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石油石化行业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数据采集技术指南介绍

13石油石化行业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数据采集技术指南介绍
13石油石化行业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数据采集技术指南介绍

NECC-NHJC-13-2014

国家节能中心

2014年8月发布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国发[2012]40号)和《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国办发[2014]23号)的有关要求,指导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国家节能中心组织制定了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总体架构规范、基础数据定义规范、国家节点与省级节点通信规范、能耗监测端设备与系统平台通讯规范、省级节点机房与硬件配置规范、能耗监测端设备功能规范、能源品种数据采集规范、系统安全规范等8项技术规范(试行),以及部分行业能耗在线监测数据采集技术指南(试行)。本指南主要用于指导石油石化企业能耗在线监测数据采集工作。

本指南主要起草单位:国家节能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浙江省能源监察总队。

本指南由国家节能中心发布,自2014年8月1日起试行。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监测范围 (3)

5. 监测与上传指标体系 (3)

6. 指标监测范围与计算方法 (10)

7. 数据采集技术要求 (10)

8. 指标代码 (12)

8.1 一般要求 (12)

8.2 指标代码 (12)

9. 数据有效性要求 (12)

10. 监测要求 (13)

附录A 企业能耗总量及能效指标的监测范围和计算方法 (14)

附录B 各行业生产工艺示意图 (21)

附录C 数据监测点列表示意图 (25)

附录D 石油石化企业基础信息表 (27)

石油石化行业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

数据采集技术指南

(试行)

1.适用范围

本技术指南规定了石油石化企业能耗在线监测数据采集的对象、指标体系、监测范围、采集技术要求等。

本技术指南适用于以石油、天然气及其产品为主要原料的石油石化企业的能耗在线监测数据采集与应用。其他化工企业的能耗监测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84 石油产品热值测定方法

GB/T 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 3484 企业能量平衡通则

GB/T 6422 用能设备能量平衡测试导则

GB/T 8222 用电设备电能平衡通则

GB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 21367 化工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GB 30250 乙烯装置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30251 炼油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CJ/T188 用户计量仪表数据传输技术条件

DL/T645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

3.术语和定义

GB/T 2589、GB17167、GB/T21367、GB 30250、GB30251等所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指南。

3.1 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平台

全国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包括国家、省两级数据中心,同时接收用能单位上传的能耗在线监测数据。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平台是对国家、省两级数据中心的统称,本指南简称“系统平台”。

3.2 能耗监测端设备

指放置在重点用能单位的专用设备,用于采集汇总处理用能单位能耗数据并将数据上传到系统平台。能耗在线监测端设备应具备能源相关数据在线采集、处理、验证、存储、上传、网络隔离和远程升级等功能。

3.3 国家节点

全国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包括国家、省两级数据中心。系统国家节点指设立在国家节能主管部门,接收、存储、汇总、分析全国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数据的数据中心,为国家各部委提供应用服务。

3.4 省级节点

全国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包括国家、省两级数据中心。系统省级节点指接收、存储、汇总、分析省级区域内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数据中心,为省级、市级政府部门用户和重点用能单位提供应用服务,也称“省级数据中心”。

3.5 在线直接采集

通过对接智能仪表、工业控制系统、企业生产管理系统、企业能源管控中心系统等,将用能单位的能耗数据采集到能耗监测端设备,将汇总处理后自动传输

到系统平台。

3.6 综合能耗

用能单位在统计报告期内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后的总和。对企业,综合能耗是指统计报告期内,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的综合能耗总和。企业中主要生产系统的能耗量应以实测为准。

3.7 炼油厂能量因数

炼油厂能量因数由炼油装置能量因数和辅助系统能量因数两部分组成。各炼油装置的能耗定额与常减压蒸馏装置能耗定额基准的比值为该装置的能量因数。

各炼油装置的加工量与全厂原油加工量的比值与该装置能量因数的乘积之和,为炼油装置能量因数。

辅助系统能量因数以各辅助系统能耗定额与常减压蒸馏装置能耗定额基准的比值,并乘以处理量与原油加工量的比值所计算的因数之和。

3.8 单位能量因数能耗

统计报告期内,炼油(单位)综合能耗与炼油能量因数的比值。

4.监测范围

石油石化企业能耗在线监测以独立法人为单位,严格以与企业的运行有关的能源消耗为边界,与上报国家统计局能耗统计范围口径保持一致。

5.监测与上传指标体系

石油石化企业端能耗监测端设备上传到国家和省级节点的数据指标包括两类:能耗量指标、能效水平指标。

5.1 企业能耗总量指标

企业能耗总量指标为计算企业全厂能源消耗总量所需的指标,主要是全厂各

能源品种的实际消耗量,或各能源品种的外购量、外供量、库存变动量。

企业能耗总量指标包括两类:每日采集并上传到系统平台的数据指标和每月采集上传到系统平台的数据指标。

5.1.1 每日采集上传的总量数据指标

每日采集上传的数据用于计算企业每日能耗总量,包括企业各外购能源品种的消费量,涉及能源加工转换的企业还包括产出量、外供量等。本类数据原则上要采用在线直接采集方式采集。

相关能源品种的折标系数应同时采集上传,采用每日实测值,或每日多次实测的平均值。不具备条件的采用参考指标系数。

表1 石油石化企业每日采集上传的总量数据指标

5.1.2 每月采集上传的总量数据指标

每月采集的数据指标用于核算企业每月综合能源消费量,包括企业各能源品种的购进量、库存变化量、外供量等。具备自动采集条件的数据应采用在线直接

采集的方式采集,不具备自动采集条件的数据应采用人工填报方式报送。

表2 石油石化企业每月采集上传的总量数据指标

5.2 能效指标

能效指标为体现石油石化企业或主要装置能效水平的典型指标,每月上传到系统平台。具备自动采集条件的能效数据应采用在线直接采集的方式采集,不具备自动采集条件的能效指标应采用人工填报方式报送。

表 3 石油石化企业每月采集上传的能效数据指标

5.3 自备电厂

建有自备电厂或余热余压等发电设施的企业,还应说明发电设施类型,并每日采集以下指标并上传到系统平台。

表4 企业自发电采集上传的数据指标

5.4 工序/装置能耗量指标

具备实施条件的企业,应参照“5.1.1 每日采集上传的总量数据指标”要求,将各主要生产装置实际能耗量、该装置产品产量数据上传到系统平台。装置能耗监测范围见附录A。

6. 指标监测范围与计算方法

具体范围和计算方法,参见附录A。

7. 数据采集技术要求

7.1 数据采集方式

企业能耗数据通过两种方式采集:在线直接采集和人工填报。

7.1.1 在线直接采集方式

通过对接智能仪表、工业控制系统、企业生产管理系统、企业能源管控中心系统等,将用能单位的能耗数据采集到能耗监测端设备,汇总处理后自动传输到系统平台。

7.1.1.1采集计量仪表数据

采集计量仪表数据应配置数据采集器。数据采集器应提供多个采集接口,可同时对电能表、水表、燃气表、热(冷)量表等不同功能智能仪表进行数据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至能耗在线监测端设备。

数据采集器应提供M-BUS、RS485、无线等多种数据采集接口,并支持MODBUS RTU、CJ/T188、DL/T645-1997、DL/T645-2007等标准通讯协议。

现场智能仪表应符合指定数据采集标准接口,如电能采集仪表应提供符合DL/T 645-1997或者DL/T645-2007等要求的通信接口。水表、燃气表和热(冷)量表,应提供符合CJ/T 188-2004或者MODBUS RTU等要求的通信接口。

7.1.1.2采集工业控制系统以及企业生产或能源管理系统数据

设有数字控制系统(Digital Control System,以下简称DCS)等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企业,应实时采集质量、温度、压力、流量等企业生产过程数据并加工处理。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采集数据应符合企业规定的安全要求。

若企业已建立由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建立起来的生产或能源管理系统,宜从生产或能源管理系统中采集企业能耗数据。生产或能源管理系统中采集的能耗数据,无论是企业从计量仪表、DCS自动接入,均视为在线直接采集。

与从计量仪表采集的数据相同,从企业DCS系统、企业生产或能源管理系统采集的数据,首先传输到能耗监测端设备进行汇总,然后自动传输到系统平台。

7.1.2 人工填报

部分能源品种能耗量、产品产量、经济指标、部分能效指标等无法通过在线直接采集方式获得的企业,应通过人工填报的方式,由企业相关人员直接向系统平台填报数据。

7.2 数据采集周期

企业内部在线直接采集的数据汇总到能耗监测端设备的周期,视企业计量仪表、DCS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实际情况而定,不少于每天一次。

石油石化企业每日能源消耗总量相关的数据和能效水平相关数据,能耗监测端设备向国家或省级节点上传的周期为:每天一次。上传数据的时间区间为前日的0:00至前日24:00。

石油石化企业每月能源消耗总量和能效水平相关的数据,能耗监测端设备向系统平台上传的周期为:每月一次。上传数据的时间区间为前月的1日0:00至前月最后一日24:00。

7.3 计量器具准确度和数据精度

计量仪表应在检定周期内,准确度等级应符合GB 17167、GB/T 21367的要

求;数据精度根据相关统计要求确定。

8. 指标代码

8.1 一般要求

企业所在行业、地区、企业名称、能源品种、经济指标、工序、工序单元(装置)编码应符合《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基础数据定义规范》(NECC-NHJC-02-2014)的要求。

8.2 能效指标代码

(1)石油石化企业工序+装置代码为四位:0001-9999。

前两位00表示为厂级指标,01-99为工序/装置代码,按照本指南5.2节《表3 石油石化企业采集上传的能效数据指标》生产装置列的顺序确定。

后两位00表示全工序,01-99表示有多个生产装置,如01#乙烯装置,02#乙烯装置。

(2)能效指标代码四位:0801-0899。

能效指标代码为08。各具体指标代码为两位数:01-99。按照表3《表3 石油石化企业采集上传的能效数据指标》数据指标列的顺序确定。

例:03 02 08 03 代表(乙烯工序)02#乙烯装置单位产品能耗。00 00 08 01全厂单位能量因数能耗。

8.3 产品代码

石油石化企业非能源产品编码:乙烯0100;聚丙烯 0200;PTA0300;PX0400,丁苯橡胶0501。

9. 数据有效性要求

企业数据计量仪表应按照相关规定定期校验。不在校验有效期内的监测系统获得的数据应认为无效。

企业不得在对直接在线采集的进行人为调整。人工填报数据要与用于企业生产核算的数据一致。

10. 监测要求

能耗监测端设备应能实现对第5章中所有指标的监测和上报功能。

企业能耗在线监测系统监测周期应满足第7章的要求。

企业接入全国系统平台时,应向系统平台报送附录D基础信息表,补报2011年以来万家企业年度能源利用状况报告。企业应按年度对基础信息有无变更进行确认或修改。年度之间,企业可以提交修改基础信息的申请,经核实后准许修改。

附录A 企业能耗总量及能效指标的监测范围和计算方法

1. 监测范围

1.1炼油

炼油生产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延迟焦化、减粘裂化、催化重整、气体分馏、烷基化、甲基叔丁基醚(MTBE)、加氢处理、加氢裂化、加氢精制、溶剂脱沥青、润滑油溶剂精制、酮苯脱蜡、石蜡加氢精制、润滑油加氢精制、制氢、溶剂再生、硫磺回收等。炼油辅助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原油、半成品及成品油储运系统、供排水、空气压缩站、空气分离站、污水处理、化验、研究、消防、生产管理等。

炼油能源消耗统计包括燃料(含催化烧焦)、电、蒸汽及耗能工质,但不包括作为原料用途的能源。聚丙烯、对二甲苯等化工类装置不计入炼油能耗统计范围。炼油能耗包含炼油装置开停工和检修所消耗的能源,不包括用于基本建设、厂内、外生活福利设施(如食堂、浴室和宿舍等)的能源消耗。

炼油厂外购由制氢装置产生的氢气按照气体制氢折算能耗(参考值1100kgoe/t),计入炼油综合能源消耗量。

储运系统能耗量包括原油及半成品、成品的卸、储、调、装、输过程中的能耗量。污水处理场能耗量包括隔油、浮选、生化、砂滤、活性炭处理、三泥焚烧等过程中的能耗量。其他辅助系统的能源消耗量包括空气压缩站、空气分离站、机修、仪修、电修、化验、研究、消防等单元消耗的各种能源消耗总量,可合并计算。输变电损失为主变压器到系统分变压器及装置过程中全部输变电损失,不包括装置内部的输电线路损失。全厂用电量按主变前电表计量,装置电量按分变后电表计量。热力损失指蒸汽管网散热、排凝的损失,不包括装置和辅助系统内部蒸汽损失。

催化烧焦耗能通过计量烧焦烟气按比例计算出烧焦量;火炬系统燃烧尾气不计入综合能耗;统计炼油装置能耗时,不包含自备电厂耗能,但应对来自自备电厂的用电量进行计量统计。

炼油生产过程消耗的各种能源,均折算为标油进行能耗计算,单位采用千克标油(kgoe)。石油产品按GB/T 384规定的方法实测热值,再换算为标油量。没有实测条件的参考附录B中列出的系数折算成标油量。

为炼油及非炼油服务的辅助系统的能耗,按用能比例扣除非炼油部分的能耗。

炼油与非炼油系统的热量交换(含直供)以热量就受方实际有效利用为原则。热物料的起始计算温度为60℃;以热水形式供给的热量,按低温热进行标油的折算。

1.2 乙烯

乙烯装置能耗统计边界范围包括原料脱硫和脱砷、裂解炉区、急冷区、压缩区、分离区和火炬气回收压缩机、乙烯产品储罐等单元,不包括汽油加氢、辅助锅炉、主火炬、废碱处理、其他产品储罐、循环水场、空压站等单元。乙烯装置能耗统计边界范围示意图参见附录B。

乙烯装置能耗统计包括燃料、电、蒸汽及耗能工质,耗能工质包括新鲜水、循环水、除盐水、除氧水、凝结水、氮气和压缩空气。

乙烯装置消耗的燃料是指统计界区内消耗的各种燃料之和。

能耗包括生产过程及装置开停工、检修、维修消耗的能源,不包括用于基本建设消耗的能源。

向外输出的能源,输入和输出双方在统计计算中量值应保持一致,未被利用的输出能源不作为能源输出统计。

1.3 PTA

PTA装置综合能耗为PTA生产装置燃料和动力消耗的能源总量减去自产外供能源量得到的净能源消耗量(折标准煤),即PTA生产装置能源消耗量和损失量之和,kgce。

PTA装置统计范围:PTA生产装置包括从对二甲苯(PX)、催化剂、醋酸等反应物购入储存,直到经包装的合格PTA产品进入储料仓,整个PTA生产过程中主、辅助和附属生产系统。

若生产PTA的企业中有生产其它产品的装置,则企业内各生产装置公用的辅助生产系统(如自备电厂、自备锅炉房等)和附属生产系统(公用办公室、调度室等)在PTA装置内的能耗计算按PTA生产装置耗能所占比例分摊。

能量统计范围:PTA生产装置所消耗的各种能源种类主要包括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耗能工质。一、二次能源有燃料油(煤、石油、气)、电力、高中低压蒸汽消耗等;耗能工质主要包括循环冷却水、除盐水、压缩空气、氮气等。若提供耗能工质的一、二次能源消耗量已算在统计范围内,则耗能工质的能耗量不计算在统计范围之内。

1.4 PX

装置统计范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统计范围为从加氢裂解汽油、重整生成油(石脑油)进入芳烃抽提装置(连续重整装置),直到经包装的合格产品进入储料仓,整个PX生产过程中主、辅助、附属生产系统。主生产系统主要包括(连续重整装置)、芳烃抽提装置、PX装置;辅助生产系统主要指蒸汽凝液系统、供电设施、化验室、氮气压缩等;附属生产系统主要包括生产管理、调度指挥、办公室等。若自备电站仅用于供给PX生产装置,则全部计算在PX联合装置统计范围之内;若还供给其它生产装置,则能量消耗量按消耗比例法分摊到PX生产系

统内。

能量统计范围:PX联合装置所消耗的各种能源,扣除自身回收利用和外供的能源量。所消耗的能源种类主要包括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耗能工质。一、二次能源有燃料油、煤、电力、蒸汽消耗等;耗能工质主要包括循环冷却水消耗、除氧水、净化风、氮气等。若提供耗能工质的一、二次能源消耗量在统计范围内,则耗能工质的等价能耗量不计算在统计范围之内。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统计期内,生产1t合格三苯产品(对二甲苯、邻二甲苯、苯)所消耗的综合能量。

1.5 聚丙烯

装置统计范围:聚丙烯装置能耗统计应包含从乙烯、丙烯等原料进入生产装置到聚丙烯成品包装入库的完整过程,包括原料精制、催化剂准备单元、各类聚合反应装置、分离/回收装置、闪蒸装置、干燥、造粒、包装等装置。

能量统计范围:聚丙烯生产装置所消耗的各种能源,扣除自身回收利用和外供的能源量。所消耗的能源种类主要包括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耗能工质。一、二次能源有燃料油、煤、电力、蒸汽消耗等;耗能工质主要包括循环冷却水消耗、除氧水、净化风、氮气等。若提供耗能工质的一、二次能源消耗量在统计范围内,则耗能工质的等价能耗量不计算在统计范围之内。

1.6合成橡胶

装置统计范围:合成橡胶装置能耗统计应包含从丁二烯、苯乙烯等原料进入生产装置到合成橡胶成品包装入库的完整过程,包括原料/溶剂精制、反应器、凝聚釜、干燥、包装等装置。顺丁橡胶还应包含及溶剂回收系统的耗能。

能量统计范围:合成橡胶生产装置所消耗的各种能源,扣除自身回收利用和外供的能源量。所消耗的能源种类主要包括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耗能工质。一、

石油天然气站内工艺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Y_0402-2000

石油天然气站内工艺管道工程施工及 验收规范 SY 0402 -2000 1 总则 1.0.1 为了提高石油天然气工艺管道工程施工水平,确保制作安装质量,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特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与新建或改(扩)建石油天然气集输工艺相关的站内工艺管道工程。 1.0.3 本规范不适用于:油气田内部脱水装置;炼油厂、天然气净化厂厂内管道;加油站工艺管道;站内泵、加热炉、流量计及其他类似设备本体所属管道;站内的高温导热油管道。 1.0.4 工艺管道施工所涉及的工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尚应符合国家、地方政府关于工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0.5 承担石油天然气站内工艺管道的施工企业必须承担过石油工程建设,取得施工企业相应资质证书;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以确保工程安装质量。 1.0.6 工艺管道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管道组成件的检验 2.1 一般规定 2.1.1 所有管道组成件在使用前应按设计要求核对其规格。材质、型号。

2.1.2 管道组成件必须具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出厂合格证、说明书。对质量若有疑问时,必须按供货合同和产品标准进行复检,其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 2.1.3 管道组成件在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其表面质量应符合设计或制造标准的有关规定。 2.2 管材 2.2.l 有特殊要求的管材,应按设计的要求订货,并按其要求进行检验。 2.3 管件、紧固件 2.3.1 弯头、异径管、三通、法兰、垫片、盲板、补偿器及紧固件等,其尺寸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 2.3.2 管件及紧固件使用前应核对其制造厂的质量证明书,并确认下列项目符合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 l 化学成分。 2 热处理后的机械性能。 3 合金钢管件的金相分析报告。 4管件及紧固件的无损探伤报告。 2. 3. 3高压管件及紧固件技术要求应符合《PN16 0?32. OMPai锻造角式高压阀门、管件、紧固件技术条件》JB450的有关规定。 2.3.4 法兰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法兰密封面应光滑平整,不得有毛刺、划痕、径向沟槽、沙眼及气孔。 2 对焊法兰的尾部坡口处不应有碰伤。 3 螺纹法兰的螺纹应完好无断丝。 4法兰螺栓中心圆直径允许偏差为土0.3mm法兰厚度允许偏差为土1.0mm

论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及发展

论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及 发展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浅谈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武汉工程大学08级化工02班,湖北武汉430073)摘要:石油化工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本文主要通过对目前我国石油化工的发展规模和面临的挑战两个方面概括和总结了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通过对石油化工行业现状的仔细分析,阐述了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即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未来之路。 关键词:石油化工行业;现状;发展趋势 China's petrochemical industry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ubei Wuhan 430073,China) Abstract:Petroleum chemical industry is the basis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is to promote the country's economy continued to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important pillar industry.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at present our country petroleum chemical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scale and challenge of the two briefly and summari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etroleum chemical industry; Through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etrochemical industry careful analysi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of petrochemical industry trend in China petrochemical industry, that is, the road of the future. Keywords: petroleum chemical industry; the pres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trend 石油化工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认真分析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有利于保持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趋势、确定行业发展规划,有利于应对目前复杂多变的国际能源形势,有利于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 1 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

中石油加油站管理规范管理部分

中国石油加油站管理规总则第一条指导思想对加油站实施专业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管理提高加油站的经济效益和综合管理水平实现股东、管理者、员工、顾客以及社区利益的最佳结合。第二条服务宗旨为客户提供全员、全面、全过程、全心全意的服务。第三条服务承诺质量达标计量准确环境整洁安全、快捷。第四条管理模式资源统一配送价格统一制定财务统一核算外观统一包装服务统一规对外统一宣传。第五条适用围本规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加油站管理部门和所属的全资、控股、参股、租赁和特许经营等类型的加油站。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第一节定岗、定编、定员第六条岗位结构见图1-1 第七条岗位设置 1.加油站设置站长1人年加油量在4000吨以上的加油站增设副站长1人。 2.加油站应设置收银员岗位加油员可兼任收银员。 3.班长由加油员或收银员兼任。 4.独立核算的加油站设会计和出纳岗位非独立核算的加油站不设会计岗位但可根据需要设核算员或记帐员岗位。 5.加油站必须设置兼职或专职的计量保管员、安全员、设备管理员、质量监督员岗位。 6.日销售量在25吨以上的加油站可酌情设置后勤岗位日销售量在25吨以下的加油站不设后勤岗位。 7.设有其他经营服务项目的加油站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其他服务岗位如洗车员、便利店售货员等。第八条定编定员 1.加油站主营业务定编以日均加油量作为定编指标具体标准

见下表注①本标准的定员数为上限各单位在实际执行中可适当调减。②使用中实际量与标准量无对应值时就近使用相临的标准。③本标准的定员数不含加油站所属的非主营的经营服务性用工。④日均加油量在2吨以下的加油站可根据实际设定人员但定员总量不得超过6人也可采用承包经营等多种管理形式。⑤在定员总量围加油站具体岗位的设置可参照岗位定员标准根据实际需要设定。⑥实行IC卡的加油站可参照本标准适当压缩定员标准。⑦设有非有偿服务项目的加油站可在标准定员的基础上增加不超过20的人员。⑧中心城市的主要加油站实际用工可在标准定员的基础上提高5-15。 2. 加油站便利店人员定编见第七章“便利店管理”第一节的有关规定。 3. 设有其他经营项目或服务项目的加油站其他项目人员的定编由各省市、区公司根据本区域实际情况制订定编标准。第九条程序与权限站长根据本节有关规定结合加油站的规模、功能设计、日均加油量、日交易次数、营业时间等因素申报加油站的岗位设置及定员情况。地市分公司负责管辖区域加油站的岗位设置及定员。第二节岗位职责第十条站长经理岗位职责 1. 负责组织和领导全站员工开展各项经营、管理和服务工作。 2. 负责加油站商品的进、销、存和数质量管理保障供应提高销量确保公司下达的经营销售指标和其他目标的全面完成。 3. 加强核算分解落实各项经济指标控制费用支出降低商品损耗

石油石化行业内部控制操作指南

石油石化行业内部控制 操作指南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一、单选题 1、内部控制五要素—信息与沟通不包括()。 A、信息质量 B、沟通制度 C、信息系统 D、舞弊机制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 2、内部控制的五目标不包括()。 A、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 B、维护资产安全(中国特色) C、保证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D、提高会计利润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 3、内部控制的五原则不包括()。 A、局部性 B、重要性 C、成本效益 D、适应性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 4、风险识别的外部因素不包括()。 A、经济形势、产业政策、融资环境、市场竞争、资源供给等经济因素 B、法律法规、监管要求等法律因素 C、安全稳定、文化传统、社会信用、教育水平、消费者行为等社会因素 D、会计人员的素质提高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 5、反舞弊工作的重点不包括()。 A、未经授权或者采取其他不法方式侵占、挪用企业资产,牟取不当利益 B、在财务会计报告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的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等 C、检查会计核算 D、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滥用职权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 6、关于内部监督与其他要素的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以内部环境为基础 B、与风险评估、控制活动形成闭环控制系统

C、离不开信息与沟通的支持 D、以会计核算为基础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 7、关于分权与集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内部控制里面,就要把经营的权力分给管理层,同时对他们进行相应的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 B、在分权的同时企业要注意风险的存在 C、对分权和集权进行平衡,科学地进行权力配置 D、在内部控制里面,就要把经营的权力分给工作的人员,同时对他们进行相应的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 8、经营环境分析不包括()。 A、劳动力市场 B、资本市场 C、供应商 D、消费者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

对石油化工行业的认识与感想

七月二日星期二 对石油化工行业的认识与感想 在学校进行了两年的专业课学习,包括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及其对应的实验科目。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素养和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在这样的基础下,我们有幸在大二期末小学期内与石油化工行业有近距离的接触。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了解了关于石油化工行业门类与系列产品链的知识,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对石油化工行业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石油化工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石油产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加工工业,是基础性产业,为农业、能源、交通、机械、电子、纺织、轻工、建筑、建材等工农业和人民日常生活提供配套和服务,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横向的角度观察,石油产品又称油品,主要包括各种燃料油(汽油、煤油、柴油等)和润滑油以及液化石油气、石油焦碳、石蜡、沥青等。石油化工的主要产品主要有四大类,分别为:基础有机化学品,例如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乙炔、萘)、合成气等;基本有机化学品(有机中间体),例如醇、醛、酮、酸、胺类、酚类、卤代物、硝基化合物等;高分子化学品,例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树脂;精细化学品,例如医药、农药、食品添加剂、石油助剂与添加剂、催化剂等。生产这些产品的加工过程常被称为石油炼制,简称炼油。可见石油化工行业深入到我们生活的衣、食、住、行、娱等方方面面,石油化工行业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所以又被誉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从纵向的角度观察,石油加工工序又是复杂的,每一步都有一定的产品,这样的产品即可以再深入加工,也可以直接运用。比如石油加工可以得到基础有机化学品,基础有机化学品进一步加工可以得到基本有机化学品,而这两种产品再加工又可以得到精细化学品,高分子化学品。石油化工行业产业链主要分为上游行业、中游行业和下游行业。上游行业主要为炼油及进一步裂解生成基础化工原料;中游行业主要为基本有机原料及三大合成材料;下游行业主要为精细化工、材料工业等,是指以有机化工原料和聚合物继续深加工得到更多品种的产品。石油化工行业门类按加工深度分类又可分为零道加工,一道加工,二道加工,三道加工,四道加工。零道~二道加工对应上、中游产业,特点是规模大、投资高、效益低,尤其是零道加工。三道~四道加工对应下游产业,特点是技术密集、劳动密集、规模小、投资低、产品附加值高、效益高。由此也可见初级石化产品是随着加工深度的不断延伸而更大的提高附加值。所以石油要深加工和延长产业链,才能获得最大的效益。 石油化工作为一个新兴工业,是20世纪20年代随石油炼制工业的发展而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长起来的。战后,石油化工的高速发展,使大量化学品的生产从传统的以煤及农林产品为原料,转移到以石油及天然气为原料的基础上来。石油化工是我国的支柱产业部门之一,是化学工业中的基干工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它为农业、能源、交通、机械、电子、纺织、轻工、建筑、建材等工农业和人民日常生活提供配套和服务。 伴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石化产业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推动力和现代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柱。石化产业资源资金技术密集,产业关联度高,经济总量大,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国防科技等各个领域,对促进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2009

目次 1 总则 (1) 2 术语 (2) 3 火灾危险性分类 (5) 4 区域规划与工厂总平面布置 (6) 4.1 区域规划 (6) 4.2 工厂总平面布置 (8) 4.3 厂内道路 (11) 4.4 厂内铁路 (11) 5 工艺装置和系统单元 (13) 5.1 一般规定 (13) 5.2 装置内布置 (13) 5.3 泵和压缩机 (17) 5.4 污水处理场和循环水场 (17) 5.5 泄压排放和火炬系统 (18) 5.6 钢结构耐火保护 (20) 5.7 其他要求 (20) 6 储运设施 (22) 6.1 一般规定 (22) 6.2 可燃液体的地上储罐 (22) 6.3 液化烃、可燃气体、助燃气体的地上储罐 (24) 6.4 可燃液体、液化烃的装卸设施 (26) 6.5 灌装站 (27) 6.6 厂内仓库 (27) 7 管道布置 (28) 7.1 厂内管线综合 (28) 7.2 工艺及公用物料管道 (28) 7.3 含可燃液体的生产污水管道 (29) 8 消防 (30) 8.1 一般规定 (30) 8.2 消防站 (30) 8.3 消防水源及泵房 (30) 8.4 消防用水量 (31) 8.5 消防给水管道及消火栓 (32) 8.6 消防水炮、水喷淋和水喷雾 (33) 8.7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34) 8.8 蒸汽灭火系统 (34) 8.9 灭火器设置 (35) 8.10 液化烃罐区消防 (35) 8.11 建筑物内消防 (36) 8.12 火灾报警系统 (37) 9 电气 (39) 9.1 消防电源、配电及一般要求 (39) 9.2 防雷 (39)

9.3 静电接地 (39) 附录A 防火间距起止点 (41) 本规范用词说明 (42) 1 总则 1.0.1 为了防止和减少石油化工企业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新建、扩建或改建工程的防火设计。 1.0.3 石油化工企业的防火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石油化工企业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 以石油、天然气及其产品为原料,生产、储运各种石油化工产品的炼油厂、石油化工厂、石油化纤厂或其联合组成的工厂。 2.0.2 厂区 plant area 工厂围墙或边界内由生产区、公用和辅助生产设施区及生产管理区组成的区域。 2.0.3 生产区 production area 由使用、产生可燃物质和可能散发可燃气体的工艺装置和/或设施组成的区域。 2.0.4 公用和辅助生产设施 utility &auxiliary facility 不直接参加石油化工生产过程,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起辅助作用的必要设施。 2.0.5 全厂性重要设施 overall major facility 发生火灾时,影响全厂生产或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的设施。全厂性重要设施可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全厂性重要设施:发生火灾时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的设施。 第二类全厂性重要设施:发生火灾时影响全厂生产的设施。 2.0.6 区域性重要设施 regional major facility 发生火灾时影响部分装置生产或可能造成局部区域人身伤亡的设施。 2.0.7 明火地点 fired site 室内外有外露火焰、赤热表面的固定地点。 2.0.8 明火设备 fired equipment 燃烧室与大气连通,非正常情况下有火焰外露的加热设备和废气焚烧设备。 2.0.9 散发火花地点sparking site 有飞火的烟囱、室外的砂轮、电焊、气焊(割)、室外非防爆的电气开关等固定地点。 2.0.10 装置区 process plant area 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独立石油化工装置或联合装置组成的区域。 2.0.11 联合装置 multiple process plants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装置集中紧凑布置,且装置间直接进料,无供大修设置的中间原料储罐,其开工或停工检修等均同步进行,视为一套装置。

加油站消防安全管理规范(中石油)

中石油加油站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加油站消防安全管理的术语和定义、消防安全责任和职责、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站房设备管理、防爆防火管理措施、防火检查及隐患整改、宣传教育培训及灭火应急疏散演练、消防档案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营业性汽车加油站。其它加油站也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58-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156-200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加油站automobilegasolinefillingstation 为机动车油箱充装汽油、柴油的专门性经营场所。

注:加油站属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 3.2埋地油罐undergroundstoragegasolinetank 采用直接覆土或罐池充沙(细土)方式埋设在地下,且罐内最高液面低于罐外4m范围内地面的最低标高0.2m的卧式油品储罐。 4消防安全责任和职责 4.1一般规定 加油站应按GB50156-2002进行设计、施工,并经公安消防部门审核、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 加油站应落实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消防安全职责。 加油站应报当地公安消防部门备案,建立与当地公安消防部门联系制度,及时反映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情况。 4.2消防安全责任人 加油站的站长或公司经理是加油站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应履行下列职责: a)组织建立消防安全例会制度,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消防安全工作会议; b)组织防火检查,每月至少参加一次检查;

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竣工验收细则

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竣工验收细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管道工程竣工验收准备、验收组织和验收程序,并对竣工资料、竣工验收文件的编制与管理作出了具体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按批准的设计文件建成且试运投产成功,符合竣工验收标准的新建及改扩建管道工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0609.3-1989《技术用图—复制图折叠办法》 GB 50319-2000《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GB/T 11821-1989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GB/T 11822-2000《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 GB/T 17678.1-1999《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 DA/T 28-2002《国家重大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国家档案局档发字[1997]20号文件《国家档案局关于印发〈城市建设归属与流向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家档案局国档发[1992]8号文件《关于印发〈建设项目(工程)档案验收办法〉的通知》 3 术语和定义 3.1 竣工验收是项目(工程)建设的最后一道程序,是工程建设转入正式生产并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的标志。是全面考核项目建设成果,检查项目立项、勘察设计、器材设备、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3.2 专项验收是指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工程)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消防、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安全卫生等方面进行的验收。 3.3竣工资料指从建设项目(工程)的提出、立项、审批、勘察设计、施工、生产准备到建成投产全过程中形成的应归档保存的文件资料以及其他载体的声像资料。 3.4 竣工验收文件是建设项目(工程)建设阶段的总结,是竣工验收的法定文件。包括竣工验收报告书、竣工验收鉴定书、单项总结(勘察设计工作总结、施工工作总结、监理工作总结、质量监督工作总结、生产准备及试运考核总结、物资及设备采办总结(含外事总结)等)三部分内容。 4 竣工验收依据 4.1 已批准的项目建议书; 4.2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批复文件; 4.3 已批准的工程设计文件; 4.4 项目主管部门有关审批、修改和调整等方面的相关文件; 4.5现行的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 4.6国家及行业竣工验收规范; 4.7 国家及行业质量评定标准;

中国石油化工产业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中国石油化工产业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1.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现状 经过50多年的建设,我国已形成了完整的石油化工工业体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石油化工产业经过几次改革重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已经跻身世界石油化工大国行列。整 体实力较强、配套比较完整,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和一定的竞争能力。原油加工能力、乙烯和三大合成材料生产能力均居世界前列。2003年底,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304亿吨/ 年,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乙烯生产能力达到578万吨/年,居世界第三位;合成树脂 生产能力1720万吨/年,居世界第五位;合成纤维生产能力1150万吨/年,居世界第一位;合成橡胶生产能力139万吨/年,居世界第四位。 2.我国大型石油化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近几年来,为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和整体抗风险能力,我国石油化工工业加大了结构调整和技 术改造的力度,产业结构和企业布局明显改善,形成了一批大型石油化工骨干企业,其中部分企业已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我国石油化工工业的主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布局和产业集中度 通过近几年的调整改造,我国石油化工的产业布局进一步改善,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2003 年我国千万吨级以上规模的炼厂已从1998年的2座增加到7座,乙烯装置在普遍完成第 一轮改造的基础上,燕山、上海、扬子、大庆等乙烯装置成功地进行了第二轮改造,生产能力均达70万吨/年以上,齐鲁、茂名乙烯正在进行第二轮扩能改造。天津、中原、广州和独山子等中型乙烯也进行了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标的扩能改造,装_______ 置生产能力均达到 20万吨/年以上。为减少成品油及石化产品的长距离调运,重点扩建了石油化工产品需求旺 盛地区的炼油能力和乙烯能力。2003年长江三角洲和华南沿海地区炼油能力占全国炼油能 力的比例比1998年上升2个百分点,乙烯生产能力所占比例上升了4个百分点,缓解“北 油南调、西油东运”给交通运输带来的压力。目前,我国已建成镇海、大连、金陵、高桥、 抚顺等一批大型炼油基地,以及燕山、上海、扬子、齐鲁、大庆、茂名、吉林、兰州、辽阳、仪征等一批大型石油化工基地,产业集中度显著提高。 二、装置结构 通过不断调整装置结构,已基本趋向合理,已基本适应了资源和市场的需要。技术改造,提高高含硫原油加工能力,适应进口原油加工量不断增加的需要油加工能力已达到4300万吨。还增加了加氢裂化、加氢精制和催化重整能力集团公司加氢裂化占原油一次加 工能力比例继续保持 比例已从1998年的质 量不断提高的需要。 三、产品质量国执行了国家新的汽、 量从5000ppm降到 Z000ppm,从今年起北 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炼油产业通 过,2003年高硫原 1998年时的5%,加氢精制能力所占12%上升到24%,催化重整比例从1998 年的6%上升到7%,满足油品 与前几年相比,我国石油化工产品的质量已显著提高。2003年全柴油标准,汽油硫含量从原来的1SOOPPm降到SOOPPm,柴油硫含

汽车加油站安全管理规范(新编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汽车加油站安全管理规范(新编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汽车加油站安全管理规范(新编版) 第一条为了加强汽车加油站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及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管理规范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经营性加油站的安全管理。 第三条本行政区域内的经营性加油站,必须依照《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的规定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第四条对于已投入使用的加油站,必须每两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第五条加油站必须与外界有明显的隔离设施和明确的出口、入口,站区内不得设立与加油站业务无关的其它单位。 第六条加油站应建立健全各级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责

任人员、责任内容和考核要求,并认真落实。 第七条加油站应制定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相关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一)加油站应制定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考核管理制度,安全检查管理制度,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作业场所防火、防爆管理制度,隐患整改管理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劳动保护用品发放管理制度,防静电、防雷安全管理制度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二)加油站应制定加油操作规程、计量操作规程、卸油(气)操作规程。 第八条加油站的负责人对本站的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并落实本站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第九条加油站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站所从事的加油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并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第十条加油站必须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检查督

石油化工发展趋势及机遇

未来石油化学工业发展趋势及中国创新发展机遇 未来十年,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前夕,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了一批跨国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和高层管理人员,对“未来十年世界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的创新发展机遇”进行深入讨论,用了9个月的时间,五易其稿,形成了“跨国公司看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未来”的研究报告。这个报告在9月11~12日召开的2014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上向业界公开发布。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李寿生作为报告发布人指出,“第三只眼睛”看中国的全球视野和独到见解,值得全行业认真学习、仔细倾听和深入思考。整个研究报告共分五个部分,4万多字,现摘要介绍其主要观点。 一、未来十年世界石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未来十年,全球石油和化学工业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下,全球石化产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变化和新的趋势。未来全球石化产业发展的五大新趋势: (一)新兴市场快速崛起,推动全球石化消费市场持续高速增长 1.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推动全球石化市场重心东移 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为全球石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市场空间,并推动市场增长重点由北美、西欧加快转向高速增长的亚太和南美地区。未来十年,亚洲将持续保持全球石化产品需求增长中心的地位。 2.全球石化产业发展速度将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在未来中长期发展阶段,全球石化产业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石化产业发展速度都将超过GDP增速。 (二)原料多元化进程加快,推动全球能源原料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1.页岩气大规模开发推动全球油气供给重心向西转移 北美“页岩气革命”正在推动世界油气工业从常规油气向非常规油气跨越。非常规天然气尤其是页岩气的快速增长,使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产气国。随着全球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深入推进,全球能源供给的重心将加快从中东向西半球转移。 2.中国现代煤化工重大突破开辟了原料供应新途径 中国对进口石油依赖度的快速增长以及油价的持续高位促使中国使用更多的煤炭来替代进口石油。现代煤化工的技术突破加快了以“煤代油”的进程。中国正在开展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等工程示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 规范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了保障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在石油化工企业设计中,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采取防火措施,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以石油或天然气为原料的石油化工企业新建、扩建或改建工程的防火设计。 第1.0.3条石油化工企业的防火设计应按本规范执行;本规范未作规定者,应符合有关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或规定。 第二章可燃物质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第2.0.1条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应按表2.0.1分类。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见本规范附录二。 第2.0.2条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应按表2.0.2分类; 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表2.0.2

二、操作温度超过其闪点的乙类液体,应视为甲B,类液体; 三、操作温度超过其闪点的丙类液体,应视为乙A,类液体。 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见本规范附录三。 第2.0.3条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甲、乙、丙类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见本规范附录四。 第三章区域规划与工厂总体布置 第一节区域规划 第3.l.1条在进行区域规划时,应根据石油化工企业及其相邻的工厂或设施的特点和火灾危险 性,结合地形、风向等条件,合理布置。 第3.I.2条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区,宜位于邻近城镇或居住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第3.I.3条在山区或丘陵地区,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区应避免布置在窝风地带。 第3.I.4条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区沿江河岸布置时,宜位于邻近江河的城镇、重要桥梁、大型锚地、船厂等重要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下游。 第3.1.5条石油化工企业的液化烃或可燃液体的罐区邻近江河、海岸布置时,应采取防止泄漏的可燃液体流入水域的措施。 第3.1.6条公路和地区架空电力线路,严禁穿越生产区。区域排洪沟不宜通过厂区。 第3.I.7条石油化工企业与相邻工厂或设施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1.7的规定。防火间距的起止点,应符合本规范附录六的规定。

化工部及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化工行业标准 HG/T 20519.15-1992 管段表及管道特性表1993-04-01 现行 HG/T 20519.16-1992 特殊管架图1993-04-01 现行 HG/T 20519.17-1992 管架图索引1993-04-01 现行 HG/T 20519.18-1992 管架表1993-04-01 现行 HG/T 20519.19-1992 弹簧汇总表1993-04-01 现行 HG/T 20519.2-1992 图纸目录1993-04-01 现行 HG/T 20519.20-1992 特殊管件图1993-04-01 现行 HG/T 20519.21-1992 特殊阀门和管道附件表1993-04-01 现行 HG/T 20519.22-1992 隔热材料表1993-04-01 现行 HG/T 20519.23-1992 防腐材料表1993-04-01 现行 HG/T 20519.24-1992 伴热管图和伴热管表1993-04-01 现行 HG/T 20519.25-1992 综合材料表1993-04-01 现行 HG/T 20519.26-1992 设备管口方位图1993-04-01 现行 HG/T 20519.27-1992 管道常用的缩写词1993-04-01 现行 HG/T 20519.28-1992 流程图;设备、管道布置图;管道轴测图;管件图;设备安装图的图线宽度及字体规定1993-04-01 现行 HG/T 20519.29-1992 管架编号和管道布置图中管架的表示法1993-04-01 现行 HG/T 20519.3-1992 设计说明(包括工艺、管道、隔热、隔声及防腐设计说明) 1993-04-01 现行 HG/T 20519.30-1992 隔热及隔声代号1993-04-01 现行 HG/T 20519.31-1992 管道及仪表流程图中设备、机器图例1993-04-01 现行 HG/T 20519.32-1992 管道及仪表流程图中管道、管件、阀门及管道附件图例1993-04-01 现行 HG/T 20519.33-1992 管道布置图和轴测图上管子、管件、阀门及管道特殊件图例1993-04-01 现行 HG/T 20519.34-1992 设备、管道布置图上用的图例1993-04-01 现行 HG/T 20519.35-1992 设备名称和位号1993-04-01 现行 HG/T 20519.36-1992 物料代号1993-04-01 现行 HG/T 20519.37-1992 管道的标注1993-04-01 现行 HG 20519.38-1992 管道等级号及管道材料等级表化学工业部1993-04-01 现行 HG/T 20519.39-1992 垫片代号1993-04-01 现行 HG/T 20519.4-1992 首页图1993-04-01 现行 HG/T 20519.40-1992 垫片密封代号1993-04-01 现行 HG/T 20519.5-1992 管道及仪表流程图1993-04-01 现行 HG/T 20519.6-1992 分区索引图1993-04-01 现行 HG/T 20519.7-1992 设备布置图1993-04-01 现行 HG/T 20519.8-1992 设备一览表1993-04-01 现行 HG/T 20519.9-1992 设备安装图1993-04-01 现行 HG/T 20570.1-1995 设备和管道系统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的确定1996-03-01 现行 HG/T 20570.11-1995 隔热、保温类型的选用1996-03-01 现行 HG/T 20570.18-1995 阀门的设置1996-03-01 现行 HG/T 20570.19-1995 阻火器的设置1996-03-01 现行

中石油加油站管理规范管理部分

中国石油加油站管理规范总则第一条指导思想对加油 站实施专业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管理提高加油站的经济效益和综合管理水平实现股东、管理者、员工、顾客以及社区利益的最佳结合。第二条服务宗旨为客户提供全员、全面、全过程、全心全意的服务。第三条服务承诺质量达标计 量准确环境整洁安全、快捷。第四条管理模式资源统一 配送价格统一制定财务统一核算外观统一包装服务统一规 范对外统一宣传。第五条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中国石 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加油站管理部门和所属的全资、控股、参股、租赁和特许经营等类型的加油站。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第一节定岗、定编、定员第六条岗位结构见图1-1 第七条岗位设置 1.加油站设置站长1人年加油量在4000吨以上的加油站增设副站长1人。2.加油站应设置收银员岗位加油员可兼任收银员。 3.班长由加油员或收银员兼任。4. 独立核算的加油站设会计和出纳岗位非独立核算的加油站 不设会计岗位但可根据需要设核算员或记帐员岗位。5.加油站必须设置兼职或专职的计量保管员、安全员、设备管理员、质量监督员岗位。6.日销售量在25吨以上的加油站可酌情 设置后勤岗位日销售量在25吨以下的加油站不设后勤岗位。 7.设有其他经营服务项目的加油站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其他服 务岗位如洗车员、便利店售货员等。第八条定编定员 1. 加油站主营业务定编以日均加油量作为定编指标具体标准

见下表注①本标准的定员数为上限各单位在实际执行中可 适当调减。②使用中实际量与标准量无对应值时就近使用 相临的标准。③本标准的定员数不含加油站所属的非主营 的经营服务性用工。④日均加油量在2吨以下的加油站可 根据实际设定人员但定员总量不得超过6人也可采用承包经营等多种管理形式。⑤在定员总量范围内加油站具体岗位 的设置可参照岗位定员标准根据实际需要设定。⑥实行IC 卡的加油站可参照本标准适当压缩定员标准。⑦设有非有 偿服务项目的加油站可在标准定员的基础上增加不超过20 的人员。⑧中心城市的主要加油站实际用工可在标准定员 的基础上提高5-15。2. 加油站便利店人员定编见第七章“便利店管理”第一节的有关规定。3. 设有其他经营项目或服务项目的加油站其他项目人员的定编由各省市、区公司根据本区域实际情况制订定编标准。第九条程序与权限站长根 据本节有关规定结合加油站的规模、功能设计、日均加油量、日交易次数、营业时间等因素申报加油站的岗位设置及定员情况。地市分公司负责管辖区域内加油站的岗位设置及定员。第二节岗位职责第十条站长经理岗位职责 1. 负责组织 和领导全站员工开展各项经营、管理和服务工作。2. 负责 加油站商品的进、销、存和数质量管理保障供应提高销量确保公司下达的经营销售指标和其他目标的全面完成。 3. 加 强核算分解落实各项经济指标控制费用支出降低商品损耗

石油天然气管道第三方施工技术要求

与天然气管道相遇后建工程处理技术要求 1阀室、输气站(含放空管)与周围建筑控制距离 1.1公司在运输气站、阀室,除春晓站外,均按五级站考虑。一般情况下,与周边建筑防火间距(安全间距)按照《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04)表4.0.4处理(详见表一,已针对公司进行换算)。 表一天然气场站、阀室放空区与周围建筑防火间距(米)

1.2* 不能满足防火规范要求,但地方政府已经立项,难以协调的情况下。应委托第三方专业单位进行热辐射计算,并经政府主管部门组织的专家评审通过后,按照安评报告要求实施。 2 埋地管线与天然气管道间距控制 2.1埋地管线处理参照《钢质管道外腐蚀控制规范》(GB21447-2008T)执行。公司管道按照强制电流阴极保护方式管道考虑。 2.2自来水管、污水管、燃气、热力管线 2.2.1埋设原则:一般情况下管径较大管线应埋设于较小管径管道下方。热力管道一般埋设在天然气管道上方。 2.2.2埋设间距:0.3m。 2.2.3地形受限情况下,两者间距小于0.3m时,两管道间应有坚固的绝缘物隔离,确保交叉管道的电绝缘,一般使用橡胶垫、废旧轮胎等。后建管道应保证交叉点两端各10米绝缘层无破损。 2.2.4* 参照省安监局组织的甬台温天然气管道与甬台温成品油管道同沟敷设间距,平行敷设间距一般不应小于1.5米。

2.3电力管线、通信管线 2.3.1 天然气管道正上方或正下方,严禁有直埋敷设的电缆。 2.3.2 与天然气管道平行敷设的直埋电缆,间距不得小于1米。2.3.3 与天然气管道交叉敷设的直埋电缆、通信管线,间距不得小于0.5米,用隔板分隔或电缆穿管时,间距不得小于0.25米。 2.3.4 水下电缆与天然气管道敷设间距不得小于50米,受条件限制时不得小于15米。 3 架空管线、建筑 3.1 架空管线、建筑基础与天然气管道水平间距应符合《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要求》,控制在5米以外。 3.2架空管线、建筑与天然气管道垂直间距应能满足抢修作业要求,按照不同作业环境间距不同。可参照《原油、天然气长输管道与铁路相互关系的若干规定》建筑物底边缘与自然地面高差不小于2.0米。 3.3 架空电力线,控制间距见下表。 表二天然气管道与架空电力线路最小距离(米)

石油化工交工 标准规范

第四章交工资料标准规范 第一节交工资料应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 一、国家标准 (1)GB/T 50328-2001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2)GB 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3)GB 50252-94 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二、化工石油行业标准 (1)SH 3503-2001 石油化工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 (2)HG20237-1994 化学工业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 (3)Q/CNPC114-2005 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交工技术文件编制规范 第二节SH 3503-2001《石油化工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 本规定是对SH3503-1993《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进行修订而成,共分3章和2个附录,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1.明确了炼油、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及其配套工程中下述项目交工技术文件格式应执行相应标准或有关部门的规定: ——铁路、公路、港口码头、电信工程、35kV以下送变电工程、工业电梯; ——油田、长输管道和城镇建设工程; ——工业建筑物、构筑物; ——锅炉安装、压力容器现场组焊和特种设备安装工程。 2.规定了应在工程承包合同中明确建设革位、施工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关于交工技术文件的管理责任。 3.对交工技术文件的幅面、份数和用计算机编制交工技术文件作出了规定; 4.增加了由设计单位负责绘制最终版施工图的规定; 5.对交工技术文件的表格进行了增补、合并、修改和必要的删减; 6.细化了附录B《交工文件表格使用说明》的内容。 一、总则 1.为加强基本建设工程管理,保证工程质量,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对基本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的有关规定和标准的要求,结合石油化工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2.本规定适用于炼油、石油化工生产装置(以下简称石油化工装置)及其配套设施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

中国石油加油站管理规范

中国石油加油站管理规范 来源:卢迪的日志 中国石油加油站管理规范 总则 第一条指导思想 对加油站实施专业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管理,提高加油站的经济效益和综合管理水平,实现股东、管理者、员工、顾客以及社区利益的最佳结合。 第二条服务宗旨 为客户提供全员、全面、全过程、全心全意的服务。 第三条服务承诺 质量达标,计量准确,环境整洁,安全、快捷。 第四条管理模式 资源统一配送,价格统一制定,财务统一核算,外观统一包装,服务统一规范,对外统一宣传。 第五条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加油站管理部门和所属的全资、控股、参股、租赁和特许经营等类型的加油站。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节定岗、定编、定员 第六条岗位结构(见图1-1) 第七条岗位设置 1.加油站设置站长1人,年加油量在4000吨以上的加油站增设副站长1人。 2.加油站应设置收银员岗位,加油员可兼任收银员。 3.班长由加油员或收银员兼任。 4.独立核算的加油站设会计和出纳岗位;非独立核算的加油站不设会计岗位,但可根据需要设核算员或记帐员岗位。 5.加油站必须设置兼职或专职的计量保管员、安全员、设备管理员、质量监督员岗位。 6.日销售量在25吨以上的加油站可酌情设置后勤岗位,日销售量在25吨以下的加油站不设后勤岗位。 7.设有其他经营服务项目的加油站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其他服务岗位,如洗车员、便利店售货员等。 第八条定编定员 1.加油站主营业务定编以日均加油量作为定编指标,具体标准见下表: 注:①本标准的定员数为上限,各单位在实际执行中可适当调减。 ②使用中实际量与标准量无对应值时,就近使用相临的标准。 ③本标准的定员数不含加油站所属的非主营的经营服务性用工。 ④日均加油量在2吨以下的加油站可根据实际设定人员,但定员总量不得超过6人,也可采用承包经营等多种管理形式。 ⑤在定员总量范围内,加油站具体岗位的设置可参照岗位定员标准根据实际需要设定。 ⑥实行IC卡的加油站,可参照本标准适当压缩定员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