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Advances in Geosciences地球科学前沿, 2016, 6(2), 86-93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6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1410887406.html,/journal/ag

https://www.360docs.net/doc/1410887406.html,/10.12677/ag.2016.62011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Carbonate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Yuedong Sun*, Nian Chen, Ya Gao, Yuanqing Lu, Zhonggui Hu#

College of Geoscience, Yangtze University, Wuhan Hubei

Received: Mar. 30th, 2016; accepted: Apr. 19th, 2016; published: Apr. 22nd,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1410887406.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refers to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various internal attributes of reser-voir are uneven, because of the effect of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diagenesis and tectonic in the process of reservoir formation.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n exploitation of oil and gas as well as redevelopment of the residual oil in old fields, so it has been the difficulty and emphasis of reservoir research. With most of continental clastic oil-gas fields entering into the middle or last period of development,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arine carbonate oil- gas field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s the exploration of marine carbonate oil-gas fields in Tarim, Sichuan Basin made a major breakthrough; the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of carbonate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Summarizing the research status, cha-racterization, research methods and so on of carbonate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by referring to large amount of data and drawing lessons from clastic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research tools,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multiple discipline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 of reservoir geo-logic modeling, carbonate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research will reach a new stage.

Keywords

Carbonate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Lorenz Curve, Geological Modeling for Reservoir

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孙跃东*,陈念,高雅,卢苑青,胡忠贵#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孙跃东等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收稿日期:2016年3月30日;录用日期:2016年4月19日;发布日期:2016年4月22日

摘要

储层非均质性是指储层由于在形成过程中受沉积、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的影响,在空间分布及内部各种属性上都存在的不均匀的变化。其对油气的开发利用以及中老油田剩余油的再开发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储层非均质性一直是储层研究的重点、难点。随着我国大部分陆相碎屑岩油气田已进入中晚期,所以海相碳酸盐岩型油气藏在我国的油气田勘探开发中日益重要。随着塔里木、四川盆地的海相碳酸盐岩型油气田的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后,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与评价愈显重要。通过查阅大量资料以及借鉴碎屑岩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手段,归纳总结碳酸盐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现状、表征、研究方法等内容,随着多学科相结合以及储层地质建模技术的应用,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必定会达到一个新的阶段。

关键词

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劳伦兹曲线,储层地质建模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80年代,国际上1985、1989、1991年分别召开了3届储层表征技术讨论会,从而掀起了储层研究的热潮。1985年中国将“中国陆相储层特征及其评价”列为部级科技攻关重点项目[1],由此拉开了中国储层研究的序幕,而储层的非均质性正是储层研究中的核心内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内外关于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和技术,其研究内容与领域不断扩宽,如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在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中的应用;关于储层非均质性的表征,从定性到半定量、定量,从单参数到多参数综合定量评价;以及对储层露头的精细研究和储层地质建模技术的广泛应用。近年来,世界上各大石油公司和科研院所不惜重金开展露头精细解剖,力图建立各类储层的原型模型,积累地质知识库,最为成功的国外实例当属BP公司进行的Gypsy剖面研究[2]。

2. 储层非均质性的表征

2.1. 储层非均质性的分类

储层的结构复杂,不同的学者依据其研究目的,对储层非均质性的规模、层次及内容的研究各自有所侧重。对储层非均质性进行分类、描述和分析,其本身就是储层模型化的过程。1) Pettijohn和Siever (1973)在研究河流相储层时,按非均质性规模的大小,提出五种规模储层非均质性,分别是油藏规模、层规模、砂体规模、层理规模及孔隙规模。2) Weber (1986)根据Pettijohn的思路,不仅考虑非均质性规模,同时考虑构造、隔夹层、原油性质对非均质性的影响,将储层的非均质性分为八类,①封闭、半封闭、未封闭断层;②成因单元边界;③成因单元内渗透层;④成因单元内隔夹层;⑤纹层和交错层理;⑥微观非均质性;⑦封闭、开启裂缝;⑧原油的粘度变化和沥青垫。3) Haldorsen (1983)根据储层地质建模的需要,按照与孔隙均值有关的体积分布,将储层非均质性划分为四个级别,①微观非均质性即孔隙和颗粒规模;②宏观非均质性即岩心规模;③大型非均质性即模拟模型中的大型网块;④巨型非

孙跃东等

均质性即地层或区域规模。4)裘亦楠(1987, 1989, 1992)根据我国陆相储层特征(规模)及生产实际,提出了一套较完整且实用的分类方案,即①层间非均质性,②平面非均质性,③层内非均质性,④孔隙非均质性。我国各油田根据陆相储层持征及生产实践,以裘亦楠的分类方案为基础,综合各种分类方案,提出了一套较完整且实用的分类方案(表1),目前国内已普遍采用[3]。对于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的评价也大多参考此类。

2.2. 储层非均质性的描述

储层非均质性的准确、科学描述,有利于我们对储层非均质性的感性认识以及储层物性的整体把握。

由于储层非均质性的复杂性,一般要求分层次描述储层非均质性,根据储层非均质性的划分方案,可按规模从大到小对其进行描述,包括定性和定量描述。

1、定性描述

主要是对影响储层物性的地质特征的描述,如断层、溶洞、裂缝、夹层、后生变化、空隙类型及分布等。可以借助的资料有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岩石薄片、野外露头剖面实测资料以及岩样测试资料等,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储层非均质性的定性分析。对于较大规模(10~100 m)的储层非均质性,则必须依赖于野外露头类比、现代沉积类比或密井网解剖建立的原型模型、地质知识库等;米级及更小规模的储层非均质性则可借助岩心资料,正确识别沉积环境和成岩历史,建立沉积模型是较为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微观非均质性还需要借助薄片鉴定和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的观察,进行孔、洞、缝的统计,如孔、洞的分布、类型、面孔率等;裂缝的分布、性质、开启状态、密度等,从而可以定性判断储层物性情况以及非均质性。

2、定量描述

因沉积、构造运动以及后期强烈的风化、剥蚀和淋滤作用,使得碳酸盐岩储层的非均质性极为严重。

因此,对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的定量表征一直是困扰人们的技术难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统一的定量表征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的技术方法。

1) 非均质性综合指数

传统定量描述非均质性的参数有孔隙度、渗透率以及渗透率变异系数、突进系数与级差等参数等。

但是以上均是利用单一参数或指标从储层的某一角度对储层的物性进行评价,若使用各个参数表征的非均质性不一致时就难以处理,所以很多学者提出多参数定量评价方法、非均质性综合指数等来定量刻画储层的非均质性。

Table 1. The commonly used classification of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Yu Xinghe, 2009) [3]

表1.常用储层非均质性分类(据于兴河,2009,有改动) [3]

储层非均质性分类含义研究内容

宏观非均质性层间非均质性纵向上的差异性层系的旋回、渗透率、隔层等

平面非均质性一个储集体平面上的差异储集体的连通程度、平面孔隙度变化及方向性层内非均质性层内垂向上的差异层理、渗透率差异程度、夹层分布等

微观非均质性

孔隙非均质性孔隙与吼道的相互关系

孔隙与吼道的大小、均匀程度,

以及两者的配置关系和连通程度

颗粒非均质性

岩石颗粒大小、形状分选、

排列和接触关系

岩石颗粒的定向性及矿物学特征

填隙物非均质性填隙物的差异填隙物的含量、矿物组成、产状及其敏感性等

孙跃东 等

张兴平等[4]首先利用多个参数的数理统计获得多参数综合评价标准差,从多个方面考虑非均质性,避免单一参数描述的局限性以及无界性。在计算综合指数时,参数需要进行标准化处理化为0-1,各参数权重可由参数变异系数除以各参数变异系数的和来求取。碳酸盐岩储层的结构异常复杂,仅使用单一参数不能准确而全面地表征其非均质性,该方法综合考虑了影响碳酸盐非均质性的诸多因素,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此后不同学者不断改进,根据研究的实际问题,在不同的条件下,采用不同的方法求取非均质性综合指数,如波叠加原理[5]、非线性映射法[6]、灰色聚类方法[7]、熵权方法[8]、随机多步建模技术

[9]等。其中岳大力[5]等采用波叠加原理方法,来求取的非均质综合指数,对南海流花11-1油田礁灰岩储层的层内、层间及平面非均质性进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分类表征法

碳酸盐岩具有最大的特征是具有易变性和易溶性[10],所以后期的风化、剥蚀和淋滤等作用对碳酸盐岩的改造,导致碳酸盐岩储层结构复杂化,使得用渗透率变异系数、渗透率突进系数、渗透率级差等参数不能准确描述碳酸盐岩储层的非均质性[11]。根据储集空间类型的不同,可以把碳酸盐岩储层分为孔隙型储层、裂缝型储层和孔洞型储层3类,不同储集空间的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差异可以很大。

因此,对于具有孔隙、裂缝和溶洞不同储集空间的碳酸盐岩储层,王立恩等[11]提出了分类表征方法。对于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仍采用渗透率变异系数、渗透率突进系数、渗透率级差和夹层密度等常规方法或者采用非均质性综合指数来定量表征储层的非均质程度;对于具有双重孔隙结构的储层和孔洞型储层则可用储层的各种孔隙度与总孔隙度的比值,基质渗透率、裂缝渗透率与总渗透率的比值来定量描述储层的非均质程度。

据此定义下面的参数:

孔隙度贡献率(0?)是储层岩石的各种孔隙度与总孔隙度的比值,其表达式为:

0i t ???= (1)

式中:i ?为储层岩石的裂缝孔隙度或者孔洞孔隙度,%;t ?为储层岩石的总孔隙度,%。0?值在0~1之间,越接近1,储层的非均质性程度越高;越接近0,储层越均匀。

渗透率贡献率(K 0)是储层岩石的裂缝渗透率与总渗透率的比值,其表达式为:

0i t K K K = (2)

式中:i K 为储层岩石的裂缝渗透率,单位为μm 2;t K 为储层岩石的总渗透率,单位为μm 2。0K 值也在0~1之间,越接近1,储层的非均质性程度越高;越接近0,储层越均匀。

3) 其他方法

除以上两种方法外,其他学者也应用了不同的方法以求尽可能准确地表征碳酸盐储层非均质性,如经验公式法,该法主要是通过分析表征储层非均质性的参数如孔隙度、渗透率等与测井的自然伽马、补偿声波以及深度等的相关关系,用回归法求出孔隙度、渗透率与自然伽马、补偿声波及深度之间的经验公式,并用经验公式求出研究区的孔隙度、渗透率等;或者根据不同的经验公式来定量描述储层非均质性。强平[12]等使用该方法研究了川东铁山、雷音铺构造嘉陵江组二段二亚段的碳酸盐岩储层,使用岩心资料所得的孔隙度与自然伽马、补偿声波二元二次回归得出经验公式,再利用经验公式对未取心井及井段进行孔隙度的计算,然后识别储层发育和不发育层段,从而定量研究了该区储层的非均质性。此外还有刘泽容[13]应用变差函数,隋少强[14]应用地质统计方法等来定量研究储层非均质性。

3. 研究方法与技术

3.1. 典型露头剖面研究

1、野外典型剖面现场研究

孙跃东等

露头储层研究具有直观性、完整性、精确性和可检验性等优点。由于目前修路、采石等人为工程,使得原来风化严重和植被覆盖严重的剖面暴露出来,为地质工作者开展野外研究提供了直观且准确的素材,同时也为野外工作提供了方便。根据所研究的目的储集层,可在周边寻找包括该目的储集层的典型野外露头剖面,对整套地层进行细致分层、详细描述、密集采样和剖面实测工作,同时也要对每个小层的沉积相和沉积微相有一个初步的判断,得到第一手的资料,并且对重要现象画简单的素描图或拍照。

由于碳酸盐岩储集层类型中,礁滩型是最重要也是常见的储层类型之一,所以在野外剖面实测时要特别注意生物化石、颗粒的种类和数量,初步判断能否形成礁滩储层,若能形成礁滩储层则要对岩层进行密集采样、详细记录、重点观察和描述,以便室内的详细分析;同时碳酸盐岩储层的形成受成岩作用影响较大,所以在野外工作时应特别注意有利碳酸盐岩储层形成的关键成岩作用类型分析及采样工作。

2、室内数据整理和分析处理

在室内首先对野外剖面实测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各个小层厚度和地层总厚度,画出剖面图和沉积相柱状剖面图;然后对所采岩石样品和化石样品进行处理,选取合适的各层样品直接用仪器测定其孔隙度、渗透率、孔隙结构等,然后可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计算上述各个参数来定量描述储层物性的非均质性;另外与砂岩相比较,碳酸盐岩的储集空间比较复杂,次生变化非常明显,可以发育有一系列的非原生孔隙,而且裂缝常常很发育,所以在碳酸盐岩储层中定量预测裂缝频率、裂缝发育规模和空间分布是十分必要的。实际分析过程中,充分利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CT扫描等测试手段及物性分析定性到定量判断储层的发育状况。

3.2. 层序地层学方法

在野外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各层的颜色、岩性、化石以及沉积构造等分析各层的沉积环境,再结合地震、测井、钻井、岩心等资料综合分析,对地层分布形式作出综合解释。充分利用露头和岩心资料详尽的分析沉积特征、古生物组合以及层序界面特征、测井资料的垂向沉积连续性和高分辨率优势以及地震资料所反映的沉积体几何形态相互接触关系,去完整系统地划分地层层序,建立年代地层格架,重建盆地沉积发展史和盆地演化历史。

根据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原理[15],碳酸盐岩储层主要发育在:1) 碳酸盐岩低位体系域,由前缘斜坡侵蚀滑塌而形成的他生碳酸盐岩碎屑楔状体;2) 海平面下降处于低位时期,由于风化淋滤作用,易形成孔洞发育、储层厚度大、分布广的古岩溶碳酸盐岩储层;3) 海平面快速上升、海侵体系域发育时期,形成了海侵体系域的并进型沉积,碳酸盐岩沉积速率与海平面上升速率基本一致,可以形成原生孔隙极为发育的礁滩储层;4)高位体系域发育晚期也同样可以形成并进型沉积,可形成良好的储层。

总之,随着海平面的升降变化,碳酸盐岩层序海侵和高位体系域并进型碳酸盐岩礁滩沉积是原生孔隙最为发育的—类储层,低位体系域他生碎屑楔状体也是比较好的一类碳酸盐岩储层。另外,碳酸盐岩储层储集性能的好坏受后期成岩作用和构造运动的影响较大。因此在研究碳酸盐岩储层时,除了要对碳酸盐岩沉积进行层序地层学研究,确定原生孔隙发育的利带外,还应加强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和构造运动期次、活动方式的研究,在有利的沉积相带中寻找储集性能良好的储层。

3.3. 劳伦兹曲线法

该方法是将用仪器或者测井所测得的渗透率数值从大到小排列,分别计算相应的渗透率贡献百分数和其对应的岩样块数百分数,在直角坐标系上标绘成劳伦兹曲线[2] [16],如图1所示。

对于完全均质的储层,劳伦兹曲线是一条斜率为1的直线(如图1直线AC),很明显只有在理想的条件下,每个样品的渗透率完全相等的情况下才会出现这种情况。图1(a)中弧线ADC与直线AC所包含的

孙跃东等

Figure 1. The Lorenz Curve Diagram

图1. 劳伦兹曲线示意图

面积越大表示非均质越严重。所包含的面积ADCA与三角形面积ABCA之比称为劳伦兹系数,也是样品非均质程度的一种表达方式,它的范围在0到1.0之间。劳伦兹系数为0时表示极端均质,为1时表示极端非均质。

劳伦兹曲线法的优点之一是既适合于任何渗透率分布类型油藏,又使求得的劳伦兹系数值在0(均质)到1.0(极端非均质)之间,是有界的;优点之二是直观,所包络的面积大小与油藏的非均质程度具相关性,面积ADCA越大储层的非均质性越强。从图中可以直接得知储层的非均质程度,并可读得不同岩样块数百分数下的渗透率贡献值。因此,劳伦兹曲线法是比较推崇的一种计算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的方法。但是该方法也存在着缺点,该法是首先将所采样品的渗透率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然后再计算作图,但是由于采样时的数量不够以及偶然性等会造成较大的误差,求得的结果并不能代表该层的渗透率,所以在采样时应科学、密集的采样,可同时求得多个渗透率再取其平均值来代表该层的渗透率。

此外,由该法得到启示,既然用渗透率可以得到上述关于渗透率的劳伦兹曲线,从而可以衡量储层的非均质性,则也同样可以用其他参数(如孔隙度)得出关于孔隙度的劳伦兹曲线,用类似的方式去衡量储层的非均质性。

3.4. 用生产井、试井、声波测井信息确定储层非均质性

除了以上较为常见的方法外,也有利用其它资料进行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如金强等[17]根据美国一些开发多年的油气田产量等生产数据(如累积产量、年度产量和月度产量等),利用数理统计方法结合地质分析提出了月度产量变异系数、年度产量变异系数和累积产量变异系数等特征参数。通过这些参数的分析,不仅能有效地反映储集层非均质特征,对于高含水期的老油气田油藏地质模型研究很有帮助。廖新维等[18]利用试井分析资料,通过数学模型和模型参数回归分析的计算机辅助试井分析技术,可得到该区域储层渗透率的均值分布图,由图即可直接得到储层渗透率的相对大小,确定储集层的非均质性。吴何珍等[19]通过多口井的声波测井数据纵(P谱)横(H谱)波谱分析定量描述了储层的纵横向非均质性,可利用P谱来研究储层物性在纵向上的变化;同时利用H谱分析方法描述储层物性横向非均质性的程度。并且根据此法得到的评价结果与实际砂岩储层的含油性分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所以此法的在砂岩剖面中可较为准确的判断储层的横、纵向的非均质性。而在碳酸盐岩剖面中,由于声波测井是测量声波在地层中传播速度,与岩石的性质、孔隙度、渗透率等有关[20],所以在碳酸盐地层的中所得到的声波测井数据,也同样可以利用波谱分析的方法定量描述碳酸盐岩储层的纵横非均质性。另外,上述方法只利用的声波测井数据中声波速度,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也可利用其他的参数如声波幅度等来进行储层非均质性分析。

3.5. 储层地质建模法

储层地质建模可以快速、直观的反映储层内部结构,实现对油气储层的定量表征和各级储层非均质

孙跃东等

性的刻画。运用各个阶段所得的相应层次的资料,建立不同勘探开发阶段的储层地质模型,精确地定量描述储层各项参数在三维空间的分布,从而可以准确地反映储层的非均质性。在目前实际的油藏数值模拟工作中,通过建模软件,总是要把储层网格化,先建立“井模型”,并能通过单井资料的层位(小层)进行等时性对比划分建立“层模型”,最后将各个网格赋予各自的参数值从而可以反映储层参数在三维空间的分布,即可得到储层的“参数模型”。

目前国内外对储层地质建模的分类方案较多,依据不同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类型,由碳酸盐储层的特点,本文重点介绍依据储层属性和模型表述的内容而进行的类型划分,即可将其分为两大类:储层骨架模型、储层参数模型。储层骨架模型主要是反映储层各相异性特征,即储集体性质和几何形态的空间展布,包括沉积相模型、储集体模型、裂缝模型等,其核心均属于离散模型的范畴;对于建立沉积相和储集体模型关键是进行单井、连井及平面沉积相图的编制,然后即可通过切片法来展现、验证、预测沉积相和储集体在平面以及剖面上的分布;由于碳酸盐储层中裂缝尤为发育,并且裂缝对油气田的开发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建立裂缝模型非常重要,一般可分为两类:裂缝密度模型和裂缝网络模型,前者主要表征裂缝的发育程度,后者主要表征裂缝的类型、大小、形状、产状、切割关系等。储层参数模型主要反映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等在三维空间的展布,因此可反映储层的非均质性特征。总之,可应用多种方法、技术,如岩心分析、测井解释、试井分析、地震多波分量研究及地质统计学随机模拟技术等对储层进行进行研究和建模,从而可以较为准确的反映储层的非均质性。

4. 研究趋势

随着对碳酸盐岩型油气藏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强,碳酸盐岩地层的勘探开发的力度也不断加大,所以关于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也显得日益重要。但是我国碳酸盐岩储集层地质时代老、演化历史长,经后期构造、风化等作用影响,储集层类型多、非均质性非常强[21],所以关于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难度大,研究成果也较少。在当今关于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趋势主要表现为:1) 研究内容综合化,由最初的对储层的分类、储集空间刻画逐步向储层非均质综合表征发展;2) 研究对象不断扩展,研究重点从常见的河流、三角洲、扇三角洲等碎屑岩储集体转向礁滩、古岩溶风化壳等碳酸盐岩储集体以及浊积砂体和煤系地层等更加复杂与隐蔽的储集体;3) 研究方法与技术逐渐多样化,由以前的单学科向多学科发展,紧密围绕油气勘探开发需要,结合地质、测井、地震、岩心、生产信息等各种资料,综合地质、测井、地震、数学地质、计算机、地质建模等各种技术手段多学科、多专业专业协同合作,以期望对储集体的刻画越来越准确;4) 表征方法定量化、统一化,由对影响储层物性的地质特征的定性描述转向储层非均质性的定量表征,由多个单一参数的定量表征转向基于不同算法理论得出的反映综合非均质特征的非均质性综合指数。由于碳酸岩储集层类型多,储层结构复杂性等,对于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我们可以借鉴碎屑岩储层非均质的研究,针对碳酸盐岩储层的自身特点,同时也要结合工作中的实际,对原有方法技术进行改进,得到适合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方法。

5. 结语

储层非均质性的概念自提出以来就是储层研究的重点,前期我国关于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多倾向于碎屑岩储层,而随着国内碳酸盐岩型油气田的勘探开发连续取得重大进展后,关于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逐渐得到重视。相对于碎屑岩储层,碳酸盐岩储层的非均质性尤为强烈,目前关于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的描述为定性和定量相综合,以较为准确地表征碳酸盐岩储层储层非均质性;定性描述主要是对影响储层物性的地质特征的描述,而定量描述则是通过非均质性综合指数、分类表征法等来表征其非均质性。通过借鉴碎屑岩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方法与技术并且结合碳酸盐岩储层的自身特点,归纳了

孙跃东等

关于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方法与技术,如典型露头剖面研究、层序地层学方法、劳伦兹曲线法、生产信息法、地质建模法等,在实际的应用中可结合研究区的特点综合利用各种方法;通过地质、测井、地震、数学地质、计算机、地质建模等各种技术手段的综合利用,必能实现对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的精确刻画。

基金项目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4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02090)资助。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熊琦华. 油气储层地质学[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8: 129-135.

[2]张云鹏, 汤艳. 油藏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综述[J]. 海洋地质前沿, 2001, 27(3): 17-22.

[3]于兴河. 油气储层地质学基础[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9: 325-359.

[4]张兴平, 衣英杰, 夏冰, 等. 利用多种参数定量评价储层层间非均质性——以尚店油田为例[J]. 油气地质与采收

率, 2004, 11(1): 56-57.

[5]岳大力, 林承焰, 吴胜和, 等. 储层非均质定量表征方法在礁灰岩油田开发中的应用[J]. 石油学报, 2004, 25(5):

75-79.

[6]朱德燕.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J]. 西部探矿工程, 2004(9): 76-77.

[7]王志杰, 温长云, 冉雪梅. 运用灰色聚类方法确定储层非均质分布[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33(3): 271-275.

[8]杨少春, 杨兆林, 胡红波. 熵权非均质综合指数算法及其应用[J].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28(1): 18-

21.

[9]文华, 孙娜. 一种定量描述气藏储层非均质性的新方法[J]. 特种油气藏, 2011, 18(1): 51-53.

[10]朱筱敏. 沉积岩石学[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8: 202-207.

[11]王立恩, 姜复东. 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定量表征方法[J]. 天然气技术, 2009, 3(1): 27-29.

[12]强平, 曾伟, 陈景山, 等. 川东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模型[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8, 19(3): 205-210.

[13]刘泽容, 杜庆龙, 蔡忠. 应用变差函数定量研究储层非均质[J]. 地质论评, 1993, 39(4): 297-301.

[14]隋少强, 宋丽红, 赖生华. 储层非均质性定量探讨[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3, 10(4): 5-8.

[15]朱筱敏. 层序地层学[M]. 东营: 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2000: 82-101.

[16]李春花, 喻高明, 胡福建. 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的研究方法[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8(9): 163-164.

[17]金强, Browton, J.R. 用生产井信息确定储层非均质性[J].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23(2): 18-21.

[18]廖新维, 沈平平, 杨永智. 利用试井信息确定储集层非均质性[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31(增刊): 100-102.

[19]吴何珍, 符力耘, 葛洪魁. 利用多井声波测井数据谱分析进行储层非均质性描述[J]. 测井技术, 2010, 34(3): 297-

301.

[20]丁次乾. 矿床地球物理测井[M]. 东营: 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2002: 85-113.

[21]金之钧.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勘探特殊性问题[J]. 地学前缘, 2005, 12(3): 15-22.

构造地质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docx

构造地质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分支学科之一,以岩石圈的各种地质体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组合形式及形成、发育、变形、破坏规律。一般根据其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差异,分为狭义构造地质学和广义构造地质学。狭义构造地质学侧重于对中、小型地质体的研究,主要研究这些构造的几何形态、产状、规模、形成演化等。广义构造地质学的研究范围更加广阔,从地壳演变至岩石圈结构,从重要造山带至板块边界,从显微构造到晶格错位,几乎涵盖了10_8?108cm的所有地质体。近代以来,构造地质学研究获得了空前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来,板块构造理论体系得以建立和完善;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陆构造研究得到了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点研究岩石圈的演化和三维岩石圈的建立;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陆动力学研究兴起。这些研究使得构造地质学在研究深度和研究广度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1.构造解析构造学本质上是对地质体变形和演化的认识,构造地质学强调野外实地观测,其主要研究方法是构造解析法。构造解析是对地质体空间关系和形成规律的分析解释,内容包括对地质体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气几何学解析是指对地质体的产状、规模、组合形式进行研究,进而概化为构造模式。运动学解析主要研究地质体在构造作用中发生的变形和位移。动力学解析是在几何学解析和运动学解析的基础上,反推构造应力的性质、大小、方向,分析和解释该研究区域的构造演化史。 2.研究现状步人20世纪后,构造地质学开始从形态描述逐渐进人对地质体的成因和力学分析研究中,由定性观察转入定量研究,由几何学研究转人运动学、动力学的领域。相关学科的新方法、新思路的引人,使得构造地质学获得了极大地进步,促进了构造地质学和其他学科的交流融合。尤其20世纪60年代后,以板块构造为主的各种新理论的提出,促使构造地质学的发展进入全新阶段。 2.1板块构造理论体系相关研究1968年前后,地质学家归纳了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从全球统一的角度提出了板块构造理论,该理论将固体地球表层在垂向上划分为刚性岩石圈和塑性软

砷化镓材料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砷化镓材料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六研究所纪秀峰 1 引言 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最早报导的是1910年由Thiel等人研究的InP材料。1952年,德国科学家Welker首次把Ⅲ-Ⅴ族化合物作为一种新的半导体族来研究,并指出它们具有Ge、Si等元素半导体材料所不具备的优越特性。五十多年来,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在微电子和光电子领域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砷化镓(GaAs)材料是目前生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因而也是最重要的化合物半导体材料,是仅次于硅的最重要的半导体材料。由于其优越的性能和能带结构,使砷化镓材料在微波器件和发光器件等方面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目前砷化镓材料的先进生产技术仍掌握在日本、德国以及美国等国际大公司手中,与国外公司相比国内企业在砷化镓材料生产技术方面还有较大差距。 2 砷化镓材料的性质及用途 砷化镓是典型的直接跃迁型能带结构,导带极小值与价带极大值均处于布里渊区中心,即K=0处,这使其具有较高的电光转换效率,是制备光电器件的优良材料。 在300 K时,砷化镓材料禁带宽度为1.42 eV,远大于锗的0.67 eV和硅的1.12 eV,因此,砷化镓器件可以工作在较高的温度下和承受较大的功率。 砷化镓(GaAs)材料与传统的硅半导体材料相比,它具电子迁移率高、禁带宽度大、直接带隙、消耗功率低等特性,电子迁移率约为硅材料的5.7倍。因此,广泛应用于高频及无线通讯中制做IC器件。所制出的这种高频、高速、防辐射的高温器件,通常应用于无线通信、光纤通信、移动通信、GPS全球导航等领域。除在I C产品应用以外,砷化镓材料也可加入其它元素改变其能带结构使其产生光电效应,制成半导体发光器件,还可以制做砷化镓太阳能电池。 表1 砷化镓材料的主要用途

碳酸盐岩储层评价技术综述

碳酸盐岩储层评价技术综述 储层评价是以测井资料为基础,结合地质、地震资料、岩心分析资料以及开发过程中的动静态资料等,从测井角度综合评价含油气储层,查明复杂岩性储层的参数计算方法、流体性质判别以及解决面临的某类特殊地质问题等。 中国石油拥有一批科研院所和测井公司,对碳酸盐岩复杂岩性测井评价方法有深入研究。其中在国内油田比较有特色的单位有四川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塔里木塔河油田等,在国外区块对碳酸盐岩有深入研究的有长城钻探、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等。过去几十年已经储备了一批碳酸盐岩测井评价专家,形成了多项特色评价技术。 (一)储层参数评价技术 复杂岩性碳酸盐岩储层通常具有较大的非均质性,它使得基于均质性地层模型的阿尔奇公式难以准确地描述储层岩性、物性、电性和含油性之间的复杂关系。为了获得这类储层的孔、渗、饱及其它关键参数,借助微观岩心分析、数字岩心技术和特殊测井方法,有针对性地改进了均质性储层参数评价方法,形成了新的针对非均质性储层的参数评价技术。 1.储层四性关系综合评价技术 u技术原理: 碳酸盐储层岩性复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大小相差大、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复杂,常规的孔隙不能完全反映储集性能,岩石物理研究采用薄片分析、X-衍射、毛管压力实验等多种手段解析岩石组分、内部结构、孔隙类型、裂缝发育情况、孔喉大小、孔喉配置关系等岩石内部的微观结构,充分了解岩石的岩性、物性特征,用岩心刻度测井,分析储层电性特征,结合录井、试油资料,确定储层的含油性,只有立足于充分的岩石物理研究才能更好地确定储层的“四性”关系。

u技术特点: 以岩石物理研究为坚实基础,确定岩性、物性特征,以测井资料为主,结合录井、试油资料进行储层综合评价。 u适用范围: 复杂岩性碳酸盐岩储层。 u实例: 下图为某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研究实例,通过岩石物理研究确定储层岩性、物性、划分储层类型,通过岩心刻度测井,分析测井响应特征,结合录井和试油资料分析储层的流体性质。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世界银行2000年研究报告《中国:服务业发展和中国经济竞争力》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有4个服务性行业对于提高生产力和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它们是物流服务、商业服务、电子商务和电信。其中,物流服务占1997年服务业产出的42.4%,是比重最大的一类。进入21世纪,中国要实现对WTO缔约国全面开放服务业的承诺,物流服务作为在服务业中所占比例较大的服务门类,肯定会首先遭遇国际物流业的竞争。 物流的配送方式从手工下单、手工核查的方式慢慢转变成现今的物流平台电子信息化管理方式,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使得配送流程管理自动化、一体化。 当今出现一种智能运输系统,即是物流系统的一种,也是我国未来大力研究的方向。它是指采用信息处理、通信、控制、电子等先进技术,使人、车、路更加协调地结合在一起,减少交通事故、阻塞和污染,从而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及生产率的综合系统。我国是从70年代开始注意电子信息技术在公路交通领域的研究及应用工作的,相应建立了电子信息技术、科技情报信息、交通工程、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机构。迄今为止以取得了以道路桥梁自动化检测、道路桥梁数据库、高速公路通信监控系统、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交通与气象数据采

集自动化系统等为代表的一批成果。尽管如此,由于研究的分散以及研究水平所限,形成多数研究项目是针对交通运输的某一局部问题而进得的,缺乏一个综全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项目恰恰是覆盖这些领域的一项综合性技术,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智能运输系统将原来这些互不相干的项目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使公路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等各方面工作在更高的层次上协调发展,使公路交通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1.国内物流产业发展迅速。国内物流产业正处在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阶段。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89.9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4.2倍,年均增长2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14%。2008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 5%,占GDP的比重为6. 6%。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国物流产业年均增速保持在15%以上,远远高于美国的10%和加拿大、西欧的9%。 2.物流专业化水平与服务效率不断提高。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 的比例体现了一个国家物流产业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效率。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例在近年来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十五”期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由2000年的19.4%下降到2006年的18. 3%;2007年这一比例则下降到18. 0%,标志着我国物流产业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效率不断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物流

集成电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集成电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国内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目前,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超过了以汽车、石油、钢铁为代表的传统工业成为第一大产业,成为改造和拉动传统产业迈向数字时代的强大引擎和雄厚基石。1999年全球集成电路的销售额为1250亿美元,而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的世界贸易总额约占世界GNP的3%,现代经济发展的数据表明,每l~2元的集成电路产值,带动了10元左右电子工业产值的形成,进而带动了100元GDP的增长。目前,发达国家国民经济总产值增长部分的65%与集成电路相关;美国国防预算中的电子含量已占据了半壁江山(2001年为43.6%)。预计未来10年内,世界集成电路销售额将以年平均15%的速度增长,2010年将达到6000~8000亿美元。作为当今世界经济竞争的焦点,拥有自主版权的集成电路已曰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命脉、社会进步的基础、国际竞争的筹码和国家安全的保障。 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和产品性能每18个月增加一倍。据专家预测,今后20年左右,集成电路技术及其产品仍将遵循这一规律发展。集成电路最重要的生产过程包括:开发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利用EDA进行集成电路设计,根据设计结果在硅圆片上加工芯片(主要流程为薄膜制造、曝光和刻蚀),对加工完毕的芯片进行测试,为芯片进行封装,最后经应用开发将其装备到整机系统上与最终消费者见面。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集成电路的加工水平为5微米,其后,经历了3、1、0.8、0.5、0.35微米的发展,目前达到了0.18 微米的水平,而当前国际水平为0.09微米(90纳米),我国与之相差约为2-3代。 (1)设计工具与设计方法。随着集成电路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单个芯片容纳器件的数量急剧增加,其设计工具也由最初的手工绘制转为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相应的设计工具根据市场需求迅速发展,出现了专门的EDA工具供应商。目前,EDA主要市场份额为美国的Cadence、Synopsys和Mentor等少数企业所垄断。中国华大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是国内唯一一家EDA开发和产品供应商。 由于整机系统不断向轻、薄、小的方向发展,集成电路结构也由简单功能转向具备更多和更为复杂的功能,如彩电由5片机到3片机直到现在的单片机,手机用集成电路也经历了由多片到单片的变化。目前,SoC作为系统级集成电路,能在单一硅芯片上实现信号采集、转换、存储、处理和I/O等功能,将数字电路、存储器、MPU、MCU、DSP等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实现一个完整系统的功能。它的制造主要涉及深亚微米技术,特殊电路的工艺兼容技术,设计方法的研究,嵌入式IP核设计技术,测试策略和可测性技术,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和安全保密技术。SoC以IP复用为基础,把已有优化的子系统甚至系统级模块纳入到新的系统设计之中,实现了集成电路设计能力的第4次飞跃。

机器学习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机器学习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 引言: 机器能否象人类一样能具有学习能力呢?1959年美国的塞缪尔(Samuel)设计了一个下棋程序,这个程序具有学习能力,它可以在不断的对奕中改善自己的棋艺。4年后,这个程序战胜了设计者本人。又过了3年,这个程序战胜了美国一个保持8年之久的常胜不败的冠军。这个程序向人们展示了机器学习的能力,提出了许多令人深思的社会问题与哲学问题。 机器学习的研究是根据生理学、认知科学等对人类学习机理的了解,建立人类学习过程的计算模型或认识模型,发展各种学习理论和学习方法,研究通用的学习算法并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建立面向任务的具有特定应用的学习系统。这些研究目标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机器学习是关于理解与研究学习的内在机制、建立能够通过学习自动提高自身水平的计算机程序的理论方法的学科。近年来机器学习理论在诸多应用领域得到成功的应用与发展,已成为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及热点之一。 机器学习是继专家系统之后人工智能应用的又一重要研究领域,也是人工智能和神经计算的核心研究课题之一。现有的计算机系统和人工智能系统没有什么学习能力,至多也只有非常有限的学习能力,因而不能满足科技和生产提出的新要求。对机器学习的讨论和机器学习研究的进展,必将促使人工智能和整个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一.机器学习的发展史 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研究较为年轻的分支,它的发展过程大体上可分为4个时期。 第一阶段是在50年代中叶到60年代中叶,属于热烈时期。…> 第二阶段是在60年代中叶至70年代中叶,被称为机器学习的冷静时期。 第三阶段是从70年代中叶至80年代中叶,称为复兴时期。 机器学习的最新阶段始于1986年。 机器学习进入新阶段的重要表现在下列诸方面: (1) 机器学习已成为新的边缘学科并在高校形成一门课程。它综合应用心理学、生物学和神经生理学以及数学、自动化和计算机科学形成机器学习理论基础。 (2) 结合各种学习方法,取长补短的多种形式的集成学习系统研究正在兴起。特别是连接学习符号学习的耦合可以更好地解决连续性信号处理中知识与技能的获取与求精问题而受到重视。 (3) 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各种基础问题的统一性观点正在形成。例如学习与问题求解结合进行、知识表达便于学习的观点产生了通用智能系统SOAR的组块学习。类比学习与问题求解结合的基于案例方法已成为经验学习的重要方向。 (4) 各种学习方法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一部分已形成商品。归纳学习的知识获取工具已在诊断分类型专家系统中广泛使用。连接学习在声图文识别中占优势。分析学习已用于设计综合型专家系统。遗传算法与强化学习在工程控制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与符号系统耦合的神经网络连接学习将在企业的智能管理与智能机器人运动规划中发挥作用。 (5) 与机器学习有关的学术活动空前活跃。国际上除每年一次的机器学习研讨会外,还有计算机学习理论会议以及遗传算法会议。 二.机器学习分类 1、基于学习策略的分类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过程中系统所采用的推理策略。一个学习系统总是由学习和环境两部分组成。由环境(如书本或教师)提供信息,学习部分则实现信息转换,用能够理解的形

论述储层非均质性的概念、分类及其研究内容

论述储层非均质性的概念、分类及其主要研究内容。(1)概念 指油气储层在沉积、成岩以及后期构造作用的综合影响下,储层的空间分布及内部各种属性的不均匀变化。指储层的基本性质包括岩性、物性、含油性及微观孔隙结构等特征在三维空间上的不均一性。 (2)分类 根据非均质规模大小、成因和对流体的影响程度等来进行分类。——常按规模、大小分 ①Pettijohn分类(1973) Pettijohn对河流储层,按非均质性规模的大小,提出五种规模储层非均质性。 油藏规模1~10km×100m 层规模100m×10m 砂体规模1~10m2 层理规模10~100mm2 孔隙规模10~100μm2 ②Weber分类(1986) Weber根据Pettijohn的思路,不仅考虑非均质性规模,同时考虑非均质性对流体渗流的影响,将储层的非均质性分为七类。 i. 封闭、半封闭、未封闭断层 ii. 成因单元边界 iii. 成因单元内渗透层 iv. 成因单元内隔夹层 v. 纹层和交错层理 vi. 微观非均质性 vii. 封闭、开启裂缝 ③Haldorsen分类(1983) Haldorsen根据储层地质建模的需要,按照与孔隙均值有关的体积分布,将储层非均质性划分为四个级别: i. 微观非均质性:孔隙和砂粒规模(薄片) ii. 宏观非均质性:通常的岩心规模(岩心大小)

iii. 大型非均质性:模拟网格规模(砂体) iv. 巨型非均质性:地层或区域规模。 ④Tyler分类(1988,1993) Tyler对曲流河道、河控/潮控扇三角洲储层按非均质规模的大小,提出了一个由大到小的非均质分类图,划分出五种规模的储层非均质性。 i. 巨型尺度--油层组规模 ii. 大尺度--建筑块模型(较大的网格单元) iii. 中尺度--岩相规模(较小的网格单元) iv. 小尺度--纹层规模 v. 微尺度--孔隙规模 ⑤裘亦楠的分类(1987,1989) 根据我国陆相储层特征(规模)及生产实际,裘亦楠提出了一套较完整且实用的分类方案 i. 层间非均质性 ii. 平面非均质性 iii. 层内非均质性 iv. 孔隙非均质性 (3)主要研究内容 ①层内非均质性——指一个单砂层规模内垂向上的储层性质变化。 i. 层内垂向上粒度韵律 ii. 层内垂向上渗透率差异程度 iii. 层内垂向上最高渗透段位置 iv. 层内不连续泥质薄夹层的分布 v. 渗透率韵律及渗透率的非均质程度(水平、垂直) vi. 层理构造序列 ②平面非均质性——指一个储层砂体的几何形态、规模、连续性,以及砂体内孔隙度、渗透率的平面变化所引起的非均质性。 i. 砂体几何形态 ii. 砂体规模及各向连续性 iii. 砂体的连通性 iv. 砂体内孔隙度、渗透率的平面变化及方向性

碳酸盐岩储层评价方法及标准

碳酸盐岩储层评价 一、储层岩石学特征评价 1、内容和要求 (1)颜色; (2)矿物成分、含量、结构等,其中矿物结构分粒屑结构、礁岩结构、残余结构、晶粒结构。 粒屑结构:要求描述粒屑组分、含量、基质、胶结物等特征。粒屑组分描述应包括内碎屑、生屑和其他颗粒(鲕粒、球粒、团粒)的大小、形态、分选、磨圆、排列方向、破碎程度等方面的内容。对鲕粒还应描述内部结构;粒屑含量是指采用镜下面积目估法或计点统计法确定各种碎屑的含量;基质(一般把粒径<0.032mm的颗粒划为基质=成分、含量、颗粒形态、结晶程度、类型、成因及胶结物(亮晶)成分、含量、晶体的大小、结晶程度、与颗粒接触关系、胶结物形态(栉壳状、粒状、再生边或连生胶结)、胶结世代及胶结类型等都是应描述的内容。 礁岩结构:分析原地生长的生物种类、骨架孔隙的发育情况,确定粘结结构类型(叠层状、席状、皮壳状)、规模大小及成因;分析异地堆积的类型(分散礁角砾、接触礁角砾)、成因、各类礁角砾的大小和含量,描述其形态、分布等。 残余结构:确定原结构类型、残余程度,分析成因。 晶粒结构:描述晶体形态、晶粒间接触关系以及晶间孔发育和连通程度,确定晶粒大小、各种晶粒的比例。 (3)沉积构造 物理成因构造 a.流动构造:确定类型(冲刷痕、皱痕、微型层理及渗流砂),描述形态、大小和排列方向; b.变形构造:确定类型(滑塌构造、水成岩墙),描述特征; c.暴露构造:确定类型(雨痕、干裂、席状裂隙、鸡丝构造、帐蓬构造),描述特征; d.重力成因构造:确定类型(递变层理、包卷构造,枕状构造、重荷模构造),描述特征。 化学成因构造

a.结晶构造:确定类型(晶痕、示底构造),描述特征; b.压溶构造:确定类型(缝合线、叠锥构造)描述特征; c.交代增生构造:确定类型(结核、渗滤豆石),描述特征。 生物沉积构造 a.生物遗迹:确定类型(足迹、爬痕、潜穴、钻孔),描述形态和分布; b.生物扰动构造:确定类型(定形扰动、无定形扰动),描述形态和分布; c.鸟眼构造:描述鸟眼孔的大小、充填物质与充填情况、分布特点,分析成因。 生物—化学沉积构造 a. 葡萄状构造:确定大小、藻的类型,分析成因; b. 叠层石构造:确定大小、藻的类型,分析成因; (4)、沉积层序研究 在单井剖面上划分沉积旋回,确定其性质、大小;分析旋回间的接触及组合关系;在旋回内部划分次级旋回并分析不同级别沉积旋回的成因及控制因素。 建立研究井的沉积层序及单维模式。 2、技术和方法 (1)岩心观察和描述 系统地观察描述岩心的颜色、矿物成分、肉眼可见的沉积结构和构造、古生物类型以及孔、洞、缝发育情况。 (2)岩心实验室分析 岩心薄片鉴定。 酸蚀分析。将岩石制成光面,放入酸液(浓度为23%的醋酸或5%~10%的盐酸)中,作用一定时间后取出,清洗干净,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岩石的结构、构造和不溶组分。 揭片分析。将涂有醋酸盐的薄膜覆盖在经酸蚀后的岩石光面上,作用一定时间后揭下该薄膜,在显微镜下观察岩石的结构和构造。 非碳酸盐组分分离。把岩石制成3cm×3cm×0.6cm的样品,放入浓度为20%的醋酸中浸泡,使碳酸盐全部溶解掉,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酸不溶物的成分和特征。 扫描电镜观察。鉴定岩石的矿物成分、超显微结构和构造、超微古生物化石。

压力传感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压力传感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传感器技术是现代测量和自动化系统的重要技术之一,从宇宙开发到海底探秘,从生产的过程控制到现代文明生活,几乎每一项技术都离不开传感器,因此,许多国家对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十分重视,如日本把传感器技术列为六大核心技术(计算机、通信、激光、半导体、超导体和传感器) 之一。在各类传感器中压力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灵敏度高、稳定可靠、成本低、便于集成化的优点,可广泛用于压力、高度、加速度、液体的流量、流速、液位、压强的测量与控制。除此以外,还广泛应用于水利、地质、气象、化工、医疗卫生等方面。由于该技术是平面工艺与立体加工相结合,又便于集成化,所以可用来制成血压计、风速计、水速计、压力表、电子称以及自动报警装置等。压力传感器已成为各类传感器中技术最成熟、性能最稳定、性价比最高的一类传感器。因此对于从事现代测量与自动控制专业的技术人员必须了解和熟识国内外压力传感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 压力传感器的发展历程 现代压力传感器以半导体传感器的发明为标志,而半导体传感器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 ] : (1) 发明阶段(1945 - 1960 年) :这个阶段主要是以1947 年双极性晶体管的发明为标志。此后,半导体材料的这一特性得到较广泛应用。史密斯(C.S. Smith) 与1945 发现了硅与锗的压阻效应[2 ] ,即当有外力作用于半导体材料时,其电阻将明显发生变化。依据此原理制成的压力传感器是把应变电阻片粘在金属薄膜上,即将力信号转化为

电信号进行测量。此阶段最小尺寸大约为1cm。 (2) 技术发展阶段(1960 - 1970 年) :随着硅扩散技术的发展,技术人员在硅的(001) 或(110) 晶面选择合适的晶向直接把应变电阻扩散在晶面上,然后在背面加工成凹形,形成较薄的硅弹性膜片,称为硅杯[3 ] 。这种形式的硅杯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成本低、便于集成化的优点,实现了金属- 硅共晶体,为商业化发展提供了可能。 (3) 商业化集成加工阶段(1970 - 1980 年) :在硅杯扩散理论的基础上应用了硅的各向异性的腐蚀技术,扩散硅传感器其加工工艺以硅的各项异性腐蚀技术为主,发展成为可以自动控制硅膜厚度的硅各向异性加工技术[4 ] ,主要有V 形槽法、浓硼自动中止法、阳极氧化法自动中止法和微机控制自动中止法。由于可以在多个表面同时进行腐蚀,数千个硅压力膜可以同时生产,实现了集成化的工厂加工模式,成本进一步降低。 (4) 微机械加工阶段(1980 年- 今) :上世纪末出现的纳米技术,使得微机械加工工艺成为可能。 通过微机械加工工艺可以由计算机控制加工出结构型的压力传感器,其线度可以控制在微米级范围内。利用这一技术可以加工、蚀刻微米级的沟、条、膜,使得压力传感器进入了微米阶段。 2 压力传感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世界范围看压力传感器的发展动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 2. 1 光纤压力传感器[5 ]

油层非均质性研究

第十章油层非均质性研究 油层:若储集层中含有了油气,则将该储层称为含油气层或油层。 此章讲的油层非均质性,实际是指储层非均质性。 在油气藏的形成中,生油岩、储集层、盖层、圈闭、运移、保存诸条件缺一不可。在其他条件具备的前提下,研究储层是研究油气藏的核心,储层是勘探、开发的直接目的层。其特征与油气储量、产量及产能密切相关。 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是储层描述和表征的核心内容。 一、储层非均质性的概念 储层非均质性:油气储层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经历了沉积、成岩以及后期构造作用的综合影响。它使储层的空间分布及内部的各种属性(如孔隙度、渗透率、孔隙结构等)都存在不均匀的变化,这种变化称之为储层的非均质性。 1.沉积作用的影响 无论是碎屑岩还是碳酸盐岩储层,沉积环境不同是影响储层非均质性的重要因素。由于沉积条件不同,造成碎屑颗粒的矿物成分、粒度、分选程度、堆积和充填形式、胶结类型、砂体形态、侧向连续性、纵向连通性等都不相同,从而导致储层的岩性、物性和内部结构、层理构造在纵向上和横向上都有不同程度差异,即存在非均质性。 2.成岩作用的影响 成岩作用对储层孔隙的形成、保存和破坏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例如溶解作用产生次生孔隙,使储集性能变好;压实作用使储层变致密,储集性能变差。 3.构造作用的影响 构造运动所产生的断层和裂缝也对储层非均质性有一定影响。 垂直和较大角度的断层由于其封闭性,不但可以使原来连通的地层错开,变成不连通,也可以由于其开启性使不同年代的地层串通起来,这就增加了储层非均质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一些延伸很远的裂缝若不密封,可能使水沿裂缝串流,造成严重的平面矛盾,降低油田的开发效果。例如扶余油田。 总之,储层的非均质性是绝对的,而均质是相对的。一般陆相储层的非均质程度要高于海相储层。而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油气储量90%来自陆相沉积地层,且绝大多数为注水开发。因此,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储层中油气水的分布规律的认识

碳酸盐岩储层与碎屑岩储层对比

碳酸盐岩储层与碎屑岩储层对比,具有以下主要特点:岩石为生物、化学、机械综合成因,其中化学成因起主导作用。岩石化学成分、矿物成分比较简单,但结构构造复杂。岩石性质活泼、脆性大。 以海相沉积为主,沉积微相控制储层发育。 成岩作用和成岩后生作用严格控制储集空间发育和储集类型形成。断裂、溶蚀和白云化作用是形成次生储集空间的主要作用。 次生储集空间大小悬殊、复杂多变。 储层非均质程度高。 碳酸盐岩储层描述的主要内容包括沉积相及成岩史、储集空间类型及控制因素、孔隙、裂缝、溶洞、储集空间体系,储层非均质性,储层参数确定及评价等。基本工作流程列入表5.1。 无论是以原生孔隙为主,还是以次生储集空间为主的碳酸盐岩储层,其沉积相及成岩史是这类储层形成和发育的基础。它决定储集类型、孔隙、裂缝、溶洞发育程度和分布、储渗能力、储层非均质性。也是储层层位对比划分的基础和依据。 一、沉积相描述

1.沉积相标志 (1)岩性标志。岩性标志包括颜色、自生矿物、沉积结构、构造、岩石类型等五方面。 ①岩石颜色: 岩石的颜色反映沉积古环境、古气候。 下面在表5.2中列出碳酸盐岩常见的几种颜色反映由氧化到还原环境的 ②自生矿物: a.海绿石:形成于水深10~50m,温度25~27℃。鲕绿泥石:形成于水深25~125m,温度10~15℃。二者均为海相矿物。 b.自生磷灰石(或隐晶质胶凝矿):海相矿物。 c. 锰结核: 分布于深海、开放的大洋底。 d,天青石、重晶石、萤石:咸化泻湖沉积。 e. 黄铁矿: 还原环境。 f.石膏、硬石膏:潮坪特别是潮上、潮间环境。 ③沉积结构。碳酸盐岩的结构分为粒屑(颗粒),礁岩和晶粒三种。不同的沉积结构反映不同的沉积环境。

机器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机器人发展历史、现状、应用、及发展 趋势 院系: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姓名:王炳乾

机器人发展历史、现状、应用、及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机器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和深化,机器人已成为一种高新技术产业,为工业自动化发挥了巨大作用,将对未来生产和社会发展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机器人的国内国外的发展历史、状况、应用、并对机器人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 关键词:机器人;发展;现状;应用;发展趋势。 1.机器人的发展史 1662年,日本的竹田近江利用钟表技术发明了自动机器玩偶并公开表演。 1738年,法国技师杰克·戴·瓦克逊发明了机器鸭,它会嘎嘎叫、进食和游泳。 1773年,瑞士钟表匠杰克·道罗斯发明了能书写、演奏的玩偶,其体内全是齿轮和发条。它们手执画笔、颜料、墨水瓶,在欧洲很受青睐。 保存至今的、最早的机器人是瑞士的努萨蒂尔历史博物馆里少女形象的玩偶,有200年历史。她可以用风琴演奏。 1893年,在机械实物制造方面,发明家摩尔制造了“蒸汽人”,它靠蒸汽驱动行走。 20世纪以后,机器人的研究与开发情况更好,实用机器人问世。 1927年,美国西屋公司工程师温兹利制造了第一个机器人“电报箱”。它是电动机器人,装有无线电发报机。 1959年第一台可以编程、画坐标的工业机器人在美国诞生。 现代机器人 有关现代机器人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计算机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原子能的开发利用是前提条件。1946年,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问世。随后,计算机大批量生产的需要推动了自动化技术的发展。1952年,数控机床诞生,随后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同时,各国原子能实验室需要代替人类处理放射性物质的机械。

半导体材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发展趋势总结 材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与先导。每一种重大新材料的发现和应用都把人类支配自然的能力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材料已成为人类发晨的里程碑。本世纪中期单晶硅材料和半导体晶体管的发明及其硅集成电路的研究成功,导致了电子工业大革命。使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得到飞速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的初期,石英光纤材料和光学纤维的研制成功,以及GaAs等Ⅲ-Ⅴ族化合物的材料的研制成功与半导体激光器的发明,使光纤通信成为可能,目前光纤已四通八达。我们知道,每一束光纤,可以传输成千上万甚至上百万路电话,这与激光器的发明以及石英光纤材料、光纤技术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超晶格概念的提出MBE、MOCVD先进生长技术发展和完善以及超品格量子阱材料包括一维量子线、零维量子点材料的研制成功。彻底改变了光电器件的设计思想。使半导体器件的设计与制造从过去的杂质工程发展到能带工程。出现了以“电学特性和光学特性的剪裁”为特征的新范畴,使人类跨入到以量子效应为基础和低维结构为特征的固态量子器件和电路的新时代,并极有可能触发新的技术革命。半导体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已成为21世纪信息社会的二大支柱高技术产业的基础材料。它的发展对高速计算、大容量信息通信、存储、处理、电子对抗、武器装备的微型化与智能化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的安全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几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1.硅单晶材料 硅单晶材料是现代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和微电子工业的基础。目前微电子的器件和电路,其中有90%到95%都是用硅材料来制作的。那么随着硅单晶材料的进一步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硅单晶材料是从石英的坩埚里面拉出来的,它用石墨作为加热器。所以,来自石英里的二氧化硅中氧以及加热器的碳的污染,使硅材料里面包含着大量的过饱和氧和碳杂质。过饱和氧的污染,随着硅单晶直径的增大,长度的加长,它的分布也变得不均匀;这就是说材料的均匀性就会遇到问题。杂质和缺陷分布的不均匀,会使硅材料在进一步提高电路集成度应用的时候遇到困难。特别是过饱和的氧,在器件和电路的制作过程中,它要发生沉淀,沉淀时的体积要增大,会导致缺陷产生,这将直接影响器件和电路的性能。因此,为了克服这个困难,满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集成度的进一步提高,人们不得不采用硅外延片,就是说在硅的衬底上外延生长的硅薄膜。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氧和碳等杂质的污染,同时也会提高材料的纯度以及掺杂的均匀性。利用外延方法,还可以获得界面非常陡、过渡区非常窄的结,这样对功率器件的研制和集成电路集成度进一步提高都是非常有好处的。这种材料现在的研究现状是6英寸的硅外延片已用于工业的生产,8英寸的硅外延片,也正在从实验室走向工业生产;更大直径的外延设备也正在研制过程中。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大功率器件,一些抗辐照的器件和电路等,也需要高纯区熔硅单晶。区熔硅单晶与直拉硅单晶拉制条件是不一样的,它在生长时,不与石英容器接触,材料的纯度可以很高;利用这种材料,采用中子掺杂的办法,制成N或P型材料,用于大功率器件及电路的研制,特别是在空间用的抗辐照器件和电路方面,它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当然还有以硅材料为基础的SOI材料,也就是半导体/氧化物/绝缘体之意,这种材料在空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总之,从提高集成电路的成品率,降低成本来看的话,增大硅单晶的直径,仍然是一个大趋势;因为,只有材料的直径增大,电路的成本才会下降。我们知道硅技术有个摩尔定律,每隔18个月它的集成度就翻一番,它的价格就掉一半,价格下降是同硅的直径的增大密切相关的。在一个大圆片上跟一个小圆片上,工艺加工条件相同,但出的芯片数量则不同;所以说,增大硅的直径,仍然是硅单晶材料发展的一个大趋势。那我们从提高硅的

碳酸盐岩储层

世界碳酸盐岩储层 碳酸盐岩中储集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地下水。 碳酸盐岩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天然气产层,约占全球储量的一半,产量已达到总产量60%以上。在世界范围内,大约有1/3油气资源储存于碳酸盐岩储层中,特别是中东、北美、俄罗斯的许多大型或特大型油气田均与碳酸盐岩密切相关。 碳酸盐岩和碳酸盐沉积物从前寒武纪到现在均有产出,分布极广,约占沉积岩总量的 1/5至1/4。碳酸盐岩本身也是有用矿产,如石灰岩、白云岩,以及菱铁矿、菱锰矿、菱镁矿等,广泛用于冶金、建筑、装饰、化工等工业。 我国碳酸盐岩油气资源 我国海相碳酸盐岩储集层层系分布范围广泛,从震旦系至三叠系均有分布,约占大陆沉积岩总面积的40%。据初步统计,我国有28个盆地发育分布海相碳酸盐岩地层,资源丰富,勘探潜力很大。我国碳酸盐岩油气资源量约为385亿吨油当量。 我国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一般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多期岩溶叠加改造、多期成藏等过程,形成了与古风化壳有关的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 近几年的实践表明,我国碳酸盐岩勘探正处于大油气田发现高峰期,是近期油气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之一。与常规的砂岩油气藏相比,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开发程度较低。对于以“潜山”起家的华北油田而言,碳酸盐岩油藏探明储量比例只有41.6%。因储层具有典型的双重介质特点,渗流规律特殊,加之非均质性严重、开发技术不完善,开采效果迥异。 碳酸盐岩勘探技术发展 近年来,中国石油开始全面开展碳酸盐岩物探技术研究,形成了成熟的碳酸盐岩配套技术,储层钻遇率大幅度提高,在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等地区发现了一批大型油气田,碳酸盐岩勘探成为油气储量产量增长的重要领域。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碳酸盐岩勘探以地表地质调查和重磁物探为主,发现了如四川威远、华北任丘等油气藏。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地震勘探技术在落实构造、发现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勘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发现了塔里木盆地轮古、英买力潜山及塔中等含油气构造。进入21世纪,随着高精度三维地震技术的发展,深化了对碳酸盐岩非均质储层油气藏的认识,全面推动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开发进程。在塔里木、四川等盆地实施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超过1.5万平方公里,探井成功率提高了25%。

国内外公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1章绪论 1.1我国公路现状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从事运送货物和旅客的社会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行业、先行产业。交通运输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其中,铁路、水运、航空、管道起着“线”的作用,公路则起着“面”的作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通过公路路网联结起来,形成四通八达、遍布城乡的运输网络。改革开放以来,灵活、快捷的公路运输发展迅速,目前,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公路运输客运量、货运量所占比重分别达90%以上和近80%。高速公路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交通运输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设计和建设上,高速公路采取限制出入、分向分车道行驶、汽车专用、全封闭、全立交等较高的技术标准和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为汽车快速、安全、经济、舒适运行创造了条件。与普通公路相比,高速公路具有行车速度快、通行能力大、运输成本低、行车安全、舒适等突出优势,其行车速度比普通公路高出50%以上,通行能力提高了2~6倍,并可降低30%以上的燃油消耗、减少1/3的汽车尾气排放、降低1/3的交通事故率。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60多年的建设,公路建设有了长足发展。2011年初正值“十一五”规划结束,“十二五”规划伊始。“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公路交通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服务水平提升最为显著的时期。经过4年多的发展,公路交通运输紧张状况已实现总体缓解,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运输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保障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一五”前4年,全国累计完成公路建设投资2.93万亿元,年均增长近16%,约为“十一五”预计总投资的1.2倍,也超过了“九五”和“十五”的投资总和。公路建设投资的快速增长,极大地拉动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从公路建设投资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重来看,“十一五”期间基本保持在4.5%左右。 在投资带动下,公路网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9年底,全国公路网总里程达到38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51万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42.52万公里,分别较"十五"末增加36.4万公里、2.5万公里和9.4万公里;全国公路网密度由“十五”末的每百平方公里34.8公里提升至40.2公里。预计到2010年底,全国公路网总里程将达到395万公里,高速公路超过7万公里,分别较“十五”末增加45.3万公里与3万公里。农村公路投资规模年均增长30%,总里程将达到345万公里,实现全国96%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 “十一五”期间公路的快速发展,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2008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高速公路为重点,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十一五”末高速公路里程将达到"十五"末的1.78倍。“十一五”期间全社会高速公路建设累计投资达2万亿元,直接拉动GDP增长约3万亿元,拉动相关行业产出

储层非均质性影响因素整理

储层非均质性 指油气储层由于在形成过程中受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的影响,在空间分布及内部各种属性上都存在的不均匀的变化 这种不均匀变化具体地表现在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性及微观孔隙结构等内部属性特征和储层空间分布等方面的不均一性 储层的均质性是相对的,而其非均质性则是绝对的 油气储层分布与 内部各种属性在三维空间上的不均一变化。储层非均质性是影响地下油气水运动及油气采收率的重要因素。 规模与层次 相对与绝对

广义上讲:是指油气储层在空间 上的分布(各向异性 ——Anisotropies)和各种内 部属性的不均匀性。 影响作用:前者控制着油气的总 储量、分布规律与布井位置;后 者控制着油气的可采储量、注采 方式(如波及系数)以及剩余油 的分布。 储层建模:前者的研究结果是建 立骨架模型;后则是建立参数模 型。 狭义上讲:就是指油气储层各种属性(岩性、物性、含油性及电性)在三维空间上分布的不均匀性。

主要影响因素 油气储层非均质性是沉积、成岩和构造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构造因素:(断层、裂缝等) (二)沉积因素:(储层骨架及物性) 如流水的强度和方向、沉积区的古地形陡缓、盆地中水的深浅与进退、碎屑物供给量的大小)造成了沉积物颗粒的大小、排列方向、层理构造和砂体空间几何形态的不同 (三)成岩因素:(压实、压溶、溶解、胶结、重结晶等) 压实、压溶、溶解、胶结以及重结晶等作用改变了原始砂体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大小,加上盆地中不同层位地层通常具有不同的地温、流体、压力和岩性,因而其成岩作用各异,次生孔隙的形成与分布状态在空间上的极不均匀,增加了储层的非均质程度

碳酸盐岩储层有效性

一.研究碳酸盐岩储层有效性影响因素 1.渗透率 1.1存在成层渗流的渗透率 对于渗流成层性的存在, 地下水往往具有承压性质。即使渗流的成层性不甚明显, 但岩体的渗透性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的规律总是存在的。将岩体的渗透系数表达为 1.2裂缝型介质等效渗透率张量计算方法(详见李亚军《缝洞型介质等效连续模型油水两相流动模拟理论研究》)先通过建立裂缝型介质几何模型,利用几何模型对裂缝型介质做关于等效渗透率张量的分析,建立了求解裂缝型

多孔介质等效渗透率张量的数学模型,通过求解连续边界条件和周期边界条件下的边界积分方程,得到裂缝型多孔介质网格块的等效渗透率张量。所求得的等效渗透率张量能够反映裂缝的空间分布和属性参数对油藏渗透特性的影响假设裂缝型介质为水平介质,裂缝为垂直于水平面且具有一定厚度的矩形面,裂缝的纵向切深等于所研究区域的厚度,此时可视为二维空间中的介质体,裂缝等价于二维空间中的线型裂缝。 图一 裂缝的中心位置,开度,长度,倾角,方位角,密度,组系等参数称为裂缝的特征参数,所有裂缝以这些特征参数进行定义。如图二在二维空间,裂缝通过中点O方位角H长度L 及开度h 确定。根据裂缝属性参数的地质学统计分析研究,假设裂缝中心位置服从均匀分布,裂缝长度服从指数分布,方位角服从正态分。

图二 裂缝的开度是指裂缝壁之间的距离,主要取决于所处深度。孔隙压力和岩石类型。根据所发表的一些关于天然裂缝的宽度数据可知,裂缝开度通常在10~200Lm之间变化,统计资料表明最常见的范围在10~40Lm之间(如图三),且服从对数正态分。假设采用裂缝开度的对数正态分布,裂缝系统各属性参数的统计分布函数见表一。 表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北京市绿化隔离带可持续经营技术及效益评价 二、项目所属领域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 1、由城市绿地到城市林业的发展 城市绿地是城市中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它是城市系统中能够执行“吐故纳新”负反馈调节机制的子系统。这个系统一方面能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为城市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境;另一方面能增强城市景观的自然性、促进城市居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它是城市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绿地(green space)一词,各国的法律规范和学术研究对它的定义和范围有着不同的解释,西方城市规划概念中一般不提城市绿地,而是开敞空间(Open Space),我国建国以来一直延用原苏联的绿地概念,包括城市区域内的各类公园、居住区绿地、单位绿地、道路绿化、墓地、农地、林地、生产防护绿地、风景名胜区、植物覆盖较好的城市待用地等。 尽管各国关于开敞空间(或绿地)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它们都强调了开敞空间(或绿地)在城市中的自然属性,即都是为了保持、恢复或建立自然景观的地域。绿地作为城市的一种景观,是城市中保持自然景观,或使自然景观得到恢复的地域,是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体现,是城市中最能体现生态性的生态空间,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结构上为人工设计的植物景观、自然植物景观或半自然植物景观。绿地在城市中的功能和作用主要包括:组织城市空间的功能、生态功能(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游憩休闲功能、文化(历史)功能、教育功能、社会功能、城市防护和减灾功能。 城市绿地发展和研究进程包括:城市绿地思想启蒙阶段、城市绿地规划思想形成阶段、城市绿地理论和方法的发展阶段、城市绿地生态规划和建设阶段。 吴人韦[1]、汪永华[2]、胡衡生[3]等从城市公共绿地的起源开始介绍了国外城市绿地的发展历程,认为国外的城市绿地建设经历了从公园运动(1843~1887)、公园体系(1880~1890)、重塑城市(1898~1946)、战后大发展(1945~1970)、生物圈意识(1970年以后)等一系列由简单到复杂的城市绿地发展过程,其中“重塑城市”阶段提出了“田园城市”和城市绿带概念,绿带网络提供城区间的隔离、交通通道,并为城市提供新鲜空气。“有机疏散”理论中的城市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原则,对以后的城市绿化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193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绿带法案(Green Belt Act)。1944年的大伦敦规划,环绕伦敦形成一道宽达5英里的绿带。1955年,又将该绿带宽度增加到6~10英里。英国“绿带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大城市无限蔓延、鼓励新城发展、阻止城市连体、改善大城市环境质量。早在1935年,莫斯科进行了第一个市政建设总体规划,规划在城市用地外围建立10公里宽的“森林公园带”;1960年调整城市边界时,“森林公园带”进一步扩大为10~15公里宽,北部最宽处达28公里;1971年,莫斯科采用环状、楔状相结合的绿地布局模式,将城市分隔为多中心结构。目前,德国城市森林建设已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成绩,其树种主要为乡土树种,基本上是高大的落叶乔木(栎类、栗类、悬铃木、杨树、核桃、欧洲山毛榉等)[4]。在绿化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