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个性品质(2)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414009300.html,

浅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个性品质

作者:戴朝信

来源:《现代教育科研理论》2013年第01期

【摘要】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数学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并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努力实施,努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学生个性;自信心;创新精神;意志品质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其中人的因素起决定性作用 ,它不是一种机械运动,不可能有一种统一的操作方法,因此教学方法、教学环节可以有各种派系、各种模式,教无定法。在时代的浪潮中,必须和时代同步,培养中学生良好的个性,担负起全面教育学生的重任。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从对未来人才素质培养着眼,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现代数学知识,还要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去解决问题。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实施素质教育时,教师要抓住契机,通过各种渠道,把握好数学知识教学与学生个性培养之间的联系,发挥数学课堂教学的功能,从而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提高学生的素质。下面笔者的一些做法,与同行商榷。

1教师因人施教,发展学生个性

教学本身就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个性差异,也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可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出发:帮助他们建立兴趣小组,利用班级数学园地开辟“请你攻擂”、“一题多解”等栏目,推荐不同解法,展现独特见解。定期组织讲座、竞赛等活动;既要根据学生个性差异的相似性进行分组活动,又要留有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构成了数学学习的整体,保障了学生的潜能、特长有施展的空间。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个性,数学教学也要注入时代活水,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校门,开展与数学相关的研究性学习,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又把数学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以致用,体现自我价值和成就感。

2善于表扬,培养自信心

教师都喜欢聪明的学生,但在任何班级中都有几个“怕学数学、学不好数学”的孩子,教师要善于及时帮助他们消除失望的心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对他们适当降低要求,加强个别辅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采用正面激励,及时表扬的方法。当学生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看到红红的“优”,或得到简短的批注“真聪明”、“方法好”、“计算巧妙”等,学生品尝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体会到成功的欢乐时,喜悦的心情难于言表,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不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