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

2018-2019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
2018-2019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

2018-2019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6.0分)

1.下列与细胞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细胞膜是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的边界

B. DNA聚合酶、解旋酶只在细胞核中起作用

C. 癌细胞是人体内自养能力强并能无限增殖的细胞

D. 醋酸杆菌主要通过线粒体有氧呼吸供能维持生命

2.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体细胞减数分裂后,产生的细胞含11.5个四分体

B. 抑癌基因能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分裂和生长进程

C. 有丝分裂间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

D. 人衰老细胞具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代谢减弱等特点

3.下列生物学相关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低温处理得到单倍体植株的作用原理与秋水仙素相同

B. 用红花细胞与叶肉细胞做质壁分离的实验,均可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

C. 向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滴加样液后应立即计数,以防止细胞沉到底部

D. 重铬酸钾和澄清的石灰水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的作用相同

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赤霉素通过促进细胞分裂导致植株增高

B. 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防止黄瓜果实的脱落

C.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乙烯利会导致尖端下段生长

D. 外源生长素可使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发育为无子番茄

5.下列有关生态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陆地变成了湖泊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与速度

B. 某区域内的两种染色体数相同的植物共同构成一个种群

C. 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环境容纳量

D. 计算种群密度时,应去掉数据中的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

6.如图为某家系遗传系谱图,已知I2患白化病,III3患红绿色盲症,如果IV1两对基

A. III1携带白化病基因,III2白化病、红绿色盲症基因均携带

B. II4、II5、III1均携带相关致病基因

C. II 5、III1均不携带相关致病基因

D. II4、II5携带白化病基因、III1不携带白化病基因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7.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根深叶茂”和“育秧先育根”的宝贵经验,即必须根生长得

好,地上部分才能很好地生长。请回答:

(1)根是植株细胞分裂素合成的中心,细胞分裂素合成后向上运输,能够抑制侧根向周围生长,促进主根向更深的土层生长;蔬菜育苗移栽时,切除主根,可促进侧根生长。以上现象说明根具有______现象。

(2)在用IAA处理插条生根时,如果IAA的浓度较低,适合采用______法处理插条,此时的室内环境最好遮荫且______,以保持IAA溶液的较低浓度。

(3)IAA除具有促进生根的功能,还具有防止脱落的功能。有些研究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可知,IAA对脱落的效应与______有关。

(4)脱落的生物化学过程主要是水解离层的细胞壁和中胶层,使细胞分离。与脱落有关的酶类较多,其中______是较为关键的。

三、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8.碳排放增加形式的温室效应导致北极海冰的覆盖面积减小,对北极当地物种造成严

重威胁,如很多兽群之间彼此远离。如图为北极地区的部分生物形成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北极鳕鱼捕食10kg浮游动物A可增加2.5kg重量,捕食30kg浮游动物B 可增加2.5kg重量,但不能推算出第二、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原因是______。海冰消失造成浮游动物A的栖息地减少,其K值将______,同时,科学家发现北极鳕鱼大量捕食浮游动物B,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在该生态系统的功能是______。

(2)一般生态系统相比,北极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弱,原因是______;碳排放的增加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有关,化石燃料中的能量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属于______。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5.0分)

9.阿霉素能与DNA稳定结合,阻碍DNA解旋,从而抑制癌细胞增殖。但临床上发

现它可能诱发心肌细胞凋亡,引起患者心脏功能障碍。

(1)阿霉素能抑制癌细胞增殖,最可能是抑制了其过程______。细脆凋亡是由______决定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2)l,6一二磷酸果糖(FDP)是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转化为丙酮酸的中间产物,细胞中形成FDP的场所是______。临床上发现,FDP能改善心肌细胞的代澍功能,为探究FDP对阿霉素诱发的心肌细胞凋亡是否具有抑制作用,研究人员设计了以下的实验,将心肌细胞在以下三种条件下培养。甲组:适宜培养液;乙组:适宜培养液+阿霉素;丙组:适宜培养液+FDP+阿霉素。一定时间后,统计心肌细胞的凋亡率。

甲组与______组对照,可以验证阿霉素是否能诱发心肌细胞凋亡。请依据推论,填写对乙组与丙组的结果预测,

若______则FDP对阿霉素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

若______则FDP对阿霉素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不具抑制作用。

(3)研究人员还做了将心肌细胞放在下列条件中培养:适宜培养液+1,6一二磷酸果糖(FDP),其目的是验证:______。

10.番茄(2n=24)紫茎(A)对绿茎(a)是显性,红果(B)对黄果(b)是显性,这

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回答下列问题:

(1)有两个不同性状的番茄亲本杂交,F性状比例如表。

中基因型为的植株自交产生的绿茎黄果植株

1

比例最高,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2)在♀AA×♂aa杂交中,若A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数目

为______。

(3)现有基因型纯合的紫茎和绿茎番茄杂交得到F1,F1中发现一紫茎植株体细胞的6号染色体的组成如图所示,已知含异常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受精。设计实验探究控制茎颜色的基因A、a是否位于6号染色体上。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实验结论。______

11.蓝莓富含花青素,对人体有增强视力、消除眼睛疲劳、消脂减肥、解酒护肝等功效。

利用蓝莓可生产蓝莓果汁、蓝莓酒、蓝莓醋、蓝莓果酱等。回答下列问题:

(1)榨汁前需将新鲜的蓝莓进行______,然后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防止______。

(2)用蓝莓果汁来生产蓝莓酒,需要接种酵母菌。从混杂的微生物中分离出酵母菌应使用______培养基。发酵过程完成后,可以用______检测发酵产物中是否有酒精产生。若要进一步检测所得果酒中酵母菌的密度可采用______法。

(3)蓝莓醋生产过程利用了______的发酵作用。将蓝莓酒流经发酵装置生产蓝莓醋,则发酵装置中O2消耗和CO2产生的情况是______。

(4)蓝莓果酱是利用蓝莓果汁加糖熬制而成,以家庭生产玻璃瓶装蓝莓果酱为例,如何做到减少或避免杂菌污染?______(至少答2点)。

2018-2019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 A

2. D

3. B

4. D

5. A

6. C

7. 顶端优势浸泡空气湿度较高IAA的施用部位和IAA的浓度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8. 根据捕食情况无法得知北极鳕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不能推出北极鳕鱼的同化量,且无法得知浮游动物A、B的同化量降低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营养结构简单;温度低,分解者分解作用较弱未被利用的能量

9. DNA复制和转录基因细胞质基质乙丙组的凋亡率低于乙组丙组和乙组的凋亡率接近1,6一二磷酸果糖能改善心肌细胞的代谢功能

10. aaBb 绿茎红果:绿茎黄果=3:1 13或11 实验思路:让该紫茎植株自交,观察并记录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子代中紫茎:绿茎=3:1,则基因A(a)不在6号染色体上;若子代均为紫茎或紫

茎:绿茎=1:1,则基因A(a)在6号染色体上

11. 冲洗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选择酸性重铬酸钾稀释涂布平板醋酸

菌只消耗O2但不产生CO2①蓝莓果汁要煮沸,②装蓝莓果酱的瓶要用沸水或酒精消毒,③装瓶时瓶口要通过火焰

【解析】

1. 解:A、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的边界,A正确;

B、在真核细胞内,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所以DNA聚合酶、解旋酶主要在细胞核中起作用,B错误;

C、癌细胞是人体内能无限增殖的细胞,但不具有自养能力,C错误;

D、醋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线粒体,D错误。

故选:A。

1、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2、常考的真核生物有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等;常考的原核生物有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等;此外,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

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知识,考生识记细胞结构和功能,明确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形态结构的异同是解题的关键。

2. 解:A、人体细胞减数分裂后,产生的细胞不含有同源染色体,不含有四分体,A错误;

B、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B错误;

C、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前期出现,C错误;

D、人衰老细胞具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代谢减弱等特点,D正确。

故选:D。

1、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2、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衰老细胞和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3. 解:A、低温处理和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都是抑制纺锤体形成,从而使染色体加倍,但是低温处理的是单倍体植株,得到染色体加倍的植株,而不是得到单倍体植株,A错

误;

B、红花细胞的细胞液为红色,细胞质为无色,而叶肉细胞中液泡为无色,细胞质中含有叶绿体,因此二者观察质壁分离复原实验现象明显,B正确;

C、用滴管向计数室滴加样液后不应立即计数,要等细胞下沉到底部后才可计数,C错误;

D、酸性重铬酸钾鉴定酒精,澄清石灰水鉴别CO2,D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原理、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实验材料的选择、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的方法、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中结果的鉴定。

本题考查了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原理、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实验材料的选择、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的方法、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中结果的鉴定实验,意在考查学生的应用和实验操作能力。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条件、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注意积累。

4. 解:A、赤霉素通过促进细胞伸长生长,导致植株增高,A错误;

B、脱落酸促进花和果实的脱落,B错误;

C、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会导致尖端下段生长,C错误;

D、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外源生长素可使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发育为无子番茄,D正确。

故选:D。

.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植物激素的作用原理,明确植物激素对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识记生长素的作用,明确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掌握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理解无子果实培育原理,能理论联系实际,分析某些植物激素的作用原理和激素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应用。

5. 解:A、人类活动(如将原来的陆地变成了湖泊)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与速度,A 正确;

B、种群指的是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的集合,两种染色体数相同的植物不一定是同种生物,B错误;

C、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会呈J型增长,其没有环境容纳量,C错误;

D、统计种群密度时,不应舍弃所得数据,D错误。

故选:A。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1)模型假设: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假定种群的起始数量为N0

(亲代),而且每代的增长率(λ)都保持不变,且世代间不重叠,该种群后代中第t

代的数量为N t。

(2)建立模型:N t=N0λt

(3)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连续增长(没有最大值);增长率不变。

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6. 解:A、III1携带白化病基因,则其基因型为AaX B Y,III2白化病、红绿色盲症基因均携带,则其基因型为AaX B X b,IV1两对基因均为显性纯合的概率是,A错误;

B、II4、II5均携带相关致病基因,则他们的基因型为AaX B X b×AaX B Y,III2的基因型及概率为、X B X B、X B X b,III1携带相关致病基因,则其基因型为AaX B Y,IV1两对基因均为显性纯合的概率是()×()=,B错误;

C、II5不携带相关致病基因,则其基因型为AAX B Y,II4的基因型为AaX B X b,III2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Aa、X B X B、X B X b,III1不携带相关致病基因,则其基因型为AAX B Y,IV1两对基因均为显性纯合的概率是(+)×()=,C正确;

D、II4、II5携带白化病基因,则他们的基因型为AaX B X b×AaX B Y,III2的基因型及概率为、X B X B、X B X b,III1不携带白化病基因,则其基因型为AAX B Y,IV1两对基因均为显性纯合的概率是()×()=,D错误。

故选:C。

分析系谱图:白化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型用A、a表示;红绿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

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能根据各选项题供的信息计算相关概率,再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7. 解:(1)根据题干可知,切除主根后,可以促进侧根生长,说明根具有顶端优势。(2)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扦插枝条的方法有浸泡法和沾蘸法。其中浸泡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

(3)根据图示可知,曲线表明IAA对不同部位(a表示施用部位在离层近基端,b表示施用部位在离层远基端)结果不同;同时不同浓度的IAA对施用部位在离层近基端(即a)结果不同。

(4)植物细胞细胞壁的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可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掉细胞壁。故答案为:

(1)顶端优势

(2)浸泡空气湿度较高

(3)IAA的施用部位和IAA的浓度

(4)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1、据图可知,IAA对脱落的效应与不同曲线(IAA的施用部位)和IAA的浓度有关。

2、与茎的顶端优势相似,主根的生长会抑制侧根的生长,因此根也具有顶端优势现象。

3、IAA的浓度较低时,适合采用浸泡法处理插条,此时的室内环境最好遮荫且空气湿度较高,以保持IAA溶液的较低浓度。

本题考查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以及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曲线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8. 解:(1)根据捕食情况无法得知北极鳕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不能推出北极鳕鱼的同化量,且无法得知浮游动物A、B的同化量,因此无法推算出第二、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海冰消失造成浮游动物A的栖息地减少,会导致浮游动物A的环境容纳量降低;当浮游动物A大量减少时,北极鳕鱼会大量捕食浮游动物B,说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北极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且温度低,分解者分解作用较弱,因此其抵抗力稳定性较低;化石燃料中的能量属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未被利用的能量。

故答案为:

(1)根据捕食情况无法得知北极鳕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不能推出北极鳕鱼的同化量,且无法得知浮游动物A、B的同化量降低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营养结构简单;温度低,分解者分解作用较弱未被利用的能量

据图分析,图中藻类为生产者,处于第一营养级,其余生物为消费者;图中共有2条食物链:藻类→浮游植物A→北极鳕鱼→海豹→北极熊;藻类→浮游植物B→北极鳕鱼→海豹→北极熊。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9. 解:(1)据题干可知,阿霉素能与DNA稳定结合,阻碍DNA解旋,故阿霉素能抑制癌细胞增殖,最可能是抑制了其过程DNA复制和转录。细脆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2)l,6一二磷酸果糖(FDP)是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转化为丙酮酸的中间产物,为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故细胞中形成FD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实验设计中,甲组:适宜培养液;乙组:适宜培养液+阿霉素;丙组:适宜培养液+FDP+阿霉素。故甲组与乙组对照,可以验证阿霉素是否能诱发心肌细胞凋亡。

若丙组的凋亡率低于乙组则FDP对阿霉素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

若丙组和乙组的凋亡率接近则FDP对阿霉素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不具抑制作用。

(3)研究人员还做了将心肌细胞放在下列条件中培养:适宜培养液+1,6一二磷酸果糖(FDP),其目的是验证:1,6一二磷酸果糖能改善心肌细胞的代澍功能。。

故答案为:

(1)DNA复制和转录基因

(2)细胞质基质乙

①丙组的凋亡率低于乙组

②丙组和乙组的凋亡率接近

(3)1,6一二磷酸果糖能改善心肌细胞的代谢功能

本实验材料为心肌细胞,故涉及的主要生物技术是动物细胞培养。实验中,甲为对照组,存活率最高,若FDP对阿霉素致心肌细胞凋亡具保护作用,则存活率丙组>乙组。若FDP对阿霉素致心肌细胞凋亡无保护作用,则存活率乙组=丙组,与实验动物相比,采用离体心肌细胞为实验材料,可以避免实验动物的心脏活动受体内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干扰。

本题考查了实验设计中的对照实验的设计和分析,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实验设计能力,试题难度中等。

10. 解:(1)根据试题分析可知,双亲的基因型为AaBB与aabb,二者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紫茎黄果)、aaBb(绿茎黄果)。其中F1中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产生的绿茎黄果植株比例最高,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绿茎红果:绿茎黄果=3:1。(2)A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不分离,情况有两种:一种是两条同源染色体同时进入次级卵母细胞,经过正常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得到的雌配子中染色体数目为12+1=13条;另一种可能是两条同源染色体同时进入第一极体,次级卵母细胞进行正常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得到的雌配子染色体数目为12-1=11条。

(3)据题意可知,含异常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受精,可让该紫茎植株自交,A、a基因在6号染色体上与不在6号染色体上,其自交后代的表现型会不同,据此可判断A、a基因是否位于6号染色体上,因此其实验设计思路是:让该紫茎植株自交,观察并记录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子代中紫茎:绿茎=3:1,则基因A(a)不在6号染色体上;若子代均为紫茎或紫茎:绿茎=1:1,则基因A(a)在6号染色体上。

故答案为:、

(1)aaBb 绿茎红果:绿茎黄果=3:1

(2)13或11

(3)实验思路:让该紫茎植株自交,观察并记录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子代中紫茎:绿茎=3:1,则基因A(a)不在6号染色体上;若子代均为紫茎或紫

茎:绿茎=1:1,则基因A(a)在6号染色体上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解答本题需要学生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及姐妹染色单体移向同一

极时,产生的配子的染色体数、基因型与正常分裂相比有何不同,还需要学生掌握根据实验目的设计简单的验证实验的思路,能够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实验结论。

11. 解:(1)榨汁前需将新鲜的蓝莓进行冲洗,然后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防止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从混杂的微生物中分离出酵母菌应使用选择培养基。制酒精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检验后溶液的颜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若要进一步检测所得果酒中酵母菌的密度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3)蓝莓醋生产过程利用了醋酸菌的发酵作用。将蓝莓酒流经发酵装置生产蓝莓醋,则发酵装置中只消耗O2但不产生CO2。

(4)蓝莓果酱是利用蓝莓果汁加糖熬制而成,以家庭生产玻璃瓶装蓝莓果酱为例,可将蓝莓果汁要煮沸,装蓝莓果酱的瓶要用沸水或酒精消毒,装瓶时瓶口通过火焰,从而减少或避免杂菌污染。

故答案为:

(1)冲洗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选择酸性重铬酸钾稀释涂布平板

(3)醋酸菌只消耗O2但不产生CO2

(4)①蓝莓果汁要煮沸②装蓝莓果酱的瓶要用沸水或酒精消毒③装瓶时瓶口要通过火焰

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

(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

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步骤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