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供电企业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思考

加强供电企业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思考
加强供电企业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思考

加强供电企业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9-02-27T16:12:18.3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作者:杨子王鹏何作为潘伟方俊程斌杨翼李[导读] 摘要:加强国有企业干部监督,规范国有企业权力运行,是企业自身乃至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社会形象和效益,关系到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安徽合肥 230022

摘要:加强国有企业干部监督,规范国有企业权力运行,是企业自身乃至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社会形象和效益,关系到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在反腐倡廉日趋严峻的新形势下,如何健全机制、强化监督,努力改变当前干部管理中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当前面临的紧要课题。本文就当前供电企业干部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分析有效对策和途径。

关键词:供电企业干部监督管理思考

一、新形势下加强干部监督管理的必要性

1.1加强干部监督管理,是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央明确强调:“以加强干部监督为重点,完善国有企业权力运行制衡机制。”该要求的提出,正是针对国有企业发展新形势的迫切需要。供电企业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承担着广泛而重要的责任。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反腐形势日益严峻,社会监管日益严格,个别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不仅给国家造成了经济损失,而且对企业健康发展带来了一定阻力。因此,必须要把监督制约植于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之内、融入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之中,积极探索干部监督与权力监控的有效途径,促进和保障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2加强干部监督管理,是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举措

国家电网公司提出构建“三化三有”特色惩防体系的具体要求,即以规范和制约权力为核心要素,围绕“思想流、人员流、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五个管理重点,建设企业化、责任化、业务化,预防有方、监督有效、惩治有力的反腐败管理体系和工作系统。加强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正是把惩防体系的建设任务,转变为企业管理标准和员工行为规范,把反腐倡廉建设与生产、经营管理等业务工作有机结合,通过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加强权力制衡力,增强制度约束力,从而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确保干部政治平安、企业和谐稳定。

二、当前干部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监督职能有待强化

纪检监察部门作为企业监督主体,全面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之中,监督范围越来越广,监督渠道越来越多.在执行监督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监督管理和内控机制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特别是落实到基层单位,有的还处于被动参与局面,流于形式、缺乏效力。

2.2监督制度有待完善

当前,针对各级干部的监管体系逐步健全,针对权力运行的风险防控逐步加强,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标准和业务流程不断规范。然而,暴露在物资采购、财务管理、工程建设、营销管理、廉洁自律等方面的问题仍然存在。

三、加强干部监督管理的基本方法

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必须抓住正确行使权力这个关键。制约干部权力运行应体现以下五个方面:

3.1有限有度原则

有权力的人行使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这个“界限”就是国家的法律法规。各级干部必须遵循权力“有限”原则,在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限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力,而不能越其藩篱。

3.2民主集中原则

一个单位有无民主作风,是衡量该单位是否实行现代治理的价值标准。实践证明,民主是最有利于防止由于个人专断而出现决策失误的方式和途径,民主意味着多数人的参与和意见的表达,体现了公平公正、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3.3公开透明原则

知情权是监督权的重要前提,不断增强权力的透明度,扩大职工的知情权,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障。为了取信于民,取信于社会,应进一步扩大公开的范围,加大公开的力度。让权力运行时时处处受到监督,尽可能减少甚至避免“权力寻租”的现象。

四、加强干部监督管理的有效途径

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工作,关键在于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以权力运行为核心,以监督制约为手段,积极构建“预警防范、日常管理、用权制衡、违规惩处、运行保障”五位一体的监督机制,提高干部监督工作质效,增强治理腐败工作能力。

4.1着力职能深化,提升监督聚合力

着力构建“大监督”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审计、工会等部门责权范围内的监督管理作用,密切配合,联合行动,形成党内、行政和群众监督互联、互动、互查的监督机制,形成“职责明确、信息共享、职能互补、整体联动”的监督模式。这样既可以扩大监督范围,减少监督盲区,又有利于实现全方位监督。严格落实“两个责任”,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强化“一岗双责”意识。纪检监察部门作为企业内部监督的主要职能部门,可以采取多种形式,通过设立举报信箱、开展民主测评、建立廉政档案等形式,广泛了解各级干部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执行上级部署、落实民主集中制、遵守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另一方面,加强纪检监察队伍自身建设,配强配齐纪检监察人员力量,通过集约学习、业务培训等,提高业务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4.2着力权力监控,提升监督制衡力

按照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分离原则,对权力适用范围、权限划分、运行程序作出明确规定,做到权利与监督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形成制衡关系,防止权力滥用。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提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把好权力运行关,加强对“三重一大”决策权的监督,建立健全民主集中制度,在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建设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上,严格采取集体研究决定。加强对财务支配权的监督,防止财务管理和审批过程中的权力过于集中问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