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造价工程师改革第一年备考经验分享

一级造价工程师改革第一年备考经验分享
一级造价工程师改革第一年备考经验分享

一级造价工程师改革第一年备考经验分享

2018年,注册造价工程师改革的第一年,落幕了。不得不说,今年各科的难度较以往来说,难度都有所降低,从考前天花乱坠的“三页纸、一页纸、终极三页纸”等等这些所谓的考前资料来看,今年收获成功的,应该是那些平日里认真备考、专注于书本的同志们。祝贺你们!在这里我以下所说的,都是说给准备打算靠实力、靠毅力拿到证书的同志们,如果您是想通过“碰碰运气”、“考着玩玩”、“压注”的话,那么看到这里您就可以了。

首先我想说一下我自己,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考生,白天工作,晚上饭后备考,没有多么强的记忆力,可能因为我是个工科生,也没有造价方面的丰富的实战经验,我只是芸芸众生中一个考生而已

我2015年通过了一级建造师,2017年开始第一次参加注册造价工程师考试,零基础开始,第一年按看了各路大神的经验分享,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考试周期计划:第一年保2争3,保2是指《计价》、《管理》,争三是指《计价》、《管理》《案例分析》,第二年通过考试,拿到证书(很多人都说一年通关四门没问题,而我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无论是精力还是智商,都不允许我一次性通过,所以我选择了走当年考一建的路数)。复习时间从4月份开始,因为我四月份还有《咨询工程师》的考试,而且这种复习,准备半年时间应该是恰到好处,时间太长,太耗费体力,最后冲刺后劲不足;准备太短,复习的不充分。

首先,推荐老师:《管理》个人推荐达老师、王老师,《计价》推荐柯老师,当然还有其他老师,试听了一两讲之后再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老师;听过之后觉得老师的授课能力可以帮助我通过考试,这就足够了(大家不要着急。其次,复习

方法,我个人的复习方法是,第一遍先跟着老师的基础班讲解,把整个书上的知识点过一遍,先对整体有一个大致的印象,能理解的尽量理解,便于记忆,需要记忆的能记住多少就记住多少,反正也无所谓,到了后边还是会忘,我反正是看着前边忘着后边,没关系,不要慌,大家可以这么想,反正大家都一样,谁怕谁,哈哈,总不能把自己逼死吧。第一遍课件的学习建议战线不要太长,《管理》、《计价》的课时差不多在30个小时左右,还不算太长,《计量》、《案例分析》这两门重头科目,每科课时都不会低于60个小时,所以,还是尽量提高学习速度,这样前边忘记的东西不至于太多,个人建议,前两门花上半个月到三周时间看完听完基础班,我当时听的精讲班课程是百度搜索刀锋教育下载到的,这时候书上该画的重点差不多八九不离十了。第二遍复习,自己认真将教材熟读一遍,这一点很重要,不要觉得反正有老师,接着听老师的,要知道主动理解试学习和被动填鸭式学习的区别,看书的时候不要只看画的重点,要逐字逐句的看,边边角角都要看到,比如看到一个表格或者一张图,下边的注释的小字也是要看的,都很可能成为考点,重要的是,它能够帮助你理解,不要纠结于一个看不懂的地方,看不懂很正常啊,放他一条生路,以后复习慢慢消化掉就好了。管理和计价差不多,记忆和理解一半一半,一定要首先主动理解,理解后记忆会很深刻,如果理解不了,就多看两眼,第二遍也不要刻意记忆,这一边主要是为了熟悉课本,拉近与造价考试的距离,我身边有些考友,从来不买书,就一直看课件,看看教材的pdf版本,我个人不提倡,虽然没试过,也不想试,如果你是想碰运气,那随便,如果你是想正儿八经复习的,教材是必须的,还有些人会在二手市场上掏一些二手书,他们的观点是,二手书上有高手现成的笔记,我个人也不推荐,人家多大脚,你多大脚啊,每个人的笔记都不可能一样,一定要自己在自己的书

上记笔记,你会发现,到最后你的笔记,甚至一个圈圈一个叉叉,都可能唤起你考试时候的会议。两边复习下来,正常情况下就进入6月份了,一般人在这个时候就开始刷题了,我个人的方法是,重新听一遍课件,这次可以选择精讲班,这个时候要有重点的理解和吸收前两遍老师授课、自己看书也不明白的地方,甚至可以暂停下来百度一下名词,找一找施工照片,都可以帮助理解和记忆,积累很重要,这一遍速度可以适当放慢一点,要开始再脑子里尽可能留下痕迹了。三遍过后,正常情况下,你会发现你能理解的都理解了,不能理解的还是不能理解,能记住的也暂时记住了,记不住的还是记不住,呵呵,是不是觉得我说的是废话,其实不是废话,本来就是这样子啊。第四遍基本上到了7月份,可以开始做一些习题,有些人会在这一边先听习题班,听懂了再做题,我不反对,毕竟复习方法很多,我在这里只是介绍下我的方法,我给大家的解释一下为什么要先做题,先做题是为了将书上的知识点对应在题干和选项中,做一做就会有些感觉,就大概能感觉出来书上什么知识点容易出题,哪里经常考,哪里是坑,哪里适合出单选题,哪里适合出多选题,这一遍我对自己不要求什么正确率,重点是让自己长见识,有些人真是有强迫症啊,做过的题要一道一道翻书对答案,刨根究底,我想说的是:现在还不是时候。这第四遍很快,最多一个星期,接下来开始第五遍,听习题班,跟着老师的节奏走,老师会教我们怎么分析题干,对应在书上的什么位臵上,哪些知识点是必考的,哪些是难点,这一遍的要求是,在老师解释了题目之后能做出来题就行,这一遍如果速度快的话一周,慢一点的话两周吧。该第六遍了,再次回归课本,这次跟第二遍就不同了,这一遍要带着之前所有的疑问去看,节奏自己掌握,详略得当,书上的笔记也要有明显的个性特点,只要自己能看懂就行,世间万物,独一无二。这一遍速度要慢一些,差不多需要3个星期,

甚至一个月。过完这6遍,恭喜你,你已经给自己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但是我更想说,要继续保持,往往这个时候有些厌倦的心里了,给自己找些借口,休息休息,缓一缓再继续看,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打铁要趁热,车子打着火了就别熄火,要想顺利通过考试,就必须有这种决心和意志。人的记忆符合遗忘曲线的,一定要不停的循环记忆,即使是你觉得没问题的地方,小心老司机阴沟里翻车哦!接下来开始,就因人而异了,有些人觉得书看的不够,那就看书,有些人觉得题型见的不多,那就多做做题,但是提醒一下,尽量不要这么快做真题,真题很宝贵啊,做一道少一道啊。差不多到了考前一个月左右,进行最后的冲刺,对于《管理》、《计价》这两门,到这个时候,课件的作用基本上就可以忽略了,不是说膨胀了,是真的没有必要,后期的资料满天飞,但是自己一定要有主见,不能被牵着鼻子走,其实这些都是重复,只不过是详略和速度罢了,如果你在这个时候还有不理解的地方,我给大家两个建议:1、强行记忆,2、放弃。考试及格就行了,考那么高干啥,要啥自行车,要什么手表啊,有这个时间不如多陪陪老婆孩子、多干点家务,不要拿着考试的旗号,当家里的蛀虫。(开玩笑的,考试是需要亲人的大力支持的,毕竟不是谁都能考过的,总有遗憾终身的人)。考前的一个月至关重要,同志们一定要顶住,千万别掉链子了,撸起袖子加油干,只要背不死就往死里背,开始做真题,做真题的时候要按照考试的时间和标准来,通过真题找临场的感觉,做完了再对答案,每一道对的和错的题,都需要知道对的为什么对,错的为什么错,错了是因为记忆混淆,还是理解错了,书上普遍存在十分相似的考点,这种地方最容易出考题,一定要引起注意,不要题做完就完了,这可是真题啊!真题啊!能有几年真题让你做啊,在这里我说一下,考前千万不要沉迷于一些模拟题之类,往往这些题都把自己带偏了,不仅没用,还会使

大家对自己之前的复习产生质疑,纵观历史,再难的题目,再偏的题目,只要是按照科学的方法扎实复习的,基础分数是完全可以拿到的,“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少一分受罪”。最后这一个月,保持住状态,不要过分紧张,也不要过分放松,平常心,没问题。考前一周,八个字:静下心来,继续看书。高手过招,往往就在一招半招之间,这一点我做的不好,因为我从小到大,有个不好的习惯,平时学的还挺认真,越到临考,玩的越美,大家不要学我,尽量克制一下,还有一周就解放了啊!考完试嗨起来!最后一周,主要是把书上还是没有记住的,比如有些复杂的数字,自己短板的内容做个记号,可以折一个角,一遍随时能翻看,即使是考试那天,站在考场外边,翻翻看看。剩下的,就是考试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千万别迟到了,迟到5分钟不让进考场!

上边啰里啰嗦说一堆,大概就是复习的一个过程,方法就是这么个方法,包括《管理》、《计价》但不仅限于这两门,《计量》、《案例分析》也是同样适用的,后两门的复习方法我就不在此赘述了。

以下我针对《计量》《案例分析》这两科目的内容进行简单的介绍。

可以说,造价工程师考试的成败,取决于《计量》、《案例分析》这两门,去年2017年,《计量》科目可以说是历史上最难的一次,无数英雄豪杰都在这败北,然而《案例分析》也是每道题不是有瑕疵,就是出题不严谨,各大机构也都对去年的真题做了重点的分析,毕竟,2017年是“营改增”的第一年,对于18年来说,17年真题的参考价值自然不言而喻,然而,2018年是造价工程师考试改革的第一年,有这么几点是很有必要给大家交待一下的。一、考试有效期由连续两年通过四门科目变成连续四年通过四年科目,看上去好像是年限更加富裕了,但是难度也可能会有所增大,所以不能因此而放松;二、造价工程师开始

区分一级造价工程师及二级造价工程师,一级和二级都可以全国范围执业,而二级是辅助一级进行造价方面的工作;三、很重要,专业由原来的土建和安装增加到6个,以往的《案例分析》第六题可以三选一,但是18年就不行了,在报名的时候,你报了什么就要考什么,今年的考试,有很多考生没注意这点,报名的时候报的土建,结果复习的时候是按照安装或者电气进行复习的,因为一般情况下,第六题中土建要比安装和电气要难,容易丢分,结果卷子发下来发现,只有土建,当时就懵逼了,我们考场就有,还让监考老师给他换卷子,哎。。真是不应该有的失误,所以建议大家下来登录“中国人事考试网”仔细看看考试介绍及相关政策,花不了多长时间。四、18年是执行2013版清单计价规范的最后一年,从2019年开始,教材就要改版,不仅分专业,而且要执行2018版清单计价规范,所以,2018年是继往开来,承上启下的一年,成败在此一举,因为17年和18年已经报名的考生,19年之后就换不了专业了,除非你重新按照新考生报名,以往成绩作废,但是有一点是有利的,17年第一年的新考生,其成绩有效期为4年,适用于新的成绩滚动政策。

我17年报考的是土建,换不了专业,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计量》这门,大家都说是四门里边最难的,这一点我承认,420多页的书,知识点多如牛毛,往往都是看着后边忘了前边,生无可恋。学习方法还是老样子,就是不断的重复,理解,记忆,如此,再无其他捷径。本书共五章,从考试的分值重点和考点集中度来排序,分别是:第五章、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30分,考点集中,明确,这30分,是这本书最有把握的30分,必须要做到正确率95以上,含金量很高,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要求考生在这道题做到百发百中,达到100%命中率。第四章,页数最多,知识点最分散,不容易

得分,但是也要拿些分数的,蚂蚱也是肉啊。我在这门复习的时候,前前后后把书看了估计有10遍了,其中逐字逐句看了2遍,剩下的都是重点背诵,记忆的部分。今年的考试,我估了一下分数,70多,第五章错了一道题,第五章很关键啊!真的!忘了说这门课的推荐老师了,就推荐李毅佳老师吧,讲的很细,方法也有,很有耐心,就是说话的语速和语气我听着实在是招瞌睡,所以我一般都是1.3倍的速度播放,不然真是催眠。其他老师应该也挺好的,但是先入为主,我一直听的李毅佳老师的,也没时间来来回回换老师。这门课的特点是知识点太多了,很多数字也很接近,水灰比啊,砂率啊,养护时间啊,强度啊,各种类似的数字,看书得前后对着看,不对着看很容易就记混乱了,要善于总结,我比较懒,在书上做的标记,我媳妇跟我一起复习的,她专门整理了一个本子做记录,太认真了。

《案例分析》,首先说老师,推荐王老师,王ling老师,左大师,为啥叫左大师呢,因为真的是大师,我专门买了一本左大师编的案例分析真题解析,受益匪浅,三位老师各有特色,王老师属于娓娓道来的,不急不躁,讲的细,一步一步的,思维不跳跃,适合零基础的人,王ling老师经验比较丰富,可以渗入一些实战经验,做题思路比较灵活,适合有一定基础的,或者理解能力较强的人,左红军大师,系统性强,深入浅出,经验及其丰富,可以说是不二人选,但是吧,左大师有时候喜欢唠嗑,一唠嗑就把时间忘了,我一般都是1.3倍速度甚至1.5倍速度播放,唠嗑也听,听大师唠嗑,也是一种享受。介绍完老师,介绍考试,140分,共6道大题,决定成败的是第6题,40分,其他各20分,我第一年考试的时候也复习的案例,因为我是学水利专业的,当年也没看计量那门,王老师就说,建议没有基础的考生放弃第六题,因为第六题有可能花费了你60分钟,

结果只拿到可怜的几分,结果我听了王ling老师的话,考试没做,最后成绩67分,距离分数线还差了17分,现在想一想,实在是战略失败,40分你不要,那就意味着要在剩下的100分里拿到84分才能通关,这样难度就太大了,稍有不慎就满盘皆输,所以建议大家千万不要走我的路子,不要被第六题吓到,一定要战胜它,这门课开始要认真听老师讲课,听思路,要全部理解,特别是财务分析那题,其实偏财务专业,绝大部分考生没有相关方面的基础知识,理解起来十分的费劲,但是只要跟着老师一步一步走,没问题。听完老师的课,一定要自己在底下做足够的题,可以做老师讲的,也可以是真题,反复做,做到完全没有错误,完美,而且一定要提前买好计算器,熟练使用计算器上每一个按键,找手感,考场4个小时,每一秒都十分宝贵,计算要做到万无一失,就跟你在网上打字聊天一样娴熟。《案例分析》通关的秘诀就是:练!练!练!每道题的训练时间尽可能按照考试时间来做,最好不要超时,考试时候也不要钻牛角尖。考试的时候,先做自己擅长的题目,给自己信心,信心上来了,智商就起来了,做什么题都对。这门考试虽然是4个小时,但是可以说没几个人能把6道题完整的做完的,更别提检查了,所以,在作答的时候,落地就要生根,每写一个数字,都要保证正确性,以免发生连锁反应。考试的答题卡,都规定了每一道大题的每一问应该写在哪里,千万千万不要写跑偏了,我们考场上有个女的,临考试结束还有半个小时发现自己把答案写错了地方,慌忙的拿胶带纸修改,重大失误,希望大家引以为戒。在这里还有一个小的学习方法补充一下,我总结八个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意思就是复习的过程中不仅要看书,还要多听书,甚至是发声去读书,有点像学英语的感觉。因为很多人整个的复习就是看书看课件,拿着书听老师的讲解,我这里所说的听,是指合上书本,完全靠耳朵去听老师所讲,当然这么做的前提是,

你需要有较好的基础,在复习周期的中期或者后期采用这种方式,不然那就真的是听天书了,精力好的可以在适合自己的时间反复的诵读,诵读不仅可以强行实现逐字逐句,还能让耳朵再多听一遍。总之,多感官刺激,这一点我觉得还是挺有效的,我在之前的一建考试的复习中,就采用了这种方法,上下班路上,听课件,这个时候你的脑海里会不断回忆出考点,甚至能回忆起大概在书上的哪个位臵,你当时在那个地方都记了什么笔记,总而言之,效果往往不知不觉,总比在路上刷抖音,追剧强吧。

后记:

这片文章我写了一下午,本来想着等成绩出来之后再说,这样对各位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考完试我对了下答案,因为去年通过了管理、计价,今年的计量应该能过,案例分析说实话临场发挥一般,有些地方还有失误,通过的可能性一半一半吧,即使没过,学习方法也是应该一脉贯通的,我也是通过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对自己做一个总结和提高,对于以后的学习还是很有帮助的。

最后要特别感谢我的妻子,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一起复习考试,说实话,我的自律性差了些,很多时候都是她在约束着我。两人一起共同学习,共同讨论,共同进度,向着未来的美好生活共同努力,我觉得很美好。

最后把我的座右铭送给大家: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考完试了,继续开始我的健身之路!不做书呆子。

造价工程师备考经验总结

造价工程师备考 写的关于一级建造师的,造价工程师也同样适用第一:造价是通过类考试第二:时间和记忆力是最大敌人第三:不下决心,就别白费功夫。以下是方法和解释,没时间的看完这里足够。 1、时间保证 2、必须听课(用一句话说,四五百页的内容,可考的就是四五百句话,就是这些话翻来覆去的考,老师帮你精炼了这些话,省下不少时间) 3、用加速器播放 4、自制力差报班,自制力好,别报 5、怎么记忆:听课就好好听,别强迫自己记。最后留出二十天记忆时间。描述记忆。 6、不要看那些50天通过考试、30天通过考试,两个月通过考试的方法,那些方法可能只适合他,你还没学会,考试就结束了。更重要的是,方法就是给你节省时间用的,用加速器和听讲已经节省你不少时间了。就别再寻找学习方法上浪费时间了,从小学到高中,也不止一次找方法,有几次成功的?(即不要在学习方法上浪费时间) 7、记忆关键词,记忆术语,然后根据情景描述。 8、如果实在下不了决心就跟身边的人(见人就讲,自己要一年考过一级建造师,跟自己喜欢的人讲最好,堵死自己的后路) 9、先从实务开始看,有利于奖励机制的发挥,能很快投入和养成习惯 10、一定要购买压题目和知识点(我之前还给选择)这个我在这里详细讲,后面不讲。押题没有别的作用,降低心理压力,增加自信心,重要的是:查漏补缺。一个常年做培训的老师,再次也能压住30%吧,万一这30%里面有两三分你正好没复习到,你可能真就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了。我每年都做押知识点的众筹,许多个人分担压知识点的费用。如果需要,可以加我,几百块,看人数。嫌多的话我也没辙。 11、别墨迹,别墨迹,别墨迹(不光考试,干什么都得这样) 还要反复讲的是:没有复习,或者复习的不行,别买了,就算是泄题了,你也不一定能靠押知识点考过,别撞那个运气。那些已经复习的很用心的人,一般考前各个老师都会压一部分知识点,你就把所有的知识点拿起来,看看有没有自己不会的。不会的补充好就行。至于零基础的,还是留着钱泡妹子吧。 下面展开讲一下,看懂的就回去看书吧,别浪费时间往下看了。 今天贴个详细的解释。 1、几乎所有的毕业之后的考试,都是以通过为主的考试,就是说,考的是你的勤奋,而不是你的聪明。比如高考这种你死我活的竞争性考试,你考多少分都没有,你得考过其他竞争者,这个世界上就存在着那么一部分人,你无论怎么学习,就是考不过人家。更何况高考的时候,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衡。 可是这些考试呢,怎么样,给你无数次机会,考到60%的分数,就能拿到证书。说白了,唯一的竞争者就是自己,无论别人怎么考,怎么比你优秀都没有用,你只要考过60分就可以了。一半多点而已。

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1年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及参考答案 试卷一(20分) 1.某建设工程的工程费由以下内容构成: (1)主要生产工程150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300万元,设备购置费1050万元,安装工程费150万元。 (2)辅助生产工程30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150万元,设备购置费110万元,安装工程费40万元。 (3)公用工程15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100万元,设备购置费40万元,安装工程费10万元。 2.工程建设前期年限为1年,工程建设期第1年完成投资40%,第2年完成投资60%。工程建设其他费为250万元,基本预备费率为10%,年均投资价格上涨为6%。 3.工程建设期2年,运营期8年。建设期贷款1200万元,贷款年利率为6%,在建设期第1年投入40%,第2年投入60%。贷款在运营期前4年按照等额还本、利息照付的方式偿还。 4.工程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8年,残值率为5%,采用直线法折旧。运营期第1年投入资本金200万元作为流动资金。 5.工程运营期正常年份的营业收入为1300万元,经营成本为525万元。运营期第1年的营业收入和经营成本均为正常年份的70%,自运营期第2年起进入正常年份。 6.所得税税率为25%,营业税金及附加为6%。 问题: 1.列式计算工程的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 2.列式计算工程的建设期贷款利息,并完成表1.1建设工程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3.计算工程各年还本付息额,填入表1.2还本付息计划表。 4.列式计算工程运营期第1年的总成本费用。 5.列式计算工程资本金现金流量分析中运营期第1年的净现金流量。 (填表及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小数) 试卷二(20分) 某咨询公司受业主委托,对某设计院提出屋面工程的三个设计方案进行评价。相关信息见表2.1: 表2.1 设计方案信息表 拟建工业厂房的使用寿命为50年,不考虑50年后其拆除费用及残值,不考虑物价变动因素。基准折现率为8%。 问题: 1.分别列式计算拟建工业厂房寿命期内屋面防水保温工程各方案的综合单价现值。用现值比较法确定屋面防水保温工程经济最优方案。(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2.为控制工程造价和降低费用,造价工程师对选定的方案,以3个功能层为对象进行价值工程分析。各功能工程得分及其目前成本见2.2表。

最新造价师考试《案例分析》应试笔记一汇总

2009年造价师考试《案例分析》应试笔 记一

2009年造价师考试《案例分析》应试笔记(一) 通过案例分析主要考查报考人员在综合掌握前三门科目知识的基础上,解决下述有关工程造价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建设项目财务评价的原理和指标体系、财务评价的静态、动态方法。 二、设计、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与比较。 三、工程量的计算与审查。 四、补充定额的编制与审查。 五、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标底价的编制与审查。 六、施工招投标的程序、内容及作法,投标报价的策略与方法,评标定标的方法,合同价的确定方法。 七、工程变更价款的处理,工程索赔案例的分析和索赔费用的计算。 八、工程价款的结(决)算方法,工程款的支付、竣工结算的编制,新增资产的划分与核定。 九、根据进度计划编制成本计划,包括进度计划与成本计划的关系,成本计划的编制方法,利用网络计划技术进行工程造价控制的方法。 这门课的重点是计算题,但是也有问答形式的概念题。这门课要求大家综合掌握,灵活运用前三门科目的知识,解决有关工程造价方面的实际问题。 考试大纲是这样要求的: 1、原大纲要求: 通过案例分析主要考查报考人员在综合掌握前三门科目知识的基础上,解决下述有关工程造价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建设项目财务评价的原理和指标体系、财务评价的静态、动态方法。 二、设计、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与比较。

三、工程量的计算与审查。 四、补充定额的编制与审查。 五、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标底价的编制与审查。 六、施工招投标的程序、内容及作法,投标报价的策略与方法,评标定标的方法,合同价的确定方法。 七、工程变更价款的处理,工程索赔案例的分析和索赔费用的计算。 八、工程价款的结(决)算方法,工程款的支付、竣工结算的编制,新增资产的划分与核定。 九、根据进度计划编制成本计划,包括进度计划与成本计划的关系,成本计划的编制方法,利用网络计划技术进行工程造价控制的方法。 2、新大纲要求: 案例分析主要考察报考人员在综合掌握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及相关法规、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和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三个科目的基础上,解决下述有关工程造价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建设项目财务评价 1.建设项目投资估算; 2.建设项目财务指标计算与分析; 3.建设项目不确定性分析, 二、建设工程设计、施工方案技术经济分析 1.建设工程设计、施工方案综合评价法; 2.价值工程在设计、施工方案比选、改进中的应用; 3.生命周期费用理论在设计方案评价中的应用; 4.工程网络计划的优化与调整。

浅谈如何做好工程造价审核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工程造价 审核工作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浅谈如何做好工程造价审核工作 摘要:本文从重点审核、甲供料审核、现场签证审核、积累资料等方面介绍了,工程造价审核的要点,指出工程造价审核是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工程造价;审核;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222-02 工程造价审核是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必要手段。从而提高资金的利用率,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利益。工程造价审核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经济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就要求审核人员熟悉有关政策、法规。有一定的业务技术能力,同时在执业过程中要坚持客观实际的原则,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我认为做好工程造价审核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掌握审核要领 接到一份工程预结算书,如何在繁琐的数据中发现问题,审查出不合理因素,降低工程造价,就必须掌握好一些审核要领。 1.重点审核 抓住工程预结算中的重点进行审核。选择工程量大而且费用比较高的分项工程进行重点审核。例如:砖混结构应重点审

核砖石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砖墙金属屋架的单层建筑应重点审核砌砖工程和金属结构工程。工程量是一切费用计算的基础,它的准确与否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很大。建设单位作为工程预结算初审单位,应该把审核的重点放在对工程量的审核上。审核时应熟悉施工图纸、分析研究相关经济技术资料、熟练掌握工程量计算规则,审查是否重复计算、多算量,分部分项工程划分是否准确,计量单位是否一致。例如:在计算砖砌体时单位为“m3”,而接下来计算砖砌体抹灰时单位为“10m2”,要避免因为计量单位不一致而影响工程量的准确性。 2.针对常见错误审核 施工单位在编制预结算时通常会有意或无意犯一些常见的错误。例如:墙体中的圈梁、过梁所占体积未扣,钢筋常常不扣保护层,把定额中已综合考虑并包含在综合单价里的内容单独列项。例如:镶贴块料面层时,设计图纸的做法中会出现刷素水泥浆一道,而这道工序已包含在定额单价中,施工单位又把刷素水泥浆一道单独列项计算。定额套用高套价。对直接套用定额的审核要注意采用的子目名称与图纸标准要求是否一致。对换算后套用定额的审查要首先注意是否按定额中允许换算的,其次审核是否按照定额解释、换算系数进行套用,换算方法是否准确。这些都是比较容易出错的地方,审查时,只要认真复核,必定会发现问题。 3.分组审查

关于造价工程师复习考试的一点建议

关于造价工程师复习考试的一点建议 我是2014开始考一级建造师的,当年因为复习策略不均衡,过了三门,剩一门管理没有过。2015年在复习一建管理的时候,才准备考造价师的。通过大半年的复习备考,功夫不负有心人,有幸一次性通过了四门。先说说我的基本情况,男,42岁,在事业单位上班,原来没有造价工作的基础。下面谈谈我对复习造价工程师的一点点看法. 一、树立必过的信念,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干啥事情都要有必胜的信念,要想想考过去后这个证能给你带来的好处作为动力。时间再紧张都要抱着一年过四门的信念,才有可能一年或者两年考过去。如果分两年考试,第二年不一定就能考过去,那样就会形成连环战。要想有所得到就要有所放弃,你要扔掉手机、电视,中断不必要的聚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复习中去。 我是2015年5月份开始准备复习的,中间8-9月份因为复习一建中断了一个多月。一定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要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四门课最好按照考试的时间分为上下午,每天都过一遍,最多两天要过一遍。周末要总结一下本周复习情况。 二、主要的复习方法。 建议先听课件,然后再去看书,有针对性的看书。最后再去做真题,真题要用老师按照章节归纳好的真题集(王玲老师整理的不错,但是答案不一定对),做完题不会的知识点再去找一个老师的课件听听,要彻底搞懂。

三、复习要分清主次重点。 造价每年的考试重点很清晰,基本上不变。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必考的知识点上,没必要看不考的知识点。这一点对于冲刺非常重要,很多人眉毛胡子一把抓,时间精力没有分配好,甚至很多人一直在看第一章,后面的都没有看过。记住:80%的重点只需要花费20%的精力就足够了,这是非常重要的二八原理。希望大家一定抓住重点复习。 四、课件推荐 我去年主要是买的卡西学海无涯的课件(QQ2207375745),她家的课件质量很好,更新也快。再说一下听课件的顺序,我觉得管理、计价和案例这三门要一起学习,不要分开,也不要等管理和计价看完了再去学案例,要一起开始学习,这三门是互相融合贯通的。计量这门课可以分开学习,其实案例的第六题只用到计量规则而已。下面推荐几门课主要听谁的课件: 1、管理:主要听朱俊文老师、王玲老师、吴新华老师的,朱俊文讲课重点突出,王玲老师的思路明晰。吴新华老师讲的也很好,作为借鉴也可以听听。我始终认为听课件做题要比看书效果好。 2、计价:主听吴绍艳老师、王玲老师,柯洪老师我建议精讲不要听,比较啰嗦,听听他的冲刺和最后的押题很不错。吴绍艳老师绝对是计价讲的最好的。建工网的李娜其实也不错,有时间的话也可以听听。 3、案例:主听朱俊文老师和王玲老师的。朱俊文讲的思路很清晰,王玲老师的方法很好,但是她有的地方是讲错的,她自己也说跟命题

2018年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重点完整版

2018年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重点1 12月11日 1.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 2.基本预备费=工程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率 涨价预备费P=∑It[(1+f)t-1](其中:It=静态投资.f=上涨率) 3.静态投资=工程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 4.投资方向调节税=(静态投资+涨价预备费)*投资方向调节税率 5.建设期贷款利息=∑(年初累计借款+本年新增借款/2)*贷款利率 6.固定资产总投资=建设投资+预备费+投资方向调节税+贷款利息 7.拟建项目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产投资 计算占固定资产投资比例时,其固定资产中不含投资方向调节税和建设期贷款利息。 8.用分项详细估算法估算流动资金: 为了简化计算,估算时仅对存货、现金、应收帐款和应付帐款四项内容进行估算。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应收账款+存货+现金+预付账款(新增考点) 1)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全年赊销收入净额占用的流动资产。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年经营成本÷应收账款的年周转次数(除以360,乘以周期天数) 1... 2018年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重点2 12月11日 点击【造价工程师学习资料】或复制打开https://www.360docs.net/doc/1416689668.html,?wenkuwd,注册开森

第一大题: ·某公司准备改造某商厦,有两个方案,请某咨询公司进行咨询: 甲方案:对原来的商厦改造,建设期1年,年初投入2000万,建成即投产,投产期的前三年每年收益550万(期末),后2年每年收益350万(期末)。每年年末需要大修才可以进行下一年工作,大修费为50万(期末)。期末经大修后处理固定资产收益为80万。 乙方案:拆除原商厦另建,建设期2年,每年年初投入2000万,建成即投产,投产期前五年每年收益650万(期末),后2年每年收益为350万(期末)。后2年每年年末需要大修才可以进行下一年工作,大修费50万(期末)。期末经大修后处理固定资产收益为80万。 基准收益率为10%。 问题、请考虑全寿命周期,画出现金流量图,用最小研究周期法比较两方案现值(结果取整数)。选择有利方案。 答案: 甲方案:NPV=2000+(550-50)(P/A,10%,3)(P/F,10%,1) +(350-50)(P/A,10%,2)(P/F,10%,4) +80(P/F,10%,6) =3531万元 乙方案:NPV=[2000+2000(P/F,10%,1) +650(P/A,10%,5)(P/F,10%,2) +(350-50)(P/A,10%,2)(P/F,10%,7) 点击【造价工程师学习资料】或复制打开https://www.360docs.net/doc/1416689668.html,?wenkuwd,注册开森

《2017年造价工程师考试工程计价学习笔记 第一章》

2017年造价工程师考试工程计价学习笔记 第一章建设工程造价构成 第一节概述 一、我国现行建设工程造价的构成 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工程费用 建筑安装工程费 建设投资 建设用地费 与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造价 有关的其他费用工程建设工程造价是在建设期预计或 与未来生产经营其他费用实际支出的建设费用 有关的其他费用建设项目总投资 基本预备费 预备费 涨价预备费 建设期利息 流动资产投资——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二、世界银行建设工程造价的构成 世界银行建设项目费用构成包括项目直接建设成本、项目间接建设成本、应急费、建设成本上升费用。 项目间接建设成本包括以下内容: (1)项目管理费 1)总部人员的薪金和福利费,以及用于初步和详细工程设计、采购、时间和成本控制、行政和其他一般管理的费用。 2)施工管理现场人员的薪金、福利费和用于施工现场监督、质量保证、现场采购、时间及成本控制、行政及其他施工管理机构的费用。 3)零星杂项费用,如返工、旅行、生活津贴、业务支出等。 4)各种酬金。 (2)开工试车。指工厂投料试车必需的劳务和材料费用。 (3)业主的行政性费用。指业主的项目管理人员费用及支出。

(4)生产前费用,指前期研究、勘测、建矿、采矿等费用。 (5)运费和保险费,指海运、国内运输、许可证及佣金、海洋保险、综合保险等费用。 (6)税金,指关税、地方税及对特殊项目征收的税金。 应急费包括未明确项目的准备金和不可预见准备金, 1)未明确项目准备金是用于在估算时不可能明确的潜在项目,这些项目是必须完成的,或它们的费用是必定要发生的。它是估算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2)不可预见准备金用于在估算达到了一定的完整性并符合技术标准的基础上,由于物质、社会和经济的变化,导致估算增加的情况。不可预见准备金只是一种储备,可能不动用。 建设成本上升费用用于补偿直至工程结束时的未知价格增长。 第二节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的构成和计算 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是由设备购置费和工具、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组成的,它是固定资产投资中的积极部分,其在工程造价中比重增大,意味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一、设备购置费的构成与计算 设备购置费=设备原价+设备运杂费 设备原价通常包含备品备件费在内。 1. 国产设备原价的构成与计算 国产设备原价一般指的是设备制造厂的交货价,或订货合同价。国产标准设备原价可通过查询相关交易市场价格或向设备生产厂家询价得到;对于国产非标准设备,常用的计价方法有成本计算估价法、系列设备插入估价法、分部组合估价法、定额估价法等。 按成本计算估价法,非标准设备原价的计算式为: ={[(材料费+加工费+辅助材料费)×(1+专用工具费率) ×(1+废品损失费率)+外购配套件费]×(1+包装费率) -外购配套件费}×(1+利润率)+外购配套件费+销项税额 +非标准设备设计费 销项税额=销售额×适用增值税税率。销售额为前8项费用之和。

(精)心得体会:造价工程师考试心得分享5篇(最新)

(精)心得体会:造价工程师考试心得分享5篇(最新) 造价工程师考试心得分享(1) 我20Xx年通过3门,基本都是险过哈,没那门超出及格线10分的,计量挂了,今年计量成绩出来了,计量64,分享一下我考试的心路历程哈。 20xx年6月底才想起造价报名了,赶紧报名买书,从7月开始每天看书至少两个小时,多的时候4个小时,但是我周末是不看书的,休息好了才有心情看书哈,哈哈。 X的讲义很好,在这里感谢X的老师,感谢大家网,感谢提供讲义的网友。我是从第一遍就听讲义的,能跟上进度,只有网络图的那章跟不上老师的进度,就先看一遍书再听讲义,工程经济的那部分是我几年前就看过的,所以也没问题,这个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自己安排,基础差些的先看一遍书在听讲义吧,我个人认为把教材研究的深度弄到讲义的深度就可以了,有的东西没必要研究的太细,个别不是特重要的东西不懂就直接pass,我们不要钻牛角尖,效率最重 要。 重点的内容一定要吃透,比如工程经济部分的6个资金等值换算公式,不 仅基础考,案例也要考的,其实这几个公式理解记忆的话记住一个公式就好了 f=p(1+i)n(不会弄公式的上标),其他的可以根据这一个推导出来,根据这个公式求p 就是现值公式,f=a(1+i)n+a(1+i)n-1+.?…+a(1+i) 等比数列求和就是终值公式f=a[(1+i)n-1]/i ,根据这公式求a就是年值公式,两个终值公式相等,

f=p(1+i)n=a[(1+i)n-1]/i 求p和a就是现值公式和资本回收公式,不会推导的 就直接背了。 上天是公平的哈,会推导的人一般记忆力部好,记忆力好的人一般理解力差点,根据自己的情况学习吧。计控也有一些需要理解和记忆的东西也要吃透,技术与计量我是最怕的,全是记忆的内容,这个就靠勤奋了。 关于案例,我个人的情况是最后一个半月才开始的,在弄懂基础和计控两门课后才能开始案例,我当时先不看答案,把整本书的题做一遍,没做其他的题,没看其他的资料,没听讲义,去年考了87,险过。 关于参考书,我2010年的时候买了全套天津理工的指南,但是一本都没看,今年全送人了,教材才是基础,万变不离其宗,但是真题是很有必要做的,有时间多做真题,至少没门课做两套吧,我去年之做了两套,讲义里面很多例题也是真题的。 关于报几门的问题,第一年建议报4门,不分主次,争取每门都过。但实际上你复习的好的话可以过3门,复习的非常好的话还是只能过3门,只有复习的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好才能过4门。。。。。。因为除了案例以外(案例每年都有难度),其他的3门会有一门会出偏题,出的题都是你没复习到的内容,但是我们不知道是哪门(10年是计量,11年是计控,现在想一次通过太难),所以4门复习的时候不分主次,除偏题的哪门放到下年在考,但是案例一定要过,否则第二年还是跟考4门一样,每本书都得看,压力又大了,如果第一年通过了3 门,第二年只考一门就很容易通过。 10年计量我考了53,11年考前再做10年的真题,我只考了54.5,当时心哇凉哇凉的,但考试的时候,我发现题很简单,自我感觉没80也有70,但结果只有64,险过。

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的四个学习方法

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的四个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一:了解工程造价案例分析与其它三个科目之间的关系。考生在学习和理解中即要了解科目的考试知识点与另外三门课程的教材内容的对应关系搞清楚,又要明确科目本身也具有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在学习过程中要能够做到融会贯通.特别要求应考人员具有综合分析、推理判断等实际工作能力。所以希望先学理论,不要急于做大型案例题。做案例必须有系统的其他科目的基础知识作基础。建议先看其他几门教材,掌握其他科目的基础知识,再做案例题。否则事倍功半。学习方法二:掌握《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学习的理论与实际的关系.案例分析题是综合考核应考人员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检验应考人员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绝大多数为计算题,部分知识点采用问答、这门课要求大家综合掌握,灵活运用前三门科目的知识,解决有关工程造价方面的实际问题。案例分析主要考察报考人员在综合掌握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及相关法规、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和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三个科目的基础上,学习方法三:领会与《工程造价案例分析》考试有关的重要文件精神注意新出台的政策法规对考试内容的影响建设部颁布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XXXX)。还有建标[XXXX]206号文件《关于印发〈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的通知》。国家发改委和中国建设部联合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各文件对于工程造价案例分析课程授课与考试的影响。《工程造价案例分析》中的相关内容要按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3版)有关规定调整。XXXX年教材及纲基本未变,但考试里的重点会有所转移。希望大家结合历年考题和新形势下的造价体系的改革,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学习方法四:掌握《工程造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的重要精神比原XXXX大纲新增了:估算,敏感分析,工程量清单报价,利用网络计划表编制投资计划、决算(新增资产的划分)。常考的部分如:设计、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与比较,建设项目财务评价方法,合同,网络与索赔,招投标,工程量计算,206号文件,工程量清单,价值工程均要求熟练作题。

一级造价工程师改革第一年备考经验分享

一级造价工程师改革第一年备考经验分享 2018年,注册造价工程师改革的第一年,落幕了。不得不说,今年各科的难度较以往来说,难度都有所降低,从考前天花乱坠的“三页纸、一页纸、终极三页纸”等等这些所谓的考前资料来看,今年收获成功的,应该是那些平日里认真备考、专注于书本的同志们。祝贺你们!在这里我以下所说的,都是说给准备打算靠实力、靠毅力拿到证书的同志们,如果您是想通过“碰碰运气”、“考着玩玩”、“压注”的话,那么看到这里您就可以了。 首先我想说一下我自己,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考生,白天工作,晚上饭后备考,没有多么强的记忆力,可能因为我是个工科生,也没有造价方面的丰富的实战经验,我只是芸芸众生中一个考生而已 我2015年通过了一级建造师,2017年开始第一次参加注册造价工程师考试,零基础开始,第一年按看了各路大神的经验分享,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考试周期计划:第一年保2争3,保2是指《计价》、《管理》,争三是指《计价》、《管理》《案例分析》,第二年通过考试,拿到证书(很多人都说一年通关四门没问题,而我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无论是精力还是智商,都不允许我一次性通过,所以我选择了走当年考一建的路数)。复习时间从4月份开始,因为我四月份还有《咨询工程师》的考试,而且这种复习,准备半年时间应该是恰到好处,时间太长,太耗费体力,最后冲刺后劲不足;准备太短,复习的不充分。 首先,推荐老师:《管理》个人推荐达老师、王老师,《计价》推荐柯老师,当然还有其他老师,试听了一两讲之后再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老师;听过之后觉得老师的授课能力可以帮助我通过考试,这就足够了(大家不要着急。其次,复习

方法,我个人的复习方法是,第一遍先跟着老师的基础班讲解,把整个书上的知识点过一遍,先对整体有一个大致的印象,能理解的尽量理解,便于记忆,需要记忆的能记住多少就记住多少,反正也无所谓,到了后边还是会忘,我反正是看着前边忘着后边,没关系,不要慌,大家可以这么想,反正大家都一样,谁怕谁,哈哈,总不能把自己逼死吧。第一遍课件的学习建议战线不要太长,《管理》、《计价》的课时差不多在30个小时左右,还不算太长,《计量》、《案例分析》这两门重头科目,每科课时都不会低于60个小时,所以,还是尽量提高学习速度,这样前边忘记的东西不至于太多,个人建议,前两门花上半个月到三周时间看完听完基础班,我当时听的精讲班课程是百度搜索刀锋教育下载到的,这时候书上该画的重点差不多八九不离十了。第二遍复习,自己认真将教材熟读一遍,这一点很重要,不要觉得反正有老师,接着听老师的,要知道主动理解试学习和被动填鸭式学习的区别,看书的时候不要只看画的重点,要逐字逐句的看,边边角角都要看到,比如看到一个表格或者一张图,下边的注释的小字也是要看的,都很可能成为考点,重要的是,它能够帮助你理解,不要纠结于一个看不懂的地方,看不懂很正常啊,放他一条生路,以后复习慢慢消化掉就好了。管理和计价差不多,记忆和理解一半一半,一定要首先主动理解,理解后记忆会很深刻,如果理解不了,就多看两眼,第二遍也不要刻意记忆,这一边主要是为了熟悉课本,拉近与造价考试的距离,我身边有些考友,从来不买书,就一直看课件,看看教材的pdf版本,我个人不提倡,虽然没试过,也不想试,如果你是想碰运气,那随便,如果你是想正儿八经复习的,教材是必须的,还有些人会在二手市场上掏一些二手书,他们的观点是,二手书上有高手现成的笔记,我个人也不推荐,人家多大脚,你多大脚啊,每个人的笔记都不可能一样,一定要自己在自己的书

2016年造价工程师《工程造价 案例分析》真题答案及解析

2016年造价工程师《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真题答 案及解析 【案例一】(20分) 某企业拟于某城市新建一个工业项目,该项目可行性研究相关基础数据如下: 1.拟建项目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11000m2,其项目设计标准,规模与该企业2年前在另一城市的同类项目相同。已建同类项目的单位建筑工程费用为1600元/m2,建筑工程的综合用工量为4.5工 日/m2,综合工日单价为80元/工日,建筑工程费用中的材料费占比为50%,机械使用费占比为8%,考虑地区和交易时间差拟建项目的综合工日单价为100元/工日,材料费修正系数为1.1,机械使用费的修正数为1.05,人材机以外的其它费用修正系数为1.08。 根据市场询价,该拟建项目设备投资估算为2000万元,设备安装工程费用为设备投资的15%。项目土地相关费用按20万元/亩计算,除土地外的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项目建安工程费用的15%,项目的基本预备费率为5%,不考虑价差预备费。 2.项目建设期1年,运营期10年,建设投资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10年,残值率为5%,直线法折旧。 3.项目运营期第1年投入自有资金200万元作为运营期的流动资金。 4.项目正常年份销售收入为1560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税率为6%,项目正常年份年经营成本为400万元。项目运营第1年产量为设计产量的85%,运营期第2年及以后各年均达到设计产量,运营期第1年的销售收入,经营成本均为正常年份的85%。企业所得税率为25%。 问题: 1.列式计算拟建项目的建设投资。 2.若该项目的建设投资为5500万元,建设投资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贷款,贷款为3000万元,贷款年利率为7.2%(按月计息),约定的还款方式为运营期前5年等额还本,利息照付方式。分期列式计算项目运营期第1年,第2年的总成本费用和净利润以及运营期第2年年末的项目累计盈余资金,

造价工程师复习心得

造价工程师复习心得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2015年造价工程师复习心得 通过考试之后,好多身边的同事和网上的同僚们都在问我有什么学习心得、技巧,尤其案例,怎么才能取得高分,所以想着把自己的学习方法写出来,不一定对每个人都适用,只是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顺便也记录一下自己那段辛苦复习的日子。 首先跟各位报告一下我的成绩: 一、因为造价师考试报考需要一定工作年限的特点,一般考生都是有工 作的人,所以复习的关键之一就在于如何协调工作和学习的时间安排,那么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就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就是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机动时间,即早上、中午、晚上。结合自己的生活生理规律,看看自己这三个时间段适合记忆还是做题。就我本人而言,早上我的注意力比较不易集中,但记忆力不错,所以我会把需要记忆的东西放在这个时间,早上6:30到8:30;中午,午休之后这段时间我会用来做除了案例之外其他三科的试题,运用题海战术;下午6点下班之后,做了饭和家务之后,真正的空闲时间应该从8点开始到11点结束,这段时间安静,所以适合做案例,当然因人而异,如果你的案例学的不错,这段时间也可以用来做其他三科。

二、接下来就是教材的学习了。首先强调的是一点,教材的学习,学一 小时就要有一小时的效果,有一些朋友走到哪里都抱着教材,可看一天也没有自己晚上安安静静独自学习十分钟的效果,那样既耽误了工作也耽误了时间。接下来介绍学习教材的步骤,总体就是“三遍读书加题海战术”。 (一)、第一遍就是熟识教材。如果是第一年学习,那最好过了年3月份就开始,这一遍学习的目的是了解目录,通读全本,不需要细嚼慢咽的去读,只需要达到了解的目的。这段时间的学习会比较枯燥,不容易坚持,建议结合网络授课视频学习,案例推荐建设工程网王英老师的初讲班,管理推荐建设工程网达江老师的初讲班,计价推荐环球网校科洪老师的初讲班,计量推荐建设工程网李毅佳老师的初讲班。这个阶段复习时间以两个月为最佳。 (二)、第二遍是学习的重点-精读。 (1)心理状态的调整。经过两到三个月枯燥的第一遍学习,好多人会坚持不了,这时就要不断的提醒自己,告诫自己要坚持的目标到底是什么,不坚持就会前功尽弃,不要给自己任何放弃的理由。 (2)精读。这一遍一定要区别于第一遍的学习,要把全书的每个角落都读到,而且要读懂,不懂得地方要想尽一切办法弄懂,学习强度也要不断地加大。建议结合网络授课视频学习,案例推荐建设工程网王英老师的精讲班,管理推荐建设工程网达江老师的精讲班,计价推荐环球网校科洪老师的精讲班,计量推荐建设工程网李毅佳老师的精讲班。结合这些视频,做好学习计划,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一步一步完

造价师案例分析总结

造价师案例分析总结 一、财务评价题:(本题前面数字错误后面全错,数字关联太大,计算时候要特别小心,计算时候注意是百分之几还是千分之几) 1.会计算建设投资(由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预备费三部分组成)重点是会价差预备费计算,会用于指数法和系数法估算静态投资 2.正确计算建设期利息,熟悉计算过程,建设期只计息不还本息,运营期还 3.固定资产年折旧由建设期利息和建设投资部分和减去余值或残值除以使用年限计算(使用年限看背景资料,但注意指的是使用年限,不是计算期,另外计算余值时注意运营期和使用年限) 4.会计算等额还本付息和等额还本、利息照付两种年本利还本计算,(计算基础是贷款本金加建设期利息)(注意背景到底是那种还款方式) 5.流动资金运营期只还利息不还本金,本金最后一年扣回。 6.会计算每年总成本费用(由经营成本、折旧、摊销、投资借款利息、流动资金借款利息组成) 7.会算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中的调整所得税(息税前利润乘以所得税率)和项目资本金流量表中的所得税(利润总额-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免税补贴收入)(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税及附加-总成本费用+补贴收入) 8.会计算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中的净现金流量(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现金流入(营业收入、补贴收入、回收固定资产余值或残值、回收流动资金本金)现金流出(建设投资、流动资金、经营成本、营业税及附加、维持运营投入、调整所得税) 9.会计算资本金流量表中的净现金流量。现金流入(营业收入、补贴收入、回收固定资产余值或残值、回收流动资金本金)现金流出(项目资本金、经营成本、营业税及附加、借款本金偿还、借款利息支付、所得税) 10.会计算静态投资回收期(注意是计算期) 11.会用运总投资收益率、资本金净利润进行盈利评价和利息备付率和偿债备付率进行偿债能力评价.。

2021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高频考点笔记

2021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高频考点笔记 3.1.1 使用国有资金投资的建设工程发承包,必须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 3.1.4 工程量清单应采用综合单价计价。 3.2 发包人提供材料和工程设备 3.2.1 发包人提供的材料和工程设备(以下简称甲供材料)应在招标文件中按照本规范附录L.1的规定填写《发包人提供材料和工程设备一览表》,写明甲供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单价、交货方式、交货地点等。 承包人投标时,甲供材料单价应计入相应项目的综合单价中(反映在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里的材料单价),签约后,发包人应按合同约定扣除甲供材料款,不予支付。 3.2.4 发承包双方对甲供材料的数量发生争议不能达成一致的,应按照相关工程的计价定额同类项目规定的材料消耗量计算。 3.2.5 若发包人要求承包人采购已在招标文件中确定为甲供材料的,材料价格应由发承包双方根据市场调查确定,并应另行签订补充协议。 4.1.5 编制招标工程量清单应依据: l 本规范和相关工程的国家计量规范; 2 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计价定额和办法; 3 建设工程设计文件及相关资料; 4 与建设工程有关的标准、规范、技术资料; 5 拟定的招标文件; 6 施工现场情况、地勘水文资料、工程特点及常规施工方案; 7 其他相关资料。 5.1.l 国有资金投资的建设工程招标,招标人必须编制招标控制价。 6.1.4 投标人必须按招标工程量清单填报价格。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计量单位、工程量必须与招标工程量清单一致。 6.2.1 投标报价的依据: 1 本规范;

2 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计价办法; 3 企业定额,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计价定额和计价办法; 4 招标文件、招标工程量清单及其补充通知、答疑纪要; 5 建设工程设计文件及相关资料; 6 施工现场情况、工程特点及投标时拟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7 与建设项目相关的标准、规范等技术资料; 8 市场价格信息或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工程造价信息; 9 其他的相关资料。 9.3 工程变更引起已标价工程量清单项目或其工程数量发生变化时,应按照下列规定调整: 1 已标价工程量清单中有适用于变更工程项目的,应采用该项目的单价;但当工程变更导致该清单项目的工程数量发生变化,且工程量偏差超过15%时,该项目单价应按照本规范第9.6.2条的规定调整。(当工程量增加15%以上时,增加部分的工程量的综合单价应予调低;当工程量减少15%以上时,减少后剩余部分的工程量的综合单价应予调高。) 2 已标价工程量清单中没有适用但有类似于变更工程项目的,可在合理范围内参照类似项目的单价。 3 已标价工程量清单中没有适用也没有类似于变更工程项目的,应由承包人根据变更工程资料、计量规则和计价办法、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信息价格和承包人报价浮动率提出变更工程项目的单价,并应报发包人确认后调整。承包人报价浮动率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承包人报价浮动率L=(1-中标价/招标控制价)X10% 4已标价工程量清单中没有适用也没有类似于变更工程项目,且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信息价格缺价的,应由承包人根据变更工程资料、计量规则、计价办法和通过市场调查等取得有合法依据的市场价格提出变更工程项目的单价,并应报发包人确认后调整。 9.10.1不可抗力事件应按下列原则分别承担并调整合同价款和工期: 1 合同工程本身的损害、因工程损害导致第三方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运至施工场地用于施工的材料和待安装的设备的损害,应由发包人承担;

造价工程师《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真题答案及解析

2016年造价工程师《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真题答案及解析 【案例一】(20分) 某企业拟于某城市新建一个工业项目,该项目可行性研究相关基础数据如下: 1.拟建项目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11000m2,其项目设计标准,规模与该企业2年前在另一城市的同类项目相同。已建同类项目的单位建筑工程费用为1600元/m2,建筑工程的综合用工量为4.5工日/m2,综合工日单价为80 元/工日,建筑工程费用中的材料费占比为50%,机械使用费占比为8%,考虑地区和交易时间差拟建项目的综合工日单价为100元/工日,材料费修正系数为1.1,机械使用费的修正数为1.05,人材机以外的其它费用修正系数为1.08。 根据市场询价,该拟建项目设备投资估算为2000万元,设备安装工程费用为设备投资的15%。项目土地相关费用按20万元/亩计算,除土地外的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项目建安工程费用的15%,项目的基本预备费率为5%,不考虑价差预备费。 2.项目建设期1年,运营期10年,建设投资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10年,残值率为5%,直线法折旧。 3.项目运营期第1年投入自有资金200万元作为运营期的流动资金。 4.项目正常年份销售收入为1560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税率为6%,项目正常年份年经营成本为400万元。项目运营第1年产量为设计产量的85%,运营期第2年及以后各年均达到设计产量,运营期第1年的销售收入,经营成本均为正常年份的85%。企业所得税率为25%。 问题:

1.列式计算拟建项目的建设投资。 2.若该项目的建设投资为5500万元,建设投资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贷款,贷款为3000万元,贷款年利率为7.2%(按月计息),约定的还款方式为运营期前5年等额还本,利息照付方式。分期列式计算项目运营期第1年,第2年的总成本费用和净利润以及运营期第2年年末的项目累计盈余资金,(不考虑企业公积金,公益金提取及投资者股利分配)。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1.人工费占比=4.5x80/1600=2 2.5%,人工费修正系数=100/80=1.25 人材机以外的其它费用占比=1-22.5%-50%-8%=19.5% 单位建筑工程费 =1600x(22.5%x1.25+50%x1.1+8%x1.05+19.5%x1.08)=1801.36元/m2 建筑工程费=1801.36x11000/1000=1981.496万元 设备安装工程费=2000x15%=300万元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0x30+(1981.496+300)x15%=942.224万元 建设投资=(1981.496+300+2000+942.224〉x(1+5%)=5484.91万元 2.年实际利率=(1+7.2%/12)12-1=7.442% 建设期利息=3000/2x7.442%=111.63万元 每年还本额=(3000+111.63)/5=622.326万元 运营期第1年应还利息=(3000+111.63)x7.442%=231.568万元 运营期第2年应还利息=(3000+111.63-622.326)x7.442%=185.254万元折旧费=5500x(1-5%)/10=522.5万元

造价工程师考试心得体会

造价工程师考试心得体会 造价工程师是通过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统一考试或者资格认定、资格互认,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从事工程造价活动的专业人员。下面是带来的造价工程师考试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造价工程师考试心得体会一: 第一遍复习就要弄懂每门课程的具体要求,看看大纲那些要求掌握,那些要求了解,那些要求知道,自己心里就有方向了,在开始第二遍之前可以先浏览一下历年真题,看看出题点在什么地方,自己复习的时候就多加注意了。拿案例来做一个说明,一看每年6题,不管怎么变化好象招投标没有少的,索赔没有少的,好了这个应该是每年必考的,必考什么啊?招投标程序,时间期限的规定,在看《计控》相关章节的时候就要好好掌握了。第二遍完了之后那些是重点,那些是难点你就得心里有底了。 在第二遍的复习中一定要把该弄明白的知识点弄明白。不是废话下面有解释。 第二遍之后我觉得就可以把上面的真题拿出来作作再找一些辅导材料的模拟题看看,主要是看看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查缺补漏了。还可以看看自己在第二遍该弄明白的东西是否真的明白了,比如索赔,题目告诉你有多少台什么机械,有多少工人,一定要整明白

什么时候是按照窝工来取人工费用,什么时候是按工日单价取人工费用,题目来一小问,某日停电造成窝工,有人就只计算窝工的费用,忘记了现场还有几台机械那,也得计算机械的费用,一算就错了,还以为自己算对了,05年《计控》就有这个考题。 考试前对考点的浏览复习也是一个重点,特别是《计量》的有些可能的考点,平时记住了也很困难,那就考试前强化记忆,也不失为一种应试的技巧。 三、辅导班和辅导材料 (一)报班是否有用,我不作定论,因为现在各种班都太多,难免鱼目混杂,不过正规的班我觉得有必要报的,环球网校培训更是给我们提供了时间,我考试前就在他们那里上的培训班,他们的实力搞建筑的应该知道, 淘宝有一些网店经营建筑课件,质量和环球差不多,价格却低出了许多。 前面讲过我还给一些学员答过疑。上培训班的好处是: 1、你可以从老师那里知道大致的考点,知道那些东西根本不用自己费劲心思的去弄懂,毕竟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有老师给你串一遍应该比自己一个人摸索强。 2、跟老师和同学交流,同时可以解答自己平时复习中遇见的疑惑。 3、学习一些答题技巧。不管是案例还是相关,老师都会说一些答题的技巧和方法,还有部分老师会参加每年的阅卷工作,知道那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