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练习答案

柳永词练习答案

参考答案

一、基础巩固

1 B“吮”应读“shǔn”C“鲜”应读“xiǎn”D “”应读“fā”

2 D A再-在B常-长C蔼-霭

3 C“经年”是“年复一年”的意思。

4 D“经年”呼应“今宵”不对。

5 C C是直接抒情,题干及ABD都是融情于景。

二、探究提高

(一)

1.渲染了秋天凄凉阴冷的气氛:“寒蝉”在凄厉悲鸣;“骤雨”刚停,寒气袭来;悲冷弥漫。点拨:把握景物特点

2.这两句用精练传神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和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深,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是何其尖锐,更加强化了感情的发展。点拨:着眼于两个动态感实足的细节。

3.“念”在结构上是上承“凝噎”而自然一转,下启“千里”以下而一气贯通;在内容上,“念”是眼前景与别后情的分水岭,它把实与虚巧妙地联结起来。点拨:把握结构脉络。

(二)1、桂子和荷花是代表杭州典型景物。白居易《忆江南》中有“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之句,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写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可见桂子和荷花最能画出西湖的美景,从而展现杭州的风姿。

2、上阙先点“钱塘自古繁华”,然后展开描写,“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运用动静结合、比喻、夸张等手法,极力铺排,从不同的角度表现杭州的繁荣、美丽、富饶。

三、情境默写

1、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2、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3、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5、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6、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7、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8、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9、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10、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四、拓展训练参考答案:(一)

1.愁2.D

3. "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

(二)

1.C(C项与上片“东风暗换年华”相呼应。)

2.惆怅之情,年华逝去之感。“絮翻蝶舞柳下桃蹊,乱分春色”,美丽的春色引起诗人“芳思交加”的惆怅之情;“东风暗换年华”道出诗人心中又是一年春来到的光阴流逝之感。怀旧之情。“金谷俊游”以下几句写的都是旧游时的游乐欢愉之情。慨叹仕途失意之情。“重来”“兰苑”旧地而“是事堪嗟”,而又“时见栖鸦”和“到天涯”,表明诗人对仕途感慨至深。(每点2分,共6分。)

【诗歌赏析】

这首词的大意:梅花稀疏,色彩轻淡,冰雪正在消融,春风吹拂暗暗换了年华。想昔日金谷胜游的园景,铜驼街巷的繁华,趁新晴漫步在雨后平沙。总记得曾误追了人家香车,正是柳絮翻飞蝴蝶翩舞,引得春思缭乱。柳荫下桃花小径,乱纷纷将春色送到万户千家。

西园夜里宴饮,乐工们吹奏起胡笳。高挂的缤纷华灯遮掩了月色,飞驰的车盖碰损了繁花。花园尚未凋残,游子却渐生白发,重来旧地事事感慨嗟叹。暮霭里一面酒旗斜挂。空倚楼纵目远眺,时而看见栖树归鸦。见此情景,我油然而生归隐之心,神思已暗自随着流水奔到天涯。

《望海潮·梅英疏淡》是一首伤春怀旧之作。这首词先是追怀往昔在汴京时结伴游览名园胜迹的乐趣,接着写此次重来旧地时的颓废情绪,虽然风景不殊,但词人已丧失了当年那种勃勃的兴致。结构上,景起情结,今昔交错,虚实交融,含蓄委婉。

(三)1.ab

2.①一方面,作者对柳永的认识,是读他的诗文而获得的,所以“读”字用得准确。②另一方面,本文侧重探索的是柳永的精神世界,所以“读”字用得传神。(4分,每点2分)

3.①在形式上,把过去只有几十字的短令发展到百多字的长调。②在内容上改变了词的题材,把词从宫词中解放出来,大胆引进了市民生活、市民情感、市民语言,开创了市民所歌唱着的自己的词。③在艺术上他发展了铺叙手法,基本上不用比兴.硬是靠叙述的白描的功夫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意境。(5分,答对两点给4分,三点给满分)

4.例如,苏轼被贬黄州,但黄州的山水明月给了他无穷的才思,《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闪耀着文学艺术的光辉.得以吟诵至今。范仲淹被贬苏州,好友滕子京的真情相托,洞庭湖的阴晴风景,使《岳阳楼记》得以横空出世,光照后人。(6分)

五、积累练笔略

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