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管理措施图文稿

环保管理措施图文稿
环保管理措施图文稿

环保管理措施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环保管理措施

我公司将严格按照ISO14001环保标准实施现场管理。施工现场严格执行与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性文件和标准。为此我们制定环保管理措施如下;

2.1.控制施工场地的噪声污染

1) 建立环境保护领导体系,分工明确,划分环境保护责任区,落实到人,管理必须到位。

2) 对新入场参施人员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并针对季节性的不同变化进行相应的环境保护教育。

3) 施工现场水泥、白灰、渣土等易飞扬的颗粒材料,散体材料必须进行覆盖。

4) 现场设冲洗池,带泥、土车辆出入必须冲洗,避免道路遗撒。

5) 施工现场采用低噪声设备,严禁野蛮施工,必须严格控制噪声,以防施工扰民。

6) 施工现场油料存放设专库,库内必须采取防渗漏措施

2.2 严格控制粉尘排放

本工程临近正在运营的机场跑道,为了保证飞机运行安全和减少环境污染,必须严格控制粉尘飘扬,其控制措施如下:

1)施工场地派专人洒水降尘。

2)施工期间作业面采用排风吸尘器吸尘。

3)楼上垃圾分类袋装好后应尽可能集中临时堆放在楼梯间的房间内,并在每天晚上规定时间运至现场垃圾池,定期对各种垃圾及时按有关规定清运到场外垃圾场。

4)对易起尘砂裸露的砂堆、水泥等,活完后必须用苫布覆盖。

2.3 严格控制固体废弃物及污水的排放

1)废旧材料及回收利用。

2)防止不合格材料进场。

3)加强质量控制,并严格制定执行成品保护措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返工修补产生固体废弃物。

4)清洗机械排出的污水要有排放措施,不得随地流淌。

2.4 严格控制烟气污染

现场不得焚烧产生有毒、有害、烟尘等有害健康的物资。对有毒、有害废弃物要本着"减量化、无害化、回用化"三化原则处理固体废弃物,贯彻公司环境方针,实现固废控制目标、指标。及时回收,并集中按《固体废弃物排放控制作业指导书》有关规定处理。

2.5 尽量减少社会影响

为了确保周边的生活、工作秩序不受影响,应加强垂直水平运输组织管理。具体应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制订详细的材料进场计划;严格控制材料进场时间,以减轻垂直水平运输及堆放场地紧张的压力;此外,垃圾及材料运输应尽可能安排在晚上规定时间进行,并注意"活完脚下清"。

生产车间厂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流程

精心整理 卫生管理制度 为确保产品质量,有效地维护企业形象和企业品牌,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饮料生产企业标准,制定新环源卫生管理制度。 一、员工卫生管理规定 12 34、(维567、生产岗位员工在生产区内不准吸烟、吃东西、吐痰、擤鼻涕。 8、综合部应组织生产岗位员工定期查体(查体期限一般为一年),确诊为传染性疾病(包括携带病菌、病毒的肝炎、活动性肺结核等疾病)的员工,应及时调离生产岗位或解聘;手部有伤口化脓性感染的员工,应带乳胶手套操作,避免伤口直接与产品、原料、包装材料接触。

二、员工更衣室管理规定 1、更衣橱按照编号由每个员工专管专用,不准混用、借用、合用。 2、更衣室地面、墙壁保持清洁干爽,无纸屑烟头、无痰迹;更衣室每天由专人定期打扫。 3、员工的雨具、饭盒等其他物品应整齐挂放在指定挂衣架和储物架上,不准放入更 4 5 1 2 3 严密。 4 5 的容器内,并盖上盖贴上标签,废料应及时排入下水道,保持生产区地面清洁。 6、及时消灭蚊、蝇、鼠、虫及其繁生场所。 7、生产区应符合以下要求:一整:物料陈列、分类和堆放整齐,符合定置管理规定;二分:非食品原料与食品原料隔离存放;三净:生产器具、包装材料、工作台设备经常洗刷消毒保持清洁;四洁:天花板、地面、墙壁、玻璃门窗清洁;五无:无尘

土、无蚊蝇、无蟑螂、无老鼠、无变质的原料。 8、厂区实现无尘化,通过植树、花卉、草坪种植使环境绿化、美化、净化。 四、生产工器具卫生管理规定 1、生产设备、生产工器具表面应保持干净,无尘土、无污垢,不锈钢表面无锈斑,不得使用不洁或有污垢的生产工器具。 2 3 1, 2 隔墙 3 4 5 1、成品仓库内禁止放置“三无”产品(无生产日期、无厂名厂址、无中文标示),产品分类摆放整齐,离地隔墙15—20厘米,库内不得堆放其他杂物。 2、非成品仓库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成品仓库。 3、成品仓库需设有防蝇、防虫、防鼠、防潮等设施,保持仓库整洁卫生。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九、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该工程为泸州市城西新区沱江截污干管工程(王咀至佳乐世纪城)施工,整个施工区位于沱江沿岸,考虑针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施工环境保护尤其重要,在本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会产生粉尘、噪音、废水等,如果处理不当,会引起当地区域性环境的恶化,加速生态破坏程度。 9.1 环境保护目标 扬尘、噪音、污水排放达到国家标准规定范围之内,减少植被破坏,保持水地流失。 9.2 环境保护及环卫管理体系框图 9.3 环境保护措施 针对本工程的实际情况,采取如下措施: 9.3.1 管理措施 (1)遵照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和四川省政府环保及环卫部门对本工程项目环境保护及环卫的要求,制订本项目《环境保护及环卫管理计划》,并贯彻到整个施工活动中。 (2)施工前对全体员工进行环境保护法规和环卫管理教育的学习,成立领导小组专人负责环境计划和环卫管理的落实。施工现场划分责任区,指定负责人,明确责任区的管理责任。 (3)开挖的弃土、弃渣运到指定弃土场堆放,弃土场弃土堆放整齐,边坡稳定平整,做好排水设施。 (4)运送散料和弃渣的车辆在城市道路上行驶要求装载适量,严禁沿途漏洒。车辆上路前对轮胎、车厢进行冲洗,以免污染城市道路。运送易被风吹落的粉状材料(砂等)时,进行必要的覆盖。 (5)工地现场设置足够的临时卫生设施,做好施工现场的卫生管理工作,建筑生活垃圾要及时收集、堆放在临时指定地点,及时清理或处理。 (6)靠近居民区的工点为了防止噪音,施工爆破时采用弱爆破,严禁夜间爆破。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减少对居民的干扰 (7)为防止烟尘污染,各种运输车辆使用装有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净化装置,并符合四川省机动车尾气排放量标准。 (8)对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公共设施,如埋入地下的管线电缆等,制定可靠的防止损坏或位移的实施措施,并向全体施工人员交底。 (9)工程施工中如发现文物或其它有价值的物品,应暂缓施工,保护好现场,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按有关规定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10)工地防护栏的搭设必须符合乐山市市容建设的规定,防护栏外表面要平顺、美观,严禁在表面乱涂乱画,并派专人定期对防护栏进行清洗,营造一个文明洁净的施工环境。 9.3.2 防止大气污染措施 (1)弃渣必须运至弃土场,严禁随意抛撒。施工垃圾及生活垃圾应及时清运,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2)水泥等粉细散装材料,尽量采取室内(或封闭)存放或严密遮盖,卸运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扬尘。 (3)施工现场临近城市道路要经常养护和洒水,防止道路扬尘。 (4)必须在现场设置搅拌设备时,应安设除尘装置。 (5)施工现场使用的锅炉、茶炉、大灶,必须符合环保要求。烟尘排放黑

环境管理体系及措施

成都地铁3号线2标环境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隧道集团四处有限公司成都地铁3号线2标项目经理部 二0一二年八月

目录 目录 (2) 1.全面运行ISO13001环境保护体系 (4) 2.环境管理目标 (4) 3.识别法律、法规和环境因素 (4) 4.环境管理组织机构 (4) 5环境保护体系 (5) 6重要环境因素辨识、评价 (6) 7重要环境因素管理方案 (6) 8环境保护措施 (7) 9绩效监视和测量 (8) 10土方运输 (8) 10.1车辆情况 (8) 10.2土方装卸 (9) 10.3土方运输 (9) 10.4应急响应 (9) 11弃土处理 (9) 11.1申报 (9) 11.2运输 (9) 11.3其它管理要求 (10) 12污水及垃圾处理 (10) 12.1施工废水的控制措施 (10) 12.1.1施工排水系统 (10) 12.1.2生活污水 (11) 12.1.3运输车辆清洗废水 (11) 12.1.4其它施工废水 (11) 12.1.5排水设施维护 (11) 12.2施工垃圾的处理措施 (11) 12.3其它管理要求 (11) 13施工废气控制 (11) 13.1水泥扬尘 (11) 13.2施工扬尘 (12) 13.3车辆废气 (12) 13.4其它废气 (13) 14施工噪声与振动控制 (13) 14.1施工噪声的控制 (13) 14.2施工振动的控制 (14) 14.3施工运输车辆噪声 (14) 14.4其它噪声 (14) 14.5噪声监测 (14) 15施工环境卫生管理 (15) 15.1生活区 (15)

15.2办公室、宿舍及更衣室 (15) 15.3浴室 (15) 15.4医务室 (15) 15.5饮水卫生 (15) 15.6厕所 (15) 15.7食堂 (16) 16环境监控计划 (16)

厂区内周围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厂区内周围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一、目的:建立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保证厂内环境清洁卫生符合要求。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厂区内环境卫生管理。 三、责任者:行政部主任及全体员工。 四、管理规程: 1 对厂区环境的卫生要求: 1.1 周围无杂草; 1.2 排水通畅无积水; 1.3 无蚊蝇繁殖场所; 1.4 混凝土地面平整、清洁、通畅; 1.5 绿化要求: 1.5.1 宜种植草皮及常绿灌木; 2 对厂区环境的管理: 2.1 厂区室外不得存放生产用资料; 2.2 土建施工结束后,要及时将渣土、废砖、杂物外运; 2.3 厂区内不设垃圾站,生产活动中的废弃物采用有效的隔离措施运到厂外指定地点; 2.4 厂区内设置与职工人数相适应的卫生设施; 2.5 厂区有专人每天清扫、除杂草、管理卫生设施; 2.6 厂区禁止吸烟,禁止乱扔杂物,对此要有醒目的公益标牌。 2.7厂区划分卫生责任区,指定负责人。每月全体人员就全厂整个范围打扫一次。各卫生责任区,由负责人指挥每周打扫一次,车间内各岗位坚持每日打扫内外卫生,生产时随时保持整齐清洁。 2.8厂区内保持整洁,清洁要达到要求,即废旧物料,生活和生产垃圾分别集中,定点定位堆放。厂区路面平整,无乱堆放物,草坪整齐美观。门窗玻璃、墙面、顶棚洁净完好无污迹、灰尘。设备、管道、管线整齐光洁。设备、容器、工具按规定放置,并符合清洗后的卫生要求。厕所每日打扫冲洗干净,保持内外墙壁卫生。 2.9生产场所不得吸烟,有明显的禁火标志。禁止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生产场所不得饮食,存放食品、饮料。不得存放与生产无关的物品和私人杂物,不得养花。 3.0搞好室内卫生。各岗位除坚持每日清扫制度外,要注意随时保持整洁状态,坚持更换衣、帽、鞋制度。讲究个人卫生,穿戴整洁,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换衣物。 3.1搞好文明生产。说话办事讲文明礼貌,要树立遵守制度、工作勤恳、举止端庄、思想健康的好风气。 3.2每月、季度或大型节日要组织清洁卫生,文明大检查,表扬先进,指出问题。

环保管理体系

目录 一.环境保护措施制定指导思想 ........................................................................ 二.环境保护目标.............................................................................................. 三.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1.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机构 ................................................................... 2.环境管理的职责分工 .............................................................................. 3.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保证体系 ................................................................... 四.基本概况与要求 .......................................................................................... 1.环境管理的外部环境和特点.................................................................. 2.环境管理内外部要求 .............................................................................. 五.环境管理的措施 .......................................................................................... 1.环境保护责任制 ..................................................................................... 2.环境管理例会管理.................................................................................. 3.环境保护技术与交底管理....................................................................... 4.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培训管理 ................................................................... 5.环境保护检查与整改管理....................................................................... 六.环境保护具体措施....................................................................................... 1.有害物质的存放和处理........................................................................... 2.废渣的处理 ............................................................................................ 3.污水处理................................................................................................ 4.垃圾处理................................................................................................ 5.噪音和振动的控制.................................................................................. 6.粉尘、油烟等有害气体的控制................................................................

公司卫生管理办法

公司卫生管理办法 为加强公司的环境卫生管理,为员工创建清洁,优美的生活环境,特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公司办公环境的卫生管理,创建文明、整洁、优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办公环境的卫生设施的设置、建设、管理、维护和环境卫生的清扫保洁、废弃物收运处理以及食堂的卫生管理。 第三条凡在本公司工作的员工,应遵守本制度。 第四条 综合部为公司环境卫生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全公司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公司的基建、绿化、后勤等有关部门都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做好环境卫生的管理工作。 第七条专职环境卫生清扫保洁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文明作业。任何人都应当尊重环境卫生工作人员的劳动。 第八条室内(公司统一使用的除外)的清扫保洁工作,由使用者承担。 第二章公共区域的清扫与保洁 第九条公司公共区域(包括主次干道、公共绿地、员工宿舍外环境等)的清扫与保洁,由行政部负责安排人员进行。 第十条公司各部门应当按照行政部划分的卫生责任区,负责清扫与保洁,并实行“门前三包”的责任制管理。 第十一条 公司统一使用的建筑物、宣传设施、公告栏、厕所由行政部负责安排清扫与保洁。各部门使用的建筑物、办公室等,应当由各部门自行负责保持清洁。 第十二条 公司内部的施工场地由施工单位负责清扫保洁及垃圾清运。行政部在与施工单位签订项目建设合同或协议时,就要把有关由施工单位负责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卫生管理、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的处置等事项写进合同或协议。 第十三条临时占用道路或场地的部门,负责占用区域和占用期间的清扫与保洁。 第十四条公司会议室的日常卫生由行政部负责清扫和保洁。但其他部门使用后应负责清扫整洁。 第十五条

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和措施

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和措施 目录 一、总则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三、环保宣传教育 四、办公区域环境管理 五、采购管理 六、施工噪声管理 七、易燃易爆物及化学品管理 八、固体废弃物管理 九、能源、资源管理 十、污水排放管理 十一、施工扬尘管理 十二、有毒有害气体控制 十三、环境因素识别、评价 十四、环境经费计划管理 十五、监督检查 十六、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 十七、奖励处罚

一、总则 1、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减少或防止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满足环境保护方面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 2、环境保护管理的依据是:国家、行业及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上级的有关规定;设计文件。 3、环境保护工作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过程控制”的原则,实施“纵到底,横到边”的管理体系。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1、在公司总工领导下成立生产技术部,设立一名专职环境岗位,具体负责施工中环境保护的日常管理工作。 2、公司总工职责:负责环境保护领导工作;制定环境保护方针和目标、指标;审批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对重大污染源的治理方案进行研究,做出决定;评估环境保护整体状况;保证环境保护资源配置;对环境保护做出显著成绩和贡献的员工做出表彰奖励决定;负责确定有关人员配合政府主管部门调查、处理环境事故。 生产技术部通报我公司环境保护工作的情况,分析研究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效果,并做出进一步改进环境保护工作决定与要求,制定下一年度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和目标、指标。 3、生产技术部负责传达贯彻国家及地方政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上级

的有关规章制度,负责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的起草修订,并指导实施,监督检查治理方案的执行情况,参加重大环境保护事件调查。 4、各职能部门根据各自工作职责范围,收集国家、地方政府、行业环境保护的信息及行业标准,并负责贯彻落实,针对特殊施工环境、关键过程、特种作业设备对环境保护的影响,制定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管理制度、控制措施,并指导实施及检查落实情况同时做好记录。 三、环保宣传教育 1、对环境知识和意识的培训、教育工作实行分级负责、统筹安排,将环境培训教育计划纳入员工培训教育计划。 2、侧重对分公司、项目部领导、环境保护专(兼)职管理人员的教育工作。 3、负责对员工和劳务工进行《环境保护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所在地政府和项目部的有关环境保护规定的学习教育,进行岗前环保知识教育,使全体员工熟悉环境保护的法规标准和管理办法,掌握本岗位的环境影响和环境因素,提高环保意识。 4、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使用前,必须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控制的技能培训。 5、基地和施工工地进行必要的标语、图片、文字宣传,教育员工和劳务工树立“爱护地球、保护自然生态、环保从我做起”的思想。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八、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目录 一、环境保护措施制定指导思想 二、环境保护目标 三、环境保护保证体系 四、环境保护技术措施 五、施工环境保护具体措施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针对本标段自然地理环境特点,施工现场环保工作,应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法》的要求,重点考虑,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积极维护当地自然环境和居民的生活劳动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保护环境,本工程地处即有居民小区,环境保护要求较高,因此在工程施工中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施工时制定专项环境保护措施,做到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切实作足作好环境保护,为工程修建一条绿色环保通道。 一、环境保护措施制定指导思想 在本工程的施工全过程中,我们将全面运行ISO14000环境保护体系标准,系统的采用和实施一系列环境保护管理手段,以期得到最优化的结果。我们在建设施工的全过程中,根据客观存在的粉尘、污水、噪声和固体废物等环境因素,实施全过程污染预防控制,尽可能的减少或防止不利的环境影响。预防为主,加强宣传,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改进工艺,节约资源,为企业争取最佳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保护目标:确保国家、地方有关环保法律法规标准和业主的要求得到有效识别和贯彻执行。 环境方针:遵纪守法,提高素质;健全制度,加强预防和报告;强化教育,持续改进。改善工作环境,提高职工满意度。 三、环境保护保证体系 1、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机构 项目全面环境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总工程师 技术负责人 成员:质检员、施工员、各班组组长 2、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保证体系 制定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环境保护基础工作,加强监督检查,落实各项工作责任制,形成环境保护保证体系,实现环保目标。环境保护管理逻辑框图见图 2.;环境保护责任保证体系见图 3.;环境保护体系框图见表 4.。 四、环境保护技术措施

环境管理体系准则

精心整理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1、范围 2、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4.1总要求 组织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 4.2环境方针 a b)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c d e)形成文件,付诸实施,予以保持; f)传达到全体员工; g)可为公众所获取。 4.3规划 4.3.1环境因素 1) 2 4.3.2 ,用来 a)确定适用于企业环境因素的法律要求;企业应遵守的其他环境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法律和要求的渠道。 b)确定这些要求如何应用于组织的环境因素。 企业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它应遵守的法律要求和其他环境要求加以考虑。 4.3.3目标、指标和方案 企业应针对其内部每一有关职能部门建立相应的环境目标和指标,建立并保持环境目标和指标。环境目标和指标应形成书面文件。 可行时,目标和指标应可测量。目标和指标应符合环境方针,包括对污染预防、持续改进和遵守法律要求及企业应遵守的其他环境要求的承诺。

企业在制定和评审环境目标时,应考虑法律与其他环境要求,它自身的重大环境因素、可选技术要求、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法律法规要求,以及各相关方的观点。 企业应制定并保持一个或多个旨在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环境管理方案,其中应包括: a.规定企业的每一有关职能部门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职责; b.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 4.4实施与运行 4.4.1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企业管理者应确保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提供必要的资源。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企业的基础设施,以及技术和财力资源。 为便于环境管理体系工作的有效开展,应对作用、职责和权限作出明确规定,形成文件,并予以传达。 应明确规 定其作用、职责和权限,以便: a b 4.4.2能力、培训和意识 这些要求。应保存相关记录。 b) 境效益。 c)包括应急准备与响应要求方面的作用与职责。 4.4.3 并将决定形成文件。如决定进 4.4.4文件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a)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 b)对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的描述; c)对环境管理体系主要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以及相关文件的查询途径; d)本标准要求的文件,包括记录; e)企业应确保对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过程进行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和记录。 4.4.5文件控制 应对本标准和环境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进行控制。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应依据的要求进行控制。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以规定: a.文件在发放前由授权人签字批准,确保其内容的准确性和适宜性;

工厂卫生管理制度模板范文范本[最新可编辑]

胎麓爷卖檀令擦支炳挑寺惩尸磋炸湍移桃匙惕 工厂卫生管理制度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公共区域的清扫与保洁 (2) 第三章办公室卫生的清扫与保洁 (4) 第四章生产车间卫生管理 (5) 第五章宿舍卫生要求 (6) 第六章食堂卫生管理 (7) 第七章废弃物、垃圾的清运与管理 (8) 第八章环境卫生设施的设置与管理 (8) 第九章井盖管理 (9) 第十章附则 (9)

第一章总则 1. 为了加强本公司厂区环境的卫生管理,创建文明、整洁、优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特制订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厂区环境的卫生设施的设置、建设、管理、维护和环境卫生的清洁打扫、废弃物清运处理。 3. 公司全体员工以及施工单位,均应遵守本制度。 4.综合办为厂区环境卫生管理的职能部室,负责全公司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5.各部门应当加强环境卫生标准和制度的宣传,提高公司员工的环境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 6.专职环境卫生清扫保洁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文明作业。任何人都应当尊重环境卫生工作人员的劳动。 7.公司的基建、绿化、生产、后勤等有关部门都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做好环境卫生的管理工作。 8.各车间内(外包除外)的清扫保洁工作,由使用者承担。 第二章公共区域的清扫与保洁 1.厂区地面卫生:厂区地面卫生清扫专门由保洁公司负责,其卫生清扫范围是厂区内所有硬化路面(包括水泥路面及砖砌路面)。

2.厂区绿化带卫生:公司各部门按照安全环保部划分的卫生责任区,负责清扫与保洁。 3.公司内部的施工场地由施工单位负责清扫保洁及垃圾清运。 4.相关部门与施工单位签订项目建设、改造等合同或协议时,要把有关由施工单位负责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卫生管理、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的处置等事项写进合同或协议。 5.临时占用道路或场地的部门,负责占用期间所占区域的清扫与保洁。 6.禁止在公共场地倾倒、堆放垃圾、杂物,禁止将卫生责任区内的垃圾扫入公共场地,禁止在厂区内焚烧垃圾和树叶,禁止随地吐痰和乱扔果皮、纸屑、烟头及各种废弃物。 7.禁止在树干、电线杆、建筑物等上面张贴各种海报、标语及广告宣传品(公司统一安排除外)。 8.楼外公共区域卫生每天一清扫;楼内的楼梯间、楼梯间窗台、走廊每天上午上班前清扫一次。 9.厕所每天清扫,及时做好除臭、除污渍工作。其他公共卫生设施,必须保持清洁,做到无异味、无污秽,各个垃圾桶及时进行倾倒。 10.公共区域禁止堆放各种杂物,各种必要设施需摆放整齐有序。 11.厂区内的树木、花草须加强养护和整修,保持鲜活完好;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最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最新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最新版) 1、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1.l本工程需做好环保及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工作,树品牌工地形象、争创建市级文明工地。 1.2项目成立由项目经理负责的“文明施工”的领导机构,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专人负责,施工现场设有文明施工展示图. 1.3施工现场大门入口设立企业标志处,配备“五牌一图”。1.3.l工程概况牌。 1.3.2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 1.3.3消防保卫牌。 1.3.4安全生产牌。 1.3.5文明施工牌。 1.3.6施工总平面图。 1.4现场主要通道口悬挂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宣传标语和安全

生产警示牌。 1.5切实做好现场管理,现场建筑材料及周转材料要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放置,并按规格、分类挂牌堆放整齐各种材料要堆放有序。 1.6及时清理现场,做到工完场清,保持现场干净、清爽。 1.7工地设有水泥库,库内要整洁;水泥堆放整齐。 1.8施工机械设备要按时保养维修,机容整洁。 1.9施工用电按规定布置线路,不准乱接、乱拉电线,电器开关 入箱上锁。 1.10工地不许随地大小便,设自来水冲洗厕所,厕所设化粪池,待污水沉淀后排入城市排水管网。 1.11进入现场作业的机械设备在歇工停靠时必须集中停靠。 1.l2机械运土及运砼材料,进出工地现场,保持车轮干净,若有泥泞带到路上,应派专人清扫,保持路面清洁。 1.13定期组织现场文明检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做好文明施工。 1.14加强对工地所有入员的文明教育,杜绝工地违法事件的发

环保管理体系与措施

环保管理体系与措施 一、施工环保措施计划 为加强在施工期间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严格按环境管理体系的标准, 建立项目经理部环境管理体系,实行全面管理、预防污染、持续改进,通过“自 我控制、自我管理、接受监督”方式,把环保、水保贯穿于施工管理的全过程。 本工程重大环境因素主要为:施工噪声、振动的环境影响,对城市生态的影响,施工产生的废水、扬尘和固定废弃物的环境影响。 1环保目标和方针 (1)环保目标 坚持做到“少破环、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少污染、多防治”,使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监控项目与监控结果达到设计文件及有关规定,教育培训率100%,贯彻执行率和覆盖率达100%。 遵循“三同时”原则,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交。 (2)环保方针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管理。严格贯彻执行“谁 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环保原则。 2环保工作原则 (1)依法行事 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严格执行ISO14000《环境保护体系》,并按招标文件规定,做好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接受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监督检查。 (2)三同时 工程施工中,认真贯彻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同正式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交。 (3)同一尺度 把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与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放在同等位置管理;环保工程质量标准同工程质量标准放在同一尺度来验收。 (4)一把手负责 由项目经理担任环保领导小组组长。作为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第一管理者,

对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负总责。 (5)预案在先 工程开工前,预先制定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方案,报经当地环境保护和水土 保持管理部门批准,并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核备。 3环保保证体系 针对工程及环境特点,从人、机、料、法、环、测六个方面,建立完整的环 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保证体系,保证环保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4管理机构及主要职责 (1)管理机构 根据工程对环境的要求,项目成立环保领导小组,项目经理部设环保协调部, 内设环保工程师1人,每个作业队设专职环保员1人,施工班组设兼职环保员 1 人。 (2)主要职责 领导小组职责 贯彻执行有关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沈阳市人民政府、建设单位、工程监 理环保规定中的强制性条款;严格执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复该工程的环境影响报 告书。 健全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组织机构,制定环保目标和有关规章制度,对本标段 施工环保及水土保持工作负总责。 负责施工期间环保、水保措施和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讨论、研究和解决重要环保事宜。 环保协调部职责 组织学习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贯彻执行领导小组的指示并督促落实。保持与业主、环境监理及地方环保部门的联系,接受监督检查和指导。负责环保体系标准和有关规章的贯彻落实,确保环保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组织对下检查和指导工作,深入基层认真调查和收集环境保护好的做法,并在本标段推广应用。 组长职责 对施工中的施工环保、生态环保及水土保持工作负总责。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第五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第一节文明施工、降低噪音及粉尘措施 一、文明施工措施 1、进场前及施工中,坚持对全员职工的精神文明教育常抓不懈;树立职工“爱岗敬业,热爱集体,珍惜企业荣誉”的良好风尚。 2、各工点挂牌作业,干部职工配胸证上岗,着重统一,紧张有序。 3、各主要工点、作业场所、交叉路口或有危险的地方设立醒目的安全、服务性标识牌、警告牌。 4、各种主要规章、制度按场所张挂有序。 5、工地范围场地平整,材料堆放整齐、标识齐全。 6、职工宿舍干净整洁,定期实施防疫消毒。 7、生活、施工区垃圾定点堆放,清理及时。废水设立净化池,净化后按环保要求排放。 8、有爆破作业的地点,应加强同村民的联系,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如减少一次爆破用药量、商定合理可行的爆破时间,以减少对附近居民正常生活的干扰。 9、施工车辆进出村庄或经过村边道路,要减速行使,避免对老人及小孩产生惊吓。 10、因施工不慎或意外损坏村民的庄稼及财物,要主动道歉并积极理赔。 11、诚恳接受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指导和批评,并积极改进。 12、服从当地政府及国家有关机关的管理,认真履行企业应尽的义务。 13、施工的同时,尽可能为村民提供便利,如完善机耕道路及灌溉渠道,为民着想,造福于民。

14、退场清理,恢复耕地,填埋垃圾。弃碴堆要采取防护措施,顶部推平并以废弃表土覆盖,种草植树。 15、施工时若使用袋装水泥,要及时将废纸袋收集整理,不可随地弃放或焚烧。 16、开工前已明了的文物古迹,要积极同文物管理部门取得联系,采取妥善的保护方法。对在施工中发现的文物古迹,要积极加以保护,并主动报告文物部门及业主,在文物部门处理过后,同意继续施工时,方可施工。 二、降低粉尘污染及噪音 本工程施工时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我公司为了保护和改善施工环境,防止由于建筑施工造成的作业污染,做好建筑施工现场的环保工作,采取以下一些治理措施: (一)防止污染 1、水泥等粉细散装材料,采取室内或封闭存放,卸运时要采取遮盖措施,减少灰尘。 2、现场道路路面及堆砂场地均浇100厚C15混凝土,部分用砂石铺垫,及时洒水防止道路扬尘。 3、施工车辆应采取限速措施,避免扬尘。 4、工地进出路口设置冲洗车辆的临时场地和高压水枪,防止施工运输车辆带泥上路,影响环境卫生。 5、砂浆搅拌机处设置沉淀池,废水经沉淀后再排入渗水井内,也可回收再利用。 6、施工垃圾必须搭设封闭专用垃圾站,严禁随意抛撒。施工垃圾及时清运,适量洒水,减少扬尘。现场其余污水必须排向污水池,严禁污水任意乱流,污染环境。 (二)降低噪音 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噪音,对容易产生噪音的钢筋加工、搅拌机、砼振动棒、模板拆除等,采取以下措施,降低或冲减噪音声源。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针对本工程自然环境特点按照国家和当地政府的要求,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做到全面规划因地制宜,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法》要求,维护施工地域内的自然环境和居民清洁适宜的生活、工作环境、化害为利,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为此,制定如下措施: 一、管理目标: 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防止施工污染和扰民、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保护城市优美环境。 二、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及框图 项目部由综合部管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进场后主动与地方政府环境保护机构建立联系,了解地方环保法规,了解对土建施工环境保护的具体要求,签订有关协议,制定报审具体办法。结合设计文件和工程实际,及时提出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方案,按批准后的文件组织实施,见环境保护管理体系框图。 严格履行合同中对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方面的承诺,任何时候都接受业主、监理工程师及地方政府环保机构工作人员的检查,执行其对环保水保工作的要求。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框图

三、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与当地政府联合协调。控制施工污染,减少粉尘及噪音污染,为生态平衡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1、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体系 成立以项目经理任组长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配备一定量的环保实施和技术人员,认真学习环保知识,共同搞好环保工作。 2、制定防止和减轻污水、大气污染措施 施工废水、生活污水不得排入农田、耕地、饮用水源和灌溉渠道;清理场地废料和处理土石方工程的弃方,不影响排灌系统和农田水利的安全。 3、保护生态环境措施 (1)保护环境卫生,尽量保护原有植被。 (2)种植草木将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在临时住房周围及临时便道两侧,进行植树、种草、美化环境。 4、开工前对全体职工进行环保知识教育,环境保护技术措施、技术交底,加强环保意识和以明确环保工作的重大意义。积极主动地参与环保工作,自觉遵守国家和当地环保各项规章制度。 5、项目经理部建立环保管理工作机构,制定环保工作计划和措施,自觉接受环保部门、地方政府对工地环保工作

环保管理体系与措施

环保管理体系与措施 一、现场环保保护 1、健全环保施工理管组织,施工现场成立以基础上经理为组长,施工主管、质量主管、施工队长、施工员、质监员、质量、安全、消防等管理人遇为成员的施工现场环保施工管理组织; 2、健全管理制度:设立个人岗位制度(项目经理是环境保护施工的第一现任人),检查制度(工地每至少组织两次综合检查)、奖惩制度(制定奖、罚细则,坚持惩兑现)、会议制度(施工现场坚持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施工会议制度,定期了解施工情总)等施工管理制度; 3、健全管理资料:环保施工活动记录,所写环保施工教育、培训、考核记录计划、资料,施工现场施工昔日卢中应有环保管理施工内容以及措施; 4、积极开展“5S”管理:即整理、清扫、清洁及素养; 5、严格遵守施工的有关规定,力争避免和消除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与破坏,积极主动协调好与其它施工单位的关系; 6、施工临时设施按统一杳无音信搭设,并服从总包的统一安排; 7、做好施工现场临时设施、材料的布置与堆放,区域管理,划分职责范围,班组长分别是包干区域的负责人,项目按《文明施工是间检查记录》表自检评分,在每月的生产会上总结评比。 8、生活工作基地,严格按甲方划定的范围设置临时可靠的围界,实行封闭管理。临建布置整齐、有序,道路、排水通畅,“五小设施”齐全。我管理规定上墙树牌昭标全体,生活工作基地进行文明管理考核,以创造一个环境整洁的生活基地;

9、切实加强火源管理,现场禁止吸烟,电、气时及焊接作业时应清理周围的易燃物,消防工具要齐全,动火区域都要安放灭火哭器,并定期检查,加强噪音管理,控制噪音污染。 10、施工现场垃圾、废料应及时清理到指定地点堆放,并及时性清运出场,保证场地的清洁和施工道路的畅通。 11、做好已安装好的构件及待安构件的外观及形体保护,减少污染。现场安装材料按有关保管规定,在规定的区域内整齐堆放,并做好标识,由专人管理; 12、进入施工现场,着装要求符合相关规定,必须挂件标识清楚的出入证; 13、作业面要求整洁,材料不得乱摆放,严禁安装在上面过夜,小五金材料工具必须放在工具袋内。杜绝违规作业, 停放应符合相关规定; 14、严禁高空乱抛物料; 15、及时清除安装垃圾,并堆放支指定位置; 16、自学爱保现场一切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其它设施和标识牌,遵守现场各项规章制度; 17、团结友爱,严禁打架斗殴; 18、禁止随地大小便,遵纪守法,争做文明施工; 二、环境保护管理施工措施 我单位按照招标文件和绿色施工指南、GB/T24001标准和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要求,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环保制度和措施,最在限度的减少污染,降低自然资源消耗,营造环保、节能; 1、针对标及依据 符合环境管理标准GB/T24001的要求。做好工程周围公

厂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18293

厂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公司厂区环境的卫生管理,创建文明、整洁、优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厂区环境的卫生设施的设置、建设、管理、维护和环境卫生的清洁打扫、废弃物清运处理。 第三条公司全体员工以及施工单位,均应遵守本制度。 第四条综合办为厂区环境卫生管理的职能部室,负责全公司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第五条各部门应当加强环境卫生标准和制度的宣传,提高公司员工的环境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 第六条专职环境卫生清扫保洁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文明作业。 任何人都应当尊重环境卫生工作人员的劳动。 第七条公司的基建、绿化、生产、后勤等有关部门都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做好环境卫生的管理工作。 第八条各车间内(外包除外)的清扫保洁工作,由使用者承担。 第二章公共区域的清扫与保洁 第九条厂区地面卫生:厂区地面卫生清扫专门由保洁公司负责,其卫生清扫范围是厂区内所有硬化路面(包括水泥路面及砖砌路面) 第十条厂区绿化带卫生:公司各部门按照安全环保部划分的卫生责任区,负责清扫与保洁。 第十一条公司内部的施工场地由施工单位负责清扫保洁及垃圾清运

第十二条相关部门与施工单位签订项目建设、改造等合同或协议时,要把有关由施工单位负责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卫生管理、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的处置等事项写进合同或协议。 第十三条临时占用道路或场地的部门,负责占用期间所占区域的清扫与保洁。 第十四条禁止在公司内部公共场地倾倒、堆放垃圾,禁止将卫生责任区的垃圾扫入道路或公共场地,禁止在厂区内焚烧垃圾和树叶,禁止随地吐痰和乱扔果皮、纸屑、烟头及各种废弃物。 第十五条禁止在树干、电线杆、建筑物等上面张贴各种海报、标语及广告宣传品(公司统一安排的除外)。 第十六条必须按安全部规定的区域和位置停放车辆,厂区内严禁乱停放汽车和自行车。 第十七条厂区内的树木、花草须加强养护和整修,保持鲜活完好;严禁损毁、攀摘各类花草或向绿化带抛弃垃圾,不准利用树木晾晒衣物。 第十八条严禁从楼上向外抛扔任何杂物,严禁在两层以上的窗台外摆放花盆及杂物。 第三章遇雨雪天气或重大接待活动 第十九条遇雨雪天气或重大接待活动时,按综合办划分的硬化路面卫生责任区,各部门配合进行清理工作。 第二十条遇雨雪天气时,各部门首先清理本部门卫生区积雪,将积雪清扫成堆或均匀地铺到绿化带内(以不压坏花木为标准)。清理完

环境保护管理与措施

环境保护管理与措施 第一节环境保护体系 1. 环保施工目标 我公司本着绿色施工的指导思想,非常重视现场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工作,尽 可能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严格按照ISO14000标准,采取有效环境保护与控制扬尘污染措施,保证绿色施工。 1.1总体方针 根据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和本企业《环境及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手册》,把“预防、控制、监督和监测”这一环境管理基本思想贯穿于整个施工生产过程中,以“预防”为核心,以“控制”为手段,通过“监督”和“监测”不断发现问题,约束自身行为,调节自身活动,为实施环境持续改善,营造“绿色工地”取得依据。 1.2绿色施工的思路 识别环境因素→ 确定绿色施工目标、指标→ 编制绿色施工方案→建立绿色 施工组织机构→ 培训、提高意识和能力→ 环保运行控制→ 应急准备和响应→监督与监测→持续改进 1.3绿色施工目标 (1)施工现场场界噪声 结构施工,昼间<70dB,夜间<55dB。 装修施工,昼间<65dB,夜间<55dB。 (2)扬尘控制

现场目视无扬尘。 现场主要运输道路硬化率达到100%。 (3)污水排放 生活污水中的COD达标(COD=300mg/L)。 (4)废弃物管理 分类管理,合理处置各类废弃物,有毒有害物回收率100%。 (5)室内环境控制 从结构施工阶段开始到装饰装修工程,严格控制各项原材料中有害 物质、放射性物质的含量。 (6)其他 施工现场夜间照明不影响周围社区,不产生光污染。 采取措施节约水电能源,节约纸张等资源。 2. 环保因素的识别、分析及管理 在工程施工期间有效控制现场的扬尘、噪音等污染,防止污染周围水体和周边等是本工程环境控制的要点。 针对本工程特点,开工初就首先识别施工生产中将要出现的各种环境因素(主要是水、气、声、渣)及其会造成的影响,对挥发性气味的材料,要采用隔离封闭等措施进行控制。针对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确定环境保护目标、指标,编制环境管理

环保管理体系与措施07307

环保管理体系与措施 一、现场环境保护 1、健全环保施工管理组织:施工现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施工主管、质量主管、施工队长、施工员、质监员、质量、安全、消防等管理人员为成员的施工现场环保施工管理组织; 2、健全管理制度:设立个人岗位制度(项目经理是环境保护施工的第一责任人)、检查制度(工地每至少组织两次综合检查)、奖惩制度(制定奖、罚细则,坚持奖惩兑现)、会议制度(施工现场坚持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施工会议制度,定期了解施工情况)等施工管理制度; 3、健全管理资料:环保施工活动记录,拟定环保施工教育、培训、考核记录计划、资料,施工现场施工日志中应有环保管理施工内容以及措施; 4、积极开展“5S”管理: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及素养; 5、严格遵守太原市施工的有关规定,力争避免和消除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与破坏,积极主动协调好与其它施工单位的关系; 6、施工临时设施按统一标准搭设,并服从总包的统一安排; 7、做好施工现场临时设施、材料的布置与堆放,区域管理,划分职责范围,班组长分别是包干区域的负责人,项目按《文明施工中间检查记录》表自检评分,在每月的生产会上总结评比;

闭管理。临建布置整齐、有序,道路、排水通畅,“五小设施”齐全。生活污水合理排放,生活垃圾袋装外运,有足量消防设备,安排门卫收发管理。生活区管理规定上墙树牌昭标全体,生活工作基地进行文明管理考核,以创造一个环境整洁的生活基地; 9、切实加强火源管理,现场禁止吸烟,电、气时及焊接作业时应清理周围的易燃物,消防工具要齐全,动火区域都要安放灭火器,并定期检查,加强噪音管理,控制噪音污染。 10、施工现场及楼层内的建筑垃圾、废料应及时清理到指定地点堆放,并及时性清运出场,保证施工场地的清洁和施工道路的畅通。 11、做好已安装好的构件及待安构件的外观及形体保护,减少污染。现场安装材料按有关保管规定,在规定的区域内整齐堆放,并做好标识,由专人管理; 12、进入施工现场,着装要求符合相关规定,必须挂件标识清楚的出入证; 13、作业面要求整洁,材料不得乱摆放,脚手架上严禁安装材料在上面过夜,小五金类材料工具必须放在工具袋内。杜绝违规作业,停放应符合相关规定; 15、严禁高空乱抛物料; 16、及时清除安装垃圾,并堆放到指定位置; 17、自觉爱护现场一切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其它设施和标识牌,遵守现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