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思考和定位-城市筹划师考试.doc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思考和定位-城市筹划师考试.doc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思考和定位-城市筹划师考试.doc

北京是世界著名的文化古都,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是历次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本次总规修编的四大重点课题之一。作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专题的参与者,我想对一些长期存在或认识模糊的问题做思考性的阐述,以体现保护规划编制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思路。统一保护认识本次修编至少对以下几方面问题进行了思考和认识定位。问题一: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所适应的范围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是针对北京市域1641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所有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而言的;旧城(明清北京城)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名城保护与控制的重点区域。问题二:旧城的范围以及旧城保护与控制的范围旧城是指原明清北京城护城河及其遗址以内(含护城河及其遗址)的城市

区域。旧城保护与控制范围为北京二环路以内的区域(占地面积约62.5平方公里)以及德胜门、北护城河地区(占地面积约1.3平方公里),总计约63.8平方公里。问题三:旧城整体保护的内涵鉴于建国以来北京城市发展与建设的实际情况,旧城保护已经无法对旧城内所有地区都进行保护。旧城整体保护是指尽最大可能,整体上保护旧城范围内的一切现存的历史文化资源。整体保护的内涵是着眼于对旧城的文物古迹(含地下文物埋藏、历史城市遗址、优秀近现代建筑、挂牌保护院落等)、历史文化保护区、旧城历史格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其中,旧城历史格局是整体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问题四:旧城整体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和挑战旧城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有两个:一是旧城平缓开阔的空间形态的保护,体现在旧城建筑高度的控制上;另一个是旧城传

统棋盘式道路骨架和街巷胡同格局的保护,体现在旧城道路系统和道路红线宽度的规划上。目前,建筑高度控制在规划管理上的失控,以及旧城规划道路红线过宽,成为旧城历史风貌破坏的两个最大因素。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各级政府部门以及城市规划编制部门如何正确认识,并依法行政,在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坚决贯彻保护规划的要求。问题五:旧城的传统(历史、古都)风貌建国以来,北京对传统风貌的认识一直意见不一,导致了一段历史时期内北京“大屋顶”建设的流行。旧城的传统风貌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理解:一个是体现历史信息的真实性,传统风貌的核心是真实的历史文化资源,如果没有历史真实资源和信息的存在,传统风貌将成为一尊空壳;另一个是体现传统形式特征的统一性,诸如四合院的传统建筑体系、青砖灰瓦的建筑形式体系、

低矮民居衬托宏伟宫殿的空间尺度和色彩对比体系、院落中树木映衬丰富屋顶的视觉景观体系、胡同与街巷的幽静和宜人的体验体系等。诸多传统形式要素构建的相对一致的风貌特征,加上真实的历史资源与信息是旧城传统风貌的体现,二者互相融合,缺一不可。问题六:旧城整体保护的重点建国50多年来,北京在取得重大建设成就的同时,旧城的历史风貌也遭到很大损伤。现代建筑、高层建筑由二环内侧向旧城内迅速漫延,传统建筑分布的区域越来越少。但令人欣慰的是,北京传统中轴线及其两侧的地区,历史风貌保存基本完整;皇城以及大部分的历史文化保护区集中在中轴线两侧,永定门的复建又使传统中轴线恢复了往日的庄严和完整。所以,尽最大可能严格保护传统中轴线地区的历史风貌(包括什刹海、南北锣鼓巷、皇城、天安门广场、前门、永定

门等地区),将是未来旧城整体保护的重点。问题七: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扩大的意义着眼于旧城整体格局保护的角度,应增加新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并扩大部分现存保护区的建设控制区。扩大后旧城保护区域的格局会更加完整,空间层次更加清晰,以传统中轴线为保护和控制中心的思路更加明确。值得注意的是,新增的保护区原来都属于危改地区,只有迅速改变旧城改造的思路,才能适应保护的需要。问题八:如何理解旧城复兴旧城复兴是指以旧城整体保护为前提,采取积极的措施,通过合理调整旧城的功能结构,降低人口规模,改善市政、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从而达到保护旧城环境,提高居住质量,恢复旧城活力的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目的。问题九:如何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保护与发展是城市建设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一对矛盾,

但不是不可协调的。强调保护不是意味着什么都不许动,而是要求按照保护的控制要求去建设。比如旧城新的建筑高度不能随意突破建筑控制的要求,但由此产生的经济平衡问题必须着眼于旧城内外的协调发展,不能就地解决,就地平衡经济是与保护相矛盾的观念问题,不是操作实施的问题。强调发展不应是不要保护,发展需要保护。北京的价值在于历史文化的积淀,历史的北京才是发展的源动力。从技术上和法规上,新的建设完全可以做到与传统风貌的协调共存,这在国外许多国家都有非常好的实例。正确理解和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必须从政府开始,必须从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角度去思考和实施。这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 2 3 4

北京2017落实中高考改革方案

高中实施学业水平考试

高中实施学业水平考试,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北京2017落实中高考改革方案

高中实施学业水平考试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近日印发2017年工作要点。今年,北京市将着力推进部分教育功能疏解,促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市属高校、中职学校招生规模以及在京高校的办学规模都将受到严格控制,严禁在京新设高等教育单位。

今年,本市将加强市级统筹,紧密对接区域人口分布、产业调整和城市功能,统筹中心城与新城、城市与农村、市域与区域教育发展,支持引导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六区以外的

平原新城和山区转移。坚决执行新增产业禁限目录,严格控制市属高校、中职学校招生规模,严格控制在京高等学校的办学规模,严禁在京新设高等教育单位。同时,还要适当调减中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规模。研究解决未经审批自办校(幼儿园)问题,大力整治非法办学(园)问题。

本市还将加快推进部分高校新校区建设,研究启动若干市属高校疏解项目。完善沙河和良乡高教园区规划方案,支持部分中央高校本科教育向外转移。加强城六区中职学校调减规模和转移疏解,研究推进有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通过搬迁、办分校、联合办学等方式向外疏解。

按照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本市将对民办学校按照非营利性和营利性进行分类管理,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立营利性民办学校。结合首都发展需要和民办学校发展情况,本市将研究推动民办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变,推动不具备条件的全日制非学历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向非全日制转型,并研究建立民办高校退出机制。市区两级将积极引导面向全国招生为主的一般性培训机构控制在京尤其是城六区的培训规模。

在城市副中心教育资源配置方面,今年本市将编制完成城市副中心教育设施专项规划,支持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北京景山学校、

北京市第二中学等学校通州校区建设,并加大市级统筹力度,强化东城、西城、海淀与通州合作机制,支持通州内部挖潜加速发展,鼓励教育改革项目先行先试,大幅提升城市副中心教育配套保障水平。

今年,本市将积极推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和对口支援。一方面加快完善京津冀教育合作机制,落实数字学校资源共享、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教育督导协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合作协议,另一方面,支持在京高等学校在京津冀区域内合作办学、学科共建,成立学校联盟,促进优质教学科研资源共建共享。此外,还将加快京冀职业院校精准对接,构建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或强弱帮扶的职业教育联盟,推动优质基础教育学校通过集团学校、联盟学校等方式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今年本市还将落实中高考改革方案,实施《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试行)》和《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试行)》。同时,加大学前教育服务力度,扩大教育部门办园,支持优质公办园举办分址分部,支持小学开办附属幼儿园,支持现有幼儿园改扩建班级,鼓励民间资本集团化办园,还将启动”无证幼儿园专项治理行动”。

今年本市还将研究出台《北京市中小学校合成材料运动

场地质量控制标准》(试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