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与控制课程标准

电机与控制课程标准
电机与控制课程标准

电机与控制课程标准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电机与控制》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专业

开设时间:第三学期课时数:84

一、课程任务与性质

根据应用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电机与控制》课程任务主要有以下7项。

1、变压器

2、常用低压电器;

3、直流电动机

4、三相异步电动机

5、电动机转速的调节;

6、典型电气控制环节;

7、典型机械设备电气控制系统分析;

《电机与控制》课程是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专业的核心课程;它是将《电机学》、《电力拖动》和《电机控制》等课程有机结合而成的一门课程,是《机床电气控制》、《PLC、变频器及触摸屏综合技术应用》的前修课程,在整个专业培养目标中起着承前启后和桥梁的作用;是理论和实践性一体化的课程;在第三学期开设,约84课时。二、学习目标

(一)专业能力

1.知道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2.能使用电工工具拆装交、直流电机。

3.能够分析电动机常用的起动、制动、调速方法及工作特点。

4.认识低压电器的作用、结构、主要参数、使用方法,了解各种新型低压电器。

6.会读懂电力拖动基本控制线路,能够分析控制工作过程。

7.会应用常用电工工具对电机电气控制故障进行判断、分析、检查,并且能够使用正确方法将故障排除。

(二)方法能力

1.具有独立进行电气控制系统分析和评估的能力;

2.具有获取、分析、归纳、交流、使用信息和新技术的能力;3.具有自学能力、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具有综合运用知识与技术从事程度较复杂的技术工作的能力;5.具有合理利用与支配资源的能力;

6.具备电气安全操作的能力。

(三)社会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具有团队意识及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3.具有沟通与交流能力;

4.具有计划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课程内容

四、教学设计说明

(一)教学总体思路

《电机与控制》课程分为7个教学模块,从变压器到低压电器的基本原理,再从直流电机到三相异步电机的基本理论最后到感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气控制原理,教学内容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单到综合,循序渐进。每个教学模块又分为若干个教学项目,通过教学项目学习相关的知识内容,然后实施任务,理论联系实际。《电机与控制》课程是项目教学法,是“教、学、做”的实施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综合能力,每个教学模块都安排了综合实训项目。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了明显提高。

本课程的教学工作可以在“实训中心”的“电工维修实训室”进行。

(二)分单元教学设计

五、考核方式建议

学生、教师共同参与评价,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针对每个实训任务的评价,采用过程考核,课程结束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结果考核,考核采用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课程总成绩由平时成绩、技能考核与理论考试三部分组成。分数比例宜为30:30:40。技能的分数宜以18分为合格,理论分数宜以24分为合格,如果有一项达不到要求,视为该科成绩不合格。理论考核应以以下内容为主:涉及事实、概念以及理解、原理方面的“陈述性知识”。如:

1.三相异步电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2.电动机常用的起动、制动、调速方法及工作特点;

3.车床的电气控制电路的分析

4.三相变压器的结构原理与并列运行;

5.电气控制电路的故障检修步骤和方法;

实践考核以实际考操作技能为主,每完成一个学习单元评定一次成绩。成绩的评定应包括以下内容:

(1)操作技能的完成情况;

(2)操作规程执行情况;

(3)现场的布置情况;

(4)工作态度;

(5)团队协作精神;

(6)考勤。

实践考核每一单元都应有成绩评定,由各“单元成绩×权值”综合为操作技能过程考核成绩。

单元成绩评定标准如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