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铸件材料的发展

汽车铸件材料的发展
汽车铸件材料的发展

万方数据

笏弘。∥办√…∥:旷。:..,,7,。钕慨蛐一蒯触妇撕榭J日匿蟊匪虱压罩▲

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以及

汽车行业制造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汽车产品的需求

日益旺盛,汽车产销量连年攀升,2007年世界汽车

生产总体稳定,共生产汽车7310.17万辆,同比增

长5.4%。但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在世界范围内

迅速蔓延并导致经济的整体衰退,工、Ik行业也遭受

到巨大打击,汽车行业亦不例外,全球仅生产汽车

7052.65万辆,同比下降3.7%,这种状况在2009年

得以延续[I-2l。但总体来看,随着经济的复苏、汽车技术

进步与结构调整,作为人们重要消费品之一的汽车行

业,仍然具有乐观的发展前景。

由于lll国经济的快速发展,2007年国内汽车销售总量达到888万辆,实现连续9年的两位数快速增长。2008年的金融危机也对同内汽车产生了较大冲击,仅实现销售938.05万辆,增长率下滑至6.70%。2009年七!仁年,国家实施了一系列促进汽车T业发展的政策,以及同内经济发展的宏观趋势相对稳定,汽车产销逐步走出低谷,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009年汽车产销量均首次超过l300万辆,再次实现两位数增长,在世界范围内可以用一支独秀来形容。汽车行业在囝内保持发展迅猛的态势,在可预期的未来同样具有很好的发展空I'甘J,预计2015年将会实现1800万辆的产销目标[1~21。

网l为2000年以来的中国汽车产量;图2为2000年以来全球汽车产量情况I-I。2铸件在汽车上的应用状况

2.1国内铸件的生产状况

铸造行、№是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行业,铸造产品应用于各行各、峨铸造行业的总产值已占到国民经济总产值的0.5%~1%,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摹础行业之一。

铸造行业在中国发展迅速,2002年我国铸件生产总量已达到世界第一位,至2007年连续6年保持世界第一,且铸件生产总量呈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图3列出了我国2002年至2008年各年度的铸件产量,表l为我国2008年铸件产量,表2为2008年我同铸件的行业分布。世界范围内铸件也旱逐步上升的趋势,2005年世界铸件产品总量在7500万

一《猁铁》增刑

型!兰麴型目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一触妇黼勰粼蝴鳓嘲嗍—日匿口匿日皿

今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汽车发动机性能的逐步提高和轻量化的需求,发动机缸体材料也在进行

着快速革新。主要有3个方向:一是提高灰铸铁牌号至HT300甚至HT350,以提高缸体强度和性能,

如一汽集团引进的德同道依茨发动机缸体和大马力

的6DL缸体等;二是采用蠕墨铸铁生产发动机缸体(图4),具有高强度、疲劳性能好的优势,利于薄壁

化设计的优点,可承受更大的爆发压力,减少缸筒变

形,功率提高10%~20%,现已大批量应用于生产,目

前每年已有100000多t蠕墨铸铁缸体提供给汽车制造公司,如奥迪V8、福特、现代、MAN、奔驰、以及大众公司另外一些汽车缸体等;三是Al合金缸体(图5),发展势头最为迅速,代表乘用车缸体的重点发展方向。通常需镶套处理(过共晶Al合金除外),

质量明显减轻,汽车能耗降低,国内外主要汽车厂商

均已大批量应用。但受Al合金强度和热疲劳性能的限制,在大马力发动机缸体上还不能够满足要求,且成本也较高。

3.2缸盖

发动机缸盖是Al合金应用的重要领域,尤其在

乘用车缸盖市场,基本被Al合金材料所垄断(图

6)。在载重车市场,大马力发动机缸盖也已很少使用

灰铸铁,取而代之的是蠕墨铸铁缸盖,可以解决灰铸铁缸盖的使用开裂问题(图7)。3.3曲轴

汽车发动机利于节能减排的重要性能升级工艺是发动机的增压技术应用,无论是汽油发动机还是柴油发动机,尤其在载重车市场,由于发动机爆发压

力增大,致使以往采用的珠光体球铁曲轴的使用性

能已不能满足要求,而转用40Cr等锻钢材料来制造。但随着珠光体球铁曲轴圆角滚压、感应淬火等技术的发展,球墨铸铁曲轴在乘用车和中低马力发动机载重车市场占有大量市场份额(图8)。此外,采用

~《现代铸铁》增刊

型!兰趟目

万方数据

Z胃口夏玎互Ⅱ蛋厂死。砌却龇却脚脚刹~砌厅慨筘榭眦

等温淬火球墨铸铁制造发动机曲轴在国内外也进

行了较深入的应用研究(图9)。

3.4排气管

汽车发动机排气管材料是伴随着发动机性能的提升而逐步变化的,经历了灰铸铁、球墨铸铁、蠕

壤铸铁直至高硅钼球铁或蠕铁、高镍球铁、不锈钢

等发展历程。灰铸铁材料巾于排气管易于开裂的问

题已基本不用,铁素体球铁和蠕墨铸铁排气管在国内仍然大量应用,但所能承受的高温疲劳性能也H

益不能满足发动机性能发展需求。近十几年来,在国外发动机排气管上高硅钼球铁或蠕铁作为一种

具有优异的热疲劳性能、抗氧化性能和抗高温蠕变

性能的材料,已得到大量而广泛的应用(图lo)。高镍球铁和不锈钢排气管主要适用于涡轮增压发动机排气管上,以实现在900℃以上T作条件下的使用性能要求(图11)。

趔塑丝

《现代铸铁》增刊一

3.5驱动桥壳

国内汽车驱动桥壳主要是由QT450—10来制造的,但随着载重车重删化的发展,重型载重车桥壳出现了以欧洲为代表的铸造桥壳和日本为代表的冲焊桥壳两个方向,铸造桥壳又可分为铸铁(网12)和铸

钢(图13)两种,铸铁桥壳主要是通过强度提高和丁

艺设计来提高桥壳的载再能力,如高性能一体化桥

壳的应用,很好地达到了使用要求;而冲焊桥壳在罔

内一些厂家引进后由于焊缝开裂和形变的原因,未达到预期效果。3.6制动盘(毂)

乘用车主要采用糯式制动,而载重车主要是毂式制动,也有两者结合,各有优点。其主要使用材料是HT250或相近的厌铸铁材料(图14),要求材料具

有很好的导热,降能和冷热疲劳性能,所以要求石罨

万方数据

觏嬲锈戮璐磐:j虢磊蠡:豫算缎荨黪髓,融嘞蛐批堪蒯黼蝴岫煳—旺圈区整日】匡▲

是A型,但可以呈粗大的石墨形态以利于热传导;

采用低合金(如钼镍合金)灰铸铁、高碳灰铸铁制造汽车制动盘(毂)会具有更理想的使用效果;采用蠕翟铸铁制造制动艋(毂)也有大量的研究。在豪华轿车或跑车领域已开展使用陶瓷材料来进行制动盘(毂)的制造。

其它汽车铸件如各类发动机、底盘的支撑件、结

构件,如各类支架、盘体、壳体、转向零件等,依据使用性能需求,大量采用铸铁材料来制造。随着汽车环

保要求的发展,灰铸铁、铸钢的应用比例逐步呈下降趋势,而高性能球墨铸铁、Mg合金、Al合金及特种

铸铁材料旱进一步增加的趋势。

4汽车铸件用材料的发展趋势[5-71

以铸铁件为代表的铸件目前是汽车用铸件的主体部分,尤其是球墨铸铁件的应用取代了很多铸钢

和灰铸铁件,并导致町锻铸铁在汽车零部件应用上基本接近消失,其优异的强韧性能和易控的生产方式使其应用比重逐步增加,高强高韧性球墨铸铁的研发生产将成为球铁持续应用的重要基础。

另一种优异的工程材料——等温淬火球墨铸铁近年来受到汽车行业普遍关注,具有优异的力学性

能,在国外取得迅速发展并应用良好,世界范围内的年产量已达到50万t左右,年增长率达到15%,而其中50%左右的铸件应用于汽车零部件七。同内一

些汽车厂家也大力开展相关应用研究,在曲轴、齿

轮、支架、结构件等力‘面的应用研究取得可喜成果,并得到实际应用。

高硅钼球铁、蠕铁是上世纪90年代发现并取得大力应用的另一种具有优异的高温性能的工程材

料,具有很好的高温疲劳强度、抗氧化、抗蠕变性能,

其工作温度可达到880℃,是发动机排气管理想的使用材料。

传统的灰铸铁材料在汽车缸体、变速箱壳体、制

动盘(毂)等零部件上依然应用,但随着汽车性能的

不断提升,HT250牌号应用比例逐年降低,提高灰铸铁性能与牌号将成为其得以应用的重要途径。

蠕墨铸铁自1948年发明以来,由于稳定的生产范围较窄,且性能末引起人们的关注,应用一直较少。直至先进的生产控制技术研究成功并有效地投人使用,蠕墨铸铁用于复杂铸件的生产才有了可能。

一《现代铸铁》增刊

型至鲤燮囫

万方数据

黟箕彬驾簪翳》嬲够搦甏寮。?‘毪、:蛩5∥多势麓警吁≯:絮!j箩47”。繁麓。:。,j妒:。浔

蠕墨铸铁材料由于具有比灰铸铁和Al更高的抗拉

强度(高75%)、弹性模量(高40%)和疲劳强度(高

100%),成为目前发动机缸体缸盖设计的理想材料。

汽车轻量化的要求是采用Mg、Al合金来制造

汽车铸件。汽车每减重10%,油耗降低5.5%,排放

减低10%左右,而Al合金密度仅为Fe的1/3,而强

度与灰铸铁相当,成为取代灰铸铁制造发动机缸体

缸盖的理想材料。Al合金铸件在世界范围内近年

来取得快速增长,而具有更轻密度的Mg合金伴随

研究应用的深入,在汽车方向盘、座椅骨架、仪表

盘、罩盖等零件}二也得到快速应用。

5结束语

铸件在汽车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自球墨铸

铁及高性能Mg、Al合金稳定生产以来,铸件在汽

车卜得到大量应用。铸件在汽车上的应用涵盖了从

底盘到发动机、从结构件到保安件、从普通件到核

心件的各系统部件,为汽车生产技术的提升起到了

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fl】张明生.汽车与配件.2008年世界各国汽车产量统计数据lJJ.

2009.(27):48.

【2】梁盛文.汽车铸造零部件轻量化技术应用了二发展趋势【A】.中国汽

车铸造业年会暨汽车轻量化铸造技术研讨会【c】.吉林:中国铸协

汽车铸件分会,2010:139—159.

【3】乇成刚,马顺龙.汽车铸铁件生产质量的标准化控制【J】.现代铸

铁。2009,(4):34—36.

[417Y仁芳。韩妹芹.张立波.汽车铸件市场分析Ⅲ.2004,(5):335—

340.

【5】支德国瑜.铸铁在重要汽车零件上的应用实例以及与其他材质的

比较【J】_现代铸铁,2002,(2):1-8.

【6】万r芳.汽车铸件市场展望及对策【J】.现代铸铁,2003,(1):34—38.

【7】洪晓先.汽车T业的发展及汽车铸件生产的方向【J】.现代铸铁,

2006,(4):30—39.

(编辑:王峰,E—mail:xdzt_wf@fawfc.com;

编审:周亘,E-mail:zhougen_embx@163.com)

万方数据

汽车车身涂装的常用的材料

常用涂装材料 涂料的基本知识 涂料可分为两大类;有机涂料和无机涂料。有机涂料,广泛用于金属、木材、塑料等材料表面的保护和装饰;无机涂料主要用于在土建领域。汽车涂装用涂料为有机涂料。 一、涂料的组成与作用 1、涂料的组成 油料(桐油亚麻油等植物油类) 树脂(天然树脂、虫胶等) 涂料由五大类组成颜料(钛白、氧化锌、氧化铁红、黄黑等) 溶剂(稀释剂) 辅助、材料(添料、固化剂流平剂催干剂等)油料树脂是涂料组成中的基础,是主要成膜物质常称为固着剂或粘接剂。 能够把颜料等其它成膜物质粘接起来形成涂料起到保护表面和装饰的作用。涂料中没有这两大部分,就不能形成牢固的涂膜,而涂料的许多特性,主要取决于这两大性能,颜料使涂料有一定的着色能力,呈现一定的颜色,增加涂层厚度和遮盖力,起到调色装饰和标志作用是涂料中的次要成膜物质。 溶剂包括助溶剂、稀释剂两种,溶剂能溶解并稀释涂料中的成膜物质,改善涂层厚度性能。稀释剂的主要作用是用来调整涂料的粘度,以利于形成均匀光滑的涂层。

辅助材料在涂料中的作用是辅助成膜物质改善涂料的性能和成膜后的质量;增塑剂用来提高涂层的韧性(增加涂料与塑料的粘合力)。(中间起了一个两面胶相似的意思)。防潮剂用来防止因施工环境温度太大时引起涂层泛白等问题。 2、涂料的结构组分 按涂料的组成和结构类型不同,可将涂料区分为溶剂型涂料,光固化涂料等。涂料的组成不同就构成了不同的涂料品种,常用的有各种性质的清漆,色漆、腻子等。 ①清漆:涂料组分中没有加入颜料和体质颜料而呈清澈透明的胶质液体涂料。 ②色漆:涂料组分中加有颜料的不透明涂料。 3、涂料的作用 涂料是一种成膜物质,涂料是国民经济中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 ①保护作用 涂料作用②装饰作用 ③特殊作用 ①保护作用:物体表面被涂后,涂料可使物面(车身表面金属层)与空气、水分、日光、以及有害气体和微生物等隔离,因而可以保护物面防止腐饰和老化,延长使用寿命。 ②装饰作用:不同的民族和不同地区的人们,对颜色有着不同的喜好,涂料中的颜料,能够赋予物体表面各种不同的色彩,从而使物体与环境的色彩协调。给人以不同的质量感觉。

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规划

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规划 20xx年 2019年4月8日,国家发改委颁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征求意见稿)》,在有色金属领域,意见稿鼓励类共列举了6项,鼓励内容包括了矿山接替资源勘探开发,绿色化冶炼技术开发及资源回收利用,交通运输、高端制造和其他领域有色金属新材料。 现阶段,相关产业依托巨大的市场需求,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变化,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行业发展总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基本实现了上一阶段产业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 为了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未来几年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按照“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和“产业倍增”的战略部署,结合区域产业发展情况,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思路 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发展主线;以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型为主要发展方式;以创新驱动为主要发展途径。促进区域产业总体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 二、坚持原则

1、坚持创新发展。开发高效适用新技术,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创新行业经营模式,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融合,实现创新发展。 2、因地制宜,特色发展。紧密结合区域发展要素条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围绕核心产业,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形成各具特色、差异发展的发展新格局。 3、开放融合。树立全球视野,对标国际先进,把握“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契机,聚焦产业重点领域,探索发展合作新模式,在全球范围配置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参与产业竞争合作,走开放式创新和国际化发展的道路。 4、坚持协调发展。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大需求,鼓励产学研用相结合、上下游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5、政府引导,市场推动。以政策、规划、标准等手段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研究运用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手段,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三、产业背景分析 2019年4月8日,国家发改委颁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征求意见稿)》,在有色金属领域,意见稿鼓励类共列

汽车配件材料管理制度(新编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汽车配件材料管理制度(新编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汽车配件材料管理制度(新编版) 一、自觉遵守各项管理制度,仓库严禁闲杂人员入内。 二、及时做好供方的选择、评审工作。根据生产需要及时编制采购计划单,计划单经领导签字同意后即按单就近采购。 三、材料及零配件进库前要验收,末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准进库,不准使用。 四、材料入库后要立卡、入帐,做到帐、卡、实物三符合。 五、材料应分类、分规格堆放,保持整齐有序。 六、保持仓库整洁,做好材料、配件的防锈、防腐、防失窃工作,做好仓库的消防工作。 七、库管员根据前台传来的备料单准备材料及零配件,修理工凭派工单领料,领料人签名,领用大总成件要经分管领导签字同意,领新料必须交旧料,严格执行领新交旧制度。 八、加强对旧料的管理工作,上交旧料贴好标签,出厂时交还

车主。 九、材料及零配件的领用应执行先进先出的规定,严格执行价格制度,不得随便加价。 十、仓库每个月进行一次清仓盘点,消除差错,压缩库存。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汽车车身新材料及其发展新趋势

泡沫合金板 泡沫合金板由粉末合金制成,其特点是密度小,仅为0.4~0.7g/cm3,弹性好,当受力压 缩变形后,可凭自身的弹性恢复原料形状。泡沫合金板种类繁多,除了泡沫铝合金板外,还 有泡沫锌合金、泡沫锡合金、泡沫钢等,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选择。由于泡沫合金板的特 殊性能,特别是出众的低密度、良好的隔热吸振性能,深受汽车制造商的青睐。目前,用泡 沫铝合金制成的零部件有发动机罩、行李箱盖等。 蜂窝夹芯复合板 蜂窝夹芯复合板是两层薄面板中间夹一层厚而极轻的蜂窝组成。根据夹芯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纸蜂窝、玻璃布蜂窝、玻璃纤维增强树脂蜂窝、铝蜂窝等;面板可以采用玻璃钢、塑料、铝板和钢板等材料。由于蜂窝夹芯复合板具有轻质、比强度和比刚度高、抗振、隔热、隔音和阻燃等特点,故在汽车车身上获得较多应用,如车身外板、车门、车架、保险杠、座椅框架等。英国发明了一种以聚丙烯作芯,钢板为面板的薄夹层板用以替换钢制车身外板,使零件质量减轻了50%~60%,且易于冲压成型。 工程塑料 与通用塑料相比,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电性能、耐化学性、耐热性、耐磨性、尺寸稳定性等特点,且比要取代的金属材料轻、成型时能耗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以软质聚氯乙烯、聚氨酯为主的泡沫类、衬垫类、缓冲材料等塑料在汽车产业中被广泛采用。福特公司开发的LTD试验车,塑料化后的车身取得了轻量化方面的明显成果(见表2)。 中国工程塑料产业普遍存在工艺落后、设备陈旧、规模小、品种少、质量不稳定的状况,而且价格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工程塑料在汽车上的应用仅相当于国外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水平。如上海桑塔纳轿车塑料用量仅为2.86kg/辆,红旗CA7228型轿车为2.4kg/辆,而日本轿车均匀为14kg/辆,宝马则更高,为35.64kg/辆。但这种局面将很快被打破,由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投资新建、国内最大的汽车用高性能ABS工程塑料生产基地日前在上海建成投产。此项目引进了世界先进的工程塑料天生线和试验检测仪器等设备,形成了年产15,000吨高性能ABS工程塑料的能力。 高强度纤维复合材料 高强度纤维复合材料,特别是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因其质量小,而且具有高强度、高刚性,有良好的耐蠕变与耐腐蚀性,因而是很有前途的汽车用轻量化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美国开展的最好。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复合材料车身外覆件得到大量的应用和推广,如发动机罩、翼子板、车门、车顶板、导流罩、车厢后挡板等,甚至出现了全复合材料的卡车驾驶室和轿车车身。据统计,在欧美等国汽车复合材料的用量约占本国复合材料总产量的33%左右,并继续呈增长态势,复合材料作为汽车车身的外覆件来说,无论从设计还是生产制造、应用都已成熟,并已从车身外覆件的使用向汽车的内饰件和结构件方向发展。图2为法国SORA公司为雷诺汽车公司开发的全复合材料轿车车身和重型卡车驾驶室。上海通用柳州汽车公司和东风公司计划推出全复合材料车身的家庭用小轿车。

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精编版

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 展规划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近日,工信部正式发布《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共分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现状、发展环境、指导思想及主要目标、主要任务、重大专项及保障措施等六个章节,是国家加快有色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部署,是推动“十二五”期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以下是规划内容: 有色金属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产品种类多、应用领域广、产业关联度高,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常用的有色金属有铜、铝、铅、锌、镍、镁、钛、锡、锑、汞等十种。 “十二五”时期是深入推进科学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编制,是加快有色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部署,是推动未来五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发展现状 (一)取得的成就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最快的时期,技术装备、品种质量、节能减排等方面均取得显着成绩,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为进一步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实现由大到强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 1.生产技术增长。据初步统计,2010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3121万吨,表观消费量约3430万吨,“十一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和%。其中,精炼铜、电解铝、铅、锌、镍、镁等主要金属产量分别为458万吨、1577万吨、426万吨、516万吨、17万吨和65万吨,年均分别增长12%、%、%、%、%和%,分别占全球总产量的24%、40%、45%、40%、25%和83%。 2010年有色金属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销售收入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193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和%。 专栏1:十种有色金属生产及消费量 2.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提高。“十一五”时期,国内自主开发的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底吹炼铜、海绵钛大型还蒸炉等技术实现了产业化,新型阴极结构铝电解等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目前技术装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铜、镍冶炼产能占95%,大型预焙槽电解铝产能占90%以上,先进铅熔炼及锌冶炼产能分别占50%和80%。多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铜、铝加工生产线投入生产。 3.产品结构有所改善。铜、铝、铅、锌、镍等十种产品的64个品牌已先后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注册。通过引进技术及装备并经过消化吸收与再创新,铝板带箔、大型工业铝型材、精密铜

(汽车行业)汽车车身新材料的应用及发展方向

(汽车行业)汽车车身新材料的应用及发展方向

汽车车身新材料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现代汽车车身除满足强度和使用寿命的要求外,仍应满足性能、外观、安全、价格、环保、节能等方面的需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轿车的整车质量中,钢铁占80%,铝占3%,树脂为4%。自1978年世界爆发石油危机以来,作为轻量化材料的高强度钢板、表面处理钢板逐年上升,有色金属材料总体有所增加,其中,铝的增加明显;非金属材料也逐步增长,近年来开发的高性能工程塑料,不仅替代了普通塑料,而且品种繁多,在汽车上的应用范围广泛。本文着重介绍国内外在新型材料应用方面的情况及发展趋势。 高强度钢板 从前的高强度钢板,拉延强度虽高于低碳钢板,但延伸率只有后者的50%,故只适用于形状简单、延伸深度不大的零件。当下的高强度钢板是在低碳钢内加入适当的微量元素,经各种处理轧制而成,其抗拉强度高达420N/mm2,是普通低碳钢板的2~3倍,深拉延性能极好,可轧制成很薄的钢板,是车身轻量化的重要材料。到2000年,其用量已上升到50%左右。中国奇瑞汽车X公司和宝钢合作,2001年在试制样车上使用的高强度钢用量为262kg,占车身钢板用量的46%,对减重和改进车身性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低合金高强度钢板的品种主要有含磷冷轧钢板、烘烤硬化冷轧钢板、冷轧双相钢板和高强度1F冷轧钢板等,车身设计师可根据板制零件受力情况和形状复杂程度来选择钢板品种。含磷高强度冷轧钢板:含磷高强度冷轧钢板主要用于轿车外板、车门、顶盖和行李箱盖升板,也可用于载货汽车驾驶室的冲压件。主要特点为:具有较高强度,比普通冷轧钢板高15%~25%;良好的强度和塑性平衡,即随着强度的增加,伸长率和应变硬化指数下降甚微;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比普通冷轧钢板提高20%;具有良好的点焊性能;烘烤硬化冷轧钢板:经过冲压、拉延变形及烤漆高温时效处理,屈服强度得以提高。这种简称为BH钢板的烘烤硬化钢板既薄又有足够的强度,是车身外板轻量化设计首选材料之壹;冷轧双向钢板:具有连续屈服、屈强比低和加工硬化高、兼备高强度及高塑性的特点,如经烤漆后其强度可进壹步提高。适用于形状复杂且要求强度高的车身零件。主要用于要求拉伸性能好的承力零部件,如车门加强板、保险杠等;超低碳高强度冷轧钢板:在超低碳钢(C≤0.005%)中加入适量的钛或铌,以保证钢板的深冲性能,再添加适量的磷以提高钢板的强度。实现了深冲性和高强度的结合,特别适用于壹些形状复杂而强度要求高的冲压零件。 轻量化迭层钢板 迭层钢板是在俩层超薄钢板之间压入塑料的复合材料,表层钢板厚度为0.2~0.3mm,塑料层的厚度占总厚度的25%~65%。和具有同样刚度的单层钢板相比,质量只有57%。隔热防振性能良好,主要用于发动机罩、行李箱盖、车身底板等部件。铝合金 和汽车钢板相比,铝合金具有密度小(2.7g/cm3)、比强度高、耐锈蚀、热稳定性好、易成形、可回收再生等优点,技术成熟。德国大众X公司的新型奥迪A2型轿车,由于采用了全铝车身骨架和外板结构,使其总质量减少了135kg,比传统钢材料车身减轻了43%,使平均油耗降至每百公里3升的水平。全新奥迪A8通过使用性能更好的大型铝铸件和液压成型部件,车身零件数量从50个减至29个,车身框架完全闭合。这种结构不仅使车身的扭转刚度提高了60%,仍比同类车型的钢制车身车重减少50%。由于所有的铝合金都能够回收再生利用,深受环保人士的欢迎。根据车身结构设计的需要,采用激光束压合成型工艺,将不同厚度的铝板或者用铝板和钢板复合成型,再在表面涂覆防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镁合金 镁的密度为1.8g/cm3,仅为钢材密度的35%,铝材密度的66%。此外它的比强度、比刚度高,阻尼性、导热性好,电磁屏蔽能力强,尺寸稳定性好,因此在航空工业和汽车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镁的储藏量十分丰富,镁可从石棉、白云石、滑石中提取,特别是海水的

汽车配件管理2013 二 汽车常见易损件和常用材料

单元二汽车常见易损件和常用材料 学习目标 完成本单元学习后,你应能: 1.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和车身的易损件。 2.了解车用燃料的种类与质量要求。 3.了解车用汽油、车用轻柴油、发动机润滑油的作用与质量要求。 4.了解车辆齿轮油和润滑脂的作用与质量要求。 5.了解汽车制动液的作用与质量要求。 6.了解发动机冷却液的作用与质量要求。 建议学时:6学时 一、汽车常见易损件 1.发动机易损件 1)汽缸体(图2-1) 汽缸体除汽缸正常磨损可进行镗磨加大尺寸予以修理外,在冬季因缸体未放尽积水被冻裂,运行中因气缸缺少冷切冷却水被过热膨胀裂缝漏水,以及在行车事故中被碰撞损坏和孔径数次镗削扩大至极限。有一定的消耗量,属于正常应备品种,数量应视地区销售情况而定。 图2-1 汽缸体 2)汽缸套 汽缸套常见故障有缸孔自然磨损、外径压配不当漏水(湿式缸套)、缸壁因敲缸损伤,或在突发

情况下如连杆螺栓松脱被连杆击穿等,必备品,耗量较大,应有一定的备量。 3)汽缸盖(图2-2) 除未发现的制造缺陷如隐藏裂纹、排气门座压配松弛等引起的漏水现象外,主要是使用不当和自然疲劳损坏。常备品,应有一定的备量。 图2-2 汽缸盖 4)汽缸盖衬垫(图2-3) 常见故障有缸盖紧固螺栓或螺栓拧紧力失准或松弛,制造上的缺陷,漏水造成热化学腐蚀等,结果封闭汽缸孔边缘部位烧蚀泄漏、水孔边缘部分热腐蚀缺损使封闭失效。一次性使用配件,消耗量很大,通常有作为随车主要维修备用品,应有较多库存备量。

图2-3 汽缸盖衬垫 5)活塞 活塞的常见故障有自然磨损,在发动机过热时会造成部分铝合金属熔蚀发生拉缸或咬死,磨损后配合间隙过大、积碳早燃时会击伤、裂缝等。主要易损件,消耗量大、规格多,是营销必备品种。 6)活塞环(图2-4) 常见故障有因活塞拉缸被折断,自然磨损,弹性衰减等。主要易损件,消耗量大、规格多,是营销必备品种。 图2-4 活塞环 7)活塞销 常见故障有外径自然磨损,在特殊工况下或制造上未检出的隐藏裂缝造成的折断。主要易损件,消耗量大、规格多,是营销必备品种。 8)活塞销衬套 常见故障有自然磨损,因缺油高热烧损及压配合间隙过大引起衬套走外圆等。主要易损件,消耗量大、规格多,是营销必备品种。 9)连杆(图2-5) 受力矩杆体扭曲、大头小头孔座因轴孔磨损或断油造成的过度磨损松旷、螺栓孔螺纹损坏等。虽属易耗件,但相对销量较少,应有一定备品以应需要。

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近日,工信部正式发布《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共分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现状、发展环境、指导思想及主要目标、主要任务、重大专项及保障措施等六个章节,是国家加快有色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部署,是推动“十二五”期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以下是规划内容: 有色金属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产品种类多、应用领域广、产业关联度高,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常用的有色金属有铜、铝、铅、锌、镍、镁、钛、锡、锑、汞等十种。 “十二五”时期是深入推进科学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编制,是加快有色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部署,是推动未来五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发展现状 (一)取得的成就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最快的时期,技术装备、品种质量、节能减排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为进一步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实现由大到强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 1.生产技术增长。据初步统计,2010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3121万吨,表观消费量约3430万吨,“十一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13.7%和15.5%。其中,精炼铜、电解铝、铅、锌、镍、镁等主要金属产量分别为458万吨、1577万吨、426万吨、516万吨、17万吨和65万吨,年均分别增长12%、15.1%、1 2.2%、1 3.7%、12.5%和7.7%,分别占全球总产量的24%、40%、45%、40%、25%和83%。 2010年有色金属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销售收入3.3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193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29.8%和28.1%。 专栏1:十种有色金属生产及消费量

(汽车行业)汽车车身涂装的常用的材料

(汽车行业)汽车车身涂装的常用的材料

常用涂装材料 涂料的基本知识 涂料可分为俩大类;有机涂料和无机涂料。有机涂料,广泛用于金属、木材、塑料等材料表面的保护和装饰;无机涂料主要用于在土建领域。汽车涂装用涂料为有机涂料。 壹、涂料的组成和作用 1、涂料的组成 油料(桐油亚麻油等植物油类) 树脂(天然树脂、虫胶等) 涂料由五大类组成颜料(钛白、氧化锌、氧化铁红、黄黑等) 溶剂(稀释剂) 辅助、材料(添料、固化剂流平剂催干剂等) 油料树脂是涂料组成中的基础,是主要成膜物质常称为固着剂或粘接剂。 能够把颜料等其它成膜物质粘接起来形成涂料起到保护表面和装饰的作用。涂料中没有这俩大部分,就不能形成牢固的涂膜,而涂料的许多特性,主要取决于这俩大性能,颜料使涂料有壹定的着色能力,呈现壹定的颜色,增加涂层厚度和遮盖力,起到调色装饰和标志作用是涂料中的次要成膜物质。 溶剂包括助溶剂、稀释剂俩种,溶剂能溶解且稀释涂料中的成膜物质,改善涂层厚度性能。稀释剂的主要作用是用来调整涂料的粘度,以利于形成均匀光滑的涂层。 辅助材料在涂料中的作用是辅助成膜物质改善涂料的性能和成膜后的质量;增塑剂用来提高涂层的韧性(增加涂料和塑料的粘合力)。(中间起了壹个俩面胶相似的意思)。防潮剂用来防止因施工环境温度太大时引起涂层泛白等问题。 2、涂料的结构组分 按涂料的组成和结构类型不同,可将涂料区分为溶剂型涂料,光固化涂料等。涂料的组成不同就构成了不同的涂料品种,常用的有各种性质的清漆,色漆、腻子等。 ①清漆:涂料组分中没有加入颜料和体质颜料而呈清澈透明的胶质液体涂料。 ②色漆:涂料组分中加有颜料的不透明涂料。 3、涂料的作用 涂料是壹种成膜物质,涂料是国民经济中壹种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 ①保护作用 涂料作用②装饰作用 ③特殊作用 ①保护作用:物体表面被涂后,涂料可使物面(车身表面金属层)和空气、水分、日光、以及有害气体和微生物等隔离,因而能够保护物面防止腐饰和老化,延长使用寿命。 ②装饰作用:不同的民族和不同地区的人们,对颜色有着不同的喜好,涂料中的颜料,能够赋予物体表面各种不同的色彩,从而使物体和环境的色彩协调。给人以不同的质量感觉。 ③特殊作用:各种不同颜色的涂料,给人们心里带来不同的感觉,能够用这些色代表不同的示意。如不同颜色的图案被用来示出各种交通标志。(举例说壹下红、绿灯方面的知识)。提醒驾驶员遵守有关交通规则。 涂料的分类 1、涂料分类 国外的涂料产品都是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类的,没有统壹的国际标准,所以不同的国家使用不同品种的涂料,应首先理解其涂料产品的类别,否则会导致图装质量事故。(举例各种涂料的使用方法和性质问题) 2、涂料命名

汽车材料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

汽车材料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https://www.360docs.net/doc/1411210765.html, - 1 - 汽车材料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 于向涛 1,孙智 1,董升 1,谷青霞 2 1中国矿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2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61) 摘要:为了满足人们对汽车环保性、节能性、安全性、舒适性越来越高的要求,汽车用材 料正在发生变化。汽车轻量化成为汽车发展趋势之一。本文分析和介绍了汽车用钢铁材料、 轻合金材料、塑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和其他材料的组织、成分、物理性能和加工成形等 特点,指出了它们在降低汽车质量、减少尾气排放、降低能耗、提高安全性和综合性能等方 面所起到的作用,并简要介绍了这些材料在汽车制造方面的应用现状。文章指出未来一段时 间汽车用材的发展趋势是:钢铁材料仍旧是汽车用材的主体,但性能会不段提高,在汽车用

材中的比例也会不断下降。轻合金材料、陶瓷材料、塑料、复合材料和其他材料在汽车上的 应用比例会逐渐提高。 关键词:材料;汽车;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U270.4 1. 引言 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消耗了大量的石化燃 料,加剧了环境污染,也增加了汽车的使用成本。如今,低能耗、轻量化、低污染排放和高 安全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主流趋势[1]。为了适应地球环境要求,同时为了增强在汽车市场上 的竞争力,以满足人们对汽车性能越来越高的要求,世界各国努力改进和研发汽车材料,提 高材料的比强度、降低构件质量、降低制造成本和耗能、广泛采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大力发 展特殊材料和复合材料、降低汽车质量、提高汽车寿命[2]。本文将重点介绍和分析国内外汽 车用材料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2. 汽车用钢铁材料 汽车由几十万个零部件组成,大部分是由金属材料制成[3]。由于钢铁材料具有成本低

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

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有色金属工业是制造业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是实现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迅速,基本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需要。但与世界强国相比,在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质量效益、绿色发展、资源保障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国迈入世界有色金属工业强国行列的关键时期。《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促进有色金属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42号)编制,作为未来五年指导有色金属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本规划涵盖范围包括铜、铝、铅、锌、镍、锡、锑、汞、镁、钛等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以及钨、钼、锂、黄金、锆、铟、锗、镓、钴等主要稀贵金属。

一、产业现状 (一)发展回顾 “十二五”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发展环境,积极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基本完成了“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行业发展保持平稳态势,为实现由大到强奠定了坚实基础。 1.生产保持平稳增长。2015年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达到5156万吨,表观消费量约5560万吨,“十二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10.4%和10%。其中铜、铝、铅、锌等主要金属产量分别为796万吨、3141万吨、440万吨、615万吨,年均分别增长11.9%、14.1%、1.1%、3.4%,各占全球总产量的35%、55%、43%、44%。 专栏1:主要有色金属生产及消费量 品种 生产量(万吨)表观消费量(万吨) 2010 年 2015 年 年均增长率(%)2010 年 2015 年 年均增长率(%)十一五十二五十一五十二五 十种有色金属3136 5156 13.7 10.4 3449 5560 15.5 10 其中精炼铜454 796 12.0 11.9 748 1147 15.0 8.9 原铝1624 3141 15.1 14.1 1585 3107 17.5 14.4 铅416 440 12.2 1.1 420 437 16.5 0.8 锌521 615 13.7 3.4 565 671 11.5 3.5 镍15.9 23.2 12.5 7.8 52 102 21.4 14.4 镁65.1 85.3 7.7 5.6 37.5 53.2 16.5 7.2 黄金 (吨) 341 450 8.8 5.7 572 986 17.3 11.5 注:2015年产量为国家统计局公报数据,铅产量数据包括未统计的部分再生铅产量;镍消费数据包括镍铁中含镍量。

汽车车身涂装的常用材料(1)..

第一章汽车车身涂装的常用材料 第一节涂料的基本知识 涂料按其属性分为两大类:有机涂料和无机涂料。有机涂料广泛用于金属、木材、塑料等材料表面的保护和装饰;无机涂料主要用于在土建领域。汽车涂装用涂料为有机涂料。 一、涂料的组成与作用 1、涂料的组成 涂料主要由五大类材料组成,如表1-1所示。 油料、树脂是涂料组成中的基础,是主要成膜物质,常称为固着剂或粘接剂。能够把颜料等其它成膜物质粘接起来形成涂料,起到保护表面和装饰的作用。涂料中没有这两个部分,就不能形成牢的涂膜,而且涂料的许多特性,主要取决于这两个部分的性能。 颜料使涂料其有一定的着色能力,呈现一定颜色,增加涂层厚度和遮盖力,起到调色、装饰和标志作用,是涂料中的次要成膜物质。 溶剂包括助溶剂、稀释剂两种。溶剂能溶解并稀释涂料中的成膜物质,改善涂层厚度性能。稀释剂的主要作用是用来调整涂料的粘度,以利于形成均匀光滑的涂层。 辅助材料在涂料中的作用是辅助成膜物质改善涂料性能,如催干剂用来加快涂料的干燥速度,改善涂料性能和成膜后的质量;增塑剂用来提高涂层的韧性;防潮剂用来防止因施工环境湿度太大时引起涂层泛白等问题;此外还有因化剂、抗结皮剂、抗老化剂等。 2、涂料的结构组分 按涂料的组成和结构类型不同,可将涂料区分为溶剂型涂料、水溶性涂料、粉末涂料、光固化涂料等。涂料的组成不同就构成了不同的涂料品种,常用的有清漆、色漆、腻子等。 ①清漆:涂料组分中没有加入颜料和体质颜料,而呈清澈透明的胶质液体 涂料。 ②色漆:涂料组分中加有颜料的不透明的涂料。

③粉末涂料:涂料组分中不含有挥发性物质的无溶剂固态粉末状涂料。这 类涂料有热塑性和热固性两种。 ④腻子:涂料组分中加有大量体质颜料的稠厚浆状体。 3.涂料的作用 涂料是一种成膜物质,涂料是国民经济中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 ⑴保护作用物体表面被涂后,涂料便可使物面与空气、水分、日光以及有 害气体和微生物等隔离,因而可以保护物面、防止腐蚀和老化从而延长使用寿命。对于某些工业制品和机械设备,还可以根据其特殊的工作环境的需要涂以专门涂料,如耐酸、耐碱、耐油、耐高温等性能的涂料,起到保护作有用。 ⑵装饰作用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的人民,对颜色有着不同的喜好。涂料 中的颜料能够赋予物体表面各种不同的色彩,从而使其与所处环境的色彩相协调,给人以不同质感的装饰作用。 ⑶特殊作用各种不同颜色的涂料给人们心理带来的不同感觉,可以用其 表达各种示意,如不同颜色图案被用来示出各种交通标志,提醒驾驶员遵守有关交通规则。另外,涂在传递上的污漆,其中的妒忌缓慢渗出,可以杀死生在船底上的海洋生物,从而延长船舶的使用寿命,并保证其航速度。为使导弹、航天器等在飞行中不至于因与大气摩擦产生高热而烧毁。在其表面涂覆一中即耐高温又耐磨擦的涂料,还有用于绝缘、减震、消音、隔热等方面的涂料。 二、涂料的分类、命名和类型 1、涂料的分类 国外的涂料产品都是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类的,没有统一的国 际标准,使用不同国家和不同品种的涂料,应首先理解其涂料产品的 类别,否则会导致图装质量事故。 化工部制定了以涂料基料中主要成分膜物质为基础的分类方法,若主要成膜物质为混合树脂时,则按在漆膜中起主要作用的一种树脂为基础作为分类依据。这样,便可根据其类别、名称了解其组成、性能及施工方法等。根据此分类方法,将涂料产品分为17大类,详见表8—2 表8-2 涂料分类表(GB/T2705—1992)

汽车车身钢板的规格及选用

汽车车身钢板的规格及选用 汽车车身外壳绝大部分是金属材料,主要用钢板。现代汽车的钢板用什么方式防锈?为什么有些轿车声称车身防锈蚀年限达10年以上? 镀锌薄钢板广泛应用在汽车上,这是因为它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早年人们在试验中发现,将铁和锌放人盐水中,二者无任何导线联结时,铁和锌都会生锈,铁生红锈,锌生“白锈”;若在二者间用导线联结起来,则铁不会生锈而锌生“白锈”,这样锌就保护了铁,这种现象叫牺牲阳极保护。工程师正是将这种现象运用到实际生产中,生产了镀锌钢板。经研究,在镀锌量350克/平方米(单面)时,镀锌钢板在屋外的寿命(生红锈),田园地带约为15一18年,工业地带大约3一5年,这比普通钢板长几倍甚至十几倍。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轿车车身钢板采用镀锌薄钢板,装配时镀锌面置于汽车内侧,提高车身耐蚀性能,非镀锌面置于汽车外侧,喷涂油漆。随着汽车对耐腐蚀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镀锌钢板不断增加镀锌层重量,还出现了双层镀锌钢板。但由于增加镀锌重量也会使电镀锌的电能消耗大幅增加,导致材料成本的上升,因此20世纪70年代末又出现一种采用热浸镀锌工艺生产的镀锌钢板,称为热镀锌钢板。这种镀锌钢板用连续热镀锌工艺:冷轧板(注*)→加热→冷却至镀锌温度→镀锌→冷却→矫直。为了满足汽车对镀锌钢板的各种要求,一些生产厂家在镀锌生产线上对镀锌钢板进行扩散退火等特殊处理,以使钢板表面形成一种“锌-铁”合金镀层,其特点是涂漆后的焊接性和耐腐蚀性比纯锌镀层板要好。以后还出现了诸如“锌-铝-硅”、“锌-铝-铼”等合金化热镀锌钢板,使得热镀锌钢板的耐腐蚀性成倍提高,与油漆间的结合性能长期稳定。 目前轿车已经广泛使用镀锌钢板,采用的镀锌钢板厚度从0.5至3.0毫米,其中车身复盖件多用0.6至0.8毫米的镀锌钢板。德国奥迪轿车的车身部件绝大部分采用镀锌钢板(部分用铝合金板),美国别克轿车采用的钢板80%以上是双面热镀锌钢板,上海帕萨特车身的外复盖件采用电镀锌工艺,内复盖件内部采用热镀锌工艺,可以使车身防锈蚀保质期长达11年。 材料是影响汽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现代汽车中,车身材料占全车材料的很大部分。为了提高汽车行驶的经济性,减轻汽车重量是世界各大车厂的目标,近年来汽车上越来越多使用了铝或塑料等非钢铁材料做车身部件,例如奥迪A2全铝制车身,日产SUV“奇骏”用塑料做前翼子板,更多的乘用车保险杠用塑料制成。在日益广泛使用非钢铁材料做车身部件的形势下,高度依赖汽车制造业的钢铁企业将面临直接的威胁。因此,研制和发展轻质、高强度的汽车钢板成为多年来钢铁企业的一个热点。 目前汽车生产中,使用得最多的是普通低碳钢板。低碳钢板具有很好的塑性加工性能,强度和刚度也能满足汽车车身的要求,同时能满足车身拼焊的要求,因此在汽车车身上应用很广。为了满足汽车制造业追求轻量化的要求,钢铁企业推出高强度汽车钢材系列钢板。这种高强度钢板是在低碳钢板的基础上采用强化方法得到的,抗拉强度得到大幅增强。利用高强度特性,可以在厚度减薄的情况下依然保持汽车车身的机械性能要求,从而减轻了汽车重量。例如BH钢板是在低强度的条件下,经过冲压成形之后,进行烤漆加工热处理,以提高其抗拉强度。对比之下,以往生产的强度在440MPa的钢板,在采用这种加工技术以后强度可增加到500MPa。原来用厚度1毫米钢板做侧面板,用高强度钢板只需厚度0.8毫米。采用高强度钢板还可以有效地提高汽车车身的抗冲击性能,防止在行驶中由于路面的砂石飞溅碰撞产生凹痕,延长了汽车的使用寿命。

汽车车身材料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汽车车身材料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摘要:汽车车身是汽车整体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材料一般以钢板、碳纤维、铝、强化塑料等为主。针对于不同用途的汽车车身而言构成材料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同时也带来了不同的属性。本文对汽车车身材料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相关观点,供以参考。 关键词:汽车车身;材料;发展趋势 引言 一直以来汽车加工都处于制造业的前沿领域,这也使得汽车加工承载了很多新型技术。作为汽车最为主要的构件之一车身质量的把握对于汽车的整体质量而言无疑是重要的,在汽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汽车也朝着多功能化方向迈进,另外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使得汽车车身材料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今承载式车身已经是目前汽车行业的主流,其最显著特点便是底盘与车厢的一体化,这也让车身材料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1.汽车车身材料现状分析 1.1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是汽车车身构成当中最常见的材料,最为普遍的即为黑色金属,也就是钢材料。在承载式车身前提下其主要加工工艺为冲压成型,在加工过程中采取挤压的方式让平整化钢板成型。在这个过程中若材料强度高则会对其可塑性带来较大的影响;而低强度材料尽管易于加工,但是易出现变形的情况,换句话说材料强度与可塑性两者间事实上存在着明显的矛盾,然而随着UISAB项目(UltraLightSteelAutoBody)的出现给钢材料带来了新的契机[1],加速了新型高强度钢的研发。新型高强度钢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1)烘烤硬化钢。这种钢既具有强度又具有较高的可成形性,通过加工过程中的加工硬化和烤漆过程中的时效现象,使得材料的屈服强度提升、抗凹性能提高。烘烤硬化钢广泛应用于汽车外板上,如车门外板、发动机盖外板和行李箱外板等。 (2)相变诱发塑性钢(TRIP钢)。相变诱发塑性钢是由钢组织中逐步进行的马氏体相变过程导致的塑性升高的超高强度钢,这种钢是已有的断裂韧性最好的超高强韧钢。主要用于车身框架,其高强度特性允许碰撞过程中能够吸收大量能量。 (3)马氏体相位钢。马氏体相位钢是通过高温奥氏体组织快速淬火转变为板条马氏体组织,可通过热轧、冷轧来实现,马氏体钢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其最高强度可达1600MPa,需进行回火处理以改善其塑性,使其在如此高的强度

-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

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 作者:温福聪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电子工程系2017届汽车检测与维修3班) 摘要:本文从以下三方面简要介绍与未来汽车发展趋势有关的内容:一、车身造型的未来发展趋势:气动最优化、个性化、人性化、虚拟化、全球化。二、全球节能环保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三、安全技术发展趋势: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电子制动力分配、牵引力控制系统、电子稳定程序、预紧式安全带、智能安全气囊、乘员头颈保护系统、智能行人保护系统等。 关键词:汽车文化;未来汽车;发展趋势 第1章、车身造型的未来发展趋势 自1886年第一辆汽车诞生以来,汽车造型开始了其漫长的进化之路。依次经过了马车型汽车、箱型汽车、甲壳虫型汽车、船型汽车、鱼型汽车、楔形汽车、子弹头型汽车;进入21世纪后,从世界各大汽车博览会推出的多款新概念车看,造型更是千奇百怪、更具个性化和特色。车身造型的未来发展趋势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 1、气动最优化 一部汽车车身造型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不断追求具有最佳气动造型的历史人们一直在努力研究能够减小气动阻力且气动稳定性好的车身造型,今后这将仍是未来车造型追求的目标之一,但更主要的工作是在研究气动行驶稳定性上。未来的气动造型最优应满足以下几点: (1)最佳气动性能的车身外形只能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部分实验得出; (2)车身所受的气动纵倾力矩和气动横摆力矩理论上为零; (3)车身所受的气动升力理论上为略小于零; (4)减少气功阻力虽然不再是主要目标,但气动刚力系数不应大于0。2. 2、个性化 车身气动最优化是否会导致未来汽车外形的雷同,从而失去个性化,其实汽车车身造型的发展过程己经揭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车身造型的历史发展时期,可能会由于追求气动造型的优化而使得某一种车型成为一个时期内的主导车型,但决不是唯一、就是同一主导车型,也由于气动特性非唯一评定指标而形成不同风格,随着社会发展,社会意识和美学观念,造型过程中会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现代人对汽车式样个性化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种群的审美意识也会大不相同.随着人类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作为大众化商品的轿车无疑将出现各式各样更新颖更奇特的新车型。 3、人性化 汽车是人的代行工具,与人在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己形成独特的汽车文化。“一堆冰冷的钢铁”是无法满足现代人精神和文明需要的。车身造型设计必须以人为本,体现人机协调,使用操作方便、舒适,使汽车适应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要求,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安全、维护健康.未来的车身

有色金属工业_发展历程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历程 建国初期,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十分落后,产量不超过1.5万吨,品种不超过10种。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国家接管和改造了一批旧中国留下来的有色金属企业,先后在东北、中南、西南行政区建立了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在破旧不堪的老企业基础上,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1952年产量达到了7.4 万吨,比1949年增长了4.5倍。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有色金属工业进行了大规模建设,156项全国重点建设工程中,有色金属工业占了13项。到1957年,我国有色金属产量达到了21.45万吨,出口创汇7.39亿美元。至此,我国的有色金属工业初具规模。在60年代初的三年调整时期,有色金属工业再次进行了规模布局,为建成完整的有色金属工业体系打下了基础。到1965年,有色金属工业完成了调整任务,产量达到46万吨。一步步坚实的步伐,奠定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基础。到1978年,10种有色金属产量跃升到了100万吨。改革开放后,有色金属工业得到大发展。1981年开始组建有色局,几经反复,终于在1983年4月成立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总公司成立之后,有色金属工业蓬勃发展起来,从1978年到1988年的 10年间,有色金属产量由100万吨,突破到200万吨。我国有色金属产量已由1950年在世界上排不上名次,而一跃上升到世界第六位,已探明的钨、锡、锑、钛、锌、钽、铌、稀土、铝、镍、汞、钼等有色金属的储量均居世界前列。这个时期,企业开始面向国内市场,并逐步接触国际市场,进出口贸易

得到空前的发展。改革10年来进出口贸易额达到150多亿美元,出口的有色金属产品达到150余种。从1989年起,有色金属国内外市场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由连续40年的卖方市场开始进入买方市场。面对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的重大变化以及国内外两个市场的进一步融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促进企业面向市场、转换经营机制,使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在以后的几年中,尤其是“八五”期间得到了快速发展。到1995年,10种主要有色金属产量完成425万吨。其中,总公司直属企业完成235.1万吨;有色金属产量已基本满足市场需要。“八五”期间有色金属产品全面进入市场。有色金属国家指令性计划的品种已由过去的23种减至3种,指令性平价产品的比重已经降到总产量的1%以下。在上海、深圳交易所建立以后,国内有色金属市场已经融通,国内市场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市场已成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目前,我国10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已仅次美国,稳居世界第二位。 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 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有色金属产量快速增长。1949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仅有1.33万吨,2008年达到2519万吨,1950年~2008年,年均增长13.6%。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连续七年位居世界第一。 60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有色金属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产品销售(主营业务)收入1950年仅有2614

浅谈汽车车身材料及应用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常用汽车车身材料种类及材料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

常用汽车车身材料种类及材料 摘要: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汽车已成为我们身边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那么面对越来越高的油价,我们无法把有限的石油再次利用,有资料表明,在2010年前,汽车数量突破10亿大关。在1990-2020年期间,估计汽车数量将从7亿增加到14亿辆,到2013年石油的储备总量的1/2将被耗尽,如何减少石油的损耗?那么车身材料的轻量化无疑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口。本文详细地论述了车身材料,车身材料应用现状以及车身材料应用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钢板,铝合金,镁合金,工程塑料,高强纤维度复合材料 1.汽车车身材料的种类 1.1钢板 车身结构中有两种类型的钢板:热轧钢板和冷轧钢板。热轧钢板是在 800℃以上的高温下轧制的,它的厚度一般在 1.6~8 mm之间,用于制造汽车上比较厚的零部件,例如车身和横梁;车架、车辆车身内部钢板、底盘零件、底盘大梁等。冷轧钢板是由热轧钢板经过酸洗后冷轧变薄,并经过退火处理得到的(因为滚轧的关系,内部结构变硬,故而实施退火处理使它软化)。他的厚度精度高,厚度为0.4~1.4mm。表面质量好,并且具有良好的可压缩性。 当今的汽车主要使用高强度钢板,从前的高强度钢板,延伸强度虽高于低碳钢板,但延伸率只是后者的50%,所以只适用于形状简单、延伸深度不大的零件。现在的高强度钢板是在低碳钢内加入适当的微量元素,经各种处理轧制而成,其抗拉强度高达420N/mm2,是普通低碳钢板的2~3倍,延伸性能极好,可轧制成很薄的钢板,是车身轻量化的重要材料。到2000年,其用量已上升到50%左右。中国奇瑞汽车公司与宝钢合作,2001年在试制样车上使用的高强度钢用量为262kg,占车身钢板用量的46%,对减重和改进车身性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其品种主要有含磷冷轧钢板、烘烤硬化冷轧钢板、冷轧双相钢和超低碳高强度冷轧钢板等。 ①含磷高强度冷轧钢板:含磷高强度冷轧钢板主要用于车门、顶盖和行李箱盖,也可以用于载货汽车驾驶室的冲压件。主要特点为:具有较高强度,比普通冷轧钢板高15%~25%。良好的强度和塑性平衡,即随着强度的增加,延伸率和应变硬化指数下降甚微,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比普通冷轧钢板提高20%;具有良好的焊点性能。 ②烘烤硬化冷轧钢板:经过冲压、拉延变形及烤漆高温时效处理,屈服强度的以提高。这种简称BH钢板的烘烤硬化钢板,即薄又有足够的强度,是车身外板轻量化的首选材料之一。 ③冷轧双相钢板:具有连续屈服、屈强比低和加工硬化高、兼备高强度及高塑性的特点,如经烤漆后其强度可进一步提高。适用于形状复杂且要求强度高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