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皮酸洗资料

氧化皮酸洗资料
氧化皮酸洗资料

钢铁零件磷化工艺中磷化缺陷及处理措施

2011/8/22/9:7来源:中国电镀网

慧聪表面处理网:1.无磷化膜层

出现这种故障的原因是:钢铁零件表面有冷加工硬化层;磷化液里硫酸根含量过高;磷化液中有Al、As、Pb等有害杂质;磷化时间不足、磷化温度太低、钢铁零件表面有污物等。

处理措施可根据上述故障原因分别进行。用强酸腐蚀零件表面,使其露出金属表面活性;用碳酸钡处理磷化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适当提高磷化温度;延长磷化时间.力Ⅱ强磷化前的预处理等。

2.磷化膜太薄;结晶过细

出现这种故障的原因是:溶液总酸度过高;钢件表面有加工硬化层;溶液中Fe2+离子含量过低;磷化温度低和时间短等。

可通过补充调整溶液成分,调整游离酸度和总酸度比值;用强酸腐蚀或喷砂去除零件表面的加工硬化层;稀释磷化溶液降低溶液中Fe2+含量;严格按磷化工艺操作等。

3.磷化膜结晶粗大

发生这种故障的原因是溶液中亚铁离子含量过多;零件表面除锈残余酸没有洗净;溶液中硝酸根离子不足;溶液中硫酸根、盐酸根离子含量过高;零件表面过腐蚀等。

采取措施包括:加入双氧水降低Fe2+含量;加强各工序的清洗和防止酸洗过腐蚀;补充Zn(N03)2成分;用BaC03处理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用H2O稀释氯离子,补充其他成分等。

4.磷化膜层生黄锈

出现这种故障的原因有零件有残酸存在或者发生过腐蚀;磷化溶液中缺少磷酸盐;溶液的游离酸度过高;磷化溶液中硝酸根不足;零件有残酸未洗净;焊缝处有磷化液等。

可通过加强零件的各工序清洗;补充硝酸锌,在零件磷化后要充分中和,冲洗干净零件上的残酸;调整磷化溶液的游离酸度和总酸度比值.加强零件的中和与冲洗;控制磷化返修次数等措施。

5.磷化膜层不均匀。表面有花斑

出现这种故障的原因是:高合金钢件表面处于钝化状态;工件表面油污未除干净;温度过低和磷化时间不足等。

排除此类故障的措施有:喷砂去除高合金钢零件表面的钝化膜;彻底去除零件表面的油污;调整磷化温度,确保磷化时间等。

6.磷化膜挂灰

出现这种故障的原因有:磷化溶液中有较多沉渣,尤其是在槽底的沉渣更多;在磷化过程中和加入磷化剂时搅动磷化液,使槽底沉渣浮起,粘附在零件上等。

可以采取定期清除磷化溶液中的沉渣,定期过滤或者清除槽底磷化沉渣;发现槽液变稠老化应及时翻新或更换磷化溶液,保持磷化溶液洁净等措施。

7.磷化膜层呈红锈色

出现这种故障的原因有:酸洗溶液中有铜离子;二价铜离子进入磷化溶液;磷化溶液中亚铁离子浓度太高等。

应当采取更换酸洗溶液;去除零件表面铜后再磷化;不用铜挂具,减少铜离子进人磷化溶液的机会,稀释有铜离子溶液;降低溶液中亚铁离子浓度等措施。

8.磷化膜层的防锈能力差

出现这种故障的原因是:磷化溶液中混入NaCl成分;溶液的游离酸度和总酸度比例不当;溶液中有Al、Pb、As等有害杂质和S042-离子及Cl一离子,这些离子的存在使得磷化膜的抗腐蚀能力变差等

应严格工艺条件进行磷化;增加溶液的总酸度;加入碳酸锰中和游离酸;加入2%的还原剂消除Al杂质;加强磷化用药品的分析检测,注意磷化用药品的质量,避免Al、Pb、As等杂质的污染;通过稀释溶液减少S042-离子及Cl-离子的影响等措施。

镀铬工艺中的阳极

镀铬与一般单金属电镀不同点之一是采用不溶性阳极。阳极在电沉积过程中只起导电的作用,CrO42-及Cr2O72-离子的补充是通过向电解液中添加铬酐来实现。传统的镀铬工艺中采用w(Pb)>99. 9%的铅做阳极材料。铅的机械性能较差,特别是在含氟(如氟硅酸)的镀铬液中会发生腐蚀。现代镀铬工艺中普遍采用的是铅合金阳极。在一般装饰性镀铬中,采用w(Sb)=6% ~8%的铅-锑合金阳极;在低浓度镀铬液中采用

w(Sn)=6% ~8%的铅-锡合金阳极。这两种合金阳极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近年来,有研究者在一些特殊的镀铬电解液中使用w(Ag)=1% ~2%的铅-银合金阳极或钛板上镀铂的阳极,使阳极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和耐腐蚀能力,但因造价较高,在工业规模化生产中极少应用。

镀铬电解液的分散能力很差,为了保证镀件各部分镀铬层厚度一致,常采取防护阴极和辅助阳极等措施,尽量使阴、阳极间电力线分布均匀。辅助阳极一般用铅板仿照被镀工件的形状制作,又称象形阳极。例如:注塑模具的型腔镀硬铬,可用薄铅皮用锡焊制成象形阳极;圆筒内表面(如内燃机气缸内表面)用铅筒或铅棒做内阳极;轴类零件用筒形外阳极;精密尺寸的内孔(如枪膛内壁)用镀铅钢丝做为阳极。

铅和铅合金阳极在使用过程中,表面会形成铬酸铅的黄裼色膜,影响电流通过,导致槽电压升高。应经常用钢丝刷蘸稀盐酸或稀碱溶液刷洗,停镀时应将阳极存放在清水中。对表面产生较厚钝化膜的阳极,可在镀液中施加较高的直流电压进行活化,也可以在15% ~20%碱液中以阴极电解方法将膜除掉。

教育学重要资料整理

绪论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词源 我国古代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说文解字》作了文字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总之,我国古代把教育解释成“劝人为善”。 西方 educare”,指“引出”的意思, 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都把教育看作是对人的引导的活动 二、教育的定义 广义:泛指凡是能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锻炼人的身体的社会活动,都可以成为教育。理解的 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狭义:专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系统、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传授知识、技能、技巧,发展其智力和体力,培养其思想品德的活动。牢记的 狭义教育的特点: 1.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一种专门培养人的活动。 2.对象主要是青少年儿童。 3.在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选择题 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2.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人) 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活动的人。 2.学习者受教育者 相对于“教育者”或“教师”而言的概念 “学习者”这个概念与“受教育者”或“学生”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随着终身教育时代的来临,教育的对象已经从青少年扩大到成人乃至所有的社会公民。所以,比起“学生”来说,“学习者”是一个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类型的词汇。 3.教育影响教育内容 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内容上: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 注:教材是知识授受活动中主要信息媒介 形式上: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注:有教材中,三要素分别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答题时注意一致即可。 三者间关系纽带桥梁对象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的定义: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地位:

不锈钢常用表面处理方法

不锈钢常用表面处理方法: 不锈钢具有独特的强度、较高的耐磨性、优越的防腐性能及不易生锈等优良的特性。故广泛应用于化工行业,食品机械,机电行业,环保行业,家用电器行业及家庭装潢,精饰行业,给予人们以华丽高贵的感觉。 不锈钢的应用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广,但不锈钢的应用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它的表面处理技术发展程度。 1不锈钢常用表面处理方法 1.1不锈钢品种简介 1.1.1不锈钢主要成分:一般含有鉻(Cr)、镍(Ni)、钼(Mo)、钛(Ti)等优质金属元素。 1.1.2常见不锈钢:有鉻不锈钢,含Cr≥12%以上;镍鉻不锈钢,含Cr≥18%,含Ni≥12%。 1.1.3从不锈钢金相组织结构分类:有奥氏体不锈钢,例如:1Cr18Ni9Ti,1Cr18Ni11Nb,Cr18Mn8Ni5。马氏体不锈钢,例如:Cr17,Cr28等。一般称为非磁性不锈钢和带有磁性不锈钢。 1.2常见不锈钢表面处理方法 常用不锈钢表面处理技术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①表面本色白化处理;②表面镜面光亮处理;③表面着色处理。 1.2.1表面本色白化处理:不锈钢在加工过程中,经过卷板、扎边、焊接或者经过人工表面火烤加温处理,产生黑色氧化皮。这种坚硬的灰黑色氧化皮主要是NiCr2O4和NiF二种EO4成分,以前一般采用氢氟酸和硝酸进行强腐蚀方法去除。但这种方法成本大,污染环境,对人体有害,腐蚀性较大,逐渐被淘汰。目前对氧化皮处理方法主要有二种: ⑴喷砂(丸)法:主要是采用喷微玻璃珠的方法,除去表面的黑色氧化皮。 ⑵化学法:使用一种无污染的酸洗钝化膏和常温无毒害的带有无机添加剂的清洗液进行浸洗。从而达到不锈钢本色的白化处理目的。处理好后基本上看上去是一无光的色泽。这种方法对大型、复杂产品较适用。 1.2.2不锈钢表面镜面光亮处理方法:根据不锈钢产品的复杂程度和用户要求情况不同可分别采用机械抛光、化学抛光、电化学抛光等方法来达到镜面光泽。 1.2.3表面着色处理:不锈钢着色不仅赋予不锈钢制品各种颜色,增加产品的花色品种,而且提高产品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不锈钢着色方法有如下几种: ⑴化学氧化着色法; ⑵电化学氧化着色法; ⑶离子沉积氧化物着色法; ⑷高温氧化着色法; ⑸气相裂解着色法。 各种方法简单概况如下: ⑴化学氧化着色法:就是在特定溶液中,通过化学氧化形成膜的颜色,有重铬酸盐法、混合钠盐法、硫化法、酸性氧化法和碱性氧化法。一般“茵科法”(INCO)使用较多,不过要想保证一批产品色泽一致的话,必须用参比电极来控制。 ⑵电化学着色法:是在特定溶液中,通过电化学氧化形成膜的颜色。 ⑶离子沉积氧化物着色法化学法:就是将不锈钢工件放在真空镀膜机中进行真空蒸发镀。例如:镀钛金的手表壳、手表带,一般是金黄色。这种方法适用于大批量产品加工。因为投资大,成本高,小批量产品不合算。

酸洗废气净化系统设计

广州大学市政技术学院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名称:酸洗废气净化系统设计 系部环境工程系 专业环境工程技术 班级11环境 姓名冯韦华 指导教师戴苗 2013年06 月 1 日

酸洗废气净化系统课程设计 前言: 随着人口的剧增和城市化的加剧,煤和石油燃烧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越来越多,它在大气中与水蒸气和氧气混合,生成硫酸,形成酸雨。酸雨被人们称为“空中死神”,它对生态系统的危害已成为举世瞩目的环境问题。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无疑是当今正在努力的一个问题。而酸洗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大量酸性气体,合理处理废气中的酸性气体是控制大气污染的必要措施。 本设计书由广州大学市政技术学院环境工程系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戴苗老师指导设计,同时在编写的工程中,得到了广大同学的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设计者水平有限,设计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审阅老师批评指正。 设计者 2013年6月1日

目录 概述 一、确定净化方案 (5) 1.设计目的 (5) 2.设计任务 (5) 3.设计资料 (5) 4.净化方案的选取 (5) 二、集气罩的设计 (7) 1. 集气罩基本参数的确定 (7) 2. 集气罩入口风量的确定 (8) 三、填料塔的设计 (9) 1.填料塔参数确定 (9) (1)拟选用陶瓷鲍尔环填料的规格及相关参数 (9) (2)计算泛点气速uf (10) (3)计算操作气速 (10) (4)利用圆整后的塔径重新计算操作气速 (11) (5)校核填料直径与塔体直径的比 (11) (6)校核调料塔的喷淋密度 (11) 2.填料层高度确定 (11) (1)计算填料层高度Z (11) (2)计算填料塔床层压降 (12) (3)计算填料塔压降 (12) 四、管网设计 (12) ⒈管道流速、设计流量 (12) 2.净化系统设备及管道布置简图 (13) 3.各管段的断面尺寸和比摩阻 (13) 管道水力计算表 (14) 4.各管段的局部阻力系数 (15) 5. 各管段的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以及总阻力 (16) 6.对并联管路进行阻力平衡计算: (19) (1)汇合点A (19) (2)汇合点B (19) 五、动力系统选择 (20) 1. 风机的确定: (20) 2. 与风机标定工况计算 (20) 3.动力系统的选择 (20) 六、参考文献 (20)

带钢酸洗技术的演变

带钢酸洗技术的演变 湍流式酸洗 60年代以前冷轧原料的除鳞主要是用硫酸酸洗。这种方法废酸不能完全回收,钢的损耗也较大。1959年奥地利鲁特纳发明了盐酸酸洗废液再生方法,盐酸可以完全回收,产生的铁粉也可做高档的磁性材料,这样盐酸酸洗法成为成本低、酸洗带钢表面质量好的工艺而得到普遍发展。这时酸洗槽由深槽逐步发展为浅槽。1983年原西德MDS公司开发出湍流式酸洗新技术。其特点是将酸洗液送入很窄的酸洗室槽缝中,使酸洗液在带钢表面上形成湍流状态。这种工艺已不存在深槽的概念,带钢在一条很窄的沟槽中运行并处于张力状态,酸的流动方向与带钢的运行方向相反。这种酸洗技术提高了酸洗效率,改善了酸洗质量。同样的酸液温度及带钢条件,湍流式机组的功能与传统的深槽、浅槽机组3种传统酸洗方式的比较见表1-14。 自从80年代推出湍流酸洗以来,浅槽湍流酸洗机组因其造价低、酸洗事故处理时间短而很快发展起来。原西德波鸿、澳大利亚BHP、日本住友金属、日本和歌山、日本神钢加古川冷轧厂、比利时西格马 公司等于1986-1990年先后建成并投产了湍流酸洗机组。这种机组的年产量从60万t发展到最大达250万t。 机械除鳞法 工序的边疆化导致复合除鳞技术的发展。在传统的化学酸洗的基础上增加了机械方式除鳞。机械除鳞法有:反复弯曲法、轧制法、喷丸法、NID法及APO 法等。 NID法(用高压水喷铁砂浆的除鳞法)是1973年日本石川岛播磨公司开发的,其原理是将铁砂送入高压水流,通过扁缝式喷嘴,形成铁砂流布满钢带的横向表面。新日铁八幡厂一号酸洗机组的改造即在机组入口处增设了延伸率高达3%-7%的PV轧机进行破鳞,并采用一NID机械除鳞装置。 改造后除鳞速度由180m/min提高到250m/min,并且用NID机械除鳞装置代替酸洗槽及回收放心酸系统,可以节省投资。NID法在日本东芝(横滨)电气公司、川崎水岛工厂,以及美国、德国、法国等均得到了实际运用。我国昆明工学院将喷嘴除鳞技术应用于窄带钢的除鳞,使用效果很好。重钢四厂新华通讯社轧车间用10MPa以上的高压水将浓度在60%以上的烧结用铁粉浆中喷出,在空中形成高能量水锤打到钢表面上,取得了很好的除鳞效果。用喷浆法代替过去的喷丸法,吨钢成本降低5倍。 也可将喷砂除鳞和酸洗除鳞联合使用,如硅钢片厂70%靠喷砂除掉铁皮,30%用盐酸洗掉铁皮。这种复合式工艺技术也是可行的。 1989年原苏联切列流维茨厂建成并投产了连续研磨除鳞(APO)生产线。该生产线可处理厚度为1.6-4.0mm、宽度为900-1550mm、抗拉强度达650MPa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带钢,最大线速度为90m/min,年产量达50-60万t。由于不使用酸,解决了因用酸而引起的一系列生态问题,特别对不锈钢的处理,尤为优越。这种方法就用范围广、生产成本低。 机组由通用的开卷机、焊接机、活套装置、拉伸矫直机、3个串联的APO 研磨仓和卷取机组成。设在APO仓前的拉伸矫直机使钢带产生5%以上的伸长量,

学前教育-学科专业知识整理(一)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 一、幼儿园课程的内涵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二、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一)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 (二)幼儿园课程融合于一日生活之中 (三)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三、幼儿园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 (一)对幼儿的研究 (二)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 (三)对学科知识的研究 四、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四种基本取向 (一)普遍性目标取向——依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和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对课程进行原则性规范或总括性指导。 (二)行为目标取向——指明课程实施以后儿童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三)生成性目标取向——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而然的生成。 (四)表现性目标取向——指每个幼儿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追求的是儿童反应的多元性。 五、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 《纲要》:第一,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第二,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第三,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一)目的性原则

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手段,内容必须紧紧围绕目标来选择。 (二)适宜性原则 一是适应需要,二是促进发展。 (三)生活化原则 生活是幼儿获得直接经验最理想的场所、最便捷的方式。 (四)兴趣性原则 (五)基础性原则 (六)逻辑性原则 六、幼儿园课程内容组织的基本方法 (一)基本方法 1、逻辑组织法 是指根据知识本身的系统及内在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的一种方法。 2、心理组织法 根据学习者的心理发展特点,以适应学习者需要的一种组织课程内容的方法。(二)常用方法 1、纵向组织法 以先后顺序排列内容,是螺旋递进式的。 2、横向组织法 使课程内容和儿童已有的经验连为一体。 七、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取向 (一)忠实取向 指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 (二)相互适应取向 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课程计划和班级、小组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各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

不锈钢表面处理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不锈钢表面处理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不锈钢具有独特的强度、较高的耐磨性、优越的防腐性能及不易生锈等优良的特性。故广泛应用于化工行业,食品机械,机电行业,环保行业,家用电器行业及家庭装潢,精饰行业,给予人们以华丽高贵 的感觉。 不锈钢的应用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广,但不锈钢的应用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它的表面处理技术发展程 度。 1 不锈钢常用表面处理方法 1.1 不锈钢品种简介 1.1.1 不锈钢主要成分:一般含有鉻(Cr)、镍(Ni)、钼(Mo)、钛(Ti)等优质金属元素。 1.1.2 常见不锈钢:有鉻不锈钢,含Cr≥12%以上;镍鉻不锈钢,含Cr≥18%,含Ni≥12%。 1.1.3 从不锈钢金相组织结构分类:有奥氏体不锈钢,例如:1Cr18Ni9Ti,1Cr18Ni11Nb, Cr18Mn8Ni5。马氏体不锈钢,例如:Cr17,Cr28等。一般称为非磁性不锈钢和带有磁性不锈钢。 1.2 常见不锈钢表面处理方法 常用不锈钢表面处理技术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①表面本色白化处理;②表面镜面光亮处理;③表 面着色处理。 1.2.1 表面本色白化处理:不锈钢在加工过程中,经过卷板、扎边、焊接或者经过人工表面火烤加温处理,产生黑色氧化皮。这种坚硬的灰黑色氧化皮主要是NiCr2O4和NiF二种EO4成分,以前一般采用氢氟酸和硝酸进行强腐蚀方法去除。但这种方法成本大,污染环境,对人体有害,腐蚀性较大,逐渐被淘 汰。目前对氧化皮处理方法主要有二种: ⑴喷砂(丸)法:主要是采用喷微玻璃珠的方法,除去表面的黑色氧化皮。 ⑵化学法:使用一种无污染的酸洗钝化膏和常温无毒害的带有无机添加剂的清洗液进行浸洗。从而达到不锈钢本色的白化处理目的。处理好后基本上看上去是一无光的色泽。这种方法对大型、复杂产品较 适用。 1.2.2 不锈钢表面镜面光亮处理方法:根据不锈钢产品的复杂程度和用户要求情况不同可分别采用机 械抛光、化学抛光、电化学抛光等方法来达到镜面光泽。这三种方法优缺点如下: 1.2.3 表面着色处理:不锈钢着色不仅赋予不锈钢制品各种颜色,增加产品的花色品种,而且提高产 品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酸洗废气治理方案.

浙江某公司 酸雾废气治理工程 设计方案 杭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二零一五年一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1.1 项目背景 (1) 1.2 设计依据 (1) 1.3 设计原则 (2) 1.4 设计范围 (2) 1.5 排放标准 (2) 第二章废气处理工艺 (3) 2.1 设计思路 (3) 2.2 处理工艺 (3) 2.2.1 硫酸雾处理工艺 (3) 2.2.2 铬酸雾处理工艺 (3) 2.3 设计参数 (4) 2.3.1 硫酸雾处理设施设计参数 (4) 2.3.2 铬酸雾处理设施设计参数 (6) 第三章工程投资 (8) 3.1 土建投资 (8) 3.2 设备投资 (8) 3.2.1 硫酸雾处理设施设备投资 (8) 3.2.2 铬酸雾处理设施设备投资 (9) 3.3 其它投资 (9) 3.4 总投资 (10) 第四章安全卫生和节能 (11) 4.1 安全卫生 (11) 4.2 节能环保 (11) 第五章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2) 5.1 人员编制 (12) 5.2 运行费用 (12) 5.3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2) 附图平面布置示意图 (14)

第一章概述 1.1 项目背景 浙江某公司是一家专业进行汽车零部件的企业,员工共约100名,全年工作时间约300天,实行单班工作制。 项目在工件滚镀铬过程中会产生废气污染物,主要来自酸洗槽、镀铬槽及退铬槽,主要污染因子为硫酸雾和铬酸雾。 为保证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根据国家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和当地环保主管部门要求,该公司必须要做好污染防治工作,对电镀车间酸雾废气进行有效的治理。受其委托,我单位承担了该公司酸雾废气治理工程的方案设计工作。我单位工作人员根据现场踏勘结果,车间槽位布置情况,结合以往工程经验,经反复论证提出本套设计方案,供该公司选择使用,并供各级领导、专家审定。 1.2 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9; 2、《空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 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5、《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极限》(GBZ2-2002); 6、《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 8、浙江某公司设计委托及其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

酸洗缺陷分析

酸洗缺陷分析 在冷轧带钢生产中的酸洗工序,有时因酸洗条件不理想,操作不当或某些设备不良,可能会造成各种酸洗缺陷,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1、酸洗不均 带钢表面个别或局部地方残留着未被酸洗掉的氧化铁皮斑点。 产生原因: ①带钢在酸洗前没有松卷或松卷不均,表面有相互贴紧现象,酸液不易与其反应。 ②酸洗前,带钢表面上有油污等未被清除干净,而阻碍了带钢与酸反应, ③酸洗中,未将带钢反复提升或充分揽动酸液也会产生酸洗不匀的情况。 2、酸洗不足 带钢表面残留着未被酸洗掉的氧化皮,用手抹有黑灰。 产生原因: ①酸液的温度低,浓度不够,或带钢在酸液中的停留时间不够, ②剥壳处理未达到预先要求,酸洗不足的带钢,轻者轧制后带钢表面颜色发暗,严重者氧化铁皮被轧入呈黑斑,氧化铁皮也可能粘在轧辊表面上,大块的氧化铁皮使带钢轧制时不 延伸,而造成轧制后带钢出现浪形等缺陷。 解决方法是重新进行酸洗。 3、点状腐蚀

带钢表面上产生点或带状的凹坑。 产生原因: ①酸液温度过高、浓度过高; ②酸洗时间过长, ③酸洗缓蚀剂量不足,至使带钢表面逐渐变粗糙成麻面。 点状腐蚀的带钢,延伸性大大降低,在轧制过程中很容易断裂或破碎,坯料上的细微点状腐蚀一般可通过冷轧得到清除,而成品带钢的点状腐蚀是一种不可清除的缺陷。 4、酸渍、水渍 带钢酸洗后,表面被锈蚀,呈黄色。 产生原因: ①带钢表面经清洗后还残存着少量的酸质,中和不完全, ②带钢表面没有完全干燥而与空气中氧发生反应而锈蚀。 解决方法:清洗槽尽量采用活水,提高中和槽中碱的含量和温度,或增加烘干工序,也可 采用钝化处理。 5、氢脆 带钢表面呈现外观为条状的小鼓泡,鼓泡破裂后呈黑色细小裂缝,没有破裂的经轧制后便破裂或裂缝延伸、扩大。并且是无规律的,它直接影响带钢的韧性和塑性。 产生原因:带钢吸收酸洗过程中所析出的氢。 解决方法:严格按酸洗工艺制度进行酸洗,采用缓蚀剂,酸洗后,采用烘干或将带钢置于 空气或清水中若干时间。 6、黑斑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资料整理 王本陆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序言 1.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现象、问题、规律。 (二)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技术问题。 (三)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 2、教学论学科的形成: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继《大教学论》之后教学论学科形成的另一个重要里程碑。 3. 教学论研究具有一些基本特征: 第一,强调教学论的哲学和心理学基础。 第二,强调提高学科的独立性和科学性。 第三,形成了教学论的基本范畴。 第四,形成一些最基本的教学思想。 第五,注意理论和实践的互动,出现了专门的教学实验。 第六,出现了一大批专门研究教学论的教育家。 4. 一般认为,美国学者博比特,1918年出版《课程》,是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 美国教育家泰勒,于1949年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该书在现代课程论学科发展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5. 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 1. 课程与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工作。 2. 课程与教学论需要系统学习: A. 不能把学过和真正掌握画等号。 B. 掌握课程与教学论有多种途径。 C. 系统学习是全面掌握的基本方式。 D. 真正全面掌握是个长期的过程。 6. 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方法: A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B联系实际,学思结合。 C注意扩展学习。 第二章课程的基本理论 1. 课程:就是指教学的内容及其进程安排。 2. 我国课程论专家施良方把课程定义归纳为六大类型: 课程:即1教学科目;2有计划的教学活动;3预期的学习结果;4学习经验;5社会文化的再生产;6社会改造。 3. 学科课程:主要是指从各门学科领域选择部分内容,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的课程体系,由于它是分门别类的设置,所以又被称作“分科课程”。 4. 课程的表现形式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教学材料。 A课程计划:是关于学校课程的宏观计划,它规定学校课程的门类、各类课程的学习时数以及在各年级的学习顺序、教学实践的整体规划等。 课程计划需要遵循的几个基本原则: 1整体性。2基础性。3开放性。

不锈钢材质零件氧化层去除方法

不锈钢材质零件氧化层去除方法 不锈钢材质零件已广泛应用于机械装备制造业各个领域,使用量日增。在实践运用中,一些不锈钢材质零件,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如焊接、退火、冷镦等)后,会在其表面生成一层彩虹色、褐色甚至黑丝的氧化层,影响零件的外观,且使零件防锈能力下降,所以在使用前必须将氧化层去除掉。 不锈钢材质零件表面的氧化层是金属基体表面生成一层富铁氧化物,这层富铁氧化物主要以Fe2O2、Fe2O2、FeO为主,及少量Cr2O3、FeO、Cr2O3、NiO、MnO等其他氧化物。 在高温短时间退火过程中,燃烧气氛中的氧气和高温水蒸气会造成金属基体进一步被氧化,使工件表面氧化皮厚度增加,内层氧化物增加明显。原因是高温会大大降低氧化皮阻碍离子扩散的能力,造成氧化速度迅速增大。焊接、退火过程不锈钢表面形成的氧化皮中也会形成大量的孔洞和裂纹,这对产品造成质量隐患。 通常,去除氧化层的方法有三种:浸渍法、盐浴法、盐膜法及电解法。 1、浸渍法:a、硫酸酸洗法。硫酸酸洗时,通过氧化皮内部裂纹和孔隙渗透到氧化皮内和金属基体表面,与金属基体中的Fe、Mn 反应生成大量氢气(鼓泡作用),金属基体的溶解、氢气的鼓泡作用,会使氧化皮很快与金属基体发生脱落。实际生产中,在更换硫酸酸洗溶液时,酸洗槽底部往往有大量未被溶解的氧化皮,这证明硫酸酸洗

时,氧化皮主要时靠机械剥离作用去除的。b、混酸酸洗法。硝酸-盐酸酸洗液,对于不锈钢材质零件氧化皮的溶解能力较强,侵蚀后表面较洁净,但控制不当时容易引起过腐蚀。混酸酸洗时,酸液会通过氧化皮内部裂纹和孔洞渗透到氧化皮内部和金属基体表面,通过溶解贫铬层,使表面氧化皮很快与金属基体发生剥离并脱落。C、硝酸-氢氟酸酸洗法。硝酸-氢氟酸酸洗液对不锈钢材质零件氧化皮的溶解能力强,对金属基体的溶解能力弱,表面侵蚀质量好。但氢氟酸毒性大,需要良好的防护及废水处理条件。氢氟酸通过氧化皮内部裂纹和内部孔隙渗透到氧化皮内部和金属基体表面,很快与基体贫铬层中Fe、Cr、Mn、Si的发生反应产生大量氢气,使贫铬层溶解,这对整个氧化皮产生机械剥离作用。 2、盐浴法:盐浴处理实质上也是预处理过程,它是利用基体金属与氧化皮的热膨胀系数不同,通过骤冷,使氧化皮产生裂纹,同时使存在于氧化皮次外层重的低价氧化物在强氧化剂的作用下,转变为酸溶性的高价氧化物,松膜效果比碱性硝酸钠溶液好,但需要专用盐浴处理槽,操作环境也较差。盐浴法的处理效果较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盐浴常温下是固态,预热过程能耗过大,不锈钢材质零件出槽是带出溶盐较多,造成浪费并污染,工人操作环境恶劣。 3、盐膜法:盐膜法与盐浴法处理原理相同,操作方法分为升温和降温方式两种。升温方式:浸渍碱溶液在加热炉中于400~500℃下保温2~3min→水洗→酸洗。降温方式:不锈钢材质零件出炉自然冷却至600℃左右→喷射碱盐溶液(氢氧化钠10%;硝酸钠3%;水

陈建民填料塔吸收脱除金刚砂酸洗废气课设任务书

南京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填料塔吸收脱除金刚砂酸洗废气 课程名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系部康尼学院 专业环境工程 班级K环境091 姓名陈建民 起止日期2012.5.7~2012.5.20 指导教师李乾军

目录 一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 (2) 二课题任务内容和要求 (2) 三设计计算书 (4) 1原始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集气罩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填料塔的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官网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动力系统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附属构件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绘制图纸.............................................................................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小结 . (12) 五参考文献 (12)

酸洗线的目的

酸洗线的目的、原理、操作和注意事项 一、目的 酸洗线的目的有四个: 1、除去热轧板卷表面氧化铁皮 热轧板卷系在终轧温度800—900℃高温下经受热轧,因此,在带钢表面生成大量氧化铁皮。这种氧化铁皮给冷轧操作带来了障碍,损坏了产品表面的美观,同时,也妨碍镀层性能、喷涂性能。为除去这种氧化铁皮通常采用机械法和化学法相结合的方法。所谓机械法是采用除鳞机进行弯曲加工使氧化铁皮中发生龟裂,容易和酸接触而除掉氧化铁皮的方法。所谓化学法是使氧化铁皮和酸发生反应而除去氧化铁皮的方法。所使用的酸通常是硫酸或盐酸。盐酸和硫酸相比较,具有与氧化铁皮反应快、生成的铁盐在盐酸中溶解度大等优点,因此,可加快酸 洗线的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2、板卷的连接(焊接) 为提高后部工序的作业率和收得率,把几个热轧板卷接头焊接起来,形成一 个大板卷 3、侧剪边 热轧板卷的板宽全长未必均匀,并且由于边缘存在有龟裂的情况,故通常进行侧 剪边。 4、涂油 为防止板卷在卷取运输中产生伤痕,防锈或作为轧制顶涂敷,依照以上不同用途 涂敷各种油(把这种操作总称预涂油)。 二、原理

1、氧化层构成 氧化铁皮是钢在高温下与氧反应而形成的,外层与氧接触更充分,金属与氧反应更彻底。由金属基体向外依次为氧化亚铁FeO、四氧化三铁Fe3O4、三氧化二铁 Fe2O3,其中氧化亚铁层最厚,如图。 影响带钢氧化层厚度的主要因素: 带钢终轧和卷取温度; 带钢冷却时间; 氧化气氛; 钢的化学成分。 2、与盐酸的反应 在使用盐酸进行酸洗时,由于盐酸和Fe2O3发生反应最快。基体铁(Fe)比氧化铁皮更容易溶解,容易形成所谓的过酸洗状态,所以,为防止产生过酸洗,添加少量的控制剂,在铁表面形成保护膜,起防止基体铁受酸腐蚀作用。酸洗槽中,酸液浓度、温度、控制剂量都要严格掌握。 三种氧化铁均能很好地溶于盐酸,各种化学反应中,以氧化亚铁FeO为主, 生成氯化亚铁和水。 FeO+2HCl=FeCl2+H2O 影响反应进行的主要因素: 盐酸浓度高有利于反应进行,但过高会增加酸挥发,使酸耗增加,一般控制在 10%-20%; 酸液温度高有利于反应进行,但过高也会增加酸挥发,使酸耗增加,一般控制在 80℃-90℃;

综合实践活动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教学文案

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料收集和整理 教师实施指南八: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过程的记录及原始资料的积累?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评价不像学科课程那样,到活动结束的时候用量化的分数来判定活动的结果和收益,而是通过过程中的体验和实践来帮助学生积累成长的经历,这就需要对活动过程及原始的资料进行搜集与整理。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采用多种可能的手段,如日记、录音、绘画、摄影等,及时记载活动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 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过程中,会有许多的原始资料,包括文本材料(各种读书笔记、调 查问卷、实验数据、活动日记等); 音像制品(录音带、光盘、软盘等);实物(标本、模型等)。这些原始资料,既是活动过程的真实记录,也为活动总结阶段寻找规律、得出结论、撰写各种报告提供重要依据。同时,这些资料本身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对活动的评价。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这些资料的积累保存工作。活动主题一旦确立,就要指导学生制作档案袋,在档案袋的封面填写课题名称、研究人员、合作伙伴、分工情况、指导教师等基本情况。在活动开展阶段的各种资料,及时放进档案袋,以保留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而这些过程记录及原始资料积累的方法,需要教师进行细致深入的指导。 1.确定人员,制定记录任务,进行培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需要把人培养成一个模式,不需要把学生培养成面面俱到的人,我们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个他个性和特长发挥的最好空间,让他的优点更优,特长更特,这就需要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老师要熟悉和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特长爱好,给每一个孩子提供最适合他发展和展示的机会。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分工阶段,既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也要适当地给予指导和调整。比如,在确定活动资料和活动过程记录小组的时候,就要动员 和说服那些责任心强、记录能力强、细心仔细的同学加入,并要进行任务的分配和梳理。对前几次记录要进行认真指导和培训,而这种培训是在记录的现状中的培训,不是单纯的说教。 2.教师以身示范提供样本记录需要记什么?怎么记?简单地说就是记载活动过程和结果。可是面对这样的答案我们的学生还是不会记录。因此,教师要在活动中和学生同时进行一份记录,这个记录包括学生前期提出哪些了问题、归纳成哪些研究小专题、计划怎么开展活动、分组分工情况、各组活动进展情况(特别是细节记录)、教师的感受等等。教师的记录要图文并茂,简洁而美观,把绘画、图表、文字等综合起来,为学生做好范例。教师在参与学生交流活动的过程中,自己的记录作为样本展示,学生可以直观地学习如何做记录。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向学生传达记什么、怎么记,同时还可以告诉学生教师如何做研究,传达一种研究的精神和态度。 3.引导学生进行记录方式设计,明晰活动过程 通常可采用表格式、日记式、过程式等方式来进行记录。

不锈钢常用表面处理方法

不锈钢常用表面处理方法 : 不锈钢具有独特的强度、较高的耐磨性、优越的防腐性能及不易生锈 等优良的特性。故 广泛应用于化工行业,食品机械,机电行业,环保行业,家用电器行业及家庭装 潢,精饰行 业,给予人们以华丽高贵的感觉。 不锈钢的应用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广, 技 术发展程度。 1 不锈钢常用表面处理方法 1.1 不锈钢品种简介 1.1.1 不锈钢主要成分:一般含有鉻 1.1.2 常见不锈钢:有鉻不锈钢,含 12%。 1.1.3 从不锈钢金相组织结构分类:有奥氏体不锈钢,例如: 1Cr18Ni9Ti , 1Cr18Ni11Nb , Cr18Mn8Ni5。马氏体不锈钢,例如: Cr17, Cr28等。一般称为非磁性不锈钢和带有磁性不 锈钢。 1.2 常见不锈钢表面处理方法 常用不锈钢表面处理技术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 ①表面本色白化处理; ②表面镜面光亮 处理;③表面着色处理。 1.2.1 表面本色白化处理:不锈钢在加工过程中,经过卷板、扎边、焊接或者经过人工 表面火烤加温处理,产生黑色氧化皮。这种坚硬的灰黑色氧化皮主要是 NiCr2O4和NiF 二种 EO4成分,以前一般采用氢氟酸和硝酸进行强腐蚀方法去除。 但这种方法成本大,污染环境, 对人体有害,腐蚀性较大,逐渐被淘汰。目前对氧化皮处理方法主要有二种: ⑴喷砂 (丸 )法:主要是采用喷微玻璃珠的方法,除去表面的黑色氧化皮。 ⑵化学法: 使用一种无污染的酸洗钝化膏和常温无毒害的带有无机添加剂的清洗液进行 浸洗。 从而达到不锈钢本色的白化处理目的。 处理好后基本上看上去是一无光的色泽。 这种 方法对大型、复杂产品较适用。 1.2.2 不锈钢表面镜面光亮处理方法:根据不锈钢产品的复杂程度和用户要求情况不同 可分别采用机械抛光、化学抛光、电化学抛光等方法来达到镜面光泽。 1.2.3 表面着色处理: 不锈钢着色不仅赋予不锈钢制品各种颜色,增加产品的花色品种, 而且提高产品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不锈钢着色方法有如下几种: ⑴化学氧化着色法; ⑵电化学氧化着色法; ⑶离子沉积氧化物着色法; ⑷高温氧化着色法; ⑸气相裂解着色法。 各种方法简单概况如下: ⑴化学氧化着色法:就是在特定溶液中,通过化学氧化形成膜的颜色,有重铬酸盐法、 混合钠盐法、硫化法、酸性氧化法和碱性氧化法。一般“茵科法” (INCO )使用较多,不过要 想保证一批产品色泽一致的话,必须用参比电极来控制。 ⑵电化学着色法:是在特定溶液中,通过电化学氧化形成膜的颜色。 ⑶离子沉积氧化物着色法化学法:就是将不锈钢工件放在真空镀膜机中进行真空蒸发 镀。例如:镀钛金的手表壳、手表带,一般是金黄色。这种方法适用于大批量产品加工。因 为投资大,成本高,小批量产品不合算。 ⑷高温氧化着色法: 是在特定的熔盐中, 浸入工件保持在一定的工艺参数, 使工件形成 一定厚度氧化膜,而呈现出各种不同色泽。 ⑸气相裂解着色法:较为复杂,在工业中应用较少。 1.3 处理方法选用 但不锈钢的应用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它的表面处理 (Cr )、镍(Ni )、钼(Mo )、钛(Ti )等优质金属元素。 Cr > 12%以上;镍鉻不锈钢,含 Cr > 18%,含Ni >

环科091熊珂大气课程设计

酸洗废气净化系统设计说明书 环科091 熊珂 09452123 一、 确定净化方案 此次课程设计要求采用碱液吸收法处理含硫酸烟雾,即采用7%NaOH 溶液在填料塔中 吸收净化硫酸烟雾。 操作情况下,气相传质系数k Ga =144 kmol/(m 3 ·h ·atm) (1atm = 101325Pa) 液相传质系数k La =0.7h -1 液气比为L/G=4 L/m 3 二、 集气罩的设计 1. 集气罩基本参数的确定 集气罩的罩口尺寸不应小于罩子所在污染位置的污染物扩散的断面积。如图1所示, 如果设集气罩连接风管的特征尺寸为d 0(圆形为直径,方形为短边),污染源的特征尺寸为d (圆形为直径,方形为短边,)集气罩距污染源的垂直距离H ,集气罩口的特征尺寸为D 0(圆形为直径,方形为短边),集气罩喇叭口长度为h 2,则应满足d 0/d >0.2、1.0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撰写了西方第一本专门教育学著作《雄辩术原理》。 捷克教学家夸美纽斯在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学论学科的诞生。 《大教学论》的内容:1.在教育目的和课程内容上提倡泛智教育,主张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而大教学论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2.较系统地探讨了教学原则问题; 3.强调教学必须遵循万物的严谨秩序,力求教得彻底、迅速和愉快,并就此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要求; 4.在理论上首次论证了班级教学制的优越性,主张采用集体教学的新形式; 5.讨论了各级学校的管理和不同学科的具体教学方法问题。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普通教育学》,是继《大教学论》后教学论学科形成的另一里程碑,是教学论学科成熟的标志。 《普通教育学》的内容:1.系统地阐述了教育性教学原理,认为教学是教育的基本手段;2.该书依据观念心理学原理分析教学的机制,认为教学是统觉的运动,即新旧观念产生联系和统整的过程;3.探讨了教学阶段理论,依据多方面兴趣理论和学生的注意力状况,把教学分为明了、联系、系统和方法四个主要阶段,分析了不同阶段教学的类型和方法;4.依据多方面兴趣理论,设计了课程的类型和目标。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三大教育哲学命题。提倡实用主义 三大教育哲学命题:1.主张以儿童的需要为基础设计课程,倡导活动课程;2.倡导“做中学”的教学方法,主张通过制作、社交、艺术、探究等动手操作活动来进行教学。 杜威现代教学论三中心: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赫尔巴特传统教学论三中心: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教学论学科进入多元化发展时代,各种流派分为两个阵营:“科学主义”教学论和“人本主义”教学论。 “科学主义”教学论基本特点:把教学主要理解为一个认知、理性和逻辑的过程,注意探寻教学的普遍规律和通用模式,在教学目的方面强调科学知识、技能和智慧的习得,在教学过程方面强调教学的精确性、控制性、计划性,在课程内容方面注意吸收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教学手段方面重视新技术工具的使用。 “人本主义”教学论基本特点:把教学主要视为一种个性交往、情感交流、艺术创造的过程,以价值实现、情感满足、艺术感受、心灵沟通等为教学的基本追求,在课程方面突出人文知识的重要性,在教学方法上推崇即兴发挥、灵感直觉和主观感悟。(要知道两者的区别) “科学主义”教学论和“人本主义”教学论代表了当代教学论学科发展的不同方向。 第二章课程的基本理论 课程是指教学的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 课程计划是关于学校课程的宏观规划,一般规定学校课程的门类、各类课程的学习时数以及在各年级的学习顺序、教学时间的整体规划等。 课程标准就是指学科课程标准。它具体规定某门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基本理念、课程目标、

高温氧化皮

超临界锅炉高再管氧化皮脱落分析与解决措施 某公司2号炉,为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引进三井巴布科克能源公司技术生产的超临界参数变压 运行直流锅炉,型号为HGI980/。于2005年6月投产。 锅炉为单炉膛、一次再热、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n型锅炉,锅炉设计煤种为神府东胜煤。主蒸汽额定蒸发量为1952t/h,温度543 C,压力;再热汽温度569 'C。压力。 高温再热器布置于水平烟道内,与立式低温再热器直接连接,没有布置中间连接集箱,采用逆顺混合 换热布置。高温再热器沿炉宽排列95屏,每屏管组采用10根管,人口段管子为①57mmx4.3mm,材质为 SA-213T22,中间段管子为①51mmx4.3mm,材质为SA-213T91,出口段的前6根管子为①51mmx4.3mm, 材质为SA-213 TP347H,后6(应为后4根)根管子与中间段相同。如图1所示。 图1高温再热器结构图 1高温受热面检查情况 根据其它超临界锅炉在运行中岀现的问题,并结合日常金属监督统计结果,2007年2号机组首次大修中。将检查高温受热面有无氧化皮堆积列人检修项目。对屏过、末过、高再底部弯头有无氧化皮堆积进行 射线拍片检查。屏过检查了4屏,末过检查了1屏,未在底部弯头处发现有氧化皮堆积。因2号炉的高温

再热器在日常金属监督中,发现个别测点处经常有超温现象,故本次着重对超温处进行检查。 高再检查情况

2号炉自投运以来,高温再热器管就有3个测点存在超温现象(超过626 C,从2006年1月开始统计), 这3个测点对应的管屏为A侧数第12、48、90屏,超温时间分别为670、833、2847min。 本次先对2号炉高温再热器第21测点区域的超温情况进行检查,首先对A侧数第90(第21测点处)、9 1、96屏的底部弯头进行拍片,检查弯头处有无氧化皮堆积。发现此3屏的炉后弯头处均没有异物堆积. 只在炉前侧部分弯头有堆积现象,见表1。

酸洗废气净化系统设计

酸洗废气净化系统设计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广州大学市政技术学院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名称:酸洗废气净化系统设计 系部环境工程系 专业环境工程技术 班级 11环境 姓名冯韦华 指导教师戴苗 2013年 06 月 1 日 酸洗废气净化系统课程设计 前言: 随着人口的剧增和城市化的加剧,煤和石油燃烧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越来越多,它在大气中与水蒸气和氧气混合,生成硫酸,形成酸雨。酸雨被人们称为“空中死神”,它对生态系统的危害已成为举世瞩目的环境问题。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无疑是当今正在努力的一个问题。而酸洗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大量酸性气体,合理处理废气中的酸性气体是控制大气污染的必要措施。 本设计书由广州大学市政技术学院环境工程系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戴苗老师指导设计,同时在编写的工程中,得到了广大同学的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设计者水平有限,设计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审阅老师批评指正。

设计者 2013年6月1日 目录 概述

概述: 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因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急剧增加,所造成的酸雨污染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必须引起密切关注。 酸雨的危害 弱酸性降水,可溶解地壳中的矿物质,供植物吸收。但如果酸度过高,如pH值低于,就可能对人类及自然生态系统造成危害。酸雨带来的巨大损失是难以估量的,国外把酸雨称为“空中死神”。 1.1.1酸液对人体的危害

酸雨形成硫酸雾所产生的毒性很大,因为其微粒可侵入肺的深部组织,从而引起肺气肿和肺硬化等疾病而导致死亡。当空气中含有 mg/m3硫酸雾时,就会使人难受致病。 1.1.2对农作物、植被的危害 受到酸雨侵蚀的农作物,由于叶内叶绿素含量降低,影响其光合作用,引起叶子枯萎和死亡使产量下降。荷兰全国54%的森林面积遭酸雨侵害,林木衰弱枯萎。重庆地区1982年一场pH值达的酸雨使上万亩水稻叶片枯黄,状如火烤,几天后死亡。 1.1.3对土壤、湖泊的危害 酸雨淋溶土壤中的钙、镁、钾等营养元素,抑制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使土壤贫瘠,影响作物生长。酸雨得不到地表物质的饱和,使得河流、湖泊酸度增高,使水生动植物减少甚至绝迹,成为“死湖”。在加拿大,酸雨毁灭了万个湖泊,另有4000个也濒临“死亡”。 酸洗废气的处理 利用吸收塔处理废气已经是控制大气污染的有效控制方法。与传统的板式塔相比,填料塔具有生产能力大、分离效率高、压降小、操作弹性大、持液量小等优点。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于新型填料、新型塔内件的开发应用和基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使填料塔的放大效应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填料塔在化工企业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一、确定净化方案 1.设计目的 通过对气态污染物净化系统的工艺设计,初步掌握气态污染物净化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利用已学理论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绘图能力,以及正确使用设计手册及相关资料的能力。 2.设计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