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裂液用助排剂性能指标

压裂液用助排剂性能指标

压裂液用杀菌剂性能指标

备注:生产厂家负责包装物回收。

序号

检验项目

实验条件

要求达到的指标

1 溶解性 与水混合 完全混溶

2

刺激性 观察

对皮肤、眼睛及呼吸道无

强烈刺激 3 与压裂液配伍

与压裂液中其它添加剂混合

在12小时内无沉淀、絮状物等产生,基液pH 值

无变化

4 外观 目测

半透明液体 5 耐温耐剪切性

能 在地层温度、剪切时间内做耐温耐剪切实验 剪切粘度值满足压裂液

在用标准要求 6 基液粘度的影

响 在50℃条件下放置24小时基液粘度与初始基液空白样

相比

粘度下降率小于20% 7

冻胶其它性能

加入杀菌剂后压裂液冻胶其它性能指标

满足压裂液在用标准要

压裂液处理方案

日处理500m3油井压裂返排液系统处理设计方案成都净水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环保节能、净水、污水处理设备开发研究、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为一体的实业公司。并同国内外许多公司,如陶氏、海德能、膜天、富莱克等公司有良好、长期的合作关系。公司向来以精湛的技术和优良的品质及一流的售后服务赢得广大用户的信赖和好评,从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成为业界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公司位于西南政治经济交流中心——成都,下设装配分厂和新技术研发中心。研发中心独立开发、设计试验各类水处理和污水设备,以净水、污水设备为核心,开发有净水系列微电脑离子交换器和膜过滤设备、RO纯水设备及EDI高纯水设备;污水系列有一体化污水设备、MBR生物膜反应设备、曝气过滤池系统、高难度污水设备、垃圾液处理回收系统、消毒设备等污水处理成套设备和行业内的污水治理营运。 公司愿与广大环保界的朋友和需求者一起真诚合作,共同努力,为我国环保事业发展做出贡献。公司真诚地为用户提供最优质的产品,最合理的价格,最满意的服务。我公司拥有一支事业心强、技术全面、经验丰富的科研队伍和施工队伍,近年来,在社会净水和污水处理行业得到很高的评价,还同国内知名科研院有着密切合作,积极关注和追踪世界先进技术,积累和发展自身的技术储备,使企业始终处于同行业的技术前沿,达到所治理的工程“设计先进,运行稳定、可靠,综合费用

低,达到设计标准”的最佳效果。让每一个用户满意、放心是我们公司最大的心愿! 公司经历了从起初单一过滤、软化、纯水、高纯水、生活净化水等净水设备的供应;经过团队长期的不懈努力和拼搏如今公司迈入了电镀废水、医院废水、学校污水、制药废水、食品废水、市政污水、煤矿污水、生活废水等污水处理的设计、设备供应、安装调试一体的工程项目总承包的行列。并对自来水站、地下水处理、回用水等给水工程和对工业循环水处理设备的设计安装调试都有重大突破;对高难度污水处理(垃圾渗透液等)和污水工艺升华改造的管理都有相关的经验 一.压裂液概述 压裂液是油气井增产的主要措施之一,为各油田普遍采用。常规压裂施工所采用的压裂液体系,以水基压裂液为主压裂施工后所产生的压裂废液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施工前后采用活性水洗井作业产生的大量洗井废水;另一个方面就是压裂施工完成后从井筒返排出来的压裂破胶液,以及施工剩余的压裂原胶液(基液)。压裂废液组成复杂,与压裂液种类、地层性质等有关。总的来说,压裂废液具有以下特点: 1间歇排放,每口井排放量不定; 2 由于含有大量高分子有机物,COD浓度高,一般从数千到上万mg/L不等 3 废液中石油类含量在10~1000mg/L之间。另外,根据现场施工状况,压裂废液可能还具有粘度大、浊度高、含盐量高等特点 如果反排至地面不经过处理而外排,将会对周围环境,尤其是农作物及地表水系统造成严重的污染。常用的化学、物理化学方法处理该废水,COD去除率不高,多步处理后仍

压裂液返排处理

11.2 项目实施方案 11.2.1压裂返排液分析 常规压裂施工所采用的压裂液体系,以水基压裂液为主。压裂施工后所产生的压裂废液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施工前后采用活性水洗井作业产生的大量洗井废水;另一个方面就是压裂施工完成后从井筒返排出来的压裂破胶液,返排的压裂废液中含有大量的胍胶、甲醛、石油类及其他各种添加剂,众多添加剂的加入使压裂液具有较高的COD值、高稳定性、高黏度等特点,特别是一些不易净化的亲水性有机添加剂,难以从废水中除去。总的来说,压裂废液具有以下特点: (1)成分复杂。返排液主要成分是胍胶和高分子聚合物等,其次是SRB菌、硫化物、硼酸根、铁离子和钙镁离子等,总铁、硼含量都很高。 (2)处理难度大。悬浮物是常规含油污水处理中最难达标的项目,压裂返排液组分的复杂性及其性质的独特性决定了其处理难度更大。 (3)处理后要求比较高。处理后的液体不仅粘度色度要达标,里面的钙镁离子、铁离子、和硼酸根离子均要去除,否则会影响后续配制压裂液的各项性能。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由于压裂废液具有粘度大、稳定性好、COD高等特点,环保达标处理难度较大。国外对压裂废液的处理主要是回收利用。根据国外报道的技术资料看,他们对压裂废液的处理技术和工艺相对简单,一般采用固液分离、碱化、化学絮凝、氧化、过滤等几个组合步骤,处理后的水用于钻井泥浆、水基压裂液、固井水泥浆等配制用水。这种处理方式不仅降低了处理压裂废液的费用支出,而且还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国内对早些压裂废液的处理主要采取以下一些方法: (1)废液池储存:将施工作业中产生的压裂废液储存在专门的废液池中,采用自然蒸发的方式干化,最后直接填埋。这种处理方式不仅耗时长,而且填埋的污泥块仍然会渗滤出油、重金属、醛、酚等污染物,存在严重的二次污染。 (2)焚烧: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但仍然会造成大气污染。 (3)回注:将压裂废液收集,集中进行絮凝、氧化等预处理,然后按照一定比例与采油污水掺混进行再处理,处理后的水质达标后用作回注用水。

压裂常用药剂

按化学性质分类 常用的压裂液有水基压裂液、油基压裂液、泡沫压裂液、乳状压裂液、醇基压裂液以及酸基压裂液等六种类型。 1. 水基压裂液是以清水做溶剂或分散介质,向其中加入稠化剂、添加剂配制而成的。主要采用三种水溶性聚合物作为稠化剂,即植物胶及衍生物(胍尔胶、田菁胶、香豆胶等)、纤维素衍生物和合成聚合物。这几种高分子聚合物在水中溶胀成溶胶,经交联剂交联后形成黏度极高的冻胶,在施工结束后,为了使冻胶破胶还需要加入破胶剂。 2. 油基压裂液是矿场原油或炼厂粘性成品油均可作油基压裂液,但其黏度较低、热稳定性差、携砂能力不好、压裂液效率低。目前多用稠化油,基液为原油、汽油、柴油、煤油或凝析油。稠化剂为脂肪酸皂(如脂肪酸铝皂,磷酸酯铝盐等),矿场最高砂比可达30%(体积比)。稠化油压裂液遇地层水后会自动破乳,所以无需加入破胶剂。 3. 泡沫压裂液是一种新型水基压裂液,它是液体、气体及添加剂的混合物。基液多用淡水、盐水、聚合物水溶液,气相为二氧化碳、氮气、天然气,发泡剂用非离子型活性剂。其最大特点是易于返排、滤失少以及摩阻低等,它具有弱酸性,可溶解近井地带及地层中的无机垢和部分岩石中的碳酸盐矿物,抑制粘土膨胀,改善或保护了油气层。缺点是砂比不能过高、井深不能过大。适用于低渗透、易水敏、高压油层和下部受水层威胁的油井以及气井的压裂,是一种综合性能较理想的压裂液体系。 4. 乳状压裂液是指水包油型乳化液,基本上综合水基压裂液和油基压裂液的优点。由于外相为水冻胶,所以乳状液的摩阻低、黏度高、热稳定性好,其悬砂能力强,滤失低。由于乳状液所含的水比较少,进入地层的水不多,因此可以较好的防止粘土膨胀和运移。主要有聚合物乳化压裂液和植物胶冻胶原油乳化压裂液。 5. 醇基压裂液由低碳醇、稠化剂、水、PH 调节剂、粘土稳定剂、助排剂等构成醇基压裂液。醇基压裂液对砂岩储层无水敏、水锁伤害,而且还有解水锁的能力。能有效降低水相滞留伤害,补充地层能量,具有返排能力强、低伤害等特点,能有效改善裂缝导流能力,提高压裂效果。由于甲醇可以与水形成任何比例的混合物,在甲醇压裂液进入水锁地层后,可以最大限度将地层所束缚的水吸收,并随着压裂液排出地面,解除地层的水锁,有助于液体的返排。主要优点是表面张力低,对粘土防膨稳定效果好,主要缺点是成本高、易燃、黏度低,很少应用。 6. 酸基压裂液是以酸液为基液,可以用植物胶及衍生物作为稠化剂配成稠化酸。由

油田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

油田压裂返排液处理技 术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油田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 1.压裂返排液的产生及存在的问题 压裂工艺是油井增产的一项主要措施在各油田普遍采用。其中最常用的是水基压裂液它具有高黏度、低摩阻、悬砂性好、对地层伤害小等优点现已成为主要压裂液类型。 油井压裂过程中产生的返排压裂废液具有污染物成分复杂、浓度高、黏度大,精品文档,超值下载 处理难度大,是油田较难处理污水之一。如不处理直接进入集输流程,会严重干扰后续流程,严重影响到油田生产,导致设备堵塞、油田下降,环保不达标等诸多问题。 表1 压裂返排液污水性质 图1 不同压裂返排水样 2.国内常规压裂返排液处理工艺简介 化学氧化-絮凝沉淀-过滤处理工艺 采用双氧水、次氯酸钠等强氧化破胶使返排液中的高分子物质氧化分解成小分子物质,降低废液黏度,提高传质效率,增加水处理药剂的分散与分解;絮凝可以改变水中多分散体系表面电性,破坏废液胶体的稳定性,使胶体物质脱稳、聚集;过滤,去除水中不溶或微溶物,脱色除臭。氧化-絮凝-过滤是油气田污水处理常用工艺。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工艺也存在一些不足,具体如下:

第一、该工艺受温度影响比较大,在低温环境,化学氧化剂反应慢,氧化时间长,需要较长的停留时间,导致氧化反应罐(池)占地大,不易在现场作业,运输困难等。 第二、除油效果不明显,系统对乳化油去除效果不佳,需要添加大量药剂,导致污泥量大,增加污泥处理成本。 第三、过滤器时常堵塞,由于氧化破胶不彻底,污油处理效果不佳,导致过滤器堵塞严重,影响最终出水效果和整套装置处理能力。 化学氧化-絮凝沉淀-电解氧化-过滤联合处理工艺 电解法集氧化还原、絮凝吸附、催化氧化、络合及电沉积等作用于一体,能够使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降解的物质转变成易降解的物质,是污水深度处理的常用方法。 然而电解技术目前在国内应用情况并不理想,时常存在电极钝化、结垢等问题,时常需要更换电极,处理效果稳定性差,成本高,操作检修频繁。 设备占地大,运输困难,不太适合压裂返排液现场处理要求。 化学氧化-絮凝磁分离-过滤联合处理工艺 该工艺改进了絮凝沉淀工艺,采用高效磁分离机能够减少沉降时间,缩小设备占地面积,相对之前两种工艺有改进之处。然后该工艺化学氧化、除油工艺依然存在,仍然存在处理不达标,设备占地面积大等诸多不足。 臭氧氧化气浮一体装置-旋流溶气气浮-过滤联合处理工艺

Q_HTXG 008-2019压裂液用助排剂-氟碳表面活性剂

Q/HTXG 河南天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HTXG008-2019 代替Q/HTXG008-2016 压裂液用助排剂氟碳表面活性剂 (TXZP-2) 2019-10-10发布2019-10-10实施河南天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目 次 前 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技术要求 (1) 4试验方法 (1) 4.1仪器与设备 (2) 4.2试剂与材料 (2) 4.3试验程序 (2) 4.3.1外观的测定 (2) 4.3.2pH值的测定 (2) 4.3.3密度的测定 (2) 4.3.4水溶解性的测定 (2) 4.3.5表面张力、界面张力的测定 (2) 5检验规则 (2) 5.1采样 (2) 5.2抽样 (2) 5.3检验 (3) 5.4判定 (3) 6包装、标志和储运 (3) 6.1包装 (3) 6.2标志 (3) 6.3储运 (3) 7HSE要求 (3) 8安全技术说明书 (3) I

前 言 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 本标准代替Q/HTXG008-2016《压裂液用助排剂氟碳表面活性剂(TXZP-2)》,与Q/HTXG 008-2016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技术要求的格式(见第3章) 修改了文件结构(见第3章和第4章) 修改了表界面张力性能测试(见4.3.5) 增加了HSE要求(见第7章) 增加了安全技术说明书(见第8章) 本标准由河南天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河南天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天成、常春丽、丁志勇、薛建国、王君霞、周文忠 Q/HTXG008-2019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HTXG008-2016。 II

压裂返排液回用技术简介

压裂返排液重复利用处理技术简介 一、前言 在油田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产量,需要对生产井采取各种措施,压裂是其中一种,压裂后又大量的液体排除地面,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目前最主要的处理方法是处理后回注,这样处理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物,同样造成二次污染;由于国家对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因此零排放,零污染应该是今后压裂返排液处理的方向。 根据这一的思路我们对压裂返排液做了大量的试验工作,由于返排液中含有对压裂液有用的组份,因此返排液重复利用配压裂液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因此,试验重点是压裂返排液回用试验。 二、研究思路 压裂液里边添加很多化学添加剂,加上地层水中部分有害离子,压裂返排液不能直接用来配压裂液。必须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将对配制压裂液有害的组份除去、或者屏蔽掉,将有用的组份保留。 有害组份是影响配胶、交联的一些组份,比如高价离子、硼和细菌等,针对这些组份,我们做了大量的试验工作,研制除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该技术可一次性除去对配胶有影响的组份,高价离子和硼。 通过大量实验成功研制出了可一次除去硼、高价离子的及悬浮物的药剂FT-01。

三、处理工艺 该技术采用独特处理药剂,可在普通的污水处理工艺中应用,凡具有污水处理的场合就可以正常使用,不需要另添加其他额外处理设备,该技术一次加药搅拌即可除去钙、镁、硼等对配制压裂液有害成分,操作简单易行、运行可靠平稳,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压裂返排液,加药搅拌,沉降分离,过滤,配液水。 处理工艺说明:返排液加入带有搅拌器的反应罐中,加药、调PH,搅拌搅拌时间 5-10分钟,静止沉降,上清液打入过滤罐过滤,下边沉淀部分进入固液分离,分后固体另处理,污水进入过滤罐过滤,过滤后清水调PH值后即可作为压裂液配制水,进行压裂液配制。 压裂返排液室内处理实验照片:

压裂助排剂MSDS

格式Ⅳ-9-8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格式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压裂用助排剂 化学品英文名称:fracturingandacidizingcleanupadditive? 中文名称2:压裂酸化用助排剂 分子式: 分子量: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十二烷基硫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含量:34%、11% 、9016-45-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无 侵入途径:食入、经皮肤吸收 健康危害:对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对眼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呼吸系统过敏性反应。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物、氧化钠。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油田压裂反排液的处理方案

处理返排油田压裂液的研究方案 压裂作业返排出的残余压裂液含有胍胶、杀菌剂、石油类及其他添加剂,如不经处理而外排,将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处理压裂废液主要采取物理法、化学法和微生物降解法,物理法主要包括絮凝法、膜过滤法、气浮法等,化学法主要包括氧化法、电解处理法等。目前针对压裂返排液的新处理技术是絮凝法、氧化法、生物法、吸附法的联合技术,技术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快速、高效地去除COD。 1.设计依据 1.1压裂液的配方 压裂液分为水基、油基和多相压裂液三大类,以油作溶剂或作分散介质配成的压裂液是最早采用的压裂液,这主要是它对油(气)层的损害比水基压裂液要轻,它的特性黏度比水基压裂液更具有吸引力。但油基压裂液成本高,施工上难于处理。因此现在只用于水敏性强的地层或与水基液接触后渗透率下降的地层,水基压裂液也最常用,约占整个压裂液用量的70%。 油基压裂液主要包括:(1)稠化油压裂液。它是稠化剂(如脂肪酸铝、磷酸酯盐等)溶于油中配成。(2)油包水压裂液。它是一种以油为分散介质,水作分散相,油溶性表面活性剂作乳化剂配成的压裂液。如以淡水作水相、以柴油作油相,以月桂酰二乙醇作乳化剂,即可配成。(3)油基泡沫压裂液。它是以气体(CO2和N2)作分散相,以油作分散介质配成。 水基压裂液一般是水冻胶压裂液,是用交联剂将溶于水的增稠剂高分子进行不完全交联,使具有线性结构的高分子水溶液变成线型和网状体型结构混存的高分子水冻胶,由稠化剂、交联剂、缓冲剂、黏土稳定剂、杀菌剂和助排剂等组成。 多相压裂液由泡沫压裂液等。泡沫压裂液是一个大量气体分散于少量液体中的均匀分散体系,主要成分有气相、液相、表面活性剂和泡沫稳定剂等其他化学添加剂组成。 不同配方压裂液的返排液处理方法大相径庭,了解压裂液的配方和对返排液的指标分析使得对水处理的方案更加有针对性和高效性。 1.2压裂返排液的水质分析 压裂返排液外观呈浅黄色,并伴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黏度较大,表面无明显浮油。由于残余压裂液返排时可能带出地层中的黏土颗粒和聚合物本身具有残渣,压裂返排液成分复杂、浊度和悬浮物高、COD高且难降解。

关于水力压裂设备及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关于水力压裂设备及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摘要】水力压裂技术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设备和技术应用上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全球各地的石油开采中也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是目前仍在广泛应用的评价认识储层的一种重要方法,水力压裂技术也是油田煤矿等产业生产中确保安全、降低危险的重要技术。近年来,水力压裂的几部发展很快,在压裂设备材料上也有了较大突破,压裂技术在油田勘探开发应用中和其他行业的应用中的前景还是十分广阔的。 【关键词】水力压裂;发展现状;趋势 随着技术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施工对压裂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压裂设备性能、压裂液等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压裂技术应用也有不同的需求,所以水力压裂设备和技术的研究也在不断进行,笔者在此对水力压裂技术的发展应用现状和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具体内容如下。 一、水力压裂设备技术的发展应用现状 (一)端部脱砂压裂技术 现代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发展应用速度快,各种新技术工艺也都得到了综合运用,过去压裂设备和技术主要应用于低渗透油田,现在应用范围有了明显的扩大,在国内许多大型油田的中高渗透地层中不但应用了压裂设备和技术,且在技术上有了更大的突破。压裂技术应用于中高渗透地层时,实现短宽型的裂缝能够更好的控制油气层的开发,所以端部脱砂压裂技术应运而生,并在应用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近年来端部脱砂压裂技术在浅层、中深地层、高渗透以及松软地层都得到了应用,该技术的相关设备也在应用中得到了不断的改进。 (二)重复压裂技术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出现越来越多的失效井和产量下降的压裂井,二重复压裂技术正是针对该类油井改造和提高产量的有效技术措施。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对重复压裂设备和技术的研究都很重视,经过实践检验其应用效果也十分显著,重复压裂的成功率能够达到75%左右。在美国还有油田企业在应用重复压裂技术的同时还采用了先进的强制闭合技术和端部脱砂技术,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重复压裂技术设备能够用于改造低渗透和中渗透的油层,在直井、大斜度井以及水平井中都具有很高的应用效果,对提高产能具有很好的作用。 (三)高渗层防砂压裂技术 高渗层防砂压裂技术不但能够实现高渗透油藏的压裂,还能够同时完成充填防砂作业。传统的砾石充填防砂技术很容易造成对高渗透油层的破坏,导致导流能力下降,而高渗透防砂压裂技术是结合的端部脱砂技术,使裂缝中的支撑剂浓

页岩气压裂返排液处理

页岩气压裂返排液处理方法研究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页岩气作为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已成为全球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的新亮点,但其特殊的钻采开发技术可能带来新的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在页岩气压裂作业过程中将产生大量压裂返排废水,这类废水中含有随着返排废水带出的地层地下水、废压裂液和钻屑等,具有高盐、高矿化度、高色度、含有毒有害物质、可生化性差和难处理的特点。因此,研究页岩气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对于缓解开发区块的环境问题显得格外重要,同时对于保障页岩气的正常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国内外现状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已形成了加砂压裂用滑溜水返排液重复利用技术并在现场应用。其基本处理回用流程为:返排液→物理分离→水质检测→水质调整→水质检测→压裂用水或与清水混合后作为压裂用水。现场通过过滤、沉降去除机械杂质,补充添加剂来调整返排液性能,使其满足压裂施工要求,重复利用。该处理方式相对简单,但对成分较复杂的返排液处理后需与清水稀释才能满足压裂用水要求。 2.1 常规压裂返排处理技术 1)自然蒸发 依靠日照对返排液进行自然蒸发,去除水分,剩余盐类和淤泥采用固化处理。该方法处理能力小,处理周期长,受自然条件限制(温度和土地)。美国西部部分州和中国部分沙漠地区少量的返排液采用了自然蒸发处理。

冻融是将返排液冷冻至冰点以下结冰,盐因溶解度降低而析出,使冰的盐浓度降低,再将冰加热融化得到低浓度盐水,从而实现盐一水分离。该方法受地理气候限制,需要足够的冰冻天气,未见工业化应用报道。 3)过滤 过滤常被用于返排液预处理和返排液处理后固-液分离,去除机械杂质/悬浮物等,也能在过滤时将部分油(脂)除去,且通常配以活性炭吸附处理。过滤效果受滤网/滤芯孔径限制,过滤效率受过滤后的水质要求限制。对于一些孔径较小的过滤器,细菌的存在将产生豁液堵塞过滤器,清洗后也难以保持。过滤处理返排液在国内外各大油气田均有应用,但通常与其它处理技术复合应用,除去返排液自身和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机械杂质。 4)臭氧氧化 臭氧氧化是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去除返排液中的色、浊、嗅味以及可溶性有机物(包括挥发性酸、苯系物和环烷酸等)、油(脂)以及重金属等。该方法常与过滤配合应用,将一些重金属离子氧化成不溶性物质,过滤去除。中原油田、河南油田将臭氧化与絮凝等技术复合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 5)化学絮凝 絮凝剂加人返排液中能使返排液中的悬浮微粒集聚变大或形成絮团,加快悬浮微粒的聚沉,实现固-液分离。为了提高化学絮凝效果,减少絮凝剂用量,常先采用臭氧对返排液进行氧化处理,再进行化学絮凝。胜利油田采用化学絮凝处理王家岗污水站的返排液和钻井、洗井废水的混合物,处理后的水质达到了油田采出水处理系统要求。

2020年油田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pdf

油田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 1.压裂返排液的产生及存在的问题 压裂工艺是油井增产的一项主要措施在各油田普遍采用。其中最常用的是水基压裂液它具有高黏度、低摩阻、悬砂性好、对地层伤害小等优点现已成为主要压裂液类型。 油井压裂过程中产生的返排压裂废液具有污染物成分复杂、浓度高、黏度大,精品文档,超值下载 处理难度大,是油田较难处理污水之一。如不处理直接进入集输流程,会严重干扰后续流程,严重影响到油田生产,导致设备堵塞、油田下降,环保不达标等诸多问题。 表1 压裂返排液污水性质 图1 不同压裂返排水样 2.国内常规压裂返排液处理工艺简介 2.1 化学氧化-絮凝沉淀-过滤处理工艺 采用双氧水、次氯酸钠等强氧化破胶使返排液中的高分子物质氧化分解成小分子物质,降低废液黏度,提高传质效率,增加水处理药剂的分散与分解;絮凝可以改变水中多分散体系表面电性,破坏废液胶体的稳定性,使胶体物质脱稳、聚集;过滤,去除水中不溶或微溶物,脱色除臭。氧化-絮凝-过滤是油气田污水处理常用工艺。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工艺也存在一些不足,具体如下: 第一、该工艺受温度影响比较大,在低温环境,化学氧化剂反应慢,氧化时间长,需要较长的停留时间,导致氧化反应罐(池)占地大,不易在现场作业,运输困难等。 第二、除油效果不明显,系统对乳化油去除效果不佳,需要添加大量药剂,导致污泥量大,增加污泥处理成本。 第三、过滤器时常堵塞,由于氧化破胶不彻底,污油处理效果不佳,导致过滤器堵塞严重,影响最终出水效果和整套装置处理能力。 2.2 化学氧化-絮凝沉淀-电解氧化-过滤联合处理工艺 电解法集氧化还原、絮凝吸附、催化氧化、络合及电沉积等作用于一体,能够使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降解的物质转变成易降解的物质,是污水深度处理的常用方法。 然而电解技术目前在国内应用情况并不理想,时常存在电极钝化、结垢等问题,时常需要更换电极,处理效果稳定性差,成本高,操作检修频繁。 设备占地大,运输困难,不太适合压裂返排液现场处理要求。 2.3 化学氧化-絮凝磁分离-过滤联合处理工艺 该工艺改进了絮凝沉淀工艺,采用高效磁分离机能够减少沉降时间,缩小设备占地面积,相对之前两种工艺有改进之处。然后该工艺化学氧化、除油工艺依然存在,仍然存在处理不达标,设备占地面积大等诸多不足。 2.4 臭氧氧化气浮一体装置-旋流溶气气浮-过滤联合处理工艺 该工艺克服了传统化学氧化受温度、反应速率等影响,采用最新臭氧多重催化氧化和高效旋流溶气气浮技术,实现压裂返排液快速、高效破胶降粘,同时能够高效去除悬浮物、油、胶体等诸多污染物,实现压裂返排液快速、达标处理后回注。从多个油田应用情况数据来看(详见下表),该技术处理效果比较明细,基本能够满足压裂返排液回注或回用的要求。 图2现场应用照片

压裂助排剂MSDS

格式Ⅳ-9-8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格式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1.1 化学品中文名称:压裂用助排剂 1.2 化学品英文名称:fracturing and acidizing cleanup additive 1.3中文名称2: 压裂酸化用助排剂 1.4 分子式: 1.5 分子量: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2.1 主要成分:十二烷基硫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2.2 含量:34%、11% 2.3 CAS No. 151-21-3、9016-45-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3.1 危险性类别:无 3.2 侵入途径:食入、经皮肤吸收 3.3 健康危害:对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对眼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呼吸系统过敏性反应。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4.1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4.2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4.3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4.4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5.1 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5.2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物、氧化钠。 5.3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6.1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7.2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8.1 职业接触限值:未制定标准 8.2 监测方法:未制定标准 8.3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压裂返排液处理系统初步工程设计报告

压裂返排液/钻井废液处理系统 初步工程设计报告 项目方: 昊鑫瑞源科净工程有限公司 设计方: 成都渤茂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日期:2017年10月18日 目录 1.概述 (1) 1.1报告用途 (1) 1.2设计依据 (1) 2.处理工艺选择 (2) 2.1处理工艺概述 (2) 2.2电化学絮凝工艺 (3) 2.3高级氧化工艺 (4) 2.4化学沉淀工艺 (5) 2.5管式超滤膜分离工艺 (6) 2.6电渗析脱盐工艺 (7) 2.7反渗透膜分离工艺 (8) 2.8板框压滤工艺 (8) 2.9蒸发结晶工艺 (9) 3.工艺单元设计 (11) 3.1电化学絮凝装置设计参数 (11) 4.2高级氧化装置设计参数 (12) 4.3除硬装置设计参数 (13) 4.4管式膜系统设计参数 (14) 4.5电渗析系统设计参数 (15) 4.6反渗透膜系统设计参数 (16) 4.自控仪表 (17)

附件 附件1 压裂返排液/钻井废液处理工艺流量平衡图 (i) 附件2 压裂返排液/钻井废液处理系统平面布局图 (ii) 附件3 投资及运行成本分析 (iii) 附表 表1压裂返排液/钻井废液进水水质及出水标准 (1) 表2电化学絮凝装置设计参数 (11) 表3高级氧化装置设计参数 (12) 表4除硬装置设计参数 (13) 表5管式膜系统设计参数 (14) 表6电渗析系统设计参数 (15) 表7反渗透膜系统设计参数 (16) 附图 图1压裂返排液/钻井废液处理工艺流程图 (2) 图2电化学絮凝工艺原理示意图 (4) 图3高级氧化工艺原理示意图 (5) 图4管式超滤膜分离工艺原理示意图 (6) 图5电渗析脱盐工艺原理示意图 (7) 图6反渗透膜分离工艺原理示意图 (8) 图7板框压滤工艺原理示意图 (9) 图8 MVR蒸发器工艺原理示意图 (10)

压裂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压裂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长城钻探工程技术公司) 在近年油气探明储量中,低渗透储量所占比例上升速度在逐年加大。低渗透油气藏渗透率、孔隙度低,非均质性强,绝大多数油气井必须实施压裂增产措施后方见产能,压裂增产技术在低渗透油气藏开发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1、压裂技术发展历程 自1947年美国Kansas的Houghton油田成功进行世界第一口井压裂试验以来,经过60多年的发展,压裂技术从工艺、压裂材料到压裂设备都得到快速的发展,已成为提高单井产量及改善油气田开发效果的重要手段。压裂从开始的单井小型压裂发展到目前的区块体积压裂,其发展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1]:(1)1947年-1970年:单井小型压裂。压裂设备大多为水泥车,压裂施工规模比较小,压裂以解除近井周围污染为主,在玉门等油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1970年-1990年:中型压裂。通过引进千型压裂车组,压裂施工规模得到提高,形成长缝增大了储层改造体积,提高了低渗透油层的导流能力,这期间压裂技术推动了大港等油田的开发。 (3)1990年-1999年:整体压裂。压裂技术开始以油藏整体为单元,在低渗透油气藏形成了整体压裂技术,支撑剂和压裂液得到规模化应用,大幅度提高储层的导流能力,整体压裂技术在长庆等油田开发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4)1999年-2005年:开发压裂。考虑井距、井排与裂缝长度的关系,形成最优开发井网,从油藏系统出发,应用开发压裂技术进一步提高区块整体改造体积,在大庆、长庆等油田开始推广应用。 (5)2005年-今:广义的体积压裂。从过去的限流法压裂到现在的直井细分层压裂、水平井分段压裂,增大储层改造体积,提高了低渗透油气藏的开发效果。 2、压裂技术发展现状 经过五个阶段的发展,压裂技术日趋完善,形成了三维压裂设计软件和压裂井动态预测模型,研制出环保的清洁压裂液体系和低密度支撑剂体系,配备高性能、大功率的压裂车组,使压裂技术成为低渗透油气藏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 2.1 压裂工艺和技术 2.1.1 区块开发压裂技术

压裂返排液处理服务

压裂返排液处理服务 服务简介:
压裂返排液处理服务是运用物理、电化学、高级氧化、MVR 技术及生物处理等一种或多种技术组合,对压 裂返排液及油田含油废水进行无害化处理,达到排放或回用标准,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杰瑞拥有整套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和设备,具备水处理工程技术设计能力,能提供水处理技术服务、药剂 服务。
服务能力:
压裂返排液处理服务; 油气田采出水回用处理服务。
技术优势: 我们掌握如下独特的水处理技术并能给您提供服务:· 工业废水处理:MBR、 UASB、摇动床接触氧化、A2/O、SBR、氧化沟、百乐克等多种污水生物处理工艺

技术 · 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HELDY-F 技术) · 工业给水、纯水、半导体超纯水处理工艺技术 · 工业废水、城市污水中水回用系统及技术 · 海水淡化工程、海水综合利用技术及电解海水防污技术及装置 · 含 F 废水处理技术(HELDY-F 技术) · 重金属 Me 树脂螯合技术 · 离子交换技术(软化塔、K-Plus 系统、AMB 系统、浮动床系统) · 集成膜处理技术(纯水、中水回用及废水处理工艺) · 各种除氨氮技术(生物处理、离子交换处理技术) · 废酸回收技术 · 破乳除油技术 · 铝表面处理染料废水处理技术
MBR 污水处理工艺
MBR 安装现场
Heldy-F 重金属处理系统 (含氟废水)
重金属树脂吸附系统现场
常规污水处理工艺
橇装纯水制备系统
反渗透制水系统
水处理现场1
水处理现场2

EDI 纯水处理装置 联系方式:
电控盘
电控盘内部
地址:中国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澳柯玛大街7号 邮编:264003 电话:+86-535-6921527 传真:+85-535-6728125 邮箱:huangdx@https://www.360docs.net/doc/137970375.html,

非常规压裂液发展现状及展望_许春宝

非常规压裂液发展现状及展望 许春宝1,何春明 2 (1.中国石化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装备管理处,成都610017; 2.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500)[摘 要]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已经广泛应用的非常规压裂液体系,包括表面活性剂类压裂液 体系、醇类压裂液体系、二氧化碳类压裂液体系以及凝胶液化石油气类压裂液体系等;并对各种非常规压裂液的性能、储层类型以及现场应用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非常规压裂液 储层 发展现状 现场应用 收稿日期:2012-03-29。 作者简介:工程师,从事工程设备材料管理与研究工作。 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以及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非常规油气资源已成为当前勘探开发的新热点。非常规油气资源主要包括致密砂岩气、 煤层气以及页岩气(致密油)等[1] 。 压裂改造是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最重要措施,但非常规油气藏与常规油气藏的储层特征存在巨大差异,非常规油气藏(如页岩气及致密砂岩气)岩心通常表现为水湿, 且储层原始条件下其含水饱和度往往远低于束缚水饱和度,这种情况下外界流体进入储层后会发生自吸现象,造成近井地带或近裂缝壁面区域发生水相圈闭伤害,严重影响储层流体的流动能力。 非常规油气藏压裂改造的思路以及对压裂改造工作液性能的要求与常规储层存在较大差异。由于非常规储层的物性很差,因此对压裂改造工作液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包括低伤害性、与储层良好的配伍性、良好的返排性等。依据储层对压裂液性能的要求, 国内外已开发出多种适合非常规储层压裂改造的非常规压裂液体系,包括表面活性剂类压裂液体系、醇类压裂液体系、二氧化碳类压裂液体系以及凝胶液化石油气类压裂液体系等。1表面活性剂类压裂液 1.1 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基压裂液早在1980s ,Nehmer [2] 就报道了表面活性剂 流体作为携砂液在砾石充填作业中的应用,表面活性剂流体在砾石充填领域的成功应用为其在压裂液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依据。1997年,Samuel 等 [3] 成功研制了无聚合物水基压裂液(VES 压裂 液), VES 压裂液以季铵类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成分, 加入反离子使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蠕虫状胶束, 赋予流体黏弹性具有较好的携砂性能。VES 压裂液体系不需外加化学破胶就能自动破胶, 破胶液表面张力很低,返排能力强,且压裂液残渣含量几乎为零;同时,体系含有大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够有效地稳定黏土,压裂过程中较低的表皮效应和油层污染能有效提高油气井压裂改造后的产能 [4-5] 。 目前,作为VES 压裂液使用较多的表面活性剂包括: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双子型表面活性剂(Gemini 表面活性剂)。VES 压裂液体系配制简单, 只需加入表面活性剂以及无机盐(反离子)或带不同电荷的表面活性剂, 就能形成具有黏弹性的流体。体系不需要加入杀菌剂,因为体系中加入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本身就具有杀菌的能力;体系也不用加助排剂,因为VES 压裂液体系本身就具有很低的表面张力以及界面张力;同时也不用加黏土稳定剂,因为体系含有大量无机盐类物质(如KCl ,NaCl 等)以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很好的防止黏土膨胀和微粒运移的能力。 压裂液的携砂性能是保证压裂施工成功以及支撑剂在产层良好铺置的关键。2002年,Asadi 等 [6] 提出,零切黏度是压裂液携砂的关键参数, VES 压裂液具有很强的黏弹性,在低剪切速率下压裂液表现出一定的屈服应力,支撑剂沉降速率

Q_KXJ06-2019压裂用助排剂 氟碳类 XJ-06

Q/KXJ 克拉玛依市新聚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Q/KXJ 06—2019 代替T/SHXH 011.3-2016 压裂用助排剂氟碳类 XJ-06 Fracture clean up additive fluorocarbon XJ-06 2019-11-15发布2019-12-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根据GB/T 20001.10-2014《标准编写规则第10部分:产品标准》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T/SHXH 011.3-2016《压裂用助排剂氟碳表活剂 XJ-06》,与T/SHXH 011.3-201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16版第2章); —修改了“分类和标记”(见第3章,2016版第3章); —修改了“助排率”(见第4章,2016版第5章); 本标准由克拉玛依市新聚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产品研发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克拉玛依市新聚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鹏、李永飞、张维中、寇瑶、阳非、赵志维、陆微微。

压裂用助排剂氟碳类 XJ-06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压裂用助排剂氟碳类 XJ-06的分类和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随行文件、包装、运输、贮存和健康安全及环境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压裂用助排剂氟碳类 XJ-06(以下简称压裂用助排剂 XJ-06)。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472 化工产品密度、相对密度测定通则 GB/T 6003.1 试验筛技术要求和检验第一部分: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 GB/T 5549 表面活性剂用拉起液膜法测定表面张力 GB/T 6541 石油产品油对水界面张力测定法(圆环法) GB/T 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 6680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9724 化学试剂pH值测定通则 SY/T 5107-2016 水基压裂液性能评价方法 SY/T 5370-2018 表面及界面张力测定方法 SY/T 5764 压裂用植物胶通用技术要求 SY/T 5822-1993 油田化学剂类型代号 SY/T 6787 水溶性油田化学剂环境保护技术要求 3 分类与标记 产品标记应符合SY/T 5822-93的规定,具体按下列规则编写: 产品类型 油田化学剂类型代号 示例:FR-CL- XJ-06表示压裂用助排剂 XJ-06。 1

中石油压裂液技术发展思考

【技术】中石油压裂液技术发展思考 文/程兴生卢拥军管保山王丽伟翟文明华 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伴随着北美页岩气革命,储层改造技术正在引领全球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重大变革,已经成为与物探、钻井并列的三大关键工程技术。中石油60%~70%新增 储量为低渗特低渗透非常规油气资源,低渗特低透、深层高温、非常规和海洋石油等“难新”领域待开发利用。改造对象从常规储层到非常规储层,储层物性由高渗透到低渗透、超低渗,甚至为纳达西级致密储层;油藏类型由常规油气藏到致密气、致密油、页岩气、煤层气等;并伴有低压、异常高压、水敏、高温等特性,改造对象异常复杂。随着改造井数、层数、段数越来越多,储层改造呈现大排量、高泵压、大规模、工厂化作业的特点。上述变化对压裂液与储层、新工艺的适应性以及成本投入提出新的要求,有必要对中石油压裂液技术现状进行梳理,对未来发展进行思考和规划。 1 中石油压裂液技术与应用现状 压裂液的分类和命名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按照稠化剂类型进行命名,可分为植物胶类压裂液、合成聚合物压裂液、表面活性剂压裂液、纤维素压裂液等。本文以稠化剂分类为主线,结合特色压裂液技术,介绍中石油压裂液技术及应用现状。 1.1 胍尔胶压裂液 胍尔胶压裂液是由胍尔胶原粉或其衍生物与硼或锆等交联形成的冻胶。胍尔胶原粉水不溶物含量较高18%~25%,改性后的胍尔胶不溶物2%~12%。原粉1%浓度 增黏能力187 mPa.s~351mPa.s,冻胶破胶后残渣含量高,质量分数为7%~10%。原粉在大庆油田高渗浅层有应用。胍尔胶衍生物包括羟丙基胍尔胶(HPG)、超级胍尔胶(SHPG)、羧甲基胍尔胶(CMG)、羧甲基羟丙基胍尔胶(CMHPG)等,

压裂液的研究进展调研报告

压裂液的研究进展调研报告 压裂已经广泛应用于增产当中, 压裂液的性能在作业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压裂液存在着破胶难,污染环境,污染储层,抗温抗盐性能差的问题。为此,在研究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回顾了压裂液技术的发展和现状,总结了适合不同地层条件的国内外压裂液新技术,以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仍是以聚合物增黏剂为主的水基体系,并且研究出了抗高温清洁压裂液,微束聚合物压裂液,无聚合物压裂液以及新型原油基压裂液等等。水基压裂液残液五步处理法,在现场应用效果明显,残渣,破胶性能,相容性,水锁伤害是储层伤害的主要原因。压裂液将主要朝着地层伤害小,抗温抗盐,地层适应性强,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压裂液的类型:水基压裂液、油基压裂液、酸基压裂液、泡沫压裂液。 压裂液自从1947年首次用于裂缝增产以来经历了巨大的演变。早期的压裂液是向汽油中添加足以压开和延伸裂缝的黏性流体;后来,随着井深的增加和井温的升高,对压裂液的黏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始采用瓜胶及其衍生物基压裂液。为了在高温储层中达到足够的黏度和提高其高温稳定性,研究出了高温油基压裂液。最初使用的压裂液是炼制油和原油,由于最初担心压裂液和含有非酸性水液的油气储层接触,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后来实验已经证明,用适当的添加剂(粘土控制物质,表面活性剂等),使用水基液能处理大部分油气储层,在一个已知储层的压裂液处

理中,最好是通过实验室地层岩心实验(或者一贯的现场结果)来确定水基压裂液的可用性。 水基压裂液体系及技术包括:非交联型黄原胶/魔芋胶水基冻胶压裂液技术、PAC阳离子聚合物压裂液体系、有机硼交联水基压裂液技术、哈利伯顿微束聚合物压裂液体系、高黏度水基压裂液、无聚合物压裂液体系、低凝胶硼酸压裂液、无固相压裂液、无破胶剂压裂液技术压裂液。 油基压裂液体系及技术:低渗、低压、水敏性油气藏储量占每年探明储量的1/3 而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有效合理地开发这部分油气藏对稳定增加油气产量意义重大。国内油基压裂液主要由原油、胶凝剂、交联剂、破胶剂等组成,其中胶凝剂是压裂液中关键组分,因为其结构中的烷基碳链分布与所选原油或柴油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并且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压裂液的质量。 油基压裂液交联机理:柴油为非极性物质,无活泼官能团,化学惰性大难以形成交联结构,所用成胶剂是低分子量的表面活性剂,本身不增加黏度,但可以在油中形成胶束成胶剂扩散进入初交联剂液滴内时其中所含的酸性磷酸酯溶解在滴中并被中和引起铝酸根离子浓度减小,铝离子浓度增大,在适当条件下形成铝离子的八面向心配价体,初成胶剂中所含的磷酸酯通过该配价体与铝离子形成桥架网状结构产物,与初成胶剂中的烷基磷酸酯形成长链大分子,使油的黏度大幅度升高。 酸基压裂液:用植物胶或纤维素稠化酸液得到稠化酸或非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