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盖塑料成型模具设计书样本

继电器盖塑料成型模具设计书样本
继电器盖塑料成型模具设计书样本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 继电器盖注塑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班级 10模具1班

学号10020235

姓名周伟

指导教师刘毅

10月12日

目录第一章塑料件工艺性分析

1.1 塑料件形状分析

1.2 塑件的材料分析

1.3 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第二章注射模结构设计

2.1 型腔数目的确定

2.2注射机型号的确定

第三章流道的设计

3.1主流道尺寸

3.2主流道衬套的形式

3.3 定位圈的设计

3.4分流道的设计

第四章浇口的设计

第五章成型零件设计与计算

5.1成型零件的机构设计

5.2成型零件钢材选用

5.3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第六章推出机构设计

6.1推件力计算

6.2确定顶出方式及顶杆位置

6.3先复位机构

第七章泠却系统设计

参考文献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第一章塑料件工艺性分析

1.1 塑料件形状分析

1.该工件壁厚均匀均为2mm.

2. 塑件材料为PS,未注尺寸按MT6级。

3. 制件表面光华, 而且无毛刺。

4. 塑件脱模斜度30′-1°, 而且不允许出现裂纹, 变形缺陷.

本课程设计题目为线圈零件, 其成型工艺采用注塑模具, 产品材料PS塑料, 其收缩率0.6%~0.8%。

1.2 塑件的材料分析

PS塑料( 聚苯乙烯) 是一种无定形的高聚物, 它无色、无味、透明, 密度1.05g/cm^3容易染色和加工, 尺寸稳定, 点绝缘性好。刚性较大, 质地硬而脆, 易见光分解。

PS塑料流动性较好, 易成型且成品率高。由于其热膨胀系数高, 因此不宜采用嵌件。成型前进行干燥处理, 达到表面光亮。

其注塑工艺性能以及成型条件如表所示:

1.3 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1) 该塑件尺寸较大111*105*115, 塑件未标注的可按公差的MT6级, 并要求后处理。

2)塑件壁厚均为2mm.

3) 使用脱模斜度是为了使塑件便于从模具中脱模, 但对于直径方向有精度要求的塑件, 原则上不可取斜度, 因为斜度对尺寸影响较大。

4) 由于滑块和顶杆的运动位置上有干涉, 因此需要先复位。

5塑件壁厚最小为2mm,属于一般厚度, 其收缩率取0.007

第二章注射模结构设计

传统注塑模具结构设计主要包括: 模具型腔数目的确定及型腔的排列方式、分型面选择、流道的设计和冷却水道布局以及浇口位置设置、模具工作零件的结构设计、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设计、推出机构的设计等内容。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2.1 型腔数目的确定

1.型腔的数量和排位方式的确定

( 1) 型腔数量的确定由于该塑件的精度要求不高, 尺寸也较小, 而且为大批量生产, 可采用一模两腔的结构形式。同时, 考虑到塑件尺寸、模具结构尺寸的关系, 以及制造费用和各种成本费用等因素, 初步制定为一模两腔形式。

按照塑料件2D图所示尺寸( 3D小孔及突起等部位忽略) 计算:

( 2) 型腔排列形式的确定

由于该模具采用一模两腔, 而且根据塑件的壁厚的原因, 其排布按对称排布, 其分流道按H型形式,达到平衡进料的效果, 不会出现缩孔内部凹陷的缺陷。。

( 3) 分型面的确定

由于分型面受到塑件在模具中的成型位置、浇注系统设计、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及精度、模具的制造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选择分型面时应综合分析比较, 选择分型面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分型面应选在塑件外形最大轮廓处。

2)便于塑件顺利脱模, 尽量使塑件开模时留在动模一边。

3)保证塑件的精度要求, 满足塑件的外观质量要求。

4)便于模具加工制造, 对侧向抽芯的影响。

5)便于模具加工制造, 对侧向抽芯的影响。

6)对成型面积的影响, 对排气效果的影响

结合继电器盖本身的特点, 分型面选择最大轮廓处, 选择继电器盖的下底面做为主分型面, 便于顺利脱模。如图下

( 4) 模具结构形式初步确定

由上面初步分析, 该模具采用一模两腔, 对称式分布, 根据塑件特点其分型面在最大轮

廓处, 其模具采用双分型面分型。浇注系统设计时, 浇口采用点浇口, 这类浇口前后两端存在较大的压力差, 能较大的增大塑料熔体的剪切速率并产生较大的剪切热, 从而导致熔体表观粘度下降流动性增加有利于型腔的填充。且开设在次分型面上其推出机构采用推杆推出, 综上分析可确定采用大水口的单分型面注射模。

2.2注射机型号的确定

1) 注射量的计算

塑件体积为: V塑=31.023

cm

cm,取密度p=1.05g/3

塑件质量: M塑= V塑xp=32.57g

2) 浇注系统凝料体积的初步估算

由于浇注系统的凝料在设计之前不能去定准确的数值, 可是可根据经验按照塑件体积的0.2倍到1倍来估算。由于本次设计采用的流道中等, 因此浇注系统的凝料按塑件体积的0.4倍来估算, 故一次注入模具型腔塑料熔体的总体积为

V总=2X1.4V塑=1.4x31.02X2= ≈883

cm

3) 选择注射机

cm, 由参根据以上的计算得出在一次注射过程中注入模具型腔的塑料的总体积为883

cm。根据以上的计算, 初步选择公称考文献[1]式( 4-18) V公= V总/0.8=88/0.8=1103

cm,注射机型号为XS-ZY-125卧室注射机,

注射量为初步选择公称注射量为1253

其图片见图1-5以及主要技术

参数见表1-2。

图1-5

XS-ZY-125卧室注射机

继电器历史

继电器发展历史与前景 继电器是一种器件,利用输入量(或激励量)满足某些规定的条件,能在一个或多个电器输出电路中产生跃变而工作的一种器件。它分为:(1)电磁继电器(2)固体继电器(3)温度继电器(4)舌簧继电器(5)时间继电器(6)高频继电器(7)极化继电器(8)光继电器(10)声继电器(11)热继电器(11)仪表式继电器(12)霍尔效应继电器(13)差动继电器. 继电器从无到有发展到现在如此多的种类,那就证明了它具有一定的价值。引用哲学中的一句话,存在就是合理。那么,继电器拥有一个怎么样的历史呢,人们又是为什么想到发明继电器来解决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呢?继电器,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是在英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的一些学者的倡导下开始进行研究的。60年代中期,有人提出用小型计算机实现继电保护的设想,但是由于当时计算机的价格昂贵,同时也无法满足高速继电保护的技术要求,因此没有在保护方面取得实际应用,但由此开始了对计算机继电保护理论计算方法和程序结构的大量研究,为后来的继电保护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计算机技术在70年代初期和中期出现了重大突破,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微型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进入了实用阶段。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可靠性、运算速度的大幅度提高,促使计算机继电保护的研究出现了垃圾。在70年代后期,出现了比较完善的微机保护样机,并投入到电力系统中试运行。80年代,微机保护在硬件结构和软件技术方面日趋成熟,并已在一些国家推广应用。90年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发展到了微机保护时代,它是继电保护技术发展历史过程中的第四代。我国的微机保护研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尽管起步晚,但是由于我国继电保护工作者的努力,进展却很快。经过10年左右的奋斗,到了80年代末,计算机继电保护,特别是输电线路微机保护已达到了大量实用的程度。我国对计算机继电保护的研究过程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起着先导的作用。从70年代开始,华中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华北电力学院、西安交通大力自动化研究院都相继研制了不同原理、不同型式的微机保护装置。1984年原华北电力学院研制的输电线路微机保护装置首先通过鉴定,并在系统中获得应用,揭开了我国继电保护发展史上的新一页,为微机保护的推广开辟了道路。在主设备保护方面,东南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研制的发电机失磁保护、发电机保护和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也相继于1989年、1994年通过鉴定,投入运行。南京电力自动化研究院研制的微机线路保护装置也于1991年通过鉴定。天津大学与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厂合作研制的微机相电压补偿式方向高频保护,西安交通大学与许昌继电器厂合作研制的正序故障分量方向高频保护也相继于1993年、1996年通过鉴定。至此,不同原理、不同机型的微机线路和主设备保护各具特色,为电力系统提供了一批新一代性能优良、功能齐全、工作可靠的继电保护装置。因此到了90年代,我国继电保护进入了微机时代。随着微机保护装置的研究,在微机保护软件、算法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理论成果,并且应用于实际之中。看到继电器的历史,感觉继电器好像离我们生活很远似的。其实不然,我们平常生活中就接触了很多继电器,只是我们并不知道它是由于继电器的工作原理而产生工作的。举个例子,我们生活中接触的最多的就是电磁继电器。它主要应用在3个领域,分别是汽车领域、家用电器、工业控制继电器。就拿家用电器来说,它主要应用于控制压缩机电动机、风扇电动机和冷却泵电动机,以执行相关的控制功能。继电器无论在生活还是在工业生产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那么他的前景会如何呢?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作为基础元件的继电器被广泛应用在家电、通信、汽车、仪器仪表、机器设备、航空航天等自动化控制领域。最近的统计数据显示,在电子元件产品中,继电器已经成为第一大产品 继电器是自动化控制领域应用中的重要角色,近年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个继电器企业争相推出最新款差异化的产品,使得继电器已经超出传统意义上简单的时域基础元件的概念,

广工15年1月塑料成型工艺及设备C答案

15年1月13日塑料成型模具C卷试题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选对一个得一分,选错一个倒扣1分 1、ABC 2、BC 3、ACD 4、BD 5、AC 二、简答题(共65分) 1、请分析注射成型时保压时间这一因素所造成的影响(10分) 成型周期、制品的表面情况、制品密实度、脱模的难易(每个1.5分),分别加以论述(每个1分) 2、请用框图表示真空成型一次性PP杯子,从树脂到制品的完整的工艺流程。(10分) PP树脂----挤出、-压延、流延告等方法----PP片材------加热------在模具上抽真空------冷却定型-------从片材上切下------一次性水杯(每个步骤酌情给1-2分) 3、挤出成型异型材,其截面结构设计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0分) 形状简单、截面对称、壁厚均匀、减少加强筋的尺寸和个数、平滑过度(每个2分) 4、简述冷压烧结成型的工艺过程。(10分) 粉过筛、加料(一次加完)、加压、卸压、脱模、加热升温、保温、冷却(每个1分,完整性2分) 5、两步法EPS成型时,预发的PS颗粒为什么经过几个小时的熟化(放置)过程。(10分) 因为预发泡后PS颗粒内部负压状态,如果直接成型,会造成成型失败。(5分)而熟化过程而过一定时间,让空气进入预发泡的颗粒之中,以弥补其内部的负压,以使其在成型吹水蒸汽时不会收缩,而成功制成制品。(5分) 6、热固性高分子材料和热塑性的PVC硬板在压制成型时,都采取相同的两段或多段升温方 式,为什么?(15分) 热固性材料采取阶段性升温,可以避免材料在高流动状态下的流失,而高温下又可以使材料达到较高的固化程度,提高制品的性能;(8分)而PVC采取阶段升温,是为了使材料在达到较快降解的温度之前,使材料处于较高、较均匀的温度下,以便升温至层间熔合的温度时,可以较快地进行,以减少PVC降解对性能产生的影响。(7分) 三、问答题(共20分) 塑料成型工艺中有哪几种方法可以生产塑料薄膜,试将它们加以对比。 广东工业大学试卷用纸,共2页,第1页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复习题 1.什么是塑料? 2.在注射过程中有那些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 3.如何确定注射模的分型面?如何进行注射模的总体布局? 4.浇注系统有那些部分组成?设计时有那些要求? 5.简述塑料中的 5 种添加剂作用是什么? 6.什么是热塑性塑料?什么是热固性塑料?两者间的区别是什么? 7.设计塑料模具时,模具的长宽和厚度尺寸与注射机的参数间的关系应满足哪些要求? 8.注射模的浇口有那些典型类型?各有何用? 9.脱模机构分为那几种?10.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有那几类?各有何特点? 11.斜导柱分型抽芯机构的形式有几种?应用情况如何? 12.列出至少六种常见的浇口形式,并简述在选择浇口位置时应该考虑的因素。 13.简述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设计中,侧型芯滑块压紧、定位及导滑机构的作用。 14. 简述分型面的设计原则。 15. 简述冷却回路的布置原则。 16、哪些情况下要考虑采用先行复位机构 ? 17、常见的排气方式有哪些? 18.塑料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 19.注塑成型工艺三个基本参数是什么? 20.什么样塑件的注射模需要设置侧分型与抽芯机构? 21.点浇口和侧浇口分别适用于哪种典型的注射模具? 22.注射模具中复位杆的作用是什么? 23.注射模具的长和宽受到注射机什么部位的尺寸限制?厚度受到什么限制? 24.浇口套零件上凹球面直径和小孔直径与注射机的什么部位的尺寸有关? 25.注射机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26.模具在注射机上是怎样定位和固定的? 27.简述选择注射机时要校核哪些参数? 28.注射成型的工艺过程有哪些内容?简述各部分的作用? 29.分别简述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在注射成型过程中的特点?两者间的区别是什么? 30.注射模具主要有哪几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31.注射模推出机构的作用是什么?推杆推出机构有哪些零件组成? 32.侧分型与抽芯机构为什么要设置定位、锁紧装置? 1.什么是塑料? 塑料是在一定条件下,一类具有可塑性的高分子材料的通称,一般按照它的热熔性把它们分成: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它是世界三大有机高分子材料之一(三大高分子材料是塑料,橡胶,纤维)。 2.在注射过程中有那些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答:因此最重要的工艺条件应该是足以影响塑化和注射充模质量的温度(料温、喷嘴温度、模具温度)、压力(注射压力、模腔压力)和相应的各个作用时间(注射时间、保压时间、冷却时间)以及注射周期等。而会影响温度、压力变化的工艺因素(螺杆转速、加料量及剩料等)也不应忽视。料筒温度关系到塑化质量。具温度影响塑料熔体充模时的流动行为,并影响制品

继电器盖塑料成型模具设计书样本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 继电器盖注塑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班级 10模具1班 学号10020235 姓名周伟 指导教师刘毅 10月12日

目录第一章塑料件工艺性分析 1.1 塑料件形状分析 1.2 塑件的材料分析 1.3 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第二章注射模结构设计 2.1 型腔数目的确定 2.2注射机型号的确定 第三章流道的设计 3.1主流道尺寸 3.2主流道衬套的形式 3.3 定位圈的设计 3.4分流道的设计 第四章浇口的设计 第五章成型零件设计与计算 5.1成型零件的机构设计 5.2成型零件钢材选用 5.3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第六章推出机构设计 6.1推件力计算 6.2确定顶出方式及顶杆位置 6.3先复位机构 第七章泠却系统设计 参考文献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第一章塑料件工艺性分析 1.1 塑料件形状分析 1.该工件壁厚均匀均为2mm. 2. 塑件材料为PS,未注尺寸按MT6级。 3. 制件表面光华, 而且无毛刺。 4. 塑件脱模斜度30′-1°, 而且不允许出现裂纹, 变形缺陷. 本课程设计题目为线圈零件, 其成型工艺采用注塑模具, 产品材料PS塑料, 其收缩率0.6%~0.8%。 1.2 塑件的材料分析 PS塑料( 聚苯乙烯) 是一种无定形的高聚物, 它无色、无味、透明, 密度1.05g/cm^3容易染色和加工, 尺寸稳定, 点绝缘性好。刚性较大, 质地硬而脆, 易见光分解。 PS塑料流动性较好, 易成型且成品率高。由于其热膨胀系数高, 因此不宜采用嵌件。成型前进行干燥处理, 达到表面光亮。

塑料注射成型

塑料注射成型试卷试题下载-样卷.doc 《塑料注射成型》课程考核题库 试卷一 一、选择题 (第1~60题。每题有三或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将其填入答卷纸上。每题1分,共60分。) 1、注塑成型是生产效率()的一种成型方法。 A、低 B、一般 C、高 2、现在用移动螺杆普通注塑机注塑PC塑料,原来注塑机料筒中的残余塑料是RPVC,这时要清洗料筒,应该采用()。 A、拆机清理料筒 B、直接换料法 C、间接换料法。 3、下列三种树脂中,属于热固性树脂是()。 A、在酸性下合成的酚醛树脂 B、在碱性下合成的酚醛树脂 C、ABS树脂 4、EVA是()聚合物的英文缩写代号。 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B、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C、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5、注塑用的热塑性塑料中,在下列三种中,属于热敏性塑料的塑料品种是()。 A、PS塑料 B、RPVC塑料 C、PET塑料 6、下列三种树脂中,在注射成型中必须设置防涎量的是()。 A、PC B、PA6 C、ABS 7、PC塑料的玻璃化温度是()。 A、100℃ B、150℃ C、280℃ 8、在PA中加入玻璃纤维后,其熔体的流动性和原PA相比是()。 A、不变 B、增加 C、下降 9、PMMA具有一定亲水性,其颗粒的吸水率达()。 A、0.03%~0.04% B、0.3%~0.4% C、3%~4% 10、在注塑聚砜(PSU)时,其熔体温度与料筒温度的差别()。 A、较小 B、中等 C、较大 11、加入30%玻纤增强的聚醚砜(PES),在200℃温度下,在高负荷作用下4个月的变形小

于()。 A、0.005% B、0.05% C、0.5% 12、注塑聚苯硫醚(PPS)时的料筒温度为()。 A、180~230℃ B、230~280℃ C、280~330℃ 13、从理论上讲,注塑普通塑料制品时,喷嘴温度比料筒末端(即出料口)温度()。 A、稍高 B稍低 C、相等。 14、注塑机料筒温度分布规律是,由加料斗向喷嘴方向()。 A、逐渐增高 B、逐渐降低 C、两头高而中间低 15、注塑制品具有明显的熔合纹,在下列三种因素中,与熔合纹无关的因素是()。 A、熔料温度 B、注射速率 C、注射机液压油的温度。 16、注塑制品出现脱模困难的主要原因是()。 A、熔料温度太高 B、冷却时间太长 C、模具结构设计得不合理 17、除PVC外,一般热塑性塑料都可采用()表征其熔体流动性。 A、拉西格流动长度 B、挤出量 C、熔体流动速率 18、热塑性塑料注塑制品存在较大内应力后,易产生()。 A、制品表面有黑斑 B、制品表面开裂 C、制品出现熔合纹 19、在下列三种PE品种中,不能用普通注塑机和普通注塑工艺成型的品种是()。 A、LLDPE B、HDPE C、UHMWPE 20、主流道横截面大的成型模具适用于成型()。 A、小规格的注塑制品 B、流动性较好的塑料 C、流动性较差的塑料 21、注塑热塑性塑料时,若模具温度过高,则会使制品产生()。 A、制品粘模 B、制品出现熔合纹 C、制品产生飞边 22、注塑热塑性塑料时,若制品的毛边过多,其原因可能是()。 A、固化剂用量过多 B、材料的流动性过大 C、材料的水分含量过高 23、在工业生产中,在某台注塑机上最适宜的工艺参数的依据是()。 A、符合理论知识 B、符合工艺卡片的数据 C、生产出合格的制品 24、注塑机开模取制品时如有遗留物,会()。 A、提高效率 B、操作延时 C、损坏模具 D、损坏设备 25、在下列参数中,()能使注塑模具合紧。 A、注射压力 B、保压压力 C、模腔压力 D、锁模力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考试题目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学校徐州工程学院姓名刘鹏班级 10机制专2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高聚物中大分子链的空间结构有、及三种 形式。 2、塑料成型时有三种应力形式、、与。 3、分型面的形状 有、、、。4、合模机构应起到以下三个方面的作 用、、。 5、推出机构中设置导向装置的目的就是,该导柱安装固定 在上。 6、注塑成型时,一般而言,塑料为非结晶型、熔体粘度低或为中等的,模温取 值 ; 为高粘度熔体的,模温取。 7、压缩模中,溢式压缩模与其她类型压缩模在结构上的区别就是, 它的凸模与凹模的相对位置靠定位,这种模具不适于成型的塑料,不宜成型的制品。 8、注塑模典型浇注系统结构 由、、、等组成。 9、在实际生产中斜导柱的常用斜角a为,最大不超 过。 10、导柱结构长度按照功能不同分为三段、、。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用螺杆式注塑机加工塑料制品过程中可以有效降低熔融粘度的方法为( )。 A、增加螺杆转速 B、降低喷嘴温度 C、增加注塑压力 D、降低模具温度 2、下列塑件缺陷中不属于制品表面质量缺陷的就是( )。 A、应力发白 B、冷疤 C、云纹 D、缩孔 3、从尽量减少散热面积考虑,热塑性塑料注射模分流道宜采用的断面形状就是( )。 A、圆形 B、矩形 C、梯形 D、‘U’形 4、塑料的加工温度区间应该为( )之间。 A、脆化温度与玻璃化温度 B、玻璃化温度与粘流态温度 C、粘流态温度与分解温度 D、玻璃化温度与橡胶态温度 5、在注射成型过程中,耗时最短的时间段就是( )。 A、注射时间 B、保压时间 C、冷却时间 D、模塑周期 6、对大型塑件尺寸精度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 )。

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本文从总结多年“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方法入手,就探究式教学法和相关的课程建设进行了探索,并对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教学模式;探究式 研究型大学以探究为基础,强化学习、思考、创新、合作和表达能力;以探索、调查和发现为核心,强化师生共同学习、探索和发现的能力。 一、探究式教学法的建立 在课堂教学中,把知识满堂灌给学生,是常见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由于教师讲得过细、过全,而使学生无需动脑,结果实际上是“窒息”了学生的思维。 而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基于探索研究的教学模式。教师把教学重点从传授知识转移到以探索、研究知识为基础的教学上来。学生则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探究为基础,而不是以盲目接受信息为基础进行学习。 探究机制的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即教师是知识建构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学生才是建构的主体。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创造各种利于不断刺激学生渴望探求知识的环境和条件,例如构建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便是很重要的做法。 “多媒体技术”作为计算机硬件和扩展设备以及应用软件知识的基础,它是“计算机组成原理”、“信息论与编码”、“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的延续及深入,又是“数据压缩”、“数字图像处理”、“数字视频技术”等的前驱课程。在授课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将知识点进行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全面探索和研究问题,有益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拓宽,从而帮助学生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能够加以综合运用,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立探究式教学法,实施互动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学生起主导作用

继电器中间盖注塑模具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绪论 塑料工业是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应运而生的新兴工业,同时又是一个飞速发展的工业领域。塑料是指以树脂为主要成分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一般相对分子质量都大于1万,有的甚至可达百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具有可塑性,可以利用模具使其成型为一定几何形状和尺寸的塑料制件。在高分子材料加工过程中,用于塑料制品成型的模具,称为塑料成型模具,简称塑料模。 在塑料材料、制品设计及加工工艺确定以后,塑料模设计对制品质量及产量,就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首先,模具形状、流道尺寸、表面粗糙度、分型面、进浇方式与排气位置选择、脱模方式以及塑料定型方法的确定等,都对制品(或型材)尺寸精度或形状精度以及塑件的物理力学性能、应力大小、表面质量与内在质量等,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其次,塑料模对塑料成本也有相当大的影响,除简易模具外,一般说来制模费用是十分昂贵的,大型模具更是如此。 塑料模是塑料制品生产的基础,其含义之深刻,正越来越被人们理解和掌握。当塑料制品及其成型设备确定以后,塑料制件质量的优劣及生产效率的高低,模具因素约占80%。由此可知,推动模具技术的进步应是刻不容缓的策略。 我国塑料模具的发展极其迅速。其主要有着以下的发展趋势: 1在模具设计制造中将全面推广CAD/CAM/CAE技术,CAD/CAM/CAE技术是模具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实践证明,CAD/CAM/CAE技术是模具设计制造的发展方向。现在,全面普及CAD/CAM/CAE技术的条件已基本成熟。随着微机软件的发展和进步,技术培训工作也日趋简化。在普及推广模具CAD/CAM/CAE技术的过程中,应抓住机遇,重点扶持国产模具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加大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的力度;进一步扩大CAD/CAM/CAE的技术应用范围。有条件的企业应积极做好模具CAD/CAM/CAE技术的深化应用工作,即开展企业信息化工程,可从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开始逐步向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乃至虚拟制造发展,逐步深化和提高。用于模具设计制造的计算机软件将向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2电火花铣削加工技术将得到发展。电火花铣削加工技术也称为电火花加工成型技术,这是一种替代传统的用成型电极加工型腔的新技术,它是用高速旋转的简单的管状电极作三维或二维轮廓加工(像数控铣一样),因此不再需要制造复杂的成型电极,国外已有使用这种技术的机床在模具加工中应用。预计这一技术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有关安排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有关安排 2008-12-11 教科办作者:蒋晓艳 各学院、部: 为了做好本学期期末考试工作,现将考试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时间安排: 1、期末考试时间:2008年12月28日、2009年1月5-8日(各科考试时间见附表) 2、批阅试卷及上交成绩单时间:每门课程考试结束后,由课程单位统一组织进行批阅。批阅结束后及时将成绩单上交。截止时间2009年1月11日12:00时。考查课及选修课上交成绩单截止时间2008年12月26日。 3、成绩查询时间:学生可于1月10日- 1月13日网上查询成绩。 4、查卷时间:学生对自己成绩有异议,可在1月12 日申请(截止下午4:30前),学院汇总后统一报到教务科。 5、二考报名时间:1月12日8:00-1月13日17:00。 6、成绩查询及报名网址:校内网址:http://202.199.90.8:8000,校外网址:http://202.97.179.124:8000(不及格者不需报名,参加补考) 7、二考交费时间:1月14日下午2:00-3:30 三教B202(以班级为单位)

8、领取二考(补考)准考证时间:2月11日下午以学院为单位统一到教务科领取。 9、二考(补考)时间:2月 13日、14日。 二、具体要求: 1、各学院要组织好学生期末复习,要进一步加强考风考纪宣传工作。 2、各部门要在考试前把所负责的教室卫生打扫干净,将活动课桌倒放,按照5列6行排列整齐,并保证考试前按时打开教室门。 3、各学院要把每次考试的考场安排、考务人员及巡视人员安排于18周报到教务科。 4、考试结束后,各院部要认真做好批卷工作,及时将成绩单报送教务科。 附:考试时间安排表 辽阳校区教科办 2008年12月11日

继电器外壳注塑模具设计

继电器外壳注塑模具设计 摘要:模具工业的发展,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模具式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也已经取得了共识。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和通信等产品中,60%~80%的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型。本论文介绍的是电磁继电器外壳的注塑模具设计。 本论文详细介绍了整个模具的设计过程,对各机构和系统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包括模具结构设计、浇注系统的设计、冷却系统设计、脱模机构设计、排气系统设计、抽芯机构设计,合模机构设计,导向机构设计等。除此之外还介绍了注塑材料成型工艺和性能,以及注塑机的选用和对部分参数的校核。 此设计多采用标准件,结构设计紧凑,目的为了降低模具的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设计过程中使用了AutoCAD, UG等计算机辅助软件绘制了各主要零件图、制品图、以及大量结构设计图,大大缩短了设计的周期。 关键词:注塑模具PS 继电器外壳

Relay shell mold design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die and mould industry,Increasing attention and concern。"The mold type industrial production process equipment foundation" has achieved consensus. In electronics, automobile, motor, electric appliances, instruments and meters, home appliance and communication products, 60% ~ 80% of its molding part should rely 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lectromagnetic relay is the shell injection mold design。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design process, the mould of organizations and system for a detailed analysis, including the design of die structure and the design of gating system, cooling system design, design, exhaust system demoulding mechanism design, core-pulling mechanism design, mould design, the design of steering mechanism etc. In addition also introduces the injection molding technology and material performance, as well as the selection and injection of some parameters of the check. This design is used more compact structure design, mould, in order to reduce the cost of manufacture,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The design process using AutoCAD, UG software rendering such computer aided the major parts graph, products and design, structural design, greatly shorten the cycle. Keywords:Injection mold PS Relay shell

塑料成型工艺学(思考题答案)[精品文档]

序言及第一章 1.为什么塑料成型加工技术的发展要经历移植、改造和创新三个时期?(P2)第一段 2.移植期、改造期和创新期的塑料成型加工技术各有什么特点? 答:移植时期用移植技术制造的塑料制品性能较差,只能成型加工形状与结构简单的制品.而且制品的生产效率也比较低。这段时问虽然已经出现了几种改性纤维素类热塑性塑料,但其使用性远不如酚醛和脲醛等热固性塑料料,从而使压缩模塑等特别适合成型热固性塑料的制品生产技术;其一是塑料的成型加工技术更加多样化,从前一时期仅有的几种技术发展到数十种技术,借助这几十种技术可将粉状、粒状、纤维状、碎屑状、糊状和溶液状的各种塑料原材料制成多种多样形状与结构的制品,如带有金属嵌件的模制品、中空的软制品和用织物增强的层压制品等;其二是塑料制品的质量普遍改善和生产效率明显提高,成型过程的监测控制和机械化与自动化的生产已经实现,全机械化的塑料制品自动生产线也已出现;其三是由于这一时期新开发的塑料品种主要是热塑性塑料,加之热塑性塑料有远比热固性塑料良好的成型工艺性,因此,这一时期塑料成型加工技术的发展,从以成型热固性塑料的技术为重点转变到以成型热塑性塑料的技术为主; 进入创新时期的塑料加工技术与前一时期相比,在可成型加工塑料材料的范围、可成型加工制品的范围和制品质量控制等方面均有重大突破。采用创新的成型技术,不仅使以往难以成型的热敏性和高熔体粘度的她料可方便地成型为制品,而且也使以往较少采用的长纤维增强塑料、片状馍型料和团状模塑料也可大量用作高效成型技术的原材料。 3.按所属成型加工阶段划分,塑料成型加工可分为几种类型?分别说明其特点。 答:一次成型技术,二次成型技术,二次加工技术 一次成型技术,是指能将塑料原材料转变成有一定形状和尺寸制品或半制品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 目前生产上广泛采用的挤塑、注塑、压延、压制、浇铸和涂覆等。 二次成型技术,是指既能改变一次成型所得塑料半制品(如型材和坯件等)的形状和尺寸,又不会使其整体性受到破坏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 目前生产上采用的只有双轴拉伸成型、中空吹塑成型和热成型等少数几种二次成型技术。 这是一类在保持一次成型或二次成型产物硬固状态不变的条件下,为改变其形状、尺寸和表观性质所进行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也称作“后加工技术”。 大致可分为机械加工、连接加工和修饰加工三类方法。 4.成型工厂对生产设备的布置有几种类型? 1、过程集中制生产设备集中;宜于品种多、产量小、变化快的制品;衔接生产工序时所需的运输设备多、费时、费工、不易连续化。 2、产品集中制 一种产品生产过程配套;宜于单一、量大、永久性强的制品、连续性强;物料运输方便,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成本降低 5 为什么塑料加热与冷却不能有太大温差? 答:塑料是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性差。加热时热源与被加热的温差大,物料表面已达到规定的温度甚至已经分解,而内部温度还很低,造成塑化不均匀。冷却时温差大,物料表面已经冷却,而内部冷却较慢,收缩较大,形成较大的内应力。 第二章塑料成型理论基础 1.什么是取向? 答:聚合物熔体受到一定的力时,热固性和热塑性塑料中各自存在的细长的纤维状填料和聚合物分子在很大程度上都会顺着力的方向作平行排列,这种排列作用成为取向。如流动取向、拉伸取向等。 2.流动取向对制品性能有何影响?

单项变压器的设计说明

1.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变压器的功能主要有:电压变换;阻抗变换等,变压器常用的铁心形状一般有E型和C型铁心。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某一电压的交流换成频率相同的另一电压的交流电的 能量的变换装备。 变压器的主要部件是一个铁心和套在铁心上的两个绕组,如图(1)所示。一个绕组接电源,称为原绕组(一次绕组、初级),另一个接负载,称为副绕组(二次绕组、次级)。当交流变压器U 1 加到一次侧绕组,同时也穿过二次侧绕组,它分别在两个绕组中产生感应 电动势。这时如果二次侧与外电路的负载接通,便有交流I 2流出,负载端电压即为U 2 。原 绕组各量用下标1表示,副绕组各量用下标2表示。原绕组匝数为N 1,副绕组匝数为N 1 。 图(1)变压器结构示意图 图(2)变压器简化电路图1.1电压变换 当一次绕组两端加上交流电压U 1时,绕组中通过交流电流I 1 ,在铁心中将产生既与一 次绕组交链,又与二次绕组交链的主磁通Φ,主磁通在一次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动势e1。u1、i1、e1等的参考方向的设定与交流铁心线圈电路相同。 E1=-j4.44N1fΦ(1-1)

dt d 1 11N -e u Φ == (1-2) dt d 222N e u Φ =-= (1-3) 变压器一、二次绕组的电动势之比称为变压器的电压比,K 为变比。 K N N E E U U 2 1 2121=== (1-4) K U U 1 2= (1-5) 说明只要改变原、副绕组的匝数比,也就是改变N1、N2,就能按要求改变电压。 1.2电流变换 变压器在工作时,二次电流I 2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负载阻抗模|Z 1|的大小,而一次电流I 1的大小则取决于I 2的大小。 又因 2211I U I U = (1-6) 所以 21 2 1I I U U = (1-7) 说明变压器在改变电压的同时,亦能改变电流。 小型变压器的原理:小型单相变压器一般是指工频小容量单相变压器。

塑料注射成型(9)--试卷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塑料注射成型理论知识试卷注 意 事 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请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正确的填“T ”,错误的填“F”。每题1分,共20分) ( F )1.在校核注射机的开模行程时,对于双分型面模具,应保证注射机的开模行程比塑料件的高度和浇注系统的高度之和大6至8mm。( T )2.结晶型的高分子材料中存在着球晶结构和无定型区域,而在球晶内部也不完全是晶体,还存在部分无定型区。( T )3. 掌握扎实的职业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是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前提。( F )4.热固性塑料在成型加工过程中,中存在纤维状填料的取向,不会发生分子取向,所以,对热固性塑料就不讨论分子取向问题。( F )5.所有的塑料材料(不论是热固性还是热塑性)都必须考虑大分子链的取向对制品性能〔尤其是力学性能〕的影响。( T )6.高分子材料一般可分为三大类:塑料.橡胶和纤维,但这三者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因此,对同一高分子材料,既可以做成塑料制品,又可以做成弹性体,还可以做成纤维。 ( T )8.任何聚合物,在玻璃化温度时某些性能(如黏度.自由体积等)均为常数。( F )9. 文件礼貌不是一生一世的事情。 扩散 的。 ( F )11. 在设计带侧向分型抽芯机构的注射模时,如果注射机的开模行程与模 具厚度无关,则应保证注射机的开模行程大于塑料件的高度、型芯高度 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习题答案屈华昌

第一章答案 1.高分子聚合物链结构有哪些特点?根据链结构的不同,高分子聚合物可以分成哪几类?答:高分子聚合物链结构具有以下结构特点 (1)高分子呈现链式结构 (2)高分子链具有柔性 (3)高聚物的多分散性 根据链结构的不同,高分子聚合物可以分为高分子近程结构和高分子远程结构。 2.根据聚集态结构的不同,高分子聚合物可以分成哪几类?试阐述其结构特点和性能特点。答:根据聚集态结构的不同,高分子聚合物可以分成固体和液体,固体又有晶态和非晶态之分。 (1)聚集态结构的复杂性因为高分子链依靠分子内和分子间的范德华力相互作用堆积在一起,可导致晶态和非晶态结构。高聚物的比小分子物质的晶态有程序差得多,但高聚物的非晶态结构却比小分子物质液态的有序程度高。高分子链具有特征的堆方式,分子链的空间形状可以是卷曲的、折叠的和伸直的,还可能形成某种螺旋结构。如果高分子链由两种以上的不同化学结构的单体组成,则化学结构是决定高分子链段由于相容性的不同,可能形成多种多样的微相结构。复杂的凝聚态结构是决定高分子材料使用性能的直接因素。(2)具有交联网络结构某些种类的高分子链能够以化学键相互连接形成高分子网状结构,这种结构是橡胶弹性体和热固性塑料所特有的。这种高聚物不能被溶剂溶解,也不能通过加热使其熔融。交联对此类材料的力学性能有重要影。高聚物长来链大分子堆砌在一起可能导致链的缠结,勾结点可看成为可移的交链点。 3.在线型非晶态(无定形)聚合物的热力学曲线上,可以分为哪三种力学状态的区域?温度点?b、?g、?f、?d表征什么意义? 答:在线型非晶体态(无定形)聚合物的热力学曲线上,可以分为玻璃态、高弹态、粘流态。?b 称为脆化温度,它是塑料使用的下限温度。 ?g 称为玻璃化温度,玻璃态和高弹态之间的转变称为玻璃化转变,对应的转变温度即玻璃态温度。 ?f 称为粘流温度,高弹态与粘流态之间的转变温度称为粘流温度。 ?d 称为热分解温度,它是塑料使用的上限温度。 4.绝大多数的聚合物熔体都表现为非牛顿流体,试写出非牛顿流体的指数流动规律,并表述其意义。 答:通常把不服从牛顿流体规律的流动称为非牛顿型流动,具有这种流动行为的液体称为非牛顿流体。一些聚合物都近似地服从QSTWALD-DEWALE提出的指数流动规律,其表达式为 τ= K ?n τ= ηa ?(ηa = K ?n-1) 式中K—与聚合物和温度有关的常数,可以反映聚合物熔体的粘稠性,称为粘度系数 n—与聚合物和温度有关的常数,可以反映聚合物熔体偏离牛顿流体性质的程度称为非牛顿指数。 5.影响假塑性液体流变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 答:影响假塑性液体流变性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复习题 1.什么是塑料? 2.在注射过程中有那些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 3.如何确定注射模的分型面?如何进行注射模的总体布局? 4.浇注系统有那些部分组成?设计时有那些要求? 5.简述塑料中的5种添加剂作用是什么? 6.什么是热塑性塑料?什么是热固性塑料?两者间的区别是什么? 7.设计塑料模具时,模具的长宽和厚度尺寸与注射机的参数间的关系应满足哪些要求? 8.注射模的浇口有那些典型类型?各有何用? 9.脱模机构分为那几种? 10.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有那几类?各有何特点? 11.斜导柱分型抽芯机构的形式有几种?应用情况如何? 12.列出至少六种常见的浇口形式,并简述在选择浇口位置时应该考虑的因素。13.简述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设计中,侧型芯滑块压紧、定位及导滑机构的作用。 14.简述分型面的设计原则。 15.简述冷却回路的布置原则。 16、哪些情况下要考虑采用先行复位机构? 17、常见的排气方式有哪些? 18.塑料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19.注塑成型工艺三个基本参数是什么? 20.什么样塑件的注射模需要设置侧分型与抽芯机构? 21.点浇口和侧浇口分别适用于哪种典型的注射模具? 22.注射模具中复位杆的作用是什么? 23.注射模具的长和宽受到注射机什么部位的尺寸限制?厚度受到什么限制?24.浇口套零件上凹球面直径和小孔直径与注射机的什么部位的尺寸有关?25.注射机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26.模具在注射机上是怎样定位和固定的? 27.简述选择注射机时要校核哪些参数? 28.注射成型的工艺过程有哪些内容?简述各部分的作用? 29.分别简述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在注射成型过程中的特点?两者间的区别是什么? 30.注射模具主要有哪几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31.注射模推出机构的作用是什么?推杆推出机构有哪些零件组成? 32.侧分型与抽芯机构为什么要设置定位、锁紧装置?

汽车电器盒设计指南

电器盒设计指南

目录 一、汽车电器盒简介 二、电器盒开发流程 2.1概念分析设计阶段流程 2.2部件设计阶段流程 2.3设计认可、测试阶段流程 三、电器盒设计 3.1电源分配设计 3.2保险丝设计 3.3继电器设计 3.4接插件设计 3.5电器盒机械结构设计 3.6电器盒设计过程WORKLIST 3.7测试及验证方法 3.8法规相关简介 四、历史问题排查及示例 五、其他车型电器盒简介 六、发展趋势

一、汽车电器盒简介 电器盒主要用于集成各个分散的元件如:电子控制模块、保险丝、继电器、线束插接器等,是一个继电器和保险丝等元件的载体。目前轿车上的驾驶室内一般都会采用一个单独的电器盒,集中保险丝、各种继电器等元件来进行电源分配、电路保护、大电流控制等,此电器盒普遍安装在仪表板下面,因此通常被称为仪表板电器盒。电器盒在集成各元件时可采用各种各样的技术,如冲压板技术、印刷电路板技术等,因此电器又可分为成母线式电器盒(图一)、压金属板式电器盒(图二)、PCB(印刷电路)板式电器盒(图三)等等。仪表板电器盒通常采用成压金属板式电器盒,主线路部分采用铜条结构,即利用不同形状的铜条进行电路的通断,其特点是工艺成熟,但铜条结构的显著缺点就是对相应部件的条件要求较高,铜条本身的模具精度要求较高,结构复杂、装配繁琐;同时功能的更改较困难,很难做到产品的通用性,产品价格一般比较昂贵。 另一种PCB(印刷电路)板式的电器盒,其技术特点为:采用PCB板集中各种保险丝、继电器等,结构简单,更改起来也比较方便,但存在以下问题:1、当设计回路中的电流或电源分配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时,必须对PCB板的电路进行重新设计;2、PCB板式的电器盒一旦定型,其电路就被固化,对于不同的车型,固化后的PCB板不能随着电器件的变化而进行自由组合,必须严格按照PCB 板当初的设计进行电路设计,给电器设计者带来很大的局限性。因此PCB板式电器盒仍然存在通用性差、体积较大的缺点;3、由于PCB板式的电器盒必须采用接插件进行电路连接,因此线束上需要增加大量的插接件,这不仅增加了线束的成本,同时由于增加了线路中的接点,不可避免的增加了回路中的电阻,也增加了回路中的故障点。 还有一种母线式电器盒,其技术特点在于:所有的保险丝、继电器都是通过导线与主电源接口和电器件相连接,因成本低廉,目前被广泛采用。但此种电器盒的缺点也显而易见,传统的母线式电器盒采用单线组装,所有回路全部采用导线与端子间的压接实现。这种结构导线回路较多,生产、售后维护检修电路极为不便,且生产过程中多为手工操作,自动化程度较低,质量不易于控制。 图一:母线式电器盒

(完整版)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复习题一 一、选择题 1、以下塑料中,透光率92%优于普通硅玻璃的是(C ) A 氨基塑料 B硅酮塑料 C聚甲基丙烯甲酯 D聚碳酸酯 2、以下塑料模具,具有高效、精密、可成型各种复杂制品的特点是(A ) A 注射模 B压塑模 C挤压模 D中空吹塑模 3、注射机料筒温度和模具温度都是可调的,但调好后是恒定的,其温差一般在(C ) A 1℃~2℃ B 2℃~3℃ C 3℃~5℃ D 5℃~6℃ 4、大型注射模的凹模,常利用(D ) A 整体结构 B整体嵌入结构 C局部镶拼结构D四壁镶拼结构 5、以下注射制品加强筋的设计正确的是(A ) A B C D 6、以下塑料制品的几何形状设计,从有利于成型和脱模、利于模具设计与制造的角度出发,制品的结构良好的是( D ) A B C D 7、用于连接强度要求较高的装配如:管件连接螺纹,应选用( B ) A 60°标准螺纹B梯形螺纹 C锯齿形螺纹 D圆弧形螺纹 8、电视机外壳采用的成型工艺是(A ) A 注射 B挤压 C压缩 D注射吹塑 9、刚性好变形小的电器绝缘件,应使用(B ) A ABS B酚醛塑料 C聚丙烯 D聚碳酸酯 10、以下塑料制品壁厚的设计良好的是(D ) A B C D

二、填空题 1、根据塑料的用途,塑料分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和特种塑料三大类。 2、塑料注射成型工艺中保压的作用是防止熔料逆向倒流、补充收缩。 3、使注射模具浇注系统内的塑料保持熔融粘流态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隔热保温法,二是浇注系统加热法。 4、按分流道至浇口距离相等与否,其型腔和分流道排列分为平衡排列和非平衡排列。 5、尺寸小的模具型腔,主要进行强度计算,刚度再其次。 6、注射模的浇注部分是引导从注塑机喷嘴射入的熔融塑料顺利进入并充满各型腔的通道。 7、由于普通注射机仅仅在动模部分有顶出装置,注射时,人们总希望制品滞留在动模部分,这样不仅仅模具结构简单,而且取制件也方便。 8、高分子聚合物的分子结构有线性结构、支链形结构和网状体型结构。 三、名词解释 1、固化速度:指熔融塑料充满型腔后,分子结构从线型或支链形结构变为网状立体形三维结构即交联固化结构所需的时间。 2、热塑性塑料:指由可以多次加热加压,反复成型,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的合成树脂和各种添加剂、着色剂制成的塑料。 3、分流道:指主流道与浇口的连接通道。 4、瓶底镶件:指吹塑制品瓶底的成型件。 5、先复位:指在注射模结构中,使型腔中的推杆在制品完成脱模后,在安装活动镶件之前或合模之前回复到合模注射时的正确位置的运动过程。 四、简答题 1、简述注射模浇口位置确定的要点。 (1)交口位置应设在制品壁厚最厚之处。 (2)力求浇口至型腔各部分距离尽可能近。 (3)避免在浇口部处产生喷射。 (4)应设计在制品主要受力处。 (5)考虑制品的尺寸和精度的要求,即熔料流动方向、收缩导致的变形。 2、简要分析热流道注射模具的优缺点。 优点:热流道注模具浇注系统中的熔融塑料始终保持熔融的粘流态,当型腔中制品固化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