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课后思考题

地图学课后思考题
地图学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地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的基本特性:可量测性;直观性;一览性

地图: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数字地图:具有确定坐标和属性特征,按特殊数学法则构成的地理现象离散数据的有序组合。电子地图:数字地图经过可视化处理在屏幕上显示出来的地图。

地图按容分类:普通地图、专题地图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1:5千、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共8中比例尺的普通地图。

地图容:数学基础、地理要素、整饰要素

地图的成图方法:实测成图、编绘成图

计算机制图的基本过程及容:地图设计、数据输入、数据处理、图形输出

第三章.地图投影的基本理论

一. 地图投影变形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为什么说长度变形是主要变形?

答:(1)长度变形面积变形角度变形

(2)由于地图投影上各点是变形时不相同的,我们先从普通的意义上来研究某一点上变形变化的特点,再深入研究不同点上的变形变化规律,便不难掌握整个投影的变化规律。各种变形(面积、角度等)均可用长度变形来表示,因此长度变形时各种变形的基础。

二.什么是长度比、长度变形?什么是面积比和面积变形?什么是角度变形?

答:长度比(u):地面上微分线段投影后长度ds`与它固有长度ds之比值。公式u=ds`/ds 长度变形:长度比与1的差值。公式Vp=u-1

面积比(p):地面上微分面积投影后的大小dF`与它固有面积dF的比值。公式P=dF`/dF 面积变形:面积比与1的差值。公式:vp=P-1

角度变形:某一角度投影后角值B`与它在地面上的固有角值B之间之差的绝对值。

三..地图投影是如何进行分类的?

答:(1)按变形性质分类:等角等面积任意

(2)按投影方式分类:

几何投影:A.按辅助投影面类型分:方位圆柱圆锥

B.按辅助投影面和地球的位置关系分:正轴横轴斜轴

条件投影:条件投影式在几何投影的基础之上,根据某些条件按数学法则加以改造

形成的。分为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圆锥投影多圆锥投影伪方位投影

伪圆柱投影伪圆锥投影

四. 什么是变形椭圆?为什么说变形椭圆能够显示变形的性质和大小?

答:(1)变形椭圆:地面上一点处的无穷小圆(微分圆也称单位圆),在投影后一般成为一个微分椭圆,利用这个微分椭圆能较恰当的、直观的显示变形的性质。

(2)为什么说变形椭圆能够显示变形的性质和大小:在投影中不同位置上的变形椭圆具有不同的形状或大小。等面积投影形状差异很大,等角投影面积变形很大

五. 将地球仪和世界地图进行比较,观察它们的经纬网和陆地轮廓(如格陵兰、澳大利亚)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

答;

第四章.几种常见的地图投影

一.试说明方位投影的投影变形及变形规律。

答:投影表象:纬线投影后成为同心圆弧,经线投影后成为交与一点的直线束,夹角与经差成正比。

投影变形及变形规律:等变形线是圆形

二.墨卡托投影具有什么特性和用途?

答:特性:横轴等角割圆柱投影,圆柱割地球与两条等高圈上,投影后两条各线上没有变形,中央经线上长度比小于1(0.9996)。

用途:航海图,赤道附近各种比例尺地图,时区图,宇航图等。

三..高斯投影的投影条件、变形情况及用途。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与高斯投影相比较,有哪些优点?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高斯投影的条件:中央经线和赤道投影后为相互垂直的直线,且为投影的对称轴;投影具有等角性质;中央经线投影后保持长度不变。

高斯投影变形情况:中央经线上没有变形;除中央经线上长度比为1以外,其他任意点上长度比均大于1;在同一条纬线上,离中央经度越远,变形越大;同一条经线上,纬度越低,变形越大;没有角度变形;长度比的等变形线平行于中央子午线。

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与高斯投影相比较优点与它们之间的关系:相同点:与高斯投影比较,除等角条件及中央子午线投影为纵坐标轴这两个投影条件与高斯投影相一致外,其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一集坐标轴的指向与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也一致。区别:UTM投影中,中央子午线投影长度比不再是1,而是0.9996。高斯投影适合于幅员广阔的国家和地区,但

其不足之处在于长度变形较大,导致面积变形也过大,尤其是在投影的边缘地区。而UTM 投影由于采用了0.9996作为中央子午线的投影长度比,是整个投影带的投影长度比普遍的减小了万分之四,并显著地减小了边缘地区的长度变形,在低纬度地区这种效果更为明显。

第五章地图投影的应用和变换

一.地形图、区域地图、世界地图常采用什么地图投影?

地形图:各国的地形图都采用等角横切(割)圆柱投影,极少数用兰勃特(等角圆锥)投影;区域地图:根据位置、大小及区域形状来选择。极地附近宜选择方位投影,中纬度地区宜选择圆锥投影,赤道附近宜选择圆柱投影。区域形状来说,接近圆形的可选择方位投影,东西延伸的区域,在赤道附近用圆柱投影,在中纬度地区用圆锥投影;南北延伸的地区多选用行圆柱投影。

世界地图: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正切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任意伪圆柱投影、正轴等角割圆柱投影

二.举例说明选择地图投影的一般原则。

1,制图区域:位置、大小及区域形状。就位置而言,极地附近宜选择方位投影,中纬度地区宜选择圆锥投影,赤道附近宜选择圆柱投影。

2,地图用途:何种性质、精度及使用方式。就使用方式来说,桌面用图常使用斜方位定向,挂图则一般不允许斜方位定向。

3,地图投影本身的特点:变形性质、变形大小与分布、地球几点的表象、特殊线段的形状。

三.地图投影变换有哪些方法?

1.解析变换法:反解变换法、正解变换法、综合变换法。

2.数值变换法

3.数值-解析变换法

第六章地图数据

一.地图制图数据的主要数据源有哪些类?他们在制图中各起什么作用?

用于制图的数据来源于地图资料、影像资料、统计资料和各种文字资料。

地图资料是编图所用资料的主要来源,它包括:地形图、各种专题地图、全国性的指标图、国界(系列)样图。

影像资料包括卫星像片、航空像片和地面摄影像片。它们是测制大比例尺地图和更新地图的基本资料。

统计资料是制作地图中一个重要类别地图——统计地图的基本依据。

用于编图的文字资料有以下几类:地理考察资料、各种区划资料、政府文告、报刊消息、各种地理学文献。

二.什么是矢量数据?

矢量数据就上代表地图图形的各离散点平面坐标的有序集合。

三.什么是栅格数据?

将地图的制图区域的平面表象按一定的分辨率做行和列的规则划分,就形成了一个栅格列,其中每个扎个也称像元或像素,各个像元可用不同的灰度值来表示,有平面表象对应位置上

像元灰度值所组成的矩阵形式的数据就是栅格数据。

第七章:地图符号

一..地图符号的实质和基本功能是什么?

地图符号属于表象性符号。它以其视觉形象指代抽象的概念。地图符号的形成实质上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的过程,是对制图对象的第一次综合。

二.地图符号如何分类?

1.按符号表现的制图对象的几何特征分类:点状符号、线状符号、面状符号。

2.按符号与地图比例尺的关系分类:依比例符号、不依比例符号和半依比例符号。

3.按符号表示的地理尺度分类:定性符号、等级符号和定量符号。

4.按符号的形状特征分类:几何符号、艺术符号、线状符号、面状符号、图表符号、文字符号、色域符号。

三.地图符号有哪些基本视觉变量?它们的含义是什么?

视觉变量包括形状、尺寸、方向、明度、密度、结构、颜色和位置。

1.形状:对于点状符号来说,形状就是符号的外形,可以是规则图形,也可以是不规则图

形;对于线状符号,形状是指构成线的那些点的形状,而不是线的外部轮廓。一个面积相同的图形元素可以取无数种形状,所以形状变量围极大,是产生符号视觉差别的最重要特征之一。面状符号没有形状变化。

2.尺寸:点状符号的尺寸是指符号整体的大小,即符号的直径、宽、高和面积大小。对于线状符号,构成它的点的尺寸变了,线宽的尺寸自然也改变了。尺寸与面积符号围轮廓无关。

3.方向符号的方向指点状符号或线状符号的构成元素的方向,面状符号本身没有方向变化,但它的部填充符号可能是点或线,也有方向。方向变量受图形特点的限制较大,如三角形、方形有方向区别,而圆形就无方向之分。

4、明度:指符号色彩调子的相对明暗程度。明度差别不仅限于消失色,也是彩色的基本特征之一。需要注意的是,明度不改变符号部像素的形状、尺寸、组织、不论视觉能否分辨像素,都以整个表面的明度平均值为标志。明度变量在面积符号中具有很好的可感知性,在较小的点、线符号中明度变化围就比较小。

5.密度:指在保持符号表面平均明度不变的条件下改变像素的尺寸和数量。它可以通过放大或缩小符号图形的方式体现。当然,对于全白或全黑的图形是无法使用密度变量的。

6.结构:结构变量指符号部像素组织方式的变化。与密度的不同在于它反应符号部的形式结构,即一种形状的像素的排列方式或多种形状、尺寸像素的交替组合和排列方式。结构虽然是指符号部基本图解成分的组织方式,需要借助其他变量来完成,但仅依靠其他变量无法给出这种差别,因而也应列入基本的视觉变量之中。

7.颜色:颜色作为一种变量除同时具有明度属性外,还包括两种视觉变化,即色相和饱和度变化,它们可以分别变化以产生不同的感受效果。色相变化可以形成鲜明的差异,饱和度变化则相对比较含蓄平和。

8.位置:在大多数情况下,位置是由制图对象的地理排序和坐标所规定的,是一种被动因素,因而往往不被列入视觉变量。但实际上位置并非没有制图意义,在地图上仍然存在一些可以在一定围移动位置的成分。如某些定位于区域的符号、图表或注记的位置效果;某些制图成分的位置远近对整体感的影响等。所以从理论讲,位置仍然是视觉变量之一。

四.有哪些基本因素影响地图符号设计?

1.地图容

2.资料特点

3.地图的使用要求

4.所需的感受水平

5.视觉变量

6.视力及视觉感受规律

7.技术和成本因素

8.传统习惯与标准。

五.地图符号设计有些什么基本要求

1.图案化

2.象征性

3.清晰性

4.系统性

5.适应性

6.生产可行性

第八章.地图容的表示方法

一.普通地图的容包含哪几部分?

普通地图由数学要素、地理要素、辅助要素

二.海洋中表示深度点的表示同陆地高程点的表示有什么不同?

水深注记是水深点深度注记的简称,它类似于陆地上的高程点。但是,水深点不标点位,而是用注记整数位的几何中心来代替;可靠地,新测的水深点用斜体字注出,不可靠的、旧资料的水深点用正体字注出;不足整米的小数位用较小的字注于整数后面偏下的位置,中间不用小数点。高程点则标出点位,不分新旧点,不足整米处可用小数表示。

三.等高线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点的连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1.位于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高程相等

2.等高线是封闭连续的曲线

3.等高线图形与实地保持几何相似关系

4.在等高距相等的情况下,等高线愈密,坡度愈陡,等高线愈稀,坡度愈缓。

四.等高线如何分类?各自的特点是怎样的?

地图上的等高线分为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助曲线。

首曲线又叫基本等高线,是按基本等高距由零点起算而测绘的,通常用细实线描绘。

计曲线又称加粗等高线,是为了计算高程方便加粗描绘的等高线,通常是每隔四条基本等高线描绘一条计曲线,它在地形图上加以加粗的实线表示。

间曲线又称半距等高线,是相邻两条基本等高线之间补充测绘的等高线,用以表示基本等高线不能反映而又重要的局部形态,地形图上常以长虚线表示。

助曲线又称辅助等高线,是在任意的高度上测绘的等高线,用于表示那些别的等高线都不能表示的重要微小地貌形态。因为它是任意高度的,故也叫任意等高线,但实际上助曲线多绘在基本等高距1/4的位置上。地形图上助曲线是用短虚线描绘的。

五.为什么要使用地貌符号?地貌符号如何分类?

等高线法是一种不连续的分级法,用等高线表示地貌时仍有许多微小地貌无法表示,或受地图比例尺的限制,需要用地貌符号来表示。可分为,一般的地貌符号、岩溶地貌符号、火山地貌符号、沙地地貌符号、冰雪(蓝色)符号。

六.围法和质底法有什么异同点?

质底法表示的是布满全区的面状分布现象,分类以布满全区的现象为对象,图面不可能有空白,图斑也不可能有交叉和重叠;围法表示的是各自独立的间断成片现象,无这些现象的地方出现空白,现象有重叠分布的,图斑也就会产生重叠和交叉。

第十章.地图色彩设计

一.什么是加色混合?什么是减色混合?

加色法混合即色光的混合;利用色料混合或颜色透明层叠合的方法获得新的色彩,称为减色法混合.

二.地图上运用色彩起什么作用?

1.色彩的运用简化了地图符号系统

2.丰富了地图容

3.提高地图容表现的科学性

4.改善地图语言的视觉效果

5.提高地图的审美价值。

三.地图色彩设计有哪些要求?

1.地图色彩设计与地图的性质、用途相一致

2.色彩与地图容相适应

3.充分利用色彩的感觉与象征性

4.和谐美观、形成特色。

第八章

海洋中深度点的表示与陆地高程点的表示的不同:

为什么使用地貌符号:

地貌符号的分类依据:

围法:是用真实的或隐含的轮廓线表示现象的分布围,在围在使用颜色、网纹、符号乃至注记等手段区分其质量特征。(只表示现象的数量特征,不表示其数量特征)

质地法:表示连续的分布、满布于整个区域围的面状现象。(用样是在轮廓界限使用颜色、网纹、符号、注记等表示现象的质量特征)

十二章地图综合

一.什么是制图综合?

在地图用途、比例尺和制图区域地理特点等条件下。通过对地图容的选取、化简、概括和关系协调,建立能反映区域地理规律和特点的新的地图模型。

二.制图选取有什么方法?他们各自有什么优缺点?如何联合运用?

1.资格法:是以一定的数量或质量标志作为选取的标准(资格)而进行选取的方法。优点:

标准明确、简单易行;缺点:第一,资格法只用一个标志作为衡量选取的条件,然而,一个标志常常不能全面衡量出物体的重要程度,第二,按同一个资格进行选取无法预计选取后的地图容量,当然很难控制各地区间的对比关系。

2.定额法:是规定出单位面积应选取的制图物体的数量而进行选取的方法。优点:可以保

证在不影响易读性的前提下时地图的具有相当丰富的容。缺点:无法保证在不同地区保留相同的质量资格。

3.联合运用:主题运用资格法,用定额法作为补充或配合使用。

三.对制图物体进行形状概括时使用什么方法?

形状概括可以定义为删除制图对象的图形的不重要的碎部,保留或适当夸大其重要特征,使制图对象构成更具有本质的特性的明晰的轮廓。制图物体的形状概括通过删除、合并、夸大实现。

四.影响制图综合的基本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时怎么影响制图综合的?

制图综合的程度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地图用途、比例尺、景观条件、图解限制和数据质量等。

1.地图用途:编制任何一幅地图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读者对象,读者的年龄和知识结构,

读者使用该地图的方法等因素直接决定地图容和表示法的选择,同时对制图综合的方向和程度有决定性地影响。

2.地图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决定着实地面积反映到地图上面积的大小,它对制图综合的制

约反映在综合程度、综合方向和表示方法诸方面。

3.景观条件:景观条件制约着制图对象的重要程度,这反映在同样的制图对象在不同的景

观条件下具有不同的价值。

4.图解限制:物理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三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决定了常常采

用的图形尺寸、规格、色彩的亮度差以及地图的适宜容量。

5.数据质量:数据质量指的是制图资料对制图综合的影响。

五.制图物体选取结果应符合哪些选取规律?

1.制图物体的密度越大,其选取标准定到最低,但被舍弃目标的绝对数量越大。

2.选取遵守从主要到此要、从大到小的顺序,在任何情况下舍去的都应是较小的、次要的

目标,而把较大的、重要的目标保留在地图上,使地图能保持地区的基本面貌。

3.物体紧密系数损失的绝对值和相对值都应从高密度向低密度去逐渐减少。

4.在保持个密度区之间具有最小的辨认系数的前提下保持个地区间的密度对比关系。

六.制图物体概括结果应表现出哪些基本规律?

1.舍去小于规定尺寸的弯曲,夸大弯曲特征,保持图形的基本特征。

2.保持各线段上的曲折系数和单位长度上的弯曲个数的对比。

3.保持弯曲图形的类型特征。

4.保持制图对象的结构对比。

5.保持面状物体的面积平衡。

七.地形图上的等高距是如何确定而来的?

等高线间的登高差成为等高距,它的大小直接影响地貌表示的详细程度。

等高距与地面倾斜角间的关系表示为

h=aM(tanα)/1000h-以m为单位的地貌等高距,α-地面倾斜角,a-以mm为单位的等高线间隔,M-地图比例尺分母。

为了保证地图的统一,每一种比例尺地图只能有一种或两种等高距,但在同一幅地图上只能采用一种等高距,且不同比例尺的等高距之间应保持简单的倍数关系。

八.试述地图上表示境界线的一般方法。

地图上的境界线是不同的点线符号,为了增强其明显性,还可以配合色带符号。

1.境界线按实地位置描绘,其转折用点或实线段绘出,境界交汇处也应当是点或实线。

2.陆地上不与其他地物重合的境界线应连续绘出,其符号轴线为境界的正确位置。

3.不同等级的境界重合时只会高级境界的符号。

4.境界沿河流延伸的时候,表示境界有如下几种情况:①,以河流中心线分界,当河流能

容纳境界符号时,境界符号应连续不间断的绘出;河绘不下境界符号时,应沿河流两侧分段交替绘出,但色带应按河流中心线连续绘出。②,沿河流一侧分界时,境界符号沿一侧不间断绘出。③,共有河流时,不论河流图形的宽窄,境界符号都不绘在河中,而

交替绘在河流的两侧,河中的岛屿用注记标明其归属。

5.境界两侧的地物符号及其注记都不要跨越境界线,保持在各自的一方。

第十六章电子地图

一.什么叫电子地图?它有哪些特点?

电子地图是利用数字地图制图技术而形成的地图新品种,它指以数字地图为基础,以多媒体显示地图数据的可视化产品。

特点:动态性、交互性、无级缩放性、无缝拼接、多尺度显示、地理信息多维化表示、超媒体集成、共享性、空间分析功能。

二.电子地图有哪些种类?

1.单机或局域网电子地图

2.CD-ROM或DVD-ROM电子地图

3.触摸屏电子地图

4.个人数字助理(PDA)电子地图

5.互联网电子地图

三.试述地图电子的工艺流程。(教材P397页)

十七章地图分析与应用

1试述地图分析的含义及其在地图学中的地位

地图分析就是把地图表象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我们感兴趣的客体,利用地图上所载负的客观实体信息用各种技术方法对地图表象进行分析解译探索和揭示它们的分部联系和演化规律预测发展前景

地图分析是地图应用的核心,地图应用的目标主体是地图

2地图分析在地学研究中有哪些作用

(1)研究各种现象的分布规律(2)研究各种现象的相互联系(3)研究各种现象的动态变化(4)利用地图进行预测预报(5)利用地图进行综合评价(6)利用地图进行区划和规划(7)利用地图进行国土资源研究

3地图分析的基本途径是什么

单地图分析(1)对原有制图表象进行研究(2)变换地图表象的研究(3)地图表象的分解

系列地图或地图集分析(1)把不同比例尺的地图放在一起研究(2)把不同主题的地图放在一起研究(3)把不同时间的地图放在一起研究(4)把类似的地图放在一起研究

4底图分析有哪些技术手段

目视研究(2)量算研究(3)半自动化辅助研究(4)自动化研究

14章地图编辑编绘

地图编辑工作的基本任务

设计阶段编辑是工作体,亲自研究地图生产任务,生产过程中指导作业员学习编辑文件,原图送到印刷场所协助工艺员制定印刷工艺,出版后收集读者对该图意见

试述普通地图地图大纲的基本容

1概述2地图的数学基础3分幅的图画设计4制图区域地理说明5制图资料6制图工艺方案7地图容的选择和图示图例的设计8各要素的制图综合9检查验收的规定10地图出版11附件

专题地图大纲特点

1有一个或一组明确的主题2专题要素是由普通地理要素承载的因此要有地理底图3色彩成为地图重要表示手段

数字地图有哪些优越性

1可以方便地应用于计算机读取分析和计算统计等方面2易于校正编辑和编辑和复制更新3数字地图的容量大,它只受计算机存储容量的限制,因此可以包含比一般模拟地图更多的地理信息4易于存储并在集存过程中不变形5成图速度快品种多便于远程传输和共享等

15章地图集

什么是地图集它有什么特点

为了统一用途和服务对象,依据统一的编制原则而系统汇集的一组地图编制成册成为地图集

特点:有着共同的,协调而完整的表示方法;表示不同容的各类地图的比重,各图间的相互协调配合都符合逻辑性和系统性;图幅的配置和图例的表示有着一致的规格和原则;各地图容的取舍,制图综合的要求有统一规定;地图集各地图的投影和比例尺都经过详细研究选择使用;各地图的编排次序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地图集分类

1按其包括的制图区域围分类

2按其容特征分类普通地图集,专题地图集,综合性地图集

3按其用途分类教学用地图集,参考用地图集

习题答案《地图学原理与方法》地图制图学.doc

一、判断题 1.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Y 2.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而作为信息的载体,只能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 3.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图例等。 4.实测成图法一直是测制大比例尺地图最基本的方法。Y 5. 磁坐偏角指磁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以坐标纵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负,西偏为正。) 6. 一般情况下真方位角(A)、磁偏角(δ)、磁方位角(Am)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Am+δ。 8. 城市规划、居民地布局、地籍管理等需要以小比例尺的平面地图作为基础图件。 10.方位角是由标准方向线北端或者南端开始顺时针方向到某一直线的夹角。 11.地球体的数学表面,也是对地球形体的二级逼近,用于测量计算的基准面。Y 12.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Y 13.在地理学研究及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通常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看,采用地心经纬度。Y 14.1987年国家测绘局公布: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取代《黄海平均海水面》,其比《黄海平均海水面》下降29毫米。 15.球面是个不可展的曲面,要把球面直接展成平面,必然要发生断裂或褶皱。Y 16.长度比是一个常量,它既不随着点的位置不同而变化,也不随着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17.长度变形没有正负之分,长度变形恒为正。 18. 面积变形有正有负,面积变形为零,表示投影后面积无变形,面积变形为正,表示投影后面积增加;面积变形为负,表示投影后面积缩小。Y 19.制1:100万地图,首先将地球缩小100万倍,而后将其投影到平面上,那么1:100万就是地图的主比例尺。Y 20.在等积圆锥投影上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自投影中心向外逐渐增大。 21. 无论是正轴方位投影还是横轴方位投影或是斜轴方位投影,他们的误差分布规律是一致的。Y 22. 等角正轴切圆柱投影是荷兰地图学家墨卡托于1569年所创,所以又称墨卡托投影。Y 23. 等积投影的面积变形接近零。Y 25. 按基本等高距的二分之一高程绘出的等高线称为助曲线。 26. 经线在任何球心投影中的表象都是直线。Y 27. 一般情况下,等角航线是与所有经线相交成相同方位角的大圆弧线,它在圆柱投影上的表象是直线。 28. 不同地点的磁偏角是不相同的,同一地点的磁偏角是相同的。 29. 水准面有无数个,而大地水准面只有一个。Y 31. 等角航线是地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航线。 34.目前我国各地高程控制点的绝对高程起算面是1956黄海平均海水面。 35. 磁偏角只随地点的不同而不同。 36. 地图比例尺是决定地图概括数量特征的主要因素。Y 37. 地图的内容受符号的形状、尺寸、颜色和结构的直接影响,并制约着概括程度和方法。Y 38. 面状符号表达空间上具连续两维分布的现象的符号。具定位特征,为依比例符号。Y 39. 众数是最佳的数字统计量,以一个群体中出现频率最大的类别定名。Y 40. 面状符号的结构中,颜色变量起很大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颜色变量是形状变量的组合。 41. 光的三原色又称加色原色:黄、品红、青 42. 暖色来自于蓝、青和绿等色。感觉显得稳定和清爽。它们看起来还有远离观众的效果。 43. 色彩与人的情感或情绪有着广泛的联系,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又赋予色彩以各自含义和象征。Y

2018版毛概重点章节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5.1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2、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是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5.2如何把握理论的主要容 1、解放思想、实事的思想路线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党的基本路线 4、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 5、三步走战略 6、改革开放理论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8、“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9、一国两制 10、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 5.3如何认识理论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继承和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8.1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 对社会主义矛盾的科学判断,是制定党的路线方针的基本依据。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根据社会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和深化。 1、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求同当前经济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历史决议》对我国社会主

要矛盾作了科学表述“我国需要解决的矛盾,已经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之间产生的矛盾” 3、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依据有下面三个方面: ①经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②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 ③影响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8.2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新时代的涵: ○1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注意伟大胜利的时代。 ○2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 ○3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4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5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新时代的意义 ○1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2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社会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3从人类文明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矿物岩石学思考题标准答案

矿物岩石学思考题答案 1、什么是晶体?晶体和非晶体有何区别? 晶体: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 或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成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 区别:在内部结构上:晶体具有格子状构造,质点的排列既有短程有序性,又具有长程有序性;非晶质体则不具有格子状构造,质点的排列只具有短程有序性,不具有长程有序性。 在外形上: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多面体形状,非晶质体多为无定形体。在物性上:非晶质体不具有确定的熔点,晶体具有固定熔点。 在分布上:由于晶体比非晶体稳定,所以晶体的分布更广泛,自然界的固体物质绝大多数是晶体。 2、什么是空间格子,包括哪些要素? 在晶体结构中找出相当点,再将相当点按照一定的规律连接起来就形成了空间格子。相当点在三维空间作格子状排列,我们称为空间格子。要素:结点、行列、结点间距 3、什么是面网,面网密度与面网间距之间的关系。 结点在平面上的分布即构成面网。面网密度与面网间距成正比. 4、什么是面角,如何理解面角恒等定律? 面角:相邻晶面法线的夹角。 由于晶体的对称性及规则性,所有相对应晶面的面网及面网夹角是固定不变的相等的角。 5、形成晶体有哪些方式?

①液相转变为晶体;②固相转变为晶体;③气相转变为晶体; 6、在晶体的形成方式中,固相与固相之间有哪些转变方式? 1同质多像转变;2原矿物晶粒逐渐变大;3固溶体分解;4变质反应;5由固态非晶质体结晶 7、层生长理论和螺旋生长理论区别与联系是什么,现实中有哪些现象可以证明这两个生长模型? 联系:都是层层外推生长;区别:生长新的一层的成核机理不同。有什么现象可证明这两个生长模型? 现象:环状构造、砂钟构造、晶面的层状阶梯、螺旋纹。 8、晶体的生长的实验方法有哪些?并说出它们之间的区别。 水热法、提拉法。 区别:水热法,将高温的饱和溶液带至低温的结晶区形成过饱和析出溶质使籽晶生长;提拉法,熔体-晶体面上面晶体的温度低于相变点,下面熔体的温度高于相变点,使晶体生长(相变)恰好在熔体-晶体界面处进行。 9、对称的概念;晶体的对称和其它物质的对称有何本质区别? 对称:是指物体相同部分作有规律的重复。 区别:首先,由于晶体内部都具有格子构造,通过平移,可使相同质点重复,因此,所有的晶体结构都是对称的; 其次:晶体的对称受格子构造规律的限制,因此,晶体的对称是有限的,它遵循“晶体对称规律” 最后,晶体的对称不仅表现在外形上,还表现在物理、化学性质上。

地图学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地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的基本特性:可量测性;直观性;一览性 地图: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数字地图:具有确定坐标和属性特征,按特殊数学法则构成的地理现象离散数据的有序组合。电子地图:数字地图经过可视化处理在屏幕上显示出来的地图。 地图按容分类:普通地图、专题地图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1:5千、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共8中比例尺的普通地图。 地图容:数学基础、地理要素、整饰要素 地图的成图方法:实测成图、编绘成图 计算机制图的基本过程及容:地图设计、数据输入、数据处理、图形输出 第三章.地图投影的基本理论 一. 地图投影变形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为什么说长度变形是主要变形? 答:(1)长度变形面积变形角度变形 (2)由于地图投影上各点是变形时不相同的,我们先从普通的意义上来研究某一点上变形变化的特点,再深入研究不同点上的变形变化规律,便不难掌握整个投影的变化规律。各种变形(面积、角度等)均可用长度变形来表示,因此长度变形时各种变形的基础。 二.什么是长度比、长度变形?什么是面积比和面积变形?什么是角度变形? 答:长度比(u):地面上微分线段投影后长度ds`与它固有长度ds之比值。公式u=ds`/ds 长度变形:长度比与1的差值。公式Vp=u-1 面积比(p):地面上微分面积投影后的大小dF`与它固有面积dF的比值。公式P=dF`/dF 面积变形:面积比与1的差值。公式:vp=P-1 角度变形:某一角度投影后角值B`与它在地面上的固有角值B之间之差的绝对值。

课后思考题-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课后思考题: 1.如何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人民的需要,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中国,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政治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 第一,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近代中国历史反复证明,企图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使中国实现现代化,根本行不通。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正确方向,才能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进步,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历来是中国各族人民最关切的头等重要的大事。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凭借其丰富的执政经验和驾驭全局的能力,统筹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够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稳定。 第三,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且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差异较大,面临着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在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顺利解决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才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共建美好未来。 第四,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只有以坚强的政治核心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才能保证我国真正走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一个能够吧人们组织起来、团结起来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政治核心。 在中国,要团结凝聚全国各族人民,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关键在党。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是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中国各族人民从亲身的经历中深切认识

岩石学2思考题

岩石学2思考题 1.试从成因角度阐述沉积岩的定义 2.与岩浆岩相比,沉积岩有哪些显著特征(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构造、分布等方 面)? 3.试评述国内外在沉积岩基本岩石类型的划分方案。 4.试述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的表现形式及其影响因素? 5.说明造岩矿物在风化带中的稳定性顺序,怎样解释这个顺序? 6.试述长石类矿物的风化稳定性和一般风化过程。 7.以花岗质岩浆岩为例说明矿物在风化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产物。 8.试述母岩风化过程中元素迁移的顺序及影响元素迁移能力的主要因素。 9.试述母岩在风化过程的阶段性和分带性? 10.试述母岩风化产物的主要类型。 11.风化壳的定义及其地质意义? 12.试述影响碎屑物质在流水中搬运和沉积作用的主要因素。 13.雷诺数(Re)的含义及其水力学解释在地质中的应用。 14.佛罗德数(Fr)的含义及其水力学解释在地质中的应用。 15.碎屑物质在流水中搬运方式有哪几种?试说明跳跃搬运机理和悬浮搬运、沉积的机理。 16.试以龙尔斯特龙图解为例,说明碎屑颗粒的搬运、沉积与流速的关系。 17.试述斯托克沉速公式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 18.碎屑物质在流水搬运过程中将发生哪些变化? 19.何谓沉积分异?机械沉积分异的规律和模式如何? 20.试述碎屑物质在沉积的水盆地(海盆)中搬运、沉积作用的特点。 21.与流水搬运、沉积作用相比,风和冰川的搬运、沉积作用各有哪些显著特点? 22.何谓牵引流、重力流?二者在搬运和沉积方面各有什么特点? 23.什么是胶体溶液?它的搬运和沉积作用的方式和控制因素是什么? 24.试述真溶液的搬运和沉积作用。 25.溶度积、PH值、Eh值对溶解物质的搬运、沉积有何影响?请举例说明。 26.试以碳酸盐矿物的溶解、沉积为例,说明水体中CO2溶解度对其的影响。 27.何谓化学分异作用?试述它的影响因素及其模式。 28.试述机械沉积分异和化学沉积分异的关系及其在地质中的意义。 29.试述沉积后作用的概念及其研究的意义。 30.沉积后作用可分哪几个阶段?试述各阶段的概念及其在时间上、空间上(深度)的变化范 围。 31.试述成岩作用的物化环境(T、P、PH、Eh)特点,及各类沉积物在此阶段的变化情况。有 何典型自生矿物生成?它有何环境意义? 32.试述后生作用阶段的物化环境、沉积物变化情况及新生矿物特点。 33.试述表层成岩作用特点及其与风化作用的区别。 34.试从原始物质、搬运方式、沉积作用及成岩后生作用等方面说明碎屑岩、粘土岩、化学 岩和生物化学岩的形成作用。 35.试述压实作用、压溶作用的含义及识别标志。 36.何谓溶解作用?它们在岩石薄片中如何识别? 37.试述砂岩中氧化硅胶结物的类型、特征及形成环境以及氧化硅胶结物的可能来源。 38.试述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的类型、形成条件及物质来源。 39.试述碎屑岩中交代作用和溶蚀作用的含义,发生的时期,交代作用的证据,有哪些常见

地图学复习习题解最终版

地图及地图学概述 数字地图:存储于计算机可识别的介质上,具有确定坐标和属性特征,按特殊数学法则构成的地理现象离散数据的有序组合。 电子地图:数字地图经可视化处理在屏幕上显示出来的地图。 地图有哪些基本特征 由特殊的数学法则产生的可测量性;由使用地图语言表示事物所产生的直观性;由实施制图综合产生的一览性。 我国存留的年代最早的是什么地图 我国存留的地图中,年代最早的当属20世纪80年代在天水放马滩墓中发现的战国秦(公元前239年)绘制于木板上的《邽县地图》。 地图包括哪些内容 地图内容可分成三个部分:数学基础、地理要素、整饰要素。 地图有哪些分幅编号系统计算分幅和编号 通常有矩形分幅和经纬线分幅两种分幅形式。常见的编号方式有自然序数编号和行列式编号。横列号 =[ ] + 1 纵行号 = [ ]+31 (东经) 地图成图方法有哪几种用传统的方法编绘地图、计算机地图制图。 计算机制作地图的基本过程和基本内容以计算机及由计算机控制的输入、输出设备为主要工具,通过数据库技术和数字处理方法实现的地图制图称为计算机地图制图。分为四个阶段:地图设计、数据输入、数据处理、图形输出。 地图投影及常见的投影 长度比:地面上微分线段投影后长度ds'与它固有长度ds之比值。 面积比:地面上微分面积投影后的大小dF'与它固有的面积dF之比值。 长度变形:长度比与1之差值。 面积变形:面积比与1之差值。 角度变形:某一角度投影后角值β'与它在地面上固有角值β之差的绝对值。 主比例尺:在计算机地图投影或制作地图时,将地球椭球按一定比率缩小而表示在平面上,这个比率称为地图的主比例尺,或称普通比例尺。 局部比例尺:地图上除保持主比例尺的点或线以外其他部分的比例尺。 变形椭圆:变形椭圆的意思是,地面上一点处的一个无穷小圆——微分圆(也称为单位圆),在投影后一般地成为一个微分椭圆,利用这个微分椭圆能较恰当地、直观地显示变形的特征。解析变换:找出两投影间坐标变换的解析公式。 数值变换:利用两投影间的若干离散点,用数值逼近的理论和方法来建立两投影间关系。地图投影的分类:按投影的变形性质,可将地图投影分为等角投影、等面积投影、任意投影。按投影方式分类:几何投影(按辅助投影面的类型划分: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圆锥投影;按辅助投影面和地球体的位置关系划分:正轴投影、横轴投影、斜轴投影;按辅助投影面与

课后思考题

《交通管理与控制》综合思考题 1. 交通管理与控制的概念是什么?P1 2. 交通管理与控制的目的、原则和方法各是什么?P2 第一篇交通管理 第一章全局性管理与局部性管理 3. 车辆管理的基本方法是什么?P15 4. 什么是车辆运行规则?它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P17 5. 对进入高速公路的车辆及车辆运行作了哪些规定?P20 6. 试述交通系统管理与交通需求管理的特点及其措施?P23 7. 交通需求管理策略有哪些?以及各策略的内容和意义。 交通需求管理主要有以下五种策略: (1)优先发展策略:优先发展道路利用率高,污染低的交通出行方式,并实施优先通行策略,以减轻道路交通压力;(2)限制发展策略:适当限制低道路利用率的交通方式的发展;(3)禁止出行策略:在某段时间、在某些区域、对某些车辆实施禁止出行或通行;(4)经济杠杆策略:对鼓励的交通行为制定较低的收费价格,对限制的交通行为制定较高的收费价格;(5)交通流量时间、空间均衡:采取错时上班、弹性工作制、夜间货运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削峰填谷,避开交通高峰和交通流量集中所造成的交通压力。 第二章行车管理 1. 控制行驶车速的方法有哪些?P28 2. 试比较单向交通与变向交通的特点及其实施条件?P29~31, P33~32 3. 禁行管理有哪些情形?P35 第三章步行管理 1. 人行横道的作用及其标线的含义是什么?设置人行横道的基本原则有哪些?36~37 2. 一般哪些位置应设置人行信号灯?P39~40 3. 设置人行天桥及地道的条件有哪些?P41 第四章停车管理 1. 何谓路边存车,何谓路外存车?P42,43 2. 停车场出入口道的设计原则及其交通组织方式是什么?P43 3. 临时停车管理需考虑哪些问题?P44 第五章平面交叉口管理 1. 平面交叉口的分类方法及其类型有哪些?交叉口实施科学管理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P45 2. 请说明何谓视距三角形,及其绘制的方法。P46 3. 什么是交叉口的优先控制?单向停车控制设置条件是什么?多向停车控制设置依据 有哪些?P49~50 4. 根据道路条件和交通条件如何来选择交叉口的管制方式?P51

高级岩浆岩石学复习题 答案

一、岩浆岩的成因 1.岩浆岩成因包括哪两个基本过程?什么是原生岩浆和演(进)化岩浆?什么是部分熔融?固体地幔与地壳发生部分熔融产生原生岩浆的基本原因是什么? 岩浆岩成因包括岩浆的起源与演化。 岩浆的起源:在合适的温压条件下地壳或上地幔发生部分熔融,产生原生岩浆的作用过程。 岩浆的演化:就是原生岩浆通过各种作用派生为多种多样进化岩浆及岩浆岩的过程。 其中主要发生了分异作用,岩浆混合作用和同化混染作用。 原生岩浆:是由地幔或地壳岩石经熔融或部分熔融作用形成的成分未发生变异的岩浆 进化岩浆:经分异作用产生的派生岩浆又可成为进化岩浆 导致固体地幔/地壳发生部分熔融的基本原因 (1)地温异常:由于软流圈上隆、地幔柱上升、或板块俯冲引起地温异常,超过源岩的固相线温度(即起始熔融温度)。 (2)挥发份的加入:由于挥发份的加入使源岩的固相线温度降低。三种体系。 (3)压力改变:由于地幔对流、拆沉、去根作用或大断裂诱发的减压熔融;在某些情况下,增压也可以引起部分熔融,增压熔融。 2.控制原生岩浆类型与成分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源岩及源区的性质和组成; (2)起源温度与熔融程度; (3)起源压力与深度; (4)挥发份的类型及含量 3.岩浆的三大源区指的是什么?这些不同源区分别能产生哪些岩浆? (1)地幔岩浆:各类玄武岩浆(碱性玄武岩浆、拉斑玄武岩浆),金伯利岩浆、碳酸岩浆。 (2)陆壳岩浆:花岗岩类岩浆 (3)俯冲洋壳:埃达克岩浆、钙碱性或岛弧拉斑质岩石组合(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 4.解释相图中以下名词:固相线温度与固相线矿物,液相线温度与液相线矿物,熔融

沉积岩石学复习题 及答案

沉积岩石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沉积岩、杂基、胶结物、层系、纹层、牵引流、沉积物重力流、层流、紊流、槽痕、陆表海、陆缘海、相序递变规律、基底胶结、孔隙胶结、杂基支撑、颗粒支撑、内碎屑、颗粒石灰岩、三角洲、扇三角洲、冲积扇、槽状交错层理、楔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剥离线理构造、沉积相、沉积体系、φ值、海相自生矿物、岩屑、结构成熟度、成分成熟度、胶结作用、交代作用、颗粒、晶粒、重结晶作用、蒸发岩、冲积扇、冲刷-充填构造、曲流河、二元结构 沉积岩:在地壳表层的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杂基:碎屑岩中的细小的机械成因组分, 其粒级以泥级为主, 可包括一些细粉砂 胶结物:碎屑岩中以化学沉淀方式形成于粒间孔隙中的自生矿物 层系:由许多在成分、结构、厚度和产状上近似的同类型纹层组合而成。 纹层:(细层)组成层理的最基本的最小的单位,纹层之内没有任何肉眼可见的层。亦称细层。 牵引流:符合牛顿流体定律的流体。其搬运机制是流体动能拖曳牵引沉积物一起运动,如河流、风流和波浪流等。 沉积物重力流: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流动的弥散有大量沉积物的高密度流体。 层流:一种缓慢流动的流体,流体质点作有条不紊的平行线状运动,彼此不相掺混。 紊流:充满了漩涡的多湍流的流体,流体质点的运动轨迹极不规则,其流速大小和流动方向随时间而变化,彼此相互掺混。 槽痕:水流在泥质沉积物表面冲刷而形成的不连续的长形小凹坑。 陆表海:位于大陆内部或陆棚内部的、低坡度的、范围广阔的、很浅的浅海 陆缘海:亦称大陆边缘海,指位于大陆边缘或陆棚边缘的、坡度较大的、范围较小的、深度较大的浅海 相序递变规律:在横向上成因相近且紧密相邻而发育着的相,在垂向上依次叠覆出现而没有间断的规律 基底胶结:碎屑颗粒漂浮在杂基中互不接触,基质对颗粒起粘接作用的胶结类型 孔隙胶结:碎屑颗粒互相接触,构成孔隙,胶结物冲天于孔隙中的胶结类型 杂基支撑:杂基含量高,颗粒在杂基中呈漂浮状的支撑结构 颗粒支撑:颗粒含量高,颗粒相互接触构成孔隙使杂基充填其中的支撑结构 内碎屑:沉积不久处于固结半固结状态的岩层,经侵蚀、破碎和再沉积而成的颗粒 颗粒石灰岩:颗粒含量大于50%,灰泥含量小于50%的石灰岩 三角洲:海(湖)陆交互地带的近河口处,河流携带沉积物倾泻入海(湖)形成的三角形沉积体 扇三角洲:邻近山地的冲积扇推进到湖中滨-浅湖地区形成的扇状砂体 冲积扇:发育在山谷出口处,由暂时性洪水冲刷形成、范围局限、形状近似圆锥状的山麓粗碎屑堆积物 槽状交错层理:底界为槽形冲刷面,纹层在顶部被切割形成的槽状层系 楔状交错层理:层系间的界面为平面但不互相平行,层系厚度变化明显呈楔形。层系间常彼此切割,纹层的倾向及倾角变化不定。板状交错层理:层系之间的界面为平面而且彼此平行层理构造(河流沉积常见) 剥离线理构造:沿层面剥开体现原生流水线理的平行层理薄层 沉积相: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物)特征的综合 沉积体系:成因上相关的沉积环境和沉积体的组合,即受同一物源和同一水动力系统控制的、成因上有内在联系的沉积体或沉积相在空间上有规律的组合。 φ值:是一种粒度标准,粒级划分转化为φ值,φ=-log2D 海相自生矿物:指一般形成于弱碱性、弱还原、盐度正常浅海海底海底沉积物中的矿物(如海绿石、鲕绿泥石、自生磷灰石)岩屑:是母岩岩石的碎块,是保持着母岩结构的矿物集合体 结构成熟度:指碎屑岩沉积物在风化、搬运、沉积作用的改造下接近终极结构的特征程度(颗粒圆度、球度、分选性程度) 成分成熟度:指碎屑物质成分上被改造趋向于最终产物的程度,亦称“化学成熟度”或“矿物成熟度” 胶结作用:指从孔隙溶液中沉淀出的矿物质,将松散的沉积物固结起来的作用 交代作用:指一种矿物通过化学作用代替另一种矿物的作用 颗粒:泛指沉积盆地内由化学、生物化学成因的碳酸盐沉积物,在波浪、潮汐等动力作用下就地或经短距离搬运而形成的一系列

习题 答案《地图学原理与方法》地图制图学

一、判断题 1. 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Y 2. 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而作为信息的载体,只能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 3. 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图例等。 4. 实测成图法一直是测制大比例尺地图最基本的方法。Y 5. 磁坐偏角指磁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以坐标纵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负,西偏为正。) 6. 一般情况下真方位角(A)、磁偏角(δ)、磁方位角(Am)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Am+δ。 8. 城市规划、居民地布局、地籍管理等需要以小比例尺的平面地图作为基础图件。 10.方位角是由标准方向线北端或者南端开始顺时针方向到某一直线的夹角。 11.地球体的数学表面,也是对地球形体的二级逼近,用于测量计算的基准面。Y 12.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Y 13.在地理学研究及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通常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看,采用地心经纬度。Y 14. 1987年国家测绘局公布: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取代《黄海平均海水面》,其比《黄海平均海水面》下降29毫米。 15. 球面是个不可展的曲面,要把球面直接展成平面,必然要发生断裂或褶皱。Y 16.长度比是一个常量,它既不随着点的位置不同而变化,也不随着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17.长度变形没有正负之分,长度变形恒为正。 18. 面积变形有正有负,面积变形为零,表示投影后面积无变形,面积变形为正,表示投影后面积增加;面积变形为负,表示投影后面积缩小。Y 19. 制1:100万地图,首先将地球缩小100万倍,而后将其投影到平面上,那么1:100万就是地图的主比例尺。Y 20.在等积圆锥投影上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自投影中心向外逐渐增大。 21. 无论是正轴方位投影还是横轴方位投影或是斜轴方位投影,他们的误差分布规律是一致的。Y 22. 等角正轴切圆柱投影是荷兰地图学家墨卡托于1569年所创,所以又称墨卡托投影。Y 23. 等积投影的面积变形接近零。Y 25. 按基本等高距的二分之一高程绘出的等高线称为助曲线。 26. 经线在任何球心投影中的表象都是直线。Y 27. 一般情况下,等角航线是与所有经线相交成相同方位角的大圆弧线,它在圆柱投影上的表象是直线。 28. 不同地点的磁偏角是不相同的,同一地点的磁偏角是相同的。 29. 水准面有无数个,而大地水准面只有一个。Y 31. 等角航线是地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航线。 34.目前我国各地高程控制点的绝对高程起算面是1956黄海平均海水面。 35. 磁偏角只随地点的不同而不同。 36. 地图比例尺是决定地图概括数量特征的主要因素。Y 37. 地图的内容受符号的形状、尺寸、颜色和结构的直接影响,并制约着概括程度和方

书本每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书本每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1.危险化学品生产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P1 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的危险化学品包括哪七大类?P2-P3 3.哪些因素导致化工生产的高度危险性? P11 4.是否装置的规模越大、自动化程度越高,生产越安全?为什么? 否 P4、P6、P12、P13 第二章 1.《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哪些权利和义务?P30、P36 2.企业可以与从业人员通过自愿协商方式订立的劳动合同是不是都有效?哪些内容是不能协商的?否 P19 3.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包括哪些?P21 4.哪些伤亡事故属于工伤事故?P24 5.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导致操作者本人伤亡的,是否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是P29 第三章 1.什么是安全生产、安全管理?P38 2.事故的直接原因有哪些?P46 3.预防事故的综合对策有哪些? P40-P50 4.列出五种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基本规章制度?P53 – P63 5.为什么要重视班组安全管理?P64 第四章 1.燃烧的条件是什么?P71 2.什么是化学爆炸?化学爆炸分为几类?P77 – P78 3.列举出化工生产中常见的点火源? P93 4.化工生产中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 P81 5.列出不能用水扑灭的火灾?P112 第五章 1.人的触电方式有哪些?P117 2.防止触电事故的措施有哪些?P118-P120 3. A P119 4. C 5.电气火灾爆炸中的点火源的表现形式有哪些?P125

第六章 1.什么是腐蚀?它有什么危害?P131 2.常用的腐蚀控制措施有哪些? P135 第七章 1.锅炉压力容器造成的破坏作用有哪三种方式?P153 2.什么是锅炉的三大安全附件?P146 3.压力容器的安全装置有哪些?P146 4.压力容器的主要受压元件有哪些? 5.锅炉的主要受压元件有哪些?P144 6. C P148 第八章 1.从安全方面讲,化工检修有哪些特点?P157 2.设备检修施工前需要做好哪些工作?P158 –P159 3.动火作业的安全要点有哪些?P167 – P168 4.罐内作业有哪些特殊的危险因素?任何消除?P172 – P175第九章 1.机械性伤害主要发生在什么区域?P180 2.典型的安全防护装置有哪些?P182 – P184 3.起重吊装作业应有哪些人员在场?人员资格有何要求?P188 4.什么是起重机司机“十不吊”?P188 第十章 1. ABCDE P190 2. C P192 3. ABC P192 4. A P192 5. ABCDE P192 6. ABC P199 7. BC 8.职业危害防治技术有哪些? P193 – P195

岩石学试题库

岩石学试题库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岩石学试题库 一.不定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岛状硅酸盐矿物的是() A石榴石 B辉石 C橄榄石 D石英 2、常见暗色矿物有() A橄榄石 B辉石 C普通角闪石 D黑云母 3、下列哪类岩石的斜长石含量最多() A.超基性岩 B.基性岩 C.中性岩 D.酸性岩 4、火山碎屑岩常见的结构() A.集块结构 B.火山角砾结构 C.凝灰结构 D.煌斑结构 5、碎屑物质被搬运后的沉积分异取决于() A.碎屑物自身的密度、体积和形态 B. 流体的流速和动能大小 C. 流体的化学性质 D.碎屑物的化学性质 6、层内从底到顶粒度由粗到细而逐渐变化的结构称为()。 A交错层理 B单斜层理 C递变层理 D粒序层理 7、岩石中成分、颜色或粒度不同的矿物分别集中,形成平行相间的条带,称为()A片状构造 B斑状构造 C眼球状构造 D条带状构造 8、变质岩主要分布在()。 A大陆前寒武纪的基底 B造山带 C大陆裂谷 D大洋中脊 9、以下物质属于岩石的是() A.大理石 B. 石油 C. 混凝土 D. 汞 10、下面属于斜方晶系的有() A.十字石 B.石膏 C.正长石 D.钠长石 11、下列哪种表述是正确的() A.花岗岩是中性侵入岩 B.玄武岩是基性喷出岩 C.辉长岩是中性喷出岩 D.橄榄岩是超基性侵入岩 12、火成岩中常见的暗色造岩矿物有() A.辉石 B.角闪石 C.黑云母 D.橄榄石 13、以下的反应形式为化学风化的有() A.水化和水解 B. 去硅和硅化 C. 酸的作用 D.阳离子交换 . 14、接触热变质作用是指在火成侵入体侵入到围岩时由于岩浆的高温对围岩烘烤的影响而使岩石发生的()作用。 A变形 B破碎 C重结晶和变质结晶 D熔融 15、交错层理的特征是纹层向不同方向倾斜呈交错状,指示的沉积环境意义是()A静水 B微弱水流 C水介质波状运动 D水流介质的流动方向在不断变化 16、岩石中含大量片、柱状矿物且均呈平行排列是以下哪种构造的特点() A板状构造 B千枚状构造 C片状构造 D条带状构造

地图学思考题

第一章地图的特性和功用 1.地图有哪些基本性质、基本特点和基本功能? 地图:地图是按一定数学法则,运用符号系统和地图概括原则,缩小地表示地球上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的空间图形表现形式 基本性质:简要概括而言,地图的基本性质就是公式化(数学基础)、抽象化(地图概 括)和符号化(符号系统)。 1. 地图是按一定数学法则建立的图形:把地球曲面地理坐标系转换为地图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建立起地球球面与地图平面之间点与点的一定函数关系式,这种方法称为地图投影。为了便于分析与量算,必须按一定比例缩小图形——地图比例尺。 2. 地图是通过地图语言——符号系统表示的图形:地图表示各种复杂的自然或社会现象通过特有的符号系统——包括点状、线状、面状、体状符号、色彩以及文字所构成的地图语言来实现。这种符号系统不仅能表示制图对象的地理位置、范围、质量特征、数量指标和动态变化,而且能够直观地显示各制图对象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相互联系。 3. 地图是经过取舍和概括的图形:为了保持图形的清晰易读,必须舍去和概括一些次要部分,保留和突出主要的、本质的特征。这是通过地图制图的一个主要过程——地图概括(制图综合)来实现的。 基本特点: 1.形象直观性:地图所表示的内容形象直观,一目了然。不仅可表示亊物和现象的分布,还可表示各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及时空変化。这种直观表达效果是语言文字所达不到的。 2.地理方位性:由于地图具有严格的地理坐标系统和测绘控制基础,它能正确地反映制图对象的空间地理位置,其图形与实地对应,可根据地图进行定向定位。 3.几何精确性:地图不仅建立在严格的数学基础上,而且在地图编绘与制印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保证其应有的精度。因此从地图上可以取得各种数量指标,如量算制图对象的地理坐标、距离、长度、面积、体积、方向、角度、坡度、密度、覆盖率等等,从而能够解决工程技术上和军事上的许多具体任务。 基本功能: 地图信息的传输功能:地图就是空间信息的图形传递形式,是信息传输工具。 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作为空间信息的图形语言,不仅是空间信息的传输工具,而且还是空间信息的载体。地图能够容纳和贮存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包括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 地图的模拟功能:图形-数学模型就是用数学方法(或数学公式)表达经过抽象概括了的制图对象的空间分布结构。 地图的认知功能:地图是地学、地理学研究不可缺少的手段——“地理学第二语言”。 空间认知是帮助建立对事物和现象空间概念,即空间的定位、范围、空间格局、相互关系、时空变化(随时间的空间变化)等。 图形认知是帮助运用图形思维和地图语言,形成对事物和现象质量与数量特征直观形象的分布规律与区域差异的认识。 2.地图可表示哪些内容? 地图能表示的内容主要是两个方面:空间结构特征和时间序列变化。另外还可以表示各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

管理学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第二题: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的什么? 答案: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调。管理的最基本的特征是:1:管理的载体是一个组织2: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人3:在管理的资源配置中,人才是第一资源。4:管理的任务:在一般意义上讲,它是通过采取某些具体的手段和措施,设计、营造、维护一种环境,包括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环境,使所有管理对象在特定的环境中,做到协调而有序地进行活动。 第三题: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案:许多新的管理论和管理学实践已一再证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管理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计划:制定目标并确实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组织中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运转——这就是组织的职能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的具体形式和特点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地标准。创新职能与上述各种管理职能不同,他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他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每一项管理工作都是从计划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计划,开始了新一轮的管理循环。创新在管理循环中处于轴心的地位,成为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 第四题:分析管理二重性的基本内容。 管理具有自然属性,这种属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管理的出现是由人类活动的特点决定的;管理是社会劳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职能;管理也是生产力。 管理具有社会属性,它是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进行的具有特殊职能的活动。从历史上看,管理从来就是为统治阶级、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服务的,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社会属性具有剥削性和资本的独裁性。从总体上看,我国的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的管理都是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管理的预期目的都是为了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更加和谐。 第五题:一个有效的管理者需要扮演哪些角色?需要具备哪些技能? 答案: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归入三类。 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人角色、 联络者角色信息角色:监督者、发言人、传播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管理者需要具备三种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第三题:科学管理理论为什么会在19世纪末的美国产生?泰罗为什么要研究并提出科学管理理论?其理论是实质是什么?其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并谈谈科学管理理论对目前我国企业管理的启发。 1.19世纪末期,由于生产技术日益复杂,生产规模和资本日益扩大,企业管理职能逐渐 和职能资本分离,管理职能则委托各方面的管理人员所组成的管理机构承担,出现了专门的管理层。管理工作也成了有专门人员研究的一门学问,“科学管理理论”由此产生了。 2.泰罗认为单凭经验管理是不科学的,必须加以改变。

岩石学课后思考题全解

答案不全,望请大家用红色补充答案 思考题 第一章: 1、什么叫矿物?什么叫造岩矿物? 矿物:就是岩石的基本组成单元,它是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的无机固体物质, 造岩矿物: 2、地壳中的造岩元素通常是指哪8种元素?含量最高的是元素是什么元素? O、Si、Al、Fe、Ca、Mg、Na、K。含量最高的:O 3、常见主要造岩矿物有那些?肉眼如何鉴别? 石英:柱状晶型;高硬度;无解理;断口具有油脂光泽等 钾长石:常见肉红色;卡式双晶;两组完全解理夹角90度;硬度高等 斜长石:常见白色或灰白色;常具有聚片双晶;两组完全解理不正交;硬度高等 普通角闪石:常见浅、深绿色或黑色;长柱状;两组解理夹角近56度;断口近菱形等 普通辉石:常见黑绿色或黑色;短柱状或粒状;两组解理夹角近90度,硬度高等 橄榄石:常见橄榄绿色;粒状;常见贝壳状断口;硬度高等 黑云母:常见黑色、褐黑色、绿黑色;片状;极完全解理;薄片具弹性等 白云母:常见无色;片状;极完全解理;薄片具弹性等 方解石:常见白色;菱形体解理;硬度3;遇冷稀盐酸剧烈起泡等 白云石:常见白色或灰白色;菱形解理;晶面常完全呈马鞍形;块体遇冷稀盐酸不起泡,但其粉末遇冷稀盐酸起泡等 4、什么叫岩石?什么叫岩石学? 岩石是由矿物或类似矿物的物质组成的固体集合体

岩石学是地质学领域的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是研究地壳、地幔及其他星体产出的岩石分布、产状、成分、结构、构造、分类、命名、成因及演化等方面的科学。 5、野外如何区分三大岩(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6、如何理解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之间互相转化关系?(比较多,挑自己喜欢的背哈)

地图学期末复习题库

地图学题库 一、判断题 1.地图、航空像片、风景画都具有可量测性。× 2.地图上表示各种信息是通过特殊的地图符号系统来实现的。√ 3.地图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核心。√ 4.地图上通常用地图符号的图形、色彩的变化来表示事物的质量特征;用地图符号的尺寸 变化来表示事物的数量特征。√ 5.1:150万普通地图称为地形图。× 6.普通地图是以表示某一项或几项要素为主的地图。× 7.高程基准面和理论深度基准面是重合的。× 8.海洋部分的水深是根据"平均海水面"自上而下计算的。× 9.山头等高线与凹地等高线相套,则相套的两条等高线同高。√ 10.石油输出图中,主要采用的表示方法是运动线法。√ 11.在计算机制图的条件下,地图原图编绘和地图出版准备仍有严格界限。× 12.地图制作的方法通常为实测成图和数字制图。× 13.编绘成图的主要过程可分为编辑准备、编绘、清绘、制印四个步骤。√ 14.概括是对制图物体的形状的化简。× 15.制图物体选取和形状概括都不能引起数量标志的变化。× 16.制图综合中的选取分为类别选取和级别选取。√ 17.计算机制图时,夸大也是通过对制图数据进行修改来实现的。√ 18.地图比例尺影响地图制图综合的方向和综合程度。√ 19.制图综合程度的大小只受图解尺寸的影响。× 20.地图载负量分为长度载负量和数值载负量。× 21.在彩色地图上,等高线通常不算载负量。√ 22.海洋中的岛屿图形只能选取或舍弃,任何时候都不能把几个小岛合成一个大的岛屿。√ 23.在概括河流图形时,首先要研究河流的弯曲形状和曲折系数。(√) 24.河流经过图形概括,其长度保持不变。(×) 25.河心岛单独存在时,可以取舍,也可以合并。(×) 26.湖泊一般只能取舍,不能合并。(√) 27.在概括水库图形时不需顾及到等高线的概括。(×) 28.河流选取标准通常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范围值;通常在高密度区采用高标准,低 密度区采取低标准。(√) 29.随着地图比例尺的缩小,河流舍弃愈来愈多,实地密度不断减少,图上密度却不断增大。 (√) 30.道路稀疏地区,道路网眼面积小。(×) 31.道路等级高,概括程度大;等级低,概括程度小。(×) 32.随着地图比例尺的缩小,各地区居民地的数量差别越来越大。(×) 33.取舍居民地的主要依据是根据居民地的大小。(×) 34.最高的山顶必须选取,独立的山顶不能合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