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法

俄罗斯法
俄罗斯法

第十六章俄罗斯法

第一节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法律制度

一、古罗斯时期的法律制度

公元882年,基辅罗斯建国。建国初期最主要的法律渊源是由原始部落习惯转变而来的习惯法,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巩固,成文立法逐渐增多,公元11世纪,出现古罗斯国家最重要的成文法典《罗斯真理》,主要是关于血亲复仇和赔偿金的规定,体现了封建特权原则。《罗斯真理》的出现标志着俄罗斯法已初具规模。

二、俄罗斯中央集权形成与巩固时期的法律

这是15世纪开始到17世纪后期,俄罗斯国家走向统一的时期。这一时期,逐渐强化了农奴制度,以沙皇为中心的一套国家制度逐步形成,立法活动有明显发展,法律制度走向统一。主要立法有1497年的“大公律书”和1550年的“沙皇律书”,它们都是封建俄国代表性的法典,主要内容都涉及法院组织、诉讼程序,其主要精神是巩固和强化中央集权制度。律书通过统一司法机构来集中司法权,限制地方贵族的权限,从而达到强化中央集权的目的。此外,1649年的会典也相当重要,它对于巩固封建农奴制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基础发挥了重要作用,直至1835年之前一直具有法律效力。

三、俄罗斯帝国时期的法律

1682年,彼得一世即位,俄罗斯帝国形成,之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间,相继颁布了一些法律条例,其中1716年“军事条例”最为重要,它是一部军事法典,但有些内容往往适用于一般居民。

四、资本主义发展与农奴制解体时期的法律

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俄罗斯封建农奴制的逐步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但封建法律仍有发展。1830年《俄罗斯帝国法令全集》第一版完成,在此基础上,1833年完成《俄罗斯帝国法律全书》。

1861年,在俄国农奴制度陷入深刻危机、革命运动蓬勃发展的情况下,亚历山大二世发布了改革法令和关于废除农奴制度的特别宣言。这场改革尽管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但仍然带有资本主义性质,表明俄国正在由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迈进。此后,沙皇政府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中最突出的是司法组织和诉讼制度等方面的改革。1864年的《司法条例》规定了司法侦查制、公开审理制、辩论制以及明确的审级制等资产阶级的诉讼原则和程序。

十月革命前,俄国法律制度的特点大致是:

(1)法律渊源比较统一。在早期封建制和封建割据时代,俄国成文法

主要是《罗斯真理》,自15世纪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后,全国统一立法不断加强,没有形成各地方分散的、封闭的法律形式。

(2)世俗法与宗教法的统一,没有单独的教会法体系。由于俄罗斯的教会始终受世俗王公的控制,教会法律都被世俗法所吸收,以国家法的形态出现。总体上,封建俄国法仍然是世俗的法律。

(3)与西欧封建法相比,封建专制色彩更浓厚。俄国封建法更强调居民的社会等级差异,体现了农奴制度的特点。

(4)1861年改革很不彻底,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其面貌没有根本性改观。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法律是封建专制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混合物。

第二节苏联时期的法律制度

一、苏联社会主义法的创建和发展

1.社会主义法的创建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进行了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法律制度随之产生根本性变化。

从苏维埃政权成立时起,就开始了苏俄社会主义法的创建,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令和决议,它们对于推翻旧的国家机器和法律制度、建立苏维埃国家机关和法律制度、创立有利于无产阶级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有积极作用。其中比较重要的是1917年11月8日的两部法律:

(1)《告工人、士兵与农民书》宣告“各地全部政权一律转归工农代表苏维埃,各地苏维埃应负责保证真正的革命秩序。”并保证“把地主、皇族与寺院的土地无偿地交给农民委员会处理;将使军队彻底民主化,以维护士兵的权利;将建立工人监督生产的制度”。

(2)《土地法令》宣布立即没收地主、皇族和教会土地,废除土地私有制,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无代价地交由农民使用。

1918年的《苏俄宪法》后文详述。

2.苏联社会主义法的发展

1920年底,国内战争胜利后,苏维埃国家过渡到恢复国民经济阶段,法律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得到增强。这一时期,苏维埃国家先后制定了苏俄的《刑法典》、《民法典》、《劳动法典》、《土地法典》、《刑事诉讼法典》、《民事诉讼法典》、《法院组织条例》等重要法典。1922年,苏联(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1924年通过第一部《苏联宪法》,1936年颁布新宪法。这些法典的相继颁布,标志着苏维埃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全面确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1980年底,苏联颁布了一系列新法律,有苏联与各加盟共和国的《法院组织立法纲要》、《刑事立法纲要》等十五部主要法律,其制定目的在于保证全苏联境内立法调整活动的统一。

1977年10月苏联通过第三部宪法,1978年开始法律的系统编纂工作,1981年至1985年出版了《苏联法律汇编》,苏联法律体系更加完整和系统。

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苏联的解体,完整意义上的苏联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终结,代之而起的主要是俄罗斯联邦法律。

二、苏联宪法

1.1918年苏俄宪法

1918年7月10日,苏维埃全俄第五次代表大会一致通过了宪法草案,1918年苏俄宪法产生。这部宪法以《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为首篇,宣布俄国为工农兵代表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和地方全部政权均归苏维埃掌握;其余各篇为宪法总纲、政权结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预算法、国徽与国旗。其主要内容是

(1)明确规定国家的阶级实质为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基本任务是镇压资产阶级,消灭剥削。

(2)贯彻社会主义原则,建立公有制经济。宣布一切土地、矿藏、企业、铁路等均为国家所有,提出“不劳动者不得食”。

(3)贯彻了社会主义民主原则。规定劳动者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国家为人民实现民主权利提供物质保证。

1918年苏俄宪法确认了十月革命的成果,它是俄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开创了宪法发展的新篇章,对各国制宪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2.1924年苏联宪法

1924年苏联宪法,全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是根据1922年为成立苏联而召开的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的《成立条约》制定的。它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成立宣言》,第二部分是《成立条约》和11章本文。《成立宣言》总结了苏联共产党和苏维埃政权的民族政策,《成立条约》规定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基本原则,明确了苏联各机关的管辖权限和组织制度等。按照宪法规定,有关外交、军事、财政、对外贸易、铁路和邮电事务,制定各加盟共和国的政治和经济生活的指导原则,规定法院组织、诉讼程序以及全联盟的民事和刑事的立法原则等,均归苏联领导;至于内政、农业、教育、司法、社会保障、卫生等方面,则由各加盟共和国直接管辖。各加盟共和国的主权只有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才受到限制。除此之外,每一加盟共和国均独立行使其主权,并受苏联的保护。各加盟共和国有自由退出苏联的权利;未经加盟共和国的同意,不得变更其疆界;各加盟共和国之间的纠纷,由苏联出面调解。

1924年宪法巩固了苏联的成立,促进了各加盟共和国之间的团结合作,推动了苏联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迅速发展。

3.1936年宪法

1936年《苏联宪法(根本法)》是在斯大林的主持下制定的,故称斯大林宪法,它是根据1924年宪法修改而成的,主要内容有:

(1)明确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全部政权属劳动者代表苏维埃。并肯定了苏联共产党是一切社会团体及国家机关的领导核心。

(2)宣告苏联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及生产资料的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

(3)规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苏联最高苏维埃,行使立法权,并组织

最高执行机关和最高审判机关。

(4)规定全体苏联公民一律平等,享有广泛的民主自由权利,并由国家提供实现这种权利的物质保证。

斯大林宪法实施了41年,是整个苏联历史上实施时间最长的宪法,它对苏联各方面的发展都有巨大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同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社会主义国家宪法的制定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4.1977年宪法及其修改

1977年10月7日,苏联重新制定了宪法,其原因是:在1936年宪法制定后,经过40多年的时间,特别是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苏联及国际情势发生了巨大变化。1977年宪法由一个序言和九篇组成,共174条。较此前的几个宪法而言,其主要内容变化有:

(1)宣布苏联已完成无产阶级专政任务,是一个全民国家,发达的社会主义已经建成。以后的任务是进一步使之完善,改造为共产主义社会。

(2)突出了“人民”的概念,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以人民代表苏维埃取代劳动者代表苏维埃。

此后,在1988年的修订中建立了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以此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同时还设立了宪法监督委员会等,最后又设立由公民直接选举的总统作为国家元首。

三、苏联的民事立法

1.1922年《苏俄民法典》

1922年《苏俄民法典》是十月革命后第一部民法典,也是世界法制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民法典,它在体系和内容上都有不同于传统民法典的特征,开创了社会主义民事立法的新体例和新原则。

在体系上,分为四编:总则、物权、债和继承,大体上沿用传统民法典体系安排,但将婚姻家庭法从民法中划分出去,另外制定婚姻家庭与监护法典。并且,将涉及土地关系、雇佣关系等传统民法典的内容删除。在具体内容方面,表现出以下特点:

(1)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强调国家利益至高无上的原则。凡有损于国家利益的法律行为一概无效,国家所有权高于其他所有权,给予特别保护。

(2)在物权中,强调所有权的地位,忽略其他物权。同时,对所有权依据主体进行分类,不同类型所有权的地位并不一致。物的动产与不动产的分类也被取消。

(3)整个法典规定都较为原则和简略,因而较之传统民法典,篇幅减少。

2.1961年《苏联和各加盟共和国民事立法纲要》和1964年《苏俄民法典》

1961年的民事立法纲要对涉及知识产权与涉外民事关系有关问题作了详细规定。特别指出民事立法不适用于一方在行政上从属于另一方的财产关系。1973年和1977年对该纲要作了补充和修改。1964年,根据上述纲要,苏俄制定了新民法典,比之1922年《苏俄民法典》,其体例发生了变化;在民事权利方面,加强了对著作权、发现权、发明权的调整和保护;扩大了调整对象。

四、苏联的刑事立法

1.1922年《苏俄刑法典》和1924年《苏联和各加盟共和国刑事立法纲要》

1922年6月1日起施行的《苏俄刑法典》是第一部苏维埃刑法典,也是世界法制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刑法典,是在1919年《苏俄刑法指导原则》以及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基础上制定的。法典分总则和分则两部分,共227条。其主要内容是:

(1)明确提出犯罪的概念:凡威胁苏维埃制度基础及工农政权在向共产主义过渡时期所建立的革命秩序的一切有社会危险性的作为或不作为,均为犯罪行为。

(2)宣布刑罚的目的是预防重新犯罪,通过劳动改造施行感化。

(3)规定了多样化的刑罚种类,并使用社会保卫方法。

(4)采用类推原则。

(5)强调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作用,认为要把遵守法典的规定同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结合起来,使法律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苏联成立后,为进一步统一整个苏联领域内的刑事立法,1924年制订了刑事立法纲要,对1922年《苏俄刑法典》进行了修正和补充,成为全联盟和各加盟共和国刑事立法的基础。

2.1958年《苏联和各加盟共和国刑事立法纲要》和1960年《苏俄刑法典》

1958年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新的刑事立法纲要。它实际上只是刑法一般原则的规定,相当于刑法典的总则,有关分则中的具体犯罪及其处罚方法,由各加盟共和国刑法典予以规定。该纲要主要内容是:

(1)废除适用类推的规定,采用罪刑法定主义,并据此对犯罪的概念进行了修订。

(2)把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3)明确规定了法院判刑的一般原则、免除刑事责任、免除刑罚的条件。

根据刑事立法纲要的精神,苏俄于1960年10月通过新的《苏俄刑法典》,其基本特点是:①规定了罪刑法定主义原则,这是苏俄刑法的一个重大变化。

②虽然仍保留了死刑,但规定为“非常刑罚”,只适用于特别范围内,没有规定的不能适用。③刑罚之外,规定有“医疗性和教育性的强制方法”,如强制性治疗等。④在分则体系中,反映了对国家安全和国有财产的特别保护。该刑法典实施后,又经过多次修改和补充。

五、苏联的司法制度

1.法院与检察组织

苏维埃政权成立之初,摧毁了旧法院,建立了苏维埃法院体系。为了进一步完善法院和检察机关的组织体系与活动原则,自1922年起,苏维埃国家相继通过一系列法规,对法院、检察院的任务、组织、活动原则等问题作了明确规定,其基本原则和主要特点是:

(1)法院和检察院单独设置,实行审检分立制。

(2)法院实行双重领导,检察院实行垂直领导。

(3)各级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均实行陪审制、公开审理制和辩护制。

1958年12月,苏联颁布《苏联和各加盟共和国组织立法纲要》。1980年颁布新纲要,根据纲要精神,各加盟共和国先后修订或制定了法院组织法。

2.诉讼制度

(1)1924年10月,苏联颁布的《苏联和各加盟共和国刑事诉讼基本原则》奠定了统一的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基础。其主要规定有:刑事诉讼由检察机关、侦查机关、法院和调查机关提起;法院不受任何形式的证据约束,审判员只依照内心确信判断各种证据等。

1958年《苏联和各加盟共和国刑事诉讼立法纲要》与此前刑事诉讼立法的不同点主要在于:规定非依法定根据和法定程序,不得把任何人当作刑事被告人加以追究;扩大了受害人的诉讼权;准许辩护人从向被告人宣布侦查终结并让被告人了解案件的全部进行情况之时起参加诉讼,根据检察长的决定,也可准许辩护人从提出控诉之时起参加诉讼。依据这一立法,苏俄于1961年批准施行了新的《苏俄刑事诉讼法典》。

(2)民事诉讼制度。1923年的《苏俄民事诉讼法典》是最早的一部苏维埃民事诉讼法典,它贯彻了以下主要原则:诉讼的民主原则;诉讼中国家利益与劳动人民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一切民事诉讼均由法院合议审理,并有人民陪审员参加;审讯是公开的、口头的、直接的和辩论的;双方当事人在诉讼中享有同等权利;法院必须积极干预诉讼,以便查明真相;当事人对已生效的判决和裁定,可以向上级法院声明不服。

1961年,苏联通过《苏联和各加盟共和国民事诉讼纲要》,各加盟共和国根据其精神,制定、修改、补充了自己的民事诉讼法典。

第三节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联邦法律制度

1985年,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推行了全方位改革,但是并没有消除旧有体制中的弊端,反而激化了各方面的矛盾。1990年,波罗的海三国首先掀起脱离苏联独立的浪潮,在3-5月间宣布独立。苏俄于同年6月发表《国家主权宣言》,称俄罗斯是一个主权国家,俄联邦的宪法和法律至高无上,保留自由退出苏联的权利。之后,其他加盟共和国相继发表主权宣言。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等11个共和国首脑签署《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发布《阿拉木图宣言》,宣布独联体成立,苏联将停止存在。12月25日,苏联总统辞职,苏俄改国名为俄罗斯联邦。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发表最后一个宣言,宣布苏联在法律上终止存在。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联邦继续进行已经开始的全面改革。同时,在原苏联法和苏俄法基础上,颁布大量法律法规,进行法律改革,构筑新的法律体系。

一、1993年《俄罗斯联邦宪法》

1992年6月俄罗斯通过的《俄罗斯联邦宪法》草案经1993年12月全

民公决通过生效,它由序言及两编组成,共146条,主要内容是:(1)规定俄罗斯是一个共和政体的、民主的、联邦的法治国家。取消共产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实行政治的多样化、多党制。任何一种思想体系不得被规定为国家的思想体系。

(2)取消社会主义公有制,任何自然资源可以有多种所有制形式,并且互相地位平等。

(3)强调人与公民的权利,并强调基本权利和自由不可割让、直接起作用。

(4)设立权力广泛的总统为国家元首,任期4年,可连任两届。

(5)由联邦委员会和国家杜马组成联邦议会,行使立法权。

(6)宣布司法独立原则,司法权由宪法法院、最高法院、最高仲裁法院和联邦总检察长行使,各司其职。

二、1994年《俄罗斯联邦民法典》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民法发生重大变化。1994年10月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通过新的民法典的上卷,包括总则、所有权与他物权、债的一般原则三编,共29章、453条。其主要特点是:

(1)宣布民事权利能力人人平等,并较之旧民法大大扩展了民事权利能力范围。

(2)对所有权,扩大了权能范围并新增他物权的规定,完善了物权法。

(3)对债的规定,体现了周密性和具体化,不仅仅停留在原则规定之上。

它的颁行是俄罗斯一系列法律改革中的重大举措之一。新民法典下卷尚未颁行,当代俄罗斯的民法仍在继续改革中。

三、1996年《俄罗斯联邦刑法典》

1996年5月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通过新的刑法典,共12编、34章、360条。其内容主要有如下特点:

(1)改变原刑法中对犯罪的定义,规定:以刑罚相威胁而禁止的有罪过地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是犯罪。

(2)将犯罪分四类:轻罪、中等严重的犯罪、严重犯罪和特别严重的犯罪,以最高处罚为剥夺自由的不同年限为区分界限。

(3)规定了严格的罪刑法定主义原则,禁止类推。

(4)广泛适用罚金。

(5)仍然保留死刑,但作了严格的适用限制,只能适用于侵害生命的特别严重的犯罪。法典只对情节特别严重的故意杀人罪、侵害国务活动家生命罪、侵害参加审判工作人员生命罪以及种族灭绝罪等少数几个罪名规定可以适用死刑,而且对妇女不适用死刑。

(6)在分则中,对罪名顺序作了调整。在六大类罪名中把侵犯人身的犯罪放在第一位;取消了原来的国事罪,与之类似的反对国家政权罪排在第四位;增加了计算机信息领域的犯罪和经济领域的犯罪。

(7)针对俄罗斯当前犯罪发展的新特点,增设关于有组织犯罪的规定;

加重了累犯的刑事责任;以专章调整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规定相应刑罚;首次载入法人的刑事责任。

新刑法典的内容,既反映了俄罗斯刑法的传统风格,又反映了俄罗斯社会发生重大变化后,俄罗斯人对犯罪的认识和刑事立法态度的变化,反映了现代世界刑法理论的发展趋势。

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三大政策工具

5、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三大政策工具是什么?它们分别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本题30分,要求不低于800字] 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三大政策工具是再贴现率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变动法定准备率。上述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应相互配合使用 1.再贴现政策具有以下三方面作用: (1)能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超额预备,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决策,使其改变放款和投资活动。(2)能产生告示效果,通常能表明中心银行的政策意向,从而影响到商业银行及社会公众的预期。(3)能决定何种票据具有再贴现资格,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投向。 当然,再贴现政策效果能否很好地发挥,还要看货币市场的弹性。一般说来,有些国家商业银行主要靠中心银行融通资金,再贴现政策在货币市场的弹性较大,效果也就较大,相反有些国家商业银行靠中心银行融通资金数量较小,再贴现政策在货币市场上的弹性较小,效果也就较小。 2.公开市场业务作用(1)调节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影响其信用扩张的能力和信用紧缩的规模;(2)通过影响准备金的数量控制利率;(3)为政府债券买卖提供一个有组织的方便场所;(4)通过影响利率来控制汇率和国际黄金流动。可见,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主要是通过购入或出售证券,放松或收缩银根,而使银行储备直接增加或减少,以实现相应的经济目标。 3.变动法定准备率作用 在实行中央银行制国家,法定准备率往往被视作中央银行重要的货币政策手段之一。中央银行调整法定准备率对金融机构以及社会信用总量的影响较大。从直观上看,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准备率越高,商业银行等上缴的存款准备金就越多,其可运用的资金就越少,从而导致社会信贷总量减少;反之,如果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准备率低,商业银行等上缴的存款准备金就少,其可运用的资金来源就多,从而导致社会信贷量增大。进一步分析,法定准备率与派生存款的关系为:式中D为派生存款;E为原始存款;r为法定准备率;1/r为存款货币的扩张乘数,它与法定准备率呈反比变化。法定准备率越低,存款货币扩张乘数越大;反之,则越小。 其作用综上(1)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2)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总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 (3)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例 (4)引导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1

商标法习题及答案

商标法 1、名词解释 (1)集体商标(2)先申请原则(3)排他使用许可 (4)假冒行为(5)反向假冒 2、单项选择题 (1)下列商标中属于服务商标的有() A、嘉陵摩托 B、洁诚洗染店 C、伊利牛奶 D、可口可乐 (2)商标专用权的取得是在() A、申请商标注册之后 B、初步审定之后 C、公告之后 D、核准注册之后 (3)下列选项中可以申请注册为商标的有() A、“美丽”牌假发 B、“雪白”牌漂白剂 C、“重庆”牌手机 D、“长寿”牌汤圆

(4)商标法规定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有() A、人用药和奢侈品 B、麻醉药品和贵重金属制品 C、烟草制品与酒类商品 D、人用药品与烟草制品 (5)注册商标需要改变文字、图形的,()提出注册申请。 A、应当另行 B、应当重新 C、免于 D、不必 (6)商标转让合同自() A、转让合同签订之日 B、商标注册证交付买受人之日 C、商标局登记之日 D、商标局公告之日 (7)商标许可合同自()生效 A、许可合同签订之日 B、商标注册登记证书交付被许可人之日 C、商标局登记之日 D、商标局公告之日

(8)注册商标权人因违法使用该注册商标,被商标局撤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撤销具有溯及力,该注册自始无效 B、撤销具有溯及力,但对法院作出并已经执行的商标侵权案件的判决、裁定不具有溯及力 C、撤销具有溯及力,但对已经履行的商标转让行为不具有溯及力 D、撤销不具有溯及力,商标权从撤销之日起消灭 (9)注册商标续展的宽限期为() A、2年 B、1年 C、6个月 D、3个月 (10)注册商标的有效期是(),自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11)恶意抢注他人驰名商标的,驰名商标所有人可以在()请求撤销该注册商标。 A、1年 B、3年 C、5年 D、不受时间限制

比较德国与法国,德国与俄罗斯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比较德国与法国,德国与俄罗斯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一、德国与俄罗斯自然环境以及社会发展情况 答:(一)○1俄罗斯联邦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如煤、石油、天然气、泥炭、铁、锰、铜、铅、锌、镍、钴、钒、钛、铬的储量均名列世界前茅。 只有锡、钨、汞等金属资源储量较少,不能自给。主要资源分布集中,有些大型 能源资源、矿物原料的分布相互接近,但是,资源分布很不平衡:其中大部分 集中在国土的北部和东部地区;而急需燃料、原料的西部(欧洲部分)地区却 感到资源不足、品种欠缺;矿产资源丰富、品种也较齐全的乌拉尔地区,由于长 期开采已造成资源不足,开采难度愈来愈大。上述情况势必造成远距离运输, 给交通部门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每年由东部地区运往西部地区的燃料都达几亿标 准吨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俄罗斯联邦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的合理分布。 俄罗斯自然资源的丰富还表现在:它拥有原苏联90%以上的森林面积和水能资 惊,70%的煤炭,80%的天然气,100%的磷灰石,60%的钾盐和大部分铁矿 石。西伯利亚和远东是全世界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这里的森林面积达5.03 亿公顷,木材积蓄量达600多亿立方米。还有大量的各种金属矿藏,如铁、铜、 镍、锌、锡、铝、霞石、金刚石、水银、镁、云母、铝、钨、金、银等。西伯 利亚拥有大量的各种珍贵皮毛动物和价值较高的药用植物。远东海域生物资源丰 富,总量为2850万吨,其中鱼类资源2300万吨。 ○2德国自然资源贫乏,除硬煤、褐煤和盐的储量丰富之外,在原料供应和能源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矿物原料(钢、铝土矿、锰、磷酸、钨和锡)对外国的依赖特别大。德国拥有少量铁矿和石油, 天然气需求量的三分之一可以由国内满足,2/3的初级能源需要进口。德国的工业以重工业为主,汽车、机械制造、化工、电气等占全部工业产值的40%以上。食品、纺织与服装、钢铁加工、采矿、精密仪器、光学以及航空与航天工业也很发达。中小企业多,工业结构布局均衡。农业发达,机械化程度很高。农业用地约占德国国土面积的一半。产品可满足本

中俄生态文明发展比较

俄罗斯生态文明建设与启示 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一段时间内,俄罗斯社会曾一度陷入混乱状态,政府无暇顾及对自然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利用的法律调控,结果使得这场社会危及最终演变成一场环境危机。加之,苏联时期秉持的“国家工业化优先”政策积累的大量的生态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从而致使苏联的很多地区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此后,俄国领导人对环境生态的认识逐步清醒,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成为俄国的一项重要战略,并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中国而言,俄罗斯建设生态文明的经验相对来说更具有针对性,因为俄罗斯有些地区在地理位置上与中国的纬度或经度相同,并且中国经历了与俄罗斯相似的计划经济历程和改革背景。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俄罗斯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对我们有十分积极的借鉴作用。 一、俄罗斯的生态危机 在1991年《俄罗斯联邦关于自然环境状况的国家报告》(又被称作《生态白皮书》)中指出,在俄罗斯境内大约5000万人正遭受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侵害(浓度超过国家标准10倍以上);仅被调查的水体而言,12%被认为是纯净的,32%对于人类而言是不适于饮用,56%水体处于严重变质和恶化状态。独立后一直到1999年以前,俄罗斯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尽管工业生产额急剧下降,但是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加剧却恶化了俄罗斯的生态环境。俄罗斯许多地区的自然环境处于危机状态。 (一)空气污染

俄罗斯空气的状况俄罗斯有关权威部门的监测结果显示,俄罗斯大多数城市和居民点的空气早已经不符合卫生保健标准,原因在于俄罗斯经营活动的活跃和发达的运输体系的形成造成了空气污染,空气中的污染物增多,如悬浮颗粒、氧化硫、氮、碳、碳氢化合物、硫醇、苯酚、氯化氢和氟化氢、甲醛、二硫化碳、氨、汽车尾气、铅以及其他有机和无机物质等等。尽管1990~1999年工业排放减少,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含量下降,到1999年空气污染的程度到了难以容忍的地步。 1999年,有195座城市(人口合计达6 450万,占俄人口的44%),空气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含量超过允许值。31座城市(人口合计达1 750万)空气中的污染物超过最大允许值的9倍。奥姆斯克的空气状况最差,乙醛含量为最大允许值的72倍,乙苯含量为最大允许值的55倍,氯化氢含量为最大允许值的34倍。有22个居民点(人口总数达1 300万)空气中的污染物含量最高。 俄罗斯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据统计,从1991年到1998年,俄罗斯生产企业排放的污染物总量达1 870万吨。对空气造成污染的大户是燃料动力企业,首当其冲是电能和冶金企业。这些企业排放的主要有悬浮颗粒、氧化硫、碳化物和氧化氮,仅1998年排放量就分别达到290万吨、568万吨、456万吨和175万吨,分别占总排放量的15。5%、30.4%、24.4%和9.4%。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仅有77%排放的污染物经过专门的清洁装置处理过。 1999年俄罗斯经济恢复好转,生产出现增长,与此同时,工业企业、热电站和国有地方电站的污染物排放量增多,这样使空气质量恶化较为严重,从而导致居民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升高。

中国三大银行的市场定位和目标人群

中国三大银行的市场定位和目标人群 一、中国工商银行 1、市场定位: 以市场为导向,坚定不移地推进大企业、大系统战略。工商银行的性质是国有商业银行,其特点是规模大,存贷款余额、机构设置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占第一位。国有商业银行的性质决定了工商银行必须成为我国基础产业发展的强大支柱,大中型企业的主办银行,即实施大企业大系统战略。 把中间业务置于应有地位,赋予“全方位服务”的完整意义。中间业务是现代商业银行三大业务之一,是商业银行在基本不动用自身资金的前提下接受客户委托办理支付和其他事项,以服务客户,取得服务费的业务。在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已占到了业务总收入的50~60%以上场重点目标客户。 巩固拓展个人业务市场。大企业、大系统战略和个人业务市场构成工商银行市场定位的两翼,两者相辅相成。因此,必须重视个人业务市场的开拓。 目前,工商银行对个人市场的细分和定位尚缺乏深度和力度,应该改变以往一味重视对公服务的做法,拓展面向个人服务的市场空间。。 2、目标人群: 从公司客户市场看,“大而优”是工商银行的重点目标客户。 “小而优”也应该是工商银行的重要客户。从个人客户市场来看,以中等收入阶级为核心,以吸存、中间业务和消费信贷并列发展的金融多元化服务是工商银行看好的个人金融业务市场。 二、中国农业银行 1、市场定位: 在区域上,实行城乡一体化的市场定位,发挥农行已有的优势,在资源配置上实行重点倾斜,把握重点,务实兴行。目前农村改革正在步入一个以推行股份合作制为核心,以发展规模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为目标的新阶段,这对农业

银行的改革与发展无疑是一个新的契机。农村是一个大市场,虽然农业比较利益低,但是,这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定则天下定”,“农业兴则百业兴”。农业银行在农村的优势是其他专业银行所无法比拟的,也只有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一优势,紧紧抓住农村改革的新机遇,才能顺利实现其转轨目标。 打破传统的业务和产业分工,扩大业务交叉,拓展各类金融业务,构建跨行业和营运多元化的新优势。从农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来说,作为城乡经济活动中心的农行,既有遍及全国农村的业务阵地,又有较多的城市、城郊和集镇机构网点。 扶优扶强,逐步提升经营客体层次,实行多成份群落的市场定位,稳定和壮大农业银行优良客户群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企业所有制结构呈多成份群落化格局。 从狭窄的服务领域、传统的业务范围、单一的经营对象中解脱出来,打破城乡、工农、所有制三个限制,努力扩展服务对象,为客户和城乡居民提供多元化的服务。 2、目标人群:面向“三农” 服务城乡,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全能型国际金融企业。 三、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全称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之一,始建于1912年。中国银行的业务范围涵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领域,旗下有中银香港、中银国际、中银保险等控股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为个人和公司客户提供全面和优质的金融服务。按核心资本计算,2008年中国银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列第10位。

俄罗斯农业区的自然和气候条件

俄罗斯农业区的自然和气候条件 Tuesday, February 7, 12 俄罗斯有辽阔的平原,占国土的70%。主要有两个:东欧平原有400万平方公里,西西伯利亚平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俄罗斯有众多的大河,淡水资源十分丰富。贝加尔湖深约1620多米,面积3.15万平方公里,湖水容量近2.3万立方公里,占地球表面淡水总容量的1/5!森林也是俄罗斯的宝贵财富,总面积约为8.6亿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为50.5%。俄罗斯还是世界上能源储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其中天然气占世界36.1%,石油占14.3%,煤占16.2%。俄罗斯的农用地占国土面积的12.9%,约2.2亿公顷,并且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黑土带。俄罗斯的耕地面积约有1.25亿公顷,人均耕地面积达到0.84公顷。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约有840万人,每个农业劳动力占有耕地15.7公顷。另外,俄罗斯有7260万公顷草地牧场。俄罗斯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气候条件。 以下自东向西介绍一下几个主要农业区的自然和气候条件,以及该地区的主要农业生产活动: 1.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南部。全年≥10°C积温约为1500~2500°C,气候属于强大陆性,年降水量250~500毫米,多半降于夏季,土壤以草甸土和灰色森林为主。北部为森林草原类型,南部属干草原类型。主要作物为春小麦,黑麦和燕麦也占一定的比重,甜菜与亚麻是近年来新发展的作物,畜牧业居于次要地位,以乳肉兼用

养牛业为主。 2.南西伯利亚地区。大致介于北纬50~60度之间,包括伏尔加河流域区的东北部、乌拉尔区的南部、西西伯利亚的南部。地处草原带,气候的大陆性较强,全年≥10°C积温1800~2600°C,年降水量由北部的450毫米减至南部的250毫米,无霜期则相应地由110天增至130天。土壤为肥力较高的黑钙土和栗钙土。不利的气候因素是旱灾频繁,风蚀严重,农牧业生产很不稳定。1950年代,苏联在此大规模垦荒,共开垦荒地4184万公顷(包括哈萨克北部的2548万公顷)。为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主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粮食商品率很高。畜牧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也是俄罗斯主要的畜牧基地之一。 3.黑海沿岸亚热带地区。位于外高加索西部黑海沿岸地区,为俄罗斯境内仅有的湿润亚热带地区,≥10°C积温均在4000°C以上,无霜期长达240~250天,一月平均温度3~8°C,热量条件充足。年降水量1200~1300毫米,适于亚热带作物的生长。茶树、柑桔类(柠檬、桔、甜橙)和油桐树等亚热带作物是本区农业的最主要部门,并种植芳香油料作物及烟草。本地区农业专门化程度较高,对劳动力需求较多,商品率也较高,粮食需靠区外供应。 4.西北部地区。大部分属于非黑土地带,是俄罗斯谷物、奶牛、亚麻、马铃薯的重要产区。农业开发历史悠久,是俄罗斯民族兴起的核心部分,工业中心较多,城市人口比重高。两个特大城市——莫斯科与圣彼得堡均位于此,农业紧密为工业和城市服务。冬季比同纬度的东部地区气温高,≥10°C积温在1600~2200°C之间;降水

中国环境保护与俄罗斯环境保护之对比

中国环境保护与俄罗斯环境保护之对比 环境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一个问题,它具有全面性和广泛性等特点,每个人都无法脱离身边的环境而生存。可是,最近随着越来越多的环境事件的发生,我们不得不对身边发生的环境感到担忧,究其原因我认为是与我国的环境执法方便存在的书多问题分不开的。反观我们的邻国俄罗斯,在对环境的保护方面无疑比我们做的要好,因此本文主要从对俄罗斯环境法(或称为生态法)的分析上,就我国的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与不足,谈了一些看法。 中国与俄罗斯环境保护方面的区别,我认为主要有以下这些方面: 一、在环境保护的法律方面 (一)俄罗斯环境保护法律简介 谈到俄罗斯的环境保护法就不得不说俄罗斯环境保护法名称的演变,现在俄罗斯的有关环境的法律正在越来越多的被冠以生态法的名称,这是有其原因的。 在70年代中期以前,“生态法”一词无论是对于苏联及其各加盟共和国来说,还是对于东欧的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十分陌生的。那时,苏联及其各加盟共和国以及东欧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在生态法领域里曾广泛使用的一个专有名词是“自然保护法”,而非“生态法”。“自然保护法”与现今使用的“生态法”一词一样,既表示为一个法律部门,又表示为一个法律学科部门,还表示为一门法学课程。就连这些国家所颁布的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也统一称作“自然保护法”,例如《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自然保护法》、《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自然保护法》、《保加利亚社会主义共和国自然保护法》、《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自然保护法》、《南斯拉夫塞尔维亚社会主义共和国自然保护法》等。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72年。后来随着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前苏联国内对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的名称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形成了一种共识,那就是用“生态法”来代替原来传统意义上的环境保护法。所以到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在前苏联和俄罗斯联邦法学界它被广泛使用,大量地出现在各种有关生态法学研究的文献或教科书中。人们用生态法作为环境法这一法律部门、法律学科部门和教学课程的名称。无论作为一个法的部门的名称,还是作为一个法律学科部门的名称或是一门法学课程的名称,生态法一词在俄罗斯联邦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它已经成为俄罗斯联邦法律科学领域里的一个专有名词或专门用语,全面取代了环境法、环境保护法、自然保护法、自然环境保护法等名词。受俄罗斯联邦的影响,独联体的其他一些国家,如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以及东欧的一些国家,如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等也大量地使用这一用语。在这些国家的有关研究文献和教科书中,“生态法”也已经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专门术语。 俄罗斯环境法目前的体系是由一部《环境保护法》作为总纲,同时再辅以一些其他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俄罗斯的这部《环境保护法》内容非常的详尽,基本上涵盖了环境保护的诸多方面,法典化的程度很高,其他法律只是作为有益的补充,这与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体系是有所差别的。具体说来在结构上俄罗斯《环境保护法》于2002年1月10日颁布,全文共分16章84条,包括总则,环境保护管理基础,公民、社会团体和其他非商业性团体在环境保护领域的权利和义务,

建设三大银行心得体会

建设“三大银行”心得体会 三大银行(责任银行、合规银行、智慧银行)建设是省联社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我行农商行发展的目标,时期转型发展的重心,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当前金融业经济形势严峻,竞争激烈,农商行发展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只有跟上时代快速转变以经营理念,服务理念,战略性措施,才能成力佼佼者。建设三大银行目标顺应了发展需要,有目标才有希望,也就有了我们努力的方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在工作中要有责任心,干一行就爱一行,不能敷衍了事,要做一事了一事。严守工作规矩,要遵守法律法规、行业规章和工作纪律,敬畏制度,敬畏规矩,千万不能任性,千万不能把权力凌驾于制度之上。遵守工作规矩是业务稳健有序发展的基本保障,不照规矩来,整个工作就会乱套,就会导致风险。 我们作为农商行的一份子,从思想上要时时把责任铭记心头,把建设责任银行、合规银行、智慧银行作为以后工作奋斗的目标,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一个有心人,扎扎实实、踏踏实实把工作做好,我们的一言一行代表农商行的整体形象,要团结一致,牺牲小我,成全大我,有国才有家,我们才能在农商行提供的平台上创造出新的一番天地。其次行动上要努力学习金融知识,熟悉金融业务,把握金融规律,提高操作技能水平,坚决守住不发生操作性系统风险,严守工

作的底线。 近期受人行监管政策的影响,各大机构纷纷整改,认真开展“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市场乱象”的活动,严防信贷“空转”、票据“空转”、同业“空转”、理财“空转”等方式的套利行为。我部门开展业务要加强资金业务的监管,坚持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实行“穿透式”管理,避免资金脱离监管进入灰色地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防止层层嵌套,资金空转的行为,防范风险,安全生产。 我们要把“诚信、正直、守法、合规”的理念牢记,充分认识到建设三大银行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自觉将三大银行理念融入工作的方方面面,深入人心。争做遵规守纪的农信人,为实现持续稳健经营、快速发展的既定目标贡献力量!

俄罗斯自然地理

俄罗斯自然地理 一地理位置 俄罗斯联邦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领土面积1707.54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1.4%,是原苏联总面积的76.3%。它位于欧亚大陆的北部,北纬41到北纬8149之间,横跨11个时区。领土略呈长方形,包括欧洲的东半部和亚洲的北部,从最东端白令海峡的杰日尼奥夫角到最西端加里宁格勒州的波罗的海海岸,长约1万公里。俄罗斯北部领土36%在北极圈内。 俄罗斯拥有漫长的疆界线, 边界的东、北部是海疆,西、南部主要是陆界。总长度超过6万公里,其中海疆占2/3,海岸线长4.3万公里,共与12个海相邻:北临北冰洋的巴伦支海、白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和楚科奇海,东濒太平洋的白令海、鄂霍茨克海和日本海,西滨大西洋的波罗的海、黑海和亚速海。俄罗斯的陆路边界占其疆界的1/3,共与14个国家接壤: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外蒙古、中国和朝鲜。此外,在东部还同日本和美国的阿拉斯加隔海相望。 俄罗斯联邦边界线总长度为60932.8公里,其中海界38807.5公里, 陆界14509.3公里,江河界7141公里,湖泊界475公里。中俄边界线长达4300多公里,其中东部边界4280公里,西部边界54公里。

二地形特点 俄罗斯国土面积广阔, 各种地形地貌均有。地形复杂多样,以平原为主,其中平原、低地和丘陵占国土总面积的60%,高原和山脉各占20%。俄罗斯境内地势东高西低,西部多为辽阔的平原。叶尼塞河以东大多是高原、山脉,叶尼塞河以西主要是平原。以乌拉尔山为界,大约分为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两部分。东部多高原和山地,主要有中西伯利亚高原、南西伯利亚山地、东西伯利亚山地和远东山地。东欧平原面积约400万平方公里,为世界著名平原, 绝大部分在俄罗斯境内。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中西伯利亚高原面积约150万平方公里,海拔500~1500米,为世界最大高原之一。俄罗斯欧洲领土大部分为东欧平原,乌拉尔以东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南是阿尔泰山脉。俄罗斯山脉大部分布在边缘地区,可分为高加索山带、东部山带和斜交山带。高加索山脉的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峰高达5642米,是欧亚两洲分界线的一部分。西伯利亚南部和东部及远东山地海拔1000~2000米。叶尼塞河与勒拿河之间有俄罗斯著名的中西伯利亚高原,北部为北西伯利亚低地。东部山带海拔4750米的克留赤夫火山是欧亚大陆最高的火山。山体不高的斜交山脉斜着纵贯俄罗斯东半部。 俄罗斯联邦境内自北向南为北极荒漠、冷土地带、草原地带、森林冻土地带、森林地带、森林草原地带、草原地带和半荒漠地带,而整个地势如梯形排列,从西往东逐渐升高。俄罗斯联邦

俄罗斯联邦的生态法学研究

俄罗斯联邦的生态法学研究 马骧聪 由于在前苏联时代长期不重视环境保护和苏联解体(1992年12月)后出现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复杂问题,俄罗斯联邦的环境状况日益恶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十分严重。据1993年公布的俄罗斯联邦总统一年一度的人体健康状况报告——总统《白皮书》,全国性的生态危机已经严重危害俄国人民的健康状况和遗传基因。事实表明:在俄罗斯几乎有1/2的居民呼吸着含有危险物质的空气,这种危险物质含量超过最高容许限额5倍;全国人口的平均寿命69.5岁,比44个资本主义国家少8—10岁;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每10个婴儿中就有1个有遗传缺陷,每4个妇女中就有1个因遗传基因不能生育;每年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国家国民总收入的一半。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各界要求保护生态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政府也不得不加强自然环境保护。加强环境法制建设是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根本措施之一,但由于国家处于政治、经济、社会的根本变革时期,经济、社会问题严重,环境法制建设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俄罗斯法学界正在不断加强生态法学研究,学术气氛和学术活动相当活跃。 一 俄罗斯生态法学研究概况 1.俄罗斯生态法学研究日益活跃和加强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在法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的文章越来越多。例如,俄罗斯最主要的法学学术刊物——俄罗斯科学院国家和法研究所主办的《国家和法》杂志(月刊),在1994年发表了10篇关于生态法的论文和学术讨论会的长篇综述, 1995年则增至16篇。《莫斯科大学学报》等刊物也经常刊登关于生态法学的论文。 2.为了研究生态法问题,俄罗斯的科研教学单位和有关实际部门举行了一系列学术讨论会。如,1993年7月,在莫斯科召开了关于落实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决议的措施的议会听证会,讨论俄罗斯的国家生态政策和立法问题。参加会议的有议会有关生态、经济、社会问题的各委员会的代表,国家有关管理机关、学术研究机关、工业企业和社会组织的代表。1994年6月,俄罗斯联邦总检察院加强法制和法律秩序问题科学研究所,举行了有司法机关、政府管理部门和科研教学单位专家和代表参加的学术会议,讨论生态安全的法律保障问题。同年11月,在圣彼得堡举行了题为“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国际讨论会,参加会议的不仅有生态法专家、法院和检察院的工作人员、政府机关和市政当局的官员,还有各种生态团体的负责人和成员,以及个别公民和美国、荷兰的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的代表。1995年3月,在圣彼得堡召开了第一届讨论独联体国家环境保护问题的国际科研和实践会议。1995年3月和10月,莫斯科大学法律系接连两次召开全俄科研和实践会议,来自全联邦各地的科研教学单位和

商标法案例

案例:2003年3月帅美西服厂以“大科大”三字作为商标文字予以注册,注册号为547742号,用于本厂生产的西服产品。2004年5月腾达服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达公司)以“大哥大”三字作为商标文字予以注册,注册号为586610号,用于本公司生产的25类服装商品。帅美西服厂发觉后,即致函腾达公司,说明自己的商标已经注册,认为这两个商标构成了近似商标,要求对方停止使用。而腾达公司则认为自己的商标也已注册,且与对方的商标并不相同,没有侵害帅美西服厂的商标权,因此置之不理。 (1)帅美西服厂是否可以要求撤销腾达公司的注册商标?如果可以,应该向谁提出?(2)帅美西服厂可否要求腾达公司承担商标侵权的法律责任? 分析:(1)帅美西服厂可向国家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撤销腾达公司的注册商标。理由如下:这两个商标只有一字之差,且文字组合形式及发音有近似的特征,构成了近似商标,又使用了同一类商品,为充分保障企业及消费者的利益,依据《商标法》第27条的规定,帅美西服厂可在腾达公司的商标核准注册之日起一年内,向国家商标局评审委员会提出异议,以近似商标为由要求撤销腾达公司的商标。 (2)撤销之前,因两个商标均为注册商标,帅美西服厂不能要求腾达公司承担商标侵权的法律责任,但如果经商标评审委员会终局裁定撤销腾达公司的注册商标后,腾达公司仍继续使用该商标时,帅美西服厂则可向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求处理,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追究腾达公司商标侵权的法律责任。

案例:某拍卖公司受甲单位委托,拍卖一批钢铁生产设备,拍卖活动符合所有法定条件,且拍卖程序合法。18号竞买人以最高价竞得标的。该标的的最终买受人是由邓某、刘某、孙某3个自然人按协议组成的,根据协议他们按一定的比例出资,并按一定的比例收益,在竞买登记时他们也以3人的名义登记。在支付拍卖价款过程中,邓某因资金来源非法而被执法部门逮捕,邓某因此失去付款能力,但刘某和孙某表示不知道邓某的资金来源非法,愿意补足邓某应出的部分,且其他竞买该标的的竞买人对成交现场的结果无异议,最后标的顺利交接。可是,随着钢铁市场行情的看涨,委托人以买受人的竞买资格有问题(邓某资金来源为非法)为由提起诉讼,要求法院裁定此次拍卖无效,并重新拍卖。 分析:(1)买受人的竞买资格有问题不一定导致拍卖无效。首先,买受人的主体是合法的。邓某因资金来源非法,其竞买资格出现了问题,但邓某只是买受人中的一部分,《合同法》第56条规定“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刘某和孙某事先不知道邓某资金来源非法,且同意按成交价款支付,其他竞买人也无异议,对标的交接没有影响。 (2)根据我国《拍卖法》的现有条款,在其他条件合法的情况下,只要买受人按约定履行完手续和支付完拍卖相关价款,拍卖行为就有效。 (3)在整个拍卖和交接过程中,委托人对拍卖结果是认可的,只是由于随着钢铁市场行情的上涨,才导致委托人对过早售出标的心生悔意,委托人主张拍卖行为无效显然违法商业诚信。

俄罗斯基本情况

俄罗斯基本情况

————————————————————————————————作者: ————————————————————————————————日期:

对外投资合作国别指南简介 ——俄罗斯 一、俄罗斯概况 1、地理位置:俄罗斯地跨欧亚两洲,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大陆的北部,其欧洲领土的大部分是东欧平原,占地1707.54万平方公里(占原苏联领土面积的76.3%,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1.4%),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东西长为9000公里,横跨11个时区;南北宽为4000公里,跨越4个气候带。 2、行政区域:根据俄罗斯宪法,俄联邦现由85个实体,包括3个直辖市、22个共和国、9个边疆区、4个自治区、46州和1个自治州。按地域原则联合成9个联邦区,包括中央联邦管区(莫斯科),西北联邦管区(圣彼得堡),南部联邦管区(顿河畔罗斯托夫),伏尔加联邦管区(下诺夫哥罗德),乌拉尔联邦管区(叶卡捷琳堡),西伯利亚联邦管区(新西伯利亚),远东联邦管区(哈巴罗夫斯克又称伯力城),北高加索联邦管区(皮亚季戈尔斯克又称五山城),克里米亚联邦管区(国际普遍认为仍是乌克兰领土)。 3、自然资源:俄有世界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是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其拥有世界最大的森林储备和含有约世界四分之一的淡水的湖泊。俄罗斯石油探明储量252亿吨,天然气已探明蕴藏量为4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探明储量的21%,居世界第一位,煤蕴藏1570亿吨,居世界第二位。 4、气候条件: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气候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但北极圈以北属于寒带气候。温差普遍较大,1月平均温度为1℃到-35℃,7月平均温度为11℃到27℃。年降水量平均为150~1000毫米。西伯利亚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冬季

商标法案例分析教学文稿

商标法案例分析 gbxjb10级分类:知识产权被浏览372次2013.06.17 10、2003年3月帅美西服厂以“大科大”三字作为商标文字予以注册,注册号为547742号,用于本厂生产的西服产品。2004年5月腾达服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达公司)以“大哥大”三字作为商标文字予以注册,注册号为586610号,用于本公司生产的25类服装商品。帅美西服厂发觉后,即致函腾达公司,说明自己的商标已经注册,认为这两个商标构成了近似商标,要求对方停止使用。而腾达公司则认为自己的商标也已注册,且与对方的商标并不相同,没有侵害帅美西服厂的商标权,因此置之不理。请回答:(1)帅美西服厂是否可以要求撤销腾达公司的注册商标?如果可以,应该向谁提出?(2)帅美西服厂直接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判决撤销腾达服装厂的注册商标,法院应不应受理?(3)帅美西服厂可否要求腾达公司承担商标侵权的法律责任? hzfsm 采纳率:46% 10级 2013.06.18 帅美西服厂可向国家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撤销腾达公司的注册商标。理由如下:这两个商标只有一字之差,且文字组合形式及发音有近似的特征,构成了近似商标,又使用了同一类商品,为充分保障企业及消费者 的利益,依据《商标法》第27条的规定,帅美西服厂可在腾达公司的商标核准注册之日起一年内,向国家商标局评审委员会提出异议,以近似商标为由要求撤销腾达公司的商标。撤销之前,因两个商标均为注册商标, 帅美西服厂不能要求腾达公司承担商标侵权的法律责任,但如果经商标评审委员会终局裁定撤销腾达公司的注册商标后,腾达公司仍继续使用该商标时,帅美西服厂则可向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求处理,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追究腾达公司商标侵权的法律责任。 案列分析题 案例1.商标是先使用的受法律保护,还是注册的受法律保护? [案情]某电视机厂甲厂生产的“菊花”牌电视机,质量优良,价格适中,售后服务好,深受广大用户欢迎。后该厂的一名技术人员受聘于邻省一家生产“中意”牌电视机的工厂,担任了乙厂的技术副厂长,为扭转乙厂亏损落后的生产局面,乙厂一方面在技术上加大力度进行革新改造;另一方面希望通过改变产品名称打开销路。当得知甲厂的商标还未注册的情况下,便向商标局申请注册了“菊花”牌商标。此后,产品销路大有好转。甲厂得知这一情况后,以该品牌是自己首先创出,先使用为由,要求乙厂停止使用该商标。而乙厂则认为该产标自己已经注册,事有商标专用权,要求甲厂停止使用。为此,双方发生纠纷。 [问题]本案中谁是侵权人? [答案与分析]甲厂是侵权人,侵犯了乙厂的商标专用权。理由如下:商标是用来区别不同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的商品或服务的一种标记,商标只有经过注册,商标权人才依法事有商标专用权。依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我国采用自愿注册与强制注册相结合的原则,除人用药品和烟草制品必须使用注册商标外,其他商品的商标不注册亦可使用,但是注册商标才事有商标专用权,依法受《商标法》的保护。本案中,甲厂虽然使用“菊花”牌商标在先,但未注册,所以不享有专用权,其他厂家亦可使用,而乙厂将其注册后,即取得了该商标的专用权,未经其同意,其他任何人不得使用该注册商标,否则即构成侵权。我国《商标法》第38条第1款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的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的,为侵犯商标权的行为。因此,在乙厂将“菊花”,牌商标注册后,甲厂虽使用自己首创的品牌,也构成对乙厂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犯。应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小结]注意区分商标与商标权的不同,商标作为一种产品或服务的标记,他的所有人不事有专用权,无排他性,而商标权即指向商标专用权,是指商标注册之后,他的所有人事有自己专用并禁止使用人使用的权利。 案例2.并非有意使用他人已经注册的商标,是否也构成侵权。

俄罗斯国际贸易地理环境的研究

地形地形复杂多样。境内地势东高西低,70%的土地是平坦辽阔的平原。西部多为辽阔的平原,以乌拉尔山为界,大约分为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两部分。东部多高原和山地,主要有中西伯利亚高原、南西伯利亚山地、东西伯利亚山地和远东山地。东欧平原面积约400万平方千米,为世界著名平原。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中西伯利亚高原面积约150万平方千米,海拔500-1500米,为世界最大高原之一。乌拉尔山南北蜿蜒2000多千米,是欧亚两洲分界线的一部分,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海拔5642米。

力,这主要是因为: 第一,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俄罗斯的原料和燃料价格比较便宜,这无疑是其出口贸易的一大优势。

,2004年俄对外贸易总额2780亿美元,同比增长31.1%。其中出口1832亿美元,进口948亿美元,顺差884亿美元。 2004年俄主要贸易对象为:欧盟(45.1%),其中德国(9.3%),意大利(5.9%),荷兰(6.5%),芬兰(3.2%),法国(2.9%),瑞典(1.2%);独联体国家(18.3%),其中白俄罗斯(6.8%),乌克兰(6.6%),哈萨克斯坦(3.2%);中国(5.8%),美国(3.8%)。2004年在与非独联体国家的贸易中,俄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品(56.8%),金属及其制品(16.9%),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7.5%),化工产品(6.6%);主要进口商品是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40.9%),食品和农产品(18.1%),化工产品(15.9%),金属及其制品(7.9%),纺织服装类商品(4.5%)。 据俄罗斯海关委员会统计,2009年俄罗斯货物贸易进出口3891.4亿美元,较上年(下同)减少37.6%。其中,出口2339.4亿美元,减少36.4%;进口1552.1亿美元,减少39.3%;顺差787.3亿美元,减少29.7%。 2009年俄罗斯对荷兰、意大利、中国、德国和土耳其的出口额分别占俄罗斯出口总额的15.1%、8.5%、6.9%、4.9%和4.6%,为353.2亿美元、198.0亿美元、161.8亿美元、114.9亿美元和107.8亿美元;自中国、德国、美国、乌克兰和法国的进口额分别占俄罗斯进口总额的14.2%、12.3%、5.7%、5.5%和5.1%,为219.6亿美元、190.5亿美元、89.0亿美元、85.9亿美元和79.4亿美元。俄罗斯前五大顺差来源地依次是荷兰、意大利、土耳其、波兰和哈萨克斯坦,顺差分别为323.3亿美元、127.2亿美元、77.0亿美元、60.3亿美元和53.0亿美元,减少36.1%、41.1%、30.5%、41.8%和21.5%;逆差主要来自德国、中国和法国等,其中对德国和中国逆差减少40.7%和59.5%,但对法国逆差增长12.9%。

俄罗斯生态教育模式研究

俄罗斯生态教育模式研究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着重强调我国要建成生态文明社会。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加强生态教育。俄罗斯的生态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完整的体系,俄罗斯的生态教育模式不断科学化、系统化。文章从研究俄罗斯生态教育及生态教育模式的内涵入手,通过分析生态教育模式中的人类中心和生态中心两种模式,进而得出生态教育中的生态中心模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俄罗斯生态教育及生态教育模式可以给我国的生态文明社会一些启示。 关键词:生态教育;生态教育模式;人类中心;生态中心 俄罗斯教育界普遍认为,人们是否具有并运用生态学相关知识,直接影响到人类文明的发展。随着人们对生态学的重视,1974年苏联教育部决定在普通中学和中等专业开设生态学课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环境规划署于1975年又着手制订和实施国际环境教育计划,并于1987年在莫斯科举行会议,倡议将20世纪最后的10年定为“国际环境教育的十年”。随之生态教育这一名词应运而生,可见俄罗斯的生态教育发展是由生态学、环境教育发展而来的。 一、生态教育及生态教育模式的内涵 俄罗斯学者r.H.Kapoaa把生态教育定义为“教育、培养和发展人的连续过程,为教学指明了方向,给教学目标和课外活动提供了标准,保证人对周围环境的责任意识”。还有的俄罗斯学者把生态教育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生态教育是指把生态知识和技能相结合而形成的教育部分(环节),广义的生态教育指的是协调个人、社会和环境相互关系的教育过程。”许多研究者认为对于生态教育的研究应该止于教学模式,模式——最初的概念是模型、范式等,并且这个概念,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科研协会上占主导地位。苏联学者瓦托夫斯基在《模型》一书中这样写道:“我不把模型狭窄地理解为仅仅是对现有事物模仿或某个未来事物的雏形,我把模型的含义加以扩展,认为它不仅仅是一个实体,更为重要的是一种行动方式,它不仅提出未来的某个科学目的,而且说明达到此目的的手段。”在这种意义上理解,模式是根据实践需要和一定的科学原理设计和创造出来的新事物、新行为,是主体的某种创造性构思。由此看来,“生态教育模式在生态学领域是塑造生态文化、对自然环境予以保护和关心,在教学上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在实践中获得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对生态理论的掌握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因此,综合俄罗斯学者的观点,生态学的可持续性与协调性对教育研究有很强的适切性,无论是自然、社会还是教育系统,都有共同遵循的生态学原则,生态思维模式也贴近教育形态。 二、俄罗斯的生态教育模式的争论 目前,俄罗斯的生态教育模式大致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人类中心模式,即人处于自然的中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生态教育内容的主宰,其表现如下:首先,“除遗传外,人们还有文化继承,这是人高于地球上其他生物的主要因素”;其次,社会和文化是比周围环境更重要的因素,人是生活在社会中,而不是自然情境中;再次,技术和社会进步永无止境,所有的社会问题也都有自己的解决原则。人类中心模式限制了创造性,使生态学概念的运用变得狭隘。整体上以个人和社会发展为目的,这样可能阻碍全世界的持续稳定,无论在生态教育内容还是在学术上都表现了霸权主义,它把教学和教学以外活动的方式和方法强加在固定的内容上。第二种是生态中心模式,生态中心模式揭示了自然价值的完整性、

银行法

银行法 一、银行法概况 银行是从事货币融通和管理的金融机构。 根据业务性质,我国现有银行分为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三大类,中央银行是货币管理当局,政策性银行是政府投资的、执行国家特殊经济政策的特殊企业,商业银行是从事存贷款业务和信用中介服务的企业。 按照2004年2月1日起施行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2条的规定,所谓“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指在我国设立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以及政策性银行。 银行法是规范银行设立和运行的立法,内容主要包括银行组织和银行业务两大部分。 针对不同类型的银行,我国制定了立法层次不同的银行法,比如法律层面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规章层面的《城市信用合作社管理规定》、《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等。 二、银行法的调整对象 银行法的调整对象是指在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中各主体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中央银行的监管活动产生的纵向管理关系。 中央银行在依法履行其监督管理职能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同各银行、借款人、存款人之间发生的监督管理关系,这是一种行政管理行为。 第二,银行、存款人、贷款人相互之间横向的资金关系。 银行与其他主体基于平等、自愿、公平和诚信的民事活动原则而形成的民商事法律关系。 三、我国银行业改革和现行体系 政策性银行的特征: 1、政策性银行的资本金多由政府财政拨付 2、政策性银行经营时主要考虑国家的整体利益、社会效益,不以营利为目标,但是政策性银行也必须考虑盈亏,力争保本微利 3、政策性银行有其特定的资金来源,除财政拨付外,主要依靠发行金融债券或向中央银行举债,一般不向公众吸收存款 4、政策性银行有特定的业务领域,一般不与商业银行竞争 政策性银行承担着特殊的政策性任务。开发银行是为了保证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供应而设立;农业发展银行的设立是要做到集中信贷支农力量;进出口银行是为了给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等资本性货物进出口提供资金支持。政策性银行的信贷资金以国家财政拨款或贷款为基础,同时向国内外筹集资金,但不吸收居民个人储蓄存款。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在国务院领导下的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全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和领导,以国有商业银行为经营主体,多种性质的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 我国现行银行体系 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 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 商业银行:以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四大商业为首的商业银行体系 中央银行法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和地位 在我国,中央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担负着管理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的责任,并通过金融体系对整个国民经济发挥着宏观调控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