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柳江盆地地质地貌实习实录1

秦皇岛柳江盆地地质地貌实习实录1
秦皇岛柳江盆地地质地貌实习实录1

第一节

实习的范围:秦皇岛市 实习的地理位置:西北临河北省承德市,东北接辽宁省绥中县,南临渤海,西靠 唐山市的滦县、迁安。东经 118°33 '- 119°51 ',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北 部,北纬 39°24 '-

40°37 '。也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京津唐 经济区,同时与东北经济区联系密切 . 。

实习的交通概况 :秦皇岛市交通发达,以水路、陆路为主,是连接东

北与华北的交通枢纽。陆、海、空交通都极为方便。秦沈高 京哈、京秦、大秦四条铁路干线和京秦高速公路、 102 、205 国道贯穿全境。民 航开通了至上海、广州、杭州、大连、黑河等国内数十条航线。可与全国各地和 世界上 230 多个国家、地区直接通话,发达的通讯网络系统,秦皇岛与世界宛 若比邻,银线连五洲。海上客运开通了至大连、烟台和韩国仁川等城市的航线。 第二节

实习的自然地理概况: 该区有两大河流水系, 大石河水系和汤河水系, 地处暖温 带,生物种类繁多,有松树,杨树,果树等,土壤质地一般。 实习区属

温带大陆季风 性气候,因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比较湿润温和,海滨海滨地带夏季凉爽宜人,古为避暑胜地。

第三节 实习区的社会经济概况 : 属于中等城市,秦皇岛市区人口 521153 人,由于旅 游层次的提高, 但它是以旅游业为主的城市, 刺激了其商业发展, 旅游购物的人 增多,如在海港的朝阳街、海阳路、文化路一带形成了海浪花、华联商厦、百货 大楼等大型商场,形成一些商业中心。 秦皇岛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 地处东北、 华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和环渤海经济区的中间地带, 是华北、 东北、西北地区 重要的出海口。 举世闻名的秦皇岛港是中国北方天然不冻不淤良港, 以能源输出 为主,兼营杂货和集装箱,年吞吐量过亿吨,同世界上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保 持经常性贸易往来,跻身世界大港行列。

第一章 绪论

速铁路、

第二章地质特征

该区地层出露相对较全,就华北型地层而言,各地层单位标志明显.化石丰富.且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由老至新简述如下: 。即缺失中奥陶统、下中三叠统、白垩系、第三系,本区地层属华北型。

第一节地层

一)元古界青白口群

1)由碎屑岩—粘土岩—碳酸岩,岩性由粗至细,具有海侵沉积的特点,

构成一个完整的韵律。出露最好剖面在李庄北沟,主要分布在区内的

东部地区,在黄土营村东也有出露。其中含大量海绿石,其分界标

志是其底部黄褐色或铁锈色的中细粒铁质石英砂岩,其底部的中细

粒长石石英净砂岩具大型海成风暴波痕。与龙山组呈整合接触关

系。本组地层属滨海相至浅海相沉积

2)景儿峪组

(二)古生界。

岩性主要为暗灰色豹皮状含沥青质白云质灰岩,是寒武系最下不的底层,含

较多的莱得利基虫化石。 东部落北剖面可作为标准剖面, 在东部发育良好。 局部 含碎屑,底部尾暗灰色含沥青质、白云质结晶灰岩。与下伏景儿峪组,本组属浅 海沉积相,分层标志十分明显,上覆的馒头组均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厚

146m 。

1 )府君山组: 。

与毛庄组的分界是以顶部的鲜红色泥岩作为标志层的,本组上下界限明显。

行不整合接触;与上覆毛庄组为整合接触。

2)馒头组:

页岩的颜色暗一些。化石丰富,在沙河寨西出露比较好,可作为标准剖面。厚约

112m 。以褶颊虫类三叶虫化石为主。

3 )毛庄组 。

4 )徐庄组 。

中统 。

张夏组: 。

出露零星, 该组由于岩体的侵入破坏和构造破坏, 可作为标准剖面, 东部落的北 部和西部都有出露。 没有发现可靠的化石依据。 页岩中含石盐假晶, 岩性特征是

鲜红色泥岩、页岩为主,并夹有白云质灰岩。厚 71m 。与下伏的府君山组呈平

含少量白云母, 主要岩性以紫红色页岩为主, 俗称猪肝红, 其颜色比馒头组

夹暗紫色粉砂岩、 细砂岩和少量鲕状灰岩透镜体或扁豆体, 岩性为浅海相的 黄绿色含云母质粉砂岩。 东部落西剖面出露较好, 分布较广, 本组地层上下界限

清楚,化石十分丰富, 可作为标准剖面。 与下伏毛庄组的分界是以黄绿色粉砂岩

上统 。

夹藻灰岩、 泥质条带灰岩, 下部为鲕状灰岩夹黄绿色页岩; 上部以鲕状灰岩 为主。是寒武系地层在区内分布最广的地层之一, 受到覆盖和破坏较少, 在揣庄 北 288 高地以东的山脊上出露最好,几乎盆地周围都有分布,是区内较好的标

准剖面。本组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三叶虫化石最丰富。厚

接触部位两者岩性差别很大, 下部和上部都以紫色砾屑灰岩及紫色粉砂岩为 主;中部则是灰色的灰岩与张夏组界限明显。比较好的有 288 高地上的剖面,

本组与张夏组在区内的分布相仿, 可为标准剖面。 主要三叶虫化石有: 蝙蝠虫未 定种、帕氏蝴蝶虫。几乎每层都可以采到,化石十

分丰富。厚

崮山组 。

夹有藻灰岩及生物碎灰岩, 岩性为紫色砾屑灰岩、 粉砂岩与页岩互层。 为标 准剖面,出露较好的剖面在揣庄北 288 高地。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两者分界 清楚。三叶虫化石主要有:蒿里山虫未定种、长山虫未定种、状氏虫未定种。只 有 18m 左右,本组在区内出露厚度较小。

长山组: 。

与暗紫色粉砂岩互层为标志。含有三叶虫化石。厚 101m 。

130m 。

102m 。

主要岩性为黄灰色泥灰岩夹砾屑泥灰岩。出露较好的揣

288 高地可作庄北为标准剖面,本组分布与崮山组、长山组相同。容易被

风化,泥质成分增多,风化往往形成黄色土状物。黄绿色钙质页岩及薄层状泥质条带状灰岩。本组与下伏长山组为整合接触,砾屑形成小团块,分界是以底部的青灰色砾屑泥灰岩为标志层。化石丰富三叶虫化石垂直分带明显。

凤山组:。

1)冶里组。

2. 奥陶系(。

2)亮甲山组。

出露较好的是在潮水峪至揣庄一带。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分布于区内东、西部。所产化石有三叶虫、笔石、腕足类等。下部为灰色微晶质纯灰岩夹少量砾屑灰岩及虫孔状灰岩;上部为灰色砾屑灰岩夹黄绿色页岩。厚

125m 。其分层标志是以灰色砾屑灰岩作为底界,与下伏的凤山组为整合接触,厚度不到0,5m ,此砾屑灰岩很薄,其上是纯灰岩。

3)马家沟组。

属浅海沉积。位于石门寨亮甲山。含有头足类、腹足类和蛇卷螺未定种等化石。下部夹少量砾屑灰岩和钙质页岩,主要岩性是中厚层状豹皮灰岩。层厚

118m 。分界以亮甲山底部的中厚层状豹皮灰岩为标志,与下伏冶里组为整合接

触,局部含泥质结核,风化后呈泥质条带状。

3. 石炭系 。

较深水环境, 属浅海相沉积。 以亮甲山及北部茶庄北山发育较好, 本组分部 与亮甲山组一致。化石有:头足类和腹足类。底部具微层理、含角砾、含燧石结

核黄灰色白云质灰岩, 本组岩性以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为主。 白云岩具 " 刀坎痕 "。

2 )太原组 。

有 2 —3 个由陆相到海相的完整沉积韵律。 发育和出露最好的是半壁店 191

高地、小王庄一带发育较好,( 1)本溪组 中石炭本溪组在本区的东、西部分

布都很广,小王庄剖面可作为本区的标准剖面。 陆相粉砂岩中含植物化石: 鳞木、

镜体。

。4. 二叠系 。

夹少量煤线及灰岩透镜体, 本组岩性比较稳定以灰黑色砂岩含铁质结核为主 要特征,是海陆交互相沉积, 由两个韵律组成。 在半壁店、小王山一带发育较好。

界限十分明显,与下伏亮甲山组为整合接触。层厚

101m 。 科达、芦木等。是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 本组岩性特征与华北地区一致。石门寨 西门 —瓦家山剖面地层厚度为 70.7m 。平行不整合与马家沟组之上;上部为细

砂岩、粉砂岩及页岩,下部为铁质砂岩、 褐铁矿和粘土岩,夹 3 —5 层泥灰岩透

分界明显,与本溪组呈整合接触,具小型球状风化,本组底部青灰色铁质中细粒长石岩屑杂砂岩。动物化石: 网格长身贝、古尼罗蛤,含植物化石:脉羊齿、鳞木。瓦家山剖面厚48m 。

第一个韵律含煤层, 有两个韵律, 第二个韵律的顶部含铝土矿。 西部也有出 露,主要分布于东部黑山窑至曹山一带。 粉砂岩炭质页岩及粘土岩, 主要岩性为 灰色、灰黑色中细粒长石岩屑杂砂岩。 属近海沼泽沉积, 本组是区内重要的含煤 地层。与下伏太原组呈整合接触关系。含植物化石:芦木未定种、带科达、纤细 轮叶。约在 35m 至 60m ,厚度变化较大。

1 )山西组 。

上统 。

由三个韵律组成。西部有零星分布,( 2 )下石盒子组 分布于黑山窑至石 岭一带。主要岩性为灰色中粗粒长石岩屑杂砂岩。属湖泊相沉

积。层厚 含植物化石 : 多脉带羊齿、山西带羊齿、带科达。

可作为标准剖面, 发育较好的剖面是欢喜岭。 主要在黑山窑、 欢喜岭至大石

河西侧有出露。 本组未获得化石资料。 夹极度少量紫色细粒砂岩及粉砂岩, 岩性 特征以河流相的灰白色中厚层状含砾粗粒长石净砂岩为

主。层厚

石盒子组为整合接触关系。

3 )上石盒子组 。

本组是二叠系最上一个组。最初的命名地点在山西省太原市西 25km 的石

千峰。包括粉砂岩、泥岩、夹少量砾岩、粗至中细粒净砂岩和杂砂岩,主要岩性 是一套河流相的紫色岩层。 可作为标准剖面, 出露较好的剖面是欢喜岭至瓦家山

带。两者可以从颜色上区分, 与下伏上石盒子组为整合接触关系。 含植物化石:

太原带羊齿、尖头轮叶、朝鲜羽羊齿。厚 150m 以上。

115m 。

72m 。与下伏

4)石千峰组。

1. 三叠系。

三)中生界。

2. 侏罗系。

黑色炭质页岩,岩性为灰白色中粗砾沙岩,粉砂岩、含煤线。厚161,8 米,黑山窑组分布黑山窖后村西。属于湖泊相沉积。含有丰富的化石。

兰旗组孙家梁组

植物化石丰富,岩性由粗到细可分三个旋回。厚493 米,北票组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属于湖泊、河流、沼泽相,与下伏黑山窑组为整合接触。

四)新生界

本区可划分如下构造层: ,根据区域性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和各地质时期的地质构造基本特征。山海关隆起的东南缘,本区处于燕山沉降带的东段,主要构造线方向为近南北方向。

第二节构造

盖层:青白口群-古生代构造层

中生代构造层

我们从青白口群- 古生代构造层和中生代构造层来描述(如图),对于构造。

构造形迹已无法辨认,中花岗岩由于受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

基底:混合花岗岩

二)断裂构造

一)褶皱构造

形成高耸陡峭的地势;侵入向斜西翼的岩脉岩墙一般偏酸性,盆地西侧有大面积出露的燕山期花岗岩,岩墙等,向斜动东翼为规模不大的中性岩脉,形成盆地内的高山,中生代的火山喷出岩(鞍山岩)分布于向斜盆地的核部。柳江向斜内部与边缘存在规模不等时代不同的火成岩岩体。

第三节岩浆岩

1. 侵入岩:花岗岩、花岗斑岩、灰绿岩、闪长玢岩。

(1)花岗岩

2)花岗斑岩

其中有很多混合岩化迹象和老变质岩的残留体或捕虏体。岩石为肉红或灰白色,所见出露于东部张崖子村附近,结构构造变化大,岩体分布很不均匀。呈肉红色,岩体大,具中细粒显基斑状结构,由正长石、斜长石、石英和少量黑云母组成。属于中生代晚期侵入的花岗岩,西部花厂峪一带的花岗岩。

灰绿瑸岩

潮水峪村和沙锅店等地出露花岗斑岩岩墙

闪长玢岩

岩石呈暗绿色,比较集中于亮甲山采石场,部分辉石已绿泥石化和硅酸盐化。

2. 喷出岩:安山岩

砂锅店东等地,分布于潮水峪村西北,呈岩墙状产出

第四节矿产。

类型丰富,安山岩分布于柳江向斜核部的中侏罗统地层中,少数为暗紫红色,颜色以灰绿色为主,少数有气孔构造和杏仁构造,呈块状构造。耐火粘土主要可采区有半壁店和欢喜领。属于低硫型煤质。本区的煤质灰分高,煤矿,石门寨地区主要含煤地层是太原组、山西组、北票组煤系地层,成致密块状,硬度大,局部为贫煤,般为无烟煤。矿体为脉状,矿脉沿背斜轴向分布,晶洞、晶簇构造等,矿石为角砾状。为低温矿床,重晶石、铅锌矿分布本区西南部柳观峪- 秋子峪核部。石灰岩分布较广,也可作化

纤原料,主要用于烧制白灰、水泥和建筑石料。石英砂岩分布区内缘鸡冠山等地。

第五节地质发展简史。

曾经历过的主要运动有五台运动,本区在地质历史发展进程中,蓟县运动,吕梁运动, 海西一一印支运动,太康运动,燕山运动以及喜马拉雅运动。

堆积了巨厚的沉积物,地壳大幅度下降,经历了五台运动和吕梁运动。本区前中元古代处于地槽发展阶段,从区域性地质背景来看。混合岩和混合花岗岩,逐渐形成了一套巨厚的

变质岩。地槽回返,特别是早元古代的吕梁运动,并伴有区域变质作用,产生了漫长而复杂

的褶皱运动,混合岩化和花岗岩化作用。结束了前中元古代地槽发展阶段。构成了华北地台结晶基底。

前中元古代地槽发展阶段。

华北地台进入一个相对稳定时期,吕梁运动以后,断裂活动比较强烈,初期地台边缘部位仍带有活动性特征,地台北部出现了呈北东方向延伸的燕山海槽,断陷和隆起比较明显。

中元古代地台发展阶段。

山海关古陆范围缩小,北部陆表海不断扩大。华北地台由边缘凹陷转入整体下降,晚元

古代早期。稍后堆积了景儿峪组滨海相碎屑岩和浅海相泥灰岩, 和浅海相泥灰岩。到青白口期本区已经成为陆表海的一部分。

成为古陆剥削区。

晚元古代地台发展阶段。

堆积了龙山组滨海相碎屑岩本区晚元古代晚期震旦纪再度

适宜生物生长,早奥陶世气候温暖湿润,三叶虫的出现衰落为特征,以头足类有壳鹦鹉

螺的兴起,笔石及介形类也开始发育起来,称雄一时的腕足类,华北地台大面积抬升,早奥陶世末发生太康运动,海水退出。沉积环境逐渐变为正常浅海较深水环境,早奥陶世冶里期

海进再度扩大,以大量的碳酸岩出现为特征。

这一时期气候温暖潮湿;生物界无脊椎动物三叶虫开始出现,从整体上看,并发展起来。

本区再度下降,一.古生代地台发展阶段(Pz )古生代伊始,接受沉积,海水由北方侵入,

有大量的碳酸岩盐沉积,随后海侵扩大。晚期浅水活动区形成球形隐藻灰岩。

湖泊相和沼泽想沉积为主,二叠纪本区以河流相,植物生长繁茂,气候温暖湿润,这个

时期也有海水侵入,气候转为干旱时形成一些红色碎屑岩沉积。

滨海沼泽中有大量植物繁衍,地壳升降频繁,海洋中则以珊瑚,以厥类为主,海水时进时退,腕足和双壳类动物最多;晚石炭世地壳略趋稳定,气候适宜大量植物生长,但以陆相沼泽为主,形成本区含煤地层,死后形成巨厚堆积。本区地壳又开始下降,中石炭世早期,

本区处于滨海沼泽相沉积,海水侵入,形成一套富铝铁质碎屑沉积物。

产生了由龙山组至石千峰组组成的柳江向斜及南北向压性断裂和北东,大约在海西晚期

本区经历了一次自西而东的挤压作用,北西两组扭性断裂。曾发生过两次构造变动,本区在

二叠系石千峰组地层沉积之后。地形北高南低,由于柳江向斜向北扬起,东翼区石岭以北侵

蚀至二叠系下石盒,北端侵蚀层位较低,普遍不见下石盒子顶界。东翼倾角较缓,向斜西翼

倾角略陡。在老君顶——小王山东西向隆起上,向斜北西端侵蚀至下奥陶统马家沟组,而沉

降盆地保留层位较高,其侵蚀层位也较低。

中生代地台活化阶段。

本区燕山运动第一期构造变形仍以塑性变形为主, 北票组沉积以后, 并伴随有闪长玢岩

浅成侵入体侵入,产生了本区北西向构造。

盆地内部潮水加深,持续的凹陷及气候转亚热带潮湿气候,大量的裸子植物繁盛起来, 沼泽广布, 取代了古生代兴起的蕨类植物。 侏罗系北票组河流相沙砾岩层呈角度不整合覆盖

即本区晚东西向构造。 鸡冠山地堑应是这次断块运动的实例, 运动为主。

频繁的构造运动伴随而来的是阵发式的火山喷发和岩浆侵位, 在北票组之上; 孙家梁组以角度不整合覆盖在蓝旗组之上。 中晚侏罗世是华北地台极不平静 的时期。 利用, 西翼区南北向走向断裂被新 华夏系压性或压扭性断裂迁就, 部分新生断裂切 割了北票组。本区蓝旗组火山岩系受新

华夏系北北东向构造控制。

最低点 70 米,最高点 493 米,属中浅切割低山丘陵区,一般海拔低于 500 米。南临 渤海湾, 石门寨地区地处燕山东麓。 又为老柳江煤矿所在地, 因北、 东、西三面为高山环抱, 因此称柳江盆地。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

第三章 地貌 。

第一节 坡地地貌 。

盆地为一中生代向斜构造, 就内力作用而言, 为平顶方山或猪背脊式中低山, 轴部老君 顶至夏家峪为火山岩分布区。 地貌的形成是内外营力长期作用的结果。 如汤河自柳观峪至上

在前中生界不同时代地层之上,本区在海西

印支运动以后。

燕山运动第四期是以断块 蓝旗组以角度不整合覆盖

平山洪积扇,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沟谷流水形成较大的洪积扇。其边缘分布着石灰岩峰丛或由石英砂岩组成的单面山。该区广泛发育的石灰岩和第三纪以来的湿热气候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原因。是塑造本区地貌的主要河流,经常性的水流是大石河和汤河,形成各种典型的流水地貌。主要外营力是波浪,秦皇岛的海滨地带,潮汐和沿岸流。

图)。巨大的岩体、土体或碎屑层,在陡峻的山坡上,突然发生急剧倾倒、崩落现象,主要在重力作用下,这种地貌就叫做崩塌地貌,在坡脚处形成倒石堆或岩屑堆。

1. 崩塌。

图)。主要在重力和水的作用下,坡面上大量土体、岩体或其他碎屑堆积,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称为滑坡。

2. 滑坡。

称柳江向斜,1. 褶曲构造地貌本区为一个大的向斜构造。

第二节构造地貌。

柳江盆地的四周都是侵入岩基、岩株剥蚀出露的山地。3. 火山和熔岩地貌本区中西部为中侏罗世裂隙喷发的火山堆积物形成的南北向山岭。

东、南、西、北各几道大断裂形成柳江断陷盆地。 2. 断层构造地貌本区断裂活动十分

发育。

三级夷平面和河流阶地上多发育坳沟,、二级夷平面地区切割强烈发育切沟和较大的

冲沟。地势高差较大,1, 沟谷流水地貌本区属中浅切割的低山丘陵区,使蚀沟发育。大石河和汤河上游或支流河谷两侧广泛发育不同规模的洪积扇。

第三节流水地貌。

第四节岩溶地貌。

谷窄坡陡,河谷呈“ V字型。坡降大、流速急,2.河流地貌大石河的上庄坨以上河段河道蜿蜒曲折。说明本区新构造运动属强烈上升区。形成典型的深切曲流,相对切割深度

200 ——300 米。傍水崖附近受构造控制河流呈“之”字形拐折。在曲流凸岸坡形成多级阶地,由于上升运动的间歇性。现在小傍水崖村的沙砾石层是故河道的证据,原来经过小傍水崖村的河流被废弃,被废弃的曲流所环绕的孤立小丘,相当于一级阶地的高度,称离堆山。还进行侧蚀,同时河流在下切的过程中,发育内生环流,曲流截弯取直。(图)

第五节海岸地貌。

降水只集中在7、8 月份,本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喀斯特地貌发育规模较小,时间短,主要类型有石芽、溶购、落水洞、干谷、地下河、喀斯特泉、岩洞、溶洞。喀斯特地貌比较发育,石门寨地区石灰岩分布广泛。

海积地貌。

鸽子窝处的海蚀柱(鸽子石)是穿插在古老花岗岩内的伟晶岩脉经海水差别侵蚀而成,海蚀崖高

约10 米。海蚀地貌在岬角部位海蚀地貌十分发育。其上的基岩分布浪蚀沟槽,海蚀崖后退形成宽约50 米的海蚀平台。

2. 沙嘴、陆连岛在波浪入射角发生变化处泥沙发生堆积形成。

1. 水下沙坝本区海岸

它们是波浪向海岸传播过程中每次破碎能量降低堆积二形成的,带水下岸

坡上发育3——4 道水下沙坝。

结束语。

通过这次实习,我感触很深.也学到了许多知识.收益非浅.首先,在野外实习,锻炼了我的自主性,其次是提高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使理论联系了实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还培养了动手能力.但是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我会以后继续努力改进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