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拟卷六

2020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拟卷六
2020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拟卷六

2020年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六

一.单项选择题

1、期末考试一结束,教务主任就召开高二年级全体师生会议。会上,主任对在这次“无监考考试”中自觉遵守考试纪律的高二(3)班的50名学生提出表扬。这对其他班级的学生而言是一种()

A.正强化 B.负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强化

2、在英文阅读中遇到生词时。教师一般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猜测词义,而不是急于查字典。这体现了知觉的()

A.整体性

B.理解性

C.选择性

D.恒常性

3、教师授课时,通过板书的字体、颜色以及讲话的语音、语速等来吸引学生的()

A.有意后注意

B.无意后注意

C.有意注意

D.无意注意

4、学生学完汉语拼音后,学习英语单词发音感觉比较困难。其中,汉语拼音对英语单词的学习的影响属于()

A.正迁移

B.负迁移

C.一般迁移

D.逆向迁移

5、我国现行的学制是()

A.双轨学制

B.单轨学制

C.综合学制

D.分支型学制

6、我国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内容是()

A.“六艺”

B.“七艺”

C.《四书》《五经》

D.《论语》

7、提出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认为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发展个性,增进他们个人价值的教育观点是()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形式教育论

D.实质教育

8、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

A.教育具有社会性

B.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C.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D.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

9、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从根本上制约于一定社会的()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政治、经济制度

C.哲学、文化传统

D.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10、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前提和基础是()

A.以解和研究学生

B.培养和组织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协调各方面对学生要求

11、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其教育名著《爱弥儿》中系统的阐述的教育思想是()

A.审视教育

B.自然教育

C.和谐教育

D.武士教育

12、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人员,而是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的社会是()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3、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这体现了人的发展的()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14、我们常用“孟母三迁”的故事来说明那种因素的教育意义?()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15、班级授课制的明显缺陷是()

A.不利于传授系统的知识

B.不利于因材施教

C.不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促进

D.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二、辨析题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能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

2、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遗传、环境、教育和教学。

3、赫尔巴特继承和弘扬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的精华,猛烈地批判了旧教育的理念与做法,并在教育界首次将其称之为“传统教育”这就是“传统教育”概念的由来。他还系统阐述了新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新的教育实践,后来,人们把传统教育相对立的以杜威为代表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称之为“现代教育”。

4、练习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思想理念,并促进他们的智能与品德发展的方法。

5、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它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任何感觉的产生,都需要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刺激物。二是感觉器官。

三、简答题

1、心理辅导的理性→情绪疗法

2、抑郁症

3、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

4、课堂管理的原则

5、课外活动组织管理的要求

四、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有关理论进行简要评析。

我国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在20世纪30年代曾提出过“教育救国”的理论。他认为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当时农民存在贫、愚、弱、私四大病害,只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仁人志士深入到广大农村推行相应的四种教育,即生计教育、文艺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这样就可以克服上述四大病害,中国自然就富强了。但实践证明,这种设想只是善良的愿望,并未成功,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教育救国”,唤来唤去还是一句空话。

2、李明学习非常用功,平时各科成绩都还不错,但每逢大考前他就非常紧张、烦躁、害怕,前一天晚上睡不好觉,第二天进入考场头脑就一片空白,结果成绩总是不理想。老师与同学都认为,李明的考试成绩与平时的努力程度不相称。

问题:

①运用情绪相关知识分析李明同学面临的问题。

②作为教师,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帮助他?

(同时注意抑郁情绪、自卑情绪、过度焦虑情绪、暴怒情绪的材料题)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杜拉将强化分为三种:一种直接强化,即通过外部因素对学生行为予以强化;二是替代性强化,即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三是自我强化,即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

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这三种强化的结合运用,能激发、形成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2、B【解析】在英文阅读中遇到生词时。教师一般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猜测词义,而不是急于查字典。这体现了知觉的理解性。

3、D【解析】教师授课时,通过板书的字体、颜色以及讲话的语音、语速等来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指实现没有预定目的,也无需作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主要有:刺激物的特点,如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新异的刺激物等;人的主观状态,如人的需要和兴趣、情绪状态等。

4、B【解析】学生学完汉语拼音后,学习英语单词发音感觉比较困难。其中,汉语拼音对英语单词的学习的影响属于负迁移。负迁移,表现为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干扰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知识概括化的程度越高,知识迁移的可能性越大;知识概括化的程度越低,则迁移越难。

5、D【解析】我国现行的学制是分支型学制。

6、A【解析】我国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内容是六艺。

7、A【解析】个人本位论者认为,教育目的应当由人的本性、本能的需要来决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这就是所谓个人本位论。主要有以下观点。(1)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的发展的需要制订的,而不是根据社会的需要而制订的。教育的真谛在于使人的本性得到完善的发展,除此之外,教育没有其他目的。(2)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他们认为,社会价值只有在有助于个人发展时才有价值,否则,单纯地关注社会价值的实现就会压抑和排斥个人价值。于是有人说,社会是铸模,个人是其所要铸造的金子,金子的价值必然高于铸模,因此,应该由个人来决定社会,而不是社会来决定个人。况且,即使是社会,也是由一个一个的个人来构成,无个人就无社会,个人的价值恒久高于社会。(3)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基本职能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影响地得到发展。个人本位论者认为,如果按照社会要求去要求个人,这些社会要求就会阻碍个人本能的健全发展。

8、C【解析】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不管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家庭的或是学校的、社会的,都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9、A【解析】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教育的发展深受生产力发展的制约;生产力的发展既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也要求教育通过相应的发展,为生产培养所需之才。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归根结底是被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状况决定的,一定的教育必须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相适应。这是学校教育在社会发展上必须遵循的规律。

10、A【解析】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前提和基础是了解和研究学生。

11、B【解析】1762年,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出版了他的小说体教育名著《爱弥儿》,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卢梭以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为“模特儿”,按个体生长的自然年龄阶段,依次阐明了自己对处于不同年龄阶段个体教育的目标、重点、内容、方法等一系列问题的独特见解。可以说,卢梭对教育学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开拓了以研究个体生长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为主题的研究领域,从而引起了教育思想家和理论家从教育对象的角度,对儿童

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促进了近现代教育思想的变革。

12、A【解析】在原始社会里,由于生产力水平很低,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活中分化成为专门的事业,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教育人员,而是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的。这种教育,我们称之为原始的教育。

13、C【解析】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这体现了人的发展的阶段性。

14、B【解析】我们常用“孟母三迁”的故事来说明环境因素的教育意义。

15、B【解析】班级授课制的明显缺陷是不利于因材施教。

二.辨析题

1、错【解析】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

2、错【解析】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3、错【解析】杜威继承和弘扬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的精华,猛烈地批判了旧教育的理念与做法,并在教育界首次将其称之为“传统教育”这就是“传统教育”概念的由来。他还系统阐述了新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新的教育实践。后来,人们把与传统教育相对立的以杜威为代表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称之为“现代教育”。

4、错【解析】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思想理念,并促进他们的智能与品德发展的方法。讲授法可分讲读、讲述、讲解和讲演四种。

5、对【解析】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它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任何感觉的产生,都需要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刺激物。二是感觉器官。

三、简答题

1、理性-情绪疗法

艾里斯曾提出理性-情绪辅导方法,他认为人的情绪是由其思想决定的,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人有许多非理性的观念,如我“必须”成功并得到他人赞同,别人“必须”对我关怀和体贴,事情“应该”做得尽善尽美,课堂上回答问题有错误是很糟糕的事等。他提出了一个解释人的行为的ABC理论。

A.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

B.个体对A的观念观点。

C.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

情绪反应C是由B(观念)直接决定的。可是许多人只注意到A与C的关系,而忽略了C是由B造成的。B如果是一个非理性的观念,就会造成负向情绪。若要改善情绪状态,必须驳斥(D)非理性观念B,建立新观念并获得正向的情绪效果(E)。这就是艾里斯理性情绪治疗的ABCDE步骤。理性情绪治疗是一项具有浓厚教育色彩的治疗法。吴丽娟在此基础上编拟了“理性情绪教育课程”,该课程首先让学生分辨理性观念与非理性观念,然后试图驳斥非理性观念。

以下是一实例:

A.事件:考不好,受父母训斥。

B.观念:同学会取笑我,真丢面子。

C.情绪:难过、沮丧。

D.驳斥:这不是事实,只是我的主观想法,怎么知道同学会取笑?即

使有人取笑,难道我就真的无法忍受?

E.新观念:可能无人取笑我;被取笑只是一时的,只要用功,成绩可

以改善;何况我还有其他长处。

2、抑郁症

抑郁症又称抑郁性神经症,是指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的神经病。过度的抑郁反应,通常伴随着严重的焦虑感。焦虑是个人对紧张情境的最先反应。如果一个人确信这种情境不能改变或控制时,抑郁就取代焦虑成为主要症状。

(1)抑郁症的主要表现

①情绪消极、悲伤、颓废、淡漠,失去满足感和生活的乐趣,不愿与人交往,孤独离群,对身边的人和事表现得十分淡漠,缺少热情。

②消极的认识倾向,低自尊、无能感,从消极方面看事物,好责难自己,对未来不抱多大希望,动机缺失、被动。一些学生总认为自己笨,同时又十分敏感,总将老师或他人对第三者的批揽上自身,久而久之悲观低落情绪缠绕心头而失去进取心。

③具有周期易发性,个别患者会表现得固执,烦躁不安易发脾气,周期性的喜怒无常,且发作前无先兆,有时甚至伴有挑衅行为和破坏性(攻击性)行为倾向,甚至自杀。

④伴随身体上疲劳、失眠、食欲不振、消瘦、全身游走性瘙痒或疼痛等。

(2)造成抑郁症的原因

①感情上受到巨大打击,如亲人过世,父母关系紧张,好友离去等带来的情感负担过重;

②自尊心自信心受挫,如学业不好,特别是在关键考试中;

①不良性格的影响,如过于内向,孤僻。

大多数抑郁症患者能经治疗或不经治疗而逐渐恢复正常,但有人有复发的倾向。在对有抑郁症状的学生进行辅导时,首先要注意给当事人以情感支持和鼓励;以坚定而温和的态度激励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积极行动起来,从活动中体验到成功与人际交往的乐趣,也可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改变学生已习惯的自贬性的思维方式和不适当的成败归因模式,发展对自己、对未来的更为积极的看法。服用抗抑郁药物可以缓解症状。

3、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和矫正

对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应以预防为主,引导和促进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帮助学生适应学习环境,逐渐减少问题行为的产生。但是当学生的问题行为已经发生时,应对行为主体进行行为矫正和心理辅导。因此,不管是对于个体的问题行为还是对于团体的问题行为,教师都可以尝试以下的方式对课堂问题行为进行管理。

(1)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适合学生的程度和水平,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获得成就感,缓

解学生的焦虑情绪,提高其学习的自信心,使其更快地适应课堂环境。

(2)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的认知结构。教师在教授新知识、新内容时,应交代清楚其来龙去脉,把新知识整合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使其具备学习新知识的认知基础,从而减轻因学习新知识而产生的焦虑感。

(3)对于课业给予精确的指导。学生对于学习的盲目性容易导致问题行为的产生,而教师通过给予学生清晰的学习指导,使其了解要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得到帮助,从而减轻或消除因不确定性而产生的急躁、大类、焦虑等情绪,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

(4)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良好的教学秩序能够营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情绪平静、思维活跃,从而减少问题行为的产生。

(5)协调同伴间的人际关系。帮助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同时注意制止学生中存在的彼此伤害的行为,如讽刺、挖苦、嘲笑等。

(6)建立家校联系。家庭环境是导致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在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应主动与家长联系,相互配合,采取有效措施来纠正学生的问题行为。

(7)行为矫正与心理辅导。行为矫正是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排除不良行为的一种行为疗法,需要师生密切配合。心理辅导主要通过改变学生的认知、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来改变学生的外部行为。它对于复杂问题行为,尤其是由内在刺激引起的问题行为效果比较显著。

4、现代课堂管理一般遵循以下几条原则:(1)了解学生的需求;(2)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3)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4)建立教室常规。

5、课外活动组织管理的要求

(1)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课外活动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顺利地把课外活动开展起来,并取得应有的教育效果,指导者在指导和组织课外活动时,应遵循其内在的规律和特点,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①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变化多样,富有吸引力

③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并与教师的辅助作用相结合

(2)课外活动的组织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若要出色地完成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的任务,必须做多方面的准备和努力。

①教师至少要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和兴趣爱好,有能使学生叹服的“绝

招”,这是指导教师的地位在学生心目中真正得到确立的保证。

②教师要对自己指导的活动领域有充分的、足够的了解,包括历史与

现实的知识、人物或事件,这样才能发挥咨询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支持、帮助与指导。

③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的关系。在课外活动中,师生间的关系更具平

等、合作、相互尊重的特点,学生的年级越高,就越是如此。

④课外活动要求教师具有比课堂教学更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教

师不仅要了解学生一般的兴趣爱好,而且要掌握学生的个别差异,为实现因材施教做好基础性准备。

⑤教师还需注意收集有关资料并认真记录、总结自己和其他教师所指

导的课外活动,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从而不断丰富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高课外活动的质量。

四、材料分析题

1、【答案要点】(1)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

(2)人口因素对教育产生一定的制约和影响

人口因素对学校教育也产生一定的制约和影响。人作为学校教育对象,是学校教育形成与发展的前提条件。人口的发展善决定着学校教育发展的速度;人口的密度决定着学校教育的规模;人口出生的高峰与低谷影响到学校不同时期的学额与班级的调整;人口迁移影响到学校的拆、迁、建、并。

(3)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

①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教育的发展深受生产力发展的制约;生产力的发展既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也要求教育通过相应的发展,为生产培养所需之才。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归根结底是被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状况决定的,一定的教育必须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相适应,这是学校教育在社会发展上必须遵循的规律。

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

学校教育结构必须反映经济的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发展变革。这样,教育为生产培养的人才在总量、类型和质量上才能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否则,即使培养的人才在总量上有富余,但仍会出现结构性失调,即有的部门或类型(一般都是新兴部门、高新技术专业)人才奇缺,这也会严重影响生产与经济的发展。

③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更新,也必然促进着教学内容的发展与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也是一样,如班级教学组织形式的产生,实物、图片、实验、幻灯片、录音、录像、影视、电脑与网络在教学中的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产生、改进与推广,都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条件的。当然,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总是受生产关系的影响,往往是与生产关系一道作用于教育的。

(4)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①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性质制约教育的性质

一定的教育具有什么样的性质是由那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的性质决定的,而且教育的发展变革也受制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发展变革。当新的社会经济政治关系代替旧的社会经济政治关系时,就会或迟或早地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新教育。

②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教育目的是一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所提出的主观要求的集中体现,它直接反映着统治阶级的利益和需要。

③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

在人类社会中,谁掌握了生产资料,谁掌握了政权,谁就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掌握着教育的领导权。

④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受教育权

在一个社会里,让哪些人受教育,达到什么程度,受什么样的教育,教育的结果如何,都是由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决定的。

⑤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

为了实现不同的教育目标,不同社会经济政治条件下的教育有着不同的教育内容,尤其是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特定社会的教育结构也是由该社会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决定的。教育的管理体制更直接受制于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

(5)精神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文化是由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财富的总和。广义的文化

指人类在社会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的一切,包括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全部内容。忠义的文化指与经济、政治有别的全部精神生产的成果。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这里所讲的文化主要指忠义的文化,即一定社会民族的文化,它包括一定社会民族长期形成的共通的语言、知识、价值、信仰、习俗及其成员的行为范式、生活样式。文化概念的主要内容包括:文化观念(包括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包括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与习俗)两个方面。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具有广泛性、基础性、深刻性与持久性。

①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文化是教育的基础,文化知识始终是教育的主要资源。文化知识的发展水平和丰富程度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水平和丰富程度。

②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首先,文化模式为教育提供了特定的背景。其次,文化模式还从多方面制约教育模式。

③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文化传统越久,对教育传统变革的制约性越大。

(6)结合材料中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生产力、农民的科技文化、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进行分析。

2、【答案要点】(1)李明对考试产生紧张情绪。紧张是在生活情境中,对威胁性的或不愉快的因素的情绪反应或唤起性反应。它是由一定环境对个体所产生的压力而引发的反应。紧张经常产生于人们知觉到的各种不同的要求和自己的能力之间的不平衡,即自己感到自己的能力太小,解决不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要完成的任务。这种不平衡通常产生于生理上的不适应性与心理上的不适应性。紧张情绪形成的条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①人体质上的脆弱性。即体弱多病的人容易产生紧张感,孩子也容易产生紧张的不安全感。②人的性格特征。例如,抑郁型的人,具有内向的个性,胆怯的性格,他们容易产生紧张情绪。A型性格的人更容易产生紧张情绪,因为他们热衷于竞争,热衷于持续强求达到选定的目标不,而目标涰几乎没有限度,一贯渴望得到别人的重视,想出人头地,在执行体力或脑力任务时问题回忆速度,因而经常牌紧张状态。③难以解决的互相矛盾冲突的目标或活动,以及已经发生在人身上的危险或伤害,在通向目标溃遇到的障碍等。④存在着的威胁,即预料中将要发生的生理的、心理的或社会的危害。(2)过度紧张情绪的控制方法可以着眼于四个方面:第一是阻断导致紧张情绪的有关环节或途径,从根本上消除导致紧张的根源或刺激,以此得以放松;第二是改善环境,既要改善人生活与工作的物质环境,调节各种物质环境的刺激,使人能够较好地适应环境,又要改变心理环境,防止或消除各种矛盾、冲突和挫折因素;第三是改善和培养个体的应对能力,即培养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这既可以通过教育和锻炼,提高原有的能力,获得新的技能来实现,又可以通过锻炼和改进个性特征,以适应环境的要求来实现;第四,言语放松训练,这种方法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舒尔兹提出的,其基本内容是:①我非常安静;②我的右(左)手或脚感到很沉重;③我的左(右)手或脚感到很沉重;④心跳很平稳、有力;⑤呼吸非常轻松;⑥腹腔感到很暖和;⑦前额凉丝丝的很舒服。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教育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节,是传承社会文化节、传递生产经验收报告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主要批学校教育工作者,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4、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2、教育具有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第一,教育具有继承性;第二,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第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0世纪以后的教育的新特点: 第一,教育终身化;第二,教育的全民化;第三,教育的民主化;第四,教育的多元化;第五,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第一,关于教学原则:他提出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 第二,关于教学制度:他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 第三,关于教学思想:他提出要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经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第四,关于教学内容:他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 第五,关于教学原则:他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原则。 他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赫尔马特教育思想: 第一,他将伦理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第二,他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中心论

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下列认知风格中,容易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风格就是(C)。 A、场独立 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2、下列哪项属于真正的创造(A)。 A、鲁班发明锯子 B、高斯少年时做数字1~100的连加 C、找到远古时期的化石 D、陶渊明发现桃花源 3、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被毛泽东称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就是 (D)。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徐特立 D、蔡元培 4、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就是(D)。 A、德谟克利特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 5、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就是(B)。 A、科任教师 B、班主任 C、级任导师 D、班委会 6、对个别学生的教育(C)。 A、就就是要靠班主任 B、就就是要靠集体活动来教育 C、就是同集体教育相辅相成的 D、主要就是对较差学生的教育工作 7、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就是(D)。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 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8、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B)。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联结反应 D、习惯成自然 9、激发、维持与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C)。 A、学习需 要 B、学习期待 C、学习动机 D、学习态度 10、最重要与最良性的学习动力就是(B)。 A、学习兴趣与教师的期待 B、学习兴趣与远大的理想 C、教师的期待与远大的理想 D、教师的期待与家长的期待 11、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就是用(D)。 A、图 示 B、坐标 C、遗忘曲线 D、练习曲线

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考题大全(含答案)

第一部分案例分析基础理论一、案例分析题答题重要知识点概括总结 (一)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 (二)教师观 1、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师观 (1)与学生学习,教师是引导者、促进者; (2)与教育教学,教师是研究者; (3)与课程,教师是建设者和开发者; (4)与社区,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 2、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1)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欣赏 (2)教学上,强调帮助者、引导者 (3)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 (4)与其他教育者关系上,强调合作 (三)新的教学观 1、教学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应重过程甚于重结论 4、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 (四)新的学习观 1、自主学习 2、探究学习 3、合作学习 (五)评价观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2、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4、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六)师生关系 1、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 2、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1)充分了解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4)发扬教育民主。 (5)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七)我国目前的主要教学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循序渐进原则。 3、因材施教原则。 (八)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是处理德育工作中的基本矛盾、关系的准则或指导思想。 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2、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 3、知行统一原则 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7、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8、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常用的德育方法: 1、说理教育 2、榜样示范 3、实际锻炼

浙江省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 (超全)

浙江省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 名词解释(重点)汇总 教育学 1.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广义的教育是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2.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3.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应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4.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从而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规则的公民。代表人物有孔德、涂尔干、凯兴斯泰纳等。 5.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性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从而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天性自由、完善、和谐发展的个人。代表人物有卢梭、福禄贝尔、裴斯泰洛奇等。 6.教育制度: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方针、教育经费控制、教育行政组织系统以及有组织的教学和教育的机构体系。狭义的教育制度即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7.教育行政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组织系统,或理解为国家对教育的领导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和工作制度的总称。8.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管理机构与一定的规范相结合,就构成了教育管理体制。它包括了教育行政体制和学校管理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是整个教育体制得以构成和运行的保障,它对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方向、速度、规模有直接的影响。 9.校长负责制:是校长负责处理学校的日常教学科研活动,完善学校的管理,校长全权代表学校并负责赋予校长决策权、指挥权、人事权和财务权,同时健全学校领导机构心机制。校长负责制体现了校本管理思想的某些精神。 10.学校: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所建构的,以专门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为核心任务的社会组织和机构。 11.校园文化:就是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校园文化具有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三个特征。 12.义务教育:指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和基础性 13.教师的概念: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的身份特征:专业人员 教师的职业特征:教育教学教师的根本任务(天职):教书育人。 14.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业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逐渐成为一个专业型教师的过程。 15.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是教育活动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16.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即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

教师资格证考试之教育学基础知识

【教育】 1、知识教育靠“灌输”,人文教育靠熏陶。 2、我国教育的一些优势(如学生的计算能力强等),现代技术是可以代替的,而我们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学生的创新能力弱等),却是现代技术无法代替的。这就是我们的教育为什么迫切需要改革的主要原因。 3、我们教师要牢记:没有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更没有医治教育百病的灵丹妙药,永远不可能从某一位成功教师那里克隆相同的教育艺术或方法来对自己的学生实行成功教育。如果真的能够那样,世界将是只有领袖、政治家、科学家、诗人、银行家、企业家和大富翁的世界,世界也将变得无法存在。 4、教育不能只面向少数学生,也不能只面向多数学生,而要面向每一个学生。 【学校】 5、我们不应该片面理解学校只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为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教师发展能更地促进学生发展,放弃教师发展而追求学生发展,最终学生的发展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教师】 6、演员,靠演技征服观众;球员,靠球技留住球迷;教师,靠综合素质引领学生奔向的未来。 7、不称职的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适应自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优秀的教师在教学中则是让自己去适应学生,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前

者是授人以鱼,后者是授人以渔。 8、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9、教师最大的享受、最大的乐趣就在于觉得自己是学生所需要的,是学生所感到亲切的,是能够给学生带来欢乐的。 10、站上讲台的教师,是合格教师;站稳讲台的教师,是骨干教师;站讲台的教师,是专家型教师。 11、把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的教师,只能算是三流的教师;把非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的教师,才是真正一流的教师。任何一个教育家都是因为对非一流的学生的培养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家的。 12、这几种比喻很值得我们教师欣赏:教师是“介绍人”,介绍学生与学习相依相恋;教师是“打火机”,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火把迅速点燃;教师是“领头羊”,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茫茫草原;教师是“味精”,将学生的学习变成色香味俱全的味大餐。 【课堂教学】 13、当今课堂教学存在的最头痛的问题是学生不提问题。如果学生提问题,重要的不是学生提问的正确性、逻辑性,而是学生提问的独特性和创造性。难怪有人说,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有了问题,所以,中国学生年级越高,问题就越少;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得会不断发现问题。学生的问

教师招聘公共基础知识—综合知识复习资料教学教材

1.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2.教育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创立、教育学的发展 3.教育学发展中的教育专著:(1)中国先秦时的《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2)教育学史上,一般认为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于1632年撰写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专著;(3)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看,通常以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赫尔巴特本人被视为“传统教育派”的代表;(4) 杜威也被视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 二、教育及其发展 1.教育的概念:广义的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 教育的发展经历的阶段: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古代教育、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近代教育、20世纪以 后的教育等几个阶段 三、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1.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其中,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受教育者是指在社会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教育影响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 2. 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1. 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学生间的中介;2. 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 3. 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桥梁

(一)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1.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二)教育与社会生产力 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2)教育通过提高国民素质来提高劳动生产力 (三)教育与科技文化 1.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1)科技对教育的影响:1)科技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技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技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2)教育对科技发展的作用:1)教育能够完成科技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可以推进科学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技研究的功能 (3)信息技术与教育: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

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1.教育的含义 1.1.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孙子. 尽心上》 1.1. 2.概念: 广:泛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1.2.教育的基本要素 a)教育者(主导) b)受教育者(主体) c)教育影响(桥梁、中介) 1.3.教育的属性 1.3.1.本质属性 教育是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区别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1.3. 2.社会属性 a)永恒性 b)历史性 c)相对独立性 历史继承性 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影响 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1.4.教育功能 1.4.1.作用对象 a)个体发展功能(本体) b)社会发展功能(派生) 1.4. 2.性质 a)正向功能

b)负向功能 1.4.3.呈现形式 a)显性功能 b)隐性功能 1.5.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1.5.1.起源 a)神话说--教育是神创造的(最古老的) b)生物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利托尔诺、沛西·能--(本能生利 息) c)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孟禄--(心理仿梦露) d)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 一--米丁斯基、凯洛夫--米凯爱劳动 1.5. 2.发展 1.5. 2.1.原始社会 a)无阶级性、公平性 b)教育和生产劳动紧密结合 c)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1.5. 2.2.古代社会 1.5. 2.2.1.奴隶社会 ●中国 夏、商、西周:庠、序、校( 国学、乡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政教合一,学在官府。 春秋:私学兴起--自由 ●外国 古埃及: 文士学校--文字、书写、执政能力--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古希腊: 斯巴达--军事体育 雅典--政治、哲学、文学、艺术等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最为经常的工作是( )。 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B.整合各方面教育影响,使其形成正向的合力 C.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D.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2.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 )。 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B.目标一致的原则 C.可接受性原则 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3.下列关于班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班级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B.班级是学校最基层的正式组织 C.班级是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 D.最先提出“班级”一词的是夸美纽斯 4.问题行为与差生、后进生等问题学生的( )。 A.对象相同 B.概念不同 C.都是对学生的总体评价 D.都是一个教育性概念 5.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称为( )。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6.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更有利于( )。 A.发展学生个性 B.巩固学生的知识 C.加强“教学相长” D.坚持“循序渐进” 7.班上成绩第一名的学生的家长认为实验班的学习氛围更好,提出要将孩子调到实验班,但是该生私下向你表达不愿意跳班。你首先应该怎么办?( ) A.建议家长先了解孩子的意愿再做决定 B.向家长分析调班结果的利与弊 C.告诉家长孩子不愿意调班 D.告诉家长新环境可能会使孩子成绩下 8.通过分析儿童的绘画、日记、作品等以了解儿童心理特点的方法是( )。 A.实验法 B.测验法 C.观察法 D.作品分析法 9.在推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和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分解成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进而形成班级目标体系,这种管理方法称作( )。 A.目标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常规管理 10.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个人活动 B.小组活动 C.年级活动 D.群众性活动 参考答案:1-5CADBB6-10AADAB 一、单选题 1.德育的知行统一原则要求( )。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复习提纲(精华版)

范文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复习提纲(精 1/ 10

华版) 2020 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复习提纲(精华版)第一部分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 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 1632 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

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3/ 10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 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 1912 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附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一、填空: 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苏格拉底。 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首先提出普及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及其著作) 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杜威。实用主义 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 24、英国教育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 25、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6、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企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学校教育制度)。 27、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修词、音乐、算术、几何、文法、天文、辨证法) 28、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 29、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癸卯学制”)。 30、宋代以后,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是(四书五经)。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31、欧洲中世纪用于对普通贫民子弟传授宗教及读写知识的教会学校——(教区学校)。 32、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言行记载《论语》中。 33、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3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家有意大利(维多里诺)、法国的蒙田和(拉伯雷)等。 35、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

2018-2019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及答案

2018-2019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及答案 1.教育学史上第一次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是() 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B.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D.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2.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的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是() A.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 B.上帝造人 C.天降生民 D.《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3.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 A.埃及 B.中国 C.印度 D.希腊 4.我国学校最早产生于() A.夏代 B.商代 C.周代 D.春秋战国时期 5.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有() A.四书五经 B.七艺 C.六艺 D.骑士七技 6.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A.普及教育 B.义务教育 C.教育机会平等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7.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教育现象 B.教育事实 C.教育规律 D.教育问题 8.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是() A.夸美纽斯 B.康德 C.赫尔巴特 D.洛克 9.被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的是() A.《大教学论》 B.《学记》 C.《康德论教育》 D.《普通教育学》 10.最早建构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的人是() A.洛克 B.卢梭 C.康德 D.赫尔巴特 11.“自然教育”的提出者是() A.康德 B.赫尔巴特 C.洛克 D.卢梭

答案: 1.B 2.D 3.A 4.B 5.A 6.D 7.D 8.C 9.D10.A11.D 1.“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提出者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裴斯特洛齐 D.梅伊曼 2.实验教育学所强调的()成为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式。 A.定量研究 B.定性研究 C.思辨研究 D.理论研究 3.《民主主义与教育》是()理论的代表性著作。 A.文化教育学 B.实用主义教育学 C.制度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 4.教育社会性是教育这一永恒的社会现象的() A.一般属性 B.根本属性 C.特殊属性 D.不相关 5.教育社会性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 A.教育的生产性 B.教育的历史性 C.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D.教育的民族性 6.衡量劳动者素质高低的标准是() A.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 B.劳动者智商的高 C.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 D.劳动者的创新能力 7.在未来的社会中,教育的阶级性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 A.呈现超阶级性 B.交替出现 C.不变 D.消灭 8.前苏联学者认为评价教育储备大国的标志是() A.培养人才的多少 B.教育费用的积累 C.学历层次高的人占的比例 D.教育投资的多少 9.经济基础是制约教育的() A.前提因素 B.中介因素 C.直接因素 D.首要因素 10.《学记》中“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所强调的是() A.教育对生产力的作用 B.教育对经济基础的作用 C.教育对政治制度的作用 D.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11.教育的领导权及受教育者的权利是由下面哪一种因素决定的() A.生产力 B.政治制度 C.教育思想 D.政治思想 12.教育对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具有() A.决定作用 B.根本动力 C.制约作用 D.重要影响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共600题)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共600题) 1.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A)。 A.工作关系 B.心理关系 C.道德关系 D.个人关系 2.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B)。 A.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团结协作 D.以身作则 3.以无序、随意、放纵为特征的师生关系模式属于(B)。 A.管理型 B.放任型 C.专制型 D.民主型 4.对学生的发展最有利的师生关系模式是(D)。 A.管理型 B.放任型 C.专制型 D.民主型 5.在哪种师生关系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最好(C)。 A.管理型 B.放任型 C.专制型 D.民主型 6.哪种师生关系模式容易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D)。 A.管理型 B.放任型 C.专制型 D.民主型 7、教师讲课语言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吸引力,声音抑扬 顿挫,并伴有适当的表情,使学生产生兴趣,易引起学生(B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兴趣 D、共鸣 8、在下列教师行为中,属于心理健康表现的有(B ) A、交往中,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 B、冷静地处理课堂环境中 的偶发事件 C、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入课堂,迁怒于学生 D、偏爱甚至袒护 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9、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C )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10、为了保证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三级课程是(D ) A、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 B、理论课、实验课和活动课 C、显形课、隐形课与实践课 D、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11、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D )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自由的人④学生是 教育活动的主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个别教师不允许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参加考试、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的是学生的(C ) A、健康权 B、名誉权 C、受教育权 D、隐私权 13、下列哪种情况下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承担责任(D ) A、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 B、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之学校的 C、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戒、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 D、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

教师招聘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含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新)  1. 下列文种中属于陈述性的上行公文是( )。 A. 请示 B. 报告 C. 议案 D. 意见 2. 联合行文时确定成文时间的标准是( )。 A. 以第一个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 B. 以最后一个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 C. 以文件撰写的日期为准 D. 以文件实际发出的日期为准 3. 调查研究的基本程序可以分为四个环节,即准备工作、调查工作、研究工作和( )。 A. 总结工作 B. 报告工作 C. 宣传工作 D. 归档工作 4. 档案工作包括( )。 A. 档案收集、档案管理、档案利用三个组成部分 B. 档案收集、档案传递、档案管理、档案利用四个组成部分 C. 档案清理、档案管理、档案利用三个组成部分 D. 档案清理、档案收集、档案管理、档案利用四个组成部分 5. 法律关系产生的抽象前提条件是( )。 A. 法律主体 B. 法律事实 C. 法律客体 D. 法律规范 6. 我国宪法规定,决定乡、民族乡、镇的建置和区域划分的主体是( )。 A. 国务院 B. 省、直辖市人民政府 C.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 D. 县级人民政府 7. 公民赵理在乘车出差途中,因翻车而下落不明,其家属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死亡的期限最早为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 )。 A. 1年 B. 2年 C. 3年 D. 4年 8. 甲公司采取欺诈手段与受到欺诈的乙公司订立了一份合同,则该合同( )。 A. 是无效合同 B. 未成立 C. 是可撤销合同 D. 效力待定 9. 我国刑法分则将犯罪划分为10类,每类犯罪划分的依据是犯罪的( )。 A. 直接客体 B. 同类客体 C. 一般客体 D. 复杂客体 10. 经营者销售商品时采取的下列经营行为中,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是( )。 A. 在帐外暗中给予买方回扣 B. 因为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 C. 以明示方式给买方折扣并如实入账 D. 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积压商品 11. 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不能要求国家赔偿的是( )。

菏泽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解析

2017年菏泽市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解析 一、填空题 1.教育的基本形式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 2.马克思主义关于【】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理论基础。 3.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4.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 5.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根本任务是【】 6.课程的纵向结构有两种形式:直线型课程结构和【】课程结构 7.活动与【】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基础。 8.教师职业道德区分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着标志是【】 9.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经验+【】=成长 10.【】是衡量道德品质的主要标志 二、单项选择题 1.实现德育的最基本途径是【】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B.课外、校外活动 C.班会 D.少先队、共青团活动 2.提出最新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A.加涅 B.布鲁纳 C.维果斯基 D.桑代克 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A.连续性 B.复杂性 C.主体性 D.长期性 4.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 A.科学推理 B.验证假设 C.调查研究 D.论证假设 5.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荀子 6.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代表作是【】 A.《爱弥儿》 B.《人的教育》 C.《教育漫话》 D.《教育论》 7.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 C.培养优秀班干部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8.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A.壬寅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癸卯学制 D.壬戌学制 9.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工作中起【】 A.主题作用 B.关键作用 C.主导作用 D.决定作用 10.教育的根本功能是【】 A.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B.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 C.促进人的成长和全面发展 D.为了一切学生 三、判断题 1.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都是对的。不是绝对的。 2.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

1. 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 1)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 英国斯宾赛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提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简答:数学教育中应该进行德育吗? (1)教书育人 (2)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广义的教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等素质发展的活动就是教育狭义的教育:学校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或称教育影响),教育内容和手段)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教的载体,有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电视影像、报刊、广播;教育手段包括教育方法,受教育者的学习方式以及物质器具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因素 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 三要素的关系:在三要素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教育的起源说 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心理起源说:孟禄,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 劳动起源说: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指导下形成的,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 教育的发展阶段 原始社会教育: (1)没有阶级性 (2)传递生产经验 (3)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进行 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家 宋代以后,四书五经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教材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其特点有 (1)鲜明的阶级性 (2)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 (3)内容主要是人文科学和统治阶级的治人之术,轻视生产劳动 (4)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是一种灌输和被动接受的过程 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社会主义学校培养的主要是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代教育的主要特点有 (1)紧密联系社会生产生活 (2)走向大众化 (3)自然科学知识大大增加 (4)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为班级授课制 ▲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 (1)终身化(2)全民化(3)民主化(4)多元化(5)现代化 孔子: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著《学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开而弗达则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原则)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教学相长 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大学精神就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 杨贤江:中国第一个马克思教育家 《新教育大纲》中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赫尔巴特为课程论建立心理学基础 ,其《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独立的标志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教育心理学》克鲁普斯卡娅是世界上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人 苏格拉底:问答法,产婆术,美德即知识 产婆术:不断发问,从辩论中弄清问题 柏拉图的《理想国》 亚里斯多德:第一次将心理学引入教育领域 佩斯泰洛奇第一次提出教育学心理化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萌芽,(泛智教育)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 杜威: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 “以儿童为中心”“从做中学” 《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梅伊曼和拉伊(两伊):反对赫尔巴特的研究方

教师招聘公共基础知识试题

精心整理 教师招聘公共基础知识部分 二、多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 1.法的适用具有以下特点()。 A.它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专有活动 B.它是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公民自觉守法的活动 C.它是运用国家强制力实现法律规范的活动 D.它必须严格限制在其职权范围内,并具严格遵守法定程序 2.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作为其内容要素是紧密联系、不同分割的,具体表现为() A.权利的实现有赖于义务的履行 B.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 C.权利可以无限享有,义务应当无限履行 D.权利本身不可能脱离义务而存在 3.法与政治的关系是()。 A.法受政治制约 B.法服务于政治 C.二者没有任何区别 D.政治体制的改革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发展变化 4.下列情况不构成违法()。 A.工厂排放污水超过标准损害周围的农作物 B.正当防卫 C.紧急避险 D.因洪灾影响农业未能履行农产品购销合同 5.法律制裁分为()。 A.刑事制裁 B.民事制裁 C.行政制裁 D.违宪制裁 6.最高人民检察院对()负责。 A.国家主席 B.全国人大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中共中央委员会 7.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 A.国家的利益 B.集体的利益 C.社会的利益 D.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 8.下列是国家机关的有()。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D.国务院 9.行政处罚的原则包括()。 A.处罚法定原则 B.应急性原则

C.公正、公开原则 D.处罚救济原则 10.行政法的渊源主要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A.部门规章 B.国际条约 C.法律解释 D.自治条例 11.行政机关除复议外,还有以下几种行政司法行为:()。 A.行政仲裁 B.行政处理决定 C.行政裁决 D.行政调解 12.目前,我国的编制是国家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的()的总称。 A.组织机构 B.人员定额 C.机构权限划分 D.内部结构 13.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是()。 A.罪刑法定原则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C.罪刑相当原则 D.刑法个别化原则 14.下列哪些内容反映了物权的法律特征()。 A.物权的客体是物 B.物权是一种相对权 C.物权和权利主体是特定的 D.物权是一种排他的权利 15.下列文章属于议论文的范畴的有()。 A.消息、发言、政论文、调查报告 B.文告、消息、学术论文、调查报告 C.社论、杂文、文艺评论、学术论文 D.杂文、社论、政论文、文艺评论 16.使用概说这种说明方法时,大都需要遵循稳定的次序,如介绍人物时,按()。 A.姓名、性别、年龄、简历、籍贯、特点 B.姓名、年龄、性别、籍贯、简历、特点 C.姓名、性别、年龄、籍贯、简历、特点 D.姓名、籍贯、年龄、性别、简历、特点 17.下列文种的结构构成中均有主送机关的有()。 A.指示 B.通知 C.通报 D.批复 18.发文字号指发文机关对其所制发的公文依次编排的顺序代码,它由哪几个方面组成?()。 A.发文机关代号 B.发文年号 C.发文顺序号

历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版

历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孔子 2.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 A.道德品质 B.健壮体魄 C.实践能力 D.创造能力 3.《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练习复习 D.考试 5.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 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A.研究能力 B.学习能力 C.管理能力 D.交往能力 7.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A.程序性课程 B.练习性课程 C.地方性课程 D.实践性课程 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 A.专政型 B.指导型

C.民主型 D.溺爱型 9.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A.一 B.二 C.三 D.四 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 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C.人文文化 D.地方文化 11.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 A.判断 B.诊断 C.评定 D.评分 12.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 A.人生观教育 B.价值观教育 C.素质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1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 A.有差异性的认识 B.有个性的认识 C.有领导的认识 D.有基本的认识 14.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 A.个性化 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C.个别化 D.教育权利的平等化 15.教育目的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 A.评价作用 B.选拔作用 C.决定作用 D.主导作用 16.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 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 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