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阶段质量检测三种群和群落B卷能力素养提升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阶段质量检测三种群和群落B卷能力素养提升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阶段质量检测三种群和群落B卷能力素养提升

阶段质量检测(三) 种群和群落

(B卷能力素养提升)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

A.2016年,某市的人口出生率为7.17‰

B.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

C.蜜蜂等动物遇到敌害,常集群攻击

D.由于水葫芦的入侵,某湖泊中莲的死亡率比较高

解析:选C B项描述了种群的年龄特征,A、D项描述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C项描述的是种内互助的现象。

2.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明显下降,该种群密度下降是因为( )

A.雄性个体数量的减少,使雌虫产卵能力下降

B.成年个体大量迁出,幼年个体比例下降

C.受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影响,雌性个体也减少

D.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使种群的出生率下降

解析:选D 由于性引诱剂诱杀雄性个体,使雄性个体因死亡而数量减少,雌性个体受精减少,从而影响出生率,使种群密度下降。

3.某种群进入一个适合其生长和繁殖的环境中,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内该种群的增长曲线可能为( )

解析:选D 在适宜的环境下,种群增长曲线是“S”型。

4.有关种群增长的模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种群呈现“J”型增长的前提条件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B.呈现“S”型增长的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增长所受的环境阻力加大

C.种群增长数学模型的构建,通常包括以下步骤:观察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建立模型、检验或修正模型

D.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有K值,只是K值较大,图中没有表示出来

解析:选D “J”型曲线的形成是在理想的环境条件下,即食物充足、空间充裕,无天敌的情况,它的种群数量没有K值,因为环境容纳量是无限的。在“S”型曲线形成的过程中环境阻力越来越大,种群的数量最终将在K值附近波动。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构建包括

了观察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建立模型、检验或修正模型。

5.野生动物研究所对某草原的一种野兔进行了调查,所调查区域的总面积为5 hm2。统计所捕获野兔的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表所示。以下是某同学对该数据的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B.该草原野兔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250只/hm2

C.如果野兔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低

D.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

解析:选A 性别比例为种群中雌性和雄性个体的比值,即60∶40=3∶2;根据标志重捕法的公式50/N=10/50,得N=250只,故其平均种群密度约为50只/hm2;如果野兔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要高;此法适合用来调查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而不能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

6.太平洋某小岛上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野兔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快的时期是( )

A.1920~1925年B.1925~1930年

C.1930~1935年 D.1935~1940年

解析:选C 种群增长速率即过“S”型曲线某点所作切线的斜率,据图可见,1930~1935年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快。

7.如图显示了蝌蚪的生长速率随种群密度增加的变化情况(在同样的空间里,个数由5增加到160),图中曲线可以说明( )

A.食物短缺降低了蝌蚪的存活率

B.蝌蚪变态所需的时间与种群密度呈负相关

C.一定范围内,蝌蚪生长速率与种群密度呈正相关

D.高种群密度下,能够变态为青蛙的可能性减小

解析:选D 从横坐标来看,投入的个体越多,变态的时间越长,平均体重越低,达到变态条件的比例越少。从纵坐标来看,同一时间内,密度越小,体重越大,达到变态越快。从曲线中不能得出食物短缺能降低蝌蚪存活率的信息;蝌蚪变态所需的时间与种群密度应该呈正相关;一定范围内,蝌蚪生长速率与种群密度呈负相关。

8.如图为某一区域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被M、N两个物种所摄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

①曲线不重叠时,M与N也可能存在竞争

②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能力越弱

③d

④M、N将呈现“J”型增长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选A 由于M、N两种生物生活在同一个区域,即使曲线不重叠,两种生物也会存在空间的竞争,①正确;图中的b可以表示生物的取食范围,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能力越强,②错误;d表示两种生物摄取食物种类的最高点之间的距离,d越小,两种生物的共同食物越多,竞争越激烈,③正确;自然界中种群都将呈现“S”型增长,④错误。

9.下列关于群落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

A.水平结构上种群分布与土壤的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等有关

B.同一时间栽培,长势相同的人工马尾松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

C.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大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D.沙丘上造林、沧海桑田等现象说明了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解析:选B 任一群落均存在垂直结构上的分层现象和水平结构上的镶嵌现象。

10.在弃耕农田演替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解析:选B 弃耕农田演替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逐渐增加,达到生态平衡时,物种数量保持相对稳定;随着植物的增加,总光合产量增加,当生态系统达到稳定后,总光合产量也达到稳定;在演替过程中,物种数量增加,固定太阳能总量不断增加然后稳定;物种丰富度增加,抵抗力稳定性不断增强,而恢复力稳定性逐渐下降。

11.如图为某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K

1为长期处于相对稳态时

该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允许的最大值,b点由于某种因素的改

变,最大值由K1变为K2。导致K1变为K2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

A.该种群迁入了大量同种个体

B.该种群的天敌大量迁出

C.该种群的生物发生了基因突变

D.该地区引入了新物种

解析:选A 由曲线可知,b点后种群的K值增大,其原因可能是环境阻力减小(如天敌大量迁出)或生存能力增大(如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引进新物种影响了种间关系),但迁入大量同种的个体不会增加该种群的K值。

12.以下四个图是两种面包虫(甲面包虫:;乙面包虫:?)在不同环境下的种间竞争情形。图a、b的环境条件是温度34 ℃及70%相对湿度(高温潮湿);图c、d的环境条件是温度24 ℃及30%相对湿度(低温干燥)。图a、c中两种面包虫是分开饲养的;图b、d中两种面包虫是混合饲养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高温潮湿的条件仅有利于甲面包虫的生存

B.低温干燥的条件仅有利于甲面包虫的生存

C.乙面包虫对温度、湿度的生态适应范围比甲面包虫宽

D.混合饲养时,强势的面包虫并不会使弱势的面包虫加速灭亡

解析:选C 由图a和图c可以看出,分开饲养时,无论在高温潮湿,还是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乙面包虫都能正常生存;而甲面包虫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存活数量较少。混合饲养时,两种面包虫之间会发生竞争,强势面包虫会加快弱势面包虫的灭亡。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8分)图1为一定时间内某一生态系统中的几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2为科学家通过研究其中某种捕食关系,构建的捕食者—被捕食者模型(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图3表示图1中的乙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出生率或死亡率随种群密度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图1中所具有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群丙在a、b、c、d四个时期中增长最快的是________期(填字母),在这条食物链中的四种生物数量维持相对稳定时,捕食者与猎物的相互关系是经过长期的________进化逐步形成的,捕食者的存在对猎物是有益的。

(2)图2模型属于________(选填“物理”“概念”或“数学”)模型,仅从该模型分析,图中最可能代表猎物和捕食者K值的数据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3)图3中的e点对应的种群数量为________,f点对应种群乙的增长速率为________。

解析:(1)由图1种群数量的关系可知食物链为植物→乙→丙→甲。读图知种群丙在d 时期中增长最快。捕食者与猎物之间,在长期的相互选择中共同进化,建立了捕食关系。(2)图2是通过建构坐标曲线模型反映某种捕食关系,应为数学模型。当猎物数量增加时,捕食者数量随之增加;当捕食者数量增加时,则猎物的数量会减少。仅从该模型分析,猎物的数量在N2左右变化,捕食者在K2上下变化,由此推断图中最可能代表猎物和捕食者K值的数据分别为N2、P2。(3)图3中e点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即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而f 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此时种群数量已达到K值,对应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

答案:(1)植物→乙→丙→甲 d 共同(2)数学N2P2(3)K/2 0

14.(8分)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只,将捕获的田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6只,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4只。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密度为N,则N=______只/公顷。

(2)由于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就很难再次被捕捉,所以上述计算所得的种群个体总数可能会比实际值偏________。

(3)某生态学家以“保护和利用草原生态系统”为课题,对草原进行了一项专题研究,并绘制了图1、图2。图1表示一个鼠群引入一个草原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增长曲线;图2表示单位面积放牧量与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关系,虚线表示未放牧时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1中增长率最快的是的________点,CD段表示鼠群数量不再增长,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灭鼠时除了捕杀老鼠,使其数量减少,同时还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2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最大放牧量不应该超过__________点,如果长期超过C 点将会造成__________。

答案:(1)288 (2)大(3)①B食物和空间减少、天敌数量增加设法降低其环境容纳量(K值) ②B草场退化

15.(10分)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样方法研究某山坡上A、B、C三个不同地点的植物群落的种类和数量,同时还测量了各种土壤特征和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根据所得数据回答问题:

点B中的两种松树,二者之间的物种关系可表示为下图中的________。

(2)土壤中有机物的多少往往与土壤中动物种类的多少是分不开的,要调查植物群落土壤中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一般不能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遭遇山火,山坡的植被被彻底烧光,那么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参考表中非生物因素,落叶树在地点C不能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说出两个原因)。

(5)若某一年,在这个山坡上的田鼠大量繁殖,会导致的结果是:草本植物____________;当田鼠的数量多至以啃食草根为生时,则草本植物会____________;田鼠的数量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该调查结果显示,物种丰富度最大的地点是A点;地点B中的两种松树间应表现为竞争关系(对应于图C)。(2)调查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一般不宜采用标志重捕法,因为这些动物大多身体微小,难以标记,且活动范围较小。(3)火灾后的群落演替为次生演替。(4)表中数据显示地点C中土壤深度较浅,不足以支持高大树木生长;另外,该地的土壤湿度,土壤氨量比较低,故该处缺乏落叶树。(5)若田鼠量增加,则草本植物会减少,若田鼠数量多至以啃食草根为食时将可导致草本植物再生恢复能力遭破坏,最终致使田鼠数量减少。

答案:(1)A C (2)标志重捕法大多数土壤动物身体微小难以标记,且活动范围小,标记个体很难与无标记个体充分混匀(3)次生演替(4)土壤深度不够,不足以支持高大树木的生长;土壤湿度小,水分不足以支持树木的生长(或土壤氨的含量低,缺少养分供树木生长) (5)减少继续减少,甚至消亡,无法再生随之减少

16.(8分)绿色大米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在稻田中除水稻外,还有杂草、田螺等生物,某研究小组对其进行了相关调查。

(1)调查稻田中田螺种群密度时可采用______法,选取样本的关键是________。根据下面的取样调查表可估算出稻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

(2)

线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在t 0~t 2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________型;若在t 2时种群的数量为N ,则在t 1时种群的数量为________,t 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________。

(3)水稻收获后,耕翻后的稻田中播种了冬小麦,11月下旬又是一片绿油油的,这属于______演替。

解析:(1)田螺活动范围小,适宜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不掺杂主观因素;种群的种群密度是各个样方法密度的平均值,因此根据调查表可估算出稻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为(16+19+16+20+16+15)÷6=17只/m 2;

(2)t 0~t 2时间内,种群数量一直增加,到t 2时刻种群数量达到最大,所以呈“S”型曲线,t 1时,种群数量增长率最大,种群的数量为12N ,此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3)水稻收获后,耕翻后的稻田中播种了冬小麦,11月下旬又是一片绿油油的,这种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答案:(1)样方 随机取样 17只/m 2 (2)S

12

N 增长型 (3)次生 17.(10分)如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相关项目调查,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种丰富度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能力增强,光能截获率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图中绘出生产者呼吸量与叶面积指数之间的关系曲线。

(3)当各项调查数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

可判断此生物群落发展到了顶极群落。

(4)对该地区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可通过调查不同物种______________情况以获知群落的垂直结构。

解析:(1)根据表中数据,在调查时间内总初级生产量等指标呈增加趋势,表明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在一定范围内,生态系统光能截获率与叶面积指数呈正相关,即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大,光能截获率升高。(2)利用表格数据绘制坐标曲线图时,一般应先在表格中寻找到或经加工获得与横纵坐标相对应的数据(本题中为四个叶面积指数下的生产者呼吸量,该呼吸量等于总初级生产量减去净初级生产量),然后将这些数据在坐标系中描成点,最后连点成线。(3)当群落演替发展为顶极群落后将保持相对稳定。(4)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不同物种在垂直空间上的分层现象。

答案:(1)次生逐渐增加自我调节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大,光能截获率升高

(2)如图所示

(3)长时间在一定范围内波动(长时间相对稳定)

(4)在垂直空间上的分层

18.(8分)图1为某岛屿群落中植物存在的分层现象,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反映出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_。

(2)森林植物的分层与______________有关,它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森林中的动物也有类似的分层现象,这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4)该岛屿后来引入外来物种环颈雉,研究人员调查了30年间环颈雉种群数量的变化,并据此绘制了λ值变化曲线(见图2)。该环颈雉在岛屿中前5年的数量变化是_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在第20~30年间增长率为

__________,种群密度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答案:(1)垂直结构(2)对光的利用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3)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4)增加能适应环境,环境阻力小0 不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