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文言知识点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文言知识点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文言知识点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一、文言通假

1、与可没与陈州:

2、少纵即逝矣:

二、古今异义

1、初不自贵重:贵重,古:;今,

2、月落庭空影许长:许,古:;今,

3、废卷而哭失声:废,古:;今,

4、吾将以为袜:以为,古:;今,

5、发函得诗:发,古:;今:

6、而读书者与之:与,古:;今:

7、以书遗余曰:遗,古:;今:

三、词类活用

1、形容词做动词

(1)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2)余因而实之:

(3)与可厌之:

2、名词作状语

(1)自蜩腹蛇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

3、意动用法

(1)初不自贵重:

四、一词多义

1、熟

执笔熟视:而操之不熟者:

2、语

今语士大夫:有“车过”“腹痛“之语:

3、过

不学之过也:有“车过”“腹痛“之语:

五、文言虚词

1、然予不能然也:

自视了然:

然二百五十匹绢:

2、以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

与可以书遗予曰:

吾将以为袜:

以追其所见:

3、之一寸之萌耳:

生而有之也:

临事忽丧之:

士大夫传之:

而读书者与之:

竹之始生:

4、其以追其所见:

其所以然:

岂独得其意:

乃见其所欲:

三、文言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2、庖丁,解牛者也

3、轮扁,斫轮者也

4、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二)省略句

(1)子由为《墨竹赋》以(之)遗与可曰

(2)吾将以(之)为袜

(3)士大夫传之以(之)为口实

(三)倒装句

1、定语后置

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

2、状语后置

(1)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2)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

(3)足相蹑于其门

(四)固定句式

1、岂复有竹乎:岂……乎:哪里……呢

2、世岂有万尺竹哉:岂……哉:哪里……呢

四、文言难句精译

1、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译:

2、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

译:

3、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译:

4、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译:

5、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

译:

6 、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译:

五、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2、文与可,名同,字与可。好笑笑先生,石室先生。北宋画家,擅长画竹,与苏轼是表兄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