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体育课教案

小学三年级体育课教案
小学三年级体育课教案

三、四年年级级体体育育课课教教案案

三年年级级体体育育课课教教案案

三年年级级体体育育课课教教案案

三年年级级体体育育课课教教案案

三年年级级体体育育课课教教案案

三年年级级体体育育课课教教案案

小学三年级体育课教案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课快速起跑和自然快跑 学习目标:在游戏中体验快速起跑和自然快跑动作。 学习内容:游戏、自然快跑 学习步骤: 一、趣味游戏练反应 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集队、队列。 2、组织学生游戏:“左脚、右脚”“高人、矮人” “快找伙伴”“听信号起跑”。 3、组织学生评一评,谁的反应最灵敏。 学生活动:1、看老师手势,听老师口令快速集队,并从集队中体验“快、静、齐”的集队要求。 2、配合儿歌,体验踏步要求。 3、积极配合教师进行原地小游戏,比一比谁的反应 快,谁的动作正确。 4、分散游戏,进一步体验快速反应。 组织:四路纵队、自由分散 xxxxxxxxxx

xxxxxxxxxx xxxxxxxxxx xxxxxxxxxx 二、积极比赛练动作 教师活动:1、鼓励学生分组练习,复习直线走,比一比哪一组练习得最认真。 2、教学生自然快跑儿歌:两臂弯弯前后摆,脚跟提 起快快跑,并组织学生根据儿歌体验动作。 3、讲解示范自然快跑动作,并组织学生游戏比赛: 看看谁是小冠军。 学生活动:1、尝试在小组长的指挥下进行直线走,体验上体正直放松的直线走动作。 2、学习儿歌,并且边唱儿歌边练动作,初步体验自 然快跑中的摆臂动作和前脚掌着地动作。 3、认真观察示范,学一学、练一练、比一比谁是小 冠军,学生在比赛中体验自然快跑动作。 组织:分组练习 三、练习延伸巧放松

教师活动:1.介绍给学生一种最方便的放松方法,组织学生体验放松,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感受。 2.总评该次课,引导学生回答出该次课学习的主要 内容,并对学生的练习情况和表现给予积极评价, 并提出今后在哪些方面仍需努力。 学生活动:1.从介绍中了解后退走放松法,并亲自体验后退走。 2.积极向教师和伙伴交流自己的学习感受。 3.通过老师的讲评知道自己在这次课中的表现,并 能够勉励自己继续努力。 组织:自由分散、四路纵队 第二课游戏 学习目标:在游戏活动中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团结合作的良好精神。 学习内容:多种游戏 学习步骤: 一、班级展示,活跃情绪 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集队、练习队列。 2、与小游戏结合,练习快快集合,比比看哪组做得 最快,最静,最齐。

水平三体育教案上

五至六年级体育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水平三) 一、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具有主动、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和行为,表现出乐于学习和对体育活动的浓厚兴趣,并在活动中具有展示自我的愿望和热情,体验到体育活动的乐趣。 (二)使学生获得一些体育和健康的基础知识;初步学习一些运动的技术与技能;学习科学锻练身体和自我锻练、自我表现、自我保护、自我评价的方法;培养参与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树立安全意识、懂得自我保护。 (三)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动作姿势和良好的身体形态,通过多种形式的游戏发展身体灵敏、反应、协调、平衡、速度、耐力与力量等体能,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增强关注自己身体和健康的意识和行为。 (四)使学生在学与练的过程中,体验参加不同项目运动时的愉快与紧张、兴奋与疲劳、成功与挫折等心理感受,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控自己的情绪,并在一定困难的条件下进行体育活动,逐渐形成克服与抗挫折等意志品质。 (五)培养活泼开朗、积极向上、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竞争进取的精神,以及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的意志品质,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 (一)确保“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 体育教学必须充分体现以身体练习为主的特点和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三维健康观。每堂课的教学,都应把学生的运动初中活动作为实现课程目

标的载体。在针对教材性质和特点确定课堂教学目标的同时,要全面关注五个学习目标的达成,有目的、有计划、有侧重地灵活实施始终把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思想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教学思路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标准》的设计和教材的编写,把重点放在学生参与活动和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上,运动兴趣既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体育锻炼的前提,也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促进剂。因此,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要十分关注学生的兴趣,而且要在“趣”字上做好文章。只有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课的学习和日常的体育锻炼;只有在体育教学中保持学生的运动举趣,才能保证体育教学目标持续有效的实现。 (三)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标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主体地位。传统教学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现代教学观认为在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不容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则体现出发展的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从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作为切入点,就是让学生充分参与体育实践活动,满足他们运动中情感体验的需要。因此,必须改变过去那种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传习式教学模式,给学生留有充足的自主支配、自主发挥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自我表现、自我保护、自我评价;不仅学会动作的方法与技能,掌握学习的结果,也要体验

小学体育课教案20篇

小学体育课教案20篇 目录 小学篮球课体育教案基本动作要领 (1) 小学体育游戏课“通过障碍”教案 (3) 小学体育课教案----跳绳 (4) 跳绳课程设计 (6) 跳绳教材的选择 (6) 四年级体育课组织教学反思 (8) 四年级跳绳案例 (9) 前滚翻和原地高抬腿跑教学教案 (9) 小学篮球课体育教案基本动作要领 一、师生互相问好 二、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和任务 三、准备活动 (一)热身跑 (二)活动各关节 (三)原地熟悉球性、控制球练习 教学任务:初步掌握熟悉球性、控制球性的练习方法。 1、胸前指拨球 2、单、双手抛接球 3、腰、膝绕环 4、胯下抛接球 5、胯下绕8字

6、前踢腿腿下交接球 四、学习移动技术 (一)教学任务:基本掌握移动技术的动作方法 (二)概念:移动是篮球运动中队员为了改变位置、方向、速度和争取高度、空间所采用的各种脚步动作的总称。 (三)动作方法与要点 1、基本站立姿势: 动作方法: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距离约与肩同宽。身体重心落在两脚之间,略收腹含胸,屈肘,两手放于体侧前方。防守时站立姿势稍有不同,两脚开立略比肩宽。屈肘降低重心,含胸,两臂张开。 动作要点:屈膝、降低重心,抬头,目光注视全场。 2、起动 动作方法:按基本姿势站立,向前起动时上体迅速前倾向前移动重心,一只脚用力蹬地,另一只脚迅速向前跨出。向侧起动时,向起动方向一侧移动重心,上体迅速转向起动方向,异侧脚用力蹬地,同时脚尖转向起动方向,并向起动方向跨出。 动作要点:移重心,猛蹬地,快跨步,快频率。 3、变速跑 动作方法:跑动中加速时,上体微前倾,用前脚掌短促有力蹬地,步频加快,同时用力摆臂。减速时,步幅适当增大,上体直起,用前脚掌用力抵地减缓向前的冲力,从而降低跑速。 动作要点:加速时,上体前倾,步频加快,蹬跨有利。减速时,上体稍直起,步幅加大控制速度。 五、变向跑 动作方法:从右向左变向时,最后一步用 右脚前脚掌内侧用力蹬地,同时脚尖稍内扣,迅速屈膝,腰部随之左转,上体向左前倾,移重心,左脚向前方跨出,然后加速前进。 动作要点:变向时,前脚掌内侧用力蹬地,另一脚步迅速朝变向方向迈出第一步。

小学体育水平三_跨越式跳高教案

小学体育水平三_跨越式跳高教案 跨越式跳高教案 一、指导思想本课依据“健康第一”的课程理念,从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自身特点出发,激发学生体育健身的兴趣,了解、掌握有关跨越式跳高的体育健身知识; 逐步掌握跨越式跳高技能和方法; 提高身体素质,促进体能发展,增强自信心。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设计的是水平三跨越单元中的一节,进一步掌握和改进跨越式跳高的动作方法。跳高是一种开放式的教材,它没有固定的动作规定,没有硬性统一的要求,这样无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选择、自我体验、自我探究的广阔学习空间,体育活动: 教师结合实际,挖掘一些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材来充实体育教学内容,这与新课标相融相合。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身体状况正处在男女生身体特征变化的青春期,学生正处在生长加速期,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正是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发展体能的有利时期,发展其跨越、速度和平衡能力以及各种有节奏的练习便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学生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和挫折也是本课想达到的目标。 四、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和改进跨越式跳高的动作方法。 2、发展身体灵敏素质和协调性,提高跳跃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探究的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发展跳跃能力。 难点: 起跳与摆动腿配合,动作自然协调六、场地器材: 跳高架一个,皮筋4

七、教学流程 (一)课堂常规《整齐队伍跑步进场》 (二)热身活动(器材上的各种跑和跳的练习) (三)跨越式跳高教学(原地跨越练习--- 连续跨越练习— —助跑起跨越练习——跨越式跳高完整练习——纠错与提高环节——继续练习——个体差异辅导——随堂小评价环节) (四)身体协调性练习 (五)放松活动、课堂小结 八、教案 授课年级:五年级人数:40 人授课教师: 柳敦俊 1、通过队形队列练习,培养学生正确的走姿和站姿。教2 、通过充分利用器 材的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学生体验了跨越的技术动作,有助于学克服跨越障碍的心理。目 3 、在跨越式跳高的学习中,体验跳跃障碍的技术动作。标 4 、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和身体协调的能力。 场地: 篮球场一个教场地、器材 1 、棍棒练习器材:跳高架一个,皮筋 4 条学 2 、跨越式跳高内重点: 跨越式过竿 3 、身体协调性练习重点、难点容难点: 充分蹬伸关节,动作协调 教时强学生学习学间达成目标学习内容教师指导度顺(分练习方法练习队形序) 1. 精神集开集中学生上课的注1. 师生问好中始1 、检查人数弱意力,培养学生良2 2.教师介绍本课内 2.集队做部 2 、安排见习好的纪律作风容到快、静、分齐 1、充分挖掘学生的1、慢跑成散点1、教师指挥得当,1、学生自出创造能力与创 新练习队形。语言生动形象; 发的学习弱

小学体育优质课教案

(水平三)《蹲踞式起跑》课时教案设计 一、教师简介: XXX小学教师XXX,毕业于XX体校,现任课年级三年级。 二、学情分析: 快速跑是田径运动的基础项目,对田径运动水平的提高,对其他运动项目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的特点是强度大,以最快的速度跑完全程,通过较短距离的跑,来发展快速跑的能力。而在快速跑的起跑姿势中,以蹲距式起跑更能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起跑后的加速跑是尽快加速达到自己的最高速度。通过这两种技术的的学习发展学生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使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根据学生接收能力的情况而定。 本次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比较平稳发育期。可塑性强、模仿能力好。在这一阶段应该加强有利于提高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的练习掌握通俗易懂的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 三、教学指导思想 本课以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坚持“健康快乐第一”为依据,以最终使学生终身受益为宗旨。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让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终身体育态度和习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个性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90%的学生初步理解蹲距式起跑动作方法。 2.技能目标:使85~90%的学生初步学会蹲距式起跑。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积极上进的优良品质。 五、教学内容: 1)蹲踞式起跑2)游戏:耐力接力 六、教学组织与教法: 根据人体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和本课教材的实际,结合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善于模仿的特点,遵循其直观性和自觉性原则,本课采用下列教学法: 1、讲解法:语言精炼、讲解适度。 ①通过揭题,说明教学目标,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②精讲,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学练结合。 2、示范法:完整示范,建立概念,动作正确优美,利于模仿。 ①教师的完整示范,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激发学习愿望。 ②通过示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使之明确要领,学会练习方法 3、练习法: ①通过尝试练和模仿学习,教会学、练方法,领会动作要领。 ②学、练结合,开展互学、互帮、互纠、互评,开创一个和谐、平等、高效的学、练平台,掌握动作技术环节,从而产生运动欲望,开拓进取,达到目标。 七、教学流程: 遵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变化规律,依据本课的目标,教学程序分为:开始部分(课堂常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课的主要内容)、结束部分。

新课标小学体育水平三全册教案

第一课 教材一、投掷:双手向前、向后抛实心球(1千克) 二、游戏:圈篮球 目标认知:知道双手向前、向后抛实心球的动作要领;技能:能做出全身用力向前、向后抛实心球动作;情感:乐于重复练习,能听指挥,守纪律; 负荷:发展协调用力的能力。 教学过程课的内容 课的组织 与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练习负荷 次 数 时 间 强 度 准备部分一、检查人数、检查服 装;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活动 1、队列、慢跑 2、徒手操: 3、素质练习 1组织:两列横队 * * * * * * * * * * * * 2、接受汇报 3、教师宣布本课内容,任务 4、教师指挥,口令 1、体育委员组织整队 并报告人数; 1、要求:精神饱满、 队形整齐 2、练习: 原地高抬腿跑8拍 立卧撑20次 2 2 4 4 2 1 2 3 2 小 基本部分一、投掷:双手向前、 向后抛实心球(1千克) 重点:掌握全身用力的 动作要领; 难点:出手时机的掌握 二、游戏:圈篮球 重点:体验配合在集体 项目中的作用。 一、组织:两列横队 * * * * * * * * * * * * 1、布置进行专门练习。 2、教师讲解双手向前、向后抛 实心球的动作方法; 3、教师进行动作示范; 4分组练习双手向前、向后抛实 心球。(规定抛、捡球的信号, 注意安全) 二、组织:1-X报数后同一数 分在一组。 1、教师讲解、示范游戏的方法 和规则。 2、学生分组进行配合和战术练 习; 3、开始游戏 1、学生进行专门练习; 2、认真听教师讲解、 示范; 3、积极进行练习; 4、仔细体会,积极提 高; 1、报数(根据各班情 况进行) 2、认真听教师讲解、 示范; 3、认真进行战术配合 的练习; 4、认真进行游戏 4 2 多 5 1 1 多 1 17 12 中 中 上 结束部分1、放松、整理活动; 2、总结; 3、归还器材; 4、宣布下课。 1、组织:四列横队 2、教师组织安排放松内容; 3、指出本课的好人好事; 4、安排课后练习。 1、学生认真听讲,体 会; 2、学生练习 3、课后练习: 复习手推实心球动作。 多 3 小 小结

小学体育课前滚翻教学设计(水平三)

学校:柿竹园学校授课教师:敉授课班级:131班

小学体育课《前滚翻》教学设计(水平三)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乐于参加体育活动,并乐于向同伴展示运动动作。她们都比较活泼、思维反应敏捷,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强。有一定自我约束能力,绝大部分同学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在集体活动中与她们团结合作,完成活动任务。 一: 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为依据,遵循“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师生共同愉悦的学习,活动氛围。结合教材特点和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充分感受体育运功的快乐;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探讨,互相合作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教材分析 技巧是小学五至六年级体育教学的主要教材容之一,比三四年级滚动与滚翻教材提高了动作的难度。五年级学生是柔韧和灵敏素质发展的敏感时期,有一定的运动能力,但感知事物直接视听和形象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完善,部分同学思维方式和认知事物往往离不开具体形象事物。教学容从学生观察生活周边事物开始,过渡到简便易行的单个动作,然后上升为适合学生实际的难度组合动作。

三:学练过程设计 本课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分散与集中,同质分组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教师的启发诱导,学生自主尝试练习为主.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校”“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体育运功的愉悦,并能很好地掌握运动技能技巧。 1.课堂常规:培养良好的教学常规。 2.准备活动:复习四面转体和向右转走,提高集体凝聚力。之后进行花式热身跑,提高跑步兴趣,最后专项徒手操,充分活动身体各关节。 3.复习前后滚动,让学生深刻理解前后滚动,团身紧滚动快的动作要领。教师创设小小观察家的教学情景,让学生成为小观察家发现在生活过程中常见物体的运动.在音乐的伴奏下,在教师的语言引导下,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模仿滚动动作.充分活动身体各关节。。 4.学生自主体验尝试前滚翻动作.互相探讨动作。 5.学生大胆展示动作,学生评价。 6.教师评价表扬,讲解动作要领.示动作。 7.学生同质分组练习前滚翻动作,互帮互助练习。 8.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练习.语言表扬激励学生,注重个体差异,进行差异分组.对动作掌握差的学生进行斜坡,双腿间夹纸辅助练习.鼓励学生勇敢尝试连续前滚翻练习。 9.游戏,跑与前滚翻混合接力赛:教师创设蚂蚁搬家必须滚过障碍物(体操垫)才能到达新家的情景,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游戏的积极性.学生分组进行比赛,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摆设障碍物(体操垫) 10.放松操:在优美的旋律伴奏下,师生共做放松操,身心得到充分放松。

小学体育水平三教学计划

小学体育水平三(五、六年级)教学计划 一、新课标对水平三学生的要求 运动参与目标:主动参与运动动作的学习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主动观察和评价同伴的运动动作;示范所学的运动动作。 运动技能目标:初步掌握运动基本技术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初步掌握多项球类运动中的多种动作技能;初步掌握一两套徒手体操或轻器械体操;初步掌握一套简单的武术套路;初步掌握一套舞蹈或韵律活动动作;初步掌握两三项田径运动技能。 身体健康目标:能够用正确的身体姿势进行学习、运动和生活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在体操、舞蹈或韵律活动等项目的学习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在他人的指导下运用适当的体育活动改善身体姿势。 心理健康目标:了解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作用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了解身心之间的关系;了解心理状态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了解运动愉快感的获得对人们坚持体育锻炼的影响 社会适应目标: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对弱者的尊重与关爱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在体育活动中尊重与关爱运动能力弱的同伴;在体育活动中尊重与关爱身心障碍者。表现出与社区活动的联系 二、学生分析 水平三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具备了一定的运动能力,学生身体素质差异较大,各班学生的体质也不尽相同,形成有的学生不认真锻炼也能得优秀的情况,而有的学生认真了却得不到好成绩。这些在课上是要加以研究的问题,在评价机制上也要加以研究。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的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2. 初步学习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活动和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 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3.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小学水平三体育教案课程

教 材 一、理论课 任务1、使学生了解本学期的要求。 2、进一步强调秋冬季体育课注意事项。 3、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如何锻炼身体。 内容课的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 间 力 量 次 数 准备部分一、课堂常规(略) 二、宣布本课内容 三、点名 1、教师宣布本课内容 2、点名 1、学生听5弱1 基本部分一、体育锻炼对身体 的作用 1、提高运动系统的 功能 2、能够促进呼吸和 循环系统功能 3、能促进神经系统 的功能 二、怎样科学锻炼身 体 1、教师讲解、回答问 题。 2、用讲故事的方式讲 给学生,并用鼓励的 语言让学生多提问, 激发学生的思维 1、学生听,并 可以提问 30弱 弱 1 1 1 结1、总结1、教师指出本课优点1、学生听2弱1

体育课教案第一周第1课

教 材 一、跳跃:蹲踞式跳远 二、队列:行进间三种转法 任务1、通过本课使学生逐步掌握跳跃的基本技能、技巧。 2、养学生正确的走姿,进一步熟练行进间三种转法的动作技巧。 3、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精神。 内容课的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 间 强 度 次 数 准备部分 一、课堂常规 (略) 二、准备部分 1、队列、慢跑 2、徒手操、伸展运 动 3、专门性练习 1、体委组织整队 2、教师宣布本课内 容,任务 3、教师指挥,口令 4、组织:四列横队 1、学生听口令 站队 2、学生听口令 练习、模仿 7弱1 基本部分一、跳跃:蹲踞式 跳远 重点:动作协调、 蹬跳有力。 难点:助跑、踏跳、 腾空、落地 二、队列:行进间 1、教师讲解动作要领、 示范 2、组织学生练习 3、巡视指导,纠正错 误动作。 4、组织:分组轮换 1、教师讲解动作要领、 1、学生听 2、学生练习 3、纠正错误 1、学生听 2、学生练习 3、纠正错误 20 10 3 中 中 弱 1 1 1 1

一年级下册体育教案 (全册)

一年级体育教案 教者: 第一周:第一课 学习目标:懂得体育课堂常规要求,并知道如何排好体育课队伍 学习内容:引导课——课堂常规 学习步骤: 一、歌舞交流性引导: 1、宣布上课,师生问好 2、歌舞“找朋友”。 歌词:“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记住我叫x x x,再见!” ①集体学唱“找朋友”的歌。 ②教师示范、讲解“找朋友”的方法。 ③同座位同伴表演“找朋友”,相互介绍名字。 ④请几个同学出来边唱边邀请同学跳“找朋友”的舞,最后一句互换角色,其余同学在座位上拍手、唱歌。 二、常规性引导: 1、讲解什么是体育课课堂常规?

2、说一说体育课课堂常规有哪些主要内容? 3、议一议怎样排好体育课队伍? 三、趣味性引导: 1、室内游戏:快快排队。 2、评价、小结。 课的设计思路: 第一周:第二课 学习目标:学会排体育课队伍,并乐于参加各种游戏活动。 学习内容:趣味性游戏——快快排队(室外) 学习步骤: 一、室内部分: 1、宣布上课,师生问好。 2、复习上节课排的队伍。 3、每组选出一名表现出色的小朋友做带头人,手举小红旗,在老师口令下,一路纵队雄赳赳气昂昂的走出教室。 二、室外部分: 1、趣味性游戏:快快排队

第一次游戏:解散后做各种小动物游戏,如:小鸟飞、小兔跳、马儿跑等,集合时按老师要求排成不同方位的四路纵队。 第二次游戏:解散后做各种模仿游戏,如:开飞机、学溜冰、赛车等,集合时按老师要求排成几人组队伍。 第三次游戏:要求排成四人组,分别扮演老鹰、老鸡、小鸡、小小鸡,自选场地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2、放松舞步:上学歌 3、小结本课优缺点 课的设计思路:第一周:第三课 学习目标:学会排体育课队伍,并乐于参加各种游戏活动。 学习内容:趣味性游戏——快快排队(室外) 学习步骤: 一、室内部分: 1、宣布上课,师生问好。 2、复习上节课排的队伍。 3、每组选出一名表现出色的小朋友做带头人,手举小红旗,在老师口令下,一路纵队雄赳赳气昂昂的走出教室。 二、室外部分: 1、趣味性游戏:快快排队

小学体育课优质课教案

小学体育课教案《短绳》 执教班级:杨祠小学四年级班人数:42人执教者:王景强

角色5分钟2、讲解方法并示 范,和学生一起 做游戏; 3、组织多人“抓 尾巴”比赛 组织:学生散点练习 起学生学习的 兴趣,顺利进行 主教材的教学。 合作学练掌握技能2 7分钟1、小蝌蚪学本 领:各种跳绳练 习 (1)并腿双脚 跳 (2)花样玩绳 先创编单人玩法 后创编双人玩法 学习重点与难 点:积极创编花 样玩绳 发挥想象力,对 比较有代表性方 法进行学习。 2、游戏:“青蛙” 跳“荷叶” (1)摆“荷叶” (2)跳“荷叶” 先练习,后进行 接力比赛 1、教师用生动的 言语导入:“小 蝌蚪慢慢成长了 长出了小腿,我 们一起来学跳的 本领”! 2、个别展示,指 导学生动作; 3、引出各种花样 玩法; 4、肯定新玩法并 及时表扬表演, 并要求学生一起 体验。 5、启发双人玩 法。 6、组织表演或适 当比赛 7、用生动的语言 导入:“小蝌蚪 变成了青蛙,并 利用手中的绳子 摆成荷叶进行跳 跃”,讲解摆“荷 叶”的方法和注 意事项。 8、组织练习连续 跳 9、个别组展示并 讲解示范接力比 赛的方法。 10、要求拉大 “荷叶”距离并 组织比赛 1、全体展示并腿单 摇跳绳。 2、集体练习巩固动 作; 3、花样跳绳创造单 人各种玩法。 4、展示并一起学习 新玩法,重点练习2 —3种 5、积极创编双人玩 法; 6、展示并学习,重 点学习两种。 7、集体合作摆“荷 叶” 8、青蛙在“荷叶” 上欢快连续跳跃 9、接力比赛,力争 上游。 10、参加比赛,遵 守比赛规则。 组织: ****|○○○○ | ****|○○○○ | ****|○○○○ | ****|○○○○ | * 继续采用情景 式教学,通过玩 绳发掘学生的 创造力和表现 欲望,体现以学 生为主,教师为 主导的理念,发 展跳跃能力和 身体协调素质, 使大部分学生 能掌握3-5种 的玩绳方法。 延伸情节,充分 利用情景手段, 激发兴趣,通过 比赛使气氛更 活跃,结合跳、 跑发展综合能 力和竞争意识。

小学体育课优质课教案定稿版

小学体育课优质课教案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小学体育课教案《短绳》 执教班级:杨祠小学四年级班人数:42人执教者:王景强

兴趣4分钟第二节:肩胸运 动 第三节:体转运 动 第四节:跳跃运 动 第五节:整理运 动 2、教师示范并 喊口令。 组织:四列横队 主动参与进入角色5分钟1、激趣游戏: 小蝌蚪抓尾巴。 1、教师用生动 的语言导入: “小蝌蚪长出了 尾巴,伙伴们都 很好奇,想摸一 摸同伴的尾巴” 2、讲解方法并 示范,和学生一 起做游戏; 3、组织多人 “抓尾巴”比赛 1、两人自由组合 “抓尾巴” 2、多人互相“抓尾 巴”。 组织:学生散点练 习 营造一种欢快 的教学情景, 让绳子融入到 情景教学中, 学生在游戏中 提高躲闪能 力,调动起学 生学习的兴 趣,顺利进行 主教材的教 学。 合作学练掌握技能1、小蝌蚪学本 领:各种跳绳练 习 (1)并腿双脚 跳 (2)花样玩绳 1、教师用生动 的言语导入: “小蝌蚪慢慢成 长了长出了小 腿,我们一起来 学跳的本领”! 2、个别展示, 1、全体展示并腿单 摇跳绳。 2、集体练习巩固动 作; 3、花样跳绳创造单 人各种玩法。 继续采用情景 式教学,通过 玩绳发掘学生 的创造力和表 现欲望,体现 以学生为主, 教师为主导的 理念,发展跳

27分钟先创编单人玩法 后创编双人玩法 学习重点与难 点:积极创编花 样玩绳 发挥想象力,对 比较有代表性方 法进行学习。 2、游戏:“青 蛙”跳“荷叶” (1)摆“荷 叶” (2)跳“荷 叶” 先练习,后进行 接力比赛 指导学生动作; 3、引出各种花 样玩法; 4、肯定新玩法 并及时表扬表 演,并要求学生 一起体验。 5、启发双人玩 法。 6、组织表演或 适当比赛 7、用生动的语 言导入:“小蝌 蚪变成了青蛙, 并利用手中的绳 子摆成荷叶进行 跳跃”,讲解摆 “荷叶”的方法 和注意事项。 8、组织练习连 续跳 9、个别组展示 并讲解示范接力 比赛的方法。 10、要求拉大 “荷叶”距离并 4、展示并一起学习 新玩法,重点练习2 —3种 5、积极创编双人玩 法; 6、展示并学习,重 点学习两种。 7、集体合作摆“荷 叶” 8、青蛙在“荷叶” 上欢快连续跳跃 9、接力比赛,力争 上游。 10、参加比赛,遵 守比赛规则。 组织: ****|○○○ ○|? ****|○○○○ |? ****|○○○○ 跃能力和身体 协调素质,使 大部分学生能 掌握3-5种的 玩绳方法。 延伸情节,充 分利用情景手 段,激发兴 趣,通过比赛 使气氛更活 跃,结合跳、 跑发展综合能 力和竞争意 识。

小学体育课开学教案

小学体育课开学教案 开学安全教育教案【一】 第一节 教育内容:家庭、学校、社会安全 .教育目标: 1、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 2、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 3、进行预防灾害,防“溺水教育的教育。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的学期又开始了,我们将一起开始快乐而有紧张的学习生活,在开学之初,我们首先要提的就是安全,因为不论是国家还是家庭,都希望你们安全的生活和学习。 二、小学生应注意安全的地方: 1、学生讨论。 作为小学生,我们应从哪些方面注意安全? 2、集体归纳。 (1)人身安全,在校园内或公路上不追逐打闹;不在楼道内做游戏;上下楼梯靠右行;劳动时,不挥舞劳动工具,以免误伤他人;不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特别是吸毒者;课外不玩火,不玩火…… (2)交通安全,在公路上不追逐打闹,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交叉路口要注意行人车辆,骑自行车宁慢勿快,上、下坡要下车,通过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3)饮食安全,不饮生水,不吃不卫生的食品,不吃有病的鸡肉、猪肉等,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霉变或过期食品。 四、学生自查哪些方面未做好,今后要加强注意。 第二节 第一课家居安全教育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 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 下面就谈谈家居安全要注意什么: 1、用电安全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 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基的用电常识。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源。 2)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3)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4)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直接救人。 2、安全使用煤气

小学体育优质课教案

小学体育优质课教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小学体育教案 课题:蹲踞式跳远 内容: 1、跳跃:蹲踞式跳远——助跑与踏跳的结合 2、游戏:“十字接力跑” 学习阶段:水平二(五、六年级) 授课教师:王炜平 课的设计说明 单位:柏树岭小学执教人:王炜平学习阶段:水平二(五、六年级) 一、指导思想 本节课以《体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落实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运用激励的语言和多样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形成一种民主、和谐的的师生关系和探究、合作、竞争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诊断功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愉悦的心情,积极主动地完成本课学习目标。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初步掌握蹲踞式跳远——助跑与踏跳的结合技术的动作与方法,做 到动作规范、准确、优美。 2、技能目标:发展学生的弹跳力,体验跳远时的身体动作感受,培养正确的身体姿 势。提高身体协调、灵敏等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勇敢、自信、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学情分析 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和想象力丰富的身心特点,正处在身心发展的

关键阶段,本课以独特的活动器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利用踏板的不同的摆放方法,阶梯性的创设了各种跳跃的难度,通过个人练习、小组合作练习等组织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循序渐进的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内容安排 根据课题“蹲踞式跳远”这一学习目标选择了两个教学内容: 1、跳跃:初步掌握蹲踞式跳远助跑和踏跳的结合的动作方法。在练习中,逐步了解和掌握起跳方法,发展跳跃能力,提高身体协调性。 2、游戏:“十字接力跑”。通过游戏,培养勇敢、自信、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蹬地有力、起跳腿充分蹬伸,双脚落地平稳、轻巧。 教学难点:蹬摆身体协调。 六、教材分析与结构程序 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水平二的水平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多种练习形式,从而发展学生跳跃能力。本课最大特点是突破以往跳跃教材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新颖有趣、形式多样的的学习方式贯穿全课,高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宽松、快乐的气氛中体验运动的乐趣。本人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1、通过开始部分的小游戏和韵律操,充分热身。 2、通过基本部分的上前一步单脚起跳练习和三步起跳练习,从易到难,分层教学,通过小组合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逐步形成一脚用力蹬地起跳,充分蹬伸,发展跳跃能力,提高身体的协调性,为以后的蹲踞式跳远的下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3、通过游戏“十字接力跑”的练习,学生利用接力棒,完成接力任务,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最后学生进行放松动作,进行身心的放松。 课时备课 学习阶段:水平二(五、六年级)执教人:柏树岭小学王炜平

小学体育优质课教案

小学体育优质课教案《立定跳远》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潘集区杨祠小学授课教师:王景强 教学目标: 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每个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创”感受到愉悦, 在愉悦中初步掌握双脚蹬地跃起向远处跳出,并能双脚落地的方法。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培养学生运动兴趣。 二、通过游戏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积极态度,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三、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观察、体验、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并能够乐意接受教师的指导,从而体验成功。 教学重点和难点:双脚起跳,用力向前上方跃起,上下肢协调配合。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青蛙跳吗?他们是怎样跳的呀?你们原地学学好吗? 学生:原地学习青蛙跳。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立定跳远跟我们刚才青蛙跳的姿势很相似,这时候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立定跳远好吗? 设计意图:一个生动学习情景的营造,可以引起学生的新鲜感和亲和感,使他们情不自禁的注入自己的热情,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此活动还让学生达到了热身的效果,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体育兴趣,为下一步学习新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学习新知 1.启发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以“请你跟我这样做”的形式引导学生利用拼板进行跳跃练习,然后提出问题:利用你手中的拼板想想还能有其它的跳法吗?鼓励学生积极创想各种跳跃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经过个人、结伴、小组的积极讨论、交流与实践创想出了各种跳跃的方法。之后,通过学生的展示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立定跳远”。接着,请学生尝试模仿并鼓励其能跳得远。这样,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对立定跳远动作有一个初步的概念。 2.设疑探究:接下来教师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动作要领,此时教师设疑:怎样跳才能跳得远?并请一位动作好且跳得远的学生展示。学生以四人小组通过观察——思考——实践——讨论——交流从而归纳出“两手用力摆,两脚用力蹬,全身协调用力”的动作要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在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通过自身的感受和体验,既掌握了动作要领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了探究的乐趣。 3.提高发展:在学生掌握了动作要领后,教师提出:你能跳多远?组织学生强化学

小学体育课第一课教案

十一小学体育课时计划(水平一) 学校:年级:一年级人数: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1、明确体育课的基本要求。 2、培养师生感情,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3、熟练掌握队形列、路的区别。 学习内容:1、课堂常规要求 2、队形列、路的概念 3、游戏 学习重点:记住要求,理解概念。 学习难点:落实及应用。 学习过程: 一、宣布上课,师生问好(仔细观察是否有人在做其它事情,环视四周5—10秒用眼神加以提醒)。坐下,再一次宣布上课,师生问好。(给同学第一印象,这个老师很严厉,一点小事也逃不过老师的眼睛)。 二、自我介绍: 三、宣布上课内容: 1,本学期的学校体育活动(广播操比赛、运动会,阳光体育运动,体质健康检测) 2,本学期的上课内容(前滚翻、50米跑、接力跑、立定跳远、跳绳、游戏等) 3,体育课的常规要求: 运动服、运动鞋、身上不准带任何尖的硬的东西; 运动服包括(黄色校服、运动裤、T恤衫、)这点男同学比女同学表现好,教学这么多年没见过任何一个男同学穿裙子。 运动鞋包括(波鞋、球鞋、钉鞋、白鞋、布鞋;绝对不允许穿皮鞋、凉鞋,更不允许穿拖鞋)。 身上不准带任何尖的硬的东西包括(铅笔小刀橡皮擦;钢笔手表扎头花。)。 纪律包括不许“讲话乱动和打闹,有事举手再报告”。 四、列、路的区别。(横队与纵队) ①讲解横队的单位是列;纵队的单位是路。 ②提问学生回答列、路的队形。 ③讲解列路的手势。 ④提问学生回答列、路队形的手势。 五、游戏: 灵敏反映(左右)。 ①教法:通过老师口令控制,学生举左右手练习。

②要求:游戏前,屈臂、前举;游戏时,屈臂、上举;反应速度快。 ③重点:举手速度快。 错的,反应慢的,(A唱歌 B跳舞C一边唱歌一边跳舞D先唱歌再跳舞 E俯卧撑15次或者深蹲起20次) 六、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小学体育优质课教案详案

小学体育优质课教案详案 精品文档 小学体育优质课教案详案 课题:蹲踞式跳远 内容: 1、跳跃:蹲踞式跳远——助跑与踏跳的结合、游戏:“十字接力跑” 学习阶段:水平二授课教师:李晓鹏 工作单位:广饶县第一实验小学 课的设计说明 单位:广饶县第一实验小学执教人:李晓鹏学习阶段:水平二 一、指导思想 本节课以《体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落实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运用激励的语言和多样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形成一种民主、和谐的的师生关系和探究、合作、竞争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诊断功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愉悦的心情,积极主动地完成本课学习目标。 二、教学目标 1 / 6 精品文档

1、认知目标:能初步掌握蹲踞式跳远——助跑与踏跳的结合技术的动作与方法,做到动作规范、准确、优美。 2、技能目标:发展学生的弹跳力,体验跳远时的身体动作感受,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提高身体协调、灵敏等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勇敢、自信、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三、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和想象力丰富的身心特点,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本课以独特的活动器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利用踏板的不同的摆放方法,阶梯性 的创设了各种跳跃的难度,通过个人练习、小组合作练习等组织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循序渐进的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四、教学内容安排根据课题“蹲踞式跳远”这一学习目标选择了两个教学内容: 1、跳跃:初步掌握蹲踞式跳远助跑和踏跳的结合的动作方法。在练习中,逐步了解和掌握起跳方法,发展跳跃能力,提高身体协调性。 2、游戏:“十字接力跑”。通过游戏,培养勇敢、自信、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蹬地有力、起跳腿充分蹬伸,双脚落地平 2 / 6 精品文档 稳、轻巧。教学难点:蹬摆身体协调。六、教材分析与结构程序 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水平二的水平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多种练习形式,从而发展学生跳跃能力。本课最大特点是突破以往跳跃教材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新颖有趣、形式多样的的学习方式贯穿全课,高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宽松、快乐的气氛中体验运动的乐趣。本人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1、通过开始部分的小游戏和韵律操,充分热身。

小学水平三体育教案设计

水平三体育教案第一周第1课 教 材 一、理论课 任务1、使学生了解本学期的要求。 2、进一步强调秋冬季体育课注意事项。 3、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如何锻炼身体。 容课的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 间 力 量 次 数 准备部分一、课堂常规(略) 二、宣布本课容 三、点名 1、教师宣布本课容 2、点名 1、学生听 5 弱 1 基本部分一、体育锻炼对身体的 作用 1、提高运动系统的功 能 2、能够促进呼吸和循 环系统功能 3、能促进神经系统的 功能 二、怎样科学锻炼身体 1、教师讲解、回答问题。 2、用讲故事的方式讲给 学生,并用鼓励的语言 让学生多提问,激发学 生的思维 1、学生听,并可 以提问 30 弱 弱 1 1 1 结束部分1、总结 2、下课 1、教师指出本课优点与 缺点 2、师生再见 1、学生听 2、师生再见 2 弱 1

第一周第2课 教材一、跳跃:蹲踞式跳远 二、队列:行进间三种转法 任务1、通过本课使学生逐步掌握跳跃的基本技能、技巧。 2、养学生正确的走姿,进一步熟练行进间三种转法的动作技巧。 3、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精神。 容课的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 间 强 度 次 数 准备部分 一、课堂常规(略) 二、准备部分 1、队列、慢跑 2、徒手操、伸展运动 3、专门性练习 1、体委组织整队 2、教师宣布本课容,任 务 3、教师指挥,口令 4、组织:四列横队 1、学生听口令站 队 2、学生听口令练 习、模仿 7 弱 1 基本部分一、跳跃:蹲踞式跳远 重点:动作协调、蹬跳 有力。 难点:助跑、踏跳、腾 空、落地 二、队列:行进间三种 转法 重点:注意力集中。 难点:动令予令要分 清。 1、教师讲解动作要领、示 2、组织学生练习 3、巡视指导,纠正错误动 作。 4、组织:分组轮换 1、教师讲解动作要领、示 2、织学生练习 3、巡视指导,纠正错误动 作。 1、学生听 2、学生练习 3、纠正错误 1、学生听 2、学生练习 3、纠正错误 20 10 3 中 中 弱 1 1 1 1 结束部分一、放松活动 二、总结 三、下课 1、教师组织领做 2、指出本课优点与缺点 3、组织:四列横队 1、学生模仿 2、学生听,提问

小学体育障碍跑教案

《障碍跑》

障碍跑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为指导思想,结合学生的年龄层次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合作、探究学习为主体,以“30米通过3----4个障碍物的跑”为主要学习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以游戏教学为主,发展个性思维,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课中力求使每一个学生体验学习体育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促使学生身体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设计思路: 本课把体育联系现实生活中去,让学生感知体育来源生活,又高于生活,最终还是应用于生活。以教师带学生参加军训为主线,在模仿消防员叔叔练本领的同时,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越过各种不同的障碍物;同时培养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习消防员叔叔不怕困难,团结合作,勇于进取的精神。在整个学习障碍跑的过程中,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和帮助中学会与人接触和交往,增进同学间的了解,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在交换小组障碍跑的环节中,充分体验不同练习的一种成就感。同时运用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比较牢固的掌握。总体思路力求“新、活”为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完成教学任务。 三、本课特点: 1、对于新教学内容的学习,根据学生的认知和接受能力,采用了“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2、教会学生在快速跑中用不同的方法(钻、跨、跳、绕、爬、)越过不同高度、宽度、障碍物的方法,发展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培养勇敢,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3、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于能力不一样的学生对待过障碍物的方式不一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