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类脱胶酶脱胶应用前景及工艺研究样本

麻类脱胶酶脱胶应用前景及工艺研究样本
麻类脱胶酶脱胶应用前景及工艺研究样本

麻类脱胶酶脱胶应用前景及工艺研究

苎麻原麻是一种韧皮纤维, 其内部包含了多种不同化学成分, 其中70%是纤维素, 能够作为纺织原料, 30%为非纤维素成分, 统称为胶质, 胶质中的绝大部分是果胶和半纤维素, 这些胶质大多包围在纤维外表, 半纤维素伴在纤维素周围, 呈网络结构, 果胶将半纤维素等杂质与纤维素相互胶结在一起, 在纺纱前, 必须先进行脱胶, 除去胶质, 使纤维呈单纤维分离状态。

传统的苎麻脱胶采用以高温高压碱煮为中心, 辅以强酸强漂的化学脱胶工艺, 该工艺作用强烈, 使苎麻纤维部分大分子链断裂, 结晶度增加, 使原本交叉扭曲排列的微纤维变得平直, 纤维刚性大, 抱合力差, 刺痒感明显, 纤维可纺性下降。

为充分保持苎麻纤维的特性, 提升苎麻产品的档次, 我们采用生物酶对苎麻进行脱胶, 酶的作用专一, 高效, 而且条件温和, 经过不同组分的酶系协同作用处理原麻, 可使果胶和半纤维素的大分子链断裂, 胶质复合体的结构松散, 达到使胶质降解, 又不损伤纤维素的目的。

一、化学脱胶和酶法脱胶基本工艺

1.基本工艺流程

①化学脱胶

扎把—装笼—浸酸—碱煮—拷麻—漂酸洗—给油—抖麻—烘干

②酶法脱胶

扎把—装笼—浸酶—碱煮—拷麻—漂酸洗—给油—抖麻—烘干

2.基本工艺参数

因酶法脱胶作用温和, 而各地原麻质量差异很大, 按以上工艺进行推广时, 生产中遇到不少难题, 如煮炼麻拷麻难度大, 精干麻色泽不匀, 硬条并丝偏多等, 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做了大量研究和试验进行工艺优选。

二、工艺优化

1.酶的重复利用

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 浸酶后, 剩余酶液仍保留有一部分生物活性, 为节约能源, 我们经试验测试, 利用剩余酶液, 添加首次用量的50%的新酶液, 完全能够达到第一次新酶液的脱胶效果。

具体操作如下:

浸完第1锅麻, 吊麻出锅——添加55-60℃的热水至需要液面——加入适量液碱调PH=8.5-9——加入1.5%的新酶液——吊麻入锅开始浸渍。

相关质量数据比较如下:

从上表能够看出, 酶液回用1次, 脱胶效果与新酶液相比并无大的差别, 但回用第二次的效果却相差较大, 可能是因为废液中积聚了太多被分解的糖类物质和其它杂质, 制约了酶的作用, 从而影响了脱胶效果。

经过比较, 我们采用回用一次的方式, 能够降低酶用量25%。, 同时利用第一锅酶液的热能, 节约燃料成本。

2.碱液的重复利用

原麻经酶的处理后, 胶质的大分子链被打断, 部分被降解溶于水中, 部分仍附着在纤维表面, 还必须采用一道弱碱煮的工序才能将其完全脱离。碱煮后, 废液中仍残留部分煮炼助剂和NaOH, 以及大量热能。我们利用碱煮后废碱液对酶处理麻进行浸泡, 能够去除一部分胶质, 降低后续工序的负担, 减少拷麻圈数, 提高精干麻产品的质量。

具体操作如下:

浸酶——浸废碱液——水洗

废碱浸泡时碱消耗与时间关系见下图:

根据碱消耗曲线选择处理时间1h, 增加废碱处理质量数据比较如下:

3.提高精干麻白度

酶法脱胶因其作用特点限制, 精干麻产品的白度比化学脱胶要差一些, 其外观上的差距一直是制约其推广的瓶颈。对此, 我们设计了三种方案, 一种是浸酸工艺, 一种是氯漂工艺, 一种是氧漂工艺, 经过大量的试验和比较, 最终采用氧漂工艺, 比较圆满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①浸酸工艺

方法: 原麻浸酶后, 再浸酸、水洗, 然后煮炼。

试验方案工艺及相关数据:

浸酸浓度3g/l时, 精干麻白度基本与化学脱胶接近, 我们在H

2SO

4

浓度

2.5-

3.5g/l范围内又多次试验, 证明精干麻质量都可达到纺纱要求, 但由于硫酸的强腐蚀性, 对设备要求高( 必须用不锈钢制作) , 而大部分厂都不具备这个条件。很多厂都是采用水泥池内衬玻璃钢来浸酸, 操作起来也很不方便, 因此此工艺不能被普遍采用。

②氯漂工艺( NaClO漂白)

方法: 煮炼——水洗——氯漂

即煮炼后, 用NaClO对煮炼麻进行漂白, 以达到提高精干麻色泽的目的。

试验方案及相关质量数据如下表:

经过比较, 用0.8-1.0g/l的NaClO对煮炼后的麻进行漂白, 再拷麻, 可适当提高白度和均匀性, 且质量基本满足纺纱要求, 但氯漂对设备的要求更高, 而且温度和浓度增加对纤维强力的损伤也越大, 也不能被广泛采用。

③氧漂工艺( H

2O

2

漂白)

工艺流程: 煮炼—水洗—氧漂—吊麻出锅—补充碱和助剂—煮炼氧漂工艺条件试验:

经过比较, 我们采用1.5-2%的用量进行氧漂, 白度能够达到一般化学脱胶精干麻的标准, 为节约能源, 氧漂后, 我们直接补充适量的NaOH和助剂, 作煮炼液, 不但能够利用其中残留的化工原料和热量, 而且经大批量的生产检验, 采用此工艺, 精干麻不但色泽均匀, 而且硬条和并丝进一步降低。

由于氧漂比氯漂作用温和, 且有效浓度低, 腐蚀小, 对设备无特殊要求, 故适合普遍推广, 经市场检验, 用户都很满意。

三、工艺成型及质量数据比较

( 一) 经过企业的批量生产检验, 麻类脱胶酶的推荐工艺确定如下:

扎把 500-600g/把

装笼 500kg/笼

浸酶第1次加酶剂3%, 调PH=8.5-9 浴比1: 12

温度: 55-57℃时间: 3.5h

浸完第1锅, 再补充1.5%的新酶液, 加适量热水至需要浴比( 1: 10即

可) , 调PH=8.5-9, 时间3.5h。

预浸碱: 用碱煮废液浸泡1h。

若原麻质量很差, 则建议上压0.1Mpa, 效果更好。

碱煮: NaOH: 7g/l P: 0.2Mpa

助剂: 1.5% t: 3h

氧漂: H

2O

2

: 1.5% 水玻璃: 2% PH=10-11

T: 90-95℃ t:1h

氧漂结束后, 直接补充适量碱和助剂, 即可进行碱煮。拷麻: 6-7圈, 其余工艺同化学脱胶

( 二) 各工序试验数据经质量监督检验授权站检测如下: 1.原麻及酶处理后各成分含量:

2.两种脱胶方法精干麻质量指标

3.复精梳条质量比较

4. 36Nm苎麻质量比较

5. 36N m纯苎麻坯布质量比较

6.印染后整理比较

生物酶脱胶产品, 因其布面偏黄, 与化学脱胶产品经过常规印染加工对比, 发现色泽略暗, 布面偏红光, 如果针对生物酶产品调整一下印染加工工艺, 染色效果正常。

( 三) 综合经济效益比较

1.酶法脱胶与化学脱胶化工料消耗成本比较

生物酶法脱胶比化学脱胶化工料消耗成本节约25元/锅, 约75元/T。

2.燃料成本

酶法脱胶因少一次高压煮炼, 每吨精干麻可节约燃料成本200元。

3.制成率

①酶法脱胶制成率要比化学脱胶平均提高2%, 节约成本260元。

②精梳制成率比较

酶法脱胶由于纤维损伤少, 纤维长度长, 精梳制成率明显高于化学脱胶, 麻条手感极佳, 集中性好, 麻网均匀、清晰、细纱断头少、风箱花少。精梳制成率增加2.44%, 纺纱制成率增加1.1%, 降低成本200元以上。

4.纺纱千锭时断头比较

由于酶脱胶纤维柔软, 可纺性提高, 断头明显减少, 纺纱效率提高。

5.36N苎麻织布效率比较

由于生物酶脱胶纱线质量好, 使整经和织布效率提高。

6.污水处理比较

两种脱胶方法碱煮排放废液监测项目测定

酶法脱胶污水COD比化学脱胶降低30%, 而且处理难度也下降, 吨精干麻污水处理成本可节约200元。

综合以上各项, 酶法脱胶生产1吨精干麻, 比化学脱胶至少可节约成本935元。

五、结语

康地恩麻类脱胶酶减省了以往生物脱胶厂复杂的菌培育和发酵阶段, 质量稳定, 工艺简单, 操作方便, 无需添加任何设备。使用该产品较大幅度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减轻环境污染, 提高了产品质量, 符合国家”节约减排, 优质低耗”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们坚信, 经过我们和各合作单位的共同努力, 将会进一步提高酶的活性, 完善酶系组份, 使生物酶脱胶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酶制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论文

酶制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摘要:酶制剂是一类特殊的食品添加剂,具有催化高效性,专一性等显著特点。文章综述了食品工业中酶制剂利用及新动向,包括淀粉糖、油脂、蛋白质加工、面包、啤酒、饮料工业以及改善苦味的酶类的应用。并介绍了酶与食品的关系、酶制剂在食品生产中用于保藏、改善质量和增加营养价值、增加品种种类、提高便捷性和提高食品生产效率等作用。并对酶制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发展方向和安全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酶制剂;食品工业;应用 酶是一类具有专一性生物催化能力的蛋白质。而从生物体中提取的具有酶活力的制品,称为酶制剂。酶制剂主要用于食品加工和制造业方面,它在对提高食品生产效率和产量、改进产品风味和质量等方面有着其它催化剂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另外,酶制剂在日化、纺织、环境保护和饲料等行业也有着较广泛的应用。 随着发酵工业的发展,酶制剂的主要来源已被微生物所取代,它具有不受季节、地区和数量等因素影响的特性,还具有种类多、繁殖快、质量稳定和成本低等特点。随着微生物育种技术的发展,酶制剂的种类越来越多,分类也越来越细。目前我国已工业化生产的、且用于食品工业的酶制剂主要有:淀粉酶、异淀粉酶、果胶酶和蛋白酶等,它们在食品加工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尽管目前我国酶制剂行业的发展已有了长足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进一步加快酶制剂产业技术的进步,今后应注重在调整产品结构、增加新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实现规模化经营和拓宽应用领域等方面作深入的研究。 1.酶与食品的关系 在食品生产加工中,为了保持食物原有的色、香、味和结构,就要尽量避免引起剧烈的化学反应。酶是一类具有专一性生物催化能力的蛋白质,因此作用条件非常温和。许多酶所催化的反应从动植物最初生长时就开始了,当它被作为食品时,其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仍然继续进行着。如动物体死后,其合成代谢停止,而分解代谢加快,因此就会导致组织腐败,但这可能也会改善某些食品原料的风味。在大多数成熟的水果中,由于某些酶的增加,会使得其呼吸速度加快,淀粉转变为糖,叶绿素发生降解,细胞体积快速增加。这些变化,对于水果风味的改善是有益的;而对蔬菜来讲,叶绿素的降解则是有害的。 2.与食品生产有关的酶制剂 2.1与淀粉糖和甜味剂生产有关的酶制剂 淀粉酶工业上应用酶制剂已有数十年的历史,淀粉加工用酶所占比例达到15%,是酶制剂最大的市场。近年来淀粉酶类耐热性大大提高,并已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善其品质。特别要提到的是一系列新的酶制剂的发现和应用,如在1995年已经工业化的酶转化淀粉生产海藻糖,改变了先前从酵母等食物中抽提的生产方法,生产成本大大下降。这种糖不仅耐酸、耐热、防龋齿,还可抑制蛋白质变性和油脂酸败,市场日益扩大。 2.2与油脂生产有关的酶制剂 油脂是人类食品的主要营养成分之一,有赋予食品不可缺少的风味,而且用酶法生产有益健康的油脂的正逐步应用成熟,如用DNA等高度不饱和脂肪酸作为食品的原材料所制作的食品销售额已达400亿日元。 2.3与蛋白质有关的酶制剂 蛋白质在食品加工中,不仅具有营养的功能还具有各种物理功能,提高这类功能将会增加其附加值,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利用蛋白酶类。为了以蛋白质水解后的产物作为生产氨基酸系列的调味品,就必须把蛋白质彻底分解为氨基酸。 2..4与面包生产有关的酶制剂

苎麻

苎麻 鹤壁市农业局明连营 认识苎麻,是一个相当费时相当费力相当纠结的事情。大概在2010年秋天的时候,在淇河湿地公园漫水桥的北面,挨着路边,长着一大堆茂盛的植物,一米左右高,丛生,基部木质化,像是虎杖,当时正开着腋生的小花,一缕一缕的,叶子圆心型,很像是构树,背面发白,还带着微微的花型图案,撕裂的时候有明显的粘连,又像是杜仲。再三权衡,和郭总临时定为“疑似虎杖”,因为在鹤壁地区还没有见过虎杖,而且该植物的很多特点和虎杖相符合相吻合,比如叶子,比如茎枝,比如腋生的花蕾,比如植物的高低,比如草本木质化,等等。在随后的时间里,数次到淇河湿地公园查看,反复的在网上查看比对,枯燥,期待,希望,烦闷,一条路走下去,到了很远很远,却发现此路不通死胡同,又要折过来,重新思考重新定方向。鉴定植物,花、叶、茎、枝、果、根、苗,必须一一对上才能真正的确定,有时明明看到了希望,叶子一样茎不一样,花一样叶子不一样,茎一样枝不一样,果实一样根部不一样,甚至大部分都对上了但是有一样对不上,就会前功尽弃,不得不放弃这个线索。 既然是疑似虎杖,那就首先比对虎杖,把大量的虎杖图片与之比对,把蓼科(虎杖属于蓼科)所有的植物都拿出来

比对,越看越像,心里越明白,那就确定为虎杖。越看越不像,心里就打鼓了,犹豫了,没底了,失落了,失望了,怎么办?一是找到真正的虎杖,二是鉴定出来真正的植物名称,三是调整方向,继续开辟新的路径。直到在2012年7月份的一天,在东杨工业区东杨大道的路旁,看到并确定了真正的虎杖,才完全抛弃了“疑似虎杖”的结论。 然后是比对山麻杆,比对假奓包叶,比对构树,比对大戟科所有的的植物,比对桑科所有的植物,凡是近似的,类同的,近科近属的,全部拿出来比对,一次次的失望,一次次的欣喜,一次次的灵感,一次次的冲动,一次次的肯定,一次次的排除,在漫长的探索中,竟然把几年来的几个悬案一一得到认可,比如说郑州紫金山公园里的山麻杆,比如东杨工业区的虎杖,比如万仙山上的假奓包叶,比如劳洞的孩儿拳头,比如郑州人民公园里的白背叶,等等,直到2012年8月快要结束的那一天,终于发现了苎麻的踪影,河南本是苎麻的故乡,而在鹤壁,除了湿地公园,目前还没有发现生存的第二个地方,随着历史的变迁,竟然使得苎麻成为稀罕珍稀物品。欣喜,但不若狂,给郭总打电话报告,郭总的声音明显的上扬,两年来悬在心里的疑问,终于有了明确的答案。 亲们,如果哪位愿意认识苎麻,哪位期望认识苎麻,那就到淇河湿地公园吧,那里有苎麻活的标本。

果胶酶在果蔬汁中的应用

果胶酶在果蔬汁中的应用 近年来酶制剂在果品加工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所用的酶种类越来越多,数量越来越大,人类已开发出应用于果蔬汁中的酶类如果胶酶、纤维素酶、中性蛋白酶等,其中使用最多的是果胶酶。 果胶酶作为果蔬汁生产中的最重要的酶制剂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果蔬汁的提取和澄清、改善果蔬汁的可过滤性以及植物组织的提取。 果胶酶在果蔬汁生产中的作用有哪些呢? 1、果胶酶能提高果蔬汁的出汁率 果胶酶是应用于果蔬饮料生产中最主要的酶类,它能较大幅度地提高果蔬饮料的出汁率,改善其过滤速度和保证产品储存稳定性等。若添加果胶酶可降低汁液的粘稠度,提高出汁率,缩短加工时间,获得清澈的汁液。 2、果胶酶能使果蔬饮料澄清 果胶酶作用于果蔬汁时除了能降低粘度外还可产生絮凝作用,使果蔬汁澄清。澄清机理

的实质包括国脚的酶促水解和非酶的静电絮凝两部分。果汁中有很多物质如纤维素、蛋白质、淀粉、果胶物质等,影响澄清且果胶物质是造成果汁混浊的主要因素。在果汁的加工过程中添加果胶酶使果胶水解从而使果汁黏度降低过滤阻力减小,过滤速度加快;同时用于果汁中的悬浮果粒失去高分子果胶的保护,很容易发生沉降而使上层汁液清亮。 3、果胶酶能改善果蔬饮料的营养成分 利用果胶酶生产果蔬汁不仅提高了出汁率而且保留了果蔬汁的营养成分。首先果蔬汁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明显提高,而这些可溶性固形物由可溶性蛋白质和多糖类物质等营养成分组成,果蔬汁中的胡萝卜素的保存率也明显提高。 4、果胶酶能改善浓缩果汁品质 果汁浓缩后不仅流动性差而且稳定性也差,因此果汁的浓缩液需先澄清和脱果胶,以避免浓缩时产生胶凝。果汁经酶处理去除果胶后,再浓缩所得浓缩汁有较好的流动性并且重新稀释后仍是稳定的,尤其适用于柑橘类浓缩汁的生产。 5.果胶酶还可用于果实脱皮——脱除剂净化果皮 含有纤维素和版纤维素的粗果胶酶制剂能够作用于果实皮层使之细胞分离、结构破坏而脱落。如柑橘囊衣、莲子肉皮和大蒜膜层经粗果胶酶处理后可以很快地脱落。此外果胶酶对杏仁也有一定的脱皮作用。 目前不同活性比例的果胶酶制剂已是降解果蔬细胞壁改善压榨性能、降低粘度、增加出汁率和提高营养成分不可省略的部分。随着酶技术的发展,果胶酶在果蔬汁中的应用前景会更加光明。

酶工程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酶工程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生物技术一班 41208220 杨青青

酶工程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杨青青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1201班) 摘要:酶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项高新技术将为各工业的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本文概要介绍了酶工程的概念,酶工程在农产品加工、医药工业、食品工业、污染治理工业、蛋白质高值化加工等方面的应用以及探讨了在各个工业中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酶工程、应用、发展前景 一、酶工程的概念 酶是由生物体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它能特定的促成某个化学反应而本身却不参加反应,且具有反应率高、反应条件温和、反应产物污染小、能耗低、反应容易控制等特点。这些特点比传统的化学反应具有较大的优越性。酶的应用不仅可以增强产量,提高质量,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改善劳动条件,降低成本,而且可以生产出用其他方法难得到的产品,促进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迅速发展。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兴起,酶工程技术应运而生,并在制药、食品工业和农产品加工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酶工程就是利用酶催化作用,

通过适当的反应器工业化的生产人类所需的产品或是达到某一目的,它是酶学理论与化工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技术。酶工程包括自然酶的开发和利用、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多酶反应器(生物反应器)、酶传感器等。 二、酶工程的应用以及发展前景 1、酶工程在农产品加工上的应用与前景 以前,人们认为氨基酸是人体吸收蛋白质的主要途径。随着研究的发现,蛋白质经消化道中的酶水解后,主要以小肽的形式被吸收,比完全游离的氨基酸更易吸收利用。这一发现启发了科研工作者采用酶工程技术用蛋白质生产生物活性肽的新思路。生物活性肽是蛋白质中20种天然氨基酸以不同排列组合方式构成的从二肽到复杂的线性或环形结构的不同肽类的总称,是源于蛋白质的多功能化合物。活性肽具有多种人体代谢和生理调节功能。主要是通过酶法降解蛋白质而制得。 目前已经从大豆蛋白、玉米蛋白、牛奶蛋白、水产蛋白的酶解物中制得一系列功能各异的生物活性肽。因为各类蛋白质存在的差异性,所以在生产活性肽方面有略微的不同。不论哪种方法,都会用到一定的酶类水解蛋白质。比如:文献报道采用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水解大豆蛋白,配合活性炭的吸附处理、超滤、真空浓缩和喷雾干

酶制剂在工业上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酶工程》课程论文 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 专业班级:2011级生物工程(2)班 姓名:李丹丹 学号:20110412310047 评阅意见 评阅成绩 评阅教师: 2014年6月12日

酶制剂在工业上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姓名:李丹丹 学院和专业:材料与化工生物工程2班 摘要:酶制剂是一类特殊的食品添加剂,具有催化高效性,专一性等显著特点。文章综述了食品工业中酶制剂利用及新动向,包括淀粉糖、油脂、蛋白质加工、面包、啤酒、饮料工业以及改善苦味的酶类的应用。并介绍了酶与食品的关系、酶制剂在食品生产中用于保藏、改善质量和增加营养价值、增加品种种类、提高便捷性和提高食品生产效率等作用,还介绍了酶制剂在饲料中的应用。并对酶制剂在食品工业中和在动物饲料方面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关键词:酶制剂食品工业饲料工业应用 1.酶制剂的简介 酶是一类具有专一性生物催化能力的蛋白质。而从生物体中提取的具有酶活力的制品,称为酶制剂。酶制剂主要用于食品加工和制造业方面,它在对提高食品生产效率和产量、改进产品风味和质量等方面有着其它催化剂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另外,酶制剂在日化、纺织、环境保护和饲料等行业也有着较广泛的应用。随着发酵工业的发展,酶制剂的主要来源已被微生物所取代,它具有不受季节、地区和数量等因素影响的特性,还具有种类多、繁殖快、质量稳定和成本低等特点。随着微生物育种技术的发展,酶制剂的种类越来越多,分类也越来越细。目前我国已工业化生产的、且用于食品工业的酶制剂主要有:淀粉酶、异淀粉酶、果胶酶和蛋白酶等,它们在食品加工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尽管目前我国酶制剂行业的发展已有了长足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进一步加快酶制剂产业技术的进步,今后应注重在调整产品结构、增加新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实现规模化经营和拓宽应用领域等方面作深入的研究。 2.酶制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利用淀粉酶可以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或不同DE值的淀粉糖浆,再经过葡萄糖异构酶的作用产生果葡糖浆;果胶酶用于果汁的加工和澄清,可提高果酒的得率,改善澄清效果,加快过滤速度;乳糖酶可分解牛奶中的乳糖,提高人体对牛奶的消化性;脂肪酸可改进食品风味;蛋白酶可用于蛋白胨和氨基酸混合液的制造,生产糖果使用的蛋白发泡剂,用在面包、糕点和通心粉的生产上可缩短揉面时间、增强面团延伸性和改进产品质量,用在肉类加工上可嫩化肉类、软化肠衣和提高质量,用在乳酪制造上可缩短生产时间等。 2.1用于保藏 溶酶菌现已广泛地被用作水产品、肉食品、蛋糕、酒精、料酒、饮料以及日用化妆品的防腐剂。由于食品中的羟基和酸会影响溶酶菌的活性,因此,它一般与酒、植酸、甘氨酸等物质配合使用。目前与甘氨酸配合食使用的溶酶菌制剂,应用于面食、水产、熟食及冰淇淋等食品的防腐。在低度酒中添加20mg/kg的溶酶菌不仅对酒的风味无任何不良影响,还可防止产酸菌的生产,同时受酒类澄清剂的影响很小,是低度酒类较好的防腐剂,如日本就把溶酶菌用于清酒的防腐。 乳制品保险牛乳中含有13mg/dl的溶酶菌,在人乳中含量为40mg/ml。在鲜乳或奶粉中加入一定量溶酶菌,不但可起到防腐作用,而且还有强化作用,能增进婴儿健康。 将各种肉类和水产熟制品(如鱼丸、香肠及红肠等),用含1%明胶和0.05%溶酶菌的混合液浸渍后再包装保存,可延长其保质期。各类糕点特别是奶油蛋糕是容易腐败变质的食品,在制作过程中加入溶酶菌就具有一定的防腐、保鲜作用。此外,溶酶菌还可应用于pH值为6.0~7.5的饮料的防腐。 海产品及水产品如虾、鱼和蛤蜊等在含甘氨酸、溶酶菌和食盐的溶液中浸渍5min后,沥干,在5℃下保存9d后,无异味、无色泽变化。 3.2提高食品质量和增加营养价值

麻类脱胶酶脱胶应用前景及工艺研究样本

麻类脱胶酶脱胶应用前景及工艺研究 苎麻原麻是一种韧皮纤维, 其内部包含了多种不同化学成分, 其中70%是纤维素, 能够作为纺织原料, 30%为非纤维素成分, 统称为胶质, 胶质中的绝大部分是果胶和半纤维素, 这些胶质大多包围在纤维外表, 半纤维素伴在纤维素周围, 呈网络结构, 果胶将半纤维素等杂质与纤维素相互胶结在一起, 在纺纱前, 必须先进行脱胶, 除去胶质, 使纤维呈单纤维分离状态。 传统的苎麻脱胶采用以高温高压碱煮为中心, 辅以强酸强漂的化学脱胶工艺, 该工艺作用强烈, 使苎麻纤维部分大分子链断裂, 结晶度增加, 使原本交叉扭曲排列的微纤维变得平直, 纤维刚性大, 抱合力差, 刺痒感明显, 纤维可纺性下降。 为充分保持苎麻纤维的特性, 提升苎麻产品的档次, 我们采用生物酶对苎麻进行脱胶, 酶的作用专一, 高效, 而且条件温和, 经过不同组分的酶系协同作用处理原麻, 可使果胶和半纤维素的大分子链断裂, 胶质复合体的结构松散, 达到使胶质降解, 又不损伤纤维素的目的。 一、化学脱胶和酶法脱胶基本工艺 1.基本工艺流程 ①化学脱胶 扎把—装笼—浸酸—碱煮—拷麻—漂酸洗—给油—抖麻—烘干 ②酶法脱胶 扎把—装笼—浸酶—碱煮—拷麻—漂酸洗—给油—抖麻—烘干 2.基本工艺参数

因酶法脱胶作用温和, 而各地原麻质量差异很大, 按以上工艺进行推广时, 生产中遇到不少难题, 如煮炼麻拷麻难度大, 精干麻色泽不匀, 硬条并丝偏多等, 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做了大量研究和试验进行工艺优选。 二、工艺优化 1.酶的重复利用 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 浸酶后, 剩余酶液仍保留有一部分生物活性, 为节约能源, 我们经试验测试, 利用剩余酶液, 添加首次用量的50%的新酶液, 完全能够达到第一次新酶液的脱胶效果。 具体操作如下: 浸完第1锅麻, 吊麻出锅——添加55-60℃的热水至需要液面——加入适量液碱调PH=8.5-9——加入1.5%的新酶液——吊麻入锅开始浸渍。 相关质量数据比较如下: 从上表能够看出, 酶液回用1次, 脱胶效果与新酶液相比并无大的差别, 但回用第二次的效果却相差较大, 可能是因为废液中积聚了太多被分解的糖类物质和其它杂质, 制约了酶的作用, 从而影响了脱胶效果。

香蕉茎秆酶法脱胶工艺及其脱胶纤维性能

2015年9月 CIESC Journal September 2015第 66卷 第9期 化 工 学 报 V ol.66 No.9 香蕉茎秆酶法脱胶工艺及其脱胶纤维性能 徐树英1,谭蔚1,张玉苍2 (1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 300072;2 海南大学海口市固废资源利用及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海南 海口 570228) 摘要:为了将生物质废弃物香蕉茎秆进行高值化利用,采用酶法脱胶工艺制备香蕉茎秆纤维。研究超声预处理工 艺中频率、处理温度对香蕉茎秆脱胶率的影响,确定较佳的超声预处理工艺。将预处理后的香蕉茎秆粗纤维进行 半纤维素酶、果胶酶脱胶,分别考察缓冲液pH 、酶浓度、反应温度对脱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处理工艺中超 声处理的较佳频率为40 kHz ,温度为70℃;酶法脱胶工艺中较佳的半纤维素酶缓冲液pH 为5.5,半纤维素酶浓 度为0.004 g ·ml ?1,反应温度为50℃;较佳的果胶酶缓冲液pH 为6.0,果胶酶浓度为0.003 g ·ml ?1,反应温度为 55℃。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X 射线衍射(XRD )和扫描电镜(SEM )分析酶法较佳工艺制备的香蕉茎 秆纤维的理化特性;并对其机械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FTIR 及XRD 结果表明:酶法较佳工艺制备的香蕉茎秆纤 维去除了半纤维素和大部分果胶,相对结晶度为66.4%;机械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酶法较佳工艺制备的香蕉茎秆纤 维的拉伸强度、杨氏模量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是118.48 MPa ,15.15 GPa ,0.67%。 关键词:香蕉茎秆纤维;生物质;超声预处理;脱胶率;半纤维素酶;果胶酶;制备;机械性能 DOI :10.11949/j.issn.0438-1157.20150998 中图分类号:TQ 35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438—1157(2015)09—3753—09 Enzyme degumming process of banana pseudostem fiber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degummed fibers XU Shuying 1, TAN Wei 1, ZHANG Yucang 2 (1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 Tianjin University , Tianjin 300072, China ; 2Key Laboratory of Solid Waste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Hainan University , Haikou 570228, Hainan , China ) Abstract : In order to utilize the banana pseudostems, a rich biomass resource in Hainan, the fibers were extracted from banana pseudostem by enzyme treatment. In this work, the better process conditions of frequency and temperature in ultrasonic pretreatment were determined, and two enzymes, hemicellulase and pectinase, were used to remove pectin and hemicelluloses, and to loose the compact structure of fibers, respectively. The better degummed process conditions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se two enzymes,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pH value in enzyme process were optimized in terms of degummed rate. The optimum parameters were determined as: the concentration of hemicellulase 0.004 g ·ml ?1, reaction temperature 50℃, pH value 5.5, concentration of pectinase 0.003 g ·ml ?1, reaction temperature 55℃ and pH value 6.0. 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banana pseudostem fibers confirmed that the cellulose content was increased from 60% to 65% due to the application of enzyme 2015-06-26收到初稿,2015-07-02收到修改稿。 联系人:张玉苍。第一作者:徐树英(1980—),女,博士研究生,副教授。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63006);高校博士学科点 专项科研基金(博导类)(20134601110004);海南省国际合作项目 (KJHZ2014-02);海南省产学研一体化项目(CXY20150019);海南大 学服务地方经济项目(HDSF201311)。 Received date : 2015-06-26. Corresponding author : Prof. ZHANG Y ucang, zhangyucang88@https://www.360docs.net/doc/137841344.html, Foundation item :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51263006), the Doctoral Subject Program of High Education Research Fund (20134601110004), the Program of Hainan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KJHZ2014-02), the Program of Hainnan Industry & Fundamental Research Integration (CXY20150019), the Serving Local Economy Program of Hainan University (HDSF201311).

酶的应用与发展论文

酶的应用与发展论文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摘要:生物工程是现代科技的一项高新技术,是当今最有发展前景的学科之一。而酶工程是生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它广泛应用于食品、酿造、淀粉糖、制革、纺织、印刷、医药、石油化工等20多个领域。它可提高产品品质、改进产品工艺、降低劳动强度、节约原料和能源、保护环境,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关键字:酶工程酶的固定化酶的应用前景 从世界范围而言,酶制剂总量的55%是水解酶,主要用于焙烤食品、酿酒、淀粉加工、酒精和纺织等工业;35%是蛋白酶,主要用于洗涤剂、制革和乳品工业;其余是药用酶制剂、试剂级酶制剂和工具酶。 1酶工程 酶工程技术是利用酶和细胞或细胞器所具有的催化功能来生产人类所需产品的技术,包括酶的研制与生产,酶和细胞或细胞器的固定化技术,酶分子的修饰改造,以及生物传感器。 酶的生产 酶的生产是各种生物技术优化与组合的过程,分为生物提取法、生物合成法和化学合成法三种,其中生物提取法是最早采用而沿用至今的方法,它是指采用各种提取、分离、纯化技术从动物、植物、器官、细胞或微生物细胞中将酶提取出来;生物合成法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酶生产的主要方法,是指利用微生物细胞、植物细胞或动物细胞的生命活动而获得人们所需酶的技术过程;而化学合成法因其成本高,且只能合成那些已经弄清楚化学结构的酶,所以难以进行工业化生产,至今仍处在实验室研究的阶段。

酶的纯化 酶的纯化属于一种后处理工艺,包括粗制工艺与精制工艺,对超酶液进行浓缩精制是生产高质量酶制剂的重要环节。其提纯手段一般是依据酶的分析大小、形状、电荷性质、溶解度、专一结合位点等性质而建立。要得到纯酶,一般需要将各种方法联合使用。最常用的纯化方法有根据溶解度特性的沉淀法;根据电荷极性的离子交换层析、等电点聚焦电泳等;根据大小或重量的离心分离、透析、超滤等;根据亲和部位的亲和层析、共价层析等。 酶的固定化技术 酶的固定化技术是把从生物体内提取出来的酶,用人工方法固定在载体上,这是是酶工程的核心,它使酶工程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自从1969年世界上第一次使用固相酶技术以来,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由于固定化酶的运动被化学或物理的方法限制了,能将其从反应介质中回收,所以原则上能在批量操作或连续操作中重复使用酶。 固定化酶具有如下性质:酶的稳定性提高;最适pH值改变;酶的活性和催化底物有所变化;最适温度有所提高,对抑制剂和蛋白酶的敏感性降低;反应完成后可通过简单的方法回收,且酶活力降低不多,这样可使酶重复使用[3]。同时由于酶没有游离到产品中,便于产品的分离和纯化;实现批量或连续操作模型的可能,可进行于产业化、连续化、自动化生产。 2酶的应用现状 在食品业的应用

果胶酶在果蔬汁中的应用

新疆农业大学 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果胶酶在果蔬汁中的应用姓名: 韦奇才 学院: 食品科学与药学院 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 班级: 082班 学号: 084031266 2010年12 月28 日 新疆农业大学

摘要:果胶酶普遍存在于细菌、真菌和植物中是分解果胶类物质的酶的总称,在果蔬加工、纺织和造纸工业中应用非常广泛,果胶酶在果蔬饮料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本文综合介绍了果胶的组成和结构论述了果胶酶的分类、作用机制及酶活性测定方法,讨论了果胶酶在果蔬汁的出汁率、澄清、超滤等方面的应用,并对果胶酶在果蔬饮料加工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果胶酶果蔬汁出汁率澄清超滤营养成分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果品成了人类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虽然我国有丰富的果品资源,然而因果品本身营养丰富含水量高,很容易受微生物污染故保存期比较短。为了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必须大力发展果品加工业。但是目前果品加工中存在着不少难题例如果汁和果酒的澄清果实的脱皮、加工过程中香气成分和营养物质的损耗等。解决这些难题仅仅靠改进加工工艺或增加设备投资是很难实现的。而目前有许多难题已经通过酶工程的应用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近年来酶工程在果品加工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所用的酶种类越来越多,数量也越来越大,人类已开发出应用于果蔬汁中的酶类如果胶酶、果胶酯酶、纤维素酶、鼠李糖苷酶、中性蛋白酶、半乳甘露聚糖酶、液化葡萄糖苷酶等,其中使用最多的是果胶酶。 1 果胶酶 国外对果胶酶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待至50年代已工业化生产,而国内的研究则始于80年代末才开始工业化生产。随着我国水果种植和水果加工业的发展,对果胶酶的开发和应用也迅速发展。在果汁生产过程中果胶酶可以快速彻底地脱除果胶,降低果汁黏度利于果汁过滤澄清滤液且澄清度稳定;减少化学澄清剂的用量改善果汁质量;果胶酶利于压榨可以有效地提高水果的出汁率,在沉降、过滤、离心分离过程中改善果汁的过滤效率,利于沉淀分离,加速和增强果汁的澄清作用。经果胶酶处理的果汁稳定性好,可防止存放过程中产生浑浊,沉淀和絮凝现象。 1.1 果胶酶的定义 果胶酶是指能够分解果胶物质的酶的总称,是果汁生产中最重要的酶制剂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果汁的提取和澄清、改善果汁的质量以及植物组织的浸渍和提取。 1.2 果胶酶的分类及作用机制 果胶酶可以分为3类:原果胶酶、解聚酶和果胶酯酶(PE)。

酶工程的发展状况及其应用前景

酶工程的发展状况及其应用前景 摘要:酶在现代生物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酶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因其催化作用具有高度专一性、催化条件温和、无污染等特点,以及酶工程不断的技术性突破,使得酶在工业、农业、医药卫生、能源开发及环境工程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关键词:酶工程生物催化剂酶的固定 正文: 随着酶生产的不断发展,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在,酶工程已在医药、食品工业、农业、饲料、环保、能源、科研等领域广泛应用。成为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等新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中不可取代的工具。 一、酶工程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一)国内外酶制剂的发展现状 BCC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未来4年全球工业酶制剂市场价值将以%的复合年增长率继续增长,由2011年的39亿美元增加至2016年的约61亿美元。该报告将工业酶市场细分成3个部分:生物酶、食品和饮料酶以及其他酶制剂。2011年生物酶的市场价值达12亿美元,预计还将以%的复合年增长率继续增长,2016年达17亿美元。2011年食品和饮料活性酶的市场价值接近13亿美元,未来4年还将以%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预计2016年达21亿美元。2011年其他酶制剂的市场价值为15亿美元,预计还将以%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16年市场价值将达到22亿美元①。 我国酶制剂工业面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初步具有一定的规模,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国外酶制剂公司仍然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特别是一些比较出色的公司,例如,诺和诺德公司(Novo Nordisk)、丹尼斯克公司(Danisco)等②。 (二)酶工程的应用现状 一、酶工程技术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1、酶的固定化技术 酶的固定化(enzyme immobilization)是指采用有机或无机固体材料作为载体(carrierorsupport),将酶包埋起来或束缚、限制于载体的表面和微孔中,使其仍具有催化活性,并可回收及重复使用的酶化学方法与技术。不使用固体材料作为载体,通过酶分子之间的相互交联形成聚集体,也可将酶固定化,称为无载体酶固定化。由于酶的蛋白质属性,进人人体后产生免疫反应,因稀释效应,而无法集中于靶器官组织,常不能保持最适合的治疗浓度,而固定化酶则很好的克服了游离酶的这些缺点,应用于治疗镁缺乏症、代谢异常症及制造人工内脏方面,如固定化L-天冬酰胺酶用于治疗白血病。葡萄糖氧化酶被固定化在纳米微带金电极上可用于活体检测的微生物传感器③。 固定化酶技术可用于治疗一些代谢障碍疾病。已知人类关于新陈代谢的疾病已过120余种,很多病因归结为人体缺乏某种酶的活性,一种可能的治疗方法就是通过某种方式给病人提供他所缺乏的酶。其提供的方式主要有:①将固定化酶用于体内作为治疗药物;②将固定化酶组装成体外生物反应器,通过体外循环作为临床治疗剂。将固定化酶用于临床诊断的例子很多,如各种酶测试盒层出不穷,采用固定化酶柱反应器的FIA(流动注射法)可用于临床诊断检测尿酸、葡萄糖、氨、尿素、胆甾醇、谷氨酸、乳酸、无机磷等。 2、酶催化技术 主要介绍非水相介质中的酶催化,传统的酶催化反应主要在水相中进行,但自1987年Kilibanov等。用脂肪酶粉或固定化酶在几乎无水的有机溶剂中成功地催化合成了肽以及手性的醇、脂和酰胺以来,对酶在非水相介质的催化反应技术的开发及研究报道迅速增加,特别在手性药物的不对称合成及手性药物拆分的生物技术开发中得到了很多应用。目前非水相中的酶催化技术已衍生出以下几类体系:①水与有机溶剂的互溶均相体系;②水与有机溶剂形

酶工程论文

酶工程论文 酶的生产和应用的技术过程称为酶工程。其主要任务是通过预先设计,经人工操作而获得大量所需的酶,并利用各种方法使酶发挥其最大的催化功能。本文意在阐述近年来酶工程在分子水平的研究进展,展示酶工程在医药、农业、食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进展,并对其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 一、酶工程技术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现代酶工程具有技术先进、投资小、工艺简单、能耗粮耗低、产品收率高、效率高、效益大和污染小等优点,成为化学、医药工业应用方面的主力军。以往采用化学合成、微生物发酵及生物材料提取等传统技术生产的药品,皆可通过现代酶工程生产,甚至可获得传统技术不可能得到的昂贵药品,如人胰岛素、McAb、IFN、6一APA、7一ACA及7一ADCA等固定化基因工程菌、工程细胞以及固定化技术与连续生物反应器的巧妙结合,将导致整个发酵工业和化学合成工业的根本性变革 1、应用酶工程生产抗生素 应用酶工程可以制备青霉素酞化酶、头抱菌素酞化酶、头抱菌素、头抱菌素酞化酶、青 201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统考大备战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证面试霉素酞化酶、脱乙酸头抱菌素、头抱菌素乙酸醋酶,

近年来还进行固定化产黄青霉青霉素合成酶系细胞生产青霉素的研究,合成青霉索和头抱菌素前体物的最新工艺也采用酶工程的方法。 2、应用酶工程生产维生素 制造2一酮基一L—古龙糖酸【山梨糖脱氢酶及L一山梨糖醛氧化酶】、肌醇【肌醇合成酶】、L—肉毒碱【胆碱脂酶】、CoA 【CoA合成酶系】等。由山梨醇和葡萄糖生产维生素及丙烯酸胺的生产也采用酶工程的方法四。 二、酶工程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由于酶制剂主要作为催化剂与添加剂使用,从而带动了许多产业的发展。应用酶工程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是人们努力的一个方向。乳制品加工则需要用凝乳酶和乳糖酶。此外,酶工程在饲料加工领域也有重大应用。 1、酶工程应用于农产品的深加工 利用α-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和葡萄糖异构酶的催化功能,以玉米淀粉等为原料生产高果糖浆等。乳制品加工则需要用凝乳酶和乳糖酶。农副产品的加工和综合利用需要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木质素酶。此外,从木瓜中提取的木瓜蛋白酶,提高活性和固定化以后,可以被用来酿制啤酒和制造果汁。

油脂脱胶的技术

油脂脱胶技术 1 油脂脱胶化学理论 1.1 脱胶目的 脱胶是脱除油脂中含有胶体物质的工艺过程。在脱除的胶质物中,主要是磷脂和与磷脂结合钙、镁、铁微量金属及其它杂质。其中大豆毛油含有3%左右磷脂,它们对油脂制品风味性和稳定性,及在使用时与油的起泡现象等均有直接关系;此外,脱胶工艺效果对其后脱酸、脱色、脱臭、脱蜡工艺也有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大豆磷脂精制后可作为食品乳化剂等产品,其用途极为广泛。 脱胶工艺中欲脱除的磷脂大体可分为水化磷脂(hydratable Phospholipids,HP)与非水化磷脂(Nonhydratable Phospholipids,NHP),两者在性质和脱除工艺上均有一定差异。 1.2 水化磷脂脱胶 简言之,水化脱胶是利用磷脂等脂质分子中所含亲水基,将一定量热水或酸,加入到油中,使胶体水溶性脂质吸水膨胀、凝聚,进而采用沉降或离心方式从油中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如图l所示,从磷脂酰胆碱化学结构上看,具有粘着性磷脂溶解共存状态中游离脂肪酸是亲油性物质,而其中磷酸基,氮化合物,胆碱部分则具有亲水性。加水后磷脂亲水基附着于水,与油产生比重差这样就可使油与磷脂进行分离。 1.3 非水化磷脂脱胶 经水化脱胶工艺后,油中仍含有一定数量非水化磷脂及钙、镁、铁微量金属等杂质,这些杂质的去除则较为困难。非水化磷脂(NHP)是制油业长期深感烦恼问题之一,大豆受早霜之害,加之在收获期间经常

遇到连绵阴雨,及在贮存和运输中大豆发热,使毛油中非水化磷脂含量增高。这样不仅使精炼损耗增大,且从这类毛油中所得到磷脂品质极差,油脂色泽也较深。 在油料压榨和浸出过程中,NHP生成与油料水分,油料细胞破坏,油料中磷脂酶D(Phosholipase D)活性等密切相关。目前,在制油工程中先后开发出挤压膨化工艺(Expander Process),阿鲁高工艺(ALCON Process)和Supet Expro工艺等新方法,力图大力减少毛油非水化磷脂。但实际上更多的仍需要在油脂精炼过程中,在传统水化脱胶和酸脱胶基础上,对不同油脂原料开发新的脱胶工艺,以提高脱胶效果,使油脂脱胶后磷脂含量小于5ppm~10ppm以下,铁,镁,钙金属含量小于0.2%,游离脂肪酸量小于2%,以确保物理精炼实施。 研究证实,NHP是由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 choline,PC)和磷脂乙醇胺(Phosphatidy ethanolamine,PE)受磷脂酶作用而生成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PA)为其主要成分,参见图2和表1。 大豆油、葵花籽油、菜籽油各种脱胶油中NHP组成如表1所示。非水化磷脂主要成分是PA,另外PE,PC 约占20%~30%,而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 inositol,PI)含量很少。PC和PI均呈亲水性(水化性),但PE和PA即呈亲水性(水化性),又呈非亲水性(非水化性),因而成分容易产生变化。

苎麻的化学脱胶

苎麻的化学脱胶 1.方案 二煮一漂化学方法脱胶 2.工艺流程 原麻拆包、拣麻。扎把—浸酸—水洗—一次碱液煮练—热水洗—二次碱液煮练—水洗—打纤—漂白—酸洗—水洗—脱水—给油—脱水—抖松—干燥,得到精干麻。 3.工艺参数 碱液煮练工艺参数 氢氧化钠的浓度一般选择10g/l,占溶液的11%左右,化学助剂占溶液的3%到4%,压力采用147kpa,温度控制在123摄氏度左右,煮练时间大约为3小时左右,采用的浴比是1:20 浸酸工艺参数(预处理工艺) 硫酸溶液的浓度在1.5/1—2.0/1之间,温度控制在55度,浸酸时间是1小时,浴比是1:20 酸洗(后处理工艺) 硫酸浓度在1.5g/1—2.0g/1之间,只要浸泡2至3分钟,浴比采用1:20 漂白常用的有效氯浓度在1.5g/1—2.0g/1之间,实验室没有氯,所以用双氧水,浓度为30%,只要浸泡2到3分钟,浴比采用1:20. 给油工序 将已脱水并经抖松的嘛束浸入给油槽中,给油槽内的温度在85摄氏度以上,焖煮时间为4小时以上,要求给油精干麻的含油率在0.7%到1.5%之间。 机械处理工序 给油处理后麻束再经脱水、给松、干燥。 三、实验 1. 实验材料: (1)主要仪器:TG32BA型电光分析天平(最大载荷200g,分度0.1mg);PHB 一29酸度仪(pH测量范围0~14);各种大小的烧杯;Y802型八篮烘箱;HHS11

—6电热恒温水浴锅;XQ一1纤维拉伸仪;普通天平;三角量杯;酒精灯;支撑架;石棉网;火柴;电磁炉;玻璃棒;打纤槌。 (2)主要原料和化学药品 苎麻原麻;自来水;氢氧化钠固体;双氧水(密度1.11gcm);硅酸钠固体;三聚磷酸钠;渗透剂;98%浓硫酸;98%茶油。 2.实验步骤: 1. 取样 从老师提供的苎麻中选出一部分,并手工将剩余的一点点未清除的青皮去 掉,扎把后用电子天平称,称取10g苎麻。 2. 浸酸 工艺参数:①硫酸浓度:2.0g/L ②浴比:1:20 ③温度:恒温槽中,约50℃ ④时间1小时 步骤: a. 计算和准备 通过浴比计算出溶液质量为200g;利用溶液质量和硫酸浓度计算出硫酸用量为0. 4g(0.010*20*2=0.4g 因所配硫酸浓度很低,所以密度按1g/ml计算) b. 制取溶液 ⑴将干燥的空烧杯放在称重仪上,得到烧杯重量为2.9g; ⑵用滴管往烧杯中滴入一滴浓硫酸,观查屏幕变化(不可超过3.0g),未 到达3.0g则再滴入少量浓硫酸,直至到达3.0g左右,误差小于百分之一。本次实验中实际量取3.0g浓硫酸。 ⑶往烧杯中加水,用玻璃棒轻轻搅拌,混合均匀。 ⑷将小烧杯中的溶液倒入大烧杯中,然后加入纯水,至200ml,用玻璃棒 搅拌均匀。 c. 浸泡 ⑴ 将原麻放入上述烧杯中,用玻璃棒按压和搅拌,使原麻完全浸泡在溶液中。 ⑵ 将烧杯放入恒温槽中(设定温度为50℃),约一个小时后取出(实际 为1小时)。其间不时的用玻璃棒搅拌。 实验现象:在浸酸的过程中,原麻逐渐变软并有小程度的退色,溶液也逐渐

酶制剂论文

固定化酶技术及其进展 姓名:蒋恋班级:08生物工程二班学号:20080804205 摘要:固定化酶便于运输和贮存,有利于自动化生产,是近十余年发展起来的酶应用技术,在工业生产、化学分析和医药等方面有诱人的应用前景。本文简要介绍了固定化酶技术的概念、制备方法(包括传统固定化技术、传统固定化技术的改进方法、新型固定化技术)及其在化学化工、食品行业、临床医药、生物传感器和环境科学等领域中的应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固定化酶技术在皮革行业中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关键词:酶;固定化;技术;吸附 Immobilized enzyme technology and its progress Abstract:Immobilized enzyme is easy to transport, store and automatize production. It is a new application technique of enzyme in recent years. Immobilized enzymes have attractive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chemical analysis, medicine and other aspects. The technology of immobilized enzyme was introduced in the paper. The concept, the traditional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its modified methods, modern preparation methods of immobilized enzyme were presented. Key words:enzyme; immobilization; Technique; Absorption 酶的固定化( Immobilization of enzymes)是用固体材料将酶束缚或限制于一定区域内, 仍能进行其特有的催化反应,并可回收及重复利用的一类技术。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在保持其高效专一及温和的酶催化反应特性的同时, 又克服了游离酶的不足,呈现贮存稳定性高、分离回收容易、可多次重复使用、操作连续可控、工艺简便等一系列优点。目前,寻找适用的固定化方法,设计合成性能优异且可控的载体,应用工艺的优化研究等仍是研究热点。改进传统固定化方法和注重天然高分子载体改性是酶固定化研究的主要趋势, 进一步提高转化率和生产能力,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1 固定化酶的传统制备技术 固定化酶的制备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两大类。物理方法包括物理吸附法、包埋法、结晶法、分散法、离子结合法等。物理法固定酶的优点在于酶不参加化学反应 ,整体结构保持不变,酶的催化活性得到很好保留。但是 ,由于包埋物或半透膜具有一定的空间或立体阻碍作用,因此对一些反应不适用。化学法是将酶通过化学键连接到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载体上,使用偶联剂通过酶表面的基团将酶交联起来 ,而形成相对分子量更大、不溶性的固定化酶的方法。传统的酶固定化方法大致可分为4 类:吸附法、包埋法、交联法、共价结合法。 1.1 吸附法 用于固定酶的最早又最简单的方法是吸附法,即将酶的缓冲水溶液同表面活性物质接触一段时间,一些酶分子将被吸附,洗掉未吸附的游离酶,即得到吸附固定化酶。根据非水溶性载体表面的特性,酶与载体间的吸附作用可能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