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矿物与矿物学

1矿物与矿物学
1矿物与矿物学

1 矿物与矿物学

1-1 什么是矿物?矿物与岩石和矿石区别何在?

1-2 什么是准矿物?它与矿物的本质区别何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何?

1-3 什么是矿物种和变种?金刚石和石墨的成分都是C,它们是否同属一种?

1-4 简述矿物种的命名原则。属于不同晶系的晶体,是否可能属于同一矿物种?铁闪锌矿(Zn, Fe)S应是矿物种还是亚种?矿物名称中词尾为××矿、××石、××玉、××华、××砂分别具有什么含义?

1-5 简述本书采用的矿物分类依据及分类体系。

2 矿物的成因

2-1 简述矿物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

2-2 岩浆作用与火山作用有什么异同? 火山熔岩中的矿物,其粒径远比深成岩中的矿物细小,原因何在?

2-3 为什么在伟晶作用中会形成大量含稀有元素的矿物? 伟晶岩中晶体发育得很大的原因是什么?

2-4 接触交代作用(矽卡岩化)与热变质作用有何异同?

2-5 热液矿床在国民经济上有重要意义,为什么?

2-6 风化作用中只破坏矿物而不形成矿物,这种看法对吗? 试举例证实或驳倒上述论点。2-7 何谓共生、伴生?在一块手标本上有孔雀石和蓝铜矿,还有黄铜矿,它们之间的共生、伴生关系如何?

2-8 何谓假像和副象?它们的存在分别说明什么?

2-9 何谓矿物的标型特征?矿物的主要有哪些方面的标型特征?这些标型特征间有无内在联系?试以正文中提到的镁铝榴石为例说明之。

2-10 简述矿物包裹体的成因和物理状态分类。

3 矿物的宏观鉴定特征

3-1 比较同一种矿物的理想晶体形态和实际晶体的异同。

3-2 何谓晶体习性?象石英、电气石、绿柱石等柱状习性的中级晶族晶体,为什么总是沿c 轴方向延伸?中级晶族晶体若呈板状或片状习性,它们通常应平行于晶体的什么方向延展?

3-3 矿物单体和集合体经常呈哪些形态?如何集合体中的单体形态?

3-4 为什么鲕状集合体不能称为粒状集合体?

3-5 结核体和分泌体在成因上有何不同?

3-6 为什么在方解石的隐晶集合体—石钟乳断面上经常能看到放射状的方解石晶体?

3-7 何谓矿物的自色、它色和假色?简述矿物颜色产生的机制。

3-8 何谓条痕色?简述矿物颜色、条痕、透明度、光泽之间的关系?

3-9 孔雀石的孔雀绿色、含铁闪锌矿(Zn,Fe)S的黑褐色、含有细分散赤铁矿的石英的红色、以及透明方解石在裂隙附近呈现的五颜六色属于自色、他色和假色中的哪一类颜色?

3-10 何谓荧光,何谓磷光?举三种具有发光性的矿物,并说明其发光的颜色。

3-11 何谓矿物的密度和相对密度?决定矿物密度的因素有哪些?肉眼鉴定中相对密度如何分级?

3-12 在石英中含有大量赤铁矿(Fe2O3)微粒,石英的比重是否因而加大?如果含的是无数小气

泡,其比重是否因而减小?通过这两事例,你认为精确测定矿物比重难在何处?

3-13 何谓相对硬度和绝对硬度?摩氏硬度属哪—类硬度?它如何分级?

3-14 影响矿物硬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较准确获得矿物的硬度?

3-15 解理与裂开有何异同?在手标本上如何区分?并简述解理产生的各种原因。

3-16 在准矿物或准晶体中是否有可能出现解理?为什么?

3-17 在一个矿物晶体上如果有解理就不会出现断口,对吗?为什么?

3-18 萤石(m3m对称型)具有{111}完全解理。试问:①萤石共有几个不同方向的解理面?②在平行萤石晶体的(100)和(111)切面上,分别可见到几个方向的解理缝(解理面在切面上的迹线)?

3-19 根据实际资料,晶体的解理面总是平行于那些米氏指数值很小(绝大多数为1和0)的晶面。其原因何在?

3-20 具有磁性的矿物其成分有何特点?CuSO4·5H2O有无磁性(提示:先写出Cu2+的电子层结构,再分析有无磁性)?

3-21 各向异性和对称性是晶体的两项基本性质。它们不仅表现在晶体结构中和外形上,也体现在晶体的物理性质中。试举两个物理性质具有明显异向性和对称性的实际矿物晶体的例子。

3-22 矿物的物理性质是矿物结构的外在反映,不同晶格类型晶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差异明显。

简述矿物晶格类型与物理性质的关系。

4 矿物的化学组成

4-1 举例说明什么是聚集元素和分散元素?什么是亲硫元素和亲氧元素?

4-2 胶体矿物在组成、形态、物理性质和成因上有何特点?胶体矿物应属于矿物还是准矿物?4-3 矿物中的水有几种形式,在晶体化学式中如何表示?

4-4 结晶水和其它存在形式的水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说沸石水和层间水是介于结晶水和吸附水之间的一种水?

4-5 从以下矿物的结构式中你能得到关于矿物晶体化学上的什么信息?①红柱石AlⅥAlⅤ[SiO4]O、蓝晶石AlⅥAlⅥ[SiO4]O和矽线石AlⅥ[AlⅣSiO5];②黑钨矿(Fe, Mn)WO4和白钨矿Ca[WO4];③褐帘石(Ca,Ce,Y)2(Fe2+,Fe3+)(Al,Fe3+)2[SiO4][Si2O7]O(OH)。

4-6 计算分子式:顽火辉石,通式为R2[Si2O6]

氧化物重量百分数分子量分子数=重量

百分数/分子量氧原子数阳离子数以6个氧为基础的

阳离子数

SiO254.47 TiO20.06 Al2O3 3.88 FeO 7.34 MnO 0.24 MgO 38.82 CaO 0.78 Na2O 0.41 K2O 0.04 P2O50.01

5 自然元素矿物

5-1 那些元素可以形成自然元素矿物? 它们是如何分类的?

5-2 简述自然金属、半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矿物的晶体化学特征与其形态和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

5-3 本大类哪些矿物能在漂砂中保存并富集?它们各有何特点?

5-4 自然元素矿物中包括金属互化物矿物,它们与类质同像混晶有何本质区别?与黄铜矿等一般的复化合物又有何根本不同?

5-5 As、Sb和Bi可形成自然半金属元素矿物。根据化学知识,你认为它们在物理性质上应表现出怎样的特征?

5-6 为什么自然界中金、铂以自然元素状态存在最为稳定,而钾、钠则不形成自然元素矿物?

5-7 在自然金中, Ag可完全类质同象替代Au, 而Cu仅能部分替代, 为什么?

5-8 试以金刚石和石墨为例, 说明同质多象的概念,并说明两者在形态和物理性质上差异显著的原因。

5-9 为什么自然金、自然铜无解理?

6 卤化物矿物

6-1 简述萤石型结构和反萤石型结构的特点。为什么萤石会产生{111}解理?其颜色多变的原因是什么?

6-2 从萤石、石盐的成分和结构,分析两者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说明原因。例如二者均透明、玻璃光泽、性脆等与晶格类型有什么关系?萤石硬度较大,溶解度较小,与阴离子的电价半径有何联系?二者的晶形和解理又有何异同?

6-3 钾和钠两元素在地壳中的克拉克值近似,都可形成典型的化学沉积的氯化物矿物,但在自然界钾石盐的分布远较石盐为少,为什么?

6-4 石盐常呈漏斗状骸晶,它是怎样形成的?

7 硫化物及类似化合物矿物

7-1 简述单硫化物、复硫化物和硫盐的划分依据以及它们在成分和物理性质方面的异同点。

7-2 本大类矿物光泽强(金刚-金属光泽)、一般硬度低、比重较大、溶解度较小,容易被氧化,试从其成分、晶格类型特点加以简单地解释。

7-3 列出下列三部分硫化物(金刚光泽者、金属彩色者、锡白-铅灰钢灰色者)的名称、成分和颜色。

7-4 哪些硫化物矿物硬度大于5.5?哪些硫化物矿物硬度小于2.5?

7-5 为什么在黑色地层中(包括煤层中)容易出现硫化物,而在红色地层中只能看见硫酸盐(如石膏CaSO4·2H2O)?

7-6 说明方铅矿和闪锌矿分别具有{100}和{110}完全解理的原因。

7-7 以闪锌矿为例, 说明类质同象的概念。为什么说含铁闪锌矿可以作为“地质温度计”? 7-8 对比金刚石、闪锌矿、黄铜矿的晶体结构的异同。

7-9 全面比较辉锑矿和辉铋矿的异同, 为何均呈柱状习性和{010}完全解理? 辉锑矿的晶面上有些什么现象?用什么简便的化学方法将其区别?

7-10 简述辉锑矿、辉钼矿的结构特征。

7-11 NaCl型结构的特点, 石盐、方铅矿和黄铁矿均具有NaCl型结构特征,比较它们在对称、解理和硬度的异同,并说明原因。

7-12 为什么在矿床氧化带由于地下水的活动,常形成铜的次生硫化物,而不形成铁、锰、铅、锌的硫化物?

7-13 硫化物主要形成于哪些地质作用中?哪些硫化物矿物可作为标型矿物?

7-14 简述下列硫化物矿物的氧化分解过程以及主要的次生矿物:方铅矿、闪锌矿、辉钼矿、黄铜矿、黄铁矿、毒砂

7-15 如何区别下列三组外观相似矿物?①辉铜矿和黝铜矿;②自然硫、雄黄、雌黄和辰砂;

③自然金、黄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和毒砂

8 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矿物

8-1 试比较氧化物与硫化物的成分(分别对比阴离子和阳离子的电价、半径、电负性、在氧化环境中的变化)、晶格类型、物理性质和成因特点。

8-2 简述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的主要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及成因产状。

8-3 试比较不同离子类型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

8-4 氧化物矿物中的简单氧化物和复氧化物是否与硫化物矿物中的单硫化物和对硫化物分别相对应?为什么?

8-5 为什么砂矿中,常有石英、磁铁矿、钛铁矿、金红石、锡石……等氧化物,但很少见到硫化物矿物,即使硬度很大的黄铁矿、毒砂等,也难以出现在砂矿中?

8-6 简述刚玉的结构特征,并说明同属于刚玉型结构的赤铁矿和钛铁矿,与刚玉在物理性质或对称程度上有明显差异的原因。

8-7 说明赤铁矿的形态特征与其成因之间的关系。

8-8 TiO2的三个同质多象变体叫什么矿物?它们在形态特征上有何不同?

8-9 全面比较金红石和锡石的异同。

8-10 SiO2的同质多象变体有哪些?同质多象转变的条件是什么?

8-11 石英族矿物包括哪些矿物种?为何以α-石英在自然界分布最广?石英族矿物比重较小,其原因何在?

8-12 燧石、碧玉、玛瑙、水晶、石髓(玉髓)、蛋白石和石英的关系如何?玛瑙和玉髓都是SiO2的隐晶变种,为什么叫法不同?

8-13 α-石英的晶体上经常出现那些单形?用什么英文符号来表示?左形和右形如何在单形上判断?α-石英的道芬双晶或巴西双晶如何区分?

8-14 钙钛矿的晶体结构特征及其在地幔矿物学中的意义。

8-15 举例说明”尖晶石结构”和”反尖晶石结构”。

8-16 以(钒)钛磁铁矿为例,说明类质同象的分解和矿物的裂开两个概念。

8-17 试根据水镁石的成分和结构, 分析其形态和物理性质特征。

8-18 比较水镁石和辉钼矿、三水铝石和刚玉的晶体结构的异同。

8-19 何谓细分散多矿物集合体?铝土矿、褐铁矿的矿物成分如何? 为什么说铝土矿、褐铁矿不是矿物种的名称?

8-20 举例说明什么叫机械混合物和类质同象混晶。

8-21 褐铁矿即是一种混合物,为什么有时呈立方体晶形?这叫什么现象?

8-22 硬锰矿的集合体经常呈现什么形态?

8-23 请说出铬铁矿、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及钛铁矿这五种矿物的主要区别、各自的产状及形成环境。

8-24 如何区别下列两组外观相似矿物?①金红石和锡石;②黑钨矿与铁闪锌矿、磁铁矿、镜铁矿、铌铁矿

8-25 黑钨矿是什么类质同象系列的中间成分,其两端员组分的矿物名称是什么?黑钨矿主要产于什么条件下?

9 硅酸盐矿物

9-1 试述硅酸盐矿物中几种主要的硅氧骨干形式(并以图表示, 架状的除外)、它们在晶体结构中的堆积特点以及亚类划分依据。

9-2 为什么架状硅氧四面体骨干中必须有铝或铍等离子代替硅才能形成架状硅酸盐?

9-3 何谓铝在硅酸盐中的双重作用?什么因素影响双重作用? 为什么Al3+代替Si4+的数目不超过1/2?试从霞石(Na[AlSiO4])、黄玉(Al2[SiO4]F2)、白云母(KAl2[AlSi3O10](OH))等晶体化学式分析铝在其中起什么作用,并试分析上列三个晶体化学式,判断矿物属何亚类。9-4 组成岛状结构硅酸盐矿物的阳离子有何特点?

9-5 说明岛状结构硅酸盐矿物的形态除三向等状外,还可能出现柱状(如红柱石)或板状(如蓝晶石)形态的原因。

9-6 简述橄榄石族矿物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并说明为什么橄榄石只能形成于SiO2不饱和的岩石中以及橄榄石硬度高,为什么不富集于砂矿中?

9-7 石榴石族矿物的化学组成及其类质同象特点是什么?石榴子石按其成分,分哪两系列,其成分和成因各有何特点?主要矿物种有什么?

9-8 Al2SiO5三种同质多像变体各是什么?各变体中Al的配位数有何异同?这与其形成温度和压力有何联系? 它们在变质岩中分别具有什么地质意义?

9-9 绿帘石的柱体延长方向与其它矿物有何不同?绿帘石晶体结构中有几种硅氧骨干(从晶体化学式分析)?

9-10 环状结构硅酸盐矿物一向延伸的形态特征与其结构有何联系?

9-11 简述绿柱石的结构特征,并说明绿柱石为何有六方柱状形态?并有较大硬度、相对密度不大?大阳离子Rb+、Cs+、K+和水分子H2O等在绿柱石中占据什么位置?

9-12 说明电气石族矿物中的类质同像系列及电气石颜色的变化及其成因产状之间的关系。9-13 简述辉石族和角闪石族矿物在成分、结构、物理性质和成因上的异同,并分析原因。9-14 岛状、环状、链状结构硅酸盐均有柱状物(例如红柱石、蓝晶石、绿柱石、电气石、透辉石、透闪石),试分析上述矿物的习性与晶体结构的关系。

9-15 普通辉石和普通角闪石的成分有何特点?从成分上,它们可以看成由哪些辉石或角闪石演化而来?在成分上要作哪些改变?

9-16 什么是石棉?你知道哪些矿物可形成石棉?

9-17 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的结构特点,解释层状硅酸盐矿物中“结构单元层”的涵义,并举例说明层状结构硅酸盐的主要结构类型。

9-18 举例说明何谓“二八面体型”和“三八面体型”结构。

9-19 对比滑石(叶腊石)、高岭石(蛇纹石)、云母、绿泥石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9-20 蒙脱石族矿物为什么具有阳离子交换性和晶格可膨胀性?蛭石烧之膨胀的原因是什么?

9-21 何谓粘土矿物?它们有哪些特殊性质?有效鉴定粘土矿物的方法有哪些?

9-22 架状硅酸盐中的Al3+起什么作用?架状结构硅酸盐除个别为铍、硼硅酸盐外,均为铝硅酸盐,为什么?能否由四价或高于四价的阳离子部分地置换硅氧四面体中的硅以构成架状结构硅酸盐?为什么?

9-23 根据晶体结构的基本特征,简述架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在化学组成和某些物理性质(如颜

色,比重、硬度等)方面的共同特征。

9-24 结合长石族矿物中硅氧四面体中硅、铝的分布说明有序-无序的概念。

9-25 组成长石族矿物的主要阳离子有哪些?长石族矿物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长石族矿物的主要双晶有哪些?

9-26 何谓似长石?其成分与碱性长石有何异同?其成因产状有何特点?

9-27 白榴石为什么呈现石榴石晶形的假象?

9-28 沸石族矿物的结构和性质有何特殊之处?与长石族矿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9-29 如何区分下列各组相似矿物?①锆石、锡石和金红石;②橄榄石、绿帘石;③石榴石和符山石;④绿柱石、磷灰石、电气石和黄玉;⑤角闪石族和辉石族;⑥透闪石和硅灰石

9-30 如何区分下列各组相似矿物?①叶蜡石和滑石;②蛭石、黑云母和金云母;③蒙脱石和高岭石;④蔷薇辉石和菱锰矿;⑤正长石、微斜长石、斜长石;⑥钠长石和锂辉石;

⑦霞石和石英

10 其他含氧盐矿物

10-1 硼酸盐在结构上与硅酸盐有何相似之处和差别?为什么硼酸盐矿物种类较多?

10-2 硼酸盐矿物中,其[BO3]3-三角形络阴离子可以通过共用角顶O2-的方式相互连结成如[B2O5]4-双三角形、[B3O6]3-三联环等复杂形式的络阴离子,但碳酸盐和硝酸盐矿物中,其三角形络阴离子总是孤立存在的,为什么?

10-3 为什么磷酸盐分布广而砷酸盐和钒酸盐只分布于风化壳中?

10-4 为什么砷酸盐、铬酸盐、硫酸盐常在地表形成?在还原条件下,As、Cr、S倾向于呈何种价态?出现在什么矿物中?

10-5 P、As、V均为元素周期表上第V族的元素,它们与O2-结合成的[PO4]3-、[AsO4]3-、[VO4]3-四面体络阴离子(但V5+和O2-还可结合成诸如[VO5]5-四方锥等其它形式的络阴离子)的性质极为相似,它们与金属阳离子化合而成的磷酸盐、砷酸盐和钒酸盐矿物也有很多共同的特性,在矿物学上通常将这三类含氧盐归为一类。Mo6+与O2-结合形成[MoO4]2-四面体络阴离子。根据与上述类似的考虑,你认为相应的钼酸盐矿物应与哪类含氧盐矿物性质相似而两者可被归为一类?为什么?

10-6 从晶体结构分析铜铀云母和钙铀云母的四方板状或鳞片状晶形及平行{001}的极完全解理。它们形成于什么条件下。

10-7 硫酸盐、钨酸盐、钼酸盐、磷酸盐、砷酸盐等矿物晶体结构中的四面体络阴离子尽是孤立存在而从不连成复杂的络阴离子,为什么?

10-8 硫在自然界可出现哪些不同价态的矿物,各自的代表矿物是什么?它们的形成条件有哪些差异?

10-9 石膏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样转变为硬石膏的?两者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在地表很少见到硬石膏?

10-10 在金属矿床氧化带和内陆盐湖中见到的硫酸盐在阳离子成分上各有何特点?

10-11 说明方解石-文石族矿物中的类质同象和同质多象现象?

10-12 从晶体结构角度说明为什么文石的相对密度比方解石大?

10-13 方解石和白云石的结构类型相同, 为何对称上有差异?

10-14 方解石常见有什么样的形态?其形态与生成环境有何关系?

10-15 孔雀石、蓝铜矿产于什么条件之下?二者是如何转变的?

10-16 如何区分下列各组相似矿物:①磷灰石、绿柱石、天河石;②方解石、文石、菱镁矿、白云石、重晶石、石膏、斜长石和石英;③硼镁铁矿、黑电气石和普通角闪石。

《结晶学与矿物学》思考题

《结晶学与矿物学》思考题 绪论 1、什么是矿物?矿物与岩石、矿石的区别? 2、什么是晶体?晶体与非晶体有何本质区别? 3、判别下列物质中哪些是晶体,哪些是非晶体?哪些是矿物,哪些不是矿物? 冰糖金刚石沥青水晶 玻璃水空气方解石 4、为什么要学习矿物学? 第一篇 第一章 1、网面密度大的面网,其面网间距也大,这种说法对不对?试画简图加以定性的说明。 2、为什么晶体被面网密度较大的晶面所包围? 3、为什么形态各异的同种晶体,其对应晶面夹角恒等? 4、为什么晶体具有均一性和异向性? 5、为什么晶体具有一定的熔点?试举例说明之 6、从能量的角度说明晶体的稳定性 7、晶体与非晶体在内部结构和基本性质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8、什么是晶体构造中的相当点?下图是石墨(C)晶体构造中的碳原子层,黑圆点代表碳 原子的中心位置。找出点m的所有相当点,并画出平行四边形(二维格子——面网)的形状。再找出点A的相当点,用另外的颜色画出平行四边形的形状。比较两次画出的平行四边形的形状和大小是否相同。 第二章 1、对称的概念?晶体的对称与其他物体的对称有何本质区别? 2、什么是对称面、对称中心、对称轴及旋转反伸轴? 3、为什么晶体上不可能存在L5及高于六次的对称轴? 4、怎样划分晶族与晶系?下列对称型各属何晶族与晶系? L2PC 3L23PC L44L25PC L66L27PC C 3L44L36L29PC L33L2L33L23PC 3L24L33PC

5、中级晶族的晶体上,若有L2与高次轴并存,一定是彼此垂直而不能斜交,为什么? 第三章 1、为什么在实际晶体上,同一单形的各个晶面性质相同?在理想发育的晶体上同一单形的 各个晶面同形等大? 2、怎样区别八面体、四方双锥、斜方双锥? 3、五角十二面体和菱形十二面体与三根彼此垂直的L4(或L2)的空间交截关系有何异同? 4、四角三八面体与三根彼此垂直的L4(或L2)相交的特点? 5、菱面体与三方双锥都是六个晶面,他们之间的区别何在? 6、在四十七种几何单形中,下列单形能否相聚 八面体与四方柱六方柱与菱面体五角十二面体与平行双面三方双锥与六方柱斜方柱与四方柱三方单锥与单面 第四章 1、晶体定向的定义? 2、晶体定向的原则,各晶系晶体定向的方法及晶体常数特点? 3、何谓晶面的米氏符号?某晶面与X、Y、Z轴上的截距系数分别为2、2、4,请写出此晶 面的米氏符号。 4、在某等轴晶系的晶体上,某晶面与X、Y、Z轴上的截距分别为2.5mm,5mm,∞,试 写出此晶面的米氏符号 5、为什么四方晶系及三、六方晶系晶体的轴单位具有a=b≠c的特征? 6、下列晶面,哪些属于[001]晶带,哪些属于[010]晶带,哪些晶面为[001]与[010]二晶带共 有? (100)、(010)、(001)、(001)、(100)、(010)、(110)、(110)、(011)、(011)、(101)、(101)、(110)、(110)、(101)、(101)、(011)、(011) 7、{111}在等轴、四方、斜方、单斜(L2PC对称型)和三斜晶系中分别代表什么单形? 8、判断晶面与晶面、晶面与晶棱,晶棱与晶棱之间的空间关系(平行、垂直或斜交) (1)等轴晶系、四方晶系及斜方晶系: (001)与[001];(010)与[001];[001]与[110];(110)与(010)。 (2)单斜晶系晶体 (001)与[001];(001)与(100);[100]与[001];(100)与(010)。 (3)三、六方晶系晶体 (1010)与(0001);(1010)与(1120);(1010)与(1011);(0001)与(1120)。 9、写出各晶系常见单形及形号,并总结、归纳以下形号在各晶系中各代表什么单形? {100}、{110}、{111}、{1011} {1010} {1120} {1121} 第五章 1、双晶的定义。 2、双晶与平行连生的区别? 3、双晶面、双晶轴、接合面的涵义及其空间方位的表示方法? 4、双晶面为什么不能平行晶体的对称面? 5、双晶轴为什么不能平行晶体的偶次对称轴? 6、斜长石(C)可以有卡式律双晶和钠长石律双晶,为什么正长石(L2PC)只有卡式律双 晶,而没有钠长石律双晶? 第二篇 第一章

地质学生活中的矿物

生活中的矿物 地质学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外动力地质作用造成的各种奇观,最惊心动魄的是板块运动产生的各种地质灾害,最引人入胜的是那一块块化石后蕴藏的奇异故事,但是地质学中最贴近生活的则非矿物与岩石学莫属了。 大家都知道许多珠宝是矿石,但是大家了解自己身边都有什么样的矿物吗?爱美的女生可能要惊诧了,怎么化妆品里居然含有这些矿石?居然我们的食物里也有许多想不到的矿物?原来颜料是由这些矿物组成的…….看完这篇文章,你就会知道原来矿物在生活中有多么大的用处,联系它们的性质想想我们就会感叹各种矿物在生活中用得那是理所当然啊。 本文将会从以下四个方面讲述矿物与生活的故事: 1.矿物与化妆品 2.矿物颜料 3.矿物与食物及饰品 4.矿石岩石与建筑 读者莫急,看我如何从矿物与生活千丝万缕的联系中抽丝剥茧,理出一些头绪给您娓娓道来,一定能开启你发现的眼睛,于生活点点滴滴处体会地质学的奥妙,发现更多你身边的地质学。 你抹的是矿物? 粉底、唇膏、面膜……假若谈论这些,化妆品控们肯定能说的头头是道。滑石、云母、碧玺、蒙脱石……对于矿物爱好者,这些也已经为其熟知。可是,当化妆品遭遇矿物,这场奇妙的碰撞,你看清楚了吗? 每日涂涂抹抹的时候,你可曾想到深山老林里各种各样的石头?矿物和化妆品的联系,可以同人类爱美的历史一起追溯到6000多年前的古埃及。最早的化妆品发明者就是古埃及人,他们将香料和油脂混合起来涂抹身体,用于朝圣和尸体的防腐。绿色的孔雀石和蓝色的青金石也被他们磨成粉末,做成眼影用于打扮。(参见下一节:矿物颜料)从古至今,矿物成分一直就是化妆品的重要原料。 在化妆品中,最常用到的矿物原料就是滑石粉,细致研磨的滑石粉是粉底(图1)的主要原料之一。滑石一般呈纤维状或叶片状外观,手感十分柔软滑腻,它的质地极其柔软,添入化妆品中可以使质地更加细腻。除了化妆品,滑石粉也常常被用来作为婴儿爽身粉的主要原料。 图1 图2 滑石(图2)是一种常见的硅酸盐矿物,化学组成为Mg 3Si 4 O 10 (OH) 2 。在摩氏 硬度计中,滑石的硬度为1,是已知最软的矿物。滑石的颜色有白色、暗绿色、

地质学与地貌学重点

地质学与地貌学重点

————————————————————————————————作者: ————————————————————————————————日期: ?

地质学与地貌学 一、名词解释 1.矿物:是天然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绝大多数为晶质固态的无机物,稳定于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 2.原生矿物:指在内生条件下的造岩作用和成矿作用过程中,同所形成的岩石或矿石同时期形成的矿物,其具有的化学组成和结晶构造均未改变。 3.次生矿物:在岩石或矿石形成之后,其中的矿物遭受化学变化而改造成的新生矿物,其化学组成和构造都经过改变而不同于原生矿物。 4.类质同象(同晶置换):晶体中某种质点被类似质点所顶替(置换或取代)而能保持原有晶体构造类型,之稍微改变其晶格常数的现象。 5.造岩矿物:构成岩石主要成分的矿物。 6.粘土矿物:组成粘土岩和土壤的主要矿物。 7.斜长石:晶体属三斜晶系的架状结构硅酸盐矿物,晶形呈柱状、厚板状,常为粒状或块状;颜色多呈灰白色,有时微带浅棕、浅蓝及浅红色;硬度6~6.5;相对密度2.61~2.76;玻璃光泽;两组解理。 8.钾长石:也称正长石,属单斜晶系,通常呈肉红色、白色或灰色。密度2.54~2.57g/cm3,比重2.56~2.59g/cm3,硬度6.具有熔点低,熔融间隔时间长,熔融粘度高等特点。 9.基性斜长石/中性斜长石/酸性斜长石:斜长石是由钠长石和钙长石所组成的混合物,二者可按任意比例混合,根据不同比例可分为酸性斜长 石、中性斜长石和基性斜长石。 10.碱性长石:是富含碱金属钾、钠的长石的总称。是钠铝硅酸盐(NaAlSi3O8)和钾铝硅酸盐(KAlSi3O8)的混合物。 11.岩石:是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固态物质,是矿物或岩屑的集合体,有一定的结构、构造和变化规律。 12.岩浆:是形成与地壳深处或上地幔,以硅酸盐为主的高温熔融物质。 13.熔岩:液体喷发物。 14.岩浆作用:是指岩浆的发育运动及其固结成岩的作用。 15.侵入作用:深部岩浆向上运移,侵入周围岩石而为到达地表。 16.火山作用:岩浆喷出地表的作用称为喷出作用。 17.变质作用:地壳中的岩石,当其所处的环境变化时,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等常常也会随之变化,而达到新的平衡关系的过程。 18.岩浆岩:由岩浆冷凝固结而成的岩石。 19.沉积岩: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 20.变质岩: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受构造运动、岩浆活动或地壳内热流变化等内营力影响,使其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而形成的岩石。 21.围岩:因开挖地下硐室,其周围一定范围内对稳定和变形可能产生影响的岩体。 22.侵入岩:是地壳深处的熔融岩浆在造山作用下贯入同期形成的构造空腔内,在深处结晶和冷凝而形成的火成岩。 23.深成岩:岩浆在地下深处(>3000米)缓慢冷却、凝固而生成的全晶质粗粒岩石。 24.浅成岩:又称半深成岩;介于深成岩与火山岩之间,具深成岩与熔岩中间结构的火成岩。 25.不整合:上下两套不同时代地层之间出现过沉积间断或地层缺失的地层接触关系。 26.角度不整合:上覆新地层和下伏老地层产状完全不同,其间有明显的地层缺失和风化剥蚀现象。 27.平行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相互平行,但其间存在一个假整合面。 28.岩层的产状:是指岩层在空间的位置。 29.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30.褶皱构造:层状岩石的一系列波状弯曲而为失去其连续完整的构造称为褶皱构造。 31.断裂构造:岩石受力发生变形,最后是岩层的连续完整性遭到破坏,发生断裂,形成断裂构造。 32.断层:岩层或岩体受力破坏后,破裂面两侧的岩块如果发生了明显的唯一,这种断裂构造叫断层。 33.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 34.剥蚀作用:岩石在风化、流水、冰川、风、波浪和海流等外营力作用下,松散的岩石碎屑从高处向低处移动的过程。 35.风化壳:风化的产物成为一个不连续的薄壳覆盖在基岩上。 36.残积物:岩石风化后在原地残留的物质。 37.球状风化:小岩块的边缘和隅角从多个方向受到温度及水溶液等因素的作用而最先破坏,而且破坏深度较大,久而久之,其棱角逐渐消失,变成环形或椭球形。 38.差异风化: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节理状况不同的岩石共生在仪器,它们抵抗风化的能力不一致,则抗风化能力强的岩石突出,抗风化能力弱的岩石凹入。 39.元素的地质循环:在风化壳发展演变中,各种元素不断迁移,并由一种形态演变为另一种形态。 40.河漫滩二元结构:上层为细砂、粘土等河漫滩相冲积物,下层为粗砂、砾石等河床相冲积物的结构。 41.牛轭湖:弯曲河道因弯曲过度,发生裁弯取直,原来的河道被废弃所留下的部分。 42.下切侵蚀:又称下蚀,即水流垂直地面向下的侵蚀,其结果是加深河床或钩床。 43.溯源侵蚀:河流或沟谷发育过程中,上有源头侵蚀后退的现象。 44.向旁侵蚀:又称侧蚀,即河水冲刷河床两侧及谷坡,使河床左右迁徙,谷坡后退,河床及谷底加宽。 45.平衡剖面:河床的侵蚀和堆积达到了平衡状态,河床的纵剖面将呈现一条圆滑均夷的曲线。 46.河流袭夺:分水岭迁移的结果,导致分水岭一坡的河流夺取另一坡河流的上游段。 47.承压水:充满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 48.矿物度:地下水所含各种离子分子和化合物总量,称为总矿化度。以每升水所含克数(g/L)表示。 49.矿泉水:矿泉水是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经人工揭露的、未受污染的地下矿水;矿泉水是在地层深部循环形成的。 50.上层滞水:是指包气带内局部隔水层之上积聚的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51.潜水: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的含水层中的水。 52.孔隙水:赋存于松散沉积物孔隙中的地下水。 53.岩石透水性:指岩石允许水透过的能力。 54.可溶性岩石: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 55.风沙流:含有沙粒运动的气流。 56.风积物:经过搬运在堆积的物质。 57.土地沙漠化: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结晶学及矿物学试题及答案

考试课程名称:结晶学学时: 40学时 考试方式:开卷、闭卷、笔试、口试、其它 考试内容: 一、填空题(每空分,共10分) 1.晶体的对称不仅体现在上,同时也体现在上。 2.中级晶族中,L2与高次轴的关系为。 3.下面的对称型国际符号对应晶系分别为:23为晶系,32为晶系,mm2为晶系,6mm为晶系。 4.金刚石晶体的空间群国际符号为Fd3m,其中F表示,d表示,根据其空间群符号可知金刚石属于晶系,其宏观对称型的全面符号为。 5.正长石通常发育双晶,斜长石发育双晶。 6.晶体中的化学键可以分为、、、和等五种。 7.最紧密堆积原理适用于晶格和晶格的晶体。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前4题为单选) 1.对于同一种晶体而言,一般说来大晶体的晶面数与小晶体的晶面数,哪个更多() A、大晶体的 B、小晶体的 C、一样多 D、以上均错误 2. 类质同象中,决定对角线法则的最主要因素是:() A、离子类型和键型 B、原子或离子半径 C、温度 D、压力 3. 具有L i 4和L i 6的晶体的共同点是:() A、有L2 B、无P C、无C D、有垂直的P 4.关于布拉维法则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际晶体的晶面往往平行于面网密度大的面网 B、面网密度越大,与之平行的晶面越重要

C、面网密度越大,与之平行的晶面生长越快 D、面网密度越大,与之平行的晶面生长越慢 5.可以与四面体相聚的单形有() A、四面体 B、立方体 C、八面体 D、四方柱 E、斜方双锥 6.黄铁矿晶体通常自发地生长成为立方体外形,这种现象说明晶体具有()性质: A、自限性 B、均一性 C、异向性 D、对称性 7.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有:() A、准晶体具有近程规律 B、非晶体具有远程规律 C、准晶体具有远程规律 D、非晶体具有近程规律 8.某晶面在X、Y、Z轴上截距相等,该晶面可能的晶面符号有() A、(hhl) B、(hkl) C、(1011) D、(hh h2l) 9.同一晶带的晶面的极射赤平投影点可能出现的位置有() A、基圆上 B、直径上 C、大圆弧上 D、小圆弧上 10.关于有序-无序现象说法正确的有() A、有序-无序是一种特殊的类质同象 B、形成的温度越高晶体越有序 C、形成的温度越高晶体越无序 D、有序-无序是一种特殊的同质多象 三、名词解释(5个,每个2分,共10分) 1.平行六面体 2.晶体对称定律 3.空间群 4.双晶律 5.多型 四、问答题(29分) 1.石盐(NaCl)晶体的空间群为Fm3m,请在石盐晶体结构平面示意图(下图a,b)中分别以氯离子和钠离子为研究对象,画出各自的平面格子的最小重复单元。它们的形态相同吗为什么(6分)

结晶学与矿物学名词解释

2、矿物:指地质作用中形成的天然单质和化合物,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稳定于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是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 3、矿物学:是研究矿物的化学成分、内部结构、外表形态、物理性质及其相互关系,并阐明地壳中矿物的形成和变化历史,探讨其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实际用途的科学 4、相当点(晶体结构中的相当点):晶体结构中性质相同、环境相同的几何点。 5、空间格子:由相当点构成的几何图形。 6、网面密度:面网上单位面积的结点数目。 7、网面间距:互相平行的相邻两网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8、晶格的均一性和异向性:同一晶体的各个部分质点的分布相同,故性质相同是晶体的均一性;同一晶体的不同方向上质点的排列一般不同,故晶体的性质也随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就是晶格的异向性。 9、科塞尔原理:晶体生长过程中,晶面(晶体的最外层面网)是平行向外推移生长的。 10、布拉维法则:实际晶体的晶面是那些网面密度大的晶面。 11、面角恒等定律:成分和结构相同的晶体,其对应晶面间夹角恒等。 12、歪晶:晶体生长时,受外界条件影响而不能按其格子状构造生长,从而形成的偏离理想形态的晶形。 13、晶体的带状构造:晶体的断面上有时可见到的因成分和物理性质差异而表现出来的互相平行的条带,它是晶体生长的科塞尔原理的证据。 14、生长锥:晶体由小长大,许多晶面向外平行推移的轨迹所形成的以晶体中心为顶点的锥状体。 15、非晶质体:内部质点不作格子状排列的物质。 16、晶胞与平行六面体:由三对平行而且相等的面构成的多面体称为平行六面体,它是空间格子的最小单位。而在实际晶体结构中这样划分出来的最小单位就是晶胞。 17、面角:指晶面法线之间的夹角。 18、晶面的极距角(ρ)和晶面的方位角(φ):它们是在晶体的球面投影中,确定晶面的球面投影点(极点)位置的球面坐标。投影轴与晶面法线之间的夹角,即极点与北极N 之间的弧角称为晶面的极距角(ρ),而包含该晶面法线的子午面与零度子午面之间的夹角则称为晶面的方位角(φ)。 19、基圆:投影球与投影面(通过球心的水平面)相交的大圆,它相当于地球的赤道。 20、对称:指物体相同部分有规律的重复。 21、对称要素与对称操作:欲使晶体相同部分有规律的重复所进行的操作称为对称操作,在进行对称操作时所应用的辅助几何要素则称为对称要素。 22、对称面(P):是通过晶体中心的一个假想的平面,它将晶体平分为互为镜像的两个相等部分,相应的对称操作为对此平面的反映。 23、对称轴(Ln):是通过晶体中心的一根假想的直线,当晶体围绕此直线旋转一定的角度后,可使相等部分重复,旋转一周重复的次数称为轴次(n),重复时所旋转的最小角度称为基转角(α),二者之间关系为n=360°/α 24、对称中心(C):对称中心是一个假想的的点,通过此点作任意直线,在此直线上距对称中心等距离的两端有对应的点。 25、旋转反伸轴(Lin):围绕一假想直线,旋转一定角度后,再对此直线上的一个点进行反伸,可使相等部分重复,则此直线为旋转反伸轴。旋转反伸轴常用的是Li4和Li6。 26、晶体对称定律:晶体中没有五次对称轴及高于六次的对称轴。 27、晶体常数:轴率a:b:c和轴角α、β、γ合称为晶体常数。 28、对称型:一个结晶多面体中全部对称要素的总合。

地质学发展简史(精简版)

地质发展简史 1.地质知识积累和地质学的萌芽时期(远古~1450) 岩石和矿物知识的积累 对地质作用的认识 对地球的启蒙认识 中世纪的地质学 2.地质学的奠基时期(1450~1750) 地质哲学思想的初步发展 对化石和地层的认识 岩石学、矿物学和矿床学的发展 3.地质学的形成时期(1750~1840) 地质考察旅行的兴起 水成论和火成论 地质学体系的形成 灾变论和均变论 4.地质学的发展时期(1840~1910) 地层学和古生物学 岩石学、矿物学和矿床学 动力地质学 地槽地台学说和全球地质构造的理论综合 5.20世纪地质学的发展(1910~) 地质学各分支学科的发展 大陆漂移说 地质学的新阶段及板块构造学说 地质学发展史是人类在生产和探索地球奥秘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地球的组成和结构,地球及其生物界演变的规律,特别是地壳和岩石圈运动规律,并为人类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保护环境服务的历史。 人们对地球的认识源远流长。在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原始朴素的地质知识逐渐形成了地质科学的知识体系。根据地质知识发展的程度,并参照其社会文化背景,可将地质学发展史划分为5个时期。①地质知识积累和地质学萌芽时期(远古~1450),以认识的直观和解释的猜测性为主要特征。②地质学奠基时期(1450~1750),其特征是随着自然科学的诞生,地质知识趋向系统化。对地质现象试作理性解释,并逐步建立了观察和推理方法。③地质学形成时期(1750~1840),一方面地质知识得到较全面的概括和总结,另一方面,人们将地质作用、过程和结果联系起来加以思考,给予解释。地质思想、理论和学说十分活跃,由此初步形成了地质学体系。④地质学发展时期(1840~1910),其特征是地质知识和理论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综合分析方法,初步提出了全球性地质发展史的认识。 ⑤20世纪的地质学(1910~),这一时期特点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新的地质学说、地质学理论不断涌现,地质学分支学科之间日益相互渗透,地质学与地球科学的其他学科相互沟通,形成了全球性地质学体系。

习题_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作业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概念解释 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 二、回答题与论述题 1、地貌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内容是什么? 2、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内容是什么? 3、研究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什么? 4、简述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学的相互关系。 5、论述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6、论述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简史。 第二章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的基本问题 一、名次概念解释: 地貌、地貌的形态、地形线、地形面、地形点、谷中谷、地貌的基本形态、地貌的形态组合、地文期、现在地貌、古地貌、地貌与沉积的相关性、气候期、天气与气候、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 二、回答题与论述题 1.什么是地貌形态的基本要素? 2.地貌形态测量包括哪几个方面? 3.为什么要对大小不同的地貌进行分级?共划分了几级?各级的地貌特征是什么? 4.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的什么? 5.什么是顺构造地形?什么是逆构造地形? 6.为什么说地貌形成的动力是内外地质营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7.影响地貌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8.为什么地貌具有分带性? 9.温湿气候带地貌的特点? 10.什么是地貌的年代? 11.岩石和地质构造在地貌形成中有什么作用? 12.如何确定地貌的相对年代? 13.确定地貌地质年代的方法?

第三章风化作用、斜坡重力作用及重力地貌 一、基本概念 风化壳、残积物、滚落、崩塌、倒石锥、滑坡、片流 二、问答题 1、风化壳的分带及各带特征。 2、试述风化壳的类型与古气候的关系。 3、什么是古风化壳? 4、试对比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三者的主要异同和关系。 5、试述风化作用与农业的关系。 6、不同气候带的风化壳有什么不同? 7、风化作用的地质、地貌意义。 8、根据什么指标来判定风化作用阶段? 9、试对比土壤与风化壳的区别。 10、试述斜坡上的动力地质作用。 11、如何区别地滑阶地、泥流阶地与河流阶地? 12、崩塌地貌是怎样形成的?有哪些特征? 第四章陆地水流系统及其地貌 一、基本概念 侵蚀沟、坳谷、冲出锥、洪积扇、泥石流、河谷、侵蚀基准面、侵蚀谷、构造谷、隘谷、障谷、峡谷、河漫滩河谷、裂点、牛轭湖、河流阶地、侵蚀阶地、基座阶地、冲积平原、逆向河、水系、河流袭夺、断头河 二、问答题 1、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哪些主要地貌形态? 2、河谷的发育与新构造运动有什么关系? 3、坡积物与洪积物的地貌标志、沉积特征有何区别? 4、泥石流堆积物与洪积物有何异同? 5、泥石流发生区有何地貌特征?它的形成条件与滑坡有何异同? 6、什么叫裂点?它的地貌意义有哪些? 7、河床相冲积物有哪些主要堆积类型? 8、当自然地理环境发生变化时,冲积物的类型和结构是否随之变化?为什么? 9、河流阶地有哪些主要类型?各有何特征?并用图示? 10、研究阶地水文工程地质有何作用? 11、认识平原冲积物相特征的水文工程地质意义有哪些? 12、确定河流类型的地貌学意义是什么? 13、分析控制水系发展的主要因素。 14、造成分水岭迁移与河流袭夺的主要内、外力地质作用因素有哪些?

《地质学与矿物学》教学大纲

《地质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目的 地质学基础是矿物资源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主要讲授地球的构造、地质作用、矿物、岩石、地质年代、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质图等地质学基础知识。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课程着重培养学生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肉眼鉴定矿物、岩石及判读地形地质图 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为后续“矿山地质学”等专业课程打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课程重点: 1)理解内外力地质作用的概念 2)常见矿物的形态、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及主要鉴定特征 3)常见岩石的结构、构造和岩石的肉眼鉴定方法 4)了解地质年代和地层系统的划分和地质年代表 5)岩层产状、各种地质构造(节理,断层,褶皱)的野外判别及描述方法 6)地形地质图的及其阅读 2.课程难点: 1)各种内外力地质作用的理解 2)矿物中主要物理性质的理解和鉴定 3)地质构造的理解和野外识别 4)地形地质图中地层及各种地质构造的表现 3.能力培养要求: 熟练掌握地质学基础知识,熟悉肉眼鉴定矿物、岩石的方法和常见的岩石、矿物的鉴定特征。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方法,并能给出合理的地质解释;能够熟练阅读和使用地形地质图,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从事地质、采矿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 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 课堂教学(22学时) 1.地壳及地质作用概述(4学时) 1.1 地球及地球的构造 1.2 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 1.3 地壳的物质组成 1.3 地质作用概述 2.矿物(2学时) 2.1 矿物的形态 2.2 矿物的物理性质

2.3 矿物的形成与共生(自学) 2.4 矿物的分类及鉴定 3.岩石(6学时) 3.1 岩浆岩 3.2 沉积岩 3.3 变质岩 4.地质年代及地层系统(2学时) 4.1 确定地质年代的方法 4.2 地质年代及地层系统 4.3 我国地史简述 5.地质构造(4学时) 5.1 岩层的产状及其测定 5.2 岩石变形的力学分析(自学) 5.3 褶皱构造 5.4 断裂构造 5.5 地质构造与成矿的关系 5.6 地质构造对矿山开采的影响(自学) 5.7 大地构造简介 6.地形地质图及其阅读(4学时) 6.1 地形图简介 6.2 矿区(矿床)地形地质图的用途 6.3 矿区(矿床)地形地质图的填绘过程简介 6.4 地形地质图的读图步骤 6.5 不同产状的岩层或地质界面在地形地质图上的表现 6.6 不同地质构造在地形地质图上的表现 6.7 地形地质剖面图及其绘制方法 实验教学(10学时) 1.矿物的物理性质及肉鉴定(2学时) 实验一自然元素,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的肉眼鉴定实验二氧化物、氢氧化物和卤化物的肉眼鉴定 实验三硅酸盐矿物的肉眼鉴定 实验四其它含氧盐矿物的肉眼鉴定 2.常见岩石的肉眼鉴定(2学时) 实验五岩浆岩 实验六沉积岩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复习题-2017》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复习题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1.冰碛物具有( B ) A.颗粒磨圆度好 B.无层理 C.堆积物中含异源小 漂砾 D.细粒粒上保存有光面和擦痕 2.阿尔卑斯山北麓保存有( D ) A.玉木冰期 B.大理冰期 C.埃尔斯特冰期 D.大姑冰期 3.暗河沉积物( D ) A.无崩积、溶蚀残余粘土 B.的沉积相有规律变化 C.可塑造各种典型的河流地貌形态 D.没有二元结构4.地质 历史上曾出现过( B )三次全球性冰川作用 A. S,T,K B. Z,C-P,Q C.Z,P-T,Q D. O,K, E5.新构造运动是指( B ) A.新第三纪以来或第四纪以来发生的构造运动 B.从第三纪开始至现在的构造运动 C.新第三纪 以来和第四纪以来发生的构造运动D.现在仍 在活动的构造运动 6.从河谷的横剖面看,河谷的组成要素有( D ) A.谷麓和谷肩 B.谷缘和谷肩 C.谷缘和谷坡 D.谷底和谷坡 7.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有( C )A.地形坡度及 降水 B. 气候、温度、高度C.温度、 降水和地形 D. 地形起伏及温度高低 8.第四纪采用四分法,其年代界限分别是( C ) A. 0.8Ma,1Ma,12.5 万年,1万年 B. 1.7Ma,1Ma,12.5 万年,1万年 C. 2.5Ma,1Ma,12.5 万年,1万年

D. 3.5Ma,1Ma,12.5 万年,1万年 9.山岳冰川主要分布于( B ) A.中、高纬度高山区B.中、低纬度高山区 C.中、高纬度低山区D.中、低纬度低山区 10.阶地分为( C ) A.内叠阶地、上叠阶地 B.阶地前缘、阶地后缘 C.侵蚀阶地、堆积阶地、基座阶地、埋藏阶地 D.阶面、阶坡11.第四纪最主要特点是( A ) A.人类出现 B.部分地壳活动 C.小规模的冰川活动 D.哺乳动物大量绝灭 12.第四纪地质学是研究距今二三百万年内( D ) A.地层及沉积物 B.生物及气候 C.新构造运动与地壳发展 D.以上全部 13.第四纪一词(Quaternary)是1829 年法国地质学家( B )所创。 A.阿杜努伊 B.德努瓦耶 C.莱伊尔 D.席姆佩尔 14.教材采用的第四纪下限的古地磁年龄依据是( A ) A.松山/高斯极性分界 B.吉尔伯特/高斯极性分界 C. 松山/布容极性分界 D.吉尔伯特/松山极性分界 15. 2014版国际地质年代表规定第四纪下限年龄为( B ) A.0.78Ma B.2.58Ma C. 1.806Ma D. 2.4Ma 16.冰川作用在砾石表面时形成( A ) A.新月形擦口 B. 纺锤状撞痕 C.砸痕 D.泥质胶结物 17.下图砾石概率分布曲线③2 成因属于(D ) A.河流 B. 洪流 C. 风力或海浪 D. 以上成因可能都有

结晶学及矿物学试题及答案

考试课程名称:结晶学学时:40学时 考试方式:开卷、闭卷、笔试、口试、其它 考试内容: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晶体的对称不仅体现在上,同时也体现在上。 2.中级晶族中,L2与高次轴的关系为。 3.下面的对称型国际符号对应晶系分别为:23为晶系,32为晶系,mm2为晶系,6mm为晶系。 4.金刚石晶体的空间群国际符号为Fd3m,其中F表示,d表示,根据其空间群符号可知金刚石属于晶系,其宏观对称型的全面符号为。 5.正长石通常发育双晶,斜长石发育双晶。 6.晶体中的化学键可以分为、、、和等五种。 7.最紧密堆积原理适用于晶格和晶格的晶体。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前4题为单选) 1.对于同一种晶体而言,一般说来大晶体的晶面数与小晶体的晶面数,哪个更多?() A、大晶体的 B、小晶体的 C、一样多 D、以上均错误 2. 类质同象中,决定对角线法则的最主要因素是:() A、离子类型和键型 B、原子或离子半径 C、温度 D、压力 3. 具有L i4和L i6的晶体的共同点是:() A、有L2 B、无P C、无C D、有垂直的P 4.关于布拉维法则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际晶体的晶面往往平行于面网密度大的面网 B、面网密度越大,与之平行的晶面越重要

C、面网密度越大,与之平行的晶面生长越快 D、面网密度越大,与之平行的晶面生长越慢 5.可以与四面体相聚的单形有() A、四面体 B、立方体 C、八面体 D、四方柱 E、斜方双锥 6.黄铁矿晶体通常自发地生长成为立方体外形,这种现象说明晶体具有()性质: A、自限性 B、均一性 C、异向性 D、对称性 7.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有:() A、准晶体具有近程规律 B、非晶体具有远程规律 C、准晶体具有远程规律 D、非晶体具有近程规律 8.某晶面在X、Y、Z轴上截距相等,该晶面可能的晶面符号有() A、(hhl) B、(hkl) C、(1011) D、(hh h2l) 9.同一晶带的晶面的极射赤平投影点可能出现的位置有() A、基圆上 B、直径上 C、大圆弧上 D、小圆弧上 10.关于有序-无序现象说法正确的有() A、有序-无序是一种特殊的类质同象 B、形成的温度越高晶体越有序 C、形成的温度越高晶体越无序 D、有序-无序是一种特殊的同质多象 三、名词解释(5个,每个2分,共10分) 1.平行六面体 2.晶体对称定律 3.空间群 4.双晶律 5.多型 四、问答题(29分) 1.石盐(NaCl)晶体的空间群为Fm3m,请在石盐晶体结构平面示意图(下图a,b)中分别以氯离子和钠离子为研究对象,画出各自的平面格子的最小重复单元。它们的形态相同吗?为什么?(6分)

第四纪地貌学与地质学

一、名词解释 1. 地貌:地球表面形状,指地壳表面由岩石构成的起伏形态。 2. 构造运动:由地球内动力引起的岩石圈地质体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 3. 单面山:指一边极斜一边缓斜的山。 4. 崩解:岩石由大块变成碎块,再渐变成细粒,其形状和大小改变,但化学成分不发生变化。 5. 壶穴:基岩河床中被水流冲磨的深穴。 6. 水系:指某一干流及其支流的组合。 7. 猪背山:形成于岩层倾斜较大的单斜构造上的两坡较陡且近似等长的山脉。 8. 崩塌:把陡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急剧向下倾倒、崩落的现象。 9. 岩坎:基岩河床中由较坚硬的岩石形成的横亘于河床底部突起的 地形。 10. 分水岭:指河流之间把相邻两个水系分开的高地。 11. 流水作用:流水对地表岩石和土壤进行侵蚀,对地表松散物质和它侵蚀的物质以及水溶解的物质进行搬运,最后由于流水动能的减弱又使其搬运物质沉积下来,这些作用统称为流水作用。 12. 地质构造:指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 13. 风成作用:指风以自身的力量和所挟带的砂石对地表岩石、松散沉积物的破坏作用。 14. 风化壳:由残积物构成的分布在陆地表面的不连续薄壳。 二、简述题 1.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意义? ①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在生产实践上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矿产资源勘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环境地质和灾害、农业生产。(可以少写几个方面) ②用研究现代地质作用和现象的方法去了解地质历史时期的地质过程。 2.简述崩塌形成的条件 1)地形条件:坡度陡和坡底相对高度较高。 2)地质条件:岩石中存在节理、断层、地层倾斜和岩性脆弱 3)气候条件:湿冷的气候可使加速岩石风化破碎,加快坡底坍塌形成的时间。

结晶学与矿物学复习题及答案(答案)

名词解释: 1.矿物; 2. 晶体;3荧光与磷光;4面角守恒定律与整数定律;5. 解理、断口;6.硫盐与硫酸盐; 7.自色;8. 假色与他色;9. 类质同象与同质多象;10脆性与延展性;11.有序与无序; 12.双晶与平行连生;13.结晶水、结构水、层间水、沸石水、吸附水;14. 结核体、分泌体; 15. 层状硅酸盐的二八面体型与三八面体型结构;16.点群与空间群;17.解理与裂开;18.对称型与等效点系 20. 单形与聚形. 21矿物的条痕 22、岛状硅酸盐;23、结晶习性24、晶体常数和晶胞参数;25、对称型;26、晶面符号、单形符号;27类质同象;28、配位数与配位多面体;29同质多象;30、层间域;31、层状硅酸盐的四面体片与八面体片32、荧光、磷光;33、发光性;34.一般形、特殊形;35、开形、闭形;36、左形、右形;37正形、负形;38、定形、变形 二.填空题: 1.晶体生长的基本理论是层生长理论,螺旋位错生长理论。 2.实际晶体的晶面常平行网面结点密度最大的面网。中长石的环带结构反映该晶体按 层生长理论机制生长。 3.晶体内部结构特有的对称要素有平移轴,螺旋轴,滑移面。 4.晶体的基本性质主要有:自限性,均一性,异向性,对称型,最小内能,稳定性。 5.{110}单形在等轴晶系中为菱形十二面体单形,在四方晶系中为四方柱单 形,在斜方晶系中为斜方柱单形。 6.六方晶系的晶体常数特点是 a≡b≠c ,α=β=90°γ=120°。 7.石英的晶体常数特点是a≡b≠c ,α=β=90°γ=120°。(三方晶系) 8.写出4种基本的晶体格子类型:原始格子,底心格子,面心格子,体心格子。 9.根据对称要素组合规律,L i6→ L3 +P, L n×L2┴→ L nL2┴ , L n×P∥→ L n nP∥ . 10.最常见的紧密堆积方式是六方最紧密堆积和立方最紧密堆积。 11.等大球最常见的紧密堆积方式是六方最紧密堆积和立方最紧密堆积。 12.自然金属元素矿物中原子的堆积方式为六方最紧密堆积或立方最紧密堆积 13.常见的特殊光泽有珍珠光泽,丝绢光泽,油脂光泽,土状光泽。 14.石棉包括角闪石石棉和蛇纹石石棉两类。 15.下列矿物中可综合利用的类质同象元素:辉钼矿中有 Re铼和铂族元素(Os、Pd、 Ru、Pt);锆石中有 Hf铪;微斜长石中有Rd、Cs ;闪锌矿中有 Cd、In、Ga、Ge 。 16.主要的铁矿石矿物有赤铁矿;磁铁矿;褐铁矿;菱铁矿。 17.主要的铜矿石矿物有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 18.在风化蚀变条件下,角闪石易变成绿泥石;橄榄石易变成蛇纹石 ; 长石易变成高岭石。 19.Al2SiO5的同质多象变体有红柱石,蓝晶石,夕线石。 21.软玉的主要矿物成分是阳起石,透闪石。

《结晶学与矿物学》期末复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结晶学与矿物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并举例: 1晶体与非晶质体 晶体: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平移重复排列形成的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或具 有格子状构造的固体 非晶质体: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不呈规律性重复排列的固体。或:不具有格子状构造的固体 2聚形纹与聚片双晶纹; 聚形纹—由不同单形交替生长形成的,仅见于晶体表面,分布服从晶体的对称性。如 水晶的晶面条纹 聚片双晶纹—双晶结合面的痕迹,晶体内外均可见 3面角守恒定律与布拉为法则 面角守恒定律:成分和结构均相同的所有晶体,对应晶面夹角恒等。如不同形态的石英,其对应晶面的夹角相等 布拉为法则:实际晶体的晶面常常平行于面网密度最大的面网。 4类质同象与同质多象 类质同象:晶体结构中某种质点(原子、离子或分子)被其他类似的质点所代替,仅晶格常数发生不大的变化,而结构型式并不改变的现象,如菱锰矿中的镁被铁代替,结构形式不变 同质多象:同种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形成不同结构的晶体的现象。如CaCO3 在不同条件下可以形成方解石和文石 5双晶与平行连生 双晶:由两个互不平行的同种单体,彼此间按一定的对称关系相互取向而组成的规则连生体。如钠长石的聚片双晶 平行连生:由若干个同种的单晶体,按所有对应的结晶方向(包括各个对应的结晶轴、对称要素、晶面以及晶棱方向)全都相互平行的关系而组成的连生体。平行连生也称平行连晶。如萤石立方体的平行连生 6层状硅酸盐的二八面体型与三八面体型结构 在四面体片与八面体片相匹配中,[SiO4]四面体所组成的六方环范围内有三个八面体与之相适应。当这三个八面体中心位置为二价离子(如Mg2+)占据时,所形成的结构为三八面体型结构;如Mg3[Si4O10](OH)2。若其中充填的为三价离子(如Al3+),则这三个八面体位置将只有两个离子充填,有一个是空着的,这种结构称为二八面体型结构。如 Al2[Si4O10](OH)2 7点群与空间群 点群——晶体外部对称要素的组合。(对称型)32 种空 间群——晶体内部结构所有对称要素的组合。230 种8 解理与裂开 矿物受外力(敲打、挤压等)作用后,沿着一定的结晶方向发生破裂,并能裂出光滑 平面的性质称解理。这些平面称解理面。如方铅矿的立方体完全解理 裂开:晶体在受应力作用下,有时可沿着晶格中除解理以外的特定方向面网发生破裂的非固有特性。如刚玉晶体上的{1011}裂理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 第四纪地质学:是通过对距今二、三百万年以来(第四纪)的沉积、生物、气候、地层、构造运动和地壳发展历史规律进行研究进而恢复第四纪地质历史的一门科学。特点:1、人类的出现和人类文明的发展;2、气候发生了显著的降温,并出现明显的冷暖波动;3、地壳运动异常活跃;4、哺乳动物繁盛时代;5、陆相沉积物广泛发育。主要研究内容1、第四纪气候;2、第四纪生物界;3、第四纪沉积物的研究;4、第四纪构造运动;5、第四 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地貌学:研究地表地貌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和形成发展规律的学科。研究对象:地 球地表形态。研究内容:1、研究地貌形态特征(几何特征和组合规律);2、研究地貌形 成的动力作用,发生发展的过程;3、研究地貌的组成物质,特别是堆积物质的组成物质; 4、研究地貌的形成年代; 5、利用侵蚀和堆积的相关性原理; 6、地貌发生的阶段和规律。 新构造运动:新第三纪(N)以来发生的地壳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的标志:1、地质 表现:新地层的变形与变位;2、地貌标志:直接地貌标志、间接地貌标志;3、沉积物标志:分布、成因类型与岩相、厚度;4、火山活动;5、地震;6、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异常。研究方法: 1、定性法:1)地质法2)地貌法3)历史考古法; 2、定量法:仪器法。 新构造:由新构造运动造成的地层、地貌和构造变形或变位叫做新构造。活动构造: 现今仍在活动的构造。活动断层:近代地质时期(第四纪)和历史时期有过活动,现代正 活动或将来有可能活动的断层。 第四纪地质学、地貌学和新构造运动之间的联系:1、时间上:第四纪研究260万年 以来的现象;地貌的基本形态奠基于新生代;新构造运动开始的时间,新近纪——第四纪。 2、空间上:第四纪堆积物都分布于地表或地下不深处;地貌是地表形态;构造运动控制 地表形态和第四纪堆积物分布。3、成因上: 地貌学的基本原理:是指内力和外力共同作 用的结果。4、研究方法: 三者之间相互关联。5、实践应用: 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青藏 铁路。 第四纪地质和地貌研究的意义:1、理论意义;2、第四纪资源的开发利用;3 、工程 建筑; 4、自然灾害与环境变化研究; 5、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密切 构造地貌:由内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所造成的地表形态。 识别标志:构造面(岩层层面、褶皱面、断层面、侵入岩体表面、侵入岩体与围岩的接触 界面等)与地表面基本一致,就称为构造地貌。 水平岩层构造地貌:由沉积盆地的水平岩层经构造上升受剥蚀形成。(图ppt02第3页)演化过程:1、地壳上升形成构造高原;2、在高原边缘外力剥蚀,形成构造阶地;3、

结晶学及矿物学课后答案汇总

第一章习题 1.晶体与非晶体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准晶体是一种什么物态? 答:晶体和非晶体均为固体,但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晶体是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即晶体的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做周期性重复排列。而非晶体不具有格子构造。晶体具有远程规律和近程规律,非晶体只有近程规律。准晶态也不具有格子构造,即内部质点也没有平移周期,但其内部质点排列具有远程规律。因此,这种物态介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 2.在某一晶体结构中,同种质点都是相当点吗?为什么? 答:晶体结构中的同种质点并不一定都是相当点。因为相当点是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点:a.点的内容相同; b.点的周围环境相同。同种质点只满足了第一个条件,并不一定能够满足第二个条件。因此,晶体结构中的同种质点并不一定都是相当点。 3.从格子构造观点出发,说明晶体的基本性质。 答:晶体具有六个宏观的基本性质,这些性质是受其微观世界特点,即格子构造所决定的。现分别叙述:a.自限性晶体的多面体外形是其格子构造在外形上的直接反映。晶面、晶棱与角顶分别与格子构造中的面网、行列和结点相对应。从而导致了晶体在适当的条件下往往自发地形成几何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b.均一性因为晶体是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在同一晶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化学成分与晶体结构都是相同的,所以晶体的各个部分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也是相同的。 c.异向性同一晶体中,由于内部质点在不同方向上的排布一般是不同的。因此,晶体的性质也随方向的不同有所差异。 d.对称性晶体的格子构造本身就是质点周期性重复排列,这本身就是一种对称性;体现在宏观上就是晶体相同的外形和物理性质在不同的方向上能够有规律地重复出现。 e.最小内能性晶体的格子构造使得其内部质点的排布是质点间引力和斥力达到平衡的结果。无论质点间的距离增大或缩小,都将导致质点的相对势能增加。因此,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晶体比非晶体的内能要小;相对于气体和液体来说,晶体的内能更小。 f.稳定性内能越小越稳定,晶体的稳定性是最小内能性的必然结果。 5.图1-6中,金红石结构中的氧离子分属几套相当点? 答:分属4套相当点. 第二章习题 1.讨论一个晶面在与赤道平面平行、斜交或垂直时,投影点与投影基圆之间的距离关系。 答:根据晶面极射赤平投影的步骤和方法可知:与赤道平面平行的晶面投影点位于基圆的圆心,斜交的晶面投影点位于基圆的内部,直立的晶面投影点位于基圆上。根据这一规律可知,投影点与基圆的距离由远及近顺序分别为与赤道平面平行的晶面、斜交的晶面和垂直的晶面。 2.作立方体、四方柱的各晶面投影,讨论它们的关系。 答:立方体有六个晶面,其极射赤平投影点有六个投影点。四方柱由四个晶面组成,其投影点只有四个。四方柱的四个投影点的分布与立方体直立的四个晶面的投影点位置相同。如果将四方柱顶底面也投影,则立方体与四方柱投影结果一样,由此说明,投影图不能放映晶体的具体形状,只能反映各晶面的夹角情况。 3.已知磷灰石晶体上(见附图),m∧m=60°,m∧r=40°,作其所有晶面的投影,并在投影图中求r∧r=?答:晶面的极射赤平投影点见右图。在吴氏网中,将两个相邻的r晶面投影点旋转到过同一条大圆弧,在这条大圆弧上读取两点之间的刻度即为r∧r=42o。 4.作立方体上所有对称面的极射赤平投影。 5.请证明:在极射赤平投影图中,某晶面投影点与圆心的距离h与该晶面的极距角ρ的关系为:h = rtanρ/2 (r为基圆半径). 请见教材图2-6.在直角三角形OSa中,一直角边长为r,另一直角边为Oa,Oa=h,Oa的对角为ρ/2,根据三角函数关系可得:h = rtag ρ/2. 第三章习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