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香版)教师招聘笔试教育学各章知识点整理总结

(山香版)教师招聘笔试教育学各章知识点整理总结
(山香版)教师招聘笔试教育学各章知识点整理总结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及其产生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本质属性),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

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

2、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3、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 民族性。

5、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6、教育的功能:按对象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按方向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按呈现的形式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二、教育的发展历程

1、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原始性、非独立性、全民性、自发性、无阶级性。

2、古代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初期,人类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使教育成为独立的形态。东西方共同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1)古代中国:

4、教育起源

……夏代,我国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瞽宗是商代大学特有的名称。

……西周,“学在官府”并有:“国学”“乡学”之分。其教育内容是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春秋战国:稷下学宫。

……两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魏晋南北朝:立国子学与太学、九品中正制。

……隋唐: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崇文馆、弘文馆)。……宋元明清:八股文。

★(2)古代印度:婆罗门教育与佛教教育

四个等级按高到低: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3)古代埃及:“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文士(书吏)学校。

★(4)古希腊罗马:雅典教育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

斯巴达教育以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为主。

★(5)中世纪的欧洲: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教会教育神学和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骑士教育组要内容: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投枪、打猎、下棋、吟诗。

★(6)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意)维多利诺(尼德兰)伊拉斯谟(法)拉伯雷和蒙田人本主义、古典主义、世俗性、宗教性、贵族性、

3、近现代的教育:1763年德国普及义务教育

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趋势):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教育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即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平等性)、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简答、填空

……教育民主化的内涵:a.实现教育机会均等;b.师生关系民主化;c.教育方

式、内容民主化;d.教育自由化。

……教育在提升人类地位中的作用: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潜能的发掘、力量的发挥、个性的发展。

第二节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揭示教育规律;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教育学的研究价值:

宏观:超越日常教育经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微观(学习研究教育学的意义):a.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b.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c.利于掌握学生思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d.利于教师构建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e.有助于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改。

三、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1.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学记》……填空题

《学记》中的教学思想: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学不躐等。

2.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把教育分为讽刺、定义、助产三阶段,称为产婆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填空题

……柏拉图,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她的著作《政治学》中;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进行和谐发展”。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

……古罗马的昆体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的《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填空、简答

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1)夸美纽斯:

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近代第一本教育学专著。

b.在此书中提出了“泛智教育”的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

c.教育适应自然、学制系统、班级授课制、

d.教学原则: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自觉性。

(2)卢梭:《爱弥儿》,主张自然主义教育,认为让儿童顺其自然的发展是最好的教育。被誉为“教育上的哥白尼”……填空题

(3)康德:1776年,在大学哲学课中开讲教育学,他是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的第一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4)洛克:他在《教育漫话》中,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亦称教育万能论)……名词解释:白板说★。洛克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体系。

(5)裴斯泰洛奇: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教育家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1)赫尔巴特(注意与夸美纽斯比较)“现代教育学之父”

《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b.赫的贡献在于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将心理学引入教育学的第一人),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因此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赫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c.教学四阶段论: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后被学生席勒发展成五段: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应用。形成了传统课堂中学、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特点。

c.赫被看做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主张教师中心论。

(2)杜威

a.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

b.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是儿童中心主义的代表人物,与赫尔巴特针锋相对。(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c.杜的主要观点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d.“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教育无目的论、五步探究教学法

(三)20世纪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

二十世纪主要的教育学流派:实验教育学(代表:拉伊&梅伊曼);文化……;实用主义……;马克思主义……;批判主义……。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科学教育学的建立)

1939年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阐述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并极其重视智育及教养的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一套比较严格和严密的教学理论。该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的教育学著作,并对我国建国后乃至现在的教育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我国教育家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Ps: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舒尔茨。

(四)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

赞科夫:《教学与发展》

布鲁纳:《教育过程》结构教学论

瓦根舍因: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论述智力发展的阶段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和谐教育,认为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

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简答题、论述题全重点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是相互制约的关系,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影响和制约着教育,而教育有对社会经济制度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一)社会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 ……………………………受教育权;

3. ……………………………教育目的;

4.……………………………教育内容的取舍;

5. .……………………………教育体制。

(二)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具体也要看)

教育受到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同时又对政治经济制度有维护、巩固和加

强的作用。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3.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每条具体看)(Ps: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二、教育与生产力水平……简答题

教育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同时又对生产力发展起促进作用:(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教育结构的变化;

3.……………………………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4. ……………………………学校的专业设置;

5.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0世纪60年代,美国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三、教育与科学技术……论述题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4.………………教育技术。

Ps: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科技进步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高校尤其明显)

4.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四、教育与文化

(一)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2.………………内容的选择;

3.………………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二)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2.…………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3.…………选择和提升文化的作用;

4.…………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三)校园文化(华勒首先提出此概念)

1.概念: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

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最高层次)和校园组织与制度文化。……名词解释

2.特征: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

3.校园文化的创建策略:

1)主题统揽策略2)个性塑造策略3)传统拓展策略4)重点突破策略

4.学校文化由观念文化、规范文化和物质文化组成。

五、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2、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3、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平行性;

第二节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简答题、名词解释

(一)内发论(遗传决定论):

1、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理论之一,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2、代表人物:

孟子:性本善佛洛依德:性本能威尔逊:基因复制

格塞尓: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霍尔:一辆遗传胜过一吨教育;

高尔顿:遗传决定论的鼻祖,个体的发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基因中就决定了

(二)外铄论(环境决定论):

1、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2、荀子(性恶论);洛克(白板说);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填空题

(三)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共同作用论)

三、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简答题

(一)遗传(生物因素)

1、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

(注:但遗传素质不决定人身心发展的现实性,王安石的《伤仲永》中的仲永就是其中的例子。“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说明遗传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它会随着环境、教育的改变和人类生活实践的深入等作用而发生变化。)

2、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3、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水平与阶段。

(注:个体的遗传素质是逐步发展成熟的,教育必须按照遗传素质发展的水平进行,超越或落后于遗传素质成熟水平都不利于人的发展。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证明了他的“成熟势力说”)

(二)环境(外部条件)……填空题

1、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为现实;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则直”“孟母三迁”都说明了

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2、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3、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出淤泥而不染)

4、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

(主观能动性是外部影响转化为内部发展因素的根据)

★(三)(学校)教育

1.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a..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b.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c.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即时价值和延时价值;

d.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2.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简答题

a.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培养人的活动;

b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c.学校能有效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四)个体主观能动性(内在动力)……名词解释

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并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Ps:人的身心发展的源泉&动力在于个体因素。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填空题、简答题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整体上有一定顺序性,,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也有一定顺序性。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论也证明了这一点。启示:人的发展顺序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

育工作要尊重顺序性,循序渐进的促进人的发展。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身心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和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此为阶段性。

启示: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同时应注意前后相邻阶段的衔接。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在教育教学的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

教育必须不断地向学生提出他们能接受但又高于其现有水平的要求,以促进他们的发展。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水平,即由一定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可能达到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如果学生的发展处于“最近发展区”,那么这正是最能敏感地接受教育的时候。★(跳一跳,摘个桃)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表现:一方面是指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同的;另一方面是就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而言的。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段就达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相反。……心理学家劳伦兹据此提出了“发展关键期”的概念:指人的某种身心潜能在人的某一年龄阶段有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也称为敏感期、最佳期。此时,对个体某一方面的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反之错过了关键期,效果可能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互补性首先,是指机体某一方面机能受损甚至缺失之后,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其次,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树立信心,相信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暂时落后的学生或者某些方面有缺陷的学生,通过其他方面的补偿性发展,都会达到与一般正常的学生一样的发展水平;其次,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发现学生的优势,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概念: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

表现:首先,不同儿童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少年得志VS大器晚成);其次,不同儿童不同方面的发展存在差异;再次,不同儿童所具有的不同个性心理倾向上(如同年龄的儿童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性格);另外,也表现在群体之间(男女性别差异)。

据个体差异性规律,教育必须:a.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b.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宜、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手段,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

论述题:

1.联系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谈谈当前对中学生的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中学生的教育应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坚持面向全体中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全面地得到发展。

(1)学校、社会、家庭应该为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2)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生活要有节奏;

(3)培养稳定而积极的情绪和情感;

(4)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和性道德、性法制的教育;

(5)重视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伤亡事故;

(6)加强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7)重视人生观教育。

第三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第一节教育目的

★一、概念:是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根据一定的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

需要及规律,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同时也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名词解释

二、意义与作用

(一)教育目的的意义

a.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

b.教育的最高理想是通过教育目的体现的。

(二)作用……填空、选择

1.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

2. …………对教育方针具有激励作用;

3. …………是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

4教育目的具有调控作用;

三、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简答题、名词解释

教育目的包括三个层次: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一)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

(二)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名词解释

(三)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变化的结果。……名词解释(ps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最可靠的标准是教学目标。)

★关系: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学目标和教育目的、培养

目标之间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区别在于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教育的总要求,而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具体要求;联系在于,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教学目标是更为具体的概念,微观到每堂课、每个知识内容。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教学目标日积月累的得以实现就会渐次达到培养目标,以致教育目的。

(Ps:教育目的VS教育方针:a.方针包含的内容比目的更多些;b.“目的概念”,方针则在“办什么样的教育”&“怎么办教育方面“更突出。)

四、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一)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二)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

(三)人们的教育理想;

(四)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1.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人的本性的充分发展。

2.旧式分共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3.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唯一方法。

五、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

(一)个体本位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本根据是人的本性,教育目的是培养健全发展的人,发展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潜能,而不是为了某个社会集团或者阶级服务。代表人物:孟子、卢梭、裴斯泰洛奇、康德、马斯洛、萨特。(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

(二)社会本位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社会的要求,因为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制于社会环境。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成员和公民,教育质量和效果可以可以用社会发展的各种指标来评价。代表人物:荀子、赫尔巴特、涂尔干、巴格莱。(三)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为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六、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及其基本精神……简答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表述体现了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发展,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注重提高全民素质。

Ps: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义现建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义世界建接人。

(二)素质教育(全重点)……论述题

1.概念: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名词解释

2.意义(why开展素质教育):

a.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综合国力;

b.是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深化教改的必然趋势;

c.助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落实。

3.内涵、特征……论述题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个性发展的教育

(4)……………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能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4.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

(1)改变教育观念;

(2)转变学生观;

(3)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

(4)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

(5)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

(6)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第二节教育制度

一、概念: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有学校的类型、学校的级别、学校的结构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名词解释(ps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主体)。

★二、建立教育制度的依据(注意与教育目的的比较)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人口发展状况;

5、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三、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一)旧中国的学制的沿革……填空、选择

年的“壬寅学制”,是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未实行。

年的“癸卯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主要承袭了日本的学制,是我国第一个是实行的现代学制。“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反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年的“壬子癸丑学制”,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首次规定男女同校。

年的“壬戌(xu)学制”,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首次划分学校教育阶段)。

★四、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

2010年6月21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据此:今后一

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填空题

Ps:《中长期……规划》中要解决的问题有:择校问题、进城务工子女教育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特殊教育问题。

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中长期规划》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

略主题。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思路是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在学制方面,《中长期规划》按照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终身教育体

系的要求,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学制方面的发展(改革)任务(趋势):

1.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2.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重点推进均衡发展;

3.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4.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

5.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6.发展继续教育,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7.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五、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一)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进代学制。

(二)现代教育制度(学制)的发展趋势……简答题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互相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规模的扩展、大众化以及类型日益多样化;

5.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

6.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2017山香教育理论基础整理笔记(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2、战国时荀子——“以善人者谓之教” 3、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4、最早将“教育”一词连用的则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5、分析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中把教育定义区分为三种: 规定性定义:作者自己认为的定义,即不管他人使用的“教育”的定义是什么,我认为“教育”就是这个意思。运用规定性定义虽然有一定的自由度,但是,要求作业在后面的论述和讨论中,前后一贯地遵守自己的规定。 描述性定义:回答“教育实际上是什么”的定义。尽量不夹杂自己的主观看法,适当地对术语或者使用该术语的方法进行界定。 纲领性定义:回答“教育应该是什么”的定义。即通过明确或隐含的方式告诉人们教育应该是什么或者教育应该怎么样。 6、教育是一种活动。“教育”是以一种“事”的状态存在,而不是以一种“物”的状态出现。因而。我们就把“活动”作为界定教育的起点。 7、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8、“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 利托尔诺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变》中指出教育是超出人类社会以外的,在动物界中就存在的。 沛西·能在《教育原理》中也认为教育是一个生物学过程,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9、“终身教育”概念的提出,指明人在生理成熟后仍继续接受教育。 10、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11、教育的本质: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2、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13、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4、学校教育自出现以来就一直处于教育活动的核心。 15、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16、学校教育的特征:①可控性②专门性③稳定性 17、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 18、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指出,教科文组织应赞同“终身教育”的原则。 19、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对“终身教育”加以确定,并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 20、“终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 从时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保证每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连续性的教育过程; 从空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利用学校、家庭、社会机构等一切可用于教育和学习的场所; 从方式上看,终身教育要求灵活运用集体教育、个别教育、面授或远距离教育; 从教育性质上看,终身教育即要求有正规的教育与训练,也要求有非正规的学习和提高,既要求人人当先生,也要求人人当学生。 21、教育的形态,是指教育的存在特征或组织形式。 22、在教育发展史上,教育的形态经历了从非形式化到形式化,再到制度化教育的演变。

教师招聘考试必考知识点汇总

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 1、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容、手段) 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 3、教育活动基本要素的相互关系 (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以一定的教育影响为中介 4、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否认了教育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 5、教育起源于劳动 (1)首先,人类教育是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推动人类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社会需要 (2)其次,教育也起源于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 因此,教育的起源一方面与其他社会现象有共同之处,即随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出于人类谋求社会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有其自身的独有特质,即教育也起源于个体发展的需要,是人的社会需要和人和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我们要注意 (1)经济上,由于铁制工具的使用,奴隶制社会的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2)政治上,在体脑分工的基础上,社会出现了阶级和国家 (3)文化上,到了奴隶制社会,人类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且其中不少已经在漫长的岁月中系统化、抽象化,形成了分门类的知识和学问,如天文、地理、水文、医学、数学、建筑等。 8、原始社会的教育的特点: (1)教育的非独立性(2)教育的原始性(3)教育的平等性、普及性 9、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古代教育)的特点: (1)教育已经从社会生活特别是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但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学校轻视体力劳动,鄙视体力劳动者,轻视生产知识的传授 (2)学校教育为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等级性,学校成了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的场所 (3)基本的教育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教育过程是一种灌输和被动接受的过程 10、现代教育是以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和机器大工业为标志的现代社会教育 11、现代教育的主要特点: (1)教育同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2)教育的日趋普及性和多样性 (3)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

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记忆口诀

记忆口诀,教育综合知识轻松 学 ?常用徳育原则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性原则(循循善诱原则)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4 )教育得一致性与连贯性 (5)因材施教 (6)课堂与生活相结合 (7)长善救失 (8)灵活施教 (9)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记忆口诀1 一连营(因)长,双导三结合 ?导向性原则得贯彻要求13 (1)坚定正确得政治方向。 (2)德育U标必须符合新时期得方针政策与总任务得要求。 (3)要把德育得理想性与现实性结合起来。 记忆口诀2 政治U标要实现?疏导原则得贯彻要求 (1 )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记忆口诀3 手表(表扬)因(因势利导)为很正(正面教育)'所以被盗(讲道理)了。 ??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得贯彻要求 (1)爱护、尊重与信赖学生。 (2)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得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与严宽适度。 (3)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得要求要认真执行。 记忆口诀4 提要求:尊(尊重)旨(执行)。

?长善救失原则得贯彻要求 (1)要“一分为二〃地瞧待学生。 (2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3)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记忆口诀5 一(一分为二)个人发(发扬)自(自我教育)肺腑。?说服法得基本要求 13⑴明确U得性 (2)S有知识性、趣味性 (3)注意时机 (4)以诚待人。 记忆口诀6 木(山织时代 ?一堂好课得标准⑴U标明确 (2)重点突出 (3)内容正确 (4)方法得当 < 5 )表达清晰 (6)组织严密 (7)气氛热烈记忆口诀7 标点内方表演(严)热烈 ?直观性教学原则得贯彻要求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与现代化教学手段; (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记忆口诀8 植(直观)入宣(选择)讲(讲解)语(语言)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课堂笔记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课堂笔记 1.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心境。 2.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课堂教学。 3.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启发性原则。 4. 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5. 鲁班发明锯是借助原型启发。 6. 课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 7. 人脑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反映是知觉。 8.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9. 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10. 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 11. 校本教研的基本特征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 12. 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13. 智力的高级表现是创造能力。 14. 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15. 当个体接受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更可能接受一项重大的,更不合意的要求,这叫做“登门槛”效应。 16. 人们常说“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特点。 17.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18. 人的情绪与情感是以需要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19. 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20.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1. 教学的中心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2. 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23. 主体教育在教学领域里的实践,最相关的一项是主体性教学。 24. “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使每个虚心而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25. 教师分析研究所教学科的教材及课标(大纲),变革与完善自己的教学过程,从问题出发,开展专题性的课题研究,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是属于教师教育科研方面的工作。 26. 小组学习属于新课程倡导的合作学习方式。 27. 当团体中所有的人都能达到目标时,个体才能达到目标是指合作目标结构。 28. 主体性教学与自主学习教学策略有着高度的相似性。 29. 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是替代强化。 30. 在形式上,尝试教学强调教与学的先后顺序,其特征是先练后讲,先试后导。 31. 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在于人际交往,相互促进。 32. 发现教学法重视问题的认知属性,其认识起点是问题刺激的阈值水平。 33. 教师通过自己长期的辛勤工作,使学生提高了思想品德素养,完善了知识与能力,身体和心理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些事实集中反映了教师的教育能力。 34. 有两个学生,他们各自对自己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的成绩预期是:甲生80分,乙生100分。结果,两人都考了85分,甲乙二生的心理挫折,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甲生的挫折心理小于乙生。 35. 智力活动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言语来作用于观念性对象的阶段是原型内化。 36. 在教学中,学生参与教学评价过程体现了教育民主。 37. 技能水平随练习而提高的一般趋势是随练习次数而提高。 38. 在教学中,通过材料感知产生疑问体现了问题链教学。 39.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班杜拉。

2018年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重点笔记整理

第一部分教育学 Part One Education Chapter 1教育与教育学 Section 1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定义 广义:泛指一切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狭义:学校教育更狭义:德育 二、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 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教育活动的主体,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受教育者(学习者)学习的主体 3.教育影响(媒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相作用的中介 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 三、教育的本质 有目的的培养人时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即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四、教育的功能 1.含义: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2.类型:从作用对象: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从作用方向:正向功能(积极)和负向功能(消极) 从呈现形式: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五、教育起源说 六、教育的历史发展与改革 (一)原始社会的教育 1.教育是在生产劳动中进行的 2.教育没有阶级性 3.教育水平低下 (二)古代学校的教育 1.古代中国教育 夏代:早在4000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孟子》:设庠、序、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西周:“学在官府”官学体系有了“国学”“乡学”之分 春秋战国:私学兴起百家争鸣(儒、墨、道、法) 秦朝:文化教育专制,法家占统治地位焚书坑儒,百家争鸣over 汉代:帛和纸作为书写工具出现;汉武帝独尊儒术 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消极影响 隋唐:选士制度科举制中央官学 宋代:程朱理学成为国学产生书院《四书》作为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宋元明清] 明代:八股文被规定为科举的固定格式 清末:废科举,开学堂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通用版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专题一教育与教育学 ◆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主导) 2.受教育者(主体) 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考点 4: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

(3)存在教育的基本三要素。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独立性 ◆考点 5:教育的起源 ※巧记:“本能生利息(西),心源美梦(孟)” ◆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无等级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考点 7: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1)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2)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3)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4)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 ◆考点 8:20 世纪以后的教育 1.20 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的现代化。 ※巧记:“全民多现终” 2.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第一,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第二,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第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第四,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第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总结#精选、

人物、著作、主张 1.利托尔若(法,社会学家)、沛西*能(英,教育学家),“生物起源说”(教 育是一种生物现象,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标志着在教育起源上开始转向科学解释。否认社会属性,不科学。P6 2.孟禄(美,教育学家),“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 无意识的模仿)。否认社会属性,不科学。P6 3.苏格拉底,“产婆术”或“苏格拉底法”或“问答式教学法”。(后人概括为 四部分:讽刺“助产术”,归纳,定义)P20 4.柏拉图,《理想国》,培养的最高目标:哲学家兼政治家——哲学王。P20 5.亚里士多德,①《政治学》,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P20 ②《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P250 6.昆体良(古罗马,教学法大师)①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 的教育家 P21 ②《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 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古代西方第一 部教学法论著 ③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一些阐释,这是班级 授课制思想的萌芽 7.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大教学论》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 标志,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P161

主要教学观点:①教育目的:为人的永生做准备,又有现实目的。 P21 ②“泛智”教育:普及教育的思想,“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 ③教育适应自然:该原则是贯穿夸美纽斯整个教育体系的一条根本性的指导性原则。 ④学制系统:分别四个时期。 ⑤教学原则:提出并论述了直观性P152、系统性 P153、量力性、巩固性P154和自觉性等。 7.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 ①《爱弥儿》《忏悔录》;P21 ②“教育上的哥白尼”; ③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被誉为“旧教育”和“新教育”的分水岭); ④个人本位论P56(关于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 ⑤儿童(学生)中心论(杜威,师生关系两种对立的观点)P100 主要观点:①教育的任务:使学生“归于自然”,这是其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 ②把儿童的发展和教育划分四个阶段:婴儿期、儿童期、青年期、青春期。 9.康德(德,哲学家,唯心主义),①理性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倡导者和践行 者;②《康德论教育》,认为自由式道德教育的最高目的;③是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有影响的学者之一,最早的教育学课程——哥尼斯堡大学1774年。P22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笔记(超强)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 习笔记(超强) 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 英国斯宾赛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提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简答:数学教育中应该进行德育吗? (1)教书育人 (2)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广义的教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等素质发展的活动就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学校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或称教育影响),教育内容和手段)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教的载体,有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电视影像、报刊、广播; 教育手段包括教育方法,受教育者的学习方式以及物质器具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因素 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

三要素的关系:在三要素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 教育的起源说 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心理起源说:孟禄,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 劳动起源说: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指导下形成的,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 教育的发展阶段 原始社会教育: (1)没有阶级性 (2)传递生产经验 (3)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进行 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家 宋代以后,四书五经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教材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其特点有 (1)鲜明的阶级性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全书笔记以及重点(精华版)

第一部分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1:中外教育名言?①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②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说文解字》 ③教育就是发展健全得个性——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 4、教育就是“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得道德,智慧与身体各方面得能力——裴斯泰洛齐?5、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就是教育得结果————德国思想家康德 2:教育得概念 ①教育就是一种培养人得社会活动。这就是教育质得规定性,也就是教育与其她一切社会现象得根本区别?②广义教育:泛指有目得地增进人得知识技能,提高人得认识能力,影响人得思想品德增强人得体质完善人得个性得一切活动。 ③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得要求,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得规律,在特定得教育场所,有目得,有计划,有组织得对受教育者实施影响,使她们得身心朝着社会期望得方向发展得活动与过程?3、教育活动得基本要素及相互关系?教育活动得基本要素包括:①教育者②受教育者③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基本要素之间得相互关系: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得相互作用 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得关系以一定得教育影响为中介 4、教育起源得学说观点?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利托尔诺观点:教育起源归于本能.不足:否认了教育得社会性?心里起源论:代表人物:孟禄观点:对成人无意识得模仿不足:否认了 人就是有意识得。 劳动起源论:马克思得关于人得全面发展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5、学校教育得产生1、原始社会有学校教育得萌芽,作为独立得社会实践部门得学校教育就是在奴隶社会出现得 2、我国经考证得最早学校在殷朝。未经考证夏朝就有学校成为“痒序”。周朝得乡学分为:塾痒序校

2教师招聘重点考点(山香版教育理论高分题库精编·下)吐血整理

第一部分心理学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关系到人的生命,被称为“生命中枢”。 A.后脑 B.骨髓 C.前脑 D.延髓 12.用所谓省的方法研究心理学现象,试图找出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的心理学派是()。 A.神经心理学 B.构造主义心理学 C.认识心理学 D.社会心理学 23.行为主义的观点是()。 A.主研究意识 B.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 C.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 D.用实验的方法研究行为 24.把人看成一个信息加工者,一个具有丰富的在资源,并能利用这些资源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积极的有机体的心理学观点是()、 A.行为主义的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 C.现象学的观点 D.认识心理学的观点 25.看同一部电影或上同一堂课,不同的人感受却不同。这说明人的心理具有()。 A.客观性 B.主观性 C.现实性 D.能动性 26.主意识是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的心理学流是()。 A.构造主义心理学 B.精神分析心理学 C.格式塔心理学 D.机能主义心理学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是()。 A.脑 B.脑神经 C.脊髓 D.脊神经 E.神经元 2.下列属于巴浦洛夫提出的概念的有()。 A.操作性条件反射 B.反射、反射弧和反馈 C.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D.动力定型 E.观察学习 3.以意识为研究对象的西方心理学流派有()。 A.构造主义心理学 B.机能主义心理学 C.行为主义心理学 D.人本主义心理学 E.刺激—反应学派 4.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 文案大全

A.兴趣 B.爱好 C.信念 D.理想 E.世界观 7.“怒发冲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以上词语所描写的心理活动有()。 A.认识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个性过程 E.观察过程 8.弗洛伊德把人的意识分为()。 A.意识 B.前意识 C.潜意识 D.后意识 E.无意识 第二章认知发展教育 一、单项选择题 4.知觉恒常性受各种因素影响,其中()线索有重要作用。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触觉 5.审美活动中最突出、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 A.感知 B.记忆 C.思维 D.情感 17.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是记忆的()品质。 A.敏捷性 B.持久性 C.准确性 D.准备性 20.永久性遗忘是因消退而引起的()。 A.存储性障碍 B.提取性障碍 C.生理性障碍 D.心理性障碍 21.长时记忆的遗忘属于下列哪种障碍()。 A.生理性障碍 B.心理性障碍 C.存储性障碍 D.提取性障碍 28.人的心理活动能在时间上连续,主要是由于()。 A.记忆的作用 B.思维的作用 C.想象的作用 D.联想的作用 31.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识,以及对社会关系和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识,与个体的认识能力发展相对应的是()。 A.社会认识 B.社会体验 C.社会性交往 D.人际认识 32.医生通过量血压、心电图等确定病情,体现了思维的()。 A.概括性 B.间接性 文案大全

2020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_划重点考点

教育学部分 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发展 1、教育的概念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知识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活动。 (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2、教育的三大因素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影响:教育活动的中介,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 (注:这里第三点紫色部分书上写的是“教育措施”最多出填空。) 3、教育的起源 a.教育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沛西·能) b.教育心理起源说(孟禄)【教育产生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c.教育劳动起源说(凯洛夫) (三种起源要知道哪三种把人物对应上。一般选择或简答)。 2、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人文主义教育】代表人物:伊拉斯谟、莫尔、 蒙田和培根 其特征1、人本主义; 2、古典主义; 3、世俗性; 4、贵族型。 3、近代社会的教育 特征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4、20世纪以后的世界教育1、教育终身化 (一般是简答、案例分析)2、教育全民化 3、教育民主化 4、教育多元化 5、教育技术现代化 二、教育学的发展 1、教育学的含义: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学科。(名词解释) 2、中国古代教育学思想 a.《学记》:世界第一部教育学书籍,诞生于战国后期,是中国 的教育学雏形(填空、选择) b. 孔子的教育思想——《论语》; c. 墨家的教育主张。 3、西方古代教育学思想1苏格拉底【产婆术】 2柏拉图【《理想国》,最早提倡“与学习与游戏”的人,重视早 期教育;男女平等接受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重难点笔记二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重难点笔记二 教育与社会关系 1. 教育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发展是教育的一条基本规律 2. 教育适应并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一条基本规律 3. 教育的发展和变化是由社会经济和物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3经济对教育的决定和制约作用 ①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动力 ②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以及教育的内部结构 ③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教育目的 ④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着学校课程与内容 ⑤经济发展水平对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4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在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同时,也对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是教育的社会功能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2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3教育是创造和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 4社会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①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②政治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 ④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目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体系 5教育的政治功能 1. 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2. 教育通过选拨和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完善和发展 3. 教育通过舆论,思潮对社会政治产生影响 4. 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制度 6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社会文化规范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问题,制约着人的教育观念。①重传统和重权威的价值取向影响教育过程和师生关系②重功名的价值取向影响教育的价值观和质量观 2社会文化影响教育内容3社会文化还具有非正式的教育作用 7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3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4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 8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人口影响着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其战略重点 2人口数量制约教育的鬼某,速度和教育经费 3人口结构对教育结构的影响4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 9教育优化人口的功能 1教育是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3教育是促进人口结构趋于合理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10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定性。是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本质区别 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3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11认识教育独立性,有什么意义: 认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促使我们在分析和研究教育问题时,不能仅仅是从社会的政治,经

(山香版)教师招聘笔试教育学各章知识点整理总结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及其产生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本质属性),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 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 2、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3、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 民族性。 5、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6、教育的功能:按对象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按方向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按呈现的形式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二、教育的发展历程 1、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原始性、非独立性、全民性、自发性、无阶级性。 2、古代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初期,人类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使教育成为独立的形态。东西方共同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1)古代中国: 4、教育起源

……夏代,我国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瞽宗是商代大学特有的名称。 ……西周,“学在官府”并有:“国学”“乡学”之分。其教育内容是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春秋战国:稷下学宫。 ……两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魏晋南北朝:立国子学与太学、九品中正制。 ……隋唐: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崇文馆、弘文馆)。……宋元明清:八股文。 ★(2)古代印度:婆罗门教育与佛教教育 四个等级按高到低: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3)古代埃及:“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文士(书吏)学校。 ★(4)古希腊罗马:雅典教育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 斯巴达教育以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为主。 ★(5)中世纪的欧洲: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教会教育神学和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骑士教育组要内容: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投枪、打猎、下棋、吟诗。 ★(6)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意)维多利诺(尼德兰)伊拉斯谟(法)拉伯雷和蒙田人本主义、古典主义、世俗性、宗教性、贵族性、 3、近现代的教育:1763年德国普及义务教育 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趋势):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教育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即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平等性)、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简答、填空 ……教育民主化的内涵:a.实现教育机会均等;b.师生关系民主化;c.教育方

教师招聘考试各章节笔记讲义全

教师招聘考试各章节笔记讲义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在我国,最早把“教”与“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就是孟子。 2.《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3.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4.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5.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双轨制学制、单轨制学制、分支制学制。 6.19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学制”即《钦定学堂章程》;1903年颁布并正式实施了“癸卯学制”即《奏定学堂章程》;1922年颁布实施了“壬戌学制”即现在的“六三三”学制,沿用至今。 7.中国早在四千多年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8.西周就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其典型特征:“学在官府”与“政教合一”。 9.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私学的规模最大。 10.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11.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 12.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四书”、“五经”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与科举考试的依据。(北宋的程颢、程颐与南宋的朱熹)

13.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模式。 14.1905年,清政府下令废科举,兴学堂。 15.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就是文士学校;“学为文士”成为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16.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与佛教手中。 17.古希腊的教育就是西方教育的源泉,其城邦国斯巴达与雅典的教育则成为两类不同教育的典型代表。 统治阶级与谐教育 斯巴达,军事<雅典,民族政治< 军事教育政治家培养 18.西欧中世纪主要学校类型教会学校,分为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教区学校。 19.骑士教育就是一种融宗教精神与尚武精神于一体的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宫廷学校就是设在宫廷之内专门为王族子弟提供教育的学校。 20.现代学校教育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 21.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国民教育体系建立的主要措施:国家建立公立教育系统、实施义务教育、重视教育立法。 22.现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的根本标志: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3.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郎提出了终身教育理论。

山香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剖析

【每日一练】教师招聘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 1.教学活动的中心和灵魂是() A.学生 B.学校 C.教师 D.教材 2.教学过程的本质是( )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课堂活动 3.某大学校长在一次开学典礼上说:“学校不仅要给学生‘干粮’,更要给‘猎枪’。”这句话强调了在学习中() A.智力比知识重要 B.方法比知识重要 C.品德比知识重要 D.过程比知识重要 4.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社会结合方式是( ) A.教学组织形式 B.教学模式 C.教学方法 D.教学策略 5.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其提出者是( ) A.孔子 B.昆体良 C.杜威 D.赫尔巴特 6.依据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规律而提出的教学原则是( ) A.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统一原则 7.“教师能做的,教务处不做,学生能做的,教师不做”体现了班级管理的( )原则。 A.主体性 B.集体性 C.阶级性 D.独立性 8.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 ) A.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B.促进班集体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

C.了解和研究学生 D.搞好班级教育工作 9.在班集体建设中,最关键的因素是() A.目标和规范 B.学生人数 C.班主任 D.班干部 10.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 )为核心来建立管理机制。 A.学校 B.教师 C.教育内容 D.学生 11.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分析书面材料法 C.谈话法 D.调查法 12.学生在班级组织中,直接体验班级中的各种社会关系,学习和接触社会文化规范,学会处理和协调班级中的人际关系,形成相应的群体观念和价值取向。可见,班级组织具有()A.社会化功能 B.教育功能 C.个性化功能 D.文化功能 13.以下哪种德育方法对发展个体关爱他人、体谅他人的社会情感以及发展人际交往能力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 A.合作学习法 B.品德评价法 C.角色扮演法 D.实际锻炼法 14.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以下不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A.学生正处于成长期,世界观尚未形成 B.学生的品德发展是不断深化的过程 C.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需要通过长期的训练、积累才能实现 D.学生的思想很不稳定 15.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说明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必须贯彻()原则。 A.知行统一 B.渗透熏陶 C.集体教育 D.一致性 16.下列德育原则与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有关的是( )

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汇总

、单项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A. 19世纪20年代以前 B. 19世纪80年代 C. 20世纪20年代以前 D. 20世纪80年代 2.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了解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测验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3.()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A.教学工具B?教学环境 C?教学设施D.教学媒体 4.60 年代初,()发起课程改革运动,自此,美国教育心理学逐渐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A.布鲁纳 B.桑代克 C.皮亚杰 D.廖世承 5.在教育心理学看来,()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A.教学内容 B.教学媒体 C?教学环境D.评价/反思过程

6.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思潮掀起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A.人本主义 B.行为主义C?认知心理学D.信息论 7.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年。 A.1879B.1897 C.1789D.1798 8.()是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A.主动性研究 B.反思性研究 C.合作性研究 D.社会文化研究 9.调查法中技术性最强的方法是()。 A.测验法 B.冋卷法 C.观察法 D.谈话法 10.心理科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成就最大的一种方法是()。 A .观察法B.谈话法C.实验法D.冋卷法 二、多项选择题 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的要素有()。 A .学生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E教学环境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山香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基础笔记——1.教育学

第一部分教育学 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教育育人性(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长期性、相对独立性、生产性、民族性。 教育的起源:神话起源说——体现神或人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朱熹 生物起源说——动物的本能,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法)利托尔诺和(英)沛西·能 心理起源说——儿童对成人的模仿;(美)孟禄。 劳动起源说——教育的社会起源说;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教育影响)。 教育的功能:按作用的对象:个体发展功能、社会发展功能; 按作用的方向:正向功能、负向功能; 按作用呈现的形式:显性功能、隐性功能。 教育的发展历程: 学校的出现意味着人类正规教育制度的诞生,是人类教育文明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 夏代已有学校的设置。 西周:中国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西汉时,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隋唐: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宋-清:教育内容:“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明代以后,八股文成为科考的固定格式。 古代埃及开设最多的是文士(书吏)学校。 “以僧为师”“以吏(书)为师”便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是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 西欧: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形成了两种著名的封建教育体系即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教育内容:“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 “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而且各科都贯穿神学。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教育,人文主义教育,以“人”为中心的教育; 代表人物:(意)维多利诺、(尼德兰)埃拉斯莫斯(伊拉斯谟)、(法)拉伯雷和蒙田。 近现代社会的教育: 近代: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教育的世俗化。 教育的法制化。 现代: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教育同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 教育的日趋普及性和多样性。 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 20C后期:教育的终身化。(法)保罗﹒朗格——最早系统论述了终身教育。 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 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全球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具有科学性。 2.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

教师招聘考试重要知识点汇总

目录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常考知识点 (1) 教师招聘考试—必背知识点 (2) 教师招聘考试—教学原则 (4)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常考知识点 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法。 2.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IPP评价模式、CSE评价模式。 3.在教学测验中先后两次用同样的试卷测查同一批学生,其结果前后一致,表示分数的稳定和可靠,这即是良好测验的可信度。 4.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被称为课程标准。 5.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教学。 6.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与这句名言有关的教师劳动特点是示范性。 8.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文献是《学记》。 9.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是赫尔巴特。 10.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校制度是癸卯学制。 11.20世纪50年代,布鲁姆建立了教育目标分类学。

12.主张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有凯兴斯泰纳、涂尔干、托普尔。 13.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各学科教学。 14.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5.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教师招聘考试—必背知识点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 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 6、孔子流传于事的著作是(论语) 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8、孔子之后儒豪代表是(孟子、荀子) 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 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 1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 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

(完整版)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记忆口诀

记忆口诀,教育综合知识轻松学 ◆常用德育原则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性原则(循循善诱原则)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5)因材施教 (6)课堂与生活相结合 (7)长善救失 (8)灵活施教 (9)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记忆口诀1 一连营(因)长,双导三结合 ◆导向性原则的贯彻要求?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记忆口诀2 政治目标要实现 ◆疏导原则的贯彻要求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记忆口诀3 手表(表扬)因(因势利导)为很正(正面教育),所以被盗(讲道理)了。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的贯彻要求

(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2)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3)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记忆口诀4 提要求:尊(尊重)旨(执行)。 ◆长善救失原则的贯彻要求 (1)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 (2)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3)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记忆口诀5 一(一分为二)个人发(发扬)自(自我教育)肺腑。 ◆说服法的基本要求 ?(1)明确目的性 (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3)注意时机 (4)以诚待人。 记忆口诀6 木(目)织时代 ◆一堂好课的标准 (1)目标明确 (2)重点突出 (3)内容正确 (4)方法得当 (5)表达清晰 (6)组织严密 (7)气氛热烈

记忆口诀7 标点内方表演(严)热烈 ◆直观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记忆口诀8 植(直观)入宣(选择)讲(讲解)语(语言) ◆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记忆口诀9 小猪(主动)动手把农民(民主)毒死(独立思考)了。 ◆循序渐进原则的贯彻要求 (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记忆口诀10 教科系主任(教材系统)抓住了一头猪(主要矛盾)游到(由...到...)了岸边。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贯彻要求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