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上科学第三单元 能量测试题附答案

教科版六上科学第三单元 能量测试题附答案
教科版六上科学第三单元 能量测试题附答案

第三单元能量

1、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把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为人类大规模利用打开了大门。

2、用线圈和指南针可以做成,检测电池中有没有电。

3、电磁铁的定义:

电磁铁的基本性质:

4、电磁铁的南北极与哪些因素有关?

5、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①、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的关系。

②、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流强度的关系。(任选其一来写)

③、归纳(研究成果):。

6、电动机由、、组成。换向器的作用是。

7、电动机是用产生的机器。虽然大小悬殊、用途各异,但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

8、用电器有了电就可以进行各种“工作”——做各种运动或发光、发声、发热……我们把电具有的这种能量,叫。

9、能量有、、、等不同的形式。和运动有关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储存的能量叫做。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

10、所有用电器都是一个的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

11、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其他不同形式的能量间也能互相转化。如:(1)两手互相摩擦:机械能转化为;(2)反复弯折一段铁丝:转化为热能;(3)篝火:转化为;放鞭炮:转化为机械能、声能。

12、电池是把或转化成了电能。手摇发电机是把转化为电能。

13、发明了发电机后,人们能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

14、在我们使用的能量中,、、是重要的能源。

15、煤是怎样形成的?

16、石油和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的。

17、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是存储了亿万年的。大多数能源最终来自于太阳。

18、煤、石油、天然气是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我们正在耗尽这些能源。

19、我们要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现在的新能源有等。

通电导线可以产生磁性电能

2、电流检测器

3、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

4、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正负极接法和线圈缠绕的方向有关。(即:改变电池的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6、外壳(磁铁)、转子(铁芯、线圈、换向器)、后盖(电刷)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

7、电、动力用电产生了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8、电能

9、电能、热能、光能、声能动能(机械能)化学能能量

10、电能其他形式的能

11、(1)热能(2)机械能(3)化学能、热能(4)化学能

12、化学能、光能;机械能

13、表格依次填:化学能;光能;化学能;机械能;化学能;化学能(热能)

14、煤、石油、天然气;

15、煤是几亿年前大量的植物被埋入地下,与空气隔绝,在长期的压力、高温的共同作用下,慢慢形成的。

16、低等生物

17、太阳能

18、不可再生

19、太阳能、风能、沼气、地热、核能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六年级科学(上) 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每空0.5分,共9分) 1、()、()、()、()以及生米煮成熟饭等等,都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2、将稀盐酸滴在石灰石上,有()放出,这是一种()新物质的变化。 3、把试纸放在酸性物质中,会变成()色。 4、铁在()和()的情况下容易生锈。 5、紫甘蓝水遇到酸性和碱性物质时会变色,我们把它叫做()。 6、衣服上的油污用()洗涤效果比较好。 7、空气进入人体后,它发生的变化是()新物质的变化。 8、做对比实验时,应该只有()条件发生变化,其他的条件完全相同。 9、在铁中加入一些其他物质,做成(),就不会生锈了。 10、各种污物的成分虽然有所不同,但只要与()发生反应,就能够被洗干净了。 11、橙子、西红柿中的维生素C和蔬菜中的叶酸,它们都是()物质。 12、把鸡蛋放进醋里,可以观察到()现象,这是产生()的变化。 二、判断题(每题0.5分,共6分) 1、加热蜡烛和点燃蜡烛是同一种变化。() 2、盐碱地上长不好植物,可以通过加硫酸亚铁改良土壤。() 3、不锈钢不容易生锈。() 4、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是碱性物质。() 5、不同的污物需要用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 6、铁生锈时,体积会变大。() 7、不同的植物喜欢不同酸碱性的土壤,如竹子喜欢碱性土壤。() 8、做面包用的小苏打是一种酸性物质,家用的清洁剂大多是碱性物质。() 9、用清水洗去衣服上的灰尘是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10、自制的紫甘蓝水遇到酸性物质时变红,遇到碱性物质时变绿。() 11、衣服上有陈旧的血渍,最好的办法是用柠檬加盐水清洗或用白萝卜揩擦。() 12、给土壤施肥时,应该针对不同的土壤施用酸碱性不同的肥料。() 三、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与铁生锈无关的因素是() 水分空气温度 2、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 蜡烛溶化木材做成家具馒头发霉 3、食用的小苏打或碱块起泡,需加入() 自来水橘子汁洗发水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1.蜡烛的变化 1. 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 质﹚,这类变化叫做物理变化,如﹙蜡烛受热熔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这类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如﹙蜡烛燃烧﹚。 2.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主要是看﹙是否产生新物质﹚。 3. 水的三态变化︰水→水蒸气,水→冰,无论水是哪种状态,没有生成﹙新物 质﹚,是﹙物理﹚变化。 4. 铁水变钢锭属于﹙形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5.压扁饮料罐,饮料罐的﹙形态﹚发生了改变,没有变成别的物质,是﹙物 理﹚变化。 6.把白糖加热至熔化,只是由固态变成了液态,没有变成别的物质,是﹙物理﹚变化。 7.把白糖加热至变黑,白糖变成了别的物质,是﹙化学﹚变化。 8.电灯通电发光时,没有其他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9.蜡烛加热后从﹙固﹚体转化为﹙液﹚体,冷却后﹙液﹚体转化为﹙固﹚体,只是从﹙形态﹚发生变化,没有变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10.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 11.在燃烧的蜡烛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壁上生成了一层﹙小水滴﹚,说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12. 燃烧蜡烛,将内壁涂有澄清的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产生的﹙二氧化碳﹚和石灰水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碳酸钙。这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13.树叶颜色的改变,把白糖加热至焦黑,﹙颜色﹚改变了,属于﹙化学﹚变化。 14.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会出现﹙白色沉淀﹚,说明石灰水变成了别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15.生鸡蛋放入白醋,碱中倒入少量白醋,盐酸滴在石灰石上,有﹙气泡﹚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小学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试卷(附答案)课件

小学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试卷(附 答案)课件 得分:xx 年11 月 一、填空题。(把正确的答案填写在括号内,每空1 分,共 15 分) 1、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 ( ) 。 2、( ) 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 3、小电动机在转动的过程中 ,( ) 依次接触换向器的三个金属环 , 通过()的电流方向就会自动改变。 4、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 , 叫( ) 。 5、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的能量,叫() 6、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如果没有,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 7、把建筑材料吊到几层高的楼上,是把电能转化成();用电壶烧水,是把电能转化成()。 8、我们使用的能源大部分来自()。

9、在我们现在使用的能量中,()、()、()是最重要的能源。 10、电动机的工作基本原理是:用电产生(),利用()的相互作用转动。 二、选择题。(把你认为的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每空1 分,共12 分) 1、从左向右看线圈的绕法是顺时针方向的是()A B 2、( ) 都是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来的。 A、电能 B 、热能 C 、光能 D 、化学能 3、下列能源属于不可再生性能源的是 ( ) A、石油 B 、太阳能 C 、风能 D 、地热能 4、磁铁能把下列哪种物体吸起来。()1 A、玻璃杯 B 、大头钉 C 、铝锅 5、改变()不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A、电池的正负极 B、线圈的圈数 C、线圈绕线方向 6、1820 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实验中发现() A、电磁铁有南北极 B、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7、电池是把()或光能转化成了电能

A、声能 B、热能 C、化学能 8、转子由铁芯、线圈和()组成的。 A、电刷 B 、外壳 C 、换向器 9、小电动机在工作时把()。 A、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 B 、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C 、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10、煤是由亿万年前的()形成的。 A、动物 B 、低等生物 C 、微生物 D 、植物 11、电磁铁具有 ( ) 的基本性质。 A、接通电源产生磁性 B 、断开电源磁性消失 C、接通电源磁性消失 , 断开电源产生磁性 D 、接通电源产生磁性 , 断开电源磁性消失 12、下列能源属于新能源的是() A、天然气 B 、石油 C 、煤 D 、原子能 三、判断题。(把你认为正确的打上“√” ,错误的打上“ ” ,每小题1 分,共10 分) 1、只有电才能向其他能量转化。 () 2、电磁铁是没有南极和北极的。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 试卷及答案

姓名: 一、填空(20分,没空1分) 1、198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偶然让通电的靠近指南针,发现。 2、通电时,线圈(会还是不会)产生磁性。 3、风力发电站实际上是把转化为电能。 4、电磁铁和磁铁一样具有南北极,但是电磁铁的南北极可以改变,如和 都能改变磁铁的南北极。 5、电磁铁中线圈的圈数影响着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线圈圈数越,电磁铁磁力越,线圈圈数越,电磁铁磁力越。 6、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的。 7、小电动机包括、和三个部分。小电机的转子是 ,通电后产生磁性。 8.、不同的能量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如点灯是把转化为和 。电炉是把转化为。 二、判断,判断对的画√错的画×(20分,每题2分) 1、有电流就能产生磁性--------------------------------------------()。 2、导线通电后,他的周围会产生磁性---------------------()。 3、不管什么导线都可以拿来做电磁铁----------------------()。 4、电磁铁线圈的绕法有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 5、电动机的工作原理都是相同的-----------------------------()。 6、小电动机的转子上有两组线圈-----------------------------()。 7、声音和光不能使物体运动,所以不是能量---------------()。 8、使用电灯照明时,输入的电能是热能,输出的是电能--()。 9、我们现在使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 10、我国煤、石油、天然气的储量非常丰富,因此不必节约()。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天在( )里。(20分,每题2分) 1、只改变电磁铁中电流的方向,电磁铁的南北极( )。 A、不变 B、改变 C、不一定 2、如果只改变电池的正负极,电磁铁( )。 A、南北极改变 B、磁力大小会改变 C、南北极和磁力大小都会变 3、小电动机上,电刷一般安装在( )上。 A、外壳 B、转子 C、后盖 4、小电动机能转动,是因为( )。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我的判断(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一些物质(食物、石油、煤等)中贮藏着能量,并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释放出来。(√) 2、能量储存在燃料中而食物中没有能量。(×) 3、只有电才能向其他能量转化。(×) 4、磁铁有南极和北极,而电磁铁没有南极和北极。(×) 5、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可以改变,通过增加线圈的圈数和电池的数量能够增强电磁铁的磁力。(√) 6、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量,离不开能量的转化(√) 7、煤是由亿万年前的植物经过复杂变化而形成的,可以通过煤的特点和地层特点推测出来。(√) 8、风、流水、电、汽油都具有能量。(√) 9、电能只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 10电磁铁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 二、我的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30分) 1、、磁铁能把下列哪种物体吸起来。(①) ①、回形针②、玻璃杯③、铝锅 2、改变(③)不会改变电磁铁的xx。

①、电池的正负极②、线圈绕线方向③、线圈的圈数 3、"条形磁铁的哪部分磁性最强。(①) ①、两端②、中间 4、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②)没有关。 ①、线圈圈数②、线圈的缠绕方向③、线圈中电流的强度 5、"可以改变小电机的转子转动方向的是(①) ①、电池的正负极的接法②、磁铁的数量③电池的数量 6、和运动有关的能量叫(②) ①、化学能②、机械能③、光能 7、电池是把(③)或光能转化成了电能 ①、声能②、热能③、化学能 8、煤所具有能量最初来源于(③) ①、植物②、动物③、xx 9、电灯也是一个能量转化器,它能把电能转化为(①) ①、光能②、机械能③、磁 10、"1820年,丹麦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②) ①、电磁铁有xx②、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三、我的探究(32分) 1、可能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因素 (1)我的假设: 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因素有: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1、磁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磁化:原本没有磁性的物体具有磁性的过程。 3、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4、电磁铁的组成:铁芯、线圈、电池。 5、电磁铁接通电流会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会消失。 6、改变电池的正负极或改变线圈绕线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7、电磁铁的磁力越大线圈与钉尖的距离越近铁芯越细电池个数越多线圈圈数越多电磁铁??? ??????????? 8、小电动机的功能:把电变为动力。 9、???? ?????????????后盖:电刷变电流方向换向器:接通电流并改电磁铁线圈铁芯转子外壳:磁铁小电动机 10、小电动机的原理:电流产生磁性;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 11、能量的形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风能、化学能、动能、机械能等等。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机械能。(活动手册41、42页)。各种能量之间可以进行能量的转化。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 12、当电动机用来发电的时候,把动能转化为电能,就叫作发电机。 13、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的能量是储存了亿万年的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14、煤来自亿万年前的森林

15、石油和天然气来自亿万年前的低等动物。 16、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等。 实验知识点】 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电池个数、铁钉粗细、线圈与钉尖的距离,之间的关系。(以线圈圈数为例,剩下的自己去整理) 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吗? 我们的假设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 检验的因素(改变的 条件) 线圈圈数 怎样改变这个条件1.线圈20圈2.线圈40圈3.线圈60圈 实验要保持那些条 件不变电池的节数,电线的粗细,铁芯的大小,导线的长 短,线圈与钉尖的距离等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一、知识归纳。 1.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磁性。 2、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把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通电导线可以产生磁性,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3、第一个发现电磁现象的科学家是:丹麦的(奥斯特),他发现通电的导线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电流越大,偏转角度(越大),而且指南针的偏转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 4、用线圈和指南针可以做成电流检测器,检测电池中有没有电。 5.如果电路短路,则电流很强,会很快把电池的电能用完,所以要尽快断开。 6.做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的实验时,线圈立着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中心,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7、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8、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 9、做电磁铁实验时,因为用的导线较短,这个电磁铁是很耗电的,不要把它长时间接在电池上。 10.电磁铁有南北极。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接法和线圈缠绕方向有关,当电池正负极接法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当电磁铁的线圈缠绕方向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11.电磁铁与磁铁的相同点:都有磁性,都有南北极。 电磁铁与磁铁的不同点:(1)磁铁是磁性的石头,电磁铁是线圈和铁芯组成。 (2)电磁铁只有通电才有磁性。(3)磁铁的南北极不会改变,而电磁铁的南北极可以改变。 12、电磁铁的特点是:接通电流,产生(磁性);切断电流,(磁性)消失。 13、电磁铁的南北极:电磁铁的南北两极和(线圈缠绕的方向)、(电流的方向)等因素有关。 14、奥斯特在依次实验中,偶尔发现了通电的导线周围有磁场。 15、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力小,电池多则磁力大;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粗细长短、铁芯粗细长短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16.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关系的研究计划表 17、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有关:线圈多,磁力大;线圈少,磁力小。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20分) 1、1820年,丹麦科学家()在一次实验中,偶然让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 2、电磁铁是由()和()组成的装置。 3、小电动机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它是用()产生()的机器,当它被用来发电是,就应该叫它为()了。 4、电所具有的能进行各种“工作”的能量叫做()。 5、我们把储存在食物、燃料中的能量叫(),所以汽油具有(),和运动有关的能量叫做()。 6、我们使用的许多能源都是不可再生能源,如()、()、(),它们都是储存了亿万年的()。 7、电磁铁和永久性磁铁的区别在于永久性磁铁一直都有磁性,而电磁铁通电(),断电后()。 二、选择题(20分) 1、、磁铁能把下列哪种物体吸起来。() A、回形针 B、玻璃杯 C、铝锅 2、改变()不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A、电池的正负极 B、线圈绕线方向 C、线圈的圈数 3、条形磁铁的哪部分磁性最强。() A、两端 B、中间 4、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没有关。 A、线圈圈数 B、线圈的缠绕方向 C、线圈中电流的强度 5、可以改变小电机的转子转动方向的是() A、电池的正负极的接法 B、磁铁的数量 C、电池的数量 6、三峡水电站的发电过程实际上是把() A、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B、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7、电池是把()或光能转化成了电能 A、声能 B、热能 C、化学能 8、激光可以用来打孔或切割说明光也有()。 A、温度 B、能量 C、重量 D、质量 9、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潮汐能 B、原子能 C、地热能 D、天然气 10、两只手互相摩擦,会感觉到发热,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 A、化学能转化为动能 B、动能转化为热能 C、生物能转化为热能 三、我的判断(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某些物质中贮藏着能量,并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释放出来。() 2、能量储存在燃料中而食物中没有能量。() 3、只有电才能向其他能量转化。() 4、磁铁有南极和北极,而电磁铁没有南极和北极。() 5、电磁铁的磁力可以通过增加线圈的圈数和电池的数量来增强。() 6、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量,离不开能量的转化() 7、煤是由亿万年前的植物经过复杂变化而形成的,可以通过煤的特点和地层特点推测出来。() 8、风、流水、电、汽油都具有能量。() 9、电能只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 10、我们已经能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电能。() 四、连线题。(10分) 1、把下列能量的转化涌现连起来。(4分) 燃烧木材取暖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点燃的鞭炮爆炸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植物长出果实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风力发电机发电光能转化为生物能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答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答案 一、填空 1、病毒主要是由(空气)传播的。 2、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 3、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4、细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5、病毒的形态有三种:(球形、杆形、蝌蚪形)。 6、霉菌是(真菌)。 7、能食用的菌类有(木耳、猴头、金针菇、香菇)等。 8、引起食物霉变的主要原因有:(微生物)。 9、细菌可分为:(球形、杆形、螺旋形)三种形态。 10、病毒可分为三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二、判断: 1、细菌和病毒一样,形体十分微小,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2、细菌会使动、植物遗体不断的腐烂分解,最终消失掉。(√)3、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是:它对人类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 4、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 5、虽然有的蘑菇有毒,只要我们不食用,用手采集没有关系。(×) 6、无毒蘑菇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呈白色。(√) 7、霉菌都对身体有害。(×) 8、细菌不能增加土壤的肥力。(×) 9、细菌在适宜的条件下,每隔20分钟就能繁殖一代。(√) 10、乙肝病毒只寄生在人的细胞里。(×) 三、你知道吗? 1、真菌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你能举三个例子说一说真菌在我们生活中的用处吗? 答:人们利用真菌可以制成各种可口的食物:如面包、豆腐乳、酱油、葡萄酒等;还可以制成药物,如青霉素。 2、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有哪些特点? 答: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 3、你知道以下名词的含义吗? 遗传------生物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 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或物理特性上的差异叫变异。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 (苏教版) 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质量检测 (时限 40分钟) 班级姓名等级 一、对号入座(将科学关键词填写在合适的横线上。) 大家在这一单元的科学学习中一定接触到了很多科学名词,认识了许多有趣的科学现象和丰富的客观事物。请将它们对号入座吧! 科学关键词: 酸性物质、绿色、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碱性物质、红色、酸碱性 科学现象和客观事物: 1.物质的变化有一类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这类变化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2.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酸碱性 3.你剧烈运动时,会感到肌肉酸痛,那是因为肌肉里产生了酸性物质 4.做面包用的小苏打是碱性物质 5.用毛笔在花瓣上抹上白醋,再往纸花上喷一些紫甘蓝水,纸花的花瓣会变成红色 6.用毛笔在叶子上抹上碱水,再往叶子上喷一些紫甘蓝水,纸花叶子会变成绿色 二、火眼金睛(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1.紫甘蓝水是( C )。 A.碱性物质 B.酸性物质 C.酸碱指示剂 D.去污剂 2.要使食用的小苏打或碱块起泡,需加入(B)。 A.自来水 B.橘子汁 C.洗发水 3.让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是( D )。 A.清洁剂 B.西红柿 C.肥皂水 D.桃子 4.下面属于酸性物质的是(A)。

A.西红柿 B.肥皂 C.清洁剂 三、科学阅读 酸性溶物质与碱性物质 酸性物质通常具有酸味,我们平常所吃的柠檬、橙子、醋、可乐等,含有酸性成分。另外,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的物质,就是属于酸性。 碱性物质通常具有苦涩味,接触到肌肤时会溶解肌肤蛋白质,使肌肤变得滑溜。存在于我们体内的碱性物质不仅可帮助消化,同时也可消除细菌。另外,可使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就是属于碱性。 酸性和碱性的强度通常以PH值表示,PH值的标示法从0到14。纯水的PH值为7,属于中性溶液,PH值低于7者为酸性,PH值高于7者为碱性。 想要了解溶液为酸性或碱性,可利用几种指示剂得知。以紫甘蓝、玫瑰花、葡萄、黑豆所制成的天然指示剂遇到酸性时,会变成红色;遇到碱性则会变成绿色或蓝色。 另外,利用如石蕊试纸、酚酞溶液、甲基橙、BTB指示剂等的颜色变化,也可以得知酸性与碱性。 ——本文摘自《我是实验王》 1.如何辨别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酸性物质通常具有酸味,我们平常所吃的柠檬、橙子、醋、可乐等,含有酸性成分。另外,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的物质,就是属于酸性。 碱性物质通常具有苦涩味,接触到肌肤时会溶解肌肤蛋白质,使肌肤变得滑溜。存在于我们体内的碱性物质不仅可帮助消化,同时也可消除细菌。另外,可使红色 石蕊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就是属于碱性。 2.仔细阅读短文,写出文中的酸碱指示剂。 紫甘蓝、玫瑰花、葡萄、黑豆、石蕊试纸、酚酞溶液、甲基橙、BTB指示剂 四、实验探究 1.用实验探究蜡烛的变化。 实验准备:蜡烛、火柴、小刀、镊子、铁片、烧杯。 实验方法: (1)用小刀把蜡烛切割成小块。 (2)把小块的蜡烛放在铁片上,用蜡烛火焰加热,观察蜡烛如何熔化的。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知识点 1、蜡块在加热时会从固体变成液体,冷却时会从液体变成固体。 在烛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燥的烧杯,烧杯壁有小水珠出现,说明燃烧过程中有水生成。 在烛焰上方罩上一个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石灰水变混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在烛焰上方罩上白瓷碗,底部会变黑,产生了新的物质。 2、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如:铁水变钢锭、水的三态变化、压扁饮料罐、将白糖加热至融化。 另一类是会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以及发光发热、性质改变等现象加以判断。如:生鸡蛋变熟鸡蛋、面粉做成馒头、火柴燃烧、树叶颜色变化、盐酸滴在石灰石上、生鸡蛋放入白醋中、碱中倒入白醋、往澄清石灰水中吹气、将白糖加热至焦黑。 3、铁坚硬呈银白色,锈松软呈暗红色。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 4、一块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胀大8倍。水中有盐,铁制品表面不干净、粗糙等因素会使铁更容易生锈。 5、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擦去水分、喷漆、覆盖搪瓷、电镀、涂沥青、制成不锈钢。原理:制成不锈钢是改变铁的性质,其他都是隔绝水或空气。 6、像白醋这样,能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叫做酸性物质。 像碱水这样,能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叫做碱性物质。 像紫甘蓝水这样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 你剧烈运动时肌肉酸痛,那是因为肌肉里产生了酸性物质。 胃酸是酸性物质,胃药是碱性物质。 7、大部分蔬菜水果都是酸性物质。 做面包用的小苏打、家用清洁剂都是碱性物质。 化肥有的是酸性的,有的是碱性的。 纯净水是中性的,牛奶、茶水是酸性的。 8、杜鹃花喜好酸性的土壤。如果它的叶瓣发黄发枯,就说明土壤可能偏碱性,需要喷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题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能量测试题 一、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30分) 1.电流可以产生()。 A、电 B、热 C、磁 D、光 2.电磁铁具有()的基本性质。 A、接通电源磁性消失,断开电源产生磁性 B、接通电源产生磁性 C、断开电源磁性消失 D、接通电源产生磁性,断开电源磁性消失 3.玩具小电动机的功能是把()能变成了动力。 A、磁 B、电 C、热 D、光 4.()都是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来的。 A、光能 B、热能 C、电能 D、化学能5.1820年,丹麦科学家()在一次实验中,偶然让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这个发现,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A、爱迪生 B、伽利略 C、奥斯特 D、牛顿 6.下面不能再生的能源是() A、煤 B、风 C、太阳能 D、地热能7.来自地球以外的天体的能源,最重要的是() A、化学能B、风能 C、潮汐能 D、太阳辐射能 8.磁铁能把下列哪种物体吸起来。() A、回形针 B、玻璃杯 C、铝锅 9.改变()不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A、电池的正负极 B、线圈绕线方向 C、线圈的圈数 10.条形磁铁的哪部分磁性最强。() A、两端B、中间 C、一样 1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没有关。 A、线圈圈数 B、线圈的缠绕方向 C、线圈中电流的强度12.可以改变小电机的转子转动方向的是()。A、电池的正负极的接法 B、磁铁的数量 C、电池的数量13.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 A、化学能 B、生物能 C、机械能 14.电池是把()或光能转化成了电能。 A、声能 B、热能 C、化学能 15.煤所具有能量最初来源于()。A、植物 B、动物 C、太阳 16.电灯也是一个能量转化器,它能把电能转化为()。 A、光能 B、机械能 C、磁 17.下列关于电磁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线圈与铁芯之间的距离越大,磁力越强 B、影响电磁铁磁力最大的因素是铁芯的大小形状有关。 C、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多少没有关系 D、电磁铁的南极会与磁铁的北极相互吸引 18.煤、石油、天然气等都是()能源。 A、可再生 B、不可再生 19.以下哪种因素不会影响电磁铁的磁力?()A、增加电池数量 B、增加线圈匝数 C、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20.石油、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经过复杂变化形成的。A 、茂密的森林 B 、低等的植物 C、低等的生物21.反复弯折铁丝的过程中。() A、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B、热能转化成机械能 C、化学能转化成热能22.夏天,打开冰箱门,常可看到“白雾”。这是()。 A、冰箱内原有的水蒸气。 B、冰箱内食物中的水分遇到高温空气后,蒸发形成的水蒸气。 C、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形成的小水滴。23.下列方法中不能给我们带来热的是()。A、多穿衣服 B、晒太阳 C、吃饭24.只改变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这时电磁铁()。A、南北极改变 B、南北极不变 C、磁力强弱发生变化25.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经常运用“钻木取火”的方法获得火种,因为在这个过程中()。 A、动转化为热能 B、动能转化为化学能 C、热能转化为动能 26.三峡电站发出的强大电能是由()转化而来的。 A、水能 B、热能 C、风能 D、磁能27.当电池的两极被导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 A.断路B.短路 C.通路28.能量有()等多种形式,能量还储存在食物、燃料中。 A、电 B、热 C、声 D、光29.电池是把()转化成了电能。发电有多种方法。A、化学能 B、光能 C、热能 D、声能30.()所具有的能量是储存了亿万年的太阳能。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氧气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50分)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试题及答案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试题及答案 学校班级姓名等级 一、查漏补缺: 1.运动是的,静止是的。 2.物体的运动通常指这一物体另一物体来说,它的发生了变化。 3.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必须先确定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______________。 4.物体具有保持它原来运动或静止状态的属性,这种属性称为。所有物体都具有。 5.坐在汽车上的人们,在汽车急刹车的时候,身体会不由自主地向倾斜,当汽车起步的时候,乘客的身体会向倾斜。 6.一个物体运动的状态,一般从、、、等方面来描述。 7.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等。8. 是生活在水里的动物适应水环境的运动方式;是空中动物的运动方式。 9.马是四肢运动的动物,四肢的常规远动方式是,即左前右后,右前左后的交替循环。 二、明辨是非:

1. 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从运动的方向和快慢两个方面就可以了。() 2. 汽车刹车时车上的乘客因保持与车一起运动的惯性而产生身体前倾。() 3.惯性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只有好处。() 4.在距离一定的情况下,物体运动用的时间越少就越快。() 5.物体运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6.不同的动物的运动方式是不同的。() 7.马在慢走、奔跑时,四肢的运动规律是一样的。() 三、珠海拾贝: 1. 有关参照物的说法,()是正确的。 A、运动的物体不能做参照物 B、只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才能做参照物 C、研究某一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照物。 2、关于惯性的说法()是正确的。 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有惯性

B、不受力的物体有惯性,受力的物体没有惯性 C、静止或运动的物体有惯性,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惯性也就没有了 D、任何物体不论什么情况下都有惯性 3. 正在行驶的汽车内的乘客以()为参照物时,他是静止的。 A、汽车内的物品B 、路边的景物C、马路 4. 汽车起步时车内的乘客身体会()。 A 、前倾B、后倾C 、静止不动 5. 风车在风力作用下的运动方式叫()。 A、摆动 B、飘动 C、转动 6、一辆正在行驶的汽车,运动方式主要有() A、移动 B、转动 C、滚动 四、猜想与探究: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哪几种?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五、生活中的科学: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总复习资料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总复习资料 1、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把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指南针偏转,说明通电导线可以产生磁性,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2、用线圈和指南针可以做成电流检测器,检测电池中有没有电。 3、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 4、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缠绕的方向、电池正负极的接法有关。 5、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力小,电池多则磁力大;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粗细长短、铁芯粗细长短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6、电动机由磁铁、绕着线圈的铁芯、换向器、电刷组成。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 7、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虽然大小悬殊、用途各异,但电动机的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互相作用转动。 8、电能使各种用电器做各种运动、发光、发声、发热……我们把电具有的这种能量,叫电能。 9、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和

运动有关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机械能。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储存的能量叫做化学能。 0、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用电器名称 输入的能量形式 输出的能量形式 电灯 电能 光、(热) 电视机 光、声、(热) 电冰箱 热、(光、声) 电吹风 风、热、(声) 空调 热、(光、声) 洗衣机 机械能、(光、声) 取暖器 热、(光)

电风扇 机械能、(声) 1、通过发电机,人们能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 用电器名称 输入的能量 输出的能量形式 普通电池 化学能 电能 光电池 太阳能 蓄电池 化学能 水力、风力发电站 机械能 火力发电站 化学能 核电站 原子能 2、煤是几亿年前植物被埋入地下,与空气隔绝,在长期的的压力、高温的共同作用下,慢慢形成的。石油和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的。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20分,没空1分) 1、198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偶然让通电的靠近指南针,发现。 2、通电时,线圈(会还是不会)产生磁性。 3、风力发电站实际上是把转化为电能。 4、电磁铁和磁铁一样具有南北极,但是电磁铁的南北极可以改变,如和 都能改变磁铁的南北极。 5、电磁铁中线圈的圈数影响着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线圈圈数越,电磁铁磁力越,线圈圈数越,电磁铁磁力越。 6、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的。 7、小电动机包括、和三个部分。小电机的转子是,通电后产生磁性。 8.、不同的能量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如点灯是把转化为和 。电炉是把转化为。 二、判断,判断对的画√错的画×(20分,每题2分) 1、有电流就能产生磁性()。 2、导线通电后,他的周围会产生磁性()。 3、不管什么导线都可以拿来做电磁铁()。 4、电磁铁线圈的绕法有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

()。 5、电动机的工作原理都是相同的()。 6、小电动机的转子上有两组线圈()。 7、声音和光不能使物体运动,所以不是能量()。 8、使用电灯照明时,输入的电能是热能,输出的是电能()。 9、我们现在使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 10、我国煤、石油、天然气的储量非常丰富,因此不必节约()。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天在()里。(20分,每题2分) 1、只改变电磁铁中电流的方向,电磁铁的南北极()。 A、不变 B、改变 C、不一定 2、如果只改变电池的正负极,电磁铁()。 A、南北极改变 B、磁力大小会改变 C、南北极和磁力大小都会变 3、小电动机上,电刷一般安装在()上。 A、外壳 B、转子 C、后盖 4、小电动机能转动,是因为()。 A、电的作用 B、磁的作用 C、电产生磁,利用磁旳相互作用 5、在反复摩擦双手的过程中,实际上是把()。 A、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B、热能转化成机械能 C、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D、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六年级科学(上) 第三单元测试卷(A) 一、填空 1、蜡块在加热时,会从()变成(),冷却时会从()变成()。 2、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另一类是()。 3、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可以从()、()以及()、()等现象加以判断。 4、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和()接触。 5、一块铁完全生锈后,()可胀大8倍。 6、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有()、()、()、()、()、()。 7、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是()。 8、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是() 9、你剧烈运动时,会感到肌肉酸痛,那是因为肌肉里产生了()。 10、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 11、水结冰没有产生()。 12、家用清洁剂大多是()物质。 二判断题 1、加热蜡烛和点燃蜡烛是同一种变化。() 2、水在三态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3、自然界中所有物质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4、自行车生锈与潮湿的环境有关,与空气无关。() 5、在绝对无水的空气中,铁放上几年也不生锈。() 6、盐碱地上长不好植物,可以通过追加硫酸亚铁改良土壤。() 7、杜鹃花喜好酸性土壤,而竹子喜好碱性土壤。() 8、化肥有酸性的,没有碱性的。() 9、不同的污物,需用不同洗涤用品清洗。 10、对于油污,单用水是洗不净的,用肥皂则可以洗干净。() 11、食物进入人体后,食物发生的变化是没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 12、做对比实验时,应该只有一个条件发生变化,其他的条件完全相同。() 三、选择 1、下面的变化有新物质产生的是() A、蜡烛的融化 B、铁块变铁水 C、馒头发霉 2、下面的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是() A、火柴燃烧 B、木材做家具 C、白糖加热至焦黑 3、紫甘蓝水是() A、碱性物质 B、酸性物质 C、指示剂 4、要使食用的小苏打或碱块起泡,需加入() A、自来水 B、橘子汁 C、洗发水 5、下面属于酸性物质的是() A、西红柿 B、肥皂 C、清洁剂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要点和同步练习

浩瀚教育六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1、丹麦科学家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2、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 3、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4、电磁铁的磁性是可以改变的。 5、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 6、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力小,电池多则磁力大。 7、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粗细长短、铁芯粗细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8、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电动机工作的原理是: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小电动机包括外壳、转子、后盖三部分。外壳内有一对永久磁铁,转子上有铁芯、线圈、换向器,后盖上有电刷。 9、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不同的形式。和运动有关的物体有机械能。燃料、食物、化学物质中储存的是化学能。 10、能量有电、热、声、光等多种形式,能量还能储存在食物、燃料中。 11、电能都是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来的。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其他不同形式的能量间也能转化。 12、电池是把化学能或光能转化成了电能。 13、煤是几亿年前的植物经过复杂的变化变成的;石油、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的。 14、水能、风能、化学能大多数能源最终都来源于太阳。 15、新能源有地热、风能、水能、原子能、直接利用的太阳能、沼气能源等。 浩瀚教育六年级科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电磁铁是()发现的。 2、像()这样的装置叫电磁铁。 3、通电的线圈靠近指南针,会()。 4、线圈越多,磁力越()。 5、线圈向逆时针方向绕,()是南极,()是北极。 6、“N”表示();“S”表示()。 7、铁钉通电时产生(),切断电源后()。 8、电磁铁的南北极与()、()有关。 9、小电机里有()组线圈。 10小电机的转子是(),通电后产生磁性。 11、换向器的作用是()。 12、电动机是用()产生动力的机器。 13、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 14、在电动玩具车里,()带动小车向前进。 二、判断 1、跟运动有关的物体叫化学能。() 2、声音的能量能控制电路通断,使电灯亮或灭。() 3、食物进入人体转化成化学能。()

小学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试卷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班级:姓名:得分: 2018年11月 一、填空题。(把正确的答案填写在括号内,每空1分,共15分) 1、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 )。 2、( )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 3、小电动机在转动的过程中,()依次接触换向器的三个金属环,通过()的电流方向就会自动改变。 4、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 )。 5、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的能量,叫() 6、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如果没有,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 7、把建筑材料吊到十几层高的楼上,是把电能转化成();用电壶烧水,是把电能转化成()。 8、我们使用的能源大部分来自()。 9、在我们现在使用的能量中,()、()、()是最重要的能源。 10、电动机的工作基本原理是:用电产生(),利用()的相互作用转动。 二、选择题。(把你认为的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每空1分,共12分) 1、从左向右看线圈的绕法是顺时针方向的是() A B 2、( )都是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来的。 A、电能 B、热能 C、光能 D、化学能 3、下列能源属于不可再生性能源的是( ) A、石油 B、太阳能 C、风能 D、地热能 4、磁铁能把下列哪种物体吸起来。() A、玻璃杯 B、大头钉 C、铝锅 5、改变()不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A、电池的正负极 B、线圈的圈数 C、线圈绕线方向

6、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实验中发现() A、电磁铁有南北极 B、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7、电池是把()或光能转化成了电能 A、声能 B、热能 C、化学能 8、转子由铁芯、线圈和()组成的。 A、电刷 B、外壳 C、换向器 9、小电动机在工作时把()。 A、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 B、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C、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10、煤是由亿万年前的()形成的。 A、动物 B、低等生物 C、微生物 D、植物 11、电磁铁具有( )的基本性质。 A、接通电源产生磁性 B、断开电源磁性消失 C、接通电源磁性消失,断开电源产生磁性 D、接通电源产生磁性,断开电源磁性消失 12、下列能源属于新能源的是() A、天然气 B、石油 C、煤 D、原子能 三、判断题。(把你认为正确的打上“√”,错误的打上“×”,每小题1分,共10分) 1、只有电才能向其他能量转化。() 2、电磁铁是没有南极和北极的。() 3、电磁铁的磁力是不可以改变的。() 4、冬天,人们要盖上厚厚的棉被,因为棉被能产生热量。() 5、所有的能源都是无限的。() 6、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多少、铁芯粗细长短、电池节数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 7、无论是可再生能源还是不可再生能源都要节约。() 8、电动机里面有磁铁。 ( ) 9、小电动机的转子的速度是可以改变的。 ( ) 10、现在地球上已经不能再形成煤了。() 四、连线题。下列电器是将电能转化成什么能?(每线1分,共4分) 电饭锅声能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3单元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能量》知识点 班级姓名 一、电和磁 1.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磁性。 2. 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发现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时,指南针发生了偏转。增大电流、增加线圈数可以增加磁力,指南针的偏转角越大。 3. 如果电路短路,则电流很强,会很快把电池的电能用完,所以要尽快断开。 4. 做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的实验时,线圈立着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中心,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二、电磁铁 1.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2.电磁铁有南北极。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接法和线圈缠绕方向有关,当电池正负极接法改变时,电磁铁的磁极会改变;当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但电池正负极的接法和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同时改变时,电磁铁的磁极不会变化。 3.电磁铁与磁铁的相同点:都有磁性,都有南北极。 电磁铁与磁铁的不同点:(1)磁铁是磁性的石头,电磁铁是线圈和铁芯组成。(2) 电磁铁只有通电才有磁性。(3) 磁铁的南北极不会改变,而电磁铁的南北极可以改变。 实验: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关系 我们猜测: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接法有关。 实验器材:电池、铁钉、带绝缘皮的导线1—2米、大头针一盒。 相同条件:同一铁钉、同一导线且绕法不变、电池的节数。 不同条件:改变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法(正、负极转换)。 实验现象:钉尖吸引指南针的南极,且排斥北极,那么铁钉的钉尖是北极。当改变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法时,电磁铁的南北极发生转变。 我们结论: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接法有关。 三、电磁铁的磁力(一) 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磁力的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圈数、铁芯大小等有关。 2.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关系的研究计划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