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教案和练习

《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教案和练习
《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教案和练习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实验一: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1、不同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不一定相同。叫做物体的质量(mass)。

2、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符号为。

3、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t = kg 1kg = g 1g = mg

1、实验室里常用测量物体的质量。

2、指出下图所示托盘天平构造中个部件的名称。

①②③④⑤

⑥⑦⑧⑨

3、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①首先应将天平放在工作台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标尺端的刻度线处;再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

刻度线。②测量物体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盘,用镊子在盘加碱砝码,移动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此时,即为所测物体的质量。

4、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要注意①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

②往盘里加减砝码时应;③天平与砝码应保持干燥、情节,不能把直接放在天平盘里;④使用天平时,砝码要用夹取,不要用手直接拿砝码;⑤天平横梁调节平衡后,(填“能”或“不能”)调换两个托盘的位置,(填“能”或“不能”)移动天平的位置,否则要重新调节。

认识托盘天平的构造,会使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托盘天平、一木块、一杯水、若干大头针

1、测量木块的质量

(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2)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

(3)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

(4)将木块放在天平的左盘,用镊子在右盘加碱砝码,移动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线;

(5)此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标尺示数值之和即为所测木块的质量。

2、测量烧杯中水的质量

测量方法基本同上,但需要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在测出装了水后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则烧杯内水的质量为m1- m2。

3、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

测量方法基本同上,但需要先测出n枚(例如30枚)大头针的总质量M,则一枚大头针的质量为M/n 。

1、调节横梁平衡时,某同学忘了把游码放在标尺的最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这是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无论你怎样旋动平衡螺母,横梁总不会平衡;二是即使能将横梁调平,但在测量时,会使被测物体的质量偏,造成误差较大。

2、在放砝码进行测量时,发现天平横梁不平,便旋动平衡螺母代替砝码和游码,若将平衡螺母向外旋,会使被测物体质量的测量值偏,反之,若将平衡螺母向里旋,会使被测物体质量的测量值

偏。

1、使用托盘天平时,以下说法或做法中错误的是( )

A.加减砝码时,可用手直接轻拿轻放砝码

B.不允许把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中

C.被测物体的质量不允许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范围

D.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指示的质量值

2、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的过程中,下列操作中不规范的是()

A.用镊子夹取砝码,以免砝码生锈 B.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里,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中

C.在测量中,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指针指到刻度盘的中央,然后读出质量数

D.不用天平测量过大,超过天平测量范围的物体

3、一架托盘天平游码标尺上的最小刻度值(分度值)是0.2g,标尺上的最大示数是5g。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好后,在天平的左盘放入被测物体,右盘放入一个5g的砝码,横梁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边;从右盘取出5g砝码后,放入两个2g的砝码,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边。要测出被测物体的质量,应( )

A.将平衡螺母旋出

B.以5g和4g的平均值4.5g作为被测物体质量

C.将平衡螺母旋入

D.移动游码,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

4、要测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A.把一枚大头针直接放在天平左盘里测 B.测一根大头针和一个铁块的总质量,然后减去铁块的质量C.测100枚大头针的质量除以100 D.以上三种方法都一样

5、某同学用一已调好的托盘天平测一物体的质量,测量完毕后才发现错误地将物体放在了天平的右盘,而将砝码放在了天平的左盘。因无法重测,只能根据测量数据来定值。他记得当时用了50g、20g、和10g 三个砝码,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

A. 81.4g

B. 78.6g

C. 78.2g

D. 81.8g

6、有一个不等臂的托盘天平,现用它来测量某一个物体的质量。第一次,当左盘放物体,则右盘放砝码m1g时天平的横梁刚好恢复平衡。第二次,当右盘放物体,则左盘放砝码m2 g时天平的横梁又刚好恢复平衡。则被测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设横梁本身重力的影响可以忽略)

7、有一架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托盘天平,某同学调节它的横梁平衡时忘记了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0”点,当天平平衡并开始称量某物体的质量时才发现游码已有读数0.12g,他没有重新调整天平,此时称量某物体质量所用的砝码有10g、2g、0.5g,则这个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

8、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测一铁块的质量,把铁块放在天平的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所示,这一铁块的质量是__ ___。

9、下面是用天平称盐水质量的几个步骤,请你排出合理的顺序。

A.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B.称出烧杯的质量

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好横梁平衡

D.把盐水倒入烧杯中

E.从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中减去烧杯的质量就是盐水的质量

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如下两项实验:①用刻度尺测细铜丝直径: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50圈,然后用刻度尺量出线圈的总长度再除50圈,然后用刻度尺量出线圈的总长度再除以50;②测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先测出100个大头针的总质量,再除以100;这两项实验的思想方法是相同的,这两项实验遇到问题的共同特点是

_________,解决办法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小青用托盘天平测一金属块的质量(已知其质量在托盘天平的测量范围之内),在右盘先放10克砝码一个,再放20克的砝码两个,天平横梁向左倾斜,他再放入50克砝码,天平横梁向右倾斜.他拿走50克砝码后,把所有的小砝码都放入右盘也不能使天平平衡.他想:小砝码不够用了,就向旁边同学借了一只小砝码才完成实验.请你指出小青做实验错在什么地方。

12、利用托盘天平你能很快知道一盒图钉的枚数吗?你的办法是什么?

13、如图所示是一卷粗细均匀的裸铜线。现请你设计几种不同的实验方法,在不拉开这卷铜线但可以截取一段铜线的情况下,估测这卷铜线的总长度。(所用器材不限)

探究实验:探究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以及地理位置的变化对质量大小的影响

【器材】

天平,橡皮泥,冰、烧杯。

【操作】

(1)调节天平,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称量一块橡皮泥的质量,然后把橡皮泥捏成其他形状之后再称一称,看它的质量是否改变(结果是不变)。

(3)把一块冰放入装有热水的烧杯中,然后把烧杯放在天平上称量。当冰溶化为水后,看它们的质量是否改变(结果是不变)。

(4)把一物体放在不同的位置称量,看它的质量是否改变(结果是不变)。另外,科学家研究发现,地球上的物体被航天员带到太空中后,质量也不变。

【结论】以上事实说明,当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发生变化时,它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到商店里买米、买油、买菜、买水果、售货员称货物的质量常用的测量的器具有:案秤、杆秤、台秤和电子秤等。

制作简易天平

简易天平主要由横梁,支架,秤盘和砝码四部分组成。图1是简易天平的整体装置示意图。

【制作方法】

1.横梁:取一根长方形木条,

尺寸为50×2.5×0.8厘米3,

木条各面要平直,质量要均匀,作

横梁用。截取长约3厘米的一段废

钢锯条,把没有锯齿的一边在砂轮

上或磨石上磨成劈形,作刀口用

(废锯条超出横梁厚度的两端为

实际的刀口),参见图2(a)。在

横梁正中上边用钢锯锯开一个细

槽(图2(b)),槽深1.1-1.2

厘米(这样可使横梁重心位于刀口

之下,以保持稳定平衡)。将磨好

的刀口紧紧嵌入槽内,刀口必须和

横梁垂直,刀口嵌好后,钉上止退

盖片(图(c))。

在横梁两端的上边各刻一个V形槽。两v形槽底到当中刀口的距离必须准确地相等,并且和当中刀口互相平行,且在同一平面上,这是保证天平等臂性的一个重要条件。横梁两端再各装一个平衡螺丝,可以通过旋转螺母来调整横梁水平。

做一个质量为1克的铜丝游码。在横梁的正面,从刀口处到右边的V形槽正中,做10等分画线,则游码每向右移动一格,就相当于在右盘中增加了0.1克的砝码。如果没有1克的现成砝码来确定游码的质量,可取三枚5分硬币(质量为5克)放在天平的右盘中,取六枚1分硬币(质量为4克)放在天平的左盘中,把待测游码也放在天平的左盘中,看横梁是否平衡来确定游码是否恰为1克。

指针可用自行车辐条或打毛衣的竹针制作,装在横梁中间的下方。

2.支架:木制支架高约40厘米,端面2厘米见方,支架项都钉一个如

图3所示的木块,在这个木块两边底面各钉上一段锯条片,以支托横梁上的

刀口。两锯条片间需留1.5厘米以上的空隙,使横梁能在两锯条片间自由摆

动。锯条片应从锯条上带孔的一端截取,以便钉上去。支架的底座约20×16

厘米2。标尺可用厚纸片画好,固定在支架的下部,位置以指针能在标尺表面

自由摆动为准。

3.秤盘:可以用直径约10厘米的硬塑料盘制作。吊秤盘的架可用铅丝

弯制,铅丝穿过秤盘后弯一个小直角,并用502胶水粘固。

4.砝码:1克砝码由游码代替,三枚1分硬币粘在一起为2克;三枚5

分硬币粘在一起为5克,六枚5分硬币粘在一起为10克。10克以上的砝码可

用青霉素小瓶装砂粒自制。

善于在生活中观察,你会发现很多新的知识。

实验一: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答案:

知识准备

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千克、kg ;

3、1000、1000、1000 。

器材准备

1、托盘天平(balance);

2、①分度盘②指针③托盘④平衡螺母⑤横梁⑥游码⑦标尺⑧底座⑨砝码;

3、水平、左、“0”、中央、左、右、中线、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标尺示数值之和;

4、量程、轻拿轻放、潮湿的物品和化学药品、镊子、不能、不能。

实验误差分析

1、大;

2、小、大。

实验反思与评估

1、A

2、C

3、D

4、C

5、B

6、 g

7、12.5g

8、27.6g

9、CBDAE

10、待测量太小无法直接测量、用累计法将待测量扩大若干倍,使不可测量的量变为可测量的量;

11、(略) 12、(略) 13、(略)。

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平衡状态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可逆反应,掌握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2.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运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计算,转化率的计算 教学重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运用化学平衡常数对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判断。 教学难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化学平衡状态 1、可逆反应 定义:在相同条件下同时向正、反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称可逆反应。 例: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水在电解时生成氢气和氧气,H2+O2=H2O是可逆反应。 (2)硫酸铜晶体加热变成白色粉末,冷却又变成蓝色,所以无水硫酸铜结合结晶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3)氯化铵加热变成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两种气体又自发变成氯化铵,氯化铵的分解是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的特点: (1)不能进行到底,有一定限度 (2)正反两个方向的反应在同时进行 (3)一定条件下,正逆反应达平衡 可逆反应在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 反应开始V正> V逆 反应过程中V正减小, V逆增大 到一定时间V正=V逆≠0 2.化学平衡 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这种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要点:对象——可逆反应 条件——一定条件下,V正=V逆 特征——各成份的浓度不再变化 特点: 动—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V正=V逆≠0; 定—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的浓度保持不变; 变—当外界条件(C、P、T)改变时,V正≠V逆,平衡发生改变 二、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1)等速标志,υ正= υ逆(本质特征) ①同一种物质:该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它的消耗速率。 ②不同的物质: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之比,但必须是不同方向 的速率。 (2)恒浓标志,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外部表现): ①各组成成分的质量、物质的量、分子数、体积(气体)、物质的量浓度均保持不 变。 ②各组成成分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气体的体积分数均保持不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千克和克》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千克和克》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下面的物体,( )大约重1克。 A.一枚2分硬 B.一个文具盒 C.一个鸡蛋 2、一头牛大约重( )。 A.100克 B.200克 C.200千克 3、1袋糖重500克,10袋这样的糖重( )千克。 A.500 B.5000 C.5 4、下面的三句话,说法不正确的有( )句。 ①5千克比5000克少。 ②一块橡皮大约重2千克。 ③1千克棉花和1千克铁一样重。 A.1 B.2 C.3 5、小明重25千克,小芳比小明轻一些,小芳大约重( )千克。 A.26 B.10 C.22 6、一袋牛奶重200克,( )袋这样的牛奶重1千克。 A.50 B.5 C.10 7、一袋饼干的净含量是400克,4袋这样的饼干的净含量( )2千克。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8、妈妈买回2千克果冻,分给小丽和小华各一半,小丽分得() A.100克 B.10克 C.1000克 9、一千克盐和一千克棉花相比,()重。 A.一千克盐 B.一千克棉花 C.一样重 10、8吨﹣640千克=()千克. A.8640 B.7360 C.160 二、填空题 11、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只鸭重2000( )。 (2)小刚的体重为35( ),身高为136( )。 (3)一块橡皮重8( )。 (4)亮亮的妈妈去超市买了一袋大米,重10( ),一袋苹果,重2( ),一袋面包,重200( ),乘坐载重1000( )的电梯到达9楼。

12、在里填上“>”“<”或“=”。 6千克6000克 3098千克3098克 999克1千克 700克7千克。 13、一瓶墨水重200克,( )瓶这样的墨水重1千克,一个乒乓球重3克,50个乒乓球重( )克,1000个乒乓球重( )克,合( )千克。 14、一包薯条重200克,售价5元,( )包这样的薯条重1千克,买1千克需要( )元。 15、一瓶果汁重205克,( )瓶这样的果汁大约重1千克。 16、1800千克=( )吨( )千克。 17、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8000克 1200千克 9千克 20克 ( )<( )<( )<( ) 18、看图填一填。 一只鹅的质量=( )千克,一只鸡的质量=( )千克,一条鱼的质量=( )千克。 三、判断题 19、6千克海绵一定比6000克铁块轻。 ( ) 20、3999克与4千克相比,3999克重。 ( ) 21、小明出生时的体重大约3千克。 ( ) 22、一只鸡大约重500千克。 ( ) 23、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 ) 四、计算题 24、计算(直接写出结果) 300克+1600克= 2000克+6500克﹣2千克= 400克+1070克=

质数和合数练习课教案

质数与合数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会根据质数和合数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概念的辨别和指导练习的过程,体验比较分析、归纳整理,练习提高的方法。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探究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应用价值,培养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质数、合数、偶数、奇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会运用质数和合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 以内有哪些质数 3.下列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23,47,52,33,71,85,97,98 在练习本上写出20以内的质数,再汇报交流 二、指导练习 1、理解质数、合数、偶数、奇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课件出示下面问题: 什么数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最小的质数是多少它是偶数还是奇数最小的合数是多少 2.练习四第1题 3.第2题分类填写,并说明有些数要填入多个框内。 4.第3题从图上知道哪些信息学生讨论交流,并举例说明 三、巩固应用 1.教师说明游戏规则:先由老师说一个大于2的偶数,同学们找出和为这个数的两个质数,看谁找的又对又快 8,12,14,20,24 2.组织学生两人一组,其中一个人说大于2的偶数,另一个人来找和等于这个数的质数。找出后一起讨论是否正确,然后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3.引导学生探究第5题,6 的倍数特征是怎么样的。

4.第6、7两题,学生分组合作探究,然后学生汇报,教师小结。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在哪些方面表现得好哪些方面还要继续努力 学生交流,畅谈所得。 五、当堂反馈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在小组长的协助下当堂批改、评价,并及时收集整理反馈信息。 学生在作业本上独立完成。 1.在8,15,4,13,19,2,26,9,45,32,17,22中,偶数有(),奇数有(),质数有(),合数有(),2的倍数有(),3的倍数有()5的倍数有() 2.小红家的电话号码是8位数:从左边起第一个数字有因数3也有因数6;第二个数字是10以内最大的奇数;第三个数字是最小的质数;第四个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也不是0;第五个数是10以内最大的质数;第六个数是5的倍数,又是5的因数;第七个数是最小的合数;第八个是0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及反思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弄清每句口诀的来源。 2.初步掌握7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3.能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初步学会运用类推学习新知识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 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填写表格 1、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学过了哪些乘法口诀吗?(生:1到6的 乘法口诀) 2、1的乘法口诀有几句?(生:一句)是什么?(生:一一得一) 2的乘法口诀呢?谁来说一说?……6的乘法口诀呢?(指明背乘 法口诀) 3、看样子,我们的小朋友前面的乘法口诀学得真不错。今天我们的 课堂上来了一位好朋友,它给我们带来了一幅拼图(出示三角拼的小船图) 4、数数看,拼一只小船需要几个三角?(生:7个)也就是1个7 是多少?(生:7)

如果拼两只小船呢?是要用几个三角?(生:14个)你是怎么计算的?(生:7+7=14) 如果拼三只小船呢,需要几个?(生:21个)你是怎么计算的?(生1:7+7+7=21生2:14+7=21) …… 如果拼7只小船呢?(生:49个)你是怎么算的?(生:42+7=49)5、小朋友们真厉害,这么快就填出了表格,我们一起来把填的数字 读一遍。(生读:7、14、21、28、35、42、49) 6、看屏幕想一想:14里面有几个7?28里面有几个7?35是几个7 相加?49是几个7相加? 7、看屏幕自己说一说:1个7是7,2个7是14,3个7是21……7个 7是49. 8、这些数字都和几有关啊?(生:7) 9、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板 书课题:7的乘法口诀) 二、编写7的乘法口诀 1、你会自己编7的乘法口诀吗? 2、请小朋友们先想一想,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最后再写一写(生自己编口诀) 3、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编的乘法口诀。(展示纠正) 4、这是我们自己编的乘法口诀,一起来读一读,好吗?(生读师贴口诀)

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回顾上节课关于化学平衡状态的知识,通过多媒体展示进行回顾,引出本节课内容。 二、知识讲解 考点/易错点1 化学平衡的移动:(板书) 1、概念:改变外界条件,破坏原有的平衡状态,建立起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

2、移动的原因:外界条件发生变化。 (板书) 3、移动的方向:由v正和v逆的相对大小决定。 ①若V正=V逆,平衡不移动。 ②若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③若V正<V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4、结果:新条件下的新平衡 考点/易错点2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 (一)、浓度的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教师:我们先通过速率-时间图从理论上来分析 反应物→生成物 (1)增大反应物浓度,教师带着学生绘制图形并且解释和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2)分别叫三位同学上黑板绘制减小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物浓度,增大生成物浓度的速率-时间图,其余同学在学案上完成相关任务。 (3)放映幻灯片检查黑板上同学所画是否正确,下面同学自查。 教师:(板书)总结 结论: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①增大反应物浓度,V(正)>V(逆),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②减小生成物浓度,V(正)>V(逆),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③增大生成物浓度,V(正)<V(逆),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④减小反应物浓度,V(正)<V(逆),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学生阅读实验2-5并根据以上理论知识填写表格 教师放映实验相关视频,学生自查 考点/易错点3 勒夏特列原理: 教师和学生一起再次分析上述结论总结出:增大一种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着减小这种物质浓度的方向移动。减小一种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着增大这种物质浓度的方向移动。 导入:引入勒夏特列原理。

质数和合数练习课

《质数和合数练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质数和合数练习课教材练习四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会根据质数和合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掌握质数、合数、偶数、奇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经历概念的辨别和指导练习的过程,体验比较、分析、练习提高。 教学重点、掌握质数、合数、偶数、奇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运用质数和合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 教学方法: 个人调整: 一、复习回顾。 1、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 2、20以内有哪些质数? 3、判断下列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1 23 45 3 2 55 67 75 91 51 109 97 指名说一说23为什么是质数?97为什么是合数? 二、指导练习。 1、介绍分解质因数。 每一个合数都可以由几个质数相乘得到。师介绍短除法。利用短除法,我们可以知到 30=2*3*5。 师:将合数分解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就叫做分解质因数。请大家根据分解质因数的 概念判断以下几种写法对吗?为什么? 30=2*3*5*1 30=6*5 2*3*5=30 请下列各数分解质因数:24? ? 27? ? 32? ? 36 2、理解质数、合数、偶数、奇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的数是几? 最小的质数是几?它是偶数还是奇数? 最小的合数是几? 一个数既是合数,又是奇数,这个数最小是几? P25第1题。 3、P25第3题。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最后全班汇报时,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4、P25第4题。 观察图画,理解题意。问:从图上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小猴遇到了什么问题?独立 解答,全班订正。 5、P26第5题。 教师说明游戏规则:先由老师说一个大于2的偶数,同学们找出和为这个数的两个质数, 看谁能找得又对又快。 教师分别说出下列各数,让学生思考后回答。 8? ? 12? ? 14? ? 20? ? 24 组织学生两人一组,其中一人说一个大于2的偶数,另一上人找和等于这个数的质数, 找出后,两人一起讨论是否正确,然后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师:举例只能举出有限个,是不是所有大于2的偶数都满足这一结论呢?这就是“哥德 马赫猜想”,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你知道吗”。

7的乘法口诀公开课教案

《七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在拼摆七巧板的情境中,引导学生经历对7的乘法口诀的验 证过程,培养学生对新知的质疑、探究、验证、类推加深学生对口诀的记忆和理解。 2、通过小组和同桌互相帮助的学习方法,填写7的表格,引导 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理解乘法意义,编制7的乘法口诀。 3、通过师生对口令,生生对口令和形式多样的练习,提高学习 兴趣,会用7的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7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 难点:怎样去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教具:课件 学具:七巧板一幅一张表格 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 在上课前老师给大家分四个队,有四个好听的名字,分别是桃子、葡萄香梨、桔子队,,回答声音响亮,发言积极,小组讨论积极等都可以得分,每次得5分。下课后看哪队得分高,评出优胜队。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你们已经学习了哪些乘法口诀 开火车:(哪列火车愿意开) ] 三六一二得 二三得二四得 三四三五 四五四六 2、根据口诀说出算式 三五十五 ( 3× 5=15 5× 3=15) 四五二十 (4× 5=20 5× 4=20) 二五一十 ( 2× 5=10 5× 2=10) 五五二十五 (5× 5=25) 3、根据算式说出你用的哪句口诀 ) 4×5 5×3 5×2( 4、教师追问:“我们使用的口诀,都是大乘数在前还是小乘数在前满十要说一十,如果不到十就说得几,超过十就直接说出积。) 5、师:刚才同学们表现得都很好,老师想奖励给小朋友们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 二、故事引入课题 孩子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听

等效平衡教案

TTE 五星级专题系列 化学等效平衡 等效平衡问题:对于同一可逆反应,在同一相同条件下,无论反应是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或从中间态开始,以一定的配比投入物质,则可以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 例如,在同一相同条件下:N2(g) + 3H2(g) 2NH3(g) 配比1(单位mol): 1 3 0 配比2(单位mol):0 0 2 配比3(单位mol):0.5 1.5 1 以上3种配比投入物质,可以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在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任何相同组分的百分含 ...量.(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等)均相同. 一、等效平衡概念 在一定条件(恒温恒容或恒温恒压)下,同一可逆反应体系,不管是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在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任何相同组分的百分含量(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等)均相同,这样的化学平衡互称等效平衡。 注意:(1)外界条件相同:①恒温、恒容,②恒温、恒压。 (2)“等效平衡”与“完全相同的平衡状态”不同:“等效平衡”只要求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对应相同,各组份的浓度、物质的量、反应的速率、压强等可以不同。 (3)平衡状态只与始态有关,而与途径无关,只要物料相当,就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 二、等效平衡的分类和判断方法 (一):恒温、恒容条件下对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发生变化的反应(即△V≠0的体系): 判断方法:极值等量即等效 恒温、恒容时,根据化学方程式中计量系数比换算到同一边时,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同一组分的物质的量完全相同,则互为等效平衡。此时一般不考虑反应本身的特点,计算的关键是换算到同一边后各组分要完全相同。 特点:两次平衡时各组分的百分含量、物质的量、浓度均相同(全等平衡). 【例1】定温定容下,可逆反应N2(g) +3H2(g)2NH3(g)按下列四种不同投料方式达到平衡后,N2的体积分数都相等,请填写下面的空格。 N2(g) + 3H2(g) 2NH3(g) 平衡时n(NH3)/mol 起始量(投料1)/ mol: 1 3 0 a 等效于(投料2)/ mol:0 等效于(投料3)/ mol:4/3 等效于(投料4)/ mol: a b c a、b、c取值必须满足的一般条件是(用两个方程式表示,其中一个只含a和c,另一个只含b和c):、。 (二):恒温、恒容条件下对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发生变化的反应(即△V=0的体系):

小学数学克和千克单元测试题与及答案

小学数学克和千克单元测试题精选(含答案) 学校:_______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_考号: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一枚纪念币重80_____,横线上应填的单位名称是( ) A .千米 B .克 C .吨 D .米 2.把1千克苹果平均分给10个人,每人分得( )。 A .100千克 B .10千克 C .100克 3.一瓶香油约重100( ) A .克 B .千克 4.一袋盐重500克,( )袋盐重2千克。 A .2 B .3 C .4 5.下列数量中最重的是( ) A .200克 B .5千克 C .4500克 6.1千克棉花和1千克钢铁,( )重。 A .棉花 B .钢铁 C .一样 二、填空题

7.5000克=(________)千克6千克=(_________)克8.下面的物品有多重?填一填。 9.计算 50克+80克= ________ 100克- 40克= ________ . 40千克÷5=________ 6千克×7= ________. 72克÷9=________ 3千克+5千克+10千克=________. 4千克+500克=________克6千克-700克=________克10.5000克=(____)千克6千克=(____)克200克+800克=(____)克=(____)千克 11.在()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一个苹果约重100(____)一个鸡蛋约重55(____) 一个铅球重4(____)一只母鸡重4000(____)一本数学书重300(____)一袋大米重25(____)12.在里填上“>”“<”或“=”。 8000克9千克4千克4000克3千克2990克 1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第7课时 质数和合数练习_教案教学设计

第7课时质数和合数练习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5-26页。 教学目标 进一步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会根据质数和合数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概念的辨别和指导练习的过程,体验比较分析、归纳整理,练习提高的方法。 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探究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应用价值,培养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质数、合数、偶数、奇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会运用质数和合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硬币、转盘、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 2.20以内有哪些质数? 3.下列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23,47,52,33,71,85,97,98回顾 在练习本上写出20以内的质数,再汇报交流 学生判断 二、指导练习 1、理解质数、合数、偶数、奇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展台出示下面问题: 什么数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 最小的质数是多少?它是偶数还是奇数?最小的合数是多少? 2.练习四第3题 3.第4题从图上知道哪些信息?小猴遇到了什么问题?1.学生讨论交流,并举例说明 自主探讨这三个问题,汇报说一说这些数是几?并说明理由 观察图,理解图意,独立帮助小猴解决问题,交流 三、巩固应用 练习四第5题(游戏) 1.教师说明游戏规则:先由老师说一个大于2的偶数,同学们找出和为这个数的两个质数,看谁找的又对又快 8,12,14,20,24 2.组织学生两人一组,其中一个人说大于2的偶数,另一个人来找和等于这个数的质数。找出后一起讨论是否正确,然后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3.引导学生学习第26页“你知道吗”,适时进行爱国主义和探索精神的渗透学生听清规则后游戏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在哪些方面表现得好?哪些方面还要继续努力? 学生交流,畅谈所得。

等效平衡教案

等效平衡 (三课时) 比喻:从我家到你家的中间有一个美丽的花园,从我家出发可以去,从你家出发也可以去,从我家和你家的任意一个地方出发都可以到达这个美丽的花园。引出课题:等效平衡问题。 建立等效平衡的途径: 1、先加入反应物,从正反应方向开始,可以建立化学平衡。 2、若先加入生成物,从逆反应方向开始,也可以建立等效的化学平衡。 3、若同时加入反应物与生成物,从中间状态开始,同样可以建立等效的化学平衡。 一、等效平衡的概念 外界条件相同时,同一可逆反应只要起始浓度相当,无论经过何种途径,都可以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 概念的理解: (1)外界条件相同:通常可以是①恒温、恒容(同T同V),②恒温、恒压(同T同P),读题时注意勾画出这些条件。 (2)相同的平衡状态:通常是指平衡混合物各组分的百分含量相同,但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及转化率可能不同。 (3)平衡状态(终态)只与始态有关,而与途径无关,(如:①无论反应从正反应方向开始,还是从逆反应方向开始②投料是一次还是分成几次③反应容器经过扩大—缩小或缩小—扩大的过程,)只要起始浓度相当,就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 二、等效平衡的判断及处理 1、步骤:(1)进行等效转化——一边倒法,即按照反应方程式的计量数之比转化到同一边的量,与题干所给起始投料情况比较。 (2 )判断起始浓度是否相当。 2、三种类型: (1)I类:恒温恒容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发生变化的反应来说(即△n≠0的体系):等效转化后,对应各物质起始投料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起始态相同。 例: N2+H2≒ 2NH3 A 1mol 3mol 0mol B 0mol 0mol 2mol C 0.5mol 1.5mol 1mol D a b c(ABC均为等效平衡) 【思考】D途径下,满足等效平衡的条件?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千克和克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千克和克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比一比谁重() A.B. 2.小明比小樱轻1千克,小云比小明轻2千克,最重的是() A.小明B.小云C.小樱 3.计量重型物品或大宗物件的重量,通常用()作单位. A.吨B.千克C.克 4.质量最接近1吨的是() A.10瓶矿泉水B.25名六年级学生 C.1000枚1元硬币D.100升水 5.平均每个同学体重25千克,()名同学重1吨. A.40B.4C.400D.4000 6.水果店运进1吨水果,卖出600千克,还剩() A.1600克B.400克C.400千克 7.1千克铁和1千克棉花()重. A.铁B.棉花C.一样 8.大写字母T代表() A.千克B.吨C.克 9.一袋面粉重25() A.克B.千克C.吨 10.一瓶醋重500克,4瓶醋重() A.2千克B.2000千克C.200克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如图,小丁丁用同样的橡皮筋吊着4只不同重量的鸽子,号鸽子最重,号鸽子最轻,号鸽子和号鸽子一样重.

12.在天平的一端放入物品,另一端放入积木块(每块积木块质量相等)来测各种物品的质量,如表,回答下列问题. 物品积木块数 5 卷笔刀 5 尺 笔袋7 钢笔10 橡皮3 (1)最重的物品是:. (2)最轻的物品是:. (3)轻重相同的物品是:和. (4)钢笔与笔袋相比,比重块积木块. (5)笔袋与橡皮的质量之和,与的质量相等. 13.450千克=吨 14.1号空杯重克; 2号杯中的水重克; 估计3号杯中的水重克.

15.2千克铁和2千克水重.(填“一样”或“不一样”) 16.把158kg、20000g、1t400kg、5000kg,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7.一枚一元硬币大约重6. 18.两块巧克力重5克,块这样的巧克力重1千克.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9.一袋盐重25吨..(判断对错) 20.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 7t60kg+450kg 10km﹣8km200m 21.1吨棉花比1吨石头轻.(判断对错) 22.1吨铁要比1吨棉花重得多..(判断对错) 23.1千克铁比一千克棉花重..(判断对错) 四.应用题(共5小题) 24.一辆重3000千克的车上装着2台同样的机床,每台机床重2000千克,现在要通过一座限重10吨的桥,是否能安全通过? 25.工地上需要沙子1800千克,水泥900千克,准备用一辆载重3吨的火车来运这些沙子和水泥,会超载吗? 26.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5000千克,是多少吨? 27.小华家买回2千克食盐,用了800克,还剩多少克? 28.一台机器重570千克,有8台这样的机器,一辆载重3吨的汽车能一次运走吗?(写出计算过程) 五.操作题(共2小题) 29.估一估,如图物品各有多重,再连一连 30.估一估、连一连.

质数和合数最新完整教案讲解学习

质数和合数最新完整 教案

第六课时质数和合数(1) 教学内容质数和合数课本第14页例1及第16页练习四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能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知道100以内的质数,熟悉20以内的质数。 过程与方法: 情感与态度:1.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 力。 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 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质数、合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与学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叫因数? 2.自然数分几类?(奇数和偶数) 教师: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就是按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来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分类方法。 二、新课讲授 1.学习质数、合数的概念。 (1)写出1~20各数的因数。(学生动手完成) 点四位学生上黑板板演,教师注意指导。 (2)根据写出的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填写课本上的表)(3)教学质数和合数概念。 针对表格提问:什么数只有两个因数,这两个因数一定是什么数?

教师: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如果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板书)2.教学质数和合数的判断。 2.判断下列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17 22 29 35 37 87 93 96 教师引导学生应该怎样去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根据因数的个数来判断) 质数:17 29 37 合数:22 35 87 93 96 3.出示课本第14页例题1。 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 (1)提问:如何很快地制作一张100以内的质数表? (2)汇报: ①根据质数的概念逐个判断。 ②用筛选法排除。 ③注意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又学到了什么新的本领? 学生畅谈所得。 四、作业设计 1.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四的第1~3题。(全体学生)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五、板书设计 质数和合数(1)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六、教学反思

7的乘法口诀优质课教案

7 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竹沟小学祝廷香教材分析: 7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在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基础上学习的。例1选择了学生已经熟悉,非常喜欢的“用七巧板拼图”,设计了拼图活动,给出了七个拼好的图案,用表格的方式要求填出1个图案、2个图案、3个图案、4个、5个……7个图案,各用了多少拼块。接下来,教材给出总结乘法口诀要完成的内容。左边从上往下给出了1×7、2×7、3×7……7×7等算式,中间是要总结的口诀,右边是用口诀可以写出另一组乘法算式。做一做,安排了用7的口诀计算的练习题。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学习了2~6乘法口诀,并知道了乘法口诀是怎样来的,掌握了编制乘法口诀的策略和方法。本节课是口诀教学的延续。 2.二年级的学生的思维仍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在兴趣浓厚的状态下,学生有了较强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表现欲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7的连加过程,编出和掌握7的乘法口诀。 2、熟记口诀,并逐步提高灵活运用口诀的能力 3、通过多角度的练习,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教学重点:记忆、巩固运用7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运用口诀计算乘法算式,并能运用口诀解决相关问题 教具准备?七巧板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闯关游戏。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导入新学) 二、自主探索,总结规律 1.引入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非常棒,作为奖励,老师要带你们去美丽的海底看一看,看大屏幕,这是什么?(海底各种各样的鱼类),这些鱼美丽吗?我们用七巧板也可以拼组成。 师:用几块呢?同学们一起数一数。 生:7块 师:如果拼成两条鱼,四条鱼,七条鱼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并数一数,拼1条鱼要用几块拼板?是几个7(生说师填).拼2条鱼要用几块拼板?是几个7?(生说师填).你能像这样自己填完这个表格吗?(书72页) 2.观察表格,说发现 师:师生一起完成表格,引导学生说出1个7是7,2个7是14,3个7是21,4个7是28,5个7是35,6个7是42,7个7是49,你们填对了吗? 3.合作探究,编制口诀:

等效平衡学案

等效平衡学案 一、概念 在一定条件(恒温恒容或恒温恒压)下,同一可逆反应体系,不管是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在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任何相同组分的百分含量.... (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等)均相同,这样的化学平衡互称等效平衡。 概念的理解:(1)外界条件相同:通常可以是①恒温、恒容,②恒温、恒压。 (2)“等效平衡”与“完全相同的平衡状态”不同: “等效平衡”只要求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对应相同,反应的速率、压强等可以不同。 (3)平衡状态只与始态有关,而与途径无关,只要物料相当,就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 二、等效平衡的分类 在等效平衡中比较常见并且重要的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种: I 类:恒温恒容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发生变化的反应来说(即△V ≠0的体系):等价转化后,对应各物质起始投料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起始态相同.. 。 II 类:恒温恒容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的反应来说(即△V=0的体系):等价转化后,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 与原平衡起始态相同,两平衡等效。 III 类:恒温恒压下对于气体体系等效转化后,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 与原平衡起始态相同,两平衡等效。 解题的关键,读题时注意勾画出这些条件,分清类别,用相应的方法求解。我们常采用“等价转换”的方法,分析和解决等效平衡问题 三、例题解析 I 类: 在恒温恒容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改变(m+n ≠p+q)的反应,只 有物质的量按方程式的化学计量关系转化为 例: N 2(g) + 3H 2(g) 2NH 3(g) 起始量 1 mol 3 mol 0 mol 等效于 0 mol 0 mol 2 mol 0.5 mol 1.5 mol 1 mol a mol b mol c mol 则a 、b 、c 关系:___________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练习题

=== 31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试卷 班级:姓名: 一、填一填。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称较重的物品用()作单位,称较轻的物品用()作单位。 2、一个大冬瓜约重6()。一个菠萝大约重700()。 3、一个2分硬币约重()克,()个2分硬币约重1千克,所以1千克=()克。 4、比56千克多9千克是()千克,81千克比23千克多()千克。 5、3千克=()克9000克=()千克 6000克=()千克10千克=()克 4500克=()千克()克6543克=()千克()克200克+800克=()千克1500克-900克=()克 1千克-500克()18千克-9千克()300克+700克()3千克×3=()56克÷8=()63千克÷9=() 二、想一想,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一个足球重250(),李珠体重是32(),一个雪梨重160()一个乒乓球重(),一袋洗衣粉重(),一支牙膏重100()三、比一比,在○里填上“﹥”“﹤”或“=”。 1988克2千克7千克7000克3千克200克3千克 460克6千克62克 四、连一连。 62千克10千克1000克 五’解决问题。(27分) 1.1千克水果糖平均装两袋,5千克水果糖可以装多少袋?8袋这样的水果糖重多少千克? 2.商店把20千克软糖,36千克硬糖混合在一起平均装在8个袋子里,每袋装多千克?

. 3.一箱苹果重 48 千克,平均分给 6 个人,每人分得几千克苹果?现又来了 2 个人,这 时每人分得几千克苹果? 4、小林的体重是 30 千克,爸爸的体重比小林的 2 倍还多 10 千克,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 克? 5、 有两袋苹果,第一袋苹果重 9000 克,第二袋苹果比第一袋少 6500 克,第二袋苹果重 多少克?两袋苹果一共种多少克? 6.养鸡场第一季度产蛋 2568 个,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少产蛋 168 个,第二季度产蛋多 少个? 7、猜一猜,有多重? 8、平均分给 5 个班,每班分到多少克桃子?

部编人教版二下数学:第1课时《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

第一课时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38页例1相关内容及做一做、练习八的第2、3题。 “用7、8的口诀求商”属于“数与代数”这一部分的知识领域。《课程标准》要求: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 本课时内容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既是前面已经学过的用乘法口诀求商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后面学习混合运算、有余数除法的基础。在知识内容和学习方法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时,首先将第一组学生所做的56面旗子用矩形模型呈现出来,为学生沟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具体形象的支撑;用乘法算式表征一共有多少面旗子,激活学生用乘法口诀求积的已有知识,确定用哪句乘法口诀计算,为用乘法口诀求商奠定基础;最后,呈现了两个有联系的除法算式,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进行求商的计算,并感受用同一句乘法口诀计算3个算式的道理,让学生进一步感悟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二)核心能力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这节课,通过回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和方法经验,培养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运算能力。 (三)学习目标 1.经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会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探究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说出用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借助矩形模型,感受用同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计算3道算式,并进一步感受乘法与除法间的关系。 (四)学习重点 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五)学习难点 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提升运算能力。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口算。 7×4=8×2=8×6= 2.填出括号内的数,并说说用了哪句口诀。 3×()=21 ()×6=48 12÷6=()24÷4=() (二)课堂设计 1.情境引入。 (出示主题图:欢乐的节日) 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同学们为了庆祝自己的节日,他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精心地布置着教室。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正在做什么准备吧! 思考1: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哪些与准备工作有关的数学信息? 活动1:学生从主题图中找信息,并描述出来:做了一些小旗要挂在教室里;做了49颗星,平均分给7个小组。 思考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活动2:学生依据主题图中找出相关信息,可能提出以下问题:①一共做了多少面小旗?②平均每组几颗星星? 思考3:要解决“一共做了多少面小旗?”的问题需要哪些信息?请看画面。(出示小旗矩阵图) 活动3:学生从小旗矩阵模型中找出相关信息,有8行旗子,每行7面。 师:怎样解决“一共做了多少面小旗”呢? 生列出算式解答。如:7×8=56或8×7=56。 师:你为什么用乘法解决?想一想,解决时用了哪句口诀。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生活的情境中寻找数学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

恒温恒容的等效平衡

《恒温恒容、恒温恒压条件下的化学平衡》教学案
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 毛艳滨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2.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
单的计算。
2.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
其一般规律。
一.课前思考:
1-1、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 2NO2(气) N2O4(气)
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 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
NO2 的浓度:
A 不变
B 增大
C 减小
D 无法判断
1-2、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 2NO2(气) N2O4(气)
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 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
NO2 的体积分数:
A 不变
B 增大
C 减小
D 无法判断
1-3、在恒温时,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 2NO2(气) N2O4(气)
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 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
NO2 的质量百分含量:
A 不变
B 增大
C 减小
D 无法判断
1-4、一定条件下:2SO2(g)+ O2(g)
2SO3(g),△H= —akJ/mol
(1) 若在甲、乙两个容积相等的容器中,分别充入
甲:2molSO2、1molO2;
乙:1molSO2、0.5molO2;
在上述条件下充分反应,并保持容积不变,当达到平衡后,试比较:
① 甲、乙两个容器中放出的热量与 a 的关系; ② 甲、乙两个容器中 SO2 的转化率的大小关系; ③ 甲、乙两个容器中平衡常数的大小关系;
1

克千克吨的认识单元测试题.doc

克、千克、吨 班级姓名 一、填一填 1、吨用字母()表示,千克用字母()表示,克用字母()表示。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1)一袋洗衣粉重800()。(4)一部电梯的最大载重约是1()。(2)一包水泥重 50()。(5)一头大象约重2() (3)一根粉笔重约5()。(6)一个鸵鸟蛋的重量约是1500()(7)一支牙膏长 15()(8)火车每小时行 180() (9)一个苹果重120()(10)一块橡皮重15 () (11)一张床长 2 ()(12)一袋面粉重25() (13)买 2()苹果需要 9 元钱(14)火车每小时行150()(15)一枚硬币厚约1()(16)一枝铅笔约重10() (17)你平时上课用的课桌长为1(),宽为 60(),高为 7 ()。 3、2000g = ()kg 5000kg = ()t ()千克 =8 吨 3t= () kg ()克 =8 千克6000 克=()千克 3 千米 + 50 米 =()米6050 千克 = ()吨()千克 6 米 = ()分米45 毫米 = ()厘米()毫米 3 吨 = ()千克7000 米 = ()千米 120 分 = ()时50 千克 +3000 千克 = ()吨()千克 4、水果店出售水果情况 种类苹果桃草莓 上午5000 克15 千克2400 克 下午9 千克()克()克 合计()千克17 千克 6 千克 二、在○里填上“>“、“<”或“=”。

4000 克○ 40 千克805 克○ 8 千克 500 克 75 克○ 705 克 1 千克 30 克○ 1030 克 6800 克○ 6 千克 800 克 1 千克○ 100 克 三、判断 1、一根火腿肠的质量为100 千克。( 2、一颗大白菜重 4 克。() 3、爸爸的体重是175cm。() ) 4、一瓶果汁重500. 千克。() 5、举重冠军能举起250 千克的杠铃。() 四、选一选 1、下列各重量中最重的是(),最轻的是( 吨千克 C.8560克 2、一瓶醋重 500 克, 4 瓶醋重()。 A 、2 千克B、2000千克C、200克 )。 3、3 盒草莓共重24 千克,平均每盒重()。 A 、800 克 B 4、1 吨 880 千克比 A 、120 千克 B 、8000 克 C 2 000千克少( 、 80 千克 C 、8000 千克)。 、 220 千克 5、北京牌载重汽车的载重量是8000 千克,合( ) 吨。 B .80 五、解决问题: 1、妈妈买了 350 克白糖和 260 克红糖,买的白糖比红糖多多少克?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教案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质数和合数”作为学生学习数论知识的起步课,在《因数与倍数》这一单元教学内容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是在学生学习因数和倍数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生后续学习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学习约分、通分以及中学进一步学习数论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在数学知识整体结构和学生学习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材引导学生先寻找1~20各数的因数,然后按其所含因数的数量的不同进行分类,从而使学生建立起质数与合数的概念,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学情分析: 通过前段的学习和研究,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并且积累了一些探索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这些都为他们自主探索“质数、合数”的概念,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和数学模型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学生对分类归纳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尚未形成,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未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培养。 教学设想: 作为一节典型的概念课,本节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在教学设计中我坚持这样的理念:教师的教不能“仅仅是给学生一份知识的行囊”,而要为学生搭建平台,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发展学习能力。将设计重点放在如何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上。在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学习材料进行有效地加工和重组,使得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遇到挑战,引导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经历概念的模糊——清晰——不断完善——应用的过程。并不断在挑战中体验成功所带来的学习乐趣,自始至终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探索欲望,真正的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力求让学生在学习并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数学知识的同时,习得对自身终生发展起长久作用的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分类归纳”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目标: (1)经历“求因数—找规律—探究归纳—应用”等数学活动,发现并掌握质数和合数的特征,并能运用其特征判别质数和合数。 (2)在参与探索的过程中,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推理能力,初步渗透分类归纳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 (3)体验数学“再创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质数和合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关键:发现质数和合数的因数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练习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质疑,为“再创造”作好铺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