家与国度社会职能

四、问答题

1.什么是氏族制度?它的特点是什么?

2.为什么说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3.国家与氏族组织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4.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定义及其含义?

5.什么是政治权力(亦称国家权力)?

6.什么是国家职能?如何理解剥削者国家职能和社会主义国家职能?7.国家消亡的途径?

8.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如何发挥社会主义国家的组织与管理经济的职能?

第二章国家的历史类型与变革

一、填空题

1.1.以国家主权的归属为标准,把国家划分为————、————、—————、—————。

2.2.以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或现代化程序为标准,把国家划分为————、————、————。

3.3.从阶级产生以来,人类社会出现了四种历史类型的国家,即————、————、————和————。

4.4.我国封建社会的所有制关系是————,西方封建社会主要是————;它们本质上都是————。

5.5.封建社会的阶级划分是以————为划分前提的,而————划分又是以占有————的多少和权力大小为依据。

6.6.前资本主义国家的共同特征是,以————为基础,以————和————为统治形式,同时实行严厉的思想管制和思想禁止锢。

二、判断题

1.1.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标准主要是经济基础和阶级本质两个方面。()

2.2.从根本上说,改良是出于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革命则是出于被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3.3.奴隶制及封建制国家的社会基础是宗法关系。()

4.4.奴隶制国家的基本政体形式主要有君主制和共和制两种。()5.5.封建社会的阶级划分是与土地所有权和政治特权相联系的。()6.6.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7.7.议会制度是资本主义民主制的核心。()

8.8.帝国主义国家的根本特点是垄断资本由以自由主义为主的统治方法转变为以暴力压迫为主的统治方法。()

9.9.法西斯专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首先在德国出现的。()

10.10.福利国家在本质上依然是垄断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

三、名词解释

国家的历史类型革命与改良地主占有制三权分立

议会制自由资本主义福利国家

四、问答题

1.什么是国家历史类型?

2.马克思主义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说国家历史类型的分类是科学分类?)

3.国家历史类型变革的基本规律?

4.革命与改良的区别是什么?

5.中国与西方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形式的区别是什么?

6.中国与西方封建制国家有哪些不同的特征?

7.自由资本主义国家的特点?

8.什么是帝国主义国家?在政权组织形式上有哪些特点?

9.什么是法西斯国家及其产生的根源?

10.最典型的法西斯国家的理论包括哪些内容?

11.“福利国家的实质,为什么说它仅是一种权宜之计?

12.社会主义国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第三章社会主义国家

一、填空题

1.————是无产阶级建立国家政权的主要途径和方式。

2.列宁在著名的《》中得出了工人以和平的方法,通过在苏维埃争取多数来夺取政权和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口号。————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核心。

3.在《》中,马克思第一次明确地得出了无产阶级专政及其历史任务,标志着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形成。

4.社会主义国家是新型————和新型————的国家。

5.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基础是————。

6.人民民主专政是以————革命转变为————革命实现无产阶级专政道路的典范。

二、判断题

1.1.一切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都是国家政权问题。()

2.2.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并不是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自发地形成的,而是运用无产阶级政权建立起来的。()

3.3.列宁指出:“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4.4.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是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先决条件。()5.5.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无产阶级专政。()

6.6.阶级斗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精髓。()

7.7.马克思、恩格斯是从国家形态、国家形式意义上使用民主概念的8.8.对人民实行充分的民主,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本质特征。()9.9.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基础是工农联盟。()

10. 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的苏维埃政权,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个政治形式。()

三、名词解释

社会化大生产民主专政工农联盟人民民主专政

四、问答题

1.1.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国家生产的历史必然性?

2.2.为什么说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的问题?

3.3.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主要方式?

4.4.如何理解关于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问题?

5.5.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无产阶级专政?

6.6.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的涵义是什么?

7.7.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国家是新型专政的国家?

8.8.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必须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9.9.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第四章国家与民族

一、填空题

1.1.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具有共同_____ ,共同_____ ,共同______ 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______ 的稳定的共同体。

2.2.民族问题反映在国家制度上就表现为_______ 以及与之相关联的________ 问题。

3.3.当今世界上的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分为_______ 与_________ 两大类。

4.4.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决策是________ ,在多民族国家内表现为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_ 政策,对外则表现为_________ 主义、________ 主义、________ 主义和_________ 主义。

5.5.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具体包括: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 。6.6.民族联合是指_________ ,是在_________ 基础上的自愿联合。7.7.无产阶级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无产阶级的__________ ,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是实行________ 。

二、判断题

1.1.民族问题指的是民族关系上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矛盾。()2.2.民族差异的存在是产生民族问题的基本前提。()

3.3.各民族事实上的不平等是社会主义时期产生民族问题的根源。()4.4.在阶级社会中,民族斗争说到底是阶级斗争。()

5.5.当今世界上的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分为单一制和联邦制两大类。()6.6.民族自决权在任何情况最主要的是分离权。()

7.7.马克思主义原则上是主张社会主义国家只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8.8.民族运动的形成和发展是与资产阶级国家的形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

9.9.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在历史上从未起过进步的作用。()

10.10.列宁最早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

三、名词解释

民族民族与阶级民族问题民族自决权国家结构形式大国沙文主义民族区域自治

四、问答题

1.1.什么是民族问题?为什么会产生民族问题?

2.2.怎样认识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关系?

3.3.民族问题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怎样?

4.4.资产阶级的民族运动?

5.5.什么是资产阶级的民族政策?

6.6.什么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问题?

7.7.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是什么?

8.8.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与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的根本区别是什么?9.9.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问题与国家结构的关系是什么?

10.10.我国解决民族问题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1.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12121992年美国“洛杉矶事件”说明了什么?

第五章国家统治形式

一、填空题

1.1.西方最早对政体加以分类的是古希腊思想家______ 。2.2.剥削者类型的国家统治形式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_______ 制,具体又分为______ ,_______ ;另一类是_______ ,又具体分为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

3.3.瑞士的直接民主制度包括“_______” 和“_________” 。4.4.议会制和总统制国家,国家行政机关实行_______ 制。

二、判断题

1.1.国家统治形式就是国家的政体。()

2.2.国体决定政体,同一类型的国体,只能采取相同的政体。()3.3.马克思主义划分政权组织形式的标准是以民主来衡量的。()4.4.资产阶级国家采取的较为普遍的政权组织形式是立宪君主制。()5.5.当今世界只有瑞士是长期成功地实行委员制政体的国家。()6.6.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必须而且只能采取共和制的治理形式。()7.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国体。()8.8.中国共产党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的领导地位,体现在党对真正实现民主集中制的保证上。()

三、名词解释

国家统治形式国体与政体君主制立宪君主制共和制

总统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四、问答题

1.1.什么是国家统治形式?其划分标准是什么?

2.2.什么是国体、政体?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

3.3.剥削阶级国家的统治形式有哪几种类型?研究这一问题有何意义?4.4.为什么说民主共和制是资本主义所能采用的最好的政治外壳?5.5.什么是总统制、议会制?各自有何特点?

6.6.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形式的基本观点是什么?7.7.巴黎公社的原则是什么?它对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形式有什么意义?

8.8.简述作为无产阶级专政的治理形式,历史上的巴黎公社与苏维埃有何异同?

9.9.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哪些特点?为什么说它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形式?

第六章政治统治体系

一、填空题

1.1.政治统治体系的一般特征归纳为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 。

2.2.从政治统治体系的全过程来讲,存在着一个_______ 、________ 和

最终______ 的过程。就基本的每一个历史阶段的政治统治体系来讲,都

有一个_______ 、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_ 的发展过程。3.3.政治统治体系变化的方式有_______ 方式和________ 方式。4.4.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形态这一大系统的三个子系统是______、_______、和____。

5.5.无产阶级专政体系的概念实际上是____的原则和____原则相结合而得出的结论。

6.6.我国是_____领导的,以_____为基础的_____的国家。

7.7.权力结构是指_____、____、______三种权力之间的关系。在民主集中制的权力结构中_____、_____

两权必须服从_____权。

8.8.行政体制与机构改革在当前的关键点:一是____,二是___。

二、判断题

1.1.政治统治包括国家统治和阶级统治两种含义。()

2.2.阶级统治包含了国家统治。()

3.3.任何一个阶级的政治统治都是由整个阶级的成员和组织来直接行使的。()

4.4.政治统治体系包括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组织的体系。()5.5.国家机构是政治统治体系的核心环节。()

6.6.政治统治体系变化的方式只能是革命方式。()

7.7.工会作为无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团体,具有统治机构的性质。()8.8.所谓权力结构,是指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之间的关系。()

三、名词解释

政治统治统治机构政治统治体系政治体制

四、问答题

1.1.什么是政治统治体系?它的实质是什么?

2.2.政治统治体系的一般特征是什么?

3.3.政治统治体系与其它社会体系之间区别的基本标准是什么?4.4.马克思主义中所包含的系统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5.5.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体系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6.什么是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统治体系?

7.7.无产阶级专政体系理论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意义?

第七章国家机构

一、填空题

1.国家机构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2.君主制下处于国家机构最高地位是____;在资产阶级共和制形式下,处于国家机构最高地位通常是民选的_____;在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我国处于国家机构最高地位的是____及其常设机构_____。

3.社会主义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_____;资本主义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______。

4.《政府论》的作者是17世纪的英国思想家_____;在分权思想基础上创立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学说的是法国启蒙思想家____。5.5.美国宪法规定,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分别由____和____行使。

6.6.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元首制可分为____、____、____。

7.7.资产阶级的立法机关有____和_____之分。8.8.议会监督政府权的形式大体分三种:___、____、____。

9.9.当今实行委负制政府体制的国家为数不多,以___和___为典型。

10.10.资产阶级司法机关奉行的司法原则:____、____、____。

11.11.实行法官保障制度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等内容。

二、判断题

1.1.政府机构即行政管理机构,是国家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2.2.直接决定国家机构形式的因素是国家的职能和国家的统治形式。()3.3.国家机构并不都具有国家强制权力。()

4.4.社会主义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5.5.资产阶级的比较完全意义的分权学说源出于17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的理论。()

6.6.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学说是英国思想家洛克创立的。()7.7.国家元首是一个重要的国家机关。()

8.8.立法机关在社会主义国家就是指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9.9.实行两院制的资产阶级国家,上议院和下议院的议员都由选举产生。

()

10.10.司法机关一般指审判机关,但在有的国家也包括检察机关。

()

三、名词解释

国家机构分权制衡原则《政府论》国家元首立法机关司法独立不告不理司法机关

四、问答题

1.1.什么是国家机构?国家机构的形式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2.2.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分别是什么?3.3.资产阶级国家的三权分立的实质是什么?

4.4.什么是国家元首?为什么要设立国家元首?

5.5.资本主义国家元首制与社会主义国家元首制的特点是什么?6.6.简述资产阶级议会制的发展、议员的产生及议会职权?

7.7.社会主义国家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立

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有哪些区别?

8.8.当代资产阶级国家的中央政府机关有哪几种主要形式?其职权包括哪些?

9.9.社会主义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特点及其职权是什么?

10.10.社会主义国家各国家机关之间的相互关系怎样?

11.11.资产阶级司法独立的含义是什么?资产阶级为什么要奉行司法独立的原则?

12.12.社会主义国家立法机关的特点及其职权?

第八章政党

一、填空题

1.人们通常把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分为三大类,即___、____、____。

2.资产阶级的两党制最有代表性的国家是____和____;多党制最典型的国家是____和_____。

3.在资本主义国家中,一党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____国家的一党专制;另一种是亚非拉一些_____国家的一党制。

4.在资本主义国家里,压力集团的活动方式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手段来实现他们的要求。

5.无产阶级政党的三大作风_____、_____、____。6.我国除共产党外,还有8个民主党派,它们是中国_____、中国_____、中国_____、中国_____、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7.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合作关系。

8.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三大支柱是____制度、____制度和_____制度。

二、判断题

1.政党是资本主义条件下阶级斗争的产物。()

2.政党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政治纲领的不同。()

3.政党和其他社会团体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它把掌握政权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

4.政治性是政党最本质的属性。()

5.资产阶级政党最初产生于法国。()

6.多党制最早产生于英国,而当今实行多党制的国家,以法国和意大利最为典型。()

11.11.压力集团现象在主要资本主义中广泛存在,其中美国最为典型。()

12.12.无产阶级政党是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

13.13.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俄国的布尔什维克党。()

14.14.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有的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有的实行

一党制。()

三、名词解释

政党政党制度两党制多党制压力集团(无形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四、问答题

1.什么是政党?政党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政党的特征及其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

3.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会出现压力集团?

4.压力集团和政党的区别是什么?压力集团的活动对政党政治有什么影响?5.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有哪几种模式?

6.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区别有哪些?为什么?7.无产阶级政党如何在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系中实现领导作用?

8.为什么说在中国不能搞西方哪种多党制?

9.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重大意义?

第九章领导与决策

一、填空题

1.在我国,执政党领导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居于首位。2.社会主义国家,政治领导活动是、、三方面的有机结合和统一。3.在资本主义国家,政治领导活动通常是由集团领导者掌握领导权并建立某种“的机制。

4.在人类历史上,领导活动方式基本上是两类:一类是、另一类是;在政治上通常与专制主义的政治体制相联系,在政治上一般与民主政治体制相伴随。

5.战略有如下基本特征:、、。

6.我国的政治决策由代表人民利益的体系、体系、体系行使决策权。7.领导科学化的当务之急是从“转变到。

8.现代政治领导的基本特征:、、、。

9.领导科学化在操作上主要是搞好和。

10.政治决策的科学程序:一般由过程-过程-过程-过程-过程组成。

二、判断题

1.领导与决策活动是人类社会生产、社会分工和群体生活的产物。()2.资产阶级领导与决策活动是资本主义民主型的现代领导与决策。()3.广义和狭义上的政治领导都是指执政党的政治领导。()

4.社会主义的政治领导活动是权力、责任、服务三方面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5.领导科学化的关键环节是实现各级领导的战略指挥。()

6.政治决策的基本原则是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三、名词解释

领导领导与决策活动政治领导领导科学化决策

政治决策决策程序

四、问答题

1.什么是政治领导?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政治领导活动是权力、责任和服务的有机统一?

2.领导与决策活动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什么地位,起什么作用?

3.资本主义国家的领导与决策活动同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与决策活动有什么本质区别?

4.现代领导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5.为什么经验领导方式必须上升为科学化领导方式?

6.什么是政治决策及其特征?

7.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决策有哪些体系?它们各自特点是什么?

8.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9.联系中国实际分析我国遵循政治决策的政治程序、科学程序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政治学原理》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三) 二、选择题 51、下列组织属于邦联制的是( ABD) A、欧洲共同体 B、独联体 C、俄罗斯联邦 D、东南亚国家联盟 52、为了有效消除执政者的欲望,防止执政偏向,亚里士多德提出了(ABD)等一系列的权力制约方法。 A、限任 B、监督 C、法治 D、选举 53、纵观各国的宪法,以下的(ABCD)体现了法治原则。 A、司法独立 B、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各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予。 54、马克思主义认为( A)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A、专制君主制 B、立宪君主制 C、二元君主制 D、寡头制 55、从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政体形式主要有(ACD)。 A、苏维埃政权形式 B、委员会政权形式 C、巴黎公社政权形式 D、人民代表大会政权形式 56、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 AD)的产物。 A、私有制 B、社会契约 C、社会共同体 D、分工 57、( C )是政府的灵魂。 A、权威性 B、有机组织性 C、阶级性 D、公共性 58、( D )原则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问题。 A、权力制约原则 B、法治原则 C、法制原则 D、人民主权原则

59、作为1787年美国宪法主要起草人的( A)指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不是天使而是人,因而防止把某些权力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给予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侵犯的必要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 A、汉密尔顿 B、华盛顿 C、杰斐逊 D、潘恩 60、( B )指出:在专制政府中国王便是法律,同样地,在自由国家中法律便应成为国王。 A、杰斐逊 B、潘恩 C、汉密尔顿 D、华盛顿 61、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力体系外自发形成的一种自治社会,以其( AD)为特点。 A、制度化 B、平等性 C、组织化 D、独立性 62、政党形成于19世纪初期,它的产生是现代( D)政治发展的产物。 A、委员会 B、君主立宪 C、精英民主 D、议会民主 63、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的工人阶级政党( D)。 A、第一国际 B、社会工人党 C、共产党 D、共产主义者同盟 64、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 C )政党的典型。 A、核心会议型 B、支部型 C、单位化 D、代表性 6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中的民主党派属于(D)。 A、在野党 B、反对党 C、执政党 D、参政党 66、( A D )是多党制的典型。 A、法国 B、美国 C、日本 D、意大利 67、作为社会(或市民社会)构成的主要角色,( C D)是现代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政治现象,是现代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治学原理复习题(精简版)

政治学原理 一、简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 1.说明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的主要区别 答:1)政治哲学研究主要运用先验的哲学思辩的方法,论证某些政治价值是值得追求的,并以这些价值为标准,对显示政治作出评价,并试图探求理想的政治生活方案。它以人类追求的政治价值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政治的价值基础和根本原则。 2)政治科学研究主要运用经验的,科学的和实证的方法,对政治生活进行量化分析。 2.什么是政治参与?列举现代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 答: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政治参与常见的方式有:1、政治投票。2、政治选举。3、政治结社。4、政治表达。5、政治接触之。6、政治冷漠。 3.说明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政治观的差异 答: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是两种不同的政治思维模式。 1、对人性的看法 理想主义:人性本善,至少可以通过修养达到善 现实主义:人性本恶,人有权欲,本性难改 2、对国家关系的看法 理想主义:国家间的利益能够调和,主张在道义和民主基础上建立公正的国际关系 现实主义:强调世界的竞争性,各国利益不可调和,国际关系只能以权力与利益为轴心 3、对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作用的看法 理想主义:极为看重国际法和国际组织,视之为维护国际秩序的唯一有效工具 现实主义:离开权力均势,国际组织就名存实亡 4、对社会和世界的看法 理想主义:强调研究社会和世界“应该如何”,对世界报以盲目乐观态度 现实主义:信奉实证原则,强调人类应当面对争斗的现实,不可陷入和谐的空想 5、对未来的看法 理想主义:认为未来的目标是实现普遍裁军和建立民主的世界政府 现实主义:未来受到人的利己主义的支配,实现世界和平的目标路途坎坷 理想主义重要特点之一是从道德和价值判断的角度看待一切。反映在世界政治中,理想主义从道德价值和合法规则的角度出发,探讨国际政治的行为标准,在对世界事务做出道德评价的基础上,致力研究国际政治体系中各国应当如何行动的问题。它以人类必将走向大同,世界必将走向和平的信念为前提,强调全球利益和国际合作。由于它对世界政治的看法并非建立在现实经验的分析之上,所以,也将被现实主义视为空想主义理论。 现实主义是最古老的国际政治理论,强调全力政治和国家利益。它将其全部理论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国家是国际和世界舞台上的主角,是一个拥有主权的自治实体。而且,民族主义的兴起和现代国家的产生,更使国家变成了一个统一的政治共同体,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4.简要概括政治社会化的含义 政治社会化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整治意识和立场的过程。它是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是社会意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5.概括说明政党的主要功能 答: 1、凝聚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2、集合和发展阶级政治力量。3、影响和领导社会政治生活。4、培养本阶级的政治骨干分子。 5、影响国际政治和国际事务。 6.什么是联邦制?说明联邦制的主要特点 答:联邦制国家又称为联盟国家,一般由两个以上的政治实体结合组成。联邦制国家的特点在于: (1)国家具有最高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行使国家最高政治权力。 (2)国家有统一的宪法和基本法律,但是,在国家统一宪法和基本法律范围内,各联邦组成单位又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 (3)国民既有联邦国籍,又有组成联邦单位的国籍; (4)在对外关系方面,联邦是国际政治中的主权国家,中央政府拥有外交权。 7.简要说明政治文化对于政治体系的作用 答:政治文化对既有政治体系起着维护和延续的作用,同时,政治文化的变化最终又可能带来现实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变迁。政治文化作为政治体系的“软件”部分,一般与政治制度性结构安排相匹配。跨国性比较研究和现代化研究显示,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制度安排方面,而且也体现在政治文化方面;民主政治制度的良好运转,需要以民主的政治文化为条件。 8.什么是政党制度?举例说明目前世界上存在的主要政党制度类型 答:政党制度是指由国家法律规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政党的社会政治地位、作用,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定。 类型:1、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1)两党制。(2)多党制(3)一党制。 2、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1)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制。(2)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复习题 (课程代码264001) 一、名词解释 1、政治权利 2、国家 3、政治权力 4、政党 5、政治文化 6、两党制 7、政治统治 8、联邦制 9、政治管理 二、简答 1、简述政治统治与政治管理的关系。 2、政治领袖的政治心理有哪些基本类型。 3、什么是政治学?试简要对比中西方政治学历史演变。 4、什么是政党?简述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同政党类型。 5、简述政治统治的基础与方式。 6、简述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及其特性。 7、简述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三、辨析 1、我国唯一的执政党是中国共产党,其余民主党派的实质身份就是西方政党制度中 的在野党。 2、苏联和中国都实行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所以二者采取了完全相同的政党制度。 3、从我国实行“一国两制”以后,我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单一制国家,而成为复合制 国家 4、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一样都只能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 四、论述 1、试结合现实,评述我国各类政治社团的发展历程以及对当前政治生活的影响。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与政治协商制有哪些特点?并据此说明在中国为什 么不能照搬西方的政党制度?

一、名词解释 1、所谓政治权利,就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由社会公共权力确定的社会成员获得自身利益的特定资格。 2、国家的起源:国家是一个历史的、社会的产物,是最高社会公共权力的体现。原始社会并未形成国家,但已在孕育之中。(血亲复仇、近亲不能结婚和氏族议事大会)形成国家的要素:领土、人口、语言、主权。国家的本质: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阶级统治的工具。 3、政治权力实际上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政治权力在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最高形式是特定的国家权力。 4、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的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5、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当中形成的对于政治生活的感受、认识、情感和道德习俗规范的复杂综合。政治文化一般由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两个层次构成。 6、两党制: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两大政党通过竞选而轮流掌握国家政治权力,组织政府,主持国家政治事务的制度。两党制起源于英国,后推行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 7、政治统治就是阶级统治,它是经济上最强大的、占优势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和强化既定的政治关系和社会秩序,通过国家权力而对全社会所进行的一种强力支配与控制。 8、联邦制国家:由若干相对独立的政治实体或行政区域通过政治协议而组成的联合体。联邦制国家的具体特点如下: (1)国家具有最高的立法、行政、司法机关,行使国家最高政治权力。各联邦组成单位也有自己独立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且与中央机关之间没有隶属关系。 (2)国家有统一的宪法和基本法律,但是,在国家统一宪法和基本法律的范围内,各联邦成员又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 (3)在对外关系中,中央政府拥有外交权,各联邦组成单位也有一定的对外交往独立性。 当前世界上主要的联邦制国家包括: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巴西、

2016《政治学原理》试题答案

《政治学原理》历届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2209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行政管理专业 政治学原理试题(2007年1月) 一、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政治制度化包括政治参与的制度化、()的制度化两个基本方面的容。 2、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3、政治()主要指政治秩序或体系丧失其合法性的情况。 4、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5、古典观以()为蓝本,把视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提倡人民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6、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每题2分,共20分) 1、根据政治学的一般分析原理,非政府政治体系由()组成。 A.个体公民 B.社团 C.政党 D.市民社会 2、一般来讲,社会监督的途径和方式主要包括() A.舆论监督 B.公民监督 C.政党监督 D.社会团体监督 3、()精辟地论述道:“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A.密尔 C.卢梭 B.孟德斯鸠 D.托克维尔 4、()是政府的灵魂。 A.权威性 B.有机组织性 C.阶级性 D.公共性 5、英国政府一直在()的轮流执掌之下。 A.保守党 B.党 C.党 D.工党 6、的限度包括()。 A.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 B.以不干涉政党活动为限度 C.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 D.以不侵人“私人领域”为限度 7、马克思主义认为()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A.专制君主制 B.立宪君主制 C.二元君主制 D.寡头制 8、()是得以保障和保存的基础性权利。 A.弹劾权 B.选举权 C.罢免权 D.质询权 9、概括而言,政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 A.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 B.组织政府的手段 C.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 D.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

政治学原理简答题

政治参与的作用是什么?(1)政治参与有助于促进政治民主发展;(2)政治参与有助于经济发展,政治参与能够加强政府或执政党推进经济增长政策的力量;(3)政治参与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政治参与是人民群众表达愿望的过程,它有助于使社会利益分配的政策向符合人民利益的方向发展,并还有助于推动社会福利事业。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是什么?(1)普遍选举原则;(2)平等选举原则;(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原则;(4)秘密投票原则。儒、法、道、墨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2)法家则反其道而行之,强调“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 的“王道”和“霸道”。(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4)墨子的政治学说则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政党区别于一般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的特性是什么?(1)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2)政党是一个拥有正式会员的较为稳定的组织机构;(3)政党对政府政策的每一个问题都给以广泛的关注;(4)政党以一定程度的共同政治偏好和意识形态为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为什么现代化过程中容易出现政治不稳定?(1)现代化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加剧,导致政治不稳定。(2)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3)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而导致政治不稳定。(4)政府的执行危机。 (5)此外,对于那些后期现代化国家来说,由于国际势力的影响也往往造成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 政治权力具有哪些特性?(1)权威性;(2)支配性,;(3)强制性;(4)扩张性;(5)排他性。 善治的精神是什么?(1)契约观念,契约观念的要素:第一,自愿;第二,一致同意;第三,责任性;第四,公开性或者说透明性。(2)效率精神,包括的内涵:第一,管理效率;第二,制度效率;第三,回应性。 经济发展如何促进政治民主化?1) 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这是民主的基础之一。2) 与中产阶级规模发展相伴随的是教育水平的提高。与上述两方面因素相联系,经济发展使人们逐步认识到自身利益并希望表达出来。公民自我意识和个人权力观念的形成,是要求制

政治学原理复习题(专升本)

《政治学原理》复习题(专升本) 一、填空题 11、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 12、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 13、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通过议会制度、、普选制度三大支柱支撑起来的。 14、从政治发展的角度看,西方国家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代:国家建设时期、 民主化时期、时期。 15、是我们党和国家对待宗教问题的一项长期基本政策。 16、政治学是研究的一门科学。 17、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 18、民主共和制是与经济联系在一起。 19、在中国封建社会,以皇权主义、和等级秩序等构成的封建政治文化维护了长达二千多年的封建统治。 20、民族平等和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 二、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对于()问题十分重视,把它作为工人阶级取得政权之后实现民主的重要标志。 A.政权建设 B.普选 C.人民当家作主 D.政治参与 2、虽然解决矛盾或危机的方法很多,但在民主政治制度中,()则是最根本的民主途径。 A.监督 B.选举 C.弹劾 D.罢免 3、政治参与实际上乃是公民行使以()为核心的公民权利的过程。 A.咨询权 B.知情权 C.罢免权 D.普选权 4、在现代法治社会,()监督已经成为公众参与监督的最重要的形式,也是遏制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力武器。 A.政党 B.社会 C.公民 D.新闻舆论 5、一般来讲,()只有在民主社会和宪政国家中才能存在和实现。 A.社会监督 B.政治监督 C.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 D. 政府监督 6、()是一种对国家管理的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方式。 A.舆论监督 B.公民监督 C.政党监督 D.社会团体监督 7、()为政治文化研究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因此被认为是当代政治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 A.《公民文化》 B.《政治文化》 C.《政治社会学》 D.《政治心理学》 8、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家()在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点的时候指出,国家统治=暴力+文化领导权,其中,拥有文化领导权使其政治统治合理化。 A.哈贝马斯 B.伯恩斯坦 C.马佐尼 D.葛兰西 9、()被认为是工业化国家的意识形态,至今有300多年的历史。它是封建主义走向衰亡、市场经济逐步发展的产物。 A.自由主义 B.保守主义 C.社会主义 D.无政府主义 10、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把社会主义和()看成是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 A. 无政府主义 B.自由主义 C.保守主义 D.法西斯主义 11、()是西方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 A.自由主义 B.福利社会主义 C.社群主义 D.“第三条道路” 12、现代自由主义以认同和支持()为特点。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填空题和选择题及名词解释

一、填空题: 1.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2.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3.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 4.直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才给“政治”一个较为准确而深刻的定义。 5.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6.亚里士多德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7.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8.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将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三大结构。 9.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10.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理性经济人,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11.理想主义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12.马基雅维利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13.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遇到的三个难题是数据问题、隐性价值问题、价值中立问题。 14.伦理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15.自秦汉到晚清,中国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延续2000多年。 16.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 17.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 18.墨子的政治学说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19.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20.行为主义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21.公民权利指的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权利。 22.公共权力具有权威性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 23.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24.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25.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人民主权学说。 26.在我国,制度化的政治接触渠道是信访。 27.政府的作用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在形式上或者实质上把自己的主张、制度、规则和政策等上升为对普遍的公共利益的诉求。 28.政治权力是一种支配力量,掌握了政治权力,也就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也就意味着在社会价值和利益分配中处于优势地位。 29.公共权力的来源和基础是公共利益。 3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合作的主要场所。 31.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人民、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32.马克斯?;韦伯根据政治权威的建立和运行依据,把国家划分为传统型权威国家、个人魅力型权威国家和法理型权威国家。 33.封建地主阶级在进行政治统治时,在统治形式上采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34.政府以法律制度为基础,以暴力手段为后盾,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普遍强制力。 35.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 36.权力制约原则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主要表现为分权原则。 37.专制君主制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38.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议行合一原则。 39.政府的权威性是国家的强制性和合法性的有机结合和集中体现。 40.分权制衡原则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 41.政治学所研究的问题错综复杂,但归根结底,就是个人社会、国家三者的关系问题。 42.从中国的历史演变来看,国家与社会的高度一体化以及国家权力至高无上是中国政治结构的主要特点。 43.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政治社团是工会、青年组织和妇女组织。 44.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45.美国政治舞台一直由民主党和共和党所把持。 46.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 47.政党的产生是现代议会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 48.政治社团提供信息的功能在我国共青团、妇联、工会的作用中发挥得最为突出。 49.一元主义和全能主义国家被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 50.在权威主义和极权主义国家,政府官僚集团和军人集团往往是政府的重要支持力量。

政治学原理#作业答案

基本信息 试卷号:9811 作业名称:第一次作业 学生学号:17 学生:爽 第一次作业 试题总分:100 单选题 单选题:(共25道试题,每题4分) 1.在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学说成为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最相匹配的政治意识形态。 A.墨家 B.儒家 C.法家 D.道家 2.威权主义的政府如果政治体系腐败不堪,效率低下,无法维持政治稳定的局面,并且无法吸收新生社会力量时,则有可能发生()。 A.政变 B.政治改良 C.政治革命 D.政治改革 3.实行()的国家往往采用单名选区制。 A.一党居优制 B.两党制

D.一党制 4.()在《自由与繁荣的国度》中指出:“分析旧自由主义纲领与新自由纲领之间的区别最简单、最直观的方法是看它们如何理解平等问题”。 A.诺齐克 B.米瑟斯 C.罗尔斯 D.哈耶克 5.美国政治学家()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这一定义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 A.马克斯·韦伯 B.戴维·伊斯顿 C.汉密尔顿 D.哈罗得·拉斯韦尔 6.()是政治权力主观构成要素中最为基本的要素。 A.组织 B.能力素质 C.身份资格 D.理论与策略 7.()理论认为,就是人民统治,即所谓的“人民当家作主”。 A.自由 B.代议制

D.间接参与 8.()理论是现代的主流理论,也是现代通行的宪政制度的理论基础。 A.代议制 B.直接参与 C.精英 D.多元 9.虽然解决矛盾或危机的方法很多,但在政治制度中, ()则是最根本的途径。 A.监督 B.选举 C.弹劾 D.罢免 10.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 A.多党制 B.两党制 C.一党居优制 D.一党制 1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中的党派属于 ()。 A.在野党 B.反对党 C.执政党

《政治学原理》填空题题库

《政治学原理》填空题题库 说明:试卷号码:2208; 资料整理于2019年1月21日,更新至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 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 1.19世纪,由于____的发展、教育的普及、社会等级观念的淡化以及公民选举权的扩大,民主得到了真正开发的机会,从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实现了从理论向制度的转化。市场经济 2.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____,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公正 3.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马基雅维利 4.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____。议行合一原则 5.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____的政治行为。普通公民 6.从中国的历史演变来看,____与____的高度一体化以及国家权力至高无上是中国政治结构的主要特点。国家、社会 7.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____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社会价值 8.道家的政治学说以____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法自然 9.道家的政治学说以____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法自然 10.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____。无为而治 11.对____生活的参与是公民权利的首要内容。国家政治 12.而理性地妥协是良好社会中公民所应当具备的精神。宽容 13.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_____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人民主权学说。社会契约论 14.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____学说。人民主权 15.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理想主义 16.放治文化律律与独裁政治统治相伴随。顺从型 17.封建地主阶级在进行政治统治时,在统治形式上采取____的中央集权制。君主专制 18.根据____思想,可以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功能划分,在分别执行国家各种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之间,建立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分权制衡 19.根据马克思的理解,____指的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 20.根据系统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政治生活被分解为政治体系、____和公共政策三个方面。政治过程 21.公共权力的来源和基础是____。公共利益 22.公共权力具有____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权威性 23.古代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是____。统治 24.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____、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人民 25.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____和复合制。单一制 26.韩非指出,政治就是_____,“先王所期者利也,所用者力也”。用权 27.和全能主义国家被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一元主义 28.即良好的治理,它是治理所应追求的目标。善治 29.建设社会主义____的基础就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而宪政就是实现这三者统一的基本路径。政治文明 30.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就是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而___就是实现这三者统一的基本路径。宪政 31.经验事实表明,____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权力 32.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行为主义 33.具有现代化和____的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的存在,对于民主的和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民主意识 34.卡尔?波普和汉娜?阿兰特等人基于对____的分析,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封闭的思想体系”,要求垄 1

政治学原理试题14

政治学原理试题12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17分) 1、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西方政治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①国家②权力③政策④法律 2、集欧洲中世纪神权思想之大成的人是………………………………………………………………………………………() ①奥古斯丁②斯宾诺莎③托马斯·阿奎那④格老秀斯 3、国家产生的最纯粹、最典型的形式是………………………………………………………………………………………() ①雅典国家②罗马国家③德意志国家④印度国家 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具体表现为的矛盾…………………………………………………………………() ①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③和产关系与生产力④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5、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性质属于………………………………………………………………………………………………() ①民族矛盾②敌我矛盾③阶级矛盾④人民内部矛盾 6、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说的“半国家”是指……………………………………………………………………………() ①资本主义国家②社会主义国家③帝国主义国家④福利国家 7、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实质是来看待和处理民族问题。……………………………………………………………………() ①民族大融合的观点②民族自决权原则③资产阶级利益为核心④民族同化的原则 8、从13世纪末起,欧洲大部分国家先后实行过等级君主制,其中以最为典型。…………………………………………() ①德国②西班牙③法国④葡萄牙 9、在政治体系内部,处个机构、组织的活动都要围绕进行。………………………………………………………………() ①国家机构②政党③领袖人物④利益集团 10、我国国家元首职权由国家主席和共同行使………………………………………………………………………………() ①国务院②全国人大常委会③全国政协④中央政治局 11、美国参议院议员是由………………………………………………………………………………………………………() ①总统任命②行政官员兼任③选民间接选举产生④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12、党的领导的核心是……………………………………………………………………………………………………

政治学原理复习题_和答案

政治学原理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虽然近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概念源自于洛克的自由主义学说,但对国家与社会之间做出严格区分的是( A ) A.黑格尔 B.孟德斯鸠 C.马克思 D.康德 2. 在政治学中,有一个特定的词汇用以指称社会秩序和政治权威被自觉认可和服从的性质和状态,这个词是( A ) A.合法性 B.权利 C.权力 D.权威 3.政治权威和政治权力的最大不同在于( B ) A.权威的背后是合法暴力在支撑 B.权威依赖于人们的自愿服从 C.权威是一种强制命令 D.占据职位就拥有了权威 4. 孙中山先生认为政治是( C ) A.一种法律现象 B.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的活动 C.管理众人之事的活动 D.争夺权力,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 5.目前,现代国家一般都采用( A )民主制。 A.代议制 B.一元 C.直接参与 D.精英 6.作为一个分析框架,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强调社会与国家相对的二元性质,关注那些不能与国家混淆或者不能被国家淹没的社会生活领域,因而它通常被称为( A ) A.市民社会理论 B.国家主义理论 C.社会资本理论 D.社团理论 7. 把人定义政治动物,把政治规定为公民(自由人)追求公共利益“至善”活动的学者是( C ) A.黑格尔 B.马克思 C.亚里士多德 D.孟德斯鸠 8.马克思全部社会政治思想的主题是( A ) A.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 B.国家是普遍利益和共性的代表,是理性发展的最高阶段 C.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 D.建立一个充分自足的市民社会 9.下列说法中,不属于马克思市民社会观的是( A ) A.市民社会是以私利活动为内容、受盲目导向和因果律支配、同国家相对的、具有特殊性的利已社会 B.市民社会与国家都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消亡 C.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D.把克服市民社会与政治解放联系起来 10.当代中国市民社会兴起的最深刻根源是( A ) A.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 B.对外开放的战略 C.宪法的修订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构建 11.将流行于西方世界的自由放任政策带入困境,并使政府对经济事务的干预只应保持在最低限度的这种“最小国家”理论遭受致命打击的是 ( C ) A.20世纪60年代的信仰危机 B.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 C.1929-1933年的全球经济危机 D.“水门事件”造成的政府信任危机 12.在经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大萧条过后,有经济学家认为导致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市场所带来的过剩危机

《政治学原理》试卷A

科目编号: 座号: 甘肃电大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6月期末考试 2010 级 行政管理 专业 《政治学原理》试卷A 核分人签名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计20分) 1.( )是使市民社会与国家政治相联系的基本途径. A 选举 B 监督 C 集会 D 游行 2 .理想主义途径认为民主的首要价值在于( ). A 权威 B 平等 C 自由 D 自治 3. 在当代,政治发展主要指政治的( )过程. A 现代化 B 开明化 C 清明化 D 法制化 4. 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 )政党的典型. A 核心会议型 B 支部型 C 单位化 D 代表性 5. ( )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 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A 民意 B 政治思想 C 公众舆论 D 政治文化 6. 一般来讲,( )只有在民主社会和宪政国家中才能存在和实现. A 社会监督 B 政治监督 C 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 D 政府监督 7. 从广义上看,政治文明主要是指公共领域里的( ),它意味着人们之间 的普遍合作. A 政治稳定 B 政治一致 C 政治秩序 D 政治共识 8. 孙中山先生是( )政治观的代表人物. A 管理 B 神权 C 道德 D 权力 9. ( )是天生的民主派.他们崇尚自由,反对干涉;主张合作双赢,反对你 死我活;倾向中道温和,反对极端和突变等.他们希望改革权威主义政治,而

不是革命推翻这种政治. A 工人阶级 B 中产阶级 C 资产阶级 D 小资产阶级 10. ( )观念意味着政府在治理过程中不是一个权威的身份参与治理,而是 与其他团体,公民平等的身份去参与,与它们协商合作,共同治理. A 善治 B 服务 C 契约 D 平等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计20分) 1.政治态度 2.治理 3.议会君主制 4.权力 三、填空题(每空2分,计14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________ 制度是公民自由权利的体现. 2. 东方传统的政治学,以中国传统政治为代表,是一种_________的政治学. 3. 政治秩序最关键的核心是_________. 4. 实行一党制的国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________ 国家,另一种是民族主义

电大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试题 班级: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 1.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 )。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哥拉底 D.’西塞罗 2.( )是多党制的典型国家。 A.法国 B.美国 c.日本 D.意大利 3.梁启超认为君主专制政体、君主立宪政体和民主宪政政体代表政体的进化方向,通过改良途径建立( )是中国未来政治的发展方向。 A.君主专制政体 B.君主立宪政体 C。民主宪政政体 D.共和政体 4.( )认为,在确立各种规则时,必须要征得参与者的同意,所谓“同意限定公正”。 A.布坎南 B.哈耶克 C.罗尔斯 D.诺齐克 5.一般来讲,( )只有在民主社会和宪政国家中才能存在和实现。 A.社会监督 B.政治监 C.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 D.政府监督 6.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 )。 A.制度研究途径 B.权力研究途径 C政策过程研究途径D.政治功能研究途径 7.( )方案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A.科学主义 B.经验主 C.现实主义 D.理想主义 8.美国政治学家科恩提出民主政治需要具备的物质条件是( )。 A.地理条件 B.经济条件 C平等和福利 D.设施条件 9.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家( )在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点的时候指 出,国家统治=暴力十文化领导权,其中,拥有文化领导权使其政治统治合理化。 A.哈贝马斯 B.伯恩斯坦 C马佐尼 D.葛兰西 10.精英民主理论所指的精英是指( )上最优秀的人物,他们是与普通大众相 对应的一个群体。 A.文化 B.经济 C政治 D.道德 二、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1.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_ 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12. 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13.民主的基础与前提是倡导和个人独立。 14.韩非指出,政治就是,“先王所期者利也,所用者力也”。

(待分)《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卷号:7413A

《政治学原理》试题卷号:() 一、填空题(每空分,共计分) .韩非指出,政治就是用权,“先王所期者利也,所用者力也”。 .马基雅维利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权力制约原则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主要表现为分权原则。 .政党和社会团体是公民进入政治体系(市场),形成政治输入的中介。 .善治提倡有效率的治理,它对效率的强调则不局限于管理效率,同关注制度本身的效率。 .政治制度化包括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政治管理的制度化两个基本方面的内容。 .现代民主宪政包含人民的统治和对人民的保护两方面的内容。 二、选择题(每小题分,共计分。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能得分) .“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的( )社会时期。 .封建.奴隶.资本主义.原始 .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最为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古代的( )学说和古希腊学者们的认识。 .法家.杂家.兵家.儒家 .古典政治学时代政治学研究的主题是关于( )。 .城市国家的观念.城邦的理论 .世界国家论.直接民主理论 .( )技术指导文件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科学主义.经验主义.现实主义.理想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 )是凝聚社会力量的核心。 .国家.共产党.民族认同.利益 .( )是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 .组织.能力素质.身份资格.理论与策略.除了国家的阶级本质之外,下列( )因素影响着具体国家和历史发展阶段中具体政体的选择。 .具体的历史条件.民族构成 .政治力量的对比.经济生活方式 .当今世界,( )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 .法国.中国.德国.日本

2016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政治学原理习题集

政治学原理习题集 一、单项选择题(15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本质是(A ) A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B社会共同体 C国家机关的总和 D上帝的意志 2、我国的国家机构形式是( A ) A 单一制 B复合制 C 联邦制 D邦联制 3、构成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国家)最重要的因素是( D ) A 领土 B人民 C 政府组织 D完整的主权 4、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 D ) A 全国人大 B国家主席 C 最高人民法院 D国务院 5、国体是指( C ) A 国家机构形式 B国家政权形式 C 国家的阶级性质 D国家的强弱 6、美国两大党之间的角逐主要是围绕(A) A 总统选举 B参议院选举 C 众议院选举 D最高法官任命 7、美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 B ) A 国会议员 B政府首脑 C 参议院议长 D联邦法院法官 8、多党制最早产生于( B ) A 德国 B法国 C 英国 D荷兰 9、资本主义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是( B ) A 民主集中 B三权分立 C 地方自治 D议行合一 10、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中趋于扩大的国家权力是( C ) A 立法权 B司法权 C 行政权 D参与权 11、下列名词中属于政体的研究范畴是(A ) A 君主立宪制 B多党合作制 C 单一制 D院外活动 12、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主要是( B ) A 思想领导 B政治领导 C 组织领导 D经济领导 13、哪一国家在独立战争后的制宪会议最早正式采用了三权制衡的原则?( A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14、共和政体的基本特征包括( C ) A最高国家权力事实上集中在君主一人 B君主没有任期限制 C最高国家权力通过选举产生 D君主一般是世袭的 15、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 D ) A 全国人大 B国家主席 C 最高人民法院 D国务院 二、判断题(10题) 1. 无产阶级政党组织领导的核心是干部问题。(√) 2. 国际政治中最重要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基本行为主体是人民群众。(×) 3. 国家的政治职能与社会职能的关系是政治职能先于社会职能存在。(×)4我国的民主党派是在野党。.( ×) 5. 政治文化的结构层次中属于隐形文化和深层因素的是政治心理.。( √ ) 6.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

政治学原理填空题总结

填空题: A1,(政治权利)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A2,(理想主义)方案政治社会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A3,(马基雅维利)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A4,(伦理)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点。 A5,(行为主义)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A6,(公民权利)指的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权利。 A7,(公民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鹅鹅鹅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A8,(政治协商会议)是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合作的主要场所。 A9,(专制君主制)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A10,(一元主义)和全能主义国家被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 A11,(政治秩序)是指社会中人们根据基本的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开政治实践的一种状态。A12,(宽容)而理性地妥协是良好社会中公民所应当具备的精神。 A13,(宪政)制度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它强调政治权利的获得以及政治权利的运作必须遵从人们的政治正义观念。 A14,(善治)即良好的治理,它是治理所应追求的目标。 A15,(政治合法性)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A16,(制约权力)是监督的本质之所在。 A17,(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A18,(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 A19,(顺从型)政治文化往往与独裁政治统治相伴随。 A20,(第三条道路)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混合的政治主张和意识形态,或者更准确的说,它是一个政治口号。 A21,(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实现其他目标的前提。 A22,(宪政建设)是实现当代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 A23,(宪政)主要是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A24,(政治稳定)是指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国家政权体系的稳定,权利结构的稳定,政治过程的有序状态。 A25,(代议制民主)理论是现代民主的主流理论,也是现代通行的民主宪政制度的理论基础。A26,(民主化)意味着两个方面的进展,建立现代民主制度,明确公民自由权力,并从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多重角度,为之设立保护屏障。 A27, 19实际,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普及,社会等级观念的淡化以及公民选举权的扩大,民主得到了真正开发的机会,从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实现了从理论向制度的转化。B1,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C1,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集权原则,分权制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