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汕头的城市建设

浅谈汕头的城市建设
浅谈汕头的城市建设

浅谈汕头的城市建设

姓名:* * *

学号:************

学校:* * * * * *

学院:* * * * * * * * *

专业:* * * * *

老师:* * *

完成时间:2011年12月

提要:汕头市位于广东省东端潮汕平原的韩江、榕江、练江出海口处,是全国著

名侨乡,也是潮讪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海滨邹鲁”的美称。本文通过对汕头市历史发展、地理区位优劣势的分析,试图找准汕头城市定位和城市建设目标,同时对旧城区改造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汕头,历史变迁,地理区位优势和劣势,城市定位,旧城改造,骑楼一、汕头市的历史变迁

宋朝时,汕头是揭阳县鮀江边的一个渔村。元代的时候,这里被称为“厦岭”。明世宗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汕头是潮州府澄海县的一部分。明神宗万历三年(1575年),汕头被称为“沙仙坪”。清圣祖康熙八年(1669年),清政府改鮀蒲水寨为汕头汛,汕头之称开始见诸史册。因市区原处韩江三角洲的沙堤上,常设栅薄捕鱼,古时栅薄称为汕,故名沙汕头。康熙五十六年,清政府在这里筑炮台,此地改称“沙汕头”(沙汕头炮台),雍正、乾隆年间,沙汕头逐渐简称为“汕头”。乾隆二十一年,清政府在妈屿岛设立“常关”。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即咸丰八年(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划潮州为通商口岸,,由于潮州城区民众的强烈反抗,外国人主动放弃在潮州城区贸易,改而选择了相对安全的汕头为通商口岸,进行贸易。咸丰九年(1860年),潮海关在妈屿岛成立,美国驻华公使华若翰之弟华为士被任命为潮海关第一任税务司,而俞恩益被清政府任命为潮海关第一任海关监督,汕头正式开埠,成为全国第三个、全省第二个设海关的口岸。恩格斯在其著作《俄国在远东的成功》一书中认为汕头是当时中国唯一一个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自此,汕头开始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逐渐超越了潮州城区,成为了粤东的经济中心。

1930年,汕头正式建市,成为中国首批设市的城市之一。汕头老市区是以小公园为中心,周边安平路、国平路等街路呈类似法国巴黎凯旋门附近以扇形放射状分布,加上两侧的四永一升平、四安一镇邦东部的旧埕头,北边的红亭,南侧的汕头港,形成了当时的繁华商业区、居民区。1930年代,汕头的港口吞吐量曾居全国第三位,仅次于上海和广州,商业之盛居全国第七位,是粤东、闽西南、赣东南的交通枢纽、进出港口和商品集散地。

抗日战争期间,汕头曾沦为敌占区。新中国成立后,汕头人民政府于1950年成立。不久,设立汕头专区,潮汕地区的行政、文化中心向汕头转移。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汕头市龙湖片区试办经济特区,汕头的经济建设进入新的阶段,后来,汕头经济特区范围多次扩大,并于2011年扩至汕头全市。

二、汕头市的地理区位

汕头市地处粤东潮汕平原,其东北接饶平县,北枕潮安县,西接普宁市和揭东县,西南邻惠来县,东南濒临南海,与台湾隔海相望。汕头市位于韩江、榕江和练江三江出海口,地理区位较为优越,但也存在明显的缺陷。

(一)汕头市地理区位之优势

潮汕平原面积约4000平方公里,其中连片分布的3000多平方公里,是广东第二大平原,由韩江三角洲、榕江平原、练江平原、黄冈河平原和龙江平原五部分组成。境内有韩江、榕江、练江三大江河蜿蜒穿过,注入南海。而汕头市正好处于潮汕平原三江入海口,濒临南海,气候适宜(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地肥沃,利于耕种。汕头市海岸线曲折而长,近岸处水深

优良,一方面有利于渔民出海捕鱼,因此古时潮汕先民到达这里后便以捕鱼为生,逐渐促使一个个渔村的形成;而另一方面,如此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也使得汕头市建成了中国最早的通商口岸,成为地区的交通枢纽、进出港口和商品集散地。

改革开放之初,为了试行西方经济制度,发展中国经济,中央领导人决定在东南沿海开设经济特区。不久,汕头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很快博得决策者的青睐,和厦门、深圳、珠海等一同被划为中国首批经济特区,经济发展一度得以突飞猛进。

(二)汕头市地理区位之劣势

汕头市拥有诸多区位优势的同时,其存在的劣势也是十分明显的。潮汕平原南面临海,东、西、北三面为山脉阻隔,从而客观上阻碍了潮汕地区与中国三大经济带之一珠三角的经济互动和文化交流,影响了当地经济建设的进程。

汕头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回归线从市区北域穿过,台风及其造成的洪涝灾害十分频繁。每每遭遇台风,虽然政府在台风降临前都会发出预警,并组织人员将可能受灾民众提前撤离原住地,但因台风造成的房屋倒塌、农田冲毁、道路积水、堤坝垮塌、渔船受损和人员伤亡等仍然十分普遍。

三、整合地理区位的优势和劣势,给“鮀城”汕头新定位

汕头市是东南沿海对外开放时间最长的城市,也是著名侨乡,其经济发展曾在上世纪80和90年代辉煌过,当时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同步进行。但此后汕头经济却一直萎靡不振,城市建设也随之举步维艰。如何对“鮀城”汕头找准新的城市定位和城市建设目标,是汕头未来发展的重要思考问题。

(一)空间定位

港口是工业化时代城市繁荣的重要基础,要紧紧抓住汕头港地处东南沿海,水深优良,尤其是在粤东地区中的核心竞争优势,发挥汕头国家经济特区的制度创新优势,以发展大港口为核心,通过铁路、公路、航空(昔日规模有限的外砂机场已经迁至规模更大的潮汕机场)等立体交通网络巩固和拓展腹地,强化汕头市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广东省次中心城市、粤东中心城市和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的竞争力,成为连接珠三角和长三角的重要节点。(二)产业定位

利用滨海港口的长处,发展临港工业;利用侨乡的优势,完善基础设施,吸引侨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和特色产业;优化产业结构,适当提高服务业比重,大力发展旅游业;重点建设区域性(粤东)物流中心、航运中心、会展中心、旅游中心、金融中心等;结合当地多台风洪涝灾害的实际情况,寻求更具生态效益型的农业。

(三)城市形象

充分展现汕头市海湾、河口三角洲平原、港口资源及旅游自由、山水结合景观、红树林和跨海桥等海滨景观,利用好潮汕文化,如潮剧、潮州工夫茶、英歌舞、潮汕小品、潮州大锣鼓以及各色小吃文化,发挥“滨海邹鲁、美食之乡”优势,使其成为东南休闲之都、现代化滨海人居名城。

四、关于汕头市旧城区改造的几点看法

汕头是一座以“百载商埠”闻名的城市,在这里,海洋文化与农耕文明相互交融。汕头开埠后,西方文化长驱直入,和东方相差甚远的建筑文化也因为西方的坚船利炮和侨商的牵线搭桥在汕头港着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骑楼文化。骑楼是汕头市旧城区的标志,是近代建筑艺术上的璀璨明珠,体现了汕头近代城市建设的风貌。

为了使汕头市能够紧抓时代的脉搏,为了缓解越来越大的交通压力,为了把汕头建成一座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宜居城市,汕头市旧城区已经到了不可不改造的地步。然而,以小

公园为核心的旧城区是汕头城市的发祥地,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放射状的路网格局,而中西合璧的骑楼建筑群更是书写下汕头人奋斗历史的光辉一页。因此,如何合理改造旧城区成了摆在所有汕头儿女面前的大难题。

(一)继承骑楼优势,树立建筑新风

骑楼作为汕头最具代表性的地域建筑之一,正在被城市的扩张不断吞噬。如果任凭骑楼被现代建筑完全取代,其造成的历史和文化空白将是每一个汕头人都承受不起的。广州同样是骑楼大量存在的城市,在广州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中,骑楼也曾一度面临毁灭的危机。后来,广州人找到了一种既能避免骑楼消亡,又能使骑楼适应新时代的巧妙做法,那就是将作为历史记忆的骑楼和新时代的商业文化结合,把一排排骑楼改造成一条条商业步行街。汕头完全可以复制广州的做法,让骑楼街变成商业街,这不仅富有汕头百年商埠的特色,而且能让人们在购物的同时,回味那段心酸而美好的老街记忆。

(二)重视理性拆迁,拓宽旧城道路

就我所知,汕头市规划局早已制定旧城改造计划,直到今天,却尚未见到有什么显著成果。现在,旧城区的大多数楼房已经成为危楼,虽然很多已经不住人,但对于从危楼附近路过的行人和行车来说仍然是一大威胁,况且道路狭窄,又是从礐石大桥到新城区的必经之地,严重影响交通和城市面貌。可见,旧城区危楼拆迁和道路拓宽宜快不宜迟。由于危楼中有一些是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骑楼,拆迁过程中需要理性对待。

(三)保护文化遗产,加大宣传力度

在改造旧城区的过程中,拆迁与保护并重。以小公园为核心的建筑群是汕头城市的最早雏形,应特殊对待,将其改造成能够展现汕头历史进程的小公园历史文化保护区,并充分利用这一文化遗产,促进汕头旅游产业的发展。许多汕头人对旧城区很有感情,对独具特色的骑楼也很喜欢,但真正认识骑楼的人却寥寥无几,尤其是80后和90后的年轻人。所以,政府、媒体等有必要积极地宣传这一独特的建筑文化,让更多的汕头人真正了解骑楼,让关于骑楼的美好回忆永远留存在汕头人的心里。

五、结语

汕头市作为改革开放最早的城市之一,曾经历过辉煌和低谷。旧城区点点斑斑的历史遗迹随处可寻,新城区的繁华也体现着汕头正朝现代化都市的目标迈进。在汕头向现代化都市的目标迈进的过程中,种种问题也渐渐凸显出来,比如如何给予城市准确的定位,如何合理整合地理区位的优势与劣势,如何在改造旧城区的同时保留更多的历史记忆等等。这种种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索和对待,容不得半点马虎。

参考资料:

[1]商埠白载楼依稀——探秘汕头老市区骑楼文化及现状[J]。

[2]范建红陈烈蔡克光.基于城市地位的汕头城市发展思考[J].江苏商论,2007。

[3] 维基百科:汕头市.[EB/OL].https://www.360docs.net/doc/13685502.html,/wiki/%E6%B1%95%E9%A0%AD。

浅谈城市规划的意义与原则

浅谈城市规划的意义与原则 1城市规划的意义 1.1城市规划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市规划的基本作用是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合理地进行建设和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手段。 2城市规划前言 2.1要建设好城市,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城市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来进行建设。城市规划是一项系统性、科学性、政策性和区域性很强的工作。它要预见并合理地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做好环境预测和评价,协调各方面在发展中的关系,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使整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内外协调、环境优美的综合效果,为城市人民的居住、劳动、学习、交通、休息以及各种社会活动创造良好条件。 2.2城市规划又叫都市计划或都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的空间和实体发展进行的预先考虑。其对象偏重于城市的物质形态部分,涉及城市中产业的区域布局、建筑物的区域布局、道路及运输设施的设置、城市工程的安排等。 3城市规划编制总体原则 3.1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原则;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的原则;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和谐的原则。 4城市规划遵循原则 4.1简介 4.2城市规划的原则有五项,包括:整合原则,经济原则,安全原则,美学原则和社会原则。城市规划的原则是正确处理城市与国家、地区、其他城市的关系、城市建设与国家建设的关系、城市建设的内部关系等的指导思想。在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应遵循和坚持以下原则: 5整合原则 5.1城市规划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关系的整合原则。 5.2、应当使城市的发展规模、各项建设标准、定额指标,计发程序同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

浅谈城市建筑垃圾管理现状与对策

浅谈城市建筑垃圾管理现状与对策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建筑垃圾产生也随之不断增加。建筑垃圾乱拉乱倒,运输撒漏污染路面等问题也成为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的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以鲁中地区某市为例,2009年产生建筑垃圾约200余万方,2010年约为320余万方,2011年约为350余万方。这些建筑垃圾一部分被运到建筑垃圾填埋场填埋,一部分用于复坑回填利用,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被堆积在城区周边、城乡结合部,既影响了市容又污染环境。据调研,其它一些地区城市建筑垃圾管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类似现象。因此,加强建筑垃圾科学管理, 促进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有效解决建筑垃圾运输、处理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目前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当前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存在的问题 据调研,一些地区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存在的问题,从其表现形式看,主要为建筑垃圾的偷倒、乱倒、沿途撒漏等违章行为,但从深层次看,则是建筑垃圾管理的权威性和力度不够,管理模式、管理技术、管理思路和源头管理手段等已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 (一)管理体制不顺。一些地区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市级监督管理在市住建部门,检查考核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

门。有的建筑垃圾处置核准直接下放到区县,部分区县明确了环卫部门为主管部门,少数区县建筑垃圾管理放在行政执法部门。由于市、区(县)管理主体不一致,管理不顺畅,导致我市建筑垃圾管理的力度不够,治理效果不明显。 (二)管理手段滞后。建筑垃圾管理缺乏新的行之有效方法和措施,不能对建设工地实施切实有效管理,难以及时掌握收集清运动态,建筑垃圾清运信息得不到准确反映,甚至 造成管理的真空区域,出现“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的现象,导致滞后管理、被动管理的局面,致使建筑垃圾乱倒、沿途撒漏、扬尘污染问题突出,难以得到有效根治。 (三)处置场地缺乏。建筑垃圾的消纳大多是由建筑垃圾产生单位自找出路或委托清运公司和个体户代找受纳场所,这也是导致管理部门难以计划、规划和协调建筑垃圾排放、受纳处理,影响管理效果。建筑垃圾消纳场所的缺乏,促使个人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在郊区、农村私设消纳场地,扰乱了建筑垃圾清运市场和管理秩序。由于缺乏建筑垃圾调剂信息平台,供需双方很难得到及时有效地调配,大量的建筑垃圾只得被倾倒在城乡结合部、村镇周边,成了二次污染源。 (四)处理模式单一。大部分建筑垃圾复坑填埋,极少部分用于建筑工地回填,我市还没有一家资源化利用企业把建筑垃圾作为再生资源利用。

浅谈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浅谈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发表时间:2016-01-04T14:26:59.4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9期供稿作者:任凤梅 [导读] 新疆印象建设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做好我国现阶段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分析工作,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对于提升智慧城市发展水平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任凤梅 新疆印象建设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830000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发展和城市建设逐渐成为区域政府有关部门较为关注的问题。所谓的智慧城市是在智能城市和数字城市之后的城市信息化发展的高级状态,也是工业化、信息化以及城镇化深度结合的产物。智慧城市的发展对于变革居民生活方式、转型城市经济、社会管理以及环境保护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但是,受到各种发展因素的影响,我国现阶段智慧城市建设活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这些实际存在的问题选择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提升智慧城市建设以及发展水平,为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智慧城市;发展建设;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我国现阶段城市发展已经经历了信息城市和数字城市等阶段,并朝着智慧化城市迈进。但是,智慧城市的发展作为较为复杂的一项工程,属于更新发展理念、革新信息技术、创新建设以及管理模式等。[1]因此,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必然会面临较多的难点。做好我国现阶段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分析工作,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对于提升智慧城市发展水平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建设智慧城市的意义分析 (一)优化城市产业结构 从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来分析,智慧城市属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创新产物,也是以物联网信息技术作为支撑,对城市经济、自然以及社会系统实施智能化改造的成果,主要表现为互联网和物联网的融合。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能够通过高新技术和技术创新来实现。进行智慧城市的发展能够保证高技术产业规模得以壮大,逐渐提升这种高技术产业在整个城市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2]而且智慧技术对于一个城市的服务业和工业发展也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从而保证传统企业的组织、技术以及服务模式都能够实现创新发展,以较大的限度来提升传统企业的发展生产力,保证城市经济从“人口、经济红利”转变成通过“信息和知识实现创新发展”的大方向。 (二)贯彻并落实绿色发展理念 要想保证经济社会实现永续发展,就要能够从根本上推动城市经济朝着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以及低碳发展方向迈进,从而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主要的地位,将其融入到经济建设之中,从根本上促进生产空间高效集约、生活空间适度宜居。贯彻并落实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以及低碳发展的本质所在就是要尽可能推动城市经济发展转变为资源友好型、环境节约型。智慧城市的建设主要是以3S、物联网以及云计算作为核心技术支撑,这些信息技术的运用将会带动区域信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大的空间,还能够引导信息和软件服务业、创意产业的发展,从而培养出更多战略性的新兴产业以及经济增长点。 二、我国现阶段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一)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智慧城市建设属于较为系统、复杂的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要能够发挥出政府所具有的先导作用,从而能够达到规划统一、循序渐进的发展目的。还要能够引导技术、资金以及人才等要素实现有效配置。受到市场竞争机制、成本预算约束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建设效率相对低下。[3]而且社会群众对于智慧城市的发展内涵特征、战略意图的理解存在偏差,从而导致在实际建设中存在“过度重视项目、建设、模仿,轻视规划、应用、研发”等问题。“信息孤岛”要想能够实现整合,存在较大的难度,单纯地通过技术手段来进行城市治理难以实现。 1、传统建设思路影响严重 我国过去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都是由政府部门引导下开展,相关部门通过建设工程设计来取代艺术设计,这种现象必然导致当前城市建设出现“过度统一”的局面。智慧城市建设属于创造性的发展层面,在全球范围之内都缺少可以参照的模式。所以,政府有关部门很容易出现继续使用传统建设思路和建设经验的现象,导致发展路径过度依赖,让城市的发展以及创新受到约束,从而诱发智慧城市的建设出现功能重复、大同小异、城市之间难以形成互补关系。 2、缺乏市场导向引导 个别地方政府过度追求智慧城市发展的形象以及政绩效益,希望通过巨资来购买信息量化效果显著的基础设备,通过产品技术所具有的领先性来凸显项目建设所具有的成效,但是,这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市场发展的需求,让群众普及推广以及应用开发受到影响。配套制度和设施的缺位导致一些在本市具有发展前景的智慧城市项目不具有实际意义,设备无法发挥出独特的作用,出现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而且,传感器标签、物联网产品等产物成本相对较高,导致智慧应用难以实现进一步推广。在信息技术更新换代速度不断提升的影响下,先进设备的使用周期逐渐缩短、更新速度开始提升,市场需求若得不到重视,必然导致智慧城市建设水平相对较低。 3、缺乏自主研发能力 要想实现智慧城市的顺利建设,就要能够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产物的支撑。但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领域中,我国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对外技术依存度相对较高,很多关键核心技术的都掌握在他国手中。一些智慧技术的研发周期相对较长、投入资金较多、风险较好,从而导致抄袭和模仿成为很多企业选择的发展技术路线。长期发展下去,必然会对我国自出创新环境氛围的营造产生负面影响,让相关产品和技术面临着较多的安全漏洞,导致我国现阶段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面临着较多的挑战。 (二)智慧城市发展措施 1、以满足市场需求作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 市场需求作为推动智慧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泉,有关部门要能够充分重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利用自由竞争、价格杠杆等方式来创造个性化、多样化的应用市场,并且推动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4]首先,要能够确定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以及发展中的定位,并且从根本上处理好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的关系。政府有关部门要能够从根本上摆脱建设“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不良思想,通过引入市场竞争发展机制来引导智慧城市建设来满足需求发展;其次,还要能够强化企业在市场发展中主体地位,并引导企业参与到智慧项

关于城市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城市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城市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城市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今年初,区第三次党代会确立了用十年时间建成北京新城区的战略目标,在城市发展中首次确立了城市建设与城市发展并重的原则;八月份在区委、区政府召开的我区第一次城市管理工作会议上,对**区城市管理工作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实施步骤、保障措施进行了具体部署。区第三次党代会和区第一次城市管理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区城市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里程碑式的发展阶段。在加强推进建设北京新城区进程中,进一步加强我区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和研究,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北京新城区战略目标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从重建轻管到建管并重的理性回归,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是一个涉及面极其广泛的领域。本文仅就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这两个方面的关系问题的产生背景、相关实践及对应措施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与思考,以期多年来形成的重建轻管、建管失衡的现状,能在体制改革上、机制运作上、实践操作上逐步回归建管并重良性循环、相辅相成的发展轨道。 一、重建轻管到建管并重原则产生的背景众所周知,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职能运作模式发端于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长期以来,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这两个不同的领域,事实上走的是一条建管合一的捆绑式发展之路,由于城市经济的需要,城市建设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为了缓解城市建设供需矛盾日趋紧张的状况,城市管理基本上处于依附式或从属于城市管理的次要地位,因此,无论

从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的关系上,还是两者的具体实践上,长期以来未能引起应有的重视,更谈不上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加以重视和研究,基本上走的是一条有建无管、先建后管、重建轻管的非均衡发展之路,城市管理一直处于若有若无的境地。从具体实践看,城市建设优于城市管理的非均衡发展是显而易见的,所产生的诸多矛盾也是无法回避的。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的关系问题大致经历三个发展阶段,而城市管理始终在依附与从属于城市建设的大潮中蹒跚而行,未能形成严格法律意义上的规范体系而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第一个发展阶段出现在完全按计划经济运作的1978年以前,时间跨度达30年之久。由于长期受极左思想的影响与干扰,这个阶段的城市发展主要集中于大型城市和工业设施基础较好的城市;中小型城市主要是为了缓解市民住房紧张的矛盾,进行的是初始阶段的小规模扩张;由于当时的建设体制尚不完备,这个阶段的城市建设形态上基本上处于一种行政命令式的状态。尽管如此,相对于城市管理而言,这个阶段的城市管理工作,从严格意义上说还未被列入议事日程,处于有建无管的状态。第二个阶段即改革开放之后到1996年之前,时间跨度近20年。这个时间的明显特征是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相对快速的规模扩充时期,从建设体制、运行机制到具体实践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从立法的角度讲,逐步出台了城市规划、建设等法律法规,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但从这一阶段的城市建设具体实践看,其发展无论在总体规划上,还是在具体建设上,仍然是处于一种政府主导,市场垄断及企业运作的混合型发展阶段,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在城市规划上,缺乏前瞻性。由于为了最大限度地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缓和日趋严重的住房紧张矛盾,一时间圈地盖房、开办市场,兴建商场等

浅谈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 孙立军

浅谈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孙立军 发表时间:2018-12-25T11:02:12.8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作者:孙立军 [导读] 摘要:城市设计与规划工作的开展,能够直接影响城市的精神风貌,对城市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建筑设计院黑龙江大庆 163316 摘要:城市设计与规划工作的开展,能够直接影响城市的精神风貌,对城市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对城市设计与规划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城市设计与规划体系构建期间,需要结合城市中各类建筑物建设的情况、城市发展的需求等进行综合分析。合理利用各类资源,科学分配资源能源,发挥城市设计与规划体系整合运作的价值。文章将结合当前城市设计与规划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活动带来一定借鉴价值。 关键词:城市设计;城市规划;概念 1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概念 城市发展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就是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工作,是保证一个城市整体发展合理的关键所在,同时也与城市居民工作及生活的正常进行紧密相连。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工作是针对很多因素开展的,比如:建筑、空间、公共设施、功能等等一系列问题,以此将城市良好的精神面貌与经济实力体现出来。城市规划与设计工作实施的最终目标是为居民营造一个优质且良好的居住环境,以此得到广泛城市居民的认可。与其他工作相比较,城市规划更加的复杂且繁琐,该项工作实施的前提必须要全面的掌握城市空间布局情况,从而保证空间之间的协调发展,为城市树立一个良好的外在形象,让城市的居民能够更切实的感受到城市所散发出来的文化魅力与生活动力。城市规划中有一些不能忽视的公共建筑,即医院、学校、宾馆、图使馆等进行针对性的规划设计,不管是在位置还是其他方面都要保证符合城市居民的各项需求。城市设计工作主要是针对城市的建筑外形、景观及各项目所实施的,其概念具体体现在:城市设计能够对城市自身的机能与形态规则进行约束,保证城市建筑造型与结构的统一规范性;城市设计关系到城市外在形象的创建,关系到一个城市在其他城市与国家中的形象是否良好;城市设计也是一种行为艺术的体现,是想要通过设计将城市的魅力展现给外界,能够让所有人看到城市中各项设施都得到了合理的安排,能够有效的满足城市居民不管是对美观、经济还是生活等方面的需求。 2我国城市规划现状 城市规划法规是整个城市规划体系当中的重要核心,是保障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主要依据。目前我国早已制定相应的规划法规,但是其核心内容仍然是全国人大所颁发的城市规划律法。因此其与发达国家的规划法规体系相比较,仍然存在明显的差距。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法律体系方面,由于城市规划法规并未形成完整性的体系,因此其尽管有了母法,但是仍然严重缺乏全面深化、细化的辅助法;法规内容方面,难以体现出市场经济发展下的城市规划特点及要求。其主要缺乏从国家、地方、部门及个人等多方面利用的综合考量;所制定的城市规划难以和经济发展充分结合,主要要求城市规划至少应当积极的为经济发展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要做好对环境的投资,这样才能缓解社会就业问题,与此同时,城市方面的公众参与性明显和不足,严重对城市规划工作召开及城市规划和公正执法的公共利益造成一定影响;而城市规划编制体系方面,主要结合当前先后愿意在当前的城市规划编制工作当中,主要是结合相应结构与方法,具体针对城市规划工作进行分阶段的安排,确认好内容及目标设定的规划工作。 3城市规划设计 城市设计与规划体系建设期间,可以通过明确城市规划设计重点,建立系统化思维模式;创新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彰显城市建设的功能及综合考虑城市发展需求,有效的利用城市资源等方式,为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1明确城市规划设计重点,建立系统化思维模式 城市设计以空间景观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特色化城市的构建,提升城市中居民的生活质量,为其带来全新的居住体验。城市设计与规划体系构建期间,需要重视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以及个性彰显性原则,结合城乡规划与管理的要求展开城市设计与规划工作。可以在明确研究目标的基础上,分析国内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案例、国外案例等,收集相关资料,借助图书、电子网络等丰富设计经验,且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当前市场发展现状、居民的实际城市生活需求等。结合调查的结果进行问题总结、经验分析等,为现代城市设计与规划体系的科学构建奠定良好基础。城市设计与规划体系构建期间,需要建立系统化的思维模式,结合城市发展期间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城市构建的要素、结构以及功能等进行综合探究,明确城市发展中的阻碍性因素。城市设计中需要对城市功能进行定位,明确建设与管理的内容、文化特色彰显的方式等,规划编制需要与居民的实际需求相互融合,可以邀请建设方、规划单位以及市民群众等参与到城市设计与规划体系构建活动中。积极听取市民的建议,引导其表达自己的想法,将时代元素、当地文化特色等融入到城市设计与规划中,积极倡导绿色元素、环保性材料的应用,彰显城市独有的文化特色、地域风貌。 3.2创新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彰显城市建设的功能 城市设计与规划体系建设期间,需要将“精细化”的理念融入其中,创新城市规划设计的理念,彰显城市建设的功能。城市规划与设计期间需要转变简单、粗放的管理理念,更加关注空间品质、居民生活方式的引导,凸显历史文化的魅力,城市的特色风貌等,增加社会居民的城市设计参与度,且将“低影响”、“微治理”等理念融入到城市设计与规划中,实现城市的创新与发展,为城市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奠定良好基础。根据当前城市规划与设计的要求,可以将城市设计划分为三个层级,即为总体城市设计、重点地区详细城市设计、重大项目实施性城市设计。总体城市规划设计期间,重点根据城市的分区以及整体进行规划,明确总体性的空间格局、风格特征等,对城市形象进行清晰定位,制定明确的空间景观系统结构。重点地区详细城市设计期间,则需要结合城市中的重点地区进行设计,比如可以将新城区、河道口或者是旧城区等纳入到重点规划设计工作范围中,对其空间景观特征、景观特色等进行设计。重大项目设计期间,则需要结合已经建设的项目进行整体性分析,制定建设的规划,且需要分析空间的利用情况。城市规划与设计期间可以将各类色彩多样、形式丰富的内容融入其中,更好地呈现地域文化特色,彰显城市特点,强化工程设计方案的审查,针对于重大公共建筑设计活动,可以通过专家决策、公众参与的方式保证其规划与设计的整体效果。 3.3综合考虑城市发展需求,有效的利用城市资源 城市设计与规划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城市未来发展的需求、时代发展的因素等,为城市未来发展制定针对性的目标,做好协调规划与设计的工作,使城市规划与设计工作的价值更加突出。城市设计与规划期间所涉及的内容较多,比如建筑项目的分配、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等。在综合分析相关因素的基础上,需要积极展开城市设计服务工作,为城市规划体系的清晰性、合理性构建奠定良好基础,使城市

浅谈对城市规划的认识

浅谈对城市规划的认识----从城市规划的发展及作用谈谈 了解城市规划,首先从了解城市和城市的发展开始。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在中国,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镇。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城市的起源从根本上来说,有因“城”而“市”和因“市”而“城”两种类型,因“城”而“市”就是城市的形成先有城后有市,市是在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因“市”而“城”则是由于市的发展而形成的城市,即是先有市场后有城市的形成,这类城市比较多见,是人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本质上是人类的交易中心和聚集中心。城市的形成,无论多么复杂,都不外乎这两种形式。而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在中国,城市规划通常包括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出现、人类居住环境的复杂化,产生了城市规划思想并得到不断发展。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学说散见于《考工记》、《商君书》、《管子》、《墨子》等典故之中。《考工记》确定了“都”、“王城”和“诸侯城”的三级城邑制度,用地的功能分区和道路系统等。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战略思想和整体观念,强调城市与自然结合,强调严格的等级观念。战国时期,列国都城采用了大小城制度;西汉长安城将宫室与里坊结为一体;南北朝时代的洛阳城则加强了全面规划;宋开封城是按照五代的周世宗柴荣颁发的诏书,有规划地进行扩建的要例;北宋中叶,开封城已走向较为开放的街巷制体系,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城市结构形态;清代在北京城远近郊区大力经营园林和离宫别馆,使北京成为中国封建时代都城规划和建设的最辉煌实例。而在西方,在古希腊城邦时期已出现了希波丹姆规划模式。古代罗马建筑师马可·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阐述了城市选址、环境卫生、纺机建设、公共建筑布局等方面的基本原则。中世纪社会发展缓慢,城市多以教堂为中心。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阿尔伯蒂、安德烈亚·帕拉第奥、斯卡摩锡等也提出了一些反映当时商业兴盛和城市生活多样化的城市理论和城市模式。产业革命前的欧洲城市城市规划多侧重于防御功能和政治需要,封闭性强。19世纪上半叶,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设想,把改良住房、改进城市规划作为医治城市社会病症的措施之一。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霍华德倡导“田园城市”。至今,城市规划仍是采取上面所说的旧城改建和新城建设两种基本形式。19世纪90年代,西欧各国已逐渐形成以公共投资改进市政建设和控制私人用地相结台的城市发展战略概念。制定城市建设法规最初的目的是维持整齐、清洁、安定的城市环境,以保障居民健康。城市建设和管理要有相应的法律体系,严格的城市建设法规可以提高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质量。产业革命后,城市内部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促使人们从理论上研究城市的结构和形态,寻求最佳模式。1922年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主张充分利用技术成就,建造高层高密度的建筑群,使城市集中发展,以求得最好的生活环境和最高的工作效率,这种思想被称为城市集中主义。美国建筑师赖特提出的“广亩城市”认为城市应与周围的乡村结合在一起,平均每公顷居住2.5人,被称为城市分散主义,这两种城市模式影响甚广。从城市功能要求出发提出各种城市布局形态,如带形城市、同心圆式的环状城市、楔子状结构城市、多核心城市等;从城市中各种系统的组织出发,宏观地研究城市所在的地区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形态的关系;从微观上对构成城市的单元细胞进行剖析来研究城市的形态。 通过研究前人对于城市规划的研究,我们知道要建设好城市,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城市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来进行建设。城市规划是一项系统性、科学性,政策性和区域性很强的工作。它要预见并合理地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作好环境预测和评价,协调各方面在发展中的关系,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使整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环境优美的综合效果,为城市人民的居住、劳动、学习、交通、休息以及各种社会活动创造良好条件。而城市规划就有着有它无法取代的作用: 城市规划师宏观经济条件调控的手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建设的展开在相当程度上需要依靠市场机制的运作,但纯粹的市场机制运作会出现“市场失效”的现象。因此需要政府对市场的运行进行干预,这种干预的手段是多样的,既有财政方面的,也有行政

浅谈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建议知识讲解

浅谈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建议

浅谈合作市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建议 合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纪委书记田彪 近几年来,借着西部大开发和藏区中央、国家对区政策的扶持的东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区规划建设范围不断扩大,城区绿化、美化力度进一步加大。但是,与之形成反差的是,城市管理工作相对滞后,跟不上城市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严重制约了城市总体功能的发挥和城市品位的提升,损害了我市的城市形象。 一、我市城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重建轻管是城市发展的通病,群众形象地称之为“规划是纸上工程,建设是形象工程,管理是虚无工程”。少数领导干部对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缺乏经营城市的理念,轻视城市管理的作用和价值。强调先建后管,或以建代管。因而城市管理工作摆不上重要位置,舍不得投入,导致城市管理的思维观念和运作模式始终是问题式、突击式、应付式、表面式,治标不治本。 2、市民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城市人口的增长,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合作市从最初的一个镇逐渐发展成一个

市,城区市民主要由三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原来就居住在城区的居民;一部分是由于城市区域扩大,城乡结合部的行政村变为城中村的农牧民;另一部分是农村进城务工的农牧民。由于市民成分较为混杂,市民素质存在与城市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许多市民的文明素质,他们习惯于马路旁购物、随意乱扔果皮纸屑、乱倒垃圾、乱搭乱建等,不仅破坏了城市的形象,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3、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发展在追求确定的经济目标时,往往难以顾及合理的规划、建设的质量,致使城市道路、绿化、市政基础配套设施严重滞后,最终给城市管理增加了难度,也影响管理的质量。由于规划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马路破损,沿街店面破旧,占道经营、乱搭乱建和车辆乱停放等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和市民交通安全。 4、城管执法难度较大。城市管理的对象大多是弱势群体,部分人生活确实困难,以流动经营作为谋生的手段,一些市民尽管强烈要求有一个优美、整洁的工作生活环境,但又同情违章经营者,片面指责城管执法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被管理者的抵触情绪。再者就是法律法规赋予城市管理的强制力不够,城管执法部门对一些抗拒不执行处罚决定的违章户没有强制手段,尽管执法人员骂不

浅谈智慧城市建设的三大误区

浅谈智慧城市建设的三大误区 以下是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理事、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智能设计分会副秘书长兼专家委员会主任张宜老师就智慧城市和物联网之间的关系发表的一篇论述,共享行业人士。 首先基本上大家提到智慧城市都应该是将物联网放在前面,智慧城市放后面。美国IBM 公司提出来物联网就是智慧地球。因为大家普遍认为物联网造就智慧城市。我还有一点不同的想法,我想智慧城市是一个大的,物联网实际是含在智慧城市中间的。我特意查了一下字典,智慧这两个词的解释,智表示建设,那建设从我们整个体现在什么地方?它体现在一个信息源。就是你掌握的信息越多,你的信息来源越新,你的信息越智能,那你的智也就是越大。慧表示聪明,信息怎么会使它变得聪明呢?那就是靠我们的智能化。就是说智慧加起来我们从信息的角度来看实现了智能化。它的服务对象是什么?服务对象是城市,是我们城市每一个建筑物,是我们城市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建筑。因此我们说实际上智慧城市最亮点在于信息化的应用和信息化的提升,以及附属于信息化的一些产业和技术。 因此,归纳为信息的主导它是从四个方面去考虑,也就是说我们信息首先要能够提供从各个智能化的单元来提供相关的信息。第二个我们信息要通过传递,要实现信息的互通,资源的共享。我认为智慧城市的目的就是要使得高度发展的信息得到一种合理的应用。 浅谈智慧城市 第一有三网融合的通讯信息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有它的共享资源,在这个大的平台上有三个信息会聚点,首先是智能建筑。智能建筑包含了单体建筑和建筑群。 第二方面是智能家居,住宅同样包含了单体的住户和智能小区,另外还包含了社区、园区等等。 第三大块就是物联网。实际上整个智慧城市是由一个品牌、三个信息会聚点组成的。我个人是这么去理解的。 只有当这三个信息会聚点通过我们的三网融合平台进行互通、传递、共享的时候,我们城市才展现出它智慧的能力。 从我们建筑智能化来说无非就是体现这三大块: 第一就是信息通讯,这个信息通讯涵盖于人与人,主要是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通讯。在我们提出智能建筑初衷的时候并没有提出物联网的概念,所以智慧建筑的通讯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通讯。 第二大块就是设备管理。就是我们说的楼宇自控。通过一个系统对我们建筑物内的设备进行实时监控、控制和管理。对这部分体现了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信息流通,也体现了物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 第三大块就是安防系统,这个相对来说独立性比较强。每一部分它在建筑物内起的作用

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学习资料

目录: 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 (2) 1 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概念 (2) 2 城市规划对城市管理的作用 (3) 2.1 城市规划对城市管理具有方向性作用 (4) 2.2 城市规划对城市管理具有引导和调控作用 (4) 2.3 城市管理可以运用城市规划中行之有效的措施 (5) 3 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的和谐发展 (5) 3.1 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的和谐发展 (5) 3.1.1 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的冲突 (6) 3.1.2 实现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和谐发展的方法与手 段 (6) 3.2 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6) 3.2.1 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 (7) 3.2.2 城市建设与生态环辘和谐发展的方法与手段 . 7 3.3 城市建设与城市化的和谐发展 (7) 3.3.1 快速城市化对城市建设的冲击 (8) 3.3.2 城市建设与城市化和谐发展的方法与手段 (8) 4.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9)

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 姓名:袁丹班级:资源一班学号:20100512118 摘要:城市建设发展,城市规划先行,城市管理是关键。随着城市建设节奏的不断加快,合理、科学的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中越来越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规划在不断地修订、充实和调整,城市管理也在不断地革新。本文介绍了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以及城市管理的概念,探讨了城市规划对城市管理的作用,并从文化、生态以及城市化三个角度出发介绍了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的关系。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 1 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概念 城市规划是现代城市建设管理发展的依据,城市规划是一项科学性、应用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是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城市发展规模及可持续发展为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1]最终目的是合理的利用该城市的每一寸土地,使城市环境能最大程度的得到保护.最大限度的体现每一个城市居民的意愿。 城市建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建设以规划为依据,

浅谈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浅谈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设计 摘要: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属于宏观的,它的研究对象是整个城市和城市所在的区域,如何进行合理的城市规划,又如何设计出特有的城市理念,是摆在城市建设设计人员面前一项紧迫而又富有挑战性的课题。 一、现代城市规划的背景 大约公元前1000年,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造就了古希腊人独立意识和优雅的生活态度。当时的城市规划和建筑中,突出的特征是追求人的感受以及同自然环境的协调。这可以说是后来整个人本主义的思想历史的发展。17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席卷欧美,大量劳动力涌入城市,城市生活质量日趋下降。另一方面,贫富差距加大,地租成为支配土地利用的重要因素。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催生了现代城市规划。人认识到这样无序的城市建设所带来的灾难性结果,并试图提出一个合理的城市模型以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改善居民生活状况。可以说自城市规划理论发展之初,对人的关怀就成为其紧扣的核心与主题。 到了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的逆城市化浪潮使城市管理者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加上城市边缘地区的开发,使理论的实践成为可能。从而在这个时期出现了早期的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英国的E·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他的基本思想是现在的城市和农村各有有利和不利的条件。通过有计划地分散工人和就业岗位来实现把城市集聚的有利条件整个地移到新的居民点上;翁温在1922年,又进一步提出了他的“卫星城规划理论”。其思想认为卫星城是大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卫星城的职能是接纳大城市过于拥挤的人口和产业,以减少在中心城市急剧膨胀所带来的问题。之后佩里提出的“邻里单位”,盖迪斯的《进化中的城市》,赖特的“广亩城市”等,均为早期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产物。 早期的现代城市规划思想有着巨大的贡献,早期的城市规划师们提出了城市结构模型,开创了技术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居住区街坊的规划也得到了进化,同时带动了城市美化运动和城市设计运动。但早期的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由于其处在一个战后的转性时期,不免流露出不少的时代局限性,如他们大多数只偏于绘制蓝图,陈述结果,但私有力量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城市建设,从而产生很多矛盾;他们大多进行的是物质环境实体方面的规划,缺少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考虑。 二、现代城市规划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 1、城市规划的管理不完善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很多城市规划不能展现当地的人文、历史、地理等风土人情,不能和当地的实际情况有效的结合,导致城市规划出现了急功近利的情况,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会带来很大的阻碍。有些决策者对城市规划的理解只是一种政绩的体现,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格外重视眼前的利益。很多房地产以及土地开发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规划滞后而施工超前的情况,资源配置问题没有进行重视,同时用地结构也出现了比较松散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的主体已经不再是开发商,而是出现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对有限的空间资源进行争夺。城市规划规程中更多的是对多元素、多因子、多利益群体的需求体现,规划的过程需要政府和人民群众进行参与,实现各种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在实际中,公众参与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人们的权利没有得到重视,利益集团的参与导

浅谈汕头的城市建设

浅谈汕头的城市建设 姓名:* * * 学号:************ 学校:* * * * * * 学院:* * * * * * * * * 专业:* * * * * 老师:* * * 完成时间:2011年12月 提要:汕头市位于广东省东端潮汕平原的韩江、榕江、练江出海口处,是全国著

名侨乡,也是潮讪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海滨邹鲁”的美称。本文通过对汕头市历史发展、地理区位优劣势的分析,试图找准汕头城市定位和城市建设目标,同时对旧城区改造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汕头,历史变迁,地理区位优势和劣势,城市定位,旧城改造,骑楼一、汕头市的历史变迁 宋朝时,汕头是揭阳县鮀江边的一个渔村。元代的时候,这里被称为“厦岭”。明世宗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汕头是潮州府澄海县的一部分。明神宗万历三年(1575年),汕头被称为“沙仙坪”。清圣祖康熙八年(1669年),清政府改鮀蒲水寨为汕头汛,汕头之称开始见诸史册。因市区原处韩江三角洲的沙堤上,常设栅薄捕鱼,古时栅薄称为汕,故名沙汕头。康熙五十六年,清政府在这里筑炮台,此地改称“沙汕头”(沙汕头炮台),雍正、乾隆年间,沙汕头逐渐简称为“汕头”。乾隆二十一年,清政府在妈屿岛设立“常关”。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即咸丰八年(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划潮州为通商口岸,,由于潮州城区民众的强烈反抗,外国人主动放弃在潮州城区贸易,改而选择了相对安全的汕头为通商口岸,进行贸易。咸丰九年(1860年),潮海关在妈屿岛成立,美国驻华公使华若翰之弟华为士被任命为潮海关第一任税务司,而俞恩益被清政府任命为潮海关第一任海关监督,汕头正式开埠,成为全国第三个、全省第二个设海关的口岸。恩格斯在其著作《俄国在远东的成功》一书中认为汕头是当时中国唯一一个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自此,汕头开始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逐渐超越了潮州城区,成为了粤东的经济中心。 1930年,汕头正式建市,成为中国首批设市的城市之一。汕头老市区是以小公园为中心,周边安平路、国平路等街路呈类似法国巴黎凯旋门附近以扇形放射状分布,加上两侧的四永一升平、四安一镇邦东部的旧埕头,北边的红亭,南侧的汕头港,形成了当时的繁华商业区、居民区。1930年代,汕头的港口吞吐量曾居全国第三位,仅次于上海和广州,商业之盛居全国第七位,是粤东、闽西南、赣东南的交通枢纽、进出港口和商品集散地。 抗日战争期间,汕头曾沦为敌占区。新中国成立后,汕头人民政府于1950年成立。不久,设立汕头专区,潮汕地区的行政、文化中心向汕头转移。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汕头市龙湖片区试办经济特区,汕头的经济建设进入新的阶段,后来,汕头经济特区范围多次扩大,并于2011年扩至汕头全市。 二、汕头市的地理区位 汕头市地处粤东潮汕平原,其东北接饶平县,北枕潮安县,西接普宁市和揭东县,西南邻惠来县,东南濒临南海,与台湾隔海相望。汕头市位于韩江、榕江和练江三江出海口,地理区位较为优越,但也存在明显的缺陷。 (一)汕头市地理区位之优势 潮汕平原面积约4000平方公里,其中连片分布的3000多平方公里,是广东第二大平原,由韩江三角洲、榕江平原、练江平原、黄冈河平原和龙江平原五部分组成。境内有韩江、榕江、练江三大江河蜿蜒穿过,注入南海。而汕头市正好处于潮汕平原三江入海口,濒临南海,气候适宜(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地肥沃,利于耕种。汕头市海岸线曲折而长,近岸处水深

浅谈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如何实行城市经营

浅谈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如何实行城市经营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逐步发展,城市建设和管理对一个城市政府来说,显得越来越重要,各国城市政府都在不断探索新的城市建设管理模式。所谓城市经营就是把一个城市作为企业来经营,可以使得城市资源能发挥最大的效益。城市政府作为城市经营的主体,市长就相当于一个企业的总经理。实行总经理负责制的城市经营管理模式,将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城市管理城市经营职业经理人制度 一、城市管理到城市经营的发展过程 城市实际上是一笔巨大的资产,如何使这笔资产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用和增值,各国政府都在不断探索新的经营管理模式。我国目前的城市管理与西方国家的还有一定差距。在西方国家,城市管理者更多的是思考怎样经营好城市,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我国则重管理轻经营,主要体现为垂直分级管理的政治治理方式。 其实,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也经历了从管理到经营转变的过程,随着城市经济学的兴起,城市经营的思想逐渐为城市政府所接受,经营模式也越来越完善。目前国际流行的BOT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实际上是城市经营的一种很有益的尝试。当前,世界又兴起“企业化城市政府模式”,这种模式的实质就是政府以企业家的角色来管理、开发城市,把整个城市作为资产进行有效整合,以达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并发挥最大效用的目的,应该说这种管理模式基本上涵盖了城市经营的理念和本质。我国城市经营的概念大约兴起于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以后得到普遍的发展。例如温州旧城改建在90年代初,以房地产开发公司为基础成立了十个旧城街区改建指挥部,以房地产开发的收益来进行旧城道路改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城市管理到城市经营的转变体现了一种思维的变革和城市建设手段的进步,因为经营比管理更多地体现了一种市场眼光。城市经营与城市管理相比有以下几个进步性转变。 1、变城市基础设施无偿使用为有偿使用。过去人们对城市这一特殊资产关注不够,更多地认为政府拿纳税人的钱来兴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当然应给纳税人无偿使用。这种观念从理论上说并不错,但在实际管理中很容易导致城市资产管不好和流失。用经营的眼光来建设城市,实际上是使城市建设由单纯投入变为经营投入,从而有利于城市的有形、无形资产得到升值和城市品位的提升。

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纪要

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纪要 同志们: 一、深入理解抓好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规划是一个城市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蓝图,是城市发展的龙头,只有规划搞好了,才能实现城市的发展与人的需要和谐统一。城市建设是提高城市品位、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城市的管理,是城市持续发展的保障,常言道:城市三分在建,七分在管。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是城市经济构成的三个要素。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市城市经济发展滞后是不争的事实,已经制约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速度。因此,做好城市经济这篇大,不但是广大市民的强烈要求,更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搞好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更加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具体来说,可以概括以下几点: 第一,抓好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物质文化生活的迫切需要。城市不仅是居民生产和生活的场所,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环境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切身利益。由于我市城市建设、管理、环境卫生的滞后,行路难、排水难、入厕难等矛盾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群众要求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改善城市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有的已造成集访事件。面对城市发展

的滞后,面对群众的强烈呼声,我们必须搞好城市规划、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抓好绿化美化等建设工作。 第二,抓好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是扩大城市外延、提高城市承载功能的迫切需要。我市建成区面积为12.87平方公里,目前,城区人口已达到15.2万人,城区人均占地97平方米,国家标准为人均100—120平方米,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区人口总量递增速度将不断提升,人均占有城区面积越来越小,现有建成区面积将远远满足不了市民的生产、生活的需要。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扩大现有建成区面积。 第三,抓好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是塑造城市良好形象、提升城市功能,实现*经济大发展、快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经济社会已经进入新一轮发展期,国与国之间、区域之间、县域之间,讲的是综合竞争力。*是一个自身积累不足、又是地处内陆经济欠发达县份,要实现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必须借助外力。招商引资无疑是我们借助外力发展的唯一选择。在当前激烈的招商引资竞争中,能不能招来商、引来资,能招来多少商、引来多少资,在各地优惠政策大体相同的前提下,城市形象、城市功能、城市经济的好坏已成为制约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必须把城市建设与管理作为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抓,并且一定要抓实、抓好。通过我们的努力,改变我市的市容市貌,让投资者鲜明地感到,*是一座卫生整洁、充满活力、蕴育无限商机的城市,从而增强城市对外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