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学习,请谈谈你对加强师德修养重要性的认识,并结合教

通过学习,请谈谈你对加强师德修养重要性的认识,并结合教
通过学习,请谈谈你对加强师德修养重要性的认识,并结合教

通过学习,请谈谈你对加强师德修养重要性的认识,并结合教学实际谈谈你是如何加强师德修养的?

看了专家有关“加强师德修养重要性”的视频,我感慨满怀、感悟深刻,收益颇丰!我被他们的对师德的诠释和对工作的追求及对教育者期望,深深的感染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这都是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师德优劣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败。它的重要性体现在:

1、加强师德建设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用无产阶级的先进思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去教育和陶冶青少年一代,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加强师德建设是缔造校魂的基石。师德在教师诸多职业素质中起着统帅作用。师德高尚,方可以为人之范,方可以担当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3、加强师德建设是塑造师表风范的需要。教师是否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否具有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不能正其身,如何正人?”从这个意义上讲,以身作则、为人

师表是教师职业活动对教师的一种起码要求,是教师职业所必备的道德品质。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以高尚的道德、渊博的知识、严谨的作风、优良的品质等人格力量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4、加强师德建设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师德与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工作态度、业务水平和处事原则联系在一起,并通过教师的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生动地体现出来。但随着物质利益分配格局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趋向多元化,道德失衡的问题正在侵蚀着本应高尚的教师队伍的肌体。教师队伍中个人意识和物质利益的强化,社会使命感和工作责任心的减弱,使教师职业“崇高”、“伟大”的神圣光环在重功利轻人文的遮掩中不再神圣。为此,加强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准和精良的业务素质、是科教兴国的当务之急。

在实际教学中,我依然要做到:

1、忠诚事业,敬业爱岗是师德建设的基石。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已经不只是教师个人的意愿和行为,而是全党全社会对教师的共同要求,同时也应该是教师这一群体的共同意志。因此,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应该是教师具有高尚师德的出发点,也是教师道德自我完善的最高精神境界。

2、服务人民,无私奉献是师德建设的灵魂。在社会主义中国,每一行业的高尚职业道德,归根结底都来源于一种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来源于一种对社会的奉献精神。这一特点在光荣而崇高的教师职业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和突出。教师的“敬业”、不仅是指热爱教育事业,更重要的是教师要为教育事业尽责尽职。人们把教师比作燃烧的

蜡烛、育苗的园丁、铺路的石子,深刻揭示着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教师劳动的本质特征在于奉献,教师道德的不朽灵魂也在于奉献。

3、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建设的核心。“师爱”( 教师对学生的爱) ,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师爱是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保证。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一名教师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忠诚、热爱和献身精神是通过对学生的爱和教书育人的具体行动体现出来的。这种爱是教师无代价地对学生赋予亲近感、期望感,架起师生之间心灵相互沟通的桥梁。所以,热爱学生不仅是对待学生的态度问题,更是对待教育事业的态度问题。

4、以身示范,为人师表是师德建设的要求。教师要承担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必须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各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为人师表既是师德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品质特征的体现。教师要用自己的崇高理想和模范行为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种;以朴实谦逊的作风和正直诚实的品格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以严谨治学的态度和勤奋刻苦、勇于探索的精神影响学生意志品格的形成;以科学的荣辱观和文明规范的言行影响学生行为规范的形成;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做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有人说:“教育事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有人说:“教育是圣洁的殿堂。”这些赞美,充分说明教育事业的伟大。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