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全文翻译及完整翻译测验

《桃花源记》全文翻译及完整翻译测验
《桃花源记》全文翻译及完整翻译测验

桃花源记

陶渊明

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东晋孝武帝太远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一次,渔人划着船沿着小溪往前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芳香的青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

芳草:芳香的青草。落英:落花缤纷:繁多的样子。

3.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讶。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异,形容词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之:指见到的景象。

穷其林: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穷:形容词用做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一个小洞,洞里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

若:好象

5.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渔人就离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洞口起初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便:副词,就。舍:舍弃,抛开,这里是“离开”的意思才:仅仅

6.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由狭隘幽暗而变为开阔明亮。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

7.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只见那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幽美的池塘,以及桑园竹林之类。

旷:空阔、宽阔。俨然:整齐的样子。属:类。

8.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

鸡犬相闻: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9.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

往来:代来往的人。种作:代耕种劳作的人悉:全,都。

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人。

10.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怡然:快乐的样子。

1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桃花源中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一一做了回答。

具:同“俱”,完全,详尽。

12.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人们就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作饭,殷情款待。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赶来打听消息。

要:同“邀”,邀请。咸:副词,都,全。问讯:打听,探问。

1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再也没有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妻子:妻子和儿女。邑人:同乡,乡邻。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间隔:隔绝,不通音信。

1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他们问渔人,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个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这个渔人一一地为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诉说,他们听了都很惊叹。乃:副词,竟。无论:更不必说。为具言:为(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说出。叹惋:惊叹。

15.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去,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款待他。

延:邀请。

16.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渔人逗留了几天,告辞回去。这里面的人告诉他说:“这儿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外边的人说啊。”

语云:告诉(他)说。“语”后省略了代渔人的“之”字。为:对,向。

17.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渔人出了山洞以后,找到了他的船,沿着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处处标上记号。

既:副词,已经,以后。便:就扶:沿着。向:原来的,先前的。志:用符号做标记,动词。

18.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渔人到了武陵郡,便去拜见太守,把进出桃花源的情况作了禀告。

及:到。诣:晋谒,拜见。

19.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太守立即派人随同渔人前往,渔人他们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结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原来通向桃花源的路了。

即:副词,立即,马上。志:标记。

20.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南阳有个刘子骥,是位清高的隐士,听到这个消息,兴致勃勃地打算前往桃花源。

欣然:高兴的样子。规:打算。

21.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从此以后,就不再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未果:没有实现。寻:不久。问津:探询渡口,这里是探访、访求的意思。

桃花源记句子翻译考试版

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译文: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译文:

3.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文:

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译文:

5.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译文:

6.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译文:

7.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译文:

8.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文:

9.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译文:

10.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

1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译文:

12.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译文:

1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译文:

1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译文:

15.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译文:

16.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译文:

17.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译文:

18.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译文:

19.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译文:

20.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译文:

21.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桃花源记重点字词考试版

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

远近:。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

....。

..鲜美,落英缤纷

芳草:。落英:。缤纷:。。

3.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

异:。之:。

穷其林:。穷:。

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若:。

5.便舍

..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便:。舍:。才:。

6.复行数十步,豁然

..开朗。

豁然:。

7.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旷:。俨然:。属:。

8.阡陌交通

....。

....,鸡犬相闻

阡陌交通:。阡陌:。

鸡犬相闻:。

9.其中往来种作

..。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往来:。种作:。

悉:。外人:。

10.黄发垂髫

..自乐。

....,并怡然

黄发垂髫:。怡然:。

1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

答之。 具: 。

12.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 要: 。 咸: 。 问讯: 。

1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 妻子: 。 邑人: 。

绝境: 。 间隔: 。

1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 乃: 。 无论: 。

为具言: 。 叹惋: 。

15.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皆出酒食。 延: 。

16.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

外人道也。 语云: 。 为: 。

17.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

之。 既: 。 便: 。 扶: 。 向: 。 志: 。

18.及.郡下,诣.

太守,说如此。 及: 。 诣: 。

19.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遂迷,不复得路。 即: 。 志: 。

20.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

往。 欣然: 。 规: 。

21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

者。 未果: 。 寻: 。

问津: 。

理解文章基本内容

第一部分(1段):层意:

第二部分(2、3段):层意:

2段:段意:

3段:段意:

第三部分(4、5段):层意:

4段:段意:

5段:段意:

全文结构分析(源自教参,仅供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1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2、3段):写桃花源中宁静美好的生活环境和淳朴的社会风尚。

2段:描写桃花源中美好的生活图景。 3段:写桃花源中的社会风尚。第三部分(4、5段):写渔人出山以后的事,是故事的结局和尾声。

4段:太守派人随渔人寻找桃花源,因迷路而不复可得。

5段:桃花源无法寻找。

桃花源记

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5.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6.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7.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8.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9.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10.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12.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1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5.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6.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7.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18.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19.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20.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21.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

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

远近:。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

..鲜美,落英缤纷

....。

芳草:。落英:。缤纷:。。

3.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

异:。之:。

穷其林:。穷:。

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若:。

5.便舍

..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便:。舍:。才:。

6.复行数十步,豁然

..开朗。

豁然:。

7.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旷:。俨然:。属:。

8.阡陌交通

....。

....,鸡犬相闻

阡陌交通:。阡陌:。

鸡犬相闻:。

9.其中往来种作

..。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往来:。种作:。

悉:。外人:。

10.黄发垂髫

..自乐。

....,并怡然

黄发垂髫:。怡然:。

1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具:。

12.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

要:。咸:。问讯:。

1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

..。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人来此绝境

妻子:。邑人:。

绝境:。间隔:。

1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

..。

...所闻,皆叹惋

..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

乃:。无论:。

为具言:。叹惋:。

15.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延:。

16.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语云:。为:。

17.既出

...路,处处志.之。

..,得其船,便扶向

既:。便:。扶:。向:。志:。

18.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及:。诣:。

19.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即:。志:。

20.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

...往。

欣然:。规:。

21未果

..者。

..,寻.病终。后遂无问津

未果:。寻:。

问津:。

(完整word)八年级桃花源记原文翻译及注释

桃花源记 原文: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一个以捕鱼为生的武陵人。(有一次渔人)沿着小溪前行,忘记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溪流两岸几百步内,中间没有夹杂其它的树,花草遍地鲜艳美丽,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渔人)又向前走去,想走完这片林子。桃林在溪水源头就到头了,便出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里面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就离开船,从洞口进入。起初洞口极其狭窄,仅容一人通过。(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洞口)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了。有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屋,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的景物。田间小路互相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人们在村落间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男女女的服饰和外面的人都一样,老人和小孩,都乐在其中。(桃花源的人)一见渔人,竟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有人便邀请他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村里人听说有这样的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与桃花源以外的人隔绝了。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情一一详细地告诉桃源人,(桃源人)都感叹惋惜起来。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招待他)。停留了几天,告辞离去。这里面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事)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讲。”(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处处标上记号。(渔人)到了武陵郡,便立即去拜见太守,(渔人)把这些情况作了禀报。太守立即派人随同他前往,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结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通向桃花源的路了。南阳人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说了这件事,高兴地计划要去(探访)。没有实现,不久生病死了。此后(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注释:1.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约365-427),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著名诗人。 2.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6) 。3.武陵:郡名,现在湖南省常德市一带。 4.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5.缤纷:繁多的样子. 6.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7.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8.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9.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明亮的样子。10.俨然:整齐的样子。11.属:类。12..纤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13.相闻:可以互相听到。14.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15.黄发垂髫:特指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所以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16.要:通“邀”,邀请。17.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18.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是两个词,不同于现代汉语里的“无论”。19.具言:详细地说出。20.叹惋:感叹,惋惜。21.便扶向路:就顺着旧路(回去)。扶,延.顺着。向,从前的.旧的。22.及郡下:到了郡城。郡,指武陵郡。23.诣: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24.寻向所志: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25.遂:终于。26.南阳:郡名,治所在河南南阳。27.刘子骥:名磷之,(晋书·隐逸传)里说他“好游山泽”。28.规:计划。29.未果:没有实现。30.寻:随即,不久。31.问津:问路。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津,渡口。

桃花源记全文翻译(含赏析、注释)

桃花源记 【东晋】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

人教版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

人教版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 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 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 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 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 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完整版)《桃花源记》测试题

《桃花源记》测试题 一、文学常识: 作者,字,又名潜,别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原籍江州浔阳柴桑栗里(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10公里)人。 本文原是《桃花源诗》的序言。这篇“记”实际上就是这首诗的序,或者说引子。记,古代一种文体。 二、课文分析: 文章既然名为“记”,当然就是一篇记叙性文字。它叙述的故事是作者精心虚构的,整个故事充满传奇色彩。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生动地叙述了武陵渔人经过,描绘了情景,虚构了一个的理想社会,表达了对的热烈追求,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的不满,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愿望。当然,作者的这一理想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对这一点,作者也是清楚的:文章最后写众人再也找不到桃花源,其实是一种隐喻,隐喻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是不存在的。 课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段)写渔人无意间发现。第二部分又可分为两层,第一层(第二段)写渔人,发现;第二层(第三段)写桃花源中的人。第三部分即第四段,写渔人再寻桃花源,终不可得;别的人也没能找到桃花源。 三、生字: 豁()然俨()然垂髫()间()隔邑()人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缘.溪行 2、落英缤纷 ... 3、欲穷.其林 4、阡陌交通 ....阡陌:交通: 5、豁然 .. ..开朗6、屋舍俨然 7、黄发垂髫 ..8、便要.还家 9、咸.来问讯 .. ..10、遂与外人间隔 11、率妻子邑人 ..魏、晋 ..来此绝境 ..12、乃.不知有汉,无论 13、一一为具言 ..所闻14、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15、便扶向路,处处志之16、诣太守说如此 17、寻向所志18、欣然规往 19、后遂无问津者20、怡然自乐 五、翻译句子: 1、自云先世避秦进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六、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2、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 3、自云先世避秦进乱,率妻子 ..。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翻译

桃花源记 (魏晋)陶渊明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东晋太元(公元376-396)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有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两岸的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他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子里面隐隐约约透着点光亮。渔人便下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最开始非常狭窄,

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又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明亮开阔了。渔人眼前这片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女的穿戴全都与桃花源以外的人一样。老年人和小孩儿,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这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觉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都一一作了回答。这里的人便邀请他到家中做客,摆了酒、杀了鸡用来款待他。村里面的其他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全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先祖是为了躲避秦朝时期的战乱,率领妻儿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他们再没有人出去了,所以和外面的人隔绝了一切往来。村里的人问渔人现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事都一一说了出来,村民们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自己的美酒佳肴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日后,就向村里的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之后,找到了自己的船,就沿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他到了郡城武陵,就去拜见太守,说了自己的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遣人员跟随他前往,寻找渔人先前作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后来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叫刘子骥的人,是一个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了这个消息,非常愉快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但没有实现,不久后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注释: 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6) 武陵:郡名,现在湖南常德市一带。 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为:作为。 缘:沿着,顺着。行:前行,走。 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忽逢:忽然遇到。逢:遇到,碰见。夹岸:溪流两岸。 杂:别的,其他的。 芳草鲜美:花草鲜嫩美丽。芳:花;鲜美:鲜艳美丽。 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缤纷:繁多的样子。 甚:很,非常。 异之:即“以之为异”,对见到的景象感到诧异。异,意动用法,形作动,以······为异,对······感到惊异,认为······是奇异的。之,代词,指见到的景象。 复:继续。前:名词活用为状语,向前。(词类活用) 欲:想要。穷:形容词用做动词,穷尽,走到······的尽头。 林:代指桃花林。 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尽:消失(词类活用)便:于是,就。得:发现。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若:好像……似的。 舍:舍弃,丢弃,文中指离开。初:起初,刚开始。 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才:副词,仅。复:又,再。行:行走。

桃花源记测试题及答案

1.下列句中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2 分) 参与呢) 也更加周到 ,不敢 说一句话来辩解) 2. 文中能表明桃花源中人听了渔人的话后, 虽“叹惋”但仍想继续在桃 花源里生活的一句话是 (2 分) :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 1 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 魏晋了。 二、( 11 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 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 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 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 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 也。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 2 分) (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文: 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由快乐。 (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译文: 渔人把自已听到的事-一向他们详细地说出。 4.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 热情好客 的特点;他们在送 A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 绝境 ②奇山异水,天下独 绝(到了极点,绝美,绝妙) B .①遂与外人间隔(隔开)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 间焉(参与)(当权者自会谋划此事,你 又何 必 C.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②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 言以复(我的态度更加恭敬了 ,礼 节 D.①停数日,辞去 ②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字词的的含义。 3 分)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属 2) 悉 如外人 完全 3)余人各复 延 至其家 邀请 2.下面加粗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 2 分) A .仿佛若有光 .阡陌 交通 ,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教师用书译文

《桃花源记》译文 东晋孝武帝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谋生。(有一天)他顺着小溪划船 前行,忘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 别的树木。芳香的青草,鲜嫩美丽,地上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渔 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 (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在那里)就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洞里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就离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洞口起初很 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由狭隘幽暗而变为开 阔明亮。只见那土地平坦宽阔,房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幽美的池塘以及桑 园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相互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村里来 来往往的行人和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象桃花源外的世人。老 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桃花源中人)一见渔人,竟然大吃一惊,问(渔人)是从哪里来的。(渔人)一一作了回答。(那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备酒杀鸡做饭菜(款待他)。村中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 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再也没有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隔绝了。(他们)问渔人,如今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这个渔人一一地为(桃花源中的人) 详细地诉说,(他们听罢)都很惊叹。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款待他)。(渔人在这里)住了几天,就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外边的人说啊。” ( 渔人)出了山洞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先前地路回去,(一路上)处 处标上记号。渔人到了武陵郡,便去拜见太守,把自己进桃花源地情况作了禀报。 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前往,他们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结果迷迷了路,再也没找到 原来通向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刘子骥,是位清高的隐士,听到这个消息,兴致勃勃地打算前往, 没有实现,不久他就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桃花源记》原文、译文对照翻译及相关问题

《桃花源记》 (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为:作为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 (2)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缘:沿着之:的 (一次,渔人划着船)沿着小溪水往前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3)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夹岸:溪水的两鲜美:鲜嫩美丽英:花缤纷:繁多的样子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芳香的青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 (4)渔人甚异之。 异:对……感到诧异。 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 (5)复前行,欲穷其林。 穷:尽其:那 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6)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尽:消失。仿佛:隐隐约约,见不真切。若:好像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就看见了一座山,山边有一个小洞,洞里隐隐约约好像有点亮光。 (7)便舍船,从口入。 舍:舍弃,这里是“离开”的意思 (渔人)便离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 (8)初极狭,才通人。 才:仅 洞口起初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 (9)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 渔人又往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由狭隘幽暗而变为开阔明亮。 (10)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平旷:平坦、宽阔俨然:整齐的样子之:这属:类

只见那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园竹林这类。(11)阡陌(qiānmò)交通,鸡犬相闻。 阡陌:田间小路交通:交错相通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12)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往来:来来往往的人悉:全,都 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黄发:老人垂髫:小孩并:都怡然:快乐的样子 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14)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乃:竟然 (桃花源中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 (15)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具:同“俱”,完全,详尽。要:同“邀”,邀请。 (渔人)一一作了回答。(村中人)就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殷勤款待。 (16)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咸:全,都问讯:打听,探问。 村里人听说来了这样一个客人,都来打听消息。 (17)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妻子:妻子和儿女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焉: 遂:于是,就。间隔:隔绝,不通音信。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再也没有出去,于是就和外界的人隔绝了。 (1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乃:竟然无论:更不必说 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了,他们竟然不知道有个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19)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为:给具:同“俱”,详细叹惋:惊叹 渔人一一地为(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诉说,他们听了都很惊叹。

桃花源记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达标检测题班级姓名得分 (时间30分钟满分 5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本文的作者陶渊明(人名),东晋(朝代)诗人,又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 (2)本文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依次写了渔人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做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复寻(迷失)桃花源。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反对战争的愿望。 (3)作者笔下桃花源人生活的美好表现在①自然环境优美②社会安定和平③百姓生活和乐(用自己的话概括) (4)文中描绘桃花林奇异美景的句子是: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5)文中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6)文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和平安宁的句子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7)文中最能体现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8)文中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是: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b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9)文中交代桃源人来历的句子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0分) ①渔人甚异.之对……感到诧异②仿佛若有光隐隐约约③豁然 ..开朗开阔敞亮的样子 ④桑竹之属.类⑤阡陌交通 ..交错相通⑥便要.还家通“邀”,邀请 ⑦咸.来问讯都⑧怡然 ..自乐愉快的样子⑨处处志.之做标记⑩寻向所志.标记、记号3、翻译句子。(4分)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完整版)《桃花源记》课文、字词翻译及全文翻译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7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一、字词翻译。 1、缘.溪行顺着、沿着。 2、夹岸 ..数百步两岸。 3、芳草鲜.美鲜嫩美丽。 4、落英 ..缤纷落花。 5、落英缤纷 ..繁多的样子。 6、渔人甚异.之对……感到诧异。(意动用法) 7、复.前行又,再。 8、复前.行向前。 9、欲穷.其林走到……的尽头。(形容词作动词) 10、便.得一山于是,就。 11、仿佛 ..若有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12、便舍.船舍弃,丢弃。 13、才.通人仅。 14、豁然开朗 ....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15、土地平旷 ..平坦宽广。 16、屋舍俨然 ..整齐的样子。 17、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18、阡陌 ..交通田间小路。 19、阡陌交通 ..交错相通。 20、鸡犬相闻 ..可以互相听到。 21、悉.如外人全,都。 22、黄发垂髫 ....老人和小孩。 23、黄发 ..垂髫旧说是长寿的象征,所以用来指老人。 24、黄发垂髫 ..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25、并.怡然自乐全,全都。 26、并怡然 ..自乐愉快、高兴的样子。 27、具.答之详细。 28、便要.还家通“邀”,邀请。29、咸.来问讯全。都。 30、妻子 ..邑人妻子和孩子。 31、来此绝境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32、乃.不知有汉竟然。 33、无论 ..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 34、为具言 ..所闻详细地说出。 35、皆叹惋 ..感叹、惋惜。 36、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 37、辞去.离开。 38、此中人语.云告诉。 39、不足 ..为外人道也不值得。 40、既.出已经。 41、便扶.向路沿、顺着。 42、便扶向.路从前的、旧的。 43、处处志.之做标记。 44、及.郡下到达。 45、诣.太守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46、太守即.遣人随其往立即。 47、太守即遣.人随其往派。 48、寻向.所志从前的、旧的。 49、寻向所志.标记。 50、遂.迷终于。 51、欣然 ..规往高兴的样子。 52、欣然规.往计划。 53、未果 ..没有实现。 54、寻.病终随即,不久。 55、后遂无问津 ..者问路,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 56、后遂无问津.者渡口。 二、全文翻译。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他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

《桃花源记》全文翻译及完整翻译测验

桃花源记 陶渊明 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东晋孝武帝太远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一次,渔人划着船沿着小溪往前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芳香的青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 芳草:芳香的青草。落英:落花缤纷:繁多的样子。 3.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讶。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异,形容词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之:指见到的景象。 穷其林: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穷:形容词用做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一个小洞,洞里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 若:好象 5.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渔人就离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洞口起初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便:副词,就。舍:舍弃,抛开,这里是“离开”的意思才:仅仅 6.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由狭隘幽暗而变为开阔明亮。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 7.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只见那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幽美的池塘,以及桑园竹林之类。 旷:空阔、宽阔。俨然:整齐的样子。属:类。 8.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 鸡犬相闻: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9.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 往来:代来往的人。种作:代耕种劳作的人悉:全,都。 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人。 10.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怡然:快乐的样子。 1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桃花源中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一一做了回答。 具:同“俱”,完全,详尽。 12.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人们就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作饭,殷情款待。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赶来打听消息。 要:同“邀”,邀请。咸:副词,都,全。问讯:打听,探问。 1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再也没有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妻子:妻子和儿女。邑人:同乡,乡邻。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间隔:隔绝,不通音信。 1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他们问渔人,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个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这个渔人一一地为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诉说,他们听了都很惊叹。乃:副词,竟。无论:更不必说。为具言:为(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说出。叹惋:惊叹。 15.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去,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款待他。 延:邀请。

桃花源记 文言文及翻译

桃花源记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溪流两岸,长达几百走,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香草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繁多交杂。渔人很惊异这种美景。再往前走,想走完那片桃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看见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亮。渔人就丢下小船,从洞口进去。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走,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 见渔人,乃木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译文: 桃源中人看见渔人,于是很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写出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从这里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这渔人一件件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惊讶。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和饭菜来招待。渔人住了几天,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

最新《桃花源记》同步测试及答案解析

《桃花源记》同步测试及答案解析 一、基础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豁.然开朗(____)屋舍俨.然(____)阡陌 ..交通(____) 黄发垂髫.(____)怡.然自乐(____)便要.还家(____) 2.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作者是______(朝代)的______,名_____,字 _______,是著名的诗人,他的_____ 诗最为著名。 二、选择题 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B.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C.不足为外人道也 D.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4.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C.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D.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5.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悉.如外人并.怡然自乐 B.缘.溪行便扶.向路 C.便要.还家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D.鸡犬相闻.闻.有此人 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阡陌交通交通:交错相通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 C.不足为外人道也足:值得 D.处处志之志:标记 7.下列句子中加线词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8.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都是同一样式,很相像。)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代,更不必说魏朝晋朝了。) C.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村里人嘱咐他道:“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9.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忘路之.远近 C.处处志之. D.其反激之.力 10.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花源中人感叹不已,从上下文可以推知,他们感叹的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韶光易逝和自己逃脱了外界的纠纷与祸乱。B.作者在文中描绘了一个与黑暗社会相对的美好世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是不可能存在的。 C.文章最后写南阳刘子骥向往这块乐土,欣然寻访,没有成功。刘子骥是晋代名士,与陶渊明同时代,把他写进作品中,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D.作者成功地运用了虚景实写的手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显示出高超的叙事写景的艺术才能。 11.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其身份,为故事的发展作了必要的交代。 B.“初极狭,才通人”说明了桃花源非常不易被人发觉,为桃花源增添了神秘色彩,也为下文叙述找寻桃花源却均未果作了铺垫。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体现了村民的富足和他们的淳朴,与当时桃源外尔虞我诈、巧取豪夺的社会现实形成了对比。 D.最后,渔人带着人怎么找都找不到桃花源的所在,是因为他不讲信用,将桃花源的事告知了外面的人。如果他没有这么做,自己再去找寻,是能够找到的。 三、句子默写 12.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桃花源记测试题

桃花源记测试题

初二语文《桃花源记》测试题 一、填空。(26分) 1、《桃花源记》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 ,字 __________ , (朝代)著名诗人,本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线索, 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顺序。 2、用课文原句填空。 (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____ , -------------------- 5 -------------------------------------------- 5 -------------------------------------------- 5 (2)成语皆言简意赅,许多成语都语出有典,如成 语____________ ,就是浓缩本文的故事而来,在文中的意思是_ 后借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从“后遂无问津者”中提炼出的成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 (4)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 3、依据课文内容理出“渔人”的行踪: ______ 桃花源一一_______ 桃花源一一

桃花源桃花源 4、填出省略的内容: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二、根据汉字写拼音。(11分) 屋舍俨然()阡陌() ()便要还家( 无()论魏晋此中人區()云 诣()太守遂与外人间隔( )() 刘子骥()黄发垂豎() 三、解释加线的词。(22 分) 缘溪行:渔人甚异之: 欲穷其林:仿佛若有光: 便要还家: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此中人语云: 便扶向路:诣太守: 遂迷,不复得路: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皆叹惋: 落英缤纷:阡陌交通: 豁然开朗: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释下列古今异义的词语。(10分) 鲜美: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

《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

桃花源记 [晋]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xiá),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ó)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 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jiàn)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余(yú)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 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qiǎn)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多为直译):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一次,渔人划着船)沿着小溪往前行,忘记了路程有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其它的树木,芳香的青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渔人就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一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就离船上岸,从洞口进入。洞口起初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由狭隘幽暗变得开阔明亮。只见那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幽美的池塘桑园竹林这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都像桃花源意外的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桃花源中的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他们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村里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再也没有从这里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他们问渔人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这个渔人一一地为他们详细地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的事,他们听了都很惊叹。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中,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就告辞离开。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

部编版八下:《桃花源记》小测及答案

《桃花源记》知识点小测 一、基础演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俨.然() 黄发垂髫.() 便要.还家() 间.隔() 语.云() 诣.太守()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缘.溪行缘:(2)落英缤纷 ..缤纷: (3)欲穷.其林穷: (4)仿佛 ..若有光仿佛: (5)才.通人才:(6)屋舍俨然 ..俨然: (7)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 (8)阡陌 ..相闻: ..交通阡陌: (9)鸡犬相闻 (10)悉.如外人悉: (11)具.答之具: (12)咸.来问讯咸:(13)皆叹惋 ..叹惋: (14)遂.与外人间隔 ..遂:间隔: (15)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 (16)此中人语.云语: (17)便扶向 ..路扶:向: (18)及.郡下及: (19)诣.太守诣: (20)欣然规.往规: (21)后遂无问津 ..者问津: 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便要还家“”同“”, 4.请写出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芳草鲜美 ..古义:今义: (2)阡陌交通 ..古义:今义: (3)率妻子 ..邑人来此绝境古义:今义: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今义: (5)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古义:今义: (6)不足 ..为外人道也古义:今义:

5.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1)渔人甚异.之异: (2)复前.行前: (3)欲穷.其林穷: (4)处处志.之志: 6.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舍①便舍.船,从口入() ②屋舍.俨然() (2)为①武陵人捕鱼为.业()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 ③一一为.具言所闻() (3)寻①寻.向所志() ②未果,寻.病终() (4)志①处处志.之() ②寻向所志.() (5)乃①见渔人,乃.大惊() ②乃.不知有汉() 7.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2)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9.填空。 (1)文学常识填空。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朝代)大诗人。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